基于点对点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研究

基于点对点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研究

一、基于Peer-to-Peer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国彪[1](2021)在《去中心化可信互联网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作为信息革命核心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随着网络空间的快速扩张,其安全可信问题也变得更加严峻。域名根服务系统、域间路由系统和多域网络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是互联网重要基础设施,它们是互联网服务可用性、网络连通性和资源共享性的基础。虽然互联网整体架构采用了分布式设计理念,但这些互联网重要基础设施背后所依赖的安全信任模型是中心化的,存在中心权威机构权限过大、单点失效和数据隐私泄露等诸多安全风险。近年来,具备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特性的区块链技术发展迅速,为构建互联网基础设施去中心化安全信任模型带来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域名根服务系统依赖中心化安全信任模型,存在单点失效、顶级域名被篡改或删除等安全风险。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可信域名根服务机制。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顶级域名操作交易格式,提出一种基于信誉值的新型共识算法保证根区数据一致性且不可篡改,提升系统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然后,设计了一种兼容性方案以降低部署复杂度。本文实现的原型系统在谷歌云上进行了性能测试,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去中心化可信域名根服务机制在时延、吞吐量方面可满足根区数据更新性能要求,域名解析性能稍低于当前域名根服务系统,但更安全可信。(2)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中路由源认证、路径通告验证和路由泄露保护三类安全机制依赖中心化的资源公钥基础设施,存在单方面撤销IP前缀证书等安全风险。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可信BGP安全机制。核心思想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维护去中心化且不可篡改的路由源认证、真实拓扑和加密的路由策略信息库,分别用以防御前缀劫持攻击、路径伪造攻击和路由泄露。为最小化对当前BGP性能影响和保证安全信息全局一致性,提出一种基于分区和BLS(Boneh-Lynn-Shacham)签名的高效共识算法。然后,利用BGP的团体扩展属性设计了一种兼容性部署方案。最后,实现去中心化路由源认证和路径通告验证原型系统并在谷歌云上进行部署,实现去中心化路由泄露保护原型系统并在微软机密计算云平台上部署,对性能、安全性和隐私性进行了分析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机制可满足当前BGP消息和路由策略更新性能要求,在有效防御BGP攻击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隐私性。(3)当前多个网络管理域之间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多采用中心化架构,存在单点失效、中心权威机构权限过大和数据隐私泄露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可信多域网络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机制。为激励网络管理域积极共享其可用网络资源和最小化区块链技术为保证安全可信引入的性能损耗,设计了一种基于资源贡献值和可信度的新型共识算法。此外,引入一种基于博弈论的双边评价机制,通过抑制网络中恶意行为保证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公平性,提升用户体验。为防止多域网络资源共享中数据隐私泄露,采用可信执行环境技术设计相应功能组件保护数据隐私。最后,实现原型系统并在微软机密计算云平台上进行实验验证,对其性能、安全性和优势分析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去中心化可信多域网络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机制在保证网络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信息隐私性的前提下,具有较好时延、吞吐量性能和安全性。

高垚[2](2021)在《面向分布式光伏消纳的P2P交易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推进能源转型以来,分布式光伏发电迅速发展。为了提高分布式光伏的消纳能力,本文提出在中低压配网侧实行P2P电力交易市场。该交易模式鼓励在当地地理区域内进行多向交易,这类新市场的引入可以刺激灵活性资源的使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促进本地能源平衡。为了指导具有灵活性资源的产消者如何参与P2P市场交易,本文开展了不同市场机制下的交易策略研究。在国家鼓励分布式发电市场化的背景下,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基于集中式的市场结构实现局部网络下产消者之间的电力交易过程。提出了包含分布式光伏和灵活性资源的电力交易优化模型。以促进本地能源功率自平衡率为目标,求解每个个体的最佳运营决策。并根据优化环节得到的每个参与者的发用电功率,采用SDR、MMR、BS三种典型的定价方法进行市场内部的利益分配。结果表明采用P2P电力交易可以有效地提高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并网容量,并且当定价方法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以激励本地用户参与市场,确保市场长期稳定的运行。其次,针对集中式市场结构难以体现参与者主观意愿,缺少竞争等问题,本文采用连续双向拍卖理论实现产消者之间的去中心化交易。由于灵活性资源的出力与电源、负荷的功率及市场状态密切相关,参与者难以决定投标电量。因此,面对储能参与后的产消者电量投标决策问题,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P2P市场投标策略。报价过程则采用具有学习能力的增强零信息策略,通过量和价两个环节简化了复杂的投标过程,实现各主体的自主决策。最后,通过对东北某农村地区66k V变电站下实际网络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P2P市场能够激励用户调动灵活性资源,吸收光伏发电产生的倒送功率,提高分布式光伏的并网容量。这不仅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并且在分布式光伏补贴逐步取消的背景下,为生产者指明了利用光伏发电的新方向。与集中式市场结构相比,基于连续双向拍卖的市场机制可以促进参与者不断优化自身行为,提高市场活力,打造竞争性和公平性市场环境。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投标策略为具有灵活性资源的产消者参与CDA市场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相比于已有能源管理方法,该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光伏接入容量。

王豆豆[3](2021)在《基于混合分层移动P2P架构的资源调度算法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能够便捷地从网络中获取需要的资源,尤其是多媒体领域逐步成熟,使得用户对文件共享高度依赖。这种依赖对资源共享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移动P2P技术成为文件资源高度利用的有效途径,移动终端能够利用自身的闲置带宽和存储空间为其提供物理支持。移动网络中的节点往往不会处于同一位置,会更加频繁地退出或者加入网络进而改变拓扑结构,具有更高的不稳定性和动态性。频繁的节点离开和用户兴趣不断改变导致文件供需失衡,移动P2P中网络拓扑易变性导致资源传输过程经常性中断及网络资源利用效率低。因此,面对人们越来越依赖移动终端进行文件传输的现状,移动P2P要在移动终端处于高度动态时为用户提供高速精确的文件查询服务,必须解决节点流失引起的资源供需失衡问题。本文针对移动环境下的P2P资源供需失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分层移动P2P架构的资源调度方法。不同于传统查询请求驱动的消极模式资源调度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RS编码设计文件冗余备份方式提升热门文件冗余度,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文件流行度和冗余度,提出一种自适应主动推送文件策略以维持文件供需平衡,并利用单向反馈路径和搜索信令优化设计来提高资源传输的速度,减少了洪泛式搜索造成的网络流量消耗。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搭建了支持4G、教育网以及WiFi的小规模混合分层移动P2P平台,联合大规模节点仿真平台验证了本论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算法能够更好地适用移动环境的不稳定性,显着提高混合分层移动P2P架构中资源的搜索成功率,满足用户对资源的需求。

李若欣[4](2021)在《联盟链可扩展共识服务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得益于分布式、安全和可追溯的特点,区块链技术自诞生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应用场景。但是,与已建立的解决方案(例如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相比,区块链系统的吞吐率仍不理想,已经成为阻碍区块链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作为一种有准入机制的区块链,联盟链相比于公链增加了可监管特性,在交易处理和交易确认延迟方面相较于公链有着显着提升。但当前联盟链使用的共识算法只支持单节点串行出块,如联盟链代表Hyperledger Fabric使用的是基于“领导者-跟随者”模型的Raft共识算法,是严格的单个Leader打包区块,多个Follower参与共识的算法。单个节点串行化出块会造成事务阻塞,严重降低了系统性能。为了构建具有性能保证的可扩展联盟链,本文基于P2P中的DHT(分布式哈希表)的思想,提出了支持多个排序节点并行出块的DHT-Orderer共识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DHT的一致性哈希算法,所有交易和排序节点都可通过哈希算法映射在一个环中。交易通过DHT算法路由到环中具体的节点进行处理。因此,环上所有的排序节点都可以独立进行打包出块工作。同时,由于DHT支持节点动态加入和离开,DHT-Orderer不再需要类似Raft/Paxos的协议。为了避免排序节点之间的交易分布不均衡,可以为物理节点创建虚拟排序节点以缓解。2.针对节点分布式出块的区块顺序一致性问题,在DHT-Orderer中,将key=0所路由的节点作为mainNode,其余节点将交易打包成未排序区块,转发给mainNode。mainNode收到后将所有的区块进行排序,区块处理完成。mainNode按照FIFO策略排序,可以达到极高的性能。3.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平台实现了可插拔的DHT-Orderer原型系统。为了验证DHT-Orderer的性能,分别从区块容量、超时时间、允许接收最大Tx数量、参与共识的DHT节点数、并发事务数以及通信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区块限制容量为(最大容量5MB,建议容量2MB),超时时间为2s,区块最大接收Tx数量为500时,系统TPS可以达到1700左右,在与现有的基于Raft协议的Raft-Orderer相比,DHT-Orderer共识机制在吞吐量、时延与可扩展性等方面性能有着显着提升,符合企业级联盟链的需求。

余斌[5](2021)在《区块链存储和传输的扩展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化系统的逐步建设和不断应用,业务数据急剧增多,数据价值日渐凸显,但在数据管理和应用方面,存在着真实性、可靠性、溯源、隐私保护、安全共享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数据的价值体现,甚至影响了数据分析的结果。区块链技术因其去中心化、高可靠性、防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已被应用于部分行业领域的信息化系统中,以解决数据管理和应用的相关问题,保障数据真实可信,提升信息化系统应用价值,在各行业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信息化系统过程中,在节点存储区块数据压力、数据在区块链网络中传输时长、共识效率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挑战。本文针对区块链可扩展性和区块链技术应用等问题,重点研究区块链存储和传输的扩展方法。一方面,提出一种虚拟区块组的数据存储扩展模型,节点仅需存储部分区块数据,在保证数据存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提升数据存储的扩展性;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传输路径和邻节点分区存储管理的网络传输扩展模型,减少节点间网络传输时间,提高网络传输效率,提升传输扩展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性总结如下:(1)构建一种区块链扩展架构,提出一种改进共识协议。在调研与分析一般区块链系统架构的基础上,从共识激励、数据存储、网络传输、合约应用等几方面构建一种区块链扩展架构,为本研究确定了范围、明确了方向。提出一种基于工作量证明和数据压缩的改进共识协议,采用交易优化和区块压缩方法,以较小的数据压缩比和较短的压缩/解压缩时长压缩区块数据,并采用区块数据压缩比调整共识参数,改善了工作量证明共识协议中存在的能耗大、成本高等问题。(2)设计一种区块链数据存储扩展模型,提升了数据存储的扩展性。数据存储扩展模型将具有连续高度的区块视为一个虚拟区块组,虚拟区块组中的区块数据由部分节点存储,每个节点仅需存储部分区块数据;通过区块数据存储的激励机制、存储验证和审核机制,保证区块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区块数据存储索引保存到节点分布式哈希表中,提高区块数据的查询效率。该模型不改变共识机制和网络拓扑结构,保持原有区块链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以较短的区块数据请求时间,较大程度上减小节点存储空间要求,提升区块链数据存储扩展性。(3)设计一种区块链网络传输扩展模型,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网络传输扩展模型在传输数据中附加传输路径,利用传输路径过滤掉已发送过数据的节点,避免数据重复转发;将存储邻节点的k桶划分为多个子区域,邻节点均匀分布到各子区域,以减少传输层级;采用多个邻节点向同一目标节点发送数据,以确保目标节点能够接收到数据。本模型缩短数据传输时长,提高网络传输效率,提升网络传输的扩展性。(4)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扩展架构的应用解决方案,实现存储和传输扩展的应用。应用方案以信息化系统中结构化数据管理为需求,设计一种信息化系统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总体业务结构;节点通过区块链网络与邻节点同步数据,各节点仅需存储部分数据,实现数据的可靠存储、快速查询,扩展业务数据管理方式。该解决方案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行业领域的信息化系统,为行业领域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赵浩然[6](2021)在《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性能优化方案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低时延、大带宽的5G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普及和全球数字化产业升级进展加速,互联网由“消费型”向“生产型”过渡的进程大幅加快,代表国家先进生产力的工业技术也正在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迈进,万物互联、边云融合、工业互联网等概念在学术界和产业界被多次提出和推广。其中,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现代工业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在工业生产、制造、销售、物流各领域提供了众多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作为核心技术的标识解析更是在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溯源、产品及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传统标识解析体系往往由中心节点提供集中式的解析服务,网络时延高、负载过重。另外,业界已存在如Handle、Ecode、OID等多种标识体系,因此标准很难实现统一。本论文以工业互联网作为研究背景,针对传统层级式标识解析体系存在的单点故障、失效、负载过重、解析服务被特殊权力组织控制等问题,基于分布式哈希表和区块链技术设计了一种分层的半中心式网络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实现新型分布式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可满足复杂工业环境中海量数据的去中心化注册、解析,提供安全、可信、高效、连续、并发的解析服务,支持身份鉴权、访问控制以及数据的可信认证和冗余备份,解决了有效监管、集中可控与分散自治、负载均衡间的矛盾。为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针对传统区块链部署方案显现的节点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受限瓶颈和可扩展性问题,本论文基于权益模型、混合共识、一致性哈希等技术设计了一种高性能的轻量级混合区块链模型(LHB),以异步的方式为分布式存储的海量工业信息提供数据可信验证和冗余备份,通过对全网区块存证、对全网节点监督,防止篡改和伪造数据。经过与比特币、超级账本项目进行比较分析,LHB模型同时拥有联盟链的高吞吐量与公有链的安全等级,企业节点仅需少量存储、带宽资源即可快速上链,在最优情况下,系统的本地解析时延可低至6ms。

赵盛楠[7](2020)在《考虑需求响应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为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现有的可再生能源固定电价补贴在逐步减少,而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及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提上了工作日程。同时前期容量快速增长带来的弃风弃光问题在“三北”地区依旧严峻,而“光伏扶贫”等政策促使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高速发展,给配网层面的可再生能源消纳带来压力。而需求响应可以调动需求侧调节用电曲线的潜力,通过合适的激励方式配合可再生能源的出力曲线,从而缓解大量新能源注入给电网带来的消纳压力,保持电网稳定安全运行。如何在此背景下设计合理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保证可再生能源发电商的获利渠道,促使可再生能源长效发展,是亟需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此为契机,开展考虑需求响应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及关键技术研究,分析了新的可再生能源激励机制下的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轨迹;分别针对集中式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入网障碍提出了考虑需求响应资源的消纳机制;并针对消纳机制中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商与需求响应资源间的交易方法这一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平台的基础到高级的一系列市场交易机制设计。基于本文所提出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与技术,有助于拓展可再生能源获利渠道,为促进可再生能源长效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主要工作包括:(1)分析了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需求响应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促进作用:梳理绿色证书机制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价格传导过程,采用系统动力学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色证书交易市场和电力市场三个宏观市场间的交互模型;针对电力市场,对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参与的批发市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参与的零售市场以及电力需求响应三个部分进行详细建模;该模型针对宏观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展轨迹、需求响应在可再生能源消纳中的作用等复杂系统问题具有充分计及主体间交互影响、时变及非线性关系的突出优势。(2)在前述分析得到的集中式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机制的设计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超额可再生能源有偿消纳机制:针对可再生能源对电力系统的负面影响从三个时间尺度提出了评价指标,根据指标得分设定可再生能源奖励价格,以激励集中式可再生能源购买本地需求响应资源打捆入网;为分析有偿消纳机制的作用效果,从可再生能源发电商的角度建立了将评价指标、奖励价格规则和需求响应资源价格考虑在内的双层优化模型,制定发电商的批发市场投标策略和需求响应资源采购策略。(3)在前述分析得到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机制的关键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安装储能及与需求响应资源交易两种常见消纳机制的作用效果:采用精细建模及时序仿真的思路,构建了基于配电网仿真软件Grid Lab-D及分布式能源市场参与决策优化模型的时序仿真模型,实现了消纳机制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短期消纳效果的量化评估;构建了Grid Lab-D与前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联合仿真模型,分析了消纳机制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长期发展影响作用。(4)在前述考虑需求响应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基础交易方法:设计了当前区块链技术发展程度下的集中式可再生能源与需求响应资源、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需求响应资源进行交易的交易模式、交易流程以及相关智能合约,在区块链测试平台上进行了测试,实现了市场参与者之间低成本以及去信任的需求侧资源交易。(5)在前述基于区块链的基础交易方法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隐私保护及阻塞管理的基于区块链平台的需求侧资源高级交易方法:将需求侧资源出清模型转化为报价-协商过程,实现了市场参与者私有数据保护和市场优化出清模型的链上求解;针对去中心化交易可能导致的配网阻塞问题,在链上优化出清市场模式的基础上,应用动态电价补贴思想,提出了考虑阻塞的需求侧资源去中心化市场交易模式,在链上实现了阻塞管理。

周越,吴建中,龙超,明文龙[8](2020)在《端对端能源交易现状分析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有望解决人类社会"能源三元悖论"的一种重要手段,端对端能源交易(peer-to-peer energy trading)在近年涌现并快速发展。在端对端能源交易中,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DER)直接互相进行能源的交易和共享。基于对相关学术论文、研究项目和工程实践的综合调研,本文总结并分析了端对端能源交易的全球发展现状,讨论了端对端能源交易的5个主要方面,包括市场机制设计、交易平台、物理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社会科学视角以及政策法规;针对每个方面,对现有相关研究和实践均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并就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文末对主要发现和展望做了系统性总结。端对端能源交易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为全球的学术界和工业界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机会。

沈梦迪[9](2020)在《《区块链的商业应用》(节选)翻译报告》文中认为随着比特币日渐流行,区块链这一概念也日益受到关注。但是很多人,包括一些企业的领导,都对区块链这一底层技术有误解,或者不清楚应该如何将区块链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国外一些企业或机构早在多年前就设立了专门的团队来开发区块链技术。IBM就是其中之一,几位区块链项目的负责人根据该公司在区块链研发领域中积累的经验,编着了《区块链的商业应用》(Blockchain for Business)一书,在底层技术与顶层应用之间架起了桥梁。本文的翻译材料选自《区块链的商业应用》的第二章与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区块链的技术背景和在各个行业中的实际用例。这一部分文本最主要的特点是有大量的术语,包括区块链领域的术语以及其他多个行业的相关术语。在整个翻译的过程中,术语的翻译不可轻视,如何有效地识别术语以及如何准确地翻译术语值得探讨。材料中的新术语和多义术语是翻译中的难点。由于区块链是一项新兴技术,有一部分新术语或由IBM公司创造的术语在中文里没有对应的标准翻译。源文中的用例涉及多个行业,而有些词在不同领域也有不同的译法。本文着重就术语识别以及术语分类进行了论述,并且讨论了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如何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源文中的新术语和多义术语。在翻译新术语和多义术语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三种语境因素,即语言性语境、文化与社会语境和术语性语境来构建最佳关联,给出贴切的译文。

陈祥葱[10](2020)在《行为驱动三维时空建模及分布式索引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沟通数字虚拟世界及现实世界的桥梁,GIS数据模型一直是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核心与基础。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飞速发展,“智慧城市”要求在一个立体、动态的环境中进行信息管理、方案模拟与处置决策,解决所面临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化、土地退化、海岸变迁、疾病传播等问题;同时,随着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卫星遥感、导航定位等空间信息采集技术飞速发展,空间数据粒度越来越小、时间上的动态性越来越高、语义特征多元化特征日益明显,且呈现出动态联动的趋势,时间、空间和语义一体化建模成为新时期GIS发展的必然要求。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化表达,时空建模的前提是时空认知。但现实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人类对时空认知也是异构多元的,无论是地理本体认知、三维几何表达或是时空数据建模,现阶段均无法形成归一化、普适化的表达模式。同时,现阶段的各类数据模型均是从几何表达或时空过程某一方面进行建模,忽略了几何表达、时空模型以及数据索引等不同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和相关性。基于上述背景,针对现阶段GIS时空数据模型的不足,本文以地理本体为方法指导,探讨了粒度化三维几何建模、行为驱动的时空建模方法,并讨论了基于对等网络的分布式索引构建,最后通过实际应用验证研究内容的可行性与正确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地理本体视角下的行为研究。结合地理本体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现有地理本体的不足,在综合地理信息基本任务、时空客观规律和时空认知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时空一体化的地理本体:O(28)(27)St,At,Action(t i)(29)。从地理本体所具有的多重内涵出发,探讨了地理本体行为的定义、内涵及分类,阐明了地理本体与时空建模任务目标、实施路径的一致性,并阐述了以地理本体为方法论指导时空建模须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间的逻辑关系,为本文后续研究提供了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二、基于语义粒度的三维建模。首先通过对三维建模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和现有三维几何建模方法的研究,说明了单一考虑几何表达的建模粒度并不能满足应用需要,在综合考虑几何、语义与认知基础上,依托知觉空间提出了分级三维几何建模粒度,并探讨了不同层次三维几何建模方法。为解决粒度操作问题,拓展了整体和部分((is-part-of))的聚合语义,定义了粒度组合的五种操作(组合、附着、分割、包含、投影)模式,并引入图论构建了语义拓扑图和模式字符串,实现三维建模由单纯数学建模向模式建模的转变。三、行为驱动时空建模研究。针对时空数据建模中面临着时空多尺度、建模单元多样化和认知多元化等约束,以时空一体的地理本体为理论出发点,按照时间本体、时空行为以及时空模型的层次逐级讨论了行为驱动时空建模的方法,构建时间本体、时空行为模型和行为驱动的时空模型,并重点阐述了行为驱动时空模型在时空一体化表达、多时空过程、多维空间以及自我拓展等方面的优势。四、分布时空索引研究。为适应分布、并行的计算环境,本文基于Skip Index提出了对等网络(P2P)环境下的分布式时空索引,并通过时间线索引解决了时间范围检索、数据倾斜带来的性能问题,同时实现时间与空间高效检索。该索引实现方法简单、效率稳定,可满足时空对象自主发现或检索相关联的空间对象的需求,为构建具备自主响应能力的“活化”时空对象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引入行为,创新性的提出时空一体地理本体,并以此为方法论指导,通过知觉空间和聚合语义实现粒度化三维建模高效表达,基于时空行为驱动构建了普适化、归一化的时空数据模型,并利用Skip Index的时间扩展实现了分布式时空检索。本文研究丰富了地理本体内涵,为面向多要素、多尺度复杂时空的时间、空间、语义一体化建模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路径,有效满足“智慧城市”场景下的时空应用。

二、基于Peer-to-Peer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Peer-to-Peer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去中心化可信互联网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1 区块链技术
        1.2.2 信任到信任的互联网Blockstack
        1.2.3 Internet Blockchain
        1.2.4 去中心化互联网基础设施DII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去中心化可信域名根服务机制
    2.1 引言
        2.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描述
        2.1.2 研究现状
    2.2 设计目标
    2.3 去中心化可信域名根服务机制设计
        2.3.1 基于区块链的顶级域名操作交易格式定义及处理流程
        2.3.2 基于区块链的顶级域名解析流程
        2.3.3 基于区块链的接入认证机制设计
        2.3.4 基于信誉值的共识算法设计
        2.3.5 兼容性方案设计
    2.4 安全性分析与评估
        2.4.1 分区攻击
        2.4.2 DoS攻击
    2.5 原型系统实现与性能评估
        2.5.1 基于区块链的顶级域名操作性能评估
        2.5.2 基于区块链的顶级域名解析性能评估
        2.5.3 与现有基于区块链的域名方案对比
        2.5.4 初始化部署时间评估
        2.5.5 优势和可行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去中心化可信BGP安全机制
    3.1 引言
        3.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描述
        3.1.2 研究现状
    3.2 设计目标
    3.3 去中心化可信BGP安全机制设计
        3.3.1 总体设计思路
        3.3.2 基于区块链的BGP安全消息交易及区块格式设计
        3.3.3 防御前缀劫持攻击、路径伪造攻击和路由泄露方案设计
        3.3.4 基于区块链的接入认证机制设计
        3.3.5 基于分区和BLS签名的高效共识算法设计
        3.3.6 兼容性方案设计
    3.4 原型系统实现与评估
        3.4.1 防御前缀劫持攻击和路径伪造攻击性能评估
        3.4.2 防御路由泄露性能评估
        3.4.3 安全性分析与评估
        3.4.4 与现有BGP安全解决方案对比
        3.4.5 初始化部署时间评估
    3.5 本章小结
4 去中心化可信多域网络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机制
    4.1 引言
        4.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描述
        4.1.2 研究现状
    4.2 设计目标
    4.3 去中心化可信多域网络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机制设计
        4.3.1 总体设计思路
        4.3.2 基于可信执行环境技术的节点功能组件设计
        4.3.3 多域网络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交易及区块格式设计
        4.3.4 接入认证和分布式密钥生成机制设计
        4.3.5 基于资源贡献值和信任度的共识算法设计
        4.3.6 基于博弈论的双边评价机制设计
        4.3.7 兼容性方案设计
    4.4 原型系统实现与评估
        4.4.1 性能测试评估
        4.4.2 安全性分析与评估
        4.4.3 基于博弈论的双边评价机制有效性评估
        4.4.4 与现有多域网络资源共享与切片编排方案对比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面向分布式光伏消纳的P2P交易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P2P能源交易的可行性
        1.2.2 P2P能源交易的实现平台
        1.2.3 P2P能源交易的市场结构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P2P市场内容分析
    2.1 P2P能源交易的概念
    2.2 P2P能源市场组成
    2.3 P2P能源市场分类
        2.3.1 集中式P2P能源市场
        2.3.2 分散式P2P能源市场
    2.4 P2P市场机制的设计方法
        2.4.1 优化方法
        2.4.2 博弈论
        2.4.3 拍卖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面向分布式光伏消纳的集中式P2P市场交易策略研究
    3.1 限制光伏消纳的因素
    3.2 P2P交易过程
        3.2.1 优化模型
        3.2.2 定价方法
    3.3 算例分析
        3.3.1 定价机制对经济性的影响
        3.3.2 P2P交易对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面向分布式光伏消纳的分散式P2P市场交易策略研究
    4.1 基于CDA理论的市场机制
    4.2 交易策略
        4.2.1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电量投标
        4.2.2 ZIP报价策略
    4.3 算例分析
        4.3.1 市场交易过程分析
        4.3.2 市场性能分析
        4.3.3 光伏接纳能力分析
        4.3.4 考虑常规电源的P2P市场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基于混合分层移动P2P架构的资源调度算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移动P2P网络概述
    2.1 引言
    2.2 移动P2P基本概念
    2.3 移动P2P基本特征
    2.4 移动P2P拓扑结构
        2.4.1 集中式P2P网络架构
        2.4.2 非结构化P2P网络架构
        2.4.3 结构化P2P网络架构
        2.4.4 混合分层P2P网络架构
    2.5 移动P2P应用场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混合分层移动P2P架构的资源调度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混合分层移动P2P架构设计
    3.3 基于混合分层移动P2P架构的资源调度算法研究
        3.3.1 推送文件编码
        3.3.2 信令格式设计
        3.3.3 自适应主动推送文件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测试与分析
    4.1 引言
    4.2 P2P半实物仿真平台
        4.2.1 需求与评估指标
        4.2.2 半实物仿真平台设计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4)联盟链可扩展共识服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块链研究现状
        1.2.2 共识算法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区块链技术
    2.2 分布式一致性与共识算法
        2.2.1 CAP
        2.2.2 2PC和3PC
        2.2.3 Raft
        2.2.4 PBFT
    2.3 DHT技术
        2.3.1 P2P网络概述
        2.3.2 哈希算法
        2.3.3 一致性哈希
        2.3.4 Chord算法
    2.4 联盟链Hyperledger Fabric
        2.4.1 网络拓扑结构
        2.4.2 排序服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HT-Orderer服务系统分析与设计
    3.1 Hyperledger Fabric原有共识算法分析
        3.1.1 Solo
        3.1.2 Kafka
        3.1.3 Raft
        3.1.4 原有共识算法的局限性
    3.2 优化后的DHT-Orderer架构设计
        3.2.1 消息预处理
        3.2.2 交易路由
        3.2.3 多节点分布式出块
        3.2.4 出块顺序一致性
        3.2.5 写入账本
        3.2.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HT-Orderer服务系统实现
    4.1 排序服务的启动
    4.2 可插拔共识算法
        4.2.1 可插拔共识算法的重要性
        4.2.2 基于DHT的可插拔共识算法实现
    4.3 DHT算法的实现
        4.3.1 节点的动态增删
        4.3.2 main Node节点的处理
        4.3.3 节点出块与区块账本存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DHT-Orderer性能测试与分析
    5.1 实验环境
    5.2 增加客户端流传输对系统性能影响
    5.3 区块限制容量和最大允许Tx数量对系统性能影响
    5.4 区块超时时间对系统性能影响
    5.5 共识节点数量对系统性能影响
    5.6 DHT-Orderer与 Raft-Orderer对比测试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区块链存储和传输的扩展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区块链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
        1.2.2 区块链可扩展性研究现状
        1.2.3 数据存储可扩展性研究现状
        1.2.4 网络传输可扩展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
    1.4 关键技术
        1.4.1 共识协议
        1.4.2 区块链存储
        1.4.3 区块链网络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2章 区块链扩展架构和共识协议改进模型研究
    2.1 引言
    2.2 区块链架构
    2.3 区块链扩展架构设计
    2.4 共识协议改进模型
        2.4.1 共识协议研究现状与分析
        2.4.2 基于区块压缩的共识协议
    2.5 共识协议改进模型构建
        2.5.1 交易优化
        2.5.2 区块压缩
        2.5.3 共识参数调整
        2.5.4 共识流程
    2.6 实验分析
        2.6.1 实验设计
        2.6.2 压缩和解压缩时长
        2.6.3 交易吞吐量
        2.6.4 挖矿难度与能耗
        2.6.5 安全性分析
        2.6.6 方案比较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存储扩展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数据存储扩展研究现状与分析
        3.2.1 存储扩展研究现状
        3.2.2 存储扩展分析
    3.3 数据存储扩展模型总体设计
        3.3.1 存储扩展模型
        3.3.2 存储扩展结构
    3.4 模型定义
        3.4.1 虚拟区块组
        3.4.2 虚拟区块组存储索引哈希表
        3.4.3 区块存储备份数
        3.4.4 虚拟区块组默克尔树
    3.5 模型构建
        3.5.1 节点加入网络
        3.5.2 数据存储与查询
        3.5.3 数据验证与存储审计
        3.5.4 存储证明与激励
    3.6 实验分析
        3.6.1 实验方案
        3.6.2 存储扩展
        3.6.3 数据查询效率
        3.6.4 安全性分析
        3.6.5 方案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络传输扩展模型研究
    4.1 引言
    4.2 网络传输扩展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4.2.1 传输扩展研究现状
        4.2.2 传输扩展分析
    4.3 问题的提出
        4.3.1 网络传输基本模型
        4.3.2 结构化模型传输实例
        4.3.3 结构化模型传输问题
    4.4 网络传输扩展模型
        4.4.1 传输路径设置
        4.4.2 邻节点分区存储
        4.4.3 同层级较近节点传输
    4.5 模型构建
        4.5.1 邻节点更新
        4.5.2 发送和接收数据
        4.5.3 转发数据
    4.6 分析与讨论
        4.6.1 有效传输率
        4.6.2 传输效率
        4.6.3 增加的传输时间
        4.6.4 安全性分析
        4.6.5 方案比较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区块链存储和传输扩展的应用
    5.1 引言
    5.2 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背景
        5.2.1 区块链应用的研究现状
        5.2.2 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分析
    5.3 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方式
        5.3.1 业务数据锚定区块链
        5.3.2 基于智能合约的DAPP
    5.4 区块链技术应用架构设计
        5.4.1 基于区块链扩展的应用架构
        5.4.2 业务应用结构
    5.5 系统设计与实现
        5.5.1 应用设计
        5.5.2 系统实现
    5.6 分析与讨论
        5.6.1 数据存储
        5.6.2 数据检索效率
        5.6.3 安全性分析
        5.6.4 方案比较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性能优化方案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研究
        1.3.2 新型分布式标识解析系统设计
        1.3.3 基于区块链的性能优化方案设计
    1.4 研究创新点
    1.5 论文项目来源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分布式哈希表与区块链技术概述
    2.1 引言
    2.2 分布式哈希表概述
        2.2.1 哈希算法
        2.2.2 一致性哈希: Chord算法
        2.2.3 改进的DHT网络
    2.3 区块链技术概述
        2.3.1 核心技术
        2.3.2 区块链数据结构
        2.3.3 公有链与联盟链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架构与挑战
    3.1 引言
    3.2 基于DHT的标识解析系统设计
        3.2.1 DHT网络搭建
        3.2.2 标识注册与解析
    3.3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认证机制
        3.3.1 访问权限控制
        3.3.2 数据可信验证
    3.4 系统优势与性能瓶颈
        3.4.1 注册解析时延问题
        3.4.2 服务连续性与可用性问题
        3.4.3 区块链可扩展性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性能轻量级混合区块链模型设计
    4.1 引言
    4.2 现有解决方案
    4.3 LHB模型设计
        4.3.1 LHB: 联盟链
        4.3.2 LHB: 公有链
    4.4 性能分析与比较
        4.4.1 LHB资源占用分析
        4.4.2 系统时延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考虑需求响应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机制
        1.2.2 促进集中式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需求响应调度
        1.2.3 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需求响应资源调度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需求响应促进集中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2.1 引言
    2.2 可再生能源激励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2.2.1 系统动力学简介
        2.2.2 碳市场、绿证市场、电力市场交互作用建模原理
    2.3 碳市场、绿证市场、电力市场因果回路图
        2.3.1 碳市场、绿证市场、电力市场因果回路图
        2.3.2 TGC市场模块存量流量图
        2.3.3 ET市场模块存量流量图
        2.3.4 电力市场模块存量流量图
        2.3.5 计及需求响应的配网模块存量流量图
    2.4 案例仿真
        2.4.1 证书交易机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影响分析
        2.4.2 需求响应对证书机制实施效果的影响分析
        2.4.3 证书交易机制下需求响应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分析
        2.4.4 高弃风地区需求响应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影响分析
        2.4.5 高成本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机制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虑本地需求响应资源的集中式超额风电消纳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鼓励需求响应交易的超额风电有偿消纳机制
        3.2.1 考虑本地需求响应的风电场市场参与流程
        3.2.2 超额风电有偿消纳机制下的可再生能源出力的评估指标
        3.2.3 基于评估指标的风电场激励价格设置方案
    3.3 面向批发市场报价的集中式风电场需求响应资源购买策略
        3.3.1 面向批发市场报价的需求响应购买策略优化模型
        3.3.2 模型求解方法
    3.4 算例分析
        3.4.1 需求响应资源对集中式风电厂批发市场报价的影响分析
        3.4.2 需求响应资源类型对集中式风电厂市场参与策略的影响分析
        3.4.3 不同激励参数权重下的风电场市场参与策略分析
        3.4.4 118 节点系统风电场有偿消纳机制的经济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虑需求响应资源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考虑需求响应资源的分布式能源消纳机制短期仿真
        4.2.1 考虑需求响应的分布式能源发电商市场参与决策模型
        4.2.2 考虑需求响应的分布式能源消纳机制的Grid Lab-D仿真建模
    4.3 考虑需求响应的分布式电源发展轨迹动态模拟仿真
        4.3.1 分布式电源发展轨迹动态交互仿真框架
        4.3.2 Vensim系统动力学模型与Grid Lab-D效益指标对接
    4.4 算例分析
        4.4.1 促进分布式能源消纳的市场参与决策的短时仿真
        4.4.2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轨迹动态模拟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区块链的需求侧资源交易基础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区块链的需求侧资源去中心化交易的可行性分析
        5.2.1 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下需求侧资源市场交易需求
        5.2.2 区块链技术与需求侧资源交易需求的兼容性分析
        5.2.3 基于区块链的可再生能源去中心化交易基础模式
    5.3 集中式可再生能源与需求响应资源间的交易方法
        5.3.1 基于区块链的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去中心化交易模式
        5.3.2 集中式可再生能源购买需求响应资源的智能合约构建
        5.3.3 集中式可再生能源购买需求响应资源的智能合约部署
    5.4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需求响应资源间的交易方法
        5.4.1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去中心化交易模式
        5.4.2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与需求响应资源的交易智能合约部署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区块链的需求侧资源高级交易模式研究
    6.1 引言
    6.2 考虑隐私保护的需求侧资源优化出清市场模式
        6.2.1 需求侧资源优化出清市场交易流程设计
        6.2.2 需求侧资源交易优化出清方法的链上实现
        6.2.3 需求侧资源优化出清方法的智能合约构建
        6.2.4 算例分析
    6.3 考虑阻塞的需求侧资源去中心化交易市场模式
        6.3.1 去中心化的电力交易市场的阻塞管理方法
        6.3.2 考虑阻塞管理的需求侧资源交易的链上实现
        6.3.3 算例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
附录

(9)《区块链的商业应用》(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1.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2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4 Analysis of textual features
2.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1 Translation tools
        2.1.2 Useful websites
        2.1.3 Parallel texts
    2.2 Task Schedule
    2.3 Glossary-making
    2.4 Quality Control
3.CASE STUDY
    3.1 Identifying terms
    3.2 Classifying terms
    3.3 Translating terms
        3.3.1 Relevance theory
        3.3.2 Context and terms
        3.3.3 Linguistic context
        3.3.4 Cultural and social context
        3.3.5 Terminological context
4.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CE
    Appendix A
    Appendix B

(10)行为驱动三维时空建模及分布式索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时间、空间、语义一体化建模需求日益迫切
        1.1.2 时空数据表达粒度更加多样
        1.1.3 时空模型须适应分布并行计算环境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理本体研究进展
        1.2.2 三维几何建模研究进展
        1.2.3 时空数据模型研究进展
        1.2.4 P2P分布索引研究进展
        1.2.5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
第2章 地理本体视角下的行为
    2.1 地理本体概述
        2.1.1 地理本体逻辑结构
        2.1.2 现有地理本体不足
    2.2 时空一体地理本体
    2.3 地理本体行为研究
        2.3.1 地理本体行为定义
        2.3.2 地理本体行为内涵
        2.3.3 地理本体行为分类
    2.4 地理本体与三维时空建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语义粒度的三维建模
    3.1 三维尺度特征
    3.2 三维几何建模
    3.3 粒度化三维几何建模
        3.3.1 基于知觉空间的粒度分级
        3.3.2 基于粒度分级的三维表达
    3.4 粒度化的三维建模
        3.4.1 聚合语义拓展
        3.4.2 几何构件库
        3.4.3 粒度化三维建模
    3.5 实例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行为驱动时空建模
    4.1 时空建模面临的主要问题
    4.2 时间本体建模
        4.2.1 时间系统与时间关系
        4.2.2 时间本体建模
    4.3 时空行为建模
        4.3.1 时空行为机理
        4.3.2 时空行为表达
        4.3.3 时空行为建模
    4.4 行为驱动时空建模
        4.4.1 行为驱动时空数据模型
        4.4.2 三维时空一体化表达
    4.5 时空模型的归一表达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分布时空索引研究
    5.1 对等网络(P2P)
    5.2 P2P空间索引方法
    5.3 基于Skip Index的时空索引
        5.3.1 Skip Index简介
        5.3.2 Skip Index的时间拓展
        5.3.3 空间约束下的时间索引
        5.3.4 时空查询
    5.4 算法验证
        5.4.1 试验数据处理
        5.4.2 算法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原型开发与应用
    6.1 应用场景
    6.2 多粒度三维场景构建
        6.2.1 应用需求
        6.2.2 解决思路及应用效果
    6.3 基于行为的智能设施管理
        6.3.1 应用需求
        6.3.2 智能设施行为分析
        6.3.3 应用效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基于Peer-to-Peer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去中心化可信互联网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D]. 何国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面向分布式光伏消纳的P2P交易策略研究[D]. 高垚.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混合分层移动P2P架构的资源调度算法研究与实现[D]. 王豆豆.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联盟链可扩展共识服务技术研究[D]. 李若欣.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区块链存储和传输的扩展方法研究与应用[D]. 余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基于区块链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性能优化方案设计与实现[D]. 赵浩然.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7]考虑需求响应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及关键技术研究[D]. 赵盛楠. 东南大学, 2020(02)
  • [8]端对端能源交易现状分析与展望[J]. 周越,吴建中,龙超,明文龙. Engineering, 2020(07)
  • [9]《区块链的商业应用》(节选)翻译报告[D]. 沈梦迪.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10]行为驱动三维时空建模及分布式索引研究[D]. 陈祥葱.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2)

标签:;  ;  ;  ;  ;  

基于点对点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