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史研究与“二十五史”(论文文献综述)
孙大坤[1](2020)在《《辽史·百官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代官修正史的官制文本中,《辽史·百官志》以错误众多着称,不但在记载上多有错漏和重复,更重要的是其体例设计不合理。本文在文本和官制两个层面展开对《辽史·百官志》的研究,梳理并总结《辽史·百官志》的史源、编纂,及其在体例与内容上的诸种舛误,并选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条目与对应的错误类型作具体研究。为辽朝官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排除错误史料的干扰,并提供新的思路。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划定本文的研究范围。同时全面梳理学术界对《辽史·百官志》以及辽朝官制的研究现状,总结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概述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难点。第一章《辽史·百官志》的史源、编纂与主要问题。今本《辽史·百官志》缺少完整的典制依据,其成书依据了耶律俨《皇朝实录》、陈大任《辽史》、史愿《亡辽录》、元好问着述、《新唐书》所载唐朝官制,以及元朝官制等六种史料来源。编纂方法上元朝史臣以“官署为纲”的思路编纂《辽史·百官志》,沿袭耶律俨《皇朝实录·百官志》的模式设计名目、体例和条目,通过辽朝遗民或金人的着述确立对辽朝官制的总体认识以及史料取舍的标准,并通过摹写《新唐书》所载唐朝官制,以及摘录诸纪、传、志所见官职,甚至参考元朝制度填充内容。因为编纂过程中对史料来源运用不当,造成了《辽史·百官志》体例上的名实不符与条目划分混乱,以及内容上的重出、混淆职官、臆造、阙载以及机构职官不匹配等诸多舛误。第二章,《辽史·百官志》重出研究——以枢密院条为例。辽朝只有北、南二枢密院,又称契丹、汉人枢密院,分属北南面官,汴京枢密院是南枢密院的前身,《辽史·百官志》记载的三枢密院属于重出。辽朝每一枢密院都可由两名或以上长官共同职掌,南枢密院的机构与职官设置当以《辽史·百官志三》的记载为是。知枢密院事是枢密使的试用,《辽史·百官志》将其列为独立职官亦是重出问题的表现。第三章,《辽史·百官志》混淆职官研究——以中书省条为例。《辽史·百官志》的职官混淆包括了对职官和机构性质的混淆两个层面,这在中书省条有着最集中的体现。《辽史·百官志》中书省条记载的官名从性质上可分为三类:非真宰相的宰相头衔、使职、品位标志;中书省本身已经成为了使职性质的宰相办公机构,而非三省体系中的一省,中书令等宰相头衔则成了包括使相在内的官员提升地位与权利的名号。第四章,《辽史·百官志》臆造与阙载研究——以斡鲁朵官相关记载为例。斡鲁朵官分为北面宫官和南面宫官两个系统,最高长官分别是契丹行宫都部署和汉人行宫都部署,二者之下各设副贰官与僚佐官,分别管辖契丹与汉人事务。各个斡鲁朵由某宫契丹都部署和汉人渤海都部署共同执掌。斡鲁朵内游牧人口的管理体系与部族基本相同,为斡鲁朵——石烈——抹里三级。斡鲁朵对农业人口通过各级提辖司进行管理。辽代斡鲁朵官属于职,其品秩高下是由任职者所带官来确定的。《辽史·百官志》斡鲁朵官相关记载的复杂性,在于其同时体现了臆造和阙载两种相反方向的问题。一方面臆造了诸行宫都部署院、宫使等机构和职官,另一方面又阙载诸行宫提辖制置使及其下属各级提辖使组建的管理斡鲁朵农耕民户的职官网络。第五章,《辽史·百官志》机构职官不匹配研究——以翰林院条为例。《辽史·百官志》称辽朝的修史机构为国史院,并将其列于翰林院条下,这种设计无疑是受到了元朝制度的影响。元朝史臣参照本朝制度类推辽制导致机构与职官不匹配。事实上辽朝的修史机构应名为史馆,而非国史院,是中书省下属机构,与翰林院互无隶属关系。辽朝在翰林院任职的只有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以及《辽史·百官志》未载的翰林侍读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翰林应奉等。知制诰既可以是翰林学士的加衔,也可以是具有独立身份的使职,但并不是翰林院下属职官,非翰林学士的知制诰供职于中书省。翰林医官、翰林画待诏与翰林茶酒使等伎术性职官各有其所属机构,均不隶属于翰林院。辽朝翰林学士最主要的职能在于草拟制诏和侍从顾问,只能依附于皇权行使职能,而不具有独立的决策权或执行权。结语部分,在总结《辽史·百官志》的史源、编纂与错误的基础上重新评价其价值与意义。《辽史·百官志》保留了史料的原始面貌,其中部分在今天已经不见于其他史书。《辽史·百官志》体现了辽朝到元朝之际,品位与职位由分离到合一的趋势,同时为元人正统观念的研究提供了参照。
武文君[2](2020)在《辽代部族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部族军是辽代最为重要的军队,部族军事体制历经太祖、太宗朝的改革与完善,最终于辽圣宗时期定型。本文以辽代部族军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部族军的军事体制演变历程、部族军征发与分工、部族军管理机构及职官、部族镇戍军与行军等问题。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作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起,梳理学界的研究现状,总结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第一章,辽代部族军事体制的发展与演变。契丹在建国之前的组织形式为部落联盟。遥辇氏统治时期,契丹军事体制表现为可汗——“二府”——大部落首领——小部落首领。建国前夕,“二府”之上出现于越一职,成为可汗之下的最高军政长官。辽朝建立之后,象征意义上的“二府”演变为实体机构北、南宰相府,于越逐渐成为荣誉衔。至辽圣宗时期,部族军事体制定型,形成北枢密院——地方管理机构;北枢密院——特殊管理机构(大王府或节度使司)两种管理模式。部族兵员结构方面,历经辽太祖和辽圣宗的改革,辽朝将诸多游牧民族纳入部族范围,扩充部族军兵力。第二章,辽代部族军的征发及分配。辽代文献中多次出现的乣军实际上是其常备军,部族乣军则是部族系统的常备军。同时,部族军还具有宿卫职能。由于辽朝皇帝进行四时捺钵,以及考虑到捺钵地承载力的问题,宿卫部队兵力往往以辽帝为中心向外呈递增模式。征发自部族的宿卫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其具有宿卫职能时期的兵力增长迅速,发展为部族形态之后的特征与部族趋同,并最终有了固定的镇戍地。第三章,辽代部族军的管理机构及职官。辽朝部族军的管理体制可总结为北枢密院——地方管理机构;北枢密院——特殊管理机构(大王府或节度使司)。与北枢密院直接对接的有地方管理机构、四大王府、隗乌古部节度使司、倒塌岭节度使司。北枢密院下一级的军事管理层级之间的地位存在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四大王府、地方管理机构、节度使司。辽朝统治者在下放一定权力的同时,也通过设立监察官、令部族长官定期回朝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部族军的控制,以把握军队的绝对领导权。第四章,辽代部族军的镇戍。部族镇戍军以契丹内地为中心,分三大镇戍区向外延伸,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以夷制夷”的特点。受牧场影响,辽朝部族各镇戍区的兵力部署和戍地皆有一定限制,平均每一镇戍区的兵力控制在7万左右。在兵力部署上整体表现为增长趋势,但涨幅较为缓慢。第五章,辽代部族的行军。辽朝在与中原王朝的多次战争中,其行军,包括部族军的战时征发、编组、指挥体系等逐渐走向规范化,并形成相应的制度。辽朝行军战区根据战争需要进行划分,或单区作战或分区作战,又或在各分区之上设总管。部族军在各战区之中皆属于主力部队。行军的统帅通常设有都统、副都统和都监。部族军以部族为单位进行征发,并以部族为行军的一级编制,以部族节度使作为行军长官。部族之下设有队一级编制,长官称为队帅(队头)。被征发的部族军多充当骑兵,有少量充任步兵。结语部分,总结辽代部族军的概况和部族军事体制的特点,以及部族军事体制与部族改革的关系,并进一步引申出辽代统治者的治边理念和疆域观。同时,将部族军事体制与国家体制联系起来进行讨论。
田丰[3](2020)在《“孝宣情结”与东汉政治》文中提出建武元年(25),西汉宗室疏属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特殊的“中兴”性质,使得东汉在政治上存在着向前朝盛世学习的风潮。曾中兴汉朝的宣帝刘询是其时最受士人关注的西汉君主之一。由此东汉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笔者称之为“孝宣情结”,即指东汉士人对前汉宣帝、宣帝朝辅臣及其所共同构成之政治的认同感、归属感。这一政治文化对东汉王朝影响深远,故本文以东汉士人之“孝宣情结”为研究对象,希冀通过梳理其缘起变化发展的过程,进而勾勒出东汉近两百年政治变化发展的轮廓。西汉中期,宣帝以成熟的政治思想与政治实践中兴了彼时衰败的汉朝。因此有汉家传统的,“霸王道杂之”的政治思想与带有汉宣帝特色的,以吏治建设为核心的政治实践,就构成了经典的孝宣政治,加之西汉中后期士人对汉宣帝形象充满曲折的层累建构,共同推动了东汉士人“孝宣情结”的缘起。东汉建立后,国家的首要任务即是确定立国方针。“孝宣情结”的缘起使得此时的士人对宣帝中兴汉朝的故事颇为倾慕,向孝宣政治的回归便成为了东汉朝野共同的目标。在“孝宣情结”的驱使下,东汉皇帝重构国家政治,拔高宣帝地位,如光武重新确立宣帝在汉家宗庙中的位置以颂扬其功,更换精明能干的太子以继承大业;以班固为代表的一批文士则综合前史塑造,以历史书写的形式固定了汉宣帝的中兴形象。孝宣政治也成为了东汉初年行政的范本,光武、孝明二帝复行孝宣之政,将其内核融入东汉的具体政治实践中,开创了东汉前期的盛世。明帝以降,章、和二帝虽能继续领导东汉王朝走向盛世,但出于调整现实政治的考虑,由章帝推动的帝国政治转向,与宣帝所奉行的理性政治渐远,为东汉留下了巨大的隐患。东汉士人的“孝宣情结”也出现了分化的现象。在此时的上层士人如皇帝身上,几乎看不到“孝宣情结”了,东汉初年由皇帝主导,君臣共尚的“孝宣情结”转为由中下层士人主导。东汉中后期,中央权假他姓,外戚、宦官的先后迭兴使得东汉中央政治败坏,地方政治亦濒临崩溃。国家衰落,士人们为重振皇权,整肃吏治,纷纷以孝宣政治为模板,设计东汉新政,一批士人更在具体实践中推行孝宣之政。不过在那样的大环境下,士人们的努力只是徒劳,其人由此心灰意冷,旨趣转变。东汉末年,仅见于中下层士人的“孝宣情结”则出现了明显的异变。汉宣帝中兴汉朝的幻景与汉朝难以复兴之现实的抵牾使得其时士人较少直接提及汉宣帝,“孝宣情结”存在着脱敏淡化的趋势。本是为挽救国家危亡,纠正国家弊端的孝宣政治被士人拆解开来,泛化为一般的政治思想与政治实践,成为了汉末群雄经营地方的重要参考。三国创业君臣如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儒法兼用,重塑吏治,从并起的汉末英豪中脱颖而出,最终三分东汉天下。而原本为构建汉宣帝中兴形象的谶纬异象也出现了异化,变成了地方割据乃至最终他姓完成权力转换的重要因素。
孙晓东[4](2019)在《略论方志与专史的编纂》文中研究指明方志是编纂专史重要的资料来源,很多着名历史学家十分重视把方志的资料记入专史,钱穆强调地方志资料是进行社会史研究的首选;黄仁宇在其着名的财税史专着《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中,大量引用省、府、州、县志和盐政、漕运等方面的专业志书资料;中共党史是目前我国编纂最广泛、规模最大的地方专史,除党史一卷本外,党史二卷本和三卷本的编纂,首轮和二轮志书都是重要的资料来源。而地方专史和人物专史的编纂,运用方志的资料更是十分常见。
王子今[5](2019)在《20世纪的中国秦汉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0世纪之后,中国史学摆脱了学术旧传统的严重束缚,面貌为之一新。经历了学术发展的曲折路径后,秦汉史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步。促成这一学术进步的重要条件,包括先进理论的指导、考察视界的开拓、基本史料的整理、考古收获的运用以及科学方法的借取等。这种学术进步的表现,在于秦汉史研究论着的数量远远超过此前任何一个百年,其中亦不乏质量上乘之作。应当说,迈入21世纪时,学界对秦汉社会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已经较前代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当然,由于种种原因,20世纪秦汉史研究依然有若干不尽人意之处。而21世纪因新的研究力量的成长和新的社会条件的改善,秦汉史研究的新的、历史性的进步,已经显现。这一进步,是在20世纪学术成就的基础上实现的。在将近世纪之交的年代,已经有学者对秦汉史研究的历程进行了有意义的学术回顾和学术总结。现在重新了解他们的分析,依然是有意义的。
张裕童[6](2019)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水利史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利史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20世纪80年代,传统水利史研究(防洪、灌溉、航运)勃兴。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利史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水利社会史兴起并逐渐成为水利史研究的主流,近现代水利史开始为学界重视并取得一定成绩,水利遗产研究为水利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水环境研究成果丰富。但是,回顾水利史研究40年的历程,水利史学科也存在着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学科内涵不清楚等问题。总之,水利史研究成果丰硕,在科学技术史的诸门类中成绩显着。
贾宏宇[7](2019)在《河南二程教育生活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程颢、程颐兄弟是北宋着名教育家、思想家,世称“二程”。他们身处儒家文化从汉唐经学向宋明理学转变的重要时期,亲身参与且引导了这一转变,为儒家发展探索出了新的道路。作为北宋五子的核心人员,二程不仅对同时期诸多学者具有极大的影响,同时对后世儒家发展具有深远的、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二程生活的历史图景。首先分析北宋时期的社会历史环境,包括北宋的政治背景与文化背景。其次以二程为线索梳理“理学”的发展情况,包括周敦颐对二程的影响与二程对“理学”发展的影响。最后简要叙述二程的生平概况,分为从二程出生到北宋元丰八年程颢去世,元丰八年到程颐去世两个部分。第二章主要分析程颢的教育生活图景。首先分析程颢早年的教育生活,程颢在十五六岁时期立志求道,二十七岁在科考中一举中榜,写成《定性书》时未满三十岁。其次分析程颢的为官生活,包括在地方为官注重教化民众的生活与在中枢为官注重劝谏君王的生活。最后分析程颢晚年被贬官外放的生活,包括在洛阳授徒讲学的闲居生活,在扶沟县建立学校教化乡民的生活,以及程颢去世时的场景。第三章主要梳理程颐的教育生活图景。首先梳理程颐前半生的生活,包括程颐早年立志求学,并且希望报效家国以及中年倡明道学的生活场景。其次梳理程颐为官的生活,包括在中枢教导君王的生活以及此时教导其它学生的生活。最后梳理程颐晚年被贬之后的教育生活,包括在涪陵的修养体会,在洛阳传授自己编着的《易传》,以及临终之际对门人进行的最后教诲。第四章对二程的教育生活图景进行比较。首先分别分析政治变迁对程颢与程颐整体生活的影响,并且比较政治变迁对二人整体生活的影响。其次分别分析气质禀赋对二程整体生活的影响,并且比较气质禀赋对于二程生活境遇的影响。最后分析思想发展对二程学术生活选择的影响。第五章总体研究二程教育生活图景。首先分析二程教育生活图景的总体差异,其次分析二程指导实际生活的相同思想,最后分析以二程为代表的儒家学者通过教育改变社会的社会文化情怀。对二程的教育生活进行总体考察,可知二程的教育生活呈现出不同倾向,具有明显的差异。通过二程的思想发展,可知二程教育生活的指导思想是同源的。二人都试图通过教育改变社会,并认为这是儒家学者的情怀,这种情怀在知识的传承中延续,并从儒家创立一直延续至今。
涂庆红[8](2020)在《清代巴蜀方志文学文献专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巴蜀方志存量大,文学文献丰富,可分为清本朝和清以前两类。由於清代方志绝大多数为单刻,不存在祖本、校本之分,本朝文学文献在版本、校勘、辨伪、1佚等问题上资料很少。故从目录、校勘、考证方面对巴蜀方志中清以前文学文献进行研究;从编纂、提要、作家部分侧重对明清文学文献进行研究。文学文献散见於方志的各类目中,厘清方志文学文献的分布与存现是研究的基础。从分布来看,巴蜀方志中的文学文献多集中在“艺文志”“经籍志”“金石志”“人物志”“地理志”等五个类目,着录的类型与体例并不一致,文本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将巴蜀方志中文学书目与63部目录专书做对比,发现在书目题名与卷帙上均有很多不同。36部同名异作主要是因为不同时代命名方式不同产生,仅1部书题名为记载错误。47部同作异卷是由於误载、重刊、散佚等原因。查阅各类古籍数据库、各大图书馆资源,推断出已亡佚书籍25部,整理出仅存在方志中的明清文学书目474部,可以成为巴蜀文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巴蜀方志书目提要撰写方式有转录前代目录书提要、摘录他书资料形成提要、自行撰写提要等方式。方志书目提要体例上受《文献通考》影响较大,内容上则主要依赖《四库全书总目》。所有府县志中,光绪《井研县志》的提要编纂最为出色,可以成为府县志书目提要编写的典范。巴蜀方志中的作品来源驳杂,部分作品在转录过程中也出现)误、错漏。对雍正《四川通志·艺文志》中的“诗”“赋”部分进行校勘後,共纠正)误73例,其中题名12例,作者10例,内容)误51例。补充脱文18例,考证衍文4例,纠正倒文1例,补充阙文1例。研究中发现方志因袭性强,清代巴蜀方志中的“艺文志”与前代方志及嘉靖《四川总志·全蜀艺文志》有极大的相似性。嘉庆《四川通志·经籍志》中667位本籍作家的时代分布不平衡。宋、明、清作家数量多,但汉、唐、宋作家影响力大。地域分布以川西成都府为分布重心,元代以前川西、川中北作家多,川南、川东较少,明代开始,作家分布开始向川南、川东迁移,地域差异逐渐缩减。作家时代、地域分布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原因,也与刻书、藏书业发展,教育资源及文学家影响力等因素相关。巴蜀方志中书目记载、提要内容、作者相关信息部分与其他书籍记载有差异,对这些差异进行了辨析与考证,纠正了书籍提要、作者籍贯、相关资料中的错误,厘清了各书籍与作品的归属问题。
李明奎[9](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研究表明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孙晓东[10](2018)在《略论方志与专史的编纂》文中指出方志是编纂专史重要的资料来源,很多着名历史学家十分重视把方志的资料记入专史,钱穆强调地方志资料是进行社会史研究的首选;黄仁宇在其着名的财税史专着《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中,大量引用省、府、州、县志和盐政、漕运等方面的专业志书资料;中共党史是目前我国编纂最广泛、规模最大的地方专史,除党史一卷本外,党史二卷本和三卷本的编纂,首轮和二轮志书都是重要的资料来源。而地方专史和人物专史的编纂,运用方志的资料更是十分常见。
二、社会史研究与“二十五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史研究与“二十五史”(论文提纲范文)
(1)《辽史·百官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一) 对《辽史·百官志》史源与编纂的研究 |
(二) 对《辽史·百官志》内容的整体研究 |
(三) 对《辽史·百官志一》记载内容的研究 |
(四) 对《辽史?百官志二》记载内容的研究 |
(五) 对《辽史·百官志三》记载内容的研究 |
(六) 对《辽史·百官志四》记载内容的研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 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辽史?百官志》的史源、编纂与主要问题 |
第一节 《辽史?百官志》的史料来源 |
第二节 《辽史?百官志》的编纂方式 |
第三节 《辽史·百官志》的问题类型 |
一、 《辽史?百官志》的体例问题 |
二、 《辽史?百官志》的内容问题 |
第二章 《辽史·百官志》重出研究——以枢密院条为例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第二节 《辽史?百官志》枢密院机构记载重出 |
第三节 《辽史?百官志》枢密院职官记载重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辽史·百官志》混淆职官研究——以中书省条为例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第二节 《辽史·百官志》中书省条记载中的使职 |
第三节 《辽史?百官志》中书省条记载中的相衔与文资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辽史·百官志》臆造与阙载研究——以斡鲁朵官条为例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第二节 斡鲁朵职官记载中的臆造 |
第三节 斡鲁朵职官记载中的阙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辽史·百官志》机构职官不匹配研究——以翰林院条为例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第二节 翰林院条中错载的机构与职官 |
第三节 辽朝翰林院机构建制 |
第四节 从职掌看《辽史·百官志》记载的机构职官不匹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2)辽代部族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辽代部族军事体制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建国前部族的军事体制 |
第二节 辽圣宗以前部族的军事体制 |
第三节 辽圣宗及其以后部族的军事体制 |
小结 |
第二章 辽代部族军的征发及分配 |
第一节 部族军的征发 |
第二节 部族乣军 |
第三节 部族宿卫军 |
小结 |
第三章 辽代部族军的管理机构及职官 |
第一节 部族军的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部族军管理机构职官 |
第三节 部族管理机构职官权责 |
小结 |
第四章 辽代部族军的镇戍 |
第一节 部族军的镇戍区 |
第二节 部族军的兵力部署 |
第三节 牧场与部族军镇戍 |
小结 |
第五章 辽代部族的行军 |
第一节 《辽史·百官志》“北面行军官”条考 |
第二节 部族行军的指挥体系 |
第三节 部族行军的编成与兵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孝宣情结”与东汉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
(一)关于孝宣政治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东汉士人与孝宣政治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东汉政治的相关研究 |
第一章 政治内核与中兴建构:“孝宣情结”的缘起 |
第一节 孝宣政治的内核 |
一、“霸王道杂之”的政治思想 |
二、以吏治建设为中心的政治实践 |
第二节 制造汉宣帝:西汉中后期时人对汉宣帝形象的层累建构 |
一、谶纬与祥瑞:汉宣帝在位前后的形象建构 |
二、谥号:汉宣帝身后的形象建构 |
三、汉宣帝以降的中兴形象建构 |
小结 |
第二章 中兴重构与政治回归:“孝宣情结”的发展 |
第一节 东汉前期汉宣地位的重构 |
一、建武十九年的政治重构 |
二、《汉书》对汉宣帝中兴形象的塑造与定型 |
第二节 孝宣政治的回归 |
一、“柔道”与“霸王道杂之” |
二、“中兴已来,追踪宣帝” |
小结 |
第三章 政治转型与中兴呼唤:“孝宣情结”的分化 |
第一节 章、和二朝的政治转型 |
一、尚宽的皇帝与严苛的官吏 |
二、外戚、宦官的崛起 |
第二节 东汉中后期所面临的困境与士人重建孝宣政治的尝试 |
一、东汉中后期所面临的困境 |
二、东汉士人重建孝宣政治的尝试 |
小结 |
第四章 政治重生与功用流变:“孝宣情结”的异变 |
第一节 建安前后的东汉政局与魏蜀创业君臣的选择 |
一、建安前后的东汉政局 |
二、魏蜀创业君臣的选择:孝宣政治的部分回归 |
第二节 谶纬异象与汉魏嬗代 |
一、两汉间孝宣谶纬异象的功用流变 |
二、“冠石之祥”与匹夫裂土 |
三、“字成木叶”与汉魏禅代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水利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水利史研究的勃兴 (1978—1990年) |
二、水利史研究的接续与创新 (1991—2008年) |
三、水利史研究的再续与新业态 (2008—2018年) |
四、问题与展望 |
(一) 学科体系需要进一步探讨, 并厘清水利史的内涵 |
(二) 加强水利史学科人才培养 |
(三) 加快当代水利史研究的步伐 |
(四) 学术队伍需要深度融合 |
(7)河南二程教育生活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儒学复兴的时代背景 |
2.教育生活史研究的兴起 |
3.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 |
4.个人兴趣与导师支持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河南二程 |
2.教育生活与教育生活史 |
(四)研究综述 |
1.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3.二程教育生活史研究的独特性 |
(五)研究思路 |
1.研究目标 |
2.拟突破的难点 |
3.论文拟创新之处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个人生活史 |
3.教育叙事 |
一、二程生活的历史图景 |
(一)北宋时期的社会历史环境 |
1.北宋的政治背景 |
2.北宋的文化背景 |
(二)“理学”发展轨迹 |
1.周濂溪的成就及对二程的影响 |
2.二程思想对理学发展的影响 |
(三)二程兄弟生平梳理 |
1.二程出生至元丰八年 |
2.元丰八年后程颐的经历 |
二、程颢的教育生活图景 |
(一)早年求学,学有所成 |
1.天资神慧,立志寻道 |
2.科考之时,心念教化 |
3.一书传世,少年宗师 |
(二)中年为官,为师为范 |
1.主政一方,以身教民 |
2.入职中枢,以诚劝君 |
(三)晚年外放,讲学不辍 |
1.洛阳传学,安适交游 |
2.扶沟行道,安民兴学 |
3.程颢辞世,谥号“明道” |
三、程颐的教育生活图景 |
(一)克己修身,学以求道 |
1.少年志学,书生报国 |
2.讲学交游,倡明道学 |
(二)入职朝堂,为官为师 |
1.为帝王师,苦心竭力 |
2.为学人师,正己肃人 |
(三)晚年坎坷,治学不辍 |
1.贬谪涪陵,无忧无喜 |
2.洛阳授书,终传《易经》 |
3.临终之语,勉力教人 |
四、二程教育生活图景比较研究 |
(一)政治图景变迁对二程整体生活发展的影响 |
1.程颢的政治变迁图景 |
2.程颐的政治变迁图景 |
3.政治变迁对整体生活的影响 |
(二)气质禀赋对二程生活境遇的影响 |
1.气质禀赋对程颢的影响 |
2.气质禀赋对程颐的影响 |
3.气质禀赋对二程生活境遇的影响 |
(三)思想发展对学术生活选择的影响 |
五、二程教育生活图景总结与思考 |
(一)差异显着:二程教育生活图景总结 |
(二)思想同源:二程教育生活图景思考 |
(三)知行合一:儒家学者通过教育改变社会的文化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清代巴蜀方志文学文献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巴蜀方志的整理 |
二、巴蜀方志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理论与实践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概述篇 |
第一节 巴蜀方志概述 |
一、宋元明巴蜀方志 |
二、清代巴蜀方志 |
第二节 巴蜀方志中的文学文献 |
一、文学文献的类目 |
二、文学文献的文本表现 |
第三节 方志的修纂与权属 |
一、纂修机构与撰人 |
二、方志署名及权属 |
第三章 书目篇 |
第一节 方志文学书目研究 |
一、着录体例 |
二、文学书目地域与时代分布 |
第二节 方志着录与目录专书的比较 |
一、同书异名 |
二、同书异卷 |
三、方志着录,目录着作失收 |
四、方志目录与目录专书之间的相互补充 |
第四章 提要篇 |
第一节 目录提要发展述略 |
第二节 方志文学书目提要分析 |
一、方志提要内容 |
二、方志提要编写特点 |
第三节 方志文学书目提要杂考 |
一、方志目录提要辨析 |
二、他书目录提要辨误 |
第五章 校勘篇 |
第一节 讹误 |
一、题名误 |
二、作者误 |
三、内容讹误 |
第二节 脱文 |
一、方志脱 |
二、他书脱 |
第三节 衍文 |
一、方志衍 |
二、他书衍 |
第四节 倒文 |
第五节 阙文 |
第六节 方志的因袭性 |
第六章 作家篇 |
第一节 本籍作家的时代分布 |
一、作家时代分布概况 |
二、作家时代分布成因 |
第二节 本籍作家地域分布 |
一、作家地域分布概况 |
二、作家地域分布成因 |
第三节 作家考证 |
一、作者籍贯、占籍之误 |
二、作者相关资料之误 |
三、作品归属之误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9)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
(一) 史料与史料学 |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
(四) 实物史料 |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
(六) 域外文献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主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
中篇 |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
下篇 |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
第三节 日记 |
第四节 域外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社会史研究与“二十五史”(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史·百官志》研究[D]. 孙大坤. 吉林大学, 2020(08)
- [2]辽代部族军研究[D]. 武文君. 吉林大学, 2020(08)
- [3]“孝宣情结”与东汉政治[D]. 田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4]略论方志与专史的编纂[J]. 孙晓东. 上海地方志, 2019(04)
- [5]20世纪的中国秦汉史研究[J]. 王子今. 秦汉研究, 2019(00)
- [6]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水利史研究[J]. 张裕童.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7]河南二程教育生活史研究[D]. 贾宏宇.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8]清代巴蜀方志文学文献专题研究[D]. 涂庆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9]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10]略论方志与专史的编纂[A]. 孙晓东. 2018年地方志与地方史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