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钾肥对春玉米氮磷钾吸收动态模型及养分生产效率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侯路平[1](2021)在《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氮、磷、钾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科学施用氮、磷、钾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产量、品质以及对氮、磷、钾元素吸收特点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为确定石大硬麦1号最佳追肥方式方案以及石大硬麦1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自育石大硬麦1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盆栽试验相结合方式进行。田间试验于2020年3月-7月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进行,盆栽试验于2020年10月-2021年2月在石河子大学温室大棚进行。按照三叶期100%、三叶期50%+拔节期50%、三叶期25%+拔节期25%+抽穗期50%以及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分别进行追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于石大硬麦1号成熟后调查了各追肥方式下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品质指标以及石大硬麦1号地上部分与籽粒中氮、磷、钾元素含量和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基础肥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1.田间试验中,以按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最高,比仅施基肥增产42.21%,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较三叶期100%与三叶期50%+拔节期50%追肥方式下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23.72%和27.92%,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较三叶期25%+拔节期25%+抽穗期50%追肥方式下籽粒产量增长了18.28%,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盆栽试验中,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的影响规律与田间试验一致,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最高,显着高于其他追肥方式下的籽粒产量。2.田间试验中,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3.65%,较仅施基肥处理增加了29.14%;较三叶期100%追肥以及三叶期50%+拔节期50%追肥方式下硬粒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4.80%和27.85%,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较三叶期25%+拔节期25%+抽穗期50%追肥方式下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了15.60%,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石大硬麦1号籽粒黄色素含量也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最高,为10.64 mg/kg,极显着高于其他追肥方式,且籽粒容重,沉降值、吸水率和湿面筋含量及面团延展性也均为最高,均显着高于仅施基肥及三叶期50%+拔节期50%处理。盆栽试验中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规律与田间试验一致,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籽粒蛋白质和黄色素含量等品质性状最高,显着高于其他追肥方式下的品质指标。3.田间试验中,在总施肥量一致的情况下,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石大硬麦1号植株和籽粒氮、磷、钾素含量以及氮、磷、钾吸收效率均为最高,较其余追肥方式下差异达到了极显着水平,且该追肥方式有利于提高石大硬麦1号氮肥偏生产力。盆栽试验中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植株和籽粒氮、磷、钾素含量以及氮、磷、钾吸收效率的影响规律与田间试验一致,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的石大硬麦1号植株和籽粒氮、磷、钾素含量以及氮、磷、钾吸收效率最高,较其余追肥方式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4.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影响不尽相同。无论是在田间试验还是盆栽试验中均以三叶期50%+拔节期25%+抽穗期25%追肥方式下0-20 cm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 H及EC值最高,且相对播前养分有较大幅度提高。因此,保证各生育期内均施肥时,提高三叶期追肥比例,能够显着提高石大硬麦1号籽粒产量和品质及耕层土壤肥力。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石大硬麦1号田间最优追肥方式为三叶期重施、拔节期和抽穗期轻施,有利于其产量提高与品质改善。
欧阳赞[2](2021)在《温室蔬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机理及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针对温室蔬菜水肥气热耦合提质增效机理与灌溉通量相互作用的科学问题,通过室内气候箱模拟和2年温室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对比设计、正交设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和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开展了温室蔬菜(番茄、水果黄瓜、生菜)水肥气热耦合提质增效机理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系统地进行了温室膜下滴灌水肥气热耦合对蔬菜生长、光合作用、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氧气含量、土壤呼吸速率、土壤含水率、土壤电导率、土壤温度的影响试验,得出了各指标的数学模型、耦合效应以及最优组合方案,为温室蔬菜提质增效和水肥气热耦合灌溉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对比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土壤温度对蔬菜生长、光合、品质、产量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揭示了增氧灌溉与土壤增温对温室和智能气候培养箱蔬菜提质增效的机理,增氧灌溉提高了土壤氧气含量、土壤增温提高了土壤温度,增强了土壤酶活性,丰富了土壤微生物量,促进了蔬菜的生长(株高、叶面积指数)、增加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增加了蔬菜的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改善了蔬菜品质。番茄和水果黄瓜较优灌溉水溶解氧为9.0mg/L、春夏季和秋冬季番茄较优土壤温度分别为26.1℃和20.6℃,水果黄瓜较优土壤温度分别为26.06℃和19.11℃,生菜较优灌溉水溶解氧为8.5 mg/L,生菜较优的土壤温度为20℃。建立了灌溉水溶解氧(DO)与土壤氧气含量(SOC)、地热管水温(TW)与土壤温度(TS)、灌溉水矿化度(IS)与土壤电导率(SEC)的关系。与对照处理相比,春夏季和秋冬季增氧灌溉较优处理(03)的番茄产量分别增加了 17.51%和15.09%,水果黄瓜产量分别增加了 22.47%和28.04%,土壤增温较优处理(T3)的番茄产量分别增加了 18.15%和18.58%,水果黄瓜产量分别增加了 30.24%和 25.39%。(2)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水肥气热耦合对蔬菜生长、光合、品质、干物质积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揭示了温室和智能气候培养箱的蔬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机理,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和生菜生长、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番茄和生菜的生长、光合作用、干物质量积累、产量等主要指标随单一因素灌溉定额、施肥量、灌溉水溶解氧和土壤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品质主要指标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降低,随灌溉水溶解氧、施肥量和土壤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番茄和生菜最优处理均为T8处理(A3B2C1D3),温室番茄最优处理(T8)灌溉定额为5760 m3/hm2、施肥量(N-P2O5-K2O)为150-50-75 kg/hm2、灌溉水溶解氧为6.0 mg/L(平均土壤氧气含量为15.99%)、地热管水温为41.0℃(春夏季土壤平均温度为25.41℃、秋冬季土壤平均温度为20.38℃),此时春夏季(秋冬季)的番茄产量为89653 kg/hm2(89357kg/hm2)、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为 15.56kg/m3(15.51 kg/m3)、水分利用效率为 22.18 kg/m3(24.62 kg/m3)、参考作物腾发量为 781.42 mm(504.83 mm)、作物系数为 0.52(0.72)。春夏季和秋冬季T8处理的番茄产量比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 23.07%和33.61%。(3)采用通用旋转组合与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效应,建立了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水肥气热各因素分别与生长、光合、品质和产量等主要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以及各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水肥气热耦合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主要指标与综合评分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灌溉定额>施肥量>溶解氧>地热管水温。主要指标与综合评分随灌溉定额、施肥量、溶解氧和地热管水温在试验范围内增大而增大,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品质主要指标随灌溉定额在试验范围内增大而降低,随施肥量、溶解氧和地热管水温在试验范围内增大而升高。高水低热、低水高热、高肥低热、低肥高热交互有利于增强番茄植株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面积指数,中水高氧有利于提高水果黄瓜的叶片净光合速率,低肥高氧或高肥低氧更有利于提高水果黄瓜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高肥高热交互有利于增加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低水高热交互有利于增加番茄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番茄红素含量,低水高肥交互有利于增加番茄果实总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水高肥或低水中肥有利于提高水果黄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总酸含量,高水低肥有利于降低水果黄瓜的硝酸盐含量。高水低热或高水低肥交互有利于增加番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综合指标评分,高水高肥有利于增加水果黄瓜产量和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推荐本地区的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最优水肥气热耦合方案为:春夏季番茄灌溉定额5142~5330m3/hm2、施肥量(N-P2O5-K2O)150-50-75~165-55-81kg/hm2、溶解氧7.9~8.1 mg/L和地热管水温34.1~36.1℃,秋冬季番茄灌溉定额4988~5210 m3/hm2、施肥量(N-P2O5-K2O)154-51-76~168-56-82kg/km2、溶解氧 7.9~8.2mg/L 和地热管水温 34.4~36.3~。春夏季水果黄瓜灌溉定额 3923~4044 m3/hm2、施肥量(N-P2O5-K2O)123-36-87~130-38-91 kg/hm2、溶解氧7.7~7.9 mg/L和地热管水温34.9~36.7℃,秋冬季水果黄瓜灌溉定额3527~3670 m3/hm2、施肥量(N-P2O5-K2O)122-35-86~128-37-90kg/hm2、溶解氧 7.8~8.0mg/L 和地热管水温 35.9~37.4℃。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番茄最优处理为T10处理,春夏季和秋冬季番茄产量T10比T17-T20的平均产量分别增加了 36.29%和43.32%。确定水果黄瓜最优处理为T15处理,春夏季和秋冬季水果黄瓜产量T15比对照的产量分别增加了 54.42%和45.00%。(4)建立了基于水肥气热耦合的温室番茄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量机理模型,经模型验证和评价,该模型的模拟精度随灌溉定额、施肥量、灌溉水溶解氧、土壤温度的增加而提高。模型的适用条件为:温室番茄灌溉定额2880m3/hm2~5760m3/hm2、施肥量(N-P2O5-K2O)75-25-45 kg/hm2~225-75-105 kg/hm2、溶解氧 4.0 mg/L~9.0 mg/L、地热管水温 25℃~45℃,温室平均气温15.06℃~41.62℃、温室平均相对湿度 22.68%~72.53%、温室平均 CO2 浓度为 251 ppm~477ppm、室外平均气温15.30℃~41.20℃、室外平均相对湿度19.44%~85.68%。
杨乔乔[3](2021)在《滴灌水肥协同对玉米籽粒淀粉形成和产量的影响机理》文中指出
张利[4](2021)在《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农民在玉米生产中,存在着为了追求高产而盲目施肥的情况,导致氮肥利用效率过低,并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本研究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缓释氮肥替代单一施用普通尿素且减施的方法,于2018年和2019年在陕西省杨陵区设置2年田间试验,玉米品种选用‘郑单958’,设置5个施氮水平(常规施氮N1(300kg/hm2)、缓释氮肥N2(300kg/hm2)、缓释氮肥N3(195kg/hm2)、缓释氮肥N4(90kg/hm2)、不施氮肥N0),其中磷肥和钾肥均按同一标准施用,以不施肥CK为对照,共设6个处理。主要研究不同缓释氮肥减施量对夏玉米生长性状、地上部干物累积吸收量、植株氮素累积吸收量、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及分布情况、夏玉米产量、夏玉米整个生育期耗水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关中地区夏玉米农田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常规施氮相比,缓释氮肥适当减施可以提高夏玉米的生长性状及干物质累积量。夏玉米成熟期干物质量累积最大的为N3处理,两年分别较N1处理提高11.7%和16.6%,N2处理与N3处理无显着差异。(2)缓释氮肥适当减施可以显着提高夏玉米成熟期氮素累积吸收量。夏玉米成熟期氮素累积吸收量最大的为N3处理,较N1处理提高17.72%和21.35%。缓释氮肥减施还可以有效的防止氮素的淋失,减小对地下水的污染隐患,施加缓释肥可以显着降低夏玉米成熟期0~200cm土层的硝态氮残留量,并且可以显着提高0~40cm土层硝态氮的占比。0~40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最大的为N2处理,比N1处理提高58.58%~60.39%,N3处理比N1处理提高35.76%~36.17%。0~4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占比最大的为N3处理,比N1处理提高102.55%~118.60%。(3)缓释氮肥适当减施可以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夏玉米产量最大的为N3处理,两年分别较N1处理提高4.61%和8.80%。夏玉米成熟期干物质累积量和产量由大到小总体表现为N3处理、N2处理、N1处理、N4处理、N0处理、CK,其中N2处理与N3处理没有显着差异。(4)缓释氮肥适当减施可以提高夏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最大的为N3处理,N3处理比N1处理提高14.17%和12.91%。缓释氮肥减施可以提高夏玉米的氮肥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利用率最高的为N3处理,比N1和N2处理提高23.60%~53.65,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的为N3处理,比N1处理提高84.00%和66.00%。综上所述,在既能满足较高产量又能满足较高水氮利用效率、较低氮素淋失的情况下,缓释氮肥纯氮施用量195kg/hm2且一次性基施是该地区较优的施肥方式。
刘娜[5](2020)在《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于2018年至2019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和沈阳市辽中区满都户镇试验基地进行,以农花9号为试材,研究了在相同氮、磷用量情况下,不同的钾素水平对花生植株形态、根瘤特性、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积累以及产量和籽仁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探究钾素对花生生理代谢及产量形成的作用机理,并明确不同地区花生的最佳钾肥施用量,为花生的大田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花生的主茎高和侧枝长对钾素的用量不敏感,钾素的多少与有无没有对其株高造成显着差异,因此推测钾素对花生的株高影响不大;钾素的适量增施能显着提高花生开花下针期的叶面积指数,但两地的效果略有差异,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为T2处理效果最好,辽中试验地为T3处理的效果最显着;钾素的增施对花生总根长、平均根系直径、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辽中试验地的钾素促进效果更好。2.少量增施钾素能促进花生根瘤数量和干重的增加,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T1处理效果最好,整个生育期内根瘤数量和干重的变化不大;辽中试验地T2处理效果最好,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的根瘤数量和干重较苗期有大幅度增加。两地横向比较,辽中试验地的根瘤数和干重远高于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观察各处理的根瘤超微结构可知,钾素的施入使花生结荚期的根瘤提前出现衰老现象,推测其原因可能是钾素的施入促进根瘤的形成和成熟,使其提前进入成熟状态,进而导致衰老的提前出现。3.在微观层面,钾素的增施提高了花生各时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利于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提高;在对花生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后发现,钾素的施入提高了花生的光饱和点(Isat)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降低了光补偿点(Lcp)和表观暗呼吸速率(Rd);在宏观层面,钾素的增施提高了花生的群体光合势,延长了花生叶片的工作时间。因此,钾素的增施有利于花生叶片光合效率和光合时长的增加。4.钾素的增施,促进了花生植株干物质的积累,进而增加了植株氮、磷、钾的吸收积累,提高了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延长了氮和钾的活跃积累期,增加了氮、磷、钾的最大积累量。三种营养元素积累动态模型的Logistic方程显示,氮、磷、钾素的最大积累速率均在T2处理的钾肥用量下取得最大值,氮素积累最大速率分别为31.56mg d-1和25.87 mg d-1,大约出现在出苗后60天和65天;钾素积累的最大速率分别为10.69 mg d-1和8.10 mg d-1,大约在出苗后57天和51天;磷素的最大积累速率分别为1.31 mg d-1和0.88 mg d-1,出现时间较氮、钾晚,大约为出苗后80天和78天。5.钾素在两地均表现出了对群体产量的促进作用,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地为T2处理的产量最高,钾肥更多的T3处理对花生产量的促进作用减弱,辽中试验地的花生产量则是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T3处理产量最高且与CK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着;在花生个体上的表现,如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百果重和百仁重等对钾素用量的响应与产量的规律基本一致。6.花生籽仁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施钾后都有提高,辽中地区的蛋白质和脂肪增加量更为显着。油酸含量有下降的趋势,O/L比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着差异。除此之外,钾素的施入也引起了花生籽仁中含量较少的其他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波动,但规律尚不显着,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尚花[6](2020)在《青海省甘蓝型春油菜化肥减施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油菜是青海省第一大作物,但是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施肥存在不均匀、不合理现象。春油菜氮肥施用量过高,磷肥施用量偏高现象也在加剧,钾肥与有机肥投入较少。针对青海省春油菜区施肥技术低下、化肥使用过量、技术集成度低等生产问题。本研究以春油菜晚熟品种青杂12号、早熟品种青杂7号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灌溉农业区及高海拔旱作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对春油菜农艺性状、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提炼以化肥减量为目标的氮磷养分高效利用技术,集成构建基于化肥限量标准的化肥增效替减与专用肥替代技术模式,对实现春油菜目标产量水平下的化肥减量指标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结果如下:1、灌溉农业区晚熟甘蓝型油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1.1氮磷钾肥肥效试验:(1)氮、磷、钾肥配施明显促进春油菜产量,增产率在29%153%,平均增产107%,平均增加产量1365kg/hm2,其中NPK处理产量最高,达3230kg/hm2。(2)氮、磷、钾肥对油菜的增产效果具体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说明氮素是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养分因子。(3)在相同产量范围内,本试验中氮肥用量降低25%,磷肥用量降低55.8%;肥料农学效率及偏生产力提高。1.2氮素梯度试验:(1)增施氮肥可以促进春油菜生长发育,增加籽粒产量及养分累积量。(2)本试验中晚熟品种在施氮量为150kg/hm2时,籽粒产量可达3230kg/hm2。因此,川水农业生态类型区春油菜生产推广中应该注意氮肥的合理施用,从而实现化肥减施增效的目的。1.3水肥一体化试验:(1)生长性状指标值都以化肥减量12.5%的T1处理最高,说明在春油菜生长后期追施水溶肥,对春油菜生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晚熟品种在春油菜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产量为28464204kg/hm2。在化肥减量25%的情况下,产量达3823kg/hm2,这与常规种植油菜产量相当,且化肥投入成本降低86%。2、高海拔旱作农业区早熟甘蓝型油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2.1基于不同地力水平的春油菜专用肥肥效试验:(1)缓释专用肥可以提高春油菜产量及养分累积量,说明油菜专用缓释肥具有肥效持久的特点。(2)专用肥450kg/hm2为最佳推荐量,与常规施肥FP相比,产量提高32kg/hm2,化肥用量减少6.5%,投入成本降低33%,经济效益提高1.5%。2.2有机肥替代试验:(1)在40%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下,油菜前期农艺性状各项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并且籽粒产量最高,达到4024kg/hm2。(2)与常规施肥FP相比,40%有机肥替代增产17%,即可以作为高海拔旱作农业区早熟甘蓝型春油菜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推荐量。
孙楠[7](2019)在《我国北方典型农田土壤氮动态对施肥的响应及模拟》文中提出土壤氮素是决定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我国过量施氮、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研究土壤氮素对长期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寻求保持土壤肥力、保障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施肥措施十分必要。同时,愈发突出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给农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量化未来气候变化对土壤氮素的影响对应对未来环境风险、提高土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土壤氮动态及氮肥利用率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点位特征及其施肥的影响,对不同施肥下土壤氮动态的时空演变及气候变化下的未来趋势鲜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选取我国北方跨越不同气候带、土壤类型和轮作制度具有代表性的8个典型长期试验,系统分析了典型农田土壤全氮与碱解氮及氮肥表观利用率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响应特征,利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研究了我国北方农田土壤微生物量氮对不同施肥的响应特征。最后,评价了SPACSYS模型在我国北方典型农田土壤全氮演变模拟中的适用性;并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和不同施肥下我国北方典型农田土壤全氮及氮平衡特征。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配施有机肥提升土壤氮素肥力效果最佳,东北高于华北和西北,较不施肥(CK)提升幅度试验后期大于试验前期,且土壤氮固持效率较高,其氮固持效果基本呈现为东北高于华北和西北。不同施肥措施在所有或部分试验点均显着或极显着提升土壤氮素肥力,提升效果基本呈现为:高量化肥配施有机肥(hNPKM)>化肥配施有机肥(NPKM)>化肥与秸秆还田(NPKS>氮磷钾化肥(NPK)。hNPKM和NPKM施肥措施提升土壤氮素肥力效果最佳,在所有试验点显着或极显着提升土壤氮素肥力,提升速率分别为0.025~0.054 g kg-1 yr-1和0.006~0.042 g kg-1 yr-1;较不施肥显着提升土壤氮素肥力分别达50.4~107.8%和29.9~113.2%,较NPK施肥措施显着提升土壤氮素肥力分别达43.5~75.8%和18.9~55.9%;hNPKM和NPKM施肥措施不同试验点土壤全氮含量大小为:公主岭>杨凌>乌鲁木齐>昌平>郑州和公主岭>杨凌>徐州>乌鲁木齐>张掖>平凉>昌平>郑州,总体表现为东北高于华北和西北;hNPKM和NPKM施肥措施下土壤氮固持效率较高,氮固持效率分别为12.0~74.2%和10.8~54.8%;不同施肥措施不同阶段仅在部分试验点显着或极显着提升土壤氮素肥力,提升效果基本与整个试验期间相类似,试验前10年hNPKM和NPKM施肥措施较不施肥显着提升土壤氮素肥力分别达27.7~59.8%和12.7~52.1%,11~20年左右则分别达73.6~161.8%和30.7~112.2%。21~30年左右,NPKM施肥措施仅在徐州、平凉试验点较不施肥显着提升土壤氮素肥力分别达161.3%和37.6%。不同阶段比较表明,hNPKM和NPKM施肥措施较不施肥提升土壤氮素肥力幅度为:11~20年左右>试验前10年。2.配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氮素速效养分(碱解氮)效果最好,东北高于华北和西北,相比不施肥增加幅度试验后期大于试验前期。不同施肥措施仅在部分试验点显着或极显着增加土壤氮素速效养分,增加效果基本呈现为:hNPKM>NPKM>NPKS>NPK。hNPKM和NPKM施肥措施增加土壤氮素速效养分效果最佳,其中hNPKM施肥措施仅在公主岭、郑州和乌鲁木齐试验点极显着增加土壤氮素速效养分,增加速率为2.69~4.69 mg kg-1 yr-1,在公主岭、昌平、郑州和乌鲁木齐试验点较不施肥显着增加土壤氮素速效养分为28.8~145.2%,在公主岭、郑州和乌鲁木齐试验点较NPK施肥措施显着增加土壤氮素速效养分为29.0~93.6%;NPKM施肥措施仅在公主岭、郑州、乌鲁木齐和张掖试验点显着或极显着增加土壤氮素速效养分,增加速率为2.15~2.90 mg kg-1 yr-1,在公主岭、郑州、平凉、乌鲁木齐和张掖试验点较不施肥显着增加土壤氮素速效养分为29.4~84.1%,在公主岭、郑州、平凉和乌鲁木齐试验点较NPK施肥措施显着增加土壤氮素速效养分为16.1~45.3%;hNPKM和NPKM施肥措施不同试验点土壤碱解氮含量大小为:公主岭>乌鲁木齐>郑州>昌平和公主岭>徐州>乌鲁木齐>郑州>平凉>张掖,总体表现为东北高于华北和西北。不同施肥措施不同阶段仅在部分试验点显着或极显着增加土壤氮素速效养分,增加效果基本与整个试验期间相类似,试验前10年hNPKM和NPKM施肥措施较不施肥显着增加土壤氮素速效养分分别达23.3~60.8%和27.7~37.7%,11~20年左右则分别达33.1~212.8%和42.3~121.3%。21~30年左右,NPKM施肥措施较不施肥显着增加土壤氮素速效养分达55.4~56.6%。不同阶段比较表明,hNPKM和NPKM施肥措施相比不施肥增加土壤氮素速效养分幅度均为:11~20年左右>试验前10年。3.施用有机肥能促进农田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进而提高土壤肥力。我国农田北方地区施用有机肥相比不施肥(CK)和施用化肥(NPK),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分别增加了97.5%和57.3%。施用有机肥相比施化肥对SMBN含量的提高幅度在东北地区最大(67.2%)。相比施化肥,施用有机肥后SMBN含量的增加幅度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54.4%)和温带季风性气候区(60.7%)没有显着的差别。相比施化肥,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有机肥对SMBN含量的增加幅度最大(111.6%),显着高于在碱性和中性土壤(53.6%和48.8%)。对不同土壤SOC水平来说,相比施化肥,施用有机肥在低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水平施用有机肥对SMBN含量的增加幅度高于高SOC和TN水平。SMBN与TN含量之间存在极其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施用有机肥相比施用化肥处理SMBN增加百分数与每年有机肥氮的投入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1)。4.施用有机肥能够提高作物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和作物吸氮量。公主岭试验点玉米平均氮肥表观利用率NPKS处理(88.1%)显着低于其他处理(93.9~95.8%)。昌平试验点不同施肥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没有显着差异(38.5~51.0%)。徐州试验点只有NPK和NPKM处理,NPK处理(69.3%)显着高于NPKM处理(53.8%)。而郑州试验点NPKM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为61.5%,且NPKM处理显着高于施用秸秆处理(NPKS:51.8%)。平凉试验点不管是在小麦季还是玉米季不同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没有显着的差异,其中平均氮肥表观利用率在小麦季为56.9~67.3%,在玉米季为59.1~78.4%。乌鲁木齐试验点NPK处理在不同生长季都是最高,其在小麦季和玉米季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51.9%和44.4%。NPKM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吸收量在不同试验点随着试验年限增加呈现一个显着上升的趋势,且年增长速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5.未来年均温升高、年均降雨增加和CO2浓度增高导致东北的土壤全氮含量降低,华北和西北全氮含量增加,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可以更好的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增加土壤-植物体系的氮汇水平。利用土壤-作物-大气模型SPACSYS进行我国北方典型农田土壤全氮含量的模拟,结果发现,校准和验证的R2分别为0.78(n=158)和0.70(n=418),RMSE分别5.33%和6.98%,模拟精度较高。在不考虑品种变化的情况下,借助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RCP)气候情景预测发现,未来气候变化会使东北的土壤全氮含量降低0.1~14.4%,华北和西北分别增加2.2~26.2%和4.7~34.5%。不同施肥措施中,NPKM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最高,东北、华北和西北分别为3.67~4.30 t N ha-1,3.32~5.68 t N ha-1和3.40~5.58t N ha-1。此外,未来气候变化会减弱东北NPKM处理的植物-土壤系统的氮汇水平(8.75 kg N ha-1yr-1-17.78 kg N ha-1 yr-1),呈现Baseline≥RCP2.6,RCP4.5>RCP8.5,增加华北地区的氮汇水平且RCP情景下的氮汇水平无明显差异(91.14~174.82 kg N ha-1 yr-1),不改变西北植物-土壤系统的氮汇水平(4.67~49.24 kg N ha-1 yr-1)。不同施肥措施中,东北仅NPKM处理的土壤-植物体系为氮汇,华北和西北地区土壤-植物体系在NPKM处理的氮汇最大,分别为120.84~174.82 kg N ha-1 yr-1和31.62~49.24 kg N ha-1 yr-1。综上所述,我国北方农田,采取化肥配施有机肥的施肥措施,均有利于土壤全氮、碱解氮、微生物量氮水平即土壤氮素肥力的提升,相对具有较高氮固持效率和氮肥利用率;未来气候变化下,我国华北和西北较东北具有较强的氮素固持潜力,是农田可持续利用的施肥模式,且施用有机肥可以更大程度地增加土壤-植物体系的氮汇水平。
彭福燕[8](2019)在《播期和秧龄对晚粳养分和光温资源利用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粳稻因产量潜力大、米质良好,扩大粳稻种植已成为我国当前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之一。湖北省双季稻区适合发展二季晚粳,但栽培技术尚不完善。适宜的播期和秧龄可使水稻的生育进程与当地气候条件相吻合,对于多熟制的茬口衔接、产量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湖北省主推晚粳品种鄂粳403为材料,通过2017年和2018年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播期和秧龄对育秧移栽二季晚粳的生育进程、个体生长发育、群体发展、产量、稻米品质以及养分和光温资源利用的影响,确定晚粳高产优质高效协调的适宜播种期和秧龄范围,为湖北省―早籼-晚粳‖种植模式的晚粳栽培提供适宜的农事布置方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6月18日和25日播种,秧龄长于20d不利于鄂粳403高产。在7月2日晚播条件下,虽在2017年试验中产量随着秧龄的延长有降低趋势,但在2018年试验中产量显着低于6月25日播种,且各秧龄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着。因此,湖北省双季稻区二季晚粳的播种期以不超过6月25日为宜,适宜秧龄在20d左右。2.随着秧龄的延长,拔节期和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呈先增后降趋势,以20d秧龄最高。随着播期的推迟,拔节期和齐穗期叶面积指数逐渐降低。经济产量与拔节期和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高产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最大增长速率为0.28-0.31/d,最大增长速率出现在40-46 DAS(播种后的天数),快速增长期平均速率为0.22-0.27/d,快速增长期起始和终止时间分别在29-36 DAS和51-56 DAS,快速增长期持续时间18-22 d。3.在6月18日和25日播种,随着秧龄的延长鄂粳403齐穗期-成熟期干物质量呈降低趋势;在7月2日播种,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量随秧龄的延长而呈先增后减趋势,以20d秧龄最高。在秧龄≥20d的条件下,随着播期的推迟齐穗期-成熟期干物质量基本呈降低趋势。在2018年试验中,在秧龄为15d的条件下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后期干物质量也呈降低趋势。经济产量与齐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地上部群体干物质量呈显着正相关。2018年试验的高产群体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为0.24-0.26t/ha/d,最大速率出现在60-69 DAS,快速增长期平均速率为0.20-0.23 t/ha/d,快速增长期起始和终止时间分别出现在36-40 DAS和84-98 DAS,快速增长期持续时间48-58 d。4.在秧龄≥20d的条件下,鄂粳403的糙米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呈提高趋势;在相同播期条件下,短秧龄处理的精米率高于长秧龄处理。在2018年试验中,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降低,在播期相同的条件下以长秧龄(30d)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最低。以上说明,适当推迟播期和延长秧龄有利于改善二季晚粳的稻米外观品质。5.随着播期的推迟,晚粳全生育期积温呈减少趋势;随着秧龄的延长,全生育期积温和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在6月25日播种,两年试验中籽粒温度生产效率均以20d秧龄最高。在2018年试验中,当秧龄≤25d时,随着播期的推迟籽粒温度和日照时数生产效率均呈降低趋势。在播期相同且秧龄≤20d的条件下,两年中籽粒日照时数生产效率随着秧龄的延长而降低。6.6月25日播期条件下当秧龄<25d时,植株氮、磷、钾吸收最大速率和快速增长期平均速率随着秧龄的延长而呈增加趋势。在秧龄>25d的条件下随着播期的推迟,氮、磷、钾吸收最大速率和快速增长期平均速率均呈下降趋势。在2018年试验中,经济产量与磷、钾最大吸收速率和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呈显着正相关。高产处理的养分吸收特征为:氮最大氮吸收速率为3.01-3.89 kg/ha/d,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为2.66-3.35 kg/ha/d,快速吸收期持续时间25-31 d;磷最大吸收速率为0.80-0.81kg/ha/d,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为0.68-0.80 kg/ha/d,快速吸收期持续时间69-74 d;钾最大吸收速率为11.63-12.56 kg/ha/d,钾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为10.20-11.01 kg/ha/d,快速吸收期持续时间14-15 d。
崔红[9](2019)在《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干物质生产与养分吸收利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哈拉海综合实验站(N:44°05′,E:124°51′)进行,试验以先玉335(XY335)和翔玉998(XY998)为材料,设置4个产量水平的生产模式:基础模式、农户栽培模式、高产高效模式、超高产模式。两个春玉米品种的产量表现为超高产模式>高产高效模式>农户栽培模式>基础模式,在高产高效模式下分别比农户栽培模式增产8.1%(XY335)和7.4%(XY998),超高产模式分别比农户栽培模式增产18.1%(XY335)和20.9%(XY998)。在不同的生育时期两品种群体氮、磷、钾累积量表现为超高产模式>高产高效模式>农户栽培模式>基础模式,氮积累量高产高效模式分别比农户栽培模式增加了13.3%(XY335)和6.0%(XY998),超高产模式分别比农户栽培模式增加了20.5%(XY335)和16.5%(XY998);磷积累量高产高效模式分别比农户栽培模式增加了2.7%(XY335)和7.3%(XY998),超高产模式分别比农户栽培模式增加了3.5%(XY335)和13.1%(XY998);钾积累量高产高效模式分别比农户栽培模式增加了8.6%(XY335)和2.3%(XY998),超高产模式分别比农户栽培模式增加了24.1%(XY335)和5.5%(XY998)。两个品种氮肥、磷肥、钾肥偏生产力均表现为高产高效模式>超高产模式>农户栽培模式,氮肥偏生产力高产高效模式比农户栽培模式分别提高了29.8%(XY335)和28.8%(XY998),超高产模式比农户栽培模式分别提高了6.3%(XY335)和8.8%(XY998);磷肥、钾肥偏生产力高产高效模式比农户栽培模式分别提高了18.2%(XY335)和20.9%(XY998),超高产模式比农户栽培模式分别提高了8.1%(XY335)和7.3%(XY998)。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总产值表现为超高产模式>高产高效模式>农户栽培模式,其中超高产模式比高产高效模式增加了1621.5元·hm-2,占高产高效模式总产值的9.3%,超高产模式比农户栽培模式增加了2931元·hm-2,占农户栽培模式总产值的18.2%;纯收益表现为高产高效模式>农户栽培模式>超高产模式,其中高产高效模式比农户栽培模式增加了664.5元·hm-2,占农户栽培模式纯收益的6.1%,高产高效模式比超高产模式增加了758.5元·hm-2,占超高产模式纯收益的7.0%。综上,高产高效模式虽然较超高产模式产量有所降低,但春玉米的纯收益高于超高产模式,而且高产高效模式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通过适当降低施氮量使玉米对氮肥的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缩短了无机氮在土壤中的存在时间,有效避免氮素淋洗损失。因此,本试验推荐高产高效模式为最佳的玉米栽培模式,具体技术为种植密度75000株·hm-2,采用夏季深松、秋季深翻的耕作措施,施N量为225kg·hm-2,采用播前:拔节期:大口期:吐丝期的比例为2:3:3:2的施肥方式。
邹海洋[10](2019)在《西北旱区春玉米滴灌施肥水肥耦合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西北旱区光热资源丰富,利于作物实现高产。然而该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水肥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发展水肥高效利用的现代农业一直受到制约。近年来,随着农业集约化的推进,西北地区玉米生产发展迅速,采用滴灌施肥技术逐渐增多,在水资源短缺的西北地区,如何利用滴灌施肥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对于高效、绿色的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和2016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试验站开展了不同滴灌施肥水肥耦合田间试验,以期探索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滴灌施肥模式。利用两年的大田试验,以春玉米“强盛5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灌水水平,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I60、I75、I90、I105和I60、I80、I100、I120;4个施肥水平:F60、F120、F180和F240,共16个处理。对不同滴灌施肥水平春玉米生长、产量及构成要素、根系指标、水分利用效率、氮磷钾利用效率、氮磷钾累积量、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地区不同滴灌施肥处理春玉米生长特性、干物质累积规律、根系分布规律、土壤水热分布规律及水肥消耗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春玉米相对根长密度分布模型,利用HYDRUS-2D模拟和验证了不同滴灌施肥春玉米土壤水热运移规律。具体结果如下:(1)探究了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水肥供应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机制,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2015和2016年不同水肥处理春玉米株高、茎粗均随灌水量和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分别在I105F240和I120F240处理取得最大值。两年LAI均表现出―递增-平台-降低‖的规律。两年根干物质量均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在F180施肥水平达到最大值,施肥量过大不利于根系生长。从根冠比来看,两年根冠比均随灌水量增加而降低,随施肥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均在I60F120处理取得最大值。作为直接反映作物群体―源-库‖关系的收获指数,2015年和2016年灌水和施肥对春玉米收获指数的影响均达极显着水平(P<0.01)。两年各处理春玉米净同化率(NAR)在整个生育期均呈现出“M”形双峰曲线变化,地上部干物质量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且拟合结果较优(R2=0.996,P<0.01)。植株生长状况与作物产量的形成紧密相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春玉米产量与生长指标、水分利用效率、收获指数、净同化率的相关关系,发现地上部干物质、净同化率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灌水和施肥分别在100%105%ETc灌水量与F180施肥量得分最高。(2)优化水肥管理实现了春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并显着降低了肥料损失。春玉米对不同养分的利用效率因施肥量和肥料性质不同而不同,规律表现为磷素>钾素>氮素。就氮肥而言,用量为120 kg N ha-1时,春玉米氮素利用效率最高,当氮肥用量增加到240 kg N ha-1时,氮素利用效率降低了13.1%。磷肥施用范围为3060 kg P2O5 ha-1时,更有利于磷素利用效率的提高。过量施用钾肥会造成植株对钾的奢侈吸收,降低产量,使钾素利用效率降低,当钾肥施用量从30 kg K2O ha-1增加到120 kg K2O ha-1时,钾素利用效率下降了25.2%。春玉米籽粒对不同养分摄取量反应出植株对于养分的需求比例,不同水肥处理春玉米籽粒的氮磷钾摄取量比值平均为1:0.21:0.39。(3)探究了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水肥供应对春玉米各生育期根系分布规律,建立了考虑水肥耦合下春玉米相对根长密度分布模型。春玉米各生育期根系特征参数与产量和地上部总干物质量均呈显着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大小按生育期排序表现出灌浆期>大喇叭口期>成熟期>小喇叭口期规律,保证大喇叭口至灌浆期合理的水肥供应最为重要,其次是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播种至小喇叭口期和灌浆至成熟期2个生育阶段有较大的节水节肥潜力。建立滴灌不同水肥供应春玉米相对根长密度(NRLD)分布模型,发现春玉米NRLD与土壤相对深度呈现显着的三阶多项式函数。运用NRLD分布模型估算相对深度根系分布比例,从估算结果可以看出,根系主要集中于表层土壤,地表至相对根系扎深1/3处根长占总根长比例平均达73.6%,地表至相对根系扎深1/2处根长占总根长比例达82.8%。(4)揭示了不同水肥供应春玉米根区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基于HYDRUS-2D模型模拟和验证了滴灌施肥条件下玉米农田的水热运移规律。不同灌水量春玉米小喇叭口至成熟期土壤表层下5 cm日均温度差异显着。同一灌水处理不同土层在苗期取得最大温差,拔节期次之。T1点土壤温度离散程度要大于其他位置点,中位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而降低;相同位置土壤温度中位值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采用HYDRUS-2D模型模拟滴灌春玉米土壤水热运移,发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好。I60、I75、I90和I105灌水处理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模拟值与实测值n-RMSE介于11.921.3%,其他土层模拟值与实测值n-RMSE均小于20%。表层土壤(5cm)土壤温度的RMSE随着灌水量增加而降低,其他土层RMSE随着灌水量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均在I90处理取得最小值。土壤温度标准差化均方根误差(n-RMSE)除了I60处理在表层土壤5cm处大于10%(为14.0),其他灌水处理各土层均小于10%,模拟效果均为极好水平。(5)研究分析了滴灌施肥条件下春玉米产量、干物质量、水分利用效率、肥料偏生产力及经济效益指标的水肥耦合效应。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和求解了单目标的二元二次方程,2015年和2016年灌水量和施肥量作为自变量的春玉米产量、地上部干物质量、WUE、PFP和净收益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均达极显着水平(P<0.01),决定系数均在0.8以上。运用二元二次回归和归一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2015年和2016年灌水量分别为452(110%ETc)和449(98%ETc)mm,施肥量分别为190-95-95和178-89-89(N-P2O5-K2O)kg/ha,可以使春玉米产量、WUE和净收益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二、钾肥对春玉米氮磷钾吸收动态模型及养分生产效率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钾肥对春玉米氮磷钾吸收动态模型及养分生产效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 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 号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温室蔬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机理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肥耦合研究 |
1.2.2 水气耦合研究 |
1.2.3 水热耦合研究 |
1.2.4 水肥气耦合研究 |
1.2.5 水肥气热耦合研究 |
1.2.6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气候箱的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试验实施 |
2.2.4 观测项目与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Ⅰ-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的影响 |
2.3.1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
2.3.2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
2.3.3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
2.3.4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生物量的影响 |
2.3.5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2.3.6 不同气候箱内温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2.4 结果与分析Ⅱ-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的影响 |
2.4.1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
2.4.2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
2.4.3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
2.4.4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2.4.5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
2.4.6 水肥气热耦合对土壤含水率、温度和电导率的影响 |
2.4.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气候箱生菜水肥气热耦合综合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室灌溉水溶解氧、矿化度、土壤温度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试验实施 |
3.2.4 观测项目与方法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Ⅰ-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影响 |
3.3.1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
3.3.3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3.3.4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3.3.5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 |
3.3.6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7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氧气含量的影响 |
3.3.8 增氧灌溉对蔬菜提质增效的机理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Ⅱ-不同地热管水温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影响 |
3.4.1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生长的影响 |
3.4.2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
3.4.3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3.4.4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3.4.5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 |
3.4.6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7 不同地热管水温处理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温度的影响 |
3.4.8 土壤增温对蔬菜提质增效的机理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Ⅲ-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温室水果黄瓜的影响 |
3.5.1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生长的影响 |
3.5.2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
3.5.3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3.5.4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3.5.5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
3.5.6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5.7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处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3.5.8 基于主成分的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提质增效的综合评价 |
3.5.9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提质增效的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3.6.1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影响 |
3.6.2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影响 |
3.6.3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温室水果黄瓜的影响 |
第四章 基于正交设计的温室番茄水肥气热最优组合方案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
4.3.2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
4.3.3 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4.3.4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4.3.5 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6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温度影响 |
4.3.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温室番茄水肥气热耦合综合评价 |
4.3.8 水肥气热耦合提质增效机理分析 |
4.4 讨论 |
4.4.1 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4.4.2 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4.3 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4.4.4 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温室番茄水肥气热耦合效应及模型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处理对番茄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3.2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
5.3.3 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
5.3.4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5.3.5 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
5.3.6 不同处理对番茄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7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温度的影响 |
5.3.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温室番茄水肥气热耦合综合评价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饱和-D最优设计的温室水果黄瓜水肥气热耦合效应及模型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生长的影响 |
6.3.2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
6.3.3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
6.3.4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6.3.5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产量的影响 |
6.3.6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6.3.7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温度的影响 |
6.3.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温室水果黄瓜水肥气热耦合综合评价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水肥气热耦合的温室番茄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机理模型研究 |
7.1 引言 |
7.2 模型的构建与描述 |
7.2.1 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 |
7.2.2 光合生产动态模型 |
7.2.3 干物质积累量动态模型 |
7.3 模型检验方法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叶面积指数模型 |
7.4.2 干物质积累量模型 |
7.4.3 温室空气温度、湿度和CO_2浓度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揭示了温室和智能气候培养箱增氧灌溉与土壤增温对蔬菜提质增效的机理 |
8.1.2 揭示了温室和智能气候培养箱的蔬菜水肥气热耦合机理 |
8.1.3 揭示了温室膜下滴灌番茄和水果黄瓜水肥气热耦合效应 |
8.1.4 建立了温室番茄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的机理模型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缓释氮肥减施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2 缓释氮肥减施对作物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1.3.3 缓释氮肥减施对作物氮素吸收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1.3.4 缓释氮肥减施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3.5 缓释氮肥减施对作物耗水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1.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生长指标 |
2.3.2 地上部干物质量 |
2.3.3 产量 |
2.3.4 植株全氮 |
2.3.5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 |
2.3.6 土壤水分 |
2.4 相关指标计算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
3.1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各生长指标的影响 |
3.1.1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株高的影响 |
3.1.2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茎粗的影响 |
3.1.3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干物质累积及分配的影响 |
3.2.1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3.2.2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
4.1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氮素吸收的影响 |
4.2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中后期土壤硝态氮运移的影响 |
4.2.1 吐丝期土壤硝态氮分布 |
4.2.2 灌浆期土壤硝态氮分布 |
4.2.3 成熟期土壤硝态氮分布 |
4.2.4 成熟期土壤硝态氮残留量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
5.2 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1 水分利用效率 |
5.2.2 氮肥利用效率和营养器官氮素转运率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钾素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
1.2.2 钾素与根瘤特性的关系 |
1.2.3 钾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
1.2.4 钾素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
1.2.5 钾素与养分代谢的关系 |
1.2.6 钾素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
1.3 本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花生形态测定 |
2.3.2 花生根瘤特性测定 |
2.3.3 花生光合特性的测定 |
2.3.4 花生干物质积累的测定 |
2.3.5 花生养分吸收的测定 |
2.3.6 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
2.3.7 花生籽仁品质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钾素对花生形态的影响 |
3.1.1 钾素对花生主茎高的影响 |
3.1.2 钾素对花生侧枝长的影响 |
3.1.3 钾素对花生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3.1.4 钾素对花生根系形态的影响 |
3.2 钾素对花生根瘤特性的影响 |
3.2.1 钾素对花生根瘤数量的影响 |
3.2.2 钾素对花生根瘤干重的影响 |
3.2.3 钾素对花生根瘤超微结构的影响 |
3.3 钾素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
3.3.1 钾素对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钾素对花生光合参数的影响 |
3.3.3 钾素对花生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3.3.4 钾素对花生群体光合势(LAD)的影响 |
3.4 钾素对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1 钾素对花生生育过程中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2 钾素对花生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5 钾素对花生养分吸收的影响 |
3.5.1 钾素对花生氮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
3.5.2 钾素对花生磷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
3.5.3 钾素对花生钾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
3.6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
3.6.1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2 钾素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
3.7 钾素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
3.7.1 钾素对花生籽仁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
3.7.2 钾素对花生籽仁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分的影响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钾素对花生形态的影响 |
4.1.2 钾素对花生根瘤特性的影响 |
4.1.3 钾素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4 钾素对花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1.5 钾素对花生养分吸收的影响 |
4.1.6 钾素对花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
4.1.7 钾素对花生籽仁品质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6)青海省甘蓝型春油菜化肥减施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菜种植情况 |
1.2.2 油菜施肥现状 |
1.2.3 化肥减施增效技术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灌溉农业区晚熟甘蓝型油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 |
1.3.2 高海拔旱作农业区早熟甘蓝型油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灌溉农业区晚熟甘蓝型油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 |
2.1 氮磷钾肥料效应研究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 |
2.1.3 讨论与结论 |
2.2 氮素梯度试验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 |
2.2.3 讨论与结论 |
2.3 水肥一体化试验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 |
2.3.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高海拔干旱农业区甘蓝型早熟油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 |
3.1 基于不同地力水平的春油菜专用肥肥效试验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 |
3.1.3 讨论与结论 |
3.2 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 |
3.2.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不同生态农业区化肥减施增效探讨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灌溉农业区晚熟甘蓝型油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 |
5.1.2 高海拔旱作农业区早熟甘蓝型油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我国北方典型农田土壤氮动态对施肥的响应及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对施肥和气候的响应 |
1.2 施肥对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影响 |
1.3 施肥对作物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1.4 土壤全氮及氮平衡模拟研究进展 |
1.5 研究切入点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目标 |
2.3 技术路线 |
2.4 材料与方法 |
2.4.1 长期定位试验点概述 |
2.4.2 试验设计 |
2.4.3 长期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2.4.4 整合分析方法 |
2.4.5 SPACSYS模型模拟方法 |
第三章 我国北方典型农田土壤全氮含量对长期施肥的响应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1.4 土壤氮固持效率的计算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土壤全氮含量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动态响应特征 |
3.2.2 土壤全氮含量对长期施肥动态响应的区域差异 |
3.2.3 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全氮含量差异 |
3.2.4 长期施肥下土壤全氮含量区域差异 |
3.2.5 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氮固持效率差异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北方典型农田土壤碱解氮含量对长期施肥的响应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点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碱解氮含量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动态响应特征 |
4.2.2 土壤碱解氮含量对长期施肥动态响应的区域差异 |
4.2.3 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碱解氮含量差异 |
4.2.4 长期施肥下土壤碱解氮含量区域差异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北方农田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对施肥的响应特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研究方法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我国北方农田不同施肥下SMBN含量 |
5.2.2 不同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对SMBN含量的影响 |
5.2.3 不同施肥下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之间的关系 |
5.2.4 施用有机肥相比施用化肥对SMBN的响应比与有机肥氮投入量的关系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长期施肥对我国北方典型农田作物氮吸收和氮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点概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6.1.4 氮肥利用率的选择与计算 |
6.1.5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作物氮吸收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动态响应特征 |
6.2.2 作物氮肥表观利用率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动态响应特征 |
6.2.3 长期不同施肥下作物氮肥表观利用率差异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北方典型农田土壤全氮及氮平衡特征预测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试验点概况 |
7.1.2 试验设计 |
7.1.3 SPACSYS模型输入参数选择 |
7.1.4 模型评价指标 |
7.1.5 未来气候情景介绍 |
7.1.6 统计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我国北方典型农田土壤全氮含量的校准与验证 |
7.2.2 未来气候变化和不同施肥下我国北方典型农田土壤全氮含量的特征 |
7.2.3 未来气候变化和不同施肥下我国北方典型农田土壤氮平衡的特征 |
7.3 讨论 |
7.3.1 模型模拟效果 |
7.3.2 气候变化和施肥对我国北方土壤全氮含量和氮平衡的影响及区域差异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8.1 主要结果与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播期和秧龄对晚粳养分和光温资源利用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文献综述 |
1.2.1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概述 |
1.2.2 播期和秧龄对二季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1.2.3 播期和秧龄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2.4 不同播期和秧龄下水稻对光温资源的利用 |
1.2.5 不同生育特性水稻品种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特征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试验方法 |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6 实验分析方法 |
2.7 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播期及秧龄对晚粳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秧苗素质 |
3.1.2 生育进程 |
3.1.3 个体生长发育 |
3.2 不同播期及秧龄下晚粳群体生长动态及特征 |
3.2.1 苗(株)高动态 |
3.2.2 茎蘖动态 |
3.2.3 叶面积指数动态 |
3.2.4 干物质积累 |
3.2.5 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分配 |
3.2.6 营养器官干物质的输出和转运 |
3.3 播期及秧龄对鄂粳403 产量形成的影响 |
3.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3.2 水稻经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相关性分析 |
3.3.3 水稻经济产量与各生育阶段群体生长发育特征关系 |
3.4 播期及秧龄对鄂粳403 稻米品质的影响 |
3.4.1 加工品质 |
3.4.2 外观品质 |
3.5 播期及秧龄对晚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3.5.1 群体氮吸收特征与分配 |
3.5.2 群体磷吸收特征与分配 |
3.5.3 群体钾吸收特征与分配 |
3.5.4 水稻经济产量与群体养分吸收特征与分配的关系 |
3.6 播期及秧龄对晚粳光温资源利用的影响 |
3.6.1 对温度资源利用 |
3.6.2 日照资源利用 |
3.7 不同播期及秧龄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变化 |
4 讨论 |
4.1 不同播期和秧龄对晚粳产量形成的影响 |
4.2 不同播期和秧龄对晚粳稻米品质的影响 |
4.3 不同播期和秧龄对晚粳光温资源利用的影响 |
4.4 不同播期和秧龄对晚粳养分吸收和利用关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干物质生产与养分吸收利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及其概况 |
2.2 试验年度生长季内气候条件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产量及穗部性状 |
3.2 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 |
3.3 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植株氮素积累与利用 |
3.4 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植株磷素积累与利用 |
3.5 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植株钾素积累与利用 |
3.6 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生长季土壤无机氮含量动态变化 |
3.7 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经济效益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产量及其构成 |
4.2 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4.3 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氮素吸收利用 |
4.4 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磷素吸收利用 |
4.5 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钾素吸收利用 |
4.6 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生长季土壤无机氮含量动态变化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西北旱区春玉米滴灌施肥水肥耦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滴灌施肥 |
1.2.2 滴灌施肥对作物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2.3 滴灌施肥条件下水分和养分转化的研究 |
1.2.4 滴灌施肥条件下作物根长密度分布及根系生长模型的研究 |
1.2.5 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热运移模拟 |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2 试验区概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生长指标 |
2.4.2 土壤指标 |
2.4.3 根系指标 |
2.4.4 植株全氮、全磷、全钾含量 |
2.4.5 产量 |
2.4.6 收获指数 |
2.4.7 耗水量 |
2.4.8 水分利用效率 |
2.4.9 肥料偏生产力 |
2.4.10 养分利用效率 |
2.4.11 养分吸收效率 |
2.4.12 经济效益 |
2.5 模型描述 |
2.5.1 滴灌土壤水热运移过程的数学模型构建 |
2.5.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2.5.3 滴灌根系吸水模型 |
2.6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滴灌施肥春玉米生长的水肥耦合效应 |
3.1 前言 |
3.2 滴灌施肥水肥耦合对春玉米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
3.2.1 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春玉米株高的影响 |
3.2.2 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春玉米茎粗的影响 |
3.3 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4 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春玉米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
3.4.1 地上部干物质累积 |
3.4.2 根干物质累积 |
3.5 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春玉米根冠比的影响 |
3.6 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春玉米收获指数的影响 |
3.7 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春玉米净同化率的影响 |
3.8 春玉米各生长指标对滴灌施肥的响应分析 |
3.9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滴灌施肥春玉米根系生长的水肥耦合效应 |
4.1 引言 |
4.2 不同水肥供应春玉米灌浆期根系特征参数 |
4.3 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春玉米根长密度分布的影响 |
4.4 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春玉米根系空间分布影响 |
4.5 滴灌施肥条件下春玉米根长、根表面积和根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4.6 春玉米各生育期根系特征参数与产量和地上部总干物质量的相关关系 |
4.7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春玉米养分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春玉米各器官养分吸收量及分配率的影响 |
5.2.1 N吸收量及分配 |
5.2.2 P吸收量及分配 |
5.2.3 K吸收量及分配 |
5.3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春玉米养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吸收效率的影响 |
5.3.1 养分利用效率 |
5.3.2 养分吸收效率 |
5.3.3 单位重量籽粒养分摄取量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春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春玉米田间气象条件 |
6.3 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春玉米产量(t/ha)的影响 |
6.4 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春玉米地上部生物量(t/ha)的影响 |
6.5 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kg/m~3)的影响 |
6.6 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春玉米肥料偏生产力(kg/kg)的影响 |
6.7 不同滴灌施肥处理对春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
6.8 滴灌施肥水肥耦合效应分析 |
6.9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考虑水肥供应的滴灌春玉米相对根长密度分布模型 |
7.1 引言 |
7.2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春玉米RLD分布的影响 |
7.3 不同水肥供应对滴灌春玉米NRLD分布的影响 |
7.4 滴灌施肥条件下春玉米NRLD分布模型构建 |
7.5 春玉米NRLD分布模型优化 |
7.6 春玉米NRLD分布模型的验证 |
7.7 春玉米NRLD分布模型的应用 |
7.7.1 估算土壤剖面RLD分布 |
7.7.2 估算根系分布比例 |
7.8 讨论与小结 |
第八章 滴灌施肥春玉米土壤水热运移模拟研究 |
8.1 引言 |
8.2 滴灌施肥条件下土壤含水率的动态分布 |
8.3 滴灌施肥条件下春玉米土壤温度的分布规律 |
8.4 土壤水热运移模拟 |
8.4.1 模型参数估计 |
8.4.2 根系吸水模型 |
8.4.3 模型验证 |
8.5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8.5.1 土壤水分 |
8.5.2 土壤温度 |
8.6 讨论与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钾肥对春玉米氮磷钾吸收动态模型及养分生产效率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追肥方式对石大硬麦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侯路平.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温室蔬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机理及模型研究[D]. 欧阳赞. 宁夏大学, 2021
- [3]滴灌水肥协同对玉米籽粒淀粉形成和产量的影响机理[D]. 杨乔乔. 宁夏大学, 2021
- [4]缓释氮肥减施对夏玉米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 张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钾素对花生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刘娜.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6]青海省甘蓝型春油菜化肥减施效应研究[D]. 尚花. 青海大学, 2020(02)
- [7]我国北方典型农田土壤氮动态对施肥的响应及模拟[D]. 孙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
- [8]播期和秧龄对晚粳养分和光温资源利用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彭福燕.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9]不同栽培模式春玉米干物质生产与养分吸收利用特性研究[D]. 崔红.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10]西北旱区春玉米滴灌施肥水肥耦合效应研究[D]. 邹海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