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陈诺[1](2021)在《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文中指出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智慧结晶,不仅能为本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和经验来源,对我国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现代文明的全面渗透以及民族社区自身重视不足等多种因素,我国经过千百年传承已久的传统知识已流失严重,传统知识搜集抢救工作亟待完成。维吾尔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拥有大量丰富的关于生物资源利用的传统知识,涉及到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医药卫生和文化习俗等民族发展的各个方面。搜集调查和编目维吾尔族传统知识,对于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加快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大有裨益。本研究旨在:基于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数据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对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进行调查与编目,建立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文献化数据库;通过分析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特征,阐明传统知识、民族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意义;并以维吾尔传统医药为案例研究,探究维吾尔传统知识发展传承现状、存在问题和受威胁因素,为生物保护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促进实现传统知识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和获取与惠益分享。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共调查编目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词条850个,其中:传统选育农业遗传资源相关知识词条数目457个(54%),传统医药知识231个(27%),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相关知识59个(7%),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词条36个(4%),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67个(8%)。2、在编目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传统知识特征分析,分析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形成、利用、发展及传承的过程与当地自然地理与资源特征、民族文化特征、经济利用特征和社会特征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以调查案例实证了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知识的形成特点和脉络走向。3、针对和田、吐鲁番、伊宁的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发现,不同民族社区对维吾尔传统医药知识的应用与认知有所不同,维吾尔传统医药的使用和认知目前仍局限于本民族内部;多民族共同生活和文化交融与城市化进程对传统医药而言是柄双刃剑,在对传统医药传承产生冲击的同时也能帮助传统医药突破桎梏。提出维吾尔医药的未来发展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本民族应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加强自身刻苦钻研,积极促进传统医药的科研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推广,紧跟国家战略步伐,让更多人领略到维吾尔传统医药魅力和文化内涵。4、结合调研实际及结果,提出维吾尔传统知识的传承策略,包括相关政策和法规制度的健全,用法律手段保障传统知识不受侵害;采取工程措施,用技术手段保护和保存传统知识;加强研发推广,以传统知识助力经济建设和人民健康;增强宣传力度,加强文化自信,注重社区参与传统知识的保护与惠益分享。
胡靖雯[2](2020)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非语言符号运用研究 ——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文中指出国家形象被认为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因此,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深受各国政府的重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国家形象越来越重要,中国也正大力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自塑”国家形象。非语言符号是大众传媒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非语言符号因其特有的共通性,使之跨越文化背景、地域、种族等方面的限制因素,在文化传播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问世,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其中非语言符号的成功运用对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进行研究,探讨该记录片在塑造和传播中国国家形象中的成功经验,系统梳理其中重要的非语言符号运用,并论述非语言符号在传播国家形象中所起的作用,以期为我国大众传媒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提供借鉴。本文使用了文本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舌尖上的中国》三季共22期节目进行了研究。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相关概念界定,梳理了国家形象、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概念;第二章针对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如何塑造与传播的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了解读;第三章对《舌尖上的中国》中重要的非语言符号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出该纪录片主要存在四种非语言符号运用,即民族符号运用、传统文化符号运用、地理符号运用以及音响乐符号运用。它们对塑造美丽文明、壮丽辽阔的中国国家形象起到了巨大作用,是全文的重点研究部分;第四章总结出了该记录片在非语言符号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即与历史文化错位的符号运用、城市中心主义符号运用和反科学色彩的符号运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木哈塔尔·胡都尤木[3](2020)在《维吾尔族木勺文化研究 ——以新疆柯坪县为例》文中认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有食即必有食器。兼具其区域与民族特色的木勺,是附着于其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文化符号,从而也是了解其传统文化的窗口。柯坪县维吾尔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借鉴与吸收了许多邻近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其审美特点,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柯坪县维吾尔族木勺文化。本文以柯坪县维吾尔族木勺为研究对象,采用民族学的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以地方知识等相关理论,从文化整体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小小木勺来讨论维吾尔族文化的特点及多元文化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柯坪县维吾尔族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综合探讨木勺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背景、过程及其所蕴含的多重文化意义和文化变迁。绪论部分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综述、理论视角及研究方法,并在学术回顾基础上,进行理论预设。第一章主要是对调查点柯坪县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进行分析,以此来透视柯坪木勺文化的生存空间及其与当地整个文化事象之间的有机联系;第二章通过介绍木勺的生产方式、制作程序和分类来描述柯坪县木勺文化的现状。第三章主要分析木勺的使用场景及其功能。从文化功能和文化角色两个方面入手,意在进一步凸显柯坪木勺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和作用意义;第四章通过析木勺的礼物价值、消费价值、经济价值和旅游价值来分析木勺的自然性,地域性和符号性等文化特点。第五章依次考察木勺的制作工艺、传承人、传承方式、社会功能等角度来探讨木勺文化的变迁。结论部分主要是从总体上把握和回应柯坪木勺文化的文化表述以及发展前景。本文的主要结论是:首先,柯坪县维吾尔族木勺文化并不是凭空而产生的,木勺文化的产生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联。其次,木勺作为一种符号语言,其所代表的浓厚的文化氛围,成为一种文化的标志,它在维吾尔族的摇篮礼与婚礼等人生礼仪中起到了表达性功能。除此之外,木勺作为柯坪县维吾尔族所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及祈愿,蕴含着信仰观、生命观、价值观和生活观等丰富的象征意涵。再次,从木勺熟语中可以看出维吾尔族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习惯以及对文化传统的继承,又能了解维吾尔族对客观事物的褒贬好恶和文化心态。木勺是礼节的象征物,其礼仪文化是维吾尔族人民热情好客和善良友好的具体体现。最后,木勺具有自然性、地域性和符号性等文化特点,这些文化特点都有助于实现木勺的社会价值。木勺是一种柯坪人生活中不能缺失的餐具,与饮食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紧密相关,它不仅仅是承载食物的容器,更是与时俱进的饮食观念和地域文化艺术的传播者。然而柯坪的开放与开发,各族之间的密切往来,各种现代通讯、传媒工具手段的发达,使柯坪木勺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迪丽努尔·吾普尔[4](2019)在《变迁与融合:和田维吾尔社会中的火锅》文中研究说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互动的基本特征之一。饮食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饮食文化是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饮食文化活动作为切入点,反映不同文化区域间的通融性,折射社会发展状况,最为贴切和真实。火锅,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饮食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遍及全国各地乃至世界,成为各地消费者广泛追捧和热衷的美食。近些年,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随着饮食文化的商业化发展,火锅进入了新疆并活跃在维吾尔餐饮界,成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亮点。随着近些年餐饮业的迅速发展,火锅传到了占全疆维吾尔总人口 70%以上的南疆地区,进入了和田维吾尔人的日常生活。和田位于新疆的最南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绿洲城镇,在久远历史中,多种文化互动与融合的存在是常态。现代和田市的社会里,维、汉两个民族一直处在文化互动、交融的生活环境中,频繁交流、互相影响、互相接受。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来火锅出现在和田市的民族学调查,在获得资料的基础上描写了作为外来饮食的火锅,进入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绿洲城市——和田的过程。笔者认为,和田市维吾尔社会对火锅的态度与行为经历了“接受—扬弃—改造—丰富”的过程,体现出来的是两种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汇、互动、交融。同时作为物质和文化符号的火锅美食,表达着人们的感知和人际关系,促使两个民族的交往并驱使两个民族之间的差异与边界变得模糊。透析同一背景下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不同文化的民族,交往、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学习,能够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选题理由及意义,梳理并综述国内外相关着作和各类文献,说明研究方式并介绍田野点,阐释文化、饮食文化及文化交融的概念。第二部分是第一章,从和田维吾尔传统饮食类别与常用食材、烹饪方式和传统饮食的食用方式等方面总结出和田维吾尔传统饮食文化的特征。第三部分是第二章,通过描述展现火锅出现在和田及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分析总结火锅出现在和田,是和田传统饮食文化与外来饮食文化的一种互动。第四部分是第三章,通过展现与分析当地维吾尔人对火锅的接受过程,证实火锅融入和田维吾尔人的日常饮食,引起了传统饮食文化的改变,但并没有取代而是更加丰富了自身的饮食文化。第五部分是第四章,通过展示和田维吾尔经营者对火锅的接受与改造,维吾尔食客对火锅的态度与看法,分析并证实火锅作为外来饮食融入和田与当地本土饮食的结合,实质上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火锅作为和田当代饮食文化融合的符号,呈现多种文化互动与融合。透过这种文化现象能够映射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能够促进民族融合,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张晓芳[5](2019)在《乌鲁木齐都市饮食民俗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乌鲁木齐市饮食民俗为主要内容开展调查研究。民俗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具有规范作用。饮食作为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既是地域内民众饮食习惯的传承,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迁。乌鲁木齐位于丝绸之路经济核心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开放型城市。随着对外开放格局地不断深入,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中取得了重大发展,饮食民俗的交流互动格局在居民日常饮食习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研究立足于乌鲁木齐多民族的文化空间,通过对区域内中式传统地方饮食、异国饮食、乌鲁木齐本地饮食的分布进行梳理,笔者发现在外来饮食的地方化发展,以及本地饮食的时尚化发展趋势中,饮食民俗的文化交流更加明显。由于乌鲁木齐开放、包容的文化空间为各地方饮食民俗的交流、借鉴提供了平台,促成了都市饮食民俗的多样性、趋简性、综合性特征。都市餐饮作为居民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和发扬乌鲁木齐市饮食文化精神的同时,为文化多元一体发展奠定了基础。
梁宏[6](2019)在《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现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不仅拥有众多的创作群体,在展现中国现当代画家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活变迁的艺术性思考的同时,也形象地反映了社会文化转型进程中艺术家审美思维的拓展与变迁,构成了我国美术史乃至整个艺术发展史中一道别样的风景。然而,就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来看,对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研究,还没有深入、系统地展开,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审美风格研究尤其匮乏。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现当代以来以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等西部少数民族为表现对象的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学、美术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和学术研究范式,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综合研究。本文分为四部分,前有绪论,后有结语。文章第一部分梳理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发展的历史脉络,并揭示不同历史时段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创作背景、创作现象以及作品中的艺术风格特征。纵观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近80年发展历程,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也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着观念转化与视向转换。譬如,抗日战争时期的画作主要致力于一种愤懑、忧伤情绪的呈现;“十七年”时期的画作则主要聚焦于对新生活的艺术礼赞;而“文革”时期作品的艺术特质则主要体现为对艺术形象的单一化塑造。文章的第二部分研究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画家群体。画家以特定少数民族地域的景物、人物作为描绘对象,地域特征中的诸多相同因素塑造了作品的某些共性特征,同时,各个画家又因为性格、艺术经历以及对生命存在的整体领悟不同而使他们的创作呈现出个性差异。比较而言,“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少数民族画家有着对当地文化的先天感性经验优势,从而可以突破外来画家“他者”视角造成的与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疏离感,以“自者”的眼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美学质素,将其凝定为具体可见的艺术形象。非本土画家则擅长敏感地捕获少数民族的特殊美质,汲取“民族活力因子”以充实创作内涵,从而更具理性精神。文章的第三部分分析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表现内容。少数民族题材国画与其他题材国画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取材和表现对象的不同,其核心要素是“少数民族”,无论是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日常劳作、祭祀、婚嫁、节庆;还是展现少数民族风情的霓裳之美、景观之美、歌舞之美,抑或是彰显民族精神之虔诚的宗教精神、顽强的生命精神、母爱或团结精神,其立脚点都在对“少数民族”的认识、理解与感悟的维度上展开。这种对“少数民族”质素进行的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揭示,也使得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尽可能地避免文化“浅层化”,进而彰显了更为深刻的文化意涵。文章的第四部分研究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艺术特征。与其他题材国画相比,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具有宗教性、民族性、抒情性、多元性等特征。绘画观念的转变带动了绘画语言的深入探索和前进,从而推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和而不同”、“多元共生”创作风貌的形成。通过对以上四个主要问题的研究,本文勾勒了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整体面貌,同时“深描”了个案创作的艺术动因和风格特征。指出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立足传统,面向现代,扎根民间是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根本保证。有助于厘清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实践脉络和美学表征,同时也为现下正在进行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实践者提供历史镜鉴和经验参照。
王惟民[7](2018)在《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及其变迁——以新疆北疆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介绍北疆维吾尔族的传统饮食,以北疆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为切入点,拟探讨北疆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与变迁及其原因。
阿卜杜外力·柯尤木[8](2017)在《浅谈维吾尔族饮食名称的汉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饮食名称的翻译也是重要点。但维吾尔族饮食名称在汉译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饮食名称的翻译中书写不规范、名称不统一、音译过多,文化信息缺失等。通过对几个典型地区进行调查和翻译,同时总结了翻译的几种类型,由此揭示出饮食名称汉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王连荣,郭莹莹[9](2017)在《喀什市维吾尔族饮食文化新变化调查——以喀什市维吾尔族餐饮业为例》文中认为文化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饮食文化更是绚烂多姿的,新疆喀什市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独树一帜。本文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喀什市维吾尔族饮食的饮食结构和菜品,旨在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维吾尔族的传统饮食文化,并使之不断发展和创新。
朱春雨[10](2017)在《汉维饮食文化差异对语言和翻译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饮食在人类的物质生活中向来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饮食文化更显博大精深。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汇之处,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聚居之地,来自各地的不同文化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相互交融发展,在饮食上也形成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文化体系。通过大量搜集汉族和维吾尔两个民族的饮食习惯、饮食特点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比对论述,将全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绪论、汉维饮食文化特征差异对比、汉维饮食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汉维饮食文化翻译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结论。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文献综述,选题依据、研究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进行了概述。在众多文献资料里对汉族饮食文化、维吾尔族饮食文化、文化翻译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整合综述;第二部分汉维饮食文化特征差异对比,首先从自然环境特征、宗教礼仪特征、传统哲学特征三个方面对汉族和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特征进行了介绍,随后又从宗教哲学差异、饮食结构差异、烹饪方式差异三个方面对汉族和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第三部分汉维饮食文化对语言的影响,首先从文字、词汇、语义、语用四个方面对汉语受到饮食文化的影响进行列举说明,其次从词汇、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维吾尔语受到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第四部分基于汉维饮食文化差异的翻译分析,通过前几章的理论基础作为例证,从文化借用、文化置换、文化移植三种翻译方法,以及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两个方面对翻译遇到汉维饮食文化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总体来说,文章首先对汉族和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和叙述;其次从宗教哲学、饮食结构、烹饪方式几个方面对汉族和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再次通过饮食文化折射在汉语和维吾尔语中常用的成语、谚语、惯用语等一些语言现象进行例举说明;随后对汉族和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最后落脚翻译分析,从翻译方法,翻译策略两个方面,对汉维饮食文化特征进行简单的探讨。文章旨在总结梳理汉维饮食文化对语言产生影响的各类现象,为汉维翻译教学提供更多的具体事例,也为构建新疆和谐的语言环境尽一份力。
二、浅谈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概念 |
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重要性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传统知识国内外研究态势及热点 |
二、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研究热点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一、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整理与编目 |
二、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
三、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 |
四、维吾尔传统知识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传承策略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实地调查 |
三、数据处理 |
第三节 研究区域 |
第四节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与编目 |
第一节 编目概况 |
第二节 传统选育农业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
一、维吾尔族传统农作物遗传资源 |
二、维吾尔族传统家养动物和水生生物遗传资源 |
三、维吾尔族传统利用动植物资源 |
第三节 传统医药相关知识 |
一、维吾尔族传统药用生物资源 |
二、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理论和传统方剂 |
第四节 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 |
一、维吾尔族传统农业生产技术 |
二、维吾尔族传统工艺 |
三、维吾尔族传统食品加工技术 |
四、维吾尔族传统规划设计与建筑工艺 |
第五节 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 |
一、维吾尔族生态伦理与习惯法 |
二、维吾尔族传统节庆与传统饮食文化 |
第六节 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 |
第七节 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
一、自然地理与资源特征 |
二、民族文化特征 |
三、实践利用特征 |
四、社会经济特征 |
第四章 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 |
第一节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
一、药用植物资源的组成特点 |
二、采集与药用部位特点分析 |
三、功效特点分析 |
第二节 维吾尔族社区居民对维医药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使用及评价状况 |
三、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认知程度 |
四、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的保护意愿 |
第三节 维吾尔传统医药发展与传承趋势 |
一、发展与利用现状 |
二、传承与保护现状 |
三、发展趋势 |
第五章 维吾尔族传统知识传承的问题、影响因素及传承策略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传统农作物种质资源日趋减少 |
二、传统药用生物资源开发不当 |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遭到忽视 |
四、传统工艺逐渐消失 |
第二节 影响因素 |
一、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尚未健全 |
二、传统知识的搜集整理颇有难度 |
三、传统知识受到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冲击 |
四、传统知识传承观念日渐淡薄 |
第三节 传承策略 |
一、建立惠益分享制度,用法律手段保障传统知识不受侵害 |
二、采取工程措施,用技术手段保留保存传统知识 |
三、加强研发推广,以传统知识应用助力经济建设 |
四、增强宣传力度,注重社区参与保护传统知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词条示例 |
附录2 居民(村民)维吾尔医药认知程度调查问卷(汉语版) |
附录3 维吾尔医医院(诊所)医生半结构式访谈表 |
附录4 和田药材市场药材销售商半结构式访谈表 |
附录5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表(新疆野生) |
附录6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表(新疆多年栽培)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国家形象塑造中的非语言符号运用研究 ——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家形象研究现状 |
二 非语言符号研究现状 |
三 《舌尖上的中国》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念界定 |
第一节 国家形象内涵 |
第二节 符号内涵 |
第三节 非语言符号内涵 |
一 非语言符号的定义与分类 |
二 非语言符号的特点与传播功能 |
第二章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
第一节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
一 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 |
二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简述 |
三 中国形象在《舌尖上的中国》总体呈现 |
第二节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对国家形象的传播 |
一 多渠道传播国家形象 |
二 面向全球受众传播国家形象 |
三 善用代表性非语言符号传播国家形象 |
第三章 非语言符号在《舌尖上的中国》呈现分析 |
第一节 民族符号展现美丽智慧的国家形象 |
一 民族人物符号 |
二 民族服饰符号 |
三 民族特色饮食符号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符号展现华夏大国形象 |
一 中国传统节日符号 |
二 中国传统礼仪符号 |
三 中国传统特色符号 |
第三节 地理符号呈现壮丽辽阔的大国形象 |
一 河流山川符号 |
二 地形符号 |
第四节 音响乐符号塑造宏伟大气的国家形象 |
一 音乐符号 |
二 音响符号 |
第四章 《舌尖上的中国》非语言符号运用的不足与对策 |
第一节 《舌尖上的中国》非语言符号运用之不足体现 |
一 与历史文化错位的符号运用 |
二 城市中心主义符号运用 |
三 反科学色彩的符号运用 |
第二节 解决不足之对策 |
一 加强媒体把关,运用符合历史文化的符号传播 |
二 坚持城乡并举原则,呈现客观的农村形象 |
三 杜绝迷信,确保科学的符号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维吾尔族木勺文化研究 ——以新疆柯坪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走进柯坪: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柯坪木勺的现状考察 |
第一节 生产方式 |
第二节 柯坪木勺的制作程序 |
第三节 木勺的分类 |
小结 |
第三章 木勺的使用场景及其功能 |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木勺 |
第二节 人生礼仪中的木勺 |
第三节 木勺熟语及其涵义 |
小结 |
第四章 木勺的社会价值及其文化特点 |
第一节 木勺的社会价值 |
第二节 木勺的文化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木勺文化变迁 |
第一节 制作工具的变迁 |
第二节 传承人与传承方式的变迁 |
第三节 社会功能的变迁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部分专用术语解释 |
附录B: 田野调查日记 |
附录C: 访谈记录 |
附录D: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变迁与融合:和田维吾尔社会中的火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理由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田野点——和田市的介绍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和田维吾尔传统饮食文化 |
第一节 和田传统饮食类别与常用食材 |
一、和田维吾尔家庭饮食类别与食材 |
二、和田维吾尔商业饮食类别和食材 |
第二节 和田传统的烹饪方式和饮食方式 |
一、和田传统烹饪方式 |
二、和田传统的饮食方式 |
小结 |
第二章 和田火锅的出现 |
第一节 火锅在和田的出现 |
一、和田市区维吾尔火锅店的基本情况 |
二、和田火锅出现的过程 |
第二节 火锅在和田的演变 |
一、维吾尔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 |
二、火锅口味的调适 |
小结 |
第三章 接受与融合:火锅融入和田 |
第一节 和田维吾尔人对火锅的接受与改变 |
一、尝试 |
二、接受 |
三、喜爱与饮食结构改变 |
第二节 火锅融入和田维吾尔人的日常生活 |
一、喜欢吃火锅的维吾尔人越来越多 |
二、聚餐时的首选 |
三、火锅进入家庭 |
小结 |
第四章 饮食文化的交融:外来饮食与本土饮食的结合 |
第一节 接受与改造:和田火锅反映出的饮食文化融合 |
一、和田市汉、维火锅店的对比 |
二、汉、维吾尔经营者对和田火锅的看法 |
第二节 接受与喜爱:和田维吾尔火锅食客与饮食文化融合 |
一、和田维吾尔人对更多蔬菜的喜爱 |
二、和田维吾尔人对海鲜的接受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乌鲁木齐都市饮食民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 |
2、国内研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1、研究方法 |
2、论文创新之处 |
一、乌鲁木齐地理、人文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
(一)乌鲁木齐地理环境与生产生活 |
1、地理位置与区域经济 |
2、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 |
(二)乌鲁木齐人文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
1、多民族交流交融 |
2、饮食民俗多样化 |
二、乌鲁木齐市居民饮食现状 |
(一)乌鲁木齐市居民饮食结构概况 |
1、早餐主副食搭配 |
2、午餐主副食搭配 |
3、晚餐主副食搭配 |
(二)乌鲁木齐市主要行政区内的餐饮概况 |
1、餐饮空间分布 |
2、餐饮业态现状 |
三、交流交融视域下的乌鲁木齐市饮食民俗研究 |
(一)乌鲁木齐市饮食民俗的发展趋势 |
1、饮食的地方化趋势 |
2、传统化向时尚化转变 |
(二)乌鲁木齐市饮食民俗的特征 |
1、饮食结构的多样性 |
2、饮食程式的趋简性 |
3、饮食功能的综合性 |
四、乌鲁木齐市饮食民俗中折射出的精神理念 |
(一)现代化发展精神 |
1、协同创新精神 |
2、包容进取精神 |
(二)文化多元一体精神 |
1、民族团结意识 |
2、中华文化认同意识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致谢 |
(6)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
二、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历史脉络 |
第一节 20 世纪30、40 年代西部初探与抗战视阈下的悲愤情结 |
第二节 解放与建设:对少数民族的讴歌 |
第三节 斗争与改造:“文革”时期的“红、光、亮”形象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多样化发展——“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
第五节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
第六节 创作反思 |
第二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的画家群 |
第一节 以新疆维吾尔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
一、内地访疆画家 |
二、内地驻疆画家 |
三、新疆本土画家 |
第二节 以内蒙古蒙古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
一、内地访蒙画家 |
二、内蒙古本土画家 |
三、草原“群体”画家 |
第三节 以西部各藏区藏族为表现对象的画家群 |
一、早期访藏画家 |
二、西藏外来画家 |
三、西藏本土画家 |
第三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表现内容 |
第一节 再现少数民族生活 |
一、再现游牧民族生产、生计方式 |
二、再现农耕民族生产、生计方式 |
三、再现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共有的生活场景 |
第二节 展现少数民族风情 |
一、霓裳之美 |
二、景观之美 |
三、歌舞传情 |
第三节 彰显少数民族精神情感 |
一、虔诚的信仰 |
二、顽强的生命精神 |
三、母爱 |
四、团结精神 |
第四章 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的特征 |
第一节 宗教性 |
一、创作主体受到宗教影响 |
二、表现对象的宗教性 |
三、表现形式的宗教性 |
第二节 民族性 |
一、对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表现 |
二、对民族手工业文化的表现 |
三、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表现 |
四、对民族饮食文化的表现 |
五、对民族建筑文化的表现 |
六、对人文地域文化的表现 |
第三节 抒情性 |
一、抒情形象激发画家情感 |
二、抒情表达方式 |
第四节 多元性 |
一、“壮美”与“优美”并存 |
二、“写实的生机之美”与“夸张的变形之美”同在 |
三、其他类型的美 |
结语 |
附录 |
第一章 附图 |
第二章 附图 |
第三章 附图 |
第四章 附图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及其变迁——以新疆北疆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北疆维吾尔族传统饮食文化及其代表 |
(一) 北疆维吾尔族传统饮食文化 |
(二) 北疆维吾尔族传统饮食 |
三、北疆维吾尔族的饮食现状 |
(一) 饮食结构 |
(二) 饮食习惯 |
四、饮食文化的变迁 |
(一) 北疆维吾尔族饮食场所的变化 |
(二) 北疆维吾尔族饮食结构的变化 |
1、饭菜制作方法上的变化 |
2、减少了对传统饮料和茶类的饮用 |
五、北疆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变迁的原因 |
(一)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
(二) 当今文化事业的发展对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
(三) 科技的发展 |
(四) 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社会功能 |
(五) 维吾尔族传统思想受到冲击 |
六、结语 |
(8)浅谈维吾尔族饮食名称的汉译(论文提纲范文)
1 维吾尔族饮食名称的特点 |
2 维吾尔族饮食名称的结构 |
3 维吾尔族饮食名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
3.1 维吾尔族饮食名称的汉字不同。 |
3.2 维吾尔族饮食名称的翻译缺乏文化信息。 |
4 维吾尔族饮食名称的翻译策略 |
5 总结 |
(9)喀什市维吾尔族饮食文化新变化调查——以喀什市维吾尔族餐饮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一) 新疆喀什市维吾尔族餐饮业基本概况。 |
1. 地理条件。 |
2. 喀什市的人口和民族。 |
3. 喀什市的经济和旅游。 |
4. 喀什市的餐饮业。 |
(二) 喀什市主要餐厅类型。 |
(三) 调查问卷分析图。如图1所示。 |
四、访谈记录概况 |
五、喀什市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的新变化 |
(一) 维吾尔族传统美食。 |
1. 主食类。 |
2. 饮料类。 |
3. 肉类。 |
4. 水果类。 |
(二) 现代维吾尔族饮食新出现的或改良的美食。 |
1. 主食类。 |
2. 饮料类。 |
3. 肉类。 |
4. 水果类。 |
5. 海鲜类。 |
六、新疆喀什市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变化的原因 |
(一) 环境。 |
(二) 经济。 |
(三) 文化交融。 |
七、结语 |
(10)汉维饮食文化差异对语言和翻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创新之处 |
1.4 文献综述 |
1.4.1 与维吾尔族饮食文化有关的文献 |
1.4.2 与汉族饮食文化有关的文献 |
1.4.3 文化翻译方面的文献 |
1.4.4 关于维汉饮食文化差异对语言及翻译的研究 |
2 汉维饮食文化特征差异对比 |
2.1 汉民族饮食文化特征 |
2.1.1 自然环境特征 |
2.1.2 宗教礼仪特征 |
2.1.3 传统哲学特征 |
2.2 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特征 |
2.2.1 自然环境特征 |
2.2.2 宗教礼仪特征 |
2.2.3 传统哲学特征 |
2.3 汉维饮食文化差异对比 |
2.3.1 宗教哲学差异 |
2.3.2 饮食结构差异 |
2.3.3 烹饪方式差异 |
3 汉维饮食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
3.1 汉民族饮食文化特征对语言的影响 |
3.1.1 对文字的影响 |
3.1.2 对词汇的影响 |
3.1.3 对语义的影响 |
3.1.4 对语用的影响 |
3.2 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特征对语言的影响 |
3.2.1 对词汇的影响 |
3.2.2 对语义的影响 |
3.2.3 对语用的影响 |
4 汉维饮食文化翻译分析 |
4.1 饮食文化差异的翻译方法 |
4.2 饮食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 |
4.2.1 基于汉族饮食文化特征的维译策略 |
4.2.2 基于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特征的汉译策略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浅谈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D]. 陈诺.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2]国家形象塑造中的非语言符号运用研究 ——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D]. 胡靖雯. 郑州大学, 2020(03)
- [3]维吾尔族木勺文化研究 ——以新疆柯坪县为例[D]. 木哈塔尔·胡都尤木.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变迁与融合:和田维吾尔社会中的火锅[D]. 迪丽努尔·吾普尔.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2)
- [5]乌鲁木齐都市饮食民俗调查研究[D]. 张晓芳. 新疆大学, 2019(10)
- [6]现当代西部少数民族题材国画创作研究[D]. 梁宏.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7]维吾尔族饮食文化及其变迁——以新疆北疆地区为例[J]. 王惟民. 长江丛刊, 2018(07)
- [8]浅谈维吾尔族饮食名称的汉译[J]. 阿卜杜外力·柯尤木. 饮食科学, 2017(24)
- [9]喀什市维吾尔族饮食文化新变化调查——以喀什市维吾尔族餐饮业为例[J]. 王连荣,郭莹莹.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18)
- [10]汉维饮食文化差异对语言和翻译的影响[D]. 朱春雨.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