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接近蔬菜种植面积(论文文献综述)
张凤娇[1](2021)在《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全国最适宜马铃薯种植的三大主产区之一,是着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马铃薯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马铃薯产业是安定区的支柱性产业,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实地走访数据、文献查阅数据、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分析了安定区马铃薯产业的现状,指出了安定区马铃薯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最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是马铃薯是安定区的支柱性产业,在农民增收中地位突出。2019年,安定区马铃薯种植面积为81.3万亩,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2300元以上,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二是安定区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主要为:马铃薯种植面积大、种植品种多,安定区主要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涵盖了食用型、食品加工型、淀粉加工型三大类,2019年马铃薯种植面积为81.3万亩;加工能力强,年生产能力54.16万吨;良种扩繁体系完善,年生产脱毒种薯5亿粒,生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政策保障有力,出台一系列政策保障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壮大,现共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3892户;营销体系健全,贮藏体系完善。三是安定区马铃薯产业的优势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栽培技术、产业链条、市场营销、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政策与投资等环节。四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安定区马铃薯产业,主要的对策有: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推进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加工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强化品牌营销,加快产品转化;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支撑能力。
郭鹏鹏[2](2021)在《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孟德拉斯曾直言,在任何时候,农业问题始终都是一个无法消除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因此,农业成为政策对象被顶层设计者关注是国家实现公共治理的目标之一。而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地方政府农业治理领域中的行政任务,被认为是农政转型研究中最重要的主题。本文以拓展的个案研究方法为工具,以农业结构政策演变为主线,主要回答“中国农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与动力机制”问题。在深度的田野调研中,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以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为切入点,研究地方政府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行为;二是,以家户为视角,研究农民基于家户利益考量,在农业转型实践中的行动逻辑。在结构安排上,基于研究主题的需要,作者主要从四个层面展开论文的叙事:一是,首先以全国农业的宏观数据梳理了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变迁的历史进程,其次选取陇中A区作为田野调研点,系统介绍了中观层面的农业结构变迁背景,最后以李村为案例点深入地考察了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第四章);二是,论文以粮食作物马铃薯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府在农业治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总结出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政策动力(第五章);三是,以经济作物芹菜为例,揭示了小农户在推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阶层动力(第六章);四是,从具有公共价值的“多功能性农业”出发,对发展工业化资本主义农业进行了反思(第七章)。应该说,这对于农政研究中的转型过程、动力机制和地方性知识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在深入的田野研究基础上,作者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田野点的地方性经验证据发现,当地的农业结构已然发生了转型,即资本进入农业,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关系,实现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2)基于田野点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农业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农业政策在驱动农业结构转型中的作用。在李村,基于项目制的规模化农业,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农业结构转型现象。这种追求规模化、统一化的农业,是受政策驱动在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形成的。(3)田野点的实证研究也揭示了更加彻底的农业结构转型。受家庭资源库的约束,农户在实现家庭积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生计策略存在明显的差异,成为推动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这种由小农户驱动的作物繁荣为我们深入认识农业的资本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视角。(4)论文进一步得出农业结构转型所表现出的两种进路:一种是以规模化、统一化为特征,通过政策工具的干预而完成的简单的农业转型;另一种是以资本化为本质特征,同时兼具规模化与专业化,由小农户因经济分化而推动的农业转型。本文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外在动力总结为政策动力,将农业结构变迁的内在动力总结为阶层动力。农业结构的变迁是受政策与农户双重动力驱动的结果。作者认为,在农业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政府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对农业的扶持和引导不可或缺,但是其干预不宜过多越界。农户作为农业实践活动的真正承担者,要发挥其能动性,不断培养调整农业行为的能力,以便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成为繁荣乡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农业资本化转型造成的后果是多面向的。乐观地讲,农业作为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发展现代化农业不仅对于农业产量的持续增长,对于消解全球饥荒,对于提升农村社区及农民群体的福利,以及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功不可没。但同时又面临诸多问题:首先,于农业生产本身而言,从本质上来讲农业是多种生命形式互动的过程,而单一作物的规模种植将逐渐丧失“传统农业”所蕴含的多功能性,使得农业变得不可持续。一个纵容浪费和污染从而破坏地力的农业体系,不可遏制地损耗着全球的环境公地;其次,土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之一,在没有国家福利规划的情况下,对于农民家庭来说,即使是很小的一块土地,也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网;第三,对于农民而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商品化程度加剧,各类经营主体和资本进入农业,使得小农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最后,传统村庄被认为是由共同体成员居住的家园村落,是一种具有特殊文化价值、互惠原则、个人关系的的固定场域。农业、农地和农民作为一个互动共生的体系,都依托村庄这样一个地理空间而发生各种关系。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世界范围内的农村地区已经被市场化进程和实质性的商品化所改变。
杨钰泽[3](2021)在《河北省蔬菜区域生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的基本需要,随着近些年各省蔬菜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各省之间蔬菜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河北省作为全国蔬菜主产区之一,仍然面临蔬菜生产区域不平衡、生产整体竞争力低、蔬菜区域品牌不强等诸多问题,制约了河北省蔬菜产业可持续化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化发展大背景下,对河北省蔬菜生产现状展开分析,系统的分析蔬菜生产比较优势,优化蔬菜生产布局,提升河北省整体蔬菜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生产规模、区域布局及经营主体方面对河北省蔬菜生产现状展开梳理分析,基于资源禀赋理论,运用资源禀赋系数对河北省各地级市蔬菜生产展开对比分析,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河北省各地级市蔬菜生产的相对优势;最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建立蔬菜竞争力指标体系,对河北省各地级市分值换算,并给出分析评价,得出结论如下:(1)河北省整体蔬菜生产资源较为丰富,其中张家口市资源禀赋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河北省蔬菜生产效率呈“北强南弱”,张家口在蔬菜生产效率上明显处于绝对优势,衡水市、邢台市不具有蔬菜效率发展优势。(3)河北省蔬菜生产规模优势区域为唐山市、廊坊市,在蔬菜规模上具有较高优势,主要围绕北京、天津地区更好的发挥市场优势。(4)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石家庄市是河北省蔬菜优势生产区,河北省其他地区蔬菜生产竞争力相对较弱。最后,为促进河北省蔬菜产业健康发展,针对河北省蔬菜区域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蔬菜品牌整合、优化蔬菜生产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蔬菜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研究方法方面,文章分别运用资源禀赋系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北省区域蔬菜生产的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推动河北省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优化布局提供理论支持,丰富了在河北省蔬菜生产方面的研究内容。
张玉胜[4](2020)在《中国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及出口潜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铃薯在全球广泛种植,在中国也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马铃薯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在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本研究通过测算中国和其他贸易强国马铃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分析近20年(1999-2018)来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动态演变特征,对中国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做出整体评价;通过实证分析探究近20年来中国马铃薯贸易增长的内在机理,剖析竞争力因素和其他因素对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贸易的作用机制;最后基于中国主要出口的4类马铃薯产品(鲜薯或冷藏马铃薯,冷冻马铃薯,非用醋方法制作的冷冻马铃薯,非用醋方法制作的未冷冻马铃薯)及其所对应出口国家的层面,揭示中国和出口对象国潜在供给和需求能力的影响因素,并以模型模拟的贸易值测度中国主要出口的4类马铃薯产品的实际贸易潜力。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马铃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快速增长,但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较小,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1999-2018年,中国马铃薯产品进出口贸易增速远超过世界贸易额的增速,但是与世界马铃薯产品贸易额相比,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额所占份额仍较小,2018年仅占2.03%。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结构与世界市场对马铃薯需求不一致,出口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2018年鲜薯或冷藏马铃薯、冷冻马铃薯的出口额占全部马铃薯产品出口额的89.80%。进口产品则以加工品为主。2.过去20年,中国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虽然保持上升趋势,但与主要出口国家相比仍较弱。主要表现在就整体而言,国际市场占有率偏低,贸易顺差小,生产效率竞争优势微弱,由于马铃薯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快速增加导致生产者价格大幅上升。中国4种主要马铃薯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表现和变化有所差异,自1999至2018年,鲜薯或冷藏马铃薯国际市场占有率0.67%增长到8.6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0.07增长到0.94,竞争优势指数从0.86增长到1.00;冷冻马铃薯国际市场占有率从0.67%,增长到8.6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0.48增长到1.11,竞争优势指数从-0.21增长到1.00,表明马铃薯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非用醋方法制作的冷冻马铃薯、非用醋方法制作的未冷冻马铃薯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3.根据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可将1999-2018年划分为3个阶段:(1)1999―2006年为缓慢增长期。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总额增长7 466.78万美元,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交叉效应都表现为正向效应,对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11.31%、55.51%、33.18%,其中马铃薯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是引起出口贸易增加的最主要因素。(2)2007―2014年为快速增长期。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总额增长18 059.95万美元,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交叉效应对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21.19%、75.69%、3.12%,竞争力效应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但中国出口增长较快的产品与世界市场进口增长速度较快的产品不一致。(3)2015―2018年为波动增长期。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总额增长2 662.52万美元,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交叉效应对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178.23%、-62.49%、-15.74%,竞争力大幅减弱,对中国马铃薯贸易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但国际市场对马铃薯产品需求的增长,出口额仍然保持增长。过去20年间,国际市场对马铃薯产品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是促进中国马铃薯产品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出口结构并不符合世界市场的需求,亟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4.中国不同类型马铃薯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1)鲜薯或冷藏马铃薯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贸易国经济规模、两国人均收入、贸易国马铃薯产量、人民币汇率等,其中贸易国人均收入、贸易国马铃薯产量和人民币汇率3个因素与马铃薯国际贸易为负相关关系。(2)冷冻马铃薯国际贸易影响因素包括:两国经济规模、两国人均收入、两国空间距离、是否“一带一路”国家等。其中中国经济规模因素为正相关关系,其余均为负相关关系。(3)非用醋方法制作的冷冻马铃薯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贸易国经济规模、两国马铃薯产量、替代品进口额、人民币汇率等。其中贸易国经济规模、中国马铃薯产量和人民币汇率为正相关关系,其余为负相关关系。(4)非用醋方法制作的未冷冻马铃薯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包括:贸易国经济规模中国马铃薯产量、两国空间距离等。其中中国马铃薯产量和两国空间距离为负相关关系,其余均为正相关关系。5.中国马铃薯的贸易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近20年来4类马铃薯产品总体表现为贸易稳定,即中国马铃薯的贸易潜力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还有拓展空间。其中,鲜薯或冷藏马铃薯表现为由贸易稳定向贸易不足转变,贸易潜力巨大;冷冻马铃薯和非用醋方法制作的未冷冻马铃薯近10年均表现为总体贸易稳定,但仍有待挖掘的贸易空间;非用醋方法制作的冷冻马铃薯变现为由贸易过度向贸易稳定转变,未来也可进一步拓展贸易空间。
谭琳元[5](2020)在《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消费结构不断发生改变,肉蛋奶等畜产品和啤酒的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作为优良的饲料和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大麦消费需求刚性增加。然而,大麦生产却没有随之增加,国内供给出现明显不足。与此同时,大麦进口大幅快速增加,严重冲击国内大麦市场,导致国产大麦价格大幅下降、生产规模严重萎缩。鉴于大麦进口大量增长导致国内产业遭受严重损害,中国商务部于2018年11月和12月分别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立案调查,以期对国内大麦产业进行救济,保障大麦产业安全。因此,分析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的影响,阐明进口影响的具体表现,防范进口的消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制定与完善大麦进口贸易和国内产业发展等方面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市场供给与需求、价格传导、局部均衡等理论,采用实地调研、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分析等方法,首先对大麦进口贸易现状、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剖析大麦进口增加的原因;其次,在描述分析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应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研究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市场价格和生产的影响程度;再次,采用进口依赖性指数衡量方法评估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最后,采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构建大麦市场供求模型框架,通过设定不同的大麦进口关税提高情景方案,模拟分析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国内大麦价格、生产、消费及进口等方面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大麦进口增加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大麦缺乏国际竞争力,难以抵御进口冲击,影响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为生产成本较高、价格无竞争力、品质难以满足加工需求以及进口关税水平较低。(2)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造成严重冲击与损害。首先,大麦进口价格对国内大麦价格具有显着传导影响,影响程度高达18.11%,大麦进口量对国内大麦价格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影响程度最高达20.43%;其次,大麦进口量对国内大麦生产具有显着挤出影响,影响程度达7.11%。大量低价进口大麦挤占国内大麦市场,导致国产大麦市场需求下降,国内大麦价格不断下跌,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产量持续下降。(3)大麦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大麦进口集中度过高,进口依存度显着上升,自给率大幅下降,产业控制力减弱,威胁产业安全发展。(4)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国内大麦产业具有重要影响。以最大大麦进口来源国澳大利亚为例,在《中澳自贸协定》下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实行零关税为参照,关税分别提高到3%、12%和20%,大麦饲用消费需求量将分别下降3.50%、12.29%和16.77%,对国内大麦饲用需求影响显着;国内大麦价格分别上涨2.89%、11.54%和19.23%,种植面积分别增加0.43%、1.64%和2.48%,总产量分别提高1.00%、3.86%和5.88%,对国内大麦产业起到一定的保护效应;大麦净进口量分别下降2.20%、7.82%和10.84%,产生一定的贸易保护和贸易救济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适度进口大麦,减小进口冲击;推动大麦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进口依赖风险;加大政策支持与保护,提高国内大麦综合生产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国际竞争力等保障中国大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李铁锁[6](2020)在《主粮化背景下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于2015年被国家提上了议事日程,2016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由此马铃薯成为我国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拥有生长适应范围广、周期短、产量大和营养丰富等优点,发展马铃薯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人多地少的中国尤为重要。本研究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调查问卷和SWOT方法分析了主粮化背景下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未来10年推进商洛马铃薯产业和主粮化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和对策。多年来,商洛市种植马铃薯资源优势显着。截至2018年,种植面积达4.3万hm2,产量13.59万t,产值近7.95亿元。种植马铃薯较其他农作物增收明显,成为商洛市贫困户脱贫的主导产业。商洛种植马铃薯优势是:2005年开始建立种薯繁育体系,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种薯繁育产业链;生产条件优越,拥有天然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适宜;品质认可优势,品质好,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经济效益明显,较其它作物收益高,群众认可度高。商洛发展马铃薯机遇是:随着主粮化推进,各级马铃薯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外部市场需求潜力大,深加工增值空间大。商洛市马铃薯产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种类型单一,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落后,仓储能力和条件差,产业链条短,营销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健康发展,阻碍了商洛马铃薯产业开发进程。商洛种植马铃薯劣势是:深加工企业较少导致附加值较高深加工品种薯较少;当地市场规模小,马铃薯贮藏多以农户自建土窖为主,贮藏设施落后。商洛种植马铃薯威胁是:近年来,周边多地马铃薯产业在各项政策刺激下,同质化导致竞争加剧;地块分散,农用机械价格相对较高,致使机械推广进展缓慢。针对存在问题,建议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应从政策方面、生产环节和企业参与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并对马铃薯主粮化存在问题逐项分析,结合种植、加工、储运和销售等环节,巩固优势,补齐短板,让马铃薯进一步承担起主粮地位。
周雪[7](2020)在《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陕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以子长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的发展逐渐由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转变,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下土地细碎化、分散化经营和产业布局单一等问题日益严峻。农地流转成为实现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之一。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和区域生态环境深刻影响着区域土地利用和配置的方式,但目前鲜有探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及其对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影响的研究。本研究以子长市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概念,并从农用地综合质量和景观连片性两个方面建立了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四象限法划分农地规模适宜性类型;其次,分析了农地规模流转与农业产业布局的内在逻辑关联,并建立了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影响下的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法;第三,以子长市为例,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基于区域农地流转适宜性分区结果、农业产业布局现状和农业产业发展相关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对区域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下的农业产业进行布局优化,归纳建立了子长市农业产业布局优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农地规模流转是区域土地资源再配置最基本和最活跃的方式,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状况通过影响农地规模经营过程中土地适宜利用类型及其空间配置格局,以引导组织区域农业生产经营类型,对区域农业产业布局中资源要素的集聚程度、产业布局形式和产业组织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2)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类型可分为适宜耕地流转类、适宜园地流转类和适宜林草地流转类三种类型。子长市适宜耕地流转类面积为14211.18 ha,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6.86%,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杨家园则镇、马家砭镇和西部的安定镇。适宜园地流转类面积为10261.61 ha,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6.61%,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李家岔镇、涧峪岔镇和南部的余家坪镇。适宜林草地流转类面积为14086.64 ha,占比36.53%,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涧峪岔镇、东南部杨家园则镇和余家坪镇。(3)从子长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子长市的优势农业产业,在空间上形成了中部秀延河流域重点粮食和蔬菜的规模化生产区域、西北部生态果林和中南部畜牧养殖的农业布局形态。但仍存在区域空间发展不平衡、中心区域农业产业的辐射作用不强和缺乏统一的地域分工体系等问题。(4)可依据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结果建立高效果蔬发展区、特色粮食园艺发展区、生态种养发展、绿色林牧发展区的农业布局优化方案,以协调子长市农地规模流转和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的关系。其中,高效果蔬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东南部,包括杨家园则镇、马家砭镇和玉家湾镇三个乡镇,生产区农用地总面积为13778.33 ha,应重点发展大棚蔬菜、食用菌生产,及红枣、苹果等特色果业;特色粮食园艺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西北部,生产区农用地总面积为9673.03 ha,可以发展具备区域优势的粮食生产与特色园艺结合的规模化农业产业;生态种养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东北部的涧域岔镇和南沟镇,生产区农用地面积为8497.02 ha,可重点发展经济效益高的果林业和生态养殖;绿色林牧发展区分布于子长市中南部的瓦窑堡镇和余家坪镇,可打造以畜牧养殖为主,特色果品生产为辅的农业产业。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从农地规模流转和农业产业布局两个方面对子长市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在农地规模流转方面应引导区域农地资源的集中成片流转,设置农地规模流转专项补贴,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和协调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在农业产业布局方面,从农业产业的市场导向和可持续布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经营主体管理能力和技术采纳的提升,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提升区域农业发展水平。
陈轩敬[8](2020)在《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农牧系统既是粮食、果蔬和肉蛋奶的主要生产来源,也是水环境氮素污染的主要排放源。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农牧系统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阶段,生产过程造成的水环境代价巨大。长江流域是中国粮油和畜禽产品主产区之一,承担中国约40%的粮食、49%的猪肉及30%的禽蛋产量。由于单位面积畜禽粪尿的氮素负荷及农田养分投入量高,在长江流域独特的地形地貌、发达水系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氮素从农牧系统向水体的损失风险高,不仅对流域水质量安全产生威胁,水体氮素营养盐还会随河道迁徙影响下游和近海的水环境。然而,目前对农牧系统中氮素在区域尺度的流动、水环境代价评估和调控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均处于独立拆分状态,尤其是关于氮素从陆地输入-河流转移-河口输出的全过程流动和转移规律的定量认识和方法研究还有待完善及建立。了解长江流域中氮素从陆地-支流-干流-河口输出的空间迁移规律及其主要污染来源和影响因素,可因地制宜地提出长江流域农牧系统生产和水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策略。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子流域尺度建立量化评估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水环境的迁移特征的方法,提高对氮素从陆地输入-河流转移-河口输出全过程的流动特征和水体氮素营养盐的环境效应的认识。本文以长江流域为案例分析,基于多年种植和养殖信息、土壤、气象、土地利用、水文以及其他流域数据资料,并通过耦合作物生长模型(WOrld FOod Study,WOFOST),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和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odel to Assess River Inputs of Nutrients to seAs,MARINA),建立农牧系统向河流水体和近海排放氮素营养盐的综合评估模型,对长江流域的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水体氮素营养盐负荷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河流氮素营养盐季节性输出特征等进行定量化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分析长江流域主要省市农牧系统的氮素流动特征,明确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时空变化特征和主要驱动力。2015年长江流域农牧系统的氮素输入总量为2.11×104 Gg,比1980年增长2.64倍;主要输入源是农田的氮肥输入和畜禽系统的饲料进口输入,分别贡献了氮素输入总量的57%和28%。其中氮素输入量主要增长时间段是在1980-2005年间。近十年(2005-2015)间氮素输入量仅增长1.3×103 Gg。1980年到2015年间作物主产品和秸秆中的氮素总量从5.4×103 Gg增长至9.7×103 Gg,而动物主产品和副产品的氮素输出量从0.4×103 Gg增长至1.3×103 Gg。基于省域尺度的单位耕地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时空分布特征显示,1980-2015年长江流域农牧系统单位面积的氮素输入量和损失量呈现上中游逐渐超越下游的趋势,尤其是四川省、贵州省和湖北省成为单位面积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损失明显增长的区域。另外,通过对重庆地区的案例分析发现,瓜果蔬菜类等经济作物产品和动物产品输出量均与农牧生产体系的氮肥消耗量和氮素损失量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资源投入量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畜禽产品输出量的增长是改变区域氮素流动特征的主要驱动力。2.通过耦合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模型和作物生长WOFOST模型,定量化长江流域农田不同作物系统的氮素输入量和向水体排放的可溶性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量。通过对长江流域12类常见作物系统分析表明,2012年总氮投入量约为18000 Gg;其中单季稻(2310 Gg)、小麦(2621 Gg)、玉米(1873 Gg)、马铃薯(1562 Gg)和蔬菜(3880Gg)的氮素投入量之和占到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他的三分之一的氮素主要投入于早稻(672Gg)、晚稻(748 Gg)、大豆(523 Gg)、棉花(439 Gg)、油菜(1136 Gg)、果树(1171 Gg)及其他类作物(1014 Gg)上。除大豆和其他类作物外,大多数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输入是依赖于化学氮肥的施用,化学氮肥对氮素输入总量的贡献率为56-78%;畜禽粪尿还田对流域作物生产总氮输入量贡献约为11%,但其中约有一半是施用在蔬菜上。2012年农田中约有6000Gg的氮素以DIN的形式损失进入到水体中;其中单季稻、小麦和蔬菜三种作物对水体DIN的排放贡献约占总量的50%。从空间分布上看,2012年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子流域中农田生产过程中向水体损失的DIN量(2079-7029 kg N km-2 year-1)要高于上游的子流域(208-3381 kg N km-2 year-1)。但在不同子流域,农田向水体排放的DIN的主要作物源各不相同,蔬菜是长江所有子流域水体DIN输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贡献值为20-33%,也是子流域金沙、嘉陵、岷江、洞庭、鄱阳和中游干流中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薯类生产是乌江和上游干流中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而小麦和水稻分别就是长江下游和长江三角洲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二者贡献值加和约为50%。3.通过耦合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模型和食物链养分流动NUFER模型,定量化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氮素资源量和向河流水体排放的DIN量。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长江流域畜禽粪尿中氮素资源总量为5773 Gg year-1,其中生猪、牛类、禽类、羊类和马类养殖分别占总量的75%、11%、4%、9%和0.3%。粪尿中氮素资源总量中有1940 Gg N year-1以DIN形态进入河流水体环境。点源排放是畜禽粪尿向河流水体输入DIN是主要损失途径,生猪、牛类、禽类、羊类和马类养殖产生的粪尿以点源形式损失分别占单个动物养殖向水体排放DIN总量的66%、49%、85%、89%和89%。在空间分布上,2012年长江流域畜禽动物产生的粪尿向水体损失的DIN整体呈现从上游区域到下游区域逐渐增长的趋势。但存在上游干流子流域的畜禽粪尿向河流损失的DIN水平高达1526 kg N km-2,仅次于下游子流域。在各个子流域中,畜禽粪尿向河流水体损失的DIN量基本都是以生猪生产占据主导地位,生猪生产占畜禽粪尿对水体DIN输入总量的55-85%。4.针对原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 1.0模型在季节性尺度量化河流氮素营养盐排放特征的不足,本文通过定量化季节性河流水体的点源和面源氮素的输入,并考虑季节性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对氮素在河道迁移的影响等,开发了可用于评估季节性河流氮素营养盐排放特征的MARINA1.1模型版本。利用该模型对2000年长江流域季节性河流DIN排放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大约有1.5×104 Gg总量的氮素输入(化学肥料、畜禽粪尿、居民排泄物、生物固定和大气沉降)到长江陆地生态系统,成为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占输入总量的31%、35%、23%和1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化学氮肥是春季大多数子流域氮素输入的主要来源,占比约为36-70%;化学氮肥和氮沉降是夏季大多数子流域的主要氮素输入源。面源和点源(畜禽粪尿直排、污水排放和居民排泄物直排)的氮素进入河流水体后通过在长江支流和干流的迁移,最终向近海区域排放DIN约为680 Gg N year-1,其中约为40%是来自于夏季。农业面源污染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为河流DIN排放的主要污染源,对各子流域向河口排放的DIN的贡献值在43-85%之间。冬季时,点源排放成为河流DIN排放的主要污染来源,其中向地表水直接排放的畜禽粪尿为主要污染源。季节性DIN的排放差异,除了受季节性点源和面源氮素损失的影响,还受气温变化,人类活动用水和水库季节性蓄水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看,长江河口排放的DIN更多的是由中游和下游人类活动中输出。中下游流域面积仅占整个流域的45%,但DIN排放量占总量的79%。综上所述,本文通过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及河流营养盐输入模型的耦合分析,在子流域尺度模拟评估氮素从农牧系统输出至水体、从支流迁徙到干流、从上游迁徙到下游,最后通过河口进入近海的全过程,突破了前人在氮素单一流动环节研究的局限性,可以系统性探索农牧系统中氮素损失对河流水体及近海区域水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并在原MARINA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耦合和算法优化,首次实现了在子流域尺度定量化评估不同作物和动物的向水体排放DIN量的差异和河流DIN季节性排放特征,并通过实测的水体DIN数据,统计作物单产和发表文献结果等多种方式比较对模型估算结果进行校正。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在不同时空尺度,更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农牧系统的氮素调控方案,降低农牧生产带来的潜在水环境污染风险,为流域水体氮素负荷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英[9](2020)在《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农户问卷调查》文中认为自2007年开始实施政府保费补贴的农业保险政策以来,经过十一年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种植业保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种植业保险的保费补贴金额和保费收入不断增加、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参保农户数量不断增多。内蒙古自治区的种植业保险规模位列全国前三位。为了准确识别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实证检验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规模及种植结构的影响,进而为促进内蒙古甚至全国的种植业保险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本研究也是对我国农业保险理论的补充和完善。本文在梳理当前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农作物种植状况以及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年的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实践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种植业保险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分别从农户的种植规模和种植结构两方面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是否有助于农户稳定和扩大保险农作物的种植规模?是否有助于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增加保险农作物的种植比例?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实证分析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规模的影响。揭示现行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是否有效提高了农民对政府保费补贴农作物的种植积极性,是否有助于稳定和扩大保险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进而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以内蒙古自治区农产品主产区玉米种植户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实证结果来看,保费补贴的种植业保险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有积极影响,参保农户比未参保农户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的积极性更高。种植业保险政策对保护农民玉米种植积极性具有一定作用。第二,实证分析参保农户对种植业保险政策的认知和评价是否影响其种植规模。基于参保农户视角,采用横截面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估计。主要研究结论:一是参保农户对种植业保险的认知没有显着影响其种植规模决策,这主要与参保农户对种植业保险认知度不高有关;二是参保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评价显着影响农户种植规模决策。参保农户对种植业保险政策越满意,其稳定和扩耕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一方面要以保险公司为主要宣传主体、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种植业保险的认知度,有利于增加其参保的积极性,进而有利于增强其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参保农户对种植业保险满意度高的原因是,由于存在“协议理赔”模式,种植业保险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普惠政策被农户所接受,应从提高种植业保险保障水平、坚持“据实赔付”、不断开发种植业保险新产品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农户对种植业保险的满意度。第三,实证分析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实证研究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结构的政策效应,检验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是否导致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增加保险农作物的种植比重,进而引导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研究发现:种植业保险促使农户在有政策性保险覆盖的农作物和没有政策性保险覆盖的农作物之间做出选择,将现有的耕地面积用于种植更多的、有政策性保险覆盖的农作物。最后,本论文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种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证研究结论,从政府及相关部门、种植业保险供给主体以及国外的经验方面分别提出建议,以期为内蒙古自治区种植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郝丽娜[10](2019)在《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及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绿洲是干旱区发展的基石,水资源是影响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干旱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绿洲内部农业规模和生态规模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如何在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环境复合系统中通过发展面向生态的适度农业规模和高效的农业结构实现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的目标,从而缓解农业用水与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保证绿洲农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探讨了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的概念和内涵,系统分析了绿洲水土资源与生态经济及农业规模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框架,从“数量适度”、“结构适度”和“空间适度”三个维度描述绿洲适度农业规模,构建了基于生态健康的适度农业规模模型、基于节水高效的种植结构优化模型和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并针对我国西北典型绿洲区黑河流域中游提出研究区绿洲农业的适度发展规模、最优发展结构和高效空间发展模式。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框架基于绿洲水土资源—生态系统—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内部组成的相互关系分析,建立了以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绿洲生态健康为目标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框架。该框架认为“适度农业规模”具有“三维”特征,其一为“数量适度”,即通过确定绿洲生态健康的定量表征形式,从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两个角度探讨生态健康的适度农业发展规模;其二为“结构适度”,即农业规模内部的作物种植结构,从节水高效的优化目标出发,确定适度农业规模的最优发展结构;其三为“空间适度”,即作物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以种植结构调整结果和作物种植适宜性最大化为主导,在灌区尺度上研究作物空间布局优化,获得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的高效空间发展模式。(2)建立了基于生态健康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模型,确定了黑河中游绿洲适度农业规模在确定绿洲生态健康的定量表征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角度探讨了生态健康的适度农业规模计算方法。首先从理论分析方面,以地下水埋深、农田防护比例、植被覆盖率和大风发生频次作为评价因子评价绿洲生态健康,构建了基于绿洲生态健康评价和风沙动力学原理的适度农业规模计算模型(SASM-EHA);从实践应用方面,构建了基于绿洲圈层结构和绿洲沙漠化土地整治实地试验结果的适度农业规模计算模型(SASM-OCT)。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试验两方面探讨不同来水情景和生态需水情景下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结果表明:SASM-EHA模型和SASM-OCT模型计算的黑河中游适度绿洲规模分别为20792458 km2和20592387 km2,适度农业规模分别为16631967 km2和16421921 km2,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较为接近。因此,SASM-EHA模型可推广用于中国西北其他无实地试验资料的绿洲区适度农业规模的确定。按照SASM-EHA模型计算黑河中游现状2015年农业规模应该减少210 km2,黑河中游绿洲生态防护规模应该控制在20%左右才能保证绿洲系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3)构建了基于节水高效的种植结构优化模型,获得了不同来水情景和价格波动情景下种植结构优化方案为发展节水高效的农业模式,建立了以单方灌溉水净效益最大和单位种植面积效益最大为目标的种植结构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得到不同来水情景的种植结构优化方案。通过设置节水情景计算未来节水灌溉面积比率提高情景下灌区及整个黑河中游绿洲区的农业节水量。考虑到作物种植结构除了决定于自然资源条件,同时也受市场经济行为的影响,研究了未来价格波动下的种植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种植结构优化调整后,农业净效益提高0.52亿元,农业用水量减少1.02亿m3;未来价格波动对种植结构有一定的影响,粮食作物的价格波动对种植结构的影响较小,经济作物价格的波动对种植结构的影响比较明显;节水灌溉面积比率增加10%,黑河中游绿洲区可节水2.63亿m3,节水灌溉面积比率增加20%,可节水3.08亿m3,减少的农业用水可以用于弥补生态用水的不足,或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恢复地下水的均衡状态。本文提出干旱区农业应该推行“发展高效节水”与“节水—生态补偿机制”并举的政策,以避免出现越节水越缺水的现象。(4)建立了绿洲农业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获得了玉米和小麦的空间优化布局以种植结构调整结果和作物种植适宜性最大化为主导,建立了基于最小交叉信息熵的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基于ArcGIS平台耦合作物种植适宜性空间分布数据、现状农业土地利用数据以及人口空间分布数据等多源遥感信息数据确定综合作物种植适宜性空间分布,确定模型的先验分布概率;将种植结构优化结果作为约束条件,利用最小交叉信息熵原理,确定作物种植面积可分配概率,得到种植结构空间优化布局。该模型耦合了多源遥感信息数据和统计数据,实现了种植结构数量和空间的优化统一,为解决作物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新的手段。研究结果表明:黑河中游玉米适宜耕种区与现状玉米面积分布大体一致,小麦的适宜耕种区与现状分布差异较大,同时玉米适宜耕种区远远大于小麦适宜区;优化后玉米和小麦高分配概率较优化前更加集中;优化后玉米种植面积在临泽县和高台县应调减,甘州区应调增;优化后小麦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甘州区和临泽县。
二、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接近蔬菜种植面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接近蔬菜种植面积(论文提纲范文)
(1)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内容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研究现状 |
1.2.5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历程 |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1 选题的目的 |
1.3.2 选题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产业现状 |
3.1 研究区农业基本情况 |
3.2 安定区马铃薯产业现状的问卷调查与统计说明 |
3.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1 从业者基本情况 |
3.3.2 马铃薯种植基本情况 |
3.3.3 马铃薯投入要素及销售基本情况 |
3.3.4 政策享受情况 |
3.3.5 满意度调查 |
3.4 安定区马铃薯现状 |
3.4.1 种植面积大,种植品种多 |
3.4.2 加工能力强 |
3.4.3 良种扩繁体系完善 |
3.4.4 政策保障有力 |
3.4.5 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壮大 |
3.4.6 营销体系完备 |
3.4.7 贮藏体系完善 |
第四章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产业优势 |
4.1 自然资源 |
4.1.1 气候条件 |
4.1.2 降雨情况 |
4.1.3 土地资源 |
4.1.4 土壤资源 |
4.2 栽培技术 |
4.3 产业链条 |
4.4 市场营销 |
4.4.1 马铃薯大会 |
4.4.2 现代营销模式 |
4.4.3 品牌培育 |
4.5 基础设施 |
4.5.1 交通设施 |
4.5.2 水利设施 |
4.5.3 贮藏设施 |
4.6 政府政策与项目建设 |
4.6.1 项目建设 |
4.6.2 政府政策 |
4.7 推广经验 |
第五章 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5.1 存在的问题 |
5.1.1 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 |
5.1.2 耕种条件较差 |
5.1.3 品牌质量不一 |
5.1.4 农村劳动力短缺 |
5.1.5 农机补贴范围小、资金少 |
5.1.6 主食化产品成本较高 |
5.1.7 标准化贮藏设施不足 |
5.1.8 高营养价值品种较少 |
5.2 对策建议 |
5.2.1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 |
5.2.2 推进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 |
5.2.3 增强加工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
5.2.4 强化品牌营销,加快产品转化 |
5.2.5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支撑能力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问卷调查 |
附件二 问卷调查 |
附件三 问卷调查 |
附件四 问卷调查 |
附件五 问卷调查 |
附件六 访谈提纲(乡镇干部、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 |
致谢 |
(2)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转型研究 |
1.3.2 中国的农业转型研究 |
1.3.3 农业转型的驱动力研究 |
1.3.4 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研究 |
1.3.5 农作物种植结构变迁的研究 |
1.3.6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思路 |
2.2.1 数据获取 |
2.2.2 数据分析 |
2.3 “地方政府与农户”动态分析框架构建 |
2.3.1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
2.3.2 农作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
2.3.3 农业结构专业化转型的内外动力及运作机制 |
第三章 田野点概况 |
3.1 A区概况 |
3.2 A区农业生态与作物种植概况 |
3.2.1 A区农业生态环境 |
3.2.2 A区传统农作物种植 |
3.2.3 A区旱作农业耕作制度 |
3.3 研究的村庄 |
3.4 村庄家庭的生计策略与经济分化 |
3.5 样本农户的聚类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结构及经营主体的变迁与地方经验 |
4.1 中国的食物安全与农业结构 |
4.2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演化路径及阶段特征 |
4.2.1 以粮为纲阶段(1978~1984) |
4.2.2 农业单一结构调整阶段(1985~1999) |
4.2.3 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2000~2014) |
4.2.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5~至今) |
4.3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意图 |
4.3.1 对粮食的关注贯穿于整个农业结构调整的变迁 |
4.3.2 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政策关注的焦点 |
4.3.3 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善得到回应 |
4.3.4 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得到强调 |
4.4 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变迁的政策意图及其演变路径 |
4.4.1 中央一号文件的地位及作用 |
4.4.2 文本分析方法 |
4.4.3 农业经营主体的变迁过程 |
4.4.4 研究发现 |
4.4.5 农业经营主体关注点变迁的政策意图 |
4.5 田野点农业结构变迁 |
4.5.1 田野点农业结构的演变过程 |
4.5.2 三种不同的农业模式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外部动力:农业政策 |
5.1 农业政策影响农业结构演变的实现机制 |
5.1.1 农业政策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
5.1.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经营主体 |
5.2 案例介绍 |
5.2.1 农业产业化背景描述 |
5.2.2 李村马铃薯“千亩”示范基地项目 |
5.3 成为一种治理现象的李村马铃薯产业 |
5.3.1 地方政府行为面临的结构约束 |
5.3.2 镇政府在马铃薯产业中的行政协调 |
5.3.3 村干部在马铃薯产业中的嵌入式表达 |
5.4 农户参与马铃薯示范项目的行动逻辑 |
5.4.1 家户制传统与生计策略选择 |
5.4.2 农户的理性顺从 |
5.5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结构转型的内生动力:阶层分化 |
6.1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国际经验 |
6.2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地方经验:李村的芹菜种植 |
6.3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阶层动力 |
6.4 农业资本化转型的实现机制 |
6.4.1 作物繁荣的参与主体:芹菜种植农户 |
6.4.2 对土地的控制:土地流转 |
6.4.3 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工资支付方式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经验语境下农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 |
7.2 主要结论 |
7.3 讨论 |
7.3.1 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公共价值 |
7.3.2 农地的商品化与安全网功能 |
7.3.3 小农的前景与农业现代化 |
7.3.4 村庄的活力与乡村振兴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河北省蔬菜区域生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农业生产比较研究 |
1.2.2 蔬菜生产比较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比较优势理论 |
1.4.2 产业竞争力理论 |
1.4.3 农业区位理论 |
1.4.4 资源禀赋理论 |
1.5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河北省蔬菜生产发展现状分析 |
2.1 河北省蔬菜生产现状 |
2.1.1 河北省蔬菜生产规模 |
2.1.2 河北省蔬菜种植品种结构 |
2.1.3 河北省蔬菜生产经营主体 |
2.2 河北省各地级市蔬菜生产现状 |
2.2.1 河北省各地级市蔬菜生产规模 |
2.2.2 河北省各地级市设施蔬菜生产规模 |
2.2.3 河北省各地级市蔬菜生产布局 |
3 河北省各地级市蔬菜生产比较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
3.2 河北省各地级市资源禀赋比较分析 |
3.2.1 资源禀赋 |
3.2.2 资源禀赋结果分析 |
3.3 河北省各地级市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
3.3.1 综合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3.3.2 河北省各地级市规模优势比较分析 |
3.3.3 河北省各地级市效率优势比较分析 |
3.3.4 河北省各地级市蔬菜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
3.4 河北省各地级市聚类分析 |
3.4.1 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 |
3.4.2 结果分析 |
3.5 河北省各地级市生产竞争力分析 |
3.5.1 因子分析方法 |
3.5.2 河北省各地区选取和指标选取 |
3.5.3 数据的处理 |
3.5.4 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 |
3.5.5 综合评价因子的提取 |
3.5.6 因子得分的计算 |
3.5.7 最终结果的确定 |
3.5.8 河北省各地级市生产竞争力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河北省优势蔬菜区域生产发展借鉴及启示 |
4.1 河北省优势蔬菜区域生产发展情况 |
4.1.1 唐山市玉田县蔬菜生产发展情况 |
4.1.2 廊坊市永清县蔬菜生产发展情况 |
4.1.3 秦皇岛昌黎县蔬菜生产发展情况 |
4.2 经验借鉴及启示 |
4.2.1 完善蔬菜产业链 |
4.2.2 充分利用现代蔬菜生产技术 |
4.2.3 科学化生产布局 |
4.2.4 规模化生产 |
5 河北省蔬菜区域生产对策建议 |
5.1 加强蔬菜品牌整合,提升蔬菜品牌市场影响力 |
5.2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扩大新型经营主体规模 |
5.3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升蔬菜生产效率 |
5.4 完善信息数字化服务体系,强化蔬菜生产竞争力 |
5.5 发展蔬菜深加工企业,提升蔬菜产品质量 |
6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及出口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马铃薯贸易研究 |
1.2.2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
1.2.3 贸易潜力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 |
2.1.2 国际贸易与贸易潜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三章 世界与中国马铃薯生产与贸易分析 |
3.1 世界马铃薯生产现状分析 |
3.1.1 世界马铃薯生产的区域分布及变化趋势 |
3.1.2 世界马铃薯主要生产国 |
3.2 中国马铃薯生产分析 |
3.2.1 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及单产分析 |
3.2.2 中国马铃薯的生产布局分析 |
3.2.3 中国马铃薯生产发展潜力分析 |
3.3 世界马铃薯贸易现状分析 |
3.3.1 世界马铃薯贸易的产品结构 |
3.3.2 世界马铃薯贸易的市场结构 |
3.3.3 世界马铃薯主要贸易国情况 |
3.4 中国马铃薯贸易分析 |
3.4.1 中国马铃薯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
3.4.2 中国马铃薯贸易市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
4.1 国际市场占有率 |
4.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4.3 竞争优势指数 |
4.4 生产者价格与出口价格 |
4.4.1 生产者价格 |
4.4.2 出口价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马铃薯出口贸易变动效应分解分析 |
5.1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理论形式 |
5.2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实证形式构建 |
5.3 数据选取及分段处理 |
5.4 测算结果及分析 |
5.4.1 第一层次测算结果分析 |
5.4.2 第二层次测算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马铃薯出口影响因素及出口贸易潜力测算 |
6.1 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形式 |
6.2 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形式构建 |
6.2.1 模型构建 |
6.2.2 数据来源 |
6.3 中国主要马铃薯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
6.3.1 鲜薯或冷藏马铃薯 |
6.3.2 冷冻马铃薯 |
6.3.3 非用醋方法制作的冷冻马铃薯 |
6.3.4 非用醋方法制作的未冷冻马铃薯 |
6.4 中国主要马铃薯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分析 |
6.4.1 鲜薯或冷藏马铃薯 |
6.4.2 冷冻马铃薯 |
6.4.3 非用醋方法制作的冷冻马铃薯 |
6.4.4 非用醋方法制作的未冷冻马铃薯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产品进口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
1.2.2 进口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
1.2.3 大麦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粮食安全 |
2.1.2 大麦产业 |
2.1.3 进口安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产品贸易理论 |
2.2.2 产业安全理论 |
2.2.3 价格传导机制理论 |
2.2.4 投资挤出机制理论 |
2.2.5 局部均衡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大麦进口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3.1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现状 |
3.1.1 大麦进口数量大幅快速增加 |
3.1.2 大麦进口价格波动性较大 |
3.1.3 大麦进口来源高度集中 |
3.1.4 大麦进口依存度显着提高 |
3.2 中国大麦进口增加的原因分析 |
3.2.1 大麦消费需求大幅快速增加 |
3.2.2 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 |
3.2.3 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与生产影响的路径分析 |
4.1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的传导影响路径分析 |
4.1.1 大麦进口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国内大麦价格 |
4.1.2 国内大麦价格不断下跌,比较收益降低 |
4.2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生产的挤出影响路径分析 |
4.2.1 进口挤占国内市场空间,抑制大麦生产 |
4.2.2 国内大麦供给不足,产需缺口不断扩大 |
4.2.3 自给率显着下降,影响大麦产业安全 |
4.3 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分析 |
4.3.1 大麦进口依赖性指数衡量方法 |
4.3.2 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评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与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5.1.1 向量自回归模型介绍 |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2 实证分析 |
5.2.1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2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大麦产业影响的模拟分析 |
6.1 局部均衡理论模型 |
6.2 中国农业产业模型 |
6.2.1 模型介绍 |
6.2.2 大麦市场供求模型框架 |
6.2.3 模型参数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大麦产业影响情景模拟 |
6.3.1 情景模拟分析步骤 |
6.3.2 情景模拟方案设定 |
6.3.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调整和完善大麦进口贸易政策,降低进口冲击与损害 |
7.2.2 建立健全大麦产业支持政策,提高国内生产能力 |
7.2.3 实施大麦科技创新政策,增强国际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主粮化背景下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研究现状 |
1.1.1 国外马铃薯产业现状 |
1.1.2 国内马铃薯产业现状 |
1.1.3 陕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1.2 我国提出马铃薯主粮化的意义 |
1.2.1 有助于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
1.2.2 有效提高种植者收入水平 |
1.2.3 有利于确保粮食安全 |
1.2.4 马铃薯营养价值丰富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1.3.1 目的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商洛市农业生产条件及马铃薯产业适宜性分析 |
2.1 商洛市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方面 |
2.1.3 水文方面 |
2.1.4 交通方面 |
2.1.5 适宜区及评价 |
2.2 商洛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第三章 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及主粮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3.2 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及主粮化调查问卷分析 |
3.2.1 种植户的调查结果 |
3.2.2 从业人员的调查结果 |
3.2.3 农技推广人员的调查结果 |
3.2.4 管理人员的调查结果 |
3.3 商洛市主粮化马铃薯产业发展 SWOT 分析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3.3.3 机遇 |
3.3.4 威胁 |
3.4 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及主粮化现状分析 |
3.4.1 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 |
3.4.2 马铃薯主粮化现状分析 |
第四章 对推进商洛市主粮化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 |
4.1 对推进商洛市马铃薯产业的建议 |
4.1.1 对政策方面的建议 |
4.1.2 对生产环节的建议 |
4.1.3 对企业参与的建议 |
4.2 对推进商洛市马铃薯主粮化的建议 |
4.2.1 转变饮食观念,驱动马铃薯主食消费 |
4.2.2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马铃薯购买意愿 |
4.2.3 提升营养结构,促进主粮化开发进程 |
4.2.4 加大销售补贴,提升马铃薯消费份额 |
4.2.5 加强转化模式,保障主粮化市场稳定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陕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以子长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回顾 |
1.3.1 农地规模流转影响因素 |
1.3.2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指标与方法 |
1.3.3 农业产业布局影响因素与优化方法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资料来源 |
1.5.3 数据处理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 |
2.1.2 农用地空间连片性 |
2.1.3 农业产业布局 |
2.2 基础理论 |
2.2.1 资源禀赋理论 |
2.2.2 景观生态理论 |
2.2.3 产业布局理论 |
第三章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方法 |
3.1 农用地综合质量评价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2 权重确定与指标量化 |
3.1.3 综合质量指数测算 |
3.2 农用地空间连片性评价 |
3.2.1 空间连片性含义 |
3.2.2 指标选取与连片性测度 |
3.3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类型划分 |
第四章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影响下的农业产业布局特点与布局优化方法 |
4.1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与农业产业布局内在逻辑 |
4.1.1 农地规模流转发展历程与农业产业布局 |
4.1.2 农地规模流转影响下农业产业发展特点 |
4.1.3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与农业产业布局的内在联系 |
4.2 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法 |
4.2.1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思路 |
4.2.2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原则 |
4.2.3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法 |
第五章 子长市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与农业产业布局优化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理区位 |
5.1.2 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 |
5.1.3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5.1.4 农用地利用和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
5.2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评价 |
5.2.1 农用地综合质量评价 |
5.2.2 农用地空间连片性评价 |
5.2.3 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空间分布 |
5.3 农业产业布局现状与问题 |
5.3.1 农业产业发展和布局现状分析 |
5.3.2 农地流转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典型案例 |
5.3.3 农业产业布局特点及问题 |
5.4 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农业产业布局优化 |
5.4.1 布局优化依据 |
5.4.2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方案 |
5.5 农地规模流转与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的建议 |
5.5.1 土地规模流转角度的对策建议 |
5.5.2 农业产业布局和发展角度的对策建议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农牧系统氮素输入与利用 |
1.1.1 中国农牧系统氮素利用变化及原因 |
1.1.2 国外农牧系统氮素利用与调控 |
1.1.3 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研究方法 |
1.2 农牧系统中氮素向水体的迁移和环境效应 |
1.2.1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环境主要损失途径 |
1.2.2 氮素负荷对水环境变化的影响 |
1.2.3 氮素在河道水体的迁移及影响因素 |
1.3 河流水体氮素营养盐负荷评估方法 |
1.3.1 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主要分类 |
1.3.2 主要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比较 |
1.3.3 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的校正方法 |
1.4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2 科学问题及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系统边界 |
3.1.3 模型算法 |
3.1.4 数据来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长江流域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变化 |
3.2.2 长江流域农牧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空间变化 |
3.2.3 农牧系统氮素流动驱动力分析 |
3.3 讨论 |
3.3.1 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
3.3.2 区域氮素管理措施分析 |
3.3.3 不确定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系统对河流氮素负荷影响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原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ARINA2.0 概述 |
4.1.3 原作物生产模型-WOFOST7.2 概述 |
4.2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4.2.1 MARINA-WOFOT模型系统构建 |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3 模型结果校正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氮素输入量 |
4.3.2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向河流DIN输入量 |
4.4 讨论 |
4.4.1 不确定性分析 |
4.4.2 作物生产系统氮素向河流迁移的调控策略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系统对河流氮素负荷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研究区域畜禽养殖概况 |
5.1.2 原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ARINA2.0 概述 |
5.1.3 原养分流动模型-NUFER概述 |
5.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5.2.1 MARINA-NUFER模型构建 |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中氮素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2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中氮素向水体迁移特征 |
5.4 讨论 |
5.4.1 不确定性分析 |
5.4.2 调控策略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长江流域氮素从陆地到近海的季节性排放特征 |
6.1 研究方法 |
6.1.1 研究区域 |
6.1.2 原MARINA1.0模型描述 |
6.1.3 MARINA1.1模型开发与介绍 |
6.1.4 模型结果校正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长江流域子流域尺度陆地季节性氮素输入趋势 |
6.2.2 长江季节性DIN输出变化特征 |
6.3 讨论 |
6.3.1 模拟结果比较 |
6.3.2 季节性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
6.3.3 调控策略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综合讨论 |
7.1 长江流域未来农牧系统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挑战分析 |
7.2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体减排的政策与技术 |
7.2.1 流域氮素调控阈值 |
7.2.2 流域水体氮素污染调控政策 |
7.2.3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体减排技术措施 |
第8章 结论及创新点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 |
(9)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农户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户种植业保险购买决策研究 |
1.2.2 农户种植行为决策研究 |
1.2.3 种植业保险影响农户种植决策的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与假说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假说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农户种植行为决策 |
2.1.3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期望效用理论 |
2.2.3 行为决策理论 |
2.2.4 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
2.2.5 农业保险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农作物种植规模与种植结构状况 |
3.1 内蒙古自然资源条件 |
3.2 内蒙古农作物布局 |
3.3 内蒙古农作物种植规模和种植结构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内蒙古及美国种植业保险的发展概况 |
4.1 内蒙古种植业保险的发展概况 |
4.1.1 内蒙古种植业保险政策背景 |
4.1.2 内蒙古种植业保险运营模式 |
4.1.3 内蒙古种植业保险发展现状 |
4.2 美国种植业保险的发展概况 |
4.2.1 美国农作物保险的政策背景 |
4.2.2 美国农作物保险的运营模式 |
4.2.3 美国农作物保险的发展现状 |
4.3 本章小结 |
5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规模的影响 |
5.1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影响农户种植规模的理论分析 |
5.2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参保决策对农户种植规模的影响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农户的基本特征分析 |
5.2.3 模型构建 |
5.2.4 变量的选取及说明 |
5.2.5 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
5.3 参保农户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对其种植规模的影响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参保农户的基本特征分析 |
5.3.3 变量设置 |
5.3.4 模型构建 |
5.3.5 实证结果分析 |
5.3.6 讨论与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6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 |
6.1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机理 |
6.2 研究方法 |
6.3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6.4 实证结果 |
6.5 讨论和启示 |
6.5.1 讨论 |
6.5.2 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7 完善内蒙古种植业保险的政策建议 |
7.1 内蒙古种植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
7.2 完善种植业保险的政策建议 |
7.2.1 政府及相关部门方面的建议 |
7.2.2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供给主体方面的建议 |
7.2.3 美国农作物保险的发展给我国的启示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及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适度绿洲规模研究进展 |
1.2.2 适度农业规模研究进展 |
1.2.3 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研究进展 |
1.2.4 农业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进展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框架 |
2.1 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的概念 |
2.1.1 绿洲规模与农业规模的内涵与外延 |
2.1.2 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的内涵 |
2.2 面向生态的适度农业规模研究的目标、依据 |
2.2.1 面向生态的适度农业规模研究的目标 |
2.2.2 面向生态的适度农业规模研究的依据 |
2.3 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研究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黑河中游绿洲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候条件 |
3.1.3 河流水系 |
3.2 黑河中游水资源系统要素分析 |
3.2.1 降水 |
3.2.2 地表水资源 |
3.2.3 地下水资源 |
3.2.4 黑河中游水资源可利用量 |
3.3 黑河中游绿洲演变与水资源的关系 |
3.3.1 绿洲土地利用演变分析 |
3.3.2 绿洲演变与绿洲水资源的关系 |
3.4 黑河中游绿洲演变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生态健康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模型构建及应用 |
4.1 基本思路 |
4.2 绿洲适度农业规模模型的建立 |
4.2.1 基于绿洲生态健康评价的适度农业规模(SASM-EHA) |
4.2.2 基于绿洲植被圈层的适度农业规模(SASM-OCT) |
4.3 绿洲适度农业规模计算结果—以黑河中游为例 |
4.3.1 模型情景设置 |
4.3.2 模型输入数据 |
4.3.3 基于生态健康评价的适度农业规模结果 |
4.3.4 基于绿洲植被圈层结构的适度农业规模结果 |
4.3.5 不同模型结果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节水高效的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构建及应用 |
5.1 不同节水情景节水潜力估算 |
5.1.1 节水潜力计算方法 |
5.1.2 基于节水措施发展不确定性的节水潜力估算 |
5.2 不同情景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
5.2.1 不同来水情景和节水情景设置 |
5.2.2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 |
5.2.3 模型的求解 |
5.3 黑河中游种植结构优化结果 |
5.3.1 现状种植结构优化对比 |
5.3.2 不同情景下种植结构优化结果 |
5.3.3 价格波动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绿洲农业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构建及应用 |
6.1 绿洲农业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思路 |
6.2 基于最小交叉信息熵原理的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的建立 |
6.2.1 最小交叉信息熵原理 |
6.2.2 基于最小交叉信息熵的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 |
6.3 多源数据预处理 |
6.3.1 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价 |
6.3.2 灌区种植结构优化 |
6.3.3 作物种植适宜面积分布 |
6.4 黑河中游农业种植结构空间优化布局 |
6.4.1 单种作物空间优化分布 |
6.4.2 种植结构空间优化布局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接近蔬菜种植面积(论文参考文献)
- [1]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张凤娇. 兰州大学, 2021(02)
- [2]中国农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 ——基于陇中李村农业结构变迁的田野考察[D]. 郭鹏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3]河北省蔬菜区域生产比较研究[D]. 杨钰泽.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4]中国马铃薯产品国际竞争力及出口潜力研究[D]. 张玉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5]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D]. 谭琳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主粮化背景下商洛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D]. 李铁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基于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的陕北黄土高原区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研究 ——以子长市为例[D]. 周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D]. 陈轩敬. 西南大学, 2020
- [9]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农户问卷调查[D]. 李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10]面向生态的绿洲适度农业规模及布局优化研究[D]. 郝丽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