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清洁汽油的新型催化裂化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郭璇[1](2021)在《钼系生物基含氧化合物常压加氢脱氧催化剂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资源,通过开发各种有效方法将其转化为液体燃料或高品质化学品是近年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其中,加氢脱氧反应被认为是生物质各转化过程小分子化合物进一步脱氧提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常规加氢脱氧过程不同程度上存在氢气过度消耗、生物基原料不饱和键过度饱和以及催化剂与原料反应性不匹配等问题。常压加氢脱氧反应因其可以在较低的氢耗前提下实现高效脱氧这一优势被广泛关注。构建可以用于生物基含氧化合物常压加氢脱氧反应的高效催化剂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钼系催化剂在含氧化合物加氢脱氧反应中的优异表现已经被大量证实。因此,本论文构建了一系列钼系催化剂,并通过XRD、XPS、H2-TPR、SEM和TEM等手段详细分析了不同钼系催化剂的结构与形貌,重点研究了钼系催化剂“氧空穴”活性位点的催化机制。选取生物质油品中典型的含氧模型化合物或真实油品,将构建的钼系催化剂应用于生物基含氧化合物的常压加氢脱氧反应过程中,对加氢反应中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构建钼系催化剂体系。分别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Mo含量分别为15 wt%和20 wt%的Mo原子催化剂(Mo-ZSM-5),过量浸渍法制备20 wt%的MoO3基催化剂(MoO3/ZSM-5和MoO3/meso ZSM-5)和负载量分别为15 wt%、20 wt%和25 wt%的MoO3/TiO2和MoO3/ZrO2催化剂,简单焙烧制备MoO3催化剂。对制备后的催化剂进行预还原处理和表征分析,包括XRD、XPS、H2-TPR、SEM和TEM等。结果表明,各类氧化钼物种都成功附载在催化剂载体表面或孔道内,MoO3基催化剂中被预测为有效活性位点的Mo5+成分在预还原后有所增加。(2)研究了MoO3、20 wt%MoO3/TiO2和MoO3/ZrO2催化剂用于4-丙基酚、2-环戊烯-1-酮及其混合物的常压加氢脱氧反应过程。在三种不同催化剂的催化加氢作用下,4-丙基酚转化率接近100%,主要产物正丙苯的选择性为80%-100%。将同样质量浓度的2-环戊烯-1-酮掺入4-丙基酚时,其转化率仍维持在100%左右,且其中20MT和20MZ催化作用下的产物正丙苯选择性有所提高,整个反应过程中稳定在~100%。1000 ppm和3000 ppm 2-环戊烯-1-酮(溶于庚烷)的加氢反应表明,当原料质量浓度为1000 ppm,选取20 wt%MoO3/TiO2为催化剂,在350℃反应温度下对其进行常压加氢脱氧反应时,2-环戊烯-1-酮的转化率最高。以20MT催化剂对1000 ppm 4-丙基酚和2-环戊烯-1-酮的混合原料进行长周期反应,100 h内4-丙基酚转化率均能完全转化,其反应工艺可在切换式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3)选取MoO3催化剂,将其应用于丁香酚及特定生物油品的常压加氢脱氧反应中,并研究了轻组分丙酮和2-环戊烯-1-酮对丁香酚加氢反应的影响。丁香酚的转化率维持在100%左右,产物正丙苯选择性达到80%以上。当向丁香酚原料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1 wt%、3 wt%和5 wt%)的轻组分丙酮、2-环戊烯-1-酮或二者混合物时,丁香酚转化率和产物正丙苯的选择性会随着所掺入轻组分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这说明轻含氧组分不利于高浓度酚的加氢脱氧反应。同时,MoO3催化剂对分级萃取生物油和木质素油同样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两种油品脱氧率在反应过程中可以达到96%和93%以上。(4)选用MoO3负载量分别为15 wt%、20 wt%和25 wt%的MoO3/TiO2和MoO3/ZrO2催化剂,对5 wt%的真实油品腰果酚进行常压加氢脱氧实验。研究发现在20 wt%MoO3/TiO2的催化作用下,腰果酚转化率最高,可以达到95.3%。但这些催化剂均不能维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加氢反应开始后会逐渐失活,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腰果酚分子量较大,容易在催化剂表面积碳结焦,使催化剂无法与原料接触,进行还原反应。该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易失活且可再生的特点使其反应工艺可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
欧阳福生,吕涯,凌昊,徐心茹[2](2020)在《依托课程案例教学 强化绿色工程教育——以石油炼制工艺学课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炼制工艺学是华东理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和标志性课程,也是上海市精品课程。多年的课程建设为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了贯彻新时代的绿色发展理念,该课程以"油气资源高效利用与清洁化"为主线,设计了7个能体现绿色工程原则的案例,探索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将绿色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以培养具有工程思维、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文化和社会责任感的绿色工程人才。
苏怡[3](2020)在《催化裂化汽油烯烃组成对其辛烷值影响的气相色谱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环保法规的不断加强,对汽油中的烯烃含量要求越来越严苛。我国汽油的生产特点是催化裂化汽油占车用汽油总量的80%以上,而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高,体积分率为40%~60%。因此,汽油清洁化研究的最重要内容就是保持催化裂化汽油较高辛烷值的同时,降低烯烃含量,目前研究主要侧重降低催化裂化汽油总烯烃含量的影响,而辛烷值降低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研究不同烯烃分布和结构对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气相色谱法和多维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烯烃分布和结构对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影响,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催化裂化汽油烃类组成和辛烷值的标准方法。方法具有进样量少、操作简便、快速分析、精密度高的特点。通过测定催化裂化汽油的烃类组成,可获得直链烷烃、支链烷烃、烯烃、环烷烃、芳烃的含量,烃类组成重复测定结果的偏差不大于3%。催化裂化汽油的辛烷值重复测定结果偏差在0.5个单位以内。方法仅适用于兰州石化催化剂装置和实验室小型催化裂化试验装置,通过催化裂化反应生成的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范围在88-95之间。完成了气相色谱法和多维气相色谱法的对比试验,为研究不同烯烃分布和结构对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影响提供了分析方案。研究表明,对于催化裂化反应,烯烃支链越多,烯烃分布在C4-C7的含量越多,对辛烷值越有正向的影响。
杨克琳[4](2020)在《以改性HSY分子筛为活性组分的新型RFCC催化剂的制备和成型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化催化裂化(FCC)工艺被普遍应用于石油加工过程中,而受原油品质重质化、劣质化影响,各大炼厂逐渐提高了FCC原料油中的掺渣比,着重于重油高效转化的RFCC工艺在FCC中的占比也随之提高。以高硅铝比小晶粒的Y型分子筛(HSY)作为RFCC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可以显着提高催化剂的重油催化裂化活性。为了保证在高重油转化率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产物分布,本文采用直接磷改性和铵交换复合磷改性两种路线对基于高硅铝比小晶粒Y型分子筛制备的HSY-LaY样品进行了改性处理,利用XRD、XRF、NH3-TPD和Py-I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重油微反装置上对其催化裂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然后经工业放大制备了DUT系列催化剂,考察了不同粘结剂配比对DUT催化剂重油催化裂化性能的影响以及DUT催化剂复配P1助剂的增产丙烯性能;最后对DUT催化剂进行了活性稳定性实验,以期达到工业催化剂要求。实验结果表明:(1)与以HSY-LaY分子筛为活性组分制备的L-A催化剂相比,进一步铵交换处理制备的L-B催化剂的表面L酸量降低,B酸量提高,因此其液化气收率和汽油收率分别提高了4.9 wt%和4.7 wt%。(2)磷改性进一步改善了HSY-LaY催化剂的酸性分布,提高了反应活性。其中1%P/L-A样品的重油转化率达93.8 wt%,汽油收率高达54.1 wt%,液化气收率达11.2wt%,柴汽比低至0.3。(3)分别以L-A和L-B样品为基础,采用不同粘结剂配比工业放大制备了DUT系列微球催化剂。其中,以L-B样品为基础,经工业放大制备的DUT-B4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裂化性能,其汽油收率和液化气收率分别达53.2 wt%和14.8 wt%,去柴去焦重油转化率高达69.3 wt%。对其进行活性稳定性实验,经30h水热处理后,仍保持了较高的重油转化率(88.2 wt%)和汽油+液化气收率(59.1 wt%),达到了工业催化剂稳定性的要求。(4)对DUT-B4催化剂复配5 wt%P1助剂后,增产丙烯效果显着。其丙烯和液化气收率分别达到了7.8 wt%和27.5 wt%,此外,其重油转化率高达96.9 wt%,汽油收率达48.3 wt%;经不同水热老化时间处理后,其重油转化率、丙烯收率、汽油+液化气收率均高于工业参比剂。
胡贝[5](2020)在《抗铁污染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各地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加剧,原油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对FCC催化剂抗重金属污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部分炼厂已在生产中出现了铁中毒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催化裂化装置的稳定运行和炼厂的经济效益,这使得研发FCC抗铁污染催化剂迫在眉睫。本论文通过对催化裂化铁污染机理的分析,考虑提高FCC催化剂抗铁污染性能可从三方面入手:(1)增加现有FCC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体积;(2)增加现有FCC催化剂尤其是基质组分中的氧化铝含量;(3)直接向催化剂中添加具有抗铁污染性能的改性元素。根据上述分析讨论,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选用廉价易得的纤维素为模板剂,拟薄水铝石为铝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中孔氧化铝材料。首先考察了老化温度、老化时间以及焙烧温度对合成中孔氧化铝的孔道结构及表面酸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最终确定了老化温度80 oC,老化时间1.5 h,焙烧温度550 oC为最佳反应条件,制备出了具有大比表面、大孔体积、丰富中孔孔道结构以及较高表面酸密度的氧化铝材料。将所制备的中孔氧化铝作为基质组分制备新型抗铁污染FCC催化剂,采用ACE评价对催化剂的抗铁污染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与各自新鲜剂样品相比,污染铁后,常规FCC催化剂的油浆和焦炭产率分别上升了1.77和1.61个百分点,其汽油、总液收和转化率分别下降了2.60、3.53和1.89个百分点。而含有所制备中孔氧化铝新型FCC催化剂的油浆和焦炭产率则分别上升了1.06和0.85个百分点,汽油、总液收和转化率则分别下降了1.55、1.95和1.39个百分点。(2)基于双铝中合法,以酸抽提高岭土产生的游离态铝为酸性铝源,以偏铝酸钠溶液为碱性铝源,在高岭土结构中原位构筑拟薄水铝石结构单元,制备了拟薄水铝石@高岭土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基质材料加入到FCC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制备出新型抗铁污染FCC催化剂。利用XRD、NH3-TPD、N2吸附-脱附、FT-IR、MAT和ACE等对拟薄水铝石@高岭土复合材料和FCC催化剂的结构、性质、反应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结果显示:与传统高岭土相比,所制备拟薄水铝石@高岭土复合材料具有显着更高的比表面、孔体积以及表面酸密度,其中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达到112 m2/g和0.39 cm3/g,与此同时Al2O3含量增加至57.13%(w)。在相同铁污染情况下,与用常规高岭土作为基质组分制备的FCC催化剂相比,用拟薄水铝石@高岭土复合材料制备的FCC催化剂其重油收率降低了1.22个百分点,转化率提高了1.96个百分点,显示了更强的重油转化能力;汽油收率和总液收分别高出了2.08和2.23个百分点,具有更好的裂化产品分布。(3)以硫酸锌为锌源,制备了锌元素改性FCC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SEM和ACE等分析了FCC催化剂锌元素改性抗铁污染机理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高温焙烧条件下,锌元素与铁元素能够形成高熔点锌铁尖晶石稳定物种(ZnFe2O4);铁污染前,相比于常规FCC催化剂,锌改性FCC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体积以及微反活性并无明显差异,铁污染后,与常规FCC催化剂相比,锌改性FCC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体积以及微反活性均有明显提高。ACE评价结果表明,相同铁污染条件下,相比于常规FCC催化剂,锌改性FCC催化剂的重油收率降低了0.89个百分点,汽油和总液收分别提高了0.61和0.75个百分点,显示了较好的抗铁污染性能。
徐天宇[6](2020)在《ZSM-5改性催化剂催化裂化油脂制备烃类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化石能源生产燃料和化学品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化需要,并存在转化效率低、转化机制不明朗、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生物质能源来源于太阳能,被视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动植物油脂是具备潜力的生物质能原料,在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催化裂化反应制备烃类是适宜的提质手段之一。为探究油脂转化为烃类的催化反应机理,本文采用ZSM-5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催化裂化油脂中含量较高的单一油脂组分,进行反应条件工艺优化和机理的初步探究;随后对ZSM-5分别进行复合和金属改性,以油酸为反应原料,进行催化性能评价,并探究反应机理。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HZSM-5催化剂下,对油酸、三油酸甘油酯、单油酸甘油酯、硬脂酸、软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等原料进行了催化裂化反应的工艺条件优化、产物分析和机理探究。结果表明:上述原料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和质量空速)分别为:425℃,3.56 h-1、500℃,3.56 h-1、600℃,1.78h-1、450℃,3.56 h-1、400℃,3.56 h-1、600℃,1.78 h-1;此时液体产物指标如下:产率分别为42.66%、39.96%、35.48%、36.23%、44.12%、31.45%;酸值分别为11.0 KOHmg·g-1、6.1 KOHmg·g-1、2.7 KOHmg·g-1、9.0 KOHmg·g-1、11.7 KOHmg·g-1、1.4KOHmg·g-1;相应催化剂结焦率分别为7.1%、9.6%、5.8%、2.5%、3.0%、2.2%;上述原料反应裂化产物以芳香烃为主,炔烃和醇类物质次之。根据产物分布,推断催化裂化主要发生芳构化、异构化和脱氢环化等反应;(2)探究了制备HZSM-5/Y沸石分子筛的最优工艺条件:Y导向剂陈化时间为24 h、Y导向剂的质量为0.25 g、碱液浓度为0.5 mol·L-1和晶化时间为12 h,并对其进行了XRD、BET、SEM和FT-IR表征,Y沸石在ZSM-5沸石分子筛表面合成;以油酸为原料进行催化性能评价,得到液体产物产率为60.87%、酸值为0.95 KOHmg·g-1、催化剂结焦率为9.4%。液体产物中芳香烃含量占27.82%、炔烃含量占53.04%,其中1,6-二烯-3-庚炔含量为39.56%、烯烃含量占7.76%、烷烃含量占2.41%;反应机理推断如下:碳正离子发生异构现象,由仲碳离子转换为叔碳离子,其中,碳正离子的异构化有可能是通过一种质子化的环丙烷中间体来过渡的,随后脱氢生成带支链的烯烃。异构烯烃在Y沸石上发生H转移反应;(3)分别采用原位合成法和离子交换法制备了Zn-ZSM-5沸石分子筛,并进行了XRD、BET、SEM和FT-IR表征,以油酸为原料进行了催化性能评价,考察Zn添加量对油酸制备烃类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合成法下Zn/Al物质的量之比为0.12时和离子交换法下Zn(NO3)2浓度为0.5 mol·L-1时,制备的Zn-ZSM-5对油酸催化裂化效果最佳;此时它们在800 cm-1(Si-O)的振动峰均向低波数偏移;原位合成法下Zn-ZSM-5的XRD峰位向高角度偏移;上述分子筛下液体产物产率分别为45.71%、57.94%,酸值分别为4.9 KOHmg·g-1、4.3KOHmg·g-1,密度分别为781.5 Kg·m-3、828.4 Kg·m-3,对应催化剂结焦率分别为15.47%、7.48%;上述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较差,液体产物主要成分为芳香烃类物质。离子交换法下芳香烃含量高于原位合成法,原位合成法下液体产物中出现的环烃类物质,推断是由处于烯烃中间的侧链发生断裂,随后发生甲基转移、氢转移等反应而生成。
武鹏,吕元,郭中山,吕毅军,吴雷,徐炎华,门卓武[7](2020)在《煤间接液化及产品加工成套技术开发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间接液化技术可实现煤的清洁转化,并部分解决石油对外依存的问题,成为我国替代石油和煤炭清洁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工业示范和初步商业化运行暴露的问题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制约煤间接液化技术发展的瓶颈主要为: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差异、稳定性亟待提高,单台反应器产能较低,汽柴油产品不合格,提取有机物后合成水变为含盐废水等。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家能源集团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先进煤间接液化及产品加工成套技术开发。本文详细总结了项目研究进展,包括:①通过对Co2C介导的原位转晶技术、载体优化及工程放大研究,实现10 kg级/批费托钴基催化剂中试规模的制备;在公斤级催化剂装量中试装置上C5+时空产率≥0.3 kg/(kg·h),CO转化率≥90%,催化剂单次再生寿命≥6 000 h,已具备工业试验的条件;②采用原位/非原位技术系统研究了催化剂活性相生成机理,完成铁基催化剂的实验室定型、中试到1 t/d的规模化生产,并在百吨油品/年中试装置运行时空产率≥1.0 kg/(kg·h),吨油剂耗≤1.0 kg,正在进行工业应用试验;③采用气固流化床装置活化费托铁基催化剂,搭建了气固流化床还原平台,完成20 t/批气固流化床的基础设计;④采用基于EMMS理论建立二相相互作用模型,并进行了浆态床反应器反应性能和流体力学模拟,并建立CFD-PBM模型,确定了65万t/a扩能改造的技术方案;⑤建立费托渣蜡的磁分离的装置、方法,完成20 L/h磁分离研究,分离后铁含量接近0.02%;⑥实现了以费托合成蜡为原料采用流化催化裂化技术生产汽油的催化剂和工艺流程实验室定型;⑦采用百万吨级煤直接/间接液化工业装置生产的柴油组分进行5 L/批调和,得到满足需求的调和柴油组分;⑧完成了采用膜分离技术实现费托合成水脱酸的实验室研究,完成了费托合成水中醇的提取和分离中试试验,以及将提取醇后的费托合成水处理为锅炉用水,实现了费托合成的水资源化利用。突破上述关键技术的瓶颈,并对形成的解决方案进行中试验证,具备条件的进行商业化应用,最后与现有成熟技术集成,形成可生产国六汽柴油产品的先进煤间接液化和产品加工成套技术。
赵旭,刘雨虹,高慧,杨艳,饶利波[8](2019)在《2019石油炼制技术发展动向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世界炼油工业正面临着生产能力过剩、油品结构调整、燃料质量升级、环保法规趋严以及来自替代燃料快速发展带来的多元化竞争等新形势,炼油技术装备正向着清洁化、一体化、大型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围绕着清洁油品生产、重质/劣质油加工与高效转化、新型催化材料、炼化一体化、生物炼制等方面出现了诸多技术新进展。展望未来,智能炼厂技术将成为中远期的重点技术攻关领域,清洁油品生产和重质/劣质油加工等仍将是石油炼制领域发展的着力点。
徐岩文[9](2019)在《280万吨/年MIP工艺及优化操作结果分析》文中提出作为液化气、汽油、柴油等气体和轻质油产品的主要生产装置,催化裂化在炼厂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今社会环境问题突出、燃料油产品升级、高品质汽柴油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对催化裂化装置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优化催化装置工艺操作参数、增加轻质油收率、提高产品质量、最大化经济效益,成为热门研究课题。在本论文中,通过对MIP工艺产品的物料衡算,发现物料分割存在偏离,氢利用率偏低。通过MIP工艺热平衡的计算,分析出了热平衡的各类影响因素及关键影响因素;通过MIP工艺压力平衡计算,分析出结焦迹象;根据MIP工艺能耗的计算分析出了能耗的构成,并讨论了能耗的各种影响因子及节能措施。通过对MIP工艺的优化,使MIP工艺运行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MIP工艺柴汽比从1:1.733降至1:1.937,更加适应北方低耗柴多耗汽的市场;轻油收率由66.95%增长至71.4%;总收率由85.7%增长至90.03%;生焦降到了8.28%;油浆产率降到了1.67%;汽油辛烷值达到了92;丙烯收率提高到了5.5%;MTBE多产至2.55%;能耗降低到36.10kg标油/吨原料。通过本研究课题的研究,MIP工艺单元优化取得的效果良好,充分发挥了该厂MIP工艺在催化裂化过程中多产异构烷烃同时兼顾丙烯等有用价值产品的积极做用,不仅实现了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的优化,同时对于提高催化裂化装置经济效益,为我国提供合格的轻质清洁燃料作出积极贡献。
葛营,杨林,邴生彬,卫高飞[10](2019)在《催化裂化新工艺发展现状》文中提出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对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和生产低碳烯烃提出了迫切需求。催化裂化装置作为炼厂改质重质馏分油和生产轻质清洁燃料的核心装置,在改善产品品种分布和满足不同工艺生产目的方面取得了各种进展。简要介绍了单提升管反应器、多段进料提升管反应器、双提升管反应器、下行式催化裂化反应器、提升管与下行床反应器组合装置等,重点阐述各类型催化裂化反应装置的结构形式、工作原理、性能设计特点及适用范围。最后指出当前催化裂化工艺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二、生产清洁汽油的新型催化裂化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产清洁汽油的新型催化裂化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钼系生物基含氧化合物常压加氢脱氧催化剂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质资源及利用 |
1.2.1 生物质及生物油简介 |
1.2.2 生物油提质 |
1.2.3 不同类型生物油模型物加氢脱氧 |
1.3 钼系催化剂 |
1.3.1 钼基硫化物催化剂 |
1.3.2 氧化钼催化剂 |
1.3.3 其他钼系催化剂 |
1.4 生物基含氧化合物的加氢脱氧研究进展 |
1.4.1 高氢压加氢脱氧研究进展 |
1.4.2 低氢压加氢脱氧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
1.5.1 本论文研究思路 |
1.5.2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2.2 催化剂制备 |
2.2.1 Mo-ZSM-5 催化剂的制备 |
2.2.2 其他钼系催化剂的制备 |
2.2.3 催化剂预还原 |
2.3 催化剂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3.3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3.4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3.5 透射电镜分析(TEM) |
2.4 催化性能评价及产物分析 |
2.4.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
2.4.2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GC/MS)分析 |
第三章 钼基常压加氢脱氧催化剂可控构建及构效关系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催化剂表征分析 |
3.3.1 MoO_3催化剂表征分析 |
3.3.2 MoO_3/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征分析 |
3.3.3 MoO_3/沸石分子筛催化剂表征分析 |
3.3.4 Mo-ZSM-5 催化剂表征分析 |
3.4 结果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油/重油共裂化汽油常压加氢脱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钼系催化剂对4-丙基酚的常压加氢脱氧反应研究 |
4.3.1 催化剂的XRD表征分析 |
4.3.2 催化剂的XPS表征分析 |
4.3.3 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4.4 钼系催化剂对4 丙基酚和2-环戊烯-1-酮的常压加氢脱氧反应研究 |
4.4.1 催化剂的XRD表征分析 |
4.4.2 催化剂的XPS表征分析 |
4.4.3 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4.5 钼系催化剂对2-环戊烯-1-酮的常压加氢脱氧反应研究 |
4.5.1 催化剂的XRD表征分析 |
4.5.2 催化剂的XPS表征分析 |
4.5.3 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4.6 构建“O-Zorb”脱氧工艺 |
4.7 小结 |
第五章 生物质利用过程中酚类化合物加氢脱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MoO_3催化剂对丁香酚的常压加氢脱氧反应研究 |
5.3.1 催化剂的XRD表征分析 |
5.3.2 催化剂的XPS表征分析 |
5.3.3 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5.4 MoO_3催化剂对生物油品的常压加氢脱氧反应研究 |
5.4.1 MoO_3催化剂对分级萃取生物油的性能研究 |
5.4.2 MoO_3催化剂对木质素油的性能研究 |
5.5 结果与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钼系催化剂上腰果酚加氢脱氧制备生物基长链烷基苯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MoO_3/TiO_2对腰果酚的常压加氢脱氧反应研究 |
6.3.1 催化剂的XRD表征分析 |
6.3.2 催化剂的XPS表征分析 |
6.3.3 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
6.4 MoO_3/ZrO_2对腰果酚的常压加氢脱氧反应研究 |
6.4.1 催化剂的XRD表征分析 |
6.4.2 催化剂的XPS表征分析 |
6.4.3 催化剂的性能分析 |
6.5 工艺设计 |
6.6 结果讨论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2)依托课程案例教学 强化绿色工程教育——以石油炼制工艺学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案例教学背景 |
二、案例设计 |
(一)案例设计思路 |
(二)案例内容 |
1.石油燃料的清洁化方向 |
2.催化裂化新技术在汽油清洁化和资源高效利用中的作用及工程实现 |
3.催化加氢技术在解决原油劣质化问题中所表现出的灵活性及其在清洁燃料生产中的作用 |
4.催化重整技术在汽油清洁化中的重要作用 |
5.高辛烷值汽油生产技术在汽油清洁化中的重要作用 |
6.环境友好润滑油生产技术 |
7.石油炼制过程中的清洁化 |
三、结束语 |
(3)催化裂化汽油烯烃组成对其辛烷值影响的气相色谱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汽油性质及其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
1.1.1 对CO、HC和 NOX排放的影响 |
1.1.2 对臭氧形成的影响 |
1.1.3 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 |
1.2 国内汽油质量标准现状及其与世界标准的差距 |
1.2.1 世界汽油质量标准现状 |
1.2.2 国内汽油质量标准现状和世界标准的差距 |
1.3 我国汽油生产特点 |
1.3.1 汽油烃类组成中烯烃含量高 |
1.3.2 汽油中烯烃合理利用困难 |
1.4 汽油烃类组成和辛烷值的测定方法 |
1.4.1 汽油烃类组成的测定方法 |
1.4.2 汽油辛烷值的测定方法 |
1.4.3 小结 |
1.5 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气相色谱法(GC)测定催化裂化汽油烃类组成和辛烷值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和条件 |
2.1.2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特征峰的选择对催化裂化汽油烃类组成和辛烷值的影响 |
2.2.2 检出率对催化裂化汽油烃类组成和辛烷值的影响 |
2.2.3 仪器参数对辛烷值的影响 |
2.2.4 气相色谱法(GC)的精密度验证实验 |
2.3 小结 |
第3章 基于催化裂化汽油烯烃组成对辛烷值影响的气相色谱分析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和条件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气相色谱法与多维气相色谱法的比较 |
3.2.2 烯烃分布对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影响 |
3.2.3 烯烃结构对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以改性HSY分子筛为活性组分的新型RFCC催化剂的制备和成型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k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重油加工工艺 |
1.1.1 延迟焦化工艺 |
1.1.2 渣油加氢工艺 |
1.1.3 渣油催化裂化工艺 |
1.2 RFCC催化剂的发展和产品需求 |
1.2.1 FCC催化剂的发展现状 |
1.2.2 RFCC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和工业应用 |
1.2.3 RFCC主要产品和需求趋势 |
1.3 催化裂化反应机理 |
1.3.1 正碳离子反应 |
1.3.2 氢转移反应 |
1.3.3 B酸和L酸的生成和作用 |
1.4 Y型分子筛的改性研究 |
1.4.1 稀土改性Y型分子筛 |
1.4.2 磷改性Y型分子筛 |
1.5 增产丙烯助剂的研究 |
1.5.1 丙烯助剂的发展和工业应用 |
1.5.2 用于丙烯助剂的ZSM-5型分子筛的元素改性研究进展 |
1.6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 催化剂样品的来源和制备 |
2.2.1 催化剂样品来源 |
2.2.2 参比剂和HSY-LaY催化剂压片成型制备 |
2.2.3 催化剂的放大制备 |
2.3 样品的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荧光元素分析(XRF) |
2.3.3 氨吸附-程序升温脱附(NH3-TDP) |
2.3.4 吡啶红外(Py-IR) |
2.3.5 氮气物理吸附 |
2.3.6 扫描电镜测试(SEM) |
2.3.7 催化剂样品的反应性能评价 |
3 磷改性HSY-LaY催化剂及其重油催化裂化性能 |
3.1 HSY-LaY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重油催化裂化性能 |
3.1.1 HSY-LaY催化剂的制备和酸性质研究 |
3.1.2 HSY-LaY催化剂的重油微反活性评价 |
3.2 P/HSY-LaY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裂化性能 |
3.2.1 磷改性对P/HSY-LaY晶相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 |
3.2.2 磷改性对P/HSY-LaY酸性质的调变 |
3.2.3 磷改性对P/HSY-LaY催化裂化性能的影响 |
3.3 1%P/L-A催化剂与工业剂的重油催化裂化性能横评 |
3.4 本章小结 |
4 RFCC催化剂的放大制备及其催化裂化性能 |
4.1 粘结剂配比和成型方式对L-A催化剂催化裂化性能的影响 |
4.2 粘结剂配比和成型方式对L-B及其催化裂化性能的影响 |
4.3 DUT催化剂复配丙烯助剂增产丙烯性能研究 |
4.4 DUT系列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实验 |
4.4.1 工业参比剂的活性稳定性 |
4.4.2 DUT-B4催化剂活性稳定性评价 |
4.4.3 DUT-B4+P1复配剂的活性稳定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抗铁污染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催化裂化在炼油中的地位 |
1.2 催化裂化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催化裂化工艺现状 |
1.2.2 催化裂化发展趋势 |
1.3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组成和种类 |
1.3.1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组成 |
1.3.2 FCC催化剂的种类 |
1.4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失活 |
1.4.1 积碳失活 |
1.4.2 中毒失活 |
1.4.3 水热失活和烧结失活 |
1.5 未来催化裂化催化剂发展方向 |
1.6 重金属对FCC催化剂的污染 |
1.6.1 镍对FCC催化剂的污染 |
1.6.2 钒对FCC催化剂的污染 |
1.6.3 铁对FCC催化剂的污染 |
1.7 催化裂化催化剂抗重金属技术 |
1.7.1 催化裂化抗镍技术 |
1.7.2 催化裂化抗钒技术 |
1.7.3 催化裂化抗铁技术 |
1.8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2章 中孔氧化铝在抗铁污染FCC催化剂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样品的制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样品表征及评价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N2吸附-脱附法分析 |
2.3.3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2.3.4 扫描电镜分析 |
2.3.5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分析 |
2.3.6 ACE反应性能评价 |
2.4 制备条件对中孔氧化铝理化性质的影响 |
2.4.1 老化温度对中孔氧化铝理化性质的影响 |
2.4.2 老化时间对中孔氧化铝理化性质的影响 |
2.4.3 焙烧温度对中孔氧化铝理化性质的影响 |
2.5 中孔氧化铝形成机制 |
2.6 结果讨论 |
2.6.1 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 |
2.6.2 N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 |
2.6.3 X射线荧光表征结果 |
2.6.4 红外酸性表征结果 |
2.6.5 SEM表征结果 |
2.6.6 ACE评价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拟薄水铝石@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抗铁污染FCC催化剂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样品表征 |
3.3 材料和催化剂的制备 |
3.3.1 拟薄水铝石@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合成 |
3.3.2 FCC催化剂的制备及污染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XRD表征结果 |
3.4.2 试样的理化性质 |
3.4.3 高岭土和PB@kaolin主要组成成分 |
3.4.4 NH3 程序升温脱附法(NH3-TPD) |
3.4.5 吡啶-吸附FT-IR法 |
3.4.6 抗铁污染性能评价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锌元素在抗铁污染FCC催化剂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样品表征及评价 |
4.2.3 样品制备及污染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XRD表征 |
4.3.2 催化剂性质 |
4.3.3 SEM表征 |
4.3.4 ACE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ZSM-5改性催化剂催化裂化油脂制备烃类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1 工业催化裂化技术制备烃类发展现状 |
1.1.1 固定床催化裂化技术 |
1.1.2 移动床催化裂化技术 |
1.1.3 流化床催化裂化技术 |
1.1.4 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 |
1.1.5 MIP催化裂化技术 |
1.1.6 两步再生器反应 |
1.2 沸石分子筛及其应用现状 |
1.2.1 沸石分子筛简介 |
1.2.2 沸石的合成方法 |
1.2.3 沸石在油脂催化裂化中的应用 |
1.3 油脂催化裂化制备烃类的机理 |
1.3.1 碳碳键断裂机理 |
1.3.2 碳正离子反应机理 |
1.3.3 催化裂化中的化学反应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6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ZSM-5催化单一油脂组分制备烃类及其机理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原料 |
2.1.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2.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2.1 试验装置 |
2.2.2 催化裂化试验方法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反应温度对油脂催化裂化的影响 |
2.3.2 质量空速对油脂催化裂化的影响 |
2.3.3 最适工艺条件分析 |
2.3.4 液体产物成分分析 |
2.3.5 反应机理探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ZSM-5和Y协同催化裂化油酸反应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原料 |
3.1.2 试验试剂与仪器 |
3.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3.2.1 试验装置 |
3.2.2 试验方法的设计 |
3.2.3 HZSM-5/Y复合沸石分子筛的制备 |
3.2.4 HZSM-5/Y复合沸石分子筛的表征 |
3.2.5 油酸催化裂化试验 |
3.2.6 液体产物指标分析方法 |
3.2.7 液体产物成分分析方法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HZSM-5/Y复合沸石分子筛的物理性质分析 |
3.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催化性能评价) |
3.3.3 液体产物成分分析 |
3.3.4 ZSM-5和Y协同催化裂化油酸的反应机理探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n-ZSM-5催化裂化油酸反应的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原料 |
4.1.2 试验试剂与仪器 |
4.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4.2.1 试验装置 |
4.2.2 Zn-ZSM-5沸石分子筛的制备 |
4.2.3 Zn-ZSM-5沸石分子筛的表征 |
4.2.4 油酸催化裂化试验 |
4.2.5 液体产物指标分析方法 |
4.2.6 液体产物成分分析方法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Zn-ZSM-5沸石分子筛的物理性质分析 |
4.3.2 Zn-ZSM-5沸石分子筛的催化性能评价 |
4.3.3 沸石分子筛重复性使用性能研究 |
4.3.4 液体产物成分分析 |
4.3.5 Zn-ZSM-5沸石分子筛催化裂化油酸反应机理探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7)煤间接液化及产品加工成套技术开发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开发研究体系 |
2 研发进展 |
2.1 高性能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规模化制备技术 |
2.1.1 Co2C介导原位转晶技术及工程放大研究 |
2.1.2 钴催化剂载体研究 |
2.1.3 活性炭及氧化硅担载钴基催化剂1 t/d规模制备研究 |
2.2 高性能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规模化制备技术 |
2.2.1 费托合成铁催化剂的前驱体化结构控制与催化剂表面元素控制研究 |
2.2.2 费托合成铁催化剂活性相及失活基础研究 |
2.2.3 完成1 t/d催化剂试生产,百吨油品/年中试装置运行 |
2.3 新型费托合成反应器及工艺、催化剂活化技术开发 |
2.3.1 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流化床活化技术 |
2.3.2 单台浆态床反应器产能提升 |
2.3.3 渣蜡磁分离研究 |
2.4 合成油生产无硫、低烯烃、低芳烃国六汽柴油集成技术开发 |
2.4.1 费托合成蜡生产国六汽油调和馏分的催化裂化技术 |
2.4.2 直链烃异构化催化剂与工艺开发 |
2.4.3 百万吨级煤直接/间接液化工业装置生产的柴油组分调和 |
2.5 合成水低碳含氧有机物高效提取与水资源化技术开发及中试验证 |
2.5.1 高耐酸、抗溶胀、高富集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 |
2.5.2 内部能量集成隔壁塔与特殊精馏集成的有机物分离技术 |
2.5.3 高酸生物转化资源化利用技术 |
2.5.4 污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
3 结 论 |
(8)2019石油炼制技术发展动向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石油炼制领域发展新动向 |
1.1 炼油能力不断增长,产品结构持续调整 |
1.2 发展控炼增化,构建先进产能 |
1.3 催化裂化主导二次加工,加氢推动油品升级 |
1.4 固定床渣油加氢应用增多,沸腾床渣油加氢逐渐成熟 |
1.5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行业日趋智能化 |
2 石油炼制技术新进展 |
2.1 清洁油品生产新工艺 |
2.1.1 无循环上流式液相加氢生产航煤技术 |
2.1.2 多柴油催化转化工艺(DCP)技术 |
2.1.3 复合离子液体碳四烷基化技术 |
2.2 新型催化剂技术 |
2.2.1 柴油加氢精制-加氢裂化组合催化剂 |
2.2.2 多产汽油低碳排放系列催化裂化催化剂 |
2.2.3 大幅降低汽油硫含量的加氢预处理催化剂 |
2.3 重质/劣质油加工与高效转化技术 |
2.3.1 LC-MAX渣油加氢裂化技术 |
2.3.2 减压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VRSH) |
2.4 炼化一体化新工艺 |
2.5 生物航煤生产新技术 |
3 石油炼制技术展望 |
3.1 调整油品结构顺应行业进入平台期需求 |
3.2 高品质清洁油品生产是炼油业发展着力点 |
3.3 突破加工劣质渣油和实现长周期运转将是渣油加氢技术的瓶颈 |
3.4 智能制造将引领和推动炼化产业革命 |
(9)280万吨/年MIP工艺及优化操作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Ⅰ 前言 |
Ⅱ 催化裂化现状 |
Ⅲ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MIP工艺概述 |
1.1 装置概况 |
1.2 MIP工艺及工程技术特点 |
1.2.1 反应部分 |
1.2.2 再生部分 |
1.3 MIP工艺流程 |
1.3.1 工艺流程图 |
1.3.2 MIP工艺流程说明 |
第二章 MIP工艺标定数据 |
2.1 标定采集的基础数据 |
2.1.1 常压渣油 |
2.1.2 混合原料油 |
2.1.3 回炼油 |
2.1.4 回收干气组分 |
2.1.5 工艺气体产品组分 |
2.1.6 稳定汽油 |
2.1.7 柴油 |
2.1.8 油浆 |
2.2 操作参数 |
第三章 MIP工艺核算 |
3.1 MIP单元物料平衡核算 |
3.1.1 回收物料数据分割 |
3.1.2 MIP工艺物料平衡核算 |
3.1.3 物料衡算小结及分析 |
3.2 MIP单元热平衡计算 |
3.2.1 焦炭燃烧放热 |
3.2.2 再生器空气升温热 |
3.2.3 再生器内焦炭升温热 |
3.2.4 进入再生器水蒸气升温热 |
3.2.5 再生器散热损失 |
3.2.6 再生器取热量 |
3.2.7 再生器供给反应的热 |
3.2.8 催化剂循环量 |
3.2.9 剂油比 |
3.2.10 反应器进料升温热 |
3.2.11 进入反应器水蒸气升温热 |
3.2.12 进入反应器预提升干气升温热 |
3.2.13 反应器散热损失 |
3.2.14 裂化反应用热量 |
3.2.15 裂化反应热 |
3.2.16 反应再生系统热量分配表 |
3.2.17 热平衡分布图 |
3.2.18 碳差法计算催化剂循环量 |
3.2.19 滑阀压降法计算催化剂循环量 |
3.2.20 烧焦罐烧焦强度 |
3.2.21 油剂混合温度 |
3.2.22 热量衡算小结及分析 |
3.3 MIP单元压力平衡计算 |
3.3.1 反应再生系统压力密度测量位置图 |
3.3.2 压力密度仪表测量开口表 |
3.3.3 反再系统压力平衡表 |
3.3.4 视密度 |
3.3.5 压力衡算小结及分析 |
3.4 MIP单元能耗计算 |
3.4.1 基准能耗的基础条件 |
3.4.2 基准能耗计算 |
3.4.3 能耗衡算小结及分析 |
第四章 MIP工艺优化操作及效果分析 |
4.1 MIP工艺优化节能分析 |
4.2 MIP工艺优化采取的应对措施 |
4.3 MIP工艺优化过程及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MIP工艺操作参数总图 |
(10)催化裂化新工艺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单提升管反应器 |
2 多段进料提升管反应器 |
3 双提升管反应器 |
4 下行床催化裂化反应器 |
5 提升管与下行床反应器组合装置 |
6 结论与展望 |
四、生产清洁汽油的新型催化裂化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钼系生物基含氧化合物常压加氢脱氧催化剂构建及应用[D]. 郭璇.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
- [2]依托课程案例教学 强化绿色工程教育——以石油炼制工艺学课程为例[J]. 欧阳福生,吕涯,凌昊,徐心茹. 化工高等教育, 2020(05)
- [3]催化裂化汽油烯烃组成对其辛烷值影响的气相色谱分析研究[D]. 苏怡.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4]以改性HSY分子筛为活性组分的新型RFCC催化剂的制备和成型工艺研究[D]. 杨克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抗铁污染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D]. 胡贝.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ZSM-5改性催化剂催化裂化油脂制备烃类的机理研究[D]. 徐天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煤间接液化及产品加工成套技术开发研究进展[J]. 武鹏,吕元,郭中山,吕毅军,吴雷,徐炎华,门卓武. 煤炭学报, 2020(04)
- [8]2019石油炼制技术发展动向与展望[J]. 赵旭,刘雨虹,高慧,杨艳,饶利波. 世界石油工业, 2019(06)
- [9]280万吨/年MIP工艺及优化操作结果分析[D]. 徐岩文.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10]催化裂化新工艺发展现状[J]. 葛营,杨林,邴生彬,卫高飞. 石油工程建设,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