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题(6~7章)(论文文献综述)
罗瑞[1](2021)在《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研读教材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还是教师进行深度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教师研读教材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点进行钻研与表达,本研究为深入地剖析这一教学过程,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对教材进行内化的“研”与外化的“读”,但其实“研”与“读”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研”是“读”的基础,“读”是“研”的升华,二者相统一,即进行教材文本研读和课堂实践研读。本研究以KM市PL区Z名师工作室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数与代数”模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编排与呈现。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第三,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执教课题中如何研读教材。第四,多轮研读教材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微循环过程对工作室、教师、学生产生的影响。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以及实物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每一次执教课题选定后进行的第一轮研读,到“课堂教学——干预——反思——修正”过程中的全员集体评课、研讨,从而为执教者提出下一轮的研读建议等一系列活动,研究者一直参与到此工作室对该课题的研究中。基于此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数与代数”在四大领域中单元数和课时数占比都是最大,且“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占比又高于其他部分,每部分都呈现螺旋式的编排,小学阶段深研此模块教材内容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包括三原则、四愿景、四方法、四方式以及五步骤。(1)三条原则:注重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2)四个愿景:致力于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致力于全面、深入地把握教材文本传递的作用;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好地服务学生;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其职业发展。(3)四种方法:整体系统研读法、深度追问研读法、横纵对比研读法以及移情理解研读法。(4)四种方式:自我研读、交流研读、合作研读、指导研读。(5)五个步骤:以课标为基本依据,明晰课程总目标与学段目标的要求;“初研”教材整体结构;“再研”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细研”主题图、例题和习题;“深研”教材编写意图。第三,“数与代数”模块五个研读课例从“研”到“读”的全过程。研读课例分析中由“研”到“读”四转换:教材文本转换为问题框架、问题框架转换为外部问题、外部问题转换为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策略转换为教学活动。四环节:研、议、思、写。第四,此课题的开展过程对教师的影响。提升了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并且多轮微循环的研讨改进过程增进了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合作的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增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深度,进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基于研究结论的启示:工作室课题的开展对提升教师研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制度与策略是改善研读效果的重要基础,应持续、深入地进行研读教材实践研究以及课例开发。
王思源[2](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罗丹凤[3](2021)在《初中数学拓广探索类习题的使用研究》文中认为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习的重要工具。教材拓广探索类习题是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制的第三学段数学教科书习题的一部分内容,是经过教材编写人员不断的提升改编设计以及后期的严格把控与审核才形成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材,对教学具有非常高的指导意义。习题的配备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但是在教辅资料层出不穷的信息时代,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教材中的习题,对教材习题不重视,因初中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少会有学生主动学习教材习题,导致教材习题价值难以体现。在现有对教材习题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通过对数学教材拓广探索类习题的文本分析,分析教材拓广探索类习题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再通过调查教材拓广探索类习题的使用情况,可以了解师生对拓广探索类习题的态度和使用情况,从而为更好地整合利用教材拓广探索类习题提供现实和理论指导。本研究使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来对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拓广探索类习题的使用情况开展调查研究。首先对教材拓广探索类习题进行内容分析,了解教材习题数量和类型的具体情况;利用问卷法、访谈法来调查K市F中学师生对初中数学教材拓广探索类习题的认可程度及使用情况,共发放学生问卷700份,教师问卷15份。学生问卷回收679份,其中有效问卷为651份,有效回收率为93%。教师问卷回收了1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学生、教师问卷信度分别为0.742,0.771。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教材拓广探索类习题各章数量分布不均,类型题目不够广,拓广探索类习题难度没有很高,综合性不强,有些习题的可操作性不强。(2)教材拓广探索类习题使用程度不高。部分教师会直接使用,大部分学生也是独立完成,大多教师都是选择性的讲解这类习题,无法开发教材拓广探索类习题内部蕴含的价值。师生普遍认为教材拓广探索类习题的较为重要,但更倾向选择使用辅导资料中的习题及学案上的习题。学生大多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习题,主动性不够。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增加综合性习题,调整难度,提高可操作性;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拓广探索类习题;学生应多交流、反思总结,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由于研究时间及精力有限,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调查的样本容量较小、区域不广,使得调查结论代表性不够。这些问题,是将来继续开展研究的方向。
周丽威[4](2020)在《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文中研究说明教科书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小课本大启蒙已经成为教科书研究领域的共识。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价值载体。习近平关于“教科书是国家事权”的重要论断为我国教科书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新时代教科书建设面临大众化、全球化等诸多困境,教科书建设必须积极回应时代挑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基础。因此,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地融入教科书建设,如何保持我国教科书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等重要问题亟须各学科加强教科书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目前,语文、政治等科目的中小学教科书的价值溯源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研究尚处于缺位状态。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近年来,怀特海有机哲学日益受到学界关注。“怀特海全集翻译与研究”成为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选题之一,世界着名的生态经济学家、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有机哲学是解决哲学乃至社会科学问题的突破口。再者,我国着名学者王南湜提到“将怀特海与马克思有机结合”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鉴于怀特海有机哲学价值理论深刻的洞见性,其对教科书理论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选择、确定和改进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为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进行梳理,提炼不同时期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通过内容分析法,依据构建的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从教科书内容、教科书呈现方式、课程标准、教科书编写主体四个维度,探寻不同时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运用历史比较法,对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做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概括其嬗变特点和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经历了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教科书、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教科书和走向多元取向的教科书三个阶段。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中学生物教科书,始于清朝末年,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急于求成的应用心理下,教科书被赋予了“救世”的价值。这一时期国人主要将西方教科书的结构“舶来”,呈现出“依葫芦画瓢”的结构主义取向;之后,生物学经历了短暂的学科大发展,特别是实用主义在我国大行其道的时期,生物教科书的体验性、实用性理念被提出;自新中国成立到新课改前夕,生物教科书发展历经波折,从仿苏的一元取向到兼收并蓄各方文化,生物教科书也进行了一纲多本式的形态学和知识论的改变。纵观我国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变迁历程,呈现出典型的从本质到多元的发展特点:在课程目标取向上,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在生物教科书内容取向上,从博物到生物学;在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取向上,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在教科书呈现方式取向上,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在坚持的宏观理念上,政治取向贯穿始终。从目标、内容、编写者取向、呈现方式以及理念上均体现出了本质到多元的路向。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问题:本质主义视阈下对结构的过度强调;反本质层面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在二者融合的视角下看,本质和反本质的均质化造成取向的平均主义。最后,本研究从有机哲学视阈对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进行前瞻,提出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多种可能路径:在目标建构上,生物教科书要凸显生物圈命运共同体;在编写思维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注重关系性思维;在课程理解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在课程愿景上,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在此基础上,指出生物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注重整体性维度、生态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教育性维度。厘清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历程、特征及问题,不仅需要一种历史学视角的经验总结,更需要一种本体意义上的透视,从价值取向的视角进行一种有机哲学式的审思既能助益我国教科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理论的完善注入新的活力。
毕家齐[5](2020)在《人教版七年级教科书《思想品德》与《道德与法治》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秋季,《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全面取代了《思想品德》教科书,开始使用于全国七年级学段,正式成为新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课程媒介。本研究以人教版七年级教科书《思想品德》与《道德与法治》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主要通过静态研究的方法对比探讨《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特点,并藉此提出教师与教科书互动关系的思考及《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使用和完善建议。研究结果如下:首先,通过对两版教科书进行相同性类比,得出两版教科书的编写理念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两版教科书的内容主题设置都以“开始中学生活”为主题的教学单元为起始单元,都引入了生命教育、青少年情绪管理、青春期教育等主题内容;两版教科书都体现了综合性和时代性的基本特征。其次,通过对两版教科书进行差异性对比,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两版教科书正文系统的人际交往、理想教育、生命教育、集体观念和学习观念等五个内容的特点及变化;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比较了两版教科书辅助系统的导学设置、活动设计、插图展示和语言表达等四个内容的特点及变化。最后,在分析《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特点的基础上,归纳出对教师与教科书互动关系的思考,包括创设教师在课程活动中的新角色,着重发展教师的课程转化能力以及开拓有利的课程实施环境;在教科书的使用上,坚持教育生活化理念、以文育人的观念以及学生学习的整体观;在教科书的完善上,建议开辟学生自我评价区域、增加反校园暴力的相关内容和增设每课内容小结板块。
刘荣茜[6](2020)在《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练习系统使用的研究》文中认为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全称为“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是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于2016年9月完成,经过全国多个省份试用,至2019年3月,初一至初三年级全部投入使用的教科书。初中语文古诗词包括诗、词、曲三种体裁,其练习系统又称之为作业系统,为古诗词教学范文、提示和知识系统的延伸系统。就全新的语文教科书来说,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练习系统研究,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古诗词练习系统,最大限度发挥其系统功能,落实“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教育理念。本文包含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和说明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练习系统研究缘起、相关核心概念、文献综述、研究意义以及研究设计。其中文献综述所论及的,关于语文练习系统编写设计、教学策略等研究,为本论文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练习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总框架。第二章,古诗词练习系统分析。阐释古诗词练习系统,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地位和作用,以及古诗词练习系统设计所遵循的系统性、主体性、开放性等基本原则。通过对古诗词练习系统练习题量和依据“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安德森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对古诗词练习系统的题型的统计分析,进一步阐释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练习系统的普适性、可操作性及其特色。第三章,古诗词练习系统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利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七至九年级的学生和一线语文教师进行抽样调查,对该校古诗词练习系统的使用题量、题型等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指出其成因,也指出了古诗词练习系统编写设计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古诗词练习系统的设计和使用建议。在编写设计上,要适当增加练习题型,加强课外阅读提示性指导,并针对具体学情,分层设计题目。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关于古诗词练习系统使用的策略和建议,即要从重视对古诗词练习系统教学地位的视角,强化教师要按照不同时段,对古诗词练习系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要增强学习主动性和使用方式的科学性,双向解决古诗词练习系统教学模式化、兴趣倦怠等主要问题,以整体优化古诗词练习系统教学模式,实现其教育目标。
焦莹[7](2020)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使用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9月,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正式进入全国中小学,这是中小学教科书“一本多纲”时代开始结束的标志。对新版本的研究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当前对新教材的使用时间短,许多研究者只能专注于新教材中某个领域的变化,诸如作业系统、助读系统、阅读系统方面的变化,而对写作系统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编写的依据和特点,并对教师及学生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一线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出学生与教师在使用写作系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第一部分首先探讨了研究的缘起、主要问题、意义及核心概念,之后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在对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阐明后点明了文章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排依据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内容特点:螺旋上升的写作目标;典型生动的写作范例;程序为主的习作知识、贴合实际的写作练习、灵活多样的写作指导。第四部分是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使用现状进行的调查,在对一线获取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后,总结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了解有待深入、兴趣低;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写作范例运用得不灵活。教师存在的问题有:利用程度低;缺乏对素材的扩充;练习资源使用不合理;缺乏写作全过程指导。第五部分提出了统编版写作系统的使用策略:进行整体规划;化实践为活动;教学因势利导;重视以读促写;弹性安排练习;关注课后修改。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研究,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对写作系统的了解,有利于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师写作教学的质量。
凌珍[8](2020)在《“部编本”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叙事散文一直是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导文类之一,同时也是写作教学的重要文类。依托教材中的叙事散文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的叙事散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相关研究也不够深入。因此,本文立足于语文学科特点,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托,对叙事散文读写结合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正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是对“部编本”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编制概况的梳理呈现。首先,对“部编本”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的编制理念进行分析;其次,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内叙事散文的选文分布和读写结合的加工处理、编制特点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整理;最后,聚焦于“部编本”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的教学价值层面的探究。第二章主要通过目前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追根溯源,从教师、学生、教材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第三章主要针对叙事散文读写结合点笼统化、读写训练形式固态化、读写评改低效化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方法:以“学”定教,从叙事散文阅读文本、写作症结中进行读写结合点的科学设置;因“材”施教,根据叙事散文在言语情思、人物塑造、叙事技巧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体悟融合式读写、品析鉴赏式读写、艺术创造式读写等多种形式的读写训练;以“评”促学,通过评价修改方式、主体等方面的优化,加强学生读写体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第四章主要聚焦于“部编本”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的具体实施层面的探究,分别从语言之精妙、情感之真切、人物之神韵、事件之波澜四个维度,选取典型叙事散文为例,展开读写结合教学的具体案例设计与分析。
邹佳辰[9](2020)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有效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载体,教材编写者力图在语文教材中体现出语文的本质精神,教师和学生在应用时力求发挥其最大价值;语文教材课后习题作为语文教材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对促进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同样具有独特作用。自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的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于2019年6月刚刚结束第一批初中学生的完整应用,因此,对其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并且相较于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研究,对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且不完备的。因此,在这一块的研究还是非常有价值和必要的。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应用现状出发,总结现有问题,研究出实践与认知相结合的应用策略,从而推动语文教育教学的进步。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章节。第一章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概述。主要包括着对教材课后习题的构成、数量、题型的分析和举例,以及阐述设计依据与功能价值;即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本身和重要性作出阐释。第二章是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应用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主要从师生对教材课后习题的主观认识、了解程度、应用情况、应用原因、习题评价、应用评价等六大方向,以及针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应用能力等具体方向,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并且在学生问卷的分析中将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学生数据分开显示,以确保与本文的适切性。这都是为了能够通过实地调查去了解目前语文教育教学中对教材课后习题的应用情况,从而寻找出现的问题,为第三章的提出策略打好基础。第三章即对有效应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提出策略。由于在第二章中总结出教材课后习题在应用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教材本身都存在某些问题,因此提出的策略会涉及到教师、学生以及教材编写者;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应用教材课后习题方面的认知不够成熟,也因为现实原因无法从自身出发进行探究思考,因此对于学生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本文多从教师出发,进行应用策略的探究。提出的策略如不同选文体裁的课后习题要采用不同的应用方式,这是由于不同文体有不同特点,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容也不一样,因此不同的应用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不同文体的特点,从而掌握其本质;又如教材课后习题与语文教学过程的灵活结合,这是为了不再让教材课后习题的应用继续呆板、枯燥;最后如提高对教材课后习题价值的认识,因为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才会更好地推进应用。
杜沿臻[10](2020)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练习系统认知维度分析》文中提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人类社会一直处于发展中,教育不可或缺的需要发展变化,以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在教育理论中也提出了教育具有时代性。随着我国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社会对教育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于人才培养也有了新的需求。因此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实施改革,课程和教学都发生变化。教科书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它的改变也是势在必行的。2016年教育部颁布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为初中阶段义务教育的全国通用课本。在此教科书陆续投入使用之后,无数的学者或一线教师都对其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有的从编写出发,有的思考其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意义。无论是从哪方面出发,归根结底都是探索新课本,更好的适用。近年来无数的专家学者对教科书都有不凡的研究和讨论,考察社会适宜性。对于教科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选文和版本比较方面,其中选文研究主要是文章体裁特征以及规律。古诗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在初中语文教科书各册都有所涉及,以单元形式出现,每一篇课文后都相应的附上了练习题,既可以引导教师备课,又利于学生课后的温故知新。由此可见古诗词的练习题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种理论研究必须要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该研究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提出是解决教育评价方面的问题。在教育评价方面有一个重要的关键的因素就是测试题,此处的测试题是广泛意义,既包括考试题也包括练习题。因此,对于古诗词的练习题进行理论研究,有助于教学、学习和评价的检测。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材就称为教科书,其一般包括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等。练习系统是教材的一个重要部分,既有助读的作用,又有课后巩固之功效。但是在一线的教学中练习题的使用率并不高,师生不饿能正确的认识练习题,认为教材中的练习题质量不高,对于知识的巩固毫无用处,这种潜移默化的观点也影响着练习题的研究,缺乏科学的研究。即使有部分研究都是重视归纳练习题型、分析存在的问题等,尚缺乏其基于理论基础上的研究。古诗词作为语文知识点的一个部分,既承担着工具性的作用,又承担着文化性的作用,语文学科性质能够很好的体现。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将安德森修订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中的认知过程维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练习题为研究对象,本文将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理论中认知过程维度,具体有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大类(含有十九种亚类),分别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练习题进行分类统计。统计结果分析发现练习具有练习题设计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总体上涵盖六类理解认知水平,但是细分十九种亚类的有些部分是缺失的;古诗词练习题理解类比重最大、其次是记忆类;在占比最高的理解类中各亚类也是分布最为广泛的;练习题各认知水平基本上符合初中生认知发展、低阶和高阶思维训练都有分布;六大认知过程维度是一个整体,螺旋式的上升,交互协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从七至九年级学生思维是不断发展的,练习题的设计也应该遵循其规律,由低阶至高阶逐级发展,特别是高阶思维的训练需要加强,创新类的题型应该增加,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研究部分,首先笔者对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了解和认识,只有了解了理论才能很好地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紧接着整理了初中六册教材中古诗词的课后练习题,根据分类标准,进行数据统计,然后根据数据统计对其分布情况进行概述,对具体分类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练习题具体分布情况以及各认知水平的具体分布比例,并以举例阐明认知水平的内涵。最后根据以上统计分析,找到练习题与认知水平之间的关联意义所在,并对练习题编制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增设高阶认知练习、增加程序性运用练习、设计创造性认知练习、等。
二、初中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题(6~7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中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题(6~7章)(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模式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的思路 |
1.7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课程理解的相关研究 |
2.1.1 教师课程理解的内涵 |
2.1.2 教师课程理解的基本内容 |
2.1.3 教师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 |
2.2 教材理解的相关研究 |
2.2.1 教材理解重要性 |
2.2.2 教材使用 |
2.3 研读教材的相关研究 |
2.3.1 研读教材的重要性 |
2.3.2 研读教材的内容 |
2.3.3 研读教材的视角 |
2.3.4 研读教材的方法 |
2.3.5 研读教材的策略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方法 |
3.4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5 研究的伦理 |
3.6 小结 |
第4章 小学数学教材“数与代数”模块的内容分析 |
4.1 研读“数与代数”模块的总体设计 |
4.1.1“数与代数”在四大模块中单元数的分布情况 |
4.1.2“数与代数”在四大模块中课时数的分布情况 |
4.1.3“数与代数”模块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 |
4.1.4“数与代数”模块新知识例题数分布情况 |
4.1.5“数与代数”模块单元、节的基本结构 |
4.2“数的认识”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2.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
4.2.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
4.3“数的运算”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3.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
4.3.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
4.4“常见的量”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4.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
4.4.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
4.5“探索规律”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6“代数初步”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6.1 研读“式与方程”部分教材知识结构 |
4.6.2 研读“正、反比例”部分教材知识结构 |
4.7 研读“数与代数”模块教学内容的特点 |
4.7.1 关注生活情境的运用 |
4.7.2 关注学生数感的培养 |
4.7.3 重视算理与算法的联系 |
4.7.4 重视估算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
4.8 小结 |
第5章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 |
5.1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愿景 |
5.1.1 致力于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 |
5.1.2 致力于全面、深入地把握教材文本传递的作用 |
5.1.3 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好地服务学生 |
5.1.4 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其职业发展 |
5.2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时应遵循的原则 |
5.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5.2.2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
5.2.3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
5.3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方法 |
5.3.1 整体系统研读法 |
5.3.2 深度追问研读法 |
5.3.3 横纵对比研读法 |
5.3.4 移情理解研读法 |
5.4 小学数学教师“研”教材文本的步骤 |
5.4.1 课标为据,明晰要求 |
5.4.2“初研”教材整体结构 |
5.4.3“再研”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 |
5.4.4“细研”主题图、例题和习题 |
5.4.5“深研”教材编写意图 |
5.5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方式 |
5.5.1 自我研读 |
5.5.2 交流研读 |
5.5.3 合作研读 |
5.5.4 指导研读 |
5.6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前后的教育教学效果 |
5.7 小结 |
第6章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课例分析 |
6.1 研读教材课例的选取 |
6.1.1 内容层次 |
6.1.2 水平层次 |
6.1.3 结构层次 |
6.2“数的认识”部分课例分析——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 |
6.2.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2.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
6.2.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2.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3“数的运算”部分课例分析——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 |
6.3.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3.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
6.3.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3.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4“常见的量”部分课例分析——追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
6.4.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4.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认识钟表” |
6.4.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4.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5“探索规律”部分课例分析——丰富数学知识的表现形式 |
6.5.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5.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数学广角——数与形” |
6.5.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5.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6“代数初步”部分课例分析——追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
6.6.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6.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用字母表示数” |
6.6.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6.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7“数与代数”模块各教学课例研读设计的形成过程 |
6.7.1 各教学课例研读设计的形成过程 |
6.7.2 微循环研究过程的作用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基于研究结论的启示 |
7.3 研究的反思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初中数学拓广探索类习题的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2.2.1 数学教材内容及使用相关研究 |
2.2.2 数学教材习题使用相关研究 |
2.2.3 数学拓广探索类习题使用相关研究 |
2.2.4 研究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与路线 |
3.1.1 研究方法 |
3.1.2 研究路线 |
3.2 研究工具的设计及实施 |
3.2.1 文本分析法研究设计与实施 |
3.2.2 问卷法研究设计与实施 |
3.2.3 访谈法研究设计与实施 |
4 拓广探索类习题的文本分析 |
4.1 拓广探索类习题数量分析 |
4.1.1 数量统计情况 |
4.1.2 对章节习题数量的分析 |
4.2 拓广探索类习题的类型分析 |
4.2.1 类型统计情况 |
4.2.2 对章节习题类型的分析 |
5 拓广探索类习题的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
5.1 拓广探索类习题的使用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
5.1.1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5.1.2 师生对拓广探索类习题的认可度 |
5.1.3 师生具体使用情况分析 |
5.1.4 辅导资料对拓广探索类习题使用的影响 |
5.1.5 师生眼中的拓广探索类习题 |
5.2 拓广探索类习题的使用访谈结果分析 |
6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中数学教材中拓广探索类习题的使用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2 初中数学教材中拓广探索类习题的使用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3 教师访谈大纲 |
致谢 |
(4)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事关国家事权的教科书建设需要加强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有助于某些社会及教育问题的解决 |
(三)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嬗变的研究缺位 |
(四)有机哲学价值论能为生物教科书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新视阈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教科书与生物教科书 |
(二)价值取向 |
(三)中学 |
四、研究设计 |
(一)时间范围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分析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文献综述 |
(一)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生物教科书研究综述 |
二、有机哲学价值论研究综述 |
(一)文献检索概览 |
(二)有机哲学价值理论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反思 |
(一)生物教科书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有待挖掘 |
(二)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迫在眉睫 |
(三)对生物教科书的事实之思掩盖了价值之辨 |
(四)有机哲学对于生物教科书研究有着强烈的可借鉴性 |
第二章 有机哲学价值理论 |
一、价值理论生发背景及核心概念说明 |
(一)价值理论生发的背景 |
(二)核心概念说明 |
二、价值的内涵 |
(一)价值的本质:事件的内在实在性 |
(二)价值的拓展:自然机体也具有自身的价值 |
三、有机哲学价值论的核心范畴及构成 |
(一)基本原理 |
(二)事实与价值 |
(三)模式理论 |
(四)情感理论 |
(五)有机哲学的价值构成或命题 |
四、有机哲学知识价值论 |
(一)知识的整体性 |
(二)“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
(三)三种知觉方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 |
(四)科学与美不可分离 |
(五)注重智慧生成 |
第三章 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02-1911) |
一、结构主义及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结构主义 |
(二)结构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总体特征 |
四、对结构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四章 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12-1948) |
一、实用主义及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一)实用主义 |
(二)实用主义取向的内涵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 |
(二)生物教科书的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实用主义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五章 走向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1949-2003) |
一、多元取向的总体特征 |
(一)多元取向的内涵 |
(二)多元取向的特征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表征 |
(一)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特点分析 |
(二)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价值表征 |
三、本时期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一)本时期生物学课程设置概况及特点 |
(二)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及总体特征 |
四、对多元取向生物教科书的总结 |
第六章 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有机哲学审视 |
一、价值取向嬗变的特点:从本质到多元 |
(一)课程目标:从知识取向到素养取向 |
(二)生物教科书内容:从博物到生物学 |
(三)生物教科书编写主体:专业性、学术性日益凸显 |
(四)教科书呈现方式:由教材取向转向学材取向 |
(五)政治取向贯穿始终 |
二、价值取向的问题:基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一种考察 |
(一)偏重结构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易于形成“呆滞的知识” |
(二)侧重实用主义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强调科学的浪漫精神 |
(三)多元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过于均质化,忽略对比的和谐 |
第七章 有机哲学视阈下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编写旨趣 |
一、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应凸显命运共同体 |
(一)整体宇宙观视阈下的生物圈命运共同体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整体性维度 |
二、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重视关系性力量 |
(一)生态观上的担当:关系力量思维下的共享生态观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态性维度 |
三、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需融合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 |
(一)有机哲学与生物学在生活观上的创新 |
(二)生物教科书编写的生活性维度 |
四、有机哲学价值取向的生物教科书要回归五彩缤纷的生活 |
(一)有机思维下的智慧生成 |
(二)教科书编写的教育性维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清末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2 民国时期生物教科书编着者的学科背景 |
附录3 民国时期中学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4 民国时期教科书作者及其出版教科书的统计 |
附录5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知识内容框架梳理 |
附录6 1949 年以来人教版生物教科书梳理表 |
附录7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科书出版概况 |
附录8 教科书文本汇总表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人教版七年级教科书《思想品德》与《道德与法治》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范畴及对象 |
(三)研究综述 |
1.教科书研究 |
2.德育教科书研究 |
3.初中德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
4.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研究法 |
3.内容分析法 |
4.研究思路 |
一、两版教科书的时代背景和编写依据 |
(一)时代转换:两版教科书的时代背景 |
(二)寻流溯源:两版教科书的编写依据 |
1.前言部分:凸显学科价值 |
2.课程目标:体现时代变迁 |
3.课程内容:聚焦学生成长 |
4.实施建议:深化落地操作 |
5.新增《大纲》:推进法治教育 |
二、两版教科书的相同性类比 |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科书的编写理念 |
(二)主题单元模式:教科书的内容设置 |
(三)综合性时代性:教科书的基本特征 |
三、两版教科书的差异性对比 |
(一)教科书正文系统的比较 |
1.两版教科书“人际交往”内容的比较 |
2.两版教科书“理想教育”内容的比较 |
3.两版教科书“生命教育”内容的比较 |
4.两版教科书“集体观念”内容的比较 |
5.两版教科书“学习观念”内容的比较 |
(二)教科书辅助系统的比较 |
1.导学设置的比较 |
2.活动设计的比较 |
3.插图展示的比较 |
4.语言表达的比较 |
四、相关思考及对部编版教科书的使用和完善建议 |
(一)对教师与教科书互动关系的思考 |
(二)对部编版教科书的使用建议 |
1.坚持教育生活化理念,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
2.坚持以文育人的观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坚持学生学习的整体观,关注过程并深掘资源 |
(三)对部编版教科书的完善建议 |
1.开辟学生自我评价区域 |
2.增加反校园暴力的内容 |
3.增设每课内容小结板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6)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练习系统使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语文教科书是中国优秀文化的载体 |
(二)语文教育中古诗词的重要性 |
(三)基于教师与学生对练习系统使用的实际情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语文教科书 |
(二)古诗词 |
(三)古诗词练习系统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练习系统的研究 |
(二)关于古诗词的研究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练习系统的分析 |
一、古诗词练习系统的价值 |
(一)古诗词练习系统的作用 |
(二)古诗词练习系统的地位 |
二、古诗词练习系统所体现的原则 |
(一)系统性原则 |
(二)主体性原则 |
(三)开放性原则 |
(四)多样性原则 |
(五)序列性原则 |
(六)延伸性原则 |
三、古诗词练习系统的题量与题型 |
(一)古诗词练习系统的题量统计 |
(二)古诗词练习系统的题型统计 |
四、古诗词练习系统的特色 |
(一)符合语文课程标准,题量少而精 |
(二)练习板块、题目之间界限清晰,具有可操作性 |
(三)练习系统注重对语文知识的补充 |
第三章 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练习系统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问卷设置及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的目的与内容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二)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古诗词练习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原因及分析 |
第四章 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练习系统的设计与使用建议 |
一、古诗词练习系统的设计建议 |
(一)适量增加应用型题目,加强课外阅读具体指导 |
(二)针对学生具体学情,分层设计题目 |
二、古诗词练习系统的使用建议 |
(一)强化古诗词练习系统重视程度,提高练习系统使用效率 |
(二)改变使用古诗词练习系统态度,增强学习主动性 |
(三)优化古诗词练习系统教学模式,培养探究能力 |
(四)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合理加工古诗词练习系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课堂观察表 |
附录二 :学生问卷 |
附录三 :教师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使用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的主要问题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材 |
1.3.2 语文教材 |
1.3.3 写作系统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研究 |
1.4.2 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内容研究 |
1.4.3 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2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排依据 |
2.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写作要求 |
2.2 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章熊的写作教学主张 |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3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3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的编排内容特点 |
3.1 螺旋上升的写作目标 |
3.2 典型生动的写作范例 |
3.3 程序为主的写作知识 |
3.4 贴合实际的写作练习 |
3.5 灵活多样的写作指导 |
4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研究设计 |
4.1.1 调查范围和对象 |
4.1.2 调查过程 |
4.1.3 问卷调查设计 |
4.1.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 现状调查与分析 |
4.2.1 学生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4.2.2 教师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4.3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学生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了解有待深入、兴趣低 |
4.3.2 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升 |
4.3.3 不能灵活运用写作范例 |
4.4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教师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1 整体了解和利用程度有待加强 |
4.4.2 写作知识延伸较少,缺乏对素材的扩充 |
4.4.3 不清楚编者意图,练习资源使用不合理 |
4.4.4 不重视写作提示,缺乏写作全过程指导 |
5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使用策略 |
5.1 明确写作方向,进行整体规划 |
5.2 化实践为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
5.3 紧贴生活实际,写作因势利导 |
5.4 强调课内文章,重视以读促写 |
5.5 灵活运用实践,弹性安排练习 |
5.6 加强过程指导,关注课后修改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使用现状调查(教师部分) |
附录B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使用现状调查(学生部分) |
致谢 |
(8)“部编本”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目标和方法 |
四、理论指导 |
五、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部编本”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的编制概述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的编制理念 |
一、整体构建,有机融合 |
二、润物无声,引领有方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的编制情况 |
一、“部编本”初中教材中叙事散文的选文及分布 |
二、“部编本”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的加工处理 |
三、“部编本”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的编制特点 |
第三节 “部编本”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的教学价值 |
一、有助于弥补叙事散文写作教学的不足 |
二、有助于促进叙事散文阅读教学的深化 |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读写素养的全面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教师层面的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教学情况 |
一、教师对叙事散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总体认识 |
二、教师叙事散文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活动 |
第二节 学生层面的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学习情况 |
一、学生对叙事散文读写结合教学的主观认识 |
二、学生在叙事散文读写结合教学中学习体验 |
第三节 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教学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二、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部编本”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 |
第一节 以“学”定教,科学设置读写结合点 |
一、从叙事散文阅读文本中开掘读写点 |
二、从叙事散文写作症结中提炼读写点 |
第二节 因“材”施教,丰富读写训练形式 |
一、在体悟融合式读写中把握言语情思 |
二、在品析鉴赏式读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
三、在艺术创造式读写中领会叙事技巧 |
第三节 以“评”促学,深化学生读写体验 |
一、让评改进入交际语境,从封闭走向开放 |
二、让评改基于评估量表,从无章走向有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部编本”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的具体实施 |
第一节 叙事散文读写结合重点之一: 语言之精妙 |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妙语言的品析 |
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
第二节 叙事散文读写结合重点之二: 情感之真切 |
一、《秋天的怀念》至真之情的体悟 |
二、《秋天的怀念》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
第三节 叙事散文读写结合重点之三: 人物之神韵 |
第四节 叙事散文读写结合重点之四: 事件之波澜 |
一、《猫》叙事之波澜的解析 |
二、《猫》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后记 |
(9)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有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设想 |
第一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概述 |
第一节 教材课后习题的内容构成 |
一、教材课后习题的构成分析 |
二、教材课后习题的数量分析 |
三、教材课后习题的题型分析 |
四、教材课后习题改进的举例分析 |
第二节 教材课后习题的设计依据与功能价值 |
一、教材课后习题的设计依据 |
二、教材课后习题的功能价值 |
第二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应用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教材课后习题的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教师调查问卷及分析 |
二、学生调查问卷及分析 |
第二节 教材课后习题应用现状的问题总结与分析 |
一、教师:创新意识不够 |
二、学生:认识及应用不充分 |
三、教材课后习题:仍需改进 |
第三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有效应用策略 |
第一节 不同选文体裁,不同应用方式 |
一、记叙文:润物无声 |
二、说明文:寓说于做 |
三、议论文:夹议夹论 |
第二节 灵活设计习题,巧妙结合教学 |
一、重视备课工作,避免资源浪费 |
二、联系生活实践,实现习题价值 |
三、重视二次开发,提升习题价值 |
第三节 提高价值意识,推动有效应用 |
一、教师推动,潜移默化 |
二、编者完善,宏观把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练习系统认知维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3.研究思路 |
4.文献综述 |
5.研究方法 |
第1章 统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练习系统认知维度梳理 |
1.1 练习系统认知维度梳理分析理论基础 |
1.2 初中古诗词练习系统的认知过程维度梳理 |
1.3 初中古诗词练习系统的认知过程维度分析 |
第2章 统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练习系统认知维度分类描述 |
2.1 古诗词练习系统认知维度分类 |
2.2 初中语文古诗词练习系统与认知维度的关联 |
第3章 研究建议 |
3.1 教师的教学 |
3.2 学生的学习 |
3.3 编写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初中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训练题(6~7章)(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D]. 罗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初中数学拓广探索类习题的使用研究[D]. 罗丹凤.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4]百年中学生物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基于有机哲学价值论的审思[D]. 周丽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5]人教版七年级教科书《思想品德》与《道德与法治》的比较研究[D]. 毕家齐. 渤海大学, 2020(04)
- [6]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古诗词练习系统使用的研究[D]. 刘荣茜.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7]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写作系统使用与对策研究[D]. 焦莹.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部编本”初中叙事散文读写结合教学研究[D]. 凌珍. 苏州大学, 2020(03)
- [9]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有效应用研究[D]. 邹佳辰.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10]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练习系统认知维度分析[D]. 杜沿臻.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