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红叶的原因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阳佳媛,段秋媛,金晨钟,郭开发,刘红彦[1](2022)在《娄底地区辣椒连作障碍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调查娄底地区辣椒连作障碍对生产的影响,笔者对娄底地区3个辣椒主要生产区进行了调查,发现娄底地区辣椒连作危害为中度。娄底地区辣椒主要的病害为煤污病、炭疽病和病毒病,同时还发现1个生产区域有明显的偏施磷、钾肥现象,导致土壤养分不均衡,土壤理化性质变劣,发生中度连作障碍。
徐丰[2](2021)在《稀土矿区复垦植被叶片光谱特征及叶绿素含量反演研究》文中指出稀土主要应用于尖端科技和军工领域,是国家战略性资源。赣州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主要产区,稀土开采长期以来其采用的溶浸工艺,剖开原始地表并将大量浸矿液体注入土壤,造成了矿区地表植被毁损,引发水土流失、土壤酸化、沙化等环境问题,植被自然恢复困难,主要依赖人工复垦。由于稀土开采引起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导致复垦植被生长困难、生长状况极差,严重制约着复垦矿区的生态环境恢复。由于植被受外界干扰,自身结构发生变化使光谱曲线发生局部变化,能够用来判断植被的生长情况。因此高光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监测作物胁迫情况下的生长状况,在稀土矿区复垦植被胁迫监测方面展现了较大潜力。本研究通过获取稀土矿区复垦植被与正常植被的光谱数据和叶绿素含量,分析不同环境胁迫下的光谱特征,并利用多种变换方法提取细微差异的光谱特征,与叶绿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多种线性和非线性数学方法进行复垦植被叶绿素估算模型构建和比较,筛选出适合复垦植被的最佳估算模型。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环境胁迫下的植被进行光谱对照分析发现:在原始光谱上,复垦植被的可见光范围光谱反射率明显高于正常植被,复垦植被在“红谷”位置均出现红移现象。在一阶导数光谱上,不同环境胁迫下的在导数光谱变化上大致相同,只有在520 nm、700 nm波长位置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小波变换中,在d5尺度时,不同环境胁迫下的植被曲线的小波系数值出现相交情况,能明显区分胁迫状态。分数阶微分处理使得复垦植被的反射率大幅度超过正常植被,差异极大,随着分数阶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2)分析各光谱数据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筛选出针对矿区复垦地中六种植被的敏感光谱信息。除了湿地松之外,其他复垦植被的敏感光谱特征参数在原始及一阶导数光谱、分数阶微分、小波变换均有分布,主要的光谱特征分布在550 nm、690 nm、710 nm附近,属于可见光和近红外范围。不同植被的敏感光谱参数存在异同;(3)分别采用植被指数、PLSR以及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复垦植被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在43种植被指数中筛选相关性最高的五个,分别于每种植被建立单植被指数和多元回归分析估算模型,红叶石楠和山茶的估算精度最高。随机森林估算模型为复垦植被叶绿素三种估算模型中的最佳模型。湿地松的相关性最低,预测精度最差,主要原因可能是叶片形状导致测量数据的误差。
韩群琦[3](2020)在《以松脂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喷雾助剂研制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松脂二烯是源自松脂的环烯烃二聚体,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为拓宽松脂二烯应用,研制了松脂二烯喷雾助剂(PA),并对比国外产品Vapor Gard(VG),检测了两种喷雾助剂的展布润湿性能,观测了叶面形态特征,分析检测了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积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在光照下对农药持效的作用。本文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研制松脂二烯喷雾助剂。以相容性、流动相和稳定性为指标,筛选合适溶剂与乳化剂,确定喷雾助剂配方为:松脂二烯50%,萜烯树脂1%,松节油19%,正丁醇20%,表面活性剂10%,配制制成松脂二烯喷雾助剂(PA)。松脂二烯有效含量、乳液稳定性、热贮、冷贮稳定性等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农药助剂的技术标准。2.测定松脂二烯喷雾助剂润湿性能。添加PA与VG助剂均可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分别在1%添加量时,较清水对照降低66.7%和58.8%;PA与VG助剂均能显着降低液滴在红叶石楠和山核桃叶上的接触角,PA助剂在两种叶片上的各浓度效果普遍优于VG助剂,其中添加1%PA时可以在两种叶面完全铺开。由此说明,PA与VG均具良好的展布润湿性能,其中PA效果更优。3.松脂二烯喷雾助剂在叶面成膜性能表征。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发现,PA与VG助剂均能在红叶石楠和山核桃两种叶面上覆盖成膜,其中PA助剂对比VG助剂成膜更均匀。两种助剂均能与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和戊唑醇乳油不同农药制剂良好地混用,形成的薄膜均能包裹药物颗粒并粘附在叶面。4.研究松脂二烯喷雾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积性能影响。利用Deposit Scan软件分析水敏纸采集的雾滴,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指示剂沉积量。结果表明,添加0.1%PA可显着增加雾滴均匀度,进而使雾滴覆盖率提高35.6%,沉积量提高28.8%。PA提升沉积效果虽未达到低容量专用喷雾助剂红雨燕的水准,但优于VG助剂,且用量低。5.研究松脂二烯喷雾助剂提高农药抗光解能力的性能。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氙灯光解后的甲维盐保留量,光照8 h后,添加0.5%PA和0.5%VG处理组中甲维盐保留量达57.2%和47.9%,而对照仅剩30.7%;测定喷药叶片日光照射后的杀虫活性,光照3 d及以后,加0.5%PA和0.5%VG处理组生测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说明PA和VG助剂均能提高农药有效成分的抗光解能力,减缓药物光解速度,从而延长农药持效期。松脂二烯喷雾助剂PA各项性能均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类产品VG。PA助剂能促进液滴沉积,进而帮助药液在叶面铺展润湿,成膜后,能降低有效成分光照降解,可延长持效时间。在农药喷雾药液中添加松脂二烯助剂,可系统提高农药利用率,符合“减药增效”的农药使用方向。
雷声渊[4](2020)在《机器学习结合Android手机的病虫害棉叶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棉花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经济作物,棉花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地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我国棉花每年大约有15%的经济损失源于病虫害。目前针对棉花病虫害的识别主要依赖于人工识别,劳动力成本大,识别过程中主观性因素较强。开发一种智能识别棉花病虫害的软件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适应智慧农业发展需要,解决我国病虫害棉叶检测识别效率低,可靠性差的问题,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和棉花病虫害发生特点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内容:(1)采集健康、红叶茎枯、红蜘蛛、枯萎、黄萎、双斑萤叶甲棉花叶片图像各975张作为样本集。训练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极限学习机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2)对三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得出:支持向量机模型在核函数为多项式核函数时,模型对病虫害棉叶图像的融合特征(灰度共生矩阵+Hu7+颜色直方图)的训练准确率为:99.99%,测试准确率为:96.11%;激活函数为Sigmoid的极限学习机在隐层神经元数目为200时对病虫害棉叶颜色直方图特征的训练准确率为:98.33%,测试准确率为:95.55%;迁移学习方式下学习率取0.001的微调CaffeNet模型对病虫害棉叶的训练准确率为:100.00%,测试准确率为:99.91%。(3)应用混淆矩阵对本研究中的最优模型(迁移学习方式下学习率取0.001的CaffeNet模型)进行性能测试分析,计算得出该模型的平均查准率为98.24%,平均查全率为98.09%,平均F1得分为98.12%,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4)利用Android Studio平台结合JNI技术完成App程序框架、主功能界面的设计和模型移植。该App主要包括病虫害棉叶图像获取功能、特征提取功能和检测识别功能。
李艺嘉[5](2020)在《基于机器视觉的谷子叶片病害的图像识别》文中研究表明谷子是我国主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占据世界播种面积的80%,产量约占世界谷子总量的85%。以相同的种植面积作为前提,谷子的产投比和经济效益都优于玉米、小麦等主要作物。然而,每年因病虫害问题造成了谷子粮食产量的严重损失,且不同类别的谷子叶片病害的防治措施均有所差别。基于病害类别的相似性和多样性,寻找一种有效的自动检测方法是解决病害问题的重要保障。本文以谷瘟病、白发病、胡麻斑病、锈病、红叶病作为试验对象,采用基于机器视觉的识别方法实现五种谷子叶片病害的分类判别,为谷子叶片病害的自动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科学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谷子叶片病害的图像采集和变化趋势分析。利用手机作为拍摄工具对谷瘟病、白发病、红叶病等五种谷子叶片病害类型进行图像采集,该病害的试验背景为复杂背景。选择病害类型中的白发病和红叶病进行观察,针对同一病害植株作变化趋势分析,发现白发病和红叶病仅需13天就可完成由早期到晚期的过渡。(2)复杂背景下的谷子叶片病害的图像分割研究。采用基于形态学的无边界主动轮廓方法完成复杂背景下的谷子叶片病害的分割,该方法结合了灰度图像的形态学操作,并引入窄带快速法完成叶片轮廓的边缘检测,实现了复杂背景下谷子叶片病害的分割。针对分割后谷子叶片病害,分别利用基于超绿特征的最大类间方差法、基于种子点选取的区域生长法、基于Lab空间的K-Mean聚类算法这三种不同方法进行分割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基于超绿特征的最大类间方差法的效果最佳,能完好的分割出五种谷子叶片病害的病斑部分,可用于后续的特征提取环节。(3)谷子叶片病害的特征形成和优化。试验分析五种谷子叶片病害的特征表现,对五种病害的RGB、Lab图像的颜色矩特征进行提取,根据灰度共生矩阵和灰度梯度共生矩阵的灰度、梯度信息提取其纹理特征,依据病斑二值图像提取形态特征,构建34维的原始特征空间。运用蚁群算法对该特征空间进行降维处理,使特征维度由之前的34维降低到16维,减少了不必要的冗余特征。(4)支持向量机的参数优化及分类识别。试验以蚁群优化后的16维特征组合作为输入样本,以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识别工具。试验总样本数为900个,包含谷子叶片病害及健康谷子叶片在内的六类样本,每种病害的样本数为150,其中600个样本作训练集,300个样本作测试集。选择网格搜索法与本文的灰狼优化算法作对比分析,基于灰狼优化的分类识别率达到了96.67%。相较于网格搜索法,识别率提高了5.34%,识别时间缩短了233.4s。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的谷子叶片病害的分类识别是有效的,能够实现五种谷子叶片病害的自动检测。
景琦,武悦萱,校思泽,胡小瑛,韩佳怡,王晶,张蓓蓓[6](2019)在《红叶石楠不同叶位和光照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征差异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景观植物红叶石楠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叶位和光照方位对红叶石楠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和光系统Ⅱ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叶石楠生长于背阴低位处的叶片长势最好;植物叶片随着叶位的上升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能转化率(Fv/Fm)和光化学指数(PIabs)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背阴面Fv/Fo、Fv/Fm和PIabs值普遍高于向阳面,其中以背阴低位和中位处的值为最高;PSⅡ捕获能量从QA传递到QB的效率(ψo)、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和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随着叶位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背阴面的值低于向阳面,并且以背阴低位处的值为最低;植物背阴面叶片单位激发态面积反应中心数目(RC/CSo)、吸收的光能(ABS/CSo)、被反应中心捕获的光能(TRo/CSo)、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CSo)都低于背阴面,随着叶位的不断升高RC/CSo、ABS/CSo、TRo/CSo、ETo/CSo值都呈下降趋势,并且存在显着性差异,用于热耗散的能量(DIo/CSo)无显着性差异,其中以背阴低位的比活性参数为最高;光照对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曲线(OJIP)有一定的影响,向阳面的OJIP曲线没有明显的J相和I相,不同叶位之间的OJIP曲线没有显着差异。
盛辉[7](2019)在《环境作业变量对植保无人机喷雾参数的影响及田间防效验证》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植物病虫害的飞防产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有2万多台植保飞行器,其中95%以上为植保无人机。本文以搭载四个XR11001VS喷头的大疆MG-1S植保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全面研究了温度、风速、植被类型等环境变量及作业高度等作业变量对喷雾参数的影响,以确定植保无人机田间作业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对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时的雾滴监测是通过水敏纸显色来完成的。根据需要研究的环境因子与作业变量,科学设置水敏纸来完成不同作业条件下的雾滴空间分布的数据采集工作,通过进一步的雾滴密度、有效喷幅、雾滴粒径、飘移距离等指标的计算,最终确定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时的环境变量和作业变量对各项飞防指标的影响。研究还通过植保无人机防治红叶李上桃粉蚜的田间试验来进一步确证飞防作业的雾滴空间分布特征及飞防控制效果。研究表明,大疆植保无人机的飞防作业高度对药剂的雾滴密度、有效喷幅、雾滴粒径等有着直接的影响。植保无人机的有效喷幅与作业高度密切相关。无人机作业的有效喷幅起初会随着作业高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当作业高度上升至5.9m时,有效喷幅达到6.7m的最大值;当作业高度的继续增加时,有效喷幅反而会不断减小,当作业高度上升至9.8m时,有效喷幅降至3.9m。从雾滴变异系数(CV值)和雾滴体积中值直径(体积中径VMD)两个分析指标来看:雾滴CV值呈现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特征,即雾滴分散的稳定性随着作业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9m处CV值为0.2567,作业高度提升到5.9m时,雾滴稳定性最高,CV值降低到0.1408。雾滴体积中值直径DV0.5是雾滴粒径分布中最能体现喷雾特性,最能代表雾滴整体分布水平的值。随作业高度的增加,有效范围内的平均VMD值呈现出不同的下降变化趋势。在作业高度4.1m以下时,平均VMD值随作业高度的增加而缓慢降低;作业高度在4.1-7.2m之间时,作业高度的增加会快速降低雾滴的平均VMD值;作业高度达到7.2m及以上时,VMD值趋向于110μm的稳定值。飞防作业时的环境相对湿度会对雾滴沉降造成直接影响。在6m的飞防作业高度上,当环境相对湿度为85%,其效喷幅达到6.8m,有效喷幅内小雾滴(<175μm)占比为84.4%;当相对湿度降至35%时,6m作业高度的有效喷幅则降至2.3m,有效喷幅内小雾滴占比也降至62.9%。数据表明,相对湿度较低时,干燥气流会加速雾滴在下降过程中的蒸发,从而最终影响到雾滴沉积、有效喷幅及不同粒径的雾滴占比。当作业高度达到9.8m时,85%相对湿度下,飞防的有效喷幅也仅为3.9m,有效喷福幅内小雾滴占比则为61.5%。飞防作业时的干燥环境或较长的下落距离均会加强气流对雾滴的蒸发作用,这种作用还可能形成叠加,加速雾滴蒸发过程。飞防作业时的侧风会导致雾滴的飘移,当侧风速达到0.6m/s时,雾滴的飘移距离为1.75m;当侧风速达到2.3m/s时,雾滴的飘移距离达到了3.35m,雾滴的飘移与侧风速强度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小粒径雾滴受到的飘移影响更大,侧风导致的雾滴飘移会降低小雾滴在有效喷幅内雾滴的占比。当侧风速强度从0.1m/s增加到2.3m/s时,有效喷幅内沉降的小雾滴所占的比例会由69.8%降低到40.2%。雾滴飘移会增加雾滴的扩散范围,但不能增加雾滴的有效喷幅,相反侧风速过大会导致雾滴的有效覆盖范围变小。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时对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均有良好的穿透能力,大量雾滴能够穿透桂花冠层到达底层叶片或到达狗尾草各个部位。桂花底层叶片雾滴沉积量为顶层叶片的63.51%,而底层叶片的雾滴密度也达到了顶层密度的71.10%。飞防雾滴对草本植物狗尾草的穿透效果更好,叶片背面不同部位的雾滴密度非常接近,波动范围在213.90-227.66个/cm2;其平均雾滴密度甚至高出叶片正面42.47%;但雾滴在植物叶片正面的沉积量要大于在植物叶片背面;叶片尖端的沉积量要高于叶片底部。植保无人机形成的下压风与空气乱流有助于雾滴,尤其是小粒径雾滴在树冠的下层空间及叶片背面的附着。植保无人机对红叶李上的桃粉蚜的田间防治,采用的是喷洒植物源杀虫剂6%鱼滕酮乳液400倍稀释液,进行低剂量喷雾防治。雾滴监测显示无论是树冠的上层或下层,叶片正面的雾滴沉积密度都显着高于叶片背面;其中树冠上、下层叶片正面的雾滴沉积密度分别为72.21个/cm2和129.42个/cm2,显着高出其叶片背面雾滴密度值的25.36个/cm2和46.45个/cm2。药剂飞防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防治第7d时,上层和下层桃蚜校正防效分别为83.8%和95.1%。下层防效高于上层的原因在于下层叶片背面的雾滴密度为上层叶片背面密度的1.83倍,能更好地杀灭位于叶背的蚜虫。因此,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时的雾滴空间分布、有效喷幅、雾滴沉积量与雾滴密度等均与环境因素中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植物类型及飞防作业高度等密切相关,需要在飞防作业时予以认真考虑,以确保达到理想的田间防治效果。
涂鹏飞[8](2019)在《几种植物轮作模式对农田土壤Cd污染的修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择合适的耐受作物进行边生产边修复是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分别在望城区、醴陵市、株洲县和湘潭县某地进行大田试验选用8种对重金属具有较强耐受性作物,冬季分别种植油菜、红叶甜菜、菊苣、东南景天,夏季分别种植花生、油葵、高粱、苦荬菜,形成红叶甜菜-花生、油葵-花生、油菜-油葵、油菜-高粱、油葵-东南景天-花生、花生-东南景天-油葵、东南景天-菊苣、烟草-花生-菊苣这八种两季或三季轮作体系,同时进行菊苣和苦荬菜刈割试验,探究这八种植物轮作模式的对重金属的修复潜力。在长沙市望城区群力村Cd轻度污染土壤上进行冬季种植红叶甜菜,油菜,夏季复种植花生;和春末种植油葵,夏季复种植花生、高粱的轮作模式,探究重金属修复潜力。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油葵、红叶甜菜各部位Cd富集系数除花生果实外均大于1,对Cd均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油葵-花生、红叶甜菜-花生轮作模式种植一季可提取土壤Cd总量分别为40.80 g·ha-1和53.34 g·ha-1。修复效率分别为5.74%和7.50%,红叶甜菜-花生、油葵-花生轮作模式均对土壤中重金属Cd有较好的修复潜力。油菜-油葵模式和油菜高粱模式种植一季可提取土壤Cd总量分别为33.82 g·ha-1和36.18 g·ha-1,土壤Cd修复效率较低于前两种轮作模式,为4.22%和4.52%,该试验基地红叶甜菜-花生模式修复潜力最大。在醴陵市望黄沙洲村Cd轻度污染土壤上进行经济作物与超富集作物轮作,油葵-东南景天-花生、花生-东南景天-油葵、烟草-花生-菊苣和东南景天-菊苣四种模式探究重金属修复潜力。醴陵花生、油葵、东南景天模式中花生、油葵、东南景天对Cd的富集系数除花生果实外都大于1,油葵-东南景天-花生、花生-东南景天--油葵两种轮作模式分别能带走114.12 g·ha-1和105.6 g·ha-1,修复效率为15.46%。轮作完一季烟草-花生-菊苣,总共壳带走镉85.71 g·ha-1,修复效率为10.30%。在东南景天-菊苣模式下,东南景天地上部分带走镉71.99g,地上部分是地下部分的15.06倍。菊苣刈割12次总共可带走镉77.56 g·ha-1。醴陵轮作一季东南景天与菊苣可带走镉总量为154.32 g·ha-1,修复效率达到21.43%,修复潜力巨大。在株洲县大坝村和湘潭县杉荫村Cd中轻度污染土壤上种植苦荬菜、菊苣,进行牧草刈割实验。菊苣单独刈割实验和苦荬菜单独刈割实验修复效率较低,均为2-5%之间。综和修复效率和经济价值,烟草-花生-菊苣和花生-东南景天-油葵模式既具有较高的修复效率,又有不错的经济价值,是一种优秀的可替代传统油菜-水稻进行边修复边生产的模式。
张超,战斌慧,周雪平[9](2017)在《我国玉米病毒病分布及危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病毒病害给我国的玉米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我国玉米上检测到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甘蔗花叶病毒、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等12种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分布情况。同时对玉米粗缩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鼠耳病、玉米红叶病和玉米致死性坏死病等主要玉米病毒病害的发生流行、症状危害和防治措施作了介绍。
段佳丽[10](2013)在《丹参根部病害发生微生态机制与放线菌促生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国内外需求量日益增加的热门药用植物,丹参连作根系病害已成为其人工栽培扩大化的主要限制因素,寻找合适有效的病害防治途径是目前解决丹参根系病害问题的首要任务。本研究从根际微生态角度出发,通过对丹参病株与健株根系、根区及根表土壤微生物区系,以及根区土壤与叶片养分的系统比较研究,确定了丹参根部病害的主要致病菌及优势微生物,揭示了丹参3种根部病害发生的土壤微生态机制;通过丹参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拮抗放线菌筛选鉴定,获得了丹参根腐病的致病菌及8株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广谱生防放线菌;通过2年田间试验,证实了生防放线菌对丹参的防病促生效果,初步探明了放线菌剂作用的微生态机理。该结果为丹参连作土传根部病害微生态机制揭示及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试验证据及生防菌株。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丹参根系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从收获期丹参健株根系韧皮部、木质部中分离得到6株可培养内生细菌,分别归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根瘤菌属(Rhizob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新鞘脂菌属(Novosphingobium)。研究发现放射型根瘤菌(R. radiobacter)和阿氏芽孢杆菌(B. aryabhattai)这2株细菌的细胞悬液(约109cell·mL-1)以及十字花科假单胞菌(Ps.brassicacearum subsp. neoaurantiaca)、放射型根瘤菌(R. radiobacter)、假单胞菌属帚形菌(Ps. thivervalensis)和阿氏芽孢杆菌(B. aryabhattai)这4株细菌的无细胞发酵滤液对甜瓜种子的胚轴和胚根有明显的促生作用。但是这6株内生细菌的无细胞发酵滤液对丹参根腐病病原真菌均无明显的抑菌活性。(2)丹参3种根部病害发生的微生态机制对丹参红叶病、枯萎病和根腐病病株与健株根区土壤与叶片养分,以及根区、根表土壤中的微生物区系分别进行比较研究,探索根部病害发生的微生态机制。丹参红叶病:①红叶病植株叶片中N、P、K元素含量均显着低于健株,而根区土中速效P元素与健株根区土无显着差异,速效N、K元素含量均显着高于健株根区土,表明丹参红叶病害发生与P元素缺乏有关,但植株缺磷不是由于土壤供磷不足所致。②与健株相比,丹参红叶病植株根区、根表土壤中细菌数量分别减少41.3%、78.8%,真菌数量分别增加156.6%、14.3%,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189.5%、127.5%。③在丹参红叶病株根区、根表土壤中,6种优势真菌、4种优势放线菌及2种优势细菌可能为有害微生物。优势真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三线镰刀菌(F. tricinctum)、焦曲霉(Aspergillus calidoustus)、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及座囊菌(Dothideomycetes sp.);优势放线菌为砖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lateritius)、威威达湖伦茨氏菌(Lentzea waywayandensis)、马铃薯疮痂病原链霉菌(S. stelliscabiei)及山丘链霉菌(S. collinus);优势细菌为阿氏芽孢杆菌(B. aryabhattai)及水生细菌(Piscinibacter aquaticus)。这些优势微生物可能通过影响根系生长及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引起丹参出现缺磷现象。丹参枯萎病:①在丹参枯萎和枯死病株叶片组织中,N、P、K含量均显着低于健株;而在根区土壤中,有机质和N、P、K含量均高于健株。说明枯萎病发生与土壤养分供应无关。②丹参枯死病株根区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健株增加168.0%、852.8%和247.4%(P<0.05),根表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健株增加72.6%、2020.0%和424.2%(P<0.05)。③在丹参枯萎和枯死病株根区、根表土壤中,2种优势真菌腐皮镰刀菌(F.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均为植物根系病害病原菌。在枯死病株的根区及根表土壤中:这两种真菌总数分别占优势真菌总数的61.8%及100%,其中腐皮镰刀菌分别占57.0%及99.6%,其数量分别为健株的7.4倍及75.9倍,即腐皮镰刀菌为丹参枯萎病的主要致病菌。丹参枯萎病的发生与丹参根区、根表土壤微生物区系异常密切相关,其中腐皮镰刀菌的大量增加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丹参根腐病:①在发病末期病株叶片中,N、P、K元素含量均高于健株。并且病株根区土壤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均高于健株根区土壤,其中有机质、速效P和速效K在发病末期植株根区土壤中含量最高,分别是健株的2.9、2.3和1.6倍,同时pH值最低,较健株根区土壤低12.3%。说明丹参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养分供应无明显关系,且病株根系因病原菌侵染导致吸收功能下降,引起病株根区土壤中速效磷钾残留量大幅度增加。②在丹参根区土壤中,发病初期、中期及末期病株细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减少36.5%、54.1%及80.2%;真菌数量分别较健株增加160.8%、191.0%及310.6%;发病中期和末期病株放线菌数量分别减少52.2%和51.9%。在根表土壤中,发病初期、中期及末期病株细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减少35.0%、增加147.7%及498.0%;发病初期、中期及末期病株真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64.0%、365.8%及1312.9%;发病初期和末期病株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58.4%和989.1%。在丹参根系中,发病初期、中期及末期病株的细菌数量分别是健株的1.5、24.3及13.1倍;发病末期丹参病株根系真菌数量约是中期病株的4.3倍,且放线菌数量较健株增加225.6%。③在丹参病健株根区、根表土壤以及根系中分离得到6株优势真菌,有4种为疑似有害微生物,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腐皮镰刀菌(F. solani)、镰刀菌(Fusarium sp.)及布雷正青霉(Penicillium. brefeldianum),其中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和腐皮镰刀菌(F. solani)均是已知的植物根系病害致病菌。丹参根腐病的发生与土壤微生物区系异常密切相关,根区、根表土壤真菌数量大幅度增加是丹参根腐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综上所述,丹参红叶病、枯萎病和根腐病的发生与丹参根区、根表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异常密切相关,与土壤养分供应无显着关系,且根系发病后还会导致丹参根系吸收功能下降,根区土壤中速效磷钾残留量大幅度增加。(3)丹参根腐病病原真菌分离鉴定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丹参根腐病植株根系中共获得19株真菌分离物,通过丹参根系离体侵染试验得到4株病原真菌,通过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腐皮镰刀菌(F.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各2株。(4)丹参根腐病拮抗放线菌筛选鉴定利用琼脂块拮抗圈测定和发酵液抑菌率测定法从300株供试放线菌中筛选出22株对腐皮镰刀菌(F.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有显着拮抗性的放线菌,其中有8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D62,F54,D3,D38,Act8,L8,Act12,Act1),分别为锈赤蜡黄链霉菌(S. rubiginosohelvolus, D62)、林可链霉菌(S. lincolnensis, D3)、橄榄色链霉菌(S. olivaceus, D38)、密旋链霉菌(S. pactum, L8, Act12)、加州链霉菌(S.californicus, Act1)以及(Streptomyces sp. F54, Act8)。其中放线菌D62、F54、D3和Act8对腐皮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抑制作用明显,抑菌率为31.0%~55.6%。菌株L8、D62和Act12对4株病原真菌的单位菌体抑菌率为18.3%~91.0%;菌株D62和F54对尖孢镰刀菌1的拮抗环宽度分别为7.0和6.8mm,其发酵滤液对其抑菌率分别达53.5%和51.4%。(5)Act12放线菌菌剂对丹参的促生作用及根域微生态的调整效应放线菌剂Act12+草木灰蘸根接种具有如下作用:①对丹参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小区试验中,与对照相比,放线菌剂稀释10倍、100倍处理丹参茎叶鲜质量分别增加29.7%、35.5%,根鲜质量分别增加44.0%、39.6%,根干质量分别增加26.3%、33.3%。在大田试验中,放线菌剂蘸根处理丹参增产2022.0kg·hm-2。②能显着提高丹参产量及药材中丹参酮IIA、丹酚酸B和丹参素含量及单株产量,改善药材品质。在小区试验中,放线菌剂稀释100倍处理丹参根内丹参酮ⅡA、丹酚酸B及丹参素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75.0%、102.6%及110.0%,三者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48.7%、230.6%及242.6%。在大田试验中,放线菌剂蘸根处理丹参根内丹酚酸B、丹参素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9.4%、20.8%,二者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7.1%、28.5%。③能明显调整丹参植株根域土壤微生态平衡,减少有害微生物数量,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改善微生物区系。在丹参根区土壤中,放线菌处理细菌、真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减少58.8%、34.8%,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增加85.3%。③在放线菌处理丹参根区、根表土壤中,有7种优势微生物可能对丹参生长有促进及抗病作用:2株优势细菌假中间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pseudogrignonense)和鞘脂菌(Sphingobium aromaticiconvertens);5株优势放线菌为黄暗色链霉菌(S.xanthophaeus)、微管螺旋链霉菌(S. capillispiralis)、马特链霉菌(S. matensis)、教酒链霉菌(S. chartreusis)和林可链霉菌(S. lincolnensis)。有4株优势真菌可能对丹参根系有害,分别为黄曲霉(As. flavus)、黑曲霉(As. niger)、露湿漆斑菌(M. roridum)和红球丛赤壳菌(Nectria haematococca)。关于这几种真菌对其他作物的有害作用已有报道。④放线菌剂接种对丹参根结线虫侵染有强烈抑制作用,可使大田根结线虫侵染率降低50%,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放线菌剂减弱了病原菌真菌对丹参根系的侵染,导致线虫侵染下降所致。(6)Act12放线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对丹参的促生作用及根域微生态的调整效应Act12放线菌菌剂与腐植酸钾混合施用具有如下作用:①能增强菌剂对丹参的促生效果。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丹参成活率较对照提高8.7%,收获时的死亡率较对照减少39.0%;茎叶鲜质量、根鲜质量、单株根鲜质量、根干质量以及单株根干质量分别较对照增加6.1%、28.6%、11.1%、36.3%以及9.0%。②可以调整丹参植株根域土壤微生态平衡,降低有害微生物数量,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改善微生物区系。在丹参根表土壤中,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B/A值较对照降低78.4%,A/F值较对照增加95.0%。在丹参根系内,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细菌数量较对照增加195.0%,未检测到真菌和放线菌存在。③在放线菌处理丹参根区、根表土壤中,有6种优势菌可能对丹参生长及抗病有益:3株优势细菌分别为硝基愈疮木胶节杆菌(Arthrobacter nitroguajacolicus)、放射型根瘤菌(R. radiobacter)和弗雷德里克斯堡假单胞菌(Ps. frederiksbergensis);3株优势放线菌分别为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 diastatochromogenes)、砖红链霉菌(S.lateritius)和卡伍尔链霉菌(S. cavourensis)。有2株优势菌疑为有害微生物:优势细菌为耐寒短杆菌(B. frigoritolerans),1株优势放线菌为肿痂链霉菌(S. turgidiscabies)。这2种菌对其他作物的有害作用已有报道。④对丹参根结线虫侵染有强烈抑制作用,可使田间根结线虫侵染率降低49.6%。
二、水稻红叶的原因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红叶的原因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娄底地区辣椒连作障碍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
1.2 调查内容 |
1.3 试验方法 |
1.3.1设施辣椒疫病病害调查方法 |
1.3.2设施辣椒连作障碍程度划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娄底地区辣椒产地基本情况 |
2.2 辣椒连作对病害的影响 |
2.3 不同地区辣椒的主要病害与防治措施 |
3 结论与讨论 |
(2)稀土矿区复垦植被叶片光谱特征及叶绿素含量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被环境胁迫下的光谱特征研究进展 |
1.2.2 植被叶绿素含量估算研究进展 |
1.2.3 矿山高光谱遥感监测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植被光谱数据及叶绿素采集 |
2.2.1 典型复垦植被介绍 |
2.2.2 高光谱数据获取 |
2.2.3 叶绿素含量测定 |
2.3 复垦植被高光谱数据变换处理 |
2.3.1 光谱数据预处理 |
2.3.2 光谱数据一阶导数变换 |
2.3.3 光谱数据小波变换处理 |
2.3.4 光谱数据分数阶微分处理 |
2.3.5 光谱数据植被指数分析 |
2.4 复垦植被叶绿素高光谱估算方法 |
2.4.1 单因素回归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 |
2.4.2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方法(PLSR) |
2.4.3 随机森林算法 |
2.4.4 估算方法检验 |
第三章 稀土矿区环境胁迫下的植被光谱特征分析 |
3.1 基于原始光谱的植被光谱特征分析 |
3.2 基于一阶导数光谱的植被光谱特征分析 |
3.3 基于小波变换的植被光谱特征分析 |
3.4 基于分数阶微分的植被光谱特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垦植被叶绿素敏感光谱参数筛选 |
4.1 基于原始光谱的复垦植被敏感参数提取 |
4.2 基于一阶导数光谱的复垦植被敏感参数提取 |
4.3 基于小波变换的复垦植被敏感参数提取 |
4.4 基于分数阶微分处理的复垦植被敏感参数提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垦植被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估算 |
5.1 基于植被指数的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构建 |
5.1.1 单植被指数估算模型构建 |
5.1.2 多元逐步回归估算模型构建(MSR) |
5.1.3 单一植被指数估算模型精度验证 |
5.1.4 多元逐步回归(MSR)估算模型精度验证 |
5.2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叶绿素含量估算 |
5.3 随机森林算法叶绿素含量估算 |
5.4 模型估算精度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以松脂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喷雾助剂研制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农药沉积利用的影响因素 |
1.2 喷雾助剂概述 |
1.2.1 喷雾助剂的发展 |
1.2.2 喷雾助剂分类及增效机制 |
1.2.2.1 表面活性剂类 |
1.2.2.2 无机盐类 |
1.2.2.3 有机硅类 |
1.2.2.4 矿物油类 |
1.2.2.5 植物油类 |
1.2.2.6 高分子聚合类 |
1.3 喷雾助剂对农药使用的影响 |
1.3.1 喷雾助剂对药液沉积量的影响 |
1.3.2 喷雾助剂对药液展布性的影响 |
1.3.3 喷雾助剂对药液渗透吸收的影响 |
1.3.4 喷雾助剂对农药持效的影响 |
1.4 松脂二烯概述 |
1.4.1 松脂二烯结构与性质 |
1.4.2 松脂二烯的研究进展 |
1.4.3 松脂二烯的应用 |
1.5 论文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
2 松脂二烯喷雾助剂研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溶剂筛选 |
2.2.2 乳化剂筛选 |
2.2.3 喷雾助剂质量指标检测 |
2.2.3.1 松脂二烯含量检测 |
2.2.3.2 pH测定 |
2.2.3.3 热贮稳定性测定 |
2.2.3.4 低温稳定性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溶剂筛选 |
2.3.2 乳化剂筛选结果 |
2.3.3 质量性能指标测定 |
2.4 结论与讨论 |
3 松脂二烯喷雾助剂表面性能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助剂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
3.2.2 助剂溶液静态接触角的测定 |
3.2.3 成膜性能表征 |
3.2.3.1 药剂配制 |
3.2.3.2 表征观察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助剂溶液表面张力结果分析 |
3.3.2 助剂溶液静态接触角结果分析 |
3.3.3 成膜表征结果 |
3.4 结论讨论 |
4 松脂二烯喷雾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积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供试药剂与助剂 |
4.1.2 试验仪器与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采集点设置 |
4.2.2 无人机喷施 |
4.2.3 雾滴分析 |
4.2.4 雾滴沉积量测定 |
4.2.5 雾滴粒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特性的影响 |
4.3.2 助剂对无人机喷雾雾滴沉积量的影响 |
4.4 结论与讨论 |
5 松脂二烯喷雾助剂对提高农药抗光解性能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氙灯光解试验 |
5.2.1.1 氙灯光照处理 |
5.2.1.2 甲维盐提取 |
5.2.1.3 HPLC检测条件 |
5.2.1.4 甲维盐标准溶液配制与添加回收率检验 |
5.2.2 日照光解试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甲维盐标准曲线 |
5.3.2 添加回收率 |
5.3.3 氙灯光解残留分析 |
5.3.4 日照光解生物活性分析 |
5.4 讨论与结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机器学习结合Android手机的病虫害棉叶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器学习的研究现状 |
1.2.2 机器学习在农作物病虫害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
1.2.3 基于Android手机的农作物病虫害识别研究现状 |
1.2.4 棉花病虫害检测研究现状分析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病虫害棉叶图像预处理及特征提取 |
2.1 图像数据获取 |
2.1.1 病虫害棉叶的判别 |
2.1.2 病虫害棉叶图像采集 |
2.2 图像预处理 |
2.2.1 图像几何变换 |
2.2.2 图像灰度化 |
2.2.3 图像增强 |
2.3 图象特征提取 |
2.3.1 纹理特征 |
2.3.2 颜色特征 |
2.3.3 形状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病虫害棉叶识别模型建立 |
3.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病虫害棉叶识别 |
3.1.1 支持向量机 |
3.1.2 模型训练与结果 |
3.1.3 结果分析 |
3.2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病虫害棉叶识别 |
3.2.1 极限学习机 |
3.2.2 激活函数的选择 |
3.2.3 模型训练与结果 |
3.2.4 结果分析 |
3.3 卷积神经网络结合迁移学习的病虫害棉叶识别 |
3.3.1 卷积神经网络 |
3.3.2 迁移学习 |
3.3.3 模型训练与测试结果 |
3.3.4 结果分析 |
3.3.5 学习率对模型的影响 |
3.3.6 迁移学习对模型的影响 |
3.4 模型比较 |
3.5 模型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ndroid手机病虫害棉叶识别软件的设计 |
4.1 软件开发环境 |
4.1.1 Android开发概述 |
4.1.2 开发环境 |
4.2 软件架构与流程 |
4.3 软件可行性分析 |
4.4 需求分析 |
4.5 软件主功能界面的实现 |
4.5.1 模型的调用 |
4.5.2 基于Android的棉叶识别软件主功能的描述 |
4.6 软件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就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项目与科研成果 |
附件 |
(5)基于机器视觉的谷子叶片病害的图像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谷子叶片病害的图像采集及预处理 |
2.1 谷子叶片病害的特征表现 |
2.2 谷子叶片病害的图像采集及预处理 |
2.3 谷子病害变化趋势分析 |
2.4 灰度图像的形态学操作 |
2.5 本章小结 |
3 复杂背景下的谷子叶片病害的图像分割研究 |
3.1 基于形态学无边界主动轮廓算法的复杂背景下谷子叶片病害的图像分割 |
3.1.1 Snake边缘分割模型 |
3.1.2 水平集演化理论 |
3.1.3 基于形态学无边界主动轮廓的图像分割 |
3.2 基于谷子叶片病害的图像分割 |
3.2.1 基于超绿特征的最大类间方差法分割 |
3.2.2 基于种子点选取的区域生长法分割 |
3.2.3 基于Lab空间的K-Mean聚类算法 |
3.3 谷子叶片病害的不同分割方法的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谷子叶片病害的特征形成及优化 |
4.1 谷子叶片病害的特征形成 |
4.1.1 谷子叶片病害的颜色特征 |
4.1.2 谷子叶片病害的纹理特征 |
4.1.3 谷子叶片病害的形态特征 |
4.1.4 特征形成的结果分析 |
4.2 基于蚁群算法的谷子叶片病害特征优化 |
4.2.1 蚁群算法原理及步骤 |
4.2.2 影响蚁群算法性能的重要参数 |
4.2.3 特征优选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谷子叶片病害的分类识别 |
5.1 基于谷子叶片病害的灰狼优化算法的分类识别 |
5.1.1 灰狼算法的基本原理 |
5.1.2 灰狼算法的实现步骤 |
5.1.3 灰狼算法的数学相关性分析及参数选择 |
5.2 支持向量机的算法原理 |
5.2.1 VC维理论 |
5.2.2 结构风险最小化 |
5.2.3 线性可分类型 |
5.2.4 线性不可分类型 |
5.3 基于谷子叶片病害的网格搜索法的分类识别 |
5.4 不同分类方法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红叶石楠不同叶位和光照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征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3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红叶石楠叶片Fv/Fo、Fv/Fm及PIabs的差异分析 |
4.2 红叶石楠叶片PSⅡ反应中心状态的差异分析 |
4.2.1 PSⅡ受体侧的差异分析 |
4.2.2 比活性参数的差异分析 |
4.3 红叶石楠叶片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特征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7)环境作业变量对植保无人机喷雾参数的影响及田间防效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航空植保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
1.2 飞防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 |
1.3 飞防在农林有害生物控制中的应用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大疆MG-1S植保无人机 |
3.1.2 其它材料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作业高度对雾滴水平分布的影响 |
3.2.2 不同侧风速对雾滴水平分布影响的测定 |
3.2.3 环境湿度对雾滴水平分布影响的测定 |
3.2.4 不同温度对雾滴水平分布影响的测定 |
3.2.5 雾滴在不同植物冠层空间分布的特征 |
3.2.6 大疆无人机对桃粉蚜的田间防治 |
3.3 数据处理 |
3.3.1 雾滴扫描与计数方法 |
3.3.2 有效喷幅的确定方法 |
3.3.3 雾滴的变异系数计算方法 |
3.3.4 数值平均值、标准差及差异显着性检验 |
3.3.5 田间防效计算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作业高度对雾滴水平分布的影响 |
4.2 侧方向风速对雾滴水平分布的影响 |
4.3 不同环境湿度对雾滴水平分布的影响 |
4.4 不同温度对雾滴分布的影响 |
4.5 不同植物对雾滴在冠层空间分布的影响 |
4.5.1 在草本植物狗尾草上的空间分布 |
4.5.2 雾滴在木本植物桂花树冠层的空间分布 |
4.6 植保无人机对桃粉蚜的田间飞防试验 |
4.6.1 雾滴在红叶李上的空间分布 |
4.6.2 对桃粉蚜的防治效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8)几种植物轮作模式对农田土壤Cd污染的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重金属污染现状和危害 |
1.1.2 常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 |
1.2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现状 |
1.2.1 植物修复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1.2.2 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 |
1.2.3 大生物量作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优势 |
1.2.4 修复重金属污染代表性经济作物 |
1.3 利用轮作模式种植修复土壤研究进展 |
1.4 植物修复与农艺措施 |
1.5 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
1.5.1 项目来源 |
1.5.2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试剂 |
2.1.1 仪器试剂 |
2.1.2 仪器试剂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概况 |
2.2.2 试验作物 |
2.2.3 管理活动 |
2.2.4 试验设计 |
2.2.5 土壤样品前处理 |
2.2.6 植物样品前处理 |
2.2.7 土壤样品的消解 |
2.3 修复潜力的计算(金属去除总量和土壤镉含量)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经济作物轮作模式修复能力比较 |
3.1 结果与讨论 |
3.1.1 望城经济轮作模式下的镉积累比较 |
3.1.2 轮作模式下的生物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比较 |
3.1.3 轮作模式修复潜力的比较 |
3.2 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油料作物与超富集作物轮作模式 |
4.1 结论 |
4.1.1 东南景天与经济作物轮作模式下的镉积累比较 |
4.1.2 东南景天与经济作物轮作模式修复潜力的比较 |
4.1.3 菊苣与经济作物轮作模式修复潜力的比较 |
4.1.4 菊苣与经济作物轮作模式修复潜力的比较 |
4.2 讨论 |
4.3 小结 |
第五章 牧草刈割实验对镉污染治理研究 |
5.1 结果 |
5.1.1 菊苣刈割的镉积累比较 |
5.1.2 菊苣刈割的镉提取量比较 |
5.1.3 苦荬菜刈割的镉积累比较 |
5.1.4 苦荬菜刈割的镉提取量比较 |
5.2 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各个轮作模式的修复效率对比 |
6.1 不同轮作模式经济效益的比较 |
6.1.1 试验作物经济价值简介 |
6.1.2 轮作模式经济价值比较 |
6.1.3 轮作模式修复效率比较 |
6.2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我国玉米病毒病分布及危害(论文提纲范文)
1 侵染玉米的病毒种类 |
1.1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
1.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
1.3 甘蔗花叶病毒 |
1.4 白草花叶病毒 |
1.5 玉米褪绿斑驳病毒 |
1.6 玉米鼠耳病毒 |
1.7 大麦黄矮病毒 |
1.8 黄瓜花叶病毒 |
1.9 留尼旺玉米线条病毒 |
1.1 0 其他玉米病毒 |
2 主要玉米病毒病害发生、分布及危害 |
2.1 玉米粗缩病 |
2.2 玉米矮花叶病 |
2.3 玉米致死性坏死病 |
2.4 玉米鼠耳病 |
2.5 玉米红叶病 |
2.6 其他玉米病毒病 |
3 玉米病毒病害的防控措施 |
3.1 培育抗病品种 |
3.2 控制传毒介体 |
3.3 田间栽培管理 |
3.4 抗病毒基因工程 |
(10)丹参根部病害发生微生态机制与放线菌促生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丹参连作障碍现状 |
1.3 丹参连作障碍发生机制 |
1.3.1 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
1.3.2 植物的自毒作用 |
1.3.3 植物根际土壤微生态失衡 |
1.4 丹参常见根系病害及防治方法 |
1.4.1 农业措施 |
1.4.2 化学防治 |
1.4.3 丹参品质遗传改良 |
1.4.4 生物防治 |
1.5 生防放线菌的抗病促生研究 |
1.6 植物内生细菌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7.1 目的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丹参根系内生细菌分离鉴定及促生活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内生细菌鉴定 |
2.2.2 丹参内生细菌对甜瓜种子萌发的促生作用 |
2.2.3 丹参内生细菌无细胞发酵滤液供试病原真菌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丹参红叶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丹参红叶病株叶片中 5 种元素含量 |
3.2.2 丹参红叶病株根区土壤养分含量 |
3.2.3 丹参红叶病株根区土和根表土的微生物区系 |
3.2.4 丹参红叶病株根区土及根表土中的优势微生物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丹参枯萎病发生的微生态机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丹参枯萎病株叶片中 5 种元素含量 |
4.2.2 丹参枯萎病株根区土壤养分含量 |
4.2.3 丹参枯萎病株根区和根表土壤微生物区系 |
4.2.4 丹参病株与健株根区及根表土壤中的优势微生物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丹参根腐病病、健株根域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丹参根腐病株叶片中 5 种元素含量 |
5.2.2 丹参根腐病株根区土壤养分含量 |
5.2.3 丹参根腐病株根区土、根表土和根系的微生物区系 |
5.2.4 丹参健株与根腐病株根域优势真菌种类及其比例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丹参根腐病病原真菌分离、鉴定及其侵染性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病原菌鉴定 |
6.2.2 真菌 rDNA-ITS 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
6.2.3 真菌的侵染性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丹参根腐病拮抗放线菌筛选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皿内拮抗作用 |
7.2.2 生防放线菌无菌发酵滤液对 4 株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
7.2.3 拮抗放线菌的鉴定结果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放线菌剂对丹参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材料 |
8.1.2 试验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放线菌剂对丹参的促生作用 |
8.2.2 放线菌剂对丹参品质的影响 |
8.2.3 放线菌剂对丹参抗根结线虫侵染的影响 |
8.3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放线菌对丹参促生作用的微生态机制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材料 |
9.1.2 方法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生防放线菌处理丹参根区土壤养分含量 |
9.2.2 生防放线菌对丹参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9.2.3 生防放线菌处理丹参根域土壤中的优势微生物 |
9.3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放线菌与腐植酸钾配施对丹参的促生作用及其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10.1 材料与方法 |
10.1.1 材料 |
10.1.2 方法 |
10.2 结果与分析 |
10.2.1 放线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对丹参的促生作用 |
10.2.2 放线菌剂处理丹参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 |
10.2.3 放线菌处理丹参根域土壤中的优势微生物 |
10.3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11.1 结论 |
11.2 创新点 |
11.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水稻红叶的原因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娄底地区辣椒连作障碍现状调查与分析[J]. 阳佳媛,段秋媛,金晨钟,郭开发,刘红彦. 农业科技通讯, 2022(01)
- [2]稀土矿区复垦植被叶片光谱特征及叶绿素含量反演研究[D]. 徐丰.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3]以松脂二烯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喷雾助剂研制及性能研究[D]. 韩群琦.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4]机器学习结合Android手机的病虫害棉叶识别研究[D]. 雷声渊.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5]基于机器视觉的谷子叶片病害的图像识别[D]. 李艺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2)
- [6]红叶石楠不同叶位和光照的叶片叶绿素荧光特征差异分析[J]. 景琦,武悦萱,校思泽,胡小瑛,韩佳怡,王晶,张蓓蓓. 陕西农业科学, 2019(12)
- [7]环境作业变量对植保无人机喷雾参数的影响及田间防效验证[D]. 盛辉.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8]几种植物轮作模式对农田土壤Cd污染的修复研究[D]. 涂鹏飞. 湖南农业大学, 2019
- [9]我国玉米病毒病分布及危害[J]. 张超,战斌慧,周雪平. 植物保护, 2017(01)
- [10]丹参根部病害发生微生态机制与放线菌促生作用研究[D]. 段佳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