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养工作离不开脚踏实地

牧养工作离不开脚踏实地

一、牧养工作离不了踏踏实实(论文文献综述)

车海肖[1](2021)在《“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乘着新时代的春风得以快速发展,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进程、促进高校立德树人任务顺利完成、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学科加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日益壮大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高已经成为制约该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高的关键因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生是将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准职业人、是高校思政课的后备师资力量,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关系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大建强,并将进一步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起到有效地推动作用。因此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既是学科之求,更是时代之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研究内容,在整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论作为理论依据,以教育部出台相关文件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岗位要求作为政策依据,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分为理论知识、理论情怀、理论信仰和理论运用四个方面。以全国四所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硕士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得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生是极其重视自身的学业发展和成长成才的,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认识到位、理论知识学习渐趋自觉、理论信仰逐渐确立、理论情怀日益凸显、理论宣传意识萌生;但是在谋求学科和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不足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有待深入全面、理论情怀不够深厚、理论研究能力欠缺、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不足。并从社会大环境、生源质量、提升载体和平台建设、硕士生培养方案、主体认知与动力等方面,剖析了问题的成因所在。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生自身要在熟读经典中夯实理论知识、在关注时代中厚植理论情怀、在增强自律中坚定理论信仰、在知行合一中增强理论运用,学校和社会应在构建提升机制、搭建提升平台、优化提升环境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升共同努力。

陈媛媛[2](2020)在《明代中后期的白银流通与货币白银化 ——以世俗小说为视角》文中指出明代的货币白银化是明代货币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并且已经有许多学者根据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对明代货币白银化的成因形成了三种主要看法:一是强调财政体制促动,二是强调市场发展需求,三是强调通货体制失序。除了这些观点外,还有学者认为货币供给制度以及市场的需要共同造就了明代的货币转型。从之前学者的研究可见,明代货币白银化这一说法已得到学界普遍认同,但白银在民间使用是否如学者研究一样广泛存在,尚待研究。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兴盛,形成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世情小说,还有部分笔记小说也较为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因此以明代小说为主要参考文献,在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前提下,从小说中白银的实际流通考察明代中后期的货币白银化情况。文中以民间的白银流通为切入点,利用中时段理论,将时间限制在明代中后期,首先利用历史文献学方法探究明代中后期国家层面的货币政策;再通过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研究小说中白银在商贸活动、日常生活、特殊场合、国家赋税、法律制度等多方面的使用状况,探讨白银的使用领域以及使用的广度;此外,还将白银与明代通行的大明宝钞以及铜钱进行比较,分析当时白银的购买力以及在民间的普及程度,同时也是对前文论证的补充解释;最终通过白银在民间流通中的使用状况,来进一步论证明代中后期大体上已经实现了货币白银化。本文因侧重于民间白银流通,因此利用大量世情小说作为参考,但同时注意与笔记小说以及正史资料的互相印证,以尽量还原事实。

杨旻旻[3](2020)在《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一个嘉绒村落——大坪村的田野调查,以该村最重要的宗教仪式——冬经为切入点,围绕仪式与村落社会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是一篇关于嘉绒地区村落社会的民族志。以期为理解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人们多样化的生存方式与族群身份选择、族群认同变迁及社会文化建构间复杂、动态地关系提供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田野点选择,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爬梳,并对文章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方法作出简要说明。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通过对大坪村自然人文环境和冬经仪式过程的描述,勾勒出其身处的多重文化场域。第二章为第二部分,探讨了仪式与大坪村人族群认同的关系,指出以冬经为代表的集体宗教仪式是大坪村人建构“安多嘉绒藏族”的基础。第三章、第四章为第三部分,通过观察仪式实践中个体间的互动,探讨村民的互助仪式和村落的互助体系是如何建构起大坪村社会关系网的。第五章、第六章为第四部分,分别对仪式与村政权威建构和仪式与宗教权威建构展开论述,以揭示大坪村村落社会整合的内生逻辑。第七章为正文的第五部分,以冬经仪式变迁为例,叙述大坪村人在资源竞争和利益角逐背景下,是如何对其文化表征展开重构的。结论部分是基于田野调查及国内外理论与个案研究的借鉴对全文作出的概括和总结。综上所述,大坪村人的生存空间一直处于多重文化交汇地带,交汇中有碰撞、有互换、有借用、也有创制。在此过程中,在认同的指引下,大坪村人逐渐构建起以自我为中心、自成体系的社会文化。在这一特定场域中,他们通过语言、习俗、信仰、规范等文化的诸多要素既保持了与嘉绒主文化的有机互动,又逐渐树立起独立于嘉绒主文化的自我中心地位。大坪村这样的个案,在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并非特例,对它展开探讨能够以小见大,为理解和反思“边缘”群体及其社会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民族志文本。

吴霖[4](2018)在《“诗意语文”理念下的阅读教学研究》文中认为“诗意语文”是灵动的语文,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自王崧舟老师提出“诗意语文”这一理念,不少一线教师争相模仿学习。“诗意语文”顺应了新课改发展的潮流,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时代血液,成为语文教学领域中一道美丽的风景,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成长。本文以“诗意语文”为指导理念对阅读教学进行研究,概述和梳理了“诗意语文”,并着重列举分析王崧舟、高万祥和董一菲的“诗意语文”教学实践,为当下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理想的现状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让诗意常伴课堂,让学生深刻领会“诗意语文”的真、善、美意蕴。“诗意语文”是在“本色语文”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学的眺望与发展,强调“诗意栖居”,助力学生成就诗意幸福的人生,同时“诗意语文”这一理念对阅读教学有所启迪和帮助。

林琳[5](2018)在《养气为本 行气第一 ——曾国藩语文学习观研究》文中提出曾国藩是清代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和文学家。他于清末社会变革之际立功建业,位极人臣。在为官行军之际,他对治学孜孜以求,通过终身无间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修养,完善自身精神。同时,他也通过大量日记、书信和诗文以自己的治学心得指导兄弟及后辈们读书。它们的内容博大丰富,见解独到深刻,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集大成。在语文学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上又形成了超越前人的独到见解,在当代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为理学家的曾国藩,在治学的过程中对“气”非常重视,多有表述。以其治学和指导弟子治学的经验和目标来看,曾国藩的语文学习观的核心是“养气”和“行气”。在他看来,语文学习的核心价值在于“养气”,他赋予“气”以丰富的内涵。在他的论着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所推崇的“气”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是在个人的禀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以“义理”为根基,以“内圣外王”为终极追求,以“明理进德”、“经世济用”为实践方法兼顾个人主体价值的完整系统。在作品中,气是个人的“风格”,语文学习是阅读“养气”及写作与习字“行气”共存互促的过程。这个看法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语文学习是一个精神丰盈的过程对当今的语文教育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养气”和“行气”的核心价值观指引下,在语文学习的方法上,曾国藩提倡因个人气禀和志趣不同因材施教,特别重视学习的心理环境及人文环境对读书治学的影响,强调立志有恒和切己体察的学习态度。这些方面的指引,有利于学习者形成终身“养气”的学习追求。这对于当今语文教学见文不见人的现象更具有拨乱反正的价值。曾国藩认为,阅读是养气的重要手段。因此,他强调“气”之根基书籍的阅读,注重对重要典籍的阅读指导,强调“广博”和“专精”的结合,提出“涵泳”作为一种阅读境界对人的精神修养的意义。在写作教学上,强调“行气”的作用,将文章气势与作者的精神品质结合起来,并在“行气”的要求下对写作学习和技巧方法做出了指导。在习字上也将“行气”理论运用于书法创作上,并具体落实到笔画和间架结构的讲解和指导上。为了后学们能更好在语文学习中颐精养气、行气作文,曾国藩编撰了体现其语文教育思想的《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以及《鸣原堂论文集》,成为后世学习的重要读本。曾国藩希望他的子弟后学们可以通过终身不断的学习,提升丰盈自身的精神世界,不断净化、超越自我,成为真正的君子;他重“养成”,重视语文学习的“实用性”,也重视诗意和情趣的培养。回望历史,曾国藩的语文学习观在当时显示出先进性,即使在当下,也依然显得博大,富有重要的价值。

季英霞[6](2017)在《周文璞《方泉先生诗集》校注》文中研究表明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质夫,山东汶阳人,南宋后期一位重要的江湖诗人。着有《方泉先生诗集》,现存诗歌256首,赋6篇。论文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对《方泉先生诗集》进行校注。以汲古阁本为底本,以清抄本、四库本、两宋名贤小集本、江湖小集本为校本,参校《宋百家诗存》和宋人小集六十八种以及其他重要文献资料,对《方泉先生诗集》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校勘,并对诗歌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官名、典故进行详细注释。在校注的基础上,对周文璞的思想及诗歌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研究。周文璞一生二仕二隐,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怀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这一点通过他对战争的复杂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理智上渴望做官,情感上向往隐居,二者的不可调和使他的诗歌常表现出仕与隐的矛盾,在这种矛盾情境下,他积极地转向佛道,把佛道作为精神解脱的出口,却始终无法从矛盾中解脱出来。周文璞的诗歌题材丰富,包括咏史怀古、纪游写景、寄赠送别等多种题材。他的咏史诗既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也有对自己人生的感慨;他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常之景,同时也彰显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魅力;诗人交友广泛,寄赠送别诗中常常寄寓着与友人深厚的感情。周文璞作为江湖诗人,既追求“清”和“苦吟”的创作风格,表现出江湖诗人的共性,同时追慕魏晋风流,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追求。正是因为周文璞自身的矛盾性以及别样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对于还原江湖诗人及南渡时期复杂多样诗歌风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是研究周文璞及其作品的意义所在。

崔明[7](2016)在《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研究 ——以“唐汪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根据我国民族现实的客观特点,“民族”又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中华民族统一体”,“第二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各民族,即现在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第三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各个民族内部还有各具自身特点的部分,现在称作各种‘人’”。1我国的西北民族走廊汇聚了藏族、回族、东乡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处于走廊腹地的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等穆斯林民族的重要聚居地。本文的研究对象“唐汪人”正是生活在其中的多民族地域性群体。从元代开始唐姓、汪姓、张姓、马姓、赵姓等移民逐渐进入当地。之后,唐汪人的族群身份经历了三次重要变革与建构。第一次是元代到民国时期,一部分唐汪人从汉族移民转变为穆斯林群体,唐汪人中开始出现族群文化差异。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识别政策使唐汪人内部各群体的民族身份加速分化。唐汪人成为一个由汉族、回族、东乡族组成的多民族群体。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之后,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建设大潮中,唐汪人开始了地域性超民族群体建构和地方事务的多民族共建。伴随着族群身份的变异,唐汪人逐渐形成了“一个家族,多个民族”的群体形态。从汉族家族结构角度看,唐汪人处于“分而未离”的状态。唐汪的穆斯林“宗亲”是在历史变故、政策落实、宗教传播、族际通婚过程中逐渐远离了自己的“家伍”。从回族、东乡族族属角度看,唐汪穆斯林是“融而未合”的特殊群体,处于从汉族融入少数民族的“过渡阶段”。在唐汪以外的东乡族眼中,唐汪东乡族是本民族内部具有自身特点的那种“人”。他们不会东乡语,有着“与众不同”的祖源记忆,资源环境和文化传统也与自己大相近庭。这些状态造成了唐汪人在族群认同与文化传承的方面的两难选择。唐汪人内部各族群间不得不频繁地“越界交融”,出现“重家族,轻民族”现象,并逐渐形成了“复合型”族群认同及文化传统。这种情况使唐汪人在生活实践与身份定性上面临更加严峻的双重困境。其实,唐汪人处于西北民族走廊和族群边界地带,其族群分化现象体现了多元文化空间中群体归属的多样化选择。但以往的族群研究更多地关注内部认同构建与外部边界划定,较少关注类似唐汪人这样的族群身份“越界”现象,这就形成了传统理论研究的中间地带。面对唐汪人内部模糊的族群边界与频繁的越界行为,我们如何清晰界定各个民族?其民族身份何以成立?民族学人类学应如何认识这种特殊族群?这些都成为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掌握唐汪人如何解释其群体状况的正当性及解释话语的创制逻辑,我们需要回到其族群建构的的“历史”原点。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历史人类学研究范式,尝试使用历史民族志形式,在不同时间的“历史现场”观察唐汪人的生存空间、经济生活、文化教育、宗教信仰、民俗生活等内容。在唐汪人的身份重构进程中,历史记忆具有情感联系、身份识别、认同建构、关系调节等诸多功能,其本身也成为了族群重构作用下不断被改写的“历史事实”。历史记忆有时成为促进族群融合的“黏合剂”,有时又成为阻碍族群融合的“分离剂”。唐汪人通过操作祖源记忆与交往记忆等多种集体记忆来应对各种身份问题。祖源记忆成为了族群认同的心理基础,成为了族群区分的基础依据,交往记忆成为了族群建构时的公共文化资源,创伤记忆成为了族群建构的解释依据。历史记忆的“特殊性”也被转化为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推动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唐汪人通过家谱、仪式、建筑、传说等记忆表征体现着族群分化与文化冲突的社会本相。他们通过模仿、改造、神圣化、结构化忘记等书写技术探索着对族群变迁的合理解释模式,采用“英雄祖先”、“兄弟祖先”的文本结构隐喻各个族群间竞争与共享社会资源的关系,从自身历史出发的“移民心性”也成为历史再造的逻辑。他们对于自己历史记忆的处理方式饱含了解释复杂认同和骑墙身份的民间智慧。这种民族历史地方写本启示我们反思西北民族走廊地区少数民族史的书写模式,反思文化与地理的时空边界视角对中心史观的转换意义。通过分析唐汪人元明两代的移民记忆,清季民国的变迁记忆,建国后家族、宗教、教育的发展事件和记忆资本化的实践,我们看到,唐汪人的身份变迁反映着以东乡族为代表的中国穆斯林身份转变的宏大叙事。从发展史角度看,东乡族就是由唐汪人这样的不同群体不断融入和重构后产生的民族。在新中国民族识别之后,它同回族、保安族等其他族群一样经历了更具政治意义的重构过程。他们都面对着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间的互动关系问题。此时,历史记忆成为了民族认同建构的解释性工具,成为了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参考。记忆的历史心性也为中国各少数民族在多元认同条件下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思路。

黄洁[8](2016)在《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问题。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将以学习求发展、以学习促发展的学习理念引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以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为导向,积极探索研究“学习导向”和“队伍建设”辩证融合的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之路,不仅是新时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崭新模式和创新维度,更是对高等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积极回应。本文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强烈的实践指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调查研究、系统研究等方法围绕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相关研究。高校学习型辅导员拥有自我超越的精神和开放的心态、学习功能更加凸显、创新能力更加持久,他们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引导者、事务管理者和发展辅导者,也是终身学习者、自主学习者、合作学习者、创新学习者和学习领导者。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在继承和保持传统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基础之上的新的建设维度,可以从核心层(高校学习型辅导员)、中间层(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外围层(外部保障体系)三个层面上搭建构建模型。论文进一步探究了我国传统学习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学习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思想,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共同体理论、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并以此作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进一步夯实了研究的学理依据。从价值维度阐述了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学习型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高校内涵式发展、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辅导员自身发展、辅导员队伍建设都有着重要价值。从历史维度和实践层面较为全面梳理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阶段和实践探索,总结出了过去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在纲领性文件颁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教材着作丛书出版、培养培训体系构建、各类交流平台建设、队伍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和有益参考。通过问卷和访谈对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量化分析和质性研究,认为当前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存个体学习不足、团队学习缺乏、外部保障不佳等主要问题。分析出了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学习力不强、队伍建设领导力不够、聚合力不全,进一步明晰了建设的现实基础和重点所在。论文从系统思考的角度提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基本原则,提出要以明确共同愿景、坚持终身学习、鼓励自主学习、完善培训学习、推动合作学习、构筑保障体系来构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凝聚力、内化力、内驱力、推动力、互助力和保障力。进一步明晰了高校学习型辅导员以学习走向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之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源源不断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最终价值追求。本论文突破了以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大多从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角度开展研究的单一视角,将以学习求发展、以学习促发展的学习理念引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从更新的角度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拓展了新的理论视野和研究空间。论文紧扣学习型社会发展的时代脉搏和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发展背景,构建了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论域空间和框架结构,明晰了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学理基础和逻辑起点,分析了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进程和现实状况,尤其是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掌握了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并进行了成因分析,跨越了过去研究从理论到理论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选择和未来走向,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律认识,填补了当前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在内容体系上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的理论空白,对当前进一步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陈小青[9](2015)在《《全宋文》编年考订 ——以太祖、太宗朝为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宋文》是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时二十年编纂完成的,是我国迄今己经出版的规模最大的文章总集。它将有宋一代三百二十年间所有单篇文章汇成一编,内容涉及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集系统性、完整性和学术性为一体,是宋代文化研究各个方面重要的文献依据。同所有文献整理一样,《全宋文》本身也需要不断修补和完善,据《全宋文》编者表述,其所收文章已尽可能编年,但我们研究发现,尚有大量的文章可以编年而未编,因此本文对《全宋文》作品从头逐篇进行了编年考校,主要考校对象为宋初太祖、太宗两朝,涉及《全宋文》前八册共计3000余篇文章。本文从宋代散文的研究现状出发,分析论证了对《全宋文》所有作品进行编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体部分是对《全宋文》宋初两朝的所有作品进行编年考校。主要宗旨是:从作品的文本出发,依托丰富的史料,对作品进行编年考校。主要体例:《全宋文》原有系年的,通过考证予以校对,正确的从之;年月不全者予以补齐;疑有误者,改之。原有系年,但通过考证找不到系年依据者,存疑。《全宋文》原无系年的,通过考证找到依据,予以系年,通过考证仍找不到系年依据者,待考。为了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有更大的容量,本文在确保所引材料能够证明作品创作年代的前提下,行文尽可能简洁。具体操作方法:对于制诰、诏书、奏议等公文性质的文书,在官修《会要》和《大诏令集》以及宋人所编的史书中有明确系年的,找出文献出处,着明版本、页码,不再另作说明。杂记、碑志、颂赞类等文章,原文中已署名写作时间或文中有明确时间记录当时创作情形的,忠于原作,不再另作阐释。对于没有直接材料证明的文章,采用文本线索与史料旁证相结合的方法,定位具体的时间,并加以阐释。本文共考校了《全宋文》前八册涵盖宋初两朝文章3240余篇,其中原有编年1702篇,占53%;原无编年1538篇,占47%。原有系年的,有30余篇经考存疑,有20余篇查无据,待确考;原无编年的,现通过考证已考出870余篇,加上原有编年的作品,编年作品数达到总量的80%。从形式上看,本轮考校是文献学的方法,但由于涵盖了宋初两朝这一完整时间段的所有散文,因此可对考校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则有可能从某些角度展示出宋初两朝散文史发展的特点。由于编年率已达80%,因此文章对《全宋文》中宋初两朝所有编年的散文创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分别统计了每年都有哪些作家、作品,并对太祖、太宗两朝作品数和作者人数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由于宋代散文的研究一直未能突破西方“纯文学”理论的束缚,而把大批不符合他们审美的标准的实用性文章排除在散文研究之外,这是我们研究宋代散文一个误区,也是制约宋代散文研究的瓶颈,因此,本文对《全宋文》中宋初两朝不同体裁文章的比例分布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宋初两朝应用性散文占了全部作品的73%,而这一部分恰为现当代宋文研究的薄弱环节,这一研究结果为今后宋代散文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全宋文》编年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提供了依据,既能发现一些被文学史忽略的现象,也有助于从总体上描述宋初散文创作的风貌。以此为基础,还可以建立一个以作家、作品、编年为主要内容的数据库,为古代文学的数字化建设提供研究基础。

吴霏[10](2014)在《中国古代和谐思想考略》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堪称人类思想史上的经典,历史从来不吝啬对它的赞誉。大胆地讲,中华文明从何时开始,中国和谐思想就从何时开始,并随着中华文明的演进而绵延发展。如此一脉传承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为数不多的,这足以证明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本身所具有的那些不为人们所否定的品质与价值。然而,作为中国古人探索未知世界所凝结的智慧结晶,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涉及漫长的时间段,蕴藏于丰富的典籍里,凝聚在物化了的文物上,需要对相关的各类史料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系统的梳理,唯有如此才能揭示出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博大精深,并从整体上展现出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宏伟图景。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是中国古人崇尚与追求“和谐”的智慧结晶,作为关键词的“和谐”,其内涵的诠释决定了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考略。通过对“和谐”进行多维视角的历史考证,认为“和谐”是多元素相辅相成、互依互补、彼此调和所形成的一个有序、平衡、稳定、融洽、统一的存在,是多元化存在之最佳状态的呈现,同时,它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一种方法论,反映了人们认知事物与处理事物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基于对“和谐”的理解,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相关文献、文物的查阅与梳理,发现中国古代和谐思想不仅彰显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而且也彰显在自然科学领域。可以说,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是古代中国人探索自然世界的一种认知表达,也是古代中国人对于人类自身发展的一种理想表达。因此,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考略分别从自然、社会、人生、科技四个层面呈现。天地自然的神秘永远触动人类那颗好奇的心。在漫长的探索历程中,古代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解释着天地自然的生成与运行,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人与自然应有的相处方式。而这些解释与总结以口传文录的形式得以流传,蕴含其中的和谐旨趣最终酝酿了中国特色的和谐宇宙自然观。从本体论上,中国古人阐释了宇宙自然就是一个和谐系统,万物之所生,之所存皆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和于五行。从根本上将自然万物的生成与运行归结为物质的对立统一与物质间关系的胜克协调,这就是一种具有合理辩证性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谐宇宙自然观。基于对客观世界已有的认知图式,古代中国人主张与自然建立相对和谐的共处关系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最终形成了主宰中国古代思想的“天人合一”观。就单纯的天人之际而言,人与天调,和谐统一,始终是中国农业文明中的主流价值观。古代中国社会的构想不可避免地依赖于中国古人的自然认知图式,也就是和谐的宇宙自然观。平衡、有序、稳定、统一、安泰诸如此类和谐美好的理念无一例外地被注入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建构中,代代秉持。儒、道、佛三家为世人勾勒了各有千秋的和谐社会图景,如果说,佛家所描绘的极乐世界太过美轮美奂,道家所描绘的小国寡民太过清宁恬淡,那么,儒家所倡导的大同小康无疑是将和谐社会的理想从遥不可及的高处拉回到人们的生活世界里,始终令人相信它就是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因为它不仅体现了人性的深度,也具有政治的高度,更施以具体可行的教育力度,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通人和与群邦协和。人生在世,需要某种思想来指导和调节人自己的生活与心态。庆幸的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对于人生问题的思考虽然是百家争鸣,但思想之间的兼收并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生观。大致讲来,可以分为儒之入世中和,道之游世恬顺,禅之寄世超然。在中国古代思想的长河中,儒、道、禅三种人生思想鼎立天下,其共同之处便是注重人生的和谐实现,强调个体之人内在的和谐之养成与外在的和谐之相处。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角度,为世人提供了安身立命的阐释,这使得中国古人无论身临何境,都能找到安顿人生的精神食粮,在生活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安泰舒乐。科技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背景中诞生并得以发展,那些远远超过世界同期水平的古代中国科技成就正是在中国传统思想背景中产生的。而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精髓,和谐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是深刻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传统的医学、建筑、农学等科学技术曾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震古烁今的地位。在这些传统的科技中无不含有和谐思想渗透的痕迹,更可贵的是,它们流传至今,仍然活跃在现实生活中,是活生生的思想载体,它们以其各有的方式默默地讲述着中国古代史上的和谐思想。对中国传统技艺的怀念并不一定就是固执,这恰恰说明传统技艺契合着人们难以割舍的最初梦想。对于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而言,重要的不是一味提升发展的程度,而是明晰发展的动因。中国古代和谐思想不仅是一笔珍贵的遗产,更是一份启示后世的宝贵资源。“和谐”是人类始终未变的梦想,这也就注定了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将在历史的潮流中不断被扬弃、更新、传承。在一定意义上讲,它既从微观上提供了行动路径,又从宏观上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新时代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将再续中国和谐思想的辉煌。

二、牧养工作离不了踏踏实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牧养工作离不了踏踏实实(论文提纲范文)

(1)“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2 “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概述
    2.1 “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基本概念
        2.1.1 “马学科”
        2.1.2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2.1.3 “马学科”硕士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特征
    2.2 “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基础
        2.2.1 理论基础
        2.2.2 政策基础
3 “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主要内容和现实价值
    3.1 “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主要内容
        3.1.1 理论知识
        3.1.2 理论情怀
        3.1.3 理论信仰
        3.1.4 理论运用
    3.2 “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的现实价值
        3.2.1 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人才保障
        3.2.2 建大建强“马学科”的必然要求
        3.2.3 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源头优化
        3.2.4 彰显“马学科”硕士生价值的必然选择
4 “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实证分析
    4.1 调查设计与实施
        4.1.1 访谈对象与内容
        4.1.2 问卷设计与发放
    4.2 “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积极方面
        4.2.1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认识到位
        4.2.2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渐趋自觉
        4.2.3 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逐渐树立
        4.2.4 马克思主义理论情怀日益凸显
        4.2.5 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意识萌生
    4.3 “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存在的问题
        4.3.1 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有待深入全面
        4.3.2 马克思主义理论情怀不够深厚
        4.3.3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力欠缺
        4.3.4 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不足
    4.4 “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社会大环境冲击
        4.4.2 跨专业生源所占比重较大
        4.4.3 高校提升载体和平台建设不足
        4.4.4 “马学科”硕士生培养方案有待优化
        4.4.5 主体提升认知与动力不足
5 “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马学科”硕士生的自我提升
        5.1.1 在熟读经典中夯实理论知识
        5.1.2 在关注时代中厚植理论情怀
        5.1.3 在增强自律中坚定理论信仰
        5.1.4 在知行合一中增强理论运用
    5.2 构建“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升机制
        5.2.1 探索有效的学科人才选拔机制
        5.2.2 建立健全有效的资源保障机制
        5.2.3 制定多元完善的考评机制
        5.2.4 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引导功能
    5.3 搭建“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升平台
        5.3.1 课程建设平台
        5.3.2 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平台
        5.3.3 网络理论学习平台
    5.4 优化“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外部环境
        5.4.1 营造“学马、爱马、信马、用马”的社会氛围
        5.4.2 创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访谈提纲
附录 B “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问卷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2)明代中后期的白银流通与货币白银化 ——以世俗小说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一)有关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的研究
        (二)有关明代海外贸易与海外白银流入问题的研究
        (三)有关明代财政和赋税白银化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具体过程或进程的研究
        1.明代货币白银化的提出
        2.货币白银化的成因
        (五)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
    四、研究资料
    五、理论与方法
    六、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明代货币政策演变概况
    第一节 明初的货币政策
        一、明初的宝钞和铜钱
        二、白银的使用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货币政策的变动
        一、宝钞的使用
        二、铜钱的使用
        三、白银的使用
第二章 明代白银的实际流通状况
    第一节 商业贸易中的白银流通
        一、行商经营中的白银使用
        二、坐贾经营中的白银使用
        三、货郎买卖中的白银使用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的白银流通
        一、衣食住行中的白银使用
        二、租贷关系中的白银使用
        三、雇佣关系中的白银使用
    第三节 特殊场所下的白银流通
        一、婚丧中的白银使用
        (一)婚事中的白银使用
        (二)丧事中的白银使用
        二、人口买卖中的白银使用
    第四节 税收中的白银流通
    第五节 司法实践中的白银流通
        一、有关犯罪的白银使用
        二、官吏特殊收入中的白银使用
第三章 白银与钱钞的关系
    第一节 铜钱与宝钞的使用
        一、铜钱与白银的关系
        二、宝钞与白银的关系
    第二节 民间兑换的媒介——银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田野事象:大坪村与冬经
    1.1 大坪村的人文地理
        1.1.1 小金县概述
        1.1.2 大坪村人文地理环境
    1.2 冬经仪式及过程
        1.2.1 仪式前的准备
        1.2.2 冬经仪式过程
第二章 仪式与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2.1 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2.1.1 从祖源到族源
        2.1.2 语言与认同
    2.2 仪式与族群认同
        2.2.1 结构性失忆与集体记忆
        2.2.2 仪式、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
    2.3 族群认同与寺院权威
        2.3.1 大坪寺
        2.3.2 村落公共空间的权威
第三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一)——大坪村的社会关系网
    3.1 仪式与家庭的分、继、合
        3.1.1 村落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户
        3.1.2 家户的“分”、“继”及仪式的展示方式
    3.2 互助、仪式——构建村落社会关系网的两个必备要件
        3.2.1 村落社会关系网的构建、发展和成型
        3.2.2 人情——仪式中的互助
第四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二)——互助圈:大坪村的生活逻辑
    4.1 大坪村的互助圈
        4.1.1 亲属互助圈
        4.1.2 地缘互助圈
        4.1.3 友缘互助圈
    4.2 人情圈、互助圈与熟人社会
    4.3 仪式与互助
        4.3.1 婚礼仪式体现的人情、互助与社会关系
        4.3.2 冬经仪式与大坪村社会关系的整合
第五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一)——法理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村政权威
    5.1 权力与权威
    5.2 大坪村村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5.2.1 村落组织结构概况
        5.2.2 非正式组织——“小队”的结构及功能
        5.2.3 村民小组的结构与功能
        5.2.4 村两委会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5.3 村政权威的构建
        5.3.1 国家认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根本来源
        5.3.2 民主运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群众基础
        5.3.3 能人现象是村政权威实现的因素
第六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二)——传统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宗教权威
    6.1 大坪寺的组织系统
        6.1.1 大坪寺的结构
        6.1.2 一僧一户制度
        6.1.3 僧人的日常管理
    6.2 僧俗互动——寺院与村落之间的共生关系
        6.2.1 寺院与村落的共生空间
        6.2.2 寺院对村落的依赖
        6.2.3 寺院对村落的回馈
    6.3 宗教权威的生成和维系
        6.3.1 宗教权威的生成
        6.3.2 宗教权威的维持
    6.4 仪式与村落权威——以冬经仪式为例
第七章 中心-边缘视角下的大坪村
    7.1 从边缘走向中心
        7.1.1 被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7.1.2 试图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大坪村人
        7.1.3 自我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7.2 国家话语下大坪村“安多”文化符号建构——以冬经为例
        7.2.1 大坪寺的合法身份
        7.2.2 国家话语下冬经仪式的变迁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1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00年)
附录2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10年)
附录3 :抚边乡政府藏戏汇报情况
附录4 :索朗白登整理萨武神山资料
附录5 :大坪村出土格萨尔石刻
附录6 :村民自编格萨尔伴奏乐
附录7 :僧人自编格萨尔藏戏剧本
附录8 :大坪寺财务收支状况(示例)
附录9 :村民功德明细(示例)
附录10 :牟喇嘛多次被评为“爱党爱教”先进个人
附录11 :大坪村人开的藏家乐
致谢

(4)“诗意语文”理念下的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诗意语文”概述
    第一节 “诗意语文”的内涵
    第二节 “诗意语文”的缘起
第二章 “诗意语文”的课堂实践和理论探析
    第一节 “诗意语文”的课堂实践
    第二节 “诗意语文”的理论探析
第三章 “诗意语文”的课堂特点
    第一节 充满童心的课堂
    第二节 充满想象的课堂
    第三节 充满感性的课堂
第四章 “诗意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诗情导入,激发兴趣
    第二节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
    第三节 形象感悟,创设情境
    第四节 文本细读,感化审美
    第五节 多维对话,倾听心声
    第六节 诗意评价,滋养童心
    第七节 拓展训练,涵养智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养气为本 行气第一 ——曾国藩语文学习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气”与曾国藩之“气”的内涵
        一、“气”在本文的概念内涵
        二、曾国藩之“气”
第一章 曾国藩之“气”之构成
    第一节 家庭熏陶,倔强刚强
    第二节 湖湘学统,推进“气”说
    第三节 桐城理论,内养文气
    第四节 师友挟持,养成根基
        一、师从唐鉴,专研理学
        二、师友挟持,修身研理
    第五节 兼采汉宋,“气”化以“礼”
        一、兼采汉宋,融合诸家
        二、提倡“礼”学,笃行实践
    第六节 反思与借鉴:重视“外感”环境的营建
第二章 语文学习价值观
    第一节 读书养气之人格修养
        一、读书修德以成君子
        二、惟做圣贤,全由自主
        三、吾人为学,最要虚心
    第二节 “气”之外用,经世济用
        一、通经明典,以礼经世
        二、卫身谋业,学以致用
    第三节 变换气质,陶冶性情
        一、变化气质,弥补不足
        二、自娱自乐,陶冶性情
    第四节 反思与借鉴:树立“立德立言”的语文目标
第三章 语文学习方法观
    第一节 尊重个性,培养优势
        一、才能为主,有用生活
        二、重视志趣,引导性情
    第二节 强调环境,内外兼修
        一、良师益友,择善从之
        二、诚静结合,以耐求通
    第三节 立志有恒,切己体察
        一、立志为养气之先
        二、善养必须有恒
    第四节 看作读写,发展素养
    第五节 反思与借鉴:有识方能立言
第四章 阅读学习观
    第一节 广博精专,善养根基
        一、经史子集,全面发展
        二、兴趣为主,治学专精
    第二节 以看求博,以读求精
        一、看以求博、求深
        二、读以求精、求神
    第三节 虚心涵泳读求境界
    第四节 反思与借鉴:指向表现的阅读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
第五章 写作学习观
    第一节 情理兼交,经济有本——对传统写作思想的承祧与超越
    第二节 行气第一,声调为本的写作本体观
        一、以气驭文,气象峥嵘
        二、气昌求味,声调第一
    第三节 间架为要,行文要圆
        一、以气举体,间架为要
        二、段落清,造句变
        三、选字圆,用字准
        四、立意明,思路开
    第四节 读书积理,袭故弥新
        一、“读书多,积理富”
        二、先模仿后创造
        三、有恒有常,多写多改
    第五节 反思与借鉴:“养气”与“行气”应共长
        一、运气行文,文道兼至
        二、袭故弥新,写作有恒
第六章 书法学习观
    第一节 传统习字观的发展
        一、“习字”与“书法”的联系与区别
        二、孔孟的“习”观
        三、朱熹的“习字”观
    第二节 追求实用,养气习字
        一、追求实用,重视细节
        二、临摹结合
        三、熟极则巧妙出
        四、阴阳结合
    第三节 反思与借鉴:练字以炼人
第七章 教材编选观
    第一节 养气与经世兼顾的文选——《经史百家杂钞》
        一、追源溯流,众体兼备
        二、情理并重,古文求美
        三、实用为重,经济为要
    第二节 涵养精神,学习诗歌之楷模——《十八家诗钞》
        一、分体编录,便于学习
        二、视野广阔,风格鲜明
    第三节 经世致用之典范——《鸣原堂论文》
    第四节 反思与借鉴:教材应能致“养气”助“行气”
        一、参考教材的选取:重视经典
        二、建构精神家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周文璞《方泉先生诗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周文璞及其《方泉先生诗集》
    第一节 周文璞的生平与交游
    第二节 《方泉先生诗集》版本考辨
第二章 周文璞思想研究
    第一节 “久要和平福,所愿清战尘”——忧国忧民的思想
    第二节 “孤踪虽落魄,不敢望明恩”——二仕二隐的矛盾心态
    第三节 “从来不肯寻真诀,更自无心学大乘”——寻求解脱的良方
第三章 《方泉先生诗集》的题材分类
    第一节 怀古咏史——“怀古感今吟不尽”
    第二节 寄赠送别——“去时须傍采菱船”
    第三节 纪游写景——“长年无事闲来此”
第四章 《方泉先生诗集》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追求平淡美
    第二节 推崇苦吟
    第三节 追慕魏晋风流
结语
周文璞《方泉先生诗集》校注
    凡例
    卷一
        锺山赋
        方泉赋
        燃犀赋
        皋桥
        尧章金铜佛塔歌
        初至长干寺
        回次秣陵
        哦松夏夜
        鹧鸪
        怀何月湖
        濑上怀古
        濑上贞女祠
        铜雀研
        丘庆余画兔
        夜坐读书
        春雪
        鹤庙
        玉晨口占
        华道士白胭脂
        杜鹃花
        新柳
        王道士庵
        南华阳洞
        金牛洞
        山行行歌十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其五
        其六
        其七
        其八
        其九
        其十
        壬戌春日
        至荆公墓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出白下
        游栖霞四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再如金陵
        道中望茅山有感
        病起写怀
        送友人入浙
        辘轳体
        金陵怀古六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其五
        其六
        江南曲四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吴中秋日
        野蔷薇
        狼山
        乌夜啼
        赠赵子野歌
        古琴歌
        忆昔
        吊尧章
        遣兴
        夜归
        送道友归
        黄龙洞
        归憇仁王寺
        下竺
        七言
        过葛天民新居
        十月过凤山舟回入项王祠用前韵
        送蜀客
        戊辰感事二首
        其一
        其二
        山居书事
    卷二
        投金濑赋
        石麟赋
        黄连香赋
        游洞霄
        题喻玉泉家亦可乐亭
        病後
        上塚
        送人归苕溪
        欧阳琴歌
        归姑苏
        晨起
        磵上小饮
        送道人归华阳
        寄茅山道友三绝
        其一
        其二
        其三
        秋日孤山道院
        寄韩磵泉(滮)
        访梅二首
        其一
        其二
        呈巩睡翁(丰)
        石林
        绝句四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客中
        山乐官
        鸟媒
        和涧泉赋山楹
        重经洞霄
        大涤洞
        岸帻
        翠蛟亭
        寄题馆娃即灵岩寺
        小寒食
        五月五日至京口
        赠苏召叟
        半山寺
        跋《钟山赋》二首
        其一
        其二
        过凤山有感二首
        其一
        其二
        绝句二首
        其一
        其二
        辛未九月晦日
        闲居日有幽事戏作
        苦锥歌寄涧泉
        腊月八夜雨
        送磵泉
        送薛子舒
        晚菊
        诵《哀江南赋》
        简正字南仲
        重游栖霞
        出溪
        过旧居遇邻家子述怀
        正字南仲祭诗
        吊友人朱子大
        挽正字南仲四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行歌四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遣兴
        孤山桃花二首
        其一
        其二
        送人之武夷二首
        其一
        其二
        秋晦有怀南仲正字
        赠孤山道士二首
        其一
        其二
        送人之桐柏
        送髯高谒方岩
    卷三
        瞿塘神君歌
        清明日书事
        云根
        听琴
        寄友人
        雨
        阴山
        新亭
        法宝寺
        戒坛
        亘野王画像
        玉晨观二首
        其一
        其二
        寒食有感三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桂
        自笑
        槜李道中二首
        其一
        其二
        梅梁歌
        题胡女骑
        东阳道中
        凤门泉
        寒食曲
        赏春二首
        其一
        其二
        春怀
        暮雨
        即事二首
        其一
        其二
        题尧章新成山堂
        题卢申之赢纲图
        赠相士丁日宣
        吊黥卒
        杨孟博挽词
        赠隐者
        剑客行
        书事
        见泗州降者
        感兴七言三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题天童全老
        送人之金陵
        送逸人归茅洞
        中秋日游能仁、北寺两刹
        赠虎丘僧道辉游天台二首
        其一
        其二
        西湖即事
        宫人斜
        上强寺
        太湖
        写怀二首
        其一
        其二
        九溪十八碉
        吊辨才二首
        其一
        其二
        西湖小隐
        麯坊
        寿星寺闻子规二首
        其一
        其二
        分梦泉
        隐者居
        逸士坟
        夏日偶题
        谢颐师见过
        望茅山六言三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寄山中道友三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初营凤山
        梅谷
        法华小隐
        既离洞霄遇雨却寄道友
        题曹武帝削瓜图
        题蔡武伯所藏荆公砚
        归别墅
        早起
        雨宿山中
        再游九溪
        偶题
        送人之官严陵
        与弁山道士饮
        不欺斋
        望云亭
        敬思堂四言
        陈将军哀词
        吊青溪姑词
        水仙庙鼓吹曲四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招魂
        金陵杂咏
        赠陈宗之
        题洞霄宫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研究 ——以“唐汪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新史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史研究趋势
        1.1.2“中心-边缘”史观下的西北民族走廊研究反思
        1.1.3 唐汪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价值
    1.2 选题研究综述
        1.2.1 民族关系史研究
        1.2.2 族群理论研究
        1.2.3 历史人类学研究
        1.2.4 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历史记忆研究
        1.2.5 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研究
        1.2.6 东乡族及唐汪研究
    1.3 选题思路、方法及意义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选题意义
    1.4 小结
第二章 村落、人口与生存空间—“唐汪人”的界定
    2.1 唐汪人生存的自然空间
        2.1.1 唐汪镇的地理局域
        2.1.2 河川与地景
        2.1.3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2.1.4 比较视野下的环境条件与发展困境
    2.2 唐汪人的村落空间与人口分布
        2.2.1 唐汪人的村落版图
        2.2.2 唐汪人口的民族结构及分布
    2.3 唐汪人生存的文化空间
        2.3.1 传统与现代的区间
        2.3.2 西北多元宗教生态系统
        2.3.3 多元族群互动的历史场景
    2.4 小结
第三章 元明两朝的移民记忆—唐汪人的来历
    3.1 祖先的移入记忆
        3.1.1 唐家人的英雄祖先
        3.1.2 汪家人的磨难祖先
        3.1.3 张家人的漂泊祖先
        3.1.4 赵家人的拜官祖先
        3.1.5 马家人的“叛变”祖先
    3.2 收油蜡祭祀中的历史制作实践
        3.2.1 作为民间历史写本的收油蜡仪式
        3.2.2 仪式记忆线索下的地方史
    3.3 祖源记忆对族群建构的意义
        3.3.1 祖源记忆是族群认同的心理基础
        3.3.2 祖源记忆是族群区分的基础依据
    3.4 小结
第四章 清季民国的冰火记忆—唐汪人的经历
    4.1 辉煌的唐汪商路
        4.1.1 兵沟古道的人流景观
        4.1.2 唐汪的贸易与老街的废弃
    4.2 兵燹后的群体改造
        4.2.1 苏四十三起义中的唐汪人自保
        4.2.2 晚清民初的战火
        4.2.3 从唐家川到唐汪川
    4.3 交往记忆对族群建构的意义
        4.3.1 交往记忆是族群建构时的公共资源
        4.3.2 创伤记忆成为族群建构的解释依据
    4.4 小结
第五章 建国后的发展记忆—唐汪人的阅历
    5.1 民族身份确立与宗族分化
        5.1.1 唐汪人的宗族情怀
        5.1.2 宗族认同的标志
        5.1.3 加速隐讳的亲缘记忆
    5.2 多元宗教分立与动态平衡
        5.2.1 伊斯兰教派的发展记忆
        5.2.2 民间信仰的发展记忆
        5.2.3 藏传佛教的发展记忆
    5.3“唐汪精神”下的多民族教育共建
        5.3.1 新中国成立前的教育传统
        5.3.2 捐资助学的合作
        5.3.3 唐汪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
    5.4 小结
第六章 历史记忆的资本化实践—唐汪人的努力
    6.1 群体关系的社会资本化
        6.1.1 唐氏宗亲大会的首创
        6.1.2 新媒介建立的信息互动
        6.1.3 宗教信众的网络
    6.2 集体欢腾中的文化资本
        6.2.1 唐汪汉族的仪式展演
        6.2.2 穆斯林的宗教仪式链
        6.2.3 宗教仪式中的资本化
    6.3 唐汪发展与资本转化
        6.3.1 大接杏的新经济
        6.3.2 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
        6.3.3 重建宏济桥的诉求
        6.3.4 阿语女校与新文化资本
    6.4 小结
第七章 历历在目的记忆—唐汪人的启示
    7.1 不断建构的唐汪人
        7.1.1 族群建构论
        7.1.2 唐汪人的复合型族群认同建构
        7.1.3 唐汪人群体重构与历史记忆的选择逻辑
    7.2 从唐汪人看东乡族形成的去身份化实践
        7.2.1 东乡族的识别过程
        7.2.2 东乡人眼中的唐汪人
        7.2.3 从唐汪人看东乡族群的再生产
        7.2.4 西北民族走廊穆斯林民族形成的去记忆化实践
    7.3 历史人类学视阈下的记忆与族群
        7.3.1 历史记忆与族群史
        7.3.2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7.3.3 历史记忆与族群关系
    7.4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路线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概念阐释与特征解析
    第一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的概念、角色和特征
        一、高校学习型辅导员的概念
        二、高校学习型辅导员的角色
        三、高校学习型辅导员的特征
    第二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概念、构成和特征
        一、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概念
        二、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构成
        三、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特征
    第三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概念、主体和模型
        一、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概念
        二、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体
        三、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建构模型
第二章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想渊源
        一、中国传统学习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学习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思想
    第二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
        四、学习共同体理论
        五、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六、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第三章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境遇与价值意蕴
    第一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学习型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学习型社会是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背景
        二、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组成部分
        三、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对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引领作用
    第二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义
        一、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客观要求
        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有力保障
    第三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诉求
        一、应对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挑战
        二、应对大学生群体结构差异化的挑战
        三、应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的挑战
        四、应对大学生发展需求多样化的挑战
    第四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回应辅导员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回应辅导员提升职业能力的需求
        三、回应辅导员走向幸福人生的需求
    第五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适应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的趋势
        二、适应加快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进程的趋势
        三、适应推进辅导员队伍专家化发展的趋势
第四章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回溯与实践探索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回溯
        一、第一阶段:创立(1924-1965年)
        二、第二阶段:停滞(1966-1976年)
        三、第三阶段:恢复(1977-1989年)
        四、第四阶段:加强(1990-1999年)
        五、第五阶段:推进(2000-2010年)
        六、第六阶段:提升(2011年至今)
    第二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政策性文件的颁布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学科支撑
        三、教材着作丛书出版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学习资源
        四、培养培训体系构建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学习平台
        五、各类交流平台建设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交流机会
        六、队伍文化氛围营造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思想动力
第五章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
    第一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法
        三、问卷设计
        四、调查对象
        五、调查结果
    第二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个体学习不足
        二、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团队学习缺乏
        三、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外部保障不佳
    第三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学习力不强
        二、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领导力不够
        三、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聚合力不全
第六章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与路径选择
    第一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坚持唯物态度
        二、坚持历史眼光
        三、坚持实践导向
        四、坚持以人为本
        五、坚持科学发展
    第二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体系
        一、确立学习理念
        二、创设学习氛围
        三、健全体制机制
        四、提高实践智慧
        五、实现全面发展
    第三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方向性原则
        二、坚持规律性原则
        三、坚持系统性原则
        四、坚持针对性原则
        五、坚持长期性原则
        六、坚持创新性原则
    第四节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明确共同愿景: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凝聚力
        二、坚持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化力
        三、鼓励自主学习: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内驱力
        四、完善培训学习: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推动力
        五、推动合作学习: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互助力
        六、构筑保障体系,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保障力
结语
附录一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9)《全宋文》编年考订 ——以太祖、太宗朝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全宋文》编年的可行性论证及研究体例与方法
    三、本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四、《全宋文》编年统计结果的定量分析
第一章 太祖朝文考校
第二章 太宗朝文考校
余论
附录:《全宋文》太祖太宗两朝作品编年统计表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10)中国古代和谐思想考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问题提出
    一、 理解“和谐”
        (一) “和谐”之考释
        (二) 主要的相关概念
    二、 审势与思考
        (一) 视角:横看成岭侧成峰
        (二) 论据:非文字思想载体
        (三) 图略:和谐思想导引图
第二章 自然层面的和谐思想
    一、 和养生成——宇宙万物的生成
        (一) 阴阳冲气以为和
        (二) 五行关联相生克
    二、 天运以和——宇宙万物的运行
        (一) 自然之天道自然
        (二) 自然之天行有常
    三、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 原始的浑然一体
        (二) 人顺天道的统一
        (三) 天人有分的合一
第三章 社会层面的和谐思想
    一、 祥和国度——社会蓝图的勾勒
        (一) 大同小康
        (二) 小国寡民
        (三) 极乐世界
    二、 政通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 以乐礼教和
        (二) 以仁德导和
        (三) 以法治国和
    三、 协和群邦——群体之间的关系
        (一) 百姓亲睦
        (二) 兼爱相若
        (三) 上下协和
        (四) 以和邦国
第四章 人生层面的和谐思想
    一、 入世中和——“儒”之和谐人生
        (一) 乐山乐水的和谐个性
        (二) 中正庸和的处世之道
    二、 游世恬顺——“道”之和谐人生
        (一) 逍遥而游的和谐心境
        (二) 顺物自然的处世原则
    三、 寄世超然——“禅”之和谐人生
        (一) 观心看净入真如三昧
        (二) 直了人心则任运为修
第五章 科技层面的和谐思想
    一、 匠心和运——传统古建的风格
        (一) 选址:依势自然
        (二) 格局:法天象地
        (三) 细节:祈和为尚
    二、 和蕴于术——中国医学的圭臬
        (一) 医理的“和”取向
        (二) 诊治的“和”原则
        (三) 用药的“和”策略
    三、 三才相宜——传统农学的特色
        (一) 无变天之道
        (二) 无绝地之理
        (三) 无乱人之纪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牧养工作离不了踏踏实实(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学科”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升研究[D]. 车海肖.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明代中后期的白银流通与货币白银化 ——以世俗小说为视角[D]. 陈媛媛.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3]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D]. 杨旻旻.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4]“诗意语文”理念下的阅读教学研究[D]. 吴霖.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5]养气为本 行气第一 ——曾国藩语文学习观研究[D]. 林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6]周文璞《方泉先生诗集》校注[D]. 季英霞. 广西大学, 2017(02)
  • [7]历史记忆与族群重构研究 ——以“唐汪人”为例[D]. 崔明. 兰州大学, 2016(06)
  • [8]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 黄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9]《全宋文》编年考订 ——以太祖、太宗朝为对象[D]. 陈小青. 武汉大学, 2015(10)
  • [10]中国古代和谐思想考略[D]. 吴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11)

标签:;  ;  ;  

牧养工作离不开脚踏实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