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B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一、胆囊息肉样病变的B型超声诊断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王凯旋[1](2019)在《铁路系统职工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患病与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铁路系统职工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及影响其发展的原因,为预防控制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提供依据,旨在保护铁路职工健康。方法:(1)选取2016年某铁路集团湖南及广东部分地区参加健康检查检出的胆囊息肉患者1069例,设为胆囊息肉组,同时间段14336例非胆囊息肉者设为对照组;选取胆囊结石患者925例,设为胆囊结石组,同时间段12779例非胆囊结石者设为对照组。(2)通过横断面研究,分析铁路系统职工胆囊息肉与胆囊结石的患病率与其他人群之间的差异,探索胆囊息肉与胆囊结石的流行病学特征。(3)比较两组在一般人口学因素、临床生理指标、临床生化指标、脂肪肝之间的差异,进行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显着差别的因素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胆囊息肉总体患病率为6.94%;男性患病率为7.76%,女性患病率为3.76%;5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最高(8.38%);各地区之间患病率最高的为郴州(14.29%);各工种之间机务段工作人员患病率最高(7.65%)。胆囊结石总体患病率为6.74%;男性患病率为5.77%,女性患病率为5.88%;5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最高(8.23%);各地区之间患病率最高的为怀化(8.46%);各工种之间车务段工作人员患病率最高(7.04%);(2)胆囊息肉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在一般人口学因素中,年龄、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生理指标分析中,两组血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生化指标分析中,两组BMI、尿酸、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结石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在一般人口学因素中,年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生理指标分析中,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生化指标分析中,两组BMI、尿葡萄糖、尿蛋白质、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脂肪肝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胆囊息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偏大、男性、肥胖、血糖偏高、总胆固醇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是胆囊息肉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段每增加10岁,患胆囊息肉的风险增加0.26倍(95%CI:1.126?1.410);女性职工患胆囊息肉的风险是男性的0.579倍(95%CI:0.472?0.710);肥胖职工患胆囊息肉的风险是正常体重职工的1.473倍(95%CI:1.224?1.774);血糖偏高职工患胆囊息肉的风险是血糖正常职工的1.246倍(95%CI:1.050?1.477);高胆固醇职工患胆囊息肉的风险是总胆固醇正常职工的1.224倍(95%CI:1.049?1.42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的职工患胆囊息肉的风险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职工的1.494倍(95%CI:1.230?1.815)。胆囊结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偏大、超重、肥胖、脂肪肝、血糖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是胆囊结石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段每增加10岁,患胆囊结石的风险增加0.347倍(95%CI:1.186?1.531);超重职工患胆囊结石的风险是正常体重的1.383倍(95%CI:1.097?1.744);肥胖职工患胆囊结石的风险是正常体重的1.424倍(95%CI:1.213?1.670);患有脂肪肝的职工患胆囊结石的风险是无脂肪肝职工的1.179倍(95%CI:1.009?1.377);血糖偏高职工患胆囊结石的风险是血糖正常职工的1.508倍(95%CI:1.261?1.80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的职工患胆囊结石的风险是总胆固醇正常职工的1.261倍(95%CI:1.007?1.579)。结论:(1)胆囊息肉危险因素为年龄偏大、男性、肥胖、血糖偏高、总胆固醇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2)胆囊结石危险因素为年龄偏大、超重、肥胖、脂肪肝、血糖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3)胆囊息肉与胆囊结石共患危险因素为年龄偏大、肥胖、血糖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

栗雯霏,栗建辉,张彤迪[2](2017)在《超声造影在胆囊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文中指出超声造影技术又称为超声对比增强,是利用超声造影剂使血液散射回声增强,明显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克服常规超声检查的局限性,提高胆囊良恶性疾病的诊断率,评价胆囊癌对临近肝组织浸润的情况以及评价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胆囊疾病情况。本文介绍了超声造影的基本原理,胆囊疾病超声造影的必要性,总结了近些年来国内外部分学者对胆囊疾病的造影超声诊断价值的研究,就不同病理类型疾病的造影特点、造影对良恶性病变鉴别价值、造影在胆囊疾病诊断中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栗雯霏[3](2017)在《应用实时超声造影对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主要通过研究不同病理类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造影特征和时间参数,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常规B型超声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58例病人,应用超声造影进行对比观察,最终有病理结果的46例纳入了研究队列。常规超声检查包括数量、大小、是否有蒂、基底部宽窄、表面是否光滑、形态、回声强度(与肝脏比较)、胆囊壁连续性、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情况(是否有血流,测量其血流动力学参数)。超声造影测定息肉样病变的时间参数、造影剂分布特征、增强程度、病灶内血管构成形态、增强进出模式及增强进入顺序与病变最终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病理结果:4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中,肿瘤性病变为10例,包括腺瘤6例(其中3例为腺瘤合并胆固醇性息肉),腺癌4例(其中2例为腺癌合并腺瘤);非肿瘤性病变为36例,包括胆固醇性息肉22例,炎性息肉2例,腺肌症10例,胆泥2例。24例息肉病变均伴发慢性胆囊炎。2常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成像结果:肿瘤性病变(胆囊癌及腺瘤)呈规则或不规则性实性结节突入囊腔,大多基底部较宽(8例),4例胆囊癌均为宽基底,4例胆囊癌的胆囊壁均不连续,6例腺瘤的胆囊壁均连续。非肿瘤性病变(息肉、腺肌症及胆泥)窄蒂17例,宽基底19例。其中胆囊息肉多呈乳头状或椭圆形结节突向囊腔,大多可见细蒂与胆囊壁相连(17例),非肿瘤组病变所在处胆囊壁均连续性好;10例胆囊腺肌症均为局限性和节段性病变,均为宽基底,4例内部可见小囊性回声伴多发小结晶样强回声;本组研究病例还包括2例胆泥,无声影,不移动,均基底较宽。比较肿瘤组和非肿瘤组在胆囊壁连续性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较肿瘤组与息肉组(胆固醇息肉及炎性息肉)的基底宽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本组肿瘤性病变8例有血流,2例无血流,非肿瘤病变仅2例有血流,腺肌症病变及胆泥内均未见血流信号。比较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的血流出现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息肉样病变(除外胆泥)最大直径≥1.0cm(23例)和<1.0cm(21例)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1.0cm组中肿瘤性病变7例(30.43%),其中4例胆囊癌病变均≥1.0cm,<1.0cm病变组中有3例(14.28%)为肿瘤性病变,均为胆囊腺瘤,虽然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根据比例仍认为≥1.0cm组有较高肿瘤发生率的趋势。3超声造影表现:超声造影下除外2例胆泥始终未出现增强,余44例PLG均可见病变内造影剂显影。本组10例肿瘤性病变(胆囊腺瘤和腺癌)均表现为不均匀性增强及高增强,进出模式多为“快进快出”(8例),增强进入顺序5例为“先中央后周边”,5例为“先周边后中央”。本组34例非肿瘤性病变(胆囊息肉和腺肌症)多表现为不均匀性(16例)、高增强(17例),造影剂进出方式绝大多数(22例)为“快进慢出”,其中10例腺肌症均为“快进慢出”,增强进入顺序息肉病变较多(18例)为“先中央后周边”,腺肌症10例均为“先周边后中央”。本组研究2例有充盈缺损现象均出现在肿瘤组(1例为腺瘤,1例为腺癌)。在病变内血管构筑形态上肿瘤组4种类型均可见,点状增强最多(5例),线状1例,分支状2例,2例棘状仅出现在胆囊癌中。非肿瘤组点状增强最多(20例),线状次多(12例),仅有少量分支状(2例),未见棘状,其中10例腺肌症均为线状。比较肿瘤组(胆囊癌及腺瘤)和非肿瘤组(息肉及腺肌症)的造影增强特征,两组在进出方式、病变内血管构筑形态和充盈缺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0、0.022、0.048)。4超声造影时间参数:肿瘤性病变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及廓清时间分别为15.19±4.31s,26.03±6.70s及46.15±19.27s;非肿瘤性病变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及廓清时间分别为15.84±7.55s,34.32±18.51s,84.71±27.52s。两组比较达峰时间和廓清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36和0.000),而到达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8)。5所有46例病例中有3例为息肉合并腺瘤,有2例为腺瘤合并腺癌。胆囊内可有不同病理结节,其造影剂到达时间、达峰时间和廓清时间是不同的。可提示胆囊内可能存在不同病理性质的病变。6造影前后病变大小的比较:胆囊肿瘤性病变造影前平均直径(2.27±1.64)cm,造影后平均直径(2.29±1.62)cm,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0);胆囊息肉病变造影前平均直径(0.96±0.27)cm,造影后平均直径(0.90±0.25)c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胆囊腺肌症造影前平均直径(1.50±1.20)cm,造影后平均直径(1.51±1.19)cm,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8)。7常规超声对肿瘤性与非肿瘤性息肉样病变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其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77.78%,诊断准确率为78.26%;超声造影对肿瘤性与非肿瘤性息肉样病变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其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6.11%,诊断准确率为89.13%。因此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超声造影诊断效能较常规超声诊断效能高。结论:肿瘤性病变与病变大小有关。病变处胆囊壁的完整性是鉴别诊断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重要指标。基底部宽窄有助于鉴别胆囊肿瘤性病变和息肉。在彩色多普勒成像下出现血流的胆囊息肉样病变为肿瘤性质的可能性大。超声造影可以清晰显示病变内血流情况,提高病灶附着处基底部和胆囊壁的显示效果,达峰时间、廓清时间、增强进出模式、病灶内血管构筑形态在鉴别肿瘤性与非肿瘤性病变中具有重要意义,造影剂的充盈缺损是胆囊肿瘤性病变的一个重要特征。超声造影还有助于对多发性胆囊息肉样病变内不同病变性质的鉴别。超声造影是常规超声检查的有效的辅助手段,可提高常规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因此对临床诊治和判断预后等方面均有裨益。

邓家琦[4](2016)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自然病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了解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自然病程变化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对其自然病程变化的影响,我们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以便帮助我们对其进行有效的初级预防及适时、合理干预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分析我院自2010年3月到2016年1月经B型超声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并在肝胆外科门诊长期随访的患者。对于符合条件的51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收集其性别、年龄、饮酒情况以及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乙肝病史、糖尿病史等信息;记录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每次随访的B超影像学结果,如息肉的大小、数量、胆囊壁厚度等信息;以及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手术记录、病理报告等信息。将息肉大小的变化情况与以上相关信息用统计描述、秩和检验、卡方检验、非条件logistics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1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经过258个月随访记录,通过前后两次以上B超检查对比发现,300例患者的息肉直径增大,占58.8%,增大直径的中位数为0.2 cm。196例患者的息肉直径无变化,占38.4%。8例患者的息肉直径减小。6例患者的息肉消失。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平均增长速度为0.4 mm/年。2.51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中231例行手术治疗,216例为非肿瘤性息肉,而15例肿瘤性息肉中年龄≥50岁占60.0%,息肉直径≥10 mm占53.3%,单发者占66.7%,合并结石占20.0%。3.通过单因素分析各因素是否对息肉直径改变有影响,发现饮酒、高脂饮食、睡眠质量差、合并结石因素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直径改变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通过单因素分析各因素是否对息肉直径增大的30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有影响,发现饮酒、高脂饮食、睡眠质量差、合并结石因素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直径增大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将“息肉直径是否增大”作为因变量,其余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饮酒者胆囊息肉样病变直径增大的风险性是不饮酒者的2.615倍;睡眠质量差者胆囊息肉样病变直径增大的风险性是睡眠质量正常者的2.282倍。结论:1.本地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增长速度缓慢,约0.4mm/年;2.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饮酒、睡眠质量差、高脂饮食、合并结石可能是促进胆囊息肉样病变增长的危险因素,在今后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可以对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或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以减缓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自然病程发展;3.对未达到手术指征、未饮酒、睡眠质量正常、非高脂饮食、未合并结石的患者可嘱其定期肝胆外科门诊随访进行B超动态观察,以便在随访观察过程中如果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异常增长,可以及时行手术切除治疗。

徐世武[5](2015)在《胆囊息肉的临床诊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胆囊息肉(PLG)是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病变的总称,常见于中老年人,以男性居多,多数患者无典型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腹胀,腹部不适,上腹隐痛或钝痛,消化不良和厌油腻等。一般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但是由于临床上影像学检查难以确定息肉的性质,故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目前可以肯定肌腺瘤、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应视为绝对良性病变,而腺瘤样息肉则被归为癌前病变[1]。故对胆囊息肉做到早期准确诊断,确定息肉性质,从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就

李红梅,蔡忠凤,冯琴[6](2015)在《胆囊小隆起病变的临床与超声图像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胆囊隆起性病变的临床及B型超声表现特点。方法将83例胆囊隆起性病变分为3组:A组,胆固醇息肉组(60例);B组,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组(12例);C组,胆囊癌组(11例),分别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分为4型:无明显症状17例,占20.48%(17/83),胆囊炎型41例,占49.39%(41/83),胆结石型16例,占19.27%(16/83),肿瘤型9例,占10.84%(9/83);声像图基本图象是胆囊内附壁光团后无声影,其中良性病变72例,直径均<1.2cm,平均0.82cm,形态规则,恶性病变11例,病灶直径>1.5cm,平均1.8cm,形态不规则。结论通过临床及B型超声综合分析,可以帮助鉴别病变性质,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王淑静[7](2014)在《胆囊息肉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超声征象的关系探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总结胆囊息肉的中医证型的临床表现特点,探索胆囊息肉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进一步与其兼见的超声征象的相关性进行总结与分析,了解胆囊息肉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超声征象间的关系,从而为本病的临床辩证与探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方法。文献研究:主要查询中医古籍、国内外医学杂志文献。探讨了胆囊息肉的中医病名、症候、病因病机学、辨证施治还有现代医学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进展。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收集胆囊息肉患者的中医症候四诊资料和超声诊断信息,建立信息数据库,运用表述性分析和统计学检验等统计方法,对2012年B超检出的72例胆囊息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结合超声检查的肝胆图像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72例胆囊息肉患者中,痰湿内蕴证和肝胆湿热证男性多于女性,肝气郁结证和肝郁脾虚证则女性稍高于男性,四个证型男性与女性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胆囊息肉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P<0.05);胆囊息肉在脂肪肝患者中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痰湿内蕴证胆囊息肉与脂肪肝具有相关性(r=0.715,P<0.05);肝胆湿热与胆壁增厚虽不具有绝对相关性,但具有统计学差异(r=-0.354,P<0.05)。结论胆囊息肉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胆囊息肉中医证型与性别、脂肪肝、胆囊壁毛糙具有相关性。

赵阳阳[8](2013)在《新疆石河子地区胆囊息肉样病变自然病程及病因学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新疆石河子地区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s of the gallbladder, PLG)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正确地认识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自然病程,并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自然病程的影响因素,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适时及合理干预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我院自1997.7到2012.7经腹部超声检查并且未经手术治疗的138例PLG患者资料(排除可疑胆囊癌患者),追踪长期随诊患者息肉的大小和数量的变化情况。采用统一的《胆囊息肉样变自然病程随访调查表》对石河子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门诊患者进行完整、全面的收集各种资料,包括患者生活信息、既往史、确诊时信息及随诊时相关信息,应用影像学指标(主要为B超)计算息肉的大小及个数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1.随访138例患者,其中56例继续生长,16例单发变为多发,6例减小或消失(4例消失、2例减小),76例无明显变化。2.将胆囊息肉样病变息肉继续生长组与息肉无生长组比较,两组在单因素对比中性别、体质指数、吸烟,高脂饮食、不规律饮食、荤食为主及喜食刺激性食物对比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将胆囊息肉样病变息肉的直径、个数、生长位置及形态进行单因素对比发现在息肉直径继续生长与无生长中并无统计学意义。4.将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体质指数>24.0与高脂饮食(按贡献的大小)是胆囊息肉继续增长的危险因素。结论:1.石河子地区胆囊息肉样病变息肉生长速度缓慢约为0.6mm/年。2.石河子地区男性、体质指数>24.0、吸烟、高脂饮食、不规律饮食、喜食荤食及刺激性食物可能是PLG息肉生长的促进因素。

江建军,王春城,唐宇菲[9](2009)在《胆囊息肉样病变986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

李云[10](2004)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

二、胆囊息肉样病变的B型超声诊断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胆囊息肉样病变的B型超声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铁路系统职工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患病与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数据来源
        2.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1.3 研究对象分组
        2.1.4 样本含量计算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2.2.2 相关疾病诊断标准及定义
    2.3 统计方法
    2.4 质量控制
3.结果
    3.1 铁路系统职工胆囊息肉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铁路系统职工胆囊息肉患病概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2.1 不同性别职工胆囊息肉患病情况比较
        3.2.2 不同年龄组职工胆囊息肉患病情况比较
        3.2.3 不同工作地区职工胆囊息肉患病情况比较
        3.2.4 不同工种职工胆囊息肉患病情况比较
        3.2.5 不同临床生理指标职工胆囊息肉患病情况比较
        3.2.6 不同临床生化指标职工胆囊息肉患病情况比较
        3.2.7 是否脂肪肝职工胆囊息肉患病情况比较
    3.3 铁路系统职工胆囊结石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
    3.4 铁路系统职工胆囊结石患病概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4.1 不同性别职工胆囊结石患病情况比较
        3.4.2 不同年龄组职工胆囊结石患病情况比较
        3.4.3 不同工作地区职工胆囊结石患病情况比较
        3.4.4 不同工种职工胆囊结石患病情况比较
        3.4.5 不同临床生理指标职工胆囊结石患病情况比较
        3.4.6 不同临床生化指标职工胆囊结石患病情况比较
        3.4.7 是否脂肪肝职工胆囊结石患病情况比较
    3.5 铁路系统职工胆囊息肉患病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3.5.1 变量赋值
        3.5.2 胆囊息肉患病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6 铁路系统职工胆囊结石患病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3.6.1 变量赋值
        3.6.2 胆囊结石患病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4.讨论
    4.1 胆囊息肉研究结果讨论
    4.2 胆囊结石研究结果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超声造影在胆囊疾病中的诊断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超声造影的基本原理
2 超声造影的适应症及造影检查方法
3 胆囊超声造影增强类型
4 不同病理类型胆囊疾病的造影特点
    4.1 胆囊息肉病变
    4.2 胆囊腺瘤
    4.3 胆泥
    4.4 腺肌症
    4.5 急性胆囊炎
    4.6 胆囊恶性肿瘤
5 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6 小结

(3)应用实时超声造影对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造影在胆囊及胆管疾病中的诊断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自然病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胆囊息肉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5)胆囊息肉的临床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影像学检查
    1.4 治疗方法
2 结果
    2.1 B型超声检出率及影像特征
    2.2 术中术后情况
3 讨论

(6)胆囊小隆起病变的临床与超声图像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与病理结果
    2.2 超声检查结果
3 讨论

(7)胆囊息肉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超声征象的关系探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胆囊息肉的中医文献研究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辩证分型的认识
        1.4 临床治疗方法
        1.5 尚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2. 胆囊息肉的现代研究进展
        2.1 胆囊息肉的定义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
        2.3 胆囊息肉临床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2.4 胆囊息肉的自然病程变化
        2.5 西医治疗方法
        2.6 现状与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病例选择
        2.2 诊断标准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胆囊息肉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1 胆囊息肉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
        1.2 胆囊息肉发病与职业的相关性研究
        1.3 胆囊息肉发病与脂肪肝等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2. 病因病机的讨论
    3. 中医症状分析
    4. 中医证型分析
    5. 结论
    6.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胆囊息肉中医症候分型及相关因素调查表
    附录2. 常见缩略语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新疆石河子地区胆囊息肉样病变自然病程及病因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对象的信息
    2 方法
        2.1 方法
        2.2 纳入、排除及指标判断标准
        2.3 检查方法
        2.4 病例判断标准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临床资料
        3.3 自然病程
        3.4 自然病程影响因素分析
        3.5 息肉直径继续生长组与直径无变化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
        3.6 随访息肉大小、个数、生长位置及形态对息肉直径变化的影响
        3.7 肝炎病毒关系对息肉直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一
作者简介
致谢
导师评语

(10)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PLG在超声和CT及其它影像学上的诊断
二、PLG的定期随访
三、PLG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四、PLG超声诊断的新进展

四、胆囊息肉样病变的B型超声诊断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系统职工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患病与危险因素分析[D]. 王凯旋.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2]超声造影在胆囊疾病中的诊断作用[J]. 栗雯霏,栗建辉,张彤迪. 中国医疗设备, 2017(04)
  • [3]应用实时超声造影对胆囊息肉样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D]. 栗雯霏.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5)
  • [4]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自然病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邓家琦. 西南医科大学, 2016(05)
  • [5]胆囊息肉的临床诊疗分析[J]. 徐世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32)
  • [6]胆囊小隆起病变的临床与超声图像特征分析[J]. 李红梅,蔡忠凤,冯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02)
  • [7]胆囊息肉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超声征象的关系探讨与研究[D]. 王淑静.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3)
  • [8]新疆石河子地区胆囊息肉样病变自然病程及病因学分析[D]. 赵阳阳. 石河子大学, 2013(02)
  • [9]胆囊息肉样病变986例临床分析[J]. 江建军,王春城,唐宇菲. 河北医药, 2009(15)
  • [10]胆囊息肉样病变超声诊断价值[J]. 李云. 云南医药, 2004(05)

标签:;  ;  ;  ;  ;  

B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