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几个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薛雨婷,李谢辉,王磊,徐冰[1](2022)在《1976-2017年西南地区夏季不同等级降水时空变化特征》文中认为利用西南地区116个站点1976-2017年的逐日降水资料,运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反距离权重插值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等方法,统计分析了近42年西南地区夏季不同等级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夏季不同等级平均降水量以中雨为主,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年际变化具有一致性;受厄尔尼诺和热带风暴的影响,总降水量波动增加,总降水量分别在1998年和2006年发现最大值和最小值,且大雨的降水量在1984年有突变发生.在空间分布上,西南地区不同等级的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分布一致,受地形因素和大气环流影响,小雨和中雨表现为中间高两边低的特点,而大雨和暴雨则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特点;EOF结果显示西藏和川西地区的暴雨降水量年际变化主要为缓慢增加型,川东和重庆地区的年际变化则主要为明显增加型,云南东部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则为缓慢减少型.
杨少康,刘冀,魏榕,董晓华,刘艳丽,丛方杰[2](2022)在《长江上游流域生长季气象干旱分异特征》文中指出为揭示长江上游流域气象干旱发生与演变规律,基于气象站1961—2019年逐月气象数据,运用旋转正交分解(REOF)、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及游程理论等方法研究了其生长季气象干旱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可分为8个气象干旱亚区,其中Ⅴ区呈干旱趋势,Ⅰ区、Ⅲ区及Ⅶ区表现为变湿态势,其他各区表现为干湿交替态势;干旱周期以年际为主,Ⅰ和Ⅲ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年代际周期特征,趋势贡献较高的为Ⅴ区及Ⅷ区,其余各区趋势的贡献均小于年代际贡献;Ⅱ区干旱时间最长,达到1.57月,Ⅶ区最小为1.41月,仅有Ⅶ区干旱时间呈显着下降趋势,各区干旱强度比较接近,差异不大,且未来变化趋势不明显,Ⅶ区干旱面积为各区最大,达到30.36%,Ⅵ区干旱面积最小为19.18%,整体而言,干旱发生最为集中的为Ⅶ区,其AD达到0.091,最为分散的是Ⅱ区,其AD达到0.194。综上,长江上游流域各分区生长季气象干旱特征各有不同,西北部地区干旱较东南部地区严重。
刘婷[3](2021)在《毛乌素沙地湖泊沉积记录的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文中研究说明全新世的气候是过去全球变化(PAGES)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随着高分辨率沉积相气候信息载体的不断发现,全新世气候不稳定性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而早中全新世以来相关的气候变化的研究尚存在争议,需要深入研究。毛乌素沙地位于气候环境敏感地带,是研究气候与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但在过去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的研究中,较多地关注风成沉积序列所反映的气候变化。沙漠中的湖泊沉积物本身保存了大量的气候环境信息,是研究沙地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风成砂是沙丘活化,沙漠化正过程的体现,湖相沉积和古土壤的发育则是代表沙丘固定,是沙漠化逆过程。因此,本文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LT剖面进行野外考察,并结合毛乌素沙地的湖泊沉积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采用粒度、化学元素、有机碳等替代性指标,并结合OSL测年,考虑粒度和化学元素等不同代用指标并结合地层沉积特征,建立古气候记录序列,进一步认识冰消期以来毛乌素沙地的古气候变化和古环境演化过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选取LT剖面重建毛乌素沙地的古气候环境,结果表明16.8 ka BP之前,区域气候较末次盛冰期暖湿;16.8~14.0 ka BP,>63μm的含量呈上升趋势,风沙活动较上一阶段强劲,粗颗粒被风吹入湖中,气候较为干冷;14.0~12.3 ka BP,该时期相当于欧洲北大西洋B/A暖期,气候转变为暖湿;12.3~10.9 ka BP,经历YD冷事件后,气候持续干冷;10.9~5.8 ka BP,在早全新世向中全新世的过渡期间,该地湖泊处于退缩时期,湖面水位下降,大气降水减少,在地势低洼处积水,在浅水环境中生长水生植物,在低温的条件下,有机质分解不彻底演变为沼泽相,在中全新世期间,粒径变细,元素富集,气候转暖;5.8 ka BP至今,从中全新世暖湿的气候环境条件转变为晚全新世冷干的气候环境条件,并且与现今的气候环境逐渐趋近。(2)对毛乌素沙地区域的湖泊沉积记录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毛乌素沙地的气候环境变化:冰消期(17.8~11.7 ka BP),气候波动回升,气候变化较为复杂,较多风成砂沉积,同时也有湖相和泥炭的发育;早全新世(11.7~8.2 ka BP),YD事件结束,气候回暖,区域降水增加;中全新世(8.2~4.2 ka BP),为全新世适宜期,该时期温度和降水都较高,整体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3)利用概率密度统计方法,将毛乌素沙地的湖泊沉积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共获得161个数据,分析表明:早中全新世湖相的概率密度值为高值,该时期内表现为降水增加的高湖面期;在中晚全新世的泥炭概率密度值为高值,3.0 ka BP之后的泥炭开始发育与干冷的气候密切相关,低温容易促进绝对湿度的增加。在3.9、6.6、7.5、8.1、11.4 ka BP时期湖相和泥炭的概率密度值均为峰值,峰值主要集中于中全新世,表明中全新世气候相对湿润。(4)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早中期湖泊沉积LT剖面记录的环境变化与区域湖泊沉积进行对比,与月亮湖、达里湖、乌苏浪子湖、古猪野泽、岱海、呼伦湖等湖泊沉积记录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在LT剖面中记录了B/A暖期和YD事件,在区域和全球都有良好的对比性。毛乌素沙地冰消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主要受控于东亚季风,其驱动因素可能是太阳辐射强弱导致气候系统的各圈层发生一系列变化。
焦洁钰[4](2021)在《东辽河中下游流域中全新世以来植硅体古植被古气候过程》文中认为全球变化是当前人类主要面临的生存挑战之一,探究过去气候变化,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模式,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中国东北地区是重建古环境、开展全球变化研究的理想区域。本文以东辽河中下游流域五棵村和大夫岭沉积剖面为研究对象,运用AMS14C、OSL测年方法建立剖面年龄框架,进行沉积物的植硅体提取鉴定和组合特征分析,采用古植被指数等重建该区域中全新世以来的古植被过程,并结合磁化率、粒度指标对样品沉积环境的指示性,烧失量、色度指标对样品物质组成及形成条件的指示性,反演出古气候过程。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根据植硅体组合特征和古植被指数分析,得到中全新世以来,研究区域为草原群落,(1)约7300~6600 a B.P.,木本植物覆盖度升高,画眉草亚科、C3植物数量中等;(2)约6600~5600 a B.P.,木本植物覆盖度波动增大,画眉草亚科植物增多、C3植物总体较少;约5600~4100 a B.P.,五棵村剖面木本植物覆盖度波动增大,该剖面画眉草亚科植物、C3植物较大夫岭剖面更多;约4100~3100 a B.P.,木本植物覆盖度总体增大,大夫岭剖面画眉草亚科植物、C3植物较五棵村剖面数量水平高;(3)约3100~1100 a B.P.,木本植物覆盖度降低,画眉草亚科、C3植物增多;约1100~300 a B.P.,木本植物无明显变化趋势,画眉草亚科、C3植物减少。2.结合磁化率、烧失量、色度、粒度指标对沉积物磁性物质、有机质含量、形成条件、沉积环境的指示性,验证研究区域植硅体古气候指数所反演的气候过程,(1)约7300~6600 a B.P.,气候较凉,湿度适中;(2)约6600~5600 a B.P.,气候温和,总体略湿;约5600~4100 a B.P.,气候温凉,湿度略低,五棵村剖面气候偏凉;约4100~3100 a B.P,气候温和略湿;(3)约3100~1100 a B.P.,气候温和略干;约1100~300 a B.P.,气候温暖,湿度增大。3.将研究区域古气候过程与太阳活动指数、辽宁暖和洞石笋δ18O、东北地区主要火山事件进行对比,发现区域干湿程度对季风活动有较好的响应,据此推测研究区域古植被古气候过程主要受到东亚夏季风强弱的影响,区域气温总体上升,对应太阳辐射增强,据此推测太阳活动对区域气温变化也具有一定影响。以上结果运用植硅体指标初步探究了中全新世以来松嫩平原与辽河平原交界地带的古植被古气候过程,并得到较好的区域响应性,对完善该区域古气候过程研究资料具有一定意义。
刘彩红[5](2020)在《青藏高原雪灾频数变化及其对海温异常强迫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雪灾是青藏高原最主要、影响最广、破坏力最大的气象灾害,加强高原雪灾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对藏区防范气候风险和生态风险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78—2014年青藏高原72站冬半年(10月—翌年3月)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定义了雪灾发生的指标,分析了雪灾变化特征,采用广义平衡反馈分析与主成分分析(GEFA-EOF)相结合的最优反馈模分析方法,探讨了雪灾频数与海温异常模态的反馈关系,揭示了关键区域海温异常对高原雪灾变化的相对贡献及影响机制,并采用ECHAM5模式敏感性试验,进一步证实了海温对高原雪灾的反馈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1978—2014年,青藏高原冬半年降雪量表现出区域性差异,高原西南及东南部降雪量减少,其它地区增多。冬半年高原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为-4.0℃。积雪日数总体减少,平均积雪深度无明显线性趋势变化,雪灾频数主要表现为显着7a的准周期性振荡。(2)冬半年青藏高原雪灾频数自北向南增加,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喜马拉雅山脉北坡及嘉黎地区,累计发生雪灾80~105次,青海西北部及东部农业区在10次以下。多雪灾年,对流层中高层,极地至亚洲中高纬地区高度场整体偏低,亚欧中高纬位势高度异常自西到东呈现“+-+”配置,为典型两脊一槽型,乌拉尔山槽区引导冷空气南下,高原上空为异常中心,中低层,高原上为异常气旋性环流,加之贝湖附近异常反气旋影响,西北太平洋的东风湿润气流和孟加拉湾异常反气旋顶部西南偏西暖湿气流在高原上空辐合,降雪量增多;少雪灾年,亚欧中纬地区自西到东呈现“-+-”配置,为典型两槽一脊型,青藏高原受脊前西北气流系统控制,无明显水汽输送至高原地区,降雪量减少。(3)冬半年,高原雪灾频数与热带海表温度异常有显着的统计关联。GEFA诊断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El Ni(?)o型(TP1)海温异常和热带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模态(IOD)对雪灾频数变化的贡献在45%以上,其中TP1贡献为23.8%。当赤道太平洋或热带印度洋SSTA有TP1或IOD型正位相的海温强迫时,雪灾频数分别增加3.6、3.9次。El Ni(?)o发生时,对流层中高层“+-+”环流形式加强,中高纬乌拉尔山地区为异常高压,贝湖以北及我国均为异常低值区,西北太平洋面上存在异常高值中心,东亚大槽偏弱、偏西,高原西部存在低值中心。IOD正位相时,中低层的水汽输送加强:欧亚大陆中高纬为异常反气旋,伊朗高原至我国东部为异常气旋,西北太平洋湿润东风气流在中高纬异常反气旋作用下进入高原北部,阿拉伯海暖湿气流在南海-孟加拉湾-印度洋异常反气旋作用下经伊朗高原输送至高原南部,高原上空水汽增加,对流加强;两关键海域的共同作用,促使气流在高原辐合,利于高原降雪发生。(4)ECHAM5模式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El Ni(?)o型海温异常在对流中高层强迫一Rossby波列,位势高度异常从热带太平洋向北到中纬度太平洋,向西到东亚大陆,再到印度半岛为正-负-正-负的环流型态,其与控制降雪多年的环流异常型相似。这样的环流型使东亚大槽减弱,东亚异常反气旋南侧的异常东风与来自北印度洋偏南风在高原辐合,有利于降雪发生。印度洋偶极子型正位相海温异常强迫作用,使对流层中高层,来自西伯利亚异常反气旋东侧的干冷空气与西北太平洋异常东风的湿润气流进入高原,易在高原产生降雪。
蒋元春[6](2020)在《青藏高原沙漠化逆转及其对高原气候突变的响应》文中认为沙漠化是全球最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问题之一。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旱,生态环境系统敏感脆弱,具备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潜在因素,其土地沙漠化的动态变化与气候变化、植被变化紧密联系。本文主要依据青藏高原81个站点1971—2013年气温、降水、风速资料,1971—2016年青藏高原积雪日数、第一冻结层下界观测资料,1990、2000、2010和2015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资料,1982—2015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重点分析了青藏高原植被(NDVI)和沙漠化土地分布的变化特征,研究了青藏高原增暖突变前后高原气候因子(气温、降水、风速)和下垫面因子(积雪、冻土)等的气候特征及其与植被变化的关系,分析了南海夏季风与高原季风的关系,探讨了南海夏季风结束时间异常对高原冬季气候的可能影响机理,对进一步科学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障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分布的研究表明,1990—2015年青藏高原沙漠化土地面积呈现减少趋势,期间累计减少3 826 km2,相当于1990年沙漠化土地面积的0.96%,年均减少153 km2,尤其在2000年以后青藏高原沙漠化持续逆转。(2)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气候发生了显着变化,呈现从20世纪70年代冷干气候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暖湿气候的演变。1971—2013年主要气候因子的宏观变化为:(1)气温。高原呈现一致增暖,增暖幅度达0.38℃/(10 a),高于同期全球增暖速率,以秋、冬季增暖最为显着。高原增暖在空间上表现出西强东弱的增暖趋势和南北反相的变化形态,高原边缘地区气候变暖比高原腹地明显,高原北部升温幅度大于高原南部。高原气温在1997/1998年发生突变,突变后更大幅度的增暖在高海拔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呈现非对称增温,最低气温的增加速率(0.46℃/(10 a))高于最高气温(0.37℃/(10 a))。(2)降水。高原地区降水以8.5 mm/(10 a)的速率增加,其中春季增加幅度最显着,达9.9 mm/(10 a)。1980/1981年高原主体降水发生突变。1998年之后,夏季降水的年际波动幅度增大,而秋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幅度则收窄。(3)风速。高原年及各季节的平均风速总体呈减小趋势,尤以春季风速减小最为显着,达到-0.25(m·s-1)/(10 a)。高原风速的线性倾向率在2000年之后由负转正,表现出显着的增加趋势,且以夏、冬季平均风速增加为主导。(4)积雪日数。高原积雪日数平均以3.5 d/(10 a)的速率减少,高原气温增暖突变后积雪日数的减少达到5.1 d/(10 a),表现出“少—多—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5)冻土。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明显变浅变薄,冻结深度的平均气候倾向率为-3.7 cm/(10 a),且在1987/1988年发生退化突变。(3)青藏高原植被变化(沙漠化)对高原气候变化有显着响应。1982—2015年高原NDVI最大值呈增长趋势,线性增长趋势为0.002/(10 a),年变化率为0.0291%;生长季(6—9月)NDVI最大值的线性增长趋势为0.003/(10 a),年变化率为0.0349%。在空间分布上,高原NDVI最大值表现为“整体改善、区域退化”的特征,表征沙漠化土地变化情况的NDVI最大值[0.1,0.3)(沙化)格点数在21世纪初期开始下降,植被改善区域的面积大于退化区域,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在减少。高原NDVI最大值变化显示出在高原增暖背景下的显着适应性调整过程,与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变化具有较好的相关,且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高原增暖的背景下,1982—1997年期间,温度变化是NDVI变化的主导因素,降水变化带来的影响次之;1998—2015年期间,降水变化则成为NDVI变化的主导因素,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次之。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影响植被生长的首要因素是热量,当热量条件满足后,蒸发加大,水分条件便显示出它的重要性。高原增暖突变后,气温、降水和风速的变化趋势均显着,青藏高原土地沙漠化面积减少,该时期土地沙漠化面积减少(逆转)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子的变化。(4)植被指数(NDVI)变化表征青藏高原沙漠化,其与高原气候突变关系密切,高原气候变化受高原季风的影响。南海夏季风结束日期与高原冬季风建立日期呈反相变化特征,且与高原冬季积雪日数显着相关。南海夏季风结束时间偏晚时,随后的冬季500hPa和600 hPa上,贝加尔湖附近区域位势高度为负异常,乌拉尔山附近位势高度为正异常;受其影响,高原东北部纬向风减弱,高原西南部纬向风增强;高原东北部气温异常升高,高原冬季积雪日数偏少;高原及周围地区水汽湿度增大,高原东北部有异常的上升气流,200 hPa西风急流加强南移,高原东北部降水增多;反之亦然。南海夏季风结束时间偏早时,高原冬季风建立时间偏晚,高原冬季风(冷高压)减弱,高原多雪湿润,有利于青藏高原沙漠化逆转。
石雨[7](2019)在《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潜在蒸散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敏感地区,研究该地区气候及潜在蒸散的变化对区域气候变化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对象,用反距离权重法将站点气象数据插值到8km×8km网格上,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潜在蒸散,并分析了近60年来气候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带的变化趋势,利用Mann-Kendall对气候因子变化的显着性进行了检验。并用偏微分方法在年尺度上定量分析青藏高原潜在蒸散对气候因子变化的敏感性,以及各气候因子对潜在蒸散的贡献率。研究表明:1961-2017年青藏高原日平均、日最高、日最低气温都显着升高,每10年分别为增加0.33℃、0.28℃、0.43℃,增温幅度从南向北递增,且日最低气温增幅大于日最高气温。日照时数显着减少(-15.96 h.(10 a)-1),大部分区域均呈现下降趋势。风速显着下降(-0.096 m·s-1·(10a)-1),下降幅度最明显的是青藏高原北部。相对湿度、实际水汽压、降水、湿润指数、和潜在蒸散变化趋势不明显。近60年来,青藏高原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不断向东南推进,半干旱区面积不断扩大,气候总体呈暖干变化趋势。潜在蒸散对实际水汽压最敏感,其次为风速、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对日照时数敏感性最低。潜在蒸散对风速、实际水气压、最高和最低气温、日照时数的敏感性均显着增加。日照时数对潜在蒸散的贡献率最高,其次为风速、日最高气温、实际水汽压以及日最低气温。本文结果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了解,且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影响青藏高原潜在蒸散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提供适应对策。
明绍慧[8](2019)在《基于卫星微波探测资料的青藏高原温度变化趋势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先利用1982-2016年的MSU/AMSU-A亮温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上层温度的气候趋势及其演变特征,并利用ERA-Interim和NCEP-R2再分析资料的相应高度大气温度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高层亮温序列总体表现为逐渐增暖的趋势,这与再分析资料的对应层次大气温度变化有很好的相似性。基于集合经验模式分解方法(EEMD)的非线性趋势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上层增温首先出现在青藏高原中部,随着时间演变,增温现象逐渐向青藏高原四周扩散,最后在整个地区都出现了一致增温现象。相比于NCEP-R2再分析资料而言,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300 hPa大气温度的演变趋势与观测亮温有很好的相似性,而NCEP-R2再分析资料的300 hPa高度大气温度在前20年表现为明显的降温特征,在最近10年才出现了增温现象,与以上两种资料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进一步探讨亮温资料中区域增温中心的形成原因,论文利用AMSU-A多通道资料分析增温趋势的垂直演变特征。为了避免星间偏差的影响,采用了生命史最长的NOAA-15单个卫星的AMSU-A资料。在轨道漂移订正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AMSU-A不同通道亮温的气候趋势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高原地表存在两个显着的升温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由地面增温逐渐影响高空大气温度。NCEP-R2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地区主要是地面增温为主,这与卫星资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在高原区域升温大值区集中在300 hPa高度上下,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同一高度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更具有适用性和参考性,而从垂直方向上来看,NCEP-R2再分析资料更具普遍性和准确性。
李华勇[9](2017)在《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记录的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文中研究指明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及驱动机制是第四纪气候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对于理解冰后期气候演化规律和古文明的兴衰演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预测今后气候发展方向,解决气候变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矛盾,可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青藏高原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地貌特殊,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同时对相邻区域气候变化也具有重要影响。高原上数目众多的湖泊是记录古气候信息的理想载体,在重建万年时间尺度以上的气候变化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论文选取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作为研究对象。兹格塘错是青藏高原内陆封闭湖泊,位于亚洲季风区边缘,流域内无现代冰川发育,水量平衡条件简单,沉积速率相比青藏高原大多数湖泊快很多,同时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半混合型湖泊之一,因此其湖泊沉积物是研究古气候的绝佳材料。从兹格塘错水深最深处钻取12.9 m长沉积物岩芯,按照1cm间隔高密度分样,进行粒度、有机质含量、碳酸盐含量、红度、细菌脱镁叶绿素含量等代用指标测定,分析各代用指标的古气候古环境指示意义,并利用16个AMS 14C年龄建立可靠年代标尺,重建末次冰消期以来(17.3 cal ka BP)青藏高原中部气候演化历史及兹格塘错湖泊变化过程,获得以下结论:1.青藏高原中部末次冰消期以来古气候重建晚冰期(17-15.3 cal ka BP)气候总体冷干,并开始向温/凉湿缓慢转变;BA暖期(15.3-13.1 cal ka BP),快速出现和消失的气候温湿时期,该时期内发生5次相对独立的气候暖湿事件,与格陵兰地区温度变化基本一致;YD冷期(13.1-11.9 cal ka BP),快速降温事件,后期升温相对缓慢,在青藏高原表现为前期冷干,后期冷湿;青藏高原全新世气候特征表现为早期(11.9-8.2 cal ka BP)降水丰富,气候温湿,中期(8.2-3.7 cal ka BP)气候暖干,后期(3.7-0 cal ka BP)有变冷趋势,降水有所增加,呈现温凉特征。总体来看青藏高原全新世气候呈现暖干-温/凉湿的组合特征。2.兹格塘错沉积物中粒度、碳酸盐含量、有机质含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沉积物粒度主成分拟合粒径主要受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控制,与流域水动力相关,在早全新世出现高值,粗粒组分(风尘组分)含量及拟合粒径受冬春季风力和地表植被状况影响,指示风尘活动强弱,拟合粒径在全新世显着增大,含量在全新世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12.0 cal ka BP以来,冬春季强风发生频率增大,地表植被退化;碳酸盐含量在全新世明显升高,而在末次冰消期及全新世中变化特征又与降水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表明控制碳酸盐析出的第一因素为温度,第二因素是降水;有机质含量代表流域内水热组合状况,全新世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末次冰消期,而晚全新世有机质含量的异常升高可能与侵蚀加剧和人类活动有关。3.青藏高原中部末次冰消期以来风场的转变及风尘活动历史重建末次冰消期青藏高原兹格塘错流域由西风控制,全年冷干,但风力相对较小,粉尘活动活动十分微弱。全新世该区域转季风控制,暖季由印度夏季风控制,降水丰富,冷季盛行西风,寒冷干燥。冬春季风力(高原西风)强度相比冷期明显增强,尘暴活动频繁,而且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在晚全新世达到最盛。4.兹格塘错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湖泊演化历史晚冰期兹格塘错水位较低,盐度较大,水体完全混合,后期可能有季节性弱分层;BA暖期随着降水显着增加,湖泊水位升高,开始出现稳定温跃层和化跃层,半混合型湖泊形成。YD冷期中受冷干气候影响,水位降低并再次完全混合,由半混合型湖泊变为完全混合湖泊。全新世气候暖湿,兹格塘错水位可能在全新世初级即达到末次冰消期以来最高值,全年存在相对稳定化跃层,兹格塘错演化为半混合型湖泊,温跃层和化跃层深度主要受地表温度影响,分层强度呈先增强后减弱的特征,在中全新世达到最强。5.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驱动机制分析青藏高原中部地区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主要受太阳辐射、北半球高纬地区冰量及印度季风三者综合驱动变化,同时因青藏高原位置、地形及大气状况的特殊性,气候变化又具有区域独特性。兹格塘错ZGT2孔显示有清晰的BA暖期和YD冷事件,甚至BA暖期中5次暖湿事件都可以与格陵兰冰芯数据进行一一对比,表明青藏高原气候与北半球高纬地区具有很强的遥相关。全新世早期,兹格塘错流域降水即达到最大值,与印度季风的变化模式相一致。青藏高原温度在中全新世达到最高,滞后于太阳天文辐射的峰值(10.0 cal ka BP),可能与早全新世降水较多,降低有效太阳辐射,对地表起到降温作用有关。
郑然,李栋梁[10](2016)在《1971—2011年青藏高原干湿气候区界线的年代际变化》文中认为气候变化是沙漠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了解青藏高原的气候背景变化是探讨高原沙漠化的基础。利用1971—2011年青藏高原81个站点逐日气温、降水等多种气象要素资料,采用面积权重方法研究了近41a高原干湿气候变化的年代际波动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高原气温持续升高,降水显着增加,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变得更暖更湿;平均风速由显着下降趋势转变为平稳变化;相对湿度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明显;日照时数自80年代开始显着下降,进入21世纪转为上升趋势。在这5个因子共同作用下潜在蒸发量于90年代中后期发生明显转折,由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高原气候变化的重要节点。高原干湿界线年代际波动明显,不同干湿气候区的面积存在年代际差异,整体表现为各界线均向西北方向移动,极端干旱区、干旱区面积有所减小,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及湿润区面积有所增大。干湿指数0.5线与高原沙漠化界线重合,干湿界线波动变化在一定程度可反映高原沙漠化变化情况。
二、现代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几个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几个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1976-2017年西南地区夏季不同等级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资料与方法 |
2.1 数据资料 |
2.2 主要研究方法 |
2.2.1 降水强度等级划分 |
2.2.2 Mann-Kendall突变检验(M-K突变检验) |
2.2.3 滑动T检验 |
2.2.4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时间变化特征 |
3.1.1 不同等级多年平均降水量和平均降水日数 |
3.1.2 不同等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年际变化分析 |
3.1.3 不同等级降水量的气候突变检验 |
3.2 空间分布特征 |
3.2.1 西南地区各级降水量和降水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2 西南地区总降水量的EOF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2)长江上游流域生长季气象干旱分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及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2.1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
1.2.2 旋转正交分解 |
1.2.3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
1.2.4 Mann-Kendall检验及Sen趋势度 |
1.2.5 干旱特征指标 |
1.2.6 干旱离散度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干旱指数空间分布特征 |
2.2 各分区干旱变化的趋势特征 |
2.3 各分区干旱特征 |
3 结 论 |
(3)毛乌素沙地湖泊沉积记录的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 |
1.2.2 冰消期以来毛乌素沙地风成沉积 |
1.2.3 冰消期以来毛乌素沙地湖泊沉积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气候水文 |
2.1.2 植被土壤 |
2.1.3 地质地貌 |
2.2 地层剖面特征 |
2.3 实验方法 |
2.3.1 粒度 |
2.3.2 化学元素 |
2.3.3 有机碳 |
2.3.4 光释光年代 |
第三章 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记录 |
3.1 LT剖面粒度特征 |
3.1.1 粒度的指示意义 |
3.1.2 剖面粒度组成 |
3.1.3 剖面粒度参数 |
3.2 LT剖面化学元素特征 |
3.2.1 化学元素的指示意义 |
3.2.2 剖面常量元素特征 |
3.2.3 剖面常量元素比值特征 |
3.2.4 剖面微量元素特征 |
3.3 LT剖面有机碳特征 |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冰消期以来湖泊沉积变化 |
4.1 沉积环境分析 |
4.2 区域湖泊沉积 |
4.3 影响机制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东辽河中下游流域中全新世以来植硅体古植被古气候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古植被古气候研究现状 |
1.2.1 中全新世以来古植被古气候研究进展 |
1.2.2 植硅体在古植被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质与地貌特征 |
2.2 气候与水文特征 |
2.3 植被与土壤特征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
3.2 实验室处理及分析 |
3.2.1 植硅体提取及鉴定 |
3.2.2 磁化率、色度、烧失量测定 |
3.2.3 粒度分析 |
3.3 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年代框架的建立 |
4.2 植硅体组合特征 |
4.2.1 植硅体形态分类 |
4.2.2 五棵村剖面植硅体组合特征 |
4.2.3 大夫岭剖面植硅体组合特征 |
4.3 磁化率变化特征 |
4.4 烧失量、色度分析 |
4.5 粒度分析 |
第5章 研究区域古植被古气候过程重建分析 |
5.1 古植被过程重建 |
5.1.1 植硅体古植被指数分析 |
5.1.2 草本群落演替分析 |
5.2 古气候过程重建 |
5.2.1 植硅体古气候指数分析 |
5.2.2 其他指标古气候分析 |
5.2.3 古气候重建综合分析 |
5.3 区域对比 |
5.4 影响因素浅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青藏高原雪灾频数变化及其对海温异常强迫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各章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资料 |
2.3 技术方法 |
第三章 青藏高原雪灾影响要素的气候变化事实 |
3.1 引言 |
3.2 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
3.3 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
3.4 积雪时空变化特征 |
3.5 本章讨论与小节 |
第四章 青藏高原雪灾指数及其变化特征 |
4.1 引言 |
4.2 雪灾指数定义 |
4.3 雪灾变化趋势及区域性差异 |
4.4 典型多、少雪灾年份异常环流合成分析 |
4.5 本章讨论及小结 |
第五章 海温异常对雪灾变率强迫作用的诊断 |
5.1 引言 |
5.2 海温强迫场的选取 |
5.3 雪灾频数对海温强迫作用的GEFA响应 |
5.4 关键SSTA模影响雪灾生成的可能过程 |
5.5 本章小结及讨论 |
第六章 海温异常对雪灾异常影响的敏感性试验 |
6.1 引言 |
6.2 模式对大气环流模拟能力的评估 |
6.3 试验设计 |
6.4 海温异常对青藏高原雪灾异常的强迫效应 |
6.5 本章小结及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特色及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青藏高原沙漠化逆转及其对高原气候突变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气候变化与沙漠化的关系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预期特色和可能创新点 |
1.7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第三章 青藏高原沙漠化逆转特征 |
3.1 青藏高原NDVI变化 |
3.2 青藏高原沙漠化时空变化特征 |
3.3 荒漠化与沙化状况的监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
4.1 高原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
4.2 高原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
4.3 高原风速的时空变化特征 |
4.4 青藏高原季风变化及其各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 |
4.5 青藏高原气候因子及季风变化与植被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原积雪冻土的变化及其与植被的关系 |
5.1 高原积雪日数的气候特征 |
5.2 青藏高原冻土的气候特征 |
5.3 青藏高原积雪冻土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5.4 青藏高原积雪冻土与植被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海季风与高原沙漠化逆转的关系 |
6.1 南海夏季风建立与结束日期的气候特征 |
6.2 南海夏季风与高原冬季积雪日数的关系 |
6.3 南海夏季风结束日期与高原季风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7.3 存在的不足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潜在蒸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进展与现状 |
1.1.1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 |
1.1.1.1 青藏高原气温变化 |
1.1.1.2 青藏高原降水变化 |
1.1.1.3 青藏高原其他气候因子变化 |
1.1.1.4 气候变化研究方法 |
1.1.2 青藏高原的潜在蒸散 |
1.1.2.1 青藏高原潜在蒸散变化情况 |
1.1.2.2 影响青藏高原潜在蒸散的气象因子 |
1.1.2.3 潜在蒸散研究方法 |
1.2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研究内容 |
1.2.4 科学问题及解决途径 |
1.2.5 论文创新点 |
1.2.6 技术路线图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数据预处理 |
2.3.1 气象数据 |
2.3.2 净辐射计算 |
2.3.3 数字高程数据 |
3 研究方法 |
3.1 气候变化趋势 |
3.2 Mann-Kendall检验 |
3.3 潜在蒸散的计算 |
3.4 湿润指数 |
3.5 敏感性分析 |
3.6 贡献率评价 |
4 青藏高原气候因子与潜在蒸散变化 |
4.1 青藏高原气温变化 |
4.2 青藏高原日照时数的变化 |
4.3 青藏高原空气湿度的变化 |
4.4 青藏高原风速的变化 |
4.5 青藏高原降水的变化 |
4.6 青藏高原潜在蒸散的变化 |
4.7 青藏高原湿润指数的变化 |
4.8 本章小结 |
5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潜在蒸散影响的估算 |
5.1 青藏高原潜在蒸散对气候因子变化的敏感性 |
5.1.1 潜在蒸散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 |
5.1.2 潜在蒸散对空气湿度变化的敏感性 |
5.1.3 潜在蒸散对日照时数变化的敏感性 |
5.1.4 潜在蒸散对风速变化的敏感性 |
5.2 青藏高原气候因子对潜在蒸散变化的贡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自我介绍 |
导师介绍 |
致谢 |
(8)基于卫星微波探测资料的青藏高原温度变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基于青藏高原常规观测和再分析资料的温度气候变化 |
1.2.2 基于卫星资料的温度气候趋势研究 |
1.3 论文的主要结构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MSU/AMSU-A微波温度计资料 |
2.2 NOAA-15(AMSU-A)亮温资料 |
2.3 两种再分析资料和探空资料 |
2.4 集合经验模式分解(EEMD) |
第三章 MSU/AMSU-A亮温资料揭示的青藏高原对流层高层温度气候趋势 |
3.1 高原地区高空大气温度变化趋势 |
3.1.1 MSU/AMSU-A观测资料的季节演变特征 |
3.1.2 高原地区线性趋势 |
3.1.3 MSU/AMSU-A的EEMD各个模态及其谱分析 |
3.1.4 高原地区非线性趋势及其与线性趋势的对比 |
3.2 MSU/AMSU-A亮温序列对流层上层的非线性趋势的演变特征 |
3.3 NCEP-R2再分析资料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流层上层非线性趋势 |
3.3.1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 300hPa大气层的非线性趋势演变 |
3.3.2 NCEP-R2再分析资料 300hPa大气层的非线性趋势演变 |
第四章 NOAA-15 卫星AMSU-A资料的轨道漂移订正 |
4.1 NOAA-15(AMSU-A)卫星资料 |
4.1.1 NOAA-15(AMSU-A)卫星资料 |
4.1.2 轨道漂移现象 |
4.2 星间偏差订正 |
4.2.1 双重差分的星间偏差订正方法 |
4.2.2 青藏高原地区星间偏差订正 |
4.3 青藏高原地区亮温的日变化特征 |
4.3.1 高原地区亮温日变化的拟合方法 |
4.3.2 青藏高原地区亮温日变化特征简单分析 |
4.4 轨道漂移订正 |
4.4.1 轨道漂移订正方法 |
4.4.2 轨道漂移订正对青藏高原上多种卫星资料的影响 |
第五章 轨道漂移订正对青藏高原温度气候趋势的影响 |
5.1 NOAA-15 的亮温序列轨道漂移订正 |
5.1.1 青藏高原区域亮温序列订正前后对比 |
5.1.2 不同参考时间对轨道漂移订正效果的影响 |
5.2 NOAA-15 的青藏高原亮温序列轨道漂移订正对趋势的影响 |
5.2.1 轨道漂移订正对高原地区线性趋势的影响 |
5.2.2 轨道漂移订正对高原地区非线性趋势的影响 |
5.2.3 高原地区非线性趋势及其与线性趋势的对比 |
5.3 高原地区NOAA-15(AMSU-A)亮温序列的演变特征 |
5.3.1 轨道漂移订正前后的非线性空间分布特征 |
5.3.2 高原地区非线性趋势订正后的时空演变 |
第六章 青藏高原各高度层的气温趋势变化 |
6.1 高原地区再分析资料不同高度大气温度的非线性趋势 |
6.1.1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垂直高度上的非线性趋势 |
6.1.2 NCEP-R2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垂直高度上的非线性趋势 |
6.2 NOAA-15(AMSU-A)亮温序列的各个通道的非线性趋势 |
6.2.1 NOAA-15 亮温序列非线性趋势垂直方向上的时空演变 |
6.2.2 非线性趋势纬向剖面的时空演变 |
6.2.3 非线性趋势经向剖面的时空演变 |
6.3 青藏高原大气温度的非线性趋势探讨 |
6.3.1 高原垂直方向上各高度场温度气候的相互影响 |
6.3.2 高原在水平方向上长期非线性趋势的时空演变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记录的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
1.1.1 晚冰期气候变化的阶段性 |
1.1.2 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2 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研究成果 |
1.2.1 湖泊沉积气候记录研究进展与综述 |
1.2.2 其他证据揭示的全新世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历史 |
1.3 兹格塘错研究历史及湖泊演化和气候重建 |
1.3.1 兹格塘错研究历史 |
1.3.2 湖泊演化与古气候重建成果 |
1.3.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标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盆地演化历史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质 |
2.2.2 地貌 |
2.2.3 植被 |
2.2.4 水文 |
2.2.5 土壤 |
2.2.6 冰川冰盖 |
2.2.7 气候 |
2.3 现代沉积环境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年代序列建立 |
3.1 样品采集 |
3.1.1 沉积物钻孔提取 |
3.1.2 其他样品与数据的采集 |
3.2 钻孔岩性分析 |
3.3 钻孔年代学 |
3.3.1 测试方法与年代结果 |
3.3.2 年代序列建立 |
第四章 气候代用指标分析方法与结果 |
4.1 粒度 |
4.1.1 分析方法 |
4.1.2 实验结果 |
4.2 有机质含量 |
4.2.1 测定方法 |
4.2.2 实验结果 |
4.3 碳酸盐含量 |
4.3.1 测量方法 |
4.3.2 测量结果 |
4.4 红度 |
4.4.1 测量方法 |
4.4.2 实验结果 |
4.5 细菌脱镁叶绿素a(Bph-a)含量 |
4.5.1 分析方法 |
4.5.2 分析结果 |
第五章 气候代用指标指示意义与实验结果解译 |
5.1 粒度 |
5.1.1 粒度在湖泊沉积物中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 |
5.1.2 现代沉积 |
5.1.3 粒度分析方法 |
5.1.4 兹格塘错岩芯粒度的古气候意义 |
5.2 有机质含量 |
5.2.1 有机质含量在湖泊沉积物中的环境指示意义 |
5.2.2 兹格塘错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揭示的末次冰消期以来流域初级生产力的变化 |
5.2.3 有机质含量揭示的兹格塘错流域晚全新世陆源有机质输入环境的改变 |
5.3 碳酸盐含量 |
5.3.1 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古水文和古气候意义 |
5.3.2 碳酸盐含量揭示的 17.3 cal ka BP以来青藏高原中部水热组合变化 |
5.4 红度 |
5.4.1 湖泊沉积物红度的古降水指示意义 |
5.4.2 兹格塘错沉积物红度重建青藏高原中部末次冰消期以来降水变化历史 |
5.4.3 沉积物红度揭示的兹格塘错流域晚全新世以来侵蚀条件的变化 |
5.5 细菌脱镁叶绿素a(Bph-a)含量 |
5.5.1 湖泊沉积物中Bph-a的古水文和古气候意义 |
5.5.2 Bph-a含量指示的兹格塘错厌氧初级生产力变化历史 |
5.5.3 利用兹格塘错沉积物中Bph-a含量重建青藏高原中部末次冰消期以来夏季温度变化历史 |
5.6 红度和Bph-a含量揭示的降水对兹格塘错湖泊分层以及APB生产力的影响 |
5.6.1 末次冰消期降水增多促使高盐度湖水迅速分层和APB爆发 |
5.6.2 全新世降水增多抑制湖泊分层和APB生产力 |
5.7 水热组合特征对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影响 |
5.8 温度和降水对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5.9 兹格塘错沉积物指标的意义解析 |
第六章 末次冰消期以来青藏高原中部气候与湖泊演化历史重建 |
6.1 青藏高原中部 17.3 cal ka BP以来气候序列(温度、降水、风力)重建 |
6.1.1 温度 |
6.1.2 降水 |
6.1.3 风速及风尘活动 |
6.1.4 气候序列重建 |
6.2 末次冰消期以来兹格塘错湖泊演化阶段 |
6.3 兹格塘错流域末次冰消期以来风尘活动历史 |
6.4 17.3 cal ka BP以来青藏高原中部主要气候事件 |
6.5 青藏高原中部不同气候阶段的季节差异性 |
6.5.1 兹格塘错沉积物中季节信号甄别 |
6.5.2 全新世与末次冰期后期气候的季节差异性 |
6.6 末次冰消期气候变化的阶段性 |
6.7 青藏高原中部全新世气候的不稳定性和周期性 |
6.8 兹格塘错沉积物指标反映的晚全新世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
6.9 末次冰消期以来青藏高原中部古气候、古环境及兹格塘错古水文重建 |
第七章 区域对比与青藏高原中部气候变化机制分析 |
7.1 青藏高原中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古气候记录对比与分析 |
7.2 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模式与内部差异 |
7.2.1 纬向气候变化模式与差异 |
7.2.2 经向气候变化模式与差异 |
7.3 南亚季风区不同区域末次冰消期以来的降水变化历史与差异 |
7.4 青藏高原中部与东亚季风区气候变化模式的异同 |
7.5 青藏高原中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驱动机制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1971—2011年青藏高原干湿气候区界线的年代际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青藏高原主要气候因子变化特征 |
2.2 青藏高原潜在蒸发量的时空分布 |
2.3 高原干湿状况时空分布特征 |
2.4 干湿气候分界线的年代际波动 |
3 结论 |
四、现代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几个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1976-2017年西南地区夏季不同等级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薛雨婷,李谢辉,王磊,徐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 [2]长江上游流域生长季气象干旱分异特征[J]. 杨少康,刘冀,魏榕,董晓华,刘艳丽,丛方杰. 水土保持研究, 2022
- [3]毛乌素沙地湖泊沉积记录的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D]. 刘婷. 山西大学, 2021(12)
- [4]东辽河中下游流域中全新世以来植硅体古植被古气候过程[D]. 焦洁钰. 吉林大学, 2021(01)
- [5]青藏高原雪灾频数变化及其对海温异常强迫的响应[D]. 刘彩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6]青藏高原沙漠化逆转及其对高原气候突变的响应[D]. 蒋元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7]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潜在蒸散的影响[D]. 石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1)
- [8]基于卫星微波探测资料的青藏高原温度变化趋势研究[D]. 明绍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 [9]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记录的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D]. 李华勇.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1)
- [10]1971—2011年青藏高原干湿气候区界线的年代际变化[J]. 郑然,李栋梁. 中国沙漠,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