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介《陈独秀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孟红[1](2021)在《月月捧读一世情——庆贺《党史纵览》创刊40周年》文中指出我与《党史纵览》之缘金秋十月,桂花飘香,正是硕果累累一派丰收美景的季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大庆之年,记载党的光辉足迹与辉煌成就,承担资政育人、以史鉴今之重任的《党史纵览》,迎来了其40华诞。古人云:四十而不惑。经过40年艰辛开拓、千锤百炼,《党史纵览》自然拥有了40岁的稳健风华,伟岸坚毅地立于全国党史文史类刊物之林,其业丰质美,令人刮目相看。
孙珊[2](2021)在《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上海,作为工人阶级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选取上海区域作为个案,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深入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实践进程以及传播的主体、载体、途径、内容等,归纳总结了上海地区早期传播的特征与启示,阐述了上海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进程中的地位影响及其在中国革命面貌改观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上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上海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经济政治环境、思想文化生态、工人阶级基础等条件,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创造了中国其他地区未能提供的区域优势,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播种、开花、结果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芸集在上海的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引介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阶级斗争以及苏俄革命建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列宁主义等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广泛而深入的传播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知识分子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从纷然杂陈的主义中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改造和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开启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上海工人运动和中国革命的探索之路,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地位演进产生了深刻影响。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实践,推动了诸多“开疆拓土”般事件率先在上海发生,如首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首部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起草、首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和新型工会组织的诞生、“外国语学社”“上海大学”等培养革命干部学校的涌起、担任中共一大等重要会议的召开地以及13年的中共中央驻地等,取得了卓越的传播效果和辉煌的历史成就。故而,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伟大历程的起点,是当仁不让的中国“红色之城”和中国共产党“初心之地”。基于传播学理论,结合历史文献学、区域史学、传播学等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地区的早期传播进行整体性研究,分析归纳了传播进程中呈现的显着特征,具体表现为传播主体的开创性与多元性并进、传入渠道的多面性与差异性并发、传播内容的实用性与选择性并举、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与互动性并存、传播过程的演进性与辐射性并向等,彰显了上海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开拓性品质。诚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和探索经验缺乏,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地区的早期传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历史局限。譬如在传播内容上,上海早期传播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还较为肤浅,理论准备有所欠缺;在传播载体途径上,多重传播方式的综合作用虽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但通过报刊、着作、演讲集会、平民夜校等途径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毕竟是少部分工农群众,有机会参加夜校的工人数量极少,且工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传播深度和广度上尚有欠缺;在传播话语上,虽早期传播者注重理论的通俗化、口语化传播,但还存在力度不够、尚未满足民众需求等状况。然而瑕不掩瑜,历史局限的存在固然不能遮挡或否定上海地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发挥的突出作用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上海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的地区之一,为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历程,更为明晰其作出的开创性历史贡献:极大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促进马克思主义成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影响最巨大、成果最为丰硕的思想文化,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精神支柱和现代文化体系的初步建立奠定基础;培育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促进上海工农学运动的发展,推动了党团组织的建立,指导引领了中国其他地区的传播活动及其党团组织建立,彰显了历史、理论与实践三重逻辑的辩证统一。在总结影响、特征、效果和局限的基础上,从恪守主义信仰、彰显理论魅力;坚持多维建构、创新话语体系;满足社会需要、强化实践支撑;坚持主客互动、精英大众并行;培植文化土壤、创设传播语境;强化媒介功用、协同传播方式等方面提炼并阐述了早期传播所带来的现实启示。概言之,从初心之地上海探寻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进程和逻辑必然,为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历史依据与学理支撑,是继承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路径探索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周浒[3](2021)在《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文中指出
梁明成[4](2021)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 ——以《劳动界》周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报刊是其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本文选取《劳动界》周刊为研究对象,以此为例来探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时代背景、传播主体、传播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历史影响和现实启示等。诞生于1920年的《劳动界》推动并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特别是在面向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探索,本文分五个部分对该刊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关注《劳动界》的产生背景。包括五四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及该刊主办者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情况等。第二部分梳理《劳动界》的创刊发行及作者群。包括创刊缘起、出版发行情况以及对作者群的分析等。第三部分分析《劳动界》的办刊宗旨与内容。包括该刊报道工人群众的悲惨境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探索劳工问题的解决办法等。第四部分解析《劳动界》大众化的传播方法。包括该刊从工人中来到工人中去的办刊理念、鲜明的栏目与议题设置以及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等。第五部分探讨《劳动界》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局限性以及对当下的启示等。本文以《劳动界》刊物为文本依据,对史料进行挖掘、研读和系统梳理,阐述其中的特点和规律,以此丰富党的创建史、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史和工人运动史的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的认识,彰显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特别是“四史”教育提供参考。
祝彦,张弘弛[5](2020)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陈独秀研究述评》文中提出毋庸置疑,陈独秀研究曾是党史研究的热点问题。经过较长时间拨乱反正的研究之后,"陈研"也趋于平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一直强调加强党史国史研究,陈独秀研究在这一背景下又出现了升温,产生了一批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成果。本文拟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陈独秀研究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探析十八大以来陈独秀研究的热点与焦点问题,进一步总结研究不足,探寻潜在研究点,以便未来更好更深入开展陈独秀研究工作,客观公正地展现陈独秀的一生。
雷淑平[6](2020)在《殊途同归和同旨异趣 ——社会/文明批评家陈独秀和鲁迅之比较》文中认为本论文将陈独秀和鲁迅的文化身份界定为社会/文明批评家,这是以社会批评和文化批判为宗旨的一类写作者,是不同于文学家、思想家或革命家的一种独特身份。这类作家具有独特的思维和写作特点,独特的价值诉求和社会功能。根据这一文化身份定位,本论文尝试将鲁迅和陈独秀的绝大多数写作成果,不管是文学的还是非文学的(如杂文、日记、书信、序跋)都视作社会/文明批评的实践。以两位批评家五四时期的批评文本为中心,再结合两人的成长背景和整个社会历史背景,本论文尝试比较两位批评家在批评的职志形成、批评的对象和主要内容、思想资源和批评的风格、艺术方面的异同,侧重分析两位批评家不同的批评个性和批评效力,进而解释各自的社会、文化影响力的持续性和久远性问题。论文由引言、主体部分(共分四章)和结语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和选题的目的,梳理学界对陈独秀和鲁迅的比较研究及其不足,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一章梳理陈独秀和鲁迅的社会/文明批评职志的形成和发展。第二章对两人的社会/文明批评的主要对象和内容进行考察和比较,主要包括社会政治批评方面的比较、国民性批判方面的比较、传统思想文化批判方面的比较。第三章对两人的思想资源进行梳理和探究。第一节为传统思想文化资源探究,包括陈独秀所受桐城派的重视“经义”和讲求“义理”的文风的影响,鲁迅受浙东学派“重史”倾向的影响等方面;第二节为西方思想资源的影响,包括陈独秀所受法国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思想的影响与鲁迅所受德国个人主义、意志论思想学说的影响。第四章为两人批评艺术和批评风格的比较,主要从文体选择、立论和驳论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并且比较陈独秀的直露与鲁迅的隐曲文风,陈独秀的抽象说理与鲁迅的形象譬喻风格。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作为社会/文明批评家的陈独秀和鲁迅的成就、影响力的不同。
邓惠珍[7](2019)在《亚东图书馆图书营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出版业发祥于上海,从19世纪末开始涌现出了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局等众多影响全国的出版机构,徽州绩溪人汪孟邹创办与经营的亚东图书馆亦为其中翘楚,它为现代中国思想启蒙与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分析亚东图书馆的人员构成及其社会关系,梳理亚东图书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营销策略,通过搜集、整理、分析亚东相关史料,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对亚东图书馆的营销重点、营销广告以及营销手段进行研究探讨,以期为现代书业营销提供借鉴参考。亚东的图书营销活动从其选题开始就已经在酝酿,图书题材具有相当的时代性与广泛性,其中文存类、新诗集以及标点本小说是其营销重点图书。在具体的广告宣传中,亚东对于每个广告版面、广告文本以及具体的广告投放都慎之又慎;在图书营销手段的运用上,能够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平台,期刊、杂志、报纸、图书;同时,举办各类促销活动,例如新书特价、周年纪念、暑期特价、新年特价等,让利于广大读者;不仅如此,还在各处广设代销处,沿海或者内地、国内还有国外,一步步建立和完善自身发行网,让更多的读者可以购买到亚东的出版物。在这般周密细致的营销活动策划之下,亚东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图书销售的增加与营业额的上涨,还取得了不俗的社会效益,启迪受众阅读的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蒋自奎,李树侠[8](2016)在《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调查与发展对策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对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做了全面的调查,从多角度对特色馆藏建设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深入探讨了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今后的建设,提出了有关对策。
魏剑美[9](2015)在《陈独秀报刊活动及报刊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化传播者之一。他不仅是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和话语的舆论界先驱,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和“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也是中共早期新闻事业的缔造者。其报刊活动和报刊思想深刻而久远地影响着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本文以其报刊活动为考察中心,全面梳理其不同时期的报刊思想内容与特征,并将其置于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进行新闻传播学上的考量与反思。绪论部分主要陈述和介绍本选题的意义,归纳和梳理关于陈独秀新闻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研究的主要情况,阐明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正文分为五大章。第一章对陈独秀的报刊活动进行了分期,以陈独秀党派报刊活动为分野,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自由主义报刊活动阶段、党派报刊活动阶段和无党无派报刊活动阶段。具体又可以分为五个时期:自由主义报刊阶段又可以分为前期报刊活动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报刊活动;党派报刊活动阶段分为中共党派报刊活动时期和托派报刊时期。这一章中对陈独秀早期报刊活动进行了梳理,即其总理《国民日日报》、创办《安徽俗话报》、襄办《甲寅》杂志的主要经历。第二章梳理了《新青年》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以及在编辑、组织和经营上的基本思路。本章还评述了《每周评论》的创办情况及其时代影响。第三章三节分别探讨了陈独秀在创办、主持中共党派报刊,托派报刊以及最后无党无派时期的报刊活动。其思想的演进过程既复杂、曲折、反复,又有一定的脉络与主线。第四章是对陈独秀报刊思想进行总体归纳与分析。首先厘清其报刊思想的理论来源。在此基础上,从报刊主体(报人)和报刊业务角度来进行综合分析与评述。陈独秀将报人角色定位为启蒙者与引领者,确定报人情感基调为爱国忧民,并强调报人的基本姿态应该是独立的批判者。在报刊业务活动中,他坚持实用理性的编辑方针,具有“消息第一”的新闻理念,习惯使用极端主义的立论模式,重视报刊的策划意识与整体观念。第五章是对陈独秀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进行的历史考察与评价。首先探讨陈独秀在中国报刊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主要表现为:创办《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开创了中国报业与中国文化的新局面;进行无产阶级报刊实践与理论探索;进行了报刊文体上的创新。同时也对其历史局限进行了总结与剖析:重个人意气导致报刊的品位受到影响;过于强势的话语姿态;过分强调报刊的工具性,对媒体的职业特性重视不够。结语部分总结陈独秀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之于中国报刊发展的启示与经验教训。
屈向东[10](2014)在《从自由主义到社会主义:五四时期陈独秀人权思想的嬗变》文中研究表明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一卷引言(一)研究意义陈独秀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而又十分复杂的政治人物,如何对这样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进行客观且公正的评价,一直是学界所关注的重点。之前由于政治敏感等原因,未能对其思想进行深入的探究,随着研究禁区的放开,学界对其思想的研究也随之拓宽。陈独秀究其一生学识渊博,而人权思想构成其整个法政思想中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在国贫民弱的混乱岁月里,在人的生存权利与尊严得不到基本保
二、推介《陈独秀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介《陈独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月月捧读一世情——庆贺《党史纵览》创刊4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我与《党史纵览》之缘 |
守党史之正,创期刊之新 |
定位精准,主题鲜明 |
贴紧服务时代,可读娓娓道来 |
注重精心策划,不打无准备之仗 |
(2)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与价值 |
二、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现有成果述评及努力方向 |
三、关键概念的界定 |
(一)马克思主义 |
(二)早期传播 |
四、研究框架与内容 |
(一)基本分析框架 |
(二)具体篇章结构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行性分析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理论溯源和历史背景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学理阐释 |
一、“物质承担者”满足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品质要求 |
二、“报刊优势”提供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的可靠平台 |
三、“主客兼具”创造了列宁灌输理论的实现条件 |
四、传统文化的契合特征及变革性内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政治经济环境 |
一、政治斗争传统与政党活动中心的生成 |
二、近代工业崛起与思想舆论重镇的塑造 |
三、租界“缝隙”与新思想传播空间的开拓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思想文化生态 |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潮流的掀起 |
二、“移民”城市与思想自由生态的形成 |
三、新型知识分子与传播群英的荟集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阶级基础 |
一、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及独特优势 |
二、工人阶级悲惨境遇与变革社会诉求 |
三、工人阶级意识增长及其政治斗争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民众心理 |
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 |
二、“以俄为师”的心理趋向 |
三、“趋新求变”的改造心态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轨迹与实践进程 |
第一节 作为异质文化“新学说”的引入介绍(1899-1916)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登场” |
二、辛亥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上海的介绍 |
三、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引介的内容及特征 |
第二节 作为解决问题“新思潮”的广泛传播(1917—1921.06) |
一、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传播道路的开启 |
二、五四运动与上海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地位的形成 |
三、社团兴起、主义崛起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流行 |
四、思想界“论战”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话语权势的建立 |
第三节 作为变革社会“新主义”的深入传播(1921.07—1927.07) |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
二、国共合作局面与马克思主义的扩展 |
三、国民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推进 |
四、哲学论争与马克思主义的扞卫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主体力量 |
第一节 资产阶级群体 |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 |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 |
三、资产阶级传播群体的共性因素 |
第二节 新生代思想群体 |
一、无政府主义者群体 |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群体 |
第三节 国际人士 |
一、传教士群体 |
二、共产国际组织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载体途径 |
第一节 报刊杂志与马克思主义“群集性”传播 |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及共产党人的宣传 |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国民党人的宣传 |
三、商业性、研究系报刊与马克思主义介绍 |
四、报刊杂志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的表征 |
第二节 经典着作与马克思主义“系统化”传播 |
一、商业出版机构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
二、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 |
三、社会政治动员中的宣传册和传单 |
第三节 学校工会与马克思主义“组织化”传播 |
一、创办学校与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
二、新式工会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扎根 |
第四节 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仪式化”传播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纪念活动 |
二、国际共运重要事件、节庆日纪念活动 |
三、近代中国重要人物、事件和节日纪念活动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一、唯物史观概念的解读 |
二、唯物史观基本内容和作用的阐发 |
三、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实际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 |
一、剩余价值概念及内容的普及 |
二、剩余价值学说视域下的中国问题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
一、对阶级斗争学说的理解 |
二、阐发阶级斗争历史作用 |
三、批驳非阶级斗争观点 |
四、宣扬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
第四节 苏俄革命建设、列宁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关注 |
二、宣传苏俄建设及其成就 |
三、列宁主义的大力宣介 |
四、介绍革命理念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第五节 中国革命路线方针及政策 |
一、国共合作的呼吁和倡议 |
二、工农学运动的宣传与执行 |
三、国民革命的倡导与鼓动 |
四、妇女解放的宣传与实践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总体评价及现实启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特征 |
一、传播主体开创性与多元性并进 |
二、传入渠道多面性与差异性并发 |
三、传播内容实用性与选择性并举 |
四、传播途径多样性与互动性并存 |
五、传播过程演进性与辐射性并向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效果及局限 |
一、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提升与话语体系初步建立 |
二、马克思主义者培育与工农学运动发展 |
三、党团组织的创立及其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引领 |
四、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局限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现实启示 |
一、恪守主义信仰,彰显理论魅力 |
二、坚持多维建构,创新话语体系 |
三、满足社会需要,强化实践支撑 |
四、坚持主客互动,精英大众并行 |
五、培植文化土壤,创设传播语境 |
六、强化媒介功用,协同传播方式 |
结语: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 ——以《劳动界》周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背景介绍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保存情况 |
1.2.1 研究现状 |
1.2.2 文献保存情况 |
1.3 研究意义、方法与局限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局限 |
第2章 五四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
2.1 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
2.1.1 俄国输出社会主义革命 |
2.1.2 日本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
2.1.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
2.2 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 |
2.2.1 劳工神圣的思潮 |
2.2.2 上海的工人运动 |
2.3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创立 |
2.3.1 共产主义组织的筹建 |
2.3.2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
第3章 《劳动界》与共产主义知识分子 |
3.1 《劳动界》创刊缘起 |
3.2 《劳动界》刊物概况 |
3.2.1 出版发行情况 |
3.2.2 读者对象范围 |
3.2.3 同类报刊比较 |
3.3 《劳动界》作者群分析 |
3.3.1 发起人:陈独秀和李汉俊 |
3.3.2 撰稿人:知识分子和工人 |
第4章 《劳动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
4.1 报道工人阶级的经济政治状况 |
4.1.1 生产生活条件恶劣 |
4.1.2 政治和社会地位低下 |
4.1.3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下的女工问题 |
4.2 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4.2.1 劳动价值理论 |
4.2.2 剩余价值理论 |
4.2.3 社会主义理论 |
4.3 探索劳工问题的解决之道 |
4.3.1 改善条件与争取权益 |
4.3.2 结成团体与组织工会 |
4.3.3 主体意识与罢工方式 |
第5章 《劳动界》的传播方法 |
5.1 从工人中来到工人中去 |
5.1.1 深入调查与工人投稿 |
5.1.2 编读往来与读者互动 |
5.2 完备的栏目和鲜明的议题 |
5.2.1 引领思想的理论栏目 |
5.2.2 报道事实的新闻栏目 |
5.2.3 工人执笔的投稿栏目 |
5.2.4 寓教于乐的文学栏目 |
5.3 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 |
5.3.1 文风朴实无华 |
5.3.2 语言鲜明生动 |
第6章 《劳动界》的传播效果与启示 |
6.1 《劳动界》的首创意义 |
6.1.1 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进程 |
6.1.2 引领早期工人运动的大方向 |
6.1.3 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 |
6.2 《劳动界》的局限 |
6.2.1 内容的科学性不足 |
6.2.2 报刊的传播面有限 |
6.3 《劳动界》的启示 |
6.3.1 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动摇 |
6.3.2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6.3.3 利用红色资源做好“四史”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5)党的十八大以来陈独秀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陈独秀生平研究 |
陈独秀民主革命思想研究 |
史料论证 |
陈独秀学术思想史研究 |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6)殊途同归和同旨异趣 ——社会/文明批评家陈独秀和鲁迅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梳理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批评职志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从晚清到五四新文化运动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及以后 |
第二章 主要批评对象和内容之比较 |
第一节 社会政治批评之比较 |
一、对反动军阀势力之批判 |
二、对帝国主义势力之批判 |
第二节 国民性批判之比较 |
第三节 传统思想文化批判之比较 |
第三章 思想文化资源之比较 |
第一节 桐城理学与浙东史学 |
第二节 法国思想与德国思想 |
一、法国思想与陈独秀的政治本位和群体视角 |
二、德国思想与鲁迅的精神本位和个体视角 |
第四章 批评艺术与风格之比较 |
第一节 批评艺术的比较 |
一、文体类型之选择 |
二、立论艺术:高屋建瓴和以小见大 |
三、驳论艺术:正面碰撞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第二节 批评风格的比较 |
一、直露与隐曲 |
二、抽象说理与形象譬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作品 |
后记 |
(7)亚东图书馆图书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亚东图书馆概述 |
第一节 亚东图书馆人员关系网 |
一、创办者汪孟邹 |
二、亚东图书馆职员群体 |
三、亚东图书馆作者队伍 |
第二节 亚东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
一、1913 年至1918 年:艰难起步 |
二、1919 年至1928 年:蒸蒸日上 |
三、1929 年至1953 年:江河日下 |
第二章 亚东图书馆营销重点 |
第一节 当红名家作品集 |
一、《胡适文存》 |
二、《吴虞文录》 |
三、《独秀文存》 |
第二节 国内首创新诗集 |
一、《尝试集》 |
二、《草儿》 |
三、《蕙的风》 |
第三节 模范读本标点小说 |
一、《水浒传》 |
二、《儒林外史》 |
三、《红楼梦》 |
第三章 亚东图书馆营销广告 |
第一节 精心设计的广告版面 |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广告文本 |
一、演说型文本 |
二、问答型文本 |
三、事实型文本 |
第三节 有的放矢的广告投放 |
一、分类组合 |
二、主次分明 |
三、讲究时机 |
第四章 亚东图书馆营销手段 |
第一节 全方位覆盖的营销媒介 |
一、图书 |
二、报纸 |
三、杂志 |
第二节 名目繁多的促销活动 |
一、周年纪念 |
二、季节性促销 |
三、新书特价 |
第三节 内外兼顾的发行渠道 |
一、遍布各省的代售点 |
二、分布各国的代售处 |
第五章 亚东图书馆营销成效 |
第一节 提高图书销量 |
第二节 塑造企业形象 |
第三节 促进文化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调查与发展对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现状调查 |
1.1 调查的范围与方法 |
1.2 调查的结果 |
2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调查数据分析 |
2.1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初具规模 |
2.2 特色馆藏的存在形式 |
2.3 特色馆藏的内容 |
2.4 特色馆藏的主题 |
2.4.1 学校相关的特色馆藏资源 |
2.4.2 学科相关的特色馆藏资源 |
2.4.3 地方相关的特色馆藏资源 |
2.4.4 历史人物相关的特色馆藏资源 |
2.5 特色馆藏的来源 |
2.6 特色馆藏的建设模式 |
3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存在的问题 |
3.1 建库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有待提高 |
3.2 数据库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
3.3 数据库产品宣传和市场开发力度不够 |
4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对策 |
4.1 统一规划,共建共享原则 |
4.2 加强宣传推广 |
4.3 深层次开发,长期维护,及时更新,可持续发展 |
(9)陈独秀报刊活动及报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过往研究的回顾 |
三、研究原则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一章 陈独秀早期报刊活动 |
第一节 投身报界之前的经历 |
第二节 对陈独秀报刊活动的阶段划分 |
第三节 最初的报人体验:《国民日日报》与《安徽俗话报》 |
一、总理《国民日日报》 |
二、创办《安徽俗话报》 |
三、襄办《甲寅》杂志 |
第二章 陈独秀与前期《新青年》和《每周评论》 |
第一节 《新青年》的创办及其历程 |
一、创办过程 |
二、《新青年》的主要历程 |
第二节 前期《新青年》的主要成就 |
一、民主与科学话语的传播 |
二、大众话语体系的建构 |
三、推动现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
四、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第三节 创办与经营《每周评论》 |
一、《每周评论》的创办背景 |
二、《每周评论》的经营状况 |
三、《每周评论》的思想内容与时代影响 |
第三章 陈独秀的党派报刊活动及晚年报刊活动 |
第一节 中共党派报刊活动 |
一、陈独秀与后期《新青年》 |
二、参与中共党派报刊活动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陈独秀托派时期的报刊活动 |
第三节 陈独秀晚年的报刊活动 |
一、接受报刊采访、进行讲演等舆论活动情况 |
二、在报刊发表文章的情况 |
第四章 陈独秀报刊思想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
第一节 陈独秀报刊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晚清经世之学 |
二、康梁报刊思想与革命党人的宣传思想 |
三、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 |
四、马列主义与托洛茨基主义的党报思想 |
第二节 陈独秀的报人主体思想 |
一、报人角色定位:启蒙者与引领者 |
二、报人情感基调:爱国忧民 |
三、报人基本姿态:独立的批判者 |
第三节 陈独秀的报刊业务思想 |
一、实用理性的编辑方针 |
二、“消息第一”的新闻理念 |
三、极端主义的立论模式 |
四、明确的策划意识与整体观念 |
第五章 对陈独秀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的评价 |
第一节 陈独秀在中国报刊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一、创办《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开创中国报业的新局面 |
二、进行无产阶级报刊实践与理论探索 |
三、报刊文体上的创新与影响 |
第二节 陈独秀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个人意气对报刊品位的影响 |
二、过于强势的话语姿态 |
三、过分强调工具性,报刊职能发挥不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从自由主义到社会主义:五四时期陈独秀人权思想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陈独秀人权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 人权与救亡图存意识的纠结 |
(二) 西方的进化论与功利主义思潮 |
(三) 科学社会主义 |
二、五四前期陈独秀自由主义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独立自主的人格 |
(二) 人民的自由权利 |
1. 封建礼教是个性自由的思想枷锁 |
2. 封建宗法是个性自由的制度束缚 |
3. 思想言论自由 |
4. 陈独秀对于其他自由权利的论述 |
(三) 人民的平等权利 |
1. 民国初期平等权的表达与实践 |
2. 陈独秀对平等权的基本看法 |
(四) 实现和保障人权 |
1. 人权的法律化 |
2. 人权作为实有权利 |
(五) 民治主义:中国人权实现的具体路径 |
三、五四后期陈独秀向社会主义的转向 |
(一) 西化的幻灭与布尔什维克的启示 |
(二) 向社会主义人权观的转向 |
四、陈独秀社会主义人权观的初步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
(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劳工人权 |
(二) 保障劳工生存权与劳动权 |
(三) 社会主义与自由权利 |
1. 自由与劳工专政 |
2. 个体自由与社会 |
(四) 社会主义与民主权利 |
1. 劳工的社会管理权与政权 |
2. 阶级斗争———实现民主权利的根本途径 |
(五) 社会主义与其他权利 |
(六) 社会主义下的妇女人权 |
五、结语 |
四、推介《陈独秀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月月捧读一世情——庆贺《党史纵览》创刊40周年[J]. 孟红. 党史纵览, 2021(11)
- [2]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D]. 孙珊.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3]社会关系网络视阈下的新闻人范长江研究[D]. 周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 ——以《劳动界》周刊为例[D]. 梁明成.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5]党的十八大以来陈独秀研究述评[J]. 祝彦,张弘弛. 党史纵览, 2020(06)
- [6]殊途同归和同旨异趣 ——社会/文明批评家陈独秀和鲁迅之比较[D]. 雷淑平. 暨南大学, 2020(07)
- [7]亚东图书馆图书营销研究[D]. 邓惠珍.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安徽省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调查与发展对策探析[J]. 蒋自奎,李树侠.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9]陈独秀报刊活动及报刊思想研究[D]. 魏剑美.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10]从自由主义到社会主义:五四时期陈独秀人权思想的嬗变[J]. 屈向东. 政治法学研究,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