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省玉米粗缩病病原病毒的RT-PCR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文,徐绍栋[1](2017)在《我国玉米粗缩病病原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饲兼用的作物,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控制病害流行,减少生产损失,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由带毒灰飞虱传播的玉米粗缩病是一种世界性病毒性病害,严重影响了玉米生产。本文探讨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病概况、病原、病症及病原鉴定手段,并展望我国玉米粗缩病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李明骏[2](2017)在《玉米AKINβγ蛋白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8蛋白的分子互作研究》文中认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virus,RBSDV)引起的玉米粗缩病是危害我国玉米生产的一种主要病害。RBSDV是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的成员,目前关于其与玉米寄主的分子互作报道较少。本文以RBSDV副核心蛋白P8为诱饵筛选玉米茎叶cDNA文库,获得与之互作的寄主因子ZmAKINβγ蛋白,研究了 P8与ZmAKINβγ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ZmAKINβγ与RBSDV之间的相互影响,初步探索了 ZmAKINβγ在RBSDV侵染玉米过程中的功能以及ZmAKINβγ影响病毒侵染所参与的生理路径。利用酵母双杂交(yeast-two hybrid,Y2H)和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实验证明了 P8与ZmAKINβy-2以及玉米中ZmAKINβγ基因另一拷贝编码蛋白ZmAKINβy-1在酵母、本生烟和玉米原生质体细胞中的互作。P8与AKINβγ蛋白的互作不具有寄主特异性,而是依赖于ZmAKINβγ蛋白N端的KIS(kinase interacting sequence)和第一个CBS(cystathionine β-synthase)保守结构域。对P8与ZmAKINβy-1/-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P8与ZmAKINβy-1/-2均定位于本生烟细胞和玉米原生质体细胞的细胞质与细胞核中,且P8可在核仁中聚集,ZmAKINβy-1/-2与P8共表达使P8无法聚集于核仁中。而P8的表达会抑制ZmAKINβγ-1/-2作为γ亚基参与snf4Δ酵母突变体细胞糖代谢途径的功能。RBSDV侵染后不同时间点差异调控ZmAKINβγ-1/-2基因的表达。基因枪轰击介导的瞬时表达实验表明RBSDV侵染改变ZmAKINβγ-1/-2在玉米叶片中的亚细胞定位。为解析ZmAKINβγ-1/-2基因的生理功能及其在RBSDV侵染过程中的作用,用雀麦花叶病毒(Brome mosaic virus,BMV)VIGS系统同时沉默ZmAKINβγ-1/-2基因,结果显示,ZmAKINβγ-1/-2的沉默会影响蔗糖和淀粉代谢途径中多个基因的表达,并提高葡萄糖和蔗糖的积累量。同时,沉默ZwAKINβγ-1/-2基因后的RBSDV挑战接种实验表明ZmAKINβγ1/-2基因的下调表达会促进RBSDV的积累,进一步发现外施葡萄糖促进RBSDV的积累。RBSDV侵染调控糖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葡萄糖的含量而下调蔗糖的含量。ZmAKINβγ-2以及水稻和本生烟编码的AKINβγ同源物均可诱导本生烟细胞坏死反应,但P8的表达并不影响ZmAKINβγ-2诱导细胞坏死的活性。ZmAKINβγ除可响应RBSDV的侵染,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或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MCMV)的侵染均可调控ZmAKINβγ基因的表达,说明ZmAKINβγ基因可响应不同类型病毒的侵染。本论文的研究表明ZmAKINβγ作为普遍响应病毒侵染的寄主蛋白,在RBSDV侵染玉米过程中与P8蛋白直接互作并参与抵抗RBSDV的侵染;本文明确了 ZmAKINβγ可以参与玉米糖代谢调控,并且糖代谢路径在RBSDV与玉米互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有助于揭示玉米寄主抵御RBSDV侵染的抗病机制,对于玉米抗粗缩病基因的挖掘和抗病玉米种质的创制可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庆彩[3](2017)在《玉米抗粗缩病主效QTL的克隆、功能分析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粗缩病(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MRDD)俗称玉米癌症,是一种毁灭性的病毒病,在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我国玉米粗缩病主要发生在黄淮海地区,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ipediseasevirus,RBSDV)引起,对玉米生产造成巨大威胁。日前玉米粗缩病的研究仍停留在抗源筛选和初定位阶段,有关抗病基因和抗病机理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两个精细定位群体,开展玉米抗粗缩病主效QTL的精细定位、抗病基因克隆、功能分析及应用等研究,同时利用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发掘新的抗病位点,主要结果如下:1、在前期抗病QTL定位的基础上,利用抗感组合NT409×NT411、黄C×X178衍生的精细定位群体,分别将主效抗病QTL qMrdd1精细定位到8号染色体上.125,214 bp和253,484 bp二个彼此重叠的区段。综合两个群体精细定位的结果,最终将qMrdd1的位置缩短到103,834bp的区间,位于分子标记S18和K7-1之间。对qMrdd1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发现qMrdd1表现为隐性抗病数量性状遗传,在两个群体中降低病情指数(DSI)分别达7.95-32.50和16.24-34.00。2、筛选抗病自交系1145和感病自交系黄早4二个BAC文库,构建BAC重叠群并测序,结合感病自交系B73的参考序列,在qMrdd1的定位区间内仅发现一个非转座子编码基因,GRMZM2G435373,编码一个 Rab GDP 解离抑制因子(Rab GDP dissociation inhibitor)蛋白,命名为ZmGDI。ZmGDI编码两个转录本,唯一差异是长转录本额外多出第四外显子。蛋白质序列比较发现短转录本在其他GDI编码基因都存在,长转录本只有在本研究材料中特异存在,推测短转录本在抗性中起主要作用。抗感自交系ZmGDI基因之间的差异是一个helitron转座子的插入,这一长度为2,548 bp的helitron转座子插入到抗病ZmGDI基因中,造成第10外显子剪接异常,原来的编码序列被转座子上的序列所替换,其它序列不变。转基因过表达试验证明ZmGDI为玉米粗缩病抗性相关基因。3、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感病植株体内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接种后16天开始积累,而ZmGDI的表达基本不受病毒的诱导,而且抗感材料间基本一致。RT-PCR的结果显示,短转录本的表达量远高于长转录本,二者之间的相对量基本恒定,不受病毒侵染的影响。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ZmGDI蛋白主要在细胞膜和细胞质中。4、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感病植株的节间缩短是由节间细胞长度缩短造成,感病叶片横切面分布大量韧皮部细胞剧增的异常维管束,造成粗缩病最典型的症状,叶片背面蜡突。ZmGDI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13个编码蛋白进行一对一酵母互作,没有发现ZmGDI与病毒的任一蛋白互作。5、从956份国内外自交系中筛选到36个自交系携带helitron转座子,序列分析发现36份自交系中转座子序列完全相同。通过多年多点的鉴定,带有转座子和不带转座子的自交系的抗病表现具有显着差异,来源于P78599的带有转座子的P138、X178和不带转座子的JH59、Qi319、Dan3130自交系组配的F2分离群体的鉴定证实转座子与抗病密切相关,综合结果表明helitron转座子可用于粗缩病抗源的筛选。6、对黄C与X178组配的321个F8重组自交系群体、80044和80007组配的199个F10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连锁分析,以及对186个自交系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发现两个新的抗病数量性状位点(QTLs),即2号染色体上的qMrdd2和5号染色体上的qMrdd3。
周羽[4](2015)在《侵染玉米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遗传变异及其致病途径解析》文中提出玉米粗缩病(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MRDD)是世界性的玉米病毒病害之一,在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区发生尤为严重,主要病原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SBPH)介导以持久性传播。解析我国玉米粗缩病病原RBSDV遗传变异,及其在玉米中的致病途径是玉米粗缩病抗性机理研究和抗病育种的重要内容。本文采集我国玉米粗缩病高发区的玉米和水稻病株,通过病毒基因组测序,分析了病毒的遗传变异与进化;通过研究RBSDV侵染后玉米转录组、mi RNA-靶基因的差异,解析可能的致病途径,为玉米粗缩病抗性机理研究和抗病育种提供基础。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来自2012-2014年9个地点玉米和水稻病株的RBSDV基因组区段S1-S10遗传变异。(1)仅基因组区段S8存在9bp的缺失,其它区段均无插入或缺失突变;两个碱基间突变占变异总数的93.73%-96.11%,转换(transition,76.87%-85.92%)大于颠换(transversion,8.69%-17.43%),其中嘧啶(U/C)间转换最多,占47.72%-59.60%;核苷酸多样性最高的S9(π=0.0626)极显着(P<0.01)高于最低的S4(π=0.0225);来自山东济南点的RBSDV基因组区段S9(π=0.0755)和S7(π=0.0391)核苷酸多样性最高,而江苏省南京和盐城的S9(π=0.0391)和S7(π=0.0090)区段核苷酸多样性最低,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玉米和水稻寄主间RBSDV基因组区段核苷酸多样性差异不显着(P>0.05);2013年分离株S7序列核苷酸多样性(π=0.0307)显着高于2014年(π=0.0244)(P=0.0226)。(2)在S9和S7中分别检测到3个和1个重组事件,重组事件发生在不同寄主和地点间。采用46个非重组的RBSDV分离物S9序列与23个Gen Bank数据库中的S9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基于S9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中国玉米粗缩病株的病毒分离物遗传距离与RBSDV较近,与其它病毒(例如MRDV、MRCV或SRBSDV)遗传距离较远;基于S9和S7序列多样性均将RBSDV划分为两个类群,S7群进一步划分为两个亚群,分群与寄主和年份无关。(3)在氨基酸水平,P5-2变异最大(平均每10个氨基酸存在一个变异),P2变异最小(平均每45个氨基酸存在一个变异),同一基因组区段不同阅读框(ORF)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变异不一致。(4)预测RBSDV S1-S10基因组区段的保守区,针对每个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并构建了针对不同靶位的RNAi载体。2.采用49个S9序列和111个S7序列分析RBSDV的选择响应。S7(含有两个ORF,分别表示为S7-1和S7-2)序列A+U含量丰富,且密码子多以A-(A3s,S7-1:32.64%,S7-2:29.95%)或U-结尾(U3s,S7-1:44.18%,S7-2:46.06%);S7密码子偏性程度低(Nc,S7-1:45.63;S7-2:39.96),突变是RBSDV-S7密码子偏性的主要原因,且密码子偏性与年份、寄主及地点无关;在S7-1和S7-2中共检测到12个最优密码子。S9(含有两个ORF,分别表示为S9-1和S9-2)与S7的ORF均承受负向选择或纯化作用(Ka/Ks ratios:0.0179-0.0589);同一基因组区段不同ORF选择压力水平不同,S9-2承受的选择压力显着高于S9-1(P<0.01),S7-1承受的选择压力显着高于S7-2(P<0.01);同一ORF在年份间、寄主间和地点间承受的选择压力差异不显着。RBSDV群体呈显着扩增趋势,在寄主、年份和部分地点间存在频繁的遗传交流。3.采用组织超薄切片方法观察玉米受RBSDV侵染后细胞组织形态变化,发现病毒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和叶绿体中,病毒侵染后玉米韧皮部、细胞壁、叶绿体等均有明显变化。利用RNA-seq技术对RBSDV侵染后的玉米转录组进行测序,显示发病相关、细胞壁相关、赤霉素相关、韧皮部相关、叶绿素相关和泛素相关基因表达量均存在显着差异。鉴定出17个玉米mi RNA家族中31个响应RBSDV的mi RNA成员,表达量差异均在2倍以上,其中17个呈上调表达,14个呈下调表达。采用降解组测序方法鉴定靶基因,发现靶基因主要富集的细胞组件是细胞核和核糖体,主要功能是与转录调节、DNA模板和DNA结合有关,其次与金属离子结合、水解酶活性、酸酐和磷等以及压力响应和光合作用有关;靶基因多参与光合作用等新陈代谢途径。转录组和mi RNA-靶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显示,GRMZM2G069316和GRMZM2G031169基因参与玉米响应RBSDV的调控网络。
刘瑞丽[5](2014)在《河南省玉米粗缩病病原鉴定与主要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粗缩病近年来危害严重,对玉米生产危害很大。本文从河南省玉米粗缩病病原鉴定、抗病品种鉴定筛选以及防治药剂的筛选等三个方面对河南省玉米粗缩病开展研究,旨在为该病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河南玉米粗缩病病原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分离物的S10ORF编码蛋白序列与NCBI上RBSDV S10ORF编码蛋白序列高度一致。2012年和2013年采取河南田间自然发病的玉米粗缩病株,并对其分离物进行RT-PCR,同时对目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结果经分析发现与NCBI上已发表的RBSDV S10ORF编码蛋白序列一致性达97.0%-98.7%,除此目的片段外,无其他目的片段产生,可确定引起河南玉米粗缩病的病原为RBSDV。通过对2012年、2013年RBSDV S10ORF编码蛋白序列一致性分析,并对河南分离物的S10ORF编码蛋白序列与GenBank中的15个RBSDV S10ORF编码蛋白序列序列构建系统树,可以快速看出不同地区玉米粗缩病毒RBSDV S10ORF编码蛋白序列的进化关系和亲缘关系。2、测定了供试的100个玉米品种对粗缩病的抗性,结果发现河南省大面积推广和新近选育的玉米品种多数是感病的,抗病的品种很少。根据病情指数划分玉米品种的抗性级别,筛选出1个高抗品种清华686,占总试种品种的1%;5个抗品种,分别是豫禾863、五谷305、迪卡653、豫单122、清华696,占总试种品种的5%;26个中抗水平的品种,占总试种品种的26%;中感和高感品种占总试种品种的69%。3、通过种子处理防病试验,明确了3.5%满适金FS1ml+70%噻虫嗪4g/kg种子、60%吡虫啉4ml/1kg种子这两种药剂包衣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并能显着提高玉米产量,可以作为防治玉米粗缩病的包衣药剂。对2013年郑州防病试验结果分析,发现3.5%满适金1ml+70%噻虫嗪噻虫嗪4g/kg种子包衣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72.45%,玉米产量提高12.02%;对2013年开封杞县玉米包衣药剂防效试验结果分析,发现60%吡虫啉4ml/kg种子包衣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效果达80.73%,提高玉米产量14.44%。2013年分别在河南郑州市中牟县万滩镇和开封市开封县罗王乡对70%噻虫嗪种衣剂和10%噻戊种衣剂包衣防治玉米粗缩病进行了试验示范,防病增产效果显着。其中开封罗王示范点(70%噻虫嗪种衣剂)对粗缩病平均防效为79.75%,平均增产14.22%;中牟万滩示范点(10%噻戊种衣剂)对玉米粗缩病的平均防效为71.61%,平均增产11.21%。两种种衣剂均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周彤[6](2013)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技术和遗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是一种主要由灰飞虱(Laodephax striatellus Fallen)以持久性不经卵方式传播的恶性水稻病毒病。发掘抗性基因和培育抗性品种是解决这类病毒病害的根本策略,但受制于品种抗性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的缺乏,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抗性的遗传学研究和育种实践一直进展较慢。为此,本研究在破解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假阳性毒源干扰、病毒毒源保存和灰飞虱携带水稻条纹病毒干扰等技术难点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效引发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同时,采用多年多点方法在重病区抗鉴圃中对水稻品种和资源进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鉴定,利用上述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筛选出的抗性品种进行进一步的抗性确认,并分析其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特征。将抗性品种与感病品种构建分离群体,采用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分析其遗传模式,同时利用分子标记分析方法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对抗性基因进行了定位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一种快速、灵敏检测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RT-LAMP)。该方法可排除南方水稻黑条矮病毒的干扰而特异的检测植物和飞虱体内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其灵敏性与RT-PCR基本一致,但检测结果易于判定。这一方法的建立成功破解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抗性的人工接种鉴定方法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假阳性毒源干扰。2.发明了一种利用灰飞虱从冻存病叶中获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方法。以冷冻保存的水稻黑条矮缩病罹病植株叶片对灰飞虱进行饲毒,随后接种感病水稻品种,结果发现灰飞虱可从冻存病叶上获得并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且获毒能力和传毒能力与未冻存病叶处理相比无显着性差异。这表明从冻存病叶上获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灰飞虱可以应用于品种抗性人工接种鉴定。3.利用梯度试验分别研究了病毒在介体体内的循回时间、接种时间、接种强度、水稻接种苗龄4个因素对鉴定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病毒在介体体内的循回时间为12-15d或21-24d条件下,鉴定效果优于8-11d和16-17d处理;接种48-72h条件下,鉴定效果优于12-24h处理;有效接种强度4-20虫/苗条件下,鉴定效果优于1-3虫//苗处理;水稻接种苗龄0.5-2.5叶龄条件下,鉴定效果优于2.5-3.5叶龄处理。由此构建了水稻抗黑条矮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循回时间为12-15d、接种时间48-72h、有效接种强度4-20虫/苗和水稻接种苗龄0.5-2.5叶。在此条件下对不同抗性表现的水稻品种进行鉴定,其鉴定效果与重病区田间鉴定效果无显着性差异,表明所构建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抗性人工接种鉴定方法能客观地反映水稻品种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水平。4.在常年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的地区江苏省建湖县、盐都县和灌云县分别建立抗性鉴定圃,对主栽品种和资源材料进行了多年多点田间抗性鉴定,发现水稻品种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田间抗性在不同地点和不同年份间并不相同,尽管不同品种对水稻黑条矮缩病表现出一定差异,但没有发现免疫或高抗的品种。一份来自越南的籼稻资源材料特特勃在两年三点的田间试验中表现出抗病和中抗的抗性水平,可望作为抗性资源运用于针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育种。5.利用人工接种鉴定、非嗜性测验及抗生性测验分析了特特勃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传毒介体灰飞虱的抗性特征,结果表明特特勃对水稻黑条矮缩病表现为抗病,抗虫性鉴定发现特特勃仅表现出弱非嗜性,而无抗生性。综合抗病性和抗虫性表现,特特勃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主要来自于对病毒本身的抗性,而不是对传毒介体灰飞虱的抗性。采用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淮稻5号/特特勃构建的F2:3家系进行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遗传分析,发现其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为数量性状,可能由1-2个主效基因控制。6.在842对微卫星标记中筛选获得在淮稻5号和特特勃间存在多态性标记160个(多态性频率19%),从中选用127个标记对淮稻5号/特特勃F2群体的138个株系进行分析,构建覆盖基因组2179.6cM的水稻遗传连锁图谱,标记间平均间距为17.16cM。采用基于复合区间作图法的软件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2.5对构建的遗传图谱和之前获得表型数据进行分析,从淮稻5号/特特勃的F2群体检测出2个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QTL,分别命名为qRBSDV-3和qRBSDV-11.其中qRBSDV-3位于第3染色体的RM5626-RM7097之间,LOD值为4.07,贡献率为17.5%。qRBSDV-11位于第11染色体的RM202-RM7120之间,LOD值为2.21,贡献率为12.4%,两抗性QTL均来自于抗病品种特特勃。通过图谱比对表明本研究获得的两个抗性QTL是新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位点。
刘昌林[7](2013)在《玉米抗粗缩病全基因组关联与连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玉米生产面临多重逆境影响。玉米粗缩病(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MRDD)是全球玉米种植区广泛发生的病毒性病害,主要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的玉米粗缩病毒或者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20世纪70年代中期,曾导致河北、北京大面积的玉米减产或绝产。目前,该病害已成为我国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玉米生产上采取的农业防治措施存在易造成环境污染且防治效果差等缺点,因此,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粗缩病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连锁定位研究玉米抗粗缩病遗传,发掘主效抗病QTL或者基因,为玉米抗粗缩病种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遗传基础丰富的236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通过2010年和2011年2个环境的抗粗缩病鉴定,采用41101个稀有等位基因频率大于5%的高质量SNP,结合群体结构、亲缘关系通过TASSEL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2个环境下共检测到73个SNP与抗粗缩病显着相关(P <0.0001值),单个SNP可以解释2.68%-6.18%的表型变异。2个环境下同时检测到14个SNP,分布于玉米染色体bin5.03、bin7.02、bin8.03、bin10.02和bin10.03,其中SNP PZE-108052072和PZE-108057211位于bin8.03。在连锁不平衡(LinkageDisequilibrium, LD)r2大于0.1的范围,48个SNP的LD区域内筛选到41个候选基因,其中32个SNP位于基因内部,包括GRMZM2G413544、GRMZM2G405760等。2.利用来源于美国杂交种P78599的5份高抗粗缩病自交系(R18,P138,X178,金黄59和齐318)和全基因组41101个SNP,筛选到9个包含与抗病性显着相关SNP的衍生片段,9个衍生片段的基因型都不同于感病对照掖478的基因型,其中,最小片段长48.84Kb,最大片段长81.57Mb,平均长9351.03Kb。位于bin8.03长81.57Mb的片段包括6个与抗病性显着相关的SNP和2个前人定位到的抗玉米粗缩病主效QTL。3.以来源于X178×B73杂交组合的重组自交系NL203与B73构建的3个F2群体(表示为F2-1,F2-2和F2-5)为材料,通过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鉴定,在第8染色体发掘抗粗缩病QTL。基于3个F2群体的分析结果如下:(1)采用F2-1群体构建第8染色体的区段连锁图谱,包括9个标记,全长35.28cM,平均间距4.41cM。结合人工接种表型鉴定,在bin8.03标记umc1617和phi121之间定位到1个来自于NL203的主效QTL,LOD值为5.1,加性效应0.73,解释11%的表型变异;(2)利用F2-2群体构建第8染色体区段连锁图谱,包括10个标记,全长38.36cM,平均间距3.8cM,全部标记与IBM2008neighbor图谱的顺序一致。结合人工接种表型鉴定,在bin8.03标记umc1617和phi121之间定位到1个来自于NL203的主效QTL,LOD值6.18,解释11%的表型变异;(3)利用F2-5群体构建第8染色体的连锁图谱,包括18个标记,全长153.81cM,平均间距9.01cM,除SSR标记bnlg2037,其余标记与IBM2008neighbor图谱的顺序一致。结合自然发病表型鉴定,分别在标记umc1139-bnlg1194与umc1735-phi121之间各检测到1个QTL,2个QTL都来自于NL203,LOD值分别为3.30、18.80,分别解释3.99%、25.71%的表型变异。综合以上结果,在bin8.03标记umc1617和phi121之间存在1个来自于NL203的主效抗病QTL,可以解释25.71%的表型变异。
阴筱[8](2013)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与RBSDV P8互作玉米蛋白的鉴定》文中提出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工业原料。病害的发生给我国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其中粗缩病可导致玉米严重减产,甚至绝产,是玉米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引起我国玉米粗缩病的主要是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RBSDV的病原特征、传播途径等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结构以及功能解析已有所研究,但其分子变异、进化机制和致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由于田间寄主植物和传毒昆虫的发生数量、带毒率与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了解RBSDV田间寄主,及时检测传毒介体灰飞虱的带毒率,对于制定玉米粗缩病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明确影响RBSDV进化的因素,了解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的进化趋势,研究病毒与寄主间的互作,可为抗病品种选育及病毒病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建立并优化了RBSDV的检测体系,明确了RBSDV的田间寄主,测定了RBSDV重排体SDZZ10的全基因组序列,从山东玉米上检测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分析了RBSDV的群体遗传结构,并鉴定了玉米中与RBSDV P8互作的蛋白。具体结果如下:1、针对RBSDV的S10片段设计了4对引物,通过比较不同的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退火温度、检测引物建立了最佳RT-PCR检测体系:10×PCR buffer2.5μL,25mM MgCl21.5μL,dNTP (each2.5mM)2.0μL,检测引物F4(5’-AGY GAA GAA TTTGTA GGT GTG-3’)和R4(5’-GTT TCA ACA AAT GAC GCT AC-3’)(10μM)各1.0μL,5U/μL Taq DNA聚合酶0.2μL,模板RNA5.0μL,加11.8μL水将体系补至25μL。利用这一体系可以从单头灰飞虱和30ng玉米样品提取的总RNA中检测到病毒的存在,同时从禾本科的牛筋草(Eleusine indica)、野燕麦(Avena fatua)、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狗牙根(Cynodondactylon),菊科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醴肠(Eclipta prostrata),苋科的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等均检测到RBSDV,首次发现双子叶植物苣荬菜、反枝苋也是RBSDV的自然寄主。2、测定了RBSDV分离物SDZZ10所有可读框(ORF)的序列,与已知的2个RBSDV分离物Hbm和Zjr全基因组序列比较,SDZZ10的大多数ORF与Hbm相应ORF的核苷酸序列一致率更高,其蛋白与Hbm相应蛋白的氨基酸一致率也更高,但SDZZ10的ORF3,ORF4,ORF9-2和ORF10与Zjr相应ORF的核苷酸一致率更高,P4,P9-1和P9-2与Zjr相应蛋白的氨基酸一致率更高。在ORF8和ORF10的系统进化树中,SDZZ10分别属于不同的组,说明SDZZ10是一个自然发生的重排体。3、测定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分离物JNi4的S7-S10基因序列。JNi4的S7到S10和RBSDV相应片段的核苷酸一致率分别为72.6-73.1%,72.3-73%,73.9-74.5%和77.3-79%,与SRBSDV HN和GD分离物相应片段的一致率为99.7%,99.1%-99.7%,98.9%-99.5%和98.6%-99.2%。JNi4在根据S7到S10基因组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中和GD、HN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枝。这些结果证实了SRBSDV作为斐济病毒属一个独立种的观点,证明JNi4是SRBSDV的一个分离物。山东是目前为止发生SRBSDV的最北地区。4、测定了来自山东、江苏和安徽等地水稻和玉米101个RBSDV分离物的S8(S8包含一个开放阅读框ORF8,编码次要衣壳蛋白)和103个分离物的S10(ORF10编码主要衣壳蛋白)的序列。RBSDV的S8和S10基因处于负选择。RBSDV三个分离物的S8和两个分离物的S10存在明确的重组现象。中国RBSDV种群根据S8基因可以分为3个组,而根据S10基因可以分为2个组,分组与分离物的地理和寄主来源之间没有相关性。在同时获得S8和S10序列的85个分离物中有17个是组间重排体,30个是亚组间重排体。不同地区和不同寄主的RBSDV亚种群内和亚种群间基因交流频繁,来自中国玉米的种群处在扩张趋势。未发现RBSDV新谱系。这些结果表明重组、重排、负向选择压力及基因交流是影响中国RBSDV进化的重要因素。5、根据SDZZ10S8序列构建了诱饵载体质粒pGBKT7-S8,利用酵母双杂系统从玉米cDNA文库中筛选与RBSDV P8互作的玉米蛋白。经假阳性排除、序列测定以及在GenBank数据库中blast检索,初步筛选到26种可能互作的蛋白,并进一步证实玉米40S核糖体蛋白S13可以和RBSDV P8互作。为了确定与P8互作的40S核糖体蛋白S13的区域,将其基因平均分为三段(N端、M段、C端)。按照N、M、C、N+M和M+C进行PCR扩增,并将片段正确连入相应载体中构建了5个缺失突变体,分别进行酵母验证和荧光双分子互补验证,结果表明40S核糖体蛋白S13与RBSDV P8互作的区域为N端和C端。
赵志杰[9](2013)在《不同种质玉米材料人工接种RBSDV后体内病毒增殖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Maize)是当今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不仅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及工业原料。我国的玉米总产量仅次于水稻产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黄淮海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引起玉米粗缩病的病原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传毒媒介为灰飞虱。玉米粗缩病发病植株显着矮化、多数不抽雄、雌穗不结实或籽粒少、产量损失严重甚至绝收。为了控制病害流行,减少生产损失,培育出抗性良种并在现有品种基础上进行种质的遗传改良是防治该病的有效方法。本文系统介绍了玉米粗缩病的病原、病毒寄主、病毒传播方式、危害症状、发病规律以及抗性鉴定方法等,构建了室内人工饲养灰飞虱并用于对玉米材料进行传毒接种的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对室内人工饲养扩繁无毒灰飞虱的技术条件进行了探索,分别研究了不同温度(21℃、23℃、25℃、27℃和29℃)对灰飞虱成活率的影响和对灰飞虱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灰飞虱在23℃时成活率最高,21-29℃范围内,随温度逐渐升高,灰飞虱卵孵化量呈递增趋势。最终确定了室内扩繁灰飞虱的最适温度为25。C±2℃。(2)对3个不同地区(连云港、原阳和保定)采集的发病玉米、水稻和小麦植株等5个样本进行RBSDV病毒核酸提取,对其S9片段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5个样本的同源性为97.92%,27处突变碱基中有1处造成氨基酸理化性质改变,且突变位点位于第一个开放阅读框。原阳水稻和玉米中RBSDV病毒样本与连云港水稻中RBSDV病毒样本核酸序列同源性高于河北保定小麦和玉米的RBSDV病毒样本。(3)对郑58(感)、C7-2(中抗)、Mo17(感)、478(高感)、丹340(抗)、P138(高抗)、郑单958(感)和XH6(未知)等八个不同抗性的玉米材料进行不同带毒率灰飞虱的RBSDV人工接种,并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研究玉米材料接种RBSDV后,植株体内病毒增殖动态变化。研究结果如下:对灰飞虱分别进行12h、24h、48h、72h和120h饲毒后,灰飞虱的带毒率分别为10%、13.3%、233%、30%和30%。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的材料平均含毒量发现,灰飞虱带毒率越高,玉米植株体内病毒含量越高,发病越快,症状越严重。其中带毒率23.3%的处理中各材料发病情况较理想,平均病毒最大含量和最小含量的差异也最大,能够更好地鉴定出材料的抗病差异性。5个不同带毒率的灰飞虱处理分别进行玉米接种传毒后,10%、13.3%带毒率的处理中发病不均一,30%带毒率的处理中材料发病过重,部分植株过早死亡。带毒率23.3%的处理中各材料发病均一,能较好地鉴定出材料的抗性水平。P138、C7-2和丹340的抗性水平较其他材料好,其他感病的材料病毒含量数量级均在106copy/μl。在带毒率为10%的传毒处理中,某些材料检测到少量病毒但并不发病。所有玉米材料的初始发病时间均在四叶一心期,即开始接种后的第28天观察到发病症状。抗病材料接毒后体内病毒增殖慢,且病毒峰值极显着小于高感材料。感病材料接毒后,体内病毒近似呈线性增殖,病毒繁殖快,且峰值高。
饶黎霞[10](2013)在《三种水稻病毒病在中国的发生分布及分子变异》文中研究说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和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毒(Rice ragged stunt virus, RRSV)都能引起水稻矮缩病,这三种病毒严重威胁着我国的水稻生产。本研究对2011-2012年华东地区江苏、浙江、江西,华南地区广西、海南,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华中地区湖南等病害爆发流行重点区域进行了水稻病毒病调查。根据GenBank登录的RBSDV, SRBSDV, RRSV三种病毒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设计相应保守引物,通过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方法检测田间水稻样品的带毒率,同时也运用这三种病毒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行了田间水稻样品的dot-ELISA检测。检测结果表明,2011年水稻植株中三种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10.92%,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30.67%,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毒6.30%。2012年水稻植株中三种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2.2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48.38%,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毒26.32%。由此可以看出,2012年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害、水稻锯齿叶矮缩病害均重于2011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害轻于2011年。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发生于华东地区江苏、浙江等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在华东地区的浙江,华南地区的广西、海南,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省流行;水稻锯齿叶矮缩病在华东地区浙江,华南地区广西、海南,西南地区云南等地均有发生。利用dot-ELISA还测定了白背飞虱中SRBSDV的带毒率。选取不同地区的阳性样品运用病毒CP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并借助生物信息学软件及相关在线分析工具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测定的3个RBSDV玉米分离物和3个RBSDV水稻分离物CP基因同源性在93.4%-99.5%之间,与GenBank上登录的76个不同地理及寄主来源的RBSDV分离物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这82个分离物的分子变异及进化情况没有显示出与地理和寄主的相关性。测定的22个SRBSDV水稻分离物CP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的73个SRBSDV分离物同源性在97.2%-99.8%之间,说明SRBSDV CP基因的变异较小。测定的23个RRSV水稻分离物CP基因的同源性在92.9%-100%之间,其中1209HN1和1209HN2两个分离物与其他分离物的同源性最低,为92.7%-93.4%。与GenBank上登录的4个RRSV分离物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这两个分离物也独立地聚成了一组。说明海南的这两个分离物1205HN1和1205HN2变异明显,与其他分离物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二、江苏省玉米粗缩病病原病毒的RT-PCR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玉米粗缩病病原病毒的RT-PCR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玉米粗缩病病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概况 |
2 玉米粗缩病病原 |
3 玉米粗缩病病症 |
4 玉米粗缩病病原的鉴定方法 |
4.1 生物学方法 |
4.2 血清学方法 |
4.3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
5 生物技术对玉米抗粗缩病研究的启示 |
6 展望 |
(2)玉米AKINβγ蛋白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8蛋白的分子互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玉米粗缩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概况 |
1.1.1 玉米粗缩病发生概况 |
1.1.2 玉米粗缩病的病害症状和病原 |
1.1.3 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概况 |
1.1.4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症状及病原 |
1.2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研究概述 |
1.2.1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分类地位 |
1.2.2 RBSDV的传播 |
1.2.3 RBSDV病毒粒体和基因组特征 |
1.2.4 RBSDV编码蛋白的功能研究 |
1.2.5 RBSDV P8蛋白的功能研究 |
1.2.6 Reoviridae病毒副核心蛋白研究进展 |
1.2.7 RBSDV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 |
1.3 AKINβγ蛋白研究进展 |
1.3.1 SNF1/AMPK/SnRK1蛋白激酶复合体的构成 |
1.3.2 SNF1/AMPK/SnRK1蛋白激酶复合体的功能研究 |
1.3.3 SNF4、AMPKγ、AKINβγ蛋白的功能保守性 |
1.3.4 SNF4蛋白的功能 |
1.3.5 AMPKy蛋白的功能 |
1.3.6 植物中AKINγ蛋白的功能 |
1.3.7 植物中AKINβγ蛋白的功能 |
1.4 植物糖代谢 |
1.4.1 植物中的糖代谢途径 |
1.4.2 糖代谢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 |
1.4.3 植物糖代谢响应病原物侵染 |
1.4.4 植物糖代谢响应病毒侵染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病毒、载体和菌种 |
2.1.2 植物材料 |
2.1.3 抗体 |
2.1.4 酶和生化试剂 |
2.2 常用溶液、试剂和培养基的配置 |
2.3 基本实验方法 |
2.3.1 RBSDV接种 |
2.3.2 植物总RNA的提取 |
2.3.3 去除总RNA中的基因组DNA |
2.3.4 RNA的纯化 |
2.3.5 反转录反应 |
2.3.6 PCR反应 |
2.3.7 PCR或酶切产物直接或切胶回收 |
2.3.8 酶切和连接反应 |
2.3.9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2.3.10 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 |
2.3.11 农杆菌浸润法瞬时表达目的蛋白 |
2.3.12 酵母双杂交(yeast-two hybrid,Y2H)筛选玉米cDNA文库及回转验证 |
2.3.13 酵母互补实验 |
2.3.14 玉米原生质体制备与转化 |
2.3.15 基因枪轰击玉米叶片瞬时表达蛋白 |
2.3.16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
2.3.17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2.3.18 BMV VIGS沉默玉米寄主基因 |
2.3.19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3.20 淀粉含量的测定 |
第三章 与RBSDV P8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筛选 |
3.1 RBSDV侵染玉米后的症状发生 |
3.1.1 RBSDV接种玉米自交系Va35 |
3.1.2 RBSDV接种玉米后的症状发生情况 |
3.2 与RBSDV P8蛋白互作的玉米寄主因子筛选 |
3.2.1 载体构建 |
3.2.2 P8蛋白的自激活检测 |
3.2.3 筛选玉米中与P8互作的寄主蛋白 |
3.2.4 ZmAKINβγ-2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P8与ZmAKINβγ的互作分析 |
4.1 BiFC验证P8与ZmAKINβγ-2的互作 |
4.1.1 载体构建 |
4.1.2 BiFC验证P8与ZmAKINβγ-2在本生烟细胞中互作 |
4.1.3 BiFC验证P8与ZmAKINβγ-2在玉米原生质体细胞中互作 |
4.2 ZmAKINβγ-2与P8互作的关键结构域鉴定 |
4.2.1 ZmAKINβγ-2的结构域分析及载体构建 |
4.2.2 Y2H分析ZmAKINβγ-2与P8互作的关键结构域 |
4.3 P8与ZmAKINβγ-2互作的关键结构域 |
4.3.1 P8的结构域分析及载体构建 |
4.3.2 Y2H分析P8与ZmAKINβγ-2互作的关键结构域 |
4.4 P8与ZmAKINβγ的互作分析 |
4.4.1 基因克隆及载体构建 |
4.4.2 ZmAKINβγ-2与RBSDV编码其它病毒蛋白的互作分析 |
4.4.3 P8与AKINβγ同源蛋白的互作分析 |
4.4.4 ZmAKINβy-2与SRBSDV编码SP8蛋白的互作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ZmAKINβγ的表达分析 |
5.1 RBSDV侵染对ZmAKINβγ转录水平的影响 |
5.1.1 ZmAKINβγ在苗期玉米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 |
5.1.2 RBSDV侵染不同阶段对ZmAKINβγ达水平的影响 |
5.2 ZmAKINβy在玉米原生质体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 |
5.2.1 载体构建 |
5.2.2 ZmAKINβγ在玉米原生质体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 |
5.2.3 ZmAKINβγ在本生烟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 |
5.3 RBSDV侵染影响ZmAKNβγ的亚细胞定位 |
5.4 P8影响ZmAKINβγ的生物学活性 |
5.4.1 载体构建 |
5.4.2 P8影响ZmAKINβy的γ亚基功能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ZmAKINβγ对RBSDV侵染的影响及参与的生理途径 |
6.1 BMV VIGS沉默ZmAKINβγ基因 |
6.1.1 构建沉默载体并在本生烟中扩繁BMV病毒粒子 |
6.1.2 沉默ZmAKINβγ基因的玉米无明显表型变化 |
6.1.3 沉默玉米ZmAKINβγ基因促进RBSDV侵染 |
6.2 BMV VIGS沉默ZmAKINβγ因影响玉米糖代谢 |
6.2.1 沉默ZmAKINβγ基因影响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6.2.2 沉默ZmAKINβγ基因调控糖类物质积累量 |
6.3 ZmAKINβγ影响RBSDV侵染所参与的生理途径 |
6.3.1 RBSDV侵染影响玉米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
6.3.2 RBSDV侵染影响糖类物质积累量 |
6.3.3 葡萄糖处理促进RBSDV积累 |
6.3.4 蔗糖和硝酸银处理不影响RBSDV积累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ZmAKINβγ生理功能的探索 |
7.1 ZmAKINβγ响应不同类型病毒的侵染 |
7.2 ZmAKINβγ-2在本生烟叶片中诱发细胞坏死反应 |
7.3 小结与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果和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RBSDV侵染玉米产生的病毒源小干扰RNA的特征 |
参考文献 |
附录Ⅱ 引物列表 |
附表1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所用的引物 |
附表2 载体构建和检测所用引物 |
个人简介 |
(3)玉米抗粗缩病主效QTL的克隆、功能分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
1.2.1 玉米粗缩病的分布 |
1.2.2 玉米粗缩病的病原菌 |
1.2.3 玉米粗缩病的病症和抗性分级 |
1.2.4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 |
1.2.5 玉米粗缩病的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
1.2.6 玉米粗缩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
1.2.7 玉米抗粗缩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1.3 植物抗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
1.3.1 PTI的研究进展 |
1.3.2 ETI的研究进展 |
1.4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
1.4.1 植物抗病R基因研究进展 |
1.5 植物抗病毒研究进展 |
1.5.1 RNA沉默介导的抗病毒机制 |
1.5.2 显性基因介导的主动抗性 |
1.5.3 R隐性基因介导的被动抗性 |
1.6 植物中Rab GDP解离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 |
1.6.1 GDI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 |
1.6.2 GDI在植物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
1.6.3 GDI在植物生物胁迫中的作用 |
1.7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玉米抗粗缩病主效QTL - qMrdd1的精细定位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材料 |
2.2.2 田间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 |
2.2.3 田间表型调查 |
2.2.4 分子标记设计 |
2.2.5 精细定位群体的基因型检测 |
2.2.6 药品的配制 |
2.2.7 精细定位方法 |
2.3 精细定位结果分析 |
2.3.1 2013年定位结果 |
2.3.2 2014年精细定位结果 |
2.3.3 2016年精细定位结果 |
2.3.4 qMrdd1的遗传效应分析 |
2.4 讨论 |
2.4.1 表型鉴定 |
2.4.2 分子标记的发展 |
2.4.3 重组个体的发掘 |
第三章 候选基因的克隆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2.1 材料 |
3.2.2 培养基的配置 |
3.2.3 转基因载体构建 |
3.2.4 试剂 |
3.3 方法 |
3.3.1 自交系1145和黄早4 BAC文库的筛选 |
3.3.2 候选基因分析 |
3.3.3 RNA的提取和第一条链cDNA合成 |
3.3.4 琼脂糖割胶回收 |
3.3.5 质粒小提 |
3.3.6 转基因互补载体构建 |
3.3.7 过表达载体构建 |
3.3.8 农杆菌转化 |
3.3.9 转基因抗性鉴定 |
3.4 结果分析 |
3.4.1 BAC文库筛选 |
3.4.2 候选基因分析 |
3.4.3 互补载体构建 |
3.4.4 过表达载体构建 |
3.4.5 转基因植株的粗缩病抗性鉴定 |
3.5 讨论 |
第四章 ZmGDI的基因特征分析和抗病机理的初步探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 |
4.2.1 材料 |
4.2.2 载体 |
4.2.3 试剂 |
4.2.4 试剂配制 |
4.3 方法 |
4.3.1 引物设计 |
4.3.2 ZmGDI表达模式分析 |
4.3.3 洋葱亚细胞定位 |
4.3.4 ZmGDI蛋白质序列同源性分析 |
4.3.5 扫描电镜观察 |
4.3.6 酵母互作 |
4.4 结果分析 |
4.4.1 ZmGDI表达模式分析 |
4.4.2 ZmGDI蛋白质序列同源性分析 |
4.4.3 洋葱亚细胞定位 |
4.4.4 电镜观察 |
4.4.5 酵母互作 |
4.5 讨论 |
第五章 抗病基因Helitron转座子的进化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 |
5.2.1 材料 |
5.2.2 试剂 |
5.3 方法 |
5.3.1 引物设计 |
5.3.2 F_2群体 |
5.3.3 抗性鉴定 |
5.4 结果分析 |
5.4.1 93份自交系中转座子分析 |
5.4.2 186玉米自交系粗缩病抗性鉴定 |
5.4.3 F_2群体分析 |
5.5 讨论 |
第六章 其他抗粗缩病位点的发掘 |
6.1 引言 |
6.2 材料 |
6.3 方法 |
6.3.1 基因型测定 |
6.3.2 表型鉴定 |
6.3.3 连锁分析 |
6.3.4 关联分析 |
6.4 结果分析 |
6.4.1 黄C与X178群体QTLs检测 |
6.4.2 80044和80007群体QTLs检测 |
6.4.3 qMrdd2的精细定位 |
6.4.4 关联分析结果 |
6.5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4)侵染玉米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遗传变异及其致病途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玉米粗缩病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
1.1.1 玉米粗缩病 |
1.1.2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及其基因组 |
1.2 RNA干扰技术在植物抗病毒病育种中的应用 |
1.2.1 基因工程在植物抗病毒病中的应用 |
1.2.2 RNAi技术 |
1.2.3 RNAi在抗病毒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
1.3 植物RNA病毒分子遗传变异及进化 |
1.3.1 植物RNA病毒分子遗传变异 |
1.3.2 植物病毒密码子 |
1.3.3 植物RNA病毒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1.4 高通量测序在植物病毒病研究中的应用 |
1.4.1 转录组学在植物病毒病研究中的应用 |
1.4.2 mi RNA在植物病毒病研究中的应用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基因组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采集、提取和测序 |
2.1.2 核苷酸变异和多样性分析 |
2.1.3 遗传重组和系统发育分析 |
2.1.4 RNAi载体的构建 |
2.2 结果 |
2.2.1 病毒基因组变异 |
2.2.2 核苷酸多样性分析 |
2.2.3 遗传重组检测 |
2.2.4 系统发育分析 |
2.2.5 序列保守区预测 |
2.2.6 RNAi载体构建 |
2.3 讨论 |
2.3.1 RBSDV序列变异 |
2.3.2 RBSDV的重组和分类 |
2.3.3 RNAi技术在玉米抗RBSDV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选择响应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病毒采集、dsRNA提取和测序 |
3.1.2 密码子使用偏性分析 |
3.1.3 对应分析和主要偏爱密码子的确定 |
3.1.4 自然选择效应和中性检测 |
3.1.5 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分析 |
3.2 结果 |
3.2.1 RBSDV碱基成分分析 |
3.2.2 影响病毒密码子使用因素分析 |
3.2.3 主要偏爱密码子的确定 |
3.2.4 自然选择效应分析 |
3.2.5 群体中性测试 |
3.2.6 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分析 |
3.3 讨论 |
3.3.1 影响RBSDV密码子使用的原因分析 |
3.3.2 病毒自然选择 |
3.3.3 病毒群体遗传结构 |
第四章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胁迫玉米响应途径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人工接种病毒和玉米样品采集 |
4.1.3 人工接种病毒的鉴定 |
4.1.4 转录组、miRNA和降解组测序 |
4.1.5 转录组和miRNA分析 |
4.1.6 玉米叶片组织细胞分析 |
4.2 结果 |
4.2.1 RBSDV人工接种的鉴定 |
4.2.2 测序数据统计分析 |
4.2.3 玉米转录组响应RBSDV差异表达分析 |
4.2.4 玉米miRNA响应RBSDV差异表达分析及靶基因鉴定 |
4.2.5 RBSDV致病途径联合分析 |
4.3 讨论 |
4.3.1 玉米响应RBSDV基因特征分析 |
4.3.2 RBSDV导致玉米粗缩病致病途径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河南省玉米粗缩病病原鉴定与主要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粗缩病的概况 |
1.2 玉米粗缩病的研究现状 |
1.2.1 玉米粗缩病的症状及危害 |
1.2.2 玉米粗缩病的病原 |
1.2.3 玉米粗缩病病原的寄主 |
1.2.4 玉米粗缩病的流行规律 |
1.2.5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策略 |
1.3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鉴定上的应用 |
1.4 玉米粗缩病抗性评价标准及鉴定方法 |
1.4.1 玉米粗缩病抗性评价标准 |
1.4.2 玉米粗缩病的抗性鉴定方法 |
1.5 玉米粗缩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
1.5.1 种质资源的筛选 |
1.5.2 抗性遗传规律和抗病基因的研究 |
1.6 种子包衣对玉米病虫害防治效果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河南省玉米粗缩病病原鉴定及相关研究 |
3.1.1 供试材料 |
3.1.2 常规试剂及器材 |
3.1.3 试验方法 |
3.2 玉米粗缩病品种抗性鉴定 |
3.2.1 供试品种 |
3.2.2 田间设计 |
3.2.3 鉴定方法 |
3.3 玉米种衣剂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效研究 |
3.3.1 供试材料 |
3.3.2 试验方法 |
3.4 玉米种衣剂防治玉米粗缩病效果示范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河南省玉米粗缩病病原鉴定 |
4.1.1 河南玉米粗缩病鉴定结果 |
4.1.2 河南玉米粗缩病病原 RBSDV S10 序列一致性分析 |
4.1.3 河南玉米粗缩病病原 RBSDV S10 系统发育树分析 |
4.1.4 河南地区与国内外玉米粗缩病病原 RBSDV S10 系统发育树分析 |
4.1.5 2012 与 2013 年河南省同一地区玉米粗缩病原 RBSDV S10 一致性分析 |
4.2 抗玉米粗缩病品种鉴定结果 |
4.3 不同药剂种子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效果 |
4.3.1 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效 |
4.3.2 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4 玉米种衣剂防治玉米粗缩病效果示范 |
5 结论与讨论 |
5.1 河南玉米粗缩病病原鉴定结果及分子特性 |
5.2 抗玉米粗缩病品种的筛选结果 |
5.3 不同药剂种子处理对玉米粗缩病病害的防治效果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6)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技术和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水稻黑条矮缩病及其在我国的发生现状 |
1 分类地位 |
2 病毒粒子的基本特征 |
3 病毒粒子在宿主植物和介体飞虱体内的分布 |
4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
5 寄主范围及分布 |
6 传播介体和病害症状 |
7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
8 病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
第二章 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抗性的研究进展 |
1 抗病品种和资源材料的发掘与鉴定 |
2 抗性的遗传学研究 |
3 抗性新材料的创制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抗性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的建立 |
第一节 RT-LAMP法快速鉴定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RT-LAMP反应体系优化 |
2.2 RT-LAMP与RT-PCR灵敏性比较以及用荧光染料检测RT-LAMP产物 |
2.3 特异性检测 |
2.4 RBSDV田间疑似病株检测 |
3 讨论 |
第二节 冷冻法保存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毒来源 |
1.2 传毒介体的筛选 |
1.3 灰飞虱从冻存病叶中的获毒能力 |
1.4 灰飞虱从冻存病叶获毒后的传毒能力 |
1.5 传毒介体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麦绿矮病样本的筛选 |
2.2 灰飞虱从冻存病叶中的获毒能力 |
2.3 灰飞虱从冻存病叶获毒后的传毒能力 |
3 讨论 |
第三节 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抗性的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水稻材料和接种体的准备 |
1.2 人工接种鉴定最佳条件筛选 |
1.3 人工接种鉴定与重病区田间鉴定效果的比较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的最佳条件筛选 |
2.2 人工接种鉴定与重病区田间鉴定效果的比较 |
3 讨论 |
第四章 抗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的筛选及抗性遗传研究 |
第一节 抗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资源的筛选鉴定 |
1 材料方法 |
1.1 鉴定圃的选择 |
1.2 供试品种的抗性鉴定 |
1.3 有效接种虫量的调查 |
1.4 病害调查 |
1.5 抗性分级 |
2 结果 |
2.1 有效接种虫量 |
2.2 抗性鉴定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特特勃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特征及其遗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传毒介体的筛选 |
1.3 水稻黑条矮缩病品种抗性人工接种鉴定 |
1.4 灰飞虱抗性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特特勃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传毒介体灰飞虱的抗性表现 |
2.2 特特勃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遗传分析 |
3 讨论 |
第三节 特特勃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QTL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作图群体与引物 |
1.2 DNA提取(CTAB法) |
1.3 PCR扩增 |
1.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1.5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1.6 QTL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多态性分析 |
2.2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2.3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QTL的检测 |
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1 全文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玉米抗粗缩病全基因组关联与连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粗缩病 |
1.1.1 玉米粗缩病危害 |
1.1.2 玉米粗缩病症状 |
1.1.3 玉米粗缩病病原 |
1.1.4 玉米粗缩病病原鉴定 |
1.1.5 玉米粗缩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
1.1.6 玉米粗缩病抗性评价技术 |
1.1.7 人工接种鉴定 |
1.1.8 玉米抗粗缩病种质资源 |
1.1.9 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 |
1.1.10 玉米抗粗缩病 QTL 定位 |
1.2 抗病基因发掘 |
1.2.1 遗传标记 |
1.2.1.1 简单串联重复标记 |
1.2.1.2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
1.2.2 关联分析 |
1.2.2.1 连锁不平衡原理与度量 |
1.2.2.2 关联分析策略与步骤 |
1.2.2.3 关联分析的应用 |
1.2.3 连锁定位 |
1.2.3.1 连锁定位步骤 |
1.2.3.2 精细定位 |
1.3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玉米抗粗缩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玉米自交系 |
2.1.2 田间试验设计和抗病性鉴定 |
2.1.3 基因型分析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1.5 候选基因分析 |
2.1.6 衍生片段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抗病性鉴定 |
2.2.2 SNP 标记基因型分析 |
2.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2.4 衍生片段分析 |
2.3 讨论 |
2.3.1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策略解析玉米抗粗缩病的遗传结构 |
2.3.2 抗病候选基因 |
2.3.3 玉米抗粗缩病育种 |
第三章 玉米抗粗缩病主效 QTL定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连锁定位群体 |
3.1.2 F2 群体抗粗缩病鉴定 |
3.1.3 DNA 提取及 SSR 标记基因型分析 |
3.1.4 连锁图谱构建及定位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灰飞虱带毒率测定 |
3.2.2 抗病性鉴定 |
3.2.3 连锁图谱构建 |
3.2.4 连锁定位 |
3.3 讨论 |
3.3.1 玉米粗缩病抗性鉴定 |
3.3.2 玉米抗粗缩病 QTL 定位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录 1 玉米基因组 DNA提取 |
附录 2 F2群体基因型分析 |
附录 3 灰飞虱带毒率 RT-PCR 检测 |
附录 4 灰飞虱带毒率酶联免疫检测 |
(8)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与RBSDV P8互作玉米蛋白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玉米粗缩病发生概况 |
1.1.1 玉米粗缩病的分布及危害 |
1.1.2 玉米粗缩病流行原因 |
1.2 玉米粗缩病病原 |
1.2.1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 |
1.2.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 |
1.3 玉米粗缩病病原的检测方法 |
1.4 植物病毒群体遗传结构 |
1.4.1 植物病毒遗传变异 |
1.4.2 植物病毒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方法和特点 |
1.5 蛋白互作研究技术 |
1.5.1 酵母双杂交系统(YTHS) |
1.5.2 荧光双分子互补技术(BiFC)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及其它生化试剂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RBSDV 检测体系的建立 |
2.2.2 RBSDV 基因扩增 |
2.2.3 SRBSDV 基因扩增 |
2.2.4 目的片段连接克隆载体测序 |
2.2.5 RBSDV 分离物 SDZZ10 基因结构分析 |
2.2.6 SRBSDV 分离物 JNi4 基因结构分析 |
2.2.7 RBSDV 种群的遗传变异分析 |
2.2.8 与 RBSDVB P8 互作玉米蛋白的筛选 |
3 结果与分析 |
3.1 RBSDV 的检测 |
3.1.1 最适检测体系及程序 |
3.1.2 田间杂草及灰飞虱带毒情况 |
3.2 RBSDV 分离物 SDZZ10 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
3.2.1 基因组扩增和测序 |
3.2.2 基因结构 |
3.2.3 序列一致率 |
3.2.4 系统发育关系 |
3.3 SRBSDV 分离物 JNI4 S7-S10 基因序列 |
3.3.1 基因组扩增测定 |
3.3.6 基因组结构 |
3.3.7 核苷酸和氨基酸一致率 |
3.3.8 系统发育关系 |
3.4 RBSDV 遗传结构分析 |
3.4.1 S8 和 S10 基因扩增 |
3.4.2 S8 和 S10 基因结构 |
3.4.3 重组分析 |
3.4.4 系统发育关系 |
3.4.5 S8 和 S10 ORF 的选择压力 |
3.4.6 种群统计分析和中性测试 |
3.4.7 种群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
3.5 与 RBSDV-P8 互作的玉米蛋白 |
3.5.1 构建诱饵菌株 |
3.5.2 cDNA 文库构建及质量鉴定 |
3.5.3 初步筛选序列在 NCBI 上的同源性比较 |
3.5.4 40S 核糖体蛋白 S13 cDNA 全长的克隆 |
3.5.5 完整 40S 核糖体蛋白 S13 与 RBSDV-P8 互作 |
3.5.6 40S 核糖体蛋白 S13 互作的关键区域 |
4 讨论 |
4.1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检测体系的建立 |
4.2 水稻黑条矮缩病全基因组 |
4.3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基因组 |
4.4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群体遗传结构 |
4.5 与 RBSDV P8 互作的玉米蛋白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9)不同种质玉米材料人工接种RBSDV后体内病毒增殖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 |
1.1.1 玉米粗缩病的危害 |
1.1.2 玉米粗缩病症状 |
1.1.3 玉米粗缩病病原 |
1.1.3.1 病原的形态特征 |
1.1.3.2 病原在寄主中的分布范围 |
1.1.4 玉米粗缩病的传毒介体灰飞虱 |
1.1.4.1 灰飞虱的传毒特性 |
1.1.4.2 灰飞虱的寄主 |
1.1.5 玉米粗缩病病情分级 |
1.1.6 玉米粗缩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
1.1.6.1 季节传播规律 |
1.1.6.2 防治措施 |
1.2 玉米粗缩病病原物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
1.2.1 生物学鉴定方法 |
1.2.2 血清学鉴定方法 |
1.2.3 电子显微镜鉴定法 |
1.2.4 芯片技术检测方法 |
1.2.5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
1.2.5.1 定性鉴定方法 |
1.2.5.2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 |
1.3 粗缩病的人工接种鉴定 |
1.4 玉米粗缩病的抗性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温度对灰飞虱繁殖力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不同温度下灰飞虱存活率的测定 |
2.2.3 灰飞虱产卵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温度对灰飞虱存活率的影响 |
2.3.2 温度对灰飞虱产卵量的影响 |
2.3.3 结论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地区RBSDV S9片段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病毒样本材料 |
3.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叶片总RNA的提取 |
3.2.3.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3.2.3.3 RT-PCR反应 |
3.2.3.4 目的产物的凝胶回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叶片总RNA的提取和cDNA的扩增 |
3.3.2 不同地区RBSDV病毒S9序列差异性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发病玉米材料体内RBSDV病毒的动态监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灰飞虱继代繁殖 |
4.2.2 玉米材料 |
4.2.3 毒源保存与繁殖 |
4.2.4 灰飞虱饲毒与传毒 |
4.2.5 灰飞虱带毒率检测 |
4.2.6 供试玉米材料的处理 |
4.2.7 灰飞虱传毒接种 |
4.2.8 玉米植株体内病毒增殖动态变化研究 |
4.2.8.1 玉米叶片总RNA提取 |
4.2.8.2 引物设计与合成 |
4.2.8.3 RT-PCR反应 |
4.2.8.4 目的产物的回收 |
4.2.8.5 重组载体的构建 |
4.2.8.6 标准曲线制作 |
4.2.8.7 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玉米植株病毒含量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毒源的病毒种类鉴定 |
4.3.2 灰飞虱带毒率的测定 |
4.3.3 荧光定量RT-PCR检测RBSDV病毒含量 |
4.3.3.1 绝对定量的标准曲线 |
4.3.3.2 玉米材料中的RBSDV含量动态变化 |
4.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三种水稻病毒病在中国的发生分布及分子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
1.1.1 生物学特征 |
1.1.2 分子生物学特征 |
1.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
1.2.1 症状 |
1.2.2 传播特性及其寄主范围 |
1.2.3 分类地位 |
1.2.4 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
1.2.5 发生特点及流行原因分析 |
1.3 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毒 |
1.3.1 生物学特征 |
1.3.2 分子生物学特征 |
1.4 水稻病毒的检测方法及其比较 |
1.4.1 生物学检测法 |
1.4.2 电镜观察 |
1.4.3 血清学检测方法 |
1.4.4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1.5 水稻病害的防治对策分析 |
1.6 水稻RNA病毒的分子变异 |
1.7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三种水稻病毒的地理分布及发生流行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水稻病害的田间调查和样品采集 |
2.1.2 试剂 |
2.1.3 引物的设计 |
2.1.4 RT-PCR方法检测水稻植株中的病毒 |
2.1.5 dot-ELISA检测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三种水稻病毒的病害症状特点 |
2.2.2 RT-PCR和dot-ELISA两种方法检测水稻样品中的SRBSDV |
2.2.3 dot-ELISA检测白背飞虱体内的SRBSDV |
2.2.4 2011年RBSDV、SRBSDV、RRSV三种水稻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调查 |
2.2.5 2012年RBSDV、SRBSDV、RRSV三种水稻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调查 |
2.2.6 2011-2012年三种水稻病毒病发生情况比较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三种水稻病毒的CP基因变异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水稻病毒样品 |
3.1.2 菌株和载体 |
3.1.3 生化试剂 |
3.1.4 病毒CP基因的克隆与载体构建 |
3.1.4.1 病毒CP基因的引物设计 |
3.1.4.2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
3.1.4.3 目的片段的回收与纯化 |
3.1.4.4 目的DNA的连接 |
3.1.4.5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3.1.4.6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 |
3.1.4.7 菌落PCR |
3.1.4.8 质粒DNA的提取 |
3.1.4.9 重组质粒酶切鉴定 |
3.1.4.10 序列测定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CP基因变异分析 |
3.2.1.1 CP基因RT-PCR克隆 |
3.2.1.2 CP基因重组克隆载体的构建 |
3.2.1.3 CP基因的测序结果与分析 |
3.2.1.4 CP基因核苷酸变异特点 |
3.2.1.5 CP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 |
3.2.1.6 CP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
3.2.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CP基因变异分析 |
3.2.2.1 CP基因克隆 |
3.2.2.2 CP基因的重组克隆载体构建 |
3.2.2.3 CP基因的测序结果与分析 |
3.2.2.4 CP基因核苷酸变异特点 |
3.2.2.5 CP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 |
3.2.2.6 CP基因全长系统进化分析 |
3.2.3 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毒CP基因变异分析 |
3.2.3.1 CP基因RT-PCR克隆 |
3.2.3.2 CP基因的重组克隆载体的构建 |
3.2.3.3 CP基因的测序结果与分析 |
3.2.3.4 CP基因核苷酸变异特点 |
3.2.3.5 CP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
3.2.3.6 CP基因全长系统进化分析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常用缓冲液和培养基配方 |
附录B 常用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试剂与仪器 |
四、江苏省玉米粗缩病病原病毒的RT-PCR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玉米粗缩病病原研究进展[J]. 李洪文,徐绍栋. 农村科学实验, 2017(05)
- [2]玉米AKINβγ蛋白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8蛋白的分子互作研究[D]. 李明骏.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5)
- [3]玉米抗粗缩病主效QTL的克隆、功能分析与应用研究[D]. 刘庆彩.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5)
- [4]侵染玉米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遗传变异及其致病途径解析[D]. 周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01)
- [5]河南省玉米粗缩病病原鉴定与主要防治技术研究[D]. 刘瑞丽. 河南农业大学, 2014(03)
- [6]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技术和遗传研究[D]. 周彤.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7]玉米抗粗缩病全基因组关联与连锁分析[D]. 刘昌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1)
- [8]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与RBSDV P8互作玉米蛋白的鉴定[D]. 阴筱.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9]不同种质玉米材料人工接种RBSDV后体内病毒增殖动态变化规律研究[D]. 赵志杰. 郑州大学, 2013(11)
- [10]三种水稻病毒病在中国的发生分布及分子变异[D]. 饶黎霞. 浙江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