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干堤岳阳城陵矶至临湘黄盖湖段堤防勘探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胡光伟[1](2014)在《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及其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洞庭湖的水沙演变是引起洞庭湖生态环境变化的关键因子,尤其是三峡水库运行后,荆江三口来水来沙的剧烈变化是导致江湖关系演变的关键驱动力。因此,系统研究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及其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是洞庭湖研究的前沿课题。全面分析洞庭湖水沙演变与变异规律,重点探讨新的来水来沙条件对洞庭湖区水资源安全的影响,为洞庭湖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撑。论文立足于地理学和水文学,以水文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水资源与环境科学及工程水文学等学科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法、线性回归趋势分析、双累积曲线法、累积滤波器法、R/S分析法、小波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并充分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DPS,科学计算软件Matlab以及ArcGis、MapInfo和CorelDraw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江湖关系即将发生新的调整过程。洞庭湖区河流水系发达,江湖关系复杂,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后,三口入湖水沙发生了较大变化,引起洞庭湖区的连锁反应,湖区蓄洪能力、江湖生态系统稳定性、湖区湿地生态功能和泥沙淤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江湖关系面临新的调整过程。(2)基于时间序列变异理论,采用过程线法、滑动平均法、距平分析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小波分析法等多种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对洞庭湖区入出湖径流量和输沙量的演变过程与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洞庭湖冲淤时空变化,主要结果如下:(Ⅰ)湖南四水入湖水沙变化。四水入湖水量除湘水有增加趋势外,其余均呈微弱的衰减趋势,而入湖沙量则均呈较显着衰减趋势,入湖水沙量均处于少水(沙)期;历年水沙变化有明显突变特征,且输沙量变化呈强持续性;四水径流量分别有23a、23a、24a和33a的周期性,输沙量有21a、20a、22a和13a的周期性;四水入湖水量和沙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特征较明显,特别是输沙量的年内分配极为不均,径流集中于5~7月,输沙集中于6~7月。(Ⅱ)荆江三口入湖水沙变化。三口入湖水沙量均呈显着衰减趋势,输沙量衰减趋势更为显着,入湖水沙量均处在一个少水(沙)期;历年水沙变化有明显突变特征,均表现为强持续性;三口径流周期分别为16a、31a、31a,输沙周期分别为33a、31a、31a;三口入湖水沙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径流量和输沙量占全年的比例均在90%以上,径流输沙均集中在每年的7月份,三口分流洪道萎缩速度加快,枯季三口断流天数显着增多。(Ⅲ)城陵矶出湖水沙变化。出湖水沙量均呈减少趋势,径流序列分为1951~1970年多水期和1971~2011年的少水期,输沙序列分为1951~1982年多沙期和1983~2011年少沙期;城陵矶径流和输沙序列分别在1971年和1982年发生了突变,分别具有35a和31a的周期性特征;径流输沙年内分配不均匀,分别集中在每年的7月和4月。(ⅣV)湖泊冲淤变化。洞庭湖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形成、扩大、破碎和解体的过程变化。1951~2011年洞庭湖淤积泥沙总量627173×104t,年均淤积量为10282× 104t,洞庭湖平均淤积厚度达1.56m,年均淤积厚度约为2.56cm。淤积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洞庭湖,七里湖现已淤平。(3)洞庭湖水沙变异诊断。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影响,江湖关系先后发生了多次较大调整过程。探讨了水沙变异识别的系统流程和方法,采用累积滤波器法、线性回归法、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法、R/S分析法、小波分析法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洞庭湖水沙变化的趋势性、突变点、持续性和周期性进行分析和诊断。(Ⅰ)趋势性:三口、四水和城陵矶径流和输沙均呈衰减趋势,且输沙衰减趋势更为显着;(Ⅱ)突变点:三口入湖径流输沙序列分别在1977年和1990年附近发生了突变;四水径流序列未发生突变,输沙序列在1996年附件发生了突变;城陵矶径流序列在1971年发生了突变,输沙序列在1982年发生了突变;(Ⅲ)持续性:三口、四水和城陵矶径流输沙均表现出正持续性;(Ⅳ)周期性:三口、四水和城陵矶径流序列第一主周期分别为31a、23a和35a,输沙序列第一主周期分别为31a、21a和31a。(4)在对荆江—洞庭湖河网结构进行概化的基础上,建立江湖联合水沙数学模型对洞庭湖区水沙耦合过程进行模拟,分别构建多变量自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投影寻踪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洞庭湖入出湖水沙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通过SVM模型模拟径流量的最大误差百分比为2.84%,其余误差均在2%以内,输沙量最大误差百分比为15.22%(2007年),其余误差均在2%以内,SVM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可信度较高,可以用来对洞庭湖出湖水沙进行预测。(5)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从防洪安全(水多)、缺水安全(水少)、水质安全(水脏)和饮水安全等方面分析了洞庭湖区面临的水资源安全状况,并对影响湖区水资源安全的因素进行了探讨。(Ⅰ)水量安全的影响:水量安全包括防洪安全和缺水安全两个方面,三峡水库建成后洞庭湖的防洪形势有所好转,但三峡并不能完全解决洞庭湖的防洪安全问题,湖区的防洪形势依然严峻;另外随着三口入湖水量的减少,洞庭湖的缺水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a)防洪安全:①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后,水库对长江上游洪水具有一定的削峰作用,洞庭湖的防洪压力有所减轻;②但三峡水库并不能够完全解决洞庭湖的洪涝灾害问题,洞庭湖区一直是受洪涝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洞庭湖自身的防洪作用依然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③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减少了荆江三口入湖沙量,有利于减轻洞庭湖的泥沙淤积;④但三峡运行初期将会对长江干流河道造成冲刷,进一步加剧湖口出流顶托作用,不利于湖区的防洪排涝,且水库调度作用使后洪水过程历时延长,对湖区防洪造成不利影响。(b)缺水安全:三峡水库拦截了上游的大量泥沙,坝下游清水下泄导致长江干流冲刷,河床下切,枯水期时间延长,流量减小,枯水位显着下降,不利于洞庭湖水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湖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荆江三口入湖水量锐减至475×108m3/a(2003~2010年),导致湖区连年季节性缺水,枯季荆江三口断流天数逐年增加,2006年藕池河西支断流天数达336d,刷新了历史断流天数记录。洞庭湖近几年持续出现水位偏低、湖泊面积不断萎缩,致使洞庭湖区严重的缺水形势。(Ⅱ)水质安全的影响: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荆江三口入湖水量发生了较大变化,湖泊水体自净能力受到较大影响。①湖区水质污染逐渐加剧,水体TN和TP的浓度呈上升趋势,湖区各水域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以入湖口水域最大,湖体水域次之,出湖口水域最小;湖体水质表现为东洞庭湖劣于南洞庭湖,南洞庭湖劣于西洞庭湖。②2007年以前洞庭湖Ⅱ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Ⅲ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不断上升,2007年以后洞庭湖Ⅱ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Ⅲ类水质断面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各年份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均为100.0%,整体水质状况为优;洞庭湖水质的水期变化较为明显,汛期水质较好,平水期和丰水期水质状况均为优,而非汛期水质较差。③洞庭湖富营养化状态从1991~2007年的中营养化到2008~2010年的轻度富营养化。三峡工程运行后将对洞庭湖富营养化带来影响:一方面,洞庭湖来水量减少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减弱,从而TN、TP、CODMn等浓度上升;另一方面,来沙量减少导致SS减少,进而导致SD提高和Chla增加。④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洞庭湖富营养化预测模型,经检验,TN、TP、CODMn、Chla、SD模型均能够满足预测要求,预测结果表明:各污染物浓度上升趋势较为明显。⑤洞庭湖CODMMn、TN、TP的多年平均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963740t、699935t、50073t。枯水期:11 月份CODMn、TN、TP 三种污染物月平均水环境容量分别衰减10757t、289t和24t;1~4、12月份水环境容量在蓄水前后变化不大。丰水期:10月份的水环境容量变化最大,主要是因为10月开始蓄水,洞庭湖的净化能力受到影响。⑥洞庭湖区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是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点源污染主要指工业污染,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业污染、地表径流污染和生活污染等,洞庭湖的N、P元素超标主要是面源污染引起的。(Ⅲ)饮水安全的影响。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药化肥等对湖泊水体的污染,湖区水质性缺水形势越来越严重,需要解决饮水安全的人口已达350.3万人,占全省的24.5%,饮水安全问题亟待解决。①洞庭湖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人畜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同时荆江三口入湖水量锐减,湖区降水持续偏少也加剧了湖区的旱情;另外,湖区改水工作步履维艰是农村饮水困难的现实情况。②三峡工程运行后,每年10月份开始蓄水,下泄流量比多年平均流量减少7890m3/s,枯水期1~3月份流量增加1170~1760m3/s,4月份流量减少370m3/s,5月份流量增加3760m3/s,洪水期6~9月份流量变化不大。荆江三口入洞庭湖的水量显着减少,湖区潜水位下降,尤其是枯水期水位下降明显。③最后提出解决湖区饮水安全的措施。首先应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保护,做到取水与治污相结合,加大湖区饮用水工程建设力度,加强饮水安全的管理。
汪峰[2](2010)在《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经济大开发的同时,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一时期也呈现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历史文化遗存遭到破坏和城乡地域文化特征丧失的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指长江从宜昌至九江的流域范围)是我国国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同时自然生态还未严重退化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处于中游,极具发展潜力,其历史文化遗产是万里长江流域中的精华。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已开始呈现出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荷的迹象,需要加强规划控制和引导。在我国面积最大、经济和自然生态地位最重要的长江流域,根据发展的态势和生态环境特征分为三大段:上游、中游和下游。作者从本人的出生地和多年规划工作所在地形成的关注中心出发,鉴于上游(大西南)和下游(长三角)地域人居环境已有众多学者从事富有成果的研究,从本专业的角度选择,本文研究长江中游的人居景观问题。近两百年洪灾出现的频度和危害性迅速增长和加大,表明了长江中游城乡生态系统失衡逐渐加快。与此同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如何传承和演进,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身的特色,也是规划建设实践中一项迫切的课题。论文通过对长江中游的历史和当(现)代人居景观的分析研究,从两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地域人居景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总结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文化特征。并结合长江中游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分析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形成的原因。梳理人居景观源流,研究长江中游城乡景观形态与文化景观特征,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探索人居景观的保护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论文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进行限定,简要介绍了文化景观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分类,对人居景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内容。并根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课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框架,认为历史景观和当代景观的关系应是辨证统一的,是延续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后走向多姿多彩而又和谐统一的人居景观结构。第二部分,从纵向梳理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自然地理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基础,地域文化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部分,横向论述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自然及经济文化背景、文化区系特征,对保护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即从文化的深层结构来考察其人居景观的特征,充分挖掘其价值内涵。第四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体系进行架构和整合研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及各主要沿江城市人居景观,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路径。第六部分,对长江中游和谐人居景观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以及创造人居景观地域特色的途径。第七部分,论文结论:构建和谐的人居景观——和谐社会的实体空间显现。
熊定波[3](2005)在《深搅防渗墙在长江干堤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依据原理阐述了深搅防渗墙在长江干堤湖南段加固工程中进行渗控处理的应用,并对大堤进行了渗流稳定和抗滑稳定安全分析。
彭环云[4](2004)在《灌浆自动检测与记录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灌浆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堤坝的防渗和稳定性有重大的影响,决定灌浆施工质量的关键在于灌浆过程参数是否达到了设计标准。灌浆过程参数的动态实时检测为按设计要求灌浆提供了最好的保障和监督。研究灌浆参数检测系统的目的是研制出功能完备、性能可靠的自动检测系统,确保灌浆施工质量。 作者通过理论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现有灌浆自动记录仪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流量和水灰比的正确检测、微型打印机的寿命、现场灌浆原始资料的整理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全新的灌浆自动记录仪。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 1 提出了大循环灌浆方案,很好地解决了循环式灌浆的流量检测问题。为了正确地记录进浆量,适应只有一个进浆流量计的灌浆记录仪的设计,避免返浆浆液流回浆桶后流量计重复计量的问题而采用的小循环灌浆法,由于浆液只能在闭合的管道中循环,导致浆液温度偏高,流变特性变坏,浆液质量变差,将会影响结石强度。同时,在孔内不吃浆或衡压屏浆阶段,由于孔内吃水不吃浆,变浓的浆液又不能和浆桶内的新浆混合,会导致浆液迅速回浓、比重变大、极易在灌浆孔内沉淀造成埋钻事故。作者认为不妥,应修改灌浆记录仪设计方案,即在灌浆管路上设置两个流量计,即进浆管与返浆管上各安装一个流量计,实际进入灌浆孔的流量即为:Q实际=Q进浆管-Q返浆管。记录仪的硬件和控制程序也作了相应的修改。试验表明,修改后的记录仪很好地解决了循环式灌浆的流量检测问题。 2 查清了灌浆施工现场对电磁流量计的干扰的来源和途径,提出了有效的抑制干扰的措施。灌浆施工现场对电磁流量计的干扰,主要有三种类型:(1)灌浆压力的脉动。(2)由于进、返浆二个电磁流量计共用同一个CPU的二个模拟输入通道而造成的相互干扰。(3)现场强电设备如电动机、配电箱等造成的干扰。针对上述干扰,分别采取了如下措施进行抑制:(1)查清进、返浆量在灌浆压力调节不同的作用时间内的变化规律,编写相应的程序进行修正;(2)采用隔离技术,进、返浆流量传感器输出的4-20mA的电流信号分别通过各自的隔离器输入接口电路,经I/V转换器转换成1-5V的直流电压,再经低通滤波器去掉干扰信号后,输往单片机的A/D口,有效地减少了相互之间的干扰。(3)电磁流量计尽量远离电动机、配电箱类的铁磁性物质。两流量计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相互间的电磁干扰。流量计确保满管,每次停灌后,应确保两测量电极干净‘传感器保证良好的接地。 3将压力传感器与油水隔离器配套使用,可以有效地避免浆液直接接触压力传感器膜片而造成压力传感器腐蚀破坏。 4采用核子密度仪检测水灰比,具有非接触在线测量、测量结果不受浆液的流速,压力、温度、粘稠腐蚀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精度和灵敏度高(一般为O,0 039/c矿)、测量范围宽(浆液密度1一59/。m3,水灰比Q一50)等优点,很适合工程施工现场使用。在灌浆工程领域,将核子密度仪用于水灰比的检测还属首创。 5首次设计了专用于灌浆工程的热敏行式打印机,采用先进的热敏行式打印头,具有使用寿命长、免维护的突出优点,非常适合灰尘多、潮湿或高温、强电干扰大,作业环境恶劣的岩土工程施工现场。丁6设计了数据转存器,极大地减轻了灌浆工程内业整理工作的强度,灌浆时,,数据转存器可在线自动保存原始灌浆数据;灌浆完毕后,可通过标准串行接口将原始数据资料自动输入计算机中,并通过灌浆资料管理软件对数据作进一步处理,最终得到规范所需要的各种图、表,极大地减轻了灌浆工程内业整理工作的强度,在同类灌浆测控系统中属首创。 7LJ灌浆测控系统能同时在线动态检测压力、流量和水灰比这三个参数,为国内同类产品中首创。
贺茉莉,彭环云[5](2002)在《长江干堤岳阳城陵矶至临湘黄盖湖段堤防勘探方法》文中提出介绍长江干堤岳阳城陵矶至临湘黄盖湖段堤防勘探施工的钻进工艺、取样工具、取心工具、孔内原位测试与试验、封孔等。
二、长江干堤岳阳城陵矶至临湘黄盖湖段堤防勘探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干堤岳阳城陵矶至临湘黄盖湖段堤防勘探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及其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流域水系 |
2.4 气象水文特征 |
2.5 土壤植被 |
2.6 人口和社会经济 |
2.7 生态环境 |
2.8 洞庭湖历史演变与江湖关系变化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洞庭湖区水文泥沙特征与湖泊冲淤时空变化 |
3.1 洞庭湖入湖水文泥沙条件变化 |
3.2 湖泊冲淤时空变化 |
3.3 洞庭湖出湖径流泥沙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洞庭湖水沙变异诊断与影响机理分析 |
4.1 水沙序列及其变异 |
4.2 水沙序列变异识别与诊断 |
4.3 洞庭湖区水沙变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峡工程运行后江湖水沙交互作用模拟分析 |
5.1 面向复杂系统的水文建模技术 |
5.2 长江与洞庭湖水沙交互数学模型及分析 |
5.3 三峡建库后的洞庭湖出湖径流量和输沙量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对水量安全的影响分析 |
6.1 洞庭湖区的洪旱灾害形势 |
6.2 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水量安全的影响 |
6.3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形成机制分析 |
6.4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防治措施 |
6.5 洞庭湖区缺水安全防治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对水质安全的影响分析 |
7.1 洞庭湖水质污染状况 |
7.2 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
7.3 三峡工程运行前后洞庭湖水环境容量分析 |
7.4 洞庭湖区水质污染的形成机制分析 |
7.5 洞庭湖区水质污染防治措施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对饮用水安全的影响分析 |
8.1 洞庭湖区饮用水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 |
8.2 三峡工程运行对洞庭湖区饮用水安全的影响 |
8.3 洞庭湖区饮用水安全治理措施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导论 |
1.1 关于选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1.1.5 重要概念界定 |
1.1.6 研究范围 |
1.1.7 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
2 长江中游地域人居景观历史演进 |
2.1 早期聚居景观 |
2.1.1 原始聚居文化 |
2.1.2 两湖平原城镇聚落的发展 |
2.1.3 历史渊源与地域文化 |
2.1.4 聚落类型 |
2.1.5 聚落形态与结构 |
2.1.6 聚落组成要素 |
2.2 历史时期开发建设概况 |
2.2.1 两湖地区江河湖泊演变 |
2.2.2 江汉平原垸田大开发 |
2.2.3 洞庭湖地区垸田大开发 |
2.2.4 鄱阳湖历史演变及其开发 |
2.2.5 荆江与洞庭湖关系演变 |
2.3 历史时期建设成果与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
2.3.1 历史时期人居景观建设成果 |
2.3.2 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
2.3.3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演进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3 长江中游城乡人居景观现状与发展分析 |
3.1 长江中游概况 |
3.1.1 长江流域自然背景 |
3.1.2 长江中游概况 |
3.2 山水景观大系 |
3.2.1 水景观概览 |
3.2.2 山景观概览 |
3.3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
3.3.1 语言区系特征 |
3.3.2 宗教区系特征 |
3.3.3 民俗区系特征 |
3.3.4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
3.4 传统村镇山水人居景观 |
3.4.1 地理环境与聚落分布 |
3.4.2 婺源民居及环境特点 |
3.4.3 张谷英村形成及特点 |
3.4.4 通山民居环境及特点 |
3.5 城镇景观物质空间特征 |
3.5.1 主要城市概览 |
3.5.2 街道景观特征 |
3.5.3 滨水景观 |
3.5.4 广场景观特征 |
3.5.5 历史遗存 |
3.5.6 名楼景观 |
3.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问题分析与研究的基本思路 |
3.6.1 问题分析 |
3.6.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3.7 本章小结 |
4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与整合 |
4.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 |
4.1.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面临的挑战 |
4.1.2 区域自然景观网络结构——山水骨架,生态为核 |
4.1.3 区域城镇人居景观网络——一带三圈:都市文明,层次互补 |
4.1.4 区域乡村人居景观网络——传统之旅,文化之魂 |
4.2 武汉都市圈人居景观体系 |
4.2.1 武汉都市圈 |
4.2.2 特大城市武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4.2.3 大中型城市:黄冈、鄂州、黄石 |
4.3 长株潭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
4.3.1 长株潭城市群概况 |
4.3.2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特点 |
4.3.3 长株潭新区规划建设 |
4.3.4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的空间结构框架 |
4.4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
4.4.1 江西省准城市群构想:群雄逐鹿 |
4.4.2 江西省城市群形成过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
4.4.3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系统发展战略 |
4.5 洞庭湖、鄱阳湖湖口城市人居景观分析与整合 |
4.5.1 岳阳——环洞庭湖中心城市 |
4.5.2 九江——昌九工业走廊鄱阳湖湖口中心城市 |
4.6 三国古战场历史文化名城人居景观特征 |
4.6.1 宜昌:三国古战场、现代水利枢纽城市 |
4.6.2 荆州:“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4.7 本章小结 |
5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 |
5.1 文化对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影响 |
5.1.1 文学艺术与景观规划 |
5.1.2 宗教建筑与城镇特色 |
5.1.3 民俗景观与城镇形态 |
5.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互动 |
5.2.1 人居景观建设的人文关照 |
5.2.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的互动 |
5.3 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 |
5.3.1 文化解码与转译 |
5.3.2 人居景观文化整合途径 |
5.4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
5.4.1 传统城市与现状城市格局 |
5.4.2 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利用 |
5.4.3 荆州历史文化保护案例 |
5.4.4 历史文化的解码与再生:以荆州市九龙渊公园为例 |
5.5 地域景观多样性建设 |
5.5.1 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
5.5.2 保持景观与文化的多样性措施 |
5.5.3 人居景观生态控制与文化引导 |
5.6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
5.6.1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
5.6.2 区域生态空间管治 |
5.7 本章小结 |
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 |
6.1 价值观念演进 |
6.1.1 环境概念辨析 |
6.1.2 价值观念演进 |
6.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
6.2.1 和谐社会与和谐人居景观 |
6.2.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
6.3 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 |
6.3.1 适应性发展——自组织与他组织 |
6.3.2 建设控制论——规划干预与协调 |
6.3.3 科学保护观——遗产继承与发展 |
6.3.4 效率与公平——包容性增长与发展 |
6.3.5 不确定性与稳定性并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图景 |
6.4 人居景观三层次规划要点与措施 |
6.4.1 宏观层次——省际区域协调整合:宏观调控、整体联动 |
6.4.2 中观层次——省域城市整合:各显其能、彰显特色 |
6.4.3 微观层次——城市内部整合:以人为本,生态宜居 |
6.5 地域景观空间形态塑造 |
6.5.1 标志性的节点景观 |
6.5.2 主导型的轴线景观 |
6.5.3 强化型的面域景观 |
6.6 地域景观特色塑造手法 |
6.6.1 外科手术式——拼贴与缝合 |
6.6.2 中医国术式——针灸与植入 |
6.6.3 化学反应式——触媒与催化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灌浆自动检测与记录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灌浆自动记录仪的发展现状 |
1.2 现有灌浆记录仪存在的问题 |
1.2.1 流量的检测 |
1.2.2 水灰比的检测 |
1.2.3 现场用打印机的性能 |
1.2.4 现场原始资料的存储与内业整理工作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大循环灌浆检测方式流量检测技术的研究 |
2.1 流量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
2.1.1 差压式流量传感器 |
2.1.2 涡轮流量计 |
2.1.3 电磁流量计 |
2.1.4 超声波流量计 |
2.2 大循环灌浆检测方式的提出及流量的正确计量 |
2.2.1 灌浆孔进浆量的计算 |
2.2.2 电磁流量计口径的选择 |
2.2.3 小流量检测问题的解决 |
2.2.4 大循环灌浆检测方式的优点 |
2.3 现场试验 |
2.4 结论 |
第三章 高精度动态水灰比检测技术的研究 |
3.1 水灰比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
3.2 核子密度计水灰比传感器的研制 |
3.2.1 水灰比传感器的检测原理 |
3.2.2 水灰比传感器的结构 |
3.2.3 待测浆液厚度的确定 |
3.2.4 水灰比传感器的技术特点 |
3.2.5 水灰比传感器射源的安全使用 |
3.3 现场试验 |
3.3.1 现场标定 |
3.3.2 现场试验 |
第四章 压力的检测 |
4.1 压力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
4.1.1 概述 |
4.1.2 压力传感器的发展 |
4.1.3 压力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4.2 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
4.2.1 根据测试目的选择传感器类型 |
4.2.2 根据系统的工况选择传感器参数 |
4.2.3 压力传感器的选型 |
4.3 现场标定 |
第五章 热敏行式打印机的研制 |
5.1 微型打印机技术发展现状 |
5.1.1 微型打印机的定义 |
5.1.2 微型打印机的应用范围 |
5.1.3 微型打印机的类型 |
5.1.4 微型打印机的发展现状 |
5.1.5 热敏式打印机的优缺点和发展现状 |
5.2 微型打印机技术方案的确定 |
5.2.1 LTP2442总体技术性能 |
5.2.2 热敏元件尺寸 |
5.2.3 进纸机构特点 |
5.3 热敏打印机硬件结构设计 |
5.3.1 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
5.3.2 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
5.3.3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 |
5.4 热敏打印机控制软件的设计 |
5.4.1 控制软件功能要求 |
5.4.2 程序流程图的设计 |
5.4.3 打印机程序说明 |
5.5 热敏打印机样机的制作与调试 |
第六章 数据转存器与灌浆资料管理软件的研制 |
6.1 数据转存器的研制意义 |
6.2 数据转存器的功能 |
6.3 数据转存器硬件电路设计 |
6.4 数据转存器软件设计 |
6.5 灌浆资料管理和自动绘图系统软件的研制 |
第七章 LJ灌浆测控系统的研制 |
7.1 LJ灌浆测控系统的组成 |
7.2 传感器与单片机的接口与编程 |
7.2.1 硬件接口 |
7.2.2 接口编程 |
7.3 LJ灌浆测控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
7.4 LJ灌浆测控系统的创新性 |
7.5 LJ灌浆测控系统的应用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长江干堤岳阳城陵矶至临湘黄盖湖段堤防勘探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地质概况 |
2 设备配置 |
3 钻进工艺 |
3.1 地下水位以上地层的钻进及取样方法 |
3.2 地下水位以下地层的钻进及取样方法 |
3.3 钻进工艺参数 (见表1) |
3.4 泥浆性能 |
3.5 质量保证措施 |
4 原状土样的采取与贮存 |
4.1 取土器的选用 |
4.2 各种取土器取样的具体操作措施 |
4.3 土样的密封 |
5 孔内地质试验 |
5.1 标准贯入试验 |
5.2 注水试验 |
(1) 造孔与试段的隔离: |
(2) 流量观测及结束标准: |
6 封孔 |
6.1 回填的材料、数量 |
6.2 回填方法 |
7 结语 |
四、长江干堤岳阳城陵矶至临湘黄盖湖段堤防勘探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洞庭湖水沙时空演变及其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研究[D]. 胡光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3)
- [2]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D]. 汪峰. 重庆大学, 2010(07)
- [3]深搅防渗墙在长江干堤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 熊定波. 湖南水利水电, 2005(02)
- [4]灌浆自动检测与记录关键技术的研究[D]. 彭环云. 中南大学, 2004(04)
- [5]长江干堤岳阳城陵矶至临湘黄盖湖段堤防勘探方法[J]. 贺茉莉,彭环云.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