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公布(论文文献综述)
艾科热木·阿力普[1](2021)在《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研究 ——以莎车县为例》文中提出中国自古以来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其有几千年的璀璨历史,凝聚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也孕育出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典型代表之一的新疆木卡姆艺术,其自古流传至今,至少走过了 500多年风风雨雨。如今木卡姆艺术留存于新疆各个不同的地区,主要的木卡姆艺术形式主要有: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这其中十二木卡姆最具有代表性。十二木卡姆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古典套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之下,木卡姆艺术从濒临灭失的困境中,逐渐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与发展。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且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足以证明其不仅是中国民间艺术,更是我国新疆各民族通过艺术方式来表达自己思维与感情的一种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但是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保护面临诸多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都对木卡姆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等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获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新疆木卡姆艺术的传承工作依然面临着保护基础薄弱、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不足、政府主体责任发挥不够充分、文化生态保护亟待加强、木卡姆艺术合理利用不足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所遇到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并遵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总方针。倡导政府主导,利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有效解决诸多问题。因此对木卡姆艺术的保护需要从立法完善、有效夯实木卡姆文化保护基础、提升对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措施、有效完善教育传承、加强木卡姆艺术的传播与实务资料的保护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完善。以期将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治理轨道。本文主要是一篇研究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学术论文,以十二木卡姆的发祥地莎车县为田野点,对十二木卡姆的生存生态环境、民俗状况、传承与保护情况、代表性传承人数量、政府扶持力度、传承与保护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完整、客观的了解与描述,并就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中的不足与缺陷,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对木卡姆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序发展,新时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共有六章组成:第一章新疆木卡姆艺术的保护概述,主要描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木卡姆艺术的保护历程;并对木卡姆艺术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进行系统的总结;就木卡姆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别: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乐器手工制作技艺、传统节日与民俗,相互交融的现象进行说明。为本文后面章节做好铺垫。第二章主要从文化多样性、文化权利理论,以及罗尔斯、诺齐克、德沃金、马克思民族平等理论方面进行论述,探讨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以新疆木卡姆艺术为主线,对其所处的生存环境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对近年来我国加入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国际公约以及创设的相关国内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过程中所坚持的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维护多元一体、整体性保护、真实性保护、文化共同繁荣等原则依次进行详细说明。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莎车县保护木卡姆艺术的多种传承模式,所做的具体保护措施等,依据调研获得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描述。第四章对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包括保护基础滞后、传承人面临困境、政府主体责任发挥不充分、文化生态遭破坏、合理利用不足问题,都一并进行深入的讨论,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细致、全面的分析。第五章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借鉴与启示,通过域外法国非物文化遗产——马洛亚、匈牙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舞蹈屋、葡萄牙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多的保护模式,进行详细的研究。总结出对我国木卡姆艺术保护有利的经验启示。第六章木卡姆文化保护的完善建议,主要从完善相关立法、夯实木卡姆文化保护基础、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措施、完善教育传承、加强对木卡姆乐器制作的保护、加强木卡姆文化的传播、加强木卡姆实物资料的保护等视角,对木卡姆艺术的保护提出完善意见。
邓木子然[2](2021)在《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敏感性高、易产生石漠化、尤其是兼具风景名胜区属性的遗产地存续受旅游产业干扰度大。旅游产业效益监测与调控是实现遗产地保护与展示的有效途径,协同天空地一体化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挖掘旅游产业资源信息、监测评价综合效益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旅游学、地球空间信息学地域分异规律、旅游影响、目标决策等理论,针对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指标因子深度挖掘、天空地协同对旅游产业效益评价专题信息提取等科学问题与技术需求,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喀斯特地区选取施秉喀斯特和荔波-环江喀斯特作为研究区,2018-2021年协同天空地通过遗产地野外考察、天空地数据挖掘、资料调查收集等多手段、多数据、多方法为一体,挖掘生态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运用空间分析、熵权法、综合指数模型等方法,构建基于天空地一体的喀斯特遗产地旅游产业综合效益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综合效益动态监测和评价,阐明不同属性遗产地旅游产业“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与综合效益差异,揭示旅游产业发展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发展、价值保护展示的影响机制与内在规律,为喀斯特类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和评价提供科技参考。1.通过遗产地土地覆盖格局、植被覆盖率、石漠化景观时空变化分析,表明第一、二期“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成功前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各土地覆盖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遗产地旅游产业的存在并未给遗产地生态环境状况造成负面影响:荔波-环江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植被覆盖率有明显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持续减少,草地与灌木林地大幅度转换为郁闭度更高的乔木林地。施秉喀斯特土地覆盖类型空间分布格局相对变化较小,总体植被覆盖率有微弱上升,潜在以上石漠化面积有一定减少,其他林地与灌木林地转换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之间相互转换,但草地转向灌木林地的比例低于灌木林地转向草地的比例,同样说明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明显。道路用地和风景名胜设施用地面积相对稳定,道路面积略有增加,说明经济与社会效益良性发展。2.通过天空地一体化协同监测对旅游产业效益数据挖掘与主要驱动因子信息提取建立了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并对两类遗产地进行时序变化研究,表明荔波-环江喀斯特、施秉喀斯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这15年间整体上为增加趋势,旅游产业的调整与发展策略有效促进了喀斯特遗产地的生态成效、经济回收、社会开放:2005-2020年期间,入选时间早,旅游产业规模成熟的荔波-环江喀斯特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良好、经济收益显着、社会开放度高。入选时间较晚,旅游产业规模较小的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保持了稳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近十五年来荔波-环江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10.51%、34.1%、18.5%;近十年来施秉喀斯特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别增长了2.2%、12.2%、2.2%。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评价模型对遗产地真实情况反映效果良好,遗产地旅游产业发展差异主要是由于产业与遗产地管理措施的差异性导致。3.针对喀斯特遗产地资源限制开发条件、社区多维贫困特点、价值保护展示目标等三大现实壁垒,重组指标评价旅游产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得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期间均产生了一定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不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之间存在的结构差异性可能与遗产地属性有关:近十五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双属性及自然保护区单属性的荔波-环江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44.6%、50.6%、28.9%、63.1%;近十年来拥有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双属性的施秉喀斯特的“两山”效益、扶贫效益、可持续效益、综合效益分别增长了14.4%、19.0%、9.0%、21.2%,根据综合效益指数评价等级表,荔波-环江喀斯特综合效益保持高速发展水平,效益等级为好,施秉喀斯特旅游产业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从差提升至较差,有不断提速的趋势。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地区情况显着影响了其衍生的产业效益特点,自然环境本底的脆弱性与不可恢复性促使产业发展必须保持高效可持续性、邻近社区的石漠化环境造成的广泛贫困促使产业收益必须拥有高速益贫性、山地人文环境的封闭性与保守性促使产业价值必须具备高质量的传播性、先进性。针对不同保护展示背景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如何规划以达到产业同时满足可持续效益高、扶贫效益好、“两山”效益充分问题值得商榷。未来研究可结合更多类遗产地的不同现实需求进行研究手段的补充与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的更广泛应用与旅游产业评价体系的普适性提高。
郭强[3](2021)在《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13年以来,陕西省为解决城镇化进程落后、小城镇建设规模、设施简陋、缺乏特色等问题,相继启动了两镇建设活动,陕西省的小城镇建设进程自此开始大幅度推进。数年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在显着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引导各类资源向贫困地区转移,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带动了陕西省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此外,于2016年得到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认可,并将《陕西省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实践》印发推广全国各地。由此,本文选取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其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先进经验,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首先,本研究对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了分析,梳理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的目标体系,结合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理论研究以及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的现状情况,按照两个层面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构建了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对现有小城镇评价方法的梳理与分析,选定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评价计算方法,分别是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最后,以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为实践对象,从直接建设成效和综合发展成效两方面,展开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文化旅游名镇现阶段的建设发展成效展开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在现阶段的确取得了较高的成效,从直接建设成效评价结果分析,文化旅游名镇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备,在地方多元文化传承保护和城镇特色风貌塑造方面也有着较大的提升,但在文旅产业发展和宜居生态打造方面提升相对较少。从综合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分析,多数文化旅游名镇在城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方面建设成效相对较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镇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挖掘利用。但还有部分名镇在产业发展方面还较为滞后,文旅产业综合成效较差,城镇经济水平涨幅较低,还需进一步改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文旅产业发展效率。总的来说,文化旅游名镇的建设发展,极大的推动了陕西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基本实现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制定的建设发展目标要求,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分析,对名镇现阶段整体建设发展特征有了宏观把控,为十四五时期陕西省小城镇建设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古永洁[4](2021)在《信息传播下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这种世代相传的活态文化遗产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下逐渐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内容和必要途径,面临着传播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在信息传播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当前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情况,运用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网络调研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展开研究,提出优化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效果的策略。本研究主要包括四大方面。一是从历史形成、类别分布、区域分布与传承人四个维度对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部优势、劣势与外部机遇、威胁。二是结合信息传播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的、普遍性特征,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要素,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模型,并阐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特征。三是根据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征进行分类,并每类选择典型案例分析其传播热点和传播模式。四是从传承能力、宣传能力、传播模式三个维度提出相应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后备力量充足,劣势在于国家级传承人人数较少、老龄化趋势明显、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度低,机遇在于政府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威胁在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凸显。(2)与其他信息传播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有三大特征,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初始信源具有唯一性;互联网电子媒介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的同时可能破坏其原真性,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情感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对传承场域具有较强的依赖性。(3)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模式包括打造经典IP模式、打造知名赛事模式以及纳入义务教育模式,工艺技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模式主要包括文创产品模式和博物馆模式,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模式主要是沉浸式场景模式以及打造文化节模式。
支逸箫[5](2021)在《基于乡村非遗传承的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设计研究 ——以义乌市义亭镇红糖飘香精品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大国,加强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对于在新时代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非遗的保护传承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在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过程中的保护传承更是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意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非遗与精品线两者的关系,进而提出针对性的精品线规划设计策略,并为研究提供实例支撑。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综述、案例的归纳总结,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得出了以下具体结论:(1)非遗与精品线之间是双向推动的关系。对于精品线而言,非遗的保护传承在其社会秩序的重构、地域个性的塑造、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起到了推进作用;而对于非遗而言,乡村精品线的建设为其提供了物质空间、文化空间、创新空间以及信息空间等发展空间;(2)提出了基于乡村非遗传承的精品线规划设计策略。具体为非遗基底的沿用、非遗的活化、非遗记忆的唤醒以及非遗景观的营造;(3)构建乡村非遗资源评价体系及模型。由此为精品线建设过程中乡村非遗资源的整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当前精品线规划设计中乡村非遗资源整合利用过度依赖主观判断而造成的资源利用不合理性;(4)制定了基于非遗传承的精品线规划设计流程;(5)选取义乌市义亭镇红糖飘香精品线进行实例论证,验证了研究的可行性,从而为今后同类型精品线规划设计提供良好借鉴。
李彦雪[6](2021)在《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空间,是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的不足,缺少定量化研究的技术手段。目前传统的乡村建设过程中数据资源获取困难,主观性强,缺少合理的规划指导,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缺乏客观认知,新形势下急需拓展研究的量化手段及方法,以对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展开科学理性思维的探讨。本文针对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不足和量化研究技术方法匮乏的问题,以黑龙江省域为研究范围,以代表性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为主脉络展开研究。技术层面运用了无人机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引入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和形状指数法,并辅以Rhino、AutoCAD、DepthMap、IIIustrator和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量化与分析。内容上对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要素和典型村落分布形态详细分析,从乡村聚落本底的边界空间、街巷空间和院落空间形态等综合认知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特征,并结合典型县域实证研究,优化指导景观设计方案。本研究发现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形态价值认知不足,国家层面的地域典型代表性村落占比特别低,各类典型聚落景观形态有待挖掘。通过技术分析发现,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受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自然环境海拔高程影响占比最大,而坡向影响不大。黑龙江大部分村落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以中南部区域的齐齐哈尔、牡丹江和哈尔滨三个城市分布最集中,分布特点也与历史流寓的流人文化有一定关系。基于量化并分析结果,乡村聚落景观的边界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形态和院落空间形态要素,从不同角度综合全面的表达了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形态。乡村聚落最为常见的边界形态为指状形态特征,团状形态特征次之。边界形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地形和水体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集成度、平均深度和可理解度综合分析,与村落空间相融合,通过轴线的冷暖层次,确定出村落的核心区域,并形成可达性及可理解度权重层级关系,作为引导实践的依据,使空间从感性认知得以理性升华。院落空间分布形态上多以平行式排列为主,院落空间格局以前院院落和前后院落最具代表性,“小家大院”的特征最具地域代表性。最后以林口县22个绿化示范村进行实证研究,以设计的新思维来指导方案设计。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的探索,搭建了认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思维的框架,开拓了研究思路,使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认知更具客观性,为北方寒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理性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指导实践,同时丰富了黑龙江乡村景观研究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赵娟[7](2020)在《嘉峪关市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新型城镇化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为背景,以新时期创新文旅产业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为契机,以具备创新理念和特色定位的物质文化遗产嘉峪关关城文旅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特色小镇的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发展保障,并初步构建了发展文旅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框架,以使之为文旅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研究发现文旅特色小镇在保护与利用的双重驱动下可以实现平衡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开发,可以通过文化旅游、文化产品生产等多种手段为小镇发展提供培育新动力,可以通过文化要素的识别与转化塑造地域文化空间特色。并就解析文旅特色小镇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对策,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探讨了特色小镇社会经济空间的发展思路。研究发现嘉峪关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具有地理位置优越、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作用显着、文化旅游资源聚集效益明显等优势。但是,也存在空间风貌单一、景观环境缺乏,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未形成品牌效应,居民点布局散乱、搬迁难度大等问题。基于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经典案例中成功的经验,关城文旅特色小镇的产业应该以文化旅游为主导,配套服务、文化创意、智慧科技、博览会展等产业为辅。为了实现定位目标,发展路径方面提出:区域协同发展,嘉峪关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应区域旅游联动,实现跨界融合,依托区域经济现状,促进区域融合发展;功能分区发展,形成“一核、一心、一环、五片区”的功能结构,并对每个片区的功能进行定位;产业多元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展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智慧科技产业、配套服务产业进行阐述;文化引领发展,基于功能分区对特色文化空间进行规划引导,并对非遗活动的保留和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保障措施方面,提出规划保障要健全规划编制体系,科学引导特色小镇发展;配套保障要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提供后续经营保障;产业保障要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程度;体制及金融保障要推进体制创新,强化金融保障;创新保障要培育小镇的创新能力,挖掘小镇的文化底蕴;文化保障要丰富小镇业态,精准融合空间与文化;宣传保障要加强旅游宣传,打造关城文旅品牌。
邹成成[8](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朱浩[9](2020)在《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对于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特色小镇有多种类型划分,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是其中一种。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除了壮族,还有瑶族、京族、侗族、苗族、彝族、仫佬族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因而在广西研究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是符合广西区情的。可以说,对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研究是符合时代发展背景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我国的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特色小镇培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2018年8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明确指出了要规范纠偏机制,确保特色小镇的培育数量服从于质量,淘汰变形走样异化的特色小镇,筛选具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典型案例,树立标杆,推动特色小镇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比浙江等东部发达省份,广西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占优势,但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民族地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可以成为广西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基于这样的理论出发点,本文选取了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作为主要的田野考察点,采用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这些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作为切入点,分析这些地区的特色产业开发现状,对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认清差距,进而探索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简单梳理,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并对特色小镇、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这三个概念进行了解析。第二章介绍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发展的态势,从发展目标和建设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特色小镇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罗列了当前广西特色小镇的创建数量,印证了广西特色小镇的兴起。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进展和分布特征概括了当前广西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并依据聚居的民族、主导的产业、旅游产业的地位对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进行类型划分,以便认清不同特色小镇的资源特色和产业特色。第三章对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四个典型案例逐个进行了解读,分析这四个建设的建设成效和发展模式,总结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鲜明少数民族特色的优势,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可依托这些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第四章阐述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聚焦,即明确了特色小镇应以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引领新动力培育、打造环境友好型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同时以生态维度、产业维度、创新维度、传承维度作为评价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尺度,指出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生态资源利用不充分,生态保护易受忽视;产品结构相对较单一,产业基础不够完善;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民族文化挖掘不深入,文化传承需要加强。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是因为:地方对特色小镇的理解不透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特色小镇艰涩和存在同质化现象、特色小镇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距离实现“产城融合仍存在差距”。第五章提出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首先,坚持优化服务,政府科学引导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其次,坚持规范发展,五大理念保障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再次,坚持产业立镇,优势产业驱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最后,坚持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支撑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刘雪[10](2020)在《基于RMP分析的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旅游形式。对非遗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不仅有利于其保护和传承,而且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陇南市拥有数量可观、独具特色的非遗旅游资源。非遗与旅游的结合对于促进陇南市非遗资源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选择陇南市非遗作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RMP分析模式,从资源、市场、产品三方面对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文化生态学理论、旅游产品开发理论和旅游行为学等理论,依据陇南市非遗旅游资源特征、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及其变化,结合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外部环境条件分析,对陇南市非遗旅游资源进行了产品适宜性转化评价,进而梳理出其产品开发存在的“三大问题”。其次,以问题为导向,本文提出了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思路,并尝试构建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的开发体系。最后对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陇南市非遗在资源赋存在传统表演类、工艺美术类、民俗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来看,表演类、节庆类和技艺类非遗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基于陇南非遗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这“三大价值”,本文认为,应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的开发模式。此外应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推动非遗旅游“四化”发展;坚持有限度的市场导向原则,推动非遗旅游产品化;依托非遗的原生文化,开发基础型和提高型产品;拓展非遗的社会功能,“异地化”开发发展型产品。在此基础上开发旅游产品的培育体系和保障机制,以实现非遗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开发。
二、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公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公布(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研究 ——以莎车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及意义 |
二、研究相关动态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新疆木卡姆艺术的保护概述 |
第一节 新疆木卡姆艺术的保护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后木卡姆的搜集、整理与记录 |
二、改革开放后的整理、挖掘阶段 |
三、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的保护 |
第二节 木卡姆价值分析 |
一、历史价值 |
二、艺术价值 |
三、社会价值 |
四、经济价值 |
第三节 木卡姆艺术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个领域 |
一、木卡姆艺术与民间文学和传统戏曲的交叉 |
二、木卡姆艺术与传统舞蹈和传统乐器制作技艺的交融 |
三、木卡姆艺术与传统节日和民俗的相融 |
第二章 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化多样性理论 |
一、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 |
二、文化多样性的的影响 |
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
四、文化多样性保护 |
第二节 文化权利理论 |
一、文化权利形成与发展 |
二、文化权利基本内涵 |
三、文化权利的要素 |
第三节 民族平等理论 |
一、罗尔斯的平等理论 |
二、罗伯特·诺齐克的平等理论 |
三、德沃金的自由主义平等理论 |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 |
第三章 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现状 |
第一节 木卡姆文化遗产起源与生存环境 |
一、新疆木卡姆文化遗产的起源 |
二、十二木卡姆简述 |
三、绿洲农业文明 |
四、各民族融合状况 |
五、民俗状况 |
第二节 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的立法现状 |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二、《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 |
三、《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
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 |
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
第三节 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的基本原则 |
一、整体性保护原则 |
二、真实性保护原则 |
三、维护多元一体原则 |
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原则 |
五、文化共同繁荣原则 |
第四节 莎车县十二木卡姆传承模式 |
一、莎车县地理环境介绍 |
二、父子传承模式 |
三、师徒传承模式 |
四、传统社区传承模式 |
五、学校教育传承模式 |
第五节 莎车县木卡姆艺术的具体保护措施 |
一、代表性传承人 |
二、木卡姆进校园和进社区情况 |
三、充分利用文化博物馆与文化中心 |
四、传统节日与木卡姆文化节的展演展示 |
五、扶持措施 |
第四章 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保护基础方面的问题 |
一、木卡姆传承保护方面的资金短缺 |
二、木卡姆博物馆与私人博物馆管理模式滞后 |
三、木卡姆相关的原始歌词、乐谱流失严重 |
四、生存空间逐渐萎缩 |
第二节 传承人面临的困境 |
一、各级各类代表性传承人人数较少 |
二、代表性传承人种类单一 |
三、缺乏规范的传承体系 |
四、传承基础薄弱,人才培养滞后 |
五、木卡姆艺术乐器作坊与制作艺人未得到足够重视 |
六、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不够完善 |
第三节 政府主体责任发挥不够充分 |
一、政府的扶持力度 |
二、公益性宣传 |
三、原始资料及有关实物收集与整理方面 |
四、数字化记录 |
五、交流与展演展示 |
第四节 文化生态保护亟待加强 |
一、民众的参与度不足 |
二、外来文化的影响 |
三、相关的文物古迹保护不力 |
第五节 合理利用不足 |
一、木卡姆艺术的不当创新 |
二、产业发展不足 |
三、完整性保护不足 |
四、传承培训尚未制度化 |
第五章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法国非物文化遗产——马洛亚 |
一、“马洛亚”的定义及历史溯源 |
二、支持马洛亚艺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要机构 |
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机构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培训机构 |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料机构 |
第二节 匈牙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舞蹈屋 |
一、匈牙利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屋 |
二、舞蹈屋的参与者 |
三、保护措施 |
四、舞蹈屋模式的档案管理 |
五、促进区域、分区域和国际合作 |
第三节 葡萄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多的保护 |
一、法多基本情况与分类 |
二、法多的伴奏乐器 |
三、法多的管理模式 |
四、法多的保护模式 |
五、法多的宣传模式 |
第四节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的启示 |
一、建立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机构 |
二、建立新疆木卡姆艺术文献资料机构 |
三、积极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教育培训 |
四、积极推进新疆木卡姆艺术的档案建立 |
五、加强地区、区域与国内外推广合作 |
六、创新宣传手段 |
第六章 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完善 |
第一节 完善相关立法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传承人认定制度的修改建议 |
二、《自治区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修订建议 |
三、制定有关保护木卡姆艺术的地方性法规 |
第二节 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措施 |
一、鼓励带徒授艺 |
二、提高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数量 |
三、积极建立专家委员会制度 |
四、完善奖励措施 |
第三节 完善教育传承 |
一、举办木卡姆艺术进校园活动 |
二、充分发挥社区民众在木卡姆艺术传承中的作用 |
三、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传承质量与研究 |
第四节 加强对木卡姆乐器制作技艺的保护 |
一、木卡姆乐器制作技艺的整理与记录 |
二、挖掘民间传统乐器传承人 |
三、加强对乐器制作原材料的保护 |
第五节 加强木卡姆艺术的传播 |
一、强化政府部门主导,学界并行 |
二、重视商界与新闻媒体共同辅助功能 |
三、加强木卡姆艺术展演展示与国内外交流 |
四、不同地区木卡姆艺术的交流合作 |
第六节 夯实木卡姆文化保护的基础 |
一、调查、记录与建档 |
二、加强对木卡姆艺术的研究 |
三、借助现代科技力量创新传承方式 |
四、搜集与木卡姆艺术有关的实物和资料 |
五、对木卡姆艺术博物馆进行全面完善 |
六、鼓励资深艺人建立私人博物馆 |
七、借助多方优势搜集与木卡姆艺术有关的藏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天空地一体化与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
(二)天空地一体化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 |
(三)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进展及其对喀斯特遗产地治理的启示 |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
2 研究阶段划分 |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特色与难点及创新处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
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1 天空地数据 |
2 野外调查数据 |
3 收集资料数据 |
三 数据挖掘与处理 |
(一)数据挖掘 |
1 航天数据 |
2 航空数据 |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 |
(二)数据处理 |
1 航天数据处理 |
2 航空数据处理 |
3 地面监测调查数据处理 |
四 旅游产业效益指标信息提取 |
(一)生态环境指标因子 |
1 土地覆盖 |
2 石漠化类型 |
3 植被覆盖度 |
(二)社会经济指标因子 |
1 旅游业总收入 |
2 旅游从业人数 |
3 人均可支配收入 |
4 旅游者人数 |
5 旅游业带动效应 |
6 旅游设施数量 |
7 基础设施变化 |
8 生活保障变化 |
五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 指标因子选取 |
3 指标筛选方法 |
4 指标体系 |
(二)指标因子标准化 |
1 指标值标准化方法 |
2 指标值标准化结果 |
(三)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
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2 指标权重确定 |
(四)评价模型构建 |
1 模型建立 |
2 模型确定 |
六 综合效益监测评价分析 |
(一)单一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
(二)综合效益时空评价分析 |
1“两山”效益 |
2 扶贫效益 |
3 可持续效益 |
4 综合效益 |
(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旅游效益评价信息系统开发 |
1 系统目的 |
2 系统登录 |
3 系统操作 |
4 旅游目的地微信指数监测 |
5 数据采集 |
6 旅游文件上传 |
7 评分标准 |
8 热点客源 |
七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有关文化旅游名镇的相关研究 |
1.2.2 有关小城镇评价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 |
1.3.1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概况 |
1.3.2 研究对象筛选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 |
2.1 研究对象概述 |
2.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梳理 |
2.2.1 目标要求分析 |
2.2.2 考核标准分析 |
2.2.3 奖惩机制分析 |
2.2.4 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 |
2.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政策目标解析 |
2.3.1 地域特色彰显要求多元文化传承 |
2.3.2 文旅产业发展要求旅游业态创新 |
2.3.3 居民生活品质要求经济快速增长 |
2.3.4 产业发展效率要求城镇设施完备 |
2.3.5 生态环境宜居要求人居环境优化 |
2.3.6 发展效率保障要求体制机制健全 |
2.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目标体系梳理 |
2.5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的思路与原则 |
3.1.1 评价机制 |
3.1.2 评价原则 |
3.1.3 评价思路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因子选取思路 |
3.2.2 建设发展四态两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3 打造特色富民小镇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评价模型构建 |
3.3.1 评价方法选取 |
3.3.2 层次分析法 |
3.3.3 多因素综合加权评分法 |
3.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3.5 评价模型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证 |
4.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收集处理 |
4.2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
4.2.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4.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4.2.3 综合加权评分计算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
4.3.1 构建评价因素集与评语集 |
4.3.2 确立评价指标权重 |
4.3.3 构建隶属度矩阵 |
4.3.4 多层级模糊综合评价 |
4.3.5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4.3.6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 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分析 |
4.4.1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 |
4.4.2 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不足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调整政策扶持倾向,逐步发挥城镇示范带动效用 |
5.2.2 完善各项设施建设,强化提升城乡生活服务效能 |
5.2.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产业发展效益稳定提升 |
5.2.4 提升产业带动效能,引导城乡居民就业方式转变 |
5.2.5 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保障城乡建设发展高质高效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表一:历年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相关政策文件 |
附表二: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
附表三: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表 |
附表四:文化旅游名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处理表 |
附表五:文化旅游名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隶属度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实践项目 |
参加学术会议 |
致谢 |
(4)信息传播下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
1.2.2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
1.2.3 信息传播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
2.2 信息传播 |
2.2.1 信息传播概念 |
2.2.2 信息传播要素及过程 |
2.2.3 信息传播模式 |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 |
2.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要素 |
2.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模型 |
2.3.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分析 |
3.1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
3.1.1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形成 |
3.1.2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统计 |
3.1.3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分布 |
3.1.4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分析 |
3.2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SWOT分析 |
3.2.1 优势分析 |
3.2.2 劣势分析 |
3.2.3 机遇分析 |
3.2.4 威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案例研究 |
4.1 表演艺术类传播模式——以左权开花调为例 |
4.1.1 左权开花调概述 |
4.1.2 左权开花调传播热点分析 |
4.1.3 左权开花调传播模式 |
4.2 工艺技术类传播模式——以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为例 |
4.2.1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概述 |
4.2.2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传播热点分析 |
4.2.3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传播模式 |
4.3 民俗类传播模式——大槐树祭祖习俗为例 |
4.3.1 大槐树祭祖习俗概述 |
4.3.2 大槐树祭祖习俗传播热点分析 |
4.3.3 大槐树祭祖习俗传播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结论 |
5.1.2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分析结论 |
5.1.3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SWOT分析结论 |
5.1.4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模式结论 |
5.2 建议 |
5.2.1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 |
5.2.2 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能力 |
5.2.3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工作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附录2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度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基于乡村非遗传承的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设计研究 ——以义乌市义亭镇红糖飘香精品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2.1 精品线建设相关政策 |
1.1.2.2 非遗保护传承相关政策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精品线研究进展 |
1.2.1.1 建设内容方面 |
1.2.1.2 建设意义方面 |
1.2.2 乡村非遗研究进展 |
1.2.2.1 保护传承方面 |
1.2.2.2 应用传承方面 |
1.2.3 不足与挑战 |
1.2.3.1 对于精品线与非遗两者关系缺乏明确定义 |
1.2.3.2 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设计策略及建设流程 |
1.2.3.3 研究偏向理论缺乏实例支撑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综述研究 |
1.4.2 案例分析 |
1.4.3 归纳总结法 |
1.4.4 AHP层次分析法 |
1.4.5 实证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精品线相关概念 |
2.1.1.1 精品点概念界定 |
2.1.1.2 精品线概念界定 |
2.1.1.3 精品区块概念界定 |
2.1.2 乡村非遗相关概念 |
2.1.2.1 乡村非遗概念界定 |
2.1.2.2 乡村非遗特征概述 |
2.2 相关理论 |
2.2.1 活态遗产理论 |
2.2.2 场所精神理论 |
2.2.3 符号学理论 |
2.2.4 点轴开发理论 |
2.2.5 整体系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非遗与乡村物质空间环境关系的研究 |
3.1 非遗在乡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价值 |
3.2 非遗对乡村的作用 |
3.2.1 非遗有利于乡村社会秩序的重构 |
3.2.2 非遗有利于乡村地域个性的塑造 |
3.2.3 非遗有利于乡村产业经济发展 |
3.2.4 非遗有利于乡村创新意识培养 |
3.3 乡村对非遗的作用 |
3.3.1 乡村为非遗提供物质空间 |
3.3.2 乡村为非遗提供文化空间 |
3.3.3 乡村为非遗提供创新空间 |
3.3.4 乡村为非遗提供信息空间 |
3.4 精品线对非遗的作用 |
3.4.1 积极作用 |
3.4.2 消极作用 |
3.5 非遗对精品线的作用 |
3.5.1 隐性作用 |
3.5.2 显性作用 |
3.6 本章小结 |
4 案例研究 |
4.1 “人文上溪”美丽乡村精品线 |
4.1.1 项目概况 |
4.1.2 资源概况 |
4.1.3 设计构思 |
4.1.4 非遗景观营造 |
4.1.5 非遗保护传承启示 |
4.2 义乌市“柯力公路”美丽乡村精品线 |
4.2.1 场地概况 |
4.2.2 资源概况 |
4.2.3 设计构思 |
4.2.4 非遗景观营造 |
4.2.5 非遗保护传承启示 |
4.3 浙西民俗美丽乡村精品线 |
4.3.1 场地概况 |
4.3.2 资源概况 |
4.3.3 设计构思 |
4.3.4 非遗景观营造 |
4.3.5 非遗保护传承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非遗保护传承的精品线规划设计策略及流程 |
5.1 规划设计策略 |
5.1.1 非遗基底的沿用 |
5.1.1.1 原真性风貌格局的利用 |
5.1.1.2 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利用 |
5.1.2 非遗的活化 |
5.1.2.1 建立认定保障体系 |
5.1.2.2 重塑非遗空间 |
5.1.2.3 舆论宣传活态传承 |
5.1.2.4 文旅融合活态传承 |
5.1.2.5 农业融合活态传承 |
5.1.2.6 多元参与活态传承 |
5.1.3 非遗记忆的唤醒 |
5.1.3.1 建筑以传统风格为参考 |
5.1.3.2 文化以乡土材料为载体 |
5.1.3.3 景观以乡土植物为延伸 |
5.1.4 非遗景观的营造 |
5.1.4.1 叙事性的文化场景重现 |
5.1.4.2 隐喻非遗的表达手法 |
5.1.4.3 提取典型的非遗元素符号 |
5.1.4.4 塑造丰富的非遗景观空间 |
5.1.4.5 现代材料技术与乡土材料并用 |
5.2 规划流程 |
5.2.1 乡村非遗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
5.2.1.1 层次分析法的利用 |
5.2.1.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利用 |
5.2.2 依托于乡村非遗资源评价的精品线建设 |
5.2.2.1 场地概况分析 |
5.2.2.2 乡村非遗资源评价 |
5.2.2.3 总体设计 |
5.2.2.4 详细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6 义乌市义亭镇红糖飘香精品线设计实践 |
6.1 义亭镇发展概况 |
6.1.1 规划目标明确 |
6.1.2 地理区位优越 |
6.1.3 现状交通发达 |
6.1.4 产业发展良好 |
6.1.5 非遗资源丰富 |
6.1.6 文化氛围欠缺 |
6.2 乡村非遗资源评价 |
6.2.1 乡村非遗质量等级确定 |
6.2.2 乡村非遗资源点等级划分 |
6.3 义亭镇红糖飘香精品线总体设计 |
6.3.1 主题定位的确定 |
6.3.2 布局结构确定 |
6.4 义亭镇红糖飘香精品线详细设计 |
6.4.1 非遗基底的沿用 |
6.4.1.1 原真性风貌格局的利用 |
6.4.1.2 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利用 |
6.4.2 非遗的活化 |
6.4.2.1 建立传承保障体系 |
6.4.2.2 重塑非遗空间 |
6.4.2.3 舆论宣传活态传承 |
6.4.2.4 文旅融合活态传承 |
6.4.2.5 农业融合活态传承 |
6.4.2.6 多元参与活态传承 |
6.4.3 非遗记忆的唤醒 |
6.4.3.1 建筑以传统风貌为参考 |
6.4.3.2 文化以乡土材料为载体 |
6.4.3.3 景观以乡土植物为延伸 |
6.4.4 非遗景观的营造 |
6.4.4.1 叙事性的文化场景重现 |
6.4.4.2 隐喻非遗的表达手法 |
6.4.4.3 提取典型的非遗元素符号 |
6.4.4.4 塑造丰富的非遗景观空间 |
6.4.4.5 现代材料技术与乡土材料并用 |
7 结语 |
7.1 研究结果 |
7.2 研究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引言 |
1.1.2 选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 |
1.3.1 研究范围及对象界定 |
1.3.2 基本概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4.1 乡村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
1.4.2 乡村聚落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
1.4.3 相关理论依据及技术规范 |
1.4.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主要理论和技术研究探索 |
2.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 |
2.1.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研究背景 |
2.1.2 重建技术实现路径 |
2.1.3 三维重建实践探索 |
2.1.4 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的优势 |
2.2 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研究 |
2.2.1 空间句法的基本概念 |
2.2.2 空间句法的发展应用 |
2.2.3 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形态分析思维 |
2.3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 |
2.4 形状指数法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及样本分类研究 |
3.1 黑龙江乡村演化及发展概况 |
3.1.1 乡村形成及演化 |
3.1.2 村镇发展现状 |
3.1.3 乡村与城市的区别 |
3.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研究 |
3.2.1 自然环境特征 |
3.2.2 人文环境特征 |
3.3 乡村典型样本村落的选取 |
3.3.1 研究对象筛选界定 |
3.3.2 地域典型样本选取结果 |
3.3.3 研究样本城乡分布数量 |
3.4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分类及价值特征 |
3.4.1 样本村落调研方式及数据来源 |
3.4.2 典型样本村落分类研究 |
3.4.3 乡村聚落景观的价值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因素与分布特征 |
4.1 样本村落选址空间分布密度 |
4.1.1 黑龙江典型村落选址分布 |
4.1.2 样本村落市级分布密度 |
4.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4.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
4.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
4.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特点 |
4.3.1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 |
4.3.2 传统村落分布 |
4.3.3 国家级生态村分布 |
4.3.4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分布 |
4.3.5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与分类特征 |
5.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 |
5.1.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量化指标 |
5.1.2 样本村落边界空间形态 |
5.1.3 村落边界空间形态驱动因子分析 |
5.2 乡村聚落街巷空间形态 |
5.2.1 基于集成度的街巷空间形态特征 |
5.2.2 基于可理解度街巷空间形态 |
5.2.3 聚落景观空间融合形态特征 |
5.3 乡村聚落院落空间形态 |
5.3.1 乡村院落空间布局 |
5.3.2 院落空间格局形态 |
5.3.3 院落景观要素空间形态 |
5.3.4 公共及绿化空间景观形态 |
5.4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典型特征分类 |
5.4.1 空间形态结构角度分类 |
5.4.2 村落价值特征角度分类 |
5.4.3 区位关系角度分类 |
5.5 本章小结 |
6 典型县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实证研究 |
6.1 案例概述及分布密度 |
6.1.1 选取缘由 |
6.1.2 林口县典型聚落样本村的选取 |
6.1.3 村落空间分布形态密度分析 |
6.2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影响要素 |
6.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
6.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
6.3 林口县示范村景观空间形态研究 |
6.3.1 典型村落分布特点 |
6.3.2 样本村落边界形状指数界定 |
6.3.3 村落边界形态特征分析 |
6.3.4 样本村落空间集成度分析 |
6.3.5 空间可理解分析 |
6.4 实践方案优化指导 |
6.5 本章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7)嘉峪关市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特色小镇的发展 |
1.1.2 国家及甘肃省大力支持特色小镇建设 |
1.1.3 嘉峪关市产业转型的发展需求 |
1.1.4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相关研究的不足及经验启示 |
1.3 相关理论概述 |
1.3.1 旅游区位论 |
1.3.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1.3.3 产业集群理论 |
1.3.4 规模经济理论 |
1.3.5 技术创新理论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方法 |
2 特色小镇相关概念及其案例解读 |
2.1 特色小镇的概念及分类 |
2.1.1 特色小镇的概念 |
2.1.2 特色小镇的发展 |
2.1.3 特色小镇的分类 |
2.1.4 文旅特色小镇的分类 |
2.2 特色小镇案例及经验借鉴 |
2.2.1 国外特色小镇案例分析 |
2.2.2 国内特色小镇案例分析 |
2.2.3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与启示 |
2.3 本章小结 |
3 峪泉镇及其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
3.1 峪泉镇现状综合分析 |
3.1.1 区位分析 |
3.1.2 历史沿革 |
3.1.3 现状交通分析 |
3.1.4 产业现状 |
3.2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的产生 |
3.2.1 峪泉镇创建特色小镇的优势 |
3.2.2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产生的背景 |
3.2.3 建设关城文旅特色小镇的必要性 |
3.3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现状综合分析 |
3.3.1 区位分析 |
3.3.2 用地现状 |
3.3.3 产业现状分析 |
3.3.4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优势 |
3.3.5 存在的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4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定位及动力机制 |
4.1 相关规划解读 |
4.1.1 《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0 年)》 |
4.1.2 《嘉峪关旅游大景区建设规划(2016-2030 年)》 |
4.1.3 《嘉峪关市全域旅游规划(2019-2035 年)》 |
4.1.4 《嘉峪关市峪泉镇城乡统筹总体规划(2018-2030 年)》 |
4.2 总体发展思路及定位 |
4.2.1 发展思路 |
4.2.2 发展目标定位 |
4.2.3 发展功能定位 |
4.2.4 发展业态构建 |
4.3 发展动力分析 |
4.3.1 内在动力 |
4.3.2 外在动力 |
4.4 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1 内部因素 |
4.4.2 外部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研究 |
5.1 区域协同发展 |
5.1.1 区域旅游联动,实现跨界融合 |
5.1.2 依托区域经济现状,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
5.2 功能分区发展 |
5.2.1 空间功能明确,分区特色发展 |
5.2.2 片区功能定位及发展引导 |
5.3 产业多元发展 |
5.3.1 文化创意产业 |
5.3.2 博览会展产业 |
5.3.3 文化旅游产业 |
5.3.4 智慧科技产业 |
5.3.5 配套服务产业 |
5.4 文化引领发展 |
5.4.1 特色文化空间规划引导 |
5.4.2 非遗活动的保留与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6 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保障措施 |
6.1 健全规划编制体系,科学引导特色小镇发展 |
6.2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供后续经营保障 |
6.3 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程度 |
6.4 推进体制创新,强化金融保障 |
6.5 培育小镇的创新能力,挖掘小镇的文化底蕴 |
6.6 丰富小镇业态,精准融合空间与文化 |
6.7 加强旅游宣传,打造关城文旅品牌 |
6.8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全国特色小镇名单(甘肃省) |
致谢 |
(8)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础概念 |
2.1.1 绿色发展 |
2.1.2 森林旅游产业 |
2.1.3 产业竞争力 |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理论 |
2.2.2 “两山”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
5.4.1 聚类分析结果 |
5.4.2 聚类结果分析 |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
5.5.1 空间分布分析 |
5.5.2 时间趋势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2.1 产品创新方面 |
8.2.2 技术创新方面 |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3.1 经济环境方面 |
8.3.2 社会环境方面 |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4.1 绿色供需方面 |
8.4.2 政策制度方面 |
8.4.3 人才选育方面 |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9)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特色小镇 |
(二)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 |
(三)高质量发展 |
第二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发展的态势研判 |
一、广西特色小镇概况 |
(一)发展目标 |
(二)创建数量 |
(三)建设意义 |
二、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建设进展 |
(一)建设进展 |
(二)分布特征 |
三、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类型划分 |
(一)依据聚居的民族进行划分 |
(二)依据主导的产业进行划分 |
(三)依据旅游的产业地位进行划分 |
第三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典型案例解读 |
一、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 |
(一)四大优势助力小镇培育 |
(二)建立了康养产业五大支撑体系 |
(三)“瑶族文化+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 |
二、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 |
(一)具有边海民族特色的“中国最美村镇” |
(二)建设滨海宜居小镇 |
(三)“京族文化+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 |
三、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 |
(一)支撑小镇建设的特色资源 |
(二)体育赛事驱动小镇的发展 |
(三)“壮族文化+体育旅游”的发展模式 |
四、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 |
(一)“百镇建设”工程助力小镇培育 |
(二)建设“中国月柿之乡” |
(三)“瑶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 |
第四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聚焦 |
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 |
(一)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
(二)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 |
(三)优化经济发展的结构 |
(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
(五)创新引领新动力培育 |
(六)打造环境友好型经济 |
二、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对标高质量发展 |
(一)生态资源利用不充分,生态保护易受忽视 |
(二)产品结构相对较单一,产业基础不够完善 |
(三)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
(四)民族文化挖掘不深入,文化传承需要加强 |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地方对特色小镇的理解不透彻 |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 |
(三)特色小镇建设存在同质化现象 |
(四)特色小镇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
(五)距离实现“产城融合”仍存在差距 |
第五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一、坚持优化服务,政府科学引导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完善专项政策体系 |
(二)强化小镇顶层设计 |
(三)健全发展长效机制 |
(四)科学指导建设规划 |
(五)正确处理“双向互动” |
二、坚持规范发展,五大理念保障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创新理念塑造特色业态 |
(二)协调理念营造和谐氛围 |
(三)绿色理念推动生态建设 |
(四)开放理念创建包容环境 |
(五)共享理念打造交流平台 |
三、坚持产业立镇,优势产业驱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依托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 |
(二)运营特色产业,构建服务平台 |
(三)突出产业特色,促进文旅融合 |
(四)坚持人本导向,引导产城融合 |
四、坚持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支撑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尊重民族地区现有形态,理性拆旧建新 |
(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拒绝盲目搬袭 |
(三)挖掘民族地区乡土文化,锻铸文化内核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RMP分析的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起世界普遍重视 |
1.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旅游形式 |
1.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一直为学界重视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现状 |
1.3.3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重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1.5.3 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
2.1.2 非遗旅游产品的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品开发昂普模式(RMP) |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理论 |
2.2.3 旅游产品开发理论 |
3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R性分析 |
3.1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状况 |
3.1.1 陇南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状况 |
3.1.2 陇南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状况 |
3.1.3 陇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状况 |
3.2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结构 |
3.2.1 陇南市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结构 |
3.2.2 陇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结构 |
3.3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分布状况 |
3.3.1 陇南市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分布及构成 |
3.3.2 陇南市各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分布及构成 |
3.4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类 |
3.4.1 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
3.4.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的对应关系 |
3.4.3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类统计 |
3.5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
3.5.1 定性分析评价 |
3.5.2 定量分析评价 |
4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M性分析 |
4.1 陇南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
4.2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市场调查分析 |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 |
4.2.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P性分析 |
5.1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外部环境分析 |
5.1.1 政治政策条件优越 |
5.1.2 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
5.1.3 地域分布和组合特征良好 |
5.1.4 区位交通条件便利 |
5.2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评价 |
5.2.1 R-P共生模式 |
5.2.2 R-P提升模式 |
5.2.3 R-P伴生模式 |
5.3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
5.3.1 非遗旅游资源的产品转化度低 |
5.3.2 非遗旅游产品的组合结构效应不明显 |
5.3.3 非遗产品开发控制性框架未构建完善 |
6 RMP模式下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 |
6.1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
6.1.1 “保护性”与“原真性”并重原则 |
6.1.2 “资源依托+市场导向性”原则 |
6.2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6.2.1 发挥政府主导,开展普查 |
6.2.2 合理借鉴他人,创新开发 |
6.2.3 加强区域协作,联合发展 |
6.3 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 |
6.3.1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树”——“主枝”(分类)构建 |
6.3.2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树”——“细枝”(产品)设计 |
6.3.3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开发 |
7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对策建议 |
7.1 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推动非遗旅游“四化”发展 |
7.1.1 生活化恢复民俗节庆活动类非遗文化活动 |
7.1.2 舞台化再造民间表演艺术类非遗文化旅游产品 |
7.1.3 商品化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旅游商品 |
7.1.4 情境化口头传统表现类非遗文化旅游氛围 |
7.2 坚持有限度的市场导向,推动非遗旅游产品化 |
7.3 依托非遗的原生文化,开发基础型和提高型产品 |
7.3.1 原生地静态开发基础型旅游产品 |
7.3.2 原生地活态开发提高型旅游产品 |
7.4 拓展非遗的社会功能,异地化开发发展型产品 |
7.5 完善旅游产品培育和保障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总体评价专家赋分表 |
附录二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需求问卷调查(李克特量表法) |
附录三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公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研究 ——以莎车县为例[D]. 艾科热木·阿力普.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2]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旅游产业效益监测评价研究[D]. 邓木子然.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郭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信息传播下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 古永洁.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基于乡村非遗传承的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设计研究 ——以义乌市义亭镇红糖飘香精品线为例[D]. 支逸箫.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6]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D]. 李彦雪.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7]嘉峪关市关城文旅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D]. 赵娟.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2)
- [8]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9]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D]. 朱浩.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RMP分析的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刘雪.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木卡姆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 喀斯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