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直接粘接金属和纤维的TPE(论文文献综述)
何睿莹[1](2021)在《Er,Cr:YSGG激光联合不同冲洗剂预处理离体牙桩道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Er,Cr:YSGG激光联合不同冲洗剂组合预处理桩道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60颗无龋单根离体牙,将其按统一标准行常规根管治疗和桩道预备后根据不同桩道内预处理方式随机分为6组:A组:蒸馏水组(n=10);B组:1%NaClO+17%EDTA组(n=10);C组:1%NaClO+MTAD组(n=10);A1组:Er,Cr:YSGG激光+蒸馏水组(n=10),B1组:Er,Cr:YSGG激光+1%NaClO+17%EDTA组(n=10),C1组:Er,Cr:YSGG激光+1%NaClO+MTAD组(n=10)。每个试件分别采用自酸蚀树脂粘接剂和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粘接纤维桩后进行纤维桩整体拉出实验,测量各组纤维桩被拉出时的最大力值,并用体视显微镜观察粘接界面的断裂方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A1、B1、C1组的平均粘接强度分别为(181.31±13.18)MPa、(217.43±8.42)MPa、(245.78±7.00)MPa、(212.18±8.59)MPa、(271.56±10.75)MPa、(317.22±31.63)MPa。其中A1、B1、C1组粘接强度分别大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粘接强度均大于A组,其中C组粘接强度最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C1组粘接强度值大于A1组,其中C1组粘接强度最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断裂方式均以根管牙本质壁与粘接材料之间的破坏为主(52%),其他破坏模式为:纤维桩与粘接材料之间的破坏(27%),混合破坏(21%)。结论:相比于单纯蒸馏水冲洗,纤维桩粘接前用Er,Cr:YSGG激光荡洗和化学冲洗剂冲洗处理桩道均能显着提升纤维桩的粘接强度;不论联合使用Er,Cr:YSGG激光与否,1%NaClO溶液联合MTAD溶液处理均是提升纤维桩粘接强度的最有效的桩道预处理方法。目的:研究Er,Cr:YSGG激光联合不同冲洗剂预处理桩道后桩道内牙本质壁的微观形态。方法:选用66颗无龋单根离体牙,将其按统一标准行常规根管治疗和桩道预备后根据不同桩道内预处理方式随机分为6组:A组:蒸馏水组(n=11);B组:1%NaClO+17%EDTA组(n=11);C组:1%NaClO+MTAD组(n=11);A1组:Er,Cr:YSGG激光+蒸馏水组(n=11),B1组:Er,Cr:YSGG激光+1%NaClO+17%EDTA组(n=11),C1组:Er,Cr:YSGG激光+1%NaClO+MTAD组(n=11)。每组随机选取一个试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距离桩腔尖端3mm处桩道牙本质壁的微观形态。结果:蒸馏水组牙本质表面可见大量碎屑,牙本质小管完全被堵塞;1%NaClO+17%EDTA组牙本质表面可见少量碎屑,牙本质小管多数为开放状态;1%NaClO+MTAD组牙本质表面可见大量碎屑,部分牙本质小管被堵塞;Er,Cr:YSGG激光+蒸馏水组牙本质表面可见大量碎屑,牙本质小管大部分被堵塞;Er,Cr:YSGG激光+1%NaClO+17%EDTA组牙本质表面未见明显碎屑,牙本质小管均为开放状态;Er,Cr:YSGG激光+1%NaClO+MTAD组牙本质表面可见少量碎屑,部分牙本质小管被堵塞。结论:Er,Cr:YSGG激光预处理桩道相比于常规冲洗有更强的去除玷污层的效果但十分有限;1%NaClO溶液和EDTA溶液联合处理、1%NaClO溶液和MTAD溶液联合处理相比于使用蒸馏水处理能有效去除玷污层,其中1%NaClO溶液联合EDTA溶液能够更充分地暴露牙本质小管口,有利于构造立体网状结构,得到更理想的桩道清洁效果。
黄振荣[2](2020)在《高铁轴承零件抛光新方法及摩擦副微结构-织物界面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关节轴承具有在重载荷、大转矩等工况环境中高效运转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高铁列车中。这种使用要求苛刻的多因素条件,极易造成高铁轴承的失效,例如,织物衬垫层与轴承内圈的磨损剧增导致卡死、工件配合面的表面精度低致使传动失真、织物衬垫层与外圈粘接强度不够而脱落等,因此,对高铁轴承的制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亟需解决如下问题:(1)轴承零件表面的高效高精度制造技术;(2)轴承自润滑衬垫层和关键零件配合表面的高强度界面粘接技术。针对上述难题,本文开展了高铁轴承零件抛光新方法及摩擦副微结构-织物界面特性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提出了高铁轴承关键零件的剪切增稠化学复合抛光新方法,解决高铁关节轴承零件制造精度不够、工件配合面的表面精度低致使传动失真等问题。阐明了剪切增稠化学复合抛光的基本原理及材料去除机理,建立了材料去除模型。搭建了试验平台和加工工艺系统,其驱动抛光工具调速范围0~10.8 m/s,抛光压力为30~150 k Pa;分析了其抛光加工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验证了材料去除模型。研制了适用于高铁轴承钢高效加工的新型抛光液。确定了抛光液的组成成分为:Ce O2、H2O2、PEG600、Na OH、稀硫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盐、对氯间二甲基苯酚和去离子水。通过测试与检验,所制备新型抛光液的各项性能指标稳定,可用于高铁轴承钢材料的高效抛光。优化了高铁轴承零件9Cr18材料的高效高质量抛光工艺,通过对高铁轴承零件9Cr18材料的抛光加工试验,分析了抛光液温度、p H、抛光最小间隙、抛光速率等可控工艺因素对抛光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抛光去除率减小,表面质量下降;在酸性条件下,p H=4时抛光去除率高,表面粗糙度与面形精度高;在剪切增稠弹性层(约0.4 mm)中,抛光间隙越小,抛光质量越高,当抛光最小间隙大于0.4 mm时,很难获得高效高质量抛光;抛光速率增大,材料去除率相对提升。当抛光速率为1250rpm时,材料去除率最大且表面质量高;轴承内圈零件抛光后的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达到Ra 0.068μm(优于国标GB/T 304.9-2008规定值Ra 0.800μm),获得了很高的面形精度。提出了一种高铁轴承摩擦副外圈零件内表面-织物衬垫层之间的界面粘接新工艺,设计并制造合适的表面微结构来增强界面结合强度。对表面微结构、涂胶用量、加载固化时间等主要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研究,表明,剥离强度影响程度依次为涂胶用量>加载固化时间>微结构形貌。获得最优工艺参数为微结构形貌为正六边形沉孔(0.5 mm边长×0.5 mm孔深),整个外圈涂胶用量11.60 g,加载固化时间6 h。这种新工艺使得零件表面微结构-织物衬垫层的界面结合强度高,平均剥离强度为0.59 N/mm,为国军标(0.35 N/mm,GJB5502-2005)的1.67倍,达到实际使用要求。
郭菁[3](2020)在《天然蛋白交联剂增强牙本质粘接效果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采用多种表征手段,探索天然蛋白交联剂对增强牙本质粘接强度的作用及初步阐明其相关机制,为天然交联剂在牙本质粘接领域的实际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和基础支持。方法:1.通过微剪切粘接强度实验测试牙本质粘接界面不同牙本质小管方向对牙本质-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FTIR、拉曼、Golden Staining染色及ESEM探讨混合层质量对牙本质-树脂粘接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2.明确影响牙本质粘接强度的主要结构因素后,使用不同浓度天然交联剂GSE-PA对比人工交联剂GA处理脱矿后牙本质胶原纤维蛋白,ESEM及TEM观测处理后牙本质试件抗酶降解的情况;微拉伸实验测试交联剂处理后牙本质试件机械性能变化,称重法对比GSE-PA与GA保护脱矿后牙本质胶原纤维抗酶降解的能力;FTIR观测GSE-PA与I型胶原纤维发生交联反应的位点。3.使用MALDI-TOF及称重法明确GSE-PA各成分交联胶原纤维蛋白的情况,筛选出新的天然交联剂TFs,ESEM及TEM对比其与GSE-PA在同等浓度(4 wt%)及处理时间(30 s)下对脱矿后牙本质胶原纤维蛋白保护效果;微剪切粘接强度测试低浓度GSE-PA和TFs,对比高浓度GA快速预处理牙本质粘接界面后对牙本质-树脂即刻和长期粘接强度的影响。结果:1.牙本质中小管方向在全酸蚀(Etch-and-rinse)粘接技术中对牙本质-树脂间的粘接强度影响更大;无论使用全酸蚀(Etch-and-rinse)粘接技术或自酸蚀(Self-etch)粘接技术,在浅层牙本质形成的粘接混合层质量均明显好于在深层牙本质形成的混合层。2.浓度在3.75 wt%以上的GSE-PA处理脱矿后牙本质5 s即可提高脱矿后牙本质胶原纤维蛋白抵抗蛋白分解酶的能力,尤其是GSE-PA在浓度3.75 wt%、处理时间为30 s时最佳,对脱矿后牙本质胶原纤维蛋白的保护能力优于10 wt%浓度的GA处理30 s;微拉伸实验测试3.75 wt%GSE-PA处理脱矿后牙本质试件抗微拉伸强度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处理组),且趋势随处理时间变长而增强,差别具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称重法显示对照组重量酶降解后明显减少,差别具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GSE-PA处理后再经酶降解的试件组失重不明显,酶降解前后重量差别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经GSE-PA处理8 h不经酶降解及经酶降解2 h组,重量实际上有明显增加;FTIR观测结果显示,GSE-PA与脱矿后的牙本质I型胶原纤维蛋白发生了交联反应,反应位点分布在蛋白质的多个官能团,主键为C=O、C-N及N-H。3.MALDI-TOF及称重法明确GSE-PA复合物中能与蛋白质发生交联反应的具体亚成分,其中高分子量成分PAHM保护脱矿后牙本质胶原纤维不被酶降解的能力最强,颜色也最深,能力排序为:EGCG<PALM<GSE-PA<PAHM;ESEM、TEM观测新筛选出的颜色明显浅于GSE-PA的茶黄素复合物TFs同样具有能够在浓度4 wt%、作用时间30 s条件下,与脱矿后牙本质胶原纤维蛋白发生交联反应、增强其抵抗酶降解的能力,将4 wt%GSE-PA及TFs作为粘接前处理剂,处理牙本质粘接界面30 s后,能够明显增加牙本质-树脂间的即时粘接强度(P<0.05)且此粘接强度6个月后无明显下降(P>0.05),两者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及10 wt%GA处理30 s组。结论:决定牙本质粘接强度及粘接长效性的关键因素为混合层的质量及稳定性;低浓度天然交联剂GSE-PA及TFs能够快速交联脱矿后牙本质胶原纤维蛋白,增加其机械性能及抵抗蛋白分解酶的降解能力,提高混合层的质量和稳定性,增强牙本质-树脂间粘接强度及粘接长效性。
陈哲[4](2020)在《多功能多材料水凝胶的3D打印及其力学建模》文中提出水凝胶是由亲水性三维聚合物网络以及大量的水组成的一种典型软材料,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软体机器人和生物医疗领域。结合3D打印技术,深入探索水凝胶的定制化制造,可使其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由于水凝胶的前驱液通常很难直接用于3D打印,大多数3D打印技术都需要对初始的水凝胶前驱液进行调整,因此在3D打印水凝胶的研究中,如何在不损失打印效能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其功能以及打印更高含水量的水凝胶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单一水凝胶的3D打印已经不能满足水凝胶复杂的实际应用,因此开发基于水凝胶的多材料3D打印技术尤为重要;近年来,水凝胶材料由于具有可逆大变形能力和对各种化学或物理刺激的智能响应能力,4D打印水凝胶已经成为模拟仿生变形结构的一个新兴途径。除了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外,本文还建立了适合3D打印水凝胶各向异性溶胀的本构模型,为4D打印复杂构型水凝胶提供了力学理论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发展多功能水凝胶3D打印技术。优良的内部支撑材料将提供水凝胶可打印的能力,但不影响水凝胶的功能性。本文基于墨水直写3D打印方法使用了一种高效的(最低含量只需要0.5%)内部支撑材料Carbomer,实现了多功能水凝胶3D打印,包括双网络水凝胶、磁性水凝胶、温敏水凝胶和生物凝胶等。在保证打印效能的条件下,可以打印出含水量高达99.5%的胶体。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多功能水凝胶的打印性能、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并展示了多功能水凝胶3D打印的柔性器件,包括可承载水凝胶网、软体机器人、4D打印叶片和水凝胶培养皿等。生物相容性测试结果还表明,这种内支撑材料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2)发展水凝胶-聚合物复合结构的多材料3D打印方法。水凝胶-聚合物复合结构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当前技术限制了具有复杂几何形状水凝胶-聚合物复合结构的可控制备。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而通用的多材料3D打印方法来制造复杂的水凝胶-聚合物3D结构,混合结构由自制的数字光处理多材料3D打印系统完成。基于该方法,水凝胶可与其他不同功能的聚合物共同打印成型,包括弹性体、刚性聚合物、ABS-like聚合物、形状记忆聚合物和其他(甲基)丙烯酸酯的紫外光固化聚合物。此外,本文还解决了水凝胶与上述材料的界面粘接问题,揭示了粘接机理。该方法为水凝胶-聚合物复合结构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3)发展一种适合墨水直写打印水凝胶-纤维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溶胀模型。在均匀溶胀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自由能函数来描述打印诱导纤维的各向异性力学行为。编写了ABAQUS用户定义材料子程序(UMAT),实现了基于该本构模型的有限元模拟,并将数值解、解析解和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出的本构模型。最后,利用有限元分析,预测了水凝胶4D打印后的变形情况,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单一男[5](2020)在《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典型结构状态监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如今的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愈加复杂,材料愈加先进,不仅可能带来新的安全问题,同时也使传统的安全问题愈加突出。美国太阳神无人机的空中解体事件表明了,含大展弦比柔性结构的飞行器在飞期间的变形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表明了绝热层材料脱粘事件的严重后果,而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绝热层材料的脱粘在线监测问题变得更加重要。结构损伤一直以来都是飞行器结构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如今随着失效机理与传统金属材料大不相同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上的大量应用,结构损伤缺陷的在线监测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近几年来,研究者们针对这几类结构安全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发展了许多结构变形、绝热层脱粘和损伤缺陷的检测手段,但是依然缺乏可靠的结构状态在线监测方法。使用光频域反射原理解调的基于背向瑞利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是近20年来出现的新型光纤传感技术的产物,它不仅具有传统光纤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同时还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较高的应变测量灵敏度等优点,是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状态在线监测的理想工具。本文的目的是发展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网络的航空航天飞行器典型结构状态监测方法与策略,重点探索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应变场监测方法、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网络的结构变形估计方法与技术、绝热层结构脱粘识别方法与技术、结构损伤缺陷监测方法与技术等。文章的研究内容和结果主要包括:(1)建立了悬臂板弯曲问题的哈密顿体系。在哈密顿体系下,各种工况问题归结为了对结构的外载荷,各种边界条件以及边界上的各种外载荷分布等。进一步地,将各工况问题转化为哈密顿正则方程的非齐次项问题,从而得到一般性的问题。通过求解基本问题的本征值和本征解,得到以级数表示的解析解。对级数解的有限截断,将具体问题归结为确定本征解系数问题,即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从而形成一种辛数值模拟方法。在哈密顿体系下,建立了表面应变与中面应变、曲率和位移等之间的关系表达式。(2)基于表面粘贴及内部埋入两种耦合方式,分别建立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粘接层、涂覆层和被测结构的多层耦合结构模型。根据力学原理确定出结构应变和光纤应变信息的关系和规律,从而得到结构与光纤的应变传递效率函数表达式。该应变传递效率表示方法不仅归纳总结了线式应变传感器应变传递率的影响因素,还揭示了其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3)研究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应变监测方法。利用几何非线性结构的应变测量数据,分析了测点标距长度和测点中心距离等核心参数对应变测试数据的影响。讨论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埋入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工艺,并开展了包含固化过程监测和载荷工况下的应变场监测在内的复合材料结构全寿命状态监测研究。讨论了高密度应变信息的成像方法,并在考虑了时间或空间等因素情况下对结构应变场进行了重构。(4)开展了基于高密度应变信息的结构变形估计方法研究,并给出了由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应变信息获取弯曲变形结构横向位移的计算公式的有限差分形式。基于悬臂结构弯曲试验的结果分析和讨论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弯曲问题中测量横向位移误差的原因,提出了结合有限元分析和百分表测量结果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应变测量数据修正策略,并经过试验结果证实,该策略能显着提高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测量结构变形的精度。(5)开展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绝热层结构脱粘识别方法研究。根据绝热层结构脱粘对结构基体抗弯截面系数的影响关系,提出了基于应变变化的绝热层结构脱粘识别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原理性试验结果,制定了合理的绝热层结构脱粘识别策略,通过对含绝热层结构的悬臂板施加弯剪耦合作用力而采集的高密度应变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且脱粘边界定位精度达到了亚厘米级别。(6)开展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考虑结构损伤缺陷对应变场扰动可识别的极限距离,获取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网络识别结构损伤缺陷的适用范围。通过构造损伤指标,研究了已知结构无损状态信息以及缺少结构无损状态信息情况下的损伤缺陷识别方法。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网络进行结构损伤缺陷识别,能将裂纹尖端以毫米级的误差进行精确定位。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的状态监测工程应用,对于提高航空航天飞行器在服役期间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李晓东[6](2019)在《牙本质粘接持久性的研究现状及思考》文中指出口腔粘接被认为是口腔治疗领域最具价值的革新之一,引起了口腔修复的一系列变革,并逐渐形成了口腔粘接学这一新兴的分支学科,使口腔医学的发展进入了崭新的粘接时代。粘接材料的发展和粘接技术的进步共同促进了口腔粘接学的发展[-2]。由于牙体硬组织的特殊性——不具备自我修复能力,因此各种原因导致的牙体硬组织缺损/牙缺失都依赖于人工材料的替代修复。人工材料与牙体组织的充分、牢固结合,是修复体发
吴明虎,张明超,管卓然[7](2019)在《热熔胶粘接塑料扰流板工艺及设计概要》文中认为本文综述了扰流板常用材料及工艺成型特点,运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方案评价;结合产品市场定位引出结构胶粘接工艺的优缺点,并以某车型热熔胶粘接扰流板为例,基于制造性以及CAE的分析,采用了工艺驱动设计的方法,完成结构方案设计。为汽车塑料扰流板开发在材料、工艺分析及设计方面提供参考。
羊锋[8](2019)在《纳米成型技术注塑组合件粘接强度的研究》文中指出纳米成型技术作为一种聚合物-金属直接成型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发展。该技术要求通过表面处理工艺使金属表面形成纳米级的网络孔洞结构,接着用注塑成型把聚合物填充进这些孔洞结构中,最终使得金属与聚合物在界面形成互锁结构从而结合在一起。组合件的粘接强度及其保持性是该技术的关键指标。为了研究组合件的粘接强度,本文以聚苯硫醚—金属(不锈钢、铝合金)组合件的粘接强度为研究对象,主要考虑了四个注塑成型参数,包括金属表面温度、塑料熔融温度、注射速度以及保压压力,通过测试样件的粘接强度,并采用正交分析法、SEM等工具,评估了各个参数对粘接强度的影响程度。实验表明:金属表面温度对粘接强度有最大的正面影响,而注射速度的影响最小。采用退火工艺有效提高了组合件的粘接强度,在退火200℃、退火时间2小时的情况下,组合件强度提高了约15%。另外,为了研究老化条件与组合件粘接强度的保持性之间的关系,本文把4组聚苯硫醚-不锈钢组合件分别置于-20℃、23℃、90℃、130℃四个温度下,保持了497小时,然后测试它们的粘接强度,并与初始强度相比得到如下结果:-20℃的强度降低了3.48%,23℃的强度提高了2.86%,90℃的强度提高了6.21%,130℃的强度提高了10.83%。组合件的粘接强度总体没有明显降低,说明在本文试验条件下的组合件具有很好的耐老化性能;也说明了用纳米成型技术制造的产品机械性能稳定,使用周期较长----这为进一步推广和发展纳米成型技术提供了保障。
张常安[9](2019)在《Ti/APC-2超混杂层板的制备及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纤维金属层板(Fiber Metal Laminates,FMLs)是一种由金属板材和纤维增强材料(一般为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特定的铺层方式,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通过预处理、层压和固化等工艺制成的层间混杂复合材料,故也称为超混杂层板(Super Hybrid Laminates)。相比于传统的热固性纤维金属层板,热塑性FMLs具有更好的耐热性,更高的比刚度和比强度,优良的抗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其成型周期短、成型工艺简单、可回收再利用等优异的加工性能使得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国外对于超混杂层板的开发已有了一定的进展,甚至有些已投入应用,但国内对于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针对热塑性FMLs的研究还鲜有所闻。因此本文将探究Ti/APC-2超混杂层板的制备过程并研究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失效模式产生原因和机理。本文首先制备了Ti/APC-2(APC-2是单向AS-4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的片状树脂基复合材料)超混杂层板:为了改善金属板与树脂粘结性能,本试验对金属板进行喷砂粗化处理和KH-550硅烷化处理,通过设置不同硅烷偶联剂浓度、不同硅烷膜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来探究固化工艺过程;然后采用热压法制备出了三种铺层方式的纤维金属层板,结构分别是:Ⅰ型[Ti/0°/Ti]、Ⅱ型[Ti/0°/Ti/0°/Ti]和Ⅲ型[Ti/0°/90°/Ti/90°/0°/Ti]。通过对层板力学性能试验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当偶联剂浓度为10%时,在130℃的固化温度下固化1 h所获得的硅烷膜较为稳定,使得金属与树脂的界面结合强度更好。采用RA-IR和EDS对处理后的钛板表面成分、结构和化学键合状况进行分析,对比多组红外谱图说明了硅烷偶联剂与钛板表面形成良好地键合,表明试验所用固化工艺可以制备出较为完整的硅烷膜以改善金属与树脂的粘接性能。对偶联剂处理后的钛板进行XPS表征,通过分峰对含O官能团进行解析,进而得出KH-550与金属表面发生了作用,形成了化学键的结论。利用SEM对处理前后钛板表面、不同固化条件下的硅烷膜和纤维金属层板试样的剖面进行了拍照,从物理啮合和化学键合两个角度进一步证明了制备工艺的可靠性。最后探究了高温环境对不同铺层方式的Ti/APC-2复合层板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拉伸、弯曲和层间剪切力学试验分析了高温环境对不同铺层方式纤维金属层板失效模式的成因。对拉伸、弯曲和层间剪切试验试件断口形貌进行了显微分析,并从高分子热物理性能的角度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失效机理分析。从中可以得出结论:对于拉伸试验,同一温度下,不同铺层方式层板的拉伸强度大小顺序是:Ⅱ型>Ⅲ型>Ⅰ型;对于同一结构板而言,温度越高,其拉伸强度越低。用偶联剂处理过的Ⅱ型层板的拉伸强度最高可达838 MPa。对于弯曲试验,同一温度下,不同铺层方式层板的弯曲强度大小顺序是:Ⅰ型>Ⅲ型>Ⅱ型;其中Ⅰ型层板室温下的弯曲强度最高可达1224 MPa,对于同一结构板而言,温度越高,其弯曲强度和模量越低。对于层间剪切试验,同一温度下,不同铺层方式层板的层间剪切强度大小顺序是:Ⅰ型>Ⅱ型>Ⅲ型,结构Ⅰ室温下的层间剪切强度为77 MPa。对于同一结构板而言,温度越高,其层间剪切强度越低。而经过偶联剂处理可以优化Ⅱ型层板的层间剪切强度。
王松[10](2019)在《等离子体改性对玻璃/铝合金胶接界面作用机制的分子模拟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胶接,作为一种重要的连接技术,因其应力分布均匀、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列车领域。但在列车运行一段时间后,车窗玻璃与铝合金胶接界面的玻璃一侧极易发生开胶,耐久性差,影响列车密封及安全性,因此研究玻璃/铝合金胶接界面作用机制及玻璃表面活化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Bostik 7003聚氨酯胶为胶黏剂,玻璃、6005A铝合金为被粘材料,实验研究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方法对玻璃表面性能的影响。然后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了聚氨酯胶/铝合金界面、聚氨酯胶/玻璃界面、活化玻璃表面/聚氨酯胶的微观结构模型,对玻璃/铝合金胶接界面作用机制,以及氧气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玻璃后接头强化机制进行理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氧气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后,玻璃表面的氧元素相对含量增加,碳元素相对含量降低,表面形貌几乎不发生变化,而润湿性得到提高。计算结果表明:在玻璃/铝合金胶接结构中,聚氨酯胶与铝合金一侧相互作用较强,而与玻璃一侧相互作用较弱。其中,聚氨酯胶与铝合金及玻璃界面通过氢键、化学键、范德华力或静电力作用等方式实现连接,但是聚氨酯胶/铝合金界面系统中的化学键和氢键数量多于聚氨酯胶/玻璃界面。经过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玻璃表面形成羟基、羧基及其它自由活性粒子,其能增强聚氨酯胶与玻璃表面的相互作用,其中以羟基、羧基自由态活化方式的强化效果最好。从径向分布函数计算结果分析可知,聚氨酯更倾向于与活化玻璃表面的羟基、羧基间形成化学键和氢键,使界面系统中的化学键、氢键数量增加,因此,聚氨酯胶/玻璃胶接界面的相互作用能增强。
二、能直接粘接金属和纤维的TP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能直接粘接金属和纤维的TPE(论文提纲范文)
(1)Er,Cr:YSGG激光联合不同冲洗剂预处理离体牙桩道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Er,Cr:YSGG激光联合两种不同冲洗剂组合处理桩道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结果 |
2.1 不同桩道预处理方法纤维桩拉伸强度: |
2.2 各组试件断裂模式观察 |
3.讨论 |
4.结论 |
附图 |
第二部分 Er,Cr:YSGG激光联合不同冲洗剂预处理桩道后桩道内牙本质壁的微观观察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不同冲洗剂对桩道玷污层去除能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高铁轴承零件抛光新方法及摩擦副微结构-织物界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抛光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2 高铁关节轴承表面质量评价指标 |
1.2.3 轴承织物衬垫的性能研究 |
1.3 剪切增稠效应及剪切增稠抛光技术 |
1.4 高铁轴承零件抛光新方法及摩擦副微结构-织物界面特性研究的提出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铁轴承零件抛光实验平台的设计 |
2.1 引言 |
2.2 剪切增稠化学复合抛光实验平台设计 |
2.3 抛光工具的设计 |
2.3.1 抛光轮的设计 |
2.3.2 抛光驱动电机的选型 |
2.3.3 传动装置的选用 |
2.3.4 测速装置的选择 |
2.3.5 抛光液温度的控制 |
2.3.6 抛光液管道的设计与泵的选择 |
2.4 抛光工具的质量核算 |
2.5 抛光夹具机动转台的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剪切增稠化学复合抛光材料去除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剪切增稠化学复合抛光加工原理及特点 |
3.3 材料去除数学模型的建立 |
3.4 剪切增稠化学复合材料去除率分析 |
3.4.1 剪切增稠化学复合抛光加工过程中的流场分析 |
3.4.2 抛光区域的压力 |
3.5 材料去除数学模型的验证 |
3.6 抛光工具的轨迹控制设想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铁轴承钢9Cr18材料及轴承内圈球面抛光研究 |
4.1 引言 |
4.2 高铁轴承钢9Cr18材料高效加工的新型抛光液制备与研究 |
4.2.1 氧化剂的选择 |
4.2.2 酸碱调节剂的选择 |
4.2.3 磨料的选择 |
4.2.4 增稠相的选择 |
4.2.5 新型抛光液试抛高铁轴承钢工件 |
4.3 抛光轮速率对抛光的表面质量和MRR的影响 |
4.3.1 抛光轮速率对表面质量影响 |
4.3.2 抛光轮速率对MRR的影响 |
4.4 抛光液pH对表面质量和MRR的影响 |
4.4.1 抛光液pH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4.2 抛光液pH对MRR的影响 |
4.5 抛光液温度对表面质量和MRR的影响 |
4.5.1 抛光液温度对表面质量影响 |
4.5.2 抛光液温度对MRR的影响 |
4.6 最小间隙对抛光的表面质量和MRR的影响 |
4.6.1 最小间隙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
4.6.2 最小间隙对MRR的影响 |
4.7 高铁轴承零件9Cr18材料内圈球面抛光前后对比分析 |
4.7.1 高铁轴承内圈零件抛光的表面微观变化分析 |
4.7.2 高铁轴承内圈零件抛光表面粗糙度分析 |
4.7.3 高铁轴承内圈零件抛光前后圆度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铁轴承零件摩擦副微结构-织物界面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高铁轴承零件摩擦副粘接材料表面微结构的选择 |
5.3 粘接剂的选择 |
5.4 实验衬垫处理 |
5.5 粘接工艺对相关摩擦副织物衬垫剥离强度的影响实验 |
5.6 剥离实验研究衬垫界面结合特性 |
5.7 剥离强度的评价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3)天然蛋白交联剂增强牙本质粘接效果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影响牙本质–树脂粘接剂粘接界面的主要相关因素 |
2.天然蛋白交联剂增强牙本质粘接效果的研究进展 |
2.1 天然多酚类 |
2.2 环烯醚萜类京尼平 |
2.3 黄酮类化合物 |
2.4 大分子多糖类 |
2.5 腰果提取物强心酚/腰果二酚(Cardol)和腰果酚(Cardanol) |
3.将天然交联剂应用于促进牙本质粘接效果研究的主要方法 |
4.本研究进行的目的 |
第一部分 影响牙本质粘接效果的结构学主要原因分析 |
实验一 牙本质小管方向对粘接强度的影响研究 |
1.主要材料和仪器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实验二 牙本质粘接混合层的质量对粘接效果的影响分析 |
1.主要材料和仪器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二部分 蛋白交联剂天然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中富含的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对牙本质粘接的影响 |
实验三 GSE-PA与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交联脱矿后牙本质胶原纤维蛋白抗酶降解的体外对比研究 |
1.主要材料和仪器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实验四 GSE-PA增强脱矿后牙本质强度及抗蛋白分解酶降解的体外实验研究 |
1.主要材料和仪器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实验五 GSE-PA与脱矿后牙本质I型胶原纤维蛋白发生交联反应位点初步研究 |
1.主要材料和仪器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第三部分 天然蛋白交联剂GSE-PA中各单成分对牙本质粘接影响的机制研究及TFs作用的发现 |
实验六 GSE-PA各单成分交联脱矿后牙本质胶原纤维蛋白位点研究及TFs的筛选 |
1.主要材料和仪器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实验七 TFs与 GSE-PA交联脱矿后牙本质胶原纤维蛋白增加混合层稳定性的体外对比研究 |
1.主要材料和仪器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总结 |
创新与展望 |
1.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2.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4)多功能多材料水凝胶的3D打印及其力学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3D打印水凝胶的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墨水直写(DIW)的水凝胶3D打印 |
1.2.2 基于数字光处理(DLP)的水凝胶3D打印 |
1.2.3 基于双光子(2PP)的水凝胶3D打印 |
1.2.4 现有3D打印水凝胶方法的对比 |
1.3 水凝胶-聚合物的多材料打印技术 |
1.3.1 水凝胶-聚合物的应用 |
1.3.2 多材料3D打印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3 水凝胶与其他材料的界面粘接问题 |
1.4 4D打印水凝胶以及应用 |
1.4.1 4D打印的研究现状 |
1.4.2 水凝胶材料的4D打印 |
1.5 水凝胶的各向异性溶胀 |
1.5.1 各向同性水凝胶的溶胀行为 |
1.5.2 各向异性超弹体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 |
1.5.3 各向异性水凝胶溶胀的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多功能水凝胶的3D打印 |
2.1 引言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Carbomer作为3D打印内部支撑材料的机理 |
2.2.2 打印性能 |
2.2.3 Carbomer对水凝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4 3D打印磁性软体机器人 |
2.2.5 水凝胶4D打印 |
2.2.6 生物相容性测试 |
2.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3.1 Carbomer胶体的制备及水凝胶打印墨水的合成 |
2.3.2 打印系统与打印参数 |
2.3.3 流变特性的测定 |
2.3.4 力学测试 |
2.3.5 生物相容性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水凝胶的多材料打印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多材料3D打印水凝胶与其它聚合物 |
3.2.2 水凝胶与其他聚合物的粘接机理 |
3.2.3 3D打印刚性聚合物增强的水凝胶复合结构 |
3.2.4 3D打印水凝胶-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结构 |
3.2.5 3D打印导电水凝胶-弹性体聚合物复合结构 |
3.3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3.1 打印材料的合成 |
3.3.2 实验方法 |
3.3.3 DLP多材料3D打印系统 |
3.3.4 水凝胶应变传感器的电阻与应变之间的关系 |
3.3.5 有限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3D打印水凝胶纤维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溶胀模型 |
4.1 引言 |
4.2 水凝胶的溶胀理论 |
4.3 墨水直写诱导纤维定向分布的连续表征 |
4.4 水凝胶纤维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溶胀模型 |
4.5 有限元计算 |
4.6 解析解、数值解和实验结果的比较 |
4.7 有限元计算案例 |
4.7.1 方形水凝胶薄片在平面上的各向异性溶胀变形 |
4.7.2 圆形水凝胶片的各向异性溶胀导致的面外变形 |
4.7.3 模拟飘带兜兰的扭转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水凝胶各向异性溶胀模型的UMAT程序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典型结构状态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结构应变测量常见方法 |
1.2.2 结构变形估计常见方法 |
1.2.3 绝热层脱粘识别常见方法 |
1.2.4 结构损伤在线识别常见方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3.3 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
2 板问题中的哈密顿体系理论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 |
2.1 基本问题 |
2.2 矩形板问题边界条件的表述和转换 |
2.2.1 矩形板问题边界条件的提法 |
2.2.2 非齐次边界条件与齐次边界条件的转换 |
2.3 悬臂板问题的哈密顿体系方法 |
2.3.1 悬臂板的基本问题 |
2.3.2 哈密顿体系和辛本征解 |
2.4 板内和表面应变的表达式 |
2.5 数值计算方法 |
2.6 局部位移计算方法 |
2.7 小结 |
3 用于结构状态监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网络设计 |
3.1 引言 |
3.2 基于背向瑞利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传感原理 |
3.3 表面粘贴式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应变传递规律 |
3.4 埋入式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应变传递规律 |
3.5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网络合理布设策略 |
3.5.1 POD理论 |
3.5.2 单根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布设 |
3.5.3 多根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布设 |
3.6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布设工艺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应变场监测 |
4.1 引言 |
4.2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结构应变测量方法 |
4.2.1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应变测量系统 |
4.2.2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应变测量性能测试 |
4.2.3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核心参数 |
4.3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网络的复合材料板固化监测 |
4.4 复合材料板应变场监测试验 |
4.4.1 有限元分析 |
4.4.2 加载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结构变形估计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高密度应变的结构变形估计理论 |
5.2.1 基本假设 |
5.2.2 基于高密度应变信息的变形计算方法 |
5.3 结构变形估计方法的原理性试验验证 |
5.3.1 结构变形估计方法的有限元分析 |
5.3.2 结构变形估计方法的试验分析 |
5.3.3 百分表的测量误差分析 |
5.3.4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测量数据的修正 |
5.4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悬臂板结构变形估计 |
5.4.1 实验设置 |
5.4.2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测量数据修正方法 |
5.4.3 对称载荷下的结构变形估计 |
5.4.4 非对称载荷下的结构变形估计 |
5.4.5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的结构绝热层脱粘识别方法 |
6.1 引言 |
6.2 基于高密度应变信息的绝热层脱粘识别策略 |
6.3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绝热层脱粘识别原理性测试 |
6.4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绝热层脱粘识别方法试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7.1 引言 |
7.2 基于高密度应变信息的结构损伤指标 |
7.3 基于损伤指标的结构损伤识别数值验证 |
7.4 基于损伤指标的结构损伤识别试验验证 |
7.5 基于损伤指标的复合材料翼梢小翼损伤识别 |
7.5.1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网络布设 |
7.5.2 复合材料翼梢小翼表面应变监测 |
7.5.3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翼梢小翼损伤识别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结论 |
8.2 创新点摘要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牙本质粘接持久性的研究现状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口腔粘接学的发展历程 |
2 牙本质粘接面临的挑战及影响因素 |
2.1 粘接剂的不完全渗透 |
2.2 混合层中胶原纤维的降解 |
2.2.1 基质金属蛋白酶 |
2.2.2 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 |
2.3 牙本质粘接剂溶剂的残留 |
2.4 牙本质胶原纤维间蛋白聚糖水凝胶的作用 |
2.5 其他因素 |
3 改善牙本质粘接持久性的探索和研究进展 |
3.1 促进粘接剂的渗透 |
3.2 改善聚合反应效果 |
3.3 抑制胶原水解酶活性 |
3.4 使用交联剂 |
3.5 乙醇湿粘接 |
3.6 加压吹拂技术 |
3.7 混合层的再矿化 |
3.8 钙螯合干粘接 |
4 问题与展望 |
(8)纳米成型技术注塑组合件粘接强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与纳米成型技术 |
1.1 引言 |
1.2 纳米成型技术的生产工艺过程 |
1.3 纳米成型技术的特点 |
1.4 纳米成型技术组合件的粘接机理 |
1.5 纳米成型技术组合件断裂模式 |
1.6 纳米成型技术在国内工业化生产的情况 |
1.7 纳米成型技术的应用 |
1.8 纳米成型技术在国内外的学术研究现状 |
1.9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及成型工艺参数设计 |
2.1 原材料选择 |
2.2 实验设备的选择 |
2.3 组合件金属样条的制备 |
2.4 注塑成型过程 |
2.5 注塑参数设计 |
2.6 粘接强度测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注塑成型参数与PPS-不锈钢组合件粘接强度关系的研究 |
3.1 正交试验 |
3.2 注塑参数设计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用极差直观分析法分析试验数据 |
3.3.2 粘接面扫描电镜表征 |
3.4 退火工艺对组合件粘接强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注塑成型参数与PPS-铝合金组合件粘接强度关系的研究 |
4.1 注塑工艺参数设计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组合件测试结果 |
4.2.2 直观分析法 |
4.2.3 方差分析的介绍 |
4.2.4 方差分析的计算 |
4.3 退火处理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老化条件对组合件粘接强度的影响 |
5.1 老化试验的设计 |
5.2 老化试验的结果 |
5.3 老化条件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Ti/APC-2超混杂层板的制备及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FMLs的发展历史与性能特点 |
1.1.2 Ti/APC-2 层板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前景 |
1.2 基体与增强体 |
1.2.1 树脂基体 |
1.2.2 增强纤维 |
1.2.3 金属与其表面处理 |
1.3 国内外纤维金属复合层板性能研究现状 |
1.3.1 FMLs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Ti/APC-2 复合层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钛合金表面处理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2 Ti/APC-2 纤维金属层板的制备工艺 |
2.2.1 铺层方式 |
2.2.2 层合板的热压成型工艺 |
2.3 试验方案 |
2.4 钛合金的表面处理 |
2.4.1 表面喷砂处理 |
2.4.2 硅烷偶联剂处理 |
2.5 Ti/APC-2 复合材料层合板性能研究方法 |
2.5.1 基本力学性能测试分析 |
2.5.2 界面与试样显微形貌分析 |
2.5.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5.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3章 Ti/APC-2 复合层板的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不同偶联剂浓度对Ti/APC-2 复合层合板性能影响的研究 |
3.2.1 不同偶联剂浓度处理下层板力学性能 |
3.2.2 不同偶联剂浓度处理钛板表面硅烷膜微观形貌 |
3.3 不同固化温度对Ti/APC-2 复合层合板性能影响的研究 |
3.3.1 不同固化温度下层板力学性能 |
3.3.2 不同固化温度下钛板表面硅烷膜微观形貌 |
3.4 不同固化时间对Ti/APC-2 复合层合板性能影响的研究 |
3.4.1 不同固化时间下层板力学性能 |
3.4.2 不同固化时间下钛板表面硅烷膜微观形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Ti/APC-2 复合层板的界面表征 |
4.1 引言 |
4.2 喷砂对钛板表面形貌的影响 |
4.3 硅烷膜的微观形貌与结构分析 |
4.3.1 硅烷膜表面SEM分析 |
4.3.2 KH-550 硅烷膜的RA-IR分析 |
4.3.3 XPS分析 |
4.4 界面的SEM分析 |
4.4.1 钛板与树脂界面的SEM分析 |
4.4.2 纤维与树脂界面的SEM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温环境Ti/APC-2 复合层板的力学试验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拉伸性能 |
5.2.1 Ⅱ型结构拉伸强度的理论分析 |
5.2.2 温度对复合层板拉伸性能的影响 |
5.2.3 温度对拉伸试件失效模式及失效产生原因分析 |
5.3 三点弯曲性能 |
5.3.1 温度对复合层板弯曲性能的影响 |
5.3.2 温度对弯曲试件失效模式及失效产生原因分析 |
5.4 层间剪切性能 |
5.4.1 温度对复合层板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 |
5.4.2 温度对层间剪切试件失效模式及失效产生原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等离子体改性对玻璃/铝合金胶接界面作用机制的分子模拟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胶接技术简介 |
1.2.1 胶接理论 |
1.2.2 胶接接头失效形式 |
1.2.3 异质材料胶接研究现状 |
1.3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方法研究现状 |
1.3.1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对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 |
1.3.2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
1.4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在界面方面的应用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分子动力学原理简介及实验方法 |
2.1 分子动力学模拟概述 |
2.2 分子动力学计算基本原理 |
2.3 计算软件介绍 |
2.4 试验方法 |
2.4.1 接触角试验 |
2.4.2 XPS试验 |
2.4.3 扫描电镜试验 |
第3章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对玻璃表面特性影响 |
3.1 引言 |
3.2 接触角测试结果分析 |
3.3 XPS测试结果分析 |
3.4 表面微观结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铝合金/玻璃胶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玻璃/铝合金胶粘接机理 |
4.2.1 模拟细节 |
4.2.2 层状聚氨酯分子与表面的相互作用 |
4.2.3 聚氨酯单分子结构与表面的相互作用 |
4.2.4 径向分布函数 |
4.3 H_2O对聚氨酯/玻璃相互作用的影响 |
4.4 压强对聚氨酯/玻璃相互作用的影响 |
4.5 温度对聚氨酯/玻璃相互作用的影响 |
4.6 聚合度对聚氨酯/玻璃相互作用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玻璃表面改性后界面强化机理研究 |
5.1 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活性粒子与玻璃作用 |
5.2 改性玻璃的微观润湿机理研究 |
5.3 改性玻璃与聚氨酯的相互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能直接粘接金属和纤维的TPE(论文参考文献)
- [1]Er,Cr:YSGG激光联合不同冲洗剂预处理离体牙桩道对纤维桩粘接强度的影响[D]. 何睿莹.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高铁轴承零件抛光新方法及摩擦副微结构-织物界面特性研究[D]. 黄振荣. 湖南科技大学, 2020
- [3]天然蛋白交联剂增强牙本质粘接效果的作用机制研究[D]. 郭菁. 南昌大学, 2020(08)
- [4]多功能多材料水凝胶的3D打印及其力学建模[D]. 陈哲. 浙江大学, 2020(01)
- [5]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典型结构状态监测研究[D]. 单一男.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6]牙本质粘接持久性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 李晓东.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9(04)
- [7]热熔胶粘接塑料扰流板工艺及设计概要[A]. 吴明虎,张明超,管卓然. 2019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 2019
- [8]纳米成型技术注塑组合件粘接强度的研究[D]. 羊锋.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Ti/APC-2超混杂层板的制备及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D]. 张常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等离子体改性对玻璃/铝合金胶接界面作用机制的分子模拟及实验研究[D]. 王松.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