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加入WTO:对纺织业的冲击(论文文献综述)
卢灿生[1](2020)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纺织服装业是民生产业,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开放六个方面,论述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纺织服装行业是整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整个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本文第一章论述了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研究的难点、方法和技术等,第二章回顾了指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这是制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政策依据之一。第三章分析了纺织服装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接下来的各章是对已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效果、市场状况的评价,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的借鉴,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政策建议。除了第一、第二章和第三章外,其余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四章基于碳排放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对全国层面纺织服装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以上两点进一步对粤港澳大湾区层面服装业生态环境作了分析。从行业能耗及碳排放比较与行业能耗及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比较对行业生态环境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对经济增长作用相比其他行业更为明显;经济增长对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影响相比其他行业而言不甚明显。通过以上三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纺织服装行业生态环境效率总体提升,但也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和产业特征。第五章从纺织服装行业政策历史脉络分析及纺织服装行业政策评价对纺织服装行业产业政策演化及评价进行了概述。采用邹至庄检验方法(Chow test)判断加入WTO是否显着利于我国出口和行业发展。分析表明行业内部受益于国际贸易配额制政策也存在差异。总体上粤港澳大湾区9市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较为受益于贸易配置政策。第六章通过数据模型对比分析了供给侧因子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与服装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得出纺织服装行业全行业供给侧改革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不甚明显。借用DEA及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参照Joshi(2010)对印度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研究,对广深莞纺织服装行业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得出,广深莞纺织服装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内部分异较为明显。2000-2016年,广深莞纺织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趋同走势;纺织服装服饰业呈现趋异走势;皮革毛皮羽毛制鞋业呈现趋异走势。本章的最后部分比较了深圳、广州和东莞的全要素生产率,因为广东省中深圳和广州在纺织服装方面的发展最为典型。第七章从纺织服装行业消费者效用分析和纺织服装消费影响因素尤其价格因素看待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状况,以此评价消费者对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认可程度。利用2007-2016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及时尚滞后原因,得出城镇居民服装消费及时尚度普遍偏低且受到诸多宏观层面因素稳健性影响这一基本结论,对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和国家以服装为载体布局“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启示意义。并针对全文分析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改进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时尚的措施:第一,提高社会保障措施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第二,研判时尚发展规律布局纺织服装消费城市和网络空间。第三,强优势补短板提高纺织服装行业有效供给能力。第四,重点改进影响要素保证纺织服装消费可持续性。第八章通过对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并借鉴。得出政府规划战略和政策引导、时尚教育和培训、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和高端技术的启示。在借鉴国外和我国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有关的经济理论和前面的分析结果,未来我国要实现的服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建立和完善以下各方面的政策:一、提高企业满意度;二、提高政府满意度;三、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一、生态文明优先;二、区域协调发展;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五、创意设计人才战略。
蔡文心[2](2019)在《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 ——基于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中国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90年代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问题开始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与此同时,自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经历了快速的增长,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进一步的关注。那么,中国主要污染物变化是否是由于国际贸易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如果国际贸易对中国主要污染物变化有影响,其作用的主要机制是什么?对于全球其他经济体来说,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又有怎样的影响?目前文献中尚缺少对上述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论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和中国环境污染数据,实证研究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的作用机制。首先,论文基于Levinson(2009)的理论分解模型,把单一国别的分解模型拓展到全球多国别和多污染物排放的研究当中,把国际贸易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解成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等三种效应,为论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分析框架和基础。随后,论文以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结构效应机制为切入点,利用中国城市层面污染数据,把中国加入WTO作为外生的贸易冲击,使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贸易自由化对污染物排放的作用。最后,论文以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技术效应为切入点,利用中国企业层面污染数据,借助于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中国微观企业出口行为对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的影响。通过论文的实证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基于理论分解模型,研究发现全球二氧化碳、硫氧化物以及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即规模效应占主导因素,而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都有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其中技术效应是导致污染物排放下降的主要因素。但是,针对不同的经济体,分解结果存在一定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主要依赖于不同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对污染偏向型产业结构的经济体来说,国际贸易对污染物排放影响的结构效应会导致经济体的污染物排放趋于增加;对清洁偏向型产业结构的经济体来说,国际贸易对污染物排放影响的结构效应会导致经济体的污染物排放趋于下降。第二,中国加入WTO这一外生冲击事件对不同污染物具有不同的影响。中国加入WTO这一外生冲击事件没有对水污染物COD的排放总量产生显着的影响,却促使了主要空气污染物SO2的排放量下降。这一异质性影响主要是由于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不同产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中国加入WTO之后,进口关税下降,其中轻工业进口关税下降幅度高于重工业,促使轻工业出口比重上升幅度较大,进而推动出口结构变得更加清洁,有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虽然出口扩张增加了污染物排放,但是更加清洁的出口结构抵消了出口规模扩张带来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上升。第三,针对中国企业微观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一方面,出口企业的COD排放强度显着低于非出口企业,但是二氧化硫的排放强度没有显着低于非出口企业,另一方面,企业出口行为显着降低COD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从企业微观角度来看,出口企业具有较高的生产率,有助于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同时也可通过离岸外包方式减少排放总量,虽然出口企业导致规模扩大,但是低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或者离岸外包方式抵消了规模效应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上升,导致出口企业排放较低。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三点:第一,拓展了现有单国别的机制分析。论文在研究国际贸易对环境的作用机制时,把对单一国别的分解研究拓展到全球和不同经济体的研究中,丰富和补充了现有文献,有助于全面考察分析全球各个国家和经济体的情况,了解研究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影响的作用机制在全球以及各不同经济体中的异质性表现,从而能够得出更为全面和一般性的研究结论。第二,拓展了中国加入WTO影响新的研究领域。论文研究了中国加入WTO这一外生冲击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拓展了现有关于中国加入WTO研究中仅从贸易角度考虑其对企业生产率、企业的出口决策、企业加成率等方面的影响,为未来这一新研究领域的发展奠定了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第三,为国际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文献提供来自中国微观企业的实证证据。论文从中国微观企业视角研究企业出口行为和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的相关性,同时分析相应的作用机制,补充了现有研究文献的空缺,为国际贸易与环境这一研究主题首次提供了来自中国的微观实证证据。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论文的研究丰富和补充现有相关研究文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其次,论文揭示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可以为出台相关的贸易和产业政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论文揭示了国际贸易影响环境污染的微观机制,补充了现有文献的空缺,对出台影响企业清洁技术研发的创新政策和减排行为的环境监管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意义,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周金凯[3](2019)在《产业视角下中美贸易失衡、结构性冲击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文中研究指明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经贸关系更是双边关系的重中之重。中美贸易总额不断增长的同时,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也在不断扩大。中美贸易发展和失衡问题并存,但贸易失衡问题更为敏感突出。特朗普执政后,尤其对此问题高度关注,并试图通过单边主义政策加以解决。中美对于贸易失衡问题的共识与分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双方关系的未来走向。因此,深入研究中美贸易失衡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贸易逆差是一个宏观经济的总量概念,但贸易竞争更多体现在产业层面,恰恰正是产业竞争对一国产业发展和就业状况产生直接影响。在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上,当前学术研究和政策讨论的关注点多集中在贸易逆差这个总量概念上,以两国间产业竞争为视角的研究略显不足,特别是对产业层面上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究竟如何、这种竞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究竟如何、以及美国单纯以贸易逆差的表象作为其对华贸易政策制定的依据,忽略产业竞争因素,是否是实现其政治意图的一种有意为之等等,这些事关两国切身利益的问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因此,从产业视角研究中美贸易失衡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制定的影响,不仅扩展了贸易失衡的理论研究,为中美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我国构建全方位开放的贸易格局战略提供政策制定、评估和改进依据。本文从中美代表性产业贸易失衡的现状和原因入手进行分析。首先,本文参考美国产业就业率、选举政治、中美贸易逆差程度和美国贸易救济措施等因素选定代表性产业,包括纺织业、塑料和橡胶业、金属制造业、化工业、机械制造业、电器及电子设备制造业。接下来,文章对中美代表性产业贸易失衡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美国对华代表性产业的贸易逆差不断增长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其与中国全球代表性产业的贸易差额同步变化,二者的比重整体保持平稳,中美贸易逆差变化是相对的。究其原因,中美代表性产业贸易失衡主要是美方贸易统计数据高估、美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的贸易替代效应与贸易创造效应、中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深入分析中美贸易失衡与“产业冲击”的关系,本文分别利用贸易与就业、贸易与产出、贸易与工资的回归模型,通过贸易与利润关系的经验分析,研判中美贸易失衡是否对美国代表性产业构成结构性冲击。结果表明:中美贸易对美国代表性产业及其分类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就业、产出、工资和利润的影响具有产业差异性,以正向影响为主,并未对美国代表性产业构成结构性冲击。因此,一直以来,美国将中美贸易失衡与“产业冲击”相挂钩对华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并非基于“产业严重受损”的事实。为了佐证实证分析结果,本文结合“232调查”的主要产品——钢铁和高新技术产品——苹果手机两个典型产业案例,详细剖析了中美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失衡的本质和中美钢铁贸易是否对美国钢铁产业构成竞争与冲击,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本文通过中美与日美对比分析,以历史事实阐释美国将中美贸易失衡与“产业冲击”相挂钩是客观事实,还是有意为之。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全面升级时,美国以日美贸易失衡冲击其产业为由对日本进行贸易制裁,要求减少双方贸易差额。当前中国与日本面临的情形看似一样,但二者却有本质不同,包括:贸易摩擦全面升级时中美与日美的产业发展阶段不同,日美产业结构以竞争为主,中美产业结构以互补为主;中国对美国出口企业涉及美国在华投资公司,日本对美出口企业主要是日本本土企业;日美同属于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受意识形态的影响,美国有意加强对华出口管制。结果表明:日美贸易失衡对美国主导产业构成实质性冲击,这与中美贸易失衡有着本质不同。因此,美国大肆宣扬中美贸易失衡对其构成“产业冲击”即存在夸大其词,又有意识形态的偏见。不论美国将中美贸易失衡与“产业冲击”相挂钩是夸大其词,还是有意为之,其目的都是为制定和实施对华贸易政策服务。在中美贸易失衡、产业冲击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方面,美国产业界不仅鼓吹中美贸易失衡威胁国家产业安全,而且直接游说政府和国会,影响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因此,本文以美国产业界(企业和产业利益集团)的态度为联结,基于中美贸易失衡与“产业冲击”的影响,分析了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演变。本文通过对美国产业界的态度分析得出:一方面,在美国企业界中,传统“夕阳产业”企业,如钢铁业和纺织业,受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较重,是“中国产业冲击”言论的主要制造者。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美国跨国公司则很少关注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另一方面,在产业利益集团中,主要关注中美贸易失衡和“产业冲击”的是传统制造业的代表,如美国劳联-产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美国全国纺织产业委员会等。受益于贸易自由化的利益集团,如美国商会、美国商业圆桌会议等则很少提及中美贸易失衡和“产业冲击”。基于美国产业界的态度,本文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中国入世以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经历了以“交往”为主向以“遏制”为主的转变。其中,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主要奉行以“交往”为主的对华贸易政策,中美经贸关系得到迅速发展;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倾向奉行以“遏制”为主的对华贸易政策,中美经贸关系面临新的考验。这一转变与美国产业利益集团的态度变化密切相关,即长期以来,美国很难通过“贸易交往政策”全面迅速打开中国市场,将中国发展置于“美国规则”约束下。美国需要采取更为强硬的手段改变现有局面,以求在中美战略竞争中进一步遏制中国发展,维护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中美贸易失衡与“产业冲击”话题正好成为美国实现其对华战略目标的托辞。综合本文分析,在中美贸易失衡的背景下,美国以“产业冲击”为由,对华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贸易政策,并非真的构筑在产业严重受损的事实基础上。美国有意将中美贸易失衡与“产业冲击”相挂钩,一方面为迎合利益集团的诉求,以服务于国内选举政治;另一方面旨在借机大肆炒作该问题,将中美贸易问题政治化,最大限度遏制中国发展,维护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最后,本文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加快中国产业升级、多措并举应对中美贸易失衡和防止中美金融战等建议。
徐保昌[4](2016)在《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嵌入世界经济的程度逐步提升以及中国加入WTO等贸易自由化事件的发生,中国本土市场的贸易自由化程度也随之提高。贸易自由化为本土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可能对本土企业成本加成构成冲击。究其原因,贸易自由化在有效提升要素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将可能导致外部企业迅速进入本国市场,进而导致本地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而这些因素将可能导致企业成本加成的降低。那么,贸易自由化对本土企业成本加成提升来说是阻力还是助力呢?现有文献中,此类问题的研究少有涉及到具体中国问题。本文从梳理和归纳贸易自由化与企业成本加成等关键指标的测算方法为出发点,在采用微观数据精确测算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基础上,尝试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视角系统研究中国贸易自由化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以期为未来中国贸易自由化政策的制定和企业成本加成提升路径的演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得到了典型事实特征和计量研究两个方面的结论:典型特征事实主要包括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演变趋势;计量研究结论则主要包括关税减让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贸易自由化制度演化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两个方面。典型事实特征表明,一方面,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总体呈现波动式上升的演变趋势,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子样本中,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均显现出较为显着的差异。第一,虽然本文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总体趋势呈现一个逐步上升的状态,但是,受外界冲击影响在部分年份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仍然存在降低的波动。具体来说,1999-2000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逐渐上升,以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为界限,2002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显着降低,自2003年开始,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逐渐提升,2004年以后,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波动较小,且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可以总结发现,中国制造业其企业成本加成总体上呈现一个逐年上升的演变趋势,但也存在在部分年份的下行波动。第二,具体不同分类标准下分样本中企业成本加成存在显着的特征差异。在不同二分位制造业行业中,不同行业类型企业的成本加成均值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行业的企业成本加成处于较高的水平。不同所有制特征企业的成本加成也存在显着差异,1999-2002年这一阶段,港澳台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成本加成显着高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随着中国加入WTO,这一差距在逐渐缩小,2004年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成本加成已经超越了外资企业与港澳台企业,本土企业的竞争能力在不断的提升,2005年开始,各所有制企业成本加成呈逐渐收敛趋势,在2005年中期甚至已经趋于一致。此外,不同区域的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方面也存在显着差别,具体来说,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最高,并且样本期间东部地区一直保持企业成本加成的这一优势,相对应的,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制造业的企业成本加成则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中国贸易自由化程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具体中国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升幅度呈现一个“先小后大再小”的特征。具体样本期间中国进口产品关税均值的演变路径方面,自样本期1999年中国加入WTO之前开始,中国制造业进口的关税均值逐年下降,直至2005年样本期结束,中国制造业进口关税已经下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中国的贸易自由化程度随之大幅度提升。分析其中演变细节,容易发现,1999-2000年中国进口关税水平基本保持一个小幅度降低的趋势,而到达2001年,为了与中国加入WTO的双边谈判相配合,这一期间中国进口关税水平下降较为剧烈,而随着中国于2001年1 1月正式加入WTO,为了积极履行中国“入世”的减税承诺,2002年中国关税水平急剧下降。然而,中国的关税减让额度并非仅仅通过2002年一年的完成,因为逐步履行中国加入WTO的减税承诺等缘故,2003-2005年中国进口关税呈现出一个逐步降低的趋势,但相对于2002年,这一降低幅度已经逐渐趋于和缓。由于进口关税与贸易自由化程度的负相关关系,容易得出,中国贸易自由化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具体中国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升幅度呈现一个“先小后大再小”的特征。计量研究结论方面,一方面,关税减让显着降低了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本文在厘清了关税减让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从总体样本、行业样本、地区样本、所有制样本以及不同企业规模等多个层面实证检验了关税减让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计量检验过程中,本文进一步考虑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对本文研究结论的影响,并采用工具变量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效处理,一系列计量研究结果均表明,贸易自由化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加成,并且这一结论十分稳健。梳理其中的经济学逻辑,容易发现,关税减让导将致外部企业进入本国市场时所面临的阻碍降低,增加了进入本国市场的外部企业数量,同时,关税减让还将导致外部企业进入本国市场的冰山成本降低,使得此类企业具有更好的成本优势,通过上述两个途径贸易自由化增强了外部进入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了本地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强度,本地企业也因此将被迫降低企业成本加成来面对来自外部企业的激烈竞争,从而导致本地企业成本加成的降低。据此,可以发现,中国政府的进口关税减让这一关税贸易政策,将导致中国的实际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进而导致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显着降低。另一方面,贸易自由化制度演化显着降低了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一方面,贸易自由化事件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具有显着的降低效应。本文以中国成功“入世”这一准自然实验为研究契机,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了两种设定方式的倍差法计量策略来有效控制计量分析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偏误,计量检验了中国加入WTO这一准自然事件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加入WTO显着降低了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这一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事件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具有显着的降低效应。另一方面,政府补贴显着提升了企业成本加成。梳理政府补贴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的内在作用机理,可以发现,政府补贴收入通过降低企业成本显着提升了企业成本加成。据此,容易发现,贸易自由化制度演变显着降低了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
姚博明[5](2012)在《中欧纺织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纺织业一直是中欧经贸交往中的重要领域之一。作为世界三大纺织品进口市场之一的欧洲,一直是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最主要目标地区之一。尤其是随着2005年1月1日国际纺织品服装配额制度的取消,中欧双方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相互往来更为紧密。而随着中欧纺织品贸易的日益紧密,中欧双边贸易摩擦和争端也日益增多,尤其是伴随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未来更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当前需要我们重新全面审视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及其失衡的实质和影响因素,从经济层次探讨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的主要因素,全面评估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实际影响,并探讨持续扩大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战略重点和具体措施。本文将基于上述研究需要,在全面回顾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首先,从历史的视角,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回顾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并选择合适的中欧双边贸易数据和产业内贸易指数,探讨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特征。其次,从需求、供给和环境政策因素等方面,探讨了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因素,并对其中的主要因素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实际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再次,利用贸易成本测度模型,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成本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探讨。然后,重点针对2009年之后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数据,利用实证方法,对欧洲债务危机给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在总结发展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原则和战略重点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对策措施。全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绪论主要阐明了研究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主要意义。该章首先分别从欧盟内部经济发展的现实,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研究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历史背景,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次介绍了研究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主要意义。然后从中欧双边贸易、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摩擦等三个视角对这一问题的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说明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全面梳理了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理论基础。全章从国际贸易理论现有的发展入手,介绍了中欧纺织品贸易的理论基础,并重点针对现有国际贸易理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失衡及其调整的理论进行探讨,最终提出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三章,在历史分析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了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并重点针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特点(包括第SITC26类纺织品、第SITC65类纺织品和第SITC84类纺织品的中欧双边贸易)进行了实证测度,从而对其包括的三类纺织品双边贸易,是属于产业内贸易还是属于产业间贸易,进行了实证检验和统计证明。第四章,从需求、供给、政策和环境等多方面,探讨了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实证总结了当前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主要因素具体有哪些。第五章,利用Novy贸易流量模型,设计了一个新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成本进行了全面测度,实证计算了中国与欧盟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平均成本;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的主要因素;最后,借助改进的引力模型,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下降对双边贸易增长的解释力度,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探讨了贸易成本下降这一主要因素,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增长的实际影响程度。第六章,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在全面回顾欧洲债务危机的历程、发展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对欧第SITC26类、第SITC65类和第SITC84类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具体影响。同时探讨了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影响的主要传导路径,最终通过设计的面板数据模型,利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实证探讨了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实际影响。第七章,在论述中国发展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原则和战略重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推动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政策与措施。
肖文兴[6](2012)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关系到近九亿农业人口的生存问题和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农业进行扶持和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农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对农业进行保护,确保入世后的农业产业安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非常紧迫。农业产业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经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时,能够基本上不受威胁、干扰和破坏而保持正常的运行和发展,不会引发国内农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竞争力是保障农业安全的基本手段。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新形势下的挑战,如外资对我国农业的控制增强,潜在风险增加;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我国农业产业链不发达,产业整体竞争力受到制约等。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投资全球化加剧了全球农业产业的竞争。一些开放度高、缺乏有效调控手段的产品受贸易和外资进入影响大,产业安全状况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其中羊毛、棉花、大豆是较为典型的三个品种。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作物所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一些,包括棉花、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玉米、大豆和大麦。而小麦和大米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入世会对水果、蔬菜和畜产品带来有利影响。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冲击大于机遇。根据何维达和何昌(2002)的研究,中国农业在2001前基本安全,本文改进研究方法,借鉴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机构IMD和WEF在整合国际竞争力的多指标体系时的方法,建立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探索性的结论:根据本文的研究,加入“WTO”后,2002-2009年,中国农业的安全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中国农业仍然是“基本安全”,接近“不安全”的边缘,因为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增加,需要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防范措施。与其他一些研究者的结论基本一致。而且,首次对湖南农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同时,编写了附录一的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根据农业产业安全评价的五个安全度区域及其状态标识本研究创新地设置相应的预警灯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其它国家农业保护政策启示我们:应完善我国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我国农业;产业保护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扩大内需和开拓国际市场应并重,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保护手段力求多样化和灵活性;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运用世贸组织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和规定,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在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下,我国要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农业创新体系;建立农业保障体系,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推进农业税制改革和国家财政支持,合理利用外资。我们必须要构筑起确保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树立“大开放”、“大发展”、“大安全”的农业产业安全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于扩大开放的相互依存中促进大发展,于大发展的相互合作过程中谋求大安全。但是,农业产业安全具有其产业特色所要求的特殊性,应采取如下保障措施: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健全相关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建立灵敏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防范产业安全风险;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中国农业企业要做大做强,建立完整自主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品牌,自主定价体系,降低对外依存度,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抵御外部冲击,保障产业安全。
谢锐[7](2011)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贸易结构变迁与经济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个世纪中期以来,东亚经济一直以其独特的活力出现在世界舞台。日本、东亚四小龙、东盟四小虎、中国等相继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创造了东亚经济的奇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2年加入WTO,中国制造逐步成为世界经济中重要力量,引领了中国贸易和经济的繁荣,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东亚的分工网络。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的签订,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合作关系不断深化。2006年商务部提出“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依托,加快建立周边的自贸区平台”,以及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预示着以自由贸易区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构想。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东亚区域经济的深化整合进一步提供了舞台。未来,中国与东亚经济将何去何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否会带来共赢,能否构成东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要回答这些问题,不但要深刻了解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的贸易结构是如何变迁的?更要剖析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各种方案对各国贸易结构的影响,以及这种传导对各国福利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的福利效应是如何动态演进的?基于以上背景,论文基于东亚分工网络不断深化考虑,从产业间,产业内,产品内,以及产品技术含量等多层面出发,综合应用贸易专业化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互补性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垂直专业化指数,改进的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间贸易结构的变迁。进一步,论文选取了多国CGE模型(GTAP模型)和考虑新贸易理论特征的单国动态CGE模型(MCHUGE)模型,从比较静态和动态角度综合考察了中国通过ECFA,中韩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及各东亚经济体贸易结构和经济效应的影响。在理论层面上,本文首先建立了一套测度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的方法,可较为准确的判断中国参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否促使中国相关产业升级。其次,为了使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评估结果更加贴近经济现实,本文把规模经济、垄断和产品多样化等新贸易理论引入到MCHUGE基础模型。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首先利用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详实的数据,应用贸易专业化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互补性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了中国与各东亚经济体的贸易结构变迁。其次,应用BEC分类数据和计算中国出口的垂直专业化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的产品内贸易结构变迁。第三,对比研究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最后,本文利用多国CGE模型(GTAP模型)和单国动态CGE模型(MCHUGE)模型,从比较静态和动态角度两个角度实证研究了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种方案的静态和动态经济效应及其变化轨迹,并在改变市场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各种方案的动态经济效应。主要研究结果显示:(1)东亚各经济体具有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明显扩散趋势。中国出口与东亚各经济体的产业间互补性较弱,且呈下降趋势,产业内互补性逐渐加强,在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我国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发达经济体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而与东盟五国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对于电子电力产品,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之间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形成了东亚各经济体共有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产品内贸易快速发展。其中,中国从东亚各经济体进口中间品的比重均在60%以上,而向东亚各经济体主要出口最终产品,形成了“东亚其他经济体—中国—欧美经济体”的“新贸易三角”。中国的出口品垂直专业化比率呈上升趋势,来自东盟五国的中间产品贡献更为显着,相比日本和台湾中间产品的贡献率有所下降。产业方面,垂直专业化比率最高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进一步表明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在电子产品方面形成了深层分工网络。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加入WTO短期内对中国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有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中国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随着在国内企业配套能力增强而回升,出口产品实现升级,中国参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体化并没有使中国出口品低端化。(3)从一般均衡的角度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的居民消费、投资和出口等“三驾马车”的增长率均有所上升,其中投资的贡献最大。产业方面,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和纺织业等中国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出均将大幅增加。具体而言,由于日本、韩国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具有较的比较优势,中日韩区域贸易自由化对我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出负面影响较大,进而通过产业关联使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产出也减少。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使我国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和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大幅度增加。相对于东亚的日本、韩国和台湾等中国大陆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和食品制造业出口也实现较快增长。如果考虑规模报酬递增、垄断和产品多样化等不完全竞争因素后,中国参与东亚区域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促进作用更为显着,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三大产业的产出大幅度上升,其他关联产业从而受益,进而实际产出要大于完全竞争时的模拟。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就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提出了政策建议。
耿鹏,赵昕东[8](2009)在《基于GVAR模型的产业内生联系与外生冲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一、引言伴随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经济的增速出现了大幅下滑。为了保证经济增长与就业稳定,推动产业整合与升级,国务院制定了十个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截至2009年2月25日,包括钢铁、汽车、船舶、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在内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已经全部出台。十大产业的振兴不仅关系
万兴[9](2006)在《中国入世后江苏省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演化及其机理分析》文中提出1997到2010年间,中国经济加速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逐步履行有关的入世承诺。江苏作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省份和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受这一转变的影响尤为巨大。这种影响在不同的产业间和产业内部似乎并不平衡。鉴于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的地位,我们需要了解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制造业已经发生并将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机理是什么。本文以江苏省制造业1997至2004年的有关数据为实证基础,分析了江苏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预测了到2010年江苏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并测算了江苏制造业各部门的TFP增长率及其分解。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江苏制造业的概况,总结了中国加入WTO对制造业可能的影响,并提出问题。第二章文献综述,回顾了产业结构理论,以及利用一般均衡方法对产业结构的研究。第三章介绍了江苏制造业动态递归CGE模型,包括模型的模块,数据来源以及模型检验。第四章描述了1999-2004年江苏制造业的演化过程,并利用第三章所建立的CGE模型,模拟了到2010年江苏制造业的结构变化情况。第五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江苏制造业的演化机理。第六章给出对策性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主要研究结论:第一,自1997年以来,江苏制造业在保持总量增长的同时,要素回报率有所提升,大部分部门的资本回报率增长超过劳动报酬率的增长。第二、1998至2004年以来,江苏制造业TFP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第三,自1997年以来,投资和出口已经成为推动江苏制造业增长的主要力量,江苏制造业产出对省际调出的依赖程度下降了50%以上。第四,入世后,江苏制造业资本品部门将有较大增长,但增长的效率还不高。最后,入世后,江苏制造业中间投入品部门虽然有较大增长,但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羊绍武[10](2006)在《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用了2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经济的起飞,步入了工业化进程的中期,迈入了世界制造大国的行列。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80年代以来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把握,得益于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了机制保障。入世之后,中国在获得WTO赋予的相应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在制造业承接、服务业开放、国内产业区域转移以及其他领域中,遵守WTO规则的要求,履行入世承诺的义务。应对入世对中国产业转移的影响和入世之后中国产业转移环境的变化,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战略机遇期内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的实现,有必要研究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本文力求在这一方面做一尝试。本文以经济全球化趋势为大背景,以中国入世为切入点,结合中国产业转移的历史与现实,研究WTO背景下的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本文根据入世对中国不同产业影响的差异,研究制造业的承接战略和服务业的承接战略;根据WTO对政府行为规范的要求,研究入世之后国内产业区域转移的新战略;根据国内产业发展对产业创新的要求,研究产业转移的战略重点;根据统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要求,研究WTO背景下中国产业适度外移的战略。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在理论上发展产业转移理论,在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产业转移的战略,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为指导,特别是以科学发展观来研究产业转移问题。首先是从实际出发,以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的实际为出发点,以WTO背景下的新机遇为切入点,在开放经济的范式下,来研究中国的产业转移问题。本文还针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不同特点,作不同的具体分析。文章在广泛吸收国际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力求有所创新。二、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结构本文分为三大部分。
二、中国加入WTO:对纺织业的冲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加入WTO:对纺织业的冲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含义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与关键技术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三、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理论在中国的研究 |
一、对经典经济发展理论的解读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 |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问题研究进展 |
一、纺织服装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
二、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
三、服装品牌、企业管理和网络因素研究 |
四、能源、碳排放、水足迹研究 |
五、纺织服装行业改革的研究 |
六、贸易战略和政策研究 |
七、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
八、纺织服装行业价值链的研究 |
九、科技进步与纺织服装 |
十、纺织服装与回收利用 |
十一、纺织服装行业其他方面研究 |
第三章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基本态势 |
第一节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特点 |
一、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
二、从加工制造转变为自主制造和智能制造 |
三、从依靠传统市场转变为传统市场与新型市场并举 |
四、产量与质量持续增长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的经济社会贡献 |
一、市场绩效 |
二、经济贡献 |
三、社会贡献 |
四、环境贡献 |
第三节 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风险 |
一、纺织服装企业规模 |
二、纺织服装企业盈利能力 |
三、纺织服装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
四、纺织服装企业投资回报能力分析 |
第四章 我国纺织服装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社会相关 |
第一节 全国层面纺织服装的生态环境分析 |
一、基于碳排放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二、基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层面纺织服装业生态环境分析 |
一、基于碳排放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二、基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第三节 行业生态环境效率比较分析 |
一、行业能耗及碳排放比较 |
二、行业能耗及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比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开放政策评价:政府相关 |
第一节 纺织服装行业政策演化及评价 |
一、纺织服装行业政策历史脉络分析 |
二、纺织服装行业政策评价 |
第二节 加入WTO对纺织服装业影响评价 |
一、研究方法 |
二、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三、数据来源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国外政策对纺织服装业影响评价 |
一、理论基础与模型设定 |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六章 纺织服装行业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企业相关 |
第一节 引言及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
一、理论假设 |
二、模型构建 |
第三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四节 纺织服装行业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 |
一、行业供给侧改革现状分析 |
二、行业效率测度及分解分析 |
三、供给侧因子对行业效率的影响分析 |
第五节 纺织服装供给侧改革结论与建议 |
第七章 纺织服装行业消费影响的定量分析:消费者相关 |
第一节 纺织服装行业产品消费者效用评价分析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消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理论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八章 境外的经验启示及我国的战略与原则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经验 |
二、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 |
一、提高企业满意度 |
二、提高政府满意度 |
三、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 |
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
第三节 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 |
一、生态文明优先 |
二、区域协调发展 |
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
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
五、创意设计人才战略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2)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 ——基于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中国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框架结构 |
1.4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国际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理论研究 |
2.1.1 宏观层面的理论研究 |
2.1.2 微观层面的理论研究 |
2.2 关于国际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 |
2.2.1 宏观层面的实证研究 |
2.2.2 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 |
2.2.3 贸易自由化的内生性 |
2.2.4 关于影响污染物排放的因素分解研究 |
2.3 关于国际贸易和环境的相关假说 |
2.3.1 关于环境库茨涅兹假说的相关研究 |
2.3.2 关于污染天堂假说的相关研究 |
2.4 关于中国加入WTO的相关研究 |
2.5 文献评述 |
3 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排放的作用机制——基于WIOT数据库的分解 |
3.1 全球和各经济体的进出口贸易量以及污染物排放现状 |
3.2 国际贸易对污染物排放的作用机制 |
3.3 数据来源及数据描述 |
3.4 基于全球范围的分解结果 |
3.5 基于各经济体的分解结果 |
3.6 主要贸易经济体的分解结果 |
3.6.1 基于美国污染的分解结果 |
3.6.2 基于德国污染的分解结果 |
3.6.3 基于中国污染的分解结果 |
3.7 小结 |
4 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结构效应——来自中国加入WTO的证据 |
4.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 |
4.2 实证模型 |
4.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4 实证估计结果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影响机制讨论 |
4.7 小结 |
5 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技术效应——来自中国企业微观层面的证据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实证模型 |
5.2.1 基础回归模型 |
5.2.2 TFP估计模型 |
5.3 数据来源与变量构造 |
5.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3.2 变量构造及描述性统计 |
5.4 实证回归结果 |
5.4.1 TFP估算结果 |
5.4.2 贸易自由化的内生性讨论 |
5.4.3 排放总量回归结果 |
5.4.4 排放强度回归结果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不同企业TFP对污染物排放的作用 |
5.5.2 使用包括电力等相关行业的所有行业的稳健性检验 |
5.6 企业生产率和出口行为对环境污染的作用机制 |
5.7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3)产业视角下中美贸易失衡、结构性冲击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美贸易失衡成因的研究 |
1.3.2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制定的依据 |
1.3.3 贸易失衡、产业冲击与对华贸易政策制定的研究 |
1.3.4 现有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方法、数据资料的取得及论文可行性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资料的取得及论文可行性 |
1.6 拟创新点 |
第2章 中美代表性产业贸易失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2.1 中美代表性产业的选取 |
2.1.1 中美贸易失衡主要来自制造业 |
2.1.2 中美代表性产业的选取依据 |
2.2 中美代表性产业贸易失衡的现状 |
2.2.1 中美代表性产业贸易差额整体呈上升态势 |
2.2.2 中美产业贸易差额占中国全球同类贸易差额的比重保持平稳 |
2.3 中美代表性产业贸易失衡的原因分析 |
2.3.1 美方统计口径对中美贸易失衡程度存在严重高估 |
2.3.2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加剧了中美代表性产业贸易失衡 |
2.3.3 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逐步上升,美国逐步下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贸易失衡对美国代表性产业结构性冲击的分析 |
3.1 中美贸易失衡对美国代表性产业产出的影响 |
3.1.1 美国代表性产业产出的现状 |
3.1.2 贸易与产出模型 |
3.1.3 实证分析 |
3.2 中美贸易失衡对美国代表性产业利润的影响 |
3.2.1 中美代表性产业贸易失衡的变化分析 |
3.2.2 美国代表性产业利润的变化分析 |
3.2.3 中美代表性产业贸易失衡与产出利润的关系 |
3.3 中美贸易失衡对美国代表性产业就业的影响 |
3.3.1 美国代表性产业就业的现状 |
3.3.2 贸易与就业模型 |
3.3.3 实证分析 |
3.4 中美贸易失衡对美国代表性产业工资的影响 |
3.4.1 美国代表性产业工资的现状 |
3.4.2 贸易与工资模型 |
3.4.3 实证分析 |
3.5 中美贸易中的典型产业案例分析 |
3.5.1 中美钢铁贸易与产业竞争 |
3.5.2 iPhone手机全球价值链与中美贸易失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业冲击视角下中美贸易失衡与日美贸易失衡的对比分析 |
4.1 日美贸易摩擦的简要回顾 |
4.2 日美汽车产业贸易失衡与产业竞争 |
4.2.1 日美汽车贸易差额是双方贸易失衡的主要来源 |
4.2.2 日美汽车产业贸易以直接竞争为主 |
4.2.3 日美汽车产业竞争与“自愿出口限制” |
4.3 日美半导体产业贸易失衡与产业竞争 |
4.3.1 日美半导体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
4.3.2 日美半导体协定与美国竞争力的恢复 |
4.4 中美贸易失衡的本质异于日美贸易失衡 |
4.4.1 贸易摩擦全面升级时中日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不同 |
4.4.2 中日对美国直接投资的开放程度不同 |
4.4.3 贸易失衡对美国产业就业的影响程度不同 |
4.4.4 美国对于中日产品的需求程度不同 |
4.4.5 美国对中日的出口管制程度不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贸易失衡和产业冲击影响下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 |
5.1 美国产业界对中美贸易失衡与“产业冲击”的态度 |
5.1.1 美国企业界对中美贸易失衡与“产业冲击”的态度 |
5.1.2 产业利益集团对中美贸易失衡与“产业冲击”的态度 |
5.2 美国产业界态度影响下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 |
5.2.1 美国产业界影响对华贸易政策制定的主要路径 |
5.2.2 小布什政府时期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
5.2.3 奥巴马政府时期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
5.2.4 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中美贸易失衡是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
6.1.2 美国宣扬的“产业冲击”并非基于产业严重受损的事实 |
6.1.3 日美贸易失衡与“产业冲击”本质异于中美 |
6.1.4 贸易失衡与“产业冲击”是美国对华贸易政治的托辞 |
6.2 政策建议 |
6.2.1 做好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
6.2.2 积极应对美国以贸易失衡和“产业冲击”为由制造的摩擦 |
6.2.3 做好应对美国金融战的准备 |
6.3 研究局限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结构安排 |
第三节 主要内容与可能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与定量方法 |
第二节 关税减让与企业成本加成 |
第三节 贸易自由化制度演化与企业成本加成 |
第三章 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的机制 |
第一节 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关税减让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的机制 |
第三节 贸易自由化制度演化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的机制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测算及特征性事实 |
第一节 企业成本加成的测算方法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测算的数据处理 |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特征性事实 |
第五章 关税减让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进口关税的特征性事实 |
第二节 关税减让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的研究设计 |
第三节 关税减让对企业成本加成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六章 贸易自由化制度演化对企业成本加成影响 |
第一节 中国加入WTO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 |
第二节 政府补贴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 |
第七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中欧纺织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对双边贸易成因的理论研究 |
一、传统的贸易理论 |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
三、新贸易理论 |
四、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新新贸易理论 |
第二节 国际贸易失衡及其调整的理论阐释 |
一、国际贸易理论对经济失衡的理论阐释 |
二、国际贸易失衡调整的理论 |
第三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 |
一、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 |
二、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理论分析工具 |
第三章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演变及特点 |
第一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纺织业及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
二、欧盟纺织业及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
三、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
一、中国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
二、欧盟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
三、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数分析 |
一、影响产业内贸易的相关因素 |
二、中欧双边产业内贸易的指数分析 |
三、主要结论 |
第四章 影响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因素 |
第一节 需求因素分析 |
一、中欧居民收入水平因素 |
二、汇率变化因素 |
三、气候和环境因素 |
第二节 供给因素分析 |
一、中欧双方的纺织品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二、国际直接投资(FDI)因素 |
三、纺织业内的验厂标准因素 |
第三节 贸易环境与政策因素 |
一、欧盟东扩因素的影响 |
二、取消配额因素的影响 |
第四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差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单位根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三、模型结果 |
第五章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测度 |
第一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测度 |
一、贸易成本测度模型及其改进 |
二、数据描述与参数设定 |
三、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测度的结果 |
第二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
一、面板数据模型和基本方法 |
二、实证检验 |
三、主要结论 |
第三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成本下降与贸易增长 |
一、基于分解方程的贸易成本下降与经济增长分析框架 |
二、贸易成本下降与行业经济发展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
三、主要结论 |
第六章 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影响 |
第一节 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一、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及其发展特点 |
二、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三、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产品贸易的影响 |
第二节 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影响的主要因素 |
一、欧洲国家经济不景气导致其对纺织品的进口需求增长缓慢 |
二、经济景气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 |
三、区域内失业率持续高位,使欧盟对外贸易壁垒日益增多 |
四、欧元兑人民币汇率贬值,中国对外贸易条件持续恶化 |
五、贸易摩擦增加,限制对欧纺织业出口 |
六、国内外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导致纺织业成本难以确定 |
第三节 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
二、协整检验结果 |
三、实证结论 |
四、欧洲债务危机对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影响结论 |
第七章 中国参与中欧纺织品贸易的战略重点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中国参与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基本原则 |
一、优势互补,相互依存 |
二、以“我”为主,互利共赢 |
三、鼓励竞合,包容增长 |
四、内外结合,以内促外 |
五、携手整合,多管齐下 |
第二节 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发展的战略重点 |
一、推动创新,着力调整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产品失衡结构 |
二、努力开拓市场,实现中国对外纺织品市场的多元化 |
三、扩大内需,降低对欧洲市场的依赖 |
四、加强品牌营销,做大做强国内领先的纺织类企业 |
五、注重成本控制,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六、强调国际协调,充分利用WTO和G20全球治理平台 |
第三节 中国推动中欧双边纺织品贸易的具体措施 |
一、开展“战略性协调”,积极游说欧盟内部利益集团 |
二、坚持自主创新,提升中国纺织业出口商品结构 |
三、提升国产面辅料质量,鼓励国内下游纺织企业采购国产商品 |
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危机控制观念,全面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 |
五、加强行业联盟建设,降低纺织业对外贸易成本 |
六、加强对欧盟的纺织品贸易政策的研究 |
七、重视人民币汇率有序调整,积极推动中欧纺织业进一步开放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6)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 本文研究的目的,对国民经济或学术上的意义,国内外动态和发展趋势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1.4 当前研究的缺陷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2 本文研究的内容,设计方案、预期效果 |
2.1 论文的结构及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思路和效果 |
2.4 研究框架 |
2.5 本研究的创新和局限 |
第二章 产业安全与农业产业安全 |
1 产业安全的内涵 |
2 用模型诠释产业安全 |
2.1 基本假设 |
2.2 基本理论模型 |
2.3 最佳产业安全状态的确定 |
2.4 产业安全水平的测度 |
3 农业产业安全 |
3.1 农业产业安全的定义 |
3.2 农业产业安全的决定因素 |
3.3 农业产业安全体系的基本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 |
1 按照“WTO”规则,调整农业政策 |
1.1 调整农业法律法规 |
1.2 调整国内支持政策 |
1.3 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 |
1.4 调整农产品食品卫生安全政策 |
1.5 减让农产品进口关税 |
2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 |
2.1 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 |
2.2 其它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状况 |
3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 |
3.1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变化情况 |
3.2 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伙伴的影响 |
4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生产者的影响 |
5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及产生的安全风险 |
5.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
5.2 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带来的风险 |
6 展望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与新一轮WTO谈判 |
6.1 展望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 |
6.2 中国如何应对新一轮WTO谈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与预警 |
1 中国农业现状 |
1.1 食物与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面临5个方面的矛盾 |
1.2 食物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存在的“三个不可逆转” |
1.3 中国农业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
2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及竞争因素分析 |
2.1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 |
2.2 价格竞争因素分析 |
2.3 质量竞争因素分析 |
3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 |
3.1 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
3.2 对中国农业安全度的估算 |
3.3 湖南农业产业安全度的初步估算 |
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 |
4.1 产业安全预警的涵义 |
4.2 建立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紧迫性 |
4.3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的阶段 |
4.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执行 |
5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危机的事发、事后管理 |
5.1 中国产业安全危机的特征 |
5.2 政府是产业安全危机管理的主体 |
5.3 农业产业安全危机事发、事后管理的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国际经验 |
1 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何保护农业 |
1.1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
1.2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产品的贸易保护 |
2 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措施 |
2.1 创造条件,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
2.2 大量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关税等措施保护国内农业 |
2.3 实行适度的政府配售和购销价格政策,保护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
2.4 建立产供销一体化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出口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外向型发展 |
2.5 加大农业投资和补贴,提供农业信贷优惠,支持农业发展 |
3 世界各国农业保护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3.1 完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农业 |
3.2 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内需并重 |
3.3 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利用世贸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 |
3.4 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 |
3.5 应用灵活性和多样化的保护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 |
1 在WTO《农业协议》条件下,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
1.1 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 |
1.2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
1.3 增加国家财政支持和农业税制改革的力度,合理利用外资 |
1.4 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 |
1.5 建立农业创新体系 |
1.6 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 |
1.7 建立农业保障体系 |
1.8 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
2 维护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政策保障 |
2.1 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 |
2.2 健全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
2.3 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 |
2.4 做好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灵敏有效的产业安全预警系统 |
2.5 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保障产业安全 |
2.6 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 |
2.7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国家产业安全 |
2.8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研究趋势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中国紫菜出口日本案” |
附录二:《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
(7)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贸易结构变迁与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2章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产业间与产业内贸易结构分析 |
2.1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总体贸易关系分析 |
2.2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间的贸易竞争性 |
2.2.1 产品分类和数据说明 |
2.2.2 基于贸易专业化指数的贸易竞争性分析 |
2.2.3 基于出口比较优势指数的贸易竞争性分析 |
2.3 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的贸易互补性分析 |
2.3.1 产业间互补性分析 |
2.3.2 产业内互补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的产品内贸易结构分析 |
3.1 产品内贸易研究综述 |
3.2 基于产品内贸易视角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分析 |
3.3 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各生产阶段产品贸易结构的变迁 |
3.3.1 总体贸易结构的变迁 |
3.3.2 按BEC分类的产品贸易结构变迁 |
3.4 中国出口垂直专业化及东亚中间品的贡献程度 |
3.4.1 垂直专业化测算方法 |
3.4.2 数据说明 |
3.4.3 中国出口垂直专业化程度及来自东亚中间产品贡献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的贸易技术结构分析 |
4.1 东亚经济体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现状分析 |
4.2 出口技术含量测度文献综述及数据说明 |
4.2.1 出口技术含量测度文献综述 |
4.2.2 数据说明 |
4.3 东亚各经济体的出口技术含量研究 |
4.4 东亚各经济体国内技术含量及其变迁研究 |
4.5 小结 |
第5章 东亚区域一体化经济效应评估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
5.1 区域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文献综述 |
5.1.1 区域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理论文献综述 |
5.1.2 区域贸易自由经济效应实证文献综述 |
5.2 多国静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GTAP模型) |
5.3 区域贸易自由化下的MCHUGE模型及其拓展 |
5.3.1 MCHUGE模型基本框架 |
5.3.2 MCHUGE模型主要动态跨期链接 |
5.3.3 MCHUGE模型数据库结构及其动态更新 |
5.3.4 MCHUGE模型拓展 |
5.4 小结 |
第6章 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静态一般均衡分析 |
6.1 模拟场景设计 |
6.2 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比较静态分析 |
6.2.1 总体福利效应分析 |
6.2.2 贸易效应分析 |
6.2.3 产业效应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
7.1 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MCHUGE)模拟基线设计 |
7.1.1 MCHUGE模型历史基线设计 |
7.1.2 MCHUGE模型预测模拟基线设计 |
7.2 完全竞争假设下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
7.2.1 政策模拟场景设计 |
7.2.2 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7.2.3 产业效应分析 |
7.3 不完全竞争假设下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
7.3.1 模拟场景设计 |
7.3.2 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7.3.3 产业效应分析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附录B |
(9)中国入世后江苏省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演化及其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制造业的定义 |
1.1.2 江苏制造业的概况 |
1.1.3 中国入世对制造业的影响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思路 |
1.4 全文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产业结构理论 |
2.1.1 国外对产业结构演化的研究 |
2.1.2 国内对产业结构演化的研究 |
2.2 用一般均衡方法对产业结构的研究 |
2.2.1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
2.2.2 社会核算矩阵分析方法 |
2.2.3 CGE 模型分析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江苏制造业动态递归CGE 模型 |
3.1 引言 |
3.2 CGE 模型的模块 |
3.2.1 生产模块 |
3.2.2 收入分配模块 |
3.2.3 最终需求模块 |
3.2.4 贸易模块 |
3.2.5 均衡模块 |
3.2.6 宏观闭合模块 |
3.2.7 增长模块 |
3.3 模型的数据来源 |
3.4 模型检验 |
3.4.1 统计检验 |
3.4.2 实际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苏制造业发展演化的动态分析 |
4.1 演化过程:1999-2004 |
4.1.1 江苏制造业各部门增加值变动分析 |
4.1.2 江苏制造业各部门利税变动分析 |
4.1.3 制造业各部门劳动力变化分析 |
4.1.4 江苏制造业各部门资本总量变化分析 |
4.2 动态预测:2005-2010 |
4.2.1 情景设计 |
4.2.2 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制造业运行机理分析 |
5.1 聚类分析 |
5.2 江苏制造业TFP 增长、技术进步及效率变动分析 |
5.2.1 模型 |
5.2.2 数据 |
5.2.3 实证结果 |
5.3 投入产出分析 |
5.3.1 产业关联的波及程度分析: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 |
5.3.2 各项最终需求对生产的诱发程度分析 |
5.3.3 各部门生产对最终需求依存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结论 |
6.2 对策性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模型方程 |
作者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10)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WTO 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概述 |
一、产业与产业转移的定义 |
二、产业转移的类型 |
三、产业转移的路径 |
四、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期和面临的挑战 |
五、WTO 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概述 |
第二章 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的背景分析 |
一、经济全球化: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 |
二、加入WTO: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的特定背景 |
三、入世之后中国产业转移的新变化 |
第三章 WTO 背景下中国的国际产业承接战略(上)——国际制造业承接战略 |
一、国际制造业转移趋势的新变化 |
二、中国制造业承接的比较优势与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
三、WTO 背景下影响产业转移的货物贸易规则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制造业承接的影响 |
四、WTO 背景下中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战略措施 |
第四章 WTO 背景下中国的国际产业承接战略(下)——国际现代服务业有序承接战略 |
一、服务、服务贸易与服务业转移 |
二、服务业承接对东道国的影响 |
三、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新趋势 |
四、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和承接现状 |
五、中国入世对服务业承接的承诺分析 |
六、WTO 背景下中国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措施 |
第五章 WTO 背景下中国产业的适度外移战略 |
一、从“走出去”到中国产业外移 |
二、中国产业外移的发展现状 |
三、适度外移与过度外移 |
四、WTO 背景下中国企业在产业外移中的权利 |
五、推进WTO 背景下中国产业适度外移的战略措施 |
第六章 WTO 背景下中国的国内产业区域转移战略 |
一、国内产业区域转移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别 |
二、国内产业区域转移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动因差异及目标差异 |
三、中国国内产业区域转移的特征 |
四、入世之后国内产业区域转移政策环境的变化 |
五、WTO 背景下推动国内产业区域转移的战略措施 |
第七章 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的战略重点 |
一、产业创新与产业转移创新 |
二、产业转移创新与自主创新 |
三、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的战略重点 |
四、推进产业转移创新向自主创新演进 |
第八章 汇率变化与产业转移 |
一、中国入世与人民币升值 |
二、日元升值的产业转移教训 |
三、人民币升值的产业转移效应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四、中国加入WTO:对纺织业的冲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 卢灿生. 深圳大学, 2020(11)
- [2]国际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 ——基于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中国实证[D]. 蔡文心. 浙江大学, 2019(12)
- [3]产业视角下中美贸易失衡、结构性冲击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D]. 周金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4]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D]. 徐保昌. 南京大学, 2016(05)
- [5]中欧纺织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D]. 姚博明. 武汉大学, 2012(05)
- [6]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D]. 肖文兴. 湖南农业大学, 2012(11)
- [7]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贸易结构变迁与经济效应研究[D]. 谢锐. 湖南大学, 2011(05)
- [8]基于GVAR模型的产业内生联系与外生冲击分析[A]. 耿鹏,赵昕东. 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9]中国入世后江苏省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演化及其机理分析[D]. 万兴. 东南大学, 2006(04)
- [10]WTO背景下中国的产业转移战略研究[D]. 羊绍武.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