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素质与高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任大路[1](2021)在《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匠精神通常是指工匠卓越的专业技能,以及追求终极目标的态度和信念,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其包括:尊重教师、重视教学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能力;精益求精的创新意识;知行合一的实践行为与精湛技艺的专业品质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教师队伍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待学科,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学术能力、体育能力、道德素质、身心行为等方面。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以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工匠精神与学生能力的本质内涵以及如何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对高校体育学生整体素质的现状进行科学研究;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为建设一支现代化高素质专业化的体育教师队伍注入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回顾了“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深入分析“中国工匠精神”的基本内容,整合了体育领域后备师资队伍的培养方法;寻找工匠的精神和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建设的融合点;梳理了工匠精神与体育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到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科中的应用、学生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从而为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选取了匠品、匠识、匠艺、匠知、匠道、匠心、匠德、匠行8个核心要素。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主要在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四个具体方面实施。(2)对山东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研究结果。体育学生能力的内容是指体育课堂教学、训练、锻炼、竞赛、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是课程教学、体育技能、体育知识和道德心理价值观的综合表现。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各项元素的具备程度进行调查,整体比例为:欠缺1/5,一般3/5,良好1/5。(3)此次研究在对于调查指标具体元素的选取上包括:学科能力,体育素养,教育能力,身心品行4个一级指标;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等16个二级指标;学科教育认知等64个三级指标;此外根据问卷调查确定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各指标重要程度系数Fi>4.0,并对其融合可行性进行分析。(4)学生能力形成机制主要包括:学习动机、课堂教学、课程设置、教育体系、培养目标等;并依据此内容制作调查问卷发放于体育学生、体育教师等调查具备情况及重要程度。(5)在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所采用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国家层面,追寻工匠精神的历史演进与时代发展;社会层面,从学生个体入手,探究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具体理论实践方法。研究得出下列结论:(1)工匠精神融入体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工匠精神与体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内在联系。在学科能力、体育素质、教育能力和身心行为四个具体方面,工匠精神有机地融入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2)在学生能力各项指标元素调查中学生整体具备程度总体表现进行良好,培养学生能力都在一般水平之上。(3)在工匠精神有机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各项指标的重要系数Fi>4.0,即在选取的64个指标元素中重要性程度较高,对于将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过程意义较大。(4)工匠精神对于融入当代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中的具体困境主要包括:一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自主意识相对薄弱;二是迫切需要完善体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与整合路径;三是缺乏明确的精神文化标准。(5)对于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主要包括了8个主要元素以及三个方面的需要;并且要遵循工匠精神融入综合能力培养的原则,分析工匠精神在体育学生技能发展中的具体措施。(6)具体实践过程为:规范科学、尚学求新的匠品;博学强闻、追求卓越的匠识;体育素养:臻艺求学、野蛮体魄的匠艺;求知问真、文明精神的匠知;教育能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匠心;有教无类、尚体重学的匠道;身心品行:明德爱国、忠守敬业的匠德;尊师重教、知行合一的匠行。
毛堂铃[2](2021)在《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体育教师人才需求契合分析》文中提出2019年云南省首次将体育中考分数提至100分,体育教育改革一投石激起千层浪,引来多方报道。此次改革不仅是对云南省中学体育教育的挑战,也是对高校体育教育的一次磨砺。对体育教师来说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毕业后主要走向中学教师岗位,所以如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质量一直都是各高校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对云南省中学体育教师现状、人才需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职业能力、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中学体育教师标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情况、人才需求与教育职业能力等进行契合分析。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体育教师人才需求融合提出建议,希望能对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产生积极影响。并得出结论: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过于空泛,不便于目标达成考核;没有对文件进行详细解读遗漏某些重要信息,多数学校在培养目标中缺乏对“专业能力”维度中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内容的要求;文字性描述内容不够严谨。2、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中学体育课程内容仍以传统运动项目为主,缺乏体育游戏,水上或者冰雪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这几个方面。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理解分析学生、教学策略选择、弹性设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学管理等教育职业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倪保锐[3](2021)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新发展理念,将使核心素养融入教育体系,分布于各学段、学科、课程、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国普通高等师范类院校要落实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进行师资专业化培养,提高师范类专业导出师资的质量,为我国教育事业培养高质量师资队伍、大国良师。对于新时代体育强国理念下的体育教育专业来说,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落实推进素养教育的深入,也是助推体育强国战略的一条路径。教育理念,学科素养,教师理念、教师素养、学生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等一系列要素都面临着调整,我们只有逐层逐一突破,无捷径可寻。田径运动被公认为“运动之母”,它是最原始人类生产生活形成而演化成自今的田径运动,也是世界上最早呈现运动形式的类型,奥运项目最多,终有“得田径者得天下”的美誉,体育教育专业本着培养适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中小学体育事业服务。田径普修课程是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先锋课程,田径普修课程的建设决定着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体育学科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研究,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初步呈现改革内容和体系,为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为田径普修课程的教学大纲修订完善提供依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整体内容简单,不全面,描述不具体,各部分孤立。课程目标过于强调技术学习和理论知识,对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与中小学教学衔接度不高,缺乏师范生内涵建设的课程思政内容。(2)研究发现当前的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课程理念陈旧,重教轻学,偏重于灌输式的教师教、学生学。课程目标偏重技术传授、理论知识学习,教学内容以技术教学为主,项目内容上与中小学教学内容脱离,教学方法相对保守,教学方式传统,很难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调动参与的积极性,考核与评价偏重期末成绩评价,技术考核占比较大,评价主体单一。(3)通过多次咨询专家,进行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和课程体系设计,以问卷的形式收集专家、同行教师、学生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设计的评价,并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施培养与跟踪,最终得到良好的课程目标达成度。(4)结合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和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田径普修课程体系,其中包含目标要素体系、内容要素体系、实施要素体系和评价要素体系,凸显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相互对标的联动课程体系。
张鑫[4](2021)在《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对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10月26日,按照“十三五”规划要求,推进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决定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介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相关情况,要求各高校根据《国家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体育教师的摇篮,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教师的质量。体育教师的质量要想提高,归根结底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体育教育专业首先要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其次又要满足《专业认证》的要求;但这两个标准之间是否存在异同,目前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两个标准,为了吉林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考虑周全。基于此,本论文以《体育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和吉林省所有开设体育教育专业高校的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北华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吉林体育学院),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标准》与《专业认证》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在具体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毕业要求、专业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时间方面存在共性,在基本目标、目标定位、目标评价、实践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之间存在个性。2.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和通化师范学院的培养方案是2020版,倾向于《专业认证》的要求。东北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和通化师范学院在教师教育课程上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不符合《专业认证》;白城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开设课程不符合《国家标准》“7+3”课程要求。3.北华大学、延边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和吉林体育学院的培养方案是2016版或2018版,倾向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吉林体育学院未开设教师教育课程;北华大学教育实践时间不符合两个标准的要求;长春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教师实践时间不符合《专业认证》的要求;北华大学、长春师范大学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7+3”课程。
周琳[5](2020)在《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们体育观念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于体育教师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体育教师的摇篮,肩负着培养体育人才的重任,体操普修课程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学生基本教学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占据着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体育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专门能力,是每一位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教学基本功。尽管中小学体育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但对于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是相一致的。目前,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虽已涵盖了基本体操教学内容,但在其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影响下,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不能较好的满足于时代发展和中小学教学的需要,因此,其教学能力培养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教学实验法,从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和中小学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探寻科学且合理的教学能力培养优化方案,以期为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和体操专项教学技能的提高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优化方案表现为在教学时数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教学内容的选择参考教学大纲要求和中小学教学需求,在原有教学步骤中优化教学能力培养的环节,加大教学实践的开展力度,增加教学能力的考核比例,采用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来评定教学效果,理论考核采用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实践考核为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微课教学与评价。(2)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较低。教学的开展仅关注对学生的动作示范能力和保护与帮助能力的培养,对于动作纠错、课堂组织、动作讲解、动作技术评价、动作创编等能力的重视度不够。考核仅以动作的完成度为标准,缺乏教学实践的考核环节,不能准确的评定学生的教学能力水平。(3)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于中小学的教学需要。体操普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体操和竞技体操,而大多数中小学未开设专门的竞技体操课,两者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存在差异。(4)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与中小学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需求存在差异的原因有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课时少而任务重、缺乏教学实践机会、评价体系不全面。(5)体操普修课程教学除了关注学生动作技术的发展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体操教学能力和体操专项教学技能。按相关教学能力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分为口令运用与队伍调动、保护与帮助、动作示范、动作讲解、课堂组织、动作纠错、动作技术评价、教学应变、教案撰写、徒手操创编、赛事组织与裁判。
刘跃[6](2020)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研究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办法的实施给高校开展专业认证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盐城师范学院作为全国首家通过中学第二级全科认证的试点高校,此背景下对其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以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以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为研究个案,从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实施效果这几个维度,呈现并分析认证背景下当前高校体育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现状与认证理念存在的偏差,探析认证理念下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是如何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融入术科教学改革之中。通过研究得出:(1)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现状与专业认证指导理念仍有偏差,体现在:课程教学理念层面“重教轻学”仍存在;教学目标重技能传授、职业情感培养欠缺;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需求贴合性不强;教学方法保守,学生主体能力不能有效发展;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且评价主体单一。(2)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以认证理念为核心,其术科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特色,体现在:课程理念以师德教育为先,由“教会”学生向学生“会教”转变;教学目标凸显师德培养,关注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内容科学性、基础性并重,综合性、实践性兼顾;教学方法上积极尝试多样化教学,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效果;教学评价向过程性评价方式转变,多元评价主体参与,有效关注学生动态发展,以评促进。
李兆旭[7](2020)在《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研究》文中指出体育在社会生活中兼具“小众”与“大众”性质——以体育为业的人才固然是少数,但每个人都可以让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都与体育人才的主导和参与密不可分。体育学校培养的人才,既是体育行业的基础,又是大众体育的引领者,这就让体育学校具备沟通多种研究视角的可能性。体育学校的经营管理和教学工作,是体育学科和体育行业发展状况的典型样本;体育学校与政府、民众的关系,又反映着民国时期体育文化的特质、发展路径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状况。为进一步梳理有关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史实,展现中国体育行业的专业化、近代化进程,并更准确地评价中国近代体育学校的历史地位及历史作用,本论文分五章、两部分研究了民国时期的体育学校。第一部分由第一、二、三章组成,分别从起源、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三方面入手,呈现近代体育学校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中国人自主兴办的体育学校和西方人在华培养体育人才的工作,是体育学校在中国的两大起源。两者均认同体育兼具锻炼身体和塑造精神的意义,因此都迫切希望大量培养体育教师。两类体育学校在竞争中,共同塑造了以自然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体育教师为首要目标,理论学科与运动训练相结合,融入中国传统体育元素的体育专业教育模式。体育学校日后遇到的诸多问题,也在起步阶段初露端倪。第二章分别探讨了公立体育学校和私立体育学校的经营管理状况。1929年前,公立体育学校的发展相对迟缓,而私立体育学校深受五四时期民族主义和平民教育思潮的影响,成为培养体育人才的主要力量。从1929年起,南京国民政府的体育政策日益积极,辐射全国的公立体育学校系统初现雏形。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加强了对私立体育学校的约束,私立体育学校被纳入体育师资训练系统。但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私立体育学校大受打击,公立体育学校成为体育学校的主体。第三章探究了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以训练体育师资为宗旨和首要目标,培养文化素质全面,体育理论扎实,运动技能优秀,实务能力突出的体育人才,是体育学校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此,体育学校在招生、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毕业就业各环节,探索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并采取了多种手段,希望将人才培养机制的效能最大化,但效果并不理想。体育学校的产生、经营和教学活动,既体现了近代体育学的学科建设成果,也反映了民国时期体育事业总体孱弱的现实。第二部分由第四、五章组成,探究近代体育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并从体育视角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轨迹。其中,第四章探讨了体育学校中的武术教学,认为武术成为近代体育的重要项目,既是以西方体育学科衡量和改造中国传统体育的结果,也是在民族主义话语下与西方对抗的实践。在“西方近代体育化”和“民族化”的双重追求下,专业学校武术成为了一门自成体系的,技术和理论兼备的“学问”,但是,仅凭近代专业学校武术,尚难以充分完成传承、发展武术的重任。第五章延续了过往学者关于体育对女性的身体改造,以及体育与妇女解放关系的探讨,认为近代女子体育专业教育一方面以“体育救国”的追求打破和否定了传统意义上“柔弱无力”的文雅,另一方面又定义了健康柔美的“文雅”,两者表现形式截然不同,但内核一脉相承,都认为女子应阴柔委婉,女性应弱于男性。性别刻板印象的推翻与重建,既刺激和保护了女子体育的初步发展,客观上在体育行业内创造了女子专属的空间。又严重限制了女体育从业者的从业方向和上升空间。民族主义在体育专业教育中的支配地位,似乎与自然体育思想的主流地位相悖;实质是民族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对立统一。因为自然体育提升身体素质的目标仍然与“体育救国”相一致,其引入的近代竞技体育项目,不仅为传统体育的改造提供了样板,甚至也成为了证明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的重要方式。因此,自然体育思想虽然在价值观上与“体育救国”存在差异,但仍能与“体育救国”并行不悖。
丁久晟[8](2020)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体育教育专业成立至今已为我国培养了众多体育人才尤其是培养了大批体育教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开始青睐专业较强且综合素养较高的学生。《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呼应和贯彻了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重视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方面的综合培育,为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提升国际人才竞争力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参考。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并整理了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宁波大学、苏州大学、吉首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文理学院、湘南学院共12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的资料,在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基础上,运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系统理论分析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核心素养理论视角下提出优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结论如下:(1)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中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定位是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主流类型。培养规格方面,高校在素养类知识、基本素质、基本能力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则体现了多样化的特点。课程设置方面,必修课学分比例偏高、选修课偏低,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偏低,创新创业课程、人文课程、健康课程开设不足。实践教学方面,社会实践不足,教育实习和论文设计等环节时间安排几乎一致。(2)培养目标内容上未能反映“全面性”、定位模糊;培养规格素养类知识要求不够,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素质要求缺乏学会学习素养与国际视野、能力要求忽略部分基本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体现传统教学思维、通识课程缺乏人文课程与创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缺乏健康教育课程;社会实践环节不足,阻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时间安排欠合理,实践创新素养和科学精神素养培育不够。(3)核心素养视域下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以下优化对策:制定“口径多元”的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层次分明”的培养规格,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增设人文课程、创新课程与健康类课程,注重对本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开展“多样合理”的实践环节,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
赵家俊[9](2020)在《北极阁下育师心:国立东南大学与中央大学教育学科(1921-1937)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南京大学在民国时期前身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1921至1937年作为南京大学前身的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时期教育学科人才培养实践的研究,总结这一时期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当代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一流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借鉴。对东大、中大各个时期教育学科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沿革的梳理有助于为人才培养实践的研究提供背景参考。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8年设立教育专修科,成为南京大学教育学科办学历史上的两大支柱科系之一。国立东南大学组设为教育科,组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改国立中央大学,教育科改设为教育学院建制,系科得到进一步扩充,1932年最终形成教育系、心理系、体育科、艺术教育科、卫生教育科“两系三科”的格局并保持稳定,直至1938年改设师范学院。国立东南大学时期,初步形成了教育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郭秉文、陶行知引领下教育科以“训练研究人才、培养师资及行政人员”为培养目标,着重选拔具备教学经验的学生,聘任留美师资开设优质课程,采取通专结合的选课制,实行“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方式,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培养出一大批一流教育家,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中的关键力量。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时期,教育学科培养“贯通型教育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完善和发展。中大教育学系继承东大教育科的教育理念,进一步细化人才培养目标为“一培养教育研究人才;二培养师范学校及中学教师;三培养教育行政人员”,进一步细化人才培养范围,课程设置秉持循序渐进和通专结合原则,延续选课制和主辅系制,采取强调“贯通教学”的人才培养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贯通教育学原理和专门学科知识,贯通理论知识与教学科研的实践经验,实行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周到的就业推荐服务以保障培养质量。经过几年的积累中大教育学院教育学系的人才培养工作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培养出教育界各个领域的领军者。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一种特定的教育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得以确立。以培养贯通型教育家为理念,以培养师资、教育行政人才和教育学研究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注重通才与专才的平衡、教育学与特定学科的结合,培养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以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为保障,以优质师资队伍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制模式,这一模式以通专平衡、学实贯通、科教融合为特点。对当代一流人才培养的启示有:明确目标定位,树立“贯通型”人才的培养理念;突出综合优势,优化通专平衡的课程结构;坚守学术传统,强化科教融合的培养方式。
陶恩海[10](2020)在《民国时期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研究(1929-1937)》文中研究指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体育场,不仅是社会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体育活动的实际组织者,所以它既是一个体育名词概念,又是一个体育组织概念。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是省立公共体育场工作的主要负责人,该群体在任期间为地方和全国体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对该群体的研究首先可以勾画该群体的整体形象,为他们提供历史话语言说,弥补该研究的缺失;其次可以从历史人物群体研究的视角窥探民国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丰富民国体育史的研究;最后以史为鉴,为当下体育事业提供借鉴意义。采用文献资料、历史学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民国1929—1937年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进行研究,选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及《勤奋体育月报》记录的共20位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为样本,通过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体育学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以及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搜集与本研究相关的民国时期体育期刊、书籍、档案、地方志等资料,开展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历史特征:(1)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多在籍贯所在地省份任此职务;(2)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均为男性;(3)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多具有体育专业背景;主要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体育专修科、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体育专修科及其他体育专门学校;(4)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多为专修科学历;(5)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任职场长前在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主要的工作历程为:体育教员或运动员——地方或全国体育的重要参与者(地方或全国体育精英)——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6)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任职期间多身兼数职,成为各省体育事业的重要决策者和参与者,社会地位逐渐增强;成为地方或全国体育事业的重要人物。二、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任职期间的主要工作实绩:(1)参与或领导筹建省立公共体育场;(2)制定规章制度指导本场事业,引领全省社会体育事业发展;(3)组织民众业余运动会,引起民众体育兴趣;(4)领导、组织地方竞技体育工作;(5)举办民众体育训练班、体育会,指导与组织民众参与锻炼;(6)开办体育师资培训班、体育师范学校,培养体育师资;(7)创办期刊、发表文章与专着促进体育事业交流;(8)赴国外考察、介绍国外体育经验。三、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任职期间体育工作思路:(1)强调体育具有健身、教育等多种功能;(2)提出体育与国家兴亡有重要关系;(3)主张体育全民化;(4)认为运动会是普及体育的重要方式;(5)认为学校体育对推广民众体育具有重要作用;(6)推崇以科学方法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四、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的成长历程、工作实践与思路也为当下体育事业提供了历史镜鉴:(1)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是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2)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是体育人的行动指南;(3)体育人当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4)立足基本国情,借鉴融合国外体育发展模式;(5)利用与时俱进的方式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同时建议从个案角度对各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的体育实践与体育思想进行深度挖掘,丰富民国体育人物的研究。
二、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素质与高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素质与高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认知 |
2.1.1 “工匠”的定义 |
2.1.2 工匠精神的概念内涵研究 |
2.1.3 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 |
2.1.4 高校工匠精神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 |
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研究综述 |
2.2.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概念研究 |
2.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评价研究 |
2.2.3 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
2.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研究综述 |
2.3.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概念内涵研究 |
2.3.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研究 |
2.3.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评价研究 |
2.4 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工匠精神与能力培养调查分析 |
4.1.1 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分析 |
4.1.2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现状调查分析 |
4.1.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元素重要程度调查分析 |
4.1.4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形成机制分析 |
4.1.5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融合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
4.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理论分析 |
4.2.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
4.2.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意蕴 |
4.2.3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分析 |
4.3 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实践分析 |
4.3.1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现实需求 |
4.3.2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理论原则 |
4.3.3 工匠精神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在联系 |
4.3.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
4.4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实践融合策略 |
4.4.1 传于“文”——文化传承 |
4.4.2 立于“气”——社会价值风气引领 |
4.4.3 形于“学”——学校教育实践 |
4.4.4 精于“教”——教学过程渗透 |
4.4.5 成于“人”——学生自我学习结果化 |
4.5 工匠精神融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机制保障 |
4.5.1 政策保障,传承有据 |
4.5.2 制度建设,推行有力 |
4.5.3 价值导向,榜样引领 |
4.5.4 完善机制,评价科学 |
4.5.5 教育投入,言传身教 |
4.5.6 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体育教师人才需求契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依据 |
1.2.1 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导向 |
1.2.2 以中学体育人才需要为标准 |
1.3 选题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体育教育人才培养 |
2.1.2 契合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
2.2.2 国外中学体育发展现状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研究 |
2.3.2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
2.3.3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研究 |
2.3.4 关于中学体育人才需求研究 |
2.3.5 关于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与中学体育人才需求问题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云南省中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现状 |
4.1.1 云南省中学体育教师师资来源情况 |
4.1.2 云南省中学体育教师职称情况 |
4.1.3 云南省中学体育教师专项特长情况 |
4.2 云南省中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需求研究 |
4.2.1 云南省中学体育教师学历需求 |
4.2.2 云南省中学体育教师人才类型需求 |
4.2.3 云南省中学体育教师教育职业能力需求 |
4.2.4 云南省中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需求 |
4.2.5 云南省中学体育教师未来2 年招聘计划 |
4.3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职业能力调查研究 |
4.3.1 教学设计能力 |
4.3.2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 |
4.3.3 教学表达与示范能力 |
4.3.4 教学交往能力 |
4.3.5 教学管理能力 |
4.3.6 教学研究创新能力 |
4.3.7 教育职业能力总结 |
4.4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体育教师人才需求契合分析 |
4.4.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体育教师人才需求目的性契合 |
4.4.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体育教师人才需求联系性契合 |
4.4.3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体育教师人才需求约束性契合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体育教师人才需求的契合分析》(用人单位问卷) |
附录 B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体育教师人才需求的契合分析》(实习指导老师) |
附录 C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体育教师人才需求的契合分析》(教育实习学生问卷) |
附录 D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体育教师人才需求的契合分析》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政策文件的重视 |
1.1.2 落实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师范院校未来的责任与义务 |
1.1.3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梳理 |
2.1.1 师范类专业认证 |
2.1.2 体系 |
2.1.3 课程体系 |
2.1.4 田径普修课程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
2.2.3 课程体系相关研究 |
2.2.4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相关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个案研究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实地调查法 |
第4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理论研究 |
4.1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理论依据 |
4.1.1 实用主义课程论 |
4.1.2 要素主义课程论 |
4.1.3 结构主义课程论 |
4.1.4 人文主义课程论 |
4.1.5 实践主义课程论 |
4.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
4.2.1 合理性原则 |
4.2.2 可行性原则 |
4.2.3 目标定位精准性原则 |
4.2.4 毕业要求衔接性原则 |
4.3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改革的功能 |
4.3.1 诊断功能 |
4.3.2 改进功能 |
4.3.3 激励功能 |
4.4 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学教育认证标准解读 |
4.4.1 培养目标 |
4.4.2 毕业要求 |
4.4.3 课程与教学 |
第5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现实依据 |
5.1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分析 |
5.1.1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目标分析 |
5.1.2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分析 |
5.1.3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实施分析 |
5.1.4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评价分析 |
5.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5.2.1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理念现状分析 |
5.2.2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现状分析 |
5.2.3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
5.2.4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
5.2.5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评价现状分析 |
第6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改革思路 |
6.1 健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设置 |
6.2 充实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 |
6.3 创新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实施 |
6.4 完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考核与评价 |
第7章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实证研究 |
7.1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构建 |
7.1.1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 |
7.1.2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的确立过程 |
7.1.3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整体框架设计 |
7.1.4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整体框架设计的结果与分析 |
7.2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建设 |
7.2.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目标与原目标对比分析 |
7.2.2 注重课程培养目标与师范专业认证标准对接 |
7.2.3 侧重课程培养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对应 |
7.3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内容设置 |
7.3.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内容与原内容对比分析 |
7.3.2 注重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 |
7.3.3 侧重实训内容设置 |
7.4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实施 |
7.4.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实施与原实施对比分析 |
7.4.2 注重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
7.4.3 侧重实训内容的实施 |
7.5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评价体系 |
7.5.1 改革田径普修课程评价与原评价对比分析 |
7.5.2 注重课程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
7.5.3 侧重课程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
第8章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
8.1 知识目标达成度 |
8.2 技能目标达成度 |
8.3 情感目标达成度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调查问卷效度检验表 |
附录 B:教师问卷 |
附录 C:学生问卷 |
附件D:教师访谈提纲(教学现状) |
附录 E:学生成绩表 |
附录 F:教学技能考核评委打分表 |
附录 G:学习自评/互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对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教师质量提高的迫切需要 |
1.1.2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要求 |
1.1.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 |
2.2 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相关研究 |
2.2.1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究现状 |
2.2.2 体育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究现状 |
2.2.3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综述评价 |
2.3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教师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
2.3.2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
2.3.3 国外体育类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
2.3.4 我国体育类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 |
2.3.5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综述评价 |
2.4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研究 |
2.4.1 各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现状 |
2.4.2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现状 |
2.4.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综述评价 |
2.5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文本分析法 |
3.2.3 个案研究法 |
3.2.4 比较分析法 |
3.2.5 归纳总结法 |
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体育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对比分析 |
4.2 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2.1 白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2.2 北华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2.3 长春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2.4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2.5 吉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2.6 吉林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2.7 通化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2.8 延边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对比分析 |
4.3 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对比分析 |
4.3.1 师范类院校对比 |
4.3.2 综合类大学对比 |
4.3.3 体育类院校分析 |
4.4 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出入及可能的原因 |
4.5 对吉林省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建议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政策引领下学校体育的发展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要求 |
1.1.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要求 |
1.1.3 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概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外研究现状 |
1.3.4 小结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教学实验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分析 |
3.1.1 培养的过程——育身价值 |
3.1.2 培养的结果——育能价值 |
3.1.3 习惯的养成——育心价值 |
3.2 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
3.2.1 教学内容的设置层面 |
3.2.2 教材教法的应用层面 |
3.2.3 教学技能的培养层面 |
3.2.4 学习成果的评价层面 |
3.3 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3.3.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中小学教学需求的差异 |
3.3.2 教学能力的培养与中小学教学需求的差异 |
3.4 湖南省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教学形式单一 |
3.4.2 教学课时少而任务重 |
3.4.3 缺乏教学实践机会 |
3.4.4 评价体系不全面 |
3.5 湖南省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优化方案的设计 |
3.5.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施 |
3.5.2 技术动作的教学与考核 |
3.5.3 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考核 |
3.5.4 平时成绩的追踪与评定 |
3.5.5 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考核 |
3.6 湖南省体教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方案的实证分析 |
3.6.1 实验方案 |
3.6.2 实验结果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4.3.1 不足之处 |
4.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附录八 |
附录九 |
附录十 |
附录十一 |
致谢 |
(6)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研究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教师教育日趋重视 |
1.1.2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
1.1.3 专业认证制度的重要性凸显 |
1.1.4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1.2 文献综述 |
1.2.1 师范类专业认证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2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1.2 后现代课程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师范类专业认证 |
2.2.2 术科 |
2.2.3 教学改革 |
3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对比分析法 |
3.3 研究思路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专业认证背景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现状分析 |
4.1.1 术科课程教学理念分析 |
4.1.2 术科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
4.1.3 术科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
4.1.4 术科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
4.1.5 术科课程教学评价分析 |
4.2 专业认证背景下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分析 |
4.2.1 教学理念变化分析 |
4.2.2 教学目标改革分析 |
4.2.3 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
4.2.4 教学方法改革分析 |
4.2.5 教学评价改革分析 |
4.2.6 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
4.3 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经验 |
4.3.1 以学生为本,革新课程理念 |
4.3.2 以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为准绳,调整课程教学目标 |
4.3.3 以产出为导向,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
4.3.4 以学生为中心,科学选择教学方法 |
4.3.5 以持续改进为原则,完善教学评价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四 相关政策文件及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
(7)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一) 近代中国体育史研究 |
(二) 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史研究 |
三、研究简介 |
(一) 主要概念界定及研究目标 |
(二) 基本史料和研究方法 |
(三)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起源 |
一、中国人自办体育学校:以中国体操学校为中心 |
(一) 自办体育学校的动机 |
(二) 中国体操学校、中国女子体操学校的办学实践 |
二、外国人在华兴办体育学校:以基督教青年会为中心 |
(一) 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在华体育人才的动机 |
(二) 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的兴衰 |
(三) 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的训练方式 |
(四) 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与中国体育事业 |
四、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经营管理 |
一、私立体育学校 |
(一) 五四时期的“私立体育学校热” |
(二) 经营私立体育学校的困难 |
(三) 私立体育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以办学资质争议为中心 |
二、公立体育学校 |
(一) 1903~1929年:公立体育学校的缺位 |
(二) 1929~1937年:起步与初步发展 |
(三) 1937~1945年:整理与扩张 |
(四) 1945~1949年:不正常的“常态” |
三、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 |
一、招生制度 |
(一) 普通招生:体育学校选材标准分析 |
(二) 保送招生:学校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互动 |
二、课程体系 |
(一) 体育学课程 |
(二) 其它课程 |
三、课外活动 |
(一) 运动技能的展示和检验 |
(二) 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的拓展 |
四、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保障措施与实际成效 |
(一) 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措施 |
(二) 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 |
五、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中的传统体育教学:以专业学校武术为中心 |
一、专业学校武术的兴盛及其发展动力 |
(一) 专业学校武术的兴盛 |
(二) 专业学校武术的发展动力:中小学全面推广学校武术 |
二、专业学校武术的建构 |
(一) 对西方近代体育学的顺应 |
(二) 建设“中国式体育学”的尝试 |
三、专业学校武术的成效和局限 |
四、小结 |
第五章 民国体育学校中的女子体育专业教育 |
一、女子体育专业教育的出现与发展 |
(一) 近代精英阶层对女子体育的提倡 |
(二) 女性自觉投入体育事业 |
二、女子体育专业教育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
(一) 与男性平分秋色的运动健将 |
(二) “健康而温柔”的新女性美 |
三、女子体育专业的就业情况 |
(一) 女性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
(二) 女性体育从业者受到的束缚 |
四、小结 |
结语:多重视角下的体育史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民国体育学校简称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8)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是落实我国“立德树人”教育精神的根本举措 |
1.1.2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
1.1.3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核心素养 |
2.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3 系统理论 |
第三章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
3.1 学校基本情况 |
3.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
3.2.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内容 |
3.2.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定位 |
3.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
3.3.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要求 |
3.3.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素质要求 |
3.3.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能力要求 |
3.4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
3.4.1 课程学分比例与课程结构 |
3.4.2 通识教育课程 |
3.4.3 专业核心课程 |
3.5 实践教学 |
3.5.1 主要实践环节 |
3.5.2 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 |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培养目标内容单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
4.1.1 内容上未能反映“全面性” |
4.1.2 人才培养类型定位模糊且欠精准 |
4.2 培养规格要求不具体,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
4.2.1 素养类知识要求不够,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
4.2.2 专业素质要求矛盾,基本素质缺乏学会学习素养与国际视野 |
4.2.3 能力要求忽略部分基本能力的培养 |
4.3 课程设置体现传统教学思维,缺少部分课程的开设 |
4.3.1 课程结构不合理,体现传统教学思维 |
4.3.2 通识课程固定化,缺乏人文课程与创新课程 |
4.3.3 专业核心课程未能体现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缺乏健康教育课程 |
4.4 实践环节中社会实践不足,实践内容和时间有待完善 |
4.4.1 社会实践环节不足,阻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 |
4.4.2 实践内容和时间待完善,导致学生实践创新素养和科学精神素养培育不够 |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对策 |
5.1 制定“口径多元”的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
5.2 设计“层次分明”的培养规格,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
5.3 增设人文课程、创新课程与健康类课程,注重对本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
5.4 开展“多样合理”的实践环节,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2 基层中小学专家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北极阁下育师心:国立东南大学与中央大学教育学科(1921-1937)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设计 |
第一章 民国前期历史背景与东大中大教育学科发展 |
第一节 民国前期的历史背景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与《师范教育令》颁布 |
二、“高师改大”与南高东大合并 |
三、改组中大与《大学组织法》出台 |
第二节 国立东南大学与中央大学教育学科发展 |
一、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校设科 |
二、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科形成 |
三、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成立 |
小结 |
第二章 国立东南大学教育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初成 |
第一节 国立东南大学教育学科人才培养实践 |
一、培养目标:“第一流的教育家” |
二、课程设置:通专平衡 |
三、培养方式:“教学做合一” |
四、教学管理制度:严格选拔 |
第二节 国立东南大学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的成果分析 |
第三章 中央大学教育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成熟 |
第一节 中央大学教育学系人才培养实践 |
一、培养目标:改进教育之专业人才 |
二、课程设置:“学理与实际兼重” |
三、培养方式:贯通“教学” |
四、教学管理制度:全面保障 |
第二节 中央大学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的成果分析 |
第四章 国立东南大学与中央大学教育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 |
第一节 东大中大教育学科(1921-1937)人才培养模式 |
一、贯通型教育家的培养理念 |
二、培养模式 |
三、模式特点 |
第二节 东大中大教育学科(1921-1937)人才培养模式启示 |
一、明确目标定位,树立贯通型人才的培养理念 |
二、突出综合优势,优化通专平衡的课程体系 |
三、坚守学术传统,强化科教融合的培养方式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民国时期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研究(1929-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民国时期公共体育场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民国时期群体的研究 |
1.2.3 关于民国时期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的个案研究 |
1.2.4 既有研究评述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2 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的历史特征 |
2.1 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的基本信息特征 |
2.1.1 多在籍贯所在地省份任职 |
2.1.2 多为青年男性 |
2.1.3 多具有体育专业背景 |
2.1.4 学历层次呈橄榄型分布 |
2.2 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任职场长前工作经历特征 |
2.2.1 多有学校体育任职经历 |
2.2.2 部分场长有校长任职经历 |
2.2.3 部分场长有运动员经历 |
2.2.4 多在地方或全国体育事业中负责重要工作 |
2.3 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任职期间兼职情况特征 |
2.3.1 多任省教育厅体育督学 |
2.3.2 担任国家级、地区级、省级各类体育委员会委员 |
3 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的工作实绩 |
3.1 参与或领导筹建省立公共体育场 |
3.2 制定规章制度指导本场事业,引领全省社会体育事业发展 |
3.3 组织民众业余运动会,引起民众体育兴趣 |
3.4 领导、组织、参与地方竞技体育工作 |
3.5 举办民众体育训练班、体育会,指导与组织民众参与锻炼 |
3.6 开办体育师资培训班、体育师范学校,培养体育师资 |
3.7 创办期刊、发表文章与专着促进体育事业交流 |
3.8 赴国外考察、介绍国外体育经验 |
4 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任职期间工作思路 |
4.1 强调体育具有健身、教育等多种功能 |
4.2 提出体育与国家兴亡有重要关系 |
4.3 主张体育全民化 |
4.4 认为运动会是普及体育的重要方式 |
4.5 认为学校体育对推广民众体育具有重要作用 |
4.6 推崇以科学方法传承民族传统体育 |
5 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研究对当下的启示 |
5.1 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是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
5.2 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是体育人的行动指南 |
5.3 体育人当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 |
5.4 立足基本国情,借鉴融合国外体育发展模式 |
5.5 利用与时俱进的方式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传承 |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素质与高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工匠精神融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研究[D]. 任大路.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学体育教师人才需求契合分析[D]. 毛堂铃.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 倪保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对吉林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研究[D]. 张鑫. 吉林体育学院, 2021(02)
- [5]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优化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周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研究 ——以盐城师范学院为个案[D]. 刘跃.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1)
- [7]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研究[D]. 李兆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8]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研究[D]. 丁久晟.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4)
- [9]北极阁下育师心:国立东南大学与中央大学教育学科(1921-1937)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赵家俊. 南京大学, 2020(03)
- [10]民国时期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研究(1929-1937)[D]. 陶恩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