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激素在保护地蔬菜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娜[1](2021)在《外源褪黑素缓解黄瓜幼苗吡虫啉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文中提出在设施栽培生产中,高温高湿的环境造成黄瓜(Cucumis sativus L.)植株病虫害频发,在防治过程中农药施用量大、种类多,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污染环境,甚至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褪黑素(Mel)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调节物质,在响应逆境胁迫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目前,关于Mel在植物农药降解代谢方面鲜有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外源Mel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IMD)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As A-GSH循环、氮代谢、营养元素吸收以及转录组学的影响,探究外源Mel对IMD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理和分子调控机制,为设施黄瓜栽培中减轻IMD药害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2.75mM-IMD显着抑制了黄瓜植株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含量(Chl),影响了黄瓜幼苗的正常生长;外源根施50μM Mel显着提高了黄瓜幼苗气孔开放程度,降低了MDA含量,增加了叶绿素含量,有效缓解了IMD胁迫对植株造成的光合与膜损伤,并增加了黄瓜幼苗根系和叶片中的Mel含量,加速了IMD的降解。2.外源Mel显着提高了IMD胁迫下黄瓜幼苗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 L)及光系统II实际光量子产额(ΦPSII)。同时,外源Mel处理有助于修复IMD胁迫对叶片叶绿体结构造成的损伤,显着减少了嗜锇颗粒数量,维持了类囊体结构的相对完整。此外,外源Mel使叶片中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和果糖1,6-二磷酸酶(FBP)活性显着提高2.4%和38.9%,减轻了IMD胁迫对叶片造成的光合损伤;并通过降低果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生物合成,维持黄瓜幼苗正常的碳代谢和渗透调节过程。3.外源Mel显着抑制了IMD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O2·-)的积累,提高了叶肉细胞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催化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还原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再生成;同时,Mel还增强了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接受GSH生成的电子,使脱氢抗坏血酸(DHA)还原生成抗坏血酸(As A),提高了As A-GSH循环系统清除自由基的效率,增强了黄瓜幼苗的ROS清除能力,进而缓解了IMD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另外,Mel显着诱导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及其编码基因GST1、GST2、GST3的表达,从而促进IMD的降解代谢,维持了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稳态。4.外源Mel明显改善了IMD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氮同化过程中的相关酶—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 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的活性,维持了植株对养分的正常吸收。同时,外源Mel促进了IMD胁迫下黄瓜幼苗根、茎、叶中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微量元素(锌、铁、锰)的吸收,且在根系中的促进效果最为显着。5.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共有304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处理后的黄瓜叶片中得到鉴定。其中与IMD-Mel+IMD对比组合中有523个差异基因上调表达,118个下调表达。Gene Ontology(GO)分析表明大多数DEGs被注释到过渡金属离子结合、膜组件和次生代谢过程。Kyoto Encylopeid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主要涉及谷胱甘肽代谢、MAPK信号通路-植物、苯丙氨酸代谢、植物激素转导和植物-病原互作。对GO和KEGG项中DEGs进一步分析发现,外源Mel可能通过调控漆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呼吸爆发氧化酶同源蛋白、细胞色素P450基因、WRKY转录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乙烯响应因子、b HLH转录因子和MYC2转录因子等基因的表达促进黄瓜幼苗体内IMD降解。综上所述,外源Mel通过维持黄瓜幼苗光合系统稳定、调控氧化还原稳态、促进养分吸收以及诱导抗逆基因的表达,提高黄瓜幼苗对IMD的耐受性。本研究为设施黄瓜栽培中减轻农药药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韩杜斌[2](2021)在《蓝光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及对黄瓜抗虫性诱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生物安全和生物多样性造成的严重危害性日益凸显,以非化学防控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防控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昆虫的趋光性防控农业害虫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但随着诱虫灯的广泛使用,人们发现诱虫灯在诱杀害虫的同时,对天敌昆虫和他非靶标中性昆虫的误杀也越来越明显,即使诱虫灯具有天敌逃逸系统。烟粉虱是设施黄瓜上的重要害虫之一,为害严重时常导致黄瓜减产,甚至造成毁棚绝收。本文筛选对烟粉虱具有驱避作用的光,探讨驱虫光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及对主栽蔬菜的诱导抗虫性机制,为黄瓜烟粉虱的绿色防控提供新的手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RGB值与虚拟波长的关系,在计算机上模拟不同波长的颜色,筛选对烟粉虱有驱避作用的敏感颜色,在此基础上,研究黄色、绿色和蓝色光复合处理对设施黄瓜烟粉虱种群的影响。研究发现,波长为470 nm的蓝色光对烟粉虱成虫的驱避作用最强,而黄色和绿色对烟粉虱有较强的诱集作用。分别在黄光和绿光环境中加入蓝光,烟粉虱对黄光(68.00%)和绿光(56.00%)的选择率分别提高33.33%和16.67%;而在黄色光和绿色光共存的环境中加入蓝色光,烟粉虱对黄色光的选择率提高到70.00%,显着高于对绿色光的选择率(24.00%)。直射光与透射光驱避试验表明,相同光强和光照时间下直射光较透射光的驱避作用强,1200 Lux的蓝光直射烟粉虱5 min后,烟粉虱的虫口减退率为77.70%,比透射光高17.40%,1750Lux的蓝光直射2min后,虫口减退率41.20%,比透射光高10.60%。2、在盆栽和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蓝光对黄瓜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结果发现,蓝光照射对苗期盆栽黄瓜叶片上的烟粉虱也有较好的驱避作用,100 Lux蓝光照射5 h后,烟粉虱成虫的校正虫口减退率达到88.5%。在大棚黄瓜田放置蓝光灯带发现,蓝光照射后黄瓜上烟粉虱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并且随着光照射时间的延长,烟粉虱的数量有明显的下降,光照射6 d后烟粉虱的校正虫口减退率达到92.76%;在开启蓝光前先开黄光,30 min后打开蓝光关闭黄光,发现蓝光和黄光联合使用可以增强对黄瓜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处理10、20、30 d后,黄瓜叶片上烟粉虱校正虫口减退率较不开黄光分别提高了 13.80%、19.17%、15.10%。蓝光对烟粉虱成虫的驱避作用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呈正相关,光照强度越大、照射时间越长,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越强。直接驱避试验表明,光照强度越大、照射时间越长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越强;相同光强和光照时间下直射光较透射光的驱避作用强,1200Lux的蓝光直射烟粉虱5min后,烟粉虱的虫口减退率为77.70%,比透射光高17.40%,1750Lux的蓝光直射2 min后,虫口减退率41.20%,比透射光高10.60%。3、在室内用蓝光照射盆栽黄瓜,研究蓝光对黄瓜体内可溶性糖、游离蛋白、氨基酸等初生代谢物质和总酚、类黄酮等次生代谢物质及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蓝光每天照射8 h,黄瓜叶片中可溶性糖、游离蛋白、总酚、类黄酮分别比对照增加了70.80%、50.00%、48.30%、81.80%,脯氨酸比对照下降了 129.50%;与烟粉虱抗性相关的挥发物反式-β-法尼烯、反式-2-己烯醛、顺式-4-庚烯醛、反式β-罗勒烯、D-香芹酮、长叶烯和3-蒈烯分别比对照上升1.60倍、9.90倍、7.00倍、1.70倍、142382811.50倍、3.00倍和10665412.50倍;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分别较对照提高75.00%、130.60%、22.40%、51.70%;蓝光每天照射8 h,烟粉虱从卵到成虫羽化的历期较对照延长4.00%,并且随着蓝光照射时间的延长,烟粉虱发育历期延长。4、利用GC-MS进一步分析蓝光照射对黄瓜叶片的挥发性物质和次生代谢物的变化发现,黄瓜叶片中对烟粉虱具有诱集作用的第一主成分3-己烯-1-醇含量随蓝光照射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蓝光处理后,共检测到代谢物质389种,其中23种物质呈上升趋势,15种物质呈下降趋势,叶片中新出现17种代谢物。酮类、烯烃类等对烟粉虱有驱避作用的物质含量都显着上升。蓝光照射对黄瓜的代谢途径也有显着影响,试验发现24条代谢通路出现了显着变化,其中包括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碳代谢、氨基酸的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单萜类生物合成、倍半萜和三萜类生物合成等7条与烟粉虱抗虫性密切相关的通路。5、反式-2-己烯醛在促进黄瓜对烟粉虱的驱避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调控反式-2-己烯醛表达的相关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相关筛选和基因沉默处理,根据沉默前后挥发物的表达水平和嗅觉反应测定结果明确反式-2-己烯醛的调控基因。研究发现,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hydroperoxide lyase,HPL)影响黄瓜叶片反式-2-己烯醛的合成。蓝光照射时间与黄瓜叶片中HPL活性呈正相关,蓝光处理8 h后HPL酶活性(0.092 U)是对照(0.0694 U)的143.75%。蓝光照射对HPL起关键调控作用的是HPL-9/13基因,其变化趋势与HPL酶的变化趋势一致。通过对该基因的RNAi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获得两株转化黄瓜苗,沉默效率达到88.00%。通过对RNAi黄瓜苗叶片的GC-MS测定,发现RNAi黄瓜苗的反式-2-己烯醛的挥发量(0.12%)比对照(1.56%)低92.31%。嗅觉实验也发现,烟粉虱成虫对RNAi黄瓜苗(68.00%)的选择率比对照(32.00%)高1.13倍。结果表明,HPL-9/13基因与黄瓜对烟粉虱的抗性相关。
于梦竹[3](2020)在《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产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种植面积约1.8万公顷。伴随着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时间的延长,设施蔬菜生产区各种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目前化学药剂防治是主要的防治手段,加之种植户缺乏科学用药的相关知识,导致盲目用药现象普遍发生,不仅严重影响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造成蔬菜和土壤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为了促进瓦房店市设施蔬菜健康有序的发展,科学指导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生产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计划,提高防控效果,作者通过走访调研、查阅资料和田间试验,对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蔬菜品种结构和病虫害发生种类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在示范区进行示范,总结了实用的绿色防控技术,提出了适用于瓦房店市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以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和豆科为主,茄科作物主要有番茄、辣椒、茄子,葫芦科有黄瓜、葫芦瓜,十字花科有油菜、白菜,豆科的四季豆、豇豆、芸豆等。通过20172019年对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的调查,共调查鉴定了77种病虫害,其中番茄28种、茄子10种、辣椒12种、菜豆8种、黄瓜19种,同时明确了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并且对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在蔬菜病害方面,番茄灰霉病、番茄叶霉病、番茄根结线虫病、辣椒病毒病和黄瓜霜霉病等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应作为重点防控的病害;在蔬菜虫害方面,斑潜蝇、温室白粉虱、蓟马和蚜虫是瓦房店市设施蔬菜虫害防控的重点。2.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了105亿cfu/g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黄瓜灰霉病和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最高分别可达80.48%,91.59%和88.71%,对作物安全无药害;0.5%香菇多糖水剂18.75g/hm2和26.25g/hm2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22%和76.27%;0.5%香菇多糖水剂有效成分用量26.25g/hm2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为78.90%,可作为生产无公害番茄和辣椒防治病毒病的首选药剂。在温室内施用复合微生物酵素,对防治辣椒根腐病具有明显效果,在苗期至初花期防效达82.92%,在辣椒定殖时采用100倍药液灌根的方法进行施药,药液用量350 m L/株。丽蚜小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明显差异,在温室白粉虱始发期放蜂,最佳放蜂数量为225000和300000头/hm2,连续放蜂4次。试验表明在害虫盛发期前使用色板防治温室害虫效果显着,黄板可有效减少白粉虱、斑潜蝇和蚜虫的种群数量,蓝板可有效减少蓟马的种群数量。3.优化集成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科学使用化学药剂有机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广应用,提高了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提升了蔬菜质量,同时减少蔬菜和土壤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示范区的集成效益。
蔡光容[4](2019)在《1,2,4—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控技术”是由多学科交叉所产生的项新型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具有用量少、见效快、操作简单和便于推广等优点,在缓和作物遗传、缓解限制,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面临人口增加,耕地减少,环境恶化造成胁迫事件频发的条件下,化控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备受人们的关注。以烯效唑、多效唑为代表的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增产、抗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烯效唑、多效唑在生产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包括药效敏感容易产生药害、缓解胁迫伤害的同时延缓了作物的生长进程,部分三唑类调节剂存在土壤残留,对动物存在一定的慢性毒害。绿豆是一种杂豆类作物,其种子颗粒较小、萌发活力较高,是研究豆类作物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理想试材。为了寻求活性广、低毒、绿色、环保的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1,2,4-三唑类衍生物,并以绿豆“绿丰5号”为试材,将所有目标化合物设计为不同浓度(0μM、1μM、10μM、100μM、1000μM)浸种处理,22±2℃下黑暗培养,培养5 d后考察绿豆主根根长和侧根数量,筛选出1个具有促进主根伸长生长效应较好的化合物---CGR3。进一步开展CGR3对绿豆根部内源激素平衡、根生长动力学以及经皮、经口毒性评价研究。为了拓展CGR3在绿豆上的应用范围,分别考察其对绿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增加绿豆逆境抗性的调控效应,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设计并合成了10个含1,2,4-三氮唑官能团的衍生物,其中9个是新化合物并被第一次所报道。采用NMR,HRMS技术对所有新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利用红外(IR),X-单晶衍射手段对部分化合物做进一步的结构佐证。鉴定结果能合理解释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预期结果一致,说明选择的合成条件以及结构表征手段合理且有效。化合物AP2对绿豆根据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调控生理效应与烯效唑不同。AP2与CGR3是同系物,结构特征相似。100μM CGR3处理促进绿豆主根的伸长生长,其根长较对照处理增加43.4%,高于AP2和其余所合成化合物。CGR3同浓度下促进根伸长效应与市场化调节剂DTA-6处理效果接近。这些结果拓宽了三氮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理活性,且CGR3属于植物生长促进剂。绿豆发芽48 h后经100μM CGR3处理可显着提高绿豆根部生长素含量,处理后第4d达到最大值,较对照增加3.15倍;与对照处理相比,CGR3处理96 h内持续增强ABA的积累,而赤霉素对CGR3的响应呈前期抑制后期促进的趋势;对照与CGR3处理根中ZR含量变化无显着差异。说明CGR3不是单独影响其中某一个内源激素平衡,而是多个激素共同作用,从而调控绿豆根系的生长发育。CGR3处理72 h后绿豆根伸长量达最大值,较对照增加21.6%.根据小鼠经口和大鼠经皮急性毒理试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化合物CGR3属于经口和经皮急性低毒类物质。小鼠急性经口试验:雄性LD50为4250 mg/kg,雌性为2890 mg/kg;大鼠(雄性,雌性)急性经皮试验:LD50>2000 mg/kg。250μM CGR3浸种显着提高了绿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50 mg/200 g CGR3拌种处理,显着提高绿豆苗期株高,植株的生物量,根冠比。说明CGR3可有效调控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发育。50 mg/200 g CGR3增强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电子传递能力、潜在光化学能、PS II反应中心原初电子转化能力以及光化学能的分配额度,说明CGR3处理有利于绿豆叶片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利用。此外,该浓度下CGR3处理还增加了绿豆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降低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气孔导度,这些研究结果说明CGR3可有效地调控绿豆叶片气孔的开度,保持较好的通透性,有利于气体交换,同时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的利用率,最终增加了碳同化能力和净光合速率。150mM氯化钠胁迫条件下,250μM CGR3处理能有效地缓解盐胁迫对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以及生物量的抑制;减少根部丙二醛、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含量,分别较对照处理降低33.1%、29.2%和41.6%;提高绿豆根部GSSG、AsA的含量和AsA/DHA值,分别较单独盐胁迫处理增加16.3%、4.9%和25.8%,同时显着降低绿豆根中GSH、DHA的含量和GSH/GSSG值,分别较对照处理降低43.9%、8.7%和35.1%。与对照相比,250μM CGR3处理提高了CAT、GR、GST、POD、SOD抗氧化酶的活性,其中GST酶活提高4.26倍,GR、POD、SOD、CAT酶活则分别提高1.11倍、1.45倍、1.16倍和1.29倍。此外,中度盐胁迫下,250μM CGR3处理诱导了7个绿豆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候选胁迫应答基因的上调表达,分别是LOC106755414 p-GST、LOC106775403 p-GST-pA、LOC106761010GST 3 like、LOC106754873 p-GST、LOC106755029 p-GST、LOC106761043 GST 3 like和LOC106755411 GST。以上研究结果说明,中度盐胁迫条件下适宜浓度的CGR3可减少绿豆根活性氧的含量从而降低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通过增强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循环、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谷胱光甘肽巯基转移酶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最终提高绿豆抵抗中度盐胁迫伤害的能力。始花期(R1)叶面喷施100 mg/L的CGR3,与对照相比,CGR3处理有效地调控了绿豆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SPAD值。100 mg/L处理在盛花期(R2)达最大蒸腾速率和SPAD值,R4期获取最大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测产结果表明,100 mg/L CGR3可提高绿豆的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分别较对照处理增加38.9%和22.1%。该研究结果表明始花期(R1)喷施100 mg/L的CGR3可增强绿豆叶片光合作用能力和产量,增产23.4%。
李运朝,及华,温之雨,王蒙,张少军,李洪涛[5](2017)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京津冀地区主要瓜果类蔬菜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京津冀地区主要瓜果类蔬菜(黄瓜、番茄、甜瓜和茄子等)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动态并评价其安全风险。方法调查京津冀地区主要瓜果类蔬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状况,并对京津冀地区12个区县保护地蔬菜产区随机选取的120份样品,进行2,4-D、氯吡脲和4-CPA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测定。结果氯吡脲、2,4-D和4-CPA 3种植调剂在黄瓜和番茄样品中均未检出或在检测限以下;在唐山乐亭茄子样品2,4-D残留量检出为7.15μg/kg,唐山乐亭甜瓜氯吡脲残留量为1.01μg/kg,均低于国家标准中的最高残留限量。氯吡脲、2,4-D和4-CPA在黄瓜和番茄模拟残留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推荐浓度的氯吡脲在黄瓜上施用7 d后残留量为2.25μg/kg,低于国家最高残留限量标准(0.1mg/kg);推荐浓度的2,4-D和4-CPA在番茄上施用后30 d后残留量分别为225.6μg/kg(低于国家最高残留限量标准0.5 mg/kg)和43.1μg/kg(低于美国限量标准0.05mg/kg)。结论根据调查和模拟试验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京津冀地区4种蔬菜上不存在安全风险,并提出了降低风险的合理性建议。
陈文[6](2017)在《TM菌对设施连作菜心产量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文中提出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L.)Makino var.utilis Tsen et Lee)是华南地区特产蔬菜,它风味独特、口感极佳、适应性广、可全年种植生产供应。由于设施大棚内种植品种单一、复种指数高,引起土壤严重的连作障碍,导致蔬菜病虫害严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以及土壤有害微生物积累、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等。为此,本试验以菜心为材料,以喷清水为对照(CK),TM菌分别用清水按照1:500(T1)、1:1000(T2)、1:1500(T3)稀释浓度等量喷施菜心土壤,探究不同稀释倍数TM菌对菜心不同时期产量、品质、土壤酶活性、理化性质的影响,从中筛选出最佳处理浓度,分析TM菌对菜心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养分和植株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TM菌对设施连作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丰度、群落结构差异,为TM菌修复设施连作障碍土壤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稀释倍数的TM菌可以在菜心不同的生长时期促进菜心薹长与薹粗的生长,提高菜心地上部与根系干、鲜重,从而增加菜心产量,在商品采收期提高幅度最大,处理效果T1>T2>T3,T3处理只在菜心生长前期起到促进作用。2.不同稀释倍数的TM菌可以在生长后期显着提高菜心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改善菜心品质,对Vc的影响最大,以T2处理效果最佳。3.不同稀释倍数的TM菌可以在不同生长时期提高土壤酶(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叶片生长期的T1,菜薹形成期的T1、T2、T3以及商品采收期的T1、T2的土壤酶活性显着增加;不同稀释倍数的TM菌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在生长后期普遍高于本底。4.不同浓度的TM菌可以提高土壤pH值、降低EC值,T2处理效果最好,T2、T3处理土壤孔隙度显着增大,容重显着减小。5.TM菌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交换性镁含量,降低了土壤磷含量,土壤全氮、全磷、全钾、交换性钙含量与CK无显着性差异;TM菌的施用还可显着提高菜心植株对N、P、Mg的吸收。6.从细菌和真菌的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不同处理间的菜心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有差异,与对照相比,TM菌可以提高土壤细菌的Alpha多样性指数,降低真菌的Alpha多样性指数,且在叶片生长期两处理间Alpha多样性指数具有显着性差异;在细菌门的水平上,本底土壤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绿弯菌门,对照和TM菌处理(Tr)中菜心根际土壤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绿弯菌门;在真菌门水平上,本底土壤和根际土壤中的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是优势菌门;从细菌和真菌的相对丰度柱形图和热图可以看出,TM菌还可以增加大多数细菌的相对丰度,降低有害真菌的相对丰度,减少土壤有害菌的繁殖;PCA分析结果表明,TM菌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影响较大,对细菌的群落组成影响比真菌要大,TM菌处理过的菜心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对照在叶片生长期和菜薹形成期有一定差异,而两者的真菌群落组成在整个生长期都有差异。综上所述,与对照相比,不同稀释倍数的TM菌可以增加菜心产量、改善品质、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理化性质,T2处理效果最佳,且T2处理还可增加土壤养分,提高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土壤细菌丰度和多样性、降低有害真菌丰度和多样性,对设施连作障碍的修复起到一定作用。
何瑜晨[7](2017)在《茉莉酸及水杨酸信号路径在番茄防御烟粉虱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自然界中,植物常常面临多种植食者的同时进攻,为了应对不同取食方式的植食者,植物会激活不同的防御反应。茉莉酸、水杨酸和乙烯信号路径是目前已知的植物体调控自身防御反应的三个重要信号路径,而这些信号路径间的交互作用,被认为是植物精确调控防御反应,提高其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但是最近一些研究表明,植食者能够利用植物体内不同信号路径间的交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干扰植物有效防御信号路径的激活,达到抑制植物防御反应的目的,这是植食性昆虫反防御策略之一。烟粉虱是近年来快速入侵我国的重要农业害虫。以往的研究表明,烟粉虱同样具有反防御策略。其表现为:烟粉虱取食能够显着诱导寄主植物,如利马豆和拟南芥,体内的水杨酸防御反应;同时抑制与抗虫相关的茉莉酸防御反应。通过这种反防御策略,烟粉虱不仅发育速度变快,而且后代存活率显着提高。虽然有关寄主植物应对烟粉虱取食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理的研究近年已取得长足进展,但是关于烟粉虱如何抑制寄主植物防御反应内在机制的研究仍处于推论阶段,尚缺乏结论性试验证据。本文以烟粉虱及其田间寄主植物番茄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番茄应对烟粉虱取食后其防御反应的动态变化;同时利用番茄不同信号路径的突变体,结合室内及田间试验,深入分析茉莉酸防御反应在番茄防御烟粉虱中的作用,初步探讨了茉莉酸-水杨酸信号间互作在烟粉虱反防御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茉莉酸防御反应在番茄防卫烟粉虱中的作用对比分析野生型植株(CM)、茉莉酸沉默突变体(def-1和Spr-2)、及茉莉酸过量表达体植株(35S)上烟粉虱若虫的发育速率及成虫的产卵量及存活率。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型植株相比,烟粉虱成虫在def-1、Spr-2和35S植株上的产卵量及存活率并无显着变化;但是,与野生型植株相比,烟粉虱若虫def-1和Spr-2植株上的发育速率显着加快,而在35S植株上的发育速率则显着变慢。田间情况下,与野生型植株相比,烟粉虱若虫在def-1植株上的发育速率显着加快,而在35S植株上的发育速率则显着变慢,在Spr-2植株上的发育速率无显着变化。另外,我们分别利用外源植物激素茉莉酸和水杨酸溶液喷洒处理健康植株,诱导其产生相应的防御反应,然后测定若虫的发育速率。与对照植株相比,外源茉莉酸处理植株上烟粉虱若虫的发育速率明显变慢;而外源水杨酸处理植株上若虫发育速率并无显着变化。综合分析以上的生测试验结果,我们认为茉莉酸信号路径调控的防御反应在番茄防御烟粉虱若虫发育中起关键作用,但对其成虫发育则无显着作用。2.烟粉虱诱导番茄体内茉莉酸、水杨酸防御反应变化对比分析了烟粉虱取食前后,野生型植株(MM)内源植物激素茉莉酸和水杨酸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番茄植株相比,烟粉虱取食之后番茄植株体内的茉莉酸累积量先上升,且在取食后12h出现最高峰,随后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并恢复到对照水平;而水杨酸的累积量则随着烟粉虱取食时间的延长不断的增加。另外,我们还测定了茉莉酸信号路径上三个防御基因(Lox-D、PI-I、PI-II)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上游基因Lox-D在烟粉虱取食12h前其表达量显着增加,但随着烟粉虱取食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逐渐降低;同样下游防御基因PI-I和PI-II分别在烟粉虱为害12、48h前其表达量均显着增强,但随着取食时间延长,其表达量逐渐降低,并恢复到对照水平。植物激素及基因表达的结果表明,烟粉虱为害番茄后,主要诱导水杨酸防御反应,同时抑制茉莉酸防御反应。3.水杨酸信号路径在烟粉虱反防御过程中的作用田间情况下,对比分析野生型植株(MM)和水杨酸沉默突变体(Nah G)上烟粉虱若虫的发育速率。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型植株相比,烟粉虱若虫在Nah G植株上的发育速率显着变慢。同时我们还测定了田间条件下烟粉虱为害MM和Nah G后茉莉酸和水杨酸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烟粉虱取食后MM植株体内水杨酸含量显着增加,但茉莉酸含量显着降低,这与室内的结果一致;但是当水杨酸信号路径被沉默时,烟粉虱能够诱导Nah G植株体内茉莉酸显着增加。行为生测及植物激素结果说明,烟粉虱激活的水杨酸信号路径在抑制寄主植物番茄茉莉酸防御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胡海静[8](2017)在《植物内生芽孢杆菌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实验材料,研究植物内生芽孢杆菌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筛选到3株有较强线虫致死活性的内生细菌,经观察菌落形态,显微结构特征,16S rDNA和gyrB基因扩增及聚类分析,确定3株内生细菌分别为Bacillus cereus BCM2,B.cereus SZ5和B.altitudinis CCM7。采用链霉素标记的方法构建抗性突变株,通过伤根接种、组织研磨、稀释涂布的方法测定3株内生细菌在番茄根内50 d的定殖动态。结果表明,3株内生细菌在根内的数量在50 d内均维持在103cfu/g以上,BCM2的定殖能力最强,在接种后的第9 d达最大定殖量,为3.53×106 cfu/g鲜重根。通过盆栽和病圃实验测定内生细菌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发现提前接种BCM2对M.incognita根结和卵块的抑制效果最好,分别为81.2%和75.6%,定殖能力与防治根结线虫效果之间呈正相关。提前接种BCM2还能显着增加番茄的茎高和鲜重。病圃调查发现BCM2能够显着降低根结线虫发病严重度,防治效果与阿维菌素相同。为了探究内生细菌生防根结线虫的作用机制,选用定殖能力和对南方根结线虫生防潜力最强的菌株BCM2进行研究。首先,利用GFP标记构建菌株B.cereus BCM2-str’-pBCgfp-1,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技术观察内生细菌的组织分布,结果表明BCM2可以定殖在番茄根的皮层、韧皮部和维管束的间隙中。内生细菌首先定殖在植物根表皮的坏死细胞或根毛,并大量集中在侧根和连接点处,继而单个或成簇从韧皮部到维管束分布于根内;另外,在南方根结线虫造成的发病番茄巨型细胞间隙发现数量更多的B.cereus BCM2-str’-pBCgfp-1聚集;在番茄的茎和叶片中未观察到内生细菌,表明内生细菌B.cereus BCM2专性寄生于番茄根。SEM检测发现内生细菌同样能在根结线虫造成的根结表面大量聚集。因此,BCM2在生防线虫的过程中能够长久地聚集在植株根部,有效地占据此生态位。其次,通过提取BCM2发酵液蛋白成分,采用SEM和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分别检测BCM2粗蛋白对线虫体壁和肠道的作用。采用离子交换技术(Ion exchange,IEX)和葡聚糖凝胶层析(Sephadex gel filtration,SGF)方法分离纯化杀线虫蛋白,并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方法鉴定出分离获得的三种蛋白分别为几丁质酶(Chitosanase),碱性丝氨酸蛋白酶(Alkaline serine protease)和中性蛋白酶(Neutral protease),能够降解线虫的体壁和卵壳。第三,通过平板和双盆实验确定BCM2定殖于番茄根部能够趋避根结线虫的侵染。采用环己烷萃取根系分泌物,并通过高效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检测出根系分泌物中的8个活性组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鉴定出 5 个物质。五种差异活性物质分别为2,5-二甲基壬烷,2,4-二叔丁基酚,3,3-二甲基辛烷,正十三烷和正二十一烷。第四,为了研究内生细菌BCM2在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反应拮抗根结线虫侵染方面的作用,从三个方面探究BCM2对植物免疫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1)组织结构水平:研究BCM2对胼胝质沉积的影响;2)生理生化水平:研究BCM2接种对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和对防御酶POD、PAL和PPO酶活变化的影响;3)激素水平:研究BCM2接种对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以及乙烯(Ethylene,ET)信号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BCM2不引起宿主产生胼胝质的沉积阻碍线虫侵染。预接种BCM2在线虫侵染的早期诱导POD和PAL酶活升高,在线虫侵染的晚期促进PPO的大量表达,表明产生强烈的生理生化免疫反应。SA、JA和ET的含量变化表明,根结线虫的侵染会促使JA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在线虫侵染的后期SA和ET的含量明显升高,而BCM2的定殖改变了激素信号的表达量,参与寄主的免疫反应。最后,为了观察内生细菌介导的番茄拮抗南方根结线虫的效果和反应,并筛选内生细菌诱导的防御相关基因。采用裂根法(Split-root)确证BCM2的诱导系统抗性。在诱导边(inducer side)预接种BCM2再接种线虫后50 d,根结和卵块有明显的减少,而单独接种BCM2和无菌水相比不能使根结和卵块的数量减少。通过RNA-Seq方法调查内生细菌BCM2特异性激活的防御相关基因,构建番茄根的4个测序文库,分别为无菌水,BCM2,M incognita和BCM2预处理后接种M incognita的4个处理,获得4个高质量的总clean碱基,范围从6.64到6.75 Gb。对每个文库作两两比较,检测差异表达的基因和防御相关基因。数据表明单独接种BCM2不能诱导系统抗性,和寄主保持和谐的宿主-微生物的关系,当遇到根结线虫侵染时,启动多种防御和压力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本研究共获得34个BCM2激发的候选基因,能够启动强烈的植物免疫拮抗M.incognita侵染。
刘娜[9](2017)在《苯肽胺酸对豇豆生长发育调控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苯肽胺酸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但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尚不清楚,限制了该药剂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为探讨该药剂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以豇豆为供试作物,以芸苔素内酯(0.075 mg/L)为对照药剂,研究了苯肽胺酸3个剂量(133.3mg/L、200.0 mg/L和266.7 mg/L)喷雾处理后,豇豆植株在光合生理、抗逆生理、产量及果实品质等方面的变化,以分析探讨该药剂对作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为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苯肽胺酸喷施处理后,豇豆的光合作用明显增强。尤其以200.0 mg/L苯肽胺酸处理后,豇豆叶片净光合速率在结荚初期较空白对照增加12.53%,叶绿素含量在测定期增加7.28%-24.62%。(2)可诱导豇豆提高抗逆性。200.0 mg/L苯肽胺酸在测定期,豇豆叶片中SOD、CAT及POD比空白对照分别提高1.67%-7.47%、17.06%-45.88%和22.35%-51.64%,且均在药后11天达到最高值;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也可提高,在药后7天比空白对照显着提高80.70%;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比空白对照分别降低9.09%-22.32%和14.77%-35.24%。(3)豇豆的结荚率和产量明显提高。200.0 mg/L浓度处理后,豇豆结荚率比空白对照提高19.64%,产量提高15.67%,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结荚率和产量较芸苔素内酯处理分别提高12.73%和8.8%。(4)可改善豇豆豆荚品质。在200.0 mg/L浓度下,豆荚长和单果重比空白对照显着提高18.7%和15.94%;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含水量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29.21%、3.86%、5.87%及1.69%;但豆荚宽与空白对照无显着差异;芸苔素内酯处理后,可溶性蛋白含量相较空白对照增加30%,较苯肽胺酸增加25.25%。以上结果表明,喷施生长调节剂苯肽胺酸可促进豇豆生长发育,诱导其提高抗逆性,并具有增产和改善品质的效应。该药剂值得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且推荐以200.0 mg/L常量喷雾处理。
燕妍[10](2015)在《生物活性肽促进植物生长的活性研究》文中指出因目前被批准应用的植物生长物质大都有一定毒性,且由此产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因此,无毒无害又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新型植物生长物质是众望所求。本研究用前期发现的生物活性肽IK-7和YR-7进行不同种类植物促进生长及保鲜功效测试,并初步探讨了其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机制。首先,测试活性肽促进植物生长效果,采用滤纸法。IK-7和YR-7对种子萌发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种子活力、出芽整齐度等,对于水果类西瓜和甜瓜,在0.01mg/L浓度下,IK-7和YR-7促进生长效果最佳,西瓜种子活力增幅分别达82.40%和85.79%,甜瓜种子活力增幅分别为49.00%和46.23%;对于粮食作物类,水稻种子在IK-7浓度为0.001 mg/L和YR-7浓度为0.01 mg/L时效果最佳,种子活力增幅分别达16.04%和34.12%,糯玉米种子在IK-7浓度为0.01 mg/L和YR-7浓度为0.1 mg/L时效果最佳,种子活力增幅达52.03%和61.50%;花卉类康乃馨在IK-7浓度为0.0001-0.01 mg/L和YR-7浓度为0.0001 mg/L时效果最佳,种子活力增幅达57.92%和59.10%;蔬菜类空心菜在IK-7浓度为0.1 mg/L和YR-7浓度为0.01 mg/L时效果最佳,种子活力增幅达30.61%和25.90%。与其他种类植物生长物质相比,该活性肽在促进西瓜、甜瓜、水稻、糯玉米、康乃馨和空心菜种子萌发方面,优于现有植物生长物质。其次,测试活性肽保鲜功效。测定了上海青储藏期间失重率、蛋白含量等变化,结果表明,IK-7可使上海青失重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使其蛋白质含量和感官指标保持在较高水平,并比6-BA效果好,所以对上海青有一定保鲜作用。第三,促进生长作用机制初步探索。应用透射电镜方法,考察了经过活性肽处理过的种子的超微结构,发现IK-7和YR-7处理后的西瓜种子胚根细胞内含物及各细胞器清晰可见,细胞中含有大量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糙面内质网和负责蛋白质加工包装及多糖合成的高尔基体,还有较多可为生物体提供能量的线粒体。为进一步深入探索机理,本项目测试了 IK-7和YR-7对西瓜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蛋白含量最高可达0.587gprot/L,SOD、POD和CAT的最佳效果分别达228.92 U/mgprot、27.04 U/mL和21.01 U/mgprot,各处理间趋势基本相同,且CAT活性变化不大。IK-7和YR-7处理后西瓜种子内源激素变化基本呈现随培养时间延长,IAA、GA3和AB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并且露白种子中内源激素含量明显低于未露白种子,此外,处理组均值均小于对照,这可能就是未处理种子发芽较慢、活力较低、效果较差的原因。
二、植物激素在保护地蔬菜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激素在保护地蔬菜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外源褪黑素缓解黄瓜幼苗吡虫啉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药概述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1 农药的概念与分类 |
1.1.2 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 |
1.1.3 农药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
1.1.4 农药对作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1.5 吡虫啉的危害 |
1.2 农残的降解及植物解毒机理研究现状 |
1.2.1 农残控制与预防 |
1.2.2 环境中农药降解的技术与方法 |
1.2.3 农药在植物中的代谢降解过程 |
1.2.4 谷胱甘肽结合解毒途径 |
1.3 褪黑素(Mel)的合成与含量 |
1.3.1 Mel的生物合成 |
1.3.2 植物内源Mel含量及影响因素 |
1.3.3 Mel对植物生物胁迫的影响 |
1.3.4 Mel对植物非生物胁迫的影响 |
1.4 转录组学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中的研究 |
1.4.1 转录组学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
1.4.2 转录组测序在褪黑素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吡虫啉对黄瓜幼苗的影响及不同褪黑素浓度的缓解作用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黄瓜幼苗光合参数Pn、Tr、Ci、Gs的影响 |
2.2.2 外源施用褪黑素对黄瓜幼苗叶片和根系中褪黑素含量的影响 |
2.2.3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吡虫啉残留的影响 |
2.2.4 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中MDA的影响 |
2.2.5 不同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2.2.6 不同浓度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7 外源褪黑素对黄瓜幼苗吡虫啉降解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能力及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2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2.3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3.2.4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5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淀粉与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氧化还原稳态及解毒关键酶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O_2~(·-)及H_2O_2含量的影响 |
4.2.2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As A、DHA、GSH和 GSSG含量的影响 |
4.2.4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APX和 AAO活性的影响 |
4.2.5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MDHAR、DHAR、GR活性的影响 |
4.2.6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GST活性的影响 |
4.2.7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解毒基因的影响 |
4.2.8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降解中的作用模型 |
4.3 讨论 |
第五章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氮代谢和营养元素积累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NR、Ni R活性的影响 |
5.2.2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GS和 GOGAT活性的影响 |
5.2.3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大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5.2.4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中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5.2.5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转录组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样品制备 |
6.1.4 RNA提取和纯化 |
6.1.5 RNA样本质量检测 |
6.1.6 mRNA文库的建立和测序 |
6.1.7 测序数据处理 |
6.1.8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6.1.9 qRT-PCR实时荧光定量验证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黄瓜叶片总RNA质控分析 |
6.2.2 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分析 |
6.2.3 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6.2.4 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 |
6.2.5 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注释 |
6.2.6 qRT-PCR(实时荧光定量)验证 |
6.3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蓝光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及对黄瓜抗虫性诱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光对昆虫和植物抗虫性诱导的影响(文献综述) |
1 昆虫的感光器官 |
1.1 昆虫的复眼 |
1.2 昆虫的单眼 |
1.3 昆虫光感受器对光质和和光强刺激反应 |
2 昆虫的趋光行为 |
2.1 昆虫对不同波长光的趋光行为 |
2.2 昆虫对光强光的趋光行为 |
2.3 昆虫趋光行为的影响因素 |
2.3.1 昆虫性别 |
2.3.2 昆虫生理状态 |
2.3.3 趋光行为在害虫绿色防控中的应用 |
3 光对植物诱导抗虫性研究 |
3.1 光对植物营养物质的影响 |
3.2 光对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
3.3 光对植物防御酶的影响 |
4 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和主要内容 |
4.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光对烟粉虱驱避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对烟粉虱具有驱避作用的最适光波长筛选 |
1.2.2 多种颜色共存对烟粉虱选择行为的影响 |
1.2.3 蓝光介入对绿光-黄光系统中烟粉虱选择行为的影响 |
1.2.4 直射光与透射光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 |
1.2.5 蓝光对盆栽苗期黄瓜烟粉虱的驱避作用 |
1.2.6 蓝光对设施黄瓜上烟粉虱的影响 |
1.2.7 蓝光和黄光联合使用对设施黄瓜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粉虱对不同波长光选择性 |
2.2 多种颜色光共存对烟粉虱选择行为的影响 |
2.3 直射光与透射光对烟粉虱的直接驱避作用 |
2.4 蓝光对苗期黄瓜上烟粉虱种群的影响 |
2.5 蓝光对大棚黄瓜烟粉虱种群的影响 |
2.6 蓝光和黄光联用对设施黄瓜上烟粉虱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蓝光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抗性相关物质的诱导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蓝光对黄瓜体内抗性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
1.2.2 蓝光对黄瓜体内抗氧化酶的影响 |
1.2.3 黄瓜叶片挥发物收集测定 |
1.2.4 不同光照处理的黄瓜上烟粉虱生长发育试验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蓝光对黄瓜叶片中抗性相关物质的影响 |
2.2 蓝光对黄瓜叶片中几种抗性相关酶的影响 |
2.3 蓝光对黄瓜叶片上驱虫相关的挥发物的影响 |
2.4 取食蓝光处理黄瓜对烟粉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蓝光处理后黄瓜叶片的代谢组学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黄瓜处理 |
1.2.2 代谢物提取 |
1.2.3 色谱条件 |
1.3 数据处理 |
1.3.1 原始数据预处理 |
1.3.2 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
1.3.3 单变量统计分析(UVA),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1.3.4 主要差异代谢物地KEGG通路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
2.2 蓝光照射黄瓜后的主要差异代谢物 |
2.3 蓝光照射黄瓜后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的富集分析和拓扑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黄瓜HPL的RNAi和功能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蓝光处理后黄瓜叶片中HPL的酶活性测定 |
1.2.2 蓝光照射后黄瓜叶片中HPL的基因表达 |
1.2.3 构建RNAi载体 |
1.2.4 黄瓜的遗传转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蓝光处理后对黄瓜叶片HPL酶活的影响 |
2.2 蓝光处理对黄瓜叶片HPL调控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2.3 RNAi载体的构建 |
2.3.1 正、反义片段的扩增 |
2.3.2 中间载体重组质粒PCR验证 |
2.3.3 RNAi表达载体的PCR验证 |
2.3.4 RNAi表达载体酶切验证 |
2.4 RNAi黄瓜的PCR检测 |
2.5 RNAi黄瓜苗的RT-qPCR验证 |
2.6 RNAi黄瓜苗的挥发物含量分析 |
2.7 烟粉虱对RNAi黄瓜的嗅觉反应和行为选择分析 |
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工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情况及病虫害防治现状 |
1.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概况 |
1.1.1 瓦房店市农业用地情况 |
1.1.2 瓦房店市自然条件概况 |
1.1.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生产概况 |
1.1.4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前景 |
1.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研究现状 |
1.2.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
1.2.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 |
1.3 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1 绿色防控体系关键技术 |
1.3.2 绿色防控体系的示范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瓦房店市主要设施蔬菜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调查 |
2.1 研究方法 |
2.1.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情况 |
2.1.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害种类调查 |
2.1.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虫害种类调查 |
2.1.4 危害程度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类及种植情况 |
2.2.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
2.2.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
2.2.4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
2.2.5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虫害发生规律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瓦房店市主要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地点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
3.2.2 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
3.2.3 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
3.2.4 香菇多糖水剂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
3.2.5 香菇多糖水剂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
3.2.6 复合微生物酵素对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
3.2.7 丽蚜小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 |
3.2.8 黄板对温室害虫的防治效果 |
3.2.9 蓝板对蓟马的防治效果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建立 |
4.1 研究方法 |
4.1.1 防控靶标 |
4.1.2 防控目标 |
4.1.3 防治原则 |
4.1.4 试验地点 |
4.1.5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建立 |
4.2.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示范效益 |
4.2.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示范效益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情况 |
5.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 |
5.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
5.4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1,2,4—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
1.2.1 植物内源激素发展历程及应用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发展历程及应用 |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分类及生产效应 |
1.3 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现状 |
1.3.1 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发展历程及应用 |
1.3.2 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机理 |
1.3.3 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生产效应 |
1.4 1,2,4-三氮唑衍生物合成研究概况 |
1.4.1 以卤代烃为亲电试制备 1,2,4-三氮唑衍生物 |
1.4.2 以酯为亲电试剂制备 1,2,4-三氮唑衍生物 |
1.4.3 以其它亲电试剂制备 1,2,4-三氮唑衍生物 |
1.5 论文的选题及研究内容 |
1.5.1 论文选题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1,2,4-三唑类衍生物制备 |
2.1.1 试验设备与试剂 |
2.1.2 合成路线设计 |
2.1.3 化合物的制备过程 |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研究及毒理试验 |
2.2.1 供试材料 |
2.2.2 化合物AP_2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初步筛选 |
2.2.3 CGRs系列化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筛选 |
2.2.4 优选化合物对绿豆种子根生长动力学的影响 |
2.2.5 优选化合物对绿豆种子根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6 优选化合物初步毒理评估 |
2.2.7 优选化合物对绿豆种子萌发的调控 |
2.2.8 优选化合物对绿豆苗生长发育的调控 |
2.2.9 优选化合物对绿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调控 |
2.3 优选化合物抗逆性试验 |
2.3.1 供试材料 |
2.3.2 盐胁迫浓度筛选 |
2.3.3 CGR_3缓解绿豆中度盐胁迫最适浓度筛选 |
2.3.4 形态指标的测定 |
2.3.5 生理生化指标 |
2.3.6 绿豆种子根GSTs相关抗氧化应答基因筛选及候选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1,2,4-三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3.1.1 波谱结构解析结果 |
3.1.2 1-(3-氨基-1,2,4-三氮唑)-基- 3,3-二甲基2丁酮(AP_2)晶体结构鉴定 |
3.2 1,2,4-三氮唑调节活性筛选及优选化合物CGR_3对绿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1 化合物AP2对绿豆种子根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2 CGRs系列化合物对绿豆种子根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3 CGR_3对绿豆种子根生长动力学影响 |
3.2.4 化合物CGR_3对绿豆种子根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2.5 化合物CGR_3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6 化合物CGR_3对绿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7 化合物CGR_3对绿豆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8 化合物CGR_3对绿豆苗期叶片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Fm)影响 |
3.2.9 化合物CGR_3对绿豆苗期叶片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的影响 |
3.2.10 化合物CGR_3对绿豆苗期叶片叶绿素荧光猝灭系数的影响 |
3.2.11 化合物CGR_3对绿豆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阻力(Rs)、胞间CO_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影响 |
3.2.12 化合物CGR_3对绿豆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2.13 化合物CGR_3对绿豆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14 化合物CGR_3对绿豆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3.2.15 化合物CGR_3对绿豆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
3.2.16 化合物CGR_3对绿豆叶片胞间CO_2浓度的影响 |
3.2.17 化合物CGR_3对绿豆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植物生长调节剂CGR_3缓解绿豆盐胁迫效应研究 |
3.3.1 不同浓度氯化钠对绿豆幼苗根系发育的影响 |
3.3.2 CGR_3缓解绿豆中度盐胁迫最适浓度筛选 |
3.3.3 盐胁迫下CGR_3对绿豆根部表型及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
3.3.4 盐胁迫下CGR_3对绿豆根氧化胁迫的缓解效应 |
3.3.5 盐胁迫下CGR_3对绿豆根部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循环的影响 |
3.3.6 盐胁迫下CGR_3对绿豆根部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7 绿豆根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抗性基因筛选 |
3.3.8 盐胁迫下绿豆根部总RNA提取及检验结果 |
3.3.9 盐胁迫下绿豆根部氧化胁迫应答相关GSTs基因的表达 |
4 讨论 |
4.1 CGR_3对作物根系发育的调控效应 |
4.2 适宜浓度CGR_3浸种促进绿豆种子萌发与植物内源激素平衡的关系 |
4.3 适宜浓度CGR_3处理促进绿豆生长发育与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的关系 |
4.4 CGR_3缓解盐胁迫对绿豆根系形态及生物量的不利影响 |
4.5 盐胁迫下CGR_3降低绿豆根部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 |
4.6 谷胱甘肽代谢及相关酶在CGR_3增加绿豆根抗中度盐胁迫中的作用 |
4.7 CGR_3缓解绿豆盐胁迫伤害程度与绿豆根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 |
4.8 盐胁迫下CGR_3诱导绿豆根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保护性酶的活性与绿豆抗逆性 |
4.9 CGR_3对绿豆根部盐胁迫伤害缓解效应及作用机理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 CGR_3毒理试验 |
附件二 部分化合物结构波谱图 |
附件三 绿豆GSTs与拟南芥中具有氧化胁迫应答GSTs蛋白序列对比图 |
附件四 化合物CGR_3对绿豆不同处理方式的最适浓度及作用效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京津冀地区主要瓜果类蔬菜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地点 |
2.2 调查方法 |
2.3 取样 |
2.4 温室残留动态模拟试验 |
2.4.1 田间试验设计 |
2.4.2 取样 |
2.5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6 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
3.2 常见瓜果类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情况 |
3.3 京津冀地区瓜果类蔬菜基地植物生长调节剂检测情况 |
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保护地瓜果类蔬菜上的残留变化 |
3.4.1 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吡脲在温室黄瓜上的残留变化 |
3.4.2 植物生长调节剂2, 4-D在温室番茄上的残留变化 |
3.4.3 植物生长调节剂4-CPA在温室番茄上的残留变化 |
3.5 线性范围和灵敏度 |
3.6 回收率和精密度 |
4 京津冀地区瓜果类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安全风险评价 |
5 存在的问题以及控制植物生长调节剂安全风险建议 |
(6)TM菌对设施连作菜心产量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概述 |
1.1.1 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主要原因 |
1.1.2 缓解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对策 |
1.2 微生物菌肥修复连作障碍的作用机理 |
1.2.1 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物吸收 |
1.2.2 产生有益代谢产物,调节植物生长,防治病虫害 |
1.2.3 增强植物的抗性 |
1.2.4 微生物的间接作用以及与其他根际微生物的协同作用 |
1.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方法概述 |
1.4 试验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生长产量指标的测定 |
2.3.1 生长产量测定 |
2.3.2 薹长、薹粗指标测定 |
2.4 品质指标的测定 |
2.4.1 Vc含量测定 |
2.4.2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2.4.3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5 植株矿质营养含量测定 |
2.6 土壤理化性状、养分含量的测定 |
2.7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8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分析(高通量测序) |
2.9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稀释倍数的TM菌对不同时期菜心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
3.1.1 不同稀释倍数的TM菌对不同时期菜心地上部干鲜重、根干鲜重的影响 |
3.1.2 不同稀释倍数的TM菌对菜薹生长期与商品采收期薹长、薹粗的影响 |
3.2 不同稀释倍数的TM菌对菜心品质的影响 |
3.3 不同稀释倍数的TM菌对不同时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4 不同稀释倍数的TM菌对不同时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4.1 不同稀释倍数的TM菌对不同时期土壤pH值和EC值的影响 |
3.4.2 不同稀释倍数的TM菌对商品采收期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
3.5 最佳TM菌浓度对商品采收期菜心矿质元素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
3.6 高通量测序分析TM菌对菜心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
3.6.1 测序数据处理 |
3.6.2 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3.6.3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3.6.4 不同时期菜心根际土壤细菌主成分分析(PCA) |
3.7 高通量测序分析TM菌对菜心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
3.7.1 测序数据处理 |
3.7.2 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3.7.3 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3.7.4 不同时期菜心根际土壤真菌主成分分析(PCA) |
4 讨论 |
4.1 微生物菌肥对设施连作菜心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
4.2 微生物菌肥对设施连作菜心品质的影响 |
4.3 微生物菌肥对设施连作菜心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4 微生物菌肥对设施连作菜心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5 微生物菌肥对设施连作菜心土壤养分以及植株营养成分的影响 |
4.6 微生物菌肥对设施连作菜心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茉莉酸及水杨酸信号路径在番茄防御烟粉虱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 |
1 烟粉虱 |
1.1 烟粉虱概述 |
1.1.1 烟粉虱的分类与起源 |
1.1.2 烟粉虱分布 |
1.2 烟粉虱生物学特性 |
1.3 烟粉虱寄主范围 |
2 烟粉虱危害 |
2.1 危害方式 |
2.2 危害概况 |
2.3 防治技术 |
2.3.1 化学防治技术 |
2.3.2 物理防治手段 |
2.3.3 生物防治方法 |
2.3.4 农业防治策略 |
2.4 扩散快的原因 |
2.4.1 湿度方面 |
2.4.2 温度方面 |
2.4.3 发生具有隐蔽性 |
2.4.4 寄主植物多且广 |
2.4.5 抗药性强 |
3 寄主植物与植食者的防御--反防御互作 |
3.1 植物的防御系统 |
3.1.1 组成型防御机制 |
3.1.2 诱导性防御机制 |
3.2 刺吸式昆虫引起的防御反应 |
3.2.1 刺吸式昆虫能够激活水杨酸信号路径 |
3.2.2 刺吸式昆虫诱导茉莉酸/乙烯依赖的防御反应 |
3.3 昆虫反防御机制 |
3.3.1 反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 |
3.3.2 烟粉虱体内反防御机制 |
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4.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4.2 本课题的研究策略、目的和意义 |
4.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4.3.1 茉莉酸防御反应在番茄防卫烟粉虱中的作用 |
4.3.2 烟粉虱诱导番茄体内茉莉酸及水杨酸相关防御反应的动态变化 |
4.3.3 水杨酸信号路径在烟粉虱反防御过程中的作用 |
第二章 基本材料与方法 |
1 基本材料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植物 |
1.3 生态学研究相关的主要仪器和设备 |
1.4 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相关的主要试验仪器与化学试剂 |
1.4.1 主要仪器设备 |
1.4.2 主要化学试剂 |
1.4.3 引物 |
1.5 主要分析软件 |
2 基本方法 |
2.1 茉莉酸、水杨酸喷洒试剂的配制 |
2.2 初羽化 48h烟粉虱成虫的获取 |
2.3 烟粉虱生长发育测定 |
2.3.1 烟粉虱成虫产卵量实验 |
2.3.2 烟粉虱成虫存活率实验 |
2.3.3 烟粉虱若虫发育速率实验 |
2.4 室内试剂喷洒MM植株发育速率实验 |
2.5 田间条件下茉莉酸防御反应对烟粉虱若虫发育速率的影响 |
2.6 田间条件下水杨酸防御反应对烟粉虱若虫发育速率的影响 |
2.7 植物内源激素JA和SA的提取 |
2.8 植物RNA的提取 |
第三章 茉莉酸防御反应在番茄防卫烟粉虱中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及植物 |
1.2 实验设计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室内不同番茄植株上成虫产卵量实验 |
2.2 室内不同番茄植株上成虫存活率实验 |
2.3 室内不同番茄植株上若虫发育速率实验 |
2.4 田间不同番茄植株上若虫发育速率实验 |
2.5 外源植物激素处理对烟粉虱若虫发育速率的影响 |
3 讨论 |
第四章 烟粉虱诱导番茄体内水杨酸、茉莉酸防御反应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及植物 |
1.2 实验设计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室内烟粉虱取食前后MM植株内茉莉酸激素动态变化实验 |
2.2 室内烟粉虱取食前后MM植株内水杨酸激素动态变化实验 |
2.3 室内烟粉虱取食前后MM植株内茉莉酸路径各个阶段基因表达实验 |
3 讨论 |
第五章 水杨酸信号路径在烟粉虱反防御过程中的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及植物 |
1.2 实验设计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田间不同MM和NahG植株上若虫发育速率实验 |
2.2 田间烟粉虱取食前后MM和NahG植株上茉莉酸激素动态变化实验 |
3 讨论 |
第六章 总讨论 |
1 研究总结 |
1.1 茉莉酸防御反应在番茄防卫烟粉虱中的作用 |
1.2 烟粉虱诱导番茄体内茉莉酸及水杨酸相关防御反应的动态变化 |
1.3 水杨酸信号路径在烟粉虱反防御过程中的作用 |
2 课题创新 |
3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植物内生芽孢杆菌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 植物寄生线虫病概述 |
1.1 植物寄生线虫生活史 |
1.2 植物寄生线虫病的危害 |
2 植物寄生线虫的防治途径 |
2.1 农业防治 |
2.2 化学防治 |
2.3 生物防治 |
3 细菌对植物寄生线虫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
3.1 内生细菌生防植物寄生线虫研究进展 |
3.2 根际细菌生防植物寄生线虫研究进展 |
3.3 寄生细菌生防植物寄生线虫研究进展 |
4 细菌生防根结线虫机制 |
4.1 促进植物生长 |
4.2 竞争生态位和营养物质 |
4.3 产生次级代谢产物 |
4.3.1 蛋白酶 |
4.3.2 几丁质酶 |
4.3.3 Cry晶体蛋白 |
4.3.4 其他次级代谢产物 |
4.4 改变根系分泌物的组成 |
4.5 诱导系统抗性 |
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6 技术路线 |
第2章 植物内生细菌在番茄中的定殖动态及对根结线虫的防效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1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 |
1.2.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试剂 |
1.3 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的培养 |
1.4 杀线虫活性内生细菌体外杀线虫筛选 |
1.5 植物内生细菌菌株鉴定 |
1.5.1 菌落形态及生理生化测定 |
1.5.2 16S rDNA及gyrB基因序列扩增 |
1.5.3 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学分析 |
1.6 内生细菌在番茄苗根内的定殖动态 |
1.6.1 内生细菌抗性标记及接种体的培养 |
1.6.2 内生细菌在番茄苗根部50d内的定殖动态 |
1.7 温室中植物内生细菌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效果及促生长能力 |
1.8 病圃中植物内生细菌生防南方根结线虫潜力 |
1.8.1 内生细菌摇床发酵扩大培养 |
1.8.2 内生细菌BCM2菌剂的制作及其稳定性 |
1.8.3 内生细菌菌剂在病圃中生防南方根结线虫效果 |
2 结果 |
2.1 杀线虫活性的内生细菌筛选及体外条件杀线虫效果 |
2.2 内生细菌菌株鉴定结果 |
2.2.1 三株内生细菌形态特征及革兰氏染色结果 |
2.2.2 16S rDNA及gyrB基因扩增及三株内生细菌菌株鉴定 |
2.3 内生细菌在番茄根内的定殖动态 |
2.4 温室条件下内生细菌防治番茄南方根结线虫的生防潜力及促生长能力 |
2.5 内生细菌菌剂在病圃中生防南方根结线虫能力测定 |
2.5.1 BCM2菌剂的稳定性测定 |
2.5.2 内生细菌在病圃中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
3 讨论 |
第3章 植物内生芽孢杆菌拮抗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机制 |
第1节 内生细菌BCM2在番茄根际占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中所使用仪器与试剂 |
1.2.1 实验中所使用仪器 |
1.2.2 实验中所使用试剂 |
1.3 BCM2-str'感受态细胞制作 |
1.4 内生细菌B.cereus BCM2-str'电转化 |
1.5 转化子BCM2-str'pBCgfp-1活性测定 |
1.5.1 转化子的表型观察 |
1.5.2 转化子的生长曲线 |
1.5.3 转化子的定殖能力测定 |
1.6 BCM2-str'pBCgfp-1定殖图谱测定 |
1.7 番茄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的定殖情况 |
1.8 BCM2-str'pBCgfp-1在番茄根上分布观察 |
2 结果 |
2.1 BCM2-str'pBCgfp-1转化子表型 |
2.2 转化子的生长曲线 |
2.3 转化子定殖能力 |
2.4 BCM2-str'pBCgfp-1定殖图谱 |
2.5 BCM2-str'-pBCgfp-1在番茄根表面的分布 |
3 讨论 |
第2节 内生细菌BCM2杀线虫蛋白提取及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1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 |
1.2.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试剂 |
1.3 粗蛋白的提取 |
1.4 粗蛋白活性检测 |
1.4.1 BCM2和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准备 |
1.4.2 活性检测 |
1.5 SEM观察粗蛋白对线虫体壁的降解作用 |
1.6 TEM观察粗蛋白对线虫肠道的降解作用 |
1.6.1 线虫样品处理 |
1.6.2 线虫TEM样品制备及观察 |
1.7 粗蛋白分离 |
1.7.1 阴阳离子交换层析分离BCM2粗蛋白 |
1.7.2 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BCM2粗蛋白 |
1.7.3 分离蛋白杀线虫活性 |
1.8 分离蛋白MALDI-TOF/TOF鉴定 |
1.8.1 蛋白胶内酶解 |
1.8.2 MALDI-TOF MS和MS/MS分析 |
1.9 M. incognita和BCM2生境模拟及荧光显微镜观察 |
1.10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粗蛋白的杀线虫活性及显微镜下线虫死亡状态 |
2.2 SEM观察BCM2粗蛋白对M.incognita J2体壁的影响 |
2.3 TEM观察BCM2粗蛋白对线虫虫体内部结构的影响 |
2.4 BCM2粗蛋白分离 |
2.4.1 阴阳离子层析分离粗蛋白 |
2.4.2 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BCM2粗蛋白及杀线虫活性 |
2.5 蛋白MALDI-TOF/TOF分析及鉴定 |
2.6 M.incognita和BCM2生境模拟及荧光显微镜观察 |
3 讨论 |
第3节 BCM2改变番茄根系分泌物组成趋避南方根结线虫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1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 |
1.2.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试剂 |
1.3 BCM2定殖的番茄根趋避M. incognita效果 |
1.4 双盆体系(Two-pots system)检测BCM2对M.incognita的驱避作用 |
1.4.1 BCM2和根结线虫J2准备 |
1.4.2 双盆体系接种方法及调查方法 |
1.4.3 根中线虫数调查 |
1.4.4 土壤中线虫数调查 |
1.4.5 Two-pots system生长参数调查 |
1.5 环己烷萃取番茄根系分泌物 |
1.5.1 番茄苗的准备 |
1.5.2 环己烷萃取与浓缩 |
1.6 体外条件下番茄根系分泌物对M. incognita的趋避作用 |
1.6.1 番茄根系分泌物有机相中物质对M. incognita的趋避作用 |
1.6.2 番茄根系分泌物水相中物质对M. incognita的趋避作用 |
1.7 番茄根系分泌物活性成分检测 |
1.8 番茄根系分泌物成分鉴定 |
1.9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BCM2定殖的番茄根对M. incognita的趋避反应 |
2.2 双盆系统中BCM2对南方根结线虫的趋避作用 |
2.3 体外条件下番茄根系分泌物对M. incognita的趋避作用 |
2.3.1 番茄根系分泌物中有机相中物质对M. incognita的趋避作用 |
2.3.2 番茄根系分泌物中水相中物质对M. incognita的趋避作用 |
2.4 番茄根系分泌物活性成分检测 |
2.5 番茄根系分泌物成分鉴定 |
3 讨论 |
第4节 BCM2对南方根结线虫造成的植物PTI反应的调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1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 |
1.2.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试剂 |
1.3 BCM2接种番茄对胼胝质沉积变化影响 |
1.4 BCM2接种番茄对POD、PAL、PPO酶活变化影响 |
1.5 BCM2接种番茄影响H2O2变化检测 |
1.6 BCM2接种番茄对SA、JA、ET含量变化影响 |
1.7 数据统计 |
2 结果 |
2.1 BCM2对胼胝质沉积变化影响 |
2.2 BCM2接种番茄对POD、PAL、PPO酶活变化影响 |
2.3 BCM2接种番茄影响H_2O_2变化 |
2.4 BCM2接种番茄对SA、JA、ET含量变化影响 |
3 讨论 |
第5节 RNA-Seq检测BCM2介导的植物产生抗南方根结线虫的防御相关基因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1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仪器 |
1.2.2 实验中所使用主要试剂 |
1.3 BCM2的培养和M.incognita二龄幼虫(J2)的制备 |
1.4 裂根法研究BCM2诱导系统抗性(ISR) |
1.5 番茄中BCM2迁移的潜力测定 |
1.6 番茄RNA的提取 |
1.7 番茄RNA测序 |
1.8 数据处理和分析 |
1.8.1 质量控制 |
1.8.2 比对和重构转录组 |
1.8.3 不同处理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定量和分析 |
1.9 差异表达基因层次聚类分析 |
1.10 GO注释和GO/KEGG富集分析 |
1.11 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 |
1.11.1 引物合成 |
1.11.2 RNA提取 |
1.11.3 cDNA合成 |
1.11.4 荧光定量PCR反应 |
2 结果 |
2.1 内生细菌诱导系统抗性拮抗根结线虫 |
2.2 BCM2在番茄裂根系统中的迁移 |
2.3 转录组测序和新型转录预测 |
2.4 四个番茄根系样本转录组的基因表达分析 |
2.5 番茄根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
2.6 GO注释和GO/KEGG富集分析 |
2.6.1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分析 |
2.6.2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
2.7 qRT-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
2.8 拮抗南方根结线虫相关防御相关基因 |
2.9 BCM2介导的防御反应可能通路 |
3 讨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Chitosanase鉴定MS和MS/MS结果 |
附录2 Alkaline serine protease鉴定MS和MS/MS结果 |
附录3 Neutral protease鉴定MS和MS/MS结果 |
附录4 Clean reads碱基分布 |
附录5 Clean reads碱基质量 |
附录6 样品间层次聚类分析 |
附录7 差异表达基因不同转录本中表达倍数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苯肽胺酸对豇豆生长发育调控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及其种类 |
1.1.1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
1.1.2 内源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 |
1.1.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功能 |
1.2.1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
1.2.2 提高抗逆性 |
1.2.3 增产效应 |
1.2.4 改善果实品质 |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及发展 |
1.4 苯肽胺酸研究现状 |
1.5 问题的提出与方案设计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及设备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药剂及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3 调查项目与测定 |
2.2.1 豇豆光合特性测定 |
2.2.2 豇豆部分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2.3 豇豆结荚率及产量测定方法 |
2.2.4 豇豆品质指标测定方法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苯肽胺酸对豇豆光合生理的影响 |
3.1.1 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3.1.2 对豇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 苯肽胺酸对豇豆抗逆生理的影响 |
3.2.1 对豇豆叶片电导率的影响 |
3.2.2 对豇豆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3 对豇豆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2.4 对豇豆叶片中酶促系统的影响 |
3.3 苯肽胺酸对豇豆结荚率及产量的影响 |
3.4 苯肽胺酸对豇豆品质的影响 |
3.4.1 对豇豆外观品质的影响 |
3.4.2 对豇豆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
4.1 苯肽胺酸提高了豇豆的抗逆性 |
4.2 苯肽胺酸可提高豇豆的产量 |
4.3 苯肽胺酸可改善豇豆品质 |
4.4 下一步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生物活性肽促进植物生长的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生物活性肽 |
1.2.1 基本概念 |
1.2.2 分类 |
1.2.3 基本特点 |
1.2.4 生物活性肽的制备 |
1.2.4.1 直接提取法 |
1.2.4.2 蛋白质降解法 |
1.2.4.3 人工合成法 |
1.2.5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
1.2.6 生物信息学与生物活性肽研究 |
1.3 植物生长物质 |
1.3.1 生长素类 |
1.3.1.1 概述 |
1.3.1.2 生长素生理效应及应用 |
1.3.1.3 生长素作用机制 |
1.3.2 赤霉素类 |
1.3.2.1 概述 |
1.3.2.2 赤霉素生理效应 |
1.3.2.3 赤霉素作用机制 |
1.3.3 细胞分裂素类 |
1.3.3.1 概述 |
1.3.3.2 生理效应及应用 |
1.3.3.3 作用机制 |
1.3.4 脱落酸 |
1.3.4.1 概述 |
1.3.4.2 生理效应及应用 |
1.3.4.3 作用机制 |
1.3.5 乙烯 |
1.3.5.1 概述 |
1.3.5.2 生理效应及应用 |
1.3.5.3 作用机制 |
1.3.6 其他常见植物生长物质 |
1.3.7 植物激素性多肽生长因子 |
1.3.7.1 系统素(systemin) |
1.3.7.2 植物硫化激动素(phytosulfokine,PSK) |
1.3.7.3 S位点富含半胱氨酸蛋白(SCR) |
1.3.7.4 CLAVATA3(CLV3) |
1.4 种子萌发的生理学机制 |
1.4.1 种子萌发与内含物的关系 |
1.4.2 种子萌发与酶的关系 |
1.4.3 种子萌发与激素的关系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目的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本课题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2.1 种子来源 |
2.2.2 蔬菜来源 |
2.2.3 主要实验试剂及药品 |
2.2.4 实验所需试剂配制 |
2.2.4.1 胚根细胞形态及内含物的透射电镜观察所需溶液 |
2.2.4.2 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所需溶液 |
2.3 实验方法 |
2.3.1 生物活性肽对不同种类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1.1 选种 |
2.3.1.2 浸种 |
2.3.1.3 种子培养 |
2.3.1.4 计算方法 |
2.3.2 多种植物生长物质对不同种类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3 生物活性肽的保鲜效果 |
2.3.3.1 样品处理方法 |
2.3.3.2 失重率 |
2.3.3.3 褐变度 |
2.3.3.4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2.3.3.5 感官评分 |
2.3.4 胚根细胞形态及内含物的透射电镜观察 |
2.3.5 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3.5.1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2.3.5.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2.3.5.3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2.3.5.4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2.3.5.5 激素含量测定 |
2.4 实验流程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生物活性肽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3.1.1 生物活性肽对水果类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1.1 生物活性肽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1.2 生物活性肽对甜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2 生物活性肽对粮食作物类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2.1 生物活性肽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2.2 生物活性肽对糯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3 生物活性肽对花卉类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3.1 生物活性肽对康乃馨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4 生物活性肽对蔬菜类种子萌发的影响 |
3.1.4.1 生物活性肽对空心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 生物活性肽的保鲜效果 |
3.2.1 生物活性肽对上海青失重率影响 |
3.2.2 生物活性肽对上海青褐变度影响 |
3.2.3 生物活性肽对上海青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 |
3.2.4 生物活性肽对上海青感官评分影响 |
3.3 生物活性肽促进植物生长机制初探 |
3.3.1 胚根细胞形态及内含物的透射电镜观察 |
3.3.2 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3.3.2.1 可溶性蛋白含量 |
3.3.2.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
3.3.2.3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
3.3.2.4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
3.3.2.5 激素IAA含量 |
3.3.2.6 激素GA_3含量 |
3.3.2.7 激素ABA含量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植物激素在保护地蔬菜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源褪黑素缓解黄瓜幼苗吡虫啉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D]. 刘娜.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蓝光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及对黄瓜抗虫性诱导机制研究[D]. 韩杜斌. 扬州大学, 2021
- [3]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于梦竹. 沈阳农业大学, 2020(10)
- [4]1,2,4—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制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 蔡光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9(08)
- [5]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京津冀地区主要瓜果类蔬菜中的残留动态及安全风险评价[J]. 李运朝,及华,温之雨,王蒙,张少军,李洪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08)
- [6]TM菌对设施连作菜心产量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 陈文.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茉莉酸及水杨酸信号路径在番茄防御烟粉虱中的作用研究[D]. 何瑜晨. 中国计量大学, 2017(03)
- [8]植物内生芽孢杆菌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研究[D]. 胡海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9]苯肽胺酸对豇豆生长发育调控作用的研究[D]. 刘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10]生物活性肽促进植物生长的活性研究[D]. 燕妍. 福州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