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SP市场发展纵横谈(论文文献综述)
胡璞[1](2017)在《基于DSP的有线电话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军用信息保障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XXX型野战同线电话通信系统就是当前我军有线专业较为先进的在用主战装备之一,它可实现自动交换,无中心工作,用户间互不干扰,具有重量轻,便于携带,可快速安装等特点。然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军用装备的研制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由于装备技术性能的跳跃式发展,存在一些装备性能与实际要求脱离或存在缺陷等问题。本文即是针对XXX型野战同线电话通信系统无法实时监测线路的通断路情况这一功能缺陷进行研究与分析,设计了一套有线电话监测系统来弥补其功能上的不足。论文首先对XXX型野战同线电话通信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原理进行了研究。根据该系统的用户情况,监测系统设计主机采用轮询的方式对各个从机进行在线情况监测。当从机n接收到主机检测信号并做出响应后,主机记录从机在线,其所在远端线路情况视为正常;当主机无法接收到从机n的响应信号且超过5次循环后,视其所在远端线路情况异常,则会立即发出蜂鸣警报,告知值机人员前去检查维修。论文采用浮点DSP处理器TMS320F28069为核心设计监测系统的主机,采用单片机STM32F103C8T6为核心设计监测系统的从机。硬件电路方面,分别完成了主机与从机的核心板以及模拟板电路设计,并设计了屏显电路和人机交互部分电路。程序软件方面,分别使用C语言在CCS6.0环境下和Keil MDK 6.0版本下完成了主机及从机的程序软件的设计。着重对监测系统的轮询算法以及人机交互部分算法进行了分析、完善,使其功能满足设计要求。论文最后对设计制作完成的监测系统进行了调试与分析,实现了基本的功能要求,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时对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分析,准备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的改进,以期早日将此系统投入实际使用。
陈天阳[2](2016)在《单粒子效应对卫星光通信中DSP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器件由于其具有强大的外设管理能力以及极低工作能耗,在空间光通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空间环境十分恶劣,在光通信卫星运行的轨道上充斥着大量的粒子,对DSP器件的稳定工作构成巨大的威胁,其中单粒子效应是导致卫星发生故障的首要原因。本论文针对DSP器件的单粒子效应展开了理论、仿真以及地面模拟实验方面的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有:分析了空间光通信中所处的空间环境以及器件的辐射效应。对目前DSP器件单粒子电荷收集机理的研究不是十分充分,本文基于漏斗模型并结合DSP的制作工艺建立了MOS器件的电荷收集机理,并计算出了单粒子效应的临界能量。基于SRIM软件对地面模拟辐射实验中经常使用的锎源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锎源的通量与能量的关系。采用锎源进行DSP处理器的单粒子效应地面模拟实验,通过分析大量的统计数据,得到了单粒子翻转截面、单粒子翻转个数与芯片距锎源距离的关系、每个地址上16个存储单元的单粒子翻转频率。实现了用Cf252源对高性能DSP单粒子效应的地面模拟实验。通过本论文中基于锎源和SMJ320F2812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地面辐射模拟实验,可以为今后其他器件的低成本的地面模拟辐射实验提供思路。实验结果可以为光通信卫星的空间单粒子效应防护提供指导。
周晶[3](2014)在《基于VLIW的高效DCT/IDCT实现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离散余弦变换和反离散余弦变换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视频等编解码算法中,很多学者对其快速算法的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比较经典的有B.G.Lee算法、AAN算法和LLM算法。这些快速算法主要是通过减少运算中的加法、乘法次数来减少运算时间的,但是从算法在VLIW架构上的实现角度来看,如何充分利用可并行处理的硬件资源,使算法更适合VLIW指令实现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前人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VLIW架构的DCT/IDCT实现方法。首先将高阶矩阵乘法分解为2阶矩阵乘法并用复数乘法实现。然后针对VLIW架构特性,对复乘运算做相应变换,并用高并行度的VLIW指令对其改写。同时合理组织数据,实现打包系数复用,以减少寄存器压力。使得算法更适于软件流水,从而提高了指令并行度,实现了算法的高效运行。最后本文以AVS标准中DCT/IDCT为例,将不同的计算方法在TMS320C6678 DSP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实现方法对于C语言实现的快速算法效率提升了将近4倍,对于前人提出的基于VLIW架构的方法提升了50%到60%。
李晓欢[4](2013)在《FT-DSPx RapidIO接口AMBA-SRIO桥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猛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当前更是向着多核方向不断发展,但总线传输性能的增长却远远落后,系统互连传输能力成为嵌入式系统性能提升的瓶颈。在技术和市场的推动下,国际标准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2003年10月推出了专门针对嵌入式系统互连的国际标准——RapidIO(Rapid Input Output Interface)。RapidIO互连规范面向背板、片间互连通信,因具有较低的功耗和硬件成本优势,使其成为嵌入式互连的最佳选择。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微电子所研制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FT-DSPx是一款多核处理器。FT-DSPx集成了支持RapidIO1.3协议规范的两个串行RapidIO(SRIO)模块用于芯片间互连通信,使用ARM公司的片上总线协议AMBA3.0AXI接口把SRIO和DSP内核进行连接。为了满足FT-DSPx的互连需求,本文设计了RapidIO协议和AXI协议转换的桥接部件AMBA-SRIO桥。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本文首先系统研究了RapidIO1.3协议规范,分析了RapidIO互连协议架构,对RapidIO逻辑层、传输层、物理层分别进行了研究分析。在分析FT-DSPx系统互连需求的基础上,给出了SRIO的整体设计方案。2.由于DSP内部使用AMBA3.0AXI接口把SRIO和DSP内核进行连接,因此在系统研究AMBA3.0总线协议规范的基础上,设计了用于AXI协议和RapidIO协议转换的AMBA-SRIO桥。借鉴GRIO ULI Interface,本文给出AMBA-SRIO桥与SRIO协议层模块间的接口信号,包括输入通道信号和输出通道信号,完成了AMBA-SRIO桥与AXI接口信号和SRIO协议层信号的对接。3.对AMBA-SRIO桥的功能模块,包括控制和状态寄存器配置、地址和事务映射逻辑、打包解包模块和异步对接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与实现。重点对地址和事务映射机制、打包解包过程和利用格雷码异步FIFO实现异步对接进行设计阐述。4.对本文设计的AMBA-SRIO桥进行模块级、部件级和芯片级验证,重点对芯片级验证进行了阐述,给出了验证结果并予以分析。结果表明,集成AMBA-SRIO桥的SRIO能够满足协议规范定义的I/O逻辑操作和门铃事务,并可以支持DMA操作,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AMBA-SRIO桥接部件可以满足FT-DSPx互连需求。最后给出了逻辑综合结果,基于Synopsys公司65nm标准单元库,设定温度为25℃,工作电压1.2V条件下,面积为109.4051μm2,功耗为10.1024mw。
曹乐根[5](2013)在《1GHz X-DSP加法移位单元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是对信号和图像实现实时处理的一类芯片,具有高效率、低功耗和低成本的特点。随着DSP芯片的飞速发展,它在通信、军事、家电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越来越多的应用对DSP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X-DSP芯片是一款研制中的32位高性能DSP。该DSP属于自主正向设计,实现多功能定点和浮点运算,拥有极其强大的定点和浮点数值运算能力。它采用超长指令字(VLIW)技术和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技术,设计目标主频达到1GHz。加法移位单元ASU(Add&Shift Unit)是X-DSP中定点和浮点运算的主要执行部件之一,本文在深入研究其指令功能的基础之上,设计并实现了该运算单元。主要内容如下:一、从ASU运算单元的总体设计入手,按照基于标准单元的设计流程对其进行了层次化的设计,同时结合全定制的设计方法,对ASU运算单元的移位关键部件进行了定制设计,达到了整体设计目标。二、深入研究了ASU运算单元的结构,合理地划分了子功能模块,并采用多种方法和设计技巧对各个子功能模块和关键部件进行了逻辑设计,达到了时序的要求。三、对编写好的RTL级代码进行了模拟功能验证,开发了ASU运算单元的测试向量,并结合FPGA的验证方法,对目标设计进行了补充验证,充分保证了ASU运算单元的功能正确性。四、总结了ASU运算单元在逻辑综合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设计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多种优化策略对目标设计进行优化,通过对不同子模块的多种实现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最后选择了合适的方法对ASU运算单元进行设计。最后,在45nm CMOS工艺下,使用Synopsys公司的综合工具(DesignCompiler)在worst case条件下对ASU运算单元进行逻辑综合,时序、面积和功耗方面都获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频率达到了1GHz的设计目标,面积为63709.329829平方微米,动态功耗和静态功耗分别为10.5928mW和1.6359mW。
王志博[6](2012)在《超声设备数字扫描变换在OMAP平台上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医用超声诊断设备以其快速、安全的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庞大的体积、昂贵的价格却也给医生和患者带来诸多不便。近年来,为解决上述问题,手持式超声设备逐渐成为医用超声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手持式超声设备为导向,基于具有ARM+DSP双处理器架构的OMAP3530芯片,充分利用嵌入式系统中有限的资源,设计并实现了超声设备中数据运算操作最为密集的数字扫描变换算法。首先,本文结合医用超声成像系统的整体框架与工作流程,对数字扫描变换的功能和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数字扫描变换的常用算法进行了研究与比较,通过算法原理分析以及Matlab仿真验证,根据手持式超声设备的实际需求完成了算法选择。其次,本文对OMAP3530的软硬件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设计了嵌入式系统的整体架构,规划了ARM与DSP的功能职责,并制定了ARM与DSP的双核数据通信方案。最后,本文基于OMAP3530的双核架构,在DSP上设计并实现了数字扫描变换算法,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并行运算机制,充分保证了算法运算效率;同时,在ARM上设计了多线程应用程序框架,并通过CodecEngine实现了ARM端应用程序对DSP端数字扫描变换算法的调用。经测试验证,本文设计的数字扫描变换算法在功能与性能方面均达到了预期效果。
陈世超[7](2012)在《YHFT-QMBase高性能DSP EDMA接口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日益增长的LTE无线基站和高清视频等计算密集型流媒体应用对数字信号处理器越来越高计算能力的需求,向量并行处理和多核等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在高性能DSP上被普遍采用,并成为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拥有丰富外设的高性能DSP中,外设与各存储器间存在的大量数据交换一般由EDMA部件完成,作为高性能DSP上各个部件间重要的数据通信枢纽,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芯片的通信带宽和数据的处理性能。因此需要为EDMA设计面向不同外设的专用数据接口,以满足数据传输带宽需求,发挥高性能DSP的数据处理能力。YHFT-QMBase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自主研制的面向软基站的自主知识产权高性能多核DSP,片内集成4个同构DSP单核,本文从YHFT-QMBase的设计需求出发,针对其单核的EDMA接口展开研究和设计,提出并设计实现了向量重整理缓冲器(VRB)、AXI协议转换和Qlink事务转换等三个专用接口。YHFT-QMBase的单核采用多宽度SIMD技术,内部集成了16个向量处理单元和高带宽的向量存储器(VM),为解决EDMA与VM数据带宽不匹配造成的VM带宽浪费、向量访存冲突增加等问题,本文利用EDMA访问VM的局部性原理,在EDMA和VM之间设计了VRB,缓存地址连续的访问数据,有效降低了EDMA对VM的访存次数,从而减少了和VPU访问VM的冲突,提高了向量运算的执行效率。YHFT-QMBase片内集成了带AXI协议的外设部件,为完成其和DSP内核之间的数据传输,本文为EDMA设计了AXI协议转换接口以完成通信协议转换,实现了数据打包解包和异步时钟对接,解决了AXI外设与内核间不同的总线带宽和时钟频率下数据可靠传输的问题。最后该EDMA还针对YHFT-QMBase中完成多核快速互连功能的Qlink部件设计了Qlink事务转换接口,该接口通过增加二维数据传输、预取读和缓冲写等技术减少和隐藏了数据传输时延。目前YHFT-QMBase已成功投片,前期的逻辑验证和后期的芯片测试表明,所设计的EDMA接口功能正确,在EDMA和VPU访问VM存在冲突时,使用VRB可以减少92%的访问冲突;AXI协议转换接口满足了RapidIO外设接口以最高传输速率3.125Gbps和芯片存储器之间的流畅通信;Qlink事务转换接口减少了平均186拍事务切换延时。
程如岐[8](2010)在《基于Z拓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和利用新能源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太阳能是新能源中最有发展前途的形式,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对于缓解能源问题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文从光伏并网系统的概况进行分析,详细分析了单级电压源型并网逆变器、带Boost电路的电压源型逆变器和Z源型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总结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论文在对Z源型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波形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状态空间平均法对Z源逆变器分部分进行了建模和统一,并在模型的基础上针对于其不足提出了统一建模方案。同时论文详细介绍了SPWM和SVPWM的调制原理以及直通零矢量的控制方法,并介绍了基于本文DSP+FPGA硬件平台的单相SVPWM结合直通分段控制的调制原理与实现方法。并以建模结果和SVPWM为基础,设计了多环的控制系统结构。并对电流内环加入了重复控制的环节,有效的减少了并网电流谐波失真,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最终,以基于DSP+FPGA控制核心的电压模式Z源型并网逆变器实验平台进行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了光伏并网系统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作用。介绍了作为光伏并网系统核心的逆变器主要拓扑及其应用,详细分析了常用的三种电压型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与特点。重点分析了Z源型逆变器的母线电压的二次谐波干扰问题的产生原因、危害以及抑制方法。针对这三种电压型逆变器从开关器件的功率(SDP)、直流侧无源器件大小、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出电压和逆变器有源器件电压等级、系统效率等方面对它们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最后总结了Z源型逆变器的优缺点。2.对电力电子的常用的建模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与总结。重点介绍了应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对Z源型逆变器分为Z源升压子电路和逆变桥两部分分别进行建模的方法和建模结果。在分析此种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统一建模的分析方法,并给出具体的建模模型和建模的结果。3.介绍了应用于逆变器的两种主要调制方法SPWM和SVPWM的原理及其生成方法。详细分析了针对于Z源型逆变器的SPWM和SVPWM的直通零矢量的几种控制方法,分析了几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针对于采用传统的SPWM调制由于直通零矢量加入所带来的开关频率加倍问题,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单相SVPWM的生成原理以及直通分段的直通零矢量控制方法并且详细介绍了通过FPGA生成单相SVPWM的方法。4.分析了电压型Z源型逆变器应用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控制策略。通过电路结构和控制目标将整个控制系统分为三个闭环结构:并网交流电流内环、母线电压外环、MPPT直通零矢量环。在对电流内环控制原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于Z源型逆变器母线电压二次谐波的干扰问题,提出了针对于Z源逆变器的结合重复控制的电流内环控制方案,以抑制二次谐波的干扰。对于母线电压外环采用检测Z源电容电压与在线计算直通零矢量相结合的方式直接对母线电压进行闭环控制,从而提高了系统控制的精确度。5.分析了Z源型并网逆变器的硬件系统设计、DSP+FPGA硬件平台设计及其协调控制策略和仿真系统设计。硬件系统设计中包括基于DSP+FPGA的控制系统组成与设计、Z源型逆变器的主参数设计原则与方法。DSP+FPGA硬件平台设计中包括DSP与FPGA的协调控制策略、DSP与FPGA的功能框图。仿真系统设计主要包括Z源型逆变器中各个部分的仿真模型建立结构与实际的仿真模型。6.以基于DSP+FPGA硬件平台的Z源型并网逆变器实验平台和南开大学示范电站作为基础,对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互吻合,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王浩[9](2009)在《基于DSP的运动目标检测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动目标检测系统是智能视频分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安防、交通等多个领域逐步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是,传统的基于PC的运动目标检测系统存在着对硬件要求高、体积功耗大、实时性差等局限,无法大规模应用。视频处理技术与嵌入式技术的结合,为这些存在的问题找到了解决办法。基于DSP的运动目标检测系统利用了DSP芯片数字信号处理性能强大、价格低廉和便于集成应用等特点,为进一步搭建实用性强和产品化的视频处理平台打下了基础,是一项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的课题。本文以基于DSP的运动目标检测系统设计和实现为目标,对现有运动目标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目前常用的一些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原理和算法间的优劣,重点研究了在复杂场景中常用的混合高斯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对比分析了DSP与其它硬件平台的差异,指出DSP在嵌入式视频处理应用中所具有的硬件性能及软件开发优势,并进一步比较了DSP与PC平台软件开发方法的不同。通过分析和比较,论文最终选择DM642作为嵌入式核心处理芯片、SEED-vpm642为系统开发平台,研究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在算法上,结合DSP与PC在视频采集信号色彩空间上的不同差异,对混合高斯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YUV空间的混合高斯模型,利用Y通道提供灰度信号的特点,对模型匹配过程进行优化,减少了模型更新运算量,并利用YUV空间阴影等比衰减的性质进行了阴影的抑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现上,利用DSP/BIOS实时系统内核和RF参考框架,进行了改进的混合高斯算法的移植和优化,并通过驱动配置调用、存储空间分配、线程间同步通讯等步骤,完成了一个视频采集、处理、输出的运动目标检测系统原型,能够在复杂场景中实现准实时的运动目标检测。
尹逊亮[10](2008)在《基于DAVINCI平台的低码率航拍图像压缩算法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航拍图像在军事侦察、灾情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图像压缩算法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图像压缩算法不能同时满足航拍图像低码率、高质量、高压缩比的要求。论文以JPEG2000框架为基础,提出基于Davinci硬件平台的低码率航拍图像压缩算法。论文的主要工作概述如下:(1)将窗口模式的小波变换算法应用于Davinci平台。针对硬件结构特点,提出使用窗口模式的小波实现方法。实验表明,小波变换的内存使用量减少,数据调度的时间缩短,算法的执行速度加快。(2)提出针对航拍图像压缩的小波系数处理方法。通过分析量化步长与压缩比之间的统计规律,提出基于统计规律的量化步长设计,减少冗余编码。针对航拍图像对边缘信息要求高的特点,提出小波子带位平面提升算法,比较完整地保留图像的边缘信息。(3)提出基于位平面优先级的率失真控制算法。实验表明,编码冗余度降低,EBCOT编码过程中的数据调度减少,图像压缩时间缩短。(4)针对Davinci平台优化算法。在算法实现过程中,使用DMA、并行流水等措施结合Davinci平台的特性,对算法进行优化并使用汇编重写部分代码。通过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的算法在Davinci平台上基本实现了低码率下实时高质量的压缩,能够满足从飞行器向地面站实时传输图像序列数据的需求。
二、DSP市场发展纵横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SP市场发展纵横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DSP的有线电话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DSP技术及研究现状 |
1.3 论文完成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2 XXX型野战同线电话通信系统原理 |
2.1 系统组成及性能 |
2.1.1 系统组成 |
2.1.2 主要功能和技术性能 |
2.2 系统连接及工作原理 |
2.2.1 系统连接方式 |
2.2.2 系统工作原理 |
2.3 系统实战应用中存在的缺陷 |
2.4 本章小结 |
3 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硬件设计分析 |
3.2 主机电路设计 |
3.2.1 DSP芯片选型 |
3.2.2 DSP核心板设计 |
3.3 从机电路设计 |
3.3.1 MCU芯片选型 |
3.3.2 MCU系统板电路设计 |
3.4 模拟采集板电路设计 |
3.4.1 电源电路 |
3.4.2 信号发生模块 |
3.4.3 信号接收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4 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主机软件分析 |
4.1.1 开发环境 |
4.1.2 主要函数设计 |
4.2 从机软件分析 |
4.2.1 开发环境 |
4.2.2 主要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监测系统的测试效果及其分析 |
5.1 系统的调试 |
5.1.1 电源模块调试 |
5.1.2 信号发生及接收模块调试 |
5.1.3 系统连接 |
5.1.4 功能测试 |
5.1.5 现地测试 |
5.2 效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与贡献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单粒子效应对卫星光通信中DSP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DSP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状况 |
1.2.1 DSP的研究进展状况 |
1.2.2 DSP的空间光通信应用状况 |
1.3 DSP单粒子效应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国外单粒子实验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4 本课题将解决的间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空间辐射环境及辐射效应 |
2.1 空间辐射环境 |
2.1.1 地球辐射带 |
2.1.2 太阳宇宙射线 |
2.1.3 银河宇宙线 |
2.2 器件的辐射效应 |
2.2.1 单粒子效应 |
2.2.2 总剂量效应 |
2.2.3 电磁脉冲效应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DSP的结构与辐射效应分析 |
3.1 DSP的结构与原理 |
3.1.1 DSP的CPU单元结构 |
3.1.2 DSP的存储单元 |
3.2 DSP单粒子效应电荷收集机理 |
3.2.1 DSP中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
3.2.2 DSP的NMOS管的电荷收集理论分析 |
3.3 DSP单粒子翻转理论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SRIM的单粒子效应仿真研究 |
4.1 SRIM仿真系统简介 |
4.2 SRIM仿真参数设定 |
4.2.1 SR参数设置 |
4.2.2 TRIM参数设置 |
4.3 SRIM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1 SR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2 TRIM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DSP的辐射效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DSP单粒子效应实验研究 |
5.1 实验方案 |
5.1.1 实验设备 |
5.1.2 实验辐射源 |
5.1.3 试验系统组成及要求 |
5.1.4 实验内容 |
5.2 实验结果 |
5.2.1 静态单粒子效应测试结果 |
5.2.2 动态单粒子效应测试结果 |
5.2.3 实验数据处理 |
5.2.4 实验数据分析 |
5.2.5 单粒子翻转截面计算 |
5.3 实验结果与理论及仿真比对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基于VLIW的高效DCT/IDCT实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离散余弦变换介绍 |
2.1 变换编码概述 |
2.2 离散余弦变换定义 |
2.3 离散余弦变换的实现 |
2.3.1 直接计算 |
2.3.2 三种经典的快速算法 |
2.3.3 快速算法与硬件特性结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MS320C6678 DSP平台介绍 |
3.1 DSP简介 |
3.1.1 DSP的总体发展及趋势 |
3.1.2 DSP的特性介绍 |
3.1.3 DSP的应用 |
3.2 TMS320C6678的存储器架构及指令集 |
3.2.1 KeyStone存储器架构 |
3.2.2 Core指令集介绍 |
3.3 软件开发环境CCS的介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VLIW架构的高效DCT/IDCT实现方法 |
4.1 VLIW架构简介 |
4.2 DCT/IDCT的矩阵分解 |
4.2.1 一维8点DCT矩阵分解 |
4.2.2 一维8点IDCT矩阵分解 |
4.3 基于VLIW的DCT/IDCT计算方法 |
4.3.1 现有算法分析 |
4.3.2 本文提出的基于VLIW的计算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VS中IDCT的优化与实现 |
5.1 AVS视频编解码技术 |
5.1.1 AVS视频编解码流程 |
5.1.2 变换和反变换 |
5.2 线性汇编简介 |
5.2.1 汇编/线性汇编语句格式 |
5.2.2 线性汇编优化 |
5.3 改进的IDCT在TMS320C6678 DSP上的汇编实现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FT-DSPx RapidIO接口AMBA-SRIO桥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DSP 技术发展概述 |
1.1.2 串行 RapidIO 技术简述 |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1.2.1 DSP 技术研究 |
1.2.2 串行 RapidIO 互连技术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SRIO 互连协议规范和 AMBA 总线规范 |
2.1 SRIO 协议规范概述 |
2.1.1 RapidIO 逻辑层和传输层 |
2.1.2 RapidIO 物理层协议 |
2.2 AMBA 总线规范 |
2.2.1 AMBA 3.0 AXI 协议规范 |
2.2.2 AMBA 3 APB 协议规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MBA-SRIO 桥结构设计 |
3.1 FT-DSPx 系统互连需求 |
3.1.1 FT-DSPx 总体结构概述 |
3.1.2 FT-DSPx 对 SRIO 的设计需求 |
3.2 AMBA-SRIO 桥接部件的设计 |
3.2.1 AMBA-SRIO 桥接部件的总体设计 |
3.2.2 AMBA-SRIO 桥的信号对接 |
3.2.3 AMBA-SRIO 功能实现体系结构 |
3.2.4 AMBA-SRIO 桥的通道结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MBA-SRIO 桥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控制和状态寄存器配置访问 |
4.2 地址映射寄存器配置 |
4.2.1 RIO-AXI 的地址映射 |
4.2.2 AXI-RIO 的地址映射 |
4.3 事务映射逻辑 |
4.3.1 AXI-RIO 的事务映射 |
4.3.2 RIO-AXI 的事务映射 |
4.4 异步对接模块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MBA-SRIO 桥的功能验证与综合 |
5.1 验证方法和策略 |
5.1.1 验证方法 |
5.1.2 AMBA-SRIO 桥的验证策略 |
5.2 模块和部件级模拟验证 |
5.3 芯片级模拟验证和分析 |
5.3.1 芯片级验证 |
5.3.2 芯片级验证结果和分析 |
5.4 逻辑综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1GHz X-DSP加法移位单元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概述 |
1.1.1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特点 |
1.1.2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2 运算部件的相关研究 |
1.2.1 核心加法器相关研究 |
1.2.2 移位器相关研究 |
1.2.3 浮点加法算法相关研究 |
1.3 硬件设计的实现方式 |
1.4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X-DSP 加法移位单元的总体设计 |
2.1 X-DSP 的体系结构概述 |
2.1.1 X-DSP 的 CPU 结构及数据通路 |
2.1.2 X-DSP 的流水线 |
2.2 加法移位单元的功能及结构设计 |
2.3 加法移位单元的指令定义 |
2.4 与加法移位单元有关的控制寄存器 |
第三章 加法移位单元的逻辑设计 |
3.1 源操作数分配网络的实现 |
3.2 定点运算单元的实现 |
3.2.1 定点算术模块的逻辑设计 |
3.2.2 移位模块的逻辑设计 |
3.2.3 位操作模块的逻辑设计 |
3.3 浮点运算单元的实现 |
3.3.1 IEEE754 标准的浮点数表示和舍入模式 |
3.3.2 浮点特殊操作数的判断 |
3.3.3 浮点加减模块的逻辑设计 |
3.3.4 整化浮模块的逻辑设计 |
3.3.5 浮化整/浮模块的逻辑设计 |
3.3.6 特殊函数模块的逻辑设计 |
3.3.7 浮点比较操作模块的实现 |
3.4 加法移位单元关键部件的逻辑设计 |
3.4.1 核心加法器 |
3.4.2 饱和判断逻辑 |
3.4.3 移位器 |
3.4.4 复合加法器 |
第四章 加法移位单元的功能验证 |
4.1 加法移位单元的模拟验证 |
4.1.1 模拟验证的准备 |
4.1.2 测试向量的开发 |
4.1.3 测试向量的说明 |
4.2 加法移位单元的 FPGA 仿真 |
4.2.1 FPGA 验证环境 |
4.2.2 FPGA 验证过程 |
4.2.3 FPGA 验证流程 |
4.3 功能验证总结 |
第五章 加法移位单元的逻辑综合与优化 |
5.1 逻辑综合前的准备 |
5.1.1 加法移位单元合理的子模块划分 |
5.1.2 代码的风格和可综合性 |
5.1.3 选择合适的综合策略 |
5.1.4 尽量准确地定义约束 |
5.1.5 解决模块的多示例化和指定所有的伪路径和多周期路径 |
5.2 综合的运行及结果 |
5.3 综合优化的策略 |
5.3.1 基于预测思想的优化策略 |
5.3.2 基于逻辑复用的优化策略 |
5.3.3 结构调整的优化策略 |
5.3.4 合并 Reg 减少锁存器的优化策略 |
5.3.5 充分发挥逻辑综合工具的潜能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超声设备数字扫描变换在OMAP平台上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医用超声成像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2 嵌入式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数字扫描变换原理与算法分析 |
2.1 医学超声成像系统 |
2.1.1 系统框架与工作流程 |
2.1.2 常用工作模式 |
2.2 数字扫描变换原理 |
2.2.1 数据存储 |
2.2.2 数据转换 |
2.3 数字扫描变换需求分析 |
2.3.1 功能需求分析 |
2.3.2 性能需求分析 |
2.4 数字扫描变换算法分析 |
2.4.1 坐标变换算法 |
2.4.2 数据插补算法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OMAP双核架构与系统方案设计 |
3.1 硬件平台简介 |
3.2 OMAP双核架构分析 |
3.2.1 双核架构硬件分析 |
3.2.2 双核架构软件分析 |
3.2.3 双核通信机制分析 |
3.3 方案设计 |
3.3.1 功能框架设计 |
3.3.2 双核通信方案设计 |
3.3.3 开发流程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扫描变换程序设计与实现 |
4.1 DSP端算法设计与实现 |
4.1.1 算法需求分析 |
4.1.2 DSP资源分配 |
4.1.3 并行机制设计 |
4.1.4 功能流程设计 |
4.1.5 算法接口设计 |
4.2 Codec Engine通信配置 |
4.2.1 算法Server配置 |
4.2.2 算法Engine配置 |
4.3 ARM端应用程序设计与实现 |
4.3.1 应用程序需求分析 |
4.3.2 多线程框架设计 |
4.3.3 控制线程设计 |
4.3.4 数据输入线程设计 |
4.3.5 数据处理线程设计 |
4.3.6 数据输出线程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算法模块测试 |
5.1.1 算法测试环境 |
5.1.2 算法测试流程 |
5.1.3 测试结果分析 |
5.2 系统整体测试 |
5.3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YHFT-QMBase高性能DSP EDMA接口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YHFT-QMBase 高性能 DSP 概述 |
1.1.2 QMBase DSP EDMA 概述 |
1.2 相关技术研究 |
1.2.1 DSP 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2 EDMA 技术发展概述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EDMA 总体设计 |
2.1 QMBase 运算性能需求 |
2.1.1 LTE 协议性能需求分析 |
2.1.2 Matrix 的向量操作分析 |
2.2 VM 与 Matrix 核外的通信需求 |
2.2.1 Matrix 核外存储空间介绍 |
2.2.2 VM 和 Matrix 核的通信通路 |
2.3 EDMA 的总体结构设计 |
2.3.1 EDMA 的通道设计 |
2.3.2 EDMA 的接口设计 |
2.3.3 多通道的总线仲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向量数据流的 EDMA 传输接口设计 |
3.1 提高 EDMA 对 VM 高带宽利用率 |
3.1.1 提高 VM 访存效率 |
3.1.2 EDMA 总线带宽分析 |
3.2 EDMA 访问 VM 的局部性特征分析 |
3.3 VRB 的设计与实现 |
3.3.1 关于 VRB 的设计背景 |
3.3.2 VRB 的设计思路 |
3.3.3 VRB 的具体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 AMBA3.0 的 AXI 协议的桥接口设计 |
4.1 AXI 协议介绍 |
4.1.1 AXI 协议优势 |
4.1.2 AXI 协议时序特性分析 |
4.2 EDMA 和 RapidIO 通信机制 |
4.3 AXI 协议转接口的实现机制 |
4.3.1 EDMA 的通道工作流程 |
4.3.2 AXI 协议转接口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用于多核向量数据交互的 qlink 接口 |
5.1 QMBase 的多核共享存储特点 |
5.2 QMBase 多核向量存储器共享的机制 |
5.2.1 QMBase 的拓扑结构和路由策略 |
5.2.2 Qlink 的工作原理 |
5.3 Qlink 接口设计策略 |
5.3.1 2 维传输事务 |
5.3.2 预取读和缓冲写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模拟验证和性能分析 |
6.1 QMBase 模拟验证平台 |
6.2 VRB 的验证和性能分析 |
6.2.1 方案和测试性能 |
6.2.2 VRB 性能分析 |
6.3 AXI 桥的验证与性能分析 |
6.3.1 验证的方法和目标 |
6.3.2 AXI 桥性能 |
6.4 qlink 事务转接口的验证与性能分析 |
6.4.1 验证的方法和目标 |
6.4.2 性能分析 |
6.5 测试平台和测试流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基于Z拓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能源与环境形势 |
1.1.1 全球能源与环境形势 |
1.1.2 国内能源与环境形势 |
第二节 光伏并网系统概述 |
1.2.1 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
1.2.2 光伏发电系统组成 |
第三节 国内外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并网逆变器系统分析 |
第一节 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
第二节 几种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2.2.1 传统单级电压源型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2.2.2 带Boost升压子电路的双级电压源型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2.2.3 Z源型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2.2.4 Z源型逆变器母线电压的二次谐波问题 |
第三节 几种并网逆变器的性能比较 |
第三章 Z源型并网逆变器建模分析 |
第一节 Z源型逆变器的分部建模 |
3.1.1 Z源升压子电路建模分析 |
3.1.2 逆变桥子电路状态空间建模 |
第二节 Z源型逆变器的统一建模分析 |
第四章 Z源型逆变器调制方法 |
第一节 SPWM控制技术 |
4.1.1 SPWM调制原理 |
4.1.2 单极性SPWM调制 |
4.1.3 双极性SPWM调制 |
4.1.4 SPWM调制直通零矢量的控制方法 |
第二节 SVPWM控制技术 |
4.2.1 SVPWM控制原理 |
4.2.2 SVPWM算法实现 |
4.2.3 SVPWM的直通零矢量控制 |
4.2.4 SPWM和SVPWM控制方式小结 |
4.2.5 单相SVPWM生成方法 |
第五章 Z源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
第一节 Z源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二节 并网交流电流内环控制策略 |
5.2.1 并网交流电流环控制原理 |
5.2.2 比例调节器的设计 |
5.2.3 Z源型并网逆变器重复控制器设计 |
第三节 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环 |
5.3.1 直流母线电压环控制原理 |
5.3.2 比例-积分调节器的设计 |
第四节 MPPT直通零矢量环 |
5.4.1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原理 |
5.4.2 MPPT直通零矢量控制环原理 |
5.4.3 比例-积分调节器的设计 |
第六章 Z源型并网逆变器的系统设计 |
第一节 Z源型并网逆变器硬件系统设计 |
6.1.1 Z源型并网逆变器硬件系统构成 |
6.1.2 Z源型逆变器控制电路设计 |
6.1.3 Z源型逆变器主电路设计 |
第二节 DSP+FPGA硬件平台及其协调控制策略 |
6.2.1 DSP+FPGA平台简介 |
6.2.2 DSP+FPGA硬件平台协调控制策略 |
第三节 Z源型逆变器仿真系统设计 |
第七章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一节 Z源型并网逆变器主电路参数选择 |
第二节 系统稳态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 |
第三节 系统动态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于DSP的运动目标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 本文后续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运动目标检测技术 |
2.1 运动目标检测技术概述 |
2.2 帧间差分法运动目标检测 |
2.3 背景建模运动目标检测 |
2.3.1 单层背景建模 |
2.3.2 多层背景建模 |
2.4 混合高斯算法的改进 |
2.4.1 YUV色彩空间介绍 |
2.4.2 YUV混合高斯改进算法 |
2.4.3 YUV空间下阴影检测 |
2.4.4 改进算法实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SP视频处理应用分析 |
3.1 运动目标检测系统芯片选择 |
3.2 DSP与PC平台系统开发差异 |
3.3 DM642平台硬件性能分析 |
3.3.1 芯片性能 |
3.3.2 存储空间 |
3.3.3 视频接口 |
3.4 DM642平台软件开发方法分析 |
3.4.1 集成开发环境 |
3.4.2 DSP/BIOS实时系统内核 |
3.4.3 RF参考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M642的运动目标检测系统实现 |
4.1 系统结构设计 |
4.1.1 系统硬件组成结构 |
4.1.2 系统软件功能流程 |
4.2 DSP/BIOS的使用 |
4.2.1 DSP/BIOS配置 |
4.2.2 DSP/BIOS的启动顺序 |
4.2.3 DSP/BIOS启动初始化设置 |
4.3 视频采集、显示、处理线程 |
4.3.1 视频采集线程 |
4.3.2 检测处理线程 |
4.3.3 显示输出线程 |
4.4 系统程序优化 |
4.4.1 存储优化 |
4.4.2 编译器优化 |
4.4.3 代码优化 |
4.5 系统实现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研究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DAVINCI平台的低码率航拍图像压缩算法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相关研究工作 |
1.2.1 通用算法研究 |
1.2.2 硬件相关的算法研究 |
1.2.3 DSP 硬件平台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文章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航拍图像编码框架及硬件平台 |
2.1 研究背景对算法的需求 |
2.2 Davinci 硬件平台 |
2.2.1 机载硬件平台 |
2.2.2 Davinci 主要技术特点 |
2.2.3 Davinci 处理器 |
2.2.4 Davinci 开发环境 |
2.2.5 Davinci 平台的优势 |
2.3 航拍图像压缩算法框架 |
2.3.1 JPEG2000 标准算法框架分析 |
2.3.2 基于硬件平台的航拍图像压缩算法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波变化算法的优化与实现 |
3.1 小波分析 |
3.1.1 理论基础 |
3.1.2 Mallat 算法 |
3.1.3 提升小波变换 |
3.2 针对航拍图像的小波基选择 |
3.3 基于窗口模式的小波变换 |
3.4 基于Davinci 平台的算法优化 |
3.4.1 读写的改进策略 |
3.4.2 算法并行策略 |
3.5 低码率下航拍图像的小波系数处理 |
3.5.1 子带位平面提升 |
3.5.2 基于统计规律的量化步长研究 |
3.6 实验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BCOT 率失真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 |
4.1 PCRD-opt 算法研究 |
4.2 现有的改进算法 |
4.2.1 PSRA 算法 |
4.2.2 SBRA 算法 |
4.3 基于位平面优先级的率失真控制算法 |
4.3.1 算法思想和步骤 |
4.3.2 数据调度优化 |
4.4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 |
5.1 算法流程 |
5.2 实验环境 |
5.3 实验结果 |
5.4 实验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DSP市场发展纵横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DSP的有线电话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胡璞. 郑州大学, 2017(11)
- [2]单粒子效应对卫星光通信中DSP影响的研究[D]. 陈天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3]基于VLIW的高效DCT/IDCT实现方法[D]. 周晶. 天津大学, 2014(03)
- [4]FT-DSPx RapidIO接口AMBA-SRIO桥的设计与实现[D]. 李晓欢.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01)
- [5]1GHz X-DSP加法移位单元的设计与实现[D]. 曹乐根.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01)
- [6]超声设备数字扫描变换在OMAP平台上的设计与实现[D]. 王志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6)
- [7]YHFT-QMBase高性能DSP EDMA接口的研究与设计[D]. 陈世超.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04)
- [8]基于Z拓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D]. 程如岐. 南开大学, 2010(07)
- [9]基于DSP的运动目标检测系统研究[D]. 王浩.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3)
- [10]基于DAVINCI平台的低码率航拍图像压缩算法设计与实现[D]. 尹逊亮.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