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教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媛[1](2021)在《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文中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其中包括对学生情绪、情感、思想态度价值观、思想品质、人文情怀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情感教育活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开展,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意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非常有利。中学阶段这一教学时期非常特殊,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很容易出现叛逆心理,其思想意识的发展也容易因为外界信息的干扰而出现偏差,如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的情感教学少之又少,不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指导,他们就很容易误入歧途,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难以得到正确建立。因此,中学语文教师情感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必须加强对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培养。
刘丽娟[2](2021)在《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明敏[3](202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策略研究 ——以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文中提出
陈爱君[4](2021)在《基于情感教育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以秦皇岛市X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文言文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具有促进初中生知情意和谐发展的先天优势。在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背景下,文言文与情感教育的衔接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大势所趋。但在传统教育思想与理念的影响下,文言文课堂中情感元素的渗透以及文言文教化的实际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本文立足教学实践,调查初中文言文情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论文主要包含四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了研究的背景、意义、目前现状并确定了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文言文”、“情感教育”和“文言文情感教育”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相关界定,并进一步分析了教材中的具体情感,阐述了初中文言文情感教育的特点及其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实际教学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归纳原因。第四章结合教学问题提出促进文言文情感教育的策略。论文以第三、四章为重点。通过分析教学现状,笔者发现主要存在情感活动的内在机制发展失衡、教学方法形式化、情感教育内容受到轻视、师生地位不对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情感教育本身的复杂性、教师情感教育能力、传统教学思想、功利主义教学观等因素密切相关。据此,笔者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情感因素、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师生平等对话几个层面提出相应策略。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立足课堂教学实际,采用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在充分吸收、借鉴前人关于情感教育、初中文言文情感教育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希望能为促进学生发展、优化初中文言文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陈晨[5](2021)在《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中的女性情爱观探析与情感教育实践》文中提出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变革,体现人文关怀的情爱作品数量增加,教材作品的选编和教学也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古今的经典爱情故事出现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虽有意的补充情感教育的资源,但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立足于对教材的情爱观进行分析,体会情的张扬与礼的恪守下的爱情故事,分析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认识其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教育功能。情爱作品的教育现状存在认识不足和矫枉过正的问题,要发挥情爱作品的教育功能,需要关注人物的外在美,欣赏主人公的内在品质,分析爱情结局的因果,鉴赏爱情故事的艺术语言。同时,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审美观、价值观。情爱作品的教学是一个难题,面对学生敏感的话题,教师如何把握好分寸品味人情人性之美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来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第二部分为中学语文教材情爱文学作品的选材现状,从教材出发,分析了教材中情爱观的不同呈现方式,并对相关的教学实际进行了讨论。第三部分就高中语文情爱作品教学的现状展开调查,将调查情况与调查结果分析阐释清楚。第四部分,基于调查和分析,指出高中语文教材中情爱作品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情爱问题关乎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幸福感受,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
张沐宸[6](2021)在《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散文渗透情感教育研究》文中指出
温典典[7](2020)在《初中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以部编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儿童文学作品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充分地把握儿童文学作品的独特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价值,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学界的研究多集中在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上,初中生的儿童文学教育似乎“被遗忘”。基于此,本文以部编本教材为例,考察初中语文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针对现有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梳理研究现状,界定核心概念,根据概念界定确认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选文,并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概要介绍部编本初中语文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与教学价值。首先列表展现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数量、分布、作者、主题等信息,随后从文体、叙事视角和母题三个关键点入手,介绍这些儿童文学作品的文本特点,之后从道德濡染、美感和审美力的培养、带来阅读乐趣等方面论说儿童文学的本体价值,并从儿童文学作品与课程标准中教学与教材编写要求的契合、及其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备的特点等方面出发,阐明儿童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教学价值。第三章立足于大量的教学实践案例或教学设计,具体分析了初中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学解读忽视儿童文学作品的关键点;情感教育过分拔高、过于虚空,脱离了文本的内涵边界和儿童的生活经验;教学方法单一,降低了儿童的阅读期待;课后拓展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等等。第四章针对初中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或建议。首先,针对教学解读忽视儿童文学作品关键点的问题,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科学文艺、儿童诗歌、寓言这五个文体为例,提出要廓清文体特征,把握教学的重点。其次,针对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情感教育处理不当、忽视儿童生活经验的问题,提出要立足于文本的内涵、贴近儿童生活,去挖掘情感教育的价值;在教学中设置情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教育要“直面人生”,帮助学生把握成长的正确航向。随后,针对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降低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的问题,提出以朗读教学法、学生提问法、预测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来优化教学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期待的具体建议。最后,针对课后拓展限制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问题,切实地提出了三种课后拓展的形式,并总结了课后拓展的实施原则。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反思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蔡林[8](2020)在《小学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探索》文中研究指明课堂教学始终存在着认知与情感的矛盾。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的深层次融合,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格。身处信息时代的今天,知识的获取方便、快捷、高效,而人的情感却无处安放。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帮助他们幸福地生活。因而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稳定的情感品质。本研究以小学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对情感教学进行文献梳理,总结情感教学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小学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通过文献研究,分别揭示出情感、情感教学、情感性课堂教学和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的内涵,梳理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小学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的特征与模式:以《萤火虫》为例。以着名特级教师,情境教育理论创始人李吉林老师执教的《萤火虫》为例,分析、归纳小学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的特征与模式。第一步通过教学案例归纳出情感性课堂教学的局部特征,分别是教师的教学语言特征、非语言行为特征、教师时刻关注的学生情绪、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教学评价的情感性处理、润物无声的价值观传递,和多种途径创设和谐审美的课堂情境。第二步从教学案例整体出发,分析出情感性课堂教学两个整体特征:情感性课堂教学能够产生一个情感场,积极作用于师生;情感性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态的课堂教学,其中影响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指向教师的情感教学能力,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的情感品质会随着教师情感教学能力提高而提高,随着教师正确教育理念的提升而提升,两者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的生态系统中。第三步,根据以上的分析内容,梳理出情感性课堂教学的实施建议,以便下一章节进行实践探索。第四部分,小学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以《爬山虎的脚》为例。笔者以《爬山虎的脚》为例,根据第二章的实施建议进行教学实践和反思。总结情感性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分享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反思教学中的不足。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可以将情感教学落到实处的教学实践,它的出现能给师生双方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让生乐学,师乐教。但它的发展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情感教学能力,更新教育理念。
曹盛昌[9](2020)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乡土类文学作品的情感教育及策略》文中认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是国家对初中学生实施义务教育课程的重要载体,也是实施立德树人的实体文本。语文是工具,但更是思维和情感表达的载体。人是情感的动物,情感教育是应有之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教育,情感教育问题愈显重要,其中乡土情感教育问题尤为突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很多文质兼美的反映乡土文化,能够达到乡土情感教育的文本。做好此类选文的教育,对于当代中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高尚道德审美情操,丰富情感生活体验,提高语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民俗在绝迹,文化在流逝,乡土类文学作品赖以存在的土壤和根基也发生了变异,传统的乡土在工业化、信息化的夹缝中求生存,学生们也在逐渐失去直接感受淳朴民俗乡情的机会。近年来,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传统文化和乡土情结的政策,使现在的教育者逐步认识到乡土社会及乡土情感在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目前的中学教学之中,如何做好乡土情感教育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因此,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元素的乡土情感,它既在被人们所遗忘,又在被人们所留恋,它可以成为实现初中生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又带我们去深入探究和发现。
张晟歌[10](2020)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亲情教育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在身体和情感方面都会发生较大变化。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出现逆反叛逆等情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与家长容易发生冲突,若是学校和家长没有及时进行教育,学生容易在心理和情感上的发展走上歧途,这样会引发一系列更加严重的问题。初中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亲情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亲情意识,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初中阶段学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调查分析初中语文亲情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包含的亲情题材文本为研究对象,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初中语文亲情教育中,以期更好地加强亲情教育实施效果。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笔者在初中实习学校调研的亲情类题材文本教师教学现状、学生学习现状以及学生亲情观的情况。针对调查结果分析问题成因,以期对初中语文亲情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更完善的教学建议。第二章主要针对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亲情题材课文进行研究,分析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亲情题材课文,将它们从题材、内容、数量等方面进行分类,并分析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亲情题材课文设置的优点和价值。第三章分析情境教学法的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应用于亲情教育的合理性,并从情境教学法的角度提出初中语文亲情教育的具体策略。第四章选取了初中语文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亲情题材课文—《背影》进行教学案例分析。
二、中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教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简述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含义 |
(一)情感教育含义 |
(二)中学语文情感教育含义 |
二、开展情感教育的意义 |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
(二)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
(三)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
(四)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具体措施 |
(一)提高学生的情感接收能力 |
(二)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价值 |
(三)应用现代设备开展教学 |
(四)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
结束语 |
(4)基于情感教育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以秦皇岛市X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
1.2.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1.2.3 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
1.2.4 优化课堂古文教学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言文情感教育概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文言文 |
2.1.2 情感教育 |
2.1.3 文言文情感教育 |
2.2 初中文言文情感教育的特点 |
2.2.1 经典性与时代性 |
2.2.2 整体性 |
2.2.3 内隐性 |
2.3 部编版初中文言文情感教育内容的构成 |
2.3.1 情感内容维度 |
2.3.2 具体情感分析 |
2.4 初中文言文情感教育理论基础 |
2.4.1 心理学理论 |
2.4.2 哲学基础 |
2.4.3 伦理学理论 |
2.4.4 语文教学论 |
第三章 初中文言文情感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文言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现状的调查 |
3.1.1 调查问卷的目的与方法 |
3.1.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3.1.3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
3.1.4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2 文言文情感教育欠缺的原因分析 |
3.2.1 文言文情感教育本身的复杂性 |
3.2.2 应试教育背景下功利取向 |
3.2.3 教师情感教育能力的制约 |
3.2.4 传统教学模式的深远影响 |
第四章 初中文言文情感教育的策略 |
4.1 注重期待视野,激发兴趣 |
4.2 深度挖掘教材,探寻情感 |
4.2.1 挖掘情感因素 |
4.2.2 依体定教 |
4.3 灵活运用教法,加深体验 |
4.3.1 诵读中感知情感 |
4.3.2 情境中体验情感 |
4.3.3 类比中深化情感 |
4.4 师生平等对话,交流情感 |
4.4.1 师生对话的基础 |
4.4.2 师生对话的重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基于情感教育的文言文教学策略(学生卷) |
附录B 初中文言文情感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C |
致谢 |
(5)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中的女性情爱观探析与情感教育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成果综述 |
(一)关于女性题材的教材研究 |
(二)关于情感教育研究 |
(三)借助女性形象进行情感教育的研究 |
三、研究的意义 |
(一)构建正确的两性观念 |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亲情观 |
(三)补充情感教育资源 |
第二章:语文教材中女性情爱观呈现与分析 |
一、教材作品概述 |
二、呈现方式与价值分析 |
(一)情的张扬下的爱情 |
(二)礼的恪守下的爱情 |
三、情爱作品相关教学的实现 |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爱情观 |
(二)感悟真情之美 |
(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
第三章:有关高中语文教材女性情爱观与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情况简介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教师对相关问题的兴趣和态度 |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 |
(三)教师对于相关内容的看法 |
第四章:女性情爱观的教育实践 |
一、女性情爱观与情感教育的内在联系 |
(一)于情爱辨析间分是非 |
(二)在情爱判断时明理智 |
(三)同情爱分享中感真善 |
二、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认识不足,矫枉过正 |
(二)教学范围有意缩小 |
(三)社会性因素挖掘不到位 |
三、利用女性情爱观进行情感教学的提升策略 |
(一)挖掘个性,进行创新性解读 |
(二)总结共性,尝试鉴赏性解读 |
(三)尊重主体,重视多元化解读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语文教材情爱观作品教学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初中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以部编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初中语文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价值 |
2.1 部编本初中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概述 |
2.2 儿童文学作品的本体价值与教学价值 |
3.初中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现状的考察及存在的问题 |
3.1 忽视儿童文学作品关键点的教学解读 |
3.2 脱离儿童生活体验的情感教育 |
3.3 降低儿童阅读期待的教学方法 |
3.4 限制素养全面发展的课后拓展 |
4.初中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策略与建议 |
4.1 廓清文体特征,把握教学重点 |
4.2 贴近儿童生活,深化情感教育 |
4.3 优化教学方法,提升阅读期待 |
4.4 丰富拓展形式,促进全面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八篇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 |
致谢 |
(8)小学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一)顺应时代的教学变革 |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迫切需要 |
(三)超越“教书匠”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情感教学 |
(二)国内情感教学 |
(三)总结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情感 |
二、情感教学 |
三、情感性课堂教学 |
四、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朱小蔓情感教育理论 |
二、卢家楣情感性教学理论 |
三、生布朗芬布伦纳态系统理论 |
第二章 小学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的特征与模式:以《萤火虫》为例 |
第一节 情感性课堂教学的局部特征分析 |
一、运用丰富的课堂教学语言 |
二、巧用情感性的非语言行为 |
三、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 |
四、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
五、教学评价的情感性处理 |
六、润物无声的价值观传递 |
七、多种途径创设和谐审美的课堂情境 |
第二节 情感性课堂教学的整体特征分析 |
一、基于情感场的情感性课堂教学 |
二、基于生态平衡的情感性课堂教学 |
第三节 小学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的实施建议 |
一、实施原则 |
二、实施流程 |
第三章 小学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以《爬山虎的脚》为例 |
第一节 教学准备 |
一、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分析 |
二、学生情感基础分析 |
三、情感性课堂教学目标分析 |
四、情感性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
第二节 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9)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乡土类文学作品的情感教育及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1.关于乡土教材的研究现状 |
2.关于乡土文学的研究现状 |
3.关于乡土文学教学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一、乡土类文学作品的提出及乡土情感教育问题 |
(一)乡土类文学作品 |
(二)乡土情感教育 |
(三)乡土类文学作品的统计与分析 |
二、乡土类文学作品的情感价值分析 |
(一)独特的地域民俗风情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
(二)纯真质朴的乡土人情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
(三)本土性民族性深化学生地域民族认同感 |
(四)启蒙背景下愚昧、落后的乡土世界 |
三、初中语文课堂乡土类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概况及结果分析 |
(二)教师教案分析 |
1.重社会环境轻自然环境 |
2.乡土观念意识淡薄 |
3.重视单篇教学忽视整体 |
四、乡土类文学作品情感教育策略 |
(一)教师提高乡土文学素养,扩充地域文化知识储备 |
1.系统整合教材资源 |
2.扩充相关乡土理论知识 |
3.熟悉相关课外资源 |
(二)教学策略 |
1.比较阅读批判思维 |
2.活动实践触摸乡土 |
3.信息输出写作训练 |
五、乡土类文学作品的情感教学案例设计—以《社戏》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亲情教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初中生亲情意识淡薄 |
(二)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 |
(三)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的亲情教育资源 |
二、文献综述 |
(一) 情感教育研究现状 |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研究 |
(三) 亲情教育研究现状 |
(四) 情境教学法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一) 调查法 |
(二) 文本分析法 |
五、理论基础 |
(一) 情境教学的概念 |
(二) 情境教学的原理与方法 |
(三) 情境教学与亲情教育的契合点 |
第一章 初中语文亲情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初中语文亲情教育的现状成因分析 |
一、教师教学方面 |
二、学生学习方面和亲情观方面 |
第二章 统编本初中教材中的亲情教育资源分析 |
第一节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亲情教育课文选编整理 |
一、统编本教材亲情题材文本篇目 |
二、亲情类文本年级阶段分布 |
三、亲情类文本题材分类 |
四、亲情题材文本内容的整合 |
第二节 初中语文统编本教材亲情类文本编排的特点和价值 |
一、亲情类文本选编特点 |
二、亲情类文本的选文价值 |
第三章 情境教学法在亲情教育中的运用 |
第一节 情境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第二节 情境教学法应用于亲情教育的合理性分析 |
第三节 情境教学法在亲情题材文本中的教学策略探究 |
一、课前利用情境教学法,合理设计课程导入 |
二、课中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升华亲情 |
第四章 教学案例分析——以《背影》为例 |
第一节 教学案例设计思路 |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方面 |
二、导入 |
三、走近作者,了解文章写作的背景 |
四、感知文章,分析文章内容 |
五、细读文章,理解父子亲情 |
六、课后作业 |
第二节 教学案例分析 |
一、文章分析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
四、教学过程 |
五、课后作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四、中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教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 杨媛. 高考, 2021(30)
- [2]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 刘丽娟. 西南大学, 2021
- [3]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策略研究 ——以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 刘明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情感教育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以秦皇岛市X中学为例[D]. 陈爱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5]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中的女性情爱观探析与情感教育实践[D]. 陈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散文渗透情感教育研究[D]. 张沐宸. 宁夏大学, 2021
- [7]初中语文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以部编本为例[D]. 温典典. 西南大学, 2020(05)
- [8]小学语文情感性课堂教学探索[D]. 蔡林. 喀什大学, 2020(07)
- [9]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乡土类文学作品的情感教育及策略[D]. 曹盛昌. 鞍山师范学院, 2020(01)
- [10]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亲情教育中的应用[D]. 张晟歌.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