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冲击压实技术在祁临路湿陷性黄土路段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侯焕娜[1](2020)在《压实度受限的黄土高填方路堤加筋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当前正分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高等级公路将全面覆盖各个地区,而山区中出现的高填方路段是一大工程问题。高填方路堤填料往往就地取材,常存在天然含水率较大偏离最优含水率的问题,故解决因不良填料造成压实度不足的问题一直是路堤填筑的难点。土工格室作为一种立体土工合成材料,具有显着的加固效果,被广泛应用于路基工程。但目前对土工格室加固压实度受限的黄土高填方路堤的研究较少,故本课题根据实际工程需求,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工格室加筋技术在黄土高填方路堤中的应用,为含水率偏大、压实度受限的黄土高填方路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测定路堤填料、地基土土性参数,为有限元模拟提供参数选取的依据。测定结果表明:工程所用黄土填料的天然含水率(24%~28%)与最优含水率(15.6%)相差较大。(2)依据实际工程,采用有限元对黄土高填方路堤的填筑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格室及其埋设位置对黄土高填方路堤的变形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黄土高填方路堤的沉降表现为路堤中心大,两侧小的特征,施工期最大累计沉降量大致位于4m路堤填高的中心位置;对于中下部路堤来说,加筋对路肩0~6m填土的沉降控制作用不明显,越靠近路堤中心处加筋控制沉降的作用越强;中部、上部加筋与未加筋相比,不均匀沉降分别减小12%、19%左右;加筋后累计最大沉降量减小250mm左右,累计最大位移量减小60mm左右;上部加筋总体上要优于中部加筋,上部加筋使路堤断面沉降减小18%~20%,边坡位移减小13~16%,中部加筋使路堤断面沉降减小11%~14%,边坡位移减小11~13%。(3)对黄土高填方路堤施工期的断面沉降及边坡水平位移等参数进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路堤断面沉降随填高的增大而增大,断面沉降曲线呈“正态函数”型;水平位移曲线呈“三角形”分布,约在平台以下2m位置处,位移出现峰值;黄土高填方加筋路堤在施工期间的边坡水平位移较小,主要变形为竖向沉降;影响路堤变形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施工工艺、降雨、填土速率等,其中格室的埋设使路堤沉降速率由铺设前的3~7mm/d减小为2mm/d,且控制了路堤的不均匀沉降,沉降速率与填土速率为二次函数的关系。(4)在完成模拟结果验证分析后,进一步开展不同格室参数对路堤变形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路堤变形随格室弹性模量、高度、铺设宽度的增大而减小,但限制作用并非单调递增,建议选择模量为500MPa、高度为150mm的格室,格室铺设边缘距路堤边坡为3m。(5)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分析表明,采取格室加筋技术作为控制压实度不足的黄土高填方路堤的变形具有可行性。
柳墩利[2](2012)在《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泛指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大于15m、自重湿陷性强烈的黄土场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湿陷性黄土地区基本建设事业的发展,建设用地日趋紧张,许多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郑西高速铁路是其中之一)不得不建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郑西高速铁路沿线长区段内连续分布的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地层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与既有的认识有一定差距,地基的湿陷性危害极为严重,体现了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布的复杂性,给高速铁路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现有成熟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一般只能消除基底下1015m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使处理后的地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尚应研究行之有效的处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新方法。处理后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是一种典型的非饱和土。与饱和土相比,非饱和土工程特性更为复杂,但理论体系尚不十分完善,工程应用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受到试验条件的限制,我国对非饱和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非饱和土研究包括固结理论和强度理论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别对应岩土体的变形和稳定。高速铁路的设计和施工,以沉降变形控制为先导,同时满足系统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为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平顺度,既有规范已经对高速铁路工后沉降做出了严格规定。因此对于处理后的湿陷性黄土地基非饱和土,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合理的固结理论和适用可靠的计算方法非常重要。孔内深层强夯法是在土桩挤密法和强夯技术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一种新型深层地基处理方法,在建筑基础、大型油罐基础等领域均有成功应用的先例,但对其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特别是针对高速铁路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系统应用研究几近空白。本文基于既有的非饱和土理论,以郑西高速铁路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现场试验和数理统计等手段,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以下研究:(1)对孔内深层强夯法的加固机理等进行研究,用圆筒扩张理论分析了孔内深层强夯法桩的挤密效应。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经试桩施工及桩间土检测,证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消除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性,处理深度可达22m。(2)对孔内深层强夯法的承载和变形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应用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高速铁路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的可行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加固后地基承载力大幅度提高,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当达到单桩复合地基基本承载力时,地基沉降量平均值、最大值远小于“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量不超过15mm”的要求。(3)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非饱和土固结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考虑到空气的扩散性和不易量测的难点,本文提出简化的非饱和土固结方程。(4)运用简化的非饱和土固结方程进行非饱和土地基沉降计算分析。结合我国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研究非饱和土物理力学特性,重点对非饱和土的水土特征和变形特性进行研究;运用ABAQUS计算软件对孔内深层强夯法复合地基沉降变形和路基坡脚浸水进行数值分析,得出了与长期沉降和浸润观测相近的规律;概括既有的非饱和土研究成果,提出适用于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后的高速铁路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计算和分析的新思路,为优化设计参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5)通过长期路基变形监测和侧方浸水试验研究,分析应用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验证非饱和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和工后沉降预测方法的正确性,检验地基加固效果。长期沉降观测试验结果表明:路堤的沉降主要体现为地基沉降,而地基沉降主要体现为下卧层沉降。恒载预压258天后路堤总沉降量、地基处理深度处的沉降量已趋于稳定,工后沉降为0.2mm,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不大于15mm的要求。三点法能较好的反映沉降变形的发展趋势,曲线回归相关系数较高,预测误差较小,对数据异常变化的敏感性强,能及时发现沉降变形趋势存在问题的断面,建议对于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变形预测而言,作为最优方法予以推荐采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三点法为主、双曲线法对比验证分析、Asoaka法作为辅助方法的高速铁路沉降变形预测建议分析操作程序。浸水试验结果表明:湿陷性黄土地基经孔内深层强夯法加固处理后,其加固范围内的黄土湿陷性已消除,受水的浸润影响小,长期浸水后地基的增湿变形将发生在加固深度范围以下。路基外侧未加固区浸水后浸润角为38。42。,距路基坡脚20m范围内不宜建鱼塘、水池等永久性积水设施;路基坡脚附近降雨或其它原因形成积水的时间不应大于20d。(6)对水泥改良黄土加固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击实延迟时间的增长水泥改良黄土最大干密度降低而最优含水率增加;建议施工过程中应提高施工效率,尽可能在水泥初凝前碾压完;根据现场碾压延迟时间,确定室内击实延迟时间,用相应的最大干密度去控制压实标准,较为科学合理。此项研究成果已为修订《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化学改良土试验”部分条款提供了试验及理论依据。
喻新宇[3](2011)在《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对于通过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客运专线必须采取合适有效的地基处理手段控制黄土的湿陷变形,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以满足客运专线高标准的要求。但是对于不同的黄土地区施工过程中该采取什么样的地基处理手段,以及这些地基处理方法用到的施工工艺参数如何选择,这些对于处理效果的评价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论文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进行了检测与分析,以便找到合适本地区的施工方法,工艺参数和施工流程。本论文以大西铁路客运专线祁县东站地基处理为切入点,介绍了黄土的特征、分布、基本性质以及如何评价黄土的湿陷性,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也进行了说明。论文主要部分是对祁县东站试验段采用的水泥土挤密桩+CFG桩或柱锤冲扩桩+CFG桩的综合处理方案进行分析,涉及到的内容有不同地基处理方法加固机理、设计参数的选择、施工工艺流程及试桩方案和试桩结果分析。通过对试验段地基处理结果分析,黄土湿陷性情况、桩间土挤密程度,桩体压实程度、复合地基承载力和CFG桩单桩承载力均达到了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试验数据均证实了祁县东站采用水泥土挤密桩+CFG桩或柱锤冲扩桩+CFG桩的综合处理方案在消除黄土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是可行的,其设计理念和施工工艺参数对同类工程有借鉴意义。
何陈[4](2011)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化技术及其振动评价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项改造路面的新兴技术,冲击压实路面技术在我国各等级公路改造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快速破碎并压实稳固旧混凝土路面板,有效和缓解反射裂缝,而且能够充分利用旧水泥路面板,对路基进行补充压实,形成嵌锁稳固的新路面底基层,同传统路面改建方法相比,修复质量有较大提高。但是冲击碾压破碎技术在我国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和研究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有关实验和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工程实践。正确的引导和完善冲击碾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保证和提高水泥路面公路改造工程的质量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力学理论对冲击压实路机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过程中对路面板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对冲击压实机产生的能量得出了相应的理论数据。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冲击压实机所处不同施工位置对路面以及基层、土基的影响进行有限元分析。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对冲击压实路面机在四种典型施工位置下的冲击压实行为进行相应的模拟,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三维方向的受力情况以及板底的断裂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模拟基层和土基在冲击压实机械的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对施工机械对基层和冲击的附加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且对各施工位置时水泥路面板的附加应力沉降作出了分析。对多边形冲击压实机械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圆轮压实机械相比,多边形冲击压实机械在冲击改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时产生的能量是传统压实机械的数十倍,所产生的压实效果是传统机械无法比拟的。本文选取IMPACTOR 2000型冲击压实机械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对冲击压实机械在冲击压实路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进行有限元分析。对于施工压实机械行进路线的不同,在路面板上选取了四种典型位置,结果表明,当冲击压实机械处于板中位置时最有利于板的破碎,当施工机械处于板角位置时破碎的区域最小,但板得纵向位移最大,最有利于路基层与土基层的压实。
齐辉[5](2010)在《强夯与冲击碾压加固黄泛区地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滨海黄泛区的地基属欠固结不良地基,在黄泛区修建的高速公路,因工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发路基变形,导致路面开裂、唧浆病害频发,桥头跳车严重。近期,在黄泛区地基处理中用了粉喷桩、强夯、冲击碾压、井点降水等地基加固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各种技术的加固机理不相同,因此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也不相同。强夯和冲击碾压加固技术以其简单、经济、省时等优点,在滨海黄泛区地基加固技术中尤为受到关注,但相关理论还不成熟,对施工参数的确定及相应的检测指标缺乏系统和全面的研究,至今规范还未提出一套相应的控制标准。本文以滨德高速公路在建项目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勘察、地基沉降计算,最终确定了桥头地基用强夯处置、一般路段地基用冲击碾压处置的方案。通过对现场试验段的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加固前后及加固过程中水位、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对压实度、含水率、标贯等试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加固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到了用于指导施工的工艺参数,提出了控制施工的指标,为相应加固技术的理论研究和计算分析提供依据。通过现场各合同段的施工状况分析提出了强夯和冲击碾压加固技术的施工质量指导原则与控制方法,为以后工程应用推广积累经验。
罗生宏[6](2009)在《宁夏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治及沉降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总结与吸收近年来国内外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研究成果,考虑宁夏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道路等级和行车荷载条件,提出适用于宁夏公路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置原则和工后沉降预测方法。结合宁夏中营高速公路建设,分析了宁夏地区湿陷性黄土的地质结构特点、主要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规律;并通过强夯法现场试验,系统地研究了强夯地基处理方法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效果,着重研究了夯击功能、夯击次数与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有效处理深度和其物理力学特性参数的关系。最后,在宁夏中营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长期沉降实测基础上,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高速公路试验段的实测沉降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工后沉降,并将预测沉降量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并进一步预测分析了公路在使用期(5年)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研究结论为湿陷性黄土区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吴斌[7](2008)在《冲击碾压荷载对旧水泥路面下路基的动力响应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采用冲击压路机冲击压实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复的技术,以其良好的实用性和明显的经济效益,引起了公路养护部门的重视,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工程中,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冲击碾压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综合理论研究、现场试验、数学模型对冲击碾压荷载的研究很少,一些重要指标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足够的理论依据,因此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本文结合316国道福建福州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工程实践,对冲击碾压技术及其在旧路改建中对路基的动力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在汲取国内外冲击碾压技术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对冲击碾压荷载加固原理、能量传递机理、影响深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通过现场测试试验和大量的数据分析处理,分析了冲击碾压次数、施工速度等因素对路基动应力的影响,讨论了路基土中动力分布特性和规律。同时,为了检验冲击碾压荷载在旧路路基补充压实的效果,特选取了一段经冲击碾压处理后加铺水泥路面的路段进行现场试验,对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情况进行了采集和分析,得到了冲击碾压荷载的处理效果的评价。最后,在土体弹、塑特性及流变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冲击碾压破碎改建工程中振动现场监测结果和土动力本构模型的分析,建立了冲击碾压荷载与路基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方程,为冲击破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吴敏刚[8](2004)在《湿陷性黄土高路堤沉降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现行的公路和铁路设计规范中,对一般路堤还没有提出沉降计算的要求,而是通过控制压实度来保证路堤的沉降量达到要求,然而,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高路堤,因填土自重压力大,即使严格控制压实度,其所产生的沉降,也会对公路路面和行车造成不利影响;对这类沉降问题,需要提出一个控制沉降的方法。湿陷性黄土路堤的沉降变形包括填方路堤自身的沉降、黄土地基的压缩变形,以及黄土地基的湿陷变形,本文针对湿陷性黄土的结构特性,在总结了过去湿陷性黄土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在建的兰州至临洮、兰州至海石湾高速公路3个不同高路堤填筑路段的6个断面应力应变的试验研究,实测了湿陷性黄土高路堤填土体内的压应力、应变值,初步掌握了高路堤内部应力、应变的分布特征和沉降变形规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应变随时间发展的拟合方程,得出工后沉降量在路堤填土高度的0.25~0.3%范围内的结论。通过对黄土湿陷机理的分析,发现黄土湿陷性的大小与作用压力和起始含水量有关,当作用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时,黄土在受水入渗后湿陷性将减小或消失。因此提出了通过施工程序控制黄土地基湿陷沉降的方法。同时,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室内试验,摸索出了湿陷性黄土变形与时间对数的关系,建立了湿陷性黄土应力、应变和时间的本构关系模型,探讨了湿陷性黄土高路堤自身沉降量和工后沉降量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为湿陷性黄土高路堤沉降控制提出了理论依据。针对强夯法加固技术在兰海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应用,分析了强夯实施效果,对强夯加固机理、设计方法和强夯加固工艺进行了研究。对湿陷性黄土高路堤的沉降控制方法进行了有意的探索。
兰常玉[9](2004)在《黄土湿陷性的评价方法及本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黄土对水的特殊敏感性一直是黄土力学特性研究的中心,而实际增湿及其特性的研究是目前黄土力学的首要任务。本文从黄土湿陷速率的角度出发,认为黄土湿陷性大小的评定问题属于模糊范畴,因此以模糊理论为研究工具,对黄土湿陷性的评价进行了研究。在宏观角度上:(1)以辽宁阜新地区黄土试样的固结试验数据为分析对象,得到了黄土湿陷速率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呈单峰状态的结论,即黄土湿陷速率在土体浸水初期会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当含水量超过某一数值趋于饱和含水量时,黄土湿陷速率却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2)立了黄土湿陷速率与压力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得出了黄土湿陷速率随压力的增大而呈阶越增长的结论以及阜新地区湿陷性黄土的本构关系;(3)提供了在时间、含水量及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对黄土湿陷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在微观角度上:(1)从孔隙率变化规律出发,指出有效孔隙的变化规律是湿陷速率变化规律的微观表现;(2)利用有限制的扩散凝聚(DLA)模型,得出了有效孔隙分布密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郑瑞红,朱俊飞[10](2002)在《冲击压实技术在祁临路湿陷性黄土路段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湿陷性黄土是公路建设中的一种不良土质,祁临高速公路采用冲击碾压技术对其进行特殊处理。通过对压实度、沉降量及费用进行检测分析,表明该处理技术是可行的,应用是成功的。
二、冲击压实技术在祁临路湿陷性黄土路段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冲击压实技术在祁临路湿陷性黄土路段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压实度受限的黄土高填方路堤加筋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黄土高填方路堤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土高填方路堤的特点及病害 |
1.2.2 黄土高填方路堤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加筋技术在高填方路堤中的应用研究 |
1.2.4 存在问题 |
1.3 本文工作 |
1.3.1 主要工作 |
1.3.2 技术路线 |
2 室内材料试验 |
2.1 黄土的基本特性 |
2.1.1 现场取样 |
2.1.2 试验项目及结果 |
2.2 土工格室性能试验 |
2.2.1 物理性能试验 |
2.2.2 拉伸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3 有限元模拟分析 |
3.1 模型建立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
3.1.3 路堤施工 |
3.1.4 基本假定 |
3.1.5 几何模型 |
3.1.6 模型本构选取 |
3.1.7 边界条件与网格划分 |
3.1.8 参数选取与路堤填筑过程模拟 |
3.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3.2.1 路堤的沉降 |
3.2.2 路堤边坡水平位移 |
3.3 现场试验格室位置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现场监测与数据分析 |
4.1 现场监测方案 |
4.1.1 监测目的 |
4.1.2 监测方法 |
4.2 监测结果及分析 |
4.2.1 路堤沉降变形分析 |
4.2.2 路堤边坡水平位移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数值分析模型验证与模拟分析 |
5.1 有限元模拟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5.2 土工格室性能 |
5.2.1 格室弹性模量 |
5.2.2 格室高度 |
5.2.3 格室铺设宽度 |
5.3 路堤加筋设计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湿陷性黄土研究现状 |
1.2.1 黄土的地质特征 |
1.2.2 黄土的工程性质 |
1.2.3 黄土的湿陷机理与湿陷性评价 |
1.2.4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
1.2.5 孔内深层强夯研究进展 |
1.3 非饱和土研究现状 |
1.3.1 非饱和土的基本特性 |
1.3.2 非饱和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非饱和土的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基处理试验 |
2.1 试验目的和研究内容 |
2.2 试验工程概况 |
2.2.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2.2.2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
2.2.3 场地岩土工程评价 |
2.3 试验设计与检测 |
2.3.1 场地设计 |
2.3.2 试验检测 |
2.4 施工工艺 |
2.4.1 孔内深层强夯 |
2.4.2 其他 |
2.5 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
2.5.1 地质雷达试验 |
2.5.2 面波试验 |
2.5.3 平板载荷试验 |
2.5.4 桩体和桩间土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路基变形试验研究 |
3.1 试验目的和研究内容 |
3.2 路基填筑 |
3.2.1 水泥改良土施工及填料室内试验 |
3.2.2 水泥改良土加固机理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3.3 沉降断面 |
3.3.1 断面及测点布置 |
3.3.2 全断面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孔内深层强夯和过渡段沉降分析 |
3.4.2 其他区段路基沉降的对比分析 |
3.4.3 其他区段路堤本体压缩沉降量对比分析 |
3.4.4 全断面沉降分析 |
3.5 路基沉降预测 |
3.5.1 路堤沉降预测方法 |
3.5.2 路基沉降评估方法 |
3.5.3 沉降预测分析 |
3.5.4 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基处理浸水试验研究 |
4.1 试验目的和研究内容 |
4.2 试验概况 |
4.3 浸水试验 |
4.3.1 仪器原理及标定 |
4.3.2 仪器埋设 |
4.3.3 测试系统 |
4.4 浸水试验测试分析 |
4.4.1 断面测试 |
4.4.2 浸水时间与浸水量 |
4.4.3 未处理地基断面测试 |
4.5 浸水过程中路基沉降分析 |
4.5.1 路堤总沉降量分析 |
4.5.2 地基分层压缩沉降量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基固结变形数值模拟研究 |
5.1 非饱和土理论体系 |
5.1.1 非饱和土水土特性 |
5.1.2 非饱和土强度理论 |
5.1.3 非饱和土固结理论 |
5.2 高速铁路非饱和土地基路基沉降特性 |
5.2.1 非饱和土变形机理分析 |
5.2.2 非饱和土地基沉降机理 |
5.3 非饱和土固结方程推导及简化 |
5.3.1 液相偏微分方程 |
5.3.2 气相偏微分方程 |
5.3.3 非饱和土 Darcy 定律 |
5.3.4 非饱和土渗透系数 |
5.3.5 非饱和土固结与时间关系 |
5.4 路基变形有限元数值模拟 |
5.4.1 模拟原理 |
5.4.2 ABAQUS 软件介绍 |
5.4.3 土体本构模型 |
5.4.4 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 |
5.5 路基变形数值分析 |
5.6 浸水过程数值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研究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3)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
第2章 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特性 |
2.1 黄土的特征 |
2.2 湿陷性黄土的基本性质 |
2.2.1 湿陷性黄土的物理性质 |
2.2.2 湿陷性黄土的力学性质 |
2.3 黄上湿陷性评价 |
2.3.1 湿陷性判定 |
2.3.2 场地湿陷类型 |
2.3.3 湿陷等级 |
第3章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初选 |
3.1 现有方法综述 |
3.1.1 垫层法 |
3.1.2 强夯法 |
3.1.3 预浸水法 |
3.1.4 挤密法 |
3.2 可选处理方法分析 |
第4章 湿陷性黄土地基现场试验分析 |
4.1 地基处理试验方案 |
4.2 祁县东站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处理措施及评价 |
4.2.1 水泥土挤密桩试桩试验及观测 |
4.2.2 柱锤冲扩桩试桩试验及观测 |
4.2.3 CFG桩试桩试验及观测 |
4.3 小结 |
第5章 合理施工方法工艺选取 |
5.1 水泥土挤密桩施工工艺 |
5.2 柱锤冲扩桩施工工艺 |
5.3 CFG桩施工工艺 |
5.3.1 长螺旋钻孔法施工 |
5.3.2 振动沉管法施工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喻新宇简历 |
(4)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化技术及其振动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冲击压实改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冲击压实旧水泥路面施工工艺 |
2.1 冲击压路机 |
2.2 冲压机的常见型号与参数 |
2.3 冲压机的施工方法与工作特性 |
第3章 冲压机破碎旧水泥路面板力学行为分析 |
3.1 冲击压实能量分析 |
3.1.1 冲击轮静态能量分析 |
3.1.2 冲击轮动态能量分析 |
3.2 考虑牵引力及摩阻力的冲击能量分析 |
3.2.1 冲压状态分解 |
3.2.2 冲压轮力学模型的建立 |
3.2.3 力的平衡状态分析 |
3.2.4 速度关系分析 |
3.2.5 加速度关系分析 |
3.2.6 运动能量分析 |
3.3 冲击力理论公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冲压机破碎旧水泥路面有限元基础 |
4.1 有限元法发展历程 |
4.2 有限元法求解过程 |
4.3 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 概述 |
4.4 混凝土与土的本构关系模型 |
4.4.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4.4.2 土的本构关系模型 |
4.5 模型实体单元 |
第5章 冲击压实旧水泥路面有限元模拟分析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模型与施工机械选取 |
5.3 冲击荷载及材料参数 |
5.4 施工位置讨论 |
5.5 路面结构变形特征分析 |
5.6 路面结构受力特征分析 |
5.6.1 路面结构纵向应力σZ 应力特征分析 |
5.6.2 路面结构横向应力σX 应力特征分析 |
5.6.3 路面结构垂直应力σY 应力特征分析 |
5.7 土基中附加应力以及下沉随深度的变化 |
5.8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强夯与冲击碾压加固黄泛区地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强夯加固地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强夯法的发展及工程应用现状 |
1.2.2 强夯法加固机理 |
1.2.3 强夯法的参数研究 |
1.3 冲击碾压加固地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冲击碾压的发展及工程应用 |
1.3.2 冲击碾压技术原理 |
1.3.3 冲击碾压的参数研究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处置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
2.1 现场调查及分析 |
2.1.1 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
2.1.2 分析与结论 |
2.2 地基沉降计算 |
2.2.1 沉降计算方法 |
2.2.2 沉降计算的主要技术路线 |
2.2.3 计算结果分析 |
2.3 地基处置方案的拟定原则 |
2.3.1 桥头地基处置原则 |
2.3.2 一般路段处置原则 |
2.3.3 降水原则 |
2.4 小结 |
第三章 强夯现场试验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2 现场试验方案 |
3.2.1 监测方案 |
3.2.2 检测方案布置 |
3.2.3 初始强夯施工工艺 |
3.2.4 监测实施过程 |
3.3 试验数据分析 |
3.3.1 水位观测成果分析 |
3.3.2 孔隙水压力监测成果分析 |
3.3.3 地表沉降观测结果分析 |
3.3.4 现场标贯试验检测成果分析 |
3.3.5 加固前后地基力学指标对比分析 |
3.4 施工参数与质量控制指标确定 |
3.4.1 降水参数 |
3.4.2 强夯参数 |
3.4.3 止夯标准的确定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冲击碾压现场试验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2 现场试验方案 |
4.2.1 监测方案 |
4.2.2 初始冲击碾压施工工艺 |
4.2.3 具体实施步骤 |
4.3 试验数据分析 |
4.3.1 沉降量 |
4.3.2 含水率 |
4.3.3 压实度 |
4.4 补充试验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大面积加固施工控制 |
5.1 施工质量指导 |
5.1.1 试验场地布置 |
5.1.2 明确检测指标 |
5.2 施工质量控制 |
5.2.1 预先控制 |
5.2.2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
5.2.3 检测评定 |
5.3 施工后地基沉降检测 |
5.3.1 沉降监测设计原则 |
5.3.2 地表沉降观测 |
5.3.3 数据整理及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今后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宁夏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治及沉降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湿陷性黄土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湿陷性黄土的评价研究 |
1.2.2 国内对湿陷性黄土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
1.4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 |
1.4.1 强夯法的发展趋势 |
1.4.2 强夯法的研究现状 |
1.5 地基沉降预测现状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湿陷性黄土地基特点及宁夏公路地基区划 |
2.1 湿陷性黄土分布 |
2.2 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概况 |
2.2.1 黄土中盐的分布状况 |
2.2.2 黄土的多孔性 |
2.3 土基回弹模量分析 |
2.3.1 土样的物理指标 |
2.3.2 土基回弹模量低限值的确定与等级划分 |
2.4 宁夏公路概述 |
2.5 已建公路调查分析 |
2.6 交通量等级的划分 |
2.6.1 交通量 |
2.6.2 交通量等级的划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湿陷性黄土路基评价及现场处理试验 |
3.1 公路工程概况 |
3.2 公路试验段路基处理试验方案 |
3.2.1 强夯机具与设备 |
3.2.2 工况设计 |
3.2.3 检测试验 |
3.3 强夯处理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夯沉量与击数 |
3.3.2 200t-m 能级时各物理力学指标与击数的关系 |
3.3.3 150t-m 能级时各物理力学指标与击数的关系 |
3.3.4 100t-m 能级时各物理力学指标与击数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P 网络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预测分析 |
4.1 概述 |
4.1.1 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4.1.2 指数模型 |
4.2 BP 网络预测模型 |
4.2.1 神经网络介绍 |
4.2.2 BP 误差反传神经网络介绍 |
4.3 基于BP 神经网络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预测 |
4.3.1 原理 |
4.3.2 BP 神经网络设计 |
4.4 中营高速公路沉降预测的实例研究 |
4.4.1 神经网络仿真参数和初始权值的选取 |
4.4.2 样本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冲击碾压荷载对旧水泥路面下路基的动力响应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冲击碾压技术概论 |
1.2 冲击碾压技术的发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冲击碾压技术研究现状 |
1.3.2 路基设计理论模型研究现状 |
1.3.3 路基土动力响应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冲击碾压荷载作用机理 |
2.1 冲击碾压机械 |
2.2 冲击碾压技术的作用机理 |
2.2.1 冲击力的作用机理 |
2.2.2 冲击能量的传递机理 |
2.2.3 冲击碾压荷载的影响深度 |
2.3 冲击碾压技术的优点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冲击碾压荷载作用下路基土动压力现场测试研究 |
3.1 基本测试原理 |
3.1.1 动应力测试原理 |
3.1.2 测试仪器性能参数 |
3.2 路基土动压力现场测试 |
3.2.1 工程概况 |
3.2.2 动态土压力盒的埋设 |
3.2.3 测试方案 |
3.2.4 测试流程 |
3.3 测试结果分析 |
3.3.1 垂直向与侧向动土压力分析 |
3.3.2 测试时程分析 |
3.3.3 旧水泥路面板破碎前后路基动土压力变化 |
3.3.4 动土压力沿土基深度方向分布特性 |
3.3.5 施工速度对动土压力的影响 |
3.3.6 动土压力的衰减规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冲压后路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动压力测试研究 |
4.1 交通荷载对路基的影响 |
4.2 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土动压力现场测试 |
4.2.1 工程概况 |
4.2.2 现场测试方案 |
4.3 测试结果分析 |
4.3.1 行车荷载大小对路基动压力的影响 |
4.3.2 行车速度对路基动压力影响 |
4.3.3 动应力沿路基土深度方向分布规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冲击碾压动力学模型研究 |
5.1 冲击碾压荷载特性及描述 |
5.1.1 冲击碾压荷载的描述分析 |
5.1.2 冲击碾压荷载的特性 |
5.2 路面结构体系及路基工作区 |
5.3 冲击碾压荷载与路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5.3.1 几点假设 |
5.3.2 多相连续体力学基本方程 |
5.3.3 常用的土体本构模型理论 |
5.3.4 冲击碾压动力学模型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6.2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目录) |
(8)湿陷性黄土高路堤沉降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对路堤的影响 |
2.1 湿陷性黄土的组成及基本特征 |
2.2 湿陷性黄土的结构性对路堤沉降变形的影响 |
2.3 黄土的湿陷性对路堤沉降变形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湿陷性黄土高路堤沉降变形规律及受力性状试验研究 |
3.1 现场试验 |
3.2 湿陷性黄土高路堤受力性状 |
3.3 湿陷性黄土高路堤沉降变形规律 |
3.4 小结 |
第四章 湿陷性黄土高路堤沉降变形本构模型的建立 |
4.1 湿陷性黄土沉降变形的室内试验 |
4.2 湿陷性黄土应力、应变与时间的本构模型 |
4.3 利用改进的分层总和法计算路堤沉降量 |
4.4 工后沉降量计算 |
4.5 小结 |
第五章 湿陷性黄土高路堤地基加固处理方法 |
5.1 常用方法及其选择 |
5.2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方案 |
5.3 地基加固效果评价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黄土湿陷性的评价方法及本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摘要 |
1 绪论 |
1.1 黄土 |
1.1.1 黄土的矿物成分 |
1.1.2 黄土中的水溶盐 |
1.1.3 黄土的骨架结构 |
1.1.4 黄土中的孔隙 |
1.2 湿陷性黄土 |
1.2.1 黄土湿陷机理 |
1.2.2 传统的黄土湿陷性评价方法 |
1.2.3 如何改善传统的黄土湿陷性评价方法 |
1.3 湿陷性黄土对工程的影响 |
1.4 湿陷性黄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含水量与湿陷速率的关系 |
2.1 水在土中的存在状态 |
2.1.1 黄土中的结合水 |
2.1.2 黄土中的自由水 |
2.2 黄土中水的能量 |
2.2.1 相关基本概念 |
2.2.2 土水势的分量 |
2.3 湿陷性黄土的基本性质及相关土工试验 |
2.3.1 湿陷性黄土的基本性质试验 |
2.3.2 含水量与湿陷速率的关系试验 |
2.4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选择 |
2.4.1 数学建模 |
2.4.2 人工神经元网络 |
2.4.3 模糊(Fuzzy)理论 |
2.4.4 本文在湿陷速率随含水量变化规律问题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 |
2.5 理论基础 |
2.5.1 模糊(Fuzzy)关系 |
2.5.2 模糊(Fuzzy)理论的信息扩散原理 |
2.6 含水量与湿陷速率的模糊关系 |
2.6.1 含水量与湿陷速率的模糊关系推导 |
2.6.2 含水量与湿陷速率的模糊关系验证 |
2.6.3 推导结果误差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压力与湿陷速率关系 |
3.1 压力与湿陷速率的关系试验 |
3.2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选择 |
3.3 建立数学模型 |
3.3.1 基本假设 |
3.3.2 压力与湿陷速率关系的数学模型 |
3.3.3 模型中各参变量、常量的实际含义 |
3.3.4 压力与湿陷速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及结论 |
3.3.5 压力与湿陷速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参数确定 |
3.4 湿陷性黄土的本构关系 |
3.4.1 蠕变方程及蠕变曲线 |
3.4.2 卸载方程及卸载曲线 |
3.4.3 松弛方程及松弛曲线 |
3.4.4 本章小结 |
4 黄土湿陷性的评价 |
4.1 相关土工试验及数据 |
4.2 理论基础 |
4.3 黄土湿陷性的综合评价 |
4.3.1 确定因素集、评语集 |
4.3.2 单因素评判 |
4.3.3 权向量的确定 |
4.3.4一 次综合评判 |
4.3.5二 次综合评判 |
4.4 本章小结 |
5 黄土湿陷过程中孔隙变化规律及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
5.1 分形概论 |
5.2 孔隙率变化规律 |
5.2.1 基本假设 |
5.2.2 孔隙率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及分析 |
5.3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
5.3.1 强夯法 |
5.3.1.1 加固深度的计算公式 |
5.3.1.2 强夯加固深度影响因素 |
5.3.1.3 强夯机理分析 |
5.3.2 灰土挤密桩 |
5.3.3 桩基础 |
5.3.3.1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 |
5.3.3.2 灌注桩 |
5.3.4 土(或灰土)垫层 |
5.4 阜新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
6 主要结论及今后研究方向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今后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冲击压实技术在祁临路湿陷性黄土路段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压实度受限的黄土高填方路堤加筋处理技术研究[D]. 侯焕娜. 郑州大学, 2020(02)
- [2]高速铁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试验研究[D]. 柳墩利.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2(02)
- [3]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研究[D]. 喻新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1)
- [4]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化技术及其振动评价分析[D]. 何陈. 兰州理工大学, 2011(09)
- [5]强夯与冲击碾压加固黄泛区地基技术研究[D]. 齐辉. 山东大学, 2010(09)
- [6]宁夏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治及沉降预测研究[D]. 罗生宏.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7)
- [7]冲击碾压荷载对旧水泥路面下路基的动力响应试验研究[D]. 吴斌. 长沙理工大学, 2008(12)
- [8]湿陷性黄土高路堤沉降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D]. 吴敏刚. 重庆交通学院, 2004(05)
- [9]黄土湿陷性的评价方法及本构关系研究[D]. 兰常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4(03)
- [10]冲击压实技术在祁临路湿陷性黄土路段的应用[J]. 郑瑞红,朱俊飞. 山西交通科技, 200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