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力发展应该提速(论文文献综述)
傅志寰,熊健,黄金平,刘刚,黄坚,章海峰,刘玉杰[1](2021)在《我的留苏经历和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文中认为理想是造火车我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母亲是普通家庭妇女。儿时印象中,父亲每天下班回家时身上的衣服都是油污,脸上也沾满了煤灰。周边的邻居凡是与火车打交道的,个个形象如此。父亲"跑车"时总带个铁皮箱子,里面装着随身工具和生活用品。每次从外地回来,他都会买几个烧饼,放在铁皮箱里。所以父亲一进家门,我便迫不及待跑去翻他的铁皮箱子。
丁江萍[2](2021)在《级联H桥型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电磁暂态高效建模方法》文中认为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作为“能量路由器”的核心装备,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工程界研究的热点。其中,基于高频变压器磁耦合的级联H桥型PET具备高压交流端口和低压直流端口,在光伏汇集和交直流混合配电网领域具有广阔前景。级联H桥型PET具备“高频”、“隔离型”和“多模块”3个典型特征,其中,“高频”和“多模块”使其电磁暂态详细模型的离线仿真速度极慢,阻碍了含PET电网的仿真研究进展及大规模工程应用。因此,研究开发在保证仿真精度前提下的PET高效建模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工程意义。针对上述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基于诺顿等效及嵌套快速同时求解算法,提出一种适用于非闭锁工况的级联H桥型PET电磁暂态仿真提速模型。具体而言,即通过灵活构造高频变压器原/副边的解耦伴随网络,将级联子模块分割为两个单端口网络。由于对外等效为仅包含4个外部节点的戴维南-诺顿等效电路,使得所提模型在系统整体求解过程中计算复杂度几乎不随子模块个数增加。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 10kV/3kV级联H桥型PET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精度及加速效果。其次,提出一种适用于级联H桥型PET闭锁状态的等效建模方法。以一个实际算例说明闭锁状态的电路特征;经过合理简化后,推导部分闭锁和完全闭锁状态下的戴维南-诺顿等效参数;分析闭锁等效模型的3种实施方式,提出一种与非闭锁模型共用状态变量存储单元的集成方法;在PSCAD/EMTDC中进行启动、电压跌落及直流故障闭锁工况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具有足够的仿真精度。最后,为进一步提高仿真效率与CPU利用率,论文利用所提等效方法的高度可并行性,建立了等效模型多线程并行仿真框架,提出一种隔离级采用多有源桥的级联H型PET(简称多有源桥型PET)的并行等效建模方法,并对并行算法加速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分析。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所提等效模型能够对详细模型实现多工况高度拟合,仿真加速比可达2到3个数量级。同时,基于最优线程数的并行等效模型可实现对串行等效模型1.3-3倍的二次加速。
周鑫[3](2021)在《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穿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一般具有多送点供电以及多落点受电的运行特性,通常适用于风电送出、海岛供电、非同步联网以及特大城市供电等应用场景。近些年来,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电力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考虑到电力网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MTDC系统的故障穿越问题逐渐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穿越是指在交流或直流故障期间,换流站不会脱离电网,维持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之间的功率传输。与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相比,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或交流故障特性更加复杂。交流故障期间,交流电网的输出电压发生跌落,换流站的输入、输出功率失去平衡,不平衡功率将会引起直流电压发生偏移,可能导致换流站触发过电压保护从而脱网运行;直流故障期间,由于直流电网的阻尼较低,直流电压急速下降,故障电流急剧上升,此时需要迅速隔离直流故障以防故障冲击。传统的故障隔离方案通常需要闭锁故障侧换流站,随后跳开交流断路器从而切断故障传播路径。传统方案不但需要闭锁换流站,而且需要切断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之间的功率传输,此时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并不具备故障穿越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详细介绍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数学模型以及MTDC系统的站间协调控制策略,详细分析了一种基于受控源的MMC提速模型,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工作奠定基础;2)针对MTDC系统的交流故障穿越问题,提出了一种软件控制和硬件设备相互结合的技术方案,通过软件控制增发无功,维持公共连接点电压稳定,利用硬件设备消耗能量,从而弥补软件控制的局限性;3)针对MTDC系统的直流故障穿越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直流断路器和辅助电路的直流故障穿越控制策略。同时,提出了一种增强型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案,提高了下垂控制换流站在直流故障期间的故障穿越能力:4)基于实时仿真系统,结合模型分割与并行计算技术,搭建了 MMC-MTDC系统的实时仿真模型,为建立半实物仿真平台奠定基础,方便未来对控制策略以及硬件设备进行测试与验证。
许建中,高晨祥,丁江萍,冯谟可,王晓婷,赵成勇[4](2021)在《高频隔离型电力电子变压器电磁暂态加速仿真方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可以实现多电压等级和电能形态的变换,将在柔性配电网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中对高频隔离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加速仿真关键技术进行介绍和展望。首先,结合PET电磁暂态仿真的特点分析其面临的瓶颈与挑战,并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进行直观对比。接着,提出适用于高频隔离型PET的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框架,并以双有源桥变换器为例,对端口解耦、节点导纳矩阵预处理和多端口参数矩阵转换这3种现有的提速思路进行分析,通过仿真对比,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最后,对PET等效建模与实时仿真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李培鑫[5](2020)在《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精确建模与仿真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人类社会对能源的依赖性日益增长,并且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但像光伏发电这种可再生能源,具有低碳环保、资源丰富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归功于光伏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政府政策的鼓励,具有双级式结构的中小型光伏电站在如工业区的屋顶以及农村地区的荒地等应用环境中大量且集中地出现。这些高密度接入配电网的光伏,改变了配电网的潮流和动态特性,使得现代配电网逐步向有源配电网方向发展。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高密度的接入极大地增加了配电网的复杂性和运维难度,从而对电网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等带来深远影响。精确的建模以及稳定高效的动态仿真是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动态响应分析和控制策略验证的重要基础,对发电特性具有随机性的大规模有源配电网的规划、运行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在配网中接入的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电站构成了光伏电站集群,光伏集群中含有众多参数不同的光伏电站,是一个大规模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如何在保证模型精确的前提下,构建复杂度较低的光伏集群模型是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此外,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亦可含有动态过程与光伏迥异的其他分布式电源,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大规模非线性的刚性系统,这又给传统数值积分仿真算法带来了效率和稳定性方面的挑战。为此,本文以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等值建模与仿真算法方面的研究,以期为现代配电网的研究和运维提供可靠有效的工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布式光伏电站集群的动态聚类等值建模:为高效的分析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中光伏集群的动态响应,提出了一种双级式光伏电站集群的新型动态聚类等值建模方法。首先,在研究可以描述双级式光伏电站动态特性的指标之后,提出了一种动态近邻传播(Dynamic Affinity Propagation,DAP)聚类算法。随后,在光伏集群中用该算法基于动态特性对光伏电站进行聚类。最终,通过光伏电站参数的聚合以及网络的简化等值即可获得光伏集群的动态等值模型。用一个含有20个双级式光伏电站的光伏集群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动态等值模型可以准确地反映光伏集群的动态响应特性,与此同时,该光伏集群模型可以大幅降低模型的复杂度并减少仿真所需的时间。(2)分布式光伏电站集群的高精度动态等值建模:由于聚类等值模型在聚类参数较为分散时,其等值模型的精度有限,为此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双级式光伏电站集群的动态建模框架,即深度学习-聚类混合建模框架。它包括基于聚类的等值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Error Correction Model,ECM)。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构建ECM模型,其对现有的等值模型和详细模型之间的动态响应误差进行建模。最后,基于一个实际的光伏集群架构,并利用大量的案例研究验证了该框架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具有复杂度低、响应速度快等特点的同时具有更高的精度。(3)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近似解析仿真算法:为克服传统数值积分算法在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这个复杂的非线性刚性系统环境下,难以同时满足快速且稳定的仿真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近似解析仿真方法。首先,引入变分迭代算法,求出了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中双级式光伏系统以及同步发电机系统中动态元件对应的近似解析解。随后,引入多级机制,在连续时间间隔上应用近似解析解,突破了原始变分迭代算法有限的收敛域,从而使其可以应用到对更长时间内要求有解的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仿真中,所提出的仿真方法被称为多级变分迭代法(Multi-stage Variational Iteration Method,MVIM)。最后,在一个改造的33节点配网和一个实际大型配网系统下进行了不同步长和多种扰动算例的仿真,所提出的MVIM获得了比改进欧拉法和隐式梯形积分法更好的稳定性并大幅提高了仿真速度。(4)近似解析仿真算法的离线快速收敛研究:一方面,研究了离线计算阶段变分迭代法效率较低的问题。根据几个微分系统指出了变分迭代法在离线计算阶段可以大幅提速的环节,即首先可以在当前校正泛函中计及已经求得的近似解析解,进而在单个迭代步中高效利用已经获得的计算资源,其次优先计算被耦合频率更高的微分方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已求得近似解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根据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中光伏电站和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推导了计及当前步骤已知近似解析解和优化求解次序的优化追赶VIM(Optimization Chase-VIM,OCVIM)公式。在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系统中进行多种扰动的仿真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离线快速计算策略,在保证近似解析解在线仿真准确和稳定的同时,在离线阶段大幅加快了近似解析解收敛向精确解的速度。该离线快速计算策略与MVIM仿真算法相结合,共同构成了更加实用的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近似解析仿真方法。
王芝兰[6](2020)在《汉英机器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方案 ——以《高铁风云录》(节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十年,巨大的翻译需求给语言服务行业带来了空前挑战。传统的人工语言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迅猛增长的翻译需求,这为机器翻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机器输出的译文常常无法满足终端用户的质量要求,因此对机器翻译进行译后编辑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有效途径。本报告的翻译素材为《高铁风云录》第五章。笔者使用谷歌译者工具包导出机器翻译版本,并将其作为本报告的分析对象。在翻译质量评估模型的指导下,本文从准确性和流畅性两个角度出发,总结了机器译文中出现的死译、误译、漏译、尬译、错误断句、缺译、不一致、标点八种错误类型。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机器在处理专业表达、中国特色四字词语、歧义字段以及无主句时表现较差。虽然目前的机器翻译系统已经从几年前的统计型翻译系统发展为神经翻译系统,输出的译文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大部分译文仍然停留在句法层面,对语境的利用不足,逻辑清晰且语义连贯的译文较少。本文针对每种错误类型分别给出包括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翻译技巧在内的解决方案,并且提出如下建议:译后编辑之前,先提取术语并制作双语术语表,避免在进行译后编辑时耗时费力地重复查找同一术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译入语的语言习惯对原文进行译前编辑,包括补充主语、拆分长句等;在进行译后编辑时,辅以术语提取工具、质量保证工具等,提高工作效率和译文质量。
邱铁鑫[7](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张雁鸣[8](2019)在《转型背景下中国企业规制合法性的获取策略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企业成长与政府干预的关系一直吸引着双方主体和相关学者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通过各类规章制度实现对经济运行强干预的同时,也开始强调发挥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际上构成了中国企业成长面临的“强政府、强市场”的宏观情境格局。在这种独特情境下,企业发展既要契合市场逻辑也要满足政府规制要求,企业成长与政府干预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特征。如企业对“不合理”规制的“闯关”,企业创新业务在“监管空白”下的发展,政府规制主动调整导致企业多元发展导向间的冲突等。正视这些客观且普遍存在的企业“能动性”应对与政府规制失灵现象,既是探寻中国企业成长路径并揭示“中国式发展”之谜的需要,也为政府改善规制效果并规范市场秩序提供参考。然而,已有研究中的政府规制强制性假设及其延伸出来的企业服从导向的论断,阻碍了对上述独特中国现象的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规制合法性为切入点探讨经济转型阶段中国企业成长与政府干预关系问题。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获取规制合法性?如何解释企业的特定合法化行为?”具体研究过程中,本研究重新梳理了企业实践与已有文献等资料,识别了经济转型阶段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成长与政府规制关系类型,设计并开展了三个子研究:子研究一,关注企业在成熟场域中的合法化策略及其形成机制。转型背景下,政府规制体系调整滞后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两者之间的“断层”问题导致成熟场域中已确立的政府规制体系可能变成阻挡外部企业进入发展的制度壁垒。具备“市场合理性”的企业在政府机构以滞后的规制体系为评价标准的认知中处于“合法性赤字”状态。这种情境对企业的合法性实践带来怎样的影响?研究通过对魏桥进入电力行业、吉利进入汽车产业两个典型事件进行案例研究,从企业实践资料中提炼合法化策略,并从合法化阶段演化中分析策略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成熟场域中,企业采取包含占位、挤、迂回、抓牢等步序“挤上车”式合法化策略不断扩展发展空间,直至获得规制合法性。形成这种策略的根本原因是不同来源主体之间的分层关系及其认知演变机制。“挤上车”实施过程中,企业在进入、发展、合规阶段分别获得来自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内部合法性,来自地方政府的默示合法性和来自中央政府的规制合法性。三类来源主体在制度层次和市场范围两个维度上具有明显差异,从而构成围绕企业活动的嵌套式分层结构,这种分层关系解释了企业为何采取“挤上车”策略。基于这种分层结构,上述三类来源主体在企业活动规模与评价标准的匹配、主体间的差序式认知依赖、宏观情境影响下的认知倾向性等机制下,对企业活动的合法性认知随策略实施而发生演变。子研究二,关注企业在新兴场域中发展创新活动时的合法化策略及其形成机制。新兴国家强调通过创新实现对发达国家的“后发追赶”甚至“弯道超车”,政府对创新的极力支持引致企业创新类活动获得比其他活动更加宽松的发展空间,使企业处于“合法性盈余”状态。这种情境下,企业与政府的认知行为异质性对企业合法化实践带来怎样的影响?研究选择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神州集团推出神州专车,微贷网推出车贷P2P三个典型事件为样本,通过分析案例企业新业务的发展过程,识别企业的合法化策略并提炼基于中国情境的合法化机制。研究发现,新兴场域中,政府和企业围绕如何发展或限制创新活动,以及如何制定和执行规制,形成双重性博弈和互纳式博弈两阶段的互动关系,期间企业采取“赶下车”式合法化策略获得规制合法性。对三家样本企业的创新活动在相应新兴场域中合法化过程的案例研究显示,企业与主管政府机构共同参与了新兴场域正式规制的形成,其过程可以总结为包含包含搜寻、自检、立规、驱赶等步序的“赶下车”式合法化策略。随着步序展开,企业与政府先后进行了包含隐性和显性两个层面的双重性博弈,以及包含规制化和合法化两个流程的互纳式博弈,以确保产生的场域规制既给企业创新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又能限制企业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影响。在两个主体的阶段博弈过程中,“合法性盈余”在提高政府包容性,延缓政府限制,推动企业行为规制化,加速政府赋予企业合法性等角度,参与了企业创新发展与政府干预的互动过程。子研究三,关注场域中在位企业如何回应政府主动变革规制的问题。转型阶段政府主动变革意识与市场经济拉动导致政府规制频繁变革。同时,由于制度体系不完善、“压力型体制”、发展不平衡等原因,转型阶段的中国普遍存在政府政策“执行梗阻”问题。频繁变革与“执行梗阻”削弱了政府规制的权威性与强制性,这种情境下,在位企业如何应对政府规制变革问题?研究选择大机车与“提速重载”,一汽与“自主创新”,魏桥与“限产压锭”三个企业发展与规制变革的典型事件为样本,探讨企业在规制合法性与绩效双元目标驱动下的应对策略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采取差序式服从策略应对政府规制变革,而这种策略对规制合法性与绩效最大化双元目标的获取,受到制度压力、市场倾向、能力结构三维度情境的影响。具体来说,政府主动变革场域规制使在位企业面临重获合法性与维持已有模式的路径冲突,在双元目标驱动下,不同企业从包含服从型、象征型、拖延型的差序式服从策略中选择适合的应对方式。研究基于企业、政府、规制内容等情境因素提炼出制度压力、市场倾向、能力结构三个情境维度,三者各自的程度变化影响某种服从程度的策略对双元目标的获取。其中,当三种维度对策略选择的影响整合在企业最终决策中时,后两种维度的影响效果对制度压力的影响效果存在增强、削弱或替代效应。本研究对合法性理论,政府规制研究,中国情境化研究等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对规制情境下的企业成长及政府制定或调整规制体系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李俊鹏[9](2019)在《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影响的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直接改善了水资源的时空配置效率,缓解了农业用水供给不足或过量对粮食生产的限制;同时,农田水利设施对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会进一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综上,农田水利设施具备提高粮食产量的潜力。当前,我国粮食供给结构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现象:粮食产量的连增主要来自玉米产量的提高,水稻与小麦产量仅为恢复性增长,其进口依赖程度逐年升高。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口粮作物之一,其产量的增加对缓解我国粮食供给结构失衡,保证我国口粮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探寻有效的水稻生产改良手段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作为水资源投入密集型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对农业用水供给的变动较为敏感,不足或过量的农业用水供给均不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鉴于农田水利设施对水资源配置效率和要素生产效率的积极影响,其极有可能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探究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具体而言,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与水稻产量水平在时间与空间上表现出何种变动趋势?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农田水利设施是如何影响水稻生产的:是作用于水稻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还是收获面积?(3)若农田水利设施提高了水稻生产效率或降低了水稻生产成本或扩大了水稻收获面积,其是否最终提高了水稻产量?且这种提升作用在宏观与微观(农户)层面是否具有一致性?(4)进一步,若农田水利设施提高了农户水稻产量,其是否进而改善了农户福利?(5)若农田水利设施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并改善农户福利,我们应如何增强农田水利设施供给?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梳理与归纳构建了理论研究框架,并选择适当的数据与实证技术对其进行依次分析,以最终验证农田水利设施的水稻增产效应。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相关结论具体如下:(1)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与水稻产量的时空趋势分析利用《中国水利统计年鉴》数据,本文首次估算了我国省级农田水利设施资本存量,并以此对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进行了时空趋势分析。分析发现:全国层面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地区层面变动趋势与全国层面基本一致,但地区间存在显着差异。省级层面,大部分省份农田水利资本存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同时,利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本文也对水稻产量进行了时空趋势分析。分析发现:省级层面,粮食主产区省份的水稻产量呈现增长趋势。地区层面,粮食主产区水稻产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非主产区则呈现下降趋势,且两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国家层面,1997年之前,我国水稻产量呈现增长趋势,1997-2003年呈现下降趋势,2003年之后,再次呈现增长趋势。(2)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在时空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利用SYS-GMM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各省水稻单产的影响。为较为全面的衡量水稻生产效率,本文同时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估算了各省水稻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并在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时空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YS-GMM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两种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水利设施有效促进了水稻单产、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3)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成本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各省(市/区)水稻生产要素投入数据,对水稻生产成本从总量与结构方面进行了时空趋势分析。其次,基于理论机制,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I3SLS)实证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成本的影响。所得结论具体如下: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中的私人投入具有明显的节约效应,对要素投入结构具有调整作用,并具体表现为:农田水利设施促进了水稻生产中机械对劳动的替代,促进了水稻生产技术朝劳动节约型方向变迁。同时,研究亦表明,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具有明显的总成本效应。(4)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收获面积和播种比例的影响利用本文估算的省级农田水利设施资本存量,在对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水稻占比和水稻水旱灾害受灾面积(旱灾、洪涝灾害受灾面积)时空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分别实证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播种面积、水旱灾害受灾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水稻占比的影响,所得结论如下:农田水利设施通过改善田块灌溉与种植条件推动了水稻播种面积的扩大,并通过直接影响和溢出效应降低了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的水稻水旱灾害受灾面积。同时,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播种面积的扩大作用并未导致粮食供给结构失衡的加剧。(5)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深化及路径探索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最终落脚于对水稻产量的分析,利用省级和农户数据,分别从宏微观层面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做了研究深化和路径探索。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各省(市/区)水稻产量绝对量(总产量)和相对量(增长率)的影响。其次,本文同时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农户水稻单产的影响。再次,作为研究深化,本文也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农户水稻种植收入的影响。最后,本文对农户层面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以作为增强农户层面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路径探索。研究发现:宏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及其增长率。微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显着提高了农户的水稻单产及其水稻种植收入。同时,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农户受教育水平、促进电脑的使用和增强农技服务是增强农户层面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发现在于:农田水利设施能够通过提高水稻生产效率、降低水稻生产成本和扩大水稻收获面积的途径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且其水稻增产效应并未加剧我国粮食供给结构的失衡。同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亦是实现农户水稻种植增产、福利改善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提高农户受教育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强化农技服务可有效增强农户层面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
常晓丛[10](2019)在《共融型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的交互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纳技术是影响世界国防、政治以及经济的前沿技术之一。作为微纳技术的核心执行元件,微米机器人能够将介质环境中的光能、电能、磁能、超声能以及化学能转化成驱动自身运动的机械能。其中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是研究最早且应用最为广泛的微米机器人之一,功能化后的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能实现在生物医疗、靶向运输、环境修复等领域的应用。然而,单一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不具有协作、互助以及协同作业等能力,且存在自主性差、智能化程度低、多模态环境感知能力差等不足。针对上述问题,亟需研究不同种类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协作、互帮互助以及协同作业的能力,提高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然而,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的尺寸在微米范围,无法像宏观机器人一样集成传感器等宏观器件,因此研究不同种类的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协作将面临方向操控精度低、集成度低、交互通讯困难等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机械、材料、生物、物理以及化学等多学科交叉,围绕人-机-环境共融型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根据仿生学原理与微米机器人自身特性,通过实验研究和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与环境、人以及机器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机理以及交互协作行为,开展不同种类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之间的协作互助研究,从而提升不同种类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协作、互帮互助以及协同作业的能力,实现货物转运、微纳图案构型、自主避障以及协作提速等复杂任务与应用。基于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不同种类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之间通过协作进行货物定向转运的机理。通过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种类货物载体与货物受体微米机器人之间货物转运过程及转运前后微米机器人的运动行为。不同种类微米机器人之间进行货物转运的关键是微米机器人与货物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的较量。同时,通过货物受体PS/Ni/Pt微米机器人与货物载体PS/Pt微米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协作,不仅能够实现货物的单次转运还能够实现货物的连续转运;基于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种不同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通过离子信号交互进行协助加速的机理进行研究。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制备信号载体PS/Ni/Au/Ag微米机器人与信号受体Si O2/Pt微米机器人,研究信号载体与信号受体交互作用前后的运动行为。信号载体微米机器人在自驱动的同时会向介质环境中释放银离子,当信号载体在外界磁场导向下定向运动至信号受体附近时,银离子作为交互通信的离子信号能够被Si O2/Pt微米机器人感知,并在其Pt端进行欠电位沉积,增强信号受体微米机器人的催化活性,最终实现信号受体运动速度的提升。同时,通过外界磁场的导向作用可实现选择性或连续性地加速特定信号受体微米机器人。基于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将可自主运动的微米机器人与传统的微泵系统结合,设计一种基于PS/Ni/Zn O双面球微米机器人的可移动微泵系统,采用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微米机器人与环境协同进行微图案构型的机理。PS/Ni/Zn O微米机器人能够在惰性粒子沉降层环境中进行自驱动的同时,在电场力和电渗透力的共同作用下与环境中惰性粒子相互作用,从而沿着微米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构型出微纳尺度的图案。通过改变PS/Ni/Zn O双面球微米机器人的直径可以调节可移动微泵系统构型的图案宽度以及构型速度。在外界磁场作用下,通过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与环境的协同交互作用可构型出复杂的几何图案以及可用于信息传递的字母图案。基于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路径规划技术以及磁场控制系统相结合,研究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协同避障功能。人机交互协作系统主要包括图像识别模块、路径规划模块、磁场控制系统等三部分组成。其中图像识别模块主要用于识别微米机器人、障碍物、目标物体的轮廓及位置;路径规划模块根据图像识别模块提供的位置信息进行微米机器人的路径规划;磁场控制系统主要通过反馈的位置及障碍物信息实现对微米机器人运动方向的实时控制。在人机交互协作系统作用下,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能够准确避开简单静态障碍物以及复杂动静态障碍物,并按照预定轨迹进行癌细胞的靶向定位。
二、电力发展应该提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力发展应该提速(论文提纲范文)
(1)我的留苏经历和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理想是造火车 |
不努力学习,能对得起谁呢 |
见到毛泽东主席 |
难忘韶山型机车 |
领导铁路提速 |
冲击高速 |
(2)级联H桥型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电磁暂态高效建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发展现状 |
1.1.2 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级联H桥型PET的电磁暂态等效模型综述 |
1.2.2 级联H桥型PET的闭锁状态等效模型综述 |
1.2.3 电磁暂态仿真的并行计算方法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工作 |
第2章 级联H桥型PET的电磁暂态等效建模方法 |
2.1 引言 |
2.2 级联H桥型PET拓扑及控制接口需求 |
2.2.1 三相Y接CHB-PET拓扑 |
2.2.2 控制接口需求 |
2.3 CHB-DAB功率模块的伴随电路 |
2.4 级联H桥型PET的诺顿等效建模方法 |
2.4.1 CHB-DAB功率模块诺顿等效建模 |
2.4.2 CHB-DAB相单元内部节点消去过程 |
2.4.3 功率模块迭代反解过程 |
2.5 仿真验证 |
2.5.1 测试模型介绍 |
2.5.2 模型精度测试 |
2.5.3 仿真加速比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级联H桥型PET的闭锁状态等效建模方法 |
3.1 引言 |
3.2 闭锁状态等效模型的前提假设 |
3.3 级联H桥型PET的闭锁集成建模方法 |
3.3.1 两种闭锁模式下的CHB-PET等效电路 |
3.3.2 实施方式 |
3.4 仿真验证 |
3.4.1 测试模型介绍 |
3.4.2 多个闭锁实例下的精度测试 |
3.5 算法适用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有源桥型PET的等效建模及并行计算方法 |
4.1 引言 |
4.2 多有源桥型PET拓扑结构 |
4.3 多绕组变压器电感矩阵参数计算方法 |
4.4 多有源桥型PET的电磁暂态等效模型 |
4.4.1 多绕组变压器离散模型 |
4.4.2 CHB-AQAB型PET等效模型 |
4.5 基于OpenMP技术的并行计算方法 |
4.5.1 OpenMp技术介绍 |
4.5.2 多有源桥型PET等效模型并行化 |
4.5.3 OpenMP技术应用于变换器等效模型解算 |
4.5.4 并行算法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4.6 仿真验证 |
4.6.1 测试模型介绍 |
4.6.2 模型精度 |
4.6.3 等效模型加速比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3)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穿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张北柔性直流示范工程简介 |
1.3 MTDC系统的直流故障穿越问题研究现状 |
1.4 MTDC系统的交流故障穿越问题研究现状 |
1.5 MTDC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
2.1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工作原理 |
2.2 MTDC系统的站间协调控制 |
2.2.1 主从控制 |
2.2.2 下垂控制 |
2.2.3 自适应下垂控制 |
2.2.4 控制效果分析 |
2.3 基于受控源的MMC提速模型 |
2.3.1 基于受控源的MMC通用模型 |
2.3.2 基于受控源的MMC通用模型的理论证明 |
2.3.3 MMC平均值模型 |
2.3.4 基于受控源的MMC提速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MTDC系统的交流故障穿越控制策略 |
3.1 VSC-MTDC系统交流侧故障分析 |
3.1.1 基于开关函数的VSC一般数学模型 |
3.1.2 单端VSC交流故障特性 |
3.2 交流故障穿越控制策略 |
3.2.1 无功功率优先模式 |
3.2.2 动态限幅环节 |
3.3 辅助电路 |
3.4 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TDC系统的直流故障穿越控制策略 |
4.1 MMC-MTDC系统的极间短路故障特性 |
4.1.1 极间短路故障 |
4.1.2 近故障端换流站的直流过电压水平 |
4.1.3 环形直流电网的静态稳定性分析 |
4.2 直流故障穿越策略分析 |
4.2.1 利用直流断路器隔离故障线路 |
4.2.2 利用辅助电路实现直流故障穿越 |
4.3 增强型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MTDC系统的实时数字仿真技术 |
5.1 XSIM实时仿真系统 |
5.1.1 系统简介 |
5.1.2 操作流程 |
5.2 MMC-MTDC系统实时仿真算例 |
5.3 技术展望 |
5.3.1 快速控制原型 |
5.3.2 硬件在环仿真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精确建模与仿真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伏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
1.2.2 分布式光伏集群的动态等值建模研究现状 |
1.2.3 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动态仿真算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数学模型与仿真算法 |
2.1 引言 |
2.2 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元件数学模型 |
2.2.1 双级式光伏系统的数学模型 |
2.2.2 用电负荷数学模型 |
2.2.3 电力网络与其他分布式电源的数学模型 |
2.2.4 本文集群等值模型的适用范围 |
2.3 配电网动态仿真算法 |
2.3.1 仿真架构概述 |
2.3.2 常用数值积分算法 |
2.3.3 含高密度光伏配网与传统配网及输电网之间的区别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伏电站集群的动态聚类等值建模 |
3.1 引言 |
3.2 .光伏集群的动态近邻传播聚类过程 |
3.2.1 双级式光伏聚类指标 |
3.2.2 光伏集群的AP聚类算法 |
3.2.3 改进的动态近邻传播聚类算法 |
3.2.4 光伏集群DAP聚类算法流程图 |
3.3 光伏参数聚合与网络等值 |
3.3.1 光伏参数聚合 |
3.3.2 网络等值 |
3.4 算例验证 |
3.4.1 算例介绍 |
3.4.2 仿真结果 |
3.4.3 仿真误差与仿真时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伏电站集群的高精度动态等值建模 |
4.1 引言 |
4.2 光伏集群高精度动态建模 |
4.2.1 高精度动态建模的背景 |
4.2.2 深度学习-聚类混合建模框架 |
4.2.3 基于LSTM的 PV误差修正模型 |
4.3 仿真测试 |
4.3.1 现有聚类模型方法的对比与局限性 |
4.3.2 光伏误差修正模型ECM的建立 |
4.3.3 混合建模框架的仿真结果和性能对比 |
4.3.4 混合建模框架在局部遮挡情况下的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近似解析仿真算法 |
5.1 引言 |
5.2 变分迭代法建模 |
5.2.1 变分迭代法 |
5.2.2 用VIM进行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动态部件的建模 |
5.3 基于MVIM的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仿真流程 |
5.3.1 初始化阶段 |
5.3.2 动态过程计算阶段 |
5.4 仿真算例 |
5.4.1 改造的33 节点刚性测试系统 |
5.4.2 算法稳定性验证 |
5.4.3 算法准确性测试 |
5.4.4 大规模实际配网系统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似解析仿真算法的离线快速收敛研究 |
6.1 引言 |
6.2 VIM的离线低效率问题 |
6.3 OCVIM在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中的应用 |
6.3.1 OCVIM的基本思想 |
6.3.2 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微分系统的OCVIM模型 |
6.4 算例研究 |
6.4.1 相同阶数模型的精度对比 |
6.4.2 同精度所需阶数对比 |
6.4.3 实际大型配网算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A MVIM的近似解析解 |
附录B MOCVIM的近似解析解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技项目 |
(6)汉英机器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方案 ——以《高铁风云录》(节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port |
1.2 Source Text and Translation Project |
1.3 Purposes of the Report |
1.4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1.5 Layout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Work Design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3 After-translation Management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Machine Translation |
3.1.1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chine Translation |
3.1.2 Machine Translation Platform Adopted in This Report |
3.2 Transl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
3.2.1 Previous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s |
3.2.2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Adopted in This Report |
3.3 Post-editing |
3.3.1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ost-editing |
3.3.2 Scope of Post-editing |
3.4 “Machine Translation Plus Post-editing”Approach |
3.4.1 Definition of“Machine Translation Plus Post-editing”Approach |
3.4.2 Studies on“Machine Translation Plus Post-editing”Approach |
CHAPTER FOUR MACHINE TRANSLATION ERROR TYPES AND THE POST-EDITING SOLUTIONS |
4.1 Error Types of Machine Translation Outputs |
4.2 Errors Relating to Accuracy |
4.3 Errors Relating to Fluency |
CONCLUSIONS |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port |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CES |
Appendix A Source Text,Machine Translation Outputs and Post-edited Version |
Appendix B Translation Automation User Society’s Error Category Model |
Appendix C Glossary |
(7)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8)转型背景下中国企业规制合法性的获取策略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1.5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组织合法性理论 |
2.1.1 合法性概述 |
2.1.2 合法性分类与规制合法性 |
2.1.3 合法化策略 |
2.1.4 合法性与组织场域 |
2.1.5 合法性机制与效率机制的关系 |
2.2 政府规制理论 |
2.2.1 政府规制的内涵及理论溯源 |
2.2.2 政府规制产生与变革研究 |
2.2.3 企业对政府规制的回应研究 |
2.3 情境理论 |
2.3.1 情境的内涵 |
2.3.2 情境化研究 |
2.3.3 中国情境独特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框架搭建 |
3.2 研究方法选择与研究对象界定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对象 |
3.3 本章小结 |
4 企业进入成熟场域的合法化策略与形成机制 |
4.1 问题提出 |
4.2 研究设计 |
4.3 案例描述 |
4.3.1 中国汽车产业规制演进与吉利汽车业务发展历程 |
4.3.2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与魏桥火电业务发展 |
4.4 企业合法化策略及合法性状态演化过程分析 |
4.4.1 企业应对规制限制的合法化策略识别 |
4.4.2 “挤上车”策略下企业合法性状态的演化过程分析 |
4.5 “挤上车”策略的形成机制讨论 |
4.5.1 企业活动与合法性来源主体之间的关系结构 |
4.5.2 不同来源主体的合法性认知演变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5 企业进入新兴场域的合法化策略与形成机制 |
5.1 问题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3 案例描述 |
5.3.1 支付宝发展历程与第三方支付场域的形成 |
5.3.2 神州专车的B2C模式与网约车新政 |
5.3.3 微贷网的车贷业务与P2P行业的发展 |
5.4 企业合法化策略与合法性状态演化过程分析 |
5.4.1 企业进入新兴场域的合法化策略识别 |
5.4.2 “赶下车”策略下企业合法性状态阶段演化过程 |
5.5 “赶下车”策略形成机制讨论 |
5.5.1 基于诉求纠缠的双重性博弈 |
5.5.2 基于诉求融合的互纳式博弈 |
5.6 本章小结 |
6 企业应对政府规制变革的合法化策略与形成机制 |
6.1 问题提出 |
6.2 研究设计 |
6.3 案例描述 |
6.3.1 铁道部“提速重载”计划与大机车“和谐号”系列机车的研制 |
6.3.2 发改委“自主创新”要求与一汽创新事件 |
6.3.3 国务院“限产压锭”政策与魏桥纺织的发展 |
6.4 企业应对政府规制变革的策略分析 |
6.4.1 双重压力下的双元目标 |
6.4.2 合法化策略识别 |
6.5 企业差序式服从策略的选择机制 |
6.5.1 影响策略类型选择的情境因素 |
6.5.2 企业策略类型选择过程 |
6.5.3 三维度情境影响下的合法化策略选择机制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实践启示 |
7.4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影响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研究 |
1.3.2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研究 |
1.3.3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成本节约效应影响的研究 |
1.3.4 农业基础设施对生产规模及结构影响的研究 |
1.3.5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抗灾能力影响的研究 |
1.3.6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第2章 农田水利设施内涵、研究理论基础与文章分析框架 |
2.1 农田水利设施内涵 |
2.1.1 农田水利设施定义 |
2.1.2 农田水利设施分类 |
2.1.3 农田水利设施特性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社会先行资本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农业生产理论 |
2.2.4 空间经济理论 |
2.2.5 农田水利设施影响水稻生产的理论机制 |
2.3 文章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与水稻产量时空趋势分析 |
3.1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时空趋势分析 |
3.1.1 农田水利设施的衡量:资本存量的估算 |
3.1.2 农田水利设施资本存量时空趋势分析 |
3.2 水稻产量时空趋势分析 |
3.2.1 省级层面水稻产量趋势分析 |
3.2.2 全国及地区层面水稻产量趋势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 |
4.1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单产的影响 |
4.1.1 中国水稻单产变动趋势分析 |
4.1.2 实证方法 |
4.1.3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4.1.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4.2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4.2.1 水稻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 |
4.2.2 水稻全要素生产率趋势分析 |
4.2.3 实证方法 |
4.2.4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4.2.5 实证结果与讨论 |
4.3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4.3.1 水稻生产技术效率趋势分析 |
4.3.2 实证方法 |
4.3.3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4.3.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成本的影响 |
5.1 农田水利设施对私人投入的替代效应 |
5.1.1 粮食生产成本变动趋势 |
5.1.2 理论分析 |
5.1.3 实证方法 |
5.1.4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5.1.5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2 农田水利设施对要素投入的结构调整效应 |
5.2.1 粮食要素投入结构变动趋势 |
5.2.2 理论分析 |
5.2.3 实证方法 |
5.2.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3 农田水利设施的总成本效应 |
5.3.1 实证方法 |
5.3.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收获面积和播种比例的影响 |
6.1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播种面积的影响 |
6.1.1 水稻播种面积时空趋势分析 |
6.1.2 理论分析 |
6.1.3 实证方法 |
6.1.4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6.1.5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2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受灾面积的影响 |
6.2.1 水稻水旱灾害受灾面积趋势分析 |
6.2.2 理论分析 |
6.2.3 实证方法 |
6.2.4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6.2.5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3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粮食播种比例的影响 |
6.3.1 水稻粮食播种比例时空趋势分析 |
6.3.2 实证方法 |
6.3.3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6.3.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宏微观分析 |
7.1 宏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 |
7.1.1 实证方法 |
7.1.2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7.1.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7.2 宏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增长率的影响分析 |
7.2.1 实证方法 |
7.2.2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7.2.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7.3 微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 |
7.3.1 实证方法 |
7.3.2 实证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7.3.3 农户水稻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
7.3.4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评估 |
7.4 微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种植收入的影响分析 |
7.4.1 变量选择 |
7.4.2 水稻种植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
7.4.3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种植收入影响的评估 |
7.5 增强农户层面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路径探索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共融型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的交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驱动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1 自电泳驱动机理 |
1.2.2 自扩散泳驱动机理 |
1.2.3 气泡驱动机理 |
1.3 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1 棒状结构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的制备方法 |
1.3.2 双面球结构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的制备方法 |
1.3.3 管状结构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的制备方法 |
1.4 共融型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交互作用研究现状 |
1.4.1 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
1.4.2 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之间的交互作用 |
1.4.3 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之间的协作转运研究 |
2.1 引言 |
2.2 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之间协作货物转运机理 |
2.2.1 货物载体PS/Pt与货物受体PS/Ni/Pt微米机器人的可控合成 |
2.2.2 PS/Pt与PS/Ni/Pt微米机器人之间的货物转运机理 |
2.3 货物转运前后微米机器人的运动行为研究 |
2.3.1 选择性地单次货物转运 |
2.3.2 连续性地多次货物转运 |
2.3.3 货物直径对货物转运的影响 |
2.3.4 货物载体与货物受体数量对货物转运的影响 |
2.4 货物载体与货物之间作用力种类对货物转运的影响 |
2.4.1 PS-Amidine/Pt与PS/Ni/Pt微米机器人之间的货物转运 |
2.4.2 Au/Pt线型与PS/Ni/Pt双面球微米机器人之间的货物转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之间的协助提速研究 |
3.1 引言 |
3.2 信号载体及信号受体的可控合成与形貌表征 |
3.2.1 PS/Ni/Au/Ag和SiO_2/Pt微米机器人的可控合成 |
3.2.2 PS/Ni/Au/Ag和SiO_2/Pt微米机器人的形貌表征 |
3.3 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之间的协助增速机理研究 |
3.3.1 信号载体与信号受体微米机器人之间的欠电位沉积 |
3.3.2 微米机器人进行离子信号交互机理 |
3.3.3 信号载体与信号受体交互作用后的表面形貌表征 |
3.3.4 信号受体SiO_2/Pt微米机器人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3.5 离子信号交互时间对信号受体表面形貌的影响 |
3.4 离子信号交互前后微米机器人的运动行为研究 |
3.4.1 单次选择性交互协作前后微米机器人的运动行为研究 |
3.4.2 多次连续性交互协作前后微米机器人的运动行为研究 |
3.4.3 过氧化氢浓度对微米机器人协助增速效果的影响 |
3.4.4 信号载体与线型微米机器人的协助增速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协同微图案构型研究 |
4.1 引言 |
4.2 PS/Ni/ZnO微米机器人的可控合成与形貌表征 |
4.2.1 PS/Ni/ZnO微米机器人的可控合成 |
4.2.2 PS/Ni/ZnO微米机器人的形貌表征 |
4.3 微米机器人与介质环境的协同作用机理 |
4.3.1 PS/Ni/ZnO微米机器人的运动机理 |
4.3.2 介质环境中SiO_2微球的离散行为机理 |
4.4 微米机器人与环境协同微图案构型 |
4.4.1 PS/Ni/ZnO微米机器人构造的微图案宽度 |
4.4.2 PS/Ni/ZnO微米机器人的构型速度 |
4.4.3 PS/Ni/ZnO微米机器人的运动方向调控 |
4.4.4 PS/Ni/ZnO微米机器人的信息化图案构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避障研究 |
5.1 引言 |
5.2 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协作系统研究 |
5.2.1 人机交互协作系统设计 |
5.2.2 人机交互协作系统的控制原理 |
5.3 SIO_2/PT微米机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协作研究 |
5.3.1 简单静态障碍物环境中基于人机交互协作的自主导航 |
5.3.2 复杂静态障碍物环境中基于人机交互协作的自主导航 |
5.3.3 动态障碍物环境中基于人机交互协作的自主导航 |
5.4 人机交互协作系统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 |
5.4.1 癌细胞的靶向定位原理 |
5.4.2 癌细胞的体外靶向定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电力发展应该提速(论文参考文献)
- [1]我的留苏经历和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J]. 傅志寰,熊健,黄金平,刘刚,黄坚,章海峰,刘玉杰.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21(06)
- [2]级联H桥型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电磁暂态高效建模方法[D]. 丁江萍.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3]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穿越控制策略研究[D]. 周鑫.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高频隔离型电力电子变压器电磁暂态加速仿真方法与展望[J]. 许建中,高晨祥,丁江萍,冯谟可,王晓婷,赵成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1(10)
- [5]含高密度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精确建模与仿真算法研究[D]. 李培鑫. 东南大学, 2020(02)
- [6]汉英机器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方案 ——以《高铁风云录》(节选)为例[D]. 王芝兰.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8]转型背景下中国企业规制合法性的获取策略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 张雁鸣.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9]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影响的经济分析[D]. 李俊鹏.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10]共融型化学驱动微米机器人的交互作用研究[D]. 常晓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