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论文文献综述)
周进[1](2021)在《为人类谋进步:百年大党的国际担当》文中研究说明政党作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要担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历百年砥砺奋进,始终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进步发展的千秋伟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忠实信奉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坚决维护和扞卫世界和平正义事业,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与稳定;积极倡导国际秩序新理念,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彰显了百年大党的国际担当。
蒲俊烨[2](2021)在《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推动一个民族延绵不绝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始终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重要的推动因素,贯穿于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始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深刻把握国内外科技创新形势、继承前人科技创新理论和着眼于国家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逐步提出和形成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这一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提出不仅对中国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还为世界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当代价值。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具有自身独特的形成条件。这一重要论述是在深刻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华传统文化中和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科技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特色的科技创新理论。这一重要论述是一个系统全面、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其核心要义体现在:明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思想和坚持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当代价值。在理论价值方面,这一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生产力和科技人才思想,丰富并发展了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科技创新思想。在实践价值方面,这一重要论述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道路和具体措施,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动力保障。在世界价值方面,这一重要论述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能够适合本国国情的科技创新经验,为全球科技治理格局提供了中国智慧,同时还能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命运共同体建设等方面提供经验支撑。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是新时期指引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思想,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动力。因此,深入研究和总结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和当代价值,是具有重要学术研究意义的事情。
李辰洋[3](2021)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二字一直是贯穿习近平系列讲话的关键词。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强调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再到要求全党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等等,习近平的这些论述都始终围绕“人民”展开,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本文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梳理、概括、归纳、总结,并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进行剖析阐释。论文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导论。本章分为五节,主要论述了研究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缘由和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研判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同时介绍了文章预期的创新点并对研究的基础概念进行了概括界定,从整体上奠定了文章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相关阐释。本章分为四节,主要论析了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同时,从思想渊源和思想直接来源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思想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和理论借鉴。第三章至第七章,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的论述。这是本文研究的主体部分,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纵向展开,首先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论述的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点归纳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从而深刻剖析其中展现的重要价值和时代内涵,最后根据习近平相关论述总结提出坚持人民主体、站稳人民立场、保障人民利益、推进人民共享、实现人民幸福的路径措施。第八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要意义。以前述章节的分析和论述为基础,深刻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展现出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第九章,结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系统性研究进一步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群众性转化和现实性内需的紧密结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必然需要。
刘畅[4](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根基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承续中华文明,顺应时代要求,在长期的实践中历史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符合人民群众真切需要的必然方式;也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必然成果;更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实际的最好制度安排,具有显着优势,深得人民拥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更需要文化沃土的滋养,更需要筑牢并厚植文化根基以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主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根基以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根基生发的深厚沃土;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文化根基的本质彰显。究其原因即在于,只有用优秀文化先进文化引领制度建设与发展,进一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指导,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有效发扬制度精神、发挥制度优势,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有效掌握阐述中国文化的话语权,并立足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如此才能在国际国内形势激荡的大环境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根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进而使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吴小炜[5](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国家的灵魂,先进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实践,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先进品格的必然,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使命的必然。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百年来,作为推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领导力量和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中国共产党,其从成立之日起就非常注重以先进的理论指导和引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和前进,并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巨大动力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的现实境遇,中国共产党在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面对和解决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需求、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利用好新的发展机遇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如何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上的巨大动力作用?这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和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要直面的时代课题。基于此,本论文以“谁来、用什么引领先进文化建设”、“为什么要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及“如何引领先进文化建设”为研究导向,通过从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进行一般性的理论界定分析及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历程的考察和经验总结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时代境遇、战略意义及问题挑战等的考察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优化路径的分析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具体包括: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概述。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基本理论内容进行界定和把握。界定核心概念及其内涵是研究的基本前提,故此,本章首先通过对“文化”概念的一般性考察,逐步进入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先进文化”概念考察,包括对先进文化的内涵、结构、功能等的界定,实现对本文核心概念的清晰把握。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一般理论问题进行论述,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前提、方式、内容、原则四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剖析。最后,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上进行考察,包括对作为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源头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及重要理论来源的列宁的文化革命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理论基础进行溯源。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初步实现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构建。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展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始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新时期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成就及经验,既是新时代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石,也为新时代更好地引领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基于此,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党的十八大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历程及其历史经验等进行考察分析。包括对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危机及新出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的考察。并在考察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及经验基础上,对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第三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境遇及战略意义。全球化、现代化及信息化是当今时代最为显着的特征,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代境遇。通过对全球化及其进程中的文化表征、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其进程中的文化诉求、社会信息化及其进程中的文化张力的考察和梳理,可以使我们能更加具体和深刻地从当今时代发展的总体特征中把握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与时代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文化建设层面看,对新时代增强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及实现文化强国等具有重大意义;从社会发展层面看,对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安全及塑造国际形象等具有重大意义;从党的建设要求层面看,对新时代增强党的文化自觉、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第四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问题挑战。从十八大至今,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包括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广泛弘扬、文化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等。同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也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主流文化价值认同被弱化和消解的风险依然存在、文化创新转化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及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文化安全构成的威胁、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不够的问题及信息网络化带来的冲击挑战等。第五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主要有:通过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实现中国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生成路径;通过深化新时代网络领域的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优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传播路径;通过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推进文化产业现代化体系和文化事业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认同与转化路径;通过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及制度保障机制,优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路径。
唐伟[6](2021)在《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对国家如何治理并没有做过专门的论述,但是对马克思成长经历、革命历程以及经典文本系统和仔细的研读可以发现,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伴随其成长和革命的全过程,散落在其经典文本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趋势,把如何实现新时代的国家治理摆在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首次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命题。之后,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都重点阐明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于我国当前和今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至此,“中国之治”的新蓝图绘就。但是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如何推进?如何释放更大的治理效能?——回到理论源头,从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中汲取力量是我们的不二选择。时代是思想之母,任何哲学思想的产生都与它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都会烙上时代的烙印,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的形成亦是如此,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现实需求是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国家治理思想、德国古典哲学的国家治理思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国家治理思想、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思想是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是马克思针对社会现实中国家治理存在的问题,对前人理论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一个形成过程。对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和思想轨迹整体的、全面的、联系的去把握和研究,可以得出:马克思的国家治理思想有一条从孕育到确立、成熟、深化的清晰的逻辑脉络。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是国家治理理论的富矿,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在内容建构上,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以对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的批判为逻辑起点;在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探讨中得到集中表达;以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马克思对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国家治理变为社会治理提出了自己美好的愿景。马克思之所以持有对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建构的两种截然相反、大相径庭的态度,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国家治理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背后蕴含的各自本质不同的国家制度。通过研究,厘清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关系,从而能够为通过国家制度的优化提高国家治理效能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不是停留在书房的谈资论道,它来源于实践,重在回归实践,对现实的国家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不竭动力,新时代,深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尤其是在当下“十四五”规划顺利开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新征程等重要历史节点,要与时俱进的不断从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中汲取力量。新时代,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启示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建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多措并举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刘华超[7](2021)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世界政党政治340余年的历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170余年的历史,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强弱都是政党生存与发展乃至执政长久与否的关键驱动。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世界上一些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历史教训表明,无论是通过和平选举手段上台执政的政党,还是通过革命手段夺取政权的政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都会因执政理念僵化、执政基础萎缩、执政方式落后等造成执政能力的退化。政党的执政能力退化不仅会引发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危机,甚至会带来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需要以史为鉴,认真思考和高度重视政党执政兴衰的“历史周期率”问题。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只有始终围绕党的建设主线,不断提升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化解和抵御执政风险与挑战,有效应对“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避免犯颠覆性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源自于历史,是人民的选择,但这绝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当前,党执政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风险”说明,党的执政安全问题仍然突出。党能否破解政党执政兴衰存亡的“历史周期率”难题,跳出政党执政的“塔西佗陷阱”、社会经济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等,仍然需要接受时代地拷问和检验。因此,在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巩固和维护党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和重中之重。党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百年大党,从创建到执政,其执政理念、执政方式都在因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创新和改进完善。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也随之日益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是结合党执政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新考验,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持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同时,基于党对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大论断,要求全党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积极推进党的执政转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既具有政党的一般属性和功能,又具有其自身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执政转型是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党的执政转型,党的执政转型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考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执政转型,一是必须清楚政党与执政党、党的领导与执政、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充分认识和把握“三大规律”。二是必须要围绕执政能力的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三大核心构成要素之中,创新执政理念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灵魂,意在重点解决为谁执政的问题;厚植执政基础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基,旨在明确靠谁执政的问题;完善执政方式是党执政能力建设成效的具体体现,主要回答怎样执政的问题。三是必须要十分清楚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根基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是其理论根基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总体而言,首先从理论层面理清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等,对弄清党为什么能够长期执政、靠什么进行长期执政,以及如何在未来继续长期执好政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执政,若从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局部执政活动算起,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能力建设(1927-1949),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后的执政能力建设(1949-1978);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1978-2012);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2012-)。从大革命失败到新中国成立,是党的局部执政时期。在这22年的局部执政实践当中,党积累了丰富的局部执政经验和党的建设经验,为党执政培养和储备了一批难得的执政人才,为党执政作了充分准备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党22年局部执政实践当中,由于长期以农村为基础开展革命武装斗争,它部分地塑造了党在意识形态和执政信念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对党执政后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党的八大召开,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快速得到恢复发展、社会秩序日趋稳定,党的执政地位日益稳固,党的执政取得显着历史性成效。党的八大系统总结了执政7年以来的经验与不足,明确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向。但是,随后由于党内“左”的指导思想日益发展和对党内外阶级斗争形势的严重误判,以致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于是,通过频繁开展群众政治运动、消灭党内外的“阶级敌人”,也就成为了当时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方式。特别是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在阶级斗争和群众政治运动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党和国家权力被过分集中,党作为执政党的权力逐渐发生异化,政党国家化倾向日趋明显,并最终演变为以党代政。后又经两年徘徊时期,在异化的阶级斗争思维和运动思维支配下,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被严重削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和损失。究其根源在于,一是由于此前党长期处于农村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之中,党在全面执掌国家政权以后,仍习惯于运用革命战争年代对敌的阶级斗争思维和运动方式进行治国理政。二是作为执政党,出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与执政地位的需要,党希望能够简单通过继续保持自身的革命性质、品质和精神,发扬优良革命传统,来彻底完成社会革命任务。但作为执政党,用革命战争年代消灭阶级敌人的激进方式,来解决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既是缺少执政经验的表现,也是执政能力有所不足的表现。其最终带来的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理有序发展,而是“左”的错误思想在党内外的滋长蔓延。其直接表现即是阶级斗争和群众政治运动被过分强化和不适当运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也标志着党的执政和执政能力建设进入了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党在改革开放前经历的重大执政挫折,使党坚定了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通过关于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拨乱反正,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路线。同时,它也使党充分认识到,只有牢牢抓住党的建设主线,才能把党建设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勇于自我革命、人民衷心拥护、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改革开放以来,党鉴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因民主与法制被践踏而付出的沉重代价,以及国外一些执政党因执政能力下降而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结合当时国内外不断变幻的执政环境与形势,党希望能够通过不断推进深化改革、创新执政理念、完善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提升执政能力,来正确处理和规范党与政府的关系,并逐步推进党由习惯于运用革命战争年代消灭阶级敌人的激进思维和方式治国理政的党,向注重实现“四个自我”,崇尚法治和制度之治,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党转型。于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党便开始着力恢复和重建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并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其目标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树立强有力的国家法律与制度权威,并用完善的制度和科学的法制体系规范权力运行,压缩权力的寻租空间,真正确保权为民用和实现依法、科学、民主执政,同时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制度化、法制化。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的执政环境、执政考验,新时代对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在已有丰富执政经验和充分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因执政能力下降而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从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出发,适时提出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重大论断。这不仅是党在新时代对执政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积极回应,更是积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执政转型的最好体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结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立足基本国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积极创新党的执政理念、厚植的党执政基础、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继续深入推进党的执政党转型。新时代,党领导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其最终旨归在于要彻底杜绝“左”的泛政治化运动对党和国家制度与法律法规的任意践踏,更加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和制度体系,注重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进而实现制度治党、制度治国与制度治权的“制度之治”。与此同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党科学、依法、民主执政,就是要彻底改变以往几乎完全由党和政府包揽主导一切,过多依靠党和政府政策与科层官僚化部门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和行政命令进行治国理政的方式。旨在突出强调党作为执政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的核心作用,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网络化治理主体的横向协同与纵向垂直联动。因此,新时代党作为执政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团结各方力量画出最大同心圆、满足多元诉求、维护各方利益,更加主动采取通过共同协商、拓宽参与渠道、倾听人民声音、科学制定政策、强化执行监督等,以此来不断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通过考察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得失可以发现,一个政党能否实现长期执政、有效执政,关键在于这个政党能否因时代变化而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进而合理有效地推进自身的适应性变革。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由于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特殊角色担当,在充分汲取党以往执政经验和教训,以及国外一些政党特别是苏联共产党因执政能力退化而丧失执政地位的深刻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新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底色,是推进执政转型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真谛。二是要积极变革执政体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其中,完善党的监督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是保障,强化规范权力运行的政党体制是旨归,构建引导权力运行的舆论体制是导向。三是要准确把握内外情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新时代党要始终坚持把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要始终树立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的行动自觉和坚持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使命担当。同时,还要建构科学考评体系,锻造党的执政人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人”就是党政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各级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锻造党的执政人才队伍,就是要始终坚持新时代的好干部标准,不断健全干部能力考评指标体系、完善干部能力考核评价方式、科学运用干部能力考评结果,以便形成良性循环的选才用才氛围和政治生态,让真正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最后,要始终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执政方向。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做到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增强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用制度保障发挥党的领导的最大优势。只有这样,党才能不断提高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把握两个大局,进而才能顺利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王尚[8](2021)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贯穿新时代中国发展全程和全部实践的重大理论创造,凸显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个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创造,体现了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性,它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政治立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内涵直接链接的就是人民和复兴两个核心关键词,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崇高追求。本文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渊源、主要内容和时代意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在理论和现实渊源方面,指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根植于唯物史观的沃土,是对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经验总结,体现了对国内和国际新形势的崭新判断。在主要内容方面,指出该思想回应了新时代“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把人民主体地位贯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全程,明确了维护人民利益是中国社会主义的事业永恒追求,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民美好生活的“人民梦”的发展目标。在时代意义方面,论述了该思想通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确立永恒指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以及为党的全部重大实践课题提供重要遵循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提供的新推动;通过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和强调尊重并发扬人民首创精神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时代化大众化通俗化和推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扎根于人民群众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进程。
李智利[9](2021)在《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革命性的理论品格,是一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力量源泉和重要法宝。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深入研究发扬党的斗争精神问题,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发扬党的斗争精神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学说的坚持和传承,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关于永葆党的斗争精神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实践的凝练和升华。立足新时代,着眼于新的国内外形势,充分发扬和践行党的斗争精神于党、人民、国家、民族乃至世界而言都有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面临的多层次的困难与挑战对党的斗争精神的发扬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阻滞效应,严重妨碍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敢于斗争精神的传承和善于斗争能力的发挥。当前,为有效克服影响党的斗争精神发扬的阻滞因素,亟需从斗争的方向、意识、意志、艺术和能力等方面构建起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体系框架,为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夺取斗争的新胜利提供精神指引和行动指南。
张艳娟[10](2021)在《以红色文化涵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才能开创未来。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包含红色物质文化、红色精神文化、红色制度文化三种形态,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等精神特质,对于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强化共产党人的宗旨意识、激励共产党人担当作为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是新时代涵养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宝贵资源和生动素材。本文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条件,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红色文化涵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进行研究。首先,本文明确了红色文化的内涵、精神特质、初心使命的内涵并探讨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的重要意义。其次,本文分析了当前共产党人在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红色文化对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独特涵养作用,厘清了红色文化与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内在关系,进而揭示了以红色文化涵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必要性。最后,本文在分析当前以红色文化涵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面临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红色文化的研究阐释、开展红色文化特色实践教育、优化红色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体制机制等对策,以使共产党人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并将其转化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责任担当、行动自觉,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二、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1)为人类谋进步:百年大党的国际担当(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国际担当的理论渊源、独特优势与不竭动力 |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的国际担当 |
2.注重党的自身建设铸就了中国共产党国际担当的独特优势 |
3.勇于自我革命为中国共产党注入了国际担当的不竭动力 |
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与时俱进创新者 |
1.忠诚信奉马克思主义,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 |
2.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创新马克思主义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
三、中国共产党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坚决扞卫者、有力建设者 |
1.首次亮相国际舞台,关心支持远东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
2.扞卫和平与正义,担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坚力量 |
3.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 |
4.不畏强敌,以正义之师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
5.发挥建设性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关键力量 |
四、中国共产党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大贡献者 |
1.中国式现代化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
2.创造世界减贫的奇迹,为世界减贫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
3.主动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
4.秉持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树立国际援助的典范 |
5.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造福世界人民 |
五、中国共产党是国际新秩序新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引领者 |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指导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
2.“三个世界”理论重塑国际关系新格局 |
3.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
4.引领世界政党交流互鉴,共担建设美好世界使命 |
5.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2)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形成的条件与过程 |
2.1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创新思想 |
2.1.2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技创新思想 |
2.1.3 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科技创新思想 |
2.2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背景 |
2.2.1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来临 |
2.2.2 西方国家长期占据世界科技创新主导地位 |
2.2.3 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 |
2.3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形成过程 |
2.3.1 探索阶段 |
2.3.2 形成阶段 |
2.3.3 成熟阶段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
3.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3.1.1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
3.1.2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
3.1.3 坚持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 |
3.2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
3.2.1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
3.2.2 实施新型科技举国体制 |
3.2.3 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 |
3.3 科技创新人才思想 |
3.3.1 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
3.3.2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体制机制 |
3.3.3 激发科技创新人才创造活力 |
3.4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思想 |
3.4.1 完善科技治理体系 |
3.4.2 完善科技评价机制 |
3.4.3 健全科技伦理体系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4.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 |
4.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思想 |
4.1.2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思想 |
4.2 丰富了中国科技创新理论 |
4.2.1 与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科技创新思想一脉相承 |
4.2.2 开辟了中国科技创新理论的新境界 |
4.3 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 |
4.3.1 深刻根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4.3.2 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全过程 |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5.1 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道路 |
5.1.1 指明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方向 |
5.1.2 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建设 |
5.1.3 有利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
5.2 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
5.2.1 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5.2.2 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
5.2.3 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5.3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动力保障 |
5.3.1 有利于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
5.3.2 有利于加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第六章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世界价值 |
6.1 为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
6.1.1 为落后国家科技进步提供方向 |
6.1.2 为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提供借鉴 |
6.1.3 为经济增速放缓国家提供经验 |
6.2 为建设全球科技治理格局提供中国经验 |
6.2.1 推进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发展 |
6.2.2 推进世界科技合作平台建设 |
6.2.3 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6.3 为世界和谐有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6.3.1 有利于世界生态文明建设 |
6.3.2 有利于构建世界科技命运共同体 |
6.3.3 有利于人类自由全面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
1.5.1 人 |
1.5.2 人民 |
1.5.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 |
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概述 |
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
2.1.1 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 |
2.1.2 经济政治格局的大变化 |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1.4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
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社会条件 |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现实基础 |
2.2.2 改革开放的实践进入关键期 |
2.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 |
2.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 |
2.3.1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思想 |
2.3.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思想 |
2.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与理论借鉴 |
2.4.1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2.4.2 理论借鉴: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人本思想 |
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的论述 |
3.1 人民主体论的历史发展 |
3.1.1 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实践 |
3.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实践 |
3.2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主要内容的论述 |
3.2.1 人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受益主体 |
3.2.2 人民是权力运行的监督主体 |
3.2.3 人民是文艺事业的参与主体 |
3.2.4 人民是新时代的“阅卷”评价主体 |
3.2.5 人民是“四个伟大”新征程的推动主体 |
3.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重要价值的论述 |
3.3.1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政治灵魂的集中体现 |
3.3.2 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
3.3.3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
3.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主体地位路径的论述 |
3.4.1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
3.4.2 激发人民的创造精神 |
3.4.3 着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4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的论述 |
4.1 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
4.1.1 毛泽东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
4.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发展演变 |
4.2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基本内容的论述 |
4.2.1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稳固人民立场的物质基础 |
4.2.2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指引党的人民立场的科学发展 |
4.2.3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增强人民立场的思想底蕴 |
4.2.4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构建党的人民立场的话语体系 |
4.2.5 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推动党的人民立场落地落实 |
4.3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价值意蕴的论述 |
4.3.1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 |
4.3.2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尺度和标准 |
4.3.3 人民立场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追求 |
4.3.4 人民立场指明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走向 |
4.4 习近平关于巩固人民立场实践路径的论述 |
4.4.1 加强和完善新时代党的领导各项体制机制 |
4.4.2 履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4.4.3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夯实人民立场主体责任 |
4.4.4 用发展的观点创新人民立场的时代内涵 |
5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的论述 |
5.1 人民利益论的历史发展 |
5.1.1 毛泽东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
5.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
5.2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基本内容的论述 |
5.2.1 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大逻辑保障人民经济利益 |
5.2.2 健全政治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利益 |
5.2.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人民文化利益 |
5.2.4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民生利益问题 |
5.2.5 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障人民生态利益 |
5.3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价值内涵的论述 |
5.3.1 实现人民利益体现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 |
5.3.2 实现人民利益凸显了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美好体验 |
5.3.3 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了公民个体到社会整体的全面均衡 |
5.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利益具体途径的论述 |
5.4.1 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价值观 |
5.4.2 推进从严治党压实为民服务责任制 |
5.4.3 建立合理科学的人民利益评价体系 |
5.4.4 营造有利于实现人民利益的政治生态 |
6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的论述 |
6.1 人民共享论的历史发展 |
6.1.1 毛泽东人民共享思想的初显与贡献 |
6.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共享思想的历史发展 |
6.2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主要内容的论述 |
6.2.1 共享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
6.2.2 共享领域和内容要涉及人民发展的各方面 |
6.2.3 共享是人民共同建设和享有 |
6.2.4 共享要在人民健康和安全领域持续加码 |
6.2.5 共享要坚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
6.3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基本特征的论述 |
6.3.1 人民共享权利的公平性 |
6.3.2 人民共享过程的共建性 |
6.3.3 人民共享自身的科学性 |
6.4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重要价值的论述 |
6.4.1 坚定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 |
6.4.2 传播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享发展理念 |
6.4.3 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理想追求和使命初心 |
7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的论述 |
7.1 人民幸福论的历史发展 |
7.1.1 毛泽东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
7.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
7.2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基本内容的论述 |
7.2.1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7.2.2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
7.2.3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
7.2.4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7.3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论重要价值的论述 |
7.3.1 为人民谋幸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7.3.2 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根本宗旨的最集中的体现 |
7.3.3 为人民谋幸福是实现中国梦和解决新矛盾的需要 |
7.3.4 为人民谋幸福是提升人民幸福生活质量的科学指导 |
7.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幸福措施保障的论述 |
7.4.1 坚持党的领导是重要前提 |
7.4.2 明确人民的多样化需求是实践指向 |
7.4.3 营造各方联动的社会环境是基本保障 |
7.4.4 筑牢美好生活的坚实基础是根本遵循 |
8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及重大意义 |
8.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 |
8.1.1 突出人民性,以清醒头脑保持对人民重要性的认识为前提 |
8.1.2 注重根本性,以着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为重点 |
8.1.3 强调权益性,以坚决扞卫人民各项基本权利为保障 |
8.1.4 着眼现实性,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抓手 |
8.1.5 指明方向性,以净化社会风气坚定人民理想信念为导向 |
8.1.6 明确实践性,以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为根基 |
8.1.7 凸显规范性,以强化纪律制度约束实现人民安定团结为目标 |
8.1.8 秉承时代性,以不懈奋斗创造幸福为全体人民的最终归宿 |
8.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
8.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8.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根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动态与述评 |
一、研究动态 |
二、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化与制度关系的理论考察 |
第一节 文化与制度的基本含义 |
一、文化的词源浅释 |
二、制度的内涵分析 |
第二节 文化之于制度的作用 |
一、文化是制度的根基 |
二、文化根基的内在指向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根基的意蕴分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根本指导 |
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的历史选择 |
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深厚沃土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诞生的坚实基础 |
二、革命文化是其形成的重要滋养 |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 |
第三节 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是本质彰显 |
一、人民至上是其根本价值追求 |
二、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其重要推力 |
第四章 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根基的路径 |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指导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建设使命型政党 |
三、立足实践创新理论 |
第二节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弘扬革命文化 |
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第三节 坚持人民至上的制度优势 |
一、永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
二、发挥制度优势提升文化软实力 |
第四节 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一、掌握阐述中国文化的话语权 |
二、塑造中国特色话语符号 |
三、立足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目录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概述 |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概念及其理论边界 |
(一)“文化”概念的界定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先进文化”概念解读 |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一般理论问题 |
(一)前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 |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 |
(三)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
(四)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 |
三、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
(二)列宁的文化革命和建设理论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展开 |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 |
(一)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危机及文化新出路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文化道路的形成与确立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发展 |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新使命新探索 |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启示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境遇及战略意义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境遇 |
(一)全球化境遇及其进程中的文化表征 |
(二)中国现代化境遇及其进程中的文化诉求 |
(三)社会信息化境遇及其进程中的文化张力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
(一)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
(二)实现新时代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
(三)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的题中之意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及问题挑战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
(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能力进一步增强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问题挑战 |
(一)主流文化价值认同被弱化和消解的风险依然存在 |
(二)文化创新转化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
(三)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进一步增强 |
(四)信息网络化给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带来的冲击挑战 |
(五)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等对文化安全依然构成威胁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
一、优化生成路径,夯实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石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 |
(二)中国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持与发展 |
二、优化传播路径,拓展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空间 |
(一)不断深化新时代网络领域文化建设 |
(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
三、优化认同与转化路径,深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效能 |
(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心聚魂作用 |
(二)积极推进文化事业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现代化建设 |
四、优化保障路径,完善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
(一)优化人才保障机制 |
(二)优化安全保障机制 |
(三)优化制度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1.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激化 |
2.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现实需求 |
(二)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
1.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国家治理思想 |
2.德国古典哲学的国家治理思想 |
3.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国家治理思想 |
4.19 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思想 |
二、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 |
(一)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的孕育期 |
(二)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的确立期 |
(三)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的成熟期 |
(四)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的深化期 |
三、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的内容建构 |
(一)逻辑起点:对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的批判 |
1.资本主义国家治理实质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
2.资本主义国家治理主体维护“共同利益”的虚伪性 |
3.资本主义国家治理方式异化的欺骗性 |
(二)集中表达: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探究 |
1.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实质是保障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2.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
3.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根本方式是无产阶级专政 |
4.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组织依托是无产阶级政党 |
5.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 |
6.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世界历史理论和共同体思想 |
(三)美好愿景:对共产主义社会治理的构想 |
1.无产阶级国家的消亡与共产主义社会的诞生 |
2.权力回归社会及社会自治 |
3.治理的主体是自由人联合体 |
4.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四、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蕴含的制度逻辑 |
(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局限性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先进性 |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局限性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先进性 |
(三)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和命运截然相反 |
五、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对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
(一)本质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1.坚持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领导是不可改变的历史事实 |
2.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重要保障 |
3.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领导 |
(二)根本力量: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
1.为了人民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目的 |
2.依靠人民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
3.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终极目标 |
(三)创新主体:建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 |
1.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各主体的职能边界,确保治理不越界 |
2.抓住政府、市场和社会各主体的关键环节,避免治理不精准 |
3.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治理的制度保障,形成治理长效机制 |
(四)文化支撑: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 |
1.创新创造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继承弘扬激昂向上的中国革命文化 |
3.繁荣发展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五)发展动力:多措并举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
1.认清世情立足国情,积极主动贯彻落实新发展格局 |
2.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
3.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发挥制度优势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 |
(六)全球共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创新完善,深化共治理念 |
2.互商互谅,增进各国互信 |
3.齐心协力,维护世界和平 |
4.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
结语: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不竭动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基本评析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阐释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相关概念与内容 |
一、政党与执政党 |
二、党的领导与执政 |
三、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 |
四、党的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
一、党的执政理念 |
二、党的执政基础 |
三、党的执政方式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党建设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建设理论 |
二、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执政能力建设(1927-1949) |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培养党的革命斗争能力 |
一、依靠正确革命政策巩固根据地政权 |
二、党的革命策略正确源于调查研究 |
三、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斗争胜利之本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局部执政增强党的执政信心 |
一、指导中国革命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二、抗战时期局部民主执政实践影响深远 |
三、思想与组织建设并重是党的建设特色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锻炼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
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制定实施政策 |
二、建立新型人民政权终结民国政治逻辑 |
三、围绕工作重心转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后的执政能力建设(1949-1978) |
第一节 全面探索时期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背景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尚未彻底完成 |
二、新中国安全依然在遭受着严重威胁 |
三、整党和党的建设任务艰巨且刻不容缓 |
第二节 革命化执政理念内蕴于党的执政能力 |
一、必须以革命手段解决革命未竟事业 |
二、革命化思维根植于党的灵魂深处 |
第三节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考验党的执政能力 |
一、合理运用阶级斗争有助巩固执政基础 |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则有损执政之基 |
第四节 “左”的运动严重弱化党的执政能力 |
一、政治运动仅适用于战争年代与特殊时期 |
二、“运动主义”必然践踏法制与正常秩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1978-2012) |
第一节 党执政能力建设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 |
一、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是当务之急 |
二、国内政治风波与苏东剧变带来执政危机 |
三、新世纪急需创新发展理念解决执政难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坚守执政为民理念 |
二、更加关注民主与法制在执政中的作用 |
三、改革限制社会主义发展的执政体制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
二、提出践行“三个代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三、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党的执政方式转型 |
第四节 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以“党的建设科学化”锻造新型政党 |
二、坚持“以人为本”巩固党的执政之基 |
三、强调一体推进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的执政能力建设(2012-) |
第一节 新时代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背景 |
一、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二、一个“转化”与两个“没有变”是最大国情 |
三、党同时面临“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 |
第二节 、创新执政理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坚持创新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 |
二、明确以提升党的政治能力为统领 |
三、坚决以提高党的法治能力为重心 |
第三节 厚植执政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坚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
二、坚持以增强党的思想引领能力为支柱 |
三、强调以提升党的群众工作能力为基础 |
第四节 完善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一、强化以提升党的应急处突能力为先手 |
二、增强以抓落实与改革攻坚能力为保障 |
三、注重以制度规范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 |
四、把全面依法治国与特色民主协同推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启示 |
第一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执政理念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底色 |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执政转型动力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民主政治真谛 |
第二节 积极变革执政体制,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
一、完善监督权力运行的制约机制是保障 |
二、强化规范权力运行的政党体制是旨归 |
三、构建引导权力运行的舆论体制是导向 |
第三节 准确把握内外情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
一、注重把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相统一 |
二、树立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的行动自觉 |
三、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使命担当 |
第四节 建构科学考评体系,锻造党的执政人才 |
一、健全的干部能力考评指标体系是基础 |
二、完善的干部能力考核评价方式是关键 |
三、科学的运用干部能力考评结果是目标 |
第五节 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执政方向 |
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 |
二、全面增强政治建设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
三、不断坚持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脉络 |
(一)研究思路的推进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三)研究创新的探索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与现实渊源 |
第一节 唯物史观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基石 |
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 |
二、“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价值追求 |
第二节 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 |
一、中国革命和建国之初的历史经验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
第三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背景的科学判断 |
一、新时代催生新发展理念和增长方式 |
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第二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关键 |
一、坚持以科学思维促进人民主体的发展 |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
第二节 维护人民利益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永恒追求 |
一、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
二、落实新发展理念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第三节 “人民梦”和“中国梦” |
一、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人民梦” |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三、“人民梦”到“中国梦”的科学逻辑 |
第四节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 |
一、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 |
二、以群众路线来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 |
第三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时代意义 |
第一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彰显 |
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确立永恒指向 |
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
三、为党的全部重大实践课题提供重要遵循 |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新拓展 |
一、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 |
二、尊重并发扬人民首创精神 |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推动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
二、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时代化大众化通俗化 |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扎根于人民群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依据及意义 |
(一) 研究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评价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评价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 研究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理论基础 |
一、新时代党的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 |
(一) 党的斗争精神基本内涵的演进 |
(二) 新时代党的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 |
二、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的思想 |
(二) 列宁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的思想 |
(三) 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关于永葆斗争精神的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必要性 |
一、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内在要求 |
(一) 坚定全面从严治党决心信心的内在要求 |
(二)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内在要求 |
二、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保证 |
(一)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 |
(二)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根本保证 |
三、防范化解国内各种风险与挑战的现实需要 |
(一) 化解国内各种风险的现实需要 |
(二) 化解国内各种挑战的现实需要 |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
(一) 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必然选择 |
(二) 克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阻力的必然选择 |
五、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保障 |
(一) 抵制西方霸权主义的坚实保障 |
(二) 共同应对全球问题的坚实保障 |
第三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阻滞因素 |
一、生活条件的优越性产生的消极影响 |
(一) 长期处于和平的环境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影响 |
(二) 生活条件的显着改善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影响 |
二、市场经济的功利性构成的主要挑战 |
(一) 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对斗争精神发扬的挑战 |
(二) 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对斗争精神发扬的挑战 |
三、国内各项任务的艰巨性引起的重大考验 |
(一) 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对斗争精神发扬的考验 |
(二) 维护稳定的艰巨任务对斗争精神发扬的考验 |
四、党内突出问题的严峻性造成的严重危害 |
(一) “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危害 |
(二) “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危害 |
五、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带来的巨大冲击 |
(一) 西方社会思潮的入侵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冲击 |
(二) 西方文化霸权的推行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冲击 |
第四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路径选择 |
一、提高政治意识,把准斗争方向 |
(一)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
(二) 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
(三) 坚定“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 |
二、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斗争意识 |
(一)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 |
(二) 加强对“四史”的学习 |
(三) 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 |
三、勇于自我锻造,锤炼斗争意志 |
(一) 培养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 |
(二) 培养临危不乱的气魄 |
(三) 培养长期斗争的毅力 |
四、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 |
(一) 善于把握斗争形势 |
(二) 善于掌握斗争规律 |
(三) 善于调整斗争策略 |
五、加强实践淬炼,提升斗争能力 |
(一) 在斗争实践中主动担当作为 |
(二) 在斗争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
(三) 在斗争实践中进行自我改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以红色文化涵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红色文化与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红色文化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
(二)红色文化的精神特质 |
二、初心使命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初心和使命的内涵 |
(二)新时代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的重要意义 |
第二章 以红色文化涵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必要性分析 |
一、当前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面临的问题 |
(一)理想信念不坚定 |
(二)宗旨意识淡薄 |
(三)责任担当意识不强 |
二、红色文化对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涵养作用 |
(一)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
(二)强化共产党人的宗旨意识 |
(三)激励共产党人担当作为 |
三、红色文化与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内在关系 |
(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红色文化的本质体现 |
(二)红色文化在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过程中得到了传承和创新 |
(三)红色文化与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统一于党的奋斗历程中 |
第三章 以红色文化涵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以红色文化涵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面临的问题 |
(一)涵养内容有待拓展 |
(二)涵养方式方法有待创新 |
(三)涵养针对性实效性有待提高 |
二、以红色文化涵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未得到充分阐释 |
(二)未能找准红色文化与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契合点 |
(三)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者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
(四)红色文化涵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体制机制亟待健全 |
第四章 新时代以红色文化涵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对策思考 |
一、加强红色文化宣传阐释,营造良好的涵养氛围 |
(一)丰富红色文化宣传内容 |
(二)实现红色文化的话语转换 |
(三)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 |
二、开展红色文化特色实践教育,增强初心使命的体验教育 |
(一)加强初心使命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
(二)举办特色实践活动 |
(三)优化纪念仪式设计 |
三、优化红色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升初心使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一)区分教育对象,采取多样化教育方式 |
(二)开展专项主题教育活动 |
(三)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统一 |
四、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为涵养提供有力保障 |
(一)提升现有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养 |
(二)完善专业的红色文化研究队伍 |
(三)完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人才队伍选拔评价激励机制 |
五、健全体制机制,推进红色文化涵养初心使命规范化 |
(一)建立以红色文化涵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学习教育制度 |
(二)健全红色文化涵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教育联动机制 |
(三)完善涵养效果的考核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论文参考文献)
- [1]为人类谋进步:百年大党的国际担当[J]. 周进.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08)
- [2]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当代价值[D]. 蒲俊烨. 延边大学, 2021(02)
- [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D]. 李辰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根基研究[D]. 刘畅.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研究[D]. 吴小炜.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6]马克思国家治理思想研究[D]. 唐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研究[D]. 刘华超. 山东大学, 2021(11)
- [8]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研究[D]. 王尚. 喀什大学, 2021(07)
- [9]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D]. 李智利. 扬州大学, 2021(09)
- [10]以红色文化涵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研究[D]. 张艳娟. 兰州大学, 2021(02)
标签:先进文化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