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企业如何获得外贸经营权(论文文献综述)
刘丹[1](2021)在《A外贸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人力成本日益上升,国际社会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不确定性增加,全球贸易增长的动力减弱。近年来,由于内部控制薄弱而导致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案例屡出不穷。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会不可比避免地面临内外部的相关风险,在化解和规避经营风险中寻求生存之道和发展途径。而借助内部控制建设,不但可以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还能加强风险防范能力,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对于主营业务为进出口贸易的A外贸公司来说,研究内部控制的意义至关重大。本文一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技术路线和创新不足。第二部分,从COSO框架指出内部控制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回顾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阐述我国关于内部控制法规体系。第三部分分析A外贸公司的基本状况,并从内部控制关键的五要素这五个角度分别介绍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方面的现状。然后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调查果的分析发现A外贸公司员工对内控认知存在偏差、缺乏良好的人力资源内部环境和有效的激励制度、风险意识不强且缺乏风险评估体系、控制活动有漏洞、内部沟通质量不高、缺乏外部沟通问题以及监督实效不足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最后,联系A外贸公司实际,提出适合其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主要是:提高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和履职能力、构建长期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以党建文化引领企业发展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全面审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构建风险评估清单,加强企业风险评估构建风险评估及应对机制;结合风险评估从全方位业务流程细化制度和流程控制体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规范出口退税申报管理、加强客户信用管理来完善内部控制活动;从积极沟通,消除沟通障碍、重视信息与沟通信息化建设;重视纪检监察、及时纠正内部监督缺陷等对策和建议。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赵俊杰[2](2020)在《优化山西外贸法治营商环境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对外贸易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总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世界分工的调整和国家开放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迈向高水平,整体上我国对外贸易的总量和层次都显着提升,但在内陆地区——如山西,外贸的发展依然步伐缓慢、步履维艰。察其原因,既有山西先天的地理位置不利等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外贸法治营商环境存在问题:由于地方立法进程迟缓、立法不完善致使促进外贸发展的重要制度缺失或者落地缓慢。虽然山西外贸发展缓慢的原因不完全是由于法律因素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也并不是完全依赖法律制度的完善,但是法治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的思路是,通过对山西外贸进行简要描述的基础上,发现山西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与近年来山西在建设法治营商环境方面的举措进行对比,发现在地方立法层面造成外贸发展缓慢的原因,并对国内其他地区的经验进行介绍,最终得出优化山西外贸法治营商环境的对策。在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主要站在促进山西外贸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目前,山西的外贸发展速度快,但总量不高、基础薄弱;在外贸主体结构上,外商投资企业完成了每年山西外贸额的半数以上,而相比之下民营企业进展缓慢,甚至衰退,山西外贸的主体结构失衡;在进出口结构方面,过于集中在机电等传统行业,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所以本文重点在地方立法中寻找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探究解决对策。优化外贸营商环境的目的是为了是山西的外贸进一步壮大,发挥外贸在山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的作用。山西的外贸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应当在法治营商环境建设上取得突破,通过完善地方立法为外贸发展扫除障碍:在外贸商事主体办理商事登记方面,既要进一步简化开办普通企业的流程,也要优化企业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流程,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和本土的民营企业统一开展一站式办理,并通过信用体制的完善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吸引新的进出口主体参与,鼓励现有企业开展外贸经营;在促进、服务商主体开展商事行为、提高商事活动的便利性程度方面,要用法治化的方式科学配置权力,合理设置行政许可、备案事项,提高行政效率,使外资既“准入”也“准营”;在解决各类商事纠纷方面,山西应当赋予行业协会相应职能,维护商事主体的各类权利。通过以上措施,共同推动山西外贸法治营商环境的优化,使山西外贸取得新发展。
毛娴[3](2020)在《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风险的保险运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实施的逐步深入,中国海外投资态势已呈现持续增长,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步伐也随之加快。在企业看到更多机遇的同时,更是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海外投资项目中的风险亟待解决,也只有解决了其中的主要风险,才能最大程度保障项目的利益。J企业是国内一家民营企业,是典型的海外投资企业代表,近几年海外投资节奏较快,但面临的风险很大,也曾遭遇过重大损失。目前,J企业在海外投资时越来越谨慎,错过了很多完全可以大胆投资的项目,这种现状已经阻碍到企业的发展,但它却还是对海外投资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不熟悉,对海外投资相关保险的认识需求强烈。海外投资相关保险是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中的主要部分,而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一种政策性金融工具,从刚开始助力出口贸易到现在助力海外投资,在出口融资、应收账款管理和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还是有很多企业对海外投资项目相关的保险认识不足,或是运用不足。因此,本文基于出口信用保险的视角,运用案例分析法对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主要风险做了保险运用研究。本文结合海外投资和出口信用保险产品理论等,分析了J企业的主要风险,之后根据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在不同阶段的保险需求,从风险保障和融资促进两大类选择了相应的保险产品。选择风险保障类产品时,针对政治风险和信用风险,本文分别选择了海外投资股权保险和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选择融资促进类产品时,针对该项目中的两块融资风险,分别选择了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和特定合同保险。之后,根据保险运用的过程和结论,本文提出了运用海外投资项目保险时的措施:一是做好项目可行研究和规划;二是合规办理国内外审批手续;三是充分用好出口信用保险,并根据J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应的具体措施。同时,通过本文典型的分析研究,可以给其他更多海外投资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运用的借鉴,他们对照本文分析的过程和结果,结合自身海外投资项目实际,便可快速选择到合适的保险产品,具有直接、有效的参考价值。
冯聪[4](2020)在《商铺租赁权质押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少中小企业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但其融资担保的难题一度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阻碍,这就导致了一些民营企业就将我国《物权法》未明文规定的商铺租赁权直接作为质押担保的客体,以此来实现企业融资的目的,这使得商铺租赁权质押作为一种非典型的担保方式也因此形成。这种非典型担保方式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融资困难的问题,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新的担保渠道和资金来源,扩大了企业生产,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本文中,会就该担保方式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以及对实践中出现的困境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另外在立法层面和实务操作方面为推动商铺租赁权质押制度的建立和如何实施提出更好的意见。首先,商铺租赁权的性质以及以商铺租赁权为客体的担保物权在性质上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因此本文会就支持商铺租赁权属于债权以及商铺租赁权担保为权利质押担保的观点进行论证。其次由于这种非典型的担保方式并非是《物权法》上所明文规定的担保物权种类之一,有突破《物权法》中的物权法定原则之嫌,其法律效力是否得到承认也是本文所重要论述的一个部分。最后关于商铺租赁权质押的公示和实现方式的制度应当如何设计,此前在我国的江浙地区已经出现相关的示例和裁判纠纷,同时在学术界也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因此在本文中,会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结合大量的案例和实践中出现的难题,并借鉴国内外的学术理论,来进行详细的对比和探讨以交付债权凭证作为公示方式的可行性以及在折价、拍卖等法定实现方式的框架下进行创新和完善。
徐静[5](2019)在《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统计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应运而生,打破了外贸传统模式,为中小企业解决了进出口难题。本文基于已有统计工作基础与新业态衔接的角度,从统计指标体系、名录库和统计调查方法三方面开展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统计体系研究。首先,概述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基本问题,包括其内涵、演变进程、相关统计工作现状和挑战,并对本文统计体系的研究内容做出界定。其次,界定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平台统计范畴和服务统计范畴。通过对现代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平台经济等相关统计指标体系的梳理,根据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分类,分别构建了完全公用型平台和非完全公用型平台的统计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企业基本情况和平台发展情况两部分构成,共包括企业经济规模、企业设施基础、企业人员规模及构成、企业经营投入、注册与访问量、平台业务情况、营业收入构成情况七个方面指标。然后,基于各相关管理部门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名单和基本信息的掌握情况,提出了跨部门统计名录库的建设思路。并结合统一的认证制度建立名录库子库——“认证企业名录库”和“过渡库”,对名录库的结构进行细化。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基于传统方式和基于互联网数据源的名录库更新与维护方式。最后,设计了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统计调查方法。对“认证企业名录库”中的企业实施统计报表制度,对“过渡库”中的企业实施抽样调查,并给出了统计报表制度和抽样调查方案中相关具体问题的说明。本文对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统计指标体系、名录库、统计调查方法进行研究,丰富了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统计制度的相关理论研究体系,能够为统计工作实务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王晓丹[6](2016)在《我囯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及保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发展趋势,促使越来越多的外贸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产业间抑或产业内的全球分工也越来越常见,越来越精细。尤其加入WTO后,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也愈加明显,亟需做出调整或改变。另外,多年来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一直处在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夹缝中生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的环境下,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着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严峻形势,其生产经营越来越步履维艰!如何帮助它们尽快摆脱困境,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培育并打造一大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经济体,不仅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调研结果表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尽管陆续出台了诸多政策法规、具体措施及配套办法,试图改善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生产条件和经营环境,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依然存在着需要着力解决的诸多问题或制约因素,例如,当前的外贸管理体制落后,政府部门服务不到位,市场准入难,以及企业融资困难,信息缺乏等。笔者认为,若要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除了中小型外贸企业自身需要“苦练内功”以外,更需政府的强力介入,即亟需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保障机制,以彻底改变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被动局面,切实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此,笔者选择《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及保障机制研究》为论文题目,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基础理论),通过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现状、机制需求及国外经验借鉴等方面的分析,最终提出促进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保障机制框架及对策,以期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供学界理论研究参考。本文内容共有五部分构成:第一章内容是“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意义和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基于对中小型外贸企业概念的界定,首先论证了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意义,其次阐述了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理论。第二章内容是“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现状,其次归纳总结出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特点,最后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制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因素。第三章内容是“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这一部分,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实践,归纳出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第四章内容是“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对保障机制的需求分析”。这一部分基于保障机制概念及功能的阐述,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对保障机制的需求。第五章内容是“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原则、框架和对策建议”。这一部分,首先阐释了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基本原则,其次设计出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基本框架,最终提出了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王先庆,武亮[7](2011)在《扩大内需背景下的中国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渠道建设》文中认为内外贸一体化是存在于我国流通领域一个比较特殊的问题。国际上很少人为地把贸易区分内贸和外贸,内贸和外贸是有机结合的。对外贸易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范围内贸易的飞速发展,是由国内贸易向世界范围的延伸。因此,对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国际市场只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国际贸易只是国内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拓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原来属于内贸系统的一些机构和一些高等院校、科
杨华[8](2007)在《常州中小外贸企业报关若干问题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企业在常州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常州中小外贸企业在海关报关中困难重重妨碍了中小企业外贸的积极性。本文探讨了常州中小外贸企业报关中的难题和解决对策。
杨婵[9](2007)在《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政府服务创新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民营经济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民营经济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日益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既有自身的优势,又存在与生俱来的缺陷,而民营企业要参与国际化竞争必须扬长避短。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经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实力不断壮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民营经济异军突起,成为经济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折不扣地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主力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些年来的腾飞与民营企业的涌现密不可分,但是由于中国民营企业的独特性,政府必须给予其特有的政策优惠。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宏观经济走势预期良好,民营经济迎来了更大的发展。在这种可喜的大好形势下,对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研究不仅有必要,更有着深远的意义。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寻找更好的资源、追逐更多的利润而突破国界向外发展业务,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从而实现产品交换国际化、生产过程国际化、信息传播与利用国际化以及企业组织形态国际化的过程。在这种前提下,政府应制定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战略,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供相应的服务体系,多层次、多渠道、多形态、多方位地协助民营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全方位地为民营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具体地讲,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有利于民营企业的法律、政策以及相关的条例、规定、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在战略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而提升国家竞争优势。
张亚娟[10](2006)在《入世后过渡期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行为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小型外贸企业是中小企业和外贸企业的结合体。我国的中小型外贸企业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国有或部分国有的外贸企业,二是放开外贸经营权之后,逐渐成立的民营外贸企业。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数量占我国外贸企业的90%左右,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中国加入WTO,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在活跃中国对外贸易,促进其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新的外贸法颁布实施,我国外贸经营权基本放开。而且经过三年的过渡,从2004年12月11日开始我国进入了入世后过渡期,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入世后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关税水平将进一步下降,市场更加开放和透明,竞争主体增多,程度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加剧,这是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必须面临的新的发展环境。面对这种全新的环境,要想在竞争中获胜,顺利通过后过渡期的考验,我国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外贸企业还面临着问题和困境。中小型外贸企业兼有中小企业和外贸企业的特点,又具有不同于二者的特殊性。同国有大型外贸企业、自营生产型外贸企业和外资外贸企业相比,中小型外贸企业有着自己的优劣势,但从根本上来说,其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外资外贸企业,所以中小型外贸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应主要考虑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这将对其长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探讨我国的经济问题,就不能不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东部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历史背景、意识形态、国家有关政策等方面不同,中小型外贸企业也有相对不同的外部小环境。入世特别是后过渡期的到来,为西部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但其在人才、资金、经营管理等方面还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因此应积极推行适合于中西部地区实际情况的中小型外贸企业经营策略。 要解决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问题,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此类企业的经验和教训为我所用。同时更要依靠国家、行业协会和中小型外贸企业自身的努力,发挥好价值链的作用,处理好人才、企业管理等问题,积极应对21世纪的电子商务潮流。该文以入世后过渡期的特殊时代背景为切入点,抓住中小型外贸企业这个特殊群体,力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突破。全文主要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结合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中的有关理论,对我国入世后过渡期以后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有关问题和行为进行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它们加以关注,希望对其发展壮大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二、中小企业如何获得外贸经营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企业如何获得外贸经营权(论文提纲范文)
(1)A外贸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要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目标 |
1.4 技术路线、创新点和不足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和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内部控制的概念 |
2.1.1 内部控制的特点 |
2.1.2 内部控制的作用 |
2.2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
2.3 COSO内部控制框架 |
2.4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
2.4.1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沿革 |
2.4.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 |
2.5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5.1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2.5.2 风险管理理论 |
第3章 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 |
3.1 A外贸公司概况 |
3.2 调查问卷设计思路 |
3.3 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
3.3.1 控制环境现状 |
3.3.2 风险评估现状 |
3.3.3 控制活动现状 |
3.3.4 信息与沟通现状 |
3.3.5 监督现状 |
3.4 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3.4.1 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存在偏差 |
3.4.2 缺乏良好的人力资源内部环境和员工激励 |
3.4.3 风险意识不强,缺乏风险评估体系 |
3.4.4 控制活动有漏洞 |
3.4.5 监督实效不足 |
3.4.6 内部沟通质量不高,外部沟通不够 |
3.5 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3.5.1 控制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 |
3.5.2 风险评估存在问题的原因 |
3.5.3 控制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 |
3.5.4 信息与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 |
3.5.5 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章 A外贸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 |
4.1 优化控制环境的措施 |
4.1.1 提高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和履职能力 |
4.1.2 构建长期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
4.1.3 以党建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
4.2 提升风险评估及应对的措施 |
4.2.1 构建并及时更新风险清单 |
4.2.2 构建风险评估及应对机制 |
4.3 强化控制活动的措施 |
4.3.1 细化主要流程控制体系 |
4.3.2 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 |
4.3.3 规范出口退税申报管理 |
4.3.4 加强客户信用管理 |
4.4 改进信息与沟通的措施 |
4.4.1 积极沟通,消除沟通障碍 |
4.4.2 重视信息与沟通信息化建设 |
4.5 加强内部监督的措施 |
4.5.1 重视纪检监察 |
4.5.2 及时纠正内部监督缺陷 |
第5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启示与展望 |
5.2.1 启示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外贸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2)优化山西外贸法治营商环境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山西省外贸情况概况 |
(一)总体情况 |
(二)进出口结构 |
(三)外贸主体结构 |
(四)利用外资情况 |
(五)山西省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二、山西省外贸法治营商环境建设概况及问题 |
(一)我国语境下的法治营商环境 |
(二)山西省外贸法治营商环境建设概况及问题 |
1.外贸地方立法体系 |
2.外贸主体商事登记 |
3.信用体系建设 |
4.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与招商引资 |
5.外贸营商便利化 |
6.维权投诉与纠纷解决 |
7.外贸产业结构 |
三、国内其他地区外贸营商环境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地方立法体系化 |
(二)地方立法的先进制度 |
四、优化山西外贸法治营商环境的解决对策 |
(一)加快外贸地方立法体系化 |
(二)完善商事登记立法 |
(三)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
(四)通过立法促进外贸结构升级优化 |
(五)进一步提升外贸商事活动便利化程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风险的保险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海外投资风险的研究综述 |
1.2.2 出口信用保险运用的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海外投资及海外投资风险的基础理论 |
2.1.1 海外投资 |
2.1.2 海外投资风险 |
2.2 海外投资项下风险处理的国际惯例 |
2.2.1 双边投资条约 |
2.2.2 华盛顿公约 |
2.3 风险管理与出口信用保险的基础理论 |
2.3.1 风险管理理论 |
2.3.2 出口信用保险基础理论 |
3 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风险分析 |
3.1 我国海外投资现状分析 |
3.1.1 海外投资增速快且集中度高 |
3.1.2 投资项目政治风险大且保险需求强烈 |
3.1.3 民营中小企业投资活跃但融资风险大 |
3.2 J企业及其海外投资项目简介 |
3.2.1 J企业情况简介 |
3.2.2 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简介 |
3.3 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风险现状 |
3.3.1 政治风险和信用风险 |
3.3.2 融资风险 |
3.4 本章小结 |
4 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的保险产品选择 |
4.1 风险保障类保险产品选择 |
4.1.1 海外投资股权保险 |
4.1.2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 |
4.2 融资促进类保险产品选择 |
4.2.1 出口买方信贷保险 |
4.2.2 特定合同保险 |
4.3 本章小结 |
5 J企业运用海外投资项目保险的措施 |
5.1 做好项目可行研究和规划 |
5.1.1 充分调研东道国和行业环境 |
5.1.2 制定可行分析计划和投建计划 |
5.2 合规办理国内外审批手续 |
5.2.1 合规办理国内审批手续 |
5.2.2 合规办理国外审批手续 |
5.3 充分用好出口信用保险 |
5.3.1 制定投融资方案找到项目的主要风险 |
5.3.2 选择保险产品用足出口信用保险功能 |
5.3.3 加强与中国信保的信息沟通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商铺租赁权质押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商铺租赁权质押性质的分析 |
第一节 商铺租赁权的性质界定 |
一、商铺租赁权的债权说 |
二、商铺租赁权的物权说 |
三、商铺租赁权的债权物权化说 |
四、商铺租赁权的性质应为债权 |
第二节 商铺租赁权质押担保性质之解析 |
一、商铺租赁权质押担保的含义 |
二、商铺租赁权质押担保的特征 |
三、商铺租赁权担保的定性之争 |
四、商铺租赁权担保应为权利质押 |
第二章 商铺租赁权质押制度的现状与不足 |
第一节 商铺租赁权质押制度的现状考察 |
一、当前商铺租赁权质押制度的沿革 |
二、商铺租赁权质押制度的融资与政策现状 |
第二节 商铺租赁权质押的法律效力不明确 |
一、学界与司法部门对其法律效力仍有争议 |
二、设立的担保物权可能违反物权的公示法定 |
三、法律效力亦未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可 |
第三节 商铺租赁权质押的公示与否及方式不一 |
一、当前我国关于担保物权公示方式的适用 |
二、商铺租赁权质押担保的设立是否需要公示 |
三、商铺租赁权质押担保的公示方式不一 |
第四节 当前商铺租赁权质押实现的方式及问题 |
一、向人民法院申请拍卖的程序冗长 |
二、协商折价可能损害质权人利益 |
三、能否以私力救济的方式进行实现存在模糊 |
第三章 完善商铺租赁权质押制度的建议 |
第一节 明确商铺租赁权质押担保的法律效力 |
一、确保商铺租赁权质押担保的法律地位 |
二、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确认法律效力 |
三、在后续的立法中完善客体范围的规定 |
第二节 建立商铺租赁权质押担保的公示方式 |
一、商铺租赁权质押担保公示的目的 |
二、商铺租赁权质押担保公示的必要性 |
三、将交付债权凭证作为公示的方式 |
第三节 完善商铺租赁权质押担保的实现机制 |
一、实现方式必须提高效率和效益 |
二、商铺租赁权质押担保实现的条件 |
三、商铺租赁权质押担保实现方式的完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统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研究 |
二、关于平台经济的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安排 |
一、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
二、论文框架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内涵 |
一、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运作模式 |
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平台经济特征 |
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分类 |
第二节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演变进程 |
一、外贸服务业的发展过程 |
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与传统外贸代理的比较 |
第三节 相关统计工作现状与本文的界定 |
一、相关部门的统计工作现状 |
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对统计工作的挑战 |
三、本文对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统计体系研究的界定 |
第三章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
第一节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统计范畴 |
一、平台的范畴 |
二、服务的范畴 |
第二节 相关指标体系概况 |
一、服务业指标体系概况 |
二、信息服务业指标体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三节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二、基于类型差异的统计指标体系设计 |
第四章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统计名录库研究 |
第一节 名录库基本表式与资料来源 |
一、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统计名录库基本表式 |
二、名录库建设的资料来源 |
第二节 基于跨部门数据的名录库建设 |
一、跨部门名录库建设思路 |
二、基于认证制度的名录库完善 |
三、名录库完整性和有效性分析 |
第三节 名录库的更新与维护 |
一、基于传统方式的名录库动态更新 |
二、基于互联网数据的名录库信息维护 |
第五章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统计调查方法 |
第一节 统计报表制度 |
一、调查对象 |
二、填报对象与填报方式 |
三、统计报表设计 |
第二节 抽样问题研究 |
一、抽样调查方案 |
二、样本轮换与估计量 |
三、调查表 |
四、调查的具体实施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指标解释 |
附录2 不同省份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认定标准 |
附录3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基本情况A表 |
附录4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发展情况B1表 |
附录5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发展情况B2表 |
(6)我囯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及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及路线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意义和理论基础 |
一、中小型外贸企业概念的界定 |
(一)中小型企业 |
(二)中小型外贸企业 |
二、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意义 |
(一)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特别是地方经济的发展 |
(二)有助于吸纳劳动者就业以缓解社会压力 |
(三)有助于推进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程 |
(四)有助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 |
(五)有助于实现共同发展 |
三、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理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理论 |
第二章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 |
一、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现状 |
(一)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分布现状 |
(二)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结构现状 |
(三)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进出口产品的现状 |
(四)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的市场现状 |
二、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
(一)机制的灵活性 |
(二)运营的新颖性 |
(三)经营的补充性 |
(四)产品的区域性 |
三、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内部制约因素 |
(二)外部制约因素 |
第三章 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一、主要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实践 |
(一)美国的实践 |
(二)日本的实践 |
(三)意大利的实践 |
(四)德国的实践 |
二、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
(一)理念的一致性 |
(二)目标的明确性 |
(三)主体的立体型 |
(四)客体的趋同性 |
(五)政策的有效性 |
三、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组织保障是促进发展的基础 |
(二)法律保障是促进发展的根本 |
(三)资金保障是促进发展的要素 |
(四)技术保障是促进发展的武器 |
(五)配套保障是促进发展的条件 |
第四章 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对保障机制的需求分析 |
一、保障机制概念的界定 |
(一)关于“保障”解析 |
(二)关于“机制”的解析 |
(三)保障机制的概念 |
(四)保障机制的功能 |
二、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对保障机制的需求分析 |
(一)中小型外贸企业成长各阶段存在着对保障机制的需求 |
(二)政府有必要保障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 |
(三)建立保障机制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 |
第五章 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原则、框架和对策建议 |
一、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基本原则 |
(一)必须坚持法律引导规范发展的原则 |
(二)必须坚持均衡发展原则 |
(三)必须坚持直接间接支持相结合原则 |
(四)必须坚持分门别类的指导原则 |
(五)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 |
二、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基本框架 |
(一)保障体制框架 |
(二)保障制度框架 |
(三)保障过程框架 |
三、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
(一)促进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体制保障 |
(二)促进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制度保障 |
(三)促进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过程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政府服务创新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理论回顾 |
2.1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1.1 制度的演变 |
2.1.2 制度与经济发展 |
2.2 政府经济职能理论 |
2.2.1 守夜政府:从亚当.斯密到理性预期学派 |
2.2.2 能动政府:从重商主义到新古典综合派 |
2.2.3 市场增进论 |
2.2.4 适合中国的政府理论 |
2.3 企业国际化理论 |
2.3.1 立足技术理论 |
2.3.2 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 |
2.4 政府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效应 |
2.4.1 基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政府影响 |
2.4.2 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政府影响 |
3、政府服务体系——针对民营企业 |
3.1 政府服务体系的界定 |
3.2 封闭条件下的政府服务体系 |
3.2.1 政府规制型服务体系 |
3.2.2 政府引导型服务体系 |
3.2.3 政府主导型服务体系 |
3.2.4 封闭条件下政府服务效用 |
3.3 开放条件下的政府服务体系 |
3.3.1 美国政府 |
3.3.2 日本政府 |
3.3.3 韩国政府 |
3.4 开放条件与封闭条件下政府服务的区别 |
4、计量分析企业国际化与政府服务体系之间的关系 |
4.1 研究假设 |
4.2 样本及数据 |
4.2.1 样本相关说明 |
4.2.2 数据来源说明 |
4.3 模型建立 |
4.3.1 模型假设 |
4.3.2 计量方法 |
4.4 模型回归结果 |
4.4.1 初步结果 |
4.4.2 Chow检验 |
4.4.3 异方差检验 |
4.5 回归结果分析 |
4.5.1 GSI与FTI的回归结果 |
4.5.2 GSI与FII的回归结果 |
4.5.3 GSI与FOI的回归结果 |
5、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现状与政府服务的必要性 |
5.1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历程 |
5.1.1 无国际化阶段 |
5.1.2 间接贸易阶段 |
5.1.3 直接贸易阶段 |
5.1.4 对外投资阶段 |
5.2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 |
5.2.1 微观层面的制约因素 |
5.2.2 宏观层面的制约因素 |
5.3 建立中国政府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
6、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政府服务创新体系的建立 |
6.1 中国政府服务体系创新原则 |
6.2 中国政府服务创新体系的建立 |
6.2.1 创新体系指标的选定 |
6.2.2 注意力权重的确定 |
6.3 结果分析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FTI,FII,FOI,GSI指数汇总 |
附录2:关于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所需政府服务的问卷调查 |
附录3:Matlab源程序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入世后过渡期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行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和研究主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内容安排 |
2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概述 |
2.1 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历史和现状 |
2.1.1 国有(或集体)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
2.1.2 民营外贸企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
2.2 中小型外贸企业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
2.3 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3 入世后过渡期及中小型外贸企业 |
3.1 入世后过渡期概述 |
3.1.1 入世后过渡期的含义 |
3.1.2 入世后过渡期环境的变化 |
3.2 中小型外贸企业应对后过渡期的局限性 |
4 中小型外贸企业竞争优劣势和环境分析 |
4.1 中小型外贸企业与国有大型外贸企业的竞争比较 |
4.2 中小型外贸企业与自营生产型企业的竞争比较 |
4.3 中小型外贸企业与外资外贸企业的竞争比较 |
5 我国西部中小型外贸企业分析 |
5.1 西部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机遇 |
5.2 西部中小型外贸企业存在的问题 |
5.2.1 西部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5.2.2 西部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现状 |
5.3 推行适合西部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外贸经营策略 |
6 发展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政策建议 |
6.1 国外促进中小型企业外贸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6.2 我国加快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举措 |
6.2.1 国家、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措施 |
6.2.2 中小型外贸企业自身的应对之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中小企业如何获得外贸经营权(论文参考文献)
- [1]A外贸公司的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D]. 刘丹. 扬州大学, 2021(09)
- [2]优化山西外贸法治营商环境对策研究[D]. 赵俊杰. 山西大学, 2020(01)
- [3]J企业海外投资项目风险的保险运用研究[D]. 毛娴.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2)
- [4]商铺租赁权质押制度研究[D]. 冯聪.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5]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统计体系研究[D]. 徐静.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7)
- [6]我囯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及保障机制研究[D]. 王晓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 [7]扩大内需背景下的中国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渠道建设[A]. 王先庆,武亮. 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渠道建设, 2011
- [8]常州中小外贸企业报关若干问题探讨[J]. 杨华. 中国西部科技(学术), 2007(16)
- [9]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政府服务创新体系的研究[D]. 杨婵. 浙江工业大学, 2007(01)
- [10]入世后过渡期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行为分析[D]. 张亚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08)
标签:内部控制论文; 投资论文; 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论文; 投资担保论文; 海外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