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氧乙烷贮罐区安全措施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庆[1](2020)在《环氧乙烷的储存安全措施》文中研究说明环氧乙烷罐区由卸车系统、储罐、冷却系统、外输系统、氮封系统、安全泄放系统、吹扫系统及相关联锁控制组成。各系统的合理设计对于罐区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环氧乙烷泵的安全措施、安全泄放系统及其他安全设计要点等方面详述环氧乙烷罐区设计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张庆楠[2](2019)在《生产α-乙酰基-γ-丁内酯的残渣的综合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α-乙酰基-γ-丁内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同时也是合成维生素B1、抗心绞痛等药物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工业上普遍采用以乙酸乙酯和γ-丁内酯为原料,金属钠为催化剂的工艺来生产α-乙酰基-γ-丁内酯。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副反应会导致粗产品精馏后产生一定量的残渣;该残渣属于国家指明的危险废物,其大量堆积不仅会污染环境,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对该残渣的处理利用仍存在以下问题:残渣成分未知,反应机理不清楚,工艺操作繁琐、能耗大、效率低,新产生的残渣未做处理。因此,对残渣合理利用的研究迫在眉睫。针对上述在残渣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1)残渣的组分确定及生成机理研究利用GC-MS联用仪分析确定了残渣的组分及其各自的含量,根据各组分的分子离子峰及其碎片离子的质核比分析确定了各物质的分子结构式,并讨论了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残渣主要由9种物质组成,占残渣的97.56%,其中含量在10%以上的组分有3个;各物质的形成机理为:在生产α-乙酰基-γ-丁内酯的过程中,原料与原料、原料与产物、产物与产物之间发生羟醛缩合反应或克莱森缩合反应,再经过脱水或脱羧而形成副产物。(2)由残渣合成环丙基甲基酮和双环丙基酮的研究首先,根据残渣的组分结构和有机合成的理论知识,提出了由残渣合成环丙基甲基酮和双环丙基酮的研究方案,并分析了研究方案所涉及的反应机理;同时根据反应机理,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研究了不同反应阶段反应物配比、反应物浓度、时间和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最后对所得的最佳工艺进行了放大中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由残渣经过加酸、加碱两个反应阶段后生成环丙基甲基酮和双环丙基酮方案具有可行性;该过程的反应机理为:残渣在酸性条件下分解→水解→脱羧→氯化→加碱环合;将加酸反应后中间产物的分别处理改为一并处理,减少了单元操作,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最终所得的中试放大的收率与实验室的收率基本一致,再次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3)环丙基甲基酮和双环丙基酮提纯后剩余二次残渣再利用的研究首先,按照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确定了二次残渣的毒害性;然后将二次残渣与沥青混合,并添加改性剂制备成沥青基防腐涂料,按照国家标准将涂料涂膜并对其防腐涂膜性能测定,讨论了不同比例残渣对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残渣属于对人体无害的化学品;当二次残渣的混合比例不超过10%时,所制得的沥青基防腐涂膜的性能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本文通过确定残渣的组分及其含量,提出了由残渣合成环丙基甲基酮和双环丙基酮的研究方案并研究了其反应机理,简化了残渣处理的工艺流程,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对新产生的二次残渣进行了再利用。本研究不仅解决了α-乙酰基-γ-丁内酯生产过程中残渣废物的污染和安全隐患,同时还产出高价值的药物中间体双环丙基酮和环丙基甲基酮,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张泽武[3](2018)在《环氧乙烷贮罐安全设施设计要点及工艺流程范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较系统地分析了环氧乙烷的理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氧乙烷贮罐安全设施设计要点,并提出环氧乙烷贮罐工艺流程设计范式和各系统设计要点,供涉环氧乙烷工程的设计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借鉴参考。
陈嵩嵩,董丽,张军平,盛贵阳,张梅香,崔改静[4](2018)在《环氧乙烷化工设计安全事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环氧乙烷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对环氧乙烷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环氧乙烷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开环并释放大量热量,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浓度为3%~100%,引燃能最小只需0.06 mJ,易燃易爆.结合其自身反应特性及易自聚、歧化或分解等特点,讨论了其在安全操作、化工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并提出了具体建议措施,包括相关装置布置方案设计、安全温度和压力设计、设备安全及紧急处理设计等,以期能提高环氧乙烷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相关事故的发生.
张立军[5](2015)在《环氧乙烷储罐安全设计及安全管理措施》文中提出本文分析了环氧乙烷的有毒、易燃、易爆、易聚合的特性,结合我公司环氧乙烷储罐的设计、操作及管理经验,介绍了环氧乙烷储罐的安全设计及安全措施。
钟岸[6](2015)在《重大工业事故后果预测在安全规划与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为社会带来巨大工业产值,造福人们;但另一方面重大工业事故也层出不穷,给国家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量事故研究表明,造成重大事故损失的原因突显在:一是重大工业危险源与周边敏感区域安全距离不足,或安全规划不到位;二是事故发生时应急准备不充分,导致事故救援不高效,致使事故后果得不到进一步控制,损失不断扩大。因此,为有效降低事故带来的影响及其严重程度,提高安全规划的水平及应急救援的效率,开展重大工业事故后果预测分析,研究基于重大工业事故后果预测分析的重大工业危险源安全规划方法及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手段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1)在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2)研究了重大工业危险源与重大事故的特征及两者的关系,从整体上掌握和理清了导致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对象及其表现形式,为后期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3)根据重大工业事故的表现形式,分析了具有重大事故后果的事故情形,并给出了该事故情景下的事故后果预测分析模型。(4)阐述了安全规划的内容和安全规划的方法,并在对安全规划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事故后果预测的安全规划方法最适合目前我国的安全规划方法。重点研究了基于该方法的安全规划流程及其实现过程,并以1998年深圳清水河特大燃爆事故为例,说明了基于事故后果的安全规划方法的应用过程及合理性。(5)阐述了应急救援概况,探讨了影响现场救援的核心要素,并研究了应急救援核心要素与事故预测后果之间的逻辑依存关系,指出应急救援与应急准备只有建立在事故后果预测基础之上,才能达到高效和有的放矢的目的,最后以环氧乙烷扩散中毒事故为例,说明事故后果预测如何指导和为应急救援提供依据。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是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的安全规划方法及其规划过程,同时建立了事故后果预测与应急救援各核心要素之间的逻辑依存关系。研究结果对指导重大工业事故预防与控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幺洪波[7](2013)在《环氧乙烷储罐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分析及风险防范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环氧乙烷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易自聚的特性,在储存过程中的安全及环境风险问题突出。以某化工园区内环氧乙烷储罐为例,采用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第七版)对其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了定量分析。
刘书华[8](2012)在《环氧乙烷储罐工艺控制及安全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简述环氧乙烷的危险特性,主要介绍环氧乙烷储罐在工艺控制和设计中采取的安全措施,提出环氧乙烷储罐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王勇,陈全,黄文栋[9](2010)在《环氧乙烷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环氧乙烷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进行分析,构建了环氧乙烷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树.利用事故树分析软件得到影响顶事件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计算了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并排序,确定了影响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杨帆[10](2009)在《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筛选及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在严重污染环境、威胁人群健康的同时,更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事故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是防治工作的难点,环境预警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可行手段,其研究价值巨大、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在回顾和总结国内外水污染事故预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水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类型进行归因统计分析,为警源指标的确定提供依据;从污染事故源、水环境状况、受体特征和社会经济水平四个方面对水污染事故重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为警兆指标的确定提供参考;对主流指标筛选技术进行比对研究,分析其特点及适用范围,为预警指标体系构建提供方法;形成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构建流程,并应用于南京化工园区可利亚多元醇有限公司的贮罐区原料泄露模拟事故,建立了相应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设备工艺故障、危险物品转移事故和人为疏忽失误是造成我国水污染事故的主要原因,占研究案例的91.7%,针对其特点本研究设计的风险源调查表对于收集和分析潜在风险源信息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事故源特点、水环境状况、受体特征和社会经济水平四个方面的影响因子基本描述了水污染事故整体,影响因子的归纳和总结为研究水污染事故过程提供参考;重点研究的六种指标筛选方法中,层次分析法(AHP)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算法简单等方面的优势,可作为预警指标筛选的首选方法,但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研究所构建的普适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包括警度指标、警源指标和警兆指标三个层面,从事故危害等级、发生类型和影响因素反映水污染事故过程,为预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二、环氧乙烷贮罐区安全措施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氧乙烷贮罐区安全措施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环氧乙烷的储存安全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泵安全措施 |
1.1 泵的选型 |
1.2 泵温度控制措施 |
1.3 泵空转 |
1.4 其他安全措施 |
2 安全阀放空 |
2.1 蒸汽吸收处理 |
2.2 水洗塔处理 |
3 其他安全措施 |
3.1 氮封 |
3.2 输送管路 |
3.3 喷淋 |
3.4 联锁控制 |
4 结语 |
(2)生产α-乙酰基-γ-丁内酯的残渣的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α-乙酰基-γ-丁内酯的性质与应用 |
1.2 α-乙酰基-γ-丁内酯的生产现状 |
1.2.1 以环氧乙烷为起始原料的制备工艺 |
1.2.2 以γ-丁内酯为起始原料的制备工艺 |
1.3 α-乙酰基-γ-丁内酯精馏残渣的研究现状 |
1.3.1 精馏残渣的产生机理和成分分析 |
1.3.2 精馏残渣的处理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残渣的组分分析及其生成机理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和仪器 |
2.2.2 残渣的组分分析 |
2.3 残渣组分的分析结果 |
2.3.1 残渣中各组分的含量和结构 |
2.3.2 残渣中各组分的生成机理 |
第三章 由残渣合成环丙基甲基酮和双环丙基酮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案及工艺改进 |
3.2.1 研究方案 |
3.2.2 研究方案所涉及的反应机理 |
3.2.3 工艺改进 |
3.3 实验部分 |
3.3.1 原料和仪器 |
3.3.2 实验步骤 |
3.3.3 分析检测方法的建立 |
3.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4.1 加酸反应阶段各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3.4.2 加碱反应阶段各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3.4.3 废酸和废碱的处理结果 |
3.4.4 中试实验结果 |
第四章 二次残渣的利用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案 |
4.2.1 环氧树脂的选择 |
4.2.2 环氧树脂固化剂的选择 |
4.2.3 增韧剂的选择 |
4.3 实验部分 |
4.3.1 原料和仪器 |
4.3.2 二次残渣的毒理分析 |
4.3.3 沥青与残渣混合物的制备 |
4.3.4 沥青环氧树脂防腐涂膜的制备 |
4.3.5 沥青与残渣混合物性质的测定 |
4.3.6 沥青环氧树脂防腐涂膜性能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残渣的毒理性分析结果 |
4.4.2 残渣和沥青混合物性质的测定结果 |
4.4.3 涂膜性能的测定结果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3)环氧乙烷贮罐安全设施设计要点及工艺流程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1 环氧乙烷的物性及安全特性 |
2 流程设计范式 |
3 环氧乙烷贮罐工艺要点 |
3.1 选材设计要点 |
3.2 系统设计要点 |
3.3 环氧乙烷贮罐的安全仪表系统 |
(1) 是否设置安全仪表系统的判据 |
(2) 安全仪表功能清单 |
4 结语 |
(4)环氧乙烷化工设计安全事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环氧乙烷的性质 |
2.1 基础物性 |
2.2 环氧乙烷的毒性 |
2.3 环氧乙烷的热稳定性 |
2.4 环氧乙烷的自聚与歧化反应 |
2.5 环氧乙烷易燃易爆性 |
2.6 环氧乙烷对气体的溶解性 |
3 设计和操作中注意事项与建议 |
3.1 布置方案设计 |
3.1.1 装置及设备 |
3.1.2 输送管道 |
3.2 安全温度与压力的设计 |
3.3 设备安全设计 |
3.3.1 材质选择注意事项 |
3.3.2 密封材料注意事项 |
3.3.3 安全阀设计注意事项 |
3.3.4 机泵选型注意事项 |
3.4 紧急处理系统安全设计 |
3.4.1 泄露检测 |
3.4.2 系统超温超压 |
3.4.3 火灾 |
3.5 生产、运输及储存注意事项及建议 |
4 结论 |
(5)环氧乙烷储罐安全设计及安全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环氧乙烷的物化性质与危险性 |
2 环氧乙烷储罐安全设计 |
3 环氧乙烷储罐安全管理重点措施 |
4 结语 |
(6)重大工业事故后果预测在安全规划与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重大危险源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安全规划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应急救援研究现状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主要内容与论文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工业事故后果 |
2.1 重大危险源发展、辨识与分级 |
2.1.1 重大危险源辨识 |
2.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
2.1.3 新旧标准对比分析 |
2.1.4 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分级 |
2.2 重大工业事故后果分级与特征 |
2.3 重大工业事故后果表现形式 |
2.4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工业事故后果的因果关系 |
2.5 小结 |
第三章 重大工业事故后果预测理论与方法 |
3.1 火灾事故后果预测理论与方法 |
3.1.1 池火灾事故模型 |
3.1.2 喷射火灾事故模型 |
3.1.3 固体火灾事故模型 |
3.1.4 火球事故模型 |
3.1.5 闪火事故模型 |
3.1.6 重大工业火灾事故分析 |
3.2 爆炸事故后果预测理论与方法 |
3.2.1 物理爆炸事故模型 |
3.2.2 化学爆炸事故模型 |
3.2.3 重大工业爆炸事故分析 |
3.3 泄漏扩散预测理论与方法 |
3.3.1 泄漏模型 |
3.3.2 非重气云扩散模型 |
3.3.3 重气云扩散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重大工业事故后果预测的安全规划研究 |
4.1 安全规划概述 |
4.2 安全规划内容 |
4.3 安全规划方法 |
4.3.1 基于经验的方法 |
4.3.2 基于风险的方法 |
4.3.3 基于事故后果预测的方法 |
4.4 安全规划方法对比分析 |
4.5 基于重大工业事故后果预测的安全规划流程 |
4.6 深圳清水河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
4.6.1 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 |
4.6.2 模拟情形设置 |
4.6.3 结果分析 |
4.6.4 安全规划分析 |
4.7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重大工业事故后果预测的应急救援研究 |
5.1 应急救援概述 |
5.1.1 相关概念 |
5.1.2 应急救援预案的划分 |
5.2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过程 |
5.3 应急救援体系构成 |
5.3.1 应急救援的文件体系 |
5.3.2 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要素 |
5.4 应急救援的核心要素探讨 |
5.5 重大工业事故后果预测对现场救援的影响研究 |
5.6 环氧乙烷扩散中毒案例分析 |
5.6.1 环氧乙烷毒性危害 |
5.6.2 模型结构和模拟情形设置 |
5.6.3 结果分析 |
5.6.4 现场救援分析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 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 |
(7)环氧乙烷储罐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分析及风险防范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环氧乙烷储存系统危险性识别 |
3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的确定 |
3.1 物质系数 (MF) 的确定 |
3.2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 (F1) 的求取 |
3.3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 (F2) 的求取 |
3.4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 (F3) 的求取 |
3.5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 (F&EI) 的确定 |
4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的确定 |
4.1 工艺控制措施 |
4.2 物质隔离措施 |
4.3 防火措施 |
5 结语 |
(8)环氧乙烷储罐工艺控制及安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控制设计 |
1.1 设计条件 |
1.2 压力控制 |
1.3 配套泵的设计 |
1.4 主要工艺控制 |
2 安全设计 |
2.1 安全泄放系统 |
2.2 联锁控制系统 |
3 操作注意事项 |
4 结语 |
(9)环氧乙烷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事故树基本理论 |
1.1 事故树分析法简介 |
1.2 事故树的分析程序 |
2 建立环氧乙烷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树 |
3 事故树分析 |
3.1 最小割集的求解 |
3.2 最小径集的求解 |
3.3 结构重要度的求解 |
4 事故树分析结论 |
5 结 论 |
(10)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筛选及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我国水污染现状概述 |
1.2.2 水污染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
1.2.3 预警指标筛选及体系构建研究进展 |
1.2.4 水环境事故预警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环境污染事故预警基本理论 |
2.1 环境污染预警基本理论 |
2.1.1 环境污染预警的内涵 |
2.1.2 预警系统组成要素 |
2.1.3 预警系统主要流程 |
2.2 预警指标筛选基本原理 |
2.2.1 定性指标筛选方法基本原理 |
2.2.2 定量指标筛选方法研究 |
2.2.3 综合指标筛选方法研究 |
第三章 水污染事故潜在风险源辨识及影响因子研究 |
3.1 潜在风险源辨识研究 |
3.1.1 水环境污染事故诱因特征分析 |
3.1.2 事故潜在风险源辨识研究 |
3.1.3 事故源原因-结果分析 |
3.2 水污染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
3.2.1 事故源影响因素分析 |
3.2.2 水动力影响因素分析 |
3.2.3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
3.2.4 受体影响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指标筛选技术研究及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筛选技术研究 |
4.1.1 指标筛选方法分析 |
4.1.2 筛选方法综合比对 |
4.2 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
4.2.1 预警指标体系概述 |
4.2.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3 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构成 |
4.3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流程模型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模型整体构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构建流程应用 |
5.1 研究区域概况 |
5.1.1 自然环境 |
5.1.2 社会经济 |
5.2 区域风险源调查及分析 |
5.2.1 企业风险基本信息调查 |
5.2.2 潜在风险事故的确定 |
5.3 预警指标筛选及体系构建 |
5.3.1 预警指标体系框架集 |
5.3.2 预警指标筛选及指标体系建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环氧乙烷贮罐区安全措施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环氧乙烷的储存安全措施[J]. 王庆. 化工管理, 2020(19)
- [2]生产α-乙酰基-γ-丁内酯的残渣的综合利用研究[D]. 张庆楠.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9)
- [3]环氧乙烷贮罐安全设施设计要点及工艺流程范式[J]. 张泽武. 上海化工, 2018(11)
- [4]环氧乙烷化工设计安全事项分析[J]. 陈嵩嵩,董丽,张军平,盛贵阳,张梅香,崔改静. 过程工程学报, 2018(S1)
- [5]环氧乙烷储罐安全设计及安全管理措施[J]. 张立军. 山东工业技术, 2015(15)
- [6]重大工业事故后果预测在安全规划与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D]. 钟岸. 湖南科技大学, 2015(04)
- [7]环氧乙烷储罐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分析及风险防范对策[J]. 幺洪波.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3(10)
- [8]环氧乙烷储罐工艺控制及安全设计[J]. 刘书华. 化工设计, 2012(06)
- [9]环氧乙烷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J]. 王勇,陈全,黄文栋.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0(01)
- [10]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指标筛选及体系构建研究[D]. 杨帆.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