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季:海南会展旅游大放异彩(论文文献综述)
王乐楠[1](2021)在《基于结构特性的充气膜大空间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充气膜结构作为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秀的结构特性,因此充气膜结构这一轻型结构形式被广泛的使用在大空间建筑之中,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对于充气膜结构的研究多半落脚于结构受力、材料性能以及作为建筑造型形态研究等方面,对充气膜结构大空间的研究较为匮乏。笔者发现,充气膜结构的建筑空间往往有着与传统建筑空间不同的特征,特别是充气膜结构在大空间方面的应用更为突出。充气膜结构的结构特性恰好能够解决大空间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并且能够衍生出各具特色的充气膜结构大空间形式。本论文选题,试图从理性的、量化的、技术的角度来研究充气膜结构这一结构形式所营造的大空间特点,通过对案例资料和技术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充气膜结构特性对其大空间设计的影响。本文以充气膜结构大空间为研究对象,以结构特性为切入点,对充气膜结构大空间的设计与应用进行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归纳对比法对充气膜结构大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充气膜结构大空间的体系构成,归纳总结出充气膜结构大空间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充气膜结构的材料与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对气膜建筑的结构特性进行发掘,总结分析气膜建筑在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其次,本人通过实地考察与模拟分析法对宝鸡蟠龙新区的气膜烧烤乐园建筑进行现场调研,对其室内大空间的热环境和风环境进行实测与模拟,归纳分析充气膜结构大空间的物理环境特点。最后从形态差异、空间功能、适应性设计、材料特性、构造技术等方面对收集的大量案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并总结设计原则,最后对宝鸡蟠龙新区气膜商业伴侣公园中的部分建筑进行设计应用的对比解析。本文试图从宏观到微观、策略到手法,全面的结合实际案例,在充气膜结构特性的指导下,对充气膜大空间的设计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当代充气膜结构大空间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一定的设计依据,推动充气膜结构大空间的创作与发展。
阚一萍[2](2021)在《河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冰雪旅游产业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冰雪旅游产业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基于2009—2018年河北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uper-SAM模型、Talmudist指数与SWOT分析法对河北省的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来看,统计期间内河北省11市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平均值为1.033,处于较高发展水平。空间上差异较大,南部与中部地区需要在科技研发上投入更多资金,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公共服务能力。(2)从对河北省11市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的动态分析中发现,河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的进步来自规模效率的提升,其贡献率为0.2%。技术进步变化制约了生态效率的增长,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科研活动的投入,拓宽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同时鼓励企业以另一主体的身份参与新技术的研发过程,激发大中型企业的创新热情,促进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高效转化。优化产业结构,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优质就业岗位以吸引创新型人才,为区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于研发能力有限、规模较小的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其合并或建议解散,以提高整体的效率。(3)从影响因素分析可知,河北省冰雪旅游的内在优势是不足的。制约河北省冰雪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设施不足、群众基础薄弱、缺乏专业体育教练员、国内外冰雪运动威胁较大、河北省冰雪旅游人口转化率低。结合河北省内部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和外部环境带来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河北省冰雪旅游的发展对策,包括扩大场地和设施,关注促销活动,专业教练培训,扩大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政策的优势,实施政策,加强国内外区域合作与交流,扩大消费市场,提高人口转化率。
苗粟[3](2020)在《政务微博中的成都城市形象建构研究 ——以“@微成都”微博平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建设的核心逐渐从改善基础设施扩展到城市形象建设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中,中国城市建设的内涵不断发生深刻变化。如今的城市竞争,不仅仅体现在规模和经济的竞争,更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环境与人民生活质量的竞争,实质就是城市形象的竞争。城市形象作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有利于增强城市的凝聚力,良好的城市形象的建构能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城市的对外交流,是城市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因此,城市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新浪微博作为发布信息、受众互动的新媒体平台之一走进了城市管理者的视野,纷纷开通政务微博进行城市形象相关内容的发布,加速城市形象的建构。基于此,本文选择成都本地具有代表性的政务微博“@微成都”新浪微博平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微成都”平台的总编辑的访谈,笔者对其创立背景、受众定位、内容定位以及功能定位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深入的探析。“@微成都”在坚持“在成都、爱成都”的立场和“小微有速度、小微有温度、小微有态度”的原则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内容的发布,建构了全面立体的成都城市形象。其次,在2018年10月-2019年9月为期12个月中,笔者每隔8天抽取一天的微博作为样本,在框架理论的指导下,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微成都”平台在城市政府形象、城市经济形象、城市文化形象、城市市民形象以及城市环境形象这五个方面的建构和呈现以及框架特点。同时,结合叙事学理论,以定性的方式,结合具体微博文本探讨平台微博样本在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以及叙事话语上的排兵布阵和基本原理,从而提炼出“@微成都”在叙事背后对成都城市形象的心理建构与空间建构。接着,笔者通过对微博样本的转发、点赞、评论的量化分析以及六位“@微成都”粉丝代表的访谈,对受众视角的反馈进行初步窥探,探析他们通过“@微成都”的内容发布所建构的成都形象及感兴趣相关内容和城市形象建构效果。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之上,笔者提炼出“@微成都”平台的优点,同时也总结出了“@微成都”平台成都相关议题内容原创率较低、影响力多来自于非成都相关议题内容以及“城市中心主义”倾向明显、评论区舆情监控不到位的不足之处。通过对不足之处的整理,笔者认为政务微博平台在城市形象建构中首先应当明确城市政务微博定位,多说“正事儿”,增强对城市市辖区、下辖市县等信息的挖掘,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讲好成都故事,丰富城市形象内容。其次,政务微博在运营中应当加大原创力度,强化运营团队专业素养,在挖掘热点同时,跟随受众信息接受习惯的变化,从内容编辑、话语风格、互动等方面形成独有的风格,提高用户粘性。接着,平台需加强对下辖市县受众的关注,在发挥城市中心效应和优势的同时,扩大平台在下辖市县的影响力,更好地实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此外,充分挖掘城市资源,加强受众互动深度和质量,不仅要通过微博热点与受众形成互动,也应当更好地、更多地结合成都内容,加深与受众互动的深度,从而了解受众对平台和城市的态度。最后,政务微博应当有系统性的程序管理,及时把握平台舆情态势走向,承担“传播即责任”的使命。
周金金[4](2019)在《基于养生文化的灰汤旅游特色小镇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与“田园综合体”战略的背景下,我国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小城镇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一方面国家推出系列政策支持特色小镇的培育,旅游特色小镇随之进入蓬勃发展期;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健康养生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因此本研究以养生文化体验为切入点,着重挖掘旅游特色小镇中的养生文化,对基于养生文化的旅游特色小镇开发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从而开发出一个兼具个性化、特色化和差异化的养生小镇,为旅游特色小镇避免同质化竞争,获得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本研究首先以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共生理论、全域旅游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对养生文化理念和旅游特色小镇的相关概念及其二者的关系予以阐述。再结合国内、外养生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状况,分析四个成功开发的典型案例总结出根据自身特色资源确定开发模式、挖掘养生文化、形成文化特色等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与启示。在此基础上选取长沙灰汤旅游特色小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分析法对基于养生文化的长沙灰汤小镇开发条件进行分析,得知灰汤小镇赋有自然养生文化资源、温泉养生文化资源、医疗健康养生文化资源和乡村养生文化资源等多种养生文化资源,且养生文化内涵丰富、文化体验空间大;另外就灰汤小镇目前取得成效来看,已经具备基于养生文化进行深度开发与特色发展的条件。为更深入地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深度访谈和实地调研的方式考察出灰汤小镇当前游客的养生文化体验层次、养生文化体验项目满意度以及对小镇的总体满意度,得知灰汤小镇存在养生文化资源开发不充分、养生文化体验层次未区分、养生体验项目的养生文化特性不突出以及小镇配套设施不完善,整体实力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基于养生文化体验的需求和当前开发面临的问题,养生文化导向下的灰汤小镇应明确开发定位,积极构建养生小镇综合体,确定多层次的养生文化体验模式,另外在开发时依据指导性原则进行科学有序开发,并针对当前问题做出具体改进,开发出多样性的养生文化体验项目。
余构雄[5](2018)在《都市水上夜游空间生产研究 ——以广州珠江夜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思想界出现了空间转向,即基于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和新马克思学说(Neo-Marxism)的空间研究转向。新马克思学说在继承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对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深度解读的基础上,将空间维度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空间为主线对资本主义实践展开全景式扫描,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空间化转向。在中国当代的旅游研究史上,对旅游的空间研究亦一直是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以往对旅游空间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关注的是“旅游空间中的要素/因素”,实质仍是追求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应。受当代学术思潮空间转向的影响,以及我国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对旅游现象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以往较单一、较封闭、较静态的认识,空间转向的认识亦渐入旅游研究视野。出现了关注“旅游空间本身”而非“旅游空间中的要素”。本文以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论、福柯微观权力中的有关空间生产学说为理论基础,遵循从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的逻辑实证主义思路,采取“总述—分述—总述”的规范研究手法,将解释学的“解释之循环”思想贯穿于全文,采取理论演绎法、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观察法、半结构访谈法、话语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扎根理论研究法等为研究方法,收集了详实且丰富的一、二手资料,通过Citespace、ROST CM、NetDraw、Nvivo、SPSS、AMOS等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认识空间生产逻辑和都市水上夜游空间逻辑的基础上,从空间三元论和微观权力论构建了都市水上夜游空间生产理论分析框架。(2)从空间三元论视角,分别研究珠江夜游游船空间和游线空间,认为在游船空间和游线空间生产中,尤其在人化自然的生产实践视角下,游船空间/游线空间实践演绎体现出基础作用,正是有了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及表征空间才得以实现,亦可理解为正是在历时性空间实践累积下才有共时性空间构想与想象的呈现。游船空间/游线空间表征起着主导作用,是权力主体按照其主体意识将空间表征出来,以实现对该空间的生产与管控。权力主体对空间形象的建构形塑着、书写着空间实践,同时也映射到表征空间,形成人们视觉感官上、意识脑海中所浮现的空间形象。游船/游线表征空间在空间三元中最具丰富意义及能动作用,然而受限于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及力量的悬殊,往往无法撼动权力主体的构想,但仍然保持着主体思想的丰富性,间接地寻求机会对空间表征的抵抗,其能动性亦影响着空间实践。(3)从微观权力视角,分别研究珠江夜游游船空间和游线空间,认为游船空间是一个规训权力生产与工具性空间生产的过程,其实质是消费文化和市场逻辑深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公众的日常生活审美意识进行隐性规训与操纵;游线空间生产为一个充满现代性色彩的“异托邦”空间,其过程是自上而下的权力实践,渗透出权力主体意识形态的规训机制。(4)认为珠江夜游空间最核心本质属性应是公共性,应从价值取向引导、空间权力行驶等方面优化都市水上夜游空间。
黄渊基[6](2017)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有人类以来,就有贫困和反贫困。贫困现象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相伴而生、相伴而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不断和贫困作斗争,不断丰裕自身物质生活、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的过程。我们看到,世界反贫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仍是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中国扶贫开发成绩斐然,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但离目标还有差距,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对反贫困作用很大,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开展旅游扶贫,通过旅游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丰富旅游扶贫理论成果,并为旅游扶贫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借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世界反贫困的时空背景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首先,通过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建模实证分析,论证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其次,总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特别是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选取湖南省武陵山片区部分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生命周期模型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国内外旅游扶贫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解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类型及其创新,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及其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既丰富旅游学和反贫困理论研究,也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旅游扶贫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研究表明,发展旅游业能够有效降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从整体上看,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且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发展战略定位不准,旅游设施建设不力,产品业态创新不够,资金筹措来源不广,宣传营销意识不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人力资源能力不足,配套服务水平不高,贫困人口识别不准,脱贫帮扶措施不实,精准管理工作不细,扶贫腐败监管不易,贫困人口参与不畅,贫困人口受益不多等;旅游扶贫模式分类有多种角度,如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角度、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角度、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角度、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角度、旅游者需求角度等,未来应整合各类模式进行综合创新和系统应用;旅游扶贫的机制主要涉及动力机制、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保障机制及合作机制等,未来应进一步对各类机制进行优化整合和系统创新;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做好旅游扶贫战略规划、强化旅游扶贫设施建设、创新旅游扶贫业态产品、丰富旅游扶贫融资方式、加强旅游扶贫人才建设、实施精准旅游扶贫方略、健全贫困人口参与机制、完善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突出旅游扶贫政治保障。
杨亚雄[7](2017)在《新疆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 ——以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布料商人为例》文中指出古丝绸之路上的阿图什市维吾尔人具有悠久的经商传统,他们有“新疆犹太人”之美誉,到月球上做生意的故事1代代相传。经商已经成为众多阿图什人最主要的生计活动。在阿图什市巨大的商业群体中,跨国经商群体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从事布料生意的跨国商人则是近3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行业群体。大肖鲁克村是阿图什跨国布料商人数量最集中、影响最大的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肖鲁克跨国布料商人群体产生并迅速崛起,商人们的布料生意经历了产生、发展、辉煌和萎缩四个阶段。近几年,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受商人自身实力等因素的影响,大肖鲁克村的跨国布料商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意困境,以至于在过去的五年里,近一半商人结束了其在国外的布料生意而回国。继续坚守在国外市场的布料商人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利润空间缩小、布料市场疲软、竞争激烈、流动资金不足、货源不稳、国外安全和外贸环境变化频繁、家庭支出逐年增大、转行困难等方面。致使维吾尔人跨国布料生意陷于困境,既有商人自身方面的因素,也同商人所处的环境和所跨居国家实施的制度有关。商人们的生意困境将直接导致众多家庭日常生计之困境,还有可能给当地政府和社会的日常治理带来压力。本文以生意困境为论题研究的切入点,以跨国布料商人的生意过程为研究维度,采用实证分析和人文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文化人类学、经济人类学、生态经济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的视角,通过深入田野调查和参与观察,对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贸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专题研究,尤其是对目前布料商人所面临的生意困境作了调查研究。最后,文章提出了解决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相应的对策。本文通过对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的研究,旨在为边境地区跨国商贸现状研究提供“抛砖引玉”之效,进而对边疆治理和跨国民族之和平跨居提供某些思考和启示。本文认为,跨国民族的跨国商贸实践是促进边疆通达和发展的积极力量,作为边疆人群安身立命的生计活动,跨国商贸的持续和发展是“边疆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推力。作为跨国主义在经济活动中的实践,以跨国族群的生计可持续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计,新疆维吾尔族商人所面临的跨国布料生意困境应该得到有关各方的关注和重视,各方合力,改善商人们目前的生意现状,以促进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安居乐业和边疆的通达、发展与繁荣。
张译漫[8](2016)在《第九届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参展商满意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十二五"计划的完成,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都得到了显着提高,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显着增加,而体育旅游作为体育服务中的一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在旅游时不仅可以欣赏到心旷神怡的景色,也可以同时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是国内唯一的以体育与旅游业相结合的国家级博览会,它集中展示、推广、宣传体育旅游产品,引导促进体育旅游消费者积极把中国的体育旅游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参展商在博览会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他们需要向在场的观众展示、宣传本地特色体育旅游资源、产品及项目。因此如何办好一场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博览会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第九届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现场参展商进行满意度调查,并运用数据统计法对所收集到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参展商的现场评价来阐述本届体育旅游博览会开展的满意度情况,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今后博览会更好的有序开展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编制的参展商满意度量表由4部分组成,即形象、参展预期、感知价值、总体满意度。形象共2个因子分别是展会知名度和组展方知名度;参展预期共2个因子分别是高预期和期望一般;感知价值共3个因子分别是展会条件、展会组织和人员服务;总体满意度共3个因子分别是总体评价、参展是否值得的评价和参展是否成功的评价,通过SPSS分析得出此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2)通过调研得知,参展商对太原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的展会总体情况表示基本满意。但由于参展商地域、参展次数、参展性质、参展目的等自身条件的不同,使得参展商对太原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的满意度差异呈显着性。(3)通过分析数据,可知参展商对博览会知名度、高期望和期望一般的满意度均值都低于4,在这三个方面未能做到让参展商满意,今后在这些方面要努力做到让参展商满意;参展商对组展方知名度、展会组织、展会条件和人员服务的满意度均值都高于4,在这三个方面做到了让参展商满意,但离非常满意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在保持优势的情况下,继续提高。
王凯宏[9](2016)在《“非遗”视角下中国现代黑陶文化生态发展研究 ——以绥棱黑陶为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应星所着的《天工开物·陶埏》对陶器工艺有一段概括:“水火既济而土合”。陶器是人类早期文明的象征,她伴随着华夏民族的成长历程。不论是在农业还是精神文化上都起到推动整个早期社会快速发展的作用,是人类革命性的产物。陶的出现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她是距今至少一万五千以前的先人第一次用火改变了泥土的性质,并将这脚下的泥土按照主观的意志赋予了形体、生命和思想,实现了泥土的“涅盘”新生!美国着名人类学家罗伯特在《文明与野蛮》一书中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要单拿一种活动来判断一个民族的文化发达程度,陶器要算最合适的。”黑陶作为工艺美术中的重要艺术门类,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黑陶的形成基础及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的生产、生活最原始阶段。陶器最初并不是作为工艺美术品而出现的。上古时代,先民们开始制作的陶器,主要是作为日常生活中功能性器具,为生活提供方便,同时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原始社会的陶器在人们生活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远远超过到在现代人生活中的作用。陶器是原始社会人们重要的生活资料,陶器不仅可以作为划分考古学文化的标志,也是人们早期的工艺美术作品之一。在黑陶的装饰上,全国各地的方法是不同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区的黑陶纹饰是用贝壳或者卵石做工具,在半干的陶坯体表面进行砑光的方法形成的;云南中甸的黑陶酥油壶是把破碎的瓷器按照纹饰样式打成形状规则的瓷片后,再把这些瓷片镶嵌到坯体上,通过瓷片的黑白对比,从而达到了装饰的效果;山东德州一些厂家生产的黑陶采用硬刻的方法诠释纹饰设计思想,景泰蓝的掐丝工艺也被恰当运用到黑陶的表面,丰富了纹饰的方法和工艺精神;绥棱的现代黑陶的装饰则是采用刻花和镂雕来完成的,镂空透雕技术是寇化林发明的。这点我们从杨永善教授的“绥棱黑陶产品的造型多为形体变化单纯的花盆、花缸、笔筒、花瓶和花罐等,又以双层透雕的产品最为别具一格。”这句话中找到佐证的。2009年8月,杨永善教授为侯力平《绥棱陶艺》一书所写的序言中再次写到:“20世纪50年代末,绥棱寇化林创制了以装饰陈设为主的黑陶、红陶和土色陶器,其中以刻花镂雕的黑色陶器最为着名,并影响了国内许多地区。”关于绥棱现代黑陶的“双拉型”技术的发明过程,刘家弟先生一文中是有详细记载的。该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种技术在当时还是保密项目。”一种技术之所以要保密,就是因为不想让别人知道,这句话有力地证明了多层镂空技术是绥棱人的发明。杨永善教授在他的着作《说陶论艺》中写到,绥棱黑陶的风格特点不同于和龙山文化,绥棱陶器烧制最初是红陶,后期利用柴草等经过烟的熏制,进行碳素渗透,才演化成黑陶的。“不同于”、“烟的熏制”、“进行碳素渗透”等词语已经毫无疑问地告诉了我们,绥棱黑陶与“龙山文化”没有任何的牵扯关系。绥棱黑陶制作技艺与龙山文化毫无关系,绝对没有受到了龙山文化的影响,绝不是龙山文化的“嫡亲后裔”,也与黑龙江境内其它地方的黑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它是完全的土生土长的,是绥棱艺术沃野上的纯粹的的“土着”居民。对此,杨永善教授和刘家弟先生早有定论。做为绥棱现代黑陶发展的见证人和推动者的刘家弟先生在《绥棱黑陶回顾》中,也以不可置疑的语气说,寇化林把花纹刻上花盆的制作技术是无师自通,“纯属是他朴素审美意识的产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瞎鼓捣’出来的。”中华文脉《中国陶瓷艺术·黑陶》一书中也较为客观地承认“黑龙江绥棱地区作为当代黑陶发祥地之一制造黑陶的历史已有百余年。”笔者先后到了中国很多生产黑陶的地区,虽然都有透雕工艺,但其透雕的水平,能超过绥棱的几乎寥寥无几。中国现代黑陶制作工艺主宰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黑陶生产技艺,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地方黑陶技艺的使用和形成,成为了中国现代黑陶制作技艺的“奠基石”。绥棱,无疑是中国现代黑陶的发祥地,我国现代黑陶制作工艺的萌芽、成熟和发展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完成了“破茧成蝶”的裂变,并最终影响到我国现代黑陶的制作工艺和发展。
代世萤[10](2015)在《民族文化主题公园“云南民族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云南民族村为研究对象,探讨民族文化主题公园的生产和民族文化价值的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呈现这一新型社会空间在城市化发展中对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通过在田野调查中对云南民族村发展历程、建设方式、商品形态、品牌化建设以及民族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关注,分析云南民族村中民族文化价值实现的路径,以及在价值实现过程中与城市文化、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等,探讨在民族文化的价值实践中文化与经济、民族发展的相互关系。论文首先就民族文化主题公园的生成过程,生产的缘由、策略和效果等进行了总体的呈现与分析。云南民族村的建成、转型和总体经营情况伴随着主题公园从文化展示到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也与当代中国主题公园出现的历史背景相关。从中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历程看,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仅有2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主题公园顺应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多以文化展示和政治意义表达为主。随着主题公园文化展示意义的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获得也成为最现实的需要。云南民族村建成于中国主题公园建设的初期,同样也经历了以展示多元民族文化,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为主的政治意愿表达到追求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实现为目标的重要转型。无论是政治意愿的表达还是经济价值的实现,云南民族村自始至终都肩负着展示民族文化的责任。作为商品形态出现的云南民族村采用了借用、拼贴、合作三种主要的建设策略,营造出多元民族文化的空间,将云南的各个民族集中在一个空间内进行展示,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作为民族文化产品的主题公园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的同时,云南民族村也在不断寻找文化商品的价值实现路径。一方面,通过多样的文化商品销售获取直接经济价值;另一方面,积极进行品牌化建设,扩展商品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云南民族村内被展示出来的文化商品具有多样性、民族性、创新性统一的特征,民族村寨景观的呈现、活态文化商品的展演和展示、自主生产的小商品是只有在村内可以体验的在地性商品。为了弥补在地性商品的空间局限,扩展文化商品的消费可能,云南民族村还不断尝试将在地性商品转化为非在地性商品。此外,在符号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时代,品牌的区分作用日渐明显,优秀的品牌已经成为商品价值延伸的重要途径。文化商品的价值实现还需要以品牌建设不断扩展其影响力和认知度,论文也就云南民族村的品牌建设、品牌的文化价值和品牌的市场认可情况等进行了呈现与分析。论文最后将云南民族村放置于城市文化背景中进行理解。从空间生产的角度对云南民族村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到,云南民族村的出现实际是城市中新型社会空间的生成。这一社会空间的出现,首先成为了各民族政治表达的空间,促进了民族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在新空间内的表达。其次为民族文化价值的实现、民族文化拥有者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社会资本的获取创造了可能。最后在以政治身份表达和经济诉求实现的基础上,促进了文化发展空间的拓展,在这个新型的文化发展空间内,人与人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文化和文化之间基于同一空间的多样化价值实现方式,也逐渐实现着自身的自由发展。
二、冬季:海南会展旅游大放异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季:海南会展旅游大放异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结构特性的充气膜大空间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膜结构的发展 |
1.1.2 充气膜结构的广泛应用 |
1.1.3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充气膜结构 |
1.3.2 充气膜结构大空间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充气膜结构大空间发展及结构特性概述 |
2.1 充气膜结构大空间体系构成和发展现状 |
2.1.1 充气膜结构大空间体系构成 |
2.1.2 充气膜结构与传统结构对比 |
2.1.3 充气膜结构大空间发展现状 |
2.2 气膜建筑的结构特性发掘 |
2.2.1 材料层面 |
2.2.2 空间层面 |
2.2.3 构造层面 |
2.2.4 建造层面 |
2.3 气膜建筑应用的发展趋势 |
2.3.1 空间形态的多变 |
2.3.2 建造方式的多样 |
2.3.3 应用功能的拓展 |
2.4 本章小结 |
3 充气膜结构大空间物理环境分析 |
3.1 充气膜结构大空间物理环境调研实测 |
3.1.1 对象选取 |
3.1.2 测试方案设计 |
3.1.3 场地实测与结果分析 |
3.2 充气膜结构大空间物理环境模拟 |
3.2.1 室内风环境模拟 |
3.2.2 室内热环境模拟 |
3.3 充气膜结构大空间物理环境总结 |
3.3.1 物理环境特征 |
3.3.2 环境稳定性下的结构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4 结构特性下的充气膜结构大空间设计策略 |
4.1 形态差异下的大空间布置 |
4.1.1 向心式布置 |
4.1.2 棋盘式布置 |
4.1.3 自由式布置 |
4.2 高阔空间下的大空间利用 |
4.2.1 平面功能的复合型利用 |
4.2.2 竖向空间的高效利用 |
4.3 建造快捷下的适应性设计 |
4.3.1 适应性组合 |
4.3.2 适应性建造 |
4.4 材料特性下的交互性增强 |
4.4.1 内部交互性 |
4.4.2 外部交互性 |
4.5 构造技术下的舒适安全性提升 |
4.5.1 空气调节设计 |
4.5.2 灯光照明设计 |
4.5.3 密闭门窗设计 |
4.5.4 声环境设计 |
4.5.5 地域差异性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结构特性下的充气膜结构大空间设计应用 |
5.1 设计原则 |
5.1.1 空间形态的适应性 |
5.1.2 室内空间的高效率 |
5.1.3 室内环境的高舒适 |
5.1.4 调控系统的节能性 |
5.1.5 大跨结构的安全性 |
5.2 应用案例概况——宝鸡蟠龙新区的气膜商业伴侣公园项目 |
5.2.1 项目概况 |
5.2.2 建造过程 |
5.3 结构特性下的多功能应用 |
5.3.1 酒店住宿类应用 |
5.3.2 零售商业类应用 |
5.3.3 温泉休闲类应用 |
5.4 应用对比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论文发表 |
参与科研项目 |
专利 |
实践项目 |
(2)河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专家访谈法 |
1.5.4 数据包络分析法 |
1.5.5 逻辑分析法 |
1.6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产业相关研究 |
2.2 冰雪旅游产业相关研究 |
2.2.1 冰雪旅游产业定义及发展策略研究 |
2.2.2 冰雪旅游产业的资源研究 |
2.2.2.1 拥有极高的融入性和体验性 |
2.2.2.2 功能要素多元复合 |
2.2.2.3 对资源拥有极高的依赖性 |
2.3 产业发展效率相关研究 |
2.3.1 产业发展效率评价的方法研究 |
2.3.2 产业发展效率评价指标研究 |
2.3.3 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河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评价 |
3.1 模型选择 |
3.1.1 DEA模型 |
3.1.2 Malmquist指数模型 |
3.1.3 Super-SBM模型 |
3.2 河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评价指标选择 |
3.3 河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3.3.1.1 科学性原则 |
3.3.1.2 全面性与代表性原则 |
3.3.1.3 可操作性原则 |
3.3.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4 河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评价 |
3.4.1 产业发展效率静态分析 |
3.4.2 产业发展效率动态分析 |
3.4.3 产业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3.4.4 产业发展效率评价结论 |
3.5 河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3.5.1 河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因素分析 |
3.5.1.1 地域特征优势 |
3.5.1.2 人文环境优势 |
3.5.1.3 群众因素 |
3.5.2 河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劣势因素分析 |
3.5.2.1 交通运输及场馆经营管理上的劣势 |
3.5.2.2 群众冰雪运动基础薄弱 |
3.5.2.3 专业运动教练员紧缺 |
3.5.2.4 河北省冰雪体育旅游发展缺失 |
3.5.3 河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因素分析 |
3.5.3.1 政策对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 |
3.5.3.2 河北省冰雪旅游产业迎来了发展契机 |
3.5.4 河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威胁因素分析 |
3.5.4.1 国内外冰雪旅游产业优势地区发展带来的威胁 |
3.5.4.2 河北省冰雪旅游人口转化率低的问题 |
3.5.4.3 群众体育需求多元化带来的威胁 |
3.5.5 河北省swot综合分析 |
4 提高河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的对策建议 |
4.1 长期发展对策 |
4.1.1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 |
4.1.2 合理规划冰雪旅游产业各发展阶段的财政投入 |
4.1.2.1 冰雪旅游产业初创阶段,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
4.1.2.2 冰雪旅游产业成长阶段,促进产业研发和升级 |
4.1.3 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 |
4.2 短期保障路径 |
4.2.1 扩大场地设施体量 |
4.2.2 重视赛事推广效应 |
4.2.3 培养专业教练员,扩大专业人才队伍 |
4.2.4 扩大消费市场,提高滑雪人口转化率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河北省冰雪运动开展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附录3:专家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政务微博中的成都城市形象建构研究 ——以“@微成都”微博平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2.3 政务微博中的城市形象研究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研究创新点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梳理 |
1.1 城市形象概念梳理 |
1.2 城市形象特征 |
1.3 城市形象构成要素 |
1.4 政务微博与城市形象 |
1.5 研究指导理论概述 |
1.5.1 框架理论 |
1.5.2 叙事学理论 |
第2章 “@微成都”新浪微博平台概况 |
2.1 访谈对象与设计 |
2.2 “@微成都”平台访谈结果 |
2.2.1 新媒体语境下的“@微成都” |
2.2.2 “@微成都”的媒介定位分析 |
2.2.3 “@微成都”的平台运营——摸索中的与时俱进 |
第3章 “@微成都”中的成都城市形象及内容框架 |
3.1 “@微成都”微博构成 |
3.2 “@微成都”微博外部形态分析 |
3.2.1 “@微成都”微博内容来源 |
3.2.2 “@微成都”微博形态 |
3.3 “@微成都”微博内容分析 |
3.3.1 “@微成都”微博内容所涉地域 |
3.3.2 “@微成都”微博内容性质 |
3.3.3 “@微成都”微博内容议题 |
3.4 “@微成都”中成都城市形象的建构 |
3.4.1 城市政府形象 |
3.4.2 城市经济形象 |
3.4.3 城市文化形象 |
3.4.4 城市市民形象 |
3.4.5 城市环境形象 |
3.5 “@微成都”平台城市形象建构框架特点 |
3.5.1 “为民服务”的内容及形式框架 |
3.5.2 以成都及其市辖区为主体的报道框架 |
3.5.3 信息来源的权威与可信赖性 |
3.5.4 中性与正面报道为主的内容基调框架 |
3.5.5 以成都文化形象、市民形象为主的内容议题框架 |
第4章 “@微成都”中成都城市形象的叙事建构 |
4.1 叙事视角:多重视角透视城市全景 |
4.2 叙事结构:稳定且灵活的微博话题框架 |
4.3 叙事话语:结合民间话语风格使城市形象深入人心 |
4.4 叙事背后 |
4.4.1 城市形象的心理建构 |
4.4.2 城市形象的空间建构 |
第5章 “@微成都”中成都城市形象的建构效果 |
5.1 微博转发量分析 |
5.2 微博评论量分析 |
5.3 微博点赞量分析 |
5.4 微博评论分析 |
5.4.1 微博评论聚集样态 |
5.4.2 微博热门评论中的情绪化表达 |
5.5 粉丝代表访谈结果 |
5.5.1 粉丝代表基本情况 |
5.5.2 访谈结果整理 |
第6章 “@微成都”城市形象建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6.1 “@微成都”平台城市形象建构存在的问题 |
6.1.1 成都相关内容比例低微博内容多是“二传手” |
6.1.2 微博影响力主要来自非成都相关议题 |
6.1.3 城市形象建构中“城市中心主义”倾向明显 |
6.1.4 评论区舆情监控不到位 |
6.2 政务微博平台城市形象建构的建议 |
6.2.1 明确城市政务微博定位多说“正事儿” |
6.2.2 加大原创力度强化运营团队专业素养 |
6.2.3 加强对下辖市县受众的关注 |
6.2.4 充分挖掘城市资源加强受众互动深度 |
6.2.5 政务微博应当有系统性程序管理把握舆情态势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与“@微成都”总编辑的访谈记录 |
附录2: 与“@微成都”粉丝代表的访谈记录 |
附录3: “@微成都”微博样本编码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基于养生文化的灰汤旅游特色小镇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推进,特色小镇应势而生 |
1.1.2 旅游业的荣兴孕育旅游特色小镇 |
1.1.3 养生需求多元化,养生市场广阔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 |
2.1.2 共生理论 |
2.1.3 全域旅游理念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养生文化理念概述 |
2.2.1 养生与养生文化概念 |
2.2.2 养生文化类型 |
2.2.3 养生文化应用的现实意义 |
2.3 旅游特色小镇概述 |
2.3.1 旅游特色小镇概念 |
2.3.2 旅游特色小镇特征 |
2.3.3 旅游特色小镇开发意义 |
2.4 养生文化与旅游特色小镇开发 |
2.4.1 小镇养生资源——体现养生文化元素 |
2.4.2 游客养生需求——反映养生文化体验层次 |
2.4.3 养生产品与项目——突出养生文化特性 |
第3章 国内外养生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状况分析 |
3.1 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
3.1.1 国外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状况 |
3.1.2 国内旅游特色小镇发展状况 |
3.2 典型案例分析及启示 |
3.2.1 法国旅游疗养小镇——依云 |
3.2.2 日本温泉养生小镇——箱根 |
3.2.3 江苏中医药养生小镇——大泗 |
3.2.4 浙江森林养生小镇——深甽 |
3.3 经验总结与发展启示 |
第4章 基于养生文化的灰汤小镇开发条件分析 |
4.1 灰汤小镇基本条件分析 |
4.1.1 基本情况简介 |
4.1.2 区位交通条件 |
4.1.3 历史文化条件 |
4.2 灰汤小镇养生文化资源条件分析 |
4.2.1 自然养生文化资源 |
4.2.2 温泉养生文化资源 |
4.2.3 医疗健康文化资源 |
4.2.4 乡村养生文化资源 |
4.2.5 灰汤养生文化资源总体评价 |
4.3 灰汤小镇发展主要成效分析 |
4.3.1 镇域经济发展水平方面 |
4.3.2 温泉养生旅游影响力方面 |
4.3.3 特色产业发展潜力方面 |
第5章 灰汤小镇养生文化体验感知调查与分析 |
5.1 研究设计与调查 |
5.1.1 研究设计 |
5.1.2 调查实施 |
5.2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5.2.1 信度检验 |
5.2.2 效度检验 |
5.3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
5.3.1 游客人口学特征统计分析 |
5.3.2 游客行为特征统计分析 |
5.3.3 游客养生文化体验层次统计分析 |
5.3.4 游客对灰汤小镇养生项目体验感知统计分析 |
5.3.5 游客总体满意度调查分析 |
5.4 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
5.4.1 养生文化资源开发不充分,养生产品单一 |
5.4.2 养生需求多样,养生文化体验层次未区分 |
5.4.3 养生文化特性不突出,产品品质待提升 |
5.4.4 小镇整体实力不强,配套设施待完善 |
第6章 养生文化导向下灰汤小镇开发策略 |
6.1 灰汤小镇开发定位与开发模式 |
6.1.1 开发定位 |
6.1.2 开发模式 |
6.2 灰汤小镇开发指导原则 |
6.2.1 保护原生态和可持续开发相结合原则 |
6.2.2 整体规划和突出文化特色相统一原则 |
6.2.3 养生需求和产品项目设计相一致原则 |
6.3 灰汤小镇开发对应措施 |
6.3.1 整合养生文化资源,养生产业联动开发 |
6.3.2 聚焦养生文化体验层次,养生市场细分营销 |
6.3.3 深挖养生文化内涵,提升产品文化创意 |
6.3.4 完善小镇系统功能,建设智慧城镇 |
6.4 灰汤小镇开发具体养生项目 |
6.4.1 自然养生文化体验项目 |
6.4.2 温泉养生文化体验项目 |
6.4.3 医疗养生文化体验项目 |
6.4.4 乡村养生文化体验项目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都市水上夜游空间生产研究 ——以广州珠江夜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总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研究进展 |
1.5.1.1 空间生产思想历史演进 |
1.5.1.2 空间生产实证研究 |
1.5.1.3 水上游研究 |
1.5.2 国内研究进展 |
1.5.2.1 空间生产研究知识体系 |
1.5.2.2 旅游空间生产研究 |
1.5.2.3 水上游研究 |
1.5.2.4 珠江夜游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
1.7.1 研究对象 |
1.7.2 资料来源及处理 |
1.8 研究的检验 |
第二章 都市水上夜游空间生产理论框架 |
2.1 相关概念体系 |
2.2 空间生产逻辑 |
2.2.1 空间生产的权力逻辑 |
2.2.2 空间生产的资本逻辑 |
2.2.3 空间生产的市场逻辑 |
2.2.4 空间生产的事件逻辑 |
2.3 都市水上夜游空间生产理论分析框架 |
2.3.1 都市水上夜游空间逻辑 |
2.3.2 空间三元论下的分析框架 |
2.3.3 微观权力下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空间三元论视角下的游船空间生产 |
3.1 游船的空间实践:游船空间在珠江上的演绎 |
3.1.1 游船空间在珠江上的演绎 |
3.1.2 游船空间在珠江上演绎的实质 |
3.2 游船的空间表征:官方对游船空间的建构 |
3.2.1 官方宣传文本对游船空间的建构 |
3.2.1.1 文本资料的处理 |
3.2.1.2 游船空间形象建构 |
3.2.1.3 游船空间形象测量量表 |
3.2.2 官方命名对游船空间的建构 |
3.2.2.1 游船命名的旅游属性 |
3.2.2.2 游船命名的商业属性 |
3.2.3 官方对游船空间建构的实质 |
3.3 游船的表征空间:使用者体验到的游船空间 |
3.3.1 游客视角下的游船空间属性认知 |
3.3.2 居民视角下的游船空间性质生成 |
3.3.2.1 空间性质 |
3.3.2.2 空间性质生成 |
3.3.3 使用者体验到的游船空间的实质 |
3.4 游船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关系 |
3.4.1 游船空间生产三元辩证下的二元张力 |
3.4.2 游船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观权力视角下的游船空间生产 |
4.1 话语的现实实践与社会文化语境 |
4.1.1 话语的现实实践语境 |
4.1.2 话语的社会文化语境 |
4.1.2.1 空间权力的对象转变 |
4.1.2.2 空间的符号化转变 |
4.2 游船空间的规训权力生产 |
4.3 游船空间的工具性空间生产 |
4.3.1 空间的分割 |
4.3.1.1 空间的分层 |
4.3.1.2 座位的排列 |
4.3.2 时间的编排 |
4.3.3 话语的渗透 |
4.3.4 身体的控制 |
4.3.5 空间权力主体嫁接 |
4.3.6 空间意义重新抒写 |
4.3.7 空间性质改写 |
4.4 游船空间的权力反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三元论视角下的游线空间生产 |
5.1 游线空间实践:物质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
5.1.1 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
5.1.1.1 城外边缘空间形态向都市核心空间形态转变 |
5.1.1.2 自然景观空间形态向人文景观空间形态转变 |
5.1.1.3 空间形态历史演变的特点 |
5.1.2 空间当下主要形态 |
5.1.2.1 主要形态的呈现 |
5.1.2.2 主要形态的特点 |
5.1.3 游线空间形态历史演变的实质 |
5.2 游线空间表征:权力主体对游线空间的构想 |
5.2.1 游线空间表征的标志性事件 |
5.2.2 游线空间表征的演变:政策与规划文本 |
5.2.2.1 早期的规划重心在于商贸与生产 |
5.2.2.21978 年后的规划重视景观建设 |
5.2.2.31998 年始的规划重心在于城市形象 |
5.2.2.4 空间表征演变的呈现 |
5.2.3 游线空间构想的实质 |
5.3 游线表征空间:游客体验到的游线空间 |
5.3.1 资料来源 |
5.3.2 理论模型构建 |
5.3.2.1 开放性编码 |
5.3.2.2 主轴编码 |
5.3.2.3 选择性编码 |
5.3.2.4 理论饱和检验 |
5.3.3 初始验证模型构建与量表开发 |
5.3.3.1 初始验证模型构建 |
5.3.3.2 初始测量量表开发 |
5.3.3.3 小样本试测 |
5.3.4 正式验证模型构建与检验 |
5.3.4.1 数据收集与基本描述 |
5.3.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4.4 模型拟合与假设检验 |
5.3.5 结果分析 |
5.3.5.1 不同类型的景观体验对整体景观体验的影响 |
5.3.5.2 景观体验对都市体验与自我体验的影响 |
5.3.5.3 都市体验对自我体验的影响 |
5.3.6 游线表征空间的实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观权力视角下的游线空间生产 |
6.1 游线空间:现代性语境下的“异托邦” |
6.2 游线空间生产:“异托邦”空间生产 |
6.2.1 官方建构下的“异托邦”空间生产 |
6.2.1.1 命名:异托邦空间的界限 |
6.2.1.2 内容:异托邦空间的隐喻 |
6.2.2 游客建构下的“异托邦”空间生产 |
6.2.2.1 镜像:异托邦空间的呈现 |
6.2.2.2 朝拜:异托邦空间的魅力 |
6.2.3 游线空间生产机制 |
6.2.4 游线空间生产反思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技术路线 |
2 旅游扶贫的理论分析 |
2.1 旅游扶贫相关概念厘清 |
2.2 旅游扶贫的理论基础 |
2.3 旅游扶贫的扶贫机理和减贫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 |
3.1 引言 |
3.2 旅游业发展对居民减贫的影响机理 |
3.3 模型构建 |
3.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3.5 相关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4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
4.1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情况及旅游资源状况 |
4.2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及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
4.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效率评价——以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为例 |
5.1 引言 |
5.2 案例区概况 |
5.3 影响旅游扶贫效率的主要因素 |
5.4 两阶段DEA评价模型构建 |
5.5 DEA实证及生命周期分析 |
5.6 基本结论及进一步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6 旅游扶贫的国内外探索及经验 |
6.1 国外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
6.2 国内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
6.3 国内外旅游扶贫的经验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7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解析 |
7.1 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2 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3 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4 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5 旅游者需求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
7.6 本章小结 |
8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优化 |
8.1 旅游扶贫动力机制及其优化 |
8.2 旅游扶贫参与机制及其优化 |
8.3 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及其优化 |
8.4 旅游扶贫绩效评估机制及其优化 |
8.5 旅游扶贫保障机制及其优化 |
8.6 旅游扶贫合作机制及其优化 |
8.7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主要政策建议 |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学术成果 |
(7)新疆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 ——以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布料商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介绍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田野概况 |
第一节 南疆商都 |
一、历史沿革 |
二、自然气候 |
三、人口与民族构成 |
四、阿图什市维吾尔族生计概况 |
五、经济、教育、宗教、语言文字 |
第二节 田野点介绍 |
一、无花果之乡 |
二、具体田野点 |
三、具体田野经历 |
第二章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历史 |
一、穆萨巴依家族及其跨国商贸史 |
二、阿图什市维吾尔族跨国商贸史 |
三、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史 |
第二节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现状 |
一、数量及分布 |
二、现状 |
第三章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贸群体产生的动因 |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变化 |
一、阿图什市自然生态环境现况 |
二、自然生态环境与传统生计类型 |
第二节 社会环境的变迁 |
一、市场经济 |
二、现代化 |
第三节 其他原因 |
一、个人价值的追求 |
二、他者的影响 |
第四节 个案调查 |
第四章 跨国经商:过程和困境 |
第一节 跨国生计过程 |
一、分工 |
二、学徒 |
三、“Dukan”(店面) |
四、进货 |
五、接货 |
六、销货 |
七、回归 |
第二节 布料生意困境 |
一、“Payda”(利润) |
二、市场 |
三、商人与家庭 |
第五章 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致因分析 |
第一节 跨国商人 |
一、商人的竞争力 |
二、历史与未来 |
三、父权 |
四、债务贸易 |
五、胡大与商人 |
六、经验与教条 |
七、生意与生计 |
第二节 环境因素 |
一、全球经贸 |
二、吉尔吉斯斯坦 |
三、俄罗斯经济 |
四、商业竞争 |
五、巴扎的所有者 |
六、客户的变化 |
七、进货之恼 |
第三节 制度因素 |
一、吉尔吉斯斯坦经济政策 |
二、签证 |
三、劳动卡 |
四、结汇之困 |
五、交易货币 |
第四节 个案调查 |
第六章 改善大肖鲁克村跨国布料商人生意的路径 |
第一节 国家与跨国布料商贸 |
一、关税问题 |
二、安全问题 |
三、结汇问题 |
第二节 当地政府部门的努力 |
一、对跨国布料商贸群体的认识 |
二、对跨国布料商贸群体的服务 |
三、阿图什市政府的努力 |
第三节 生计资本的积累 |
一、语言与技术 |
二、交流与交往 |
三、青春与机遇 |
四、财务习惯 |
五、尝试转行 |
六、学会“tetqiqat”(调研) |
七、回归家庭 |
结论与思考 |
一、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的结论 |
二、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的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第九届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参展商满意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关于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的研究 |
2.2 关于参展商满意度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3.2.5 实地调查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参展商描述性分析 |
4.1.1 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的参展商基本信息 |
4.1.2 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参展商的参展基本信息 |
4.2 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参展商满意度分析 |
4.2.1 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参展商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4.2.2 参展商满意度相关因子分析 |
4.3 综合评价 |
5 讨论 |
5.1 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的运作模式稍作调整 |
5.2 太原体育旅游博览会忽视的服务问题 |
5.3 从参展商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
5.4 将参展商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并建立数据库 |
5.5 后续研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非遗”视角下中国现代黑陶文化生态发展研究 ——以绥棱黑陶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黑陶文化生态系统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生产方式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
第三节 社会制度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
第四节 风俗文化对黑陶文化的影响 |
第二章 中国黑陶文化的生态格局与形式演变历史 |
第一节 中国传统黑陶文化生态格局 |
第二节 中国传统黑陶形式演变历史 |
第三章 中国现代黑陶地域分布与艺术风格特征 |
第一节 中国现代黑陶地域分布 |
第二节 中国现代黑陶艺术风格与特征 |
第四章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绥棱黑陶的技艺传承与工艺创新 |
第一节 绥棱黑陶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绥棱陶器装饰技法 |
第三节 绥棱黑陶的成型技法 |
第四节 陶窑及黑陶烧成工艺 |
第五节 绥棱黑陶的艺术成就与价值 |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绥棱黑陶的文化生态位研究 |
第一节 绥棱黑陶文化生态位的现状 |
第二节 绥棱黑陶文化生态位的失衡原因 |
第三节 解决绥棱黑陶文化生态位失衡的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观的博物馆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10)民族文化主题公园“云南民族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方法 |
(一) 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 |
(二) 比较分析法 |
(三) 文献研究法 |
三、研究综述 |
(一) 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产业 |
(二) 主题公园相关研究 |
(三) 空间与空间生产研究 |
四、田野点概况 |
五、研究思路和基本观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主题公园:从文化展示到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缘起:改革开放的文化符号表达 |
一、“锦绣中华”:敞开自我的门户 |
二、“世界公园”:凝视他者的窗口 |
三、“云南民族村”:文化多元互动的平台 |
第二节 转型:时代的变化与现实的要求 |
一、属性:从侧重政治到经济为主 |
二、价值:从突出文化性到与商业性并重 |
三、体制:从事业单位到企业 |
第三节 发展:经营方式的探索 |
一、公园的总体经济状况 |
二、从单一到多元的经营方式 |
三、人力资源配置与文化资本实现 |
第二章 策略:民族文化主题公园建设的多元性 |
第一节 借用:民族村寨的复形 |
一、摸着石头过河的规划建设 |
二、因地制宜的村寨内部布局 |
三、饰物充实的室内外景观 |
第二节 拼贴:文化的集中呈现 |
一、村寨建筑的混搭性 |
二、“村民”的多源性 |
三、展演内容的包容性 |
第三节 合作:多样性平台的搭建 |
一、与民间艺人的合作 |
二、与公司企业的合作 |
三、与非盈利机构的合作 |
第三章 文化商品:在地性商品与非在地性商品 |
第一节 云南民族村的文化商品 |
一、被展示的文化商品 |
二、商品特征:多样性、民族性、创新性的统一 |
三、商品类型:在地性商品与非在地性商品 |
第二节 在地性文化商品 |
一、民族村寨景观的呈现 |
二、活态文化商品的展演与展示 |
三、自主生产和销售的小商品 |
第三节 非在地性文化商品 |
一、多样而同质化的零售商品 |
二、代销和代售的文化商品 |
三、从在地性商品到非在地性商品的转化 |
第四章 品牌建设:文化商品的价值延伸 |
第一节 云南民族村的品牌建设 |
一、云南民族村的品牌主题建设 |
二、“云南民族村”的子品牌建设 |
三、云南民族村的品牌传播 |
第二节 云南民族村品牌的文化价值分析 |
一、具有独特性的民族文化元素 |
二、创建优质性的品牌保障 |
三、寻求优越性的品牌区分 |
第三节 云南民族村品牌的市场认可分析 |
一、本地消费者的品牌认可分析 |
二、外地消费者的品牌认可分析 |
第五章 空间生产:民族文化的发展之路 |
第一节 民族政治身份的表达 |
一、政治表达的现实需要 |
二、从“文化自觉”到“美美与共” |
三、国家认同的表达空间 |
第二节 经济发展诉求的实现 |
一、以文化展示实现经济价值 |
二、以能力提升寻求发展机遇 |
三、以关系建构获取社会资本 |
第三节 文化发展空间的拓展 |
一、新型的文化传承空间 |
二、丰富城市文化的空间 |
三、文化自由发展的空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冬季:海南会展旅游大放异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结构特性的充气膜大空间设计与应用研究[D]. 王乐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河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效率评价研究[D]. 阚一萍. 吉林体育学院, 2021(02)
- [3]政务微博中的成都城市形象建构研究 ——以“@微成都”微博平台为例[D]. 苗粟.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基于养生文化的灰汤旅游特色小镇开发研究[D]. 周金金. 湘潭大学, 2019(02)
- [5]都市水上夜游空间生产研究 ——以广州珠江夜游为例[D]. 余构雄.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6]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D]. 黄渊基.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 [7]新疆维吾尔族跨国布料商人生意困境研究 ——以阿图什市大肖鲁克村布料商人为例[D]. 杨亚雄. 兰州大学, 2017(03)
- [8]第九届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参展商满意度的研究[D]. 张译漫. 山西大学, 2016(06)
- [9]“非遗”视角下中国现代黑陶文化生态发展研究 ——以绥棱黑陶为样本[D]. 王凯宏.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
- [10]民族文化主题公园“云南民族村”发展研究[D]. 代世萤. 云南大学,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