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务保障机制初步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张玲,李辉,莫锦程[1](2021)在《建党百年视域下警务保障成就、经验和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警务保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百年风雨的洗礼,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优的历史性变革。回瞰百年发展辉煌史,警务保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百年征程启示未来,警务保障将始终高举红色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实践把握机遇,围绕实战保驾护航,全面深化警保制度改革,有效激发公安队伍活力,聚焦新蓝图谋划发展,建构现代化警务保障体系。
张玲[2](2021)在《构建警务保障大数据智能化长效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在众多领域的应用,也为现代警务保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警务保障工作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发挥新技术的优势,用长效机制来保证警务保障大数据智能化建设落地和发展,提升警务保障效能,为警务保障工作提档升级,实现警务保障现代化。
杨坤[3](2021)在《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处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呈现叠加交织的新态势,恐怖主义危害上升,给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反观国内,恐怖主义国际化和本土化双向进程的演进,给我国公安机关的反恐维稳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自杀式袭击因具有隐蔽性好、杀伤性大、轰动效应强等优点,成为暴恐分子常用的袭击手段之一。我国铁路交通建设发展迅速,火车站数量不断增加,火车站在交通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其脆弱的抗风险能力也随之凸显,面临遭受恐怖袭击的潜在威胁。因此必须加强对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的研究,提高我国公安机关应对此类案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本文依据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the Global Terrorism Database,以下简称“GTD”)、官方媒体等多种开源渠道获取相关案例和数据,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寻当前我国公安机关在应对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时存在的诸多难点与不足。并以此为基础,从防范与应急处置的角度对现存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公安机关处理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为下文进行研究指明方向。第二部分为理论依据与概念界定,探寻案件处置的理论依据,界定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相关概念,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典型案例分析,选取国内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从案件防范与应急处置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案件处置重难点,在前文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提炼,结合实际,指出当前我国公安机关应对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为防范对策。依据情境预防理论,按照“防控为先,处置前移”的理念,公安机关应从治安管控、情报预警和提高防范意识这几个方面着力。第六部分为应急处置对策,公安机关需要从反恐运行与演练机制、处置装备、处置战法以及民警应急处置能力四个方面着力,从而提高警察警务实战能力,提升公安机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李一昊[4](2020)在《“放管服”背景下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 ——以广州边检总站为例》文中提出边检机关是国家在对外开放的口岸设立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是国家设立在对外开放口岸的重要执法力量,担负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管理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出入境的重要职责。近年来,我国深入开展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加强党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2018年,按照《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公安部的出入境管理、边防检查职责整合,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由公安部管理。在此背景之下,边检机关积极进行后勤体制和制度改革,不断探索并努力实现社会化保障,尝试借助社会力量,利用市场资源,不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但在当前体制转型初期阶段,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还存在不全面、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改革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本文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背景,结合合作治理、交易成本等相关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和访谈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广州边检总站,对其在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同时,对标国外边检机构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典型做法,总结提炼完善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建设和发展的经验启示,推动建设全面系统的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模式。本文围绕在“放管服”背景下建立和完善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制度这一命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最大限度地保障执法执勤、安保任务、维稳处突等中心任务,优化资源结构,统筹资源配置,用主责主业的成效来检验后勤服务保障的成效。
董莉莉[5](2020)在《苍南县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安机关从本质上来讲属于行政机构,不过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明显有别于其他行政机构,呈现出较强的特殊性,重视并强化对财、物等资源的严密管控,确保其公共服务成效得到全面彰显。基于此,本文将目光聚焦于基层公安机关,对其财务内控展开深入细致地分析,通过借鉴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理论和经验,对内部控制相关论述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全面了解,提出构建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及建设实施路线,并结合苍南县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等一系列应用广泛且备受业内人士推崇的方法,从风险评价、监督和管理等层面出发展开全面深入地探讨,指出苍南县公安机关在财务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系统性不足、财务业务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增多、财务风险评估工作弱化、财务内控信息沟通机制不畅、财务内部控制的相互牵制不足等问题;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未给予高度重视、风险意识薄弱、未构建一套严谨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主要包括:改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健全和优化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内外部监督等,希望本研究可以为其他公安机关高效高质地推进内控建设提供有益指导。
李毅[6](2020)在《大数据战略背景下警务保障效能提升策略研究 ——以R市警务保障工作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警务保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和民警履行职责的前提条件,高效能的警务保障更是公安事业发展和战斗力提升的有力支撑。新时期,公安机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繁重任务和自身安全隐患,在这种形势下,警务保障亟需深化改革,必须探索更为高效的保障途径来服务公安工作。而国家和公安大数据战略的提出,为警务保障效能提升提供了契机,在大数据战略背景下利用大数据提升警务保障效能已成必然趋势。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在警务保障系统中引入大数据,通过现实、理论分析和个案研究,探讨在大数据战略背景下提升警务保障效能的策略。首先,本文在对大数据、警务保障、警务保障效能等基本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系统论进行了诠释和总结,明确了研究范畴,奠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R市运用大数据提升警务保障效能的典型事实,发现警务保障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已经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一定模式,大数据对警务保障效能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对其他公安工作产生着影响。再次,基于TDWI大数据成熟度模型对R市警务保障大数据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评价结果梳理警务保障利用大数据提升效能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大数据应用于警务保障不仅能够提升警务保障效能,也提升了其他工作效能,警务保障应该加强对大数据的应用;目前,警务保障在大数据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为大数据观念落后、基础设施差、技术弱、应用能力差、存在数据壁垒等。最后,本文针对现存问题结合理论工具,提出树立大数据观念、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技术水平、构建大数据应用架构、加强共享协作等策略来提升警务保障效能。本文主要是以个案分析为切入点,以警务保障效能提升为目标,通过分析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主要创新是在警务保障中引入大数据,并创新性的基于TDWI大数据成熟度模型对警务保障应用大数据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期望通过本研究为警务保障效能提升给予启发,使警务保障更好地服务于公安机关、工作和民警,进而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王凯[7](2020)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暴力恐怖犯罪和灾害事件等突发事件频发,公安机关在应急处突中面临的形势愈加严峻,担负的任务愈加繁重,所处的环境愈加复杂,这对公安机关应急处突能力和应急警务保障能力提出了考验。传统的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体系中存在着装备管理不规范、科技手段落后、保障效率不高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期公安应急工作需要。为了适应公安工作新形势,警务保障部门必须要主动提高应急警用装备保障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水平,满足超前保障、主动保障、动态保障、精确保障、快速保障、协同保障的应急警用装备保障新要求。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商业仓储、物流等领域的成功应用,其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为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物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落后的商业仓储模式,实现了仓储信息的全面采集和物流配送的可视化监管,在提升仓储管理水平、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节约成本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借鉴物联网仓储管理的先进经验,构想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体系建设中,提升保障工作信息化水平,为公安机关应急处突工作提供坚实的装备保障。本文从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体系建设如何应用物联网技术的角度,基于任务技术适配模型理论、技术采纳模型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内涵,通过文献研究和访谈法对应急警用装备保障现存问题进行了梳理,并从物联网技术架构和应用架构两个角度对体系进行了构建,设计了由应急储备库智能管理系统、应急警用装备智能调拨系统、物流动态管控系统以及云计算数据分析平台组成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体系。该体系以云计算数据分析平台为依托,通过三个子系统的应用,能够全面提升应急警用装备保障的信息化水平。同时本文还创新性地运用电脑绘图软件对各子系统软件界面进行了模拟绘制,为未来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最后本文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机制、强化技术支撑、加大经费保障、注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优化体系建设的对策。笔者坚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体系的建设实施必将全面提升公安机关应急保障能力。
白龙[8](2020)在《现代警务保障中的预算管理研究 ——基于战略视角》文中提出预算作为每一个具有财务活动功能的组织都必须进行的管理活动,在21世纪的今天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的企事业单位与行政部门都通过建立现代预算管理体系寻求组织内部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实现组织战略。预算的本质是真实性,预算管理是追求预算真实性的管理模式,要实现预算的真实性就要尽可能地降低预算与决算差异性,让预算更加贴合组织战略,从而实现组织长远向好发展。近年来国家层面对预算管理现代化建设愈发重视,强化完善了审计程序、责任追查机制、审批流程等。在此背景下,公安机关由于自身工作的特殊性以及警力短缺的大环境,常年采取比较落后的预算管理办法,预算编制与战略脱节、预算执行效率差、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公安机关预算松弛的现状,严重阻碍了公安机关的现代化发展。针对现行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战略视角为切入点,对以往的预算管理研究作出相应的总结,通过战略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实现对预算主体公安机关预算管理流程的改造,并论证在战略视角下对预算主体公安机关的预算管理能够实现预算决算差额的减少,提升预算执行效率,进而完善现代警务保障体系。全文共分以下几个部分,在第一章绪论部分通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国内外文献综述提出研究问题,在第二章、第三章概括了预算管理与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第四章、第五章对公安机关现行预算管理预算松弛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实证研究总结出现行预算管理体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第六章提出以战略视角进行预算管理,通过对公安机关战略的描述,再将其转化为量化的预算目标,实现预算管理与战略管理的有机结合,促进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为现代警务保障预算管理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深入研究了现行预算主体公安机关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了归因分析,再通过战略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实现预算主体公安机关预算管理全流程科学化、合理化,为现代警务保障建设背景下预算主体公安机关如何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现代预算管理体系提供了优秀对策。
付妍[9](2020)在《县级公安机关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以F省县级公安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同时是促进公共服务供给“提质增效”的有力举措。公安机关肩负着扞卫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全的政治和社会责任。作为基层战斗实体,县级公安机关不仅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同时成为了上述公安事业的直接责任主体。在公共服务职责与财力相匹配的导向下,预算是县级公安机关履职担当、介入社会公共事务的先决条件和重要手段。基于此,提升县级公安机关的预算管理水平、优化经费使用不仅是新时代公安工作取得更大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现实抓手。现阶段,预算绩效管理已融入县级公安机关预算过程,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预算主体的绩效管理理念尚未牢固树立,实施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绩效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不充分,等等。这些问题限制着县级公安机关预算效能的发挥和公共受托责任的解除。是以,以预算绩效管理为突破口,创新公安预算管理机制,探索县级公安机关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切实提高县级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益,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遵循了以下研究思路:首先,立足于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政策背景,明确探究县级公安机关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切入点。进一步,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把握公安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进展和脉络,明确已有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和待解决的问题,窥探可用于县级公安机关开展预算绩效评价的方法手段,据此为本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奠定基础。其次,以F省县级公安局为例,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6—2018年F省县级公安机关预算支出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对影响F省县级公安机关预算支出实际效率测度的误差因素予以分离,得出F省县级公安机关预算支出的实际效率。最后,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结论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县级公安机关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结症,构建县级公安机关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路径,创新县级公安机关预算管理机制。根据实证结果,F省县级公安机关预算浪费率在四成以上,导致预算支出综合效率(TE)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效率(PTE)水平普遍处于低位,即预算主体的管理水平有限,实施绩效管理存在较大的技术短板,亟需夯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拓宽实施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氛围营造、制度设计、体系构建、信息保障和结果运用等方面综合发力,创新预算管理机制,构建县级公安机关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路径。
王冠男,李辉[10](2019)在《我国警务保障发展的历程、经验及未来思路:1978—2019》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警务保障工作随着公安实践发展而成就显着,呈现出一定的历史性和阶序性。基于1978年至2019年"碎片化"信息的整合,重点聚焦人力资源保障、财力资源保障、物力资源保障、制度资源保障四个方面回溯、整理改革开放以来的警务保障发展历程和主要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警务保障工作未来要以党为旗、驭势于道,人力资源保障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优待警,财力资源保障要瞄准实战、全面保障,物力资源保障要以科技为引领、居安思危,制度资源保障要不断强化监督职能、大力实施改革等对策建议,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公安机关警务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一种历史视角下的理论思辨。
二、警务保障机制初步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警务保障机制初步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建党百年视域下警务保障成就、经验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警务保障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
(一)救国:引领规范化建设目标的人力资源保障主线(1921—1949) |
1. 开天辟地:警务保障新纪元 |
2. 星星之火:警务保障初探索 |
3. 燎原之势:警务保障明确化 |
4. 欣欣向荣:警务保障规范化 |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警务保障取得的主要成就 |
(二)兴国:服务适应化建设目标的物力资源保障主轴(1949—1978) |
1. 初建:警保在党全面执政下的伟大任务 |
2. 奋进:警保在党全面执政下的接续探索 |
3. 涅盘:警保在党全面执政下的锤炼重生 |
4.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警保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三)富国:把握高效化建设目标的财力资源保障主题(1979—2011) |
1. 复苏:改革开放促警务保障生活力 |
2. 转型:经济发展推警务保障创佳绩 |
3. 顺势:小康蓝图助警务保障谱新篇 |
4. 改革开放时期警务保障取得的主要成就 |
(四)强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制度资源保障主导(2012年至今) |
1. 研判:警务保障新局面 |
2. 改革:警务保障新规划 |
3. 定调:警务保障新期待 |
4. 跃升:警务保障新发展 |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警务保障取得的主要成就 |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警务保障工作积累的经验 |
(一)以党为旗,驭势于道 |
(二)以人为本,从优待警 |
(三)聚焦实战,保障需求 |
(四)科技引领,融合创新 |
(五)强化监督,深化改革 |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对警务保障工作的未来展望 |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二)聚焦新蓝图谋划新发展,建构现代化警务保障体系 |
(三)全面深化警务保障制度改革,有效激发公安队伍活力 |
(四)立足实践把握机遇,围绕实战需求保驾护航 |
1. 在人才保障建设上,强化培养训练 |
2. 在经费保障建设上,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
3. 在物力保障建设上,加强投入与规划 |
(2)构建警务保障大数据智能化长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构建警务保障大数据智能化长效机制的价值逻辑 |
(一)警务保障落实大数据战略的应有之义 |
(二)提升警务保障能力的现实需要 |
(三)驱动现代警务保障体系建设的战略抓手 |
二、警务保障大数据智能化建设的现实障碍 |
三、警务保障大数据智能化长效机制框架设计 |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机制 |
(二)强化组织协调督查机制 |
(三)培养大数据人才机制 |
(四)确立主动保障服务机制 |
(五)创新优化管理流程机制 |
(六)推行试点经验推广机制 |
(七)强化协同数据共享机制 |
(八)构建绩效考评激励机制 |
(3)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处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依据与概念界定 |
2.1 理论依据 |
2.1.1 胜任力模型理论 |
2.1.2 警务保障理论 |
2.1.3 人本原理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2.1 自杀式袭击 |
2.2.2 涉恐案件 |
2.2.3 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处置 |
2.3 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处置概述 |
2.3.1 基本内涵 |
2.3.2 基本特点 |
2.3.3 基本原则 |
3 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典型案例分析 |
3.1 “4?30”乌鲁木齐火车站恐怖袭击案 |
3.1.1 案例简介 |
3.1.2 案例分析 |
3.2 “12?29”伏尔加格勒火车站恐怖袭击案 |
3.2.1 案例简介 |
3.2.2 案例分析 |
3.3 “10?10”安卡拉火车站恐怖袭击案 |
3.3.1 案例简介 |
3.3.2 案例分析 |
3.4 “12?31”慕尼黑火车站成功防恐袭击案 |
3.4.1 案例简介 |
3.4.2 案例分析 |
4 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处置难点 |
4.1 涉恐案隐蔽突发,侦查识别难 |
4.2 袭击者机动灵活,防控劝阻难 |
4.3 应急响应要求高,协同配合难 |
4.4 处置装备性能弱,突击防控难 |
4.5 新兴媒介传播快,管控限制难 |
5 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防范对策 |
5.1 加强治安管控 |
5.1.1 加强危险物品管控 |
5.1.2 加强涉恐人员管控 |
5.1.3 优化火车站治安防控力量 |
5.2 实现情报精准预警 |
5.2.1 拓宽情报搜集路径 |
5.2.2 跟进情报分析研判机制 |
5.2.3 加强反恐情报交流与合作 |
5.3 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
5.3.1 开展反恐宣传教育 |
5.3.2 鼓励群众直接参与 |
6 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处置对策 |
6.1 完善反恐运行与演练机制 |
6.1.1 推动情指行一体化建设 |
6.1.2 完善反恐运行演练机制 |
6.2 推进处置装备研发改进 |
6.2.1 加强搜爆与排爆装备建设 |
6.2.2 加强控制与防护装备建设 |
6.3 推动处置战法创新 |
6.3.1 伏击战法 |
6.3.2 突击战法 |
6.3.3 阻击战法 |
6.3.4 封控战法 |
6.4 加强民警反恐处突能力训练 |
6.4.1 最小作战单元处置训练 |
6.4.2 搜爆排爆处置训练 |
6.4.3 警械武器使用训练 |
6.4.4 应急疏散能力训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对火车站派出所民警及车站周边辖区派出所民警的访谈提纲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放管服”背景下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 ——以广州边检总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后勤保障社会化发展进程的研究 |
1.2.2 关于后勤保障社会化理论视角的研究 |
1.2.3 关于后勤保障社会化实现路径的研究 |
1.2.4 关于放管服背景下后勤保障社会化创新的研究 |
1.2.5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结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主要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及特征 |
2.1.1 边检机关 |
2.1.2 后勤保障社会化 |
2.1.3 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合作治理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3 “放管服”背景下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理论阐释 |
2.3.1 机关后勤“放管服”的必要性 |
2.3.2 “放管服”与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契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进展和现状 |
3.1 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进展阶段和举措 |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下军队办社会保障机制 |
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阶段 |
3.1.3 新时期边检机关后勤保障转型 |
3.2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基本情况 |
3.2.1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机构概况 |
3.2.2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队伍情况 |
3.2.3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总体情况 |
3.2.4 广州边检总站各项后勤保障社会化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问题及其原因 |
4.1 后勤保障社会化面临的问题 |
4.1.1 后勤保障管理模式落后 |
4.1.2 后勤管理部门未形成合力 |
4.1.3 后勤保障经费不足 |
4.1.4 后勤保障队伍能力素质不足 |
4.1.5 后勤保障社会化规章制度不完善 |
4.2 后勤保障社会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工作精细化程度不足 |
4.2.2 资源整合不够有力 |
4.2.3 管理体制不够科学 |
4.2.4 对后勤保障存在认识偏见 |
4.2.5 推动社会化改革的主体构成复杂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经验与启示 |
5.1 国外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概况 |
5.2 有益经验和发展启示 |
5.2.1 国外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有益经验 |
5.2.2 国外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发展启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推进广州边检总站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对策思考 |
6.1 积极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理念创新 |
6.1.1 市场竞争的理念 |
6.1.2 规范管理的理念 |
6.1.3 法治保障的理念 |
6.2 完善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分工与管理 |
6.2.1 理顺关系,为边检机关后勤社会化奠定基础 |
6.2.2 着力构建覆盖后勤保障社会化全流程管理体系 |
6.2.3 引入区域联勤联保机制推动后勤保障社会化 |
6.3 强化后勤保障社会化人才培养 |
6.3.1 深入思想教育,提升人员职业素养 |
6.3.2 建好后勤保障社会化管理队伍 |
6.3.3 加强岗位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 |
6.4 坚持科技引领打造信息化保障模式 |
6.4.1 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6.4.2 积极推进“互联网+”后勤保障建设 |
6.4.3 构建后勤保障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苍南县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创新与特色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内部控制 |
2.1.2 财务内部控制 |
2.1.3 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2.2.2 控制论 |
3 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理论分析 |
3.1 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特点 |
3.1.1 注重追求社会效益 |
3.1.2 突出警务保障目标 |
3.1.3 确保执法活动公正 |
3.2 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的主体与客体 |
3.2.1 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的主体 |
3.2.2 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的客体 |
3.3 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
3.3.1 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的目标 |
3.3.2 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的原则 |
3.3.3 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要素 |
3.3.4 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思路和主要步骤 |
4 苍南县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
4.1 苍南县公安机关概况 |
4.1.1 苍南县公安机关总体情况 |
4.1.2 苍南县公安机关财务岗位设置情况 |
4.2 苍南县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现状调研 |
4.2.1 调查问卷及结果 |
4.2.2 实地调查 |
5 苍南县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苍南县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系统性不足 |
5.1.2 财务风险评估工作弱化 |
5.1.3 执行力度不够 |
5.1.4 财务内控信息沟通机制不畅 |
5.1.5 财务内部控制的相互牵制不足 |
5.2 苍南县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重视度不够,内部结构不合理 |
5.2.2 缺乏内部风险评价机制 |
5.2.3 信息沟通机制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
5.2.4 相关的监督评价乏力 |
6 改进苍南县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议 |
6.1 改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 |
6.1.1 强化财务内控意识 |
6.1.2 明确内部控制机构的职能 |
6.1.3 优化财务内控的人力资源配置 |
6.1.4 加强文化建设 |
6.2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
6.2.1 完善风险定期评估机制 |
6.2.2 成立风险评估委员会 |
6.3 开展良好的内部控制活动 |
6.3.1 加强财务部门职责分工控制 |
6.3.2 完善内部绩效考核方式 |
6.3.3 建立完善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
6.3.4 内部考核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
6.3.5 加强动态管理 |
6.4 加强内部控制的信息与沟通机制 |
6.4.1 建立公安内部信息公开机制 |
6.4.2 畅通内部沟通报告渠道 |
6.5 建立内外部监督机制 |
6.5.1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体系 |
6.5.2 加强外部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
致谢 |
(6)大数据战略背景下警务保障效能提升策略研究 ——以R市警务保障工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大数据的研究综述 |
1.2.2 警务保障的研究综述 |
1.2.3 运用大数据提升警务保障效能的研究综述 |
1.2.4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大数据 |
2.1.2 警务保障 |
2.1.3 警务保障效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概述 |
2.2.2 系统论的基本方法 |
2.2.3 本文对系统论的应用 |
3 R市运用大数据提升警务保障效能的典型事实 |
3.1 R市警务保障的基本情况 |
3.2 R市运用大数据提升警务保障效能的实践 |
3.2.1 研发数据系统,开始网络办公 |
3.2.2 构建分析平台,进行保障分析 |
3.2.3 打造保障网络,实行动态服务 |
3.3 R市提升警务保障效能的模式 |
3.3.1 数据辅助决策,提升保障能力 |
3.3.2 智能监测资源,完善管理水平 |
3.3.3 数据分析需求,增强服务水平 |
3.4 大数据应用于警务保障对自身和其他公安工作效能的影响 |
3.4.1 大数据对警务保障效能提升的作用 |
3.4.2 大数据在警务保障中的应用对其他公安工作的影响 |
4 R市运用大数据提升警务保障效能的问题分析 |
4.1 R市运用大数据提升警务保障效能的综合评价——基于TDWI大数据成熟度模型 |
4.1.1 大数据成熟度模型 |
4.1.2 警务保障大数据成熟度模型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3 确定警务保障大数据成熟度指标体系各因子的权重 |
4.1.4 R市警务保障大数据成熟度的评价结果 |
4.2 R市运用大数据提升警务保障效能存在的问题 |
4.2.1 大数据思维观念未能同步 |
4.2.2 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4.2.3 大数据技术水平比较薄弱 |
4.2.4 数据应用存在偏差与不足 |
4.2.5 数据与信息共享存在壁垒 |
5 大数据战略背景下警务保障效能的提升策略 |
5.1 树立大数据思维,转变警务保障理念 |
5.1.1 转变思维方式,培育大数据观念 |
5.1.2 运用大数据思维,创新保障理念 |
5.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保障工作环境 |
5.2.1 开发保障系统,实现保障资源静态管理和动态管控 |
5.2.2 优化网络基础,简化警务保障工作流程 |
5.2.3 升级硬件设施,助推保障工作高效运行 |
5.3 提升大数据技术水平,推动大数据与保障工作融合 |
5.3.1 加强数据采集与储存,充实警务保障工作的数据基础 |
5.3.2 构建数据分析模型,实现保障过程智能化 |
5.4 构建大数据应用架构,理顺数据应用机制 |
5.4.1 构建大数据应用架构,整体规划大数据应用路径 |
5.4.2 理顺大数据应用机制,提升数据应用能力 |
5.5 加强数据共享,实现一体化警务保障 |
5.5.1 消除信息孤岛,打破数据壁垒 |
5.5.2 加强协同合作,构建一体化警务保障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物联网时代的新要求 |
1.1.2 科技兴警的新探索 |
1.1.3 破解应急警用装备保障困境的新思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理论基础 |
1.4.1 TTF模型与TAM模型理论 |
1.4.2 系统管理理论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与主要概念界定 |
2.1 文献综述与应用现状 |
2.1.1 物联网技术在仓储中的应用现状 |
2.1.2 物联网技术在警用装备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
2.1.3 应急装备保障文献综述 |
2.1.4 简要评述 |
2.2 主要概念界定 |
2.2.1 物联网技术 |
2.2.2 应急警务 |
2.2.3 应急警用装备 |
2.2.4 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体系 |
2.2.5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体系 |
3 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业务流程及要求 |
3.1 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业务流程 |
3.2 应急警用装备保障要求 |
3.2.1 超前保障 |
3.2.2 主动保障 |
3.2.3 动态保障 |
3.2.4 精确保障 |
3.2.5 快速保障 |
3.2.6 协同保障 |
4 应急警用装备保障的实证调研 |
4.1 访谈对象选择 |
4.2 访谈提纲设计 |
4.3 访谈结果分析 |
4.3.1 应急警用装备保障效率低 |
4.3.2 应急警用装备共享不畅通 |
4.3.3 应急警用装备管理技术落后 |
4.3.4 应急警务保障经费投入不足 |
4.3.5 警务保障部门专业人才稀缺 |
5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体系架构 |
5.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目标 |
5.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体系建设原则 |
5.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体系技术架构 |
5.4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体系应用架构 |
5.4.1 应急储备库智能管理系统 |
5.4.2 应急警用装备智能调拨系统 |
5.4.3 应急警用装备物流动态管控系统 |
6 基于物联网技术优化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体系的对策 |
6.1 加强顶层设计 |
6.1.1 制定物联网发展蓝图 |
6.1.2 统一物联网建设规范 |
6.2 完善制度机制 |
6.2.1 完善应急装备保障法律体系 |
6.2.2 细化应急装备保障制度机制 |
6.3 强化技术支撑 |
6.3.1 优化现有警用装备管理系统 |
6.3.2 提高公安物联网安全标准 |
6.4 加大经费保障 |
6.4.1 加大应急经费投入 |
6.4.2 健全经费管理制度 |
6.4.3 设立专项科研经费 |
6.5 注重队伍建设 |
6.5.1 转变应急工作理念 |
6.5.2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
6.5.3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现代警务保障中的预算管理研究 ——基于战略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1.3.3 研究思路导图 |
2.理论基础概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 预算管理理论 |
2.3 战略视角下的预算管理 |
2.3.1 战略与预算管理的关系 |
2.3.2 平衡记分卡 |
2.3.3 战略地图 |
3 现代警务保障预算管理基本理论概述 |
3.1 现代警务保障含义 |
3.2 现代警务保障目标与要求 |
3.2.1 现代警务保障要求警保体系实现智慧化 |
3.2.2 现代警务保障要求警保工作具有适应性与发展性 |
3.2.3 现代警务保障要求警保模块实现内部系统的和谐 |
3.2.4 现代警务保障要求警保工作兼顾效率与公平 |
3.3 现代警务保障预算管理 |
3.3.1 现代警务保障预算管理的概念 |
3.3.2 现代警务保障预算管理的要求 |
3.3.3 现代警务保障预算管理的原则 |
4 我国公安机关预算管理现实状况 |
4.1 我国公安机关基本情况 |
4.1.1 我国公安机关基本职责 |
4.1.2 我国公安机关领导管理体制 |
4.2 我国公安机关预算管理基本情况 |
4.2.1 我国公安机关预算编制与审批 |
4.2.2 我国公安机关预算的批复与调整 |
4.2.3 我国公安机关预算执行与监督 |
4.2.4 我国公安机关预算结果与反馈 |
5 我国公安机关经费保障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1 我国公安机关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 基于访谈法的公安机关预算松弛问题调查 |
5.2.1 访谈设计 |
5.2.2 访谈实施 |
5.2.3 访谈结果分析 |
5.3 预算松弛原因的实证研究 |
5.3.1 原因假设 |
5.3.2 研究设计 |
5.3.3 统计分析 |
5.4 当前我国公安机关预算管理问题的理性分析 |
5.4.1 预算管理中编制与长期战略脱节 |
5.4.2 预算编制方法不尽合理 |
5.4.3 预算执行依然存在漏洞 |
5.4.4 预算评价机制尚需完善 |
6 基于战略视角的现代警务保障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
6.1 基于战略视角的现代警务保障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
6.2 战略目标的设定与分解 |
6.2.1 战略目标的设定 |
6.2.2 构建战略地图 |
6.2.3 预算目标转换 |
6.3 深化预算编制改革 |
6.3.1 设立并完善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 |
6.3.2 调整编制时间 |
6.3.3 调整编制方法 |
6.4 建立科学的预算执行与控制制度 |
6.4.1 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
6.4.2 健全预算管理控制制度 |
6.5 建设高效的绩效评价机制与反馈机制 |
6.5.1 提升预算管理信息公开度 |
6.5.2 健全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 |
6.5.3 建立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公安机关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9)县级公安机关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以F省县级公安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 |
1.5.1 研究内容创新 |
1.5.2 研究方法拓展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
2.1.1 绩效预算管理的发展脉络 |
2.1.2 绩效预算管理的理论研究 |
2.1.3 绩效预算管理的经验借鉴 |
2.2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
2.2.1 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脉络 |
2.2.2 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研究 |
2.2.3 预算绩效管理的评价方法 |
2.3 公安机关预算绩效管理文献回顾 |
2.4 综合述评 |
3 基本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介绍 |
3.1 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 |
3.1.1 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内涵 |
3.1.2 预算支出绩效的基本内涵 |
3.2 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理论 |
3.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3.2.2 公共委托代理理论 |
3.2.3 “X-低效率”理论 |
4 县级公安机关预算绩效评价的方法原理 |
4.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的原理 |
4.1.1 规模报酬不变(CRS)模型DEA-C2R模型 |
4.1.2 规模报酬可变(VRS)模型DEA-BC2 模型 |
4.2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模型原理和误差项分离原理 |
4.2.1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模型(SFA)原理 |
4.2.2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模型(SFA)误差项分离原理 |
5 县级公安机关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5.1 F省县级公安机关的基本情况介绍 |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数据来源 |
5.3 三阶段DEA方法步骤介绍 |
5.4 三阶段DEA方法实证过程结果分析 |
5.4.1 第一阶段DEA模型实证结果 |
5.4.2 第二阶段SFA模型实证结果 |
5.4.3 第三阶段投入变量调整后的DEA模型实证结果 |
5.4.4 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实证结果两配对T值检验 |
5.5 实证分析基本结论 |
6 县级公安机关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分析 |
6.1 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淡薄 |
6.2 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缺位 |
6.3 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滞后 |
6.4 预算绩效数据基础薄弱 |
6.5 预算编报管理不规范 |
6.6 预算资金配置不科学 |
7 构建县级公安机关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路径 |
7.1 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设计 |
7.1.1 规章制度制定完善 |
7.1.2 评价框架体系构建 |
7.1.3 评价指标选取 |
7.1.4 会计制度配套 |
7.2 夯实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基础 |
7.2.1 树立预算绩效意识 |
7.2.2 衔接新旧会计制度 |
7.2.3 规范预算编制流程 |
7.3 增强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水平 |
7.3.1 评价内容全系覆盖 |
7.3.2 评价指标全面囊括 |
7.3.3 评价模块全程嵌入 |
7.4 加大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力度 |
7.4.1 增加奖励机制 |
7.4.2 完善问责机制 |
8 研究结论与局限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我国警务保障发展的历程、经验及未来思路:1978—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警务保障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总结 |
(一)启动探索阶段:1978—1994 |
1.警务保障机构几经调整步入正轨 |
2.警务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且多点开花 |
(1)人力资源保障体系初步实现由正规化建设到战略化调整且效能初显 |
(2)财力资源保障回归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体制 |
(3)物力资源保障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并举 |
(4)制度资源保障除旧与布新交互因应 |
(二)初步发展阶段:1994—2003 |
1.警务保障机构紧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做出动态调整 |
2.警务保障体系建设“红利”初显 |
(1)人力资源保障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 |
(2)财力资源保障兼顾地方分级管理灵活性与中央调控协调性的双重优势 |
(3)物力资源保障改革逐步向纵深发展 |
(4)制度资源保障体系性与规模性“红利”上扬 |
(三)科学完善阶段:2003—2012 |
1.警务保障机构进一步实现科学、规范和统一 |
2.警务保障体系由表及里逐步细化完善 |
(1)人力资源保障由粗放向集约转换 |
(2)财力资源保障实行分类保障的经费保障体制改革 |
(3)物力资源保障的全面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
(4)制度资源保障更加精细和精准 |
(四)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2012至今 |
1.警务保障机构规范化建设步伐与国家机构改革实现“同频共振” |
2.警务保障体系全面向现代化迈进 |
(1)人力资源保障更加符合职业特点和新时代要求 |
(2)财力资源保障向着更高水平和层次发展 |
(3)物力资源保障的系统性和科技导向性显着增强 |
(4)制度资源保障快步向“法治公安”建设的新目标转轨 |
三、我国警务保障未来发展思路 |
(一)指导思想:以党为旗,驭势于道 |
1.坚持党的领导,定位大方向 |
2.遵循规律,顺势而为 |
3.善于学习,为我所用 |
(二)人力资源保障:以人为本,从优待警 |
1.以人为本,招贤纳士 |
2.既要从严治警又要从优待警 |
(三)财力资源保障:瞄准实战,全面保障 |
1.倾向基层,服务实战 |
2.全面保障,精准服务 |
(四)物力资源保障:科技引领,居安思危 |
1.科技导向,与时俱进 |
2.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
(五)制度资源保障:强化监督,深化改革 |
1.强化监督,注重法治 |
2.深化改革,多方共赢 |
四、警务保障机制初步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党百年视域下警务保障成就、经验和展望[J]. 张玲,李辉,莫锦程.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1(06)
- [2]构建警务保障大数据智能化长效机制[J]. 张玲.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1(05)
- [3]火车站自杀式袭击涉恐案件处置研究[D]. 杨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08)
- [4]“放管服”背景下边检机关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 ——以广州边检总站为例[D]. 李一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5]苍南县公安机关财务内部控制研究[D]. 董莉莉.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6]大数据战略背景下警务保障效能提升策略研究 ——以R市警务保障工作为例[D]. 李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01)
- [7]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警用装备保障体系研究[D]. 王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1)
- [8]现代警务保障中的预算管理研究 ——基于战略视角[D]. 白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0)
- [9]县级公安机关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以F省县级公安局为例[D]. 付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10]我国警务保障发展的历程、经验及未来思路:1978—2019[J]. 王冠男,李辉.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