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源”和“激流”(论文文献综述)
梁书民,崔奇峰[1](2022)在《我国东北地区北水南调与内河航道网络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根据我国东北地区水资源分布状况和河道特征,结合松辽运河建设和跨流域调水工程,以全面开发东北内河航运和挖掘粮食生产潜力为目标,提出内河航道网络建设和全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并针对东北地区的内河航道障碍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基于东北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大战略,提出建设发达的内河航运网络和发展沿河经济带,呼吁将东北北水南调和内河航道网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
祝志文,刘震卿[2](2021)在《桥梁基础局部冲刷CFD模拟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局部冲刷是涉水桥梁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的桥梁基础局部冲刷估计,对保证桥梁基础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FD开展桥梁基础局部冲刷研究具有现场观测和水槽试验不具备的诸多优点。首先阐述了桥梁基础局部冲刷CFD模拟的控制方程、湍流模型和泥沙输运模型,以及报导的主要CFD模拟软件;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探讨了局部冲刷CFD研究的发展方向。分析表明,现有CFD局部冲刷研究存在流动Re数过小、未考虑来流湍流特性或来流湍流特性估计不足、湍流模型对流动的非定常特性捕捉不足,以及采用经验性的定常流泥沙输运模型等问题,使得局部冲刷坑形态和最大深度估计与试验不符。一种有望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是采用大涡模拟数值求解欧拉-欧拉两相流方程,通过求解流体相和泥沙相的质量和动量方程,采用合适的泥沙相和流体相的压格子封闭模型,并合理模拟泥沙相内相互作用和泥沙相与流体相的相互作用,通过组合壁函数实现高效数值求解,以获得桥梁基础局部冲刷的合理估计,从而推动局部冲刷CFD模拟向大尺度模型和高流动Re数发展。
杨达[3](2021)在《绿色“一带一路”治理体系探索与深化方位透视》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绿色治理越来越成为许多国家谋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关切。围绕对"发展和生态"的同步遵循,中国可构建绿色经济转型、绿色制度创新、绿色金融支撑的绿色治理体系,其不仅在内部治理维度于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得到典型彰显,形成较成熟的国家治理路径,而且通过内部经验的外部联动,于全球治理维度落实系统探索。在此基础上,中国还需通过绿色选点、绿色合作、绿色宣传的有序推进,确保绿色"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阮一晨[4](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市生活性空间的发展随之转变为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性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城市公共服务与消费空间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研究数据与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量化支撑。但同时也引申出公共中心体系研究中,数据表征的充分性、研究方法的适应性、表征关系的实效性等数据技术应用层面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对象,针对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研究,在数据技术选择与应用、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优化布局手段等多方面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规划研究中数据应用的特征,总结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观察并总结公共中心的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类型特征与影响要素有哪些、怎样正确引导公共中心空间优化。并借鉴弱假设强表征的数据驱动范式,形成了由理论线索指导表征数据,再构建表征关系,从而推导特征规律的研究逻辑,将之应用于研究问题所对应的空间认知、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三个主要流程,以实现空间认知与优化的研究目的,解释公共中心体系空间特征与规律,完善其优化方法与流程。研究内容与结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与空间特征认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针对公共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搭建手机信令、POI与调研数据结合的多源数据识别框架,实现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并从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关系与功能关联认识其基本空间特征。初步认识了体系内的公共中心路径依赖与道路亲缘特征规律与“一主一副数次多基”的4级中心体系,同时发现政府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关联中具有重要引领性作用。二是在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分析。构建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大层面的分析框架:在常态化层面,遵循先扩样后收缩的思路,从浙江省扩样识别公共中心体系的初长型、增长型、成熟型、完善型四大聚类,定位出与萧山区近似的成熟型与完善型聚类样本。同时地形条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力与公共交通6类影响要素存在显着的类型性差异,其变化特征主要由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后期由市场引领的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各影响要素间呈现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其中人口规模是发展程度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在非常态化要素方面,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深受G20、亚运会与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件中正向推动力的促进,并在后续使其持续影响。三是在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的研究范围,通过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具有强关联的线索,从人口的居住、就业、旅游三方面入手构建“人口—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推导出中心优化的空间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三方面目标准则:一是通过公共中心发展的监督学习模型、满意度与亚运会大事件分析结合,总结出经验目标。二是通过人本主义价值尺度下总结出效率与公平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公共中心现状特征中总结的规律性原则。最终在空间与非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优化指引。经三方面内容的逐层推进,实现了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的数据驱动研究框架搭建,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与认知,总结具有时空背景的特征经验与一般性的规律,丰富了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黄铖[5](2021)在《德勒兹作为方法:约翰·卡萨维茨电影病态人物研究》文中提出
钱丽娜[6](2020)在《超越制造,格兰仕的智慧》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时,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停留在肉眼可见的宏观层面,显微镜发明之后,人类进入了肉眼难见的微观世界,科学家看到与宏观世界不同的现象。当人类进入原子层面后,发明了那些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技术,出现了半导体、无线电和光纤。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你能够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21世纪,站在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门口,未来的制造业已经不是眼下可见的范畴。作为中国制造的一面旗帜,格兰仕紧抓工业4.0和开源芯片生态建设,以此作为通向未来的入场券。
梁艺馨[7](2020)在《城市边缘区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衡水市盐河故道公园为例》文中提出城市边缘区位于城市和乡村的交错地带,自然环境大多是未开发或规划待开发的状态,因而河流景观相对于城市内的河道景观具有更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在未来的新城开发建设时也需要更加谨慎。河流沿岸的自然景观会随着边缘区内城市开发和用地性质的变化而转变,自然用地被不断压缩,变成城市的建设用地,因此人、动植物和水之间的关系也会呈现出动态发展的特征。论文以城市边缘区的河流为研究对象,以其景观规划设计为研究内容,从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出发,探讨城市边缘区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和策略。论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研究,对“城市边缘区河流景观”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其景观特征和存在问题,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总结分析了实际案例的设计要点与设计启发。研究认为边缘区河流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仅是营建河岸的绿色空间,还要从区域尺度和时空维度分析评估河流的功能类型,寻找构建稳定的河流景观结构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塑造具有地方特色、丰富多样的亲水空间,展示城市良好风貌。最后将理论研究与盐河故道公园的设计相结合,力求绘制一幅城市、田园、自然交错的绿色画卷,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纪腾[8](2020)在《全球技术演进变局与国际安全风险评估 ——基于“智能技术”构嵌视角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项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和使能技术(Enabling Technology),人工智能的技术包容度与统摄力使其具备主导技术发展和推动社会形态转变的基本潜质,并且这一技术的应用已经对交通、医疗、教育、法律、金融、传媒等诸多社会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人工智能又被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多数研究也将新一轮科技革命称为智能革命。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在为社会提供强大发展动力的同时,也对国际安全格局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本文根据国际安全的主要关注领域,将人工智能在国际安全中的应用范式分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个方面。从传统安全领域出发,主要关注人工智能在军事力量与战略对抗中的威胁性使用与控制,具体又可分为在通用军事力量和非常规军事力量中的应用两方面的应用。非传统安全领域则主要关注人工智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领域中的应用与规范。当然,国际安全本身是由诸多交叉的议题所组成,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特性,这就使得人工智能对于国际安全格局影响的交叉性更为凸显。尽管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基于进化赋能的实践应用,从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以及两者间的重叠领域,为国际安全提供更为有效的维护和保障机制,但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存在着超出预期设想的可能性。第一,从传统安全来看,本文选取了四个视角,具体为:(1)人工智能应用所导致的全域竞争存在打破战略平衡的可能;(2)人工智能应用所导致的对抗效用提升和对抗成本降低存在诱发冲突的可能;(3)人工智能应用于战略分析的“困惑”及误判存在加剧冲突的可能;(4)人工智能全球性规制的缺失存在催生一系列内生技术风险的可能。第二,从非传统安全来看,本文选取了五个视角,具体为:(1)技术发展内嵌的霸权逻辑使得发展中国家存在被技术边缘化和形成新的技术依附关系的可能;(2)科技地缘政治的强化将导致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竞争中出现更多的消极因素;(3)资本权力在人工智能时代可能得到持续扩张;(4)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催生生产力增长的悖论和技术红利分配的失衡的难题;(5)人工智能还将导致数据安全、算法歧视和技术风险等威胁系数更为隐蔽的“技术恐怖”现象。据此,本文认为智能时代下,国家竞争的稳定性、社会治理的有序性与技术应用的稳定性三方面将遭受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人工智能发展所导致的力量失衡以及安全格局的转变存在加剧大国间的战略竞争、扩大全球战略失衡的风险以及催生规模更大、强度更高的对抗的可能,国际安全格局因而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所导致的安全风险已经逐步显现,而全面评估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将是解决这一技术安全悖论的关键所在。基于上述分析,以及结合当前部分国家对我国科技发展持续打压的背景,本文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1)以战略布局的持续完善与发力打破技术高墙,以技术自主性的提升来减少安全领域的外部脆弱性;(2)构建完整的风险评估机制及保障体系,规范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伦理和价值取向,从安全管理等层面来协同防范技术安全风险;(3)积极推动全球技术发展与治理框架的共建,构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的人工智能国际标准规范体系,并力促国际认同技术风险的治理框架和协调一致的治理机制的形成。
马嵘[9](2019)在《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在全面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正在形成一股“全球模式”。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先锋力量,是提升美国国家综合实力、国家竞争力和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研究型大学学术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实现途径,也是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本研究力图从高等教育全面国际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治理的双重视角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进行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深刻掌握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设置、治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机制。全面国际化发展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提供了有力组织策略依据。美国研究型大学从全校的层面系统地思考国际化发展,体现出了系统地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有序地、明确地参与国际化活动的特征。从国际事务治理机构的层面来说,建立了校级层面的“国际化建议委员会”,以及“事务型”、“学术型”、“服务型”和“综合型”四种类型的国际事务组织机构协同实施并促进学校的全面国际化发展。国际事务治理结构的核心在于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国际事务分权共治与集权统一之间的协调。美国教育委员会(ACE)提出的“CIGE全面国际化模式”重点关注国际化战略、课程、教师、学生、研究合作和伙伴关系,这是美国高校全面国际化发展的要素与主要内容。本研究中国际事务治理内容主要围绕高校的学术发展展开,服务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主要内容体现出三个特点:全球学术体验与社会实践的融合;大学服务的国际化;多部门协同完成学校国际化事务。为实现并保障全面国际化发展,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建立了一套稳定的、行之有效并且与学校发展相契合的科学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国际化管理机构的设置,完善国际事务领导机制,为国际事务治理提供稳定的组织保障;形成强有力的国际事务动力机制、多元参与的共同治理机制和有效的国际事务资源保障机制,从战略规划的制定到国际化的实施都为研究型大学发展提供有力的导向、规范、支持和激励作用。本研究对美国12所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主要内容与基本机制进行了分析,重点剖析了杜克大学和密西根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和治理内容。研究发现,两所研究型大学在全面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国际事务治理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两所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机构都随着学校国际化发展不断变革,在学校内形成了多部门共同治理的良好模式。在国际事务治理的内容上都十分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跨学科科学研究和提供全方位的国际化服务,但是两所学校的国际事务治理结构各具特点与优势,并且形成了十分契合各自学校治理模式和国际化发展的治理体系。在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事务治理呈现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模式;领导力、教师参与、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促进高校全面国际化的发展;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基本上形成了扁平化的“矩阵型结构”,有效地保证了高校全面国际化各项举措的开展与落实。在全面国际化实践过程中,深入贯彻“服务为本”的治理理念,一方面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实现国际化的精细化管理和全面化管理。结合美国高校的实践经验,为实现我国高校的“双一流”建设目标,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契合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结构,坚持“服务为本”,构建全面国际化的领导团队,形成共同参与、多元共治的治理主体。
侯叶[10](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二、“开源”和“激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源”和“激流”(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东北地区北水南调与内河航道网络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调水线路与干线航道 |
(1)调水线路5条,编号设为1011-1015。 |
(2)干线航道5条,编号设为1021-1025。 |
3.2 其他内河航道跨流域连通与支线航道 |
(1)其他内河航道跨流域连通有6对,编号设为1031-1036。 |
(2)其他支线航道有6组,编号设为1041-1046。 |
3.3 航道统计与碍航因子分析 |
4 结论 |
(2)桥梁基础局部冲刷CFD模拟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冲刷研究的CFD方法 |
1.1 冲刷CFD模拟控制方程和数值方法 |
1.2 湍流模型概况 |
1.3 泥沙输运模型研究现状 |
1.4 局部冲刷CFD研究进展 |
1.5 桥墩局部冲刷CFD分析软件 |
1.5.1 Fluent |
1.5.2 Flow-3D |
1.5.3 CCHE3D |
1.5.4 REEF3D |
1.5.5 OpenFOAM |
2 CFD冲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冲刷坑形态估计不足 |
2.2 最大冲刷深度估计不足 |
2.3 模拟的流动Re数与实桥差别极大 |
2.4 CFD来流条件 |
3 冲刷CFD研究的发展方向 |
4 结 语 |
(3)绿色“一带一路”治理体系探索与深化方位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绿色治理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框架建构 |
二、助力绿色“一带一路”的国家治理路径与经验 |
(一)国内绿色治理路径之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
(二)国内绿色治理路径之二:加强环保制度建设,推进制度创新 |
(三)国内绿色治理路径之三: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提供资金保障 |
三、绿色“一带一路”全球治理体系探索 |
(一)国外绿色治理路径之一:在经济合作中实现绿色转型 |
(二)国外绿色治理路径之二:在对外交往中完善制度建设 |
(三)国外绿色治理路径之三:在绿色金融运用中形成有力支撑 |
四、绿色“一带一路”从全球之面到区域之点的治理深化方位 |
(一)绿色选点:选择东南亚为代表性支点 |
(二)绿色合作:着眼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生态维度 |
(三)绿色宣传:谋取可持续的话语主动权 |
五、结语 |
(4)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带来的新需求 |
1.1.2 公共服务规划地位提升形成的新定位 |
1.1.3 数据科学革命引领的新视野 |
1.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主要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数据驱动 |
1.3.2 公共中心体系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定性研究方法 |
1.5.2 定量分析方法 |
1.6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章节组织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形态发展与演化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1.2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2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 |
2.2.1 城市中心识别数据源 |
2.2.2 城市中心及其体系识别方法 |
2.3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变趋势与影响要素 |
2.3.1 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实践与效能 |
2.3.2 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趋势 |
2.3.3 公共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影响要素 |
2.4 公共中心与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优化 |
2.4.1 公共中心的布局优化 |
2.4.2 各类城市服务的布局优化 |
2.5 借鉴与启示 |
2.5.1 研究借鉴 |
2.5.2 研究启示 |
3 研究框架 |
3.1 数据驱动的发展脉络 |
3.1.1 大数据的发展及利用 |
3.1.2 机器学习发展历程 |
3.1.3 数据驱动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
3.2 表征学习与城市空间科学互动的研究理念 |
3.2.1 表征学习的应用难点 |
3.2.2 分析框架的基本流程 |
3.2.3 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 |
3.2.4 数据获取的基本原则 |
3.3 数据驱动的公共中心体系研究框架 |
3.3.1 研究主要问题难点 |
3.3.2 测度识别的理论先验 |
3.3.3 影响要素分析的理论先验 |
3.3.4 优化策略的理论先验 |
3.4 本章小结 |
4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与空间特征 |
4.1 供需视角下的中心度评级体系与数据基础 |
4.1.1 中心度的评价 |
4.1.2 中心度计算的数据基础 |
4.2 中心度计算结果与空间特征 |
4.2.1 指标权重计算 |
4.2.2 设施聚合度:多中心结构展现 |
4.2.3 设施规模度:中心集聚特征显着 |
4.2.4 设施使用度:就近满足的网络结构 |
4.2.5 中心度:内聚外散,北密南疏的整体格局 |
4.3 识别与特征分析 |
4.3.1 基于密度阈值的公共中心识别流程设计 |
4.3.2 公共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公共中心的体系结构特征 |
4.3.4 功能关联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 |
5.1 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程度的表征 |
5.1.1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能级 |
5.1.2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数量 |
5.1.3 公共中心体系的均衡度 |
5.2 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心度表征模型 |
5.2.1 特征构造与模型设计 |
5.2.2 模型精度检验方法 |
5.2.3 模型训练与精度表现 |
5.3 基于集成模型省域区县中心度拟合 |
5.3.1 中心度的分块拟合 |
5.3.2 中心体系的采样结果 |
5.3.3 省域区县公共中心体系表征 |
5.4 常态化影响要素分析 |
5.4.1 公共中心体系常态化影响要素的选择 |
5.4.2 中心度的多元线性回归 |
5.4.3 公共中心发展程度的聚类及其特征 |
5.4.4 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
5.4.5 常态化影响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构建 |
5.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非常态化影响要素 |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5.5.2 基础设施建设 |
5.5.3 城市空间调整 |
5.5.4 经济发展 |
5.5.5 城市品牌价值提升 |
5.5.6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
5.6 本章小结 |
6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 |
6.1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布局的空间关联 |
6.1.1 基于人口的公共中心体系布局先验 |
6.1.2 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联 |
6.1.3 人口与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构造 |
6.1.4 模型结果与分析 |
6.1.5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关联中的主要特征 |
6.2 公共中心优化目标 |
6.2.1 经验目标 |
6.2.2 价值目标 |
6.2.3 规律原则 |
6.3 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指引 |
6.3.1 空间优化指引 |
6.3.2 服务优化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1.1 公共中心识别与空间特征分析 |
7.1.2 公共中心的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 |
7.1.3 公共中心的优化指引 |
7.2 主要创新之处 |
7.2.1 引入了多源数据与算法适应的公共中心识别系统 |
7.2.2 尝试了表征数据与理论结合的影响要素解释机制 |
7.2.3 构建了集成框架与机制协同的目标估计监督模型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 |
7.3.2 研究理论的深化演绎 |
7.3.3 数据技术的更新适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浙江省区县中心体系发展程度影响要素 |
附录2 集成树分类规则 |
附录3 网络调查问卷中公共中心体系相关问题 |
个人简介 |
(6)超越制造,格兰仕的智慧(论文提纲范文)
变道超车的“芯”机 |
“中国芯”的背后是人心 |
工业4.0提速数字化变革 |
(7)城市边缘区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衡水市盐河故道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背景:城市边缘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1.1.2 社会背景:快速城市化挤压、破坏城市边缘区的绿色空间 |
1.1.3 政策背景: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边缘区河流景观规划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梳理和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梳理 |
2.1.1 城市边缘区 |
2.1.2 城市边缘区河流景观 |
2.2 城市边缘区河流景观特征 |
2.2.1 区位及资源优势性 |
2.2.2 生态脆弱性 |
2.2.3 功能复杂性 |
2.2.4 动态变化性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现存问题 |
2.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3.3 目前面临的问题 |
2.3.4 小结 |
3. 城市边缘区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3.1 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
3.1.1 景观生态学 |
3.1.2 绿道理论 |
3.1.3 生态安全格局 |
3.2 景观规划相关理论研究 |
3.2.1 游憩规划理论 |
3.2.2 景观美学 |
3.2.3 旅游环境容量 |
4. 城市边缘区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和策略 |
4.1 城市边缘区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4.1.1 生态优先 |
4.1.2 功能多元 |
4.1.3 体现地域性 |
4.1.4 动态可持续 |
4.2 城市边缘区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4.2.1 评估河流景观的功能类型 |
4.2.2 构建完整的景观结构 |
4.2.3 营造多样性的滨水空间 |
4.2.4 延续地域景观特征 |
4.4 小结 |
5. 案例研究 |
5.1 开普敦“两河城市公园”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设计理念 |
5.1.3 设计启示 |
5.2 米兰北部“V' Arco Villoresi”水系绿道 |
5.2.1 项目概况 |
5.2.2 设计理念 |
5.2.3 设计启示 |
5.3 唐河走廊空间框架(RDCSP) |
5.3.1 项目概况 |
5.3.2 设计理念 |
5.3.3 设计启示 |
5.4 布法罗河散步道公园开放空间策略 |
5.4.1 项目概况 |
5.4.2 设计理念 |
5.4.3 设计启示 |
5.5 上海浦江郊野公园 |
5.5.1 项目概况 |
5.5.2 设计理念 |
5.5.3 设计启示 |
5.6 北京永定河“平原城市段”生态绿廊规划设计 |
5.6.1 项目概况 |
5.6.2 设计理念 |
5.6.3 设计启示 |
6. 设计说明 |
6.1 区域背景分析 |
6.1.1 区位分析 |
6.1.2 区位交通及自然环境基础 |
6.1.3 滨湖新区概况 |
6.2 综合分析与评价 |
6.2.1 设计议题探讨 |
6.2.2 数据处理 |
6.2.3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
6.2.4 生态敏感性评价 |
6.2.5 文旅开发适宜性分析 |
6.2.6 综合分析和评价 |
6.3 基地分析 |
6.3.1 盐河故道的古与今 |
6.3.2 卫星地图 |
6.3.3 用地性质分析 |
6.3.4 高程分析 |
6.3.5 坡向分析 |
6.3.6 水体质量分析 |
6.3.7 水利设施分析 |
6.3.8 驳岸类型分析 |
6.3.9 植被覆盖分析 |
6.3.10 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
6.3.11 综合评价 |
6.4 总体设计 |
6.4.1 目标愿景 |
6.4.2 设计定位 |
6.4.3 设计原则 |
6.4.4 设计依据 |
6.4.5 设计理念与设计策略 |
6.5 分区设计 |
6.5.1 湿地科普区 |
6.5.2 自然风光区 |
6.5.3 生活体验区 |
6.5.4 古镇风情区 |
6.6 专项设计 |
6.6.1 竖向设计 |
6.6.2 水系统规划 |
6.6.3 植物专项 |
6.6.4 生态设计 |
6.6.5 交通专项 |
6.6.6 活动专项 |
6.6.7 设施专项 |
6.7 经济技术指标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毕业设计图纸 |
(8)全球技术演进变局与国际安全风险评估 ——基于“智能技术”构嵌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科技发展之于权力追逐 |
(二)科技发展之于传统安全 |
(三)科技革命之于非传统安全 |
四、研究框架及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智能技术革命的发展源流及技术表征 |
一、科技革命的发展历程 |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源流 |
三、人工智能的技术表征 |
第三章 智能技术在传统安全领域的构嵌与影响 |
一、人工智能在传统安全领域的构嵌 |
(一)人工智能赋能通用军事力量 |
(二)人工智能重塑非常规军事力量 |
二、人工智能对于传统安全的影响 |
(一)竞争范围的扩大存在加剧战略失衡的可能 |
(二)对抗效用的提升存在诱发军事冲突的可能 |
(三)战略误判的发生存在激化国际矛盾的可能 |
(四)技术规制的缺失存在恶化技术安全的可能 |
第四章 智能技术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构嵌与影响 |
一、人工智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构嵌 |
二、人工智能对于非传统安全的影响 |
(一)现代性扩散的消散存在加剧技术边缘化的可能 |
(二)科技地缘政治的强化存在激化国家竞争的可能 |
(三)社会权力分配的调整存在推动资本扩张的可能 |
(四)发展悖论的突出存在恶化技术红利分配的可能 |
(五)技术恐怖现象的激化存在诱发技术风险的可能 |
第五章 智能技术革命下的国家风险评估与战略选择 |
一、技术发展战略与技术创新生态的完善 |
二、技术价值向度与风险评估机制的构建 |
三、全球技术发展与技术治理框架的共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述评 |
三、主要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一) 美国研究型大学 |
(二)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面国际化 |
(三) 国际事务与高校国际事务 |
(四) 治理与治理结构 |
四、研究方案 |
(一) 研究范畴的限定 |
(二)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与国际事务治理的背景 |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全面国际化发展的转向 |
一、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及全面国际化发展 |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的组织策略与管理 |
三、全面国际化发展激发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组织机构变革 |
第二节 国际事务治理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担负美国研究型大学走向“全球化大学”的新使命 |
二、发挥美国研究型大学全面国际化组织机构的服务职能 |
第二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机构设置 |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结构 |
一、大学战略规划为建立组织机构奠定制度基础 |
二、高层次的国际化委员会引领高校全面国际化发展 |
三、大学建立专门化的国际事务组织保障机构 |
第二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组织运行 |
一、强有力的国际化领导统筹管理学校国际事务 |
二、设立专门化的国际化管理机构保障国际化战略实施 |
三、建立专业化专门化的国际事务管理团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制定 |
一、国际化是美国研究型大学战略规划的核心要素 |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体现共同治理的理念 |
第二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育与教学事务 |
一、学生的国际化是课程国际化的根本动因 |
二、开拓全球教育项目,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
三、全面贯彻以“服务为本”的国际化治理理念 |
四、以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声誉 |
第三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学术发展与研究事务 |
一、全面开展教师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师的国际化发展 |
二、设立全球或区域研究中心,促进国际化学术研究参与 |
三、制定国际化学术发展政策,提供国际化项目资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亭务治理的基本机制 |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动力机制 |
一、全面国际化战略是学校国际事务治理的根本动力 |
二、全面国际化发展制度激励是国际事务治理的内生动力机制 |
第二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共同治理机制 |
一、国际化战略制定过程中的共同治理机制 |
二、国际化实践实施过程中多元共治的互动机制 |
三、大学国际事务治理决策机制 |
第三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资源保障机制 |
一、大学全面国际化组织资源保障机制 |
二、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资源配置保障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杜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案例研究 |
一、杜克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现状 |
二、杜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体系 |
三、杜克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国际事务治理的内容 |
四、杜克大学“二维三级二元”共同治理结构 |
五、杜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特点 |
第二节 密西根大学国际事务治理案例研究 |
一、密西根大学国际化发展现状 |
二、密西根大学国际事务治理体系 |
三、密西根大学全面国际化发展共同治理的内容 |
四、密西根大学国际中心的国际事务共同治理结构 |
五、密西根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特点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特征与经验 |
一、多元化国际事务治理主体实现全面国际化发展的多元共治 |
二、全面国际化影响因素良性互动促成高校主动推进国际化发展 |
三、以扁平化的“矩阵型结构”保障国际事务治理的有效性 |
四、“服务为本”的治理理念贯穿研究型大学多元化国际事务治理 |
第二节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的现实路径选择 |
一、构建国际事务治理组织结构,提升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内涵发展 |
二、创建全面国际化的领导团队,形成共同参与、多元共治的治理主体 |
三、坚持“服务为本”,建立高校国际事务治理多元协调互动机制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设想 |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授予的全面国际化获奖院校名单(2003-2018年) |
附录2: 2018年U.S. News全美排名前100位大学 |
附录3: 卡内基分类Ⅰ类博士/研究型大学名单 |
附录4: 12所美国研究型大学世界四大大学排行榜中的排名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开源”和“激流”(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东北地区北水南调与内河航道网络建设研究[J]. 梁书民,崔奇峰.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2
- [2]桥梁基础局部冲刷CFD模拟的研究进展[J]. 祝志文,刘震卿. 中国公路学报, 2021(11)
- [3]绿色“一带一路”治理体系探索与深化方位透视[J]. 杨达.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21(05)
- [4]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D]. 阮一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5]德勒兹作为方法:约翰·卡萨维茨电影病态人物研究[D]. 黄铖. 上海戏剧学院, 2021
- [6]超越制造,格兰仕的智慧[J]. 钱丽娜. 商学院, 2020(11)
- [7]城市边缘区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衡水市盐河故道公园为例[D]. 梁艺馨.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全球技术演进变局与国际安全风险评估 ——基于“智能技术”构嵌视角的分析[D]. 张纪腾.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9]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研究[D]. 马嵘.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