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温对烟叶品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徐超[1](2021)在《苗期高温对草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机理及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莓种植以其周期短,见效快和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已成为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高温是限制温室草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以草莓品种“红颜”为实验材料,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和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实验站进行了不同温度(32/22°C、35/25°C、38/28°C和41/31°C;日最高温/日最低温)和不同持续天数(2d、5d、8d和11d)处理后的草莓苗的栽培实验,以28/18°C为对照。通过测定草莓叶片光合生理生化特性(光合特性和抗衰老特性)、生长发育数据(生育期、叶面积和各器官干物质)和果实内在品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花青苷),提取了草莓苗期的关键高温灾害指标,确立高温胁迫等级并构建了苗期高温对草莓生育期、干物质生产和分配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苗期草莓高温胁迫等级的确定。随着温度的升高,持续时间的延长,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类胡萝卜素(Car)、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QE)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呈下降趋势,而光补偿点(LSP)和暗呼吸速率(Rd)呈上升趋势。高温阻碍PS II中心类囊体能量的传递(L-band为正值),加速PS I末端电子受体库的还原速率(WIP=0.5时所对应的半衰期较短),在处理第11d时,除32°C外,其他高温处理下的放氧复合物OEC均失活(K-band为正值)。各高温处理下活性氧物质(H2O2含量和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MDA)随处理天数增加呈上升趋势,而抗氧化酶的活性(CAT、SOD和POD)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Chla、Pmax、φ(Po),PIabs和MDA作为关键指标,并计算高温胁迫指数(Z),依据Z值大小将高温胁迫划分为轻度(2≥Z>1)、中度(3≥Z>2)、重度(4≥Z>3)和特重(Z>4)4个等级。2.苗期高温对草莓生育期影响的模拟。苗期轻度和中度高温可以促进草莓提前进入开花期、坐果期和采摘期,而重度和特重度高温则会使草莓进入上述关键生育期的时间推迟。与辐热积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相比,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的模型对草莓发育期的模拟更为精确,其模拟的草莓开花期、坐果期和采收期天数与实测值之间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4、0.82和0.97,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39d、1.50d和1.56d,相对误差(RE)分别为2.27%、2.23%和1.57%。因此,生理发育时间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草莓开花期、坐果期起止时间和初次采摘的时间。3.苗期高温对草莓叶面积指数影响的模拟。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建立了苗期高温对叶面积指数影响的预测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进行验证。该模型对叶面积指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之间的R2为0.98,RMSE为0.04,RE为6.43%。因此,所构建模型可以准确的预测苗期高温后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4.苗期高温对草莓地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影响的模拟。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尺度,建立了苗期高温对地上干物质分配指数影响的预测模型。将该模型和叶面积指数模型与基于光合作用的SUCROS模型相结合,最终建立了苗期高温对草莓地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影响的预测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进行验证。所建模型对地上总干物质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之间的R2为0.91,RMSE为1.38 g m–2,RE为11.49%。对叶、茎和果实干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之间的R2分别为0.96、0.93和0.98,RMSE分别为6.62、10.84和11.07g m–2,RE分别为7.96%、11.42%和13.97%。因此,所构建模型可以准确的预测苗期高温后草莓地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5.苗期高温对草莓综合内在品质影响的模拟。基于模糊数学法,采用熵权法确定苗期高温后草莓果实内在品质的权重次序为:可滴定酸(0.33)>花青苷(0.25)>维生素C(0.23)>可溶性糖(0.19)。模糊综合评价的得分显示,苗期轻度和中度高温处理下果实内在品质的综合得分较高(均大于0.6),重度和特重度高温处理下得分较低(0~0.6)。构建的模糊评价模型对草莓综合内在品质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2为0.85,RMSE为0.01,RE为19.55%。因此,所构建的模型可以准确的预测苗期高温后草莓果实的综合内在品质。本文通过模拟草莓苗期的高温状况,提取关键生理生化指标,根据高温胁迫强度和持续天数等动态信息确定苗期草莓的高温胁迫等级,搭建了与气象服务系统的更好融合的桥梁。所构建的模型综合考虑了温度、辐射、光周期及高温胁迫因子的影响,可以预测苗期高温对温室草莓生育期、叶面积、地上器官干物质的生产和分配、果实品质的动态影响,模型机理性强,参数少且易获取,为定量评估高温天气事件对草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奠定了模型基础。
李金奥,张思唯,刘博远,钟秋,秦艳青,邹宇航,赵铭钦[2](2021)在《种植密度对雪茄烟膜脂过氧化特性及烟叶质量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探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雪茄烟叶生理生化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确定四川雪茄烟适宜的种植密度,以德雪一号为供试材料,测定了成熟期田间微气候、烟叶膜脂过氧化程度、抗氧化酶活性和烟叶产质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烟田温湿度增大,烟叶所受光照强度降低。成熟期温度与烟叶膜脂过氧化程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52~0.85之间。同一时期内烟叶丙二醛(MDA)含量随种植密度增大呈先降后升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种植密度为21 000株/hm2时抗氧化酶活性最高,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打顶后28d达到最高,分别为61.6U/(gFW·min)和123.0U/(mg·min),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打顶后21d达到最高,为755.8U/g,打顶后35d MDA含量为25.3mmol/g,膜脂过氧化程度最低。调制后烟叶总糖含量增至1.86%,烟碱含量为3.02%,钾氯比高达9.21,化学成分较为协调,感官评吸得分最高,烟叶产值与茄衣烟比例较常规种植密度24 000株/hm2分别提升了0.9万元/hm2和7%。综上所述,21 000株/hm2为四川省雪茄烟适宜的种植密度。
刘冰[3](2020)在《高温对烟草巨豆三烯酮前体物代谢及其基因甲基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巨豆三烯酮作为重要的烟草香气底韵物质之一,在我国烤烟中整体含量偏低,是限制我国烤烟香气品质提高的重要“瓶颈”之一,其主要来源于烟叶成熟期前体物类胡萝卜素类物质的降解产生。植物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差异决定着降解产物的不同,而温度是影响合成类胡萝卜素种类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响应成熟期高温胁迫的烟叶类胡萝卜素合成代谢及其调控机制,对定向提升我国烤烟巨豆三烯酮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气象因素与烟叶巨豆三烯酮含量的关系,基于不同温度受控实验,采用比较转录组(RNA-Seq)、靶向代谢分析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测序(WGBS)分析,鉴定了响应高温的通路关键基因及甲基化位点。主要结果如下:(1)为了明确温度对巨豆三烯酮积累的影响,比较分析了五个典型植烟区气候特征和烟叶巨豆三烯酮含量差异,并以江西烤烟为例,发现成熟期较高的气温是影响烟叶巨豆三烯酮积累的关键气象因子。(2)为了避免烟叶成熟期田间复杂环境因素的干扰,构建了不同高温胁迫水平(26℃、29℃、32℃和35℃)受控实验,发现高温胁迫诱导了类胡萝卜素代谢通路上的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和下游叶黄素合成代谢的β-胡萝卜素羟化酶基因(BCH)显着上调表达,显着促进了叶黄素含量及其降解产物3-氧代-α-紫罗兰醇和巨豆三烯酮含量的增加;同时还鉴定到有明显表达变化的11个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ET)和12个结构域重组甲基转移酶基因(DRM)。(3)为进一步分析类胡萝卜素下游不同代谢分支的DNA甲基化调控,整合分析了26℃和35℃处理的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WGBS)和转录组数据,发现甲基化修饰主要与光合作用和萜类物质合成密切相关,其中β-胡萝卜素分支上玉米黄素环氧酶基因(ZEP)受甲基化直接调控下调表达,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4基因(CCD4)受甲基化间接调控下调表达,削弱了β-胡萝卜素分支代谢。综上所述,烤烟成熟期温度是影响巨豆三烯酮积累的关键气象因子,适度高温胁迫诱导了类胡萝卜素代谢通路上的PSY和下游叶黄素代谢的BCH上调表达,并通过甲基化修饰抑制了下游β-胡萝卜素代谢ZEP和CCD4基因表达,从而导致了烟叶中巨豆三烯酮含量的积累。本研究揭示了响应高温胁迫的巨豆三烯酮前体物独特的合成代谢通路,并鉴定了关键的响应基因和甲基化调控位点。为烤烟香气质量的形成机理和我国高香气烤烟的农业生产利用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文志强,邱妙文,王行,何振峰,张敏坚[4](2019)在《烤前喷施乙烯利对烘烤中高温逼熟烟叶物质变化和烤后质量影响》文中认为为提高高温逼熟烟叶烘烤质量,烤前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试剂,研究其对烟叶烘烤特性关键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烤前喷施200~300 mg/kg的乙烯利试剂能够提高烟叶失水均衡性、快速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改善烟叶烘烤特性,烤后烟叶橘黄烟比例和上等烟比例增加,均价提高近1.0元/kg,促进烘烤过程高温逼熟烟叶淀粉、蛋白质、叶绿素等大分子物质降解,而总糖、还原糖积累较多、总烟碱和总氮含量基本保持稳定,烟叶整体协调性转好,评吸质量得到改善,以200 mg/kg浓度处理的效果最好,其次为300 mg/kg浓度处理,可以作为改善高温逼熟烟叶烘烤质量的技术措施。
周琦雨[5](2019)在《秸秆覆盖接种促生菌对烤烟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在我国烤烟生产过程中,苗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而造成的废弃地膜污染。为此,实验以小麦和玉米秸秆为覆盖材料,设计四个实验处理:T1:地膜覆盖;T2:玉米秸秆帘覆盖;T3:玉米秸秆帘覆盖+微生物菌剂;T4:小麦秸秆直接覆盖;T5:小麦秸秆覆盖+微生物菌剂。分别测定了不同处理烤烟农艺性状、产质量、土壤理化特性和微生物学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覆盖处理烤烟生长期延长7d;成熟期T3处理烤烟株高、茎围、有效叶数与T1处理无显着差异,T5处理株高较T1处理低,T2、T4处理各项指标显着低于T1处理。上部叶面积旺长期烤烟T1处理506.9 cm2最高;打顶期T3处理668.1cm2最高;成熟期T2、T3处理上部叶面积显着高于T1处理。各时期下部叶面积仅T3处理与T1处理相比未达显着性差异水平,其余处理均显着低于T1处理。接种功能菌剂的T3处理抗病效果最好,炭疽病、赤星病、黑胫病发病率相比于T1处理分别降低了11.7%、3.3%、1.7%。(2)通过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T1处理地表平均温度35.47℃,秸秆覆盖平均温度31.56℃,分别高于5 cm土层平均温度5.12℃、2.41℃,表明秸秆覆盖能起到减小昼夜温差的效果,使得T3、T5处理花叶病发病率相比于T1处理降低了10.9%。秸秆覆盖能提高0-20cm土层土壤含水率。接种微生物菌剂能加快秸秆腐解,显着提高土壤孔隙度,其中T3处理孔隙度最大为46.67%,比T1处理提高4.06%,T2-T5处理土壤有机质、总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提高,其中T3、T5处理各指标均显着高于T1处理。(3)通过对植烟土壤生物学性状的测定,各处理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在打顶期达到峰值。T3、T5处理各指标均显着高于T1处理,其中T3处理土壤真菌含量最高,T5处理细菌和放线菌含量最高。T3、T5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显着高于T1处理且T3处理最高。各类土壤酶活性逐步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T3处理最高,T1处理最低;土壤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T3、T5处理分别高于T2、T4处理,而T1处理酶活性最低。秸秆覆盖材料不同导致各处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接种功能菌剂能明显改变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并提高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4)通过对不同处理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相比较,T3、T5处理的烟叶产量显着高于T1处理;秸秆覆盖各处理均价与T1处理相比差异不显着;T3、T5处理产值与T1处理相比显着提高。与T1相比,接种功能菌剂的T3、T5处理上部叶总碱、总氮含量均有所提高,钾含量差异不显着,下部叶氯含量明显降低,总糖含量有一定升高,总体来说各处理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均处于优质烟叶含量水平范围内。
梁兵[6](2018)在《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调查分析红河烟区烟叶品质与生态环境因子状况及关系,并以生态环境因素为依据对烟区进行区划和质量风格特征定位。在生态因素与烟叶品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影响红河烟叶品质的关键因素,以此为基础开展调控技术研究,集成匹配红河烟区生态环境优势的优质特色烤烟生产关键技术体系,有利于实施红河独特红土高原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布局,有利于实施“原料差异化”战略和特色原料供给,有利于卷烟产品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红河州各植烟区县烟叶品质特征表明:整体上红河烟叶化学成分指标含量均值在适宜范围内或接近于适宜范围,烟叶感官质量以弥勒、泸西两县总分最高,其余各县区评吸总分差异不显着。总体表现为:香气质、香气量充足,烤烟香型为清香型,清甜香和干草香为主体香韵,辅以焦甜香、烘烤香。2.通过对红河烟区植烟气象条件、植烟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等进行分析发现:总体上,红河州烤烟大田期的温度、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等气象条件,以及植烟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适宜优质烤烟生长需求,87.24%的植烟土壤养分适宜性等级属于Ⅰ-Ⅲ级,适宜性较好;但12.76%植烟土壤适宜性属于Ⅳ级,适宜性稍差。且48.66%植烟土壤有效硼和17.34%土壤交换性镁离子含量偏低,需调整调整现有施肥方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以此为基础,将红河烟区划分为3个主要生态类型区域,并明确各生态类型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1区包括弥勒和泸西两县的15个乡镇,植烟面积2.08万hm2,属于高纬高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完全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生态2区包括弥勒、石屏、建水和开远4县共25个乡镇,植烟面积1.67万hm2,属于中纬中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能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生态3区包括建水、个旧、蒙自和屏边4县共14个乡镇,植烟面积0.66万hm2,属于低纬高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基本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3.在生态区划的基础上,通过对红河烟区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域烟叶品质特征及配方功能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 3个生态种植区域的烟叶品质特征:生态1区: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好,清甜香最突出,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优,回甜性好,有11.1%可做高端原料,42.6%用于一类原料,46.3%用于二三类原料;生态2区:烟叶化学成分总体协调性较好,清甜香突出,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较优,回甜性较好,有3.7%可做高端原料,27.8%用于一类原料,61.1%用于二三类原料;生态3区:烟叶化学成分总体协调性一般,清甜香、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与回甜性不如1区和2区烟叶,有11.1%用于一类原料,66.7%用于二三类原料,22.2%用于四五类原料。通过与云南其他典型烟区(昆明、曲靖和保山)的生态条件、烟叶品质对比分析,从烤烟种植生态特色、烟叶质量特色以及配方功能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红河州烟叶原料风格特色。种植生态特色:红河烟区属于中低海拔、大田均温较高、降雨量中等、较强日照区域,土壤养分相对协调。烟叶质量特色:糖、总氮和烟碱含量适宜,钾含量中等;香型为清香型,清甜香和干草香为主体香韵,辅以焦甜香、烘烤香;香气质细腻,香气量充足,透发性好,香气厚实绵长,吃味饱满,浓度浓,杂气有,刺激稍大。配方功能:在卷烟配方中承担强化烟气、夯实烟气底韵、增强香气浓度和透发性的作用。4.通过开展红河烟区气象因子、植烟土壤因子与烟叶品质的关系研究,揭示了红河烟区生态因素与烟叶品质之间的关系:烤烟大田期气候条件(降雨量、均温、日照时数等)是影响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主要因素,并对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影响明显,在一定气候条件下,烟叶感官评吸总分较高,且变幅较小;而土壤理化性状对烟叶化学成分有显着影响,且植烟土壤硼和镁元素的缺乏是制约红河烟叶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需针对关键因素开展优化技术研究。5.针对影响烟叶品质的关键因素,开展红河烟叶品质特征提升技术研究。红河烟区中低海拔段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较常规移栽提前10d,高海拔条件下的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与常规移栽节令相同;利用GIS技术对红河州烤烟小苗膜下移栽种植环境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和区划,结合不同海拔段最佳移栽时间,明确了红河各县(市)不同海拔段小苗膜下最适宜栽烟时段;烟区适宜的施肥方法为:有机肥料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25%~50%,硼肥基施1.50kg/hm2或者75mL/hm2兑水225kg喷施,镁肥60kg/hm2掺拌细土 150kg塘施或者15mL兑水15kg叶面喷施。
赵东杰,赵喆,毛亚博,赵铭钦,秦言敏,万应发,周国旺,张蕊[7](2017)在《高温热害气象指标对成熟期烟叶的影响评估》文中提出为探究产生高温热害烟叶的主要气象因素,明确高温热害烟叶发生程度,运用主成分回归法分析江西省抚州地区2014—2016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相关气象指标与高温热害烟叶品质的关系,建立了热害烟叶等级评估模型,并根据烟叶实际品质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产生高温热害烟叶的主要气象因素是热害期间最高温度、最大升温幅度、光合有效辐射和热害持续时间,高温热害烟叶等级评估模型分为3个等级:0.75≤热害指数(DHI)<0.97时,为1级,轻度热害;0.97≤DHI<1.13时,为2级,中度热害;DHI≥1.13时,为3级,重度热害。模型评估结果与烟叶实际质量评分呈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3,模型评估准确度较高达到83.3%。研究结果可为高温热害烟叶的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陈雨峰,王行,王晓剑,张敏坚,罗静,邱妙文[8](2017)在《不同密集烘烤工艺对高温逼熟烟叶烤后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研究不同工艺对烘烤过程中高温逼熟烟叶含碳和含氮化合物的变化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期为高温逼熟烟叶密集烘烤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广东烟区高温环境条件下成熟上部烟叶为材料,明确不同工艺对烘烤过程中烟叶含碳和含氮化合物的变化,以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密集烘烤变黄和定色阶段拉长烘烤时间和提高湿球温度,烟叶淀粉和可溶性蛋白降解量提高,还原糖和总游离氨基酸积累增加,烤后烟叶质量改善。研究认为,在南方三段式烘烤工艺变黄和定色阶段稳温时间基础上分别拉长10,14 h,并提高湿球温度0.5℃能提高高温逼熟烟叶质量。
赵东杰[9](2017)在《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江西烟区大田烟叶生育成熟期在每年的6月左右,此时江西在处在雨季,高温高湿。进入7月份后,雨量开始减少,空气干燥,干旱频发,且月平均温度在28℃左右,最高可达38℃,高温持续时间长,使烟叶出现“高温逼熟”现象。为了更好地鉴定和划分高温逼熟烟叶的等级危害,本研究以江西抚州烟区2014~2016三年的高温逼熟烟叶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农艺性状调查、气象数据收集、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和感官质量评价等方式,利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等分析方法建立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本文首先就江西省烟叶发展状况进行阐述说明,从江西烟叶实际生产情况出发,分析指出了江西烟叶成熟期出现的“高温逼熟”现象,并对其进行具体介绍,就现阶段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表述。依据已有的品质评价标准,结合专家学者意见,建立了高温逼熟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确立了高温逼熟烟叶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和高温逼熟危害的五个等级,构建了一套由气候条件(权重0.5650)、生理特性(权重0.2622)、化学成分(权重0.0553)和感官质量(权重0.1175)的一级指标共4项,二级指标共20项的高温逼熟评价指标体系。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高温逼熟烟叶气候条件指标评价体系:Ⅰ级,日最高气温(℃)≤35、日平均气温(℃)≤30、日相对湿度(%)≤50、日太阳辐射量(MJ·m-2)10.5~11.5、高温持续时间(d)≤3;Ⅱ级,日最高气温(℃)35~36、日平均气温(℃)30~31、日相对湿度(%)50~60、日太阳辐射量(MJ·m-2)10.2~10.5或11.5~11.8、高温持续时间(d)4~5;Ⅲ级,日最高气温(℃)36~37、日平均气温(℃)31~32、日相对湿度(%)60~70、日太阳辐射量(MJ·m-2)9.9~10.3或11.8~12.1、高温持续时间(d)6~7;Ⅳ级,日最高气温(℃)37~38、日平均气温(℃)32~33、日相对湿度(%)70~80、日太阳辐射量(MJ·m-2)9.5~9.9或12.1~12.5、高温持续时间(d)7~8;Ⅴ级,日最高气温(℃)38~39、日平均气温(℃)33~35、日相对湿度(%)80~90、日太阳辐射量(MJ·m-2)<9.5或>12.5、高温持续时间(d)>8。其中,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日相对湿度、日太阳辐射量、高温持续时间权重依次为 0.0477、0.0333、0.0722、0.0247、0.0103。(2)高温逼熟烟叶生理特性指标评价体系:Ⅰ级,叶绿素(mg·g-1)≥3.00、类胡萝卜素(mg·g-1)≥1.20、光合速率(μmol·m-2·s-1)>40;Ⅱ级,叶绿素(mg·g-1)2.50~3.00、类胡萝卜素(mg·g-1)1.00~1.20、光合速率(μmol·m-2·s-1)35~40;Ⅲ级,叶绿素(mg·g-1)2.00~2.50、类胡萝卜素(mg·g-1)0.80~1.00、光合速率(μmol·m-2·s-1)30~35;Ⅳ级,叶绿素(mg.g-1)1.50~2.00、类胡萝卜素(mg·g-1)0.50~0.80、光合速率(μmol·m-2·s-1)25~30;Ⅴ 级,叶绿素(mg.g-1)<1.50、类胡萝卜素(mg.g-1)<0.50、光合速率(μmol·m-2·s-1)<25。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光合速率权重依次为0.0048、0.0112、0.0436。(3)高温逼熟烟叶化学成分指标评价体系:Ⅰ级,烟碱(%)≤2.3、总氮(%)2.0~2.5、还原糖(%)25.0~27.0、钾(%)≥2.5、糖碱比9.5~10.5、氮碱比0.9~1.0、钾氯比≥5;Ⅱ 级,烟碱(%)2.3~2.9、总氮(%)1.9~2.0 或 2.5~2.6、还原糖(%)24.0~25.0 或 27.0~28.0、钾(%)2.0~2.5、糖碱比8.5~9.5或10.5~11.0、氮碱比0.8~0.9或1.0~1.1、钾氯比3.5~5;Ⅲ 级,烟碱(%)2.9~3.5、总氮(%)1.7~1.9 或 2.6~2.8、还原糖(%)23.0~24.0 或 28.0~29.0、钾(%)1.5~2.0、糖碱比7.5~8.5或11.0~11.5、氮碱比0.7~0.8或1.1~1.2、钾氯比2~3.5;Ⅳ级,烟碱(%)3.5~4.1、总氮(%)1.5~1.7或2.80~3.0、还原糖(%)20.0~23.0或29.0~30.0、钾(%)1.0~1.5、糖碱比5.0~7.5或11.5~12.5、氮碱比0.6~0.7或1.2~1.3、钾氯比1~2;Ⅴ 级,烟碱(%)>4.1、总氮(%)<1.5 或>3.0、还原糖(%)<20.0 或>30.0、钾(%)<1.0、糖碱比<5.0或>12.5、氮碱比<0.6或>1.3、钾氯比<1。其中,烟碱、总氮、还原糖、钾、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权重依次为0.0230、0.0107、0.0815、0.0056、0.0636、0.0240、0.0092。(4)高温逼熟烟叶感官质量指标评价体系:Ⅰ级,香气质≥1.50、香气量≥1.55、刺激性≥0.80、余味≥0.90、杂气≥0.45;Ⅱ级,香气质1.35~1.50、香气量1.40~1.55、刺激性0.75~0.80、余味0.80~0.90、杂气0.42~0.45;Ⅲ级,香气质1.25~1.35、香气量1.25~1.40、刺激性0.70~0.75、余味0.75~0.80、杂气0.39~0.42;Ⅳ级,香气质1.10~1.25、香气量1.10~1.25、刺激性0.60~0.70、余味0.70~0.75、杂气0.35~0.39;Ⅴ级,香气质<1.10、香气量<1.10、刺激性<0.60、余味<0.70、杂气<0.35。其中,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余味、杂气权重依次为0.1837、0.1837、0.0295、0.0690、0.0690。
靳彤[10](2017)在《不同初烤烟叶叶片和烟梗TSNAs含量及贮藏后的变化研究》文中提出为明确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部位初烤烟叶叶片和烟梗TSNAs含量及其与前体物生物碱和硝酸盐含量之间的关系,探明贮藏过程对TSNAs形成的影响。收集了我国河南、云贵、粤湘产区的30个烤烟初烤后烟叶样品,在河南洛阳设置品种试验,另将初烤叶片和烟梗进行高温贮藏和不同湿度自然贮藏,研究烟草特有亚硝胺、生物碱和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初烤烟叶叶片TSNAs含量均显着高于烟梗,且在叶片中NNN比例较高,在烟梗中则以NNK比例较高;叶片中生物碱总量较高,平均为3.235%,烟梗中为0.692%,叶片中生物碱总量约为烟梗的4.7倍;硝酸盐含量则表现为烟梗中含量远高于叶片,平均为680.25μg/g,叶片中含量平均为23.679μg/g。相关分析表明,初烤烤烟烟叶TSNAs含量与生物碱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硝酸含量相关性相对较小,表明在烟叶烘烤过程中烟叶生物碱含量对TSNAs积累的影响较大。2、不同产区烤烟叶片TSNAs含量达到极显着差异,以粤湘产区含量最高,TSNAs含量表现为粤湘产区>河南产区>云贵产区,不同产区叶片中生物碱含量也表现为相同趋势;不同品种烤烟叶片的TSNAs含量达到显着差异,生物碱含量较低的品种TSNA含量较低。3、不同部位烤烟烟叶TSNAs含量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生物碱含量表现相同趋势,硝酸盐含量则表现为相反趋势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上、中、下三个部位烟叶TSNAs含量均表现为叶片>支脉>主脉,不同部位生物碱含量叶片>支脉>主脉,主脉硝酸盐含量远高于支脉、叶片。4、成熟度影响生物碱、NO3-、NO2-水平和细胞膜的透性[1],不同成熟度的烟叶TSNAs含量表现为欠熟>尚熟>成熟>过熟。5、高温贮藏后叶片和烟梗中TSNAs含量都显着提高,叶片和烟梗TSNAs含量增加幅度有较大差异,其中烟梗TSNAs增加比例达到195.31%,叶片增加32.67%,叶片中硝酸盐含量远低于烟梗,在高温贮藏后烟梗中的硝酸盐减少量是叶片中的23倍,由此可见硝酸盐的含量对高温贮藏过程中TSNAs形成影响较大。6、一年自然贮藏中烤烟的TSNAs含量也显着增加,且增加量高于高温贮藏,叶片TSNAs含量较高温贮藏提高13.64%,烟梗较高温贮藏提高76.98%,可见烟叶的贮藏醇化期也是烟草特有亚硝胺生成的重要阶段。7、湿度试验控制试验设置4个湿度梯度分别为6.8%、10.6%、14.5%、23.1%,回归分析表明TSNAs总量与湿度呈线性关系,表现为y=-4.35x+343.87,即随着湿度的增加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不断减少,在贮藏过程中温湿度成为影响TSNAs生成的重要因素。
二、高温对烟叶品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温对烟叶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苗期高温对草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机理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温对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机理 |
1.2.2 植物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理 |
1.2.3 温室作物生长发育模型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计 |
2.2.1 人工控制实验 |
2.2.2 温室栽培实验 |
2.3 测定内容和方法 |
2.3.2 光合特性的测定 |
2.3.3 活性氧物质的测定 |
2.3.4 保护酶活性的测定 |
2.3.5 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2.3.6 果实内在品质测定 |
2.3.7 作物生长发育数据的收集 |
2.3.8 温室气象数据的获取 |
2.4 数据的处理 |
第三章 高温对温室草莓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机理 |
3.1 高温对温室草莓光合特性影响 |
3.1.1 高温对草莓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
3.1.2 高温对草莓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3.1.3 高温对草莓叶片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3.2 高温对温室草莓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3.2.1 高温对叶绿素荧光动力曲线的影响 |
3.2.2 高温对单位PSII反应中心活性(QA处在可还原态时)的影响 |
3.2.3 高温对PSII反应中心能量分配或量子产量的影响 |
3.2.4 高温对PSII反应中心综合性能的影响 |
3.3 高温对温室草莓活性氧物质的影响 |
3.4 高温对温室草莓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3.5 高温对温室草莓MDA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3.6 高温对温室草莓胁迫等级的构建 |
3.6.1 温室草莓光合生理生化指标与高温处理天数的相关性分析 |
3.6.2 温室草莓高温下光合生理生化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3.6.3 温室草莓高温胁迫等级构建 |
3.7 讨论与结论 |
3.7.1 讨论 |
3.7.2 结论 |
第四章 高温对温室草莓发育进程影响及模型模拟 |
4.1 模型的描述 |
4.1.1 生理发育时间模型 |
4.1.2 辐热积模型 |
4.1.3 有效积温模型 |
4.2 高温对温室草莓发育期的影响 |
4.3 高温下温室草莓生育期的模型模拟研究 |
4.3.1 高温下草莓各生育期的模型建立 |
4.3.2 模型的验证 |
4.5 讨论与结论 |
4.5.1 讨论 |
4.5.2 结论 |
第五章 高温对温室草莓干物质生产影响及模型模拟 |
5.1 高温对温室草莓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和模拟 |
5.1.1 高温对草莓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5.1.2 高温下草莓叶面积指数的模拟 |
5.1.3 模型的验证 |
5.2 高温对温室草莓干物质生产的影响和模拟 |
5.2.1 高温对草莓地上总干物质量的影响 |
5.2.2 高温下地上总干物质生产的模拟 |
5.2.3 模型验证 |
5.3 讨论与结论 |
5.3.1 讨论 |
5.3.2 结论 |
第六章 高温对温室草莓干物质分配的影响及模型模拟 |
6.1 高温对温室草莓地上器官干物质分配的影响和模拟 |
6.1.1 高温对草莓地上器官干物质分配指数的影响 |
6.1.2 高温下地上器官干物质分配的模拟 |
6.1.3 模型验证 |
6.2 讨论与结论 |
6.2.1 讨论 |
6.2.2 结论 |
第七章 高温对草莓果实品质影响的模糊综合评价及模型模拟 |
7.1 高温对温室草莓内在品质的影响 |
7.1.1 高温对草莓果实维生素C的影响 |
7.1.2 高温对草莓果实花青苷的影响 |
7.1.3 高温对草莓果实可溶性总糖的影响 |
7.1.4 高温对草莓果实可滴定酸的影响 |
7.2 温室草莓果实综合内在品质评价方法 |
7.2.1 建立模糊评判的矩阵 |
7.2.2 评价指标的归一化处理 |
7.2.3 评价指标的权重 |
7.2.4 综合评判结果 |
7.3 高温下草莓综合内在品质评价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7.3.1 高温下草莓综合内在品质评价模型的构建 |
7.3.2 模型验证 |
7.4 讨论与结论 |
7.4.1 讨论 |
7.4.2 结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论文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种植密度对雪茄烟膜脂过氧化特性及烟叶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田间微环境 |
1.3.2 丙二醛(MDA)含量 |
1.3.3 抗氧化酶活性 |
1.3.4 烟叶常规化学成分 |
1.3.5烟叶感官质量 |
1.3.6 烟叶经济性状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田间微环境的影响 |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雪茄烟MDA含量的影响 |
2.3 烟叶膜脂过氧化水平与田间温湿度和光照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
2.4 不同种植密度对雪茄烟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5 不同种植密度对雪茄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
2.6 不同种植密度对雪茄烟感官质量的影响 |
2.7 不同种植密度对雪茄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3)高温对烟草巨豆三烯酮前体物代谢及其基因甲基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烟叶中的巨豆三烯酮 |
1.1.1 巨豆三烯酮对烟叶的影响 |
1.1.2 巨豆三烯酮前体物类胡萝卜生物合成研究 |
1.1.3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 |
1.1.4 影响巨豆三烯酮合成积累的环境因素 |
1.2 转录组测序 |
1.2.1 转录组简介 |
1.2.2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应用 |
1.3 高温介导的甲基化研究 |
1.3.1 DNA甲基化的类型 |
1.3.2 高温与甲基化的关系 |
1.3.3 DNA甲基化检测方法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巨豆三烯酮含量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烟叶样品和气象数据来源 |
2.1.2 中性香气物质提取与检测 |
2.2 结果 |
2.2.1 不同产区烟叶香气成分比较 |
2.2.2 不同产区气象条件比较 |
2.2.3 江西烤烟巨豆三烯酮含量的区域差异 |
2.2.4 江西烤烟巨豆三烯酮含量与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高温诱导烤烟巨豆三烯酮积累及类胡萝卜素独特生物合成通路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处理 |
3.1.2 总RNA提取和c DNA合成 |
3.1.3 烟草转录组测序 |
3.1.4 转录组数据分析 |
3.1.5 鲜烟叶光合色素类化合物含量检测 |
3.1.6 烤后烟萜类靶向代谢产物检测 |
3.1.7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1.8 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不同高温胁迫下的烟草转录组文库构建 |
3.2.2 不同高温胁迫下的烟草叶片DEGs筛选 |
3.2.3 DEGs的 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 pathway分析 |
3.2.4 高温胁迫下的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积累差异 |
3.2.5 类胡萝卜素代谢基因的差异表达 |
3.2.6 烟草叶片基因定量表达分析 |
3.2.7 烟叶萜类降解物质含量变化 |
3.2.8 甲基化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
3.3 讨论 |
第四章 烟草类胡萝卜素代谢的转录组与甲基化关联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处理 |
4.1.2 WGBS测序 |
4.1.3 生物信息分析 |
4.1.4 转录组与甲基化数据整合分析 |
4.2 结果 |
4.2.1 数据质量分析 |
4.2.2 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分析 |
4.2.3 基因不同转录元件甲基化水平分析 |
4.2.4 甲基化差异区域分析 |
4.2.5 差异甲基化基因的GO功能富集和KEGG pathway富集 |
4.2.6 类胡萝卜素代谢的转录组与甲基化组综合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烤前喷施乙烯利对烘烤中高温逼熟烟叶物质变化和烤后质量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 |
2.1.1 不同处理对烟叶失水特性的影响 |
2.1.2 不同处理对叶片叶绿素降解的影响 |
2.1.3 不同处理对烟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烘烤过程中烟叶含碳化合物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对烘烤过程中烟叶含氮化合物的影响 |
2.4 不同处理对烟叶烘烤质量和等级结构的影响 |
2.5 不同处理对烟叶内在质量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不同处理对烟叶烘烤特性也具有影响 |
3.2 喷施乙烯利能够提高烤后高温逼熟烟叶的外观质量 |
3.3 喷施乙烯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高温逼熟烟叶内在品质 |
(5)秸秆覆盖接种促生菌对烤烟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覆盖栽培方式 |
1.2.1 地膜覆盖栽培 |
1.2.2 可降解地膜覆盖栽培 |
1.2.3 液态地膜覆盖栽培 |
1.2.4 秸秆覆盖栽培 |
1.3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
1.3.1 国外秸秆资源利用概况 |
1.3.2 国内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
1.4 秸秆还田方式 |
1.5 秸秆还田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
1.5.1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5.2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6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6.1 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6.2 对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1.6.3 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1.7 前期研究工作基础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9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2 纤维素降解真菌混合菌剂的制备 |
2.2.3 培养基 |
2.2.4 秸秆材料 |
2.3 田间试验设计 |
2.4 土壤样品采集 |
2.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5.1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
2.5.2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
2.5.3 土壤生物学性质的测定 |
2.5.4 烤烟农艺性状的测定 |
2.5.5 烤烟经济性状的测定 |
2.5.6 烤烟化学成分测量 |
2.6 数据处理 |
3.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覆盖方式烤烟生长 |
3.1.1 不同覆盖方式烤烟株高 |
3.1.2 不同覆盖方式烤烟茎围 |
3.1.3 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有效叶数 |
3.1.4 不同覆盖方式烤烟叶面积 |
3.1.5 不同覆盖方式烤烟发病率 |
3.2 不同覆盖方式烤烟种植土壤特性分析 |
3.2.1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2.2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2.3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
3.2.4 不同覆盖方式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
3.3 不同覆盖方式烤烟产质量状况 |
3.3.1 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3.3.2 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
4.结论与讨论 |
4.1 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不同覆盖方式对植烟土壤特性的影响 |
4.3 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
5.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烟叶质量评价方法与烤烟种植区划 |
1.1.2 我国不同烟区烟叶品质特征及分区 |
1.1.3 植烟生态环境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
1.1.4 栽培措施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
1.2 研究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2 红河烟区烟叶品质特征及产值产量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红河州烟叶品质特征 |
2.3.2 红河州烤烟产量和效益 |
2.4 讨论 |
2.5 结论 |
3 红河烟区植烟生态环境分析及区域划分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气象因子 |
3.2.2 土壤样品采集 |
3.2.3 检测方法 |
3.2.4 评价指标 |
3.2.5 数据统计 |
3.3 气象因素 |
3.3.1 年降雨量 |
3.3.2 年均温 |
3.3.3 年日照时数 |
3.4 土壤肥力 |
3.4.1 样品分布 |
3.4.2 土壤质地 |
3.4.3 土壤肥力及其评价 |
3.4.4 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 |
3.5 红河烟区的生态区划及其特征 |
3.5.1 红河烟区的生态区划 |
3.5.2 红河烟区不同生态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
3.6 讨论 |
3.7 结论 |
4 红河烟区各生态区域烟叶质量风格特征及其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 |
4.3.2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产量、质量、评吸总分及差异 |
4.3.3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风格与感官质量评价 |
4.3.4 红河生态因子与烟叶品质特征的关系 |
4.4 讨论 |
4.5 结论 |
5 红河烟叶品质特征提升技术 |
5.1 引言 |
5.2 不同海拔烤烟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研究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3 红河州烤烟小苗膜下移栽适宜性区划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红河烟叶品质提升施肥技术 |
5.4.1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技术 |
5.4.2 硼肥、镁肥合理使用技术 |
5.5 讨论 |
5.6 结论 |
6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温热害气象指标对成熟期烟叶的影响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烟叶样品采集 |
1.1.1 试验点基本信息 |
1.1.2 热害烟叶形态等级划分 |
1.1.3 高温热害烟样选取 |
1.1.4 质量评价标准烟样选取 |
1.2 气象资料 |
1.3 热害天气定义 |
1.4 气象指标选取 |
1.5 天气数据标准化 |
1.6 样品测定与评吸 |
1.7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 果 |
2.1 高温热害烟叶主要经济性状分析 |
2.2 高温热害气象指标统计分析 |
2.3 高温热害气象指标与主要经济性状相关性 |
2.4 高温热害等级评估模型建立 |
2.4.1 因子共线性诊断和KMO、Bartlett检验 |
2.4.2 4个气象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2.4.3 线性回归分析 |
2.4.4 高温热害烟叶质量评价 |
2.4.5 高温热害烟叶等级评估结果 |
2.4.6 高温热害等级评价标准检验 |
3 讨 论 |
4 结 论 |
(8)不同密集烘烤工艺对高温逼熟烟叶烤后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烘烤过程烟叶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
2.2 烘烤过程烟叶可溶性蛋白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
2.3 不同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9)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江西烟区介绍 |
1.2 高温逼熟烟叶研究进展 |
1.3 指标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
1.4 烟叶综合质量评价影响因素 |
1.4.1 气候条件 |
1.4.2 烟叶生理特性梐 |
1.4.3 烟叶化学成分 |
1.4.4 烟叶感官质量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检测方法 |
3.3 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指标因子筛选与权重确定 |
3.3.1 因子筛选原则及结果 |
3.3.2 权重确定方法 |
3.3.3 一致性检验 |
3.4 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等级研究方法 |
3.5 数据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气候条件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研究 |
4.1.1 高温热害期间日最高温趋势图分析 |
4.1.2 高温热害期间平均温度分析 |
4.1.3 高温热害期间相对湿度影响分析 |
4.1.4 高温热害期间日太阳辐射量分析 |
4.1.5 高温热害持续时间分析 |
4.1.6 田间形态等级发生率与气象条件分析 |
4.1.7 气候条件指标评价体系建立 |
4.2 生理特性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研究 |
4.2.1 不同形态等级烟叶生理特性分析 |
4.2.2 各试验点烟叶叶绿素含量比较梐 |
4.2.3 各试验点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比较梐 |
4.2.4 各试验点成熟期烟叶光合速率比较 |
4.2.5 生理特性指标评价体系建立 |
4.3 化学成分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研究 |
4.3.1 不同形态等级烟叶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影响 |
4.3.2 高温逼熟烟叶与正常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
4.3.3 高温逼熟烟叶与正常烟叶化学成分描述统计 |
4.3.4 化学成分指标评价体系建立 |
4.4 感官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研究 |
4.4.1 不同形态等级烟叶感官质量评价 |
4.4.2 各试验点烟叶香气质得分分析 |
4.4.3 各试验点烟叶香气量得分分析 |
4.4.4 各试验点烟叶刺激性得分分析 |
4.4.5 各试验点余味得分分析 |
4.4.6 各试验点杂气得分分析 |
4.4.7 梐感官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建立 |
4.5 各试验点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结果分析 |
4.5.1 形态等级指标评价结果 |
4.5.2 气候条件指标评价结果 |
4.5.3 生理特性指标评价结果 |
4.5.4 化学成分指标评价结果 |
4.5.5 感官质量指标评价结果 |
5 结论与讨论 |
5.1 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 |
5.1.1 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因子选取及权重确定 |
5.1.2 高温逼熟烟叶气候条件指标评价体系 |
5.1.3 高温逼熟烟叶生理特性指标评价体系 |
5.1.4 高温逼熟烟叶化学成分指标评价体系 |
5.1.5 高温逼熟烟叶感官质量指标评价体系 |
5.2 高温逼熟烟叶指标体系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10)不同初烤烟叶叶片和烟梗TSNAs含量及贮藏后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烤烟烟叶叶片和烟梗TSNAS的意义 |
1.1.1 研究烤烟TSNAs的意义 |
1.1.2 烤烟烟梗TSNAs的研究意义 |
1.2 TSNAS的发现和形成机理 |
1.2.1 TSNAs的发现 |
1.2.2 TSNAs的形成机理 |
1.3 TSNAS及其前体物在烟叶中的分布情况 |
1.3.1 TSNAs在烟草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含量分布 |
1.3.2 TSNAs前体物在烟叶中的分布情况 |
1.4 调制与贮藏过程中温湿度对烟叶TSNAS的影响 |
1.4.1 调制过程中温湿度等贮藏环境对烟叶TSNAs含量的影响 |
1.4.2 贮藏过程中温湿度等贮藏环境对烟叶TSNAs含量的影响 |
1.5 影响烟叶中TSNAS积累的其他因素 |
1.6 研究展望 |
2 引言 |
3 材料和方法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不同产区烤烟TSNAs比较试验 |
3.1.2 品种对比试验 |
3.1.3 高温处理试验 |
3.1.4 湿度控制试验 |
3.1.5 自然贮藏试验 |
3.2 化学成分测定方法 |
3.2.1 生物碱 |
3.2.2 硝酸盐 |
3.2.3 TSNA |
3.3 数据处理和统计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烤烟烟叶叶片和烟梗TSNAS及前体物含量的差异分析、相关分析 |
4.1.1 烤烟叶片和烟梗TSNAs及其前体物含量分析 |
4.1.2 初烤烟叶TSNAs含量与生物碱、硝酸盐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4.2 不同产区烤烟TSNAS及前体物含量差异性分析 |
4.3 不同品种间烤烟TSNAS及前体物含量差异分析 |
4.4 不同部位间烤烟叶片和烟TSNAS及前体物含量差异分析 |
4.5 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TSNAS及其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
4.6 不同贮藏条件对烤烟TSNAS及其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
4.6.1 高温贮藏对烤烟叶片和烟梗TSNAs及其前体物含量分析 |
4.6.2 高温贮藏对不同产区烤烟TSNAs及其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
4.6.3 自然贮藏对烤烟叶片和烟梗TSNAs及其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
4.6.4 自然贮藏对不同产区烤烟叶片和烟梗TSNAs及其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
4.6.5 不同湿度的贮藏试验对烤烟TSNAs及其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
4.6.6 不同湿度烟叶真空贮藏后TSNAs含量的相关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烤烟叶片烟梗、不同部位间TSNAS及前体物的差异性分析 |
5.2 不同品种、地区、成熟度烤烟对叶片和烟梗TSNAS及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
5.3 自然贮藏对烤烟叶片和烟梗TSNAS和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
5.4 贮藏环境对烤烟TSNAS及其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四、高温对烟叶品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苗期高温对草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机理及模拟研究[D]. 徐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种植密度对雪茄烟膜脂过氧化特性及烟叶质量的影响[J]. 李金奥,张思唯,刘博远,钟秋,秦艳青,邹宇航,赵铭钦. 作物杂志, 2021(03)
- [3]高温对烟草巨豆三烯酮前体物代谢及其基因甲基化的影响[D]. 刘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4]烤前喷施乙烯利对烘烤中高温逼熟烟叶物质变化和烤后质量影响[J]. 文志强,邱妙文,王行,何振峰,张敏坚. 湖北农业科学, 2019(21)
- [5]秸秆覆盖接种促生菌对烤烟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D]. 周琦雨.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6]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D]. 梁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2)
- [7]高温热害气象指标对成熟期烟叶的影响评估[J]. 赵东杰,赵喆,毛亚博,赵铭钦,秦言敏,万应发,周国旺,张蕊. 中国烟草科学, 2017(05)
- [8]不同密集烘烤工艺对高温逼熟烟叶烤后质量的影响[J]. 陈雨峰,王行,王晓剑,张敏坚,罗静,邱妙文. 天津农业科学, 2017(07)
- [9]高温逼熟烟叶指标评价体系研究[D]. 赵东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10]不同初烤烟叶叶片和烟梗TSNAs含量及贮藏后的变化研究[D]. 靳彤.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