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佛冈段AK-16A抗滑表层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王辉[1](2012)在《广东地区极端气候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的不断增加,其对我国公路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长期以来,公路工作者针对气候对公路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这些研究大多针对全国范围内气候变化对公路的影响,对区域内影响公路的气候条件的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入。本文通过对广东四个典型地区1980-2009年30年气候变化研究,详细分析了广东地区气候变化发展特点;同时通过对广东地区不同时期修建的沥青路面早期损害的调查,建立起广东地区极端气候对沥青路面影响的评价指标并提出应对措施。本文调查研究了多发性极端气候事件对华南地区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影响的现状,指出影响该地区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极端气候因素及其引起的路面病害,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总结了广东地区近30年高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发现该地区极端高温和强降水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呈增长趋势发展。结合现有国内外施工规范的高温指标在实际工程应用存在的不足,开创性地提出以连续最热3天的平均最高气温值作为广东地区沥青路面设计的高温指标,将温度序列第97个百分位的阀值作为极端高温指标,为实现华南地区沥青路面分区提供可靠依据。鉴于极端降雨变化趋势和实际工程需要,首次提出以30年日降雨量第97个百分位的阀值作为广东地区极端降雨指标和沥青路面设计的降雨指标。针对广东地区极端高温降雨频发、多发的趋势和沥青路面病害特点,提出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技术应对极端高温和降水引起的车辙和水损病害。选用在广东地区沥青路面中上面层常用的AC-13C和AC-20级配,首先通过静态模量和劈裂实验确定高模量外掺剂的最佳掺量为0.6%。分别使用车辙试验、RLWT试验和动态模量对掺加外掺剂和SBS改性沥青的上面层AC-13C级配和掺加外掺剂以及使用70#沥青的下面层AC-20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此外,在已有的试验基础上建立新的室内往外模拟试验,对AC-13C和AC-20级配的四种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来验证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可以用来应对广东地区极端气候对沥青路面所带来的挑战。
吴传海[2](2008)在《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及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重载交通已十分普遍,广东地处中国南方,常年气温较高,在高温重载作用下,沥青路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车辙就是其最典型也最有危害的破坏形式之一,同时也是目前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难于控制的问题之一。车辙的出现不仅会缩短路面使用寿命,影响行驶舒适性,而且危及到行车的安全,从而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面对广东省乃至全国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高潮,以及现实普遍存在的已建高速公路的车辙损坏问题,对重载交通下的抗车辙沥青混合料进行深入研究,防止和减少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发生,对广东乃至全国公路建设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以广东省几条具有典型车辙病害的道路沥青路面作为依托,通过现场详细的检测调查,结合室内多种高温性能试验的论证分析,从沥青混合料材料本身抗高温稳定性能的角度探讨了重载交通下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形成机理,查明了不同程度车辙病害下的沥青混合料使用性状,为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其次,应用GTM法与马歇尔法两种方法,对广东省几种常见类型沥青面层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展开了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以及其它路用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找出了两种设计方法的异同,并在综合两种设计方法优点的基础上完善了抗车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再次,基于贝雷法粗细集料的划分思想,应用GTM混合料设计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对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各材料比例因素进行了探讨,在线性回归的基础上,提出了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检验和优化准则,及合理体积参数。最后,通过采用三轴重复荷载蠕变试验、GTM旋转压实试验,以及车辙试验对不同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各试验方法的合理评价指标和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车辙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车辙病害主要产生在沥青路面的中、上面层,造成车辙病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沥青混合料施工时的油石比控制不准,矿料级配控制不严或设计不合理,以及施工时层间粘结不良、压实度不足、均匀性较差等导致路面混合料抗剪强度较低、容易被碾压密实,使得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路面混合料产生过大侧向流动和压密变形;若将沥青混和料的GTM力学设计法和传统体积设计法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设计出来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比相应的马歇尔法基本提高了一倍,而水稳定性也因空隙率的减小而有所改善;根据捣实状态下混合矿料空隙率的变化曲线回归公式,可找出各相邻粒径集料间的界限填充比例,该比例即为相邻粒径集料粒子干涉作用的分界点,据此可作为设计级配骨架密实情况检验的一个依据;仅从抗车辙的角度来看,重载交通沥青路面混合料空隙率应大于3%,而饱和度应小于72%,骨架接触度则与一般交通相当,宜保持在1.071.15之间。采用车辙动稳定度指标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时,可能夸大了改性沥青的作用,其对不同级配优劣的鉴别能力与实践事实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蠕变劲度模量指标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且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车辙预估模型经实践检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王丽娟[3](2008)在《基于室内疲劳试验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研究》文中提出公路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尤其是沥青路面在我国公路里程中占有很大比例。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由于路面反复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破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破损形态有:①裂缝,主要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反射裂缝和网裂;②变形,主要有沉陷、车辙、推挤;③表面损坏,主要有泛油、磨光;④水损坏,主要有松散、坑洞、卿浆,其中裂缝是一种主要的破坏形态。因此如何预防和延缓高等级公路病害的出现已经引起我国道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是我们通常进行的路面维修养护是在路面出现破损之后采取措施的,这比较容易识别和确定维修养护的时机,而预防性养护是在路面还处于良好的状况时采取的养护措施,这就使得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的选择面临一个艰难的问题。为了保证路面的有效使用性能,需要在深入分析路面破坏趋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及时的预防性养护。首先根据主骨料空隙填充法进行级配设计,然后根据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回弹模量试验优选级配,再利用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油石比为4.1%。通过对MTS中点小梁疲劳弯曲室内试验过程及试验数据分析,得到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衰变趋势与特点,得出应力与作用次数相关的疲劳寿命方程,并根据影响因素进行实际性能修正。通过对裂缝长度的观测验证了粘弹性理论中关于沥青混合料的疲劳破坏的结论,即混合料试件的疲劳分为三个阶段:初始破坏阶段、稳定破坏阶段、急剧破坏阶段。并以室内试验为基础,运用BISAR程序进行标准路面结构计算,得出道路的使用寿命及基于疲劳的衰变方程。在上述室内试验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养护性能指标为疲劳裂缝长度,根据经验得出养护后路面衰变曲线,结合经济学中经济评价方法:效果—费用方法,对上面提出的沥青路面疲劳寿命趋势进行最佳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研究。首先,通过养护后路面性能衰变曲线确定养护效果,性能突跃和恶化速率;其次,费用为预防性养护费和路面残值,根据7%的贴现率折现为总费用;再次,确定同一周期中的效果费用比方法,并经过增量分析最终定量确定预防性养护时机。最后简要介绍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原则,方法,对策,技术及影响预防性养护使用寿命的因素。
王辉[4](2008)在《重载高温区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文中指出车辙是沥青路面特有的一种损坏现象,是长期困扰着国内外道路工作者的世界性难题。据统计,80%以上的路面维修都与车辙相联系,而车辙问题在重载高温区沥青路面更加突出,因此,围绕重载高温区沥青路面结构和材料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重载高温区沥青路面实地调查、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1)根据对典型重载高温区沥青路面路况调查和实地典型位置的取样试件车辙试验结果,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影响沥青路面车辙形成的关键内因,首次建立了车辙深度与各结构层动稳定度的经验公式:据此,提出了重载高温区沥青路面下面层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设计标准,一般路段为800次/mm,长大纵坡和超高较大的路段,提高到1000次/mm;中面层建议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其动稳定度不小于3000次/mm。(2)采用沥青混合料专用三轴测试仪,系统地研究了级配、集料、沥青用量、空隙率和温度对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影响,首次提出了沥青混合料抗剪参数c、φ和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经验模型:(3)利用DSR、红外光谱分析、DSC分析和TG分析等手段,从微观的角度对在PG76与PG82改性沥青中分别掺聚合物纤维与木质素纤维的沥青胶浆和在AH-70重交沥青与PG76改性沥青中掺抗车辙剂的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和增强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最佳合理掺量。(4)系统对比分析PG76、PG82和在PG82中增掺不同用量的聚合物纤维SMA-13以及用PG76、AH-70和在AH-70中掺入不同用量的抗车辙剂AC-20后的高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PG82中增掺聚合物纤维SMA-13和在AH-70中掺入抗车辙剂AC-20的高温性能得到了非常明显改善;运用正交分析法分析了拌和温度、碾压温度、干拌时间和湿拌时间等因素对增掺聚合物纤维SMA-13和掺抗车辙剂AC-20的高温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合适的工艺参数。(5)运用三维有限元、时温等效关系分析了轴载、温度、纵坡和车速、超高等对路面结构各层内的最大剪应力的影响以及变化规律,分析认为超重轴载和超高温度(车速)是影响路面剪应力的主要的因素。同时运用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了考虑面层材料组合、温度和荷载等不同因素耦合(工况)条件下沥青路面结构应力状况;并借鉴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抗剪强度验算方法,采用实测材料参数对不同工况下路面结构的抗剪性能进行了验算,提出了不同因素耦合条件下的路面结构组合推荐方案和相应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设计标准建议值。(6)结合室内试验和路面结构分析的成果,提出了不同路况条件下合理的试验路路面结构与材料方案并予实施。经过1年多的跟踪检测结果表明,试验路段设计的路面结构和材料方案路面使用性能优良,路面车辙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证明试验路的路面结构组合和材料设计是成功的。这为今后类似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周振华[5](2006)在《佛山市“一环”城际快速干线路面结构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调研的基础上,着重于介绍国外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念,通过对广东省内八条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相关路况调查,结合目前省内主要沥青路面结构修筑经验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从而为佛山市“一环”城际快速干线公路路面结构设计方案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同时,依据佛山市“一环”的设计资料和交通量调查分析结果,采用我国规范和澳大利亚规范两种设计方法对拟定的沥青路面结构多种组合方案进行了厚度设计比较,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确定了佛山市“一环”城际快速干线公路的沥青路面结构的科学可靠的推荐方案。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国外永久性沥青路面修筑的实践经验证明,控制路面的损坏只发生在表面层的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念代表了当前国际上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念的发展方向;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需要一个较厚的沥青层(>20cm),厚沥青层结构是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的必要条件,同时,厚沥青层结构使用性能要比水泥稳定处治基层上的薄沥青面层结构具有优越性;合理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可以使得路面设计寿命大于40年,而无需一味地增加路面结构设计厚度;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在初期修建费很高,日常养护费较少,总费用效益比最大。2、广东地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基本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为主,同时也存在半刚性底基层+柔性基层构成的组合式沥青路面结构;厚沥青层的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较沥青层薄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运营后的维修和养护方面具有优越性。3、工程实践应用表明,对于半刚性基层和沥青面层,通过选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改性沥青和混合料类型,使得沥青路面的均匀性、平整度、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等有明显改善,从而大大提高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4、总结并提出的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理念应该是:合理设置路面各结构层的位置和层厚,充分发挥各层材料的特性,以抵抗车轮荷载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实现表面功能层的设计使用寿命,提供良好的服务质量。同时,整个结构特别是基层以下部分还应保持有足够的剩余强度,以保证路面结构有最低的修复成本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在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过程中,合理地匹配各结构层的寿命非常重要,并要保证基层与土基具有大致相同的使用寿命并应大于沥青面层的使用寿命;同时,在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应在路面结构设计中尽量延长结构性维修的周期。5、根据国内外调研、设计理念、设计资料和交通量等分析结果,在制定路面结构组合方案考虑的主要原则的基础上,初拟了佛山市“一环”城际快速干线公路的主线和辅路的多种沥青路面结构组合方案,并分别按照国内规范和澳大利亚规范进行了厚度设计,设计结果表明我国规范得到的半刚性设计层厚度均比澳大利亚规范设计结果大,表明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偏安全。6、通过对设计的多种沥青路面结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结合目前的实际应用和使用性能情况调查来看,SMA表面层施工均匀性、耐久性、高温性能、抗水损害能力、抗滑性及抗滑耐久性较抗滑表层AK-13A好,推荐佛山“一环”城际快速干线公路的主线采用SMA方案,辅路采用AK-13A方案,从而推荐了佛山“一环”城际快速干线公路的主线和辅路的土质路基和岩石路基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案,各推荐方案均能够满足40年的使用寿命要求。总之,通过对佛山市“一环”城际快速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结构方案的研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案,从而为佛山市“一环”城际快速干线公路的“大交通和重交通”的需求和路面长期使用要求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保障。
刘国锋[6](2006)在《广韶沥青路面高温车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货运量迅速增加,特别是重载车辆的增多和高压轮胎的使用,使得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高温地区沥青路面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本文对上面层、中面层和下面层进行总体研究,分析广韶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及影响因素。对广韶路面进行全面调查,得到交通量状况和路面损坏情况。通过车辙限值的提出,对路面车辙状况进行了评价。选点测量了路面各层厚度,分析层间变化情况,直观寻找车辙成因。通过对现场试件的车辙试验,获取大量试验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上、中、下面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影响程度。建立回归模型,反算出下面层(AC-25)动稳定度控制指标。对路面钻芯试件进行抽提试验,得到混合料级配。通过对级配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结构层关键筛孔施工控制指标。分析车辙形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油石比、4.75筛孔通过率、矿粉含量、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四种因素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显着程度。环境是路面车辙损坏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在路面沿线三个温度测试点埋设温度传感器,测试了高温期间路面不同深度的温度,对测量得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广韶路面温度场变化规律。
朱晓斌[7](2003)在《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佛冈段AK-16A抗滑表层施工》文中研究说明结合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佛冈段抗滑表层施工情况,介绍了该高速公路AK-16A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运输、摊铺和碾压等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重点总结了AK-16A的摊铺与压实工艺、碾压速度等施工技术,并在施工中成功地运用高温压实的施工方法,保证了路面的平整度。
二、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佛冈段AK-16A抗滑表层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佛冈段AK-16A抗滑表层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地区极端气候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广东地区极端气候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分析 |
2.1 广东地区气候因素分析 |
2.1.1 广东地区气候资料分析 |
2.2 广东地区沥青路面高温指标研究 |
2.2.1 广东地区高温气候要素的分析 |
2.2.2 极端高温指标定义 |
2.2.3 高温指标的选择 |
2.2.4 工程实例验证 |
2.3 广东地区沥青路面降水指标研究 |
2.3.1 广东地区降水要素分析 |
2.3.2 降水指标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东地区沥青路面早期损坏调查及原因分析 |
3.1 调查概况 |
3.2 交通量的调查研究 |
3.3 主线沥青路面结构 |
3.4 车辙调查 |
3.5 沥青路面车辙原因分析 |
3.5.1 路面芯样 RLWT 车辙试验分析 |
3.5.2 路面切板车辙试验分析 |
3.5.3 温度对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影响 |
3.6 车辙病害调查结论 |
3.7 沥青路面水损害调查及原因分析 |
3.7.1 开阳高速坑槽调查 |
3.7.2 京珠南佛冈段坑槽调查 |
3.7.3 坑槽成因分析总结 |
3.8 使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解决高温水稳问题 |
3.8.1 提高沥青混料模量的途径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 高模量混合料实验材料及技术指标 |
4.1.1 沥青 |
4.1.2 集料 |
4.1.3 高模量外掺剂 |
4.1.4 集料级配 |
4.2 高模量外掺剂的确定 |
4.2.1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4.2.2 外掺剂最佳掺量的确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
5.1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
5.1.1 试验评价指标 |
5.1.2 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 |
5.1.3 不同评价指标分析 |
5.1.4 高模量混合料技术指标 |
5.2 RLWT 车辙试验 |
5.2.1 RLWT 实验介绍 |
5.2.2 实验过程及影响因素 |
5.2.3 实验结果 |
5.2.4 车辙相关性对比 |
5.3 高模量混合料动态模量实验 |
5.3.1 研究背景 |
5.3.2 动态模量试验 |
5.3.3 动态模量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研究 |
6.1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方法的研究 |
6.2 我国现行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评价方法的不足 |
6.3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试验方法与方案 |
6.3.1 试验方法 |
6.3.2 水稳定性能评价指标 |
6.3.3 试验方案 |
6.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及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重载交通状况调查与分析 |
2.1 交通流量调查与分析 |
2.2 交通轴载状况调查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载交通对路面车辙的影响分析 |
3.1 重载对沥青面层结构应力影响分析 |
3.2 温度对沥青面层结构应力影响分析 |
3.3 重载、高温双重作用对沥青面层结构应力影响分析 |
3.4 重载、高温对沥青混合料抗高温性能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面车辙成因及其混合料性状分析 |
4.1 沥青混合料的变形机理及高温性能影响因素 |
4.2 路面车辙成因及其混合料性状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车辙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 |
5.1 沥青混合料各设计方法分析 |
5.2 抗车辙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 |
5.3 抗车辙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
5.4 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其它路用性能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合理组成参数研究 |
6.1 矿料级配对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影响分析 |
6.2 体积参数对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分析 |
6.3 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合理组成参数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评价及预估研究 |
7.1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方法分析 |
7.2 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评价方法研究 |
7.3 沥青路面车辙预估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主要研究结论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工作 |
1 发表的论文 |
2 主要参与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3)基于室内疲劳试验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国内外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2 国内预防性养护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沥青路面疲劳裂缝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4 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方法 |
1.3 调研结论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疲劳试验性能研究 |
2.1 原材料试验及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 |
2.2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疲劳弯曲试验分析 |
2.3 混合料疲劳性能试验与实际路用性能分析 |
2.4 疲劳试验中的裂缝 |
2.5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基于疲劳破坏的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预测 |
3.1 大粒径沥青路面疲劳开裂分析 |
3.2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方法分析 |
3.3 路面使用性能影响因素 |
3.4 基于疲劳试验的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最佳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 |
4.1 预防性养护时机指标确定 |
4.2 养护效用度量指标 |
4.3 最佳养护时机确定 |
4.4 基于疲劳破坏的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及技术 |
5.1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原则及方法 |
5.2 预防性养护措施与对策 |
5.3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新技术 |
5.4 影响预防性养护措施使用寿命的因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重载高温区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重载高温下沥青路面破坏特征与破坏机理的研究现状 |
1.2.2 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研究现状 |
1.2.3 高性能沥青混合料与沥青路面结构研究现状 |
1.3 选题背景与来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工作方法与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重载高温区沥青路面病害的调查研究 |
2.1 沥青路面结构形式现状 |
2.2 重载高温区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分析 |
2.2.1 广韶高速公路概况 |
2.2.2 重载高温区沥青路面病害调查 |
2.2.3 重载高温区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初步分析与对策 |
2.3 现场取样试件的测试 |
2.3.1 车辙试验测试 |
2.3.2 取样试件的抽提试验 |
2.4 车辙试验结果分析 |
2.4.1 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 |
2.4.2 影响因素的协方差分析 |
2.4.3 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2.4.4 车辙深度回归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载高温区沥青路面车辙破坏力学机理分析 |
3.1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3.2 路面结构计算模型和材料参数确定 |
3.3 重载高温下沥青路面结构剪应力分析 |
3.3.1 轴载对路面结构的剪应力影响分析 |
3.3.2 温度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 |
3.4 长大纵坡对沥青路面结构剪应力的影响分析 |
3.4.1 纵坡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 |
3.4.2 车速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 |
3.5 急弯超高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 |
4.1 沥青混合料抗剪试验方案 |
4.2 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 |
4.2.1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 |
4.2.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2.3 沥青混合料基本性能试验 |
4.3 沥青混合料三轴剪切试验方法 |
4.3.1 三轴试验基本原理 |
4.3.2 沥青混合料三轴剪切试验仪器 |
4.3.3 试件的制备以及参数设定 |
4.3.4 三轴剪切试验的操作 |
4.3.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4.4 沥青混合料抗剪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级配对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2 集料对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3 沥青对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4 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5 温度对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的影响 |
4.5 三轴强度指标与车辙试验指标相关性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增掺聚合物纤维SMA高温性能的研究 |
5.1 试验用原材料和配合比 |
5.1.1 原材料 |
5.1.2 掺聚酯纤维SMA—13配合比 |
5.2 纤维沥青胶浆的动态流变性能的研究 |
5.2.1 纤维沥青胶浆的制备 |
5.2.2 纤维沥青胶浆DSR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纤维沥青胶浆增强机理的微观分析 |
5.3.1 红外光谱分析 |
5.3.2 热分析 |
5.4 增掺聚酯纤维SMA-13高温性能研究 |
5.4.1 车辙试验 |
5.4.2 三轴试验 |
5.4.3 组合式车辙试验 |
5.5 影响增掺聚酯纤维SMA-13高温性能的工艺参数分析 |
5.5.1 因素、水平及正交表的选取 |
5.5.2 正交试验结果 |
5.5.3 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掺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
6.1 试验用原材料与配合比 |
6.1.1 原材料 |
6.1.2 掺抗车辙剂AC-20配合比设计 |
6.2 掺抗车辙剂沥青胶浆的动态流变性能研究 |
6.2.1 抗车辙剂沥青胶浆的制备 |
6.2.2 抗车辙剂沥青胶浆DSR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 掺抗车辙沥青胶浆的微观分析 |
6.3.1 红外光谱分析 |
6.3.2 热分析 |
6.4 掺抗车辙剂AC-20高温性能研究 |
6.4.1 车辙试验 |
6.4.2 三轴试验 |
6.4.3 组合式车辙试验 |
6.5 影响掺抗车辙剂AC-20高温性能的工艺参数分析 |
6.5.1 因素、水平及正交表的选取 |
6.5.2 正交试验结果 |
6.5.3 4.5.3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重载高温区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研究 |
7.1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分析的方案设计 |
7.2 一般路段沥青路面结构组合分析 |
7.2.1 一般路段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计算 |
7.2.2 一般路段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抗剪强度分析 |
7.2.3 一般路段沥青路面结构组合推荐方案 |
7.3 特殊路段路面结构组合计算分析 |
7.3.1 特殊路段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计算 |
7.3.2 特殊路段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抗剪性能分析 |
7.3.3 特殊路段沥青路面结构组合推荐方案 |
7.4 沥青路面高温性能设计指标与标准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试验路的铺筑与评价 |
8.1 试验路概况 |
8.1.1 一般路段试验路概况 |
8.1.2 特殊路段 |
8.2 试验路路面结构设计方案 |
8.3 试验路的施工 |
8.3.1 生产配合比设计 |
8.3.2 试验路段旧路面病害处理 |
8.3.3 AC-20施工 |
8.3.4 SMA-13施工 |
8.3.5 施工质量检测 |
8.4 试验路跟踪检测与评价 |
8.5 经济效益分析 |
8.5.1 一般路段SMA-13经济效益分析 |
8.5.2 增掺聚酯纤维SMA-13的经济效益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9.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9.3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佛山市“一环”城际快速干线路面结构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工程概况 |
1.2.1 路线走向 |
1.2.2 沿线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特征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外沥青路面结构调研与分析 |
2.1 国外沥青路面结构调研情况 |
2.1.1 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特点 |
2.1.2 永久性沥青路面性能目标 |
2.1.3 永久性沥青路面使用情况 |
2.2 国内沥青路面使用状况分析 |
2.2.1 沥青路面的水损坏 |
2.2.2 车辙、推拥等流动变形损坏 |
2.2.3 裂缝问题 |
2.3 广东省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调研情况 |
2.3.1 广佛高速公路调研情况 |
2.3.2 广深高速公路调研情况 |
2.3.3 花清高速公路调研情况 |
2.3.4 广园东快速路调研情况 |
2.3.5 惠河高速公路调研情况 |
2.3.6 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调研情况 |
2.3.7 省内部分新建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形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念 |
3.1 损伤与损伤累积概念 |
3.2 关于结构层寿命的匹配问题 |
3.3 关于设计年限的问题 |
3.4 小结 |
第四章 佛山市“一环”路面设计资料 |
4.1 地理位置与气象特征 |
4.2 沿线地质调查情况 |
4.3 路基填挖高度调查情况 |
4.4 路基施工调查情况 |
4.5 交通量调查与分析 |
4.5.1 佛山一环交通组成 |
4.5.2 珠江三角洲地区普通公路交通组成 |
4.5.3 珠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交通组成 |
4.5.4 佛山“一环”工可报告交通组成调查情况 |
4.5.5 佛山“一环”可能吸引或转移的交通 |
4.6 小结 |
第五章 佛山市“一环”路面结构设计与分析 |
5.1 按国内规范设计过程与结果 |
5.1.1 初拟路面结构 |
5.1.2 基于通行能力的标准轴载计算 |
5.1.3 结构层设计参数的确定 |
5.1.4 路面结构计算分析 |
5.1.5 路面结构设计结果 |
5.2 按澳大利亚沥青路面设计指南设计过程与结果 |
5.2.1 澳大利亚沥青路面设计流程 |
5.2.2 初拟路面结构 |
5.2.3 结构层设计参数的确定 |
5.2.4 路面设计交通参数的确定 |
5.2.5 路面结构计算与分析 |
5.2.6 路面结构设计与分析结果 |
5.3 小结 |
第六章 佛山市“一环”路面结构推荐方案 |
6.1 路面结构技术经济比较 |
6.1.1 路面结构方案费用分析 |
6.1.2 路面结构方案技术分析 |
6.2 佛山市“一环”路面结构推荐方案 |
6.2.1 主线路面结构推荐方案 |
6.2.2 辅路路面结构推荐方案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广韶沥青路面高温车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高温与重载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沥青路面车辙现状调查分析 |
2.1 工程背景 |
2.2 车辙限制的提出 |
2.3 车辙分析与评价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现场试件车辙试验与分析 |
3.1 轮辙试验的原理与方法 |
3.2 沥青混合料车辙实验方案 |
3.3 车辙实验数据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沥青混合料组成对高温稳定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级配特点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高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5.1 车辙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
5.2 高温稳定性影响因素灰关联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路面温度状况分析 |
6.1 环境对路面的影响及环境参数 |
6.2 路面温度的测试 |
6.3 观测结果及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中文详细摘要 |
四、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佛冈段AK-16A抗滑表层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地区极端气候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 王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2]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及混合料组成设计研究[D]. 吴传海. 长安大学, 2008(08)
- [3]基于室内疲劳试验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研究[D]. 王丽娟. 长沙理工大学, 2008(12)
- [4]重载高温区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D]. 王辉. 中南大学, 2008(12)
- [5]佛山市“一环”城际快速干线路面结构方案研究[D]. 周振华. 中南大学, 2006(06)
- [6]广韶沥青路面高温车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刘国锋. 长沙理工大学, 2006(01)
- [7]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佛冈段AK-16A抗滑表层施工[J]. 朱晓斌. 广东公路交通,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