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在鞍钢1700热轧线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马昆[1](2019)在《连铸产品缺陷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文中研究说明市场经济的日臻成熟以及生产工艺的不断提升使得客户对于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铸坯缺陷而导致的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质量纠纷层出不穷,严重危害到企业的信誉,并由此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当前,市场竞争益发激烈,要想满足市场及客户对连铸产品的需求,就必须提高铸坯的质量,进而打破企业经营困境,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为此,本文着重分析导致连铸产品缺陷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
高菊,韩鹏龙,高春群,马艳杰,马立兴[2](2016)在《连铸连轧产品缺陷分析及控制措施》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某钢厂1700线生产初期,产品出现边部裂纹、卷形、边部隆起、氧化铁皮压入等缺陷问题,分析了这些质量缺陷的主要形貌特征及产生的原因。通过对连铸机的结晶器锥度,工作辊间距,层流冷却侧喷及卷曲侧导板机,除鳞系统等设备的调整、优化和改造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品质量、轧制合格率和成材率,对产品质量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李凡[3](2016)在《鞍钢热轧1700钢卷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全球钢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逐渐意识到,ERP/MES/PCS三层结构是集成制造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高节奏的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背景下,作为MES系统核心的钢卷库物流管理系统,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鞍钢1700连铸连轧生产线为背景,对连铸连轧工艺和现有的钢卷库管理作了充分研究,分析了现有的钢卷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库存优化管理方法运用到项目中。热轧钢卷库物流管理系统主要的作用是负责对钢卷库内各设备的跟踪、钢卷信息的跟踪以及钢卷库位的管理。钢卷库计算机(CYC)一方面需要与上位机ERP系统进行通信,接收各工序的排产计划,与此同时将钢卷库入库的实际情况传送给上一个工序岗位的计算机;另一方面,CYC需要和PLC系统、行车定位系统以过程机系统进行通信,以此来进行各种数据的传递和收集,并实现信息上的连贯性。在系统地分析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利用迭代的程序开发方式设计开发了软件系统:热轧钢卷库物流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使钢卷库生产物流作业合理化,提高整个钢卷库生产自动化管理水平。最后,作为重点,本文以热轧带钢的实际生产情况为背景,建立了考虑产品名称、规格、重量、钢级及优先级别等各种约束的库存匹配模型,并针对提出的库存匹配模型,设计和开发了基于贪婪算法和遗传算法结合策略的热轧带钢库存匹配模型求解算法。基于实际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和算法是行之有效的。
陶睿冰[4](2015)在《鞍钢1700热轧活套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活套作为热轧带钢产品生产中必备的工艺设备之一,其装备的优劣、技术的高低及控制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热轧带钢生产线在线生产的稳定性以及热轧带钢产品品质质量。随着对带钢热连轧产品品质要求、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对热轧带钢活套工艺设备的性能指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进而对活套控制的响应速度及精度都有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产品的宽度、厚度和板型的控制指标,活套的稳定控制就成为热连轧生产的关键环节,所以,研究活套控制系统对整个热连轧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以鞍钢1700mm热轧带钢厂精轧机组主传动及活套大型改造项目工程为背景。改造前精轧主传动、活套由直流电机驱动并由模拟系统控制,旧设备满足不了生产要求。在轧制薄材3.00mm以下或升速轧制时主电动机的能力明显不足,而活套响应速度有待于提升以满足薄材及高速轧制需要。直流电机重大事故率较高、维护困难、能耗大。而旧的模拟控制系统控制板有的生产厂家已不生产、定不到备件、对生产产生严重影响。改造后,老的电动活套及L0级模拟电控系统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液压活套及全新的数字控制系统。本文意在研究改造后液压活套驱动及控制系统结构,从活套控制原理到活套控制系统设计的选型、硬件组态、再到活套控制系统控制方式等进行研究。剖析了活套位置、速度、转矩、张力控制策略及算法,并阐述了活套对轧机速度补偿的重要性及补偿计算方法,以及对活套接近控制的原理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对蝶形曲线的变换对其控制方法进行改进,从而弥补了传统力矩控制的不足之处。上述论证及阐述为本次改造工程以及与之情况相近的改造实践工程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经过本次改造,活套控制系统在精度和响应速度上都得到了提高,并降低了能耗。在保证稳定生产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了工厂经济效益。
韩日东[5](2015)在《鞍钢1700mm热轧智能排产专家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个具有大量的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模仿人类专家解决特定问题时的推理过程,近年来专家系统技术逐渐成熟,广泛应用在工程、科学、医药、军事、商业等方面,而且成果相当丰硕。鞍钢集团目前的五条热轧产线均有比较完整的MES系统,承接ERP下发的日计划,编制轧机作业计划并下发到过程控制系统,但缺少轧制单元计划的编制环节,热轧智能排产专家系统的目标就是最优化地实现热轧工序的单元计划编制,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可实现换辊周期内轧制重量的最大化。本文以鞍钢1700mm热轧产线为基础进行理论和系统设计,同时兼顾考虑了所有热轧带钢生产管理的通用性问题。本文作者设计并组织实施了现有的鞍钢1700mm热轧MES系统,系统中热轧作业计划的编制是以人机交互方式为主,由于不同调度人员的水平差异和同一调度人员的状态差异,会造成相同生产条件下的产量和质量差异很大的情况,这是人工调度中经常遇到的随机性问题和水平波动问题。作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绩数据进行分析和样本设计,建立了热轧1700mm热轧智能排产专家系统,并与原有信息系统有效结合在一起,逐渐将轧制单元计划模型化。本文将单元计划的总轧制重量作为背包的最大容量,利用专家系统的知识库求出初始解,通过专家系统的规则库对过程解进行惩罚判定,生产完的计划作为专家系统的样本再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专家系统进行训练,以提高专家系统的运行效果。多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专家系统提供的热轧单元计划序列,符合度达到85%以上,在大幅度减轻调度人员工作强度的基础上,有效地避免了随机性问题和水平波动问题。
刘宇[6](2015)在《鞍钢1580热轧生产线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生产计划管理是制造执行系统(ME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鞍钢1580热轧生产线MES系统为背景,阐述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实现的全过程。生产计划管理系统是热轧MES系统的核心组成部份,主要负责热轧生产计划的编制、执行和跟踪。同时,与公司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生产线L2级过程控制系统进行数据通讯,传递和收集各种生产数据,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在本文中,对热轧生产计划的编制工艺要求和实现过程进行深入地研究,完成了热轧生产计划编制的建模及求解策略,并编程实现。该模型在满足热轧计划各种轧制规程约束的前提下,降低轧制过程中宽度、厚度、和硬度跳变引起的惩罚值,保证产能的最大化。现场运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系统采用了结构化的软件开发方法,开发过程中广泛采用客户的意见,使软件充分满足1580生产线的生产实际。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整个系统采用C/S结构,同时发挥出ORACLE数据库的优势,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经过长时间的现场使用验证,系统已被证明是可行可靠的,并完全能够保障实际生产的要求。系统实际运行后,发挥出生产计划管理的重要功能,牢固地将轧线二级过程控制系统、ERP管理系统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一流的工艺技术。该系统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对加速鞍钢集团的信息化进程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王国栋[7](2014)在《我国热轧板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趋势——纪念《轧钢》杂志创刊30周年》文中指出回顾了30年来我国热轧板带轧制技术的发展,经过热轧板带技术、装备的引进与消化吸收,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产品创新,以及工艺-装备-产品-服务一体化的自主创新,我国热轧板带技术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完成了工业化过程。在步入后工业化的过程中,我国热轧板带行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生态化的板带轧制技术体系,解决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实现轧制过程的减量化、低碳化、数字化,促进我国热轧板带行业和谐、平衡、可持续发展。
涂川,邵毅,那杰夫[8](2012)在《鞍钢1700热轧生产线技术改造浅析》文中提出为解决鞍钢1700工艺设备老化落后等问题,2011年对生产线部分设备进行了技术升级改造。本文介绍了本次技术改造的具体方案及开发应用的新技术。
赵树中,陆凤慧,范文斌[9](2012)在《承钢1780热卷箱的功能及应用浅析》文中提出介绍了热卷箱的设备组成、运行方式和操作过程;采用热卷箱后轧线缩短,带坯温降减小,温差均匀,改善除鳞效果,从而提高精轧机组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产品的实物质量和成材率,降低能耗等。但是,热卷箱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及注意事项。
翁宇庆,康永林[10](2010)在《中国轧钢近年来的技术进步》文中指出简要总结介绍了国内近年来轧钢技术进步的情况,其中包括:热轧宽带钢、宽厚板、大型冷连轧、三辊连轧管机组生产线的技术集成与开发,以及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等轧钢装备现代化的发展;半无头轧制、薄规格轧制、100 m长尺钢轨轧制,新一代控制冷却技术等轧钢工艺技术的进步;轧制过程组织性能控制研究与应用,高性能高强度带钢、中厚板、冷轧带钢、长材及管材等生产技术与品种开发;钢坯无氧化、少氧化加热装备和技术等轧钢生产中的节能减排与绿色化技术开发。
二、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在鞍钢1700热轧线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在鞍钢1700热轧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连铸产品缺陷的原因分析及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边部裂纹缺陷分析 |
2 连铸坯中心缺陷 |
3 连铸坯皮下气泡缺陷分析 |
4 板坯的非金属夹杂 |
5 结语 |
(2)连铸连轧产品缺陷分析及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边部裂纹缺陷分析 |
1.1 边部裂纹产生原因 |
1.2 边部裂纹控制措施 |
1) 窄面调宽机构整改 |
2) 锁紧机构的优化 |
2 卷形缺陷分析 |
2.1 巻形缺陷产生原因 |
2.2 巻形缺陷控制措施 |
3 冷轧带钢边部隆起缺陷分析 |
3.1 边部隆起缺陷产生原因 |
3.2 边部隆起缺陷控制措施 |
4 氧化铁皮压入分析 |
4.1 氧化铁皮压入产生原因 |
4.2 氧化铁皮压入控制措施 |
5 结论 |
(3)鞍钢热轧1700钢卷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库存匹配问题 |
1.1.1 现代生产库存管理方法 |
1.1.2 钢铁企业生产管理中库存匹配 |
1.2 鞍钢1700生产线简述 |
1.2.1 生产线的设备介绍 |
1.2.2 现场物流简介 |
1.2.3 轧钢工艺过程 |
1.2.4 目前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意义极其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统架构和实现 |
2.1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 |
2.1.1 客户机/服务器(C/S)系统 |
2.1.2 浏览器/服务器(B/S)系统 |
2.1.3 软件体系结构的选取 |
2.2 系统软硬件及网络配置 |
2.2.1 系统硬件配置 |
2.2.2 系统运行环境、开发环境 |
2.2.3 系统网络配置 |
2.3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2.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
2.3.2 关系数据库 |
2.3.3 数据库访问技术 |
2.3.4 数据库表设计 |
2.4 小结 |
第3章 库存匹配模型与算法研究 |
3.1 实际问题抽象处理 |
3.1.1 基本假设 |
3.1.2 问题描述 |
3.2 模型的建立 |
3.2.1 符号定义 |
3.2.2 数学模型 |
3.3 混合算法求解 |
3.3.1 贪婪算法在库存匹配问题中的应用 |
3.3.2 遗传算法在库存匹配问题中的应用 |
3.4 数值计算及评价 |
3.5 小结 |
第4章 软件详细设计及实现 |
4.1 物料入库管理模块 |
4.1.1 程序流程图 |
4.1.2 界面设计 |
4.1.3 实现功能 |
4.2 分卷管理模块 |
4.2.1 程序流程图 |
4.2.2 界面设计 |
4.2.3 实现功能 |
4.3 包装管理模块 |
4.3.1 程序流程图 |
4.3.2 界面设计 |
4.3.3 实现功能 |
4.4 发货管理模块 |
4.4.1 程序流程图 |
4.4.2 界面设计 |
4.4.3 实现功能 |
4.5 吊车定位管理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研究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鞍钢1700热轧活套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活套类型 |
1.3 活套控制主要目的 |
1.4 活套控制研究现状 |
1.4.1 最优多变量控制 |
1.4.2 ILQ逆线性二次型控制 |
1.4.3 模糊控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热轧工艺及设备 |
2.1 热轧生产工艺 |
2.2 改造前活套设备及L0级系统 |
2.3 轧线计算机系统配置 |
2.3.1 基础自动化控制设备介绍 |
2.3.2 基础自动化控制功能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液压活套装置及控制系统组态 |
3.1 改造后液压活套设备 |
3.2 改造后控制系统选型与组态 |
3.2.1 液压活套0级硬件系统组态设计 |
3.2.2 SIEMENS TDC UR5213机架配置 |
3.2.3 SIEMENS TDC UR5213板卡组态配置 |
3.3 活套控制监控系统的设计 |
3.4 活套控制系统L0级与L1级和L2级通讯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活套L1级控制策略 |
4.1 活套起套跟踪算法及控制 |
4.2 机架空过活套控制 |
4.3 活套预落套跟踪算法及控制 |
4.4 活套落套的跟踪算法及控制 |
4.5 模拟轧制及检修时的活套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活套L0级控制策略 |
5.1 活套的标定 |
5.2 活套位置控制 |
5.3 活套速度控制 |
5.4 活套力矩控制 |
5.5 活套套量控制 |
5.6 活套对轧机速度的补偿 |
5.7 活套张力计算 |
5.8 接近控制器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鞍钢1700mm热轧智能排产专家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生产调度及智能排产 |
1.3 专家系统及其在智能排产上的应用 |
1.3.1 专家系统发展历程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热轧生产调度及智能排产 |
2.1 钢铁企业生产特点 |
2.2 热轧带钢生产工艺简介 |
2.2.1 常规热轧产线生产工艺 |
2.2.2 鞍钢1700mm热轧工艺简介 |
2.2.3 鞍钢1700mm产线生产调度管理模式 |
2.3 热轧生产调度问题解析 |
2.4 目前热轧计划的几种编制模式 |
2.5 鞍钢热轧生产调度智能排产策略 |
2.5.1 现状分析 |
2.5.2 存在问题 |
2.5.3 解决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轧智能排产专家系统设计 |
3.1 系统架构设计 |
3.1.1 系统整体架构 |
3.1.2 系统网络拓扑图 |
3.1.3 系统功能分配 |
3.2 专家系统知识库设计 |
3.3 专家系统规则库设计 |
3.4 专家系统的输入层设计 |
3.4.1 日计划接收及板坯设计 |
3.4.2 背包问题 |
3.4.3 轧制公里数的计算 |
3.4.4 输入的其他约束条件 |
3.5 专家系统的处理层设计 |
3.5.1 初始解的生成 |
3.5.2 解的惩罚判定规则及罚值计算 |
3.5.3 过程解的变异 |
3.5.4 最优解的输出 |
3.6 专家系统的输出层设计 |
3.6.1 热轧作业计划的生成及发布 |
3.6.2 板坯装炉过程的自动匹配计划 |
3.6.3 生产异常情况处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实现及运行效果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训练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样本制作 |
4.1.3 样本训练 |
4.2 系统实现过程和主要功能界面 |
4.2.1 专家系统主操作界面 |
4.2.2 专家系统条件输入画面 |
4.2.3 炉区板坯时刻表跟踪画面 |
4.3 系统运行效果及效益分析 |
4.3.1 系统运行效果比较 |
4.3.2 经济及管理效益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鞍钢1580热轧生产线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
1.3 热轧带钢生产工艺技术及其发展 |
1.3.1 热轧带钢的生产工艺流程 |
1.3.2 热轧带钢连铸连轧生产工艺技术及发展 |
1.4 热轧带钢生产计划问题的研究现状 |
1.4.1 热轧生产计划概述 |
1.4.2 国内外生产计划管理现状和管理信息化发展 |
1.4.3 热轧生产计划编制的研究方法 |
1.5 课题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鞍钢1580热轧带钢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计划管理简介 |
2.1 1580热轧线计算机分级体系 |
2.2 1580热轧线生产工艺简介 |
2.3 1580热轧线物流管理简介 |
2.4 1580 热轧线生产计划管理 |
2.4.1 1580热轧线生产计划数据流 |
2.4.2 1580热轧线生产计划的编制依据 |
2.4.3 1580热轧线生产计划的工艺约束 |
2.4.4 1580热轧生产计划的编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轧生产计划编制优化模型和算法设计 |
3.1 热轧生产计划编制优化模型 |
3.1.1 建模思想 |
3.1.2 模型描述 |
3.2 单亲遗传算法 |
3.3 求解轧制计划模型的算法 |
3.3.1 抗体编码方式 |
3.3.2 抗体记忆细胞群 |
3.3.3 新抗体生成 |
3.3.4 群体更新 |
3.3.5 基于单亲遗传算子的VRP问题求解步骤 |
3.4 优化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鞍钢1580热轧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架构与实现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2 系统硬件设计 |
4.2.1 核心部分 |
4.2.2 网络设计 |
4.3 通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3.1 SOCKET原理与实现 |
4.3.2 通讯中间件WebSphere MQ的架构及实现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设计原则 |
4.4.2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
4.4.3 数据库构建 |
4.4.4 数据库表清单 |
4.5 前后台程序设计 |
4.5.1 前台程序设计 |
4.5.2 后台程序设计 |
4.5.3 系统软件配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鞍钢1580热轧生产计划管理系统软件详细设计 |
5.1 要料计划管理 |
5.2 日计划管理 |
5.3 板坯管理 |
5.4 生产计划管理 |
5.4.1 生产计划编制 |
5.4.2 生产计划优化 |
5.4.3 生产计划放行 |
5.4.4 板坯装载 |
5.4.5 生产计划炉内改规格 |
5.4.6 生产计划撤销 |
5.4.7 生产计划跟踪 |
5.5 数据查询功能 |
5.6 报警管理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鞍钢1700热轧生产线技术改造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改造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改造的内容与具体方案 |
3.1 轧精机组轧机本体技术升级改造 |
1) 轧机工作辊横移装置 (弯窜辊) 系统改造 |
2) 增加AGC系统改造 |
3) 增加工艺润滑油技术 |
3.2 精轧机组主传动系统改造 |
3.2 本次改造方案有以下特点 |
3.3 飞剪改造 |
3.4 精轧带钢冷却系统改造 |
4 结语 |
(10)中国轧钢近年来的技术进步(论文提纲范文)
1 轧钢装备现代化的发展 |
1.1 现代化热轧宽带钢轧制生产线的开发 |
1.2 先进宽厚板轧制生产线的技术集成 |
1.3 大型冷连轧生产线的集成开发 |
1.4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发展 |
1.5 三辊连轧管机组生产线技术开发 |
2 轧钢工艺技术的进步 |
2.1 半无头轧制、超薄规格轧制技术 |
2.2 100 m长尺钢轨轧制及在线热处理生产线技术 |
2.3 新一代控制冷却技术 |
2.4 轧制数学模型优化及板形控制技术 |
3 高性能钢材组织性能控制与品种开发 |
3.1 轧制过程组织性能控制研究及应用 |
1) 细晶和超细晶钢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
2) 钢在形变、相变中的析出行为研究与控制。 |
3.2 2250热连轧生产高级别管线钢的技术开发 |
3.3 高性能高强度中厚板品种开发 |
1) 新型桥梁用钢的开发及应用。 |
2) 高强韧低碳贝氏体非调质钢开发。 |
3) 大厚度大单重优质特厚钢板技术开发。 |
①Q390~Q460厚板的主要技术指标特点: |
②特厚板生产工艺技术的主要特点: |
③舞钢生产特厚板的主要装备及产品特点 (见图6和表9) 。 |
4) 高强、超高强船体及海洋工程结构用钢系列产品开发。 |
3.4 高性能冷轧带钢技术与品种开发 |
1) 取向硅钢制造技术与品种开发。 |
①武钢取向硅钢制造技术与品种开发。 |
②宝钢取向硅钢制造技术与品种开发。 |
2) 冷轧高品质汽车板技术进步。 |
①持续开发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冷轧软钢系列产品。 |
②使用性能不断丰富的高强钢研发: |
③低碳低硅无铝 (低铝) TRIP钢: |
3.5 铁路货车用T4003不锈钢及双相不锈钢产品开发 |
1) 材料设计开发: |
2) 高质量高效化生产技术开发: |
3) 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
3.6 高性能长材及管材生产技术与产品开发 |
1) 中低速磁浮列车轨道用F型钢生产技术及产品开发。 |
2) 大型热轧H型钢生产技术及产品开发。 |
3) 系列油井管生产技术及产品开发。 |
4 轧钢生产中的节能减排技术 |
4.1 煤气双蓄热步进梁式钢坯加热技术 |
1) 加热炉的主要技术特点。 |
①炉体砌筑: |
②蓄热燃烧系统: |
③热工仪表自动化控制: |
2) 应用效果。 |
①加热能力: |
②加热温度: |
③节能效果: |
4.2 钢坯无氧化、少氧化加热装备和技术 |
5 结语 |
四、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在鞍钢1700热轧线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连铸产品缺陷的原因分析及改进[J]. 马昆. 中国金属通报, 2019(07)
- [2]连铸连轧产品缺陷分析及控制措施[J]. 高菊,韩鹏龙,高春群,马艳杰,马立兴. 钢铁钒钛, 2016(01)
- [3]鞍钢热轧1700钢卷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凡. 东北大学, 2016(06)
- [4]鞍钢1700热轧活套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D]. 陶睿冰. 东北大学, 2015(06)
- [5]鞍钢1700mm热轧智能排产专家系统研究与实现[D]. 韩日东. 东北大学, 2015(06)
- [6]鞍钢1580热轧生产线生产计划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刘宇. 东北大学, 2015(06)
- [7]我国热轧板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趋势——纪念《轧钢》杂志创刊30周年[J]. 王国栋. 轧钢, 2014(04)
- [8]鞍钢1700热轧生产线技术改造浅析[J]. 涂川,邵毅,那杰夫. 冶金设备, 2012(S2)
- [9]承钢1780热卷箱的功能及应用浅析[A]. 赵树中,陆凤慧,范文斌. 2012年河北省轧钢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 2012
- [10]中国轧钢近年来的技术进步[J]. 翁宇庆,康永林. 钢铁,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