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朗吉努斯的美学理论对现代文学文体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吴昊[1](2020)在《《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流变研究》文中指出《人民文学》作为由全国文协创办的文学期刊,被文艺界称为“国刊”,不管是1980年代的“纪实小说”,还是2010年提倡的“非虚构”,都在《人民文学》的推广下成为文坛热点。文学期刊为研究一个时期的文学现象提供了新的材料,从“纪实”到“非虚构”的演变,可在《人民文学》中寻到发展轨迹。本论文将《人民文学》设置的非虚构性写作栏目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借助《人民文学》自1985年命名“纪实小说”至2010年创设“非虚构”到如今这三十年的栏目流变。沿着“纪实小说——纪实文学——神州纵横——现场——非虚构”栏目设立的时间顺序,寻找栏目内在的文学联系和嬗变轨迹,进而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流变动因,从而全面勾勒出从“纪实”到“非虚构”流变的立体图景。对“非虚构”进行理论研究和文本解读,并从民族心理、现实生活层面探究“非虚构”对文学精神的继承和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宏观角度分析《人民文学》的“纪实小说”、“纪实文学”、“神州纵横”、“现场”和“非虚构”栏目,意在总结栏目特征,梳理大致的嬗变脉络,寻找各栏目之间的细微差异。第二章从《人民文学》的“国刊”地位入手,从文学的社会功能这一角度出发,解读外部世界对非虚构栏目产生的推动力。分析主流意识形态、编辑的办刊理念、读者需求以及作者写作志趣对“非虚构”发展的帮扶。第三章以非虚构文学作品对“人”和“史”的解读为核心,从文本内涵层面挖掘从“纪实”到“非虚构”的文学精神内部嬗变轨迹。第四章在审美层面拓展嬗变的价值,结合上文分析出的时代、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外部因素和文学自身不断发展的动因,寻找这种流变背后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品格,并且在结语中指出非虚构写作的局限性。非虚构文学对建立文学与现实的联系有着积极作用,为作家对“人”和“史”的表达提供新的思考路径。探究《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的流变,对非虚构文学的理论建设可以起到微小的补充作用。
范小娟[2](2019)在《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指出在西方文论界,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具有重要地位,其理论在中国“旅行”的30年间,国内的译介呈现了由隐到显的动态过程。从最初被“遮蔽”到经典地位的确立,多个维度的考评都映证了其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国内对布鲁姆的身份归属问题存在多重阐释。本文并不试图将其划入某一特定学派,而主张将其理论界定为修正主义批评理论。本文从布鲁姆理论在中国文论界影响最大的三个观点,即他的大文学观、误读理论和经典观入手,考察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布鲁姆文学观是一种大文学观,其在国内遭遇困境,但仍有少数学者予以关注;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误读理论在国内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同,产生了变异的诸种形式,形成“中国化”的误读理论;以审美和精英主义为立场的经典观在国内形成了顺向阐释与逆向思考的双向并行,实现了中国文论的扩充,并对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延伸性影响。以上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境遇源于深层次的文化动因。一方面,这是接受者根据中国本土语境的需要进行选择的结果。完全不同的文化宗教环境使学界回避或排斥布鲁姆以宗教、理论、文学的同质互渗为基础的大文学观,而误读理论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契合、经典观背后的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相通则是促成两者经久不衰的深层动因。另外,接受主体的“前理解”与“期待视野”也主导着接受的程度。误读理论、经典观与国内学者“前理解”中传统文论与批评的积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沟通,理论的相通或趋同促成了视域的融合。而大文学观的跨学科性与其中渗透的宗教背景远远超越了学界的“期待视野”,大文学观的“受阻”势所必然。统观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可以检视整个西方文论接受中的“得”与“失”。从根本上说,对布鲁姆的接受是以建设中国文论为宗旨的,这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阶段和诉求相关。在这一语境下,国内接受布鲁姆的全过程都显现了本土意识的在场:接受中的多元化阐释是对文本“召唤结构”的填补,也是对布鲁姆“本土化”的建构,体现了接受者与文本积极的交互作用。因此,现有的大部分接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布鲁姆在中国的接受仍然存在着某种错位。表现为研究趋于定型化简单化、普遍主义倾向、现实针对性的缺乏等。针对诸种错位,应当通过强化批判意识、西方文论的“还原与语境化”等现实策略实现理论的修正与重构,引导接受者以理性平等的姿态、以对话沟通为目的进行接受和研究,形成良性并有益于中国文论的接受活动。
张学文[3](2019)在《索绪尔对二十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人。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开创的结构语言学,不仅对现代语言学的建立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而且为现代符号学的创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索绪尔是西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语言学转向”的理论先声,对二十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兴起与发展影响深远。本文着力从索绪尔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剖析这一影响所生成的现代西方形式美学发展的深层机理和内在特征。为此,本文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本论题的研究概况及意义。第一章对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进行了深入全面的阐述。该章首先通过将索绪尔置于语言学的发展史中,凸显了索绪尔对传统语言学的超越。接着,分点论述了索绪尔语言学研究的根本旨趣,以及其对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符号的构成、语言符号的性质、语言系统的两大关系以及符号的二重性等问题的阐发。此外,还探讨了同类西方美学史着作所关注不够的《教程》中索绪尔对历时语言学以及地理语言学的论述,并归纳了索绪尔语言学的理论特色及个性。此后,本文便进入了索绪尔之于二十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影响问题的探讨,共包含以下几章:第二章:索绪尔对文学审美性研究的影响。俄国形式主义所提出的“文学性”概念集中蕴含了这一时期文学审美性研究的理论精华。索绪尔语言学对于文学性而言,虽然不具有发生学意义,但却是“文学性”这一概念生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没有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滋养,诗学与语言学的联姻、文学性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方案,都不可能发生。第三章: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的文学史论研究的影响。索绪尔语言学中对共时与历时的关系的阐述,使西方形式美学的文学史论研究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在系统观的加入下,文学史的发展呈现为文学审美范式的演进,而文学审美范式演进的实质是形式间的互渗与裂变,它的动力是文学语言、文学形式的“陌生化”。第四章: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作品结构论的影响。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明确地区分了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这为现代形式美学向内转起到了推动作用。韦勒克(RenéWellek,1903-1995)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这一对概念移植到了文学理论当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他的作品结构理论。第五章: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艺术本体论研究的影响。在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的符号形式哲学中,美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扇面。作为一名新康德主义者,卡西尔吸收了索绪尔语言学,开辟了康德人类学未曾关注的语言符号维度,对康德美学进行了拓展和丰富,并对形式美学的艺术本体论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第六章:索绪尔对形式美学审美愉悦价值研究的影响。伴随着二十世纪人类生存境况以及艺术现实的转变,艺术带给人的是一种乌托邦式的解放感,审美愉悦在形式美学中具有了不同的内涵和价值。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的符号学美学鲜明地体现了这样一种突变,而他的符号学美学的建构,正是以索绪尔的语言学为方法论基础的。索绪尔所开创的结构形式美学在现代西方形式美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理论的独特性在于它浓厚的语言论色彩;其局限性在于过于强调语言系统的封闭性,而忽视了语言的开放性和交际性,未能贯通语言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教程》中译本的出版,对我国新时期美学起到了一定的“语言启蒙”的作用,推动了我国美学和文论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西方结构形式美学的理论历程对我国当代文艺美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亚光[4](2019)在《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汉译中背离现象研究》文中提出西方文论汉译中的“背离现象”指的是在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的“言非所是”的状况,背离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总体性背离、逻辑背离和语义背离。背离现象的存在会导致理论认识上的分歧,也会导致实践应用上的失误。在西方文论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对文学理论的话语形态和文体特点有准确的认识,自觉克服导致背离的原因,最大限度地缩小背离的幅度,减少背离的频度。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学理论的话语特点,说明了文学理论翻译常用的方法、梳理了关于文学理论文本翻译标准的讨论,进一步分析了文学理论翻译的特点。西方文论是一种理论话语,有明确的观点和清晰的逻辑,但是文学理论文本没有固定的体裁,除了理论阐述以外,诗歌、书信、对话都可能成为文学理论的载体。文学理论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科学技术文献翻译。文学是虚构的,以故事讲述和情感共鸣为特征;科学技术文献是纯粹的客观描述;而文学理论兼有文学作品的灵性、抽象性和科技文献的严谨性、逻辑性。因此,作为一种论说话语,文学理论话语兼具人文性和学术性。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文学理论传统的翻译方法包括:“格义”“达旨”、“直译”“意译”和“归化”“异化”。在翻译标准方面,理想的译文应该做到语义忠实、思想契合、表达流畅、风格一致。文学理论话语翻译具有学术性、语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其次,具体梳理了背离的类型和原因。西方文论翻译中的背离,主要指语义内涵背离、思想内涵背离、文化内涵背离和表达风格背离。具体表现为原文语义的增删、变异,以及风格的改变等等。此外,复译的理论文本也可能存在背离现象,西方文论作品复译的需要来自于接受语境的时代性变化及接受状况的变化,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时代问题求解。这直接关系到原文要点在翻译中的理解,因此也直接关系到如何翻译。尽管复译相对容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论文本复译能完全避免背离现象。文学理论文本与其他类型文本相比,语义和风格的个性化特点更突出,思想文化内涵更深刻。西方文论翻译中背离现象的产生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指言说语境不同,包括语言符号系统差异,文论语境差异和文化语境差异等等。汉语是象形文字,字就是画,能直接表意;西方语言多为拼音文字,不仅文字构形不同,而且语言逻辑关系也有差异。语言的言说语境包括历史语境、空间语境、文化语境和文论语境;一切观念的产生、转述和接受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当语境改变的时候,观念该如何理解、如何再现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主观方面讲,译者的语言能力、理论水平、工作态度等原因也会导致对理论文本理解不到位或者表达不充分,主体性应对策略要求译者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提高自身素养,提升译文质量。某些情况下,背离是译者遇到无法跨越的语言障碍时,不得已采取的一种权宜策略,这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这种背离也是一种抵达。再次,面对背离现象,提出西方文论翻译中的应对策略。西方文论汉译就是西方文学理论“中国化”的一个过程,这是在一个陌生语境中,为了实用目的进行语言转换、思想再现的过程。意蕴转换需要再现语义内涵、思想内涵、文化内涵和表达风格,译文一方面要和原文意蕴一致,另一方面要和目的语的表达规范相符。译者的主体性就体现为不断克服上述导致“背离”的不利因素,追求“完美翻译”,译者是文学理论翻译的主体,也是解决背离问题的关键。一个合格的西方文论译者应该具备较高水平的语言能力,无论在理解环节还是在表达环节,都不能出现知识性和意旨性的纰漏。理想的文论译者应该是某个领域——比如某个理论流派或者某个理论家的研究专家,能真正弄清楚理论文本中每个词的含义,一个词在不同的理论家那里很可能表达不完全想同的意思,换言之,一个词在每个理论家那里可能具有特别的涵义。只有对一种理论或者一个理论家足够熟悉的译者才能在译入语中找到那个恰当的对应词。许多西方文论术语的内涵都有一个流变的过程,这就为在译入语中找到切近的表达增加了难度。译者对文论语境的熟悉程度会影响其对术语的理解,也会影响其对译文的选择。对于曾经翻译过的术语,特别是约定俗成、广为接受的,要尽可能沿用,这会大大降低翻译的成本和理论交流的成本。专家型译者或者研究型译者是理想的文学理论译者。理想的译者还要懂得翻译技巧和翻译技术。信息技术条件下语料库的建立,特别是翻译辅助技术、人工智能的开发利用等,对于解决理论术语一致性问题非常有帮助。懂技术的译者会大大提高翻译的速度和效度。西方文论是西方文学理论家个人经验的提炼和升华,因此是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西方文论翻译是一种学术性翻译,需要在严谨的科学态度基础上进行学术性研究,才能解开原文的迷津,准确把握作者的意图,用地道的汉语流畅地表达出来,追求没有背离的“完美翻译”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封宗信[5](2018)在《文学理论与文学科学的理论问题》文中认为理论的多源性、多学科性、多层次性导致了文学理论与文艺理论、批评理论之间的相互交织。文学研究与文艺学、文学学和文学批评之间错综复杂的学科结构关系导致了文学科学及文学教育的一系列问题。理论和文学理论的功过是非,很大程度上与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宏观与微观层面的学科结构不清有关,也与学科与元学科、批评与元批评、理论与元理论的层次不明有关。
李新昌[6](2018)在《当代招贴艺术的图像叙事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招贴艺术主要经历了上个世纪初以月份牌为主的商业招贴、新中国成立后为政治服务的宣传画和改革开放后的招贴艺术三个阶段。招贴本身不仅具有实际的应用性,还具有文献性、媒介性的特质,当作为一种信息交流方式时,亦有着叙事性特点。当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使招贴艺术的叙事方式与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了丰富的视觉文化信息。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参加国内外设计大展和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招贴作品为研究文本,分析招贴艺术的图像如何叙事以及叙事中包含的社会文化和审美文化。文章从招贴图像的形式语言结构、图像的修辞和叙事的时间性问题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探讨招贴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招贴艺术的自律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关系,以及招贴艺术审美风格变化的原因,力图全面展现招贴艺术的叙事性。论文按逻辑关系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当代招贴艺术的图像叙事形式。叙事需要依据一定的形式展开,招贴艺术以图像来叙事,图像形式可以从形式结构、心理秩序和图像意识三个方面来认识。第一方面,图像的形式结构主要包含表层形式元素和深层形式构成关系,这两部分既有着各自的视觉语义特点,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了图像形式表现的基础;第二方面,心理秩序对图像的形式起到主动建构的作用。图像秩序感中的视觉显着点和完形心理以及图像的召唤结构,都在于发挥主体对形式的能动作用,通过再创造将图像中的未定点充实,使形象和意义具体化;第三方面,图像意识从图像事物、图像客体、图像主题三个层面来认识图像,图像意识中的三种客体与设计语言和审美体验之间存在关联性,三者在图像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参与到招贴图像形式的组织,并影响着招贴图像的意义表达和美感体验。第二章:当代招贴艺术图像叙事中的修辞。艺术种类不同,修辞方式不同,招贴图像的修辞是对图像形式语言表达的一种深化。本文运用符号学、图像学原理,结合实例分析了招贴艺术图像修辞的暗指性修辞,并认为需要从图像的整合与分解,图像相似性或差异性,图像意义的偏移,形象的现实基础,图像形式的非物理逻辑空间,这五个层面来把握和理解暗指性修辞。图像修辞具有隐喻性,图像修辞依靠事物形态或意义中潜在的相似性,借助隐喻去揭示事物之间更为深刻的关系。此外,图像设计和接受双方对图像的共同理解是图像修辞的前提,在使用修辞时需要注意普遍性和针对性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三章:当代招贴艺术图像叙事中的时间性。任何形式的叙事都存在一个时间问题。招贴图像的时间性可以从其秩序结构中被感知,这种感知方式不同于线性叙事时间,它是一种绵延的心理时间,为获得绵延的心理时间,图像可以通过陌生化的艺术手法,增强对图像的审美感受,个体认知经验的多少与图像心理时间的体验成正比例关系,图像叙事的时间性分析有助于理解图像对叙事内容的表述和图像形式构成中的潜在秩序。本章最后对单幅和系列招贴各自图像的时间性特点做了阐述。第四章:当代招贴艺术图像叙事中的意识形态。图像叙事所表现的内容与社会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本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招贴图像对国家意志的呈现分析图像对政治意识形态的积极建构作用,从招贴图像对政治图像符号的改写和挪用分析对政治意识形态的消解作用,以及从图像中“他者”形象分析图像中不同政治意识形态的融合和交流。第二部分探讨民族审美意识形态对招贴艺术的影响,认为借助图像的民族化表现可以实现人们对民族身份的主动建构,同时这也隐含着对外来文化的防御性心理。第三部分探讨招贴艺术图像的审美幻象能够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影响商业意识,商业消费文化中的各类图像符号在招贴中的重新组织和建构,反映了消费文化对艺术的影响,并结合实例分析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五章:当代招贴艺术图像叙事中的自律性。意识形态对图像的影响是他律的,而图像的发展离不开内在的动力。招贴艺术的自律性动力在于打破审美习惯和视觉经验,不断探寻陌生化的图像表现方式。形式自律是审美现代性的关键,招贴图像的审美现代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图像的平面化、碎片化、动感化、数码化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与时代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图像的自律性和他律性的关系是相反相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必要的张力,这是构成招贴艺术发展的动力之一。第六章:当代招贴艺术图像叙事的审美风格变化。政治和社会文化的持续发展,影响着叙事主体身份的变化,这种变化促使主体在形式表现上有了不同的特征。图像视觉形式从有机形式过度到无机形式,审美心理从移情过度到抽象,体现着社会文化和审美习惯的变化和影响,也包含着招贴艺术自律发展的需要。论文结论部分对招贴艺术受科技、文化、审美观念不断更迭所引起的从物质载体到艺术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招贴艺术进一步发展所面对的问题做了探讨,展望了招贴艺术以后的发展路径。
张进红[7](2018)在《乔纳森·卡勒抒情诗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乔纳森·戴特·卡勒(Jonathan Dwight Culler,1944—)是美国当代文学批评理论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者和批评家,长期从事抒情诗研究,2015年出版的《抒情诗理论》(Theory of the Lyric)是他的最新力作。卡勒系统梳理了抒情诗的传承嬗变,从历史正当性和理论正当性两个方面有效回应了“抵制抒情诗”的偏见,并围绕抒情诗的本质特征、阐释模式、社会功能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提出了独到的理论见解。本文试图以卡勒为中心,对新世纪以来西方理论界兴起的“新抒情研究”研究热潮进行剖析介绍。西方抒情诗虽然历史绵长悠久,但始终没有得到重视,根本原因在于:一是抒情诗起源之初没有获得明确的文类定义;二是抒情诗的文类特征从未得到清晰梳理;三是抒情诗并未拥有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首先,卡勒以“文类”(genre)为策略,详细考察抒情诗的历史、特征、理论,尝试建构一种抒情诗诗学批评方法。“文类”是西方文学理论史上使用最早的一个术语,现今文类研究比较主流的观点分为四类:惯例论、互文论、公共机构论、语法论。二十世纪以来,克罗齐、朗西埃、布朗肖等理论家引领了一股“反文类”思潮。卡勒坚持认为,作为文学制度的文类不可或缺,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再现文学知识谱系、重建文学批评的尺度、指导文学的生产与接受。卡勒将现有文类理论分为两类,一种是“历史的”、一种是“理论的”,二者既无法对当代的文学实践活动做出合理阐释,又无法对文学发展的历史进行有效还原。因此,他提出文类“历史批评双重建构”范式,并以原型模式取代家族相似模式重新为文类下了定义。卡勒通过重新定义文类概念,作为把握文学本质属性和梳理文学演进发展的策略和抓手。其次,卡勒以文类视角切入,选取了几个抒情诗发展遇阻的节点,还原抒情诗漫长的兴衰历程。古希腊时期,抒情诗亚类众多、界定标准的混乱,致使其没有形成稳定统一的文类特征。古罗马时期抒情诗稳步过渡到拉丁文化之中,被视作一种修辞,吟唱已经不再是抒情诗传播的唯一途径。中世纪时期,抒情诗的节奏与韵律愈加规范,方言抒情诗开始勃兴。明图尔诺第一次明确将抒情诗划为归为三大文类之一,抒情诗就此奠定了正统的文类地位。近代时期,抒情诗被视为对主体经验的表现。现代时期,诗歌研究领域出现了强烈的反抒情诗文类倾向,抒情诗呈现出一种明显的文化断裂。卡勒认为,抒情作为一种诗歌活动的实践,是在文学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的,其诞生、嬗变和扩充的传统体现了其文类的正当性,这对理解和阅读抒情诗重要关键意义。第三,卡勒将抒情诗视为一种符合西方抒情传统和抒情规约的话语。根据不同时期、不同语言的九首诗歌,卡勒辨析出抒情诗的“四个参数”。一是间接言说。诗人无法直接发声,只能通过作品中的“发声器”(Enunciative apparatus)和“呼语”(apostrophe)发出声音,诗歌中的言说者、受话者与读者之间形成“三角演说”(triangulated address)关系,形成抒情诗的“声音图式”(sound patterning),体现抒情语言的自主性。二是非摹仿性。卡勒从时间维度、修辞维度、阅读维度、内容维度说明抒情诗不是对事件的陈述,而是事件本身。三是仪式性。抒情诗的仪式性体现在节奏、格律、叠句、诗节等形式上的重复,以及与歌唱相似的表演性。四是夸张表达。从创作层面上讲,夸张符合抒情诗表达效果的需要。从表达技巧上,夸张满足抒情诗审美信息传递效率的需要。从接受机制上,夸张契合抒情诗建构祈愿功能的需要。第四,卡勒系统梳理了相关批评文献,依次将批评的焦点集中到黑格尔的美学、史密斯言语模仿说、奥斯汀的话语行为理论(speech-act theory)。黑格尔认为,抒情诗秉持主观性原则,自我意识的主体性需要通过自我表达来实现。抒情诗得以从长达千年的模仿论桎梏中摆脱出来,但黑格尔同时认为,抒情主体不是现实诗人或经验个体,只是容纳各种“观念、情感、印象和洞见”的“容器”。凯特·汉伯格认为,抒情之“我”亦为“陈述—主体”,并非真实的个人,而是语法上的主体,是一项语言功能,推动了抒情主体的语言学或结构主义转向。芭芭拉·赫恩斯坦·史密斯提出,抒情诗是对虚构的言语行为进行摹仿。卡勒认为,史密斯的理论不仅缺乏广泛的适用性,而且将诗歌批评带入“抒情诗小说化解读”的歧路。罗兰·格林提出,抒情诗是由仪式性因素和小说性因素共同作用组成的“抒情话语”。奥斯汀的话语行为理论推翻了说话人意图与文本意义的必然联系,为将文学理解为行为或事件的理论前提,进一步为文学介入社会发生作用的提供了合法依据。卡勒认为,抒情诗从本质上是非摹仿的、非虚构的,也非单纯个人情感表达,是一种可以不断重复的语言事件,仪式性元素造就了抒情诗的独特之处。抒情诗是一种公共话语,参与并改造世界,构建想象的栖居之地,具有伦理教育意义。21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进入“后理论”时代,“美学回归”和“新形式主义”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抒情诗理论》可谓卡勒重张“文学性”价值、回归美学研究的具体尝试。卡勒在强调“鉴赏性阐释”方式的同时,将抒情诗界定为注重修辞、关乎真实世界、具有伦理教育意义的公共话语,意在冲破文学研究的藩篱,实现对个体生命的烛照和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具有鉴往知来,导夫先路的重要意义。
王新[8](2018)在《伍蠡甫文艺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伍蠡甫在西方文论研究、中国画论研究领域的思想成果为研究对象,对他的文艺美学思想及其历史贡献进行综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伍蠡甫的中国画论研究通过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画论精华,并结合西方艺术理论和思想方法,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创作技法、艺术风格、审美范畴和美学意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阐释,对中国当代绘画创作、画论研究和中西艺术比较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智慧和理论参考。伍蠡甫的西方文论研究建立在全面系统的历史和文献基础上。由他编译的西方文论着作及其相关研究,对我国西方文论的教学与研究起到了辅助和参考作用,为当代中国文论建设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本文的研究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围绕伍蠡甫早年从事的图书出版和外文译介活动,对他的“世界文学”观念、西洋文学史研究观念进行述评。在1930年代的历史语境中,伍蠡甫提出应该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放置在世界文学发展的背景下给予谋划和推动。通过增强新文学的“世界意识”拓展读者的视野和理解,从而发挥新文学推动历史进程、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二章以伍蠡甫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画论专着《谈艺录》为研究对象。通过他有关意境、艺术风格、审美范畴和艺术形式的论述和阐释,对他的画论研究的思想与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伍蠡甫对中国绘画艺术“意境”研究的特色在于,通过深入分析中国古代绘画的创作过程和艺术风格,探究“意境”得以生成的思想基础,以及创意、构境、生成的过程与机制。他通过分析中国绘画史上曾经出现的文人画作品,结合中国古典诗论、书论、乐论,总结概括出简、雅、拙、淡、偶然、纵恣、奇崛等文人画艺术风格和审美范畴。他通过分析名家名作的创作技法,总结归纳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线为主导”的形式美学特征。第三章以伍蠡甫编着的《西方文论选》《欧洲文论简史》为研究对象,分析他在西方文论译介方面采用的研究方法、阐释方式和批评话语,对他的西方文论译介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笔者认为《西方文论选》在传播文论经典的同时,存在受意识形态操纵而产生的误读和误释。《欧洲文论简史》在服务教学研究的同时,存在过度引申、以偏概全、刻意贬损等弊端。通过对伍蠡甫西方文论编译事业的审视,分析了以选本为教材的利与弊,处理个案与通史的关系,以及正确使用批评话语等文论史编着的方式和方法问题。第四章以伍蠡甫晚年的画论着作为研究对象,对他的中国画论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伍蠡甫晚年对中国古代画论、古代着名画家和中西艺术传统的研究,反映出他的特色鲜明的研究方法:绘画技巧与绘画理论并重,综合运用古今中外艺术理论,表达自我与追求创新等。结语部分回顾总结伍蠡甫在西方文论编译、中国画论研究和比较艺术研究等领域的学术思想和历史贡献,并就其学术生涯中体现出的学识素养和人生境界进行理解诠释。
袁帅亚[9](2015)在《肌理论:邵洵美的翻译诗学研究》文中提出邵洵美(1906-1968)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翻译家、诗人和出版家。鉴于翻译界对邵洵美翻译研究的关注不够,本文全面梳理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并尝试把他本人所提倡的有关新诗创作和批评的肌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从肌理论的视角,展开对邵洵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整体而又有所侧重的探讨和批评。邵洵美的一生翻译过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并对翻译进行过理论上的探讨和总结,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翻译诗学观念。他的翻译活动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20世纪20和30年代,他以高度的热情和旺盛精力从事翻译和创作,先后向国内译介过古希腊女诗人萨福(Sappho,约公元前7-前6世纪)、英国作家乔治·摩尔(George Moore,1873-1958)和英法两国的许多唯美-颓废主义作家,为唯美-颓废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邵洵美还在这一时期从事新诗创作和批评,他注重肌理在新诗中的运用,并阐释有关新诗的肌理的理论。后一个时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十七年”时期(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革”爆发),由于特殊的政治氛围,他专门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并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他主要翻译了英国诗人雪莱(P.B.Shelly,1792-1822)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Prometheus Unbound)和长篇叙事诗《麦布女王》(Queen Mab)以及英美两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包括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和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1916)的作品等。邵洵美从事翻译、创作和批评,主张对文字的物质性特点,要“肉体地去感觉和领悟”,亦即重视诗文的外在形式特点与内在的思想意义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以肌理论为特色的诗学观念。文学批评中的“肌理”这一概念把语言的物质特点比作肌肤上的纹理。正如肌肤的纹理反映有机体的生命和活力,诗文外在形式是诗文思想意义的表现。适用于文学创作的肌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因为文学翻译和创作都是创造性活动,都面临着形式和内容、主题和风格的统一等文艺学上的问题。对作品艺术形式的重视和强调及人化或生命化的艺术观,可以看做肌理论的两个基本的原则。把肌理论的这两个原则运用到对邵洵美翻译研究之中,为深入分析邵洵美的翻译观念和译作特色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普遍意义上的文学翻译研究一个具体的检验、批评和判断标准与尺度的建立做出初步的探索。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综述邵洵美的研究现状及有关邵洵美翻译研究的成果。这一部分着重界定本研究的两个关键词:翻译诗学和肌理论,并指出邵洵美翻译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二章是本研究的方法部分。本章主要探讨肌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问题。通过对中西诗学理论中有关肌理或texture论述的追溯,明确肌理论作为一种诗学理论的基本内涵,推出肌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肌理论能够引入到文学翻译研究之中,因为,文学创作和翻译作为创造性活动具有一致性,都面临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等文艺学问题。第三章根据肌理论对作品艺术形式的重视和强调这个原则,探讨邵洵美前一个翻译时期的主要成就:对萨福和乔治·摩尔的译介。邵洵美花费了大量精力介绍萨福的生平和作品,写出国内较早介绍萨福的文章。他翻译的萨福诗歌感情充沛,表达酣畅,带有创作特点。他翻译乔治·摩尔散文的方法是“以形写神”,追随原作笔法与神韵,译文简洁、流利。第四章继续根据肌理论对形式的重视和强调的原则,探讨邵洵美对英法唯美-颓废主义作家和作品的译介。唯美-颓废主义是一种膜拜形式的文艺思潮,邵洵美的诗学思想深受其影响。他翻译过的英法唯美-颓废主义作家包括史文朋(A.C.Swinburne,1837-1909)、罗塞蒂兄妹(Dante.G.Rossetti,1828-1882和Christina G.Rossetti,1830-1894)、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1872-1898)、魏尔伦(Paul Verlaine,1844-1896)和戈蒂耶(Théophile Gautier,1811-1872)等。虽然都属于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的阵营,但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而邵洵美的译文也能展示他们各自的风格特点。第五章主要根据肌理论的第二个原则,人化或生命化的艺术观,探讨邵洵美后一个翻译时期诗歌和小说的翻译。诗歌和散文属两种不同的体裁,在处理雪莱的诗歌、马克·吐温和杰克·伦敦的小说文本时,邵洵美的翻译诗学观念有着不同的体现。肌理论视角观照下,《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和《麦布女王》译本达旨传神,《汤姆莎耶侦探案》和《路》的译本也都各能曲尽原作妙处。第六章是总结。首先,一方面,从邵洵美两个时期的翻译体现出的不同特点中,可以看出时代因素对翻译选择的影响;另一方面,肌理论作为一种翻译研究的文艺学途径,具有中国传统文艺批评的特点,在批评实践中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其次,本章还归纳了本研究的几点贡献和不足之处。最后,对与此课题相关的进一步研究做了展望。
金凤[10](2012)在《徐訏小说的诗性品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徐訏小说研究的薄弱点出发,以“诗性”这一独特的角度切入他的小说创作,试图从文化学、心理学、哲学等层面关照一个游离于政权之外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战争年代以及香港的商业化语境中如何秉持着严肃的创作态度,从而展现出对人的命运,存在及其意义的终极关怀。论文的主体由以下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重点界定了“诗性”这一概念,它具有传统和西方深厚的文化和理论背景,是“诗与思的融合”,呈现出对人的命运,存在及其意义的追问与探寻。第一章着重分析徐訏小说诗性品格形成的文化基础。传统文化的熏陶,西方“生命哲学”理论、存在主义思潮的侵染以及40年代的战争环境,50年代香港的商业文化背景都让徐訏这种生命体验性的作家更加关注于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而促成了其小说诗性品格的形成。第二章从“诗性”的角度重点考察徐訏小说呈现出的主题内涵,在命运的思考上,徐訏展示了它的神秘与不可抗拒性,充分体现了其在关注人的生存困境时的困惑与茫然。而在存在的体验上,徐訏则通过文本展示了存在的孤独,无意义以及偶然与荒诞,并在文本中秉持着担当存在的勇气思考着拯救的路径,其主人公往往通过流浪甚至死亡的方式反抗着存在的虚无与荒诞,明显展现出作者对生命存在的关怀。第三章则从文体建构上分析徐訏小说的诗性品格。具体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第一人称”的哲学家、诗人等的有限视点以及回忆的叙事结构来抒发自身的哲理感悟,并喜欢在小说中插入诗歌文体来更好地表情达意。同时也大量地采用意象以及一种抒情性、暗示性、哲理性的语言来展示自己的存在体验,建构了一种典型的诗性文体。第四部分重点分析徐訏小说诗性品格的生成原因及意蕴,徐訏小说中对命运的思考,存在的体验以及意义的探求更多的是一种边缘人的生命独语,是作者“心灵的象征的诗”,藉此寻求一种灵魂的拯救,体现出一种对现代诗性精神的不断追求和丰富。这种现代诗性精神的追求和丰富明显扩大了以沈从文、废名等小说家开创的诗性小说的内涵,从而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创作。
二、试论朗吉努斯的美学理论对现代文学文体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朗吉努斯的美学理论对现代文学文体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从“纪实”到“非虚构” |
(一) “纪实”的肇始 |
(二) 流变的“中间物” |
(三) “非虚构”的再出发 |
1.2010 年: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 |
2. “我”观“纪实”与“非虚构” |
二、 举重若轻:以文学的名义寻求“共名” |
(一) 为社会主义服务:《人民文学》对“人民文学”的引导 |
1. 文学希望把方向给人民:《人民文学》的外部政治宣传 |
2. 文学希望把新鲜给人民:《人民文学》的内部编辑实践 |
(二) 为人民服务:“人民文学”对《人民文学》的诉求 |
1. 人民需要文学的力量:“纪实”方式满足读者需求 |
2. 人民需要文学的温度:“非虚构”品格重建作家追求 |
三、 深入浅出:借“民间”演绎“无名” |
(一) 从大到小的“人” |
1. “人”的失落与回归 |
2. 躲避崇高:从英雄到凡人 |
(二) 以小见大的“史” |
1. 自上而下的介入角度 |
2. 自下而上的反思立场 |
四、 删繁就简:“向内转”之后的出走 |
(一) 沟通现实的积极姿态 |
1. 关怀:文章合为时而着 |
2. 行动:绝知此事要躬行 |
(二) 打破规则的大胆探索 |
1. 超越虚实之辨 |
2. 突围文体之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作品统计表 |
后记 |
(2)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选题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难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拟突破的难点 |
1.3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 |
1.3.1 接受反应文论概述 |
1.3.2 “旅行中的理论” |
2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与文化定位 |
2.1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 |
2.1.1 译介的动态过程 |
2.1.2 译者的评论 |
2.2 布鲁姆在中国的文化地位 |
2.2.1 布鲁姆在中国的影响 |
2.2.2 经典地位的确立 |
2.3 布鲁姆在中国的多重身份阐释 |
2.3.1 主流:耶鲁学派的一员大将 |
2.3.2 自我定义:美国式犹太知识分子 |
2.3.3 其他多元身份的界定与争论 |
2.3.4 “影响的焦虑”症患者——修正主义文学批评 |
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的接受困境 |
3.1 布鲁姆的文学观念 |
3.1.1 大文学观——宗教、理论与文学同质 |
3.1.2 犹太宗教观对文学的渗透——卡巴拉主义和诺斯替精神 |
3.2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遭遇困境 |
3.2.1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受阻” |
3.2.2 少数学者对布鲁姆大文学观的关注与认同 |
3.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遇冷”的原因解析 |
4 布鲁姆误读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反思 |
4.1 布鲁姆的误读理论 |
4.1.1 影响—误读理论的主旨 |
4.1.2 创造性误读:六个修正比 |
4.1.3 布鲁姆对误读理论的修正 |
4.2 误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4.2.1 中国学界对误读理论的认同及“误读” |
4.2.2 误读理论在中国发生的变异 |
4.3 中国接受误读理论的文化语境 |
4.3.1 理论相通导致的视域融合 |
4.3.2 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相契合 |
5 布鲁姆经典观与中国当代文论的交汇 |
5.1 布鲁姆的经典观 |
5.1.1 审美立场:对审美性文学的坚守和扞卫 |
5.1.2 精英主义立场——关于“强者”的理论 |
5.1.3 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
5.2 布鲁姆经典观在中国的境遇 |
5.2.1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顺向阐释 |
5.2.2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逆向思考 |
5.2.3 布鲁姆经典观影响之下中国文论的扩充 |
5.2.4 布鲁姆经典观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延伸性影响 |
5.3 中国接受经典观的文化动因 |
5.3.1 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承袭性与相通性 |
5.3.2 理论趋同 |
6 中国当代文论在布鲁姆理论接受中的在场与错位 |
6.1 本土意识的在场 |
6.1.1 中国文论界的期待视野:建设中国文论 |
6.1.2 本土意识贯穿接受的全过程 |
6.2 接受中的错位及现实策略 |
6.2.1 接受中的错位 |
6.2.2 应对的现实策略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索绪尔对二十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索绪尔的生平与着述 |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
(三)本文所关注的问题及研究思路 |
一、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 |
(一)索绪尔结构语言学思想的理论背景 |
(二)结构语言学的理论内涵 |
1.语言研究的目的:语言的一般特征 |
2.语言研究的对象:语言与言语 |
3.语言符号的构成:能指与所指 |
4.语言符号的性质:任意性、系统性、差异性 |
5.系统的两大关系:横组合关系和纵聚合关系 |
6.语言符号的二重性:共时性与历时性 |
(三)语言演变的机制:结构的能产性 |
(四)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理论特色及个性 |
1.主体的显现与隐没 |
2.语言系统的独立性 |
3.共时的阐释模式 |
4.极强的可操作性 |
二、索绪尔对形式美学文学审美性研究的影响 |
(一)科学化诉求——审美性研究的起点 |
(二)对语言学方法的强调 |
(三)审美性的生成:陌生化、隐喻与换喻 |
(四)文学性的根基——语言的美学功能 |
三、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文学史论研究的影响 |
(一)历时研究的新起点 |
(二)体裁、风格的互渗与裂变 |
(三)审美范式演进的动力:陌生化 |
(四)共时与历时的辩证统一 |
四、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作品结构论的影响 |
(一)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 |
(二)艺术品:服务于审美目的的符号结构 |
(三)自足的作品结构 |
五、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艺术本体论研究的影响 |
(一)人·符号·文化 |
(二)语言与神话 |
(三)艺术作为符号形式 |
六、索绪尔对西方形式美学审美愉悦价值研究的影响 |
(一)符号帝国:新的生存境况 |
(二)作者之死:等待救赎的主体 |
(三)文本的快乐:解放之途 |
结语 |
(一)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与美学的理论特色 |
(二)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与美学研究的理论局限性 |
(三)索绪尔语言学进入中国及其当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汉译中背离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1.1 作为一种翻译现象的“背离” |
1.1.2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 |
1.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西方文论译介概况 |
1.2.2 西方文论术语/文本翻译——语言内涵背离现象研究 |
1.2.3 跨语际的理论旅行——超语言的背离现象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文学理论的话语特点与翻译 |
2.1 文学理论话语形态及其特点 |
2.1.1 作为观念的文学理论 |
2.1.2 文学理论的话语形态 |
2.1.3 文学理论的话语特征 |
2.2 文学理论的翻译 |
2.2.1 多维视角的翻译方法 |
2.2.2 理论话语翻译的标准 |
2.2.3 文学理论翻译的特点 |
第3章 西方文论汉译过程中的背离现象 |
3.1 背离的表现 |
3.1.1 语义内涵背离 |
3.1.2 思想内涵背离 |
3.1.3 文化内涵背离 |
3.1.4 表达风格背离 |
3.2 文本复译中的背离问题 |
3.3 对于背离现象的认识 |
3.4 背离的影响 |
3.4.1 理论认识失真 |
3.4.2 指导实践偏差 |
第4章 西方文论翻译中导致背离的原因 |
4.1 语境差异是导致背离的客观原因 |
4.1.1 语言环境差异 |
4.1.2 文论语境差异 |
4.1.3 文化语境差异 |
4.2 译者素养是导致背离的主观原因 |
4.2.1 译者的理论素养 |
4.2.2 译者的知识素养 |
4.2.3 译者的工作态度 |
第5章 面对背离的文论意蕴总体性应对 |
5.1 文论意蕴的转换生成:西方文论的“中国化” |
5.1.1 西方文论的非语境性接受 |
5.1.2 西方文论的实用性接受 |
5.1.3 西方文论的转换性接受 |
5.2 语义内涵再现:术语转换 |
5.2.1 术语翻译中的背离问题 |
5.2.2 文论术语翻译标准 |
5.2.3 文论术语译介策略 |
5.2.4 文论术语翻译例析 |
5.2.5 术语翻译的差异性融合 |
5.3 思想内涵再现:意蕴挖掘 |
5.4 文化内涵再现:文化调适 |
5.4.1 文化负载词的调适 |
5.4.2 文化意象的调适 |
5.5 表达风格再现:原文为纲 |
第6章 面对背离的译者主体性应对 |
6.1 文论译者的语言能力:意会与言传 |
6.1.1 参透语义:理解和表达 |
6.1.2 再现风格:语体与语域 |
6.2 文论译者的学术修养:高度与态度 |
6.3 文论译者的方法意识:技巧与技术 |
6.4 文论译者的成长动力:需要与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文学理论与文学科学的理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的是与非 |
2 文学理论的是与非 |
3 文学理论的多面性问题 |
3.1 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 |
3.2 文学科学的宏观和微观界定 |
3.3 文学理论的宏观与微观界定 |
3.4 文学的理论与元理论界定 |
4 结语 |
(6)当代招贴艺术的图像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缘起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研究现状 |
2.1 设计艺术叙事的研究 |
2.2 招贴艺术的研究 |
3.研究方法与内容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内容 |
4.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招贴艺术的图像叙事形式 |
1.1 招贴艺术图像的形式结构 |
1.1.1 招贴图像的表层形式元素 |
1.1.2 招贴图像的深层形式构成关系 |
1.2 招贴艺术图像形式的心理因素 |
1.2.1 图像形式中的视觉显着点 |
1.2.2 格式塔心理与图像形式建构 |
1.2.3 图像形式中的召唤结构 |
1.3 招贴艺术中的图像意识与形式表现 |
1.3.1 图像事物与质料性表现 |
1.3.2 图像客体与形态性表现 |
1.3.3 图像主题与形象性表现 |
第二章 当代招贴艺术图像叙事的修辞 |
2.1 招贴艺术图像修辞的暗指性 |
2.2 招贴艺术图像修辞的隐喻性 |
2.3 图像的共识性是招贴艺术图像修辞的前提 |
2.3.1 具有普遍认知的图像 |
2.3.2 具有针对性的特定群体认知的图像 |
2.4 招贴艺术图像修辞的特点 |
第三章 当代招贴艺术图像叙事中的时间性 |
3.1 招贴艺术图像空间的时间化 |
3.1.1 图像的时间性存在于作品的秩序中 |
3.1.2 图像的时间性存在于“绵延”的审美体验中 |
3.1.3 通过“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构建图像的时间性 |
3.1.4 图像空间的时间化与个人的经验密切相关 |
3.2 招贴艺术不同叙事模式中的空间时间化 |
3.2.1 单幅图像叙事模式中的空间时间化 |
3.2.2 系列图像叙事模式中的空间时间化 |
第四章 当代招贴艺术图像叙事中的意识形态 |
4.1 招贴艺术图像叙事中的政治意识形态 |
4.1.1 招贴艺术图像对国家意志的呈现 |
4.1.2 招贴艺术图像对政治意识形态的消解 |
4.1.3 招贴艺术图像中的他者形象 |
4.2 招贴艺术图像叙事中的民族审美意识形态 |
4.2.1 民族审美意识对招贴艺术图像形式表现的影响 |
4.2.2 图像与民族身份的建构 |
4.2.3 民族意识形态中的文化防范心理 |
4.3 招贴艺术图像叙事中的消费意识形态 |
4.3.1 招贴图像的审美幻象激发消费意识形态 |
4.3.2 招贴图像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建构 |
第五章 当代招贴艺术图像叙事中的自律性 |
5.1 招贴艺术图像形式自律性的表现方式 |
5.1.1 异化图像的视觉感知方式 |
5.1.2 图像形式的变形与重组 |
5.1.3 图像的抽象化表现 |
5.2 招贴艺术图像的审美现代性特征 |
5.2.1 招贴图像的平面化 |
5.2.2 招贴图像的碎片化 |
5.2.3 招贴图像的动感化 |
5.2.4 招贴图像的数码化 |
5.3 招贴艺术图像形式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
5.3.1 形式自律与他律相反相成 |
5.3.2 招贴艺术图像的审美性是图像切入社会的关键 |
第六章 当代招贴艺术图像叙事的审美风格变化 |
6.1 叙事主体身份的变化 |
6.1.1 主体的文化身份 |
6.1.2 主体的社会身份 |
6.1.3 主体的个人身份 |
6.2 招贴艺术视觉形式的变化 |
6.2.1 视觉形式表现中的有机形式 |
6.2.2 视觉形式表现中的无机形式 |
6.3 招贴艺术审美心理的变化 |
6.3.1 招贴艺术的移情审美 |
6.3.2 招贴艺术的抽象审美 |
6.4 从两届美展实例看招贴图像的审美风格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乔纳森·卡勒抒情诗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抒情诗的研究语境 |
(一)美学回归 |
(二)新抒情诗研究热潮 |
(三)乔纳森·卡勒的代表性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反思 |
第一章 卡勒的文类观:策略 |
第一节 文类与文学制度 |
一、“文类”术语辨析 |
二、“文类”研究概述 |
三、反“文类”理论 |
第二节 回归文类研究 |
一、重估:文类理论的价值 |
二、反思:文类理论的不足 |
三、策略:原型模式 |
第三节 卡勒文类观念的演进 |
一、文类即程式 |
二、“理论”作为文类 |
三、文类的诗学阐释 |
小结 |
第二章 抒情诗的历史:传统与规约 |
第一节 历史正当性:传统的延续与突围 |
一、古希腊:艰难的发轫 |
二、古罗马:抒情诗初兴 |
三、中世纪:方言抒情诗的勃兴 |
四、近代:反模仿 |
第二节 理论正当性:对“抵制抒情诗”的抵制 |
一、雅克·朗西埃:美学体制 |
二、保罗·德曼:抒情阅读 |
三、杰克逊、普林斯:反抒情诗研究 |
四、韦勒克:文类替代 |
小结 |
第三章 抒情诗的品质:四个参数 |
第一节 间接言说 |
一、距离 |
二、发音器 |
三、呼语 |
四、三角演说 |
第二节 非摹仿性 |
第三节 仪式性 |
一、韵律、节奏的声音维度 |
二、诗行、诗节的视觉维度 |
第四节 夸张表达 |
小结 |
第四章 抒情诗的解读:仪式化表演 |
第一节 黑格尔的主观性理论 |
一、主观性 |
二、原型 |
第二节 史密斯言语模仿说 |
第三节 作为仪式的解读 |
一、罗兰·格林抒情话语理论 |
二、奥斯汀话语行为理论 |
三、卡勒仪式化解读主张 |
小结 |
第五章 抒情诗的功能:社会公共话语 |
第一节 抒情诗的社会性 |
一、介入的诗歌 |
二、暧昧的诗人 |
三、不确定的效果 |
第二节 抒情诗与个体 |
第三节 抒情诗与共同体 |
一、共同体与文化认同 |
二、抒情诗与身份认同 |
结语 |
一、卡勒抒情诗诗学的定位 |
二、卡勒抒情诗诗学的启示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参考文献 |
外文着作 |
外文论文 |
中文着作 |
中文论文 |
学位论文 |
卡勒着述 |
(8)伍蠡甫文艺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五、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伍蠡甫的“世界文学”观念与实践 |
第一节 创办黎明书局与早期文学译介 |
第二节 伍蠡甫的“世界文学”观念与1930 年代文学 |
第三节 伍蠡甫的早期西洋文学史研究观念与方法 |
第四节 伍蠡甫“世界”意识指导下的本位文化建设观 |
第二章 伍蠡甫的中国古代画论研究 |
第一节 抗战中的艰难执教与捐机画展 |
第二节 伍蠡甫绘画艺术美学研究的方法论与新视野 |
第三节 中国古代绘画的意境及其创生机制研究 |
第四节 文人画的艺术风格及其审美范畴 |
第五节 线为主导: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形式美的主要特征 |
第三章 伍蠡甫西方文论编译思想研究 |
第一节 《西方文论选》:意识形态裹挟中的文论经典阐释 |
第二节 《欧洲文论简史》的成就与瑕疵 |
第三节 伍蠡甫西方文学译介事业再审视 |
第四章 伍蠡甫比较艺术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
第一节 受聘国家画院期间的创作与研究 |
第二节 晚年的中国画论研究 |
第三节 兼收并蓄的古代画家研究 |
第四节 中西绘画艺术传统的结构分析 |
第五节 伍蠡甫中国画论研究方法论探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伍蠡甫生平活动年表(1900.9——1992.10) |
致谢 |
(9)肌理论:邵洵美的翻译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邵洵美研究综观 |
1.2.2 邵洵美的翻译研究综述 |
1.3 关键词界定、研究意义和价值 |
1.3.1 关键词界定 |
1.3.2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1.4 研究视角与创新之处 |
1.4.1 肌理论视角 |
1.4.2 创新之处 |
1.5 具体研究方法及结构框架 |
1.5.1 具体研究方法 |
1.5.2 结构框架 |
第二章 诗学和翻译研究中的肌理论 |
2.1 中西诗学中的肌理论 |
2.1.1 肌理论与我国古典诗学 |
2.1.2 肌理与西方文艺理论中的texture |
2.2 肌理论对文学翻译研究的意义 |
2.2.1 文学创作和翻译的一致性 |
2.2.2 肌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 |
2.3 肌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
2.3.1 对作品艺术形式的重视和强调 |
2.3.2 人化或生命化的艺术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原作唯美艺术形式的追寻 ——邵洵美早期的翻译探索(一) |
3.1 古希腊女诗人莎茀的译介 |
3.1.1 邵洵美对莎茀的评介 |
3.1.2 邵洵美翻译的特色 |
3.1.3 莎茀对邵洵美创作的影响 |
3.2 乔治·摩尔的译介 |
3.2.1 邵洵美与乔治·摩尔 |
3.2.2 摩尔小像与纯粹的诗 |
3.2.3“以形写神”的摩尔散文翻译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原作唯美艺术形式的追寻 ——邵洵美早期的翻译探索(二) |
4.1 邵洵美与唯美-颓废主义文学 |
4.2 邵洵美对英国唯美主义诗歌的译介 |
4.2.1 邵洵美与史文朋 |
4.2.2 邵洵美的史文朋诗歌翻译 |
4.2.3 邵洵美与罗塞蒂兄妹 |
4.3 邵洵美对其他唯美-颓废作家的译介 |
4.3.1 比亚兹莱诗歌的翻译 |
4.3.2 魏尔伦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诗歌的音乐性 |
4.3.3 戈蒂耶的“坚固的艺术”与帕尔纳斯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达旨传神与惟妙惟肖的生命境界 ——邵洵美后期的翻译实践 |
5.1 雪莱叙事诗和诗剧的翻译(一) |
5.1.1 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 |
5.1.2 肌理论观照下《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的翻译 |
5.2 雪莱叙事诗和诗剧的翻译(二) |
5.2.1 雪莱《麦布女王》中的革命和“必然性”思想 |
5.2.2 达旨传神的《麦布女王》的翻译 |
5.2.3 江枫译本和邵洵美译本的比较 |
5.3 马克·吐温与杰克·伦敦的翻译 |
5.3.1 惟妙惟肖的《汤姆·莎耶侦探案》的翻译 |
5.3.2 凸显写实的杰克·伦敦《路》的翻译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时代背景与翻译的选择 |
6.2 翻译研究肌理论视角的几个要点 |
6.3 本研究的几点贡献 |
6.4 本研究的不足与可能的延伸性课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邵洵美翻译和诗学的相关文章 |
附录二:邵洵美论翻译片段 |
附录三:邵洵美译事年表 |
附录四:本文所涉几首较长诗歌的译文 |
后记 |
(10)徐訏小说的诗性品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关于“诗性”概念的界定 |
二. 本论文的研究基础及现状 |
三.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徐訏小说诗性品格形成的文化基础 |
第一节 徐訏小说诗性品格秉承的传统文化因子 |
第二节 徐訏小说诗性品格受到的西方文化浸染 |
第三节 徐訏小说诗性品格形成的时代社会因素 |
第二章 徐訏小说的诗性主题内涵 |
第一节 命运之思:孤独灵魂的抚慰 |
(一) 命运的神秘与轮回 |
(二) 命运的残酷与反抗的徒劳 |
第二节 存在体验:主体的内心投射 |
(一) 存在的孤独与无意义 |
(二) 存在的偶然与荒诞 |
第三节 拯救之路:存在意义的追问 |
(一) 流浪:生命存在的拯救路径 |
(二) 死亡:弃身的自我拯救 |
第三章 徐訏小说的诗性文体建构 |
第一节 多样化的叙事文体 |
(一) 有限视点:“看”向人生深处 |
(二) 回忆的叙事结构 |
(三) 诗歌文体对徐訏小说的渗透 |
第二节 立象以尽意 |
(一) “烟圈——墙——夜——黄昏”意象 |
(二) “灯光——光”意象 |
(三) 高僧意象 |
第三节 诗性语言的建构 |
(一) 充满感伤的抒情性语言 |
(二) 丰富多彩的暗示性语言 |
(三) 逻辑严密的哲理性语言 |
第四章 徐訏小说诗性的生成原因及意蕴 |
第一节 边缘人的生命独语 |
第二节 灵魂存在的诗性拯救 |
第三节 现代诗性精神的再造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试论朗吉努斯的美学理论对现代文学文体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流变研究[D]. 吴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范小娟. 浙江大学, 2019(07)
- [3]索绪尔对二十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影响研究[D]. 张学文.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20世纪以来西方文论汉译中背离现象研究[D]. 王亚光. 辽宁大学, 2019(05)
- [5]文学理论与文学科学的理论问题[J]. 封宗信. 外国语言文学, 2018(04)
- [6]当代招贴艺术的图像叙事研究[D]. 李新昌. 西北大学, 2018(01)
- [7]乔纳森·卡勒抒情诗诗学研究[D]. 张进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8]伍蠡甫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 王新. 河南大学, 2018(12)
- [9]肌理论:邵洵美的翻译诗学研究[D]. 袁帅亚. 河南大学, 2015(12)
- [10]徐訏小说的诗性品格研究[D]. 金凤.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