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

校本培训: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校本培训: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吴启胜[1](2021)在《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意识探析》文中认为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创新而有效地开展教师校本培训,就要深刻理解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内涵及特点,树立正确的教师校本培训战略意识、教师中心意识、资源整合意识以及培训文化意识。

唐信焱[2](2021)在《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现实困境、发展逻辑与实践路径》文中提出从科学发展观和人才培养的视角,剖析中小学校本培训传统经验做法的现状、特点与问题,并基于人才发展工作的系统性、持续性和实践性原则,构建校本培训体系发展逻辑架构,从区域管理、培训管理、分层规划提出实践路径,从而促进中小学教师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经验获取转向专业能力和素质发展。

徐晓敏[3](2021)在《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实现路径的刚性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是高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重塑"双师型"教师、创建学习型高校的重要途径,它既体现了高校教师终身教育活动的内在要求,也契合了新时代社会发展对高校教师提升综合素质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理性分析,提出搭建教师自修网络平台,深化"无接触型"继续教育;适当拓宽教师社会实践渠道,探寻"重锤炼型"继续教育;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探寻"强实用型"继续教育等三个实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同时提出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体系以强化制度引领、激励制度体系以强化制度引导、监督制度体系以强化制度引航等实施策略,通过制度保障的刚性约束作用,达到促成高校高质量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效果。

李冬冬[4](2021)在《构建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可能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中国,构建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十分必要,这不仅是改进教师培训的需要、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传承教育传统的需要、呼应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教师教育常见类型有三种:单一的师范教育、综合性的教师培养、继续教育式的教师成长。实践中,教师教育制度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制度本身较为机械、模式化;教师资格认定体系不够完备;教师继续教育单一无趣。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逐步完善教师培养制度、创新教师教育评价方式、着力改进继续教育体系等方面做出努力和突破。

刘婷[5](2021)在《R市农村初中教师培训现状调查与对策探讨》文中指出

郑会衡[6](2021)在《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研究》文中指出

沈菁菁[7](2021)在《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家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体育教师的地位也随之得到提升,因此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继续教育是教师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调査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继续教育情况,得出以下结论:一、南京市六合区体育教师构成比较合理。二、绝大部分的体育教师能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也能进行继续教育的学习。三、六合区体育教师主要在工作日或规定时间内参加市、区举办的继续教育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得学时、提高教学水平以及掌握新知识和专业技能;费用主要由教师所在学校和继续教育组织单位共同承担。四、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线上线下培训是六合区体育教师最常用的培训方式;现场观摩示范课、专家讲座、线上视频学习是最受欢迎的学习方法。五、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继续教育与教师工作冲突、学校领导重视度不高、培训形式多样化程度不够、培训内容新颖性不强、培训评价方式不合理。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提高学校对继续教育的认识程度。二、规定体育教师每学期参加继续教育的次数以及继续教育的时间。三、采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四、针对不同需要的教师开设不同的继续教育内容。五、使用合理的培训评估机制。

周杨[8](2021)在《区域中小学职初教育政策研究 ——以N市Y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任子男[9](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内宁夏银川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郑小凤[10](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二、校本培训: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校本培训: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意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与校本培训意识
    1.1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内涵
    1.2 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意识的内涵
2 树立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意识
    2.1 树立校本培训的战略意识
    2.2 树立校本培训的教师中心意识
        1)分类分层确定教师培训目标。
        2)分析不同教师培训需求,分类分层确定教师培训内容。
        3)体现教师培训学习方式的主体差异性,调动教师自主培训的积极性。
    2.3 树立校本培训的资源整合意识
    2.4 树立校本培训的文化意识
3 结语

(2)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现实困境、发展逻辑与实践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历史嬗变和现实困境
    (一)历史嬗变
    (二)现实困境
二、校本培训的“三重”价值取向
    (一)技术取向:校本培训的初级阶段
    (二)能力取向:校本培训的高级阶段
    (三)素质导向:校本培训的愿景追求
三、校本培训发展的逻辑框架
    (一)校本培训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校本培训体系构建的设计原则
        1. 系统性原则。
        2. 可持续性原则。
        3. 实践性原则。
    (三)校本培训体系构建的逻辑架构
        1. 能力发展的校本培训理念。
        2. 多主体协同的校本培训机制。
        3. 梯级设计的校本培训路径。
        4. 扎根实践的校本培训方式。
四、校本培训的区域实践路径
    (一)区域统筹:构建教师人才发展新体系
    (二)培训管理:构建多元学习共同体
    (三)分层规划:搭建教师成长多样平台

(3)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实现路径的刚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理性分析
    1.谈“疫”色变,对集中继续教育学习产生些许抵触心理
    2.过度恐慌,对集中继续教育学习产生些许自我封闭心理
    3.学习主动,对继续教育学习产生较强的“学应有用”心理
二、探析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实现路径
    1.搭建教师自修网络平台,深化“无接触型”继续教育路径
    2.适当拓宽教师实践渠道,探寻“重锤炼型”继续教育路径
    3.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探寻“强实用型”继续教育路径
三、充分发挥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体系的保障作用
    1.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制度引领
        ①多层次制定教师继续教育活动规划或计划
        ②多样化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实施保障制度
        ③多元化建立符合教师继续教育实际的评价制度
    2.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激励制度体系,强化制度引导
        ①建立“人本激励”管理制度,把好教师专业成长方向盘
        ②建立“人文激励”管理制度,开启教师持续学习源动力
        ③建立“人‘生’激励”管理制度,用好教师继续教育助推器
    3.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监督制度体系,强化制度引航
        ①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小组监督制度,强化组织管控
        ②建立健全继续教育活动教师互学互监制度,强化同行管控
        ③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监督制度,强化网络管控

(4)构建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可能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构建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必要性
    (一)改进教师培训的需要
    (二)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传承教育传统的需要
    (四)呼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教师教育常见类型
    (一)单一的师范教育
        1. 中等师范院校开展的教师教育。
        2. 师范专科学校开展的教师教育。
        3. 高等师范院校开展的教师教育。
    (二)综合性的教师培养
    (三)继续教育式的教师成长
        1. 教师参加校本培训。
        2.“U-S”或“U-G-S”合作。
        3.“学研训”或“教研训”一体化。
三、教师教育制度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教师教育制度机械、模式化
    (二)教师资格认定体系不够完备
    (三)教师继续教育单一无趣
四、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构建的具体措施
    (一)逐步完善教师培养制度
    (二)创新教师教育评价方式
    (三)着力改进继续教育体系

(7)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家落实教育与体育文件的要求
        1.1.2 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需求
        1.1.3 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国外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相关研究
        1.3.3 国内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相关研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3.1.1 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性别
        3.1.2 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年龄和教龄
        3.1.3 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
        3.1.4 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称和职务
        3.1.5 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课时频次
    3.2 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现状
        3.2.1 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态度
        3.2.2 南京市六合区学校领导对体育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
        3.2.3 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
        3.2.4 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和频次
        3.2.5 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调查
        3.2.6 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组织单位
        3.2.7 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3.2.8 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内容
    3.3 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3.3.1 学校领导对继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3.3.2 教师工作与继续教育时间冲突
        3.3.3 培训形式多样化程度不够
        3.3.4 培训内容新颖性不强
        3.3.5 培训评价方式不合理
    3.4 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对策
        3.4.1 提高学校对继续教育的认识程度
        3.4.2 规定好继续教育的时间
        3.4.3 采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
        3.4.4 针对不同需求的教师开展不同的内容
        3.4.5 使用合理的培训评估机制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一
致谢

(10)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的创新点
    1.7 论文的局限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调查法
        3.2.3 比较研究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3.3.1 基本概念
        3.3.2 基本理论
        3.3.3 研究假设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3.4.1 量表修订
        3.4.2 变量测量
        3.4.3 量表评价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4.1.1 初创阶段
        4.1.2 曲折发展阶段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4.2.1 进修培训制度
        4.2.2 考核制度
        4.2.3 职称晋升制度
        4.2.4 薪酬制度
        4.2.5 聘任制度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4.3.1 宏观制度分析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4 结果分析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5.1 数据质量评价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5.8 分析讨论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6.1.1 职称情况
        6.1.2 学术成果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6.4 奖励制度比较
    6.5 薪酬制度比较
    6.6 结果分析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6.6.2 职称晋升受限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6.6.7 奖励“一刀切”
        6.6.8 薪酬偏低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7.2.5 完善薪酬制度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7.2.7 注重制度公平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初始量表
附录2:调查问卷
附录3:正式量表
附录4:访谈提纲
附录5:项目分析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四、校本培训: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意识探析[J]. 吴启胜. 技术与市场, 2021(12)
  • [2]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现实困境、发展逻辑与实践路径[J]. 唐信焱. 中国成人教育, 2021(17)
  • [3]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实现路径的刚性思考[J]. 徐晓敏. 当代继续教育, 2021(04)
  • [4]构建现代教师教育制度的可能路径[J]. 李冬冬. 中国成人教育, 2021
  • [5]R市农村初中教师培训现状调查与对策探讨[D]. 刘婷.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6]高职院校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研究[D]. 郑会衡.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7]南京市六合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 沈菁菁. 南京体育学院, 2021
  • [8]区域中小学职初教育政策研究 ——以N市Y区为例[D]. 周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9]核心素养视域内宁夏银川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化研究[D]. 任子男. 宁夏大学, 2021
  • [10]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标签:;  ;  ;  ;  

校本培训: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