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远山区农村高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实验的研究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刘珊[1](2021)在《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研究》文中认为自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下发以来,国家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部属师范院校,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等地方师范院校开展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学科师范生公费教育、全科师范生公费教育,为农村学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师资,推进了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但针对目前的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音乐教师教育情怀缺失、数量配备不齐、综合素质不高、队伍稳定性差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与实施仍然需要调整与完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毕业要求,完善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与实施。为农村学校定向培养一定数量的具备“扎根农村、长期从教”教育情怀;具备“文理兼修、多科多能”综合素养;具备“教学育人、综合管理”师范技能的音乐教师。本研究主要围绕“提出相关问题——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的基本现状扫描——农村学校定向师范生培养的现有模式分析——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毕业要求构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优化研究——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实施设想”的基本思路展开。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梳理了我国现阶段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定向培养的现实状况,且较为系统、深入、科学的分析了不同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提供了一套能够支撑定向师范生毕业要求达成;符合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发展需要;符合农村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实践方案。绪论部分对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定向培养的研究缘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进行了全面概述;对“农村学校”“人才培养”“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四个主要概念进行了内涵界定;对“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研究”“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研究”“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研究”三个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评述;对研究问题、研究思路进行了全面梳理,对研究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具体归纳;对研究的创新之处进行了初步预测。第一章是对农村学校音乐师资的基本现状进行全面扫描。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的结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对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并结合相关研究的具体内容,系统分析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现存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必要性。第二章是对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现有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本章节全面阐述了“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地方学科师范生公费教育”“地方全科师范生公费教育”三种模式的政策出台背景、具体实施以及音乐师范生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三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优势,指出三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紧迫性与关键点。第三章是对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毕业要求进行综合构建。本章节通过对构建定向师范生毕业要求的现实需求进行系统梳理,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学科教学知识理论”作为理论依据,以“教师《办法》”作为主要政策依据,系统阐述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毕业要求的基本内涵,综合开展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毕业要求的模型构建。第四章是对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定向培养模式与普通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归纳两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的共同性,总结定向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构想,并就课程设置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第五章是对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实施重点进行合理设想。强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通过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注重师范生教育情怀的培养;通过贯穿实践应用理念、丰富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对口支教机制等方式强化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环节;通过完善由地方政府统筹管理的招生就业制度、深化以高校为主导农村学校协同的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以农村学校为基地的农村从教主题实践活动来建立健全U-G-S协同育人机制。结语部分概括了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研究的有关结论与创新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是推进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于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的培养,我们要从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师范生的毕业要求,从通识教育课程、音乐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课程等方面构建能够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课程设置;从注重教育情怀培养、强化教育实践环境、建立U-G-S协调育人机制等方面完善课程实施。
郭炎华[2](2020)在《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我国拟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教育的区域均衡化发展以及城乡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翻转课堂模式是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讲授法结合起来,形成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的“学本位”模式。这种教与学的翻转模式正好顺应了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发展需求。在现代化信息社会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闻名全球。我国在以信息化为媒介的翻转课堂研究中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且翻转课堂在城市学校中也广泛开展起来,但我国的乡村学校在信息化教学中无容置疑处于劣势。与城市翻转课堂相比较,能在乡村学校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意义会更为鲜明:一是乡村(尤其是偏远山村)与城市相比,信息相对闭塞,因此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与信息共享,对乡村教学质量的改善与知识视野的开拓有着更鲜明的意义;二是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中翻转出来的课堂中的“指导、合作讨论”环节,对于乡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家长缺位”、“辅导缺位”的学生学习成长更为迫切需要,其意义也更深远、重大。我国这些年的城乡义教均衡与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教育的创新驱动与有效的教学转型发展创造了良机。然而,城乡学习环境与教学条件有别,国外与国内的乡村环境条件大不相同,因此我国乡村课堂“教”与“学”的转型需要本土化的翻转模式与实施路径。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改进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的本土化教学模式并使其得到有效的实施。主要利用分析法、调查法、比较法与准实验研究方法,在翻转课堂内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研究现状与争议,并对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这两所乡村学校的翻转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以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然后以SMCR(source传播者、message信息、channel信道、receiver受众)循环式交流模型为本研究的调研理论框架依据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维度设计,并在样本乡村实施了问卷调查与深入的访谈调研。根据本研究样本乡村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结论,并结合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本研究构建了样本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建立了研究问题的假设,最后对所构建的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教学实验。经过教学实验的前测、中测与后测的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再结合本研究的后期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出了本文的实验结论:(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3)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另外,本研究在翻转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发现了:其一、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学生的成绩是呈曲线式进程;其二、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其三、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本研究的结论解答了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翻转课堂遗留的两个疑问,也就是说翻转模式本身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信息化起主要的作用?学生成绩的提升主要是因为使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因,还是不同教师任教的原因?并从实证角度为华南贫困乡村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本土化的改进路径,揭示了教育信息化在我国乡村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研究贡献与实践参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并在模式构建与实践运行中添加了乡村特色元素;二是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三是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最后,在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时至今日,虽然翻转课堂在聚奎中学与本研究的实验样本学校的本土化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乡村翻转课堂尚未形成规模,还在尝试与探索中。本文的实验也还只是本研究的一个探索阶段。在我国义教均衡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环境与机遇中,乡村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创新模式有望得到更大范围与更深入的研究与发展。
张伟平[3](2019)在《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和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以信息技术的手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教学点是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短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我国教学点在办学中存在经费投入、师资资源配资、课程开设和留守儿童等诸多困境。其中,音乐、美术等课程开不齐、开不好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许多地区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帮助教学点解决课程问题,从而实现质量提升。为对这些地区的成功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并从理论角度揭示其原理,本文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对与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相关的研究,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乡村教学点相关研究,包括教学点问题的表现、成因和对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相关研究;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的相关研究。随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对这些研究对于本文的价值和意义、可借鉴之处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乡村教学点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我国教学点发展历史、教学点存在的价值、我国促进教学点发展的政府行动、当前教学点面临的主要困境、学术界提出来的应对教学点困境的主要对策、国外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薄弱学校的经验借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我国政府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包括教学在内的农村薄弱学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改善基础办学条件,完善教师配置,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足。教学点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仍然存在不少困境。主要包括: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质量不佳;生源质量偏低,留守儿童比例高。学术界对教学点困境提出的对策有针对经费困难的,有针对教师和教学困境的,有针对整体性困境的。其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教学点解决音乐、美术等课程开不齐、开不好的问题也被学术界提及,并有研究团队对此开展相关的研究。第三,通过文献分析和对第一手调研材料的整理分析,将我国几个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教学点解决课程开不齐、开不好问题,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地区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总体而言,这些案例地区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同步课堂”和“双师教学”。“同步课堂”即让优秀教师通过网络同步的方式给教学点上课,教师和远端的学生可以实时交互。“双师教学”即教师利用MOOC进行教学的模式,教师课前熟悉MOOC内容,课堂上在可控的情况下,播放MOOC进行教学。案例地区利用这两种方式帮助教学点开齐原本开设不了的课程,上好原本上不好的课程,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四,运用机制设计理论、教育治理理论,在对部分案例成功经验,以及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即“规章制度”。该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组织架构、权责分配和制度安排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功能上包括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教育治理理论的运用突出了“管办评分离”的原则,机制设计理论的运用则突出了“激励相容”和“信息效率”原则。第五,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扎根理论,总结提炼了一个“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理论模型,包括影响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与教师专业发展及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利用理论模型,设计了量表和问卷,通过对部分地区教师发放问卷方式收集数据,用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决策、社会支持、中心校支持、信息化环境、数字教育资源和教师因素等。这些“影响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具有影响作用;在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中,“教师专业发展”在“影响因素”和“学生发展”起着中介作用;“同步课堂”和“双师教学”对“影响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作用具有调节作用。第六,运用教育公平理论、场域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进行了理论阐释。运用教育公平理论从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运用场域理论从信息技术改变传统课堂的场域形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的教育资本及学生的文化资本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行动者网络,通过转译过程中的问题呈现、利益共享、征召和动员四个环节对行动者网络进行描述。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包括:组织架构、权责分配、制度安排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这套机制体现了治理理论所倡导的“管办评分离”原则和机制设计理论所倡导的“激励相容”和“信息效率”原则。2.在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中,主要影响因素有:政府决策、社会支持、中心校支持、信息化环境、数字教育资源和教师因素等,这些因素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具有影响作用。3.教师专业发展在这些影响因素和学生发展之间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而同步课堂和双师教学在影响因素和教师专业发展,及影响因素与学生发展之间起到调节作用。4.可以用教育公平理论、场域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进行解释。信息技术在帮助教学点在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信息技术在帮助改变教学点所处场域、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惯习,从而改变教师教育资本和学生文化资本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行动者网络,通过转译过程中的问题呈现、利益共享、征召和动员四个环节实现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
李飞[4](2017)在《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 ——现状调查与应对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初中阶段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是个体生理、心理飞速发展、成熟的关键阶段,也是个体心理发展极具敏感性和不稳定性、易于出现问题的“心理断乳时期”“心理危机时期”。研究立足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群体,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自我意识发展状况、学习心理状况、情绪心理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状况,总体把握了边远地区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尝试建构适合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有33.9%的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6%的学生属于中度以上心理问题,亟需心理辅导与干预。从筛查比例来看,强迫症状、学习压力和情绪不稳定是当前农村初中生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女生;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随年级增加有下降的趋势,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学生。2.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自我意识水平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状况整体较好,大部分学生具有中等偏上的自我意识水平,但有19.6%的学生自我意识水平较低,21.8%的学生自我和谐水平较低,还有9.7%的学生具有较低的自尊水平。女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更高;七年级学生合群度、自我和谐水平、自尊水平最高;八年级学生的幸福与满足度最高,九年级学生在智力与学校、躯体与外貌、焦虑、维度得分最高;在焦虑和合群维度上,独生子女得分显着低于非独生子女,而且独生子女具有更高的自尊水平。3.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总体水平不高,但普遍体验较大的父母期望压力和自我要求压力;整体表现出中等偏上的学习倦怠倾向,自评学业效能感水平较好,但需要积极关注部分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倦怠倾向明显、学习效能感的低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辅导和干预。学习压力随年级增长而升高,八九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倾向更明显,突出表现在行为不当维度;学业效能感方面不存在显着年级差异;独生子女的学习压力和学习效能感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学生学习压力更大,学习倦怠倾向更突出,学业效能感更低。4.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情绪心理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初中生的正负性情绪状态处于中等水平,有一定的矛盾冲突性。分别有35.2%、20.5%的学生体验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男生更倾向运用消极调节策略,女生则更倾向于积极调节策略;九年级学生的正负性情绪状态要明显高于七八年级,呈现了更为明显的矛盾冲突性;独生子女表现出更加良好的情绪心理状态;单亲家庭学生、留守学生比正常家庭学生体验更多的抑郁情绪,使用更多的灾难化、责怪他人的情绪调节策略。5.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人际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有81.86%的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倾向;人际交往困扰突出,有58.69%的学生存在社交活动与交友方面的行为困扰,49.74%的学生存在交谈方面的行为困扰;有41.49%的学生在面临社交活动时会产生痛苦和烦恼的消极情绪;有29.2%的学生存在社交回避的行为倾向。男生表现出更明显的人际交往问题倾向;七年级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的行为困扰更为突出,九年学生表现出更多的交谈困扰和更高的社交回避倾向;单亲家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体验更多的孤独感,人际交往困扰程度更重。6.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边远山区农村初级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年限普遍较短。农村学校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设施设备短缺、专项经费缺乏、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等普遍性问题,亟需改善。农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和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和途径较为传统和单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连续性较差,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学校比例较低。7.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建构探索建构新时期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凝聚共识,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体系;提高实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四大保障机制;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建构信息化平台监督机制;挖掘校本教育资源,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资源建设机制;积极创建城乡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合作机制。
刘红艳[5](2017)在《健康人力资本视角下学生心理焦虑问题的随机干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演进的推动力量。在促进人力资本提升的各种方案中,对学生的健康投资是值得关注的重点。这是因为,从投资对象来看,越早开展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越高;从投资内容来看,对学生的健康投资既有助于提升健康人力资本也有助于提升教育人力资本。当前已有大量研究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并探索了很多可推广的提升学生身体健康的投资方案,然而,对于危害甚广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则很少,而且绝大多数已有研究将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案聚焦在心理疗法上。但是,心理疗法类的干预在地方教育系统内并不容易推广。本文从发展经济学和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运用随机干预实验法评估健康卫生服务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为制定提升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健康投资政策提供依据。在人力资本积累的实证研究中,存在大量健康卫生服务干预可以有效克服心理疗法在地.方教育系统推广的障碍。这些健康卫生服务干预的实施不需要耗费稀缺资源(如,心理咨询师),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业成就,达成地方教育部门的教育目标。然而,已有的文献往往只关注了健康卫生服务干预对学生身体健康和学业成就的影响,几乎没有研究进一步分析干预在改善学生身体健康和学业成就后,间接地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本文主要回答以下问题:首先,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焦虑发病率有多高?其次,学生心理焦虑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第三,健康卫生服务干预能否缓解学生心理焦虑?第四,健康卫生服务干预缓解学生心理焦虑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在众多健康卫生服务干预中,哪一类项目最具有成本-效益,是政府对学生进行健康投资提升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佳选择?为实现上述研究目标,一方面本文对发展经济学和卫生经济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回顾,分析了健康卫生服务干预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本文整合了实验经济学领域的八个随机干预实验数据。每个实验都是完整独立的随机干预实验,干预独立于潜在结果变量,即可以有效克服影响评估中的内生性问题。整合后的样本包含了青海、陕西、甘肃、宁夏、江苏和上海的53个县区578所学校的17756名中小学生。利用整合后的全国范围内的大样本数据,本文首先分析了学生心理焦虑的现状,为政策干预的实施提供着力点。研究结果表明,8%的样本学生有严重的心理焦虑问题,从各细分心理焦虑维度来看,56%的样本学生表现出至少一种类型的心理焦虑症状。一般地,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县区学生的心理焦虑水平更高。女生、寄宿生、父亲不在家的学生和学业表现较差的学生是更加脆弱的群体,他们的心理焦虑水平高于男生、非寄宿生、父亲在家的学生和学业表现较好的学生。利用实验经济学中的随机干预实验方法可有效克服内生性问题的优势,在了解心理焦虑现状后,本文重点评估了健康卫生服务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实验研究表明,健康卫生服务干预中的提供免费眼镜和提供营养物质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心理焦虑,而提供健康信息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效果并不显着。在分析提供免费眼镜和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机制时,可发现,尽管两种干预都可提高学生学业成就,但它们并不是通过改善学生学业成就,降低学习压力而缓解学生心理焦虑的。对于提供免费眼镜,其缓解学生总的心理焦虑水平是通过降低学生身体焦虑、冲动倾向、孤独倾向和过敏倾向实现的;对于提供营养物质,其缓解学生总的心理焦虑水平是通过降低学生身体焦虑和冲动倾向实现的。在评估了健康卫生服务干预影响效果的基础上,本文对这些健康卫生服务干预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为制定提升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健康投资政策提供更有效的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在三种健康卫生服务干预中,提供营养物质最具有成本-效益,提供免费眼镜次之,而提供健康信息则不具备成本-效益。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在提升人力资本的过程中,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当前亟待解决并普遍存在的心理焦虑问题。逐步探索将健康卫生服务干预中的眼镜项目和营养项目纳入到提升学生人力资本积累的日程中,尤其是具备较高成本-效益的营养项目。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于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研究思路方面,本文融合多学科,提出解决学生心理焦虑的新思路,传统地,心理问题由心理方法解决,本文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出发,阐明了关注学生心理焦虑的经济学意义,并结合卫生经济学分析健康卫生服务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使用了实验经济学中的随机干预实验方法更准确地评估健康卫生服务干预的影响效果,随机干预实验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研究中,每年都有数篇随机干预实验研究实例的论文发表于经济学顶级期刊,然而国内鲜有研究采用此方法。在随机干预实验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判断各干预方案的投资价值。研究数据方面,本文使用了全国性大样本一手调查数据来研究人力资本积累中的学生心理焦虑问题,国内外几乎没有比这更新更全面的数据。
余国志[6](2016)在《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论纲》文中研究说明中小学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基础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生活的存在,既是物理事实的经验世界,同时,也是情感意义的价值世界。然而,在工具理性、实用主义、主智主义(1)、升学主义(2)、西式艺术教育架构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错误导向下,本应有血有肉、有情有意、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的艺术世界,变得“面目可憎”,“本色”容貌遭到了多重遮蔽:人的主体性消失,美的指向性无存。“人”消失在艺术教育的迷茫世界中,“美”隐遁在艺术教育的意义世界里。本应是人和美共有、共生、共存的意义世界,本应作为“教育之眼”(3)的艺术教育,本应作为社会“美的尺度”的艺术教育,本应有着深刻教育意涵的艺术教育,却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应有的方向。主要表现为:知识堆砌,技能泛滥,工具充斥,过程虚无,情感缺失,美被肢解,主体失位。作为学习者的完整的丰富的“人”,被当作艺术知识的被动吸收者、艺术技能的被动训练者、艺术审美的被动参与者、艺术课堂教学的主动脱域者。学习者的身心规律没有得到尊重,学习者的艺术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的联结没有被重视,学习者的艺术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致使艺术教育的世界呈现这样一幅“景观”:有明亮的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聪敏的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健全的身体而不会舞蹈,有灵性的心魂却无法理解真理。本应以人为本的艺术教育,被异化成了以物为本、以器为本、以象为本、以技为本。本应是化人和人化双向过程的艺术教育,却变成了物化和技化的单向过程。本应让学习者“诗意栖居”开智、怡情、完人的艺术课堂,变成了冰冷的、僵硬的、被蒙蔽的场所。从此,艺术教育的生活世界变得黯然失色,黯淡无光:重知识技能,轻感性直观;重智识课程,轻艺术课程;重理性逻辑,轻审美情感,音“多”乐“少”,美“少”术“多”。艺术教育的功利化、艺术学科的边缘化,艺术课程的形式化,艺术实施的专业化、艺术教学的同质化、艺术评量的标准化,都给艺术教育带来了深深的“病痛”,以致于艺术教育被割裂为三种不同的“病态”:第一种是有艺术,无教育。主要指注重艺术本位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教育的正向意义得到消解的一种现象;第二种是有教育,无艺术。主要指艺术课程流于形式,虚浮,教育意义只是体现在教师、学生和教室的物理存在的一种现象。第三种是无教育,无艺术。主要指既无艺术的意涵,亦无教育的意义的现象。对此,一种忧思和追问不禁产生:艺术教育,如果失去了真、善、美的深刻意涵,而变成了机械的技能、逻辑的推理和无意义的符号,还能称之为艺术教育吗?事实上,完整的人最需要的是既有教育,又有艺术的教育。即第四种形态的教育:既有教育的艺术,又有艺术的教育。既有教育的意义,又有艺术的意涵。这,应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和最高指向。有危机,就有救赎。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就是生发于这样一种时代的教育背景中。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是指以人为逻辑起点,以美为辐射半径,以感受和直观为基本手段,以幸福完整为目的,以文化和生活为指向,通过全息艺术课程的阶梯构建,培养学习者必要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提升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帮助其构建审美系统,成为审美新人,进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它具有本体性、感受性、人文性、大众性和主体间性等特征。具体来说,它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开放的、生成的系统,也是一种人为的、为人的、求美的、向美的艺术教育,具有唤醒学习者最原始的艺术本能,构建学习者最本质的艺术经验,服务学习者最纯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习者最深处的艺术思维等价值功能。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对当下中小学普通艺术教育弊病的一种反拨,一种纠偏,一种矫正,一种疗治,一种去蔽,也是刮垢、除锈、抛光、澄明的过程。其更深层的意蕴在于通过艺术教育的生活世界,实现人和美的统一,人和美的归位,人和美的融合。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的核心要义在于,它把艺术教育生活世界两个极为重要的维度(人和美),作为其理论主张的基点。首先,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让人回归主体。人是艺术教育的主体。人是艺术教育的目的。艺术教育应服务人的发展。这本应该是极为澄明的教育常识。然而,在当下以“物”和“技”为中心的艺术教育中,强调的是“看得见”的形下,过于偏重表演和实践以及技能,以致于忘了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人。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强调的是“看不见”的形上,实现由“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手”的操作转向“心”的感受,由“真”的确认转向“美”的体认,由单一的能力外展转向与精神内求的统一,由感性转向与理性的统一,由偏向技能转向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其次,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以美为根本指向。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情动人和以技悦人的多向过程。美既是根本指向,也是本质。文化是母体。情意是主轴。然而,不难发现,当下的艺术教育生活世界里却“无美”、“非美”、“去美”。在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理论谱系中,“美”不是一个单数概念,而是一个复数范畴;不是一个推理规则,而是一个多重意蕴的集合:如幸福完整、自我实现、全面发展、大写的人。美,就是让他成为他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因此,“美”是一种价值,一种思想,一种本体,一种谱系,一种教育的尺度。最后,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观,恰当地把艺术教育领域最重要的“人”和“美”连缀在了一起,构成了艺术教育领域所必须重视的两个要件:人和美。人通过艺术走向审美,艺术是以美育人的桥梁和通途,美是人与艺术的结合。质言之,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构成了“人─艺术─美”和“内(艺术本能)─外(艺术实践)─内(艺术审美)”两条线路的回环系统。要之,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既是一种艺术教育的美学,也是一种艺术教育的哲学。它是在教育学、哲学以及教育哲学的多维视野观照下,以孔子的美育思想、席勒的美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支撑,以艺术和人、人与美的关系为逻辑起点,从艺术教育的历史背景、学科背景和教育哲学背景出发,采用教育现象学和质性研究等方法,提出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的界说,构建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的理论谱系。并基于人的精神内求和能力外求两个进路,研究艺术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多维价值和意义,提出艺术学习的四个心理机制(艺术本能的唤醒机制、艺术经验的同构机制、艺术审美的应答机制、艺术思维的形塑机制)。并通过新教育实验学校的艺术教育案例,实践论证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师资观、评量观,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展望未来趋势。概言之,本研究的研究逻辑线路是:绪论—场域论(哪里来)—本体论(是什么)—价值论(为什么)—实践论(怎么做)—余论(哪里去)。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场域论——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出场语境;第三章本体论——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理论谱系;第四章价值论——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价值意义;第五章实践论——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行动探索;第六章余论。第一章:绪论。从艺术与人、艺术与文化、艺术与教育三个角度,提出研究的背景、目的、动机、意义和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线路等,为本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场域论。从艺术教育的历史背景、学科背景、教育哲学背景三个维度出发,为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出场语境做铺垫。第三章:本体论。主要围绕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理论界说,对人、美、艺术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对“成人之美”进行了哲学、心理学、人学和教育学的多维解读,在此基础上,提出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目标、定义、体系等。第四章:价值论。从人的能力外展和精神内求两个进路,研究了其之于人的价值。主要论证了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价值意义。第五章:实践论。主要从新教育实验的教学实践和案例出发,提出并研究论证了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教学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师观、评量观。第六章:余论。主要总结归纳了本论文的研究发现和成果,就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进行省察、审视和展望,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揭示出艺术教育的呈人之美、成人之美、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美的形上意蕴。
陈玉芳[7](2015)在《改革开放后上海中小学教育家办学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迎来了大发展时期,上海基础教育界涌现出一批本土特色明显的教育家,他们的办学思想与实践类型多样,路径各异,成效显着,辐射力强。从办学主体、办学起始与重心、办学线路、办学切入点四个方面对这些教育家办学个案进行分析后,发现段力佩、吕型伟、顾泠沅、刘京海四位教育家的办学理念与实践丰富而深刻,分属于不同类型,分布在不同时期,是上海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典型个案,因此本研究将四者确定为主要研究对象。段力佩校长带领着上海市育才中学锐意进取,持续创新,走在上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列,使“育才经验”分别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两次风靡全国教育界,成为中国学校改革的典范。吕型伟以多样化的教育改革实验和长期的课题研究引领着全国多所学校进行持续性整体改革,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对上海乃至全国中小学的办学理念和方式都产生了影响。顾泠沅以数学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带动了上海市青浦地区学校整体改革和质量提升,并且在“青浦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教育实验理论和“行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具有教育理论与实践双向建构的示范意义。刘京海校长创造性韵提出了“成功教育"思想,并设计、组织、实施了“成功教育”实验,不仅使上海市闸北八中从一所教学质量较差的学校变成了全国知名的明星学校,而且通过创新的办学方式——委托培养,带动着上海市许多薄弱学校提高了教学质量,如今“成功教育”正走向国际,在周边国家中逐步推广。研究了四例个案后,结合海派文化特征和文化模式理论,尝试总结改革开放后海派教育家办学的群体特征:他们领风气之先,理念超前,敢说敢做;他们心态开放,具有国际视野,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他们注重教育公平,爱无差等,以规范保障质量;他们务实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海派教育家们这些教育思想、精神特质、办学思想与实践,是当代上海乃至当代中国教育界最宝贵的财富。
杜建群[8](2012)在《实践哲学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文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这门课程作为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自2001年秋季进入实验探索以来,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仍然面临如何实现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问题。由于已有研究更多偏重于对课程实施的个别或局部问题的研究,而对问题的本质及课程基本理论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在此,以马克思实践哲学方法论为指导,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展开研究。首先,采用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取向,从实践层面把握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及本质。一是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以重庆和贵州两地的559位中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特点,并对各种变量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二是采用半结构访谈方式对选取的9位中小学校校长和12位中小学校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并到9所中小学进行课堂观察,对访谈和观察得出的结果向受访者反馈并得到同意后,再运用于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城乡中小学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学校与非实验学校、中小学毕业班与非毕业班、小学与中学在课程的开设情况、师生的课程认知、活动资源开发、活动方法运用、课程保障机制、课程主体参与度六个维度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师生的课程认知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最为关注的,依次为主体参与力、实施方法、资源开发、保障机制,这表明了课程主体因素在课程实施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研究呈现的主要问题是:课程开设上存在着“计划”与“执行”分离;师生的课程认知上存在着“熟知”与“真知”同一;课程内容上存在着“一维”与“多维”分离;课程实施方法上存在着“单一”与“多样”分离;课程保障机制上存在着“制定”与“监督”缺失。其根源在于:传统教育价值观影响了课程计划落实;教师的感性直观认识的片面性影响教师的课程认知;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指导力的局限导致课程内容分离;传统教学思维定势使师生在活动方式上缺乏创新;未纳入升学考试科目导致课程保障机制缺失。其次,运用理论思辨方法,一是从马克思实践哲学本体论出发,依据课程的性质和教育价值来判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什么”及“何以存在”。按照思维结构与系统演化规律,围绕“知识”、“能力”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体论发展的逻辑体系。在实践中,认清人们在“本体论”问题上的绝对化、虚无化、理想化的片面认识。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观、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生活教育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的哲学、教育学、课程和教学理论基础。透过教育实践的需要,从加强学生生活体验,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目的定位,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指向。对课程本体的界定和目的定位,向人们呈现了课程的基本概念和观点,为人们形成完整的课程认知提供了基础。再次,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个整体,一是以马克思哲学实践主客体观为理论依据,以此定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客体性质,构建课程内在结构体系。具体以课程决策主体、监督管理主体、研究主体、实施主体、协作参与主体、评价主体在内的多主体统一,与课程目标、内容、组织、评价、方法、资源等多维客体统合,建立主客体之间的“校内”、“校与校”、“校与社”多层统合,使主客体之间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关系。二是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法论意识淡漠,方法研究不足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法论归为:指向理论研究的课程研制方法论和实践操作的课程实施方法论两方面。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不仅应注重哲学方法论一系统科学方法论一社会科学方法论一教育科学方法论一课程方法论的纵向指导和影响;还应重视与学科课程方法论的横向联系和借鉴,形成纵横交错的方法论立体体系。在实施层面,探讨了实施的方法论原则,并分别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多维主题融合、“学校+基地"内外资源整合、多种活动方法分级运用模式,然后进行模式整合,形成课程实施的动态复合模式。在一定的原则和模式指导下,提出国家宏观层面和学校微观层面的具体实施方法;同时,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优势,利用Second Life虚拟空间设计制作综合实践活动平台,能让有网络信息资源的学生快速及时地模拟完成活动的开发实施,以弥补学生在现实中无法开展的主题活动的不足,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提供一种新的路径和方法。最后,在具备了完整的课程内在结构和合理的方法论指导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系统性思维为立论基础,不断实现主客体要素的整体性生成。由于课程内外影响因素的不断变化,整体性生成又处在变动之中,由此建构综合实践活动多元动态生成模式,提出了以课程主体自觉为前提的观念路径、行为路径和发展路径来保障课程的整体性生成。这一模式和策略已通过实践案例,在一定范围内验证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唐智彬[9](2012)在《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为了解决农村问题,中央政府最近连续9年均将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确定为“涉农”。农村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村人口收入的提高和国民待遇的改善,而破解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让农村人口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承担了面向农村人口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任务,主要包括:提供正式职业教育、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转移培训服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村创业培训等诸方面的内容。涉及面广且体系复杂,目前问题较多,改革的难度较大。基于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本文认为办学模式是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通过分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特征,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内容与举措。本文分别从两个视角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生产方式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变迁和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嵌入性。随着生产方式的变迁,从手工业时代,到前期工业经济时代,再到发达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生产方式不同,造就了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同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也要适应一定阶段与一定区域的主流生产方式,才可能具备满足需求的服务能力。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嵌入性问题上,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经济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嵌入”是理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关系的重要工具;二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嵌入在经济社会环境中的,具有典型的嵌入性特征;三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嵌入性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与分析。在历史研究部分,本文回顾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发展与演变的历史,回顾了民国教育家的农村教育实验、“社来社去”模式、“半农半读”模式、“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模式、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模式、城乡一体化办学模式等,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历史发展的特征与规律。本文从经济、社会与政策三个方面对办学模式改革的嵌入环境进行了分析,嵌入环境决定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特征。嵌入环境下办学模式改革需求主要体现在功能扩展、质量提高和注重地区差异等方面。因此,办学模式改革主要是改革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办学方式、办学内容;在改革的措施方面,要重视发挥政府职能、拓展部门合作机制、改革培养模式,激发教育产业的融资功能、树立正确改革代价观等。基于上述讨论,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一个地区的办学模式,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决于办学模式是否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环境及发展需求相适应,在一个地区被验证为成功的办学模式,在“移植”到其他地区之后,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造。因而,在办学模式的选择上,“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附录部分是两个案例研究:一是湖南邵阳“十百千万工程”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脱嵌”及其遭遇挫折带给我们的反思与教训;二是湖南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改革的嵌入性分析。通过对案例的反思,我们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要走出“一总结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的怪圈、要走出过度依赖政府、走出部门之间合作困局,办学模式改革也要超越“设计”与“内生”之争,在充分考虑嵌入性的基础上,寻求科学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方案与发展对策。
朱远来[10](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二、边远山区农村高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实验的研究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边远山区农村高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实验的研究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国家对于农村教育十分重视 |
(二)农村学校美育工作相对薄弱 |
(三)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配备困难 |
(四)“一师模式”的启示与困惑 |
(五)本人的学习研究兴趣与专业发展需要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农村学校 |
(二)人才培养 |
(三)音乐教师教育 |
(四)课程设置与实施 |
四、研究综述 |
(一)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研究 |
(二)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研究 |
(三)农村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农村学校音乐师资的基本现状扫描 |
第一节 农村学校音乐师资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农村学校音乐师资配备不齐 |
二、农村学校音乐教师素质不高 |
第二节 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访谈分析 |
一、访谈调查的设计 |
二、访谈数据的整理 |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 |
第三节 农村学校音乐师资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农村学校音乐师资现存问题的地域与文化归因 |
二、农村学校音乐师资现存问题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归因 |
第四节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必要性 |
一、缓解农村学校音乐师资不足问题的必然选择 |
二、提高农村学校音乐师资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 |
第二章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现有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三种模式 |
一、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 |
二、地方学科师范生公费教育 |
三、地方全科师范生公费教育 |
第二节 三种培养模式的比较 |
一、培养理念:“学科导向”与“农村导向” |
二、素质要求:“专科专能”“多科多能”与“一专多能” |
三、培养方式:“开放化培养”与“本土化培养” |
第三节 三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创新 |
一、改革创新的紧迫性 |
二、改革创新的关键点 |
第三章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的毕业要求构建 |
第一节 构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毕业要求的现实需求 |
一、学生未来就业定位的特殊性 |
二、学生未来职业素养的特殊性 |
第二节 构建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毕业要求的学理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政策依据 |
第三节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毕业要求的基本内涵与模型构建 |
一、毕业要求的基本内涵 |
二、毕业要求的模型构建 |
第四章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优化研究 |
第一节 三种定向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与对比分析 |
一、三种定向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情况 |
二、三种定向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
三、三种定向培养模式与普通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对比分析 |
第二节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优化构想 |
一、课程优化的基本原则 |
二、课程优化的基本思路 |
第三节 课程设置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情况分析 |
一、通识教育课程对于毕业要求的支撑 |
二、教师教育课程对于毕业要求的支撑 |
三、音乐专业课程对于毕业要求的支撑 |
四、实践课程对于毕业要求的支撑 |
第五章 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的课程实施重点 |
第一节 注重教育情怀培养 |
一、渗透理想信念教育 |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第二节 强化教育实践环节 |
一、贯穿实践应用理念 |
二、丰富教育实践活动 |
三、建立对口支教机制 |
第三节 建立U-G-S协同育人机制 |
一、完善由地方政府统筹管理的招生就业制度 |
二、深化以高校为主导农村学校协同的课程教学改革 |
三、加强以农村学校为基地的农村从教主题实践活动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点 |
二、局限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的局限与不足 |
(二)研究内容的局限与不足 |
三、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农村学校音乐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访谈结果的整理 |
附录四 在校科研成果 |
后记 |
(2)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 |
2.有关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研究 |
3.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1.研究问题 |
2.研究目的 |
3.理论依据 |
4.研究方法 |
5.研究内容 |
6.研究路线 |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及内涵解析 |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 |
1.翻转课堂的起源 |
2.翻转课堂的兴起与发展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翻转课堂 |
2.乡村与乡村学校 |
3.本土化 |
4.学习力 |
5.学优生与学困生 |
6.知识沟 |
(三)内涵解析 |
1.翻转课堂的本质 |
2.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导向 |
3.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解读 |
二、乡村翻转课堂现状与翻转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现状与争议 |
1.我国乡村学校“教”与“学”翻转的本土模式 |
2.翻转课堂引进在我国乡村本土化的研究现状与争议 |
(二)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的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
1.比较之目的 |
2.方法与依据 |
3.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
4.比较研究启示 |
(三)本研究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构建与实施目的 |
1.翻转之取长补短 |
2.以前车之鉴为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铺路 |
3.解析乡村翻转课堂的争议 |
三、模式构建前样本乡村学校的需求度与接受度调查分析 |
(一)调研设计 |
1.调研对象 |
2.理论模型依据 |
3.量表维度设计 |
(二)调研实施 |
1.问卷 |
2.访谈 |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
1.教学传播者分析 |
2.学生分析 |
3.翻转课堂信息内容与信道需求分析 |
4.调研结论 |
四、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改进模式 |
(一)以往翻转模式经验总结与吸收 |
1.乡村翻转课堂的鲜明意义 |
2.以往翻转模式的教训总结 |
3.以往翻转模式的经验吸收 |
(二)乡村翻转模式实施与理论研究的遗留问题 |
1.疑问1——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
2.疑问2——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教师水平的影响 |
3.疑问源——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留存的研究空白 |
(四)本土化翻转模式构架与解析 |
1.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
2.实验班级操作模式 |
3.翻转学习干预模型 |
4.教学评价模式 |
五、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的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
(一)实验设计 |
1.研究问题假设 |
2.研究样本 |
3.变量控制 |
(二)实验前期工作 |
1.实验科目的选择 |
2.翻转课堂师资培训 |
3.微课的制作 |
(三)实验过程 |
1.实验班的产生及前测 |
2.翻转课堂操作过程 |
3.数据收集 |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
1.终结性评估分析 |
2.形成性评估分析 |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实验结论与反思 |
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 |
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 |
3.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 |
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 |
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 |
(二)研究发现与反思 |
1.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 |
2.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 |
3.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乡村学生的成绩呈曲线式进程 |
(三)研究创新 |
1.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
2.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 |
3.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 |
(四)研究呈献 |
1.为我国乡村探索翻转课堂的本土化改进路径 |
2.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参考 |
3.揭示了教育信息化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 |
七、研究不足与后续解决策略 |
(一)研究不足 |
1.研究条件造成的局限 |
2.研究样本的局限 |
3.研究时段的局限 |
4.本研究的代表性范围 |
(二)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 |
1.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的特需路径 |
2.弥合“知识沟”的策略与愿景 |
3.后续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学术意义 |
1.3.3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路线图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信息化 |
1.6.2 教学点 |
1.6.3 机制与机理 |
1.6.4 同步课堂模式 |
1.6.5 双师教学模式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乡村教学点相关研究 |
2.1.1 教学点问题的表现 |
2.1.2 教学点问题的成因 |
2.1.3 教学点问题的对策 |
2.2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相关研究 |
2.2.1 国内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研究 |
2.2.2 国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研究 |
2.3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相关研究 |
2.3.1 国内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研究 |
2.3.2 国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研究 |
2.4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研究 |
2.4.1 国内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研究 |
2.4.2 国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机制(机理)研究 |
2.5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2.6 国内外研究对本研究的意义 |
第3章 我国乡村教学点的历史和现状 |
3.1 我国教学点发展历史回顾 |
3.1.1 教学点的由来和在上世纪的发展 |
3.1.2 十年“撤点并校”史 |
3.1.3 后“撤点并校”时代的教学点发展 |
3.2 教学点存在的价值 |
3.2.1 公平价值:保障农村孩子就近入学的机会 |
3.2.2 文化价值:乡土文化建设和传承的主阵地 |
3.2.3 教育价值:小规模学校更利于学生成长 |
3.3 我国促进乡村教学点发展的政府行动 |
3.3.1 促进教学点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 |
3.3.2 改善教学点办学条件类工程项目和工作 |
3.3.3 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工程项目 |
3.3.4 促进教学点发展政府行动的效果和不足 |
3.4 教学点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
3.4.1 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
3.4.2 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质量不佳 |
3.4.3 生源质量偏低,留守儿童比例高 |
3.5 学术界针对教学点困境提出的对策 |
3.5.1 针对经费困境的对策 |
3.5.2 针对教师困境的对策 |
3.5.3 针对教学困境的对策 |
3.5.4 针对整体性困境的对策 |
3.5.5 对学术界提出对策的评述 |
3.6 国外利用信息化提升薄弱学校质量的经验借鉴 |
3.6.1 OLPC (One Laptop Per Child)项目: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优质教育资源 |
3.6.2 TESS:利用OER(开放教育资源)帮助贫困地区教师发展 |
3.6.3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价值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案例分析 |
4.1 对教学点质量提升的界定 |
4.2 湖北省咸安区:两类同步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
4.2.1 咸安区教学点基本情况 |
4.2.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2.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3 湖北省崇阳县:同步互动专递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
4.3.1 崇阳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3.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3.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4 湖北省恩施州:三类同步课堂和数字教育资源提升教学点质量 |
4.4.1 恩施州教学点基本情况 |
4.4.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4.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5 吉林省长白县:同步混合课堂提升教学点质量 |
4.5.1 长白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5.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5.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6 重庆市彭水县:双师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点质量 |
4.6.1 彭水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6.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6.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7 云南省富宁县:多种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提升教学点质量 |
4.7.1 富宁县教学点基本情况 |
4.7.2 信息化助力教学点质量提升的主要措施 |
4.7.3 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的成效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机制设计 |
5.1 机制设计的思路 |
5.2 机制设计的理论依据 |
5.2.1 教育治理理论 |
5.2.2 机制设计理论 |
5.3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机制 |
5.3.1 组织架构和责权分配 |
5.3.2 制度安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模型构建及检验 |
6.1 模型构建及检验的整体思路 |
6.2 研究变量的探索 |
6.2.1 对相关文献的梳理 |
6.2.2 对若干案例的扎根理论分析 |
6.2.3 研究变量的提取和研究假设 |
6.3 模型的初步构建 |
6.4 调查对象选择 |
6.5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修订 |
6.5.1 问卷的组成 |
6.5.2 小范围预试问卷及项目分析 |
6.5.3 正式施测 |
6.6 模型的检验与假设验证 |
6.6.1 模型检验 |
6.6.2 假设验证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理分析 |
7.1 机理分析的基本思路 |
7.2 教育公平理论视角的分析 |
7.2.1 教育公平理论 |
7.2.2 信息化促进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
7.2.3 相关案例简析 |
7.3 场域理论视角的分析 |
7.3.1 场域理论 |
7.3.2 文化资本与社会再生产 |
7.3.3 信息化对教学点所处场域的改变 |
7.4 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的分析 |
7.4.1 行动者网络理论 |
7.4.2 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行动者网络的构建 |
7.4.3 乡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者网络描述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贡献 |
8.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附录1: 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问卷(教师卷) |
附录2: BOOTSTRAP计算回归方程系数显着性SPSS代码 |
致谢 |
(4)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 ——现状调查与应对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2.1 准确把握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
1.2.2 系统分析影响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
1.2.3 准确反映边远山区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
1.2.4 建构符合边远山区农村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
1.2.5 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边远山区民众的心理健康意识 |
1.3 研究意义 |
1.3.1 有助于拓展国内初中生心理健康研究成果,提供研究对比资料 |
1.3.2 有助于提升各方对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 |
1.3.3 有助于农村学校理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提升工作实效 |
1.3.4 有助于开展边远山区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
1.4 研究方法与步骤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 |
2.1.1 心理健康的含义 |
2.1.2 心理健康的标准 |
2.2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测评研究 |
2.2.1 常用心理健康测评工具 |
2.2.2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
2.3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1 社会因素 |
2.3.2 学校因素 |
2.3.3 家庭因素 |
2.3.4 个体因素 |
2.4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 |
2.4.1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建研究 |
2.4.2 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探索 |
第3章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工具 |
3.2.3 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
3.3 研究结果 |
3.3.1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 |
3.3.2 不同性别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
3.3.3 不同年级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
3.3.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
3.3.5 不同家庭环境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
3.4 讨论与分析 |
3.4.1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分析 |
3.4.2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 |
3.4.3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分析 |
3.4.4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状况的家庭特点比较 |
第4章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自我意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工具 |
4.2.3 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
4.3 研究结果 |
4.3.1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自我意识的整体状况 |
4.3.2 不同性别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状况的比较 |
4.3.3 不同年级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状况的比较 |
4.3.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发展状况的比较 |
4.4 讨论与分析 |
4.4.1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自我意识的一般状况分析 |
4.4.2 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状况的性别特点分析 |
4.4.3 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状况的年级特点分析 |
4.4.4 初中生自我意识状况的独生子女与否特点分析 |
第5章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研究工具 |
5.2.3 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
5.3 研究结果 |
5.3.1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的整体状况 |
5.3.2 不同性别初中生学习心理状况的比较 |
5.3.3 不同年级初中生学习心理状况的比较 |
5.3.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习心理状况的比较 |
5.3.5 不同家庭环境初中生学习心理状况的比较 |
5.4 讨论与分析 |
5.4.1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的基本状况分析 |
5.4.2 初中生学习心理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 |
5.4.3 初中生学习心理状况的年级差异分析 |
5.4.4 初中生学习心理状况的独生子女与否差异分析 |
5.4.5 初中生学习心理的家庭环境差异分析 |
第6章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情绪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研究工具 |
6.2.3 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
6.3 研究结果 |
6.3.1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情绪心理的整体状况 |
6.3.2 不同性别初中生情绪心理状况的比较 |
6.3.3 不同年级初中生情绪心理状况的比较 |
6.3.4 是否独生子女初中生情绪心理状况的比较 |
6.3.5 不同家庭环境初中生情绪心理状况的比较 |
6.4 讨论与分析 |
6.4.1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情绪心理的一般状况分析 |
6.4.2 初中生情绪心理的性别差异分析 |
6.4.3 初中生情绪心理的年级差异分析 |
6.4.4 初中生情绪心理的独生子女与否差异分析 |
6.4.5 初中生情绪心理的家庭环境差异分析 |
第7章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人际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7.1 引言 |
7.2 研究方法 |
7.2.1 研究对象 |
7.2.2 研究工具 |
7.2.3 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
7.3 研究结果 |
7.3.1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人际心理的整体状况 |
7.3.2 不同性别初中生人际心理状况的比较 |
7.3.3 不同年级初中生人际心理状况的比较 |
7.3.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初中生人际心理状况的比较 |
7.3.5 不同家庭环境初中生人际心理状况的比较 |
7.3.6 不同学习成绩水平初中生人际心理状况的比较 |
7.4 讨论与分析 |
7.4.1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人际心理整体状况的分析 |
7.4.2 初中生人际心理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 |
7.4.3 初中生人际心理状况的年级差异分析 |
7.4.4 初中生人际心理状况的家庭结构差异分析 |
7.4.5 初中生人际心理状况的学习成绩水平差异分析 |
第8章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8.1 引言 |
8.2 研究方法 |
8.2.1 研究对象 |
8.2.2 研究工具 |
8.2.3 数据处理 |
8.3 研究结果 |
8.3.1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运行情况 |
8.3.2 边远山区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认知状况 |
8.3.3 边远山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式 |
8.3.4 边远山区学校心理健教育工作的成效与制约因素 |
8.4 分析与讨论 |
8.4.1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运行状况分析 |
8.4.2 农村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认知观念的状况分析 |
8.4.3 农村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式分析 |
8.4.4 农村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与制约因素分析 |
第9章 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构探索 |
9.1 凝聚共识,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体系 |
9.2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四大保障机制,提高教育实效 |
9.3 革新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建构信息化平台监督机制 |
9.4 挖掘校本教育资源,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资源建设机制 |
9.5 积极创建城乡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合作机制 |
第10章 总体结论与讨论 |
10.1 研究的总体结论 |
10.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0.3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健康人力资本视角下学生心理焦虑问题的随机干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特色和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学生心理焦虑与人力资本积累 |
2.1.1 学生心理焦虑的界定 |
2.1.2 学生心理焦虑的广泛性 |
2.1.3 学生心理焦虑对健康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
2.1.4 学生心理焦虑对其他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
2.2 心理疗法类干预方案及其推广可行性 |
2.2.1 心理疗法类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 |
2.2.2 心理疗法类干预推广的可行性 |
2.3 缓解学生心理焦虑的其他潜在方案 |
2.3.1 提高学校质量的干预 |
2.3.2 经济干预 |
2.3.3 健康卫生服务干预 |
2.4 开展健康卫生服务干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4.1 开展健康卫生服务干预的必要性 |
2.4.2 开展健康卫生服务干预的可行性 |
2.5 成本-效益核算说明 |
2.5.1 成本-效益表示方法 |
2.5.2 成本的核算说明 |
2.5.3 影响效果的核算说明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人力资本理论 |
3.1.1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 |
3.1.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3.1.3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
3.2 健康理论 |
3.2.1 健康生产函数 |
3.2.2 健康卫生服务需求理论 |
3.2.3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效益 |
3.3 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 |
3.3.1 影响评估研究 |
3.3.2 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 |
3.3.3 随机干预实验方法 第4章 研究设计、样本描述与实证分析方法 |
4.1 实验项目概况及实验数据的整合 |
4.1.1 八个随机干预实验项目的概况 |
4.1.2 八个随机干预实验数据的整合 |
4.2 八个随机干预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
4.2.1 样本选择 |
4.2.2 基线调查 |
4.2.3 干预方案 |
4.2.4 评估调查 |
4.3 样本分布及样本特征 |
4.3.1 样本分布 |
4.3.2 样本学生特征 |
4.3.3 样本学生特征的平衡性检测 |
4.4 主要测量变量解释 |
4.4.1 心理焦虑水平的测量 |
4.4.2 数学成绩的测量 |
4.5 实证分析方法 第5章 学生心理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 |
5.1 中小学生心理焦虑现状 |
5.1.1 中小学生心理焦虑整体现状 |
5.1.2 中小学生心理焦虑的地区差异 |
5.1.3 学生学业表现与心理焦虑的关系 |
5.1.4 学生个人特征与心理焦虑的关系 |
5.1.5 父母是否在家与学生心理焦虑的关系 |
5.2 中小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多元回归模型的设定 |
5.2.2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健康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
6.1 健康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影响分析 |
6.1.1 计量模型设定 |
6.1.2 模型估计结果及讨论 |
6.2 健康干预对学生心理焦虑的异质性影响分析 |
6.2.1 计量模型设定 |
6.2.2 模型估计结果及讨论 |
6.3 健康干预缓解学生心理焦虑的作用机制分析 |
6.3.1 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
6.3.2 作用机制的实证检验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健康干预的成本-效益分析 |
7.1 健康干预的成本与效益统计 |
7.1.1 眼镜干预的成本与效益统计 |
7.1.2 营养干预的成本与效益统计 |
7.1.3 信息干预的成本与效益统计 |
7.2 健康干预的成本-效益对比分析 |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结论启示 |
8.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表1: 整合八个试验数据所使用的Stata变量手册 |
附表2: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 |
附表3: 53个县(区)名称及其对应开展的试验 |
附表4: 试验1的调研问卷 |
附表5: 试验2的调研问卷 |
附表6: 试验3的调研问卷 |
附表7: 试验4的调研问卷 |
附表8: 试验5的调研问卷 |
附表9: 试验6的调研问卷 |
附表10: 试验7的调研问卷 |
附表11: 试验8的调研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动机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境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近似范畴的疑义消解 |
一、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 |
二、艺术教育与教育艺术 |
三、艺术教育和才艺训练 |
四、研究对象 |
第二章 场域论: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出场语境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一、中国艺术教育的历史演绎 |
二、西方艺术教育的历史流变 |
第二节 学科背景 |
一、艺术教育的功利化 |
二、艺术学科的边缘化 |
三、艺术教学的同质化 |
四、艺术实施的专业化 |
五、艺术课程的形式化 |
六、艺术评量的标准化 |
第三节 教育哲学背景 |
一、作为主体的人被遮蔽 |
二、作为指向的美被消解 |
三、“病症”的归因分析 |
第三章 本体论: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理论谱系 |
第一节 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理论基础 |
一、人文教化:孔子的儒家美育思想 |
二、美与自由:席勒的美育思想 |
三、审美王国:马克思的美育思想 |
第二节 成人之美的基本阐释 |
一、寻找失去的“人” |
二、审思“美”的意涵 |
三、“美的混乱”在艺术教育领域的澄清 |
第三节 成人之美的多维意涵 |
一、成人之美的哲学意涵 |
二、成人之美的心理学意涵 |
三、成人之美的教育学意涵 |
四、成人之美的社会学意涵 |
第四节 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界说 |
一、“轮廓样貌” |
二、目标和取向 |
三、定义与特征 |
四、体系架构 |
第四章 价值论: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价值意义 |
第一节 艺术教育价值概论 |
一、艺术教育价值论述 |
二、工具价值论 |
三、本质价值论 |
第二节 物质生存:人的能力外求发展 |
一、艺术教育与人的认知能力发展 |
二、艺术教育与人的创造能力发展 |
三、艺术教育与人的想象能力发展 |
四、艺术教育与人的交往能力发展 |
第三节 精神需要:人的灵魂内求发展 |
一、艺术教育与人的心灵疗育 |
二、艺术教育与审美素养的发展 |
三、艺术教育与健全人性的建构 |
四、艺术教育与人的诗意栖居 |
第五章 实践论: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行动探索 |
第一节 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学习观 |
一、艺术学习的一般理论 |
二、成人之美的艺术学习观 |
第二节 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课程观 |
一、新教育实验概述 |
二、新教育实验的课程理论 |
三、新教育实验体系下的新艺术课程 |
四、艺术课程理论和艺术课程现状分析 |
五、成人之美的艺术课程观 |
第三节 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师资观 |
一、新教育实验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二、艺术师资队伍的现状 |
三、成人之美的艺术师资观 |
第四节 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教学观 |
一、一般艺术教学理论概述 |
二、普通艺术教学现状和问题分析 |
三、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教学观 |
第五节 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之评量观 |
一、艺术教育评量的现状 |
二、成人之美的艺术评量观 |
第六章 余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省思与展望 |
附录:台湾地区中小学普通艺术教育研究报告-从台湾艺术教育现状透视艺术教育的未来趋势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改革开放后上海中小学教育家办学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文献综述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 何为教育家?何为教育家办学? |
(三) 国内外教育家办学研究综述 |
二、研究方案 |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与框架 |
(四)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中小学教育家办学的多样性 |
第一节 办学主体:不同类型的教育家 |
一、教师型教育家 |
二、校长型教育家 |
三、理论研究者型教育家 |
四、行政工作者型教育家 |
第二节 办学起始与重心: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 |
一、鲜明的时代烙印:1978年前开始的教育家办学 |
二、与时俱进,融入国际:1978年后开始的办学探索 |
第三节 办学线路:行政主导与主动自发 |
一、行政主导的办学线路:更多政策和资源保障 |
二、主动自发的办学线路:更“接地气” |
三、行政主导与主动自发结合的办学线路 |
第四节 办学切入点:单科教改与学校整体改革 |
一、从单科教改入手:逐步迁移扩大 |
二、从学校整体改革开始:理念先行 |
第二章 当代上海教改先锋:段力佩与育才中学 |
第一节 段力佩:为育才而生 |
一、家学浸染:段力佩的教育渊源 |
二、教育实践与革命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段大炮” |
三、来到育才中学,教育改革起步 |
四、再回育才中学,大刀阔斧办教育 |
五、段力佩教育思想在育才中学的延续 |
第二节 “育才经验”:段力佩的教育改革实践 |
一、“十六字教学经验”——六十年代的教改样板 |
二、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法:在解决难题中形成 |
三、自编语文教材——以中国古典小说为内容 |
四、“男拳女舞” |
五、取消期中考试,改革期末考试 |
第三节 段力佩“三自”教育思想之创获 |
一、“育”与“学” |
二、“学校教育要为下一代着想” |
三、“自治自理、自学自创、自觉体锻” |
第三章 面向未来:吕型伟的多样化办学探索 |
第一节 上海教育改革史的亲历者 |
一、动荡中成长起来的教育救国论者 |
二、新中国的第一批校长 |
三、参与教育的顶层设计与论战工作 |
四、“文化大革命”中守住本心 |
五、引领上海教育变革的行政型学者 |
六、跨世纪教育整体改革项目的设计师 |
第二节 引领潮流的多样化办学探索 |
一、女子中学实验 |
二、农村学校改革实验 |
三、十年一贯制学校实验 |
四、开展教育整体改革实验,设计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 |
五、首倡社区教育 |
六、支持民办教育 |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 |
一、核心矛盾论 |
二、人才观 |
三、学校管理思想 |
第四节 德高望众的海上教育家 |
一、同行眼中的精神领袖 |
二、师生眼中的伟岸身影 |
三、儿女眼中睿智慈爱的家长 |
第四章 数学教改带动整体改革:顾泠沅的“青浦实验” |
第一节 顾泠沅教育求索路上的三个地方与三位人物 |
一、教育生涯的起始:苏步青的教诲 |
二、在青浦的三十年 |
三、作华东师大刘佛年校长的弟子 |
四、跟随吕型伟开展课题研究 |
五、在上海教科院做“行动教育” |
第二节 “青浦实验”——“回到教育科学的规律去” |
一、全面调查——实验的坚实基底 |
二、经验筛选——创新性实验研究方法 |
三、“尝试指导,效果回授”—“青浦实验”的核心成果 |
四、提炼基本原理——实验成果的升华 |
五、从全县到全国——“青浦经验”的推广 |
第三节 从单科教改实验到学校整体改革 |
一、“各科迁移、诸育并进” |
二、课程改革与学制改革 |
三、全县教育综合改革 |
第四节 “行动”与“和解”:顾泠沅的教育体悟 |
一、“不惘不怠,总能进步” |
二、“理想与现实和解” |
第五章 薄弱学校发展之道:刘京海与“成功教育” |
第一节 与薄弱学校和学习困难学生结缘 |
一、从事教育的最初十年:1974-1985 |
二、薄弱初中综合改革实验开始:1885-1990 |
三、“成功教育”思想形成:1990-1994 |
四、再回闸北八中:1994至今 |
五、“成功教育”扩大推广:2001至今 |
第二节 在解决难题中不断发展的“成功教育” |
一、怎样转变学习困难学生,提高薄弱初中教育质量? |
二、怎样解释和总结改革经验? |
三、怎样深化和推广改革经验? |
四、关于成功教育的争议 |
第三节 “成功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
一、“三个相信”——“成功教育”的基本理念 |
二、强调操作性:“成功教育”是理念更是方法 |
三、办学方式创新:委托管理办学 |
第六章 海派教育家办学的文化底色与群体特征 |
第一节 海派文化与海派教育家 |
一、海派文化的特征 |
二、海派文化与海派教育家的关系 |
第二节 领风气之先:海派教育办学群体特征之一 |
一、头脑灵活,理念超前 |
二、敢讲真话,特立独行 |
第三节 国际视野:海派教育办学群体特征之二 |
一、借鉴西方理论,参与国际教育交流 |
二、走上国际的舞台,宣传中国教育 |
第四节 注重教育过程公平:海派教育办学群体特征之三 |
一、关注“弱势群体”和“差生” |
二、以规范保障公平和质量 |
第五节 务实致用:海派教育办学群体特征之四 |
一、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
二、“沉下去”也“上得来” |
参考文献 |
[着作] |
[论文] |
[外文论着] |
附录 |
访谈提纲举例一:访顾泠沅 |
访谈提纲举例二:访刘京海 |
后记 |
(8)实践哲学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推进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发展的客观要求 |
(二) 深化课程理论研究的必然选择 |
(三) 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现实需要 |
二、概念界定 |
(一) 实践哲学 |
(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 活动课程 |
(四) 实践 |
(五) 课程实施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述评 |
(二) 国内研究述评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整体评析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视角及框架 |
(五) 研究价值 |
五、研究的创新 |
(一) 研究角度的创新 |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一章 实践审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实样态及本质分析 |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调查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设计 |
(三) 信度与效度检验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总体状况 |
(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差异性分析 |
(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研究相关分析 |
(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研究回归分析 |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问题及归因的调查结果分析 |
(一) 东部地区调查结果分析 |
(二) 中部地区调查结果分析 |
(三) 西部地区调查结果分析 |
(四) 课堂观察及结果分析 |
四、调查研究的总体结论及问题域 |
(一) 量化研究结论 |
(二) 质化研究结论 |
(三) 研究呈现的问题及本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追根溯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体阐释 |
一、课程本体论及其定位 |
(一) 本体与本体论的语义演变 |
(二) 课程本体论界定 |
(三) 课程本体定位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体界定 |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体的词源学语义 |
(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体定位 |
(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体表征 |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体论发展的逻辑体系 |
(一) 体系构建原则 |
(二) 体系的逻辑构建 |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体论的几种片面认识 |
(一) 绝对性认识 |
(二) 虚无性认识 |
(三) 理想性认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性定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论视野 |
一、课程“目的”论争 |
(一) A班主题活动引发的“目的论”思考 |
(二) 课程“目的”的基点:教育实践 |
(三) 课程“目的论”视野:实践取向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论的合理性分析 |
(一) 多重理论基础为指导的合理性认证 |
(二) 符合课程实践需要的合理性体认 |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的定位 |
(一) 回归教育本真,力求现实生活体验 |
(二) 强化“公民”身份,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
(三) 遵从课程伦理,释放学生个人意志 |
(四) 重视探究和研究,增强实践创新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要素统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客体动态平衡 |
一、课程主体与客体及相互关系 |
(一) 主体与客体及相互关系 |
(二) 课程主客体及辩证关系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客体及关系分析 |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元主体定位 |
(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维客体并列 |
(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客体关系分析 |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客体的现实分裂 |
(一)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体缺席 |
(二)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客体被遮蔽 |
(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客体的现实分裂 |
四、综合实践活动主客体多层动态统合 |
(一) 综合实践活动主客体校内统合 |
(二) 综合实践活动主客体“校与校”统合 |
(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客体“校与社”统合 |
(四) 综合实践活动主客体的动态平衡关系 |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客体统合策略案例检视 |
(一) 案例主题:低碳行动从点滴做起 |
(二) 主题活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策略探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法论及立体体系 |
一、方法论研究与课程发展 |
(一) 方法与方法论内涵界定 |
(二) 方法论研究对课程发展的价值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面临方法论困境 |
(一) 方法论意识淡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难突破 |
(二) 方法论研究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受阻 |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法论定位及体系构建 |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方法论定位 |
(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方法论立体体系 |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方法论定位及策略探讨 |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方法论定位 |
(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方法论原则 |
(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动态复合模式 |
(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具体方法 |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法的现实扩展——基于网络视角 |
(一) Second Life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
(二) Second Life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多元—动态”平台设计 |
(三) Second Life环境下综合实践活动虚拟平台应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意义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成维度及路径 |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成的立论基础 |
(一) “预设”到“生成”:课程范式转换的必然 |
(二) 系统性思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成的立论基础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成维度及生成模式 |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成维度 |
(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成模式及分析 |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成路径 |
(一) 自觉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成的观念路径 |
(二) 自主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成的行为路径 |
(三) 自我反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成的发展路径 |
四、综合实践活动生成的实验案例与评析 |
(一) 活动主题:“含羞草感震运动和震动大小”的实验 |
(二) 实验案例结果评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9)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一、为什么是“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
二、为什么选择“嵌入性”视角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一、“办学模式”在国家教育政策中的出现与演变 |
二、办学模式的有关研究 |
三、嵌入理论的有关研究 |
四、国外关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问题研究的简单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研究假设与技术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内容 |
二、结构安排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
一、农村职业教育网络基本健全,体系初步完善 |
二、农村职业教育规模基本稳定,普职比逐步合理 |
三、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效益逐步显现,影响扩大 |
第二节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农村职业教育基层体系破环严重,功能难以发挥 |
二、民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仍严重,农村职业教育认同度低 |
三、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难以满足需求 |
第三节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农村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是一种典型的依赖型困境 |
二、我国基层财政体制特征导致了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 |
三、功能性约束是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 |
第四节 从办学模式角度看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办学体制单一性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困难 |
二、办学内容的结构性缺陷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 |
三、培养模式的功能性不足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参与度不高 |
四、保障措施不完善与执行不力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乏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理论研究(一) ——生产方式变革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 |
第一节 手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与传统学徒制模式 |
一、手工业阶段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 |
二、手工业时代的传统学徒制职业教育 |
三、传统学徒制的几个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前期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
一、前期工业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 |
二、前期工业经济时代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
三、前期工业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发达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
一、发达工业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 |
二、发达工业经济时代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
三、发达工业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
第四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业生产方式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
一、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 |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
三、知识经济生产方式下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
第五节 生产方式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影响 |
一、生产方式决定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内在特质 |
二、生产方式影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外在形态 |
三、生产方式影响职业教育具体办学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理论研究(二) ——嵌入性理论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嵌入性理论的源流与内容 |
一、卡尔.波兰尼对“嵌入性”理论的开创 |
二、格兰诺维特对“嵌入性”理论的重新阐释与发展 |
三、“嵌入性”理论的几个重要内容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嵌入性分析视角 |
一、嵌入性理论视角考察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适切性 |
二、嵌入性理论视角考察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方式 |
第三节 嵌入性视角下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
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体现嵌入性的事实与特征 |
二、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嵌入经济社会环境的方式与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历史研究 |
第一节 1949年前农村教育实验的回顾与启示 |
一、中华职业教育社——农村改进实验 |
三、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乡农教育实验 |
三、中华平民教育推进会——乡村平民教育实验 |
四、乡村教育实验的几点启示 |
第二节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回顾与启示 |
一、农村业余教育、“社来社去”及“半农半读”的基本做法 |
二、农村业余教育、“社来社去”及“半农半读”的启示 |
第三节 “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模式的做法与启示 |
一、“三教统筹”的基本做法 |
二、“农科教结合”模式的基本做法 |
三、“三教统筹”与“农科教结合”模式的启示 |
第四节 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做法与启示 |
一、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模式的基本做法 |
二、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模式的重要经验 |
三、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模式的启示 |
第五节 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做法与启示 |
一、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基本做法 |
二、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启示 |
第六节 历史比较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特点与规律 |
一、办学模式总是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相契合 |
二、办学模式改革是一个政府主导、职业教育机构、社会各方因素参与互动的过程 |
三、办学模式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具备持久的生命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背景研究 |
第一节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经济背景 |
一、我国三次产业的总体发展特征 |
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与生产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 |
三、农业产业化企业与小规模分散经营并存 |
四、工业转型升级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
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
六、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
第二节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社会背景 |
一、城乡差距与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特征 |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之间的矛盾 |
三、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与“农民进城” |
四、我国人力资源构成的结构性矛盾 |
五、非正规化就业模式逐渐普遍 |
六、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存在问题的简单分析 |
第三节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政策背景 |
一、农村发展的相关重要政策 |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 |
三、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的重要政策 |
第四节 嵌入环境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需求分析 |
一、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面临着改革的重要机遇与条件 |
二、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关键在于功能扩展 |
三、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本质是培养质量提高 |
四、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应注重地区差异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目标 |
一、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理想目标 |
二、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 |
第二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
一、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一般过程 |
二、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举措 |
一、重视对改革对象的调研 |
二、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与推动职能 |
三、拓展部门的合作机制 |
四、发挥教育产业的融资功能 |
五、尊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 |
六、遵循农村空间特征对办学的需求 |
七、尊重农村不同人群的教育服务需求和认知规律 |
八、树立正确的改革代价观 |
本章小结 |
结语: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
附录一:“脱嵌”与“十百千万工程”办学模式的挫折 |
第一节 “十百千万工程”模式的发展历程 |
一、上世纪90年代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特征 |
二、“十百千万工程”模式的萌发 |
三、“十百千万工程”模式的发展与影响扩散 |
四、“十百千万工程”模式的式微 |
第二节 “脱嵌”与“十百千万工程”模式的挫折 |
一、中国农村改革史上的两次选择的回顾、反思及启示 |
二、为什么选择“十百千万工程”模式作为分析对象 |
三、“十百千万工程”办学模式的“脱嵌”及理论分析 |
第三节 “十百千万工程”模式的教训及启示 |
一、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 |
二、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要尊重职业教育办学的自身规律 |
三、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应加强制度建设以保障实施 |
附录二: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改革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案例研究的基本过程 |
一、为什么选择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作为案例研究对象 |
二、进入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案例的过程与收获 |
第二节 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基本状况 |
一、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基本情况 |
二、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主要经验 |
第三节 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嵌入分析 |
一、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政治嵌入分析 |
二、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经济嵌入分析 |
三、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结构嵌入分析 |
四、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文化嵌入分析 |
五、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嵌入性分析的反思 |
第四节 岳阳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模式的反思 |
一、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如何能走出“一总结就成功、一推广就失败”的怪圈? |
二、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如何不再过度依赖政府的作用? |
三、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如何走出部门之间难以合作的困局? |
四、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到底是需要设计还是内生?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
三、文献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
三、经济生活 |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
一、文化与教育 |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
一、发展现状 |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边远山区农村高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实验的研究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学校定向音乐师范生培养研究[D]. 刘珊.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D]. 郭炎华.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3]信息化助力乡村教学点质量提升的机制和机理研究[D]. 张伟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4]边远山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 ——现状调查与应对机制研究[D]. 李飞. 吉林大学, 2017(03)
- [5]健康人力资本视角下学生心理焦虑问题的随机干预实验研究[D]. 刘红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成人之美的艺术教育论纲[D]. 余国志. 苏州大学, 2016(09)
- [7]改革开放后上海中小学教育家办学个案研究[D]. 陈玉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8]实践哲学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D]. 杜建群. 西南大学, 2012(11)
- [9]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 唐智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10]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