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非司酮加倍给药用于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卢周彤[1](2021)在《除膜逐瘀汤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除膜逐瘀汤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临床疗效,以期寻求临床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方法,并总结导师的临床经验。方法: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进行药流,妊囊排出后予除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进行药流。观察、随访患者的药流完全流产率、药流后阴道出血情况、月经复潮情况,以及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66例患者,其中有64例病人完成了临床观察,试验总完成率为96.9%,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有2例患者未随访到药流后月经复潮情况,无患者因不耐受药物而脱落。2.药流完全流产率比较:治疗组为87.1%,对照组为63.6%,治疗组与对照组药流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5),治疗组药流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故除膜逐瘀汤在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上有显着疗效。3.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比较:治疗组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长平均为12.55±3.01天,对照组为14.94±2.84天,从研究结果得知,治疗组总体阴道出血时长较对照组短(P=0.002﹤0.05);说明除膜逐瘀汤可以有效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4.药流后阴道出血量比较:阴道出血量根据阴道出血记录卡(根据PBAC法制定)计算阴道出血积分,治疗组阴道平均出血积分为45.35±3.352,对照组为47.67±4.329;除膜逐瘀汤可减少药流后阴道出血量(P=0.018﹤0.05)。5.药流后月经复潮时间对比:治疗组药流后月经复潮时长较对照组短(P=0.047<0.05);除膜逐瘀汤可缩短药流后月经复潮时间。6.药流后月经复潮量对比:复潮月经量少于平时经量者治疗组有8例,对照组有10例;相当于平时月经量者治疗组有20例,对照组有17例;多于平时月经量者治疗组有3例,对照组有4例;除膜逐瘀汤对药流后月经复潮量没有显着影响(χ2=0.608,P>0.05)。7.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血、尿、粪常规、肝肾功及心电图检查等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两组治疗方法均具有安全性。结论:除膜逐瘀汤能够有效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安全有效。同时在缩短药流后患者月经复潮时间有显着疗效,对药流后复潮月经量没有显着影响。
杨毕康[2](2018)在《影响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结局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应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结局中有不全流产,继续妊娠以及流产后较长时间阴道出血的发生。因此,对影响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及具体机制的探索,有助于指导临床上更加合理、有效地用药于不同人群,提高药物终止早期妊娠成功率。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影响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和产次对流产结局影响的具体机制,以及药流后临床应用复方短效避孕药(优思明)对流产结局的影响,为提高药物终止早期妊娠的成功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实验方法本研究对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对本院计划生育门诊进行药流产的640例健康育龄期妇女进行调查。第一部分收集流产后绒毛样本(不同组别的经、初产妇60例),对相关凋亡因子(bcl-2、bax、survivin)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第二部分药流后加用复方短效避孕药,随访阴道出血时间和流产结局。实验结果(1)经产妇绒毛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较初产妇高。(2)米非司酮组绒毛组织中Bax增强,Bcl-2、survivin表达降低。(3)药流后加服优思明,阴道出血量减少,流产成功率增高。结论(1)经产妇绒毛组织survivin表达增强,抑制米非司酮凋亡作用,导致流产失败率的增加。(2)米非司酮增强Bax的表达和抑制Bcl-2和survivin表达,促进细胞凋亡。(3)药物流产后口服优思明可以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提高流产成功率。
黄海娉[3](2016)在《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异常的处理及护理进展》文中提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效果确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常出现药物流产后阴道异常出血。分析出血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和用药护理,流产效果观察和健康教育等是保障药物流产安全、有效的关键。本文围绕药物流产后出血异常的处理和护理作一综述。
王英,黄丽丽[4](2012)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早孕的方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获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近几年来被逐渐应用于妊娠时间更长的妇女流产。本文就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早期及中期妊娠的作用机制、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等加以综述。
刘俊华,杨宝玲[5](2012)在《早期妊娠的终止方法》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最适合早期妊娠的流产方法。方法通过比较各种终止早期妊娠的流产法的优缺点,为终止早期妊娠选择最适合的流产方法。结论单纯人流术因术中疼痛和并发症严重且危险等逐渐被淘汰;单纯药流法因术后出血时间长和易并发贫血、感染、不全流产等使应用受到限制;人流术和药流术联合法克服了两者的部分不足,仍存在使用繁琐、术中疼痛和子宫穿孔等风险。无痛人流术只解决了术中疼痛问题,却不能降低子宫穿孔的风险;直视无痛人流术较好地克服了以上各法的缺陷,成为今后发展趋势。
王英[6](2012)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6周妊娠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终止早孕,已有非常成熟的方案,被广泛应用于终止≤49天的妊娠,成功率达95%以上,深受早孕孕妇的欢迎。而对妊娠8~16周的终止方法则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有负压吸宫术、钳刮术、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等。在这些方法中,手术的并发症如宫颈撕裂、子宫穿孔、脏器损伤、羊水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甚至发生死亡;而且手术时间长,病人所受的痛苦大,这些都不利于妇女的身心健康。因此,国内外陆续有将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药物流产方法扩大应用于终止>49天妊娠的报道,其有效性,安全性的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临床科研探索的热点。欧洲国家的药物流产已经批准用于停经63天以内的早孕,但对终止停经63天以上的药物流产未予批准。而国内目前只有在上海地区通过多中心的研究,制定了药物终止10~16周妊娠的操作常规应用于临床,但在全国尚无相应的技术操作常规。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目前尚缺乏一个统一、有效、规范的终止妊娠8~16周的用药方案,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性、安全性,为制定用药常规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目的通过规范的临床研究,观察米非司酮片序贯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8~16周妊娠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为制定米非司酮片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终止8~16周妊娠的用药常规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对象与方法将2010年10月~2010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计划生育科要求终止因非意愿妊娠8~16周的妇女共60例,根据孕周分为两组:A组30例:孕8~10周,门诊用药;B组30例:孕10+-16周,住院用药。两组用药方案一致:米非司酮片口服配伍米索前列醇片阴道和口服:第一天和第二天上午9时顿服米非司酮4片(1OOmg),共服2天;第三天晨7~8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片600ug(3片),视临床情况可每间隔3-4小时重复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ug(3片)一次,胎儿、胎盘排出后停止给药,最多共4次。用药后观察患者出现的副反应,阴道流血、下腹疼痛开始时间,流产诱导时间,米索前列醇用量;胎儿胎盘排出时间;流产时的出血量和流产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流产成功率。用药后观察指标和随访:用药(米非司酮片)第4~5天复测血常规,流产后2周、流产后1个月或第一次月经复潮后门诊随访,复查血常规、进行妇科检查;了解流产后的阴道流血情况;是否刮宫,刮宫者的病理结果;月经恢复情况。同时分析本方案药物流产发生手术干预的影响因素。结果1、有效性及安全性60例中总成功率为98.3%(59/60),失败率为1.7%(1/60)。其中A组流产成功率为96.7%(1/30),不全流产率26.7%(8/30),失败率3.3%(1/30),B组流产成功率100%(30/30),不全流产率36.7%(11/30),无失败病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A组阴道流血开始时间40%在服米非司酮后平均35.69±6.05小时,60%在使用米索前列醇后平均1.83±0.65小时,B组阴道流血26.7%在服用米非司酮后平均37.15±7.10小时出现阴道流血,73.3%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平均3±1.96小时出现阴道流血,两组服用米非司酮后阴道流血平均时间比较无差异,而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出现阴道流血的平均时间比较有显着差异,A组出现阴道流血相对较早;腹痛程度:A组轻度及以下20例占66.7%,中度10例占33.3%,无剧烈疼痛或需用止痛药;B组轻度及以下9例占30%,中度18例占60%,3例重度占10%,其中两例需用止痛药。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B组的疼痛程度明显重于A组;A组流产诱导时间为2.9±1.16小时,B组为4.88±3.48小时,两组流产诱导时间比较有明显差异;A组流产2小时内出血量和流产后2-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分别为平均30±21.68ml和30±25.34ml;B组分别为平均93±85.44ml和35±17.16ml,两组流产时出血量比较有明显差异,B组的出血量明显多于A组;两组流产后24小时出血量比较差异不明显;流产后1-2天与流产前的血红蛋白相比,呈较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1月后血红蛋白与流产前的血红蛋白相比已基本恢复至原先水平;米索前列醇的用量:A组平均600±428ug,B组平均1200±586ug,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B组使用米索前列醇量较多;A组流产后的阴道流血时间为9.5±8.25天,滴血时间为10±7.14天,总的阴道流血+滴血天数平均20±8.92天,B组流产后的阴道流血时间为7.0±3.75天,滴血时间为9.5±6.23天,总的阴道流血+滴血天数平均16±7.29天,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流产后血HCG水平A组下降较B组慢,但1月后血β-HCG水平大多数恢复正常;A组流产后月经恢复天数为38±14.79天,B组流产后月经恢复天数为41.50±21.77天,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药物副反应发生轻微,无严重并发症及罕见并发症发生。2、手术干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两组研究资料60例中共21例(35.0%)采取了手术干预。单因素分析,药物流产后需手术干预的相关影响因素有:孕次、流产次数、流产2周后血HCG水平及盆腔B超结果、流产2周后及1月后血HCG平均下降速率、流产后月经恢复天数等。而多因素分析发现:流产次数越多(≥3次),2周后血HCG值越高,B超提示宫内残留组织越多(最大径>20mm),药流后需手术干预的危险性越大。结论1、米非司酮200mg口服序贯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加口服用于终止妊娠8~16周是安全可行的,临床效果确切,流产成功率高,副反应少。2、手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流产次数(>3次)、药物流产2周后血HCG水平、B超结果(宫内残留组织最大径>20mm)。
孟瑜,方爱华[7](2009)在《药物流产及其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方法简便、精神负担小等优点已作为非手术流产方式选择及可接受性的共识。目前陆续有药物流产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及给药时间间隔等方面系统研究报道,完善各国药物流产常规及制定规范流程,可借鉴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资料。药流不全及流产后出血时间长仍是当前临床关注问题。
莫小亮[8](2009)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用法行早孕药物流产的有效性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系统评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有效性,包括米非司酮2种用药方法和米索前列醇2种剂量、2种用药途径对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12个数据库(1982—2008年):Cochrane图书馆、Embase、Medline、Pumed、EBSCO、ELSEVISER、OVID、世界卫生组织生殖医学图书馆(WHO/RHL)、CBMdiSC、CNKI、CMCC、VIP数据库;手工检索从1982—2008年的9种中文杂志,包括:《生殖医学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生殖与避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现代妇产科进展》、《实用妇产科杂志》、《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和《中国计划生育杂志》。纳入所有关于比较米非司酮不同用法、米索前列醇不同剂量和用药途径对药物流产效果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按系统评价方法,独立纳入试验、提取资料、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提取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用软件RevMan 5.0.16完成。文献间经异质性检验,无异质性者采按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有异质性者,分析异质性原因,并用敏感性分析或随机效应模型处理。结果:关于米非司酮顿服与分服比较纳入文献6篇、1615例;米索前列醇2种不同剂量纳入文献5篇、1843例;米索前列醇阴道与口服用药比较纳入文献9篇、3896例;米索前列醇舌下与口服用药比较纳入文献7篇、1152例。米非司酮顿服与分服的完全流产率、不完全流产率、失败率、平均出血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顿服完全流产率高于分服[OR=1.86,95%CI(1.16,3.00),P=0.07],而不完全流产率[OR=0.54,95%CI(0.3,0.97),P=0.71]、流产失败率[OR=0.26,95%CI(0.23,0.94),P=0.26]均低于分服,顿服平均出血时间[WMD=–1.39,95%CI(1.16,3.00),P=0.21]和月经恢复时间[WMD=–1.58,95%CI(–2.21,–0.07),P=0.4]短于分服;米索前列醇不同剂量1200μg与600μg比较的完全流产率、不完全流产率、流产失败率、平均出血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0μg组完全流产率高于600μg组[OR=2.36,95%CI(1.63,3.40),P=0.41],且不完全流产率[OR=0.45,95%CI(0.31,0.65),P=0.71]、流产失败率均低于600μg组,1200μg组流产后平均出血时间[WMD=–5.90,95%CI(–6.42,–5.38),P=0.11]和月经恢复时间[WMD=–0.44,95%CI(–0.79,–0.10),P=0.64]均短于600μg组;米索前列醇用药不同途径比较:阴道、舌下用药分别与口服比较的完全流产率、不完全流产率、流产失败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用米索前列醇的完全流产率更高[OR=3.2,95%CI(2.3,4.45),P=0.08],而不全流产率[OR=0.34,95%CI(0.24,0.49),P=0.2]、失败率[OR=0.3,95%CI(0.15,0.6),P=0.82]更低,平均出血时间[WMD=–2.13,95%CI(–2.48,–1.78),P=0.0001]和月经恢复时间较短[WMD=–0.16,95%CI(–1.25,1.57),P=0.82]。舌下用米索前列醇的完全流产率更高[OR=2.42,95%CI(1.51,3.86),P=0.98],而不全流产率[OR=0.34,95%CI(0.19,0.61),P=0. 89]、失败率[OR=0.46,95%CI(0.22,0.94),P=0. 82]更低,平均出血时间[WMD=–0.72,95%CI(–1.43,–0.02),P=0.86]和月经恢复时间[WMD=0.73,95%CI(0.06,1.40),P=0.79]较短。结论:米非司酮顿服完全流产率高于分服,而不完全流产率、流产失败率均低于分服,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较短,且顿服在给药程序上更简单,易于患者接受;适当提高米索前列醇的剂量,可以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但并不延长阴道流血时间,不增加副反应;阴道及舌下使用米索前列醇均比口服用药流产效果好,副反应少,在临床上可尝试应用这两种给药方法。
范丽霞[9](2006)在《米非司酮终止妊娠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
邹燕,吴兰,李幼平,李涛,干昌平,唐哲,陶开宇,梁艳[10](2006)在《不同剂量和用药途径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影响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剂量、不同用药方法终止早孕药物流产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8个数据库、手工检索9种期刊,并追查参考文献,纳入国内外前瞻性临床对照试验,至少由两人独立评估文献质量和资料提取。数据分析采用软件Revman4.2完成。在异质性检验(P=0.05)后,无异质性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有异质性者则分析异质性原因,并用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或随机效应模型处理。结果:米非司酮<150mg组与150~200mg组的完全流产率、流产失败率和孕囊排除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米索前列醇口服组完全流产率低于阴道用药组,不完全流产率和流产失败率高于阴道用药组。结论:进一步减少米非司酮量(150mg)可能可行,需要深入研究米非司酮最低有效剂量。米索前列醇口服比阴道用药流产效果稍差,但口服用药更方便。
二、米非司酮加倍给药用于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米非司酮加倍给药用于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除膜逐瘀汤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与诊断标准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1.6 伦理学要求的临床研究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
2 治疗前可比性分析 |
2.1 64 例患者年龄比较 |
2.2 64 例患者停经天数比较 |
2.3 64 例患者孕次比较 |
2.4 64 例患者产次比较 |
3 64 例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
3.1 药流完全流产率比较 |
3.2 药流后阴道出血情况比较 |
3.3 药流后月经复潮情况对比 |
4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
5 安全性指标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1 西医对药流不全的认识 |
1.1 药流后异常出血机制探讨 |
1.2 药流不全的相关因素 |
1.3 西医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办法 |
2 瘀血与药流不全的关系 |
3 中医药提高药流流产完全率的方法 |
3.1 联合验方 |
3.2 联合自拟方 |
3.3 联合外治法 |
4 除膜逐瘀汤的组方原则及分析 |
5 除膜逐瘀汤方药的现代药理分析 |
6 除膜逐瘀汤提高药物流产完全率可能作用机理 |
7 选择米索前列醇口服组作为对照组的依据 |
8 临床疗效分析 |
8.1 64 例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
8.2 64 例患者药流后阴道出血情况比较的分析 |
8.3 药流后月经复潮情况比较 |
9 安全评价及不良反应分析 |
10 存在问题 |
11 今后研究思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影响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结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语说明 |
绪论 |
第一部分 产次对米非司酮终止早期妊娠结局影响的凋亡研究 |
前言 |
材料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优思明对药物流产成功率和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异常的处理及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服药指征及方法 |
1.1 服药指征 |
1.2 服药方法 |
2 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异常及处理 |
2.1 大出血或出血性休克 |
2.2 持续阴道出血及阴道流血量过多 |
3 护理干预 |
3.1 心理护理 |
3.2 用药护理 |
4 健康教育 |
4.1 药物流产的相关知识 |
4.2 产后休息与饮食 |
4.3 产后卫生知识 |
4.4 按时复诊 |
5 讨论 |
(4)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 |
1.1 抗早孕的机制 |
1.1.1 对子宫内膜和平滑肌的作用 |
1.1.2 对子宫颈的作用 |
1.1.3 对绒毛组织的影响 |
1.2 抗中孕的机制 |
2 米索前列醇的作用机理 |
3 临床应用进展 |
3.1 终止49d内妊娠 |
3.2 终止8~16周妊娠 |
16周妊娠'>3.3 终止>16周妊娠 |
4 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
4.1 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用药间隔 |
4.2 米索前列醇的给药方法 |
4.3 药物流产后子宫异常出血 |
4.4 并发症 |
5 结语 |
(5)早期妊娠的终止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物流产法 |
1.1 早期药流法 |
1.2 推荐药流法 |
1.3 药流的有效率 |
1.4 药流的缺点 |
2 人工流产术 |
3 联合流产法 |
(6)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6周妊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目次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分组 |
3 药物 |
4 观察指标 |
5 疗效判断标准 |
6 手术干预指征 |
7 手术干预的影响因素 |
8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有效性及安全性 |
2 手术干预相关因素分析 |
讨论 |
1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8~1 6周的临床效果 |
2 药物流产终止妊娠8~16周的临床安全性 |
3 药物流产与手术干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主持课题和发表论文 |
(7)药物流产及其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米非司酮药物流产有效性评价 |
1.1 米非司酮、米索药物流产用于终止早期妊娠有效性评价 |
1.1.1 米非司酮的配伍与用量 |
1.1.2 米索前列醇的配伍与给药途径 |
1.1.3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 |
1.2 药物流产用于终止中期妊娠有效性评价 |
1.2.1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 |
1.2.2 米索前列醇配伍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 |
2 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存在及注意的问题 |
2.1 关于中期妊娠药物流产常规制定 |
2.2 药物流产不全及药物流产后出血的诊治 |
3 其它类药物流产 |
3.1 卡前列甲酯 (卡孕栓, PG05) 等前列腺素类药物 |
3.2 复方米非司酮 |
3.3 天花粉结晶蛋白 (Trichosanthin, TCS) |
(8)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用法行早孕药物流产的有效性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技术线路图和评价流程图 |
2. 研究对象 |
3. 纳入、排除标准 |
4. 干预措施 |
5. 临床试验收集方法 |
6. 原始文献的筛选方法 |
7. 文献质量评价 |
8. 资料提取 |
9. 统计分析与资料合成 |
第三章 结果 |
1. 文献筛查结果 |
2. 纳入原始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3. 总有效性 Meta 分析结果: |
4. 敏感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纳入资料的质量评价 |
2. 药物流产的有效性分析和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
3. 对科研的指导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早孕药物流产综述 |
摘要 |
1.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甲氨喋呤的药理作用 |
2.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主要作用机制 |
3.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流的安全性分析 |
5. 药物流产经济学分析 |
6. 药物流产伦理学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米非司酮终止妊娠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终止宫内妊娠 |
1.1 对妊娠子宫的作用机制 |
1.1.1 蜕膜 |
1.1.2 滋养细胞 |
1.1.3 子宫肌层 |
1.1.4 宫颈 |
1.2 终止宫内妊娠的临床应用 |
1.2.1 终止早期妊娠 |
1.2.2 终止中期妊娠 |
1.2.3 终止晚期妊娠 |
1.2.4 稽留流产、宫内死胎的应用 |
2 终止异位妊娠 |
2.1 作用机制 |
2.2 用药方案 |
2.2.1 米非司酮单用 |
2.2.2 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 (MTX) 联用 |
2.3 用药效果 |
2.4 注意事项 |
(10)不同剂量和用药途径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影响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纳入、排除标准 |
1.纳入 |
2.排除 |
三、文献查询 |
1.计算机检索 |
2.手工检索 |
3.其它 |
四、统计分析 |
1.评价指标 |
2.系统评价 |
结 果 |
一、文献筛查 |
二、纳入文献原始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1.米非司酮不同剂量 |
2.米索前列醇用药不同途径 |
三、米非司酮不同剂量的比较 |
200mg与150~200mg的比较'>2.米非司酮>200mg与150~200mg的比较 |
3.敏感性分析 |
四、米索前列醇不同用药途径比较 |
讨 论 |
一、对纳入文献原始临床研究的分析 |
二、临床意义 |
四、米非司酮加倍给药用于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除膜逐瘀汤提高药流完全流产率的临床观察[D]. 卢周彤.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影响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结局的研究[D]. 杨毕康.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2)
- [3]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异常的处理及护理进展[J]. 黄海娉. 中外医学研究, 2016(10)
- [4]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研究进展[J]. 王英,黄丽丽.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2(09)
- [5]早期妊娠的终止方法[J]. 刘俊华,杨宝玲. 当代医学, 2012(12)
- [6]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6周妊娠的临床研究[D]. 王英. 浙江大学, 2012(11)
- [7]药物流产及其临床应用[J]. 孟瑜,方爱华.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10)
- [8]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用法行早孕药物流产的有效性系统评价[D]. 莫小亮. 广西医科大学, 2009(10)
- [9]米非司酮终止妊娠的临床应用[J]. 范丽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15)
- [10]不同剂量和用药途径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影响的系统评价[J]. 邹燕,吴兰,李幼平,李涛,干昌平,唐哲,陶开宇,梁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