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光诱杀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秦兰香[1](2021)在《浅析灯光诱杀在林业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对于林业虫害问题,常规的防治方法是化学药物防治,但是化学药物防治存在污染性高、易产生抗药性、对植物生长不利等问题。机械式灯光诱杀法替代传统的化学药物防治具有无公害、低成本、高收益等效果。本文针对机械式灯光诱杀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许亚岚[2](2020)在《不同波长LED灯对五种农业害虫的田间诱捕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Moschler)、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 和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害虫。本研究于2017年在河南新乡和河北廊坊比较了 4种波长(375 nm、385 nm、395 nm和405 nm)LED灯对五种农业害虫的诱捕效果。在此基础上,2018年在室内研究了棉铃虫成虫对上述4种波长的趋性行为反应,并于2019年在河南新乡进一步比较研究了 385nm、395nm两种波长的LED灯和对照黑光灯(365±50 nm)对五种农业害虫成虫的诱捕效果,同时探明了五种害虫成虫的夜间活动节律。主要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2017年,4种测试波长对棉铃虫成虫的诱捕效果在河南新乡差异不显着:在河北廊坊,385 nm的LED灯诱捕棉铃虫成虫总数是最高的,但与405 nm间差异不显着。2018年室内385 nm和395 nm的单波长光对棉铃虫雌雄成虫的吸引性均显着高于375nm和405nm。2019年385 nm的LED灯对棉铃虫成虫的诱捕效果显着高于395nm的LED灯和对照黑光灯,且385 nm的LED灯与黑光灯上棉铃虫成虫的诱捕高峰均出现在20:00~22:00。(2)在河南新乡及河北廊坊两地,2017年均是385 nm的LED灯诱捕的粘虫成虫总数最高。2019年385 nm的LED灯对粘虫成虫的诱捕效果显着高于395 nm的LED灯和对照黑光灯,且385 nm的LED灯与黑光灯上粘虫成虫的诱捕高峰均在22:00~24:00。(3)在河南新乡,2017年385nm、395nm、405nm对二点委夜蛾成虫的诱捕效果显着高于375nm。2019年的诱捕结果表明,385 nm的LED灯对二点委夜蛾成虫的诱捕效果显着高于395 nm的LED灯,且385 nm LED灯与黑光灯上二点委夜蛾成虫的诱捕高峰均在20:00~22:00。(4)对于铜绿丽金龟,2017年在河南新乡,395 nm的LED灯诱捕数量最高,但与385nm间差异不显着;在河北廊坊,385 nm的诱捕效果要显着高于其他三种波长。2019年385nm的LED灯的诱捕效果显着高于395 nm的LED灯,且385 nm LED灯与黑光灯上铜绿丽金龟成虫的诱捕高峰均在20:00~22:00。而对于暗黑鳃金龟,2017年在河南新乡,395nm的LED灯的诱捕数量最高,但与385 nm、405 nm间没有显着差异;在河北廊坊,385nm的LED灯对目标害虫的诱捕效果显着高于其他3种波长。2019年,385 nm的LED灯对暗黑鳃金龟成虫的诱捕效果显着高于395 nm的LED灯,且385 nm LED灯与黑光灯上暗黑鳃金龟成虫的诱捕高峰均在20:00~22:00。以上研究分别明确了LED灯对棉铃虫、粘虫、二点委夜蛾、铜绿丽金龟和暗黑鳃金龟诱捕效果较好的波长以及这五种害虫的夜间活动节律,为研发单一波长的害虫灯诱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肖莎莎[3](2020)在《绵阳油橄榄蛀干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文中认为油橄榄作为特色经济林树种,是生产医疗、保健、化妆品的主要原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随着油橄榄的种植年限增长,蛀干害虫增多,对油橄榄产业发展造成毁灭性的后果。蛀干害虫危害过的油橄榄树,树势衰弱,枯梢、枯枝增多,油橄榄产量大幅下降,给企业和种植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从油橄榄蛀干害虫发生条件、种类及发生规律着手,根据不同虫态,利用天敌昆虫和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主要结果如下:(1)油橄榄蛀干害虫危害程度与其种植地的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在年日照时数超过1900h、年降水小于900mm、相对湿度小于70%、周围植被单一的地区(云南永仁、甘肃陇南)危害程度较轻;在年日照时数小于1500h、年降水在9001100mm范围、相对湿度在70%左右、周围植被丰富的地区(四川游仙、金堂)危害较重。在危害程度较重的区域,精耕细作的种植园受害情况比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种植园受害情况轻20%。(2)绵阳地区油橄榄蛀干害虫主要由大粒横沟象、桑天牛、星天牛、云斑天牛等4种鞘翅目昆虫组成,其中大粒横沟象约占60%,是蛀干害虫防治的主要对象。大粒横沟象体型是4种蛀干害虫中最小的,且生活史较短,在绵阳地区1年完成2代;其他3种天牛科蛀干害虫体型较大,云斑天牛体型最大,生活史较长,一般12年完成1代。油橄榄鞘翅目蛀干害虫(大粒横沟象、桑天牛、星天牛、云斑天牛)幼虫1年有2次活动高峰期,分别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9月上旬至10月下旬;蛀干害虫成虫活动期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8月中旬,整体呈世代重叠的现象。(3)管氏肿腿蜂可使大粒横沟象幼虫盛发期的虫口减少280%,天牛幼虫盛发期虫口减少160%。花绒寄甲成虫对大粒横沟象和天牛的防治可使幼虫盛发期的虫口分别减少72%和79%。花绒寄甲卵对大粒横沟象的防治可使幼虫盛发期的虫口减少45%,对天牛类的防治可使幼虫盛发期虫口减少57%。短期内管氏肿腿蜂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花绒寄甲成虫的防治效果,花绒寄甲卵的防治效果在寄生性天敌昆虫防治措施中效果最差。管氏肿腿蜂在绵阳地区的繁殖力较弱,在长效防治上的效果不如花绒寄甲的效果好;在秋季试验中,花绒寄甲的整体长效防治效果优于管氏肿腿蜂。(4)在蛀干害虫成虫期,利用3种农药在田间喷洒,8%氯氰菊酯微胶囊400倍液水悬剂效果最好,成虫校正死亡率为95.29%;40%噻虫啉微胶囊800倍液悬浮剂效果次之,成虫校正死亡率为94.94%;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成虫校正死亡率为88.58%。利用乳油制剂涂干法对蛀干害虫成虫进行防治时,与柴油混合后的防治效果比单独使用的效果更好,其中40%氧化乐果乳油与柴油混合涂干,成虫校正死亡率为91.45%,水胺硫磷乳油与柴油混合涂干后成虫校正死亡率为93.99%。化学药剂对油橄榄大粒横沟象成虫防治效果更好,对天牛类成虫个体较大的蛀干害虫防治效果较差。
王一[4](2020)在《马氏网与诱虫灯对昆虫多样性动态监测效果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害虫化学防治弊端的不断显现,倡导对害虫绿色防控成为害虫综合治理的主要方向。诱虫灯作为常用的昆虫预测预报和害虫物理防治工具,在农业生产上已被广泛应用,其具有防治害虫种类多、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但由于害虫与有益昆虫在趋光波段具有重叠部分,诱虫灯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提高诱虫灯预测预报准确性和全面性,改进诱虫灯运行提供理论基础,开展了马氏网与诱虫灯的系统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证明了马氏网和诱虫灯在有效运行时段和目标昆虫类别上具有互补性。扇吸式诱虫灯收集到的植食性害虫以鳞翅目和鞘翅目居多,收集到的天敌昆虫以脉翅目和鞘翅目为主,对日行性和无明显趋光性昆虫不具备监测作用;马氏网收集到的昆虫以天敌昆虫为主,多是寄主为鳞翅目害虫的膜翅目昆虫,能够对日行性昆虫起到监测作用。2.优化诱虫灯运行时段和各时期开灯频率。诱虫灯诱杀植食性害虫的同时造成有益昆虫死伤,一方面通过对不同昆虫功能团夜间活动规律的调查,划定最优运行时段,来调整每晚诱虫灯运行时间;另一方面通过掌握昆虫物种多样性动态变化规律,来调整不同月份运行频率。将两方面结合形成一套完整实验方案,做到保证防治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对有益昆虫杀伤,同时达到提高诱虫灯生态效益、降低运行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孙立飞,李宏斌[5](2019)在《桉树人工林灯光诱杀金龟子技术实验研究》文中提出速生丰产桉树是目前我国有效缓解木材需求压力的主流树种,近10年来,普洱市速生丰产桉树人工林面积迅速扩增,同时其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显。近年,金龟子的危害日益严重,导致大面积桉树死亡。基于此,以金光集团中国林务澜沧经营区桉树人工林金龟子危害为防治实验对象,采取灯光诱杀技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具有推广意义。
王旭[6](2019)在《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成虫趋性及幼虫化学防治药剂筛选》文中研究指明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是专一危害臭椿的林木钻蛀性害虫。针对这两种象甲已有监测与防治方法的不足,测定了二者对不同颜色和形状以及不同偏振光的趋性;针对臭椿沟眶象幼虫,进行了不同化学药剂的毒力测定及林间树干注药防治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和野外测定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对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的趋性结果表明:室内颜色选择试验中,两种象甲对所选取7种颜色中的红色和黑色最敏感。室内形状选择试验中,两种象甲均能被高大直立的物体吸引。野外颜色试验中,红色和黑色诱捕器均能有效捕获沟眶象。当颜色和引诱剂结合,组合诱捕器有增效的作用。2.室内和野外测定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对不同偏振光的趋性结果表明:室内偏振光选择试验中,两种象甲均表现趋光的特性,沟眶象能够感知到偏振光,但臭椿沟眶象对偏振光不敏感。野外试验中,偏振光诱捕器对沟眶象的回捕率显着高于非偏振光诱捕器。3.室内和林间筛选防治臭椿沟眶象幼虫的高效低毒化学药剂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5种药剂对臭椿沟眶象幼虫的LC50排序:4.5%高效氯氰菊酯>2.6%甲维高氯氟>20%丁硫克百威>10%吡虫啉>5%啶虫脒;林间挂药袋进行树干注药试验,10%吡虫啉1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李思钰[7](2018)在《一种多光谱诱蚊实验装置的设计及蚊虫趋光性的研究》文中提出蚊子属四害之一,它可以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丝虫病、登革热等多种传染病,因此灭蚊变得极为重要。本文以库蚊为研究对象,基于蚊虫的趋光性和灯光诱杀技术,设计了一个可实现多光谱同时工作的大型诱蚊装置,具体为一个多光谱诱蚊实验装置,并使用此装置在无人暗室中研究了蚊子对不同光波长的趋向性,然后在无人暗室的实验基础上,在有人室内对蚊虫的趋光性行为进行进一步研究。多光谱诱蚊实验装置由昆虫投放室、诱虫通道和控制电路组成,其中昆虫投放室包括昆虫释放口、顶盖和悬空隔离条,诱虫通道又包括连接管、昆虫收集器和单色LED诱虫光源。实验时,控制电路控制光源和电机叶轮的输出,蚊虫通过昆虫释放口被投入至昆虫投放室,蚊虫被光源吸引,经过诱虫通道飞至光源附近,电机叶轮产生的吸入式气流将蚊子吸至昆虫收集器中,风干致死。无人暗室实验结果显示,库蚊对紫外光和蓝紫光波段的光源有明显的趋向性,特别是365nm、405nm、420nm和450nm的光源,其中365nm和420nm的光源诱蚊性能最突出,且二者的诱蚊效果无明显差异;另外,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还发现库蚊对黄光表现出了强烈的避光性。有人室内实验结果显示,在有人员流动的室内,波长为420nm的单色LED光源的诱蚊效果最好,不同于无人暗室的研究结果,365nm的光源对蚊虫的诱集能力明显低于420nm的光源;此外,本次实验还采用了两组组合光源,分别为405nm+420nm和420nm+450nm,得到的关于诱蚊效果的比较结果如下:420nm>405nm+420nm>405nm>420nm+450nm>450nm,可见420nm的光源诱蚊效果最显着;最后我还发现除了光谱之外,人、温度、CO2和湿度也会对蚊虫活动产生影响。综上所述,利用蚊虫的趋光性对蚊虫进行诱杀,高效无害,是实现蚊子防治的重要手段。
梁桥新[8](2017)在《三种储粮害虫趋光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研究了土耳其扁谷盗Cryptolestes turcicus、长角扁谷盗Cryptolestes pusillus雌成虫和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成虫对不同波长光的趋性?室内应用光行为反应装置测试3种扁谷盗羽化1、11、21和31日龄雌成虫对试验波长303nm、320nm、330nm、340nm、351nm、368nm、400nm、445nm、460nm、480nm、520nm、525nm、545nm、560nm、575nm和580nm的趋光率?303nm,320nm,351nm,368nm,560nm和580nm的光波对土耳其扁谷盗雌虫的诱捕效果好,雌虫最大趋光率达到51.11%;330nm,445nm和545nm为诱捕效果稍差的几个波长,雌虫趋光率为4.44%-20%?长角扁谷盗趋光率很高,330nm,575nm和460nm的趋光率最高也呈多峰分部?锈赤扁谷盗的趋光率不是很高,平均在15%-25%之间,其中351nm、400nm、520nm,4个日龄的趋光率都较高?575nm、580nm的趋光率最低,460nm的趋光率也较低,整体还是呈多峰型?三种虫子的趋光性长角扁谷盗的最明显,锈赤扁谷盗的最低,且都呈多峰性,集中在300 nm,400 nm和500 nm之间个有一个峰值?土耳其扁谷盗在10%-50%之间,长角扁谷盗在50%-70%之间,锈赤扁谷盗在15%-25%之间?试验结果表明368 nm、351 nm和303nm对土耳其扁谷盗雌成虫有较好的诱集作用,320nm、575nm和330nm对长角扁谷盗雌成虫有较好的诱集作用,351nm、400nm和445nm对锈赤扁谷盗有较好的诱集作用?此外,羽化日龄影响扁谷盗的趋光性?土耳其扁谷盗雌成虫的趋光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而下降,长角扁谷盗雌成虫的趋光性随着日龄的增加略为下降,锈赤扁谷盗成虫的趋光性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强?可以看出,羽化日龄对各种扁谷盗成虫趋光性的影响不同。
陈祯[9](2016)在《昆虫趋光特性与粘虫色板应用的生态影响 ——以烟田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的趋光性研究为例》文中认为化学农药不科学使用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负面效应日趋凸显,国家因此制定了绿色防控和农药零增长计划,利用昆虫趋光性防治农业害虫的新型技术被广泛推广应用。目前,有关利用昆虫趋光性防治害虫的生态影响研究报道鲜见,然而昆虫普遍具有趋光性,商品化的防治工具(黑光灯、色板)缺乏选择性或专一性,田间应用是否会对天敌昆虫和其它非靶标昆虫造成杀伤值得研究。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科学问题:一是同一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害虫和天敌的趋光性是否具有相似性;二是非特异性的灯光和色板田间使用是否会同时杀伤天敌昆虫和非靶标昆虫,造成生态负效应。研究选取烟草农业生态系统作为研究系统,选取烟粉虱Bemisia tabaci、烟盲蝽人esidiocoris tenuis、烟蓟马Thrips tabaci等3种害虫,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和蚜虫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 aphidis等3种天敌昆虫作为研究对象,一是用自制趋光特性测试装置测定其趋光性,二是评价黄、蓝、绿和红色等4种非特异性粘虫色板对害虫和天敌的田间趋性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烟粉虱成虫对单色光感应具有广谱性,能够被波谱范围在340~649nm内的15种单色光吸引,最敏感光谱有1个,是光强1501ux,波长504nm的蓝绿光。(2)烟盲蝽对单色光感应具有广谱性,能够被波谱范围在340-649nm内的15种单色光吸引。成虫最敏感光谱有4个,波长分别是504nm、568nm、589nm和628nm,其中:568nm黄绿光趋光性最强的光强是1501ux,628nm红光趋光性最强的光强是501ux。同时发现:若虫的趋光性弱于成虫,且敏感光谱存在差异性。若虫的3个敏感光谱分别是549nm、577nm和628nm,对577nm黄绿光和628nm红光趋光性最强的光强分别是1501ux和10lux。(3)烟蓟马对除红光(649nm)以外的14种单色光均表现了趋光性,敏感光谱有2个,分别是波长450nm,光强1001ux的蓝光,波长510nm,光强2001ux的绿光。(4)异色瓢虫对单色光感应具有广谱性,能够被波谱范围在340-649nm内的15种单色光吸引。成虫的趋光性显着强于幼虫。雌、雄成虫、幼虫三者的趋光性具有显着相似性或趋同性。雌、雄成虫与幼虫均有4个敏感光谱,雌成虫敏感光谱的波长分别是414nm、492nm、504nm和568nm,雄成虫敏感光谱波长分别是380nm、492nm、504nm和549nm,幼虫敏感光谱波长分别是414nnm、504nm、549nm和568nm。雌雄成虫对492nm蓝光和549nm绿光趋性最强的光强都是10lux,且雄虫对光强的趋光反应大于雌虫。(5)丽蚜小蜂成虫对单色光感应具有广谱性,能够被波谱范围在340~649nm内的15种单色光吸引,有4个敏感光谱,分别是340nm、414nm、450nm和504nm,其中:对340nm紫外光和414nm紫光趋光性最强的光强分别是150lux和100lux。(6)蚜虫宽缘金小蜂对单色光感应具有广谱性,能够被波谱范围在340~649nm内的15种单色光吸引。雌成虫有4个敏感光谱,分别是380nm、450nm、504nm和589nm。雄成虫有2个敏感光谱,分别是450nm和628nm。对380nm紫外光和450nm蓝光趋光性最强的光强,雌成虫都是10lux,雄成虫分别是150lux和10lux,且雄虫对光强的趋向反应小于雌虫。(7)非特异性粘虫色板田间能同时诱集靶标害虫、天敌昆虫和非靶标昆虫。诱集靶标害虫、天敌昆虫和非靶标昆虫的比例分别是53.1%、14.7%和32.2%,其中益害比为1:4。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蓝色>红色>黄色>绿色。对天敌的影响是:从颜色看蓝色>黄色>绿色>红色,就种类看是寄生蜂>瓢虫>食蚜蝇>草蛉,其中:对瓢虫的影响是蓝色>黄色>红色>绿色,对烟蚜茧蜂的影响是黄色>绿色>蓝色>红色,对丽蚜小蜂的影响是黄色>蓝色>红色>绿色。研究结论是:第一,同一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害虫和天敌的趋光性具有相似性。表现为对单色光感应具有广谱性,能够被波谱范围在340~649nm内的多种单色光吸引;害虫和天敌在敏感光谱存在一致性,如:烟粉虱和丽蚜小蜂均对340-380nm紫外光、450nm蓝光和504nm蓝绿光具有强趋性,敏感光谱的敏感光强也存在一致性。第二,非特异性光源或色板田间使用会同时杀伤天敌昆虫和非靶标昆虫,造成生态负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单色或复色光源防治害虫不可避免对天敌昆虫造成杀伤,建议展开昆虫趋光生理、生态学研究,明确昆虫的趋光特性,开发特异性光源并应用到害虫绿色防控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和紧迫性;害虫具有特异性的敏感光谱,建议开发特异性光源并应用到农业害虫测报工作中可以提高测报的准确性,科学和实践价值显着;天敌昆虫也具有特异性的敏感光谱,开发特异性光源并应用于天敌昆虫种群的生态助增,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吕飞,海小霞,王志刚,毕拥国,刘炳响,阎爱华[10](2015)在《天牛视觉感受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天牛是林业重要的蛀干害虫,其中有些种类如松墨天牛、光肩星天牛等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给我国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危害。昆虫利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信号去定位和识别寄主及配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量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嗅觉及其化学生态学上;而视觉作为重要的感觉系统之一,对昆虫寄主和配偶定位及识别等多种行为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视觉调节天牛成虫行为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尤其是对天牛视觉系统研究的综述还未见报道。【方法】利用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CNKI等数据库,查询天牛科视觉的相关文献。对天牛成虫视觉器官(复眼)的组织解剖学结构特征、视觉对天牛成虫行为的调节作用以及灯诱在林业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方面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天牛成虫的复眼围绕在触角的基部,被触角分为上下2部,呈肾形,无晶眼或伪晶眼类型,每个小眼含有8个视网膜细胞,其中2个中心细胞被6个周缘细胞包围;日行性和夜行性天牛种类复眼解剖结构学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小眼密度、感杆束占据视网膜细胞的面积比率等。虫体和寄主植物颜色、形状及大小是主要的视觉信号来源,不仅可以影响某些天牛种类的交配成功率,而且可以影响对寄主植物的定位及非寄主植物的区分。灯光诱杀是害虫综合治理(IPM)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具有延缓害虫抗药性、降低防治成本和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诱捕光源的光谱和光强以及诱捕器的形状及颜色对害虫的诱集效果均有显着影响,目前对天牛的诱集光源(主要是黑光灯和高压汞灯一类紫外光)研究较多,而对光谱、光强以及诱捕器外形对天牛诱捕效率的影响研究较少;同样,灯光诱杀也可以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检疫性的天牛害虫进行检测。【结论】视觉系统不仅在昆虫的觅食和求偶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产卵位置识别、躲避天敌等行为均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天牛科成虫的视觉系统及视觉生态学相关的研究却很缺乏;将来可以从寄主植物和配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对天牛行为活动的影响,日行和夜行性天牛复眼的解剖学特征及区别等对天牛视觉生理生态学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为研制优异的、环境友好型的诱捕和测报装置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合理调控天牛及其天敌昆虫的种群结构提供理论基础。
二、灯光诱杀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灯光诱杀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灯光诱杀在林业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机械式灯光诱杀技术研究 |
1.1 灯光诱杀技术概述 |
1.2 灯光诱杀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
2 灯光诱杀技术在我国林业虫害中的应用 |
2.1 研究内容概述 |
2.2 具体材料的安装与使用方法 |
2.2.1黑光灯的安装 |
2.2.2具体使用验证 |
3 数据结果分析 |
3.1 总结试验数据 |
3.2 可以有效消灭大量虫源 |
3.3 具有诱杀面积广、成本低等优势 |
3.4 用于害虫的预防与科学研究,作为重要数据参数 |
(2)不同波长LED灯对五种农业害虫的田间诱捕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昆虫的趋光行为 |
1.1 昆虫趋光行为学研究 |
1.2 波长对趋光行为的影响 |
1.3 性别对趋光行为的影响 |
1.4 其他因素对昆虫趋光行为的影响 |
1.5 昆虫趋光行为节律 |
1.6 昆虫趋光行为的应用与存在的问题 |
2 五种害虫的趋光行为研究进展 |
2.1 棉铃虫 |
2.2 粘虫 |
2.3 二点委夜蛾 |
2.4 铜绿丽金龟 |
2.5 暗黑鳃金龟 |
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田间不同波长LED灯对棉铃虫成虫的诱捕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虫源 |
1.3 试验装置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4种不同波长LED灯对棉铃虫成虫的诱捕效果 |
2.2 棉铃虫成虫对4种不同波长光的趋性行为反应 |
2.3 2种不同波长LED灯和黑光灯对棉铃虫成虫诱捕效果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田间不同波长LED灯对粘虫成虫的诱捕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4种不同波长LED灯对粘虫成虫的诱捕效果 |
2.2 2种不同波长LED灯和黑光灯对粘虫成虫诱捕效果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田间不同波长LED灯对二点委夜蛾成虫的诱捕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4种不同波长LED灯对二点委夜蛾成虫的诱捕效果 |
2.2 2种不同波长LED灯和黑光灯对二点委夜蛾成虫诱捕效果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田间不同波长LED灯对金龟成虫的诱捕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4种不同波长LED灯对金龟成虫的诱捕效果 |
2.2 2种不同波长LED灯和黑光灯对金龟成虫诱捕效果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绵阳油橄榄蛀干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油橄榄简介 |
1.2 国内外油橄榄种植情况 |
1.3 油橄榄蛀干害虫种类 |
1.4 蛀干害虫对油橄榄的影响 |
1.5 蛀干害虫防治的研究进展 |
1.5.1 物理防治 |
1.5.2 化学防治 |
1.5.3 生物防治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材料 |
2.2.1 主要用具 |
2.2.2 主要试验树 |
2.2.3 主要天敌昆虫(卵) |
2.2.4 主要药剂 |
2.3 方法 |
2.3.1 蛀干害虫情况调查 |
2.3.2 蛀干害虫幼虫防治 |
2.3.3 蛀干害虫成虫防治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幼虫防治效果计算 |
2.4.2 成虫防治效果计算 |
2.4.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气候条件种植基地蛀干害虫发生情况 |
3.1.1 气候因子对蛀干害虫发生的影响 |
3.1.2 周围植被对蛀干害虫发生的影响 |
3.2 四川游仙油橄榄种植园蛀干害虫发生情况 |
3.3 油橄榄蛀干害虫种类 |
3.4 油橄榄蛀干害虫生活世代及形态 |
3.5 天敌昆虫对蛀干害虫幼虫防治效果 |
3.5.1 春季天敌昆虫防治蛀干害虫幼虫效果 |
3.5.2 秋季天敌昆虫防治蛀干害虫幼虫效果 |
3.5.3 天敌昆虫对不同蛀干害虫的防治效果 |
3.6 化学药剂对蛀干害虫成虫防治效果 |
3.6.1 三种农药喷洒不同浓度对成虫防治效果 |
3.6.2 两种涂干乳油对成虫防治效果 |
4 小结与讨论 |
4.1 油橄榄蛀干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 |
4.2 天敌昆虫对蛀干害虫幼虫防治效果 |
4.2.1 春季天敌昆虫防治蛀干害虫幼虫效果 |
4.2.2 秋季天敌昆虫防治蛀干害虫幼虫效果 |
4.3 化学药剂对蛀干害虫成虫防治效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绵阳油橄榄蛀干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 |
5.1.2 天敌昆虫对蛀干害虫幼虫的防治 |
5.1.3 化学药剂对蛀干害虫成虫的防治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马氏网与诱虫灯对昆虫多样性动态监测效果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害虫综合治理 |
1.2 农业昆虫的预测预报 |
1.2.1 预测预报工具的发展 |
1.2.2 农业害虫发生期预测方法 |
1.2.3 农业害虫发生量的预测方法 |
1.3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 |
1.3.1 农业防治 |
1.3.2 化学防治 |
1.3.3 生物防治 |
1.3.4 物理机械防治 |
1.4 昆虫种群动态 |
1.4.1 马氏网对昆虫种群动态的调查 |
1.4.2 利用灯诱法对昆虫夜间活动节律的调查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诱虫灯与马氏网的昆虫收集效果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装置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马氏网与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群落组成 |
2.2.2 马氏网与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功能团构成 |
2.2.3 马氏网与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群落结构 |
2.2.4 马氏网收集昆虫集群动态比较 |
2.2.5 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集群动态比较 |
2.2.6 马氏网与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比较 |
2.2.7 北南两区物种多样性稀疏曲线比较 |
2.2.8 同一区域马氏网与扇吸式诱虫灯收集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动态比较 |
2.2.9 鳞翅目害虫与膜翅目天敌集群动态对比 |
2.2.10 昆虫收集量与非生物因素间关系 |
2.3 讨论 |
第三章 诱虫灯诱集昆虫的年度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 |
3.1.2 试验装置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诱集昆虫总量动态 |
3.2.2 植食性害虫数量动态 |
3.2.3 天敌昆虫数量动态 |
3.2.4 中性昆虫数量动态 |
3.2.5 两种主要植食性害虫种群动态 |
3.3 讨论 |
第四章 诱虫灯每日运行时段探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 |
4.1.2 试验装置 |
4.1.3 调查方法 |
4.1.4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每时段扑灯昆虫总量变化 |
4.2.2 昆虫功能团占比变化 |
4.2.3 诱虫灯每日运行时段探究 |
4.2.4 相同时段马氏网与诱虫灯诱集效果比较 |
4.3 讨论 |
第五章 总讨论、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桉树人工林灯光诱杀金龟子技术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灯光诱杀金龟子技术实验方案 |
2.1 前期主要内容 |
2.2 诱杀点的维护和安全 |
2.2.1 诱杀点的维护 |
2.2.2 人员、环境及设备安全 |
3 效果评价 |
4 效益分析 |
4.1 社会效益 |
4.2 生态效益 |
4.3 经济效益 |
5 结论 |
(6)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成虫趋性及幼虫化学防治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研究现状 |
1.2.1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生物学 |
1.2.2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防治进展 |
1.3 昆虫视觉研究进展 |
1.3.1 昆虫的视觉器官 |
1.3.2 昆虫的颜色视觉 |
1.3.3 昆虫的偏振视觉 |
1.3.4 昆虫的空间视觉 |
1.4 蛀干害虫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
1.4.1 树干喷雾 |
1.4.2 树干注药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成虫对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趋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室内不同颜色选择 |
2.1.2 室内不同形状选择 |
2.1.3 野外诱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对颜色的选择 |
2.2.2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对形状的选择 |
2.2.3 沟眶象野外诱捕调查 |
2.3 结论与讨论 |
3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对偏振光的趋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室内不同偏振光的选择 |
3.1.2 野外标记回捕调查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对偏振光的选择 |
3.2.2 沟眶象野外标记回捕调查 |
3.3 结论与讨论 |
4 臭椿沟眶象幼虫化学防治药剂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室内毒力测定 |
4.1.2 林间树干注药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室内毒力测定 |
4.2.2 林间树干注药调查 |
4.3 结论与讨论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一种多光谱诱蚊实验装置的设计及蚊虫趋光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蚊子的特性 |
1.1.1 蚊子的分类 |
1.1.2 蚊子的繁殖 |
1.2 蚊子的危害 |
1.2.1 蚊媒病的流行现状 |
1.2.2 蚊媒病的防治 |
1.3 蚊子的活动习性 |
1.4 昆虫的趋光性机理 |
1.4.1 昆虫的趋光性结构 |
1.4.2 昆虫对光波的选择和识别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灯光诱杀技术 |
2.1 国内外发展情况 |
2.2 灯光诱杀技术中的诱虫光源 |
2.2.1 黑光灯 |
2.2.2 高压汞灯 |
2.2.3 频振式诱虫灯 |
2.2.4 LED光源 |
2.3 灯光诱杀技术在灭蚊方面的发展现状 |
2.3.1 灭蚊产品种类 |
2.3.2 光诱法灭蚊产品的应用 |
2.3.3 灯光诱杀技术的缺陷 |
2.3.4 灯光诱杀技术的改进 |
2.4 本章小结 |
3 多光谱诱蚊实验装置的设计 |
3.1 装置结构 |
3.1.1 昆虫投放室 |
3.1.2 诱虫通道 |
3.1.3 控制电路 |
3.2 工作原理 |
3.3 多光谱诱蚊实验装置的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4 蚊虫在无人暗室的趋光性实验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对象 |
4.1.2 实验装置 |
4.1.3 实验方法 |
4.2 数据结果和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蚊虫在有人室内的趋光性实验 |
5.1 材料及方法 |
5.1.1 试验装置 |
5.1.2 实验方法 |
5.2 数据结果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三种储粮害虫趋光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昆虫光行为学的研究 |
1.1.1 昆虫趋光行为的研究进展 |
1.1.2 灯光诱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1.2 三种储粮害虫的发生危害及其生物学特性 |
1.2.1 土耳其扁谷盗的发生危害及其生物学特性 |
1.2.2 长角扁谷盗的发生危害及生物学特性 |
1.2.3 锈赤扁谷盗的发生危害及生物学特性 |
1.3 三种储粮害虫的防治现状及防治方法 |
1.3.1 防治现状 |
1.3.2 三种扁谷盗的防治方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耳其扁谷盗 |
3.2 长角扁谷盗 |
3.3 锈赤扁谷盗 |
4 讨论与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9)昆虫趋光特性与粘虫色板应用的生态影响 ——以烟田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的趋光性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科学问题的提出 |
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昆虫趋光行为及其应用研究 |
1 昆虫的光感受器 |
2 复眼对不同波长和光强刺激的电生理反应 |
3 昆虫对不同波长和光强单色光的趋光行为 |
4 灯光诱杀在害虫测报及防治中的应用 |
第二节 昆虫趋色行为及其应用研究 |
1 昆虫趋色行为研究 |
2 色板诱杀在害虫测报及防治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利用昆虫趋光性防治害虫的生态影响研究 |
1 灯光诱杀害虫的生态影响 |
2 色板诱杀害虫的生态影响 |
第二章 烟田主要害虫趋光特性研究 |
第一节 烟粉虱趋光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烟盲蝽趋光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烟蓟马趋光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烟田主要天敌昆虫趋光特性研究 |
第一节 异色瓢虫趋光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丽蚜小蜂趋光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蚜虫宽缘金小蜂趋光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粘虫色板烟田应用的生态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1 光谱行为反应 |
2 光强度行为反应 |
3 粘虫色板烟田应用的生态影响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天牛视觉感受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天牛成虫视觉感受器官研究进展 |
2视觉对天牛成虫行为的调节 |
2.1视觉在天牛配偶定位和识别中的作用 |
2.2视觉在天牛觅食行为中的作用 |
3灯诱在天牛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
4展望 |
四、灯光诱杀在林业害虫防治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灯光诱杀在林业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 秦兰香. 农业灾害研究, 2021(08)
- [2]不同波长LED灯对五种农业害虫的田间诱捕效果分析[D]. 许亚岚. 扬州大学, 2020(04)
- [3]绵阳油橄榄蛀干害虫发生与防治研究[D]. 肖莎莎.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4]马氏网与诱虫灯对昆虫多样性动态监测效果的比较[D]. 王一. 浙江大学, 2020(01)
- [5]桉树人工林灯光诱杀金龟子技术实验研究[J]. 孙立飞,李宏斌. 普洱学院学报, 2019(06)
- [6]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成虫趋性及幼虫化学防治药剂筛选[D]. 王旭.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一种多光谱诱蚊实验装置的设计及蚊虫趋光性的研究[D]. 李思钰.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8]三种储粮害虫趋光性研究[D]. 梁桥新.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昆虫趋光特性与粘虫色板应用的生态影响 ——以烟田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的趋光性研究为例[D]. 陈祯. 云南大学, 2016(01)
- [10]天牛视觉感受机制研究进展[J]. 吕飞,海小霞,王志刚,毕拥国,刘炳响,阎爱华. 林业科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