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创新教育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叶文倩[1](2021)在《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占据国家发展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国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格局,结合中国实情,发表了关于科技创新内涵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包括坚持科技造福人民、重视人才动力作用、采取“非对称”赶超、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高度重视全面创新。习近平科技创新观具有优良传承与改革发展结合、科技创新与全面创新结合、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结合等基本特征,对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具有引领价值,包括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动力、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质量、完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机制。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创新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高度重视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自身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仍然存在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具有片面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指导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等问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性不足也是限制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主要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具有独特优势。在习近平科技创新观指导下,高校应坚持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价值观、人才观、实践观,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最终实现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
刘金峰[2](2020)在《校园文化视域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方高校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力军,校园文化建设是地方高校克服创新人才培养教育资源匮乏的重要抓手。该文从梳理创新素质和校园文化的内涵出发,阐明了校园文化在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创新能力,养成创新思维方面的重要作用,从提升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内涵、健全师生创新激励制度、提升校园社团活动内容、深化校园精神文化思想引领四个层面提出了加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成效的途径。
韩丽[3](2020)在《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和创新素质对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首先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从临床护士、护理教育者的体验以及护理本科生的需求为导向,探讨可以影响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相关因素,以便为下一步的量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通过横断面调查,分析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及其未来就业能力的现状和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护理高校改革教学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以及滚雪球抽样法,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选取山东省内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护理本科生、护理教师、临床护士和临床护理管理者为访谈对象,根据访谈提纲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Nvivo 11.0软件和Colaizzi 7分析法管理和提炼访谈的质性资料。2.量性研究:于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内5所高校中大二到大四的377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本科生参与科研问卷、大学生创新素质问卷、大学生可雇佣性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23.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半结构式访谈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分析,共提炼出影响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三大主题。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科研参与能力:包括探究式思维、批判性思维、规划执行能力和反思性学习;综合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基本技能。2.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中377名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的总得分为(40.16±14.38)分,总均分为(3.10±1.10)分;创新意识总得分为(141.73±18.41)分,总均分为(3.68±0.47)分;创新能力总得分为(79.30±15.03)分,总均分为(3.76±0.72)分;创新人格总得分为(68.79±12.56)分,总均分为(3.81±0.70)分。未来就业能力总得分为(116.57±21.66)分,总均分为(3.76±0.70)分。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得分各不相同。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未来就业能力均呈两两正相关(r=0.481-0.818,P<0.05)。4.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一般资料中,不同年龄、年级、成绩排名、个人规划对护理本科生的未来就业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科研的深入度、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求真务实和机敏独特是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可共同解释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74.6%(F=222.052,P<0.01)。结论1.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参与得分呈中等水平,未来就业能力和创新素质得分呈中等偏高水平,高年级优于低年级。说明低年级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参与能力、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仍然有待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密切相关,说明科研参与和创新素质的得分越高,其未来就业能力也就越高。2.护理本科生的未来就业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参与科研的深入度、创新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求真务实和机敏独特。研究提示护理教育者应该为护理本科生提供充足的、可持续参与的科研教育体系,并注重培养护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素质,从而提升护理本科生的未来就业能力。
马周,张赛[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探析》文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对于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通过对武汉市15所高等学校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存在创新及创新素质认知缺乏;创新意识不强,创造动机不足;创新思维狭隘,创造思维局限化;创新人格不健全,创新道德素养较低等现实问题,在对大学生创新素质不足的原因进行解析的基础上,从国家、高校和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对策与建议。
刘洪翔[5](2019)在《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学业评价是本科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诊断、导向、激励和监督等功能。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导向性不够鲜明的问题,由此导致评价内容强调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而不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评价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发展创造力是大学生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能否培养出拔尖创造性人才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探索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创造教育理论、学习过程理论及多元评价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创造力培养和学业评价的关系做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学业评价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导向、激励和监控作用,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引导因素;学业评价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产生创造动机的重要因素;学业评价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学生的创造力,对创造力培养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情形,不同评价要素对创造力产生的影响程度也不一致。利用好课堂评价和课程结业考试两个评价环节对于创造力培养有关键性的意义。对学业评价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评价理念主要影响创造环境的创建、评价主体主要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评价反馈主要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以BJ大学和NC大学作为改革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与成效,找寻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BJ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尊重选择、多元融合”,NC大学学业评价的特色是“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两所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学业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调整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创造性人才。利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量表》和自编问卷对16所高校12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国高校开展学业评价改革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学业评价中不重视创造力评价与大学生创造力不足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偏好不同课程测试题目类型的学生、偏好不同课程结业考试方式的学生在创造力发展水平上均存在显着差异。目前的学业评价在促进创造力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导向性不强、过程性忽视、融合性不够、成效性不好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对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不够、对考核的内容缺乏科学监管、评价方式创新受到多方掣肘等等。基于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借鉴我国多元评价理论和创造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从改革学业评价的五大要素提出我国高校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与实施建议。建议多渠道地开展学业评价改革: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课程学习评价要根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采取灵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目的上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评价内容上要适度增加创造力的考察,在评价方式上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可建立“基础+分类评价”的评价模式。
王鹏[6](2019)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高涨,有近九成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曾经考虑过创业。2016年的调查显示,有较强创业意愿的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为18.1%,而2017年这个比例达到26.2%。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时代旋律,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深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高校师生对创业教育的满意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近1/3的大学生及超过1/4的创业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持不确定或不满意态度。如何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实效,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在生态哲学理论、教育生态系统理论、三螺旋创业模型理论、蒂蒙斯创业学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首先阐释了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前提,分析了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创业教育的“三类认知”,论证学科借鉴的可行性与风险性,明确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前提条件与特定价值。在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实施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描述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分析背后产生的根源。最后,在国外创业教育成功经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探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旨在发挥系统综合效应,实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与整体优化。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核心概念、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前提准备。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文献计量分析和主题综述两个方面对本研究相关涉域的已有成果进行分析。文献计量分析主要对近年来相关研究的发表数量、被引频次、成果分布、主题分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题综述主要围绕创业教育、教育生态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三个领域对已有成果进行了述评。理论前提部分,重点阐释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关联。从生态理解的三重性开始,即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和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进而阐述生态视域所蕴含的内在特征,即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在生态理解的启示下,提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从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和生态要求;从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学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从价值立论,创业教育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最后,从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创业教育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现象研究生态的客观存在与现实诉求三方面对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视域的合理性进行确证。风险规避部分,重点阐释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首先提出创业教育生态分析必须遵循的本质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指向性原则和超越性原则。同时,创业教育生态分析要明确三个限定性条件,即作为分析方法或视角的“优先性”,不可改变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生态审视部分,重点阐释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通过调查与访谈,结合调查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呈现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种种现象,具体表现为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等。本部分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现状出发,并按照生态学思维剖析其背后的形成机理,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他山之石部分,重点阐释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为例,对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模式构建与运行要素进行了介绍。同时,在创建“三位一体”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孕育“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等方面为我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有益借鉴。本土建构部分,重点阐释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首先明确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包括实体要素和功能要素,对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实体要素加以分析,在认识“四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要素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提出了系统具有目标性、动态性、整体性、制衡性、互促性和生命性的特征和非线性、相对均衡、动态发展的运行机制。最后,围绕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五个功能要素即目标、政策、环境、课程和课堂分别提出具体的生态优化策略。
张秀平[7](2019)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国家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任,在创新驱动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更显重要。目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和国际化人才战略的新需要。高等院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担负起高校创新人才建设这一重任,这也是历史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与责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作用的现状如何?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各维度促进作用的具体体现是什么?需采取何种措施来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的作用?这些问题均急需深入探讨。鉴于此,本研究以来自全国各地的1149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大学生创新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作用的总体状况、差异情况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各维度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1、从总体情况来看,一方面,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总体水平一般;具体到创新精神的四个维度上来看,大学生的反思性相对较好,灵活与变通性一般,标新立异性、批判性相对较差。另一方面,与其他公共课或专业课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总体水平的促进作用一般,其促进作用显着小于其他公共课或专业课;具体到创新精神的四个维度上来看,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创新精神的灵活与变通性、批判性促进作用不显着;其次,其对创新精神的标新立异性、反思性促进作用显着,但其促进作用显着小于其他公共课或专业课。2、从差异情况来看,一方面,大学生在创新精神的总体水平以及四个维度上存在显着的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促进作用在人口社会学变量上不存在显着差异。3、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从教师支持的中介效应来看,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可直接促进创新精神的灵活与变通性、标新立异性、反思性的提升,也可通过教师支持间接促进创新精神的灵活与变通性、标新立异性、反思性的提升;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直接促进创新精神批判性的提升,只能通过教师支持间接促进创新精神批判性的提升。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分析了大学生创新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作用现状背后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教学、教师支持和评价激励制度五个方面提出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对策和建议,即有的放矢地设置教学目标并因材施教、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及时调整、务实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并有序推进、激励教师提供有力支持并以身示范、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并贯彻落实。期望本研究可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特别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魏文选[8](2019)在《试论新经济时代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路向》文中研究表明创新素质是大学生自身素质高度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成长为优秀人才的必要条件。为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需明确大学培养目标,完善大学课程体系,筹建大学生创新素质中心,改革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建构科学的评价体系。
张洋[9](2019)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培养一批拔尖型创新人才是“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具体任务之一,创新素质作为创新型人才必备的重要品质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培育,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双一流”建设作为我国继“985”“211”工程之后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重大国家级项目,它的提出是中国在新形势下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而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随着“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推进,其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尤其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基于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双一流”及大学生创新素质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从社会、高校和个人三个维度出发论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型素质的重要性。以云南省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调研发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中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人格分别存在的突出痼疾,进而从大学生自我培养意识、高校人才培养规划、师资力量水平和创新素质培养平台四个方面分析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调研发现的突出问题及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笔者建议云南省高校以此次“双一流”建设为契机,适时做出改革与调整,进一步发挥云南省高等教育优势,通过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意识、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整体规划、强化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拓展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平台等方式来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为服务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引擎、注入新的动力。至此,文章的结语部分对论文做了整体的总结概括,并提出本研究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高众[10](2019)在《本科生科研训练对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认为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大创项目”的推动下,本科生科研训练已成为一项全国性、系统性、综合性的课程改革。同时,本科生科研训练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也引起了我国诸多学者的关注与探讨。尽管许多学者在研究中提到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但相应实证研究却不多见,具体到哪些本科生科研训练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提升有统计意义上的显着影响的研究更为匮乏。本研究聚焦本科生科研训练对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基于认知学徒制理论,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通过定量为主、质性为辅的混合研究方法,对275名已参加科研训练的大三学生和289名打算参加科研训练的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对部分已参加科研训练的本科生进行深度访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中训练项目类型、创新资源支持和学生参与情况等要素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关系进行验证分析,探索其影响路径。本研究发现:(1)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2)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学生参与了哪类科研训练项目,而是这类项目能否匹配学生对于培训、指导和交流等资源以及合适自由度的需求;(3)简单地增加科研训练的资金、场地和设备等方面的硬件资源支持,不能显着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但前期培训、教师指导和学术交流等软件资源支持对于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升有显着影响;(4)出于自身兴趣参与科研训练的学生的创新素质要高于受其它因素驱动的学生,学生投入精力对其创新素质提升有显着影响;(5)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可以正向预测其创新素质,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的部分要素通过影响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生创新素质。据此,本研究建议从顶层设计、条件支撑和实施路径三个维度来优化我国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以促进相关创新实践训练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提高重视程度、健全训练体系,优化资源投入、营造创新文化,完善培养流程、加强教师指导。
二、大学创新教育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创新教育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2.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2.3 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2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科学内涵、基本特点和引领价值 |
2.1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科学内涵 |
2.1.1 坚持科技造福人民 |
2.1.2 重视人才动力作用 |
2.1.3 采取“非对称”赶超 |
2.1.4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2.1.5 高度重视全面创新 |
2.2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基本特点 |
2.2.1 坚持优良传承与改革发展结合 |
2.2.2 坚持科技创新与全面创新结合 |
2.2.3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结合 |
2.3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引领价值 |
2.3.1 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动力 |
2.3.2 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质量 |
2.3.3 完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机制 |
3 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 |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3.1.1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导向 |
3.1.2 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要求 |
3.1.3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题中之义 |
3.2 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 |
3.2.1 实现高质量创新创业的基本要求 |
3.2.2 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要求 |
3.3 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
3.3.1 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
3.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4 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问卷调查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查对象 |
4.1.3 现状分析 |
4.2 存在问题 |
4.2.1 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存在片面性 |
4.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指导不足 |
4.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 |
4.3 原因分析 |
4.3.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性有待加强 |
4.3.2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创新性有待加强 |
4.3.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性有待加强 |
5 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探索 |
5.1 坚持科技创新价值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5.1.1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 |
5.1.2 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
5.1.3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5.2 坚持科技创新人才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5.2.1 提升教师队伍创新素质 |
5.2.2 加强教师队伍组织建设 |
5.3 坚持科技创新实践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5.3.1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综合化发展 |
5.3.2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现状调查问卷 |
(2)校园文化视域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学生创新素质及校园文化内涵 |
1.1 创新素质内涵及要素构成 |
1.2 校园文化的内涵结构 |
2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
2.1 对创新精神的激发作用 |
2.2 对创新能力的锻炼作用 |
2.3 对创新思维的养成作用 |
3 校园文化视域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路径 |
3.1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
3.2 健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强化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激励作用 |
3.3 丰富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供实践机会 |
3.4 深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营造良好氛围 |
4 结语 |
(3)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和创新素质对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操作性定义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工具 |
4 资料收集 |
5 访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
6 伦理原则 |
7 质量控制 |
结果 |
1 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 |
2 访谈结果 |
讨论 |
1 关于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访谈的意义 |
2 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
第二部分 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和创新素质对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资料收集 |
4 统计学分析 |
5 伦理原则 |
6 质量控制 |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2 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的现状 |
3 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4 护理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讨论 |
1 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现状 |
2 科研参与、创新素质和未来就业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3 本科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性和意义 |
研究的局限性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4)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查概况 |
二、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缺乏对创新及创新素质的认识 |
(二)创新意识不强,创造动机不足 |
(三)创新思维狭隘,创造思维局限化 |
(四)大学生创新人格不健全,创新道德素养较低 |
(五)大学生创新实践缺乏,实践意愿淡薄 |
三、大学生创新素质不足的原因 |
(一)对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度不够 |
(二)大学精神的缺失 |
(三)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 |
(四)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尚未形成多方合力 |
四、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
(一)国家层面 |
(二)高校层面。 |
(三)个人层面 |
(5)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的理论及其要素 |
一、学业评价的理论 |
二、学业评价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的复杂关联 |
一、创造力是学业收获的重要内容 |
二、学业评价作为情境因素对学业收获的重要影响 |
三、学业评价对创造力培养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
四、学业评价与创造力培养关系模型的初步构建 |
第二章 学业评价影响创造力培养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保障作用 |
一、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清晰的导向 |
二、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适度的激励 |
三、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监控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为创造力培养提供动力源泉 |
一、评价主体影响创造动机的激发 |
二、评价反馈影响创造意志的坚韧性 |
三、评价内容及方式直接影响创造思维的发展 |
第三节 关键性评价环节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场域 |
一、课堂评价及时有效激发学生创造灵感 |
二、课程结业考试灵活考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
第三章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实践:两所高校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BJ大学“尊重选择多元融合”学业评价 |
一、明确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理念 |
二、强调过程和方式多样的课程学习评价 |
三、注重层次性和差异性的激励性评价 |
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
五、成效、培养特色与建议 |
第二节 NC大学“强基础、重素质、个性化”学业评价 |
一、规范常规评价为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
二、重视创造力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三、实行个性化育人培养拔尖创造性人才 |
四、成效、归因与建议 |
第三节 从高校学业评价改革案例中得到的启示 |
一、转变人才评价观念营造良好的创造环境 |
二、激发学生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动力 |
三、改革学业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手段 |
四、提升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学与评价能力 |
第四章 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不足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16所学校调查的数据分析 |
一、调查的工具与对象 |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二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终结性评价手段单一,考察创造力的导向性不强 |
二、形成性评价内容不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不足 |
三、创造力评价渐被关注,与学科教学渗透融合不够 |
四、激励性评价正常开展,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有限 |
第三节 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效果微弱的原因分析 |
一、创造力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 |
二、评价促进发展的理念难以落实 |
三、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充分引导 |
四、评价的内容标准缺乏科学监管 |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受到多方掣肘 |
第五章 对我国高校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进一步改革建议 |
第一节 以学业评价促进创造力培养的改革路径 |
一、转变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发展个性 |
二、调整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创造 |
三、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
四、丰富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激活思维 |
五、规范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增强自信 |
第二节 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构建与改革建议 |
一、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学业评价体系的整体化构建 |
二、促进创造力培养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建议 |
三、促进创造力培养的综合类学业评价的改革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
(二)推进创业教育学科化发展的必要准备 |
(三)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核心概念 |
(一)生态 |
(二)系统 |
(三)生态系统 |
(四)创业教育 |
(五)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生态系统理论 |
(二)三螺旋创新模型理论 |
(三)蒂蒙斯创业学理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 |
二、相关文献的主题综述 |
(一)创业教育文献研究 |
(二)教育生态文献研究 |
(三)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文献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前提: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联系 |
一、“生态”理解的三重性 |
(一)作为一种实体描述的“生态” |
(二)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的“生态” |
(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的“生态” |
二、生态视域蕴含的内在特征 |
(一)从局部分析到整体关照 |
(二)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探究 |
(三)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 |
(四)从静态要素到动态平衡 |
三、“生态”理解的启示:认识创业教育的三种视域 |
(一)本体立论:创业教育内含生态特质与生态要求 |
(二)方法立论:运用生态分析方法来研究创业教育 |
(三)价值立论:有利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
四、创业教育生态及其分析视域的合理性 |
(一)创业教育根植于社会生活当中 |
(二)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
(三)社会研究生态化的发展趋势与现实诉求 |
第四章 风险规避: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
一、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基本遵循 |
(一)坚守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
(二)坚持生态分析的适应性 |
(三)坚持生态分析的目的性 |
(四)坚持生态分析的超越性 |
二、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限定条件 |
(一)坚持生态分析方法借鉴的“优先性” |
(二)确保创业教育目标和任务的不可改变 |
(三)延续创业教育的既有范畴和学科特性 |
第五章 生态审视:高校创业教育功能要素的实施现状 |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 |
(一)创业教育目标的功利性 |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局限性 |
(三)创业教育环境的封闭性 |
(四)创业教育课程的孤立性 |
(五)创业教育课堂的单向性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失衡的根源剖析 |
(一)创业教育生态理念的缺失 |
(二)创业教育自身的多元矛盾 |
(三)创业教育实施的强制割裂 |
(四)创业教育过程的松散推进 |
(五)创业教育要素的表层嵌入 |
第六章 他山之石:国外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一、经验介绍:以美国、德国和新加坡三所高校为例 |
(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借鉴启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一)创建“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
(二)完善“激励与监控”的政策制度 |
(三)建立“服务与支持”的组织机构 |
(四)设置“多维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
(五)打造“行业与学院”的师资队伍 |
(六)营造“浸润与体验”的文化氛围 |
第七章 本土建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界说 |
(一)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要素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特征 |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
二、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目标生态的构建 |
(一)教育目标: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 |
(二)现实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起点 |
(三)完整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终点 |
(四)主体的人:创业教育目标生态的逻辑节点 |
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政策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政策的演进历程 |
(二)创业教育政策的特征变化 |
(三)创业教育政策的生态趋向 |
四、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环境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环境生态的性质功能 |
(二)创业教育文化环境的多维创设 |
(三)创业教育组织环境的多元建构 |
五、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程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的基本要求 |
(二)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层级递进 |
(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 |
(四)创业教育课程形态的有机融合 |
六、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之课堂生态的构建 |
(一)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形态呈现 |
(二)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价值追求 |
(三)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构建原则 |
(四)创业教育课堂生态的实践路径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可能创新 |
三、存在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7)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际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总体评价 |
(四)主要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方法 |
4、研究假设 |
(五)创新点 |
1、研究对象有拓展 |
2、研究内容有新意 |
3、推广应用价值高 |
本章小结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作用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方法 |
1、调查对象与抽样方式 |
2、调查工具 |
3、施测方法 |
4、数据处理方法 |
(二)调查结果 |
1、大学生创新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作用的总体状况 |
2、大学生创新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作用的差异情况 |
3、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各维度的促进作用 |
(三)调查结论 |
1、大学生创新精神总体水平一般且在个体变量上存在差异 |
2、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促进作用一般 |
本章小结 |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作用的成因分析 |
(一)大学生创新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作用总体状况的成因分析 |
1、大学生创新精神总体状况的成因分析 |
2、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促进作用总体状况的成因分析——兼与其他课程比较 |
(二)大学生创新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作用差异情况的成因分析 |
1、大学生创新精神差异情况的成因分析 |
2、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促进作用差异情况的成因分析 |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各维度起促进作用的成因分析 |
1、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各维度起促进作用的成因分析——兼与其他课程比较 |
2、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各维度起促进作用的成因分析——以教师支持为中介 |
(四)本调查研究的局限性 |
(五)未来研究可以拓展的领域 |
本章小结 |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的对策研究 |
(一)有的放矢地设置教学目标并因材施教 |
1、针对全体学生重点提升其批判性、标新立异性和灵活与变通性 |
2、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设置个性化教学目标 |
(二)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及时调整 |
1、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 |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
(三)务实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并有序推进 |
1、有效组织课堂实践教学 |
2、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
(四)激励教师提供有力支持并以身示范 |
1、积极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 |
2、发挥教师的创新榜样示范作用 |
(五)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并贯彻落实 |
1、构建合理的考核体系 |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试论新经济时代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路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新素质的内涵 |
二、新经济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
三、新经济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当代路向 |
(一) 明确创造性人才培养目标, 提高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价值认识 |
(二) 完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课程体系, 突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地位 |
(三) 筹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平台, 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
(四) 改革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 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不断提高 |
(五) 建构科学多样的评价体系, 推动大学生创新素质的自我发展 |
(9)“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双一流”及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相关概述 |
2.1 “双一流”建设的宗旨及任务 |
2.1.1 “双一流”建设的宗旨 |
2.1.2 “双一流”建设的任务 |
2.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 |
2.2.1 创新意识 |
2.2.2 创新思维 |
2.2.3 创新知识 |
2.2.4 创新能力 |
2.2.5 创新人格 |
2.3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 |
2.3.1 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
2.3.2 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高校自身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
2.3.3 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个体成长成才的需要 |
第三章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1.1 问卷的设计 |
3.1.2 问卷的实施 |
3.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 |
3.2.1 大学生对“双一流”与创新素质的认知现状 |
3.2.2 大学生对创新素质培养活动的参与现状 |
3.2.3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实效性现状 |
3.3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存在的问题 |
3.3.1 创新意识缺乏问题导向性 |
3.3.2 创新思维缺乏逆向思维性 |
3.3.3 创新知识缺乏立体动态性 |
3.3.4 创新能力缺乏知行统一性 |
3.3.5 创新人格缺乏意志坚定性 |
3.4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高校大学生对创新素质的自我培养意识淡薄 |
3.4.2 高校人才培养规划与“双一流”建设目标不匹配 |
3.4.3 高校教师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指导乏力 |
3.4.4 高校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供的平台短缺 |
第四章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升云南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对策 |
4.1 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意识 |
4.1.1 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引导 |
4.1.2 深化对大学生的创造观教育 |
4.1.3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
4.2 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整体规划 |
4.2.1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导向功能 |
4.2.2 丰富大学生创新教育内容 |
4.2.3 推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
4.3 强化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
4.3.1 加强对教师的创新理论教育 |
4.3.2 提升教师的创新教育水平 |
4.3.3 完善教师的创新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
4.4 拓展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平台 |
4.4.1 搭建“线上+线下”创新工作平台 |
4.4.2 “校企合作”共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平台 |
4.4.3 推动国际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建设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云南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附录 C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10)本科生科研训练对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发展概况 |
1.1.2 国内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发展概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本科生科研训练 |
1.3.2 创新素质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本科生科研训练 |
2.1.1 国外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研究综述 |
2.1.2 国内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2.2 创新素质 |
2.2.1 国外关于创新素质的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关于创新素质的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2.3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1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2 训练项目类型对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3 创新资源支持对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4 学生参与情况对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5 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与创新素质 |
2.3.6 学生个体因素与创新素质 |
2.3.7 国内外研究小结 |
2.4 理论模型:认知学徒制 |
2.4.1 认知学徒制的产生、发展和内涵 |
2.4.2 认知学徒制的应用 |
2.5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思路 |
3.2.1 研究技术路线 |
3.2.2 研究框架 |
3.2.3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对象 |
3.4 定量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1 问卷设计 |
3.4.2 抽样及问卷回收情况 |
3.4.3 背景信息统计 |
3.4.4 定量数据分析思路 |
3.4.5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3.4.6 变量设计与选择 |
3.5 质性数据收集与分析 |
3.5.1 访谈提纲设计 |
3.5.2 访谈对象信息统计 |
3.5.3 质性数据分析思路 |
3.6 研究有效性 |
3.7 研究创新点 |
3.8 研究伦理问题 |
第四章 研究发现 |
4.1 案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实施情况 |
4.1.1 案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项目类型分布 |
4.1.2 案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资源支持情况 |
4.1.3 案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学生参与情况 |
4.2 参与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否学生创新素质的差异分析 |
4.3 学生创新素质影响因素探究 |
4.3.1 本科生科研训练各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3.2 两类项目本科生科研训练各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3.3 三所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各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4 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4.4.1 案例高校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情况 |
4.4.2 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探究 |
4.4.3 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中介作用 |
4.5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路径 |
4.5.1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5.2 本科生科研训练各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5.3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路径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发现总结 |
5.2 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
5.3 研究局限性及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人才培养调查问卷(大三学生版) |
附录二: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人才培养调查问卷(大一学生版) |
附录三:访谈提纲 |
附录四:访谈邀请信 |
附录五: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大学创新教育和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研究[D]. 叶文倩. 浙江大学, 2021(01)
- [2]校园文化视域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J]. 刘金峰.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23)
- [3]护理本科生科研参与和创新素质对未来就业能力的影响[D]. 韩丽. 青岛大学, 2020(01)
- [4]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探析[J]. 马周,张赛.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5]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刘洪翔.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6]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D]. 王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7]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中的作用研究[D]. 张秀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8]试论新经济时代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路向[J]. 魏文选. 才智, 2019(15)
- [9]“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研究[D]. 张洋.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本科生科研训练对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D]. 高众.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