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化华南 经济圈繁荣(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张玉倩[2](2021)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英国霸权与香港地区》文中提出
程吉军[3](2021)在《三一重机企业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孙泽宇[4](2021)在《典型源排放NOx的氮同位素组成及其在渤海PM2.5溯源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在京津冀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细颗粒物(Fine Particles,PM2.5)污染频频出现。环渤海地区坐拥众多工业大省和一、二线城市,成为我国雾霾问题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在我国的大力治理下,PM2.5污染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但二次过程形成的PM2.5占比越来越大,且硝酸盐(NO3-)的比例明显升高。了解PM2.5的来源是制定污染控制策略的关键,因此需要对PM2.5中的二次成分进行合理分配。本研究利用稳定同位素溯源技术,基于本地氮氧化物(NOx)的氮同位素(δ15N)源值探究PM2.5中的NO3-的来源,并以此为约束条件,对渤海大气PM2.5的二次颗粒物源进行再解析,旨在从同位素角度深入认识环渤海地区大气污染来源,为制定NOx和PM2.5减排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为了弥补δ15N-NOx本地源值的不足,本研究选取民用燃煤、生物质燃烧、道路机动车和船舶4个典型排放源作为渤海大气NOx的主要来源,开展δ15N-NOx源值的实测工作。民用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源排放δ15N-NOx平均值分别为+5.46±1.80‰和+6.27±4.98‰,分别受到不同烟煤挥发分和生物质类型的影响。道路机动车源排放δ15N-NOx的值分布范围很广(-18.8~+6.43‰)并且趋于负值,平均值为-8.66±5.34‰。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汽车尾气δ15N-NOx平均值显着高于汽油车和柴油车,烧轻柴的机动车排放高于重柴;行驶过程中的δ15N-NOx值高于启动时的δ15N-NOx值;此外,δ15N-NOx值随排放标准的提高和脱硝措施的装备而显着增加。船舶尾气排放的δ15N-NOx基本均为负值,分布在-35.5~+6.50‰之间,所有样品的δ15N-NOx平均值为-18.4±12.0‰,远低于机动车排放。散货船排放尾气δ15N-NOx平均值显着高于渔船,且小额定转速、大额定功率容易带来较高的δ15N-NOx值;以燃料油为能源的船舶运行状态排放δ15N-NOx平均值最高,其次是轻柴和重柴;在主机的不同负荷状态中,机动和巡航工况的船舶主机排放δ15N-NOx值较为接近,高于低速巡航和停泊工况;辅机排放δ15N-NOx平均值高于主机。本研究在2014年夏季至2018年春季对北隍城岛大气PM2.5开展长期观测,期间PM2.5质量浓度平均值为77.0±52.3μg/m3,日均浓度变化范围为11.6~328μg/m3,并呈现明显的春冬季节高,夏秋季节低的季节特征。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在PM2.5中占比18.7±16.2%和6.38±4.89%,浓度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冬季和夏季,与PM2.5浓度的季节特征相符。水溶性离子占PM2.5质量浓度的40.7±24.9%,其中NO3-在采样期间的平均浓度位居第一,夏季较高的NO3-/nss-SO42-比值说明当时机动车和船舶的贡献较高。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模型的源解析结果显示,二次颗粒物源对采样期间北隍城岛PM2.5的贡献最大且占有明显主导地位(28.4%),其次为机动车排放(23.3%)和生物质燃烧(18.8%),前3个源累计贡献达到70%以上;剩下的船舶排放(12.1%)、煤炭燃烧(9.13%)、工业污染源(4.97%)、海盐(2.80%)和铬工业(0.455%)贡献较低。北隍城岛大气PM2.5中δ15N-NO3-的变化范围在-3.09~+50.9‰之间,平均值为+8.64±6.28‰;不同的季节δ15N-NO3-水平差异较大,冬季较高的δ15N-NO3-值可能与气温和冬季燃煤取暖有关。δ18O-NO3-平均值为+75.9±10.9‰,最高和最低值同样出现在冬季和夏季。贝叶斯模型解析出燃煤源对北隍城岛NO3-贡献最大(42.5±11.3%),其次是生物质燃烧源(17.8±9.61%)、船舶(14.7±7.37%)和机动车尾气排放(14.0±5.64%),生物土壤源贡献最低,为6.44±2.55%。在季节变化上,冬季环渤海地区的集中供暖使得燃煤源贡献明显增加,其他源贡献均有下降;生物质燃烧源和生物土壤排放源呈现出夏高冬低的季节特征,移动源在四季的贡献相似。基于线性回归方法,得到二次颗粒物源与化石燃料燃烧、机动车排放、船舶排放和农业相关排放源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92、0.293、0.226和0.588,进而将二次颗粒物源分配到除海盐外PMF结果的其他6个源中。最终,PM2.5合理地重新解析为7个来源:煤炭燃烧、生物质燃烧、海盐、船舶排放、铬工业、机动车排放和工业污染源,贡献率分别为14.7%、30.7%、2.80%、16.7%、0.556%、29.3%和5.25%。此时生物质燃烧赶超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PM2.5的最大贡献源,二者贡献率非常接近;其余的来源贡献大小顺序没有发生改变。
黄娜[5](2021)在《城市触媒理论下历史城镇大庄镇保护与发展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历史城镇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与地域特征的体现,是城镇化发展中的物质遗存。随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推进,其中特别优秀的历史城镇被评选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保护与发展的道路上有政策支撑和资金支持。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各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保护措施与发展模式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还有一部分历史城镇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过程中,只留下了规模较小、分布零散、层次较低的历史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传统也更难以得到传承与发展。这些无论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政府政策制定中,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的一般历史城镇,其保护与发展之路面临着更多困难。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以城市触媒理论作为研究视角,选取典型案例大庄镇,探讨在历史城镇中植入触媒因子,推动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发展的模式和触媒策略研究。首先对“城市触媒”理论及历史城镇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并在理论层面分析城市触媒理论运用于一般历史城镇的适宜性,通过对国内外的实际案例分析,总结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过程中的触媒应用策略、实践模式。结合大庄镇触媒因子的的挖掘,重点探讨了“触媒之基础”改善人居环境——“特色化触媒”发展文化旅游——“触媒效应市场化”持续保护更新,分层次、有步骤的触媒植入系统。然后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大庄镇的保护与发展规划这一实际项目中,力图达成运用“触媒之基础”,辅以“特色化触媒”来激活“触媒效应市场化”,进而带动大庄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论文最后,对基于城市触媒理论在一般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规划中的应用启示予以总结,以期融合多个方面对触媒系统进行立体网络的构建,在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中发挥城市触媒理论的复合作用。
郭天泽[6](2021)在《城市触媒理论下的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存量化内涵优化的新常态时期,老城居住区的再开发再利用成为当前居住区发展更新的主流。现有的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更新模式大多是通过拆倒重建的方式来实现居住区的更新优化,居住区空间质量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也付出了居住区文脉破碎、居住区肌理受损等沉痛代价。上世纪末建成的大量老城居住区业已成为阻碍大多数小城区城市发展的痼疾,出现了生活环境品质低下、人文历史文脉破碎、社区认同感消失、居住区活力减弱等综合衰败现象。老城由以往的城市中心逐渐衰退为城市发展的痛点所在。铜梁区作为典型的县级城区,其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将城市触媒理论和微更新理论相结合,指导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首先,通过对城市触媒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理论的研究分析,结合国内外居住区触媒点公共空间微更新优秀案例的研究总结,对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触媒式微更新设计做出指导,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城市触媒用于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途径,从触媒选择、触媒激活到触媒的引导与控制,对这三大途径步骤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总结。其次,通过运用实地调研法、自由访谈与问卷调查法等调查研究方法,对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现状环境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症结,结合居住区公共空间现状,依据多点性、就地性、需求优先、整体性的原则确定出居住区公共空间触媒点。同时通过触媒点的现状环境与居民需求的调查研究,依据更新意愿优先和影响效应优先原则确定触媒点的分级分类。在此基础上,从居住区节点空间、居住区路径空间、居住区触媒网络“点、线、面”三个层面对不同层级的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进行微更新设计,并加以合理的控制引导,同时对典型触媒点进行微更新实践设计,使城市触媒理论与微更新理论的结合更加现实化具象化,为居住区公共空间触媒点的激活设计提供了参考。通过触媒理论与微更新理论在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更新中的合理结合,在解决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问题的前提下也实现铜梁老城居住区认同感的重塑和居住区活化。本文将城市触媒理论引入到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微更新中,对老城居住区的更新改造方式进行了扩充与延伸。此外,在对铜梁老城居住区触媒点公共空间进行微更新设计的同时,也为其他此类老城居住区的更新复兴积累了更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使得城市触媒理论和微更新理论在居住区更新中有了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伍倩颖[7](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研究 ——基于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文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提出,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数字创意产业湾区创造重要的历史机遇。虽然粤港澳地理上一衣带水,但“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存在“三个体系”的差异,在战略定位、参与主体、制度设置上多有不协同的地方,阻碍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的高层次的协同发展。如何协调解决上述粤港澳大湾区多重协同阻滞?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以上种种成为“一国两制”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难题。为尝试找到以上问题的解决途径,第一章提纲挈领地构建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具有三大方面的现实诉求:一是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三阶段演进,目前呈现产业发展不平衡、重复性高、产业链定位低端带来的制约,接下来以大湾区为载体建设数字创意产业的阶段亟需从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同机制上进行定位的转变;二是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正在面临跨行政区多元主体混合治理的现实困境、协同主体组织上权力分配的不合理性、利益整合和补偿机制的低效性的协同治理的紧迫性;三是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还在面临“一国两制”长期分割现实的一体化突破需求、战略定位同质化且对立化的转型需求、内部标准不统一的冲突解决需要等协同治理的必要性要求。因此,文章在梳理协同治理理论的历史发展后,结合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的特殊性考虑,定义“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为:通过控制各种内外部条件,合理地调配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系统中各个要素的独立运动和关联运动,达到相互协作和调和的发展态势,进而促进整个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本文接着从实现协同优势的底层逻辑、治理网络作用与反作用的模式框架、部门-公私双维合作的范式基础三大维度丰满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理论要素,从战略协同、主体协同、制度协同三个维度构建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理论模型。为求直观而全面地反映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客观水平,本文采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法,量化测度四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专业化和区域分工程度,对比掌握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基本情况。第二章,运用区位熵方法,从公司数量、从业人数、营业收入、税前利润四大指标,首先从湾区整体、核心城市两大层次对比研究2008-2017年粤港澳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一流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差距:结果发现,与三大世界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仅在公司数量上具有明显的集聚优势,在数字创意人才、经济体量、盈利能力方面未能形成集聚优势不明显且城市间优势分布不均,而且大湾区内超大核心城市的示范作用也不明显。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香港、澳门三大地区内部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发展差异分析,大湾区整体无绝对主导行业,三地产业分工各有特色,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中高科技行业集聚相对较弱,存在数字创意产业链生态覆盖面比较窄、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的同时,也展现出向产业链向高端方向转变的趋势。第三章,运用第二章区位熵测算的结果,进一步采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四大湾区整体及核心城市的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区位熵灰色关联度进行比较:大湾区内数字创意产业存在恶性竞争、资源争夺的问题,而且大湾区超大核心城市辐射能力不足,卫星城协同水平偏低。再对大湾区内部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区位熵灰色关联度进行测算:广东地区数字创意产业链处于低端位置,各城市的优势行业不能实现互补;香港数字创意产业的创意性和科技性是三地最高的,但其辐射带动性偏弱;澳门数字创意产业仅靠博彩行业单脚独立,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现;从整体上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的互联网因素利用不足,缺乏高新技术的支持难以实现跃迁式发展。综合思考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现实问题,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发展思路不能仅仅是粤港澳合作实践的深化,更是要通过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建设,充分发挥粤港澳的综合优势,保持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这需要借助三大世界级湾区的经验,结合大湾区的实际,构建战略、主体、制度相统一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体系:从战略协同角度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体系包括四大方面。一是,在突破区划限制,构建切合实际的区域协同战略方面提出:中央层面建立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决策层+实施层”计划实施机制,实现多级政府与政策之间纵横关系的协调、畅通、平衡,在湾区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治理合力;核心城市层面,总体采取逐步递进的方式,沿着“5+2”、“9+2”、泛粤港澳、泛珠三角的四层次推进城市间数字创意产业融合。二是,从破除低端不平衡矛盾,架构产业价值链重构延伸战略方面提出:“三链合一”,不仅要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前瞻意义的创新链,还要推动数字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形成新兴形态的价值链,并且重视原创数字内容IP发展,不断巩固高端性质的产业链。三是,从紧密湾区内部联系,搭建核心城市差异化定位战略方面提出:“高地+洼地”组合,着力打造伞形网状的城市规模层级结构,以增长集群效应为引导、以中心城市引领推进,因地制宜地建设分工合理的城市群产业分工体系。从主体协同角度搭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体系分为三大步骤。首先,以培育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观念为基础,通过优化治理信息共享机制获取集体协同治理的共识,通过规则、社会资本、网络三种方法渐进建立各协同主体的共同价值观,并通过充分发挥资讯传播的力量培育粤港澳民众积极理性的社会心态,以期实现人心相通,凝聚治理信任网络。其次,进一步明晰不同主体的协同治理责任,创新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参与机制,包括建立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参与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创新机制,企业为核心、现代化体系为重点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技术协同机制,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知识协同机制,提高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治理实践的高效性。最后,完善主体协同治理的常态体系,运用正式治理机制与非正式治理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并以推进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绩效评估工作为保障,着力提高治理绩效。从制度协同角度阐述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体系具有三大层次。其一,赋权协同治理主体,包括政府提高规制治理能力而主动让权予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自组织的部分,也包括多级政治力量汇合而来引导协同治理组织发展的部分,以及软环境、硬环境对协同治理实践的双重支撑,以增强协同治理行动力。其二,破解市场资源配置障碍,综合改革现有财税体制、科学划分中央与大湾区内的财权-事权关系,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大湾区横向转移支付体系,推广创新驱动的税收政策、优化大湾区税收服务协同机制等途径,促进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要素互联互通的实现。其三,促进粤港澳法律全面对接,以建立循序渐进的协同立法机制为根基,借助试点先行发挥法治创新能力降低大湾区法律整合成本,以及科技赋能跨境法律合作等方法,推动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正向发展。
颜阿茵[8](2019)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山城重庆因山水之城而独树一帜,却也因山水的阻隔造成城市交通发展的滞后。按照“十三五”规划的部署,重庆将于2024年完成“米”字型高铁线路网的修建,届时以高铁站点为依托的城市建设也将在重庆部分城市内逐步开展。其中重庆中小型高铁站占据了高铁站建设的一大部分,其建设也将对山地中小城市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伴随着城镇化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汇聚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建设的城市新区域,这些区域将面临着如何解决城市的产业、交通、人口及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利用高铁建站的契机合理引导枢纽站所在城市片区的发展成为当前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重庆地区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在大量收集调研重庆市已建成及规划的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探讨重庆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通过对区域一体化城市群发展、上位规划、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探讨,明确山地条件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的影响要素。基于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理论,通过对高铁站站前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深入研究探索山地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发展的规律与开发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论述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研究理论基础,确定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对重庆市高铁站的发展及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与总结,并针对影响高铁站站前区发展前期所受到的城市群区域经济、上位规划、城市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进行探讨;第三部分是针对国外优秀实践案例和国内设计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探讨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城市设计方法与规律;第四部分从城市设计角度探索高铁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宏观层面主要探讨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在区域城市空间中的城市发展方向,中观层面对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功能定位、交通组织与空间形态设计进行策略研究,微观层面主要针对城市空间布局、城市风貌及公共空间等方面提出管控标准;第五部分是在前述规律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实践项目进行城市设计策略的应用;第六部分是基于前面的研究,得出论文主要结论,不足与展望。
欧阳慧[9](2019)在《“岭南—北部湾”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机理与调控》文中研究说明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这两个问题并非孤立,恰是统一的,两者互根互用,相辅相成。不平衡会引发不充分,不充分也会导致不平衡。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在理论上是将不平衡不充分两个问题统筹在同一框架下分析,在实践上也可以成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全新方案。本课题源于对珠三角及周边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的观察和思考,特别是对珠三角地区在纵深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三对矛盾产生了关注:珠三角地区集聚效应的强大与辐射效应的弱小的矛盾;泛珠合作战略的积极推动与泛珠合作发展的尴尬困境的矛盾;珠三角地区参与国际分工获得经济收益的丰厚与知识溢出的不足的矛盾。这三对矛盾意味着市场、政府和全球化三种力量均未能很好解决珠三角及周边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指向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辐射效应要依托分工体系,区域合作的内容为分工体系,知识溢出要基于分工体系,而分工体系正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探讨,既有助于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乃至中国转型升级的实践,又有助于指导欠发达地区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本文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总体主要采用“何为协同”—“为何协同”—“什么条件会协同”—“如何调控协同”的逻辑主线,遵循“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概念”—“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测度”—“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机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触发机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运动机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调控原理”的研究思路,展开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并以“岭南—北部湾”地区为切入点,探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理论研究部分采用“概念辨析和量化探讨”—“机理建模与验证”—“调控原理阐释”的逻辑主线。包括:(1)明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内涵,厘清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并探索定量方法。在把握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训诂学和逻辑学的方法,深度挖掘区域协同、区域协调、区域一体化、区域趋同、区域合作等语境的侧重点,并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剖析,以对比不同概念之间的异同,旨在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内涵,再从空间经济自组织原理出发阐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动力模式,继而基于哈肯模型构建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测度方法。(2)建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理模型并验证。基于空间经济自组织理论,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和超边际分析方法进行建模,从影响机理、触发机理和运动机理的视角说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经济效应、初始条件和路径依赖特征,并运用计量分析工具对理论框架进行验证,针对省际数据探讨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交易效率、产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新常态诸多经济结构问题的关联,以及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所面临的路径依赖的不利影响。(3)探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调控原理,阐述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和行为空间,分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并论证调控模式和调控对象。应用研究部分采用“现状分析”—“问题探索”—“政策研究”的逻辑主线。包括:(1)梳理岭南—北部湾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界定岭南—北部湾地区的概念和区位特点,描述其发展基础与现状,总结其经济协同发展在静态分布、动态蔓延和所有制差异上的特点,并对区域中政府合作的最优圈层进行研判。(2)剖析岭南—北部湾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所在。阐述岭南—北部湾地区协同效应的失败与其发展瓶颈的关系,分析地区内出现的分工体系失衡及国内外双重协同效应失败的特点,并阐释协同发展的困境的本质在于当前分工体系序参量的支配原理和“锁定”效应,同时对失衡的分工体系战略是否产生了协同效应进行实证检验。(3)思考促进岭南—北部湾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和对策,分析岭南—北部湾地区协同发展的路径,继而提出“梯度对接”的战略及其任务和侧重点,并在初始条件他组织更改、路径依赖破除和序参量重构等方面提出对策思考。通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有利于优化国有产权比重、有利于生产函数中技术要素的高投入、有利于产能过剩的化解、有利于降低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有利于缓解贫富差距。新常态下的各类结构性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协同效应的失败。由于内分工体系未能建立,中西部地区生产要素因难以发挥价值而外流,地方政府官员在政治晋升与经济发展挂钩的考核制度下,只能鼓励国有企业投资行业以刺激经济;而过于依赖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外分工体系性质较差,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并不自由,导致专业化、竞争、知识溢出三大机制失效,最终表现在进化功能不足上。这两方面导致了所有制结构、要素配置结构问题、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收入结构等多方面的结构性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解决新常态结构性问题的重要途径。(2)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初始条件是足够高的交易效率和耦合的产业竞争优势。只有足够高的交易效率,才能保证分工和专业化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才能实现分工和专业化的产生。此外,各区域的产业竞争优势还要相互耦合,这意味不同区域的产业能够形成广泛而紧密的优势互补格局。只有两个条件同时具备,在无其他序参量的环境下,覆盖整个区域的分工体系才能建立起来,由此形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3)区域经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子系统(子区域)一旦被分工体系所排斥,以后将很难融入其中。区域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高度自相关性,下期的发展在本期的基础上开展。就分工体系而言,一旦分工体系被构建起来,该分工体系的发展高度依赖于历史基准,不断地被强化。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初始条件发挥着难以想象的巨大作用。而要重新构建新的分工体系,没有政府力量的介入是难以实现的。(4)岭南—北部湾地区的协同发展必须要有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的调控。一方面,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处于双重区域协同困境中,仅靠市场的力量难以自发调节,这是政府参与调控的基本依据。另一方面,岭南—北部湾地区面临着低附加值分工陷阱和廉价劳动力资源诅咒,这种特殊性加重了分工体系的重构成本,更需要政府的介入。(5)岭南—北部湾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可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内部是要更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初始条件,包括提升交易效率和培育耦合的产业竞争优势,使内分工体系得以构建起来;外部是要调整对外开放格局,破除路径依赖的“锁定”效应,维护好内部分工体系,保证新的分工体系序参量得以形成。内外兼修,为岭南—北部湾地区的协同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制度保障。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建构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理模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理的模型分析和实证研究是现有研究中的空白地带和薄弱环节,本文基于空间经济自组织理论,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和超边际分析方法,剖析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机理、触发机理、运动机理等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这一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成熟和规范。(2)创新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测度方法。基于协同学理论,将Haken模型表达方式、零常数项设定、阻尼系数符号和大小、运动方程结构进行调整和修改,使模型从适应热力学系统向适应区域经济系统发展,同时进行指数构建,分别能从协同规模、协同比例、协同强度、协同质量、协同密度五个维度识别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领域的实证分析多元化和后续研究。(3)丰富了研究视角。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不平衡不充分两个问题统筹于一个框架内研究,通过剖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机制及传导路径,把握当前经济形势的主脉络。既有利于提高理论界和实践主体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视程度,又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科领域,有利于丰富学科的理论工具和内容。(4)补充了分工与专业化理论。国内协同通常与对外开放有一个难以跨越的鸿沟,一般不会将二者结合起来讨论,本文则基于分工体系失衡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国内协同与对外开放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对分工与专业化理论一个补充。(5)发展了梯度理论。传统的梯度理论强调了市场运行和要素的单方向流动,本文积极探索了“梯度对接”战略,在肯定市场自组织力量的同时发挥政府他组织力量的作用,在正视要素从高梯度向低梯度推移的同时提倡要素的双向交融,这可能是对梯度理论的一个发展。(6)辨析了相关概念。探索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内涵,综合运用训诂学和逻辑学方法,试图厘清其与区域协调、区域趋同、区域合作、区域一体化等相关概念的关系,尽绵薄之力抛砖引玉,有利于更多学者加入并开展对区域经济协同的研究,有利于该研究领域的繁荣。
桂汪洋[10](2018)在《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途径研究》文中指出大型铁路客站站域作为交通网络上的节点和城市的场所,具有双重属性特征。它对于提升交通效率和场所活力,解决高铁和客站建设资金,协调交通和沿线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起到了关键作用。站域空间整体性研究主要通过对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演化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反映客站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协同关系,对把握高铁站区及高铁新城物质空间形态构成及其演进规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研究。长期以来,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建设积累了较多问题,诸如客站对城市的割裂,站城孤立建设与管理、客站与城市发展关联的内洽性不够等,体现为站域空间形态零碎无活力,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交通效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站域空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触媒作用和催生效应。这是以往囿于客站本体研究难以解决的,亟待从站城协同的整体性视角开展针对性的研究补阙。针对上述问题,论文紧扣当前中国高铁客站建设领域实践与研究动态,以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的协同发展作为研究重点,集聚整体性思维、系统论理论、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采用多尺度多视角的联动研究方法,初步构建了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理论架构,对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与城市空间演化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应的发展途径和策略,以期从站城联合的整体性视角促进客站与城市整体协同、健康、可持续发展。论文首先从现实问题出发,通过对我国站域空间发展过程中问题总结和原因归纳,明确其根源在于客站与城市空间发展缺乏有效地整合与协同。进而从客站对城市发展的导向效应出发,基于客站与城市空间发展的耦合关系的解析,对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和不同空间层级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机制进行探析,并对客站与城市空间演化的时空特征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此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多视角,从站域的双重属性特征以及交通与土地利用互馈作用两个维度分析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内涵、本质问题,并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客站在区域、城市、地区等不同空间尺度对区域和城市的空间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针对客站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可行性,从城到站,从宏观到微观多尺度地提出整体性发展的途径,以促进客站与城市的整体协调发展。在面层面,提出以客站为核心的区域一体化模式应用于铁路客站站点的规划建设;在线层面,提出站线一体化模式引导城市疏解和沿线站点的共同发展;在点面,提出站域综合开发的模式促进站城融合和活力提升。并明确点线面不可分割,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形成以客站为核心的集约化发展的城市形态,并引导城市乃至区域的整体性发展。其次,从站域整体性发展涉及的软硬件出发,提出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途径不仅涉及到规划的土地利用方式,还涉及到联合开发、统一管理等具体问题,需要通过规划、开发、设计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整合途径促进站域空间的整体性发展。再者,通过对我国典型线路京沪线上站域空间的数据统计,应用分类比较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类型站域空间发展的特征进行解析,提出空间组织、土地利用、交通组织等要素的优化策略,并基于节点和场所模型针对京沪线沿线站域空间特征进行评价,以期促进站域空间的整体性发展。
二、催化华南 经济圈繁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催化华南 经济圈繁荣(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家级实验室 |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
2.2 文献研究综述 |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协同创新理论 |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3.4 数据挖掘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1.1 萌芽起步阶段 |
3.1.2 集中建设阶段 |
3.1.3 快速发展阶段 |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2.1 快速起步阶段 |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
3.2.3 重整复苏阶段 |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
3.3.3 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选取原则 |
4.1.3 资料获取 |
4.1.4 分析框架 |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
4.3.5 林肯实验室 |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
4.4.6 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
5.1.6 小结 |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
5.2.4 小结 |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
5.3.4 小结 |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典型源排放NOx的氮同位素组成及其在渤海PM2.5溯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PM_(2.5)概述 |
1.2.1 PM_(2.5)的组成及来源 |
1.2.2 PM_(2.5)的气候和健康效应 |
1.2.3 PM_(2.5)污染源解析方法 |
1.3 大气硝酸盐概述 |
1.3.1 大气硝酸盐的来源及其形成途径 |
1.3.2 大气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示踪意义 |
1.3.3 大气硝酸盐来源解析方法 |
1.4 研究区域概述 |
1.4.1 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 |
1.4.2 经济发展 |
1.4.3 污染状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方法 |
2.1.1 典型氮氧化物排放源样品采集 |
2.1.2 大气PM_(2.5)样品采集 |
2.2 实验分析方法 |
2.2.1 实验仪器介绍 |
2.2.2 化学组分分析方法 |
2.2.3 氮氧同位素分析方法 |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2.3.1 PMF模型 |
2.3.2 贝叶斯同位素混合模型 |
2.3.3 非海盐离子质量浓度计算 |
2.3.4 富集因子法 |
第3章 典型污染源排放氮氧化物的氮同位素特征 |
3.1 民用燃煤源和生物质燃烧源 |
3.1.1 民用燃煤源 |
3.1.2 生物质燃烧源 |
3.2 道路机动车源 |
3.3 船舶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隍城岛PM_(2.5)的组成及来源 |
4.1 PM_(2.5)浓度水平及变化特征 |
4.2 PM_(2.5)中化合物组分特征 |
4.2.1 碳质组分特征 |
4.2.2 水溶性离子组分特征 |
4.2.3 金属元素组分特征 |
4.3 PM_(2.5)来源解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隍城岛PM_(2.5)二次源再解析 |
5.1 PM_(2.5)二次源再解析方法的建立 |
5.1.1 方法建立 |
5.1.2 案例验证 |
5.2 北隍城岛PM_(2.5)中硝酸盐氮氧同位素变化特征 |
5.2.1 硝酸盐氮同位素变化特征 |
5.2.2 硝酸盐氧同位素变化特征 |
5.3 北隍城岛PM_(2.5)中硝酸盐的来源解析 |
5.3.1 硝酸盐典型源及其氮同位素源值确定 |
5.3.2 硝酸盐的源贡献解析 |
5.4 北隍城岛PM_(2.5)中二次源的再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与讨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城市触媒理论下历史城镇大庄镇保护与发展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 |
1.1.2 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的现实需求 |
1.1.3 “城市触媒”理论是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中具有优势的对应策略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现状与动态 |
1.5.1 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发展 |
1.5.2 “城市触媒”理论在历史城镇的研究状况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研究基础 |
2.1 “城市触媒”理论 |
2.1.1 “城市触媒”理论的提出 |
2.1.2 “城市触媒”理论的类型 |
2.1.3 “城市触媒”理论的作用原理与运行机制 |
2.1.4 国内外实践运用与理论发展 |
2.2 其他相关理论 |
2.2.1 有机更新理论 |
2.2.2 城市营销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中的触媒策略分析 |
3.1 “城市触媒”理论引入历史城镇研究的适宜性 |
3.1.1 触媒具有“层次更新”优势 |
3.1.2 触媒体现“小量局部”特点 |
3.1.3 触媒激发“上下互动”效应 |
3.1.4 触媒构建“文化传承”脉络 |
3.2 典型案例分析 |
3.2.1 触媒下的“层次更新模式”——柏林施潘道地区 |
3.2.2 触媒下的“小量局部模式”——淮南上窑镇 |
3.2.3 触媒下的“上下互动模式”——莱比锡老城 |
3.2.4 触媒下的“文脉传承模式”——皖南传统村落 |
3.3 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的触媒策略 |
3.3.1 保护策略 |
3.3.2 发展策略 |
3.4 小结 |
第四章 双柏县大庄镇现状及触媒策略研究 |
4.1 触媒准备:大庄镇现状触媒因子的寻找 |
4.1.1 历史沿革 |
4.1.2 区位分析 |
4.1.3 交通分析 |
4.1.4 街巷空间 |
4.1.5 建筑现状 |
4.1.6 产业分析 |
4.1.7 生态格局 |
4.1.8 文化内涵 |
4.2 触媒选择:基于触媒因子寻找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2.1 点触媒突显 |
4.2.2 线触媒连接 |
4.2.3 面触媒整合 |
4.2.4 软触媒传播 |
4.3 大庄镇保护与发展触媒策略 |
4.3.1 触媒式保护与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 |
4.3.2 “触媒之基础” |
4.3.3 “特色化触媒” |
4.3.4 “触媒效应市场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触媒策略的大庄镇保护与发展规划设计实践 |
5.1 上位规划与保护要求 |
5.1.1 上位规划解读 |
5.1.2 大庄镇保护区划定 |
5.2 “触媒之基础”:历史文化保护与传统空间修复 |
5.2.1 点触媒基础:历史建筑保护利用 |
5.2.2 线触媒基础:传统街巷空间活化 |
5.2.3 面触媒基础:核心区保护 |
5.2.4 软触媒基础:传统文化保护 |
5.2.5 触媒基础系统构建 |
5.3 “特色化触媒”植入:触媒元素的塑造与项目布局 |
5.3.1 空间触媒:特色空间构建 |
5.3.2 功能触媒:更新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
5.3.3 农旅触媒: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研学营地 |
5.3.4 生态触媒:规划沙甸河滨水带 |
5.3.5 事件触媒:扩大民族节庆影响力,打造特色品牌 |
5.4 “触媒效应市场化”:发展特色产业与文化旅游 |
5.4.1 “触媒效应市场化”模式 |
5.4.2 “触媒效应市场化”运用 |
5.5 触媒运用与调整 |
5.5.1 触媒作用分期规划 |
5.5.2 触媒再调整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触媒式保护与发展是不断探索与创新的 |
6.1.2 触媒式保护与发展需要分层次、有步骤的植入触媒 |
6.1.3 触媒式保护与发展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和政策导向 |
6.1.4 触媒式保护与发展要为文化主动谋划空间 |
6.1.5 触媒式保护与发展的多维度思考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表格索引 |
附录 D:大庄镇保护与发展规划设计图集(部分) |
(6)城市触媒理论下的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触媒理论与微更新理论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城市触媒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触媒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相关概念 |
2.2 城市触媒理论研究 |
2.3 微更新理论研究 |
2.4 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类型与特点 |
2.5 城市触媒理论引入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可行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经典案例研究 |
3.1 巴塞罗那扩展区 |
3.2 柏林“邻里管理”计划 |
3.3 上海市旧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 |
3.4 深圳·趣城计划 |
3.5 启示与小结 |
4.城市触媒应用于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的途径 |
4.1 微更新原始触媒的选择 |
4.2 以微更新为主的原始触媒点激活 |
4.3 触媒效应的控制与引导 |
4.4 本章小结 |
5.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调研 |
5.1 铜梁城市建设概况 |
5.2 铜梁老城居住区现状 |
5.3 触媒点选取 |
5.4 触媒点基础调研 |
5.5 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6.铜梁老城居住区触媒点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实践 |
6.1 触媒点的分阶段更新 |
6.2 以微更新为主的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触媒激活 |
6.3 典型触媒点微更新设计实践 |
6.4 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触媒效应的控制与引导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居民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7)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研究 ——基于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湾区协同治理相关研究 |
(二)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相关研究 |
(三)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研究回顾 |
(四)文献述评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 |
第一章 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现实诉求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现实诉求 |
一、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建设现状 |
二、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紧迫性 |
三、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概念界定 |
一、协同治理理论的历史考察 |
二、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内涵 |
第三节 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
一、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治理战略协同 |
二、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治理主体协同 |
三、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治理制度协同 |
四、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理论模型 |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差距分析 |
第一节 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区位熵分析模型设计 |
一、区位熵方法介绍及模型设计 |
二、样本及指标的选择 |
第二节 四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差异分析 |
一、湾区整体层级的区位熵实证分析 |
二、湾区核心城市层级的区位熵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发展差异分析 |
一、广东地区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区位熵实证分析 |
二、香港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区位熵实证分析 |
三、澳门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区位熵实证分析 |
四、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区位熵实证分析比较 |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差距分析 |
第一节 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区位熵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设计 |
第二节 四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水平比较 |
一、湾区整体层级的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二、核心城市层级的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协同发展水平比较 |
一、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公司数量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二、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从业人数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三、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营业收入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四、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税前利润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五、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战略协同治理路径体系 |
第一节 突破区划限制构建切合实际的区域协同战略 |
一、粤港澳数字创意产业空间壁垒 |
二、中央层面加强统摄治理能力,建立“决策层+实施层”计划实施机制 |
二、核心城市层面秉承互惠互利原则,四层次递进打造治理共同体 |
第二节 破除低端不平衡矛盾架构产业价值链重构延伸战略 |
一、完善产业链条,大力打造具有前瞻意义的创新链 |
二、推动数字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形成新兴形态价值链 |
三、重视原创数字内容IP发展,不断巩固高端性质的产业链 |
第三节 紧密湾区内部联系搭建核心城市差异化定位战略 |
一、“高地+洼地”组合,着力打造伞形网状城市层级结构 |
二、增长集群效应引导,中心城市引领推进 |
三、因地制宜,建设分工合理的城市群产业分工体系 |
第五章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主体协同治理路径体系 |
第一节 培育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观念,凝聚治理信任网络 |
一、优化信息共享机制,取得集体协同共识 |
二、规则、资本、网络三大方法渐进,建立共同价值观 |
三、充分运用信息传播力量,促进三地人心相通 |
第二节 明晰不同主体协同治理责任,创新湾区协同治理参与机制 |
一、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参与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创新机制 |
二、企业为核心、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点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技术协同机制 |
三、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知识协同机制 |
第三节 完善主体协同治理常态体系,着力提高治理绩效 |
一、正式治理机制与非正式治理方法相结合促协同治理精准有效落实 |
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绩效评估工作 |
第六章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制度协同治理路径体系 |
第一节 赋权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主体,增强协同治理行动力 |
一、转型规制治理能力,政府主动让权湾区数字创意自组织 |
二、汇合多级政治力量,设立并引导高效协同组织 |
三、软硬环境双重支撑,激励并保障协同主体跨区治理 |
第二节 破解市场优化资源配置障碍,实现资源要素互联互通 |
一、改革现有财税体制,科学划分中央与大湾区财权、事权范围 |
二、建立合理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大湾区横向转移支付体系 |
三、推广创新驱动税收政策,优化大湾区税收服务协同机制 |
第三节 促进粤港澳法律全面对接,引导协同实践正向发展 |
一、直面法律差异与红利,建立循序渐进的协同立法机制 |
二、降低大湾区法律整合成本,试点先行发挥法治创新能力 |
三、科技赋能跨境法律合作,优化粤港澳数字创意法治营商环境 |
结语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论文不足及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学科背景与发展趋势 |
1.1.4 论文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1.4.3 小结 |
1.5 研究的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学科交叉法 |
1.5.4 抽象思维法 |
1.5.5 研究框架 |
2 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
2.1 国内高铁片区发展的现状 |
2.2 重庆市高铁站站前区的发展 |
2.2.1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2.2.2 重庆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设计现状 |
2.2.3 重庆市高铁站区城市设计类型分析 |
2.3 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影响要素 |
2.3.1 城市群与高铁建设同步发展战略 |
2.3.2 上位规划要素对城市设计的指导影响 |
2.3.3 城市的经济发展 |
2.3.4 城市文化的传承 |
2.3.5 地理条件的限制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案例分析与借鉴 |
3.1 国外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实例研究 |
3.1.1 新干线上的新起之秀——新横滨车站(Shin Yokohama Station) |
3.1.2 高铁带来的转型典范——里尔欧洲站(Gare de Lille-Europe) |
3.1.3 TOD模式主导的站城一体化——多摩广场中心站 |
3.1.4 国外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
3.2 国内高铁站区发展实践 |
3.2.1 山地旅游带来的的城市发展——凯里高铁中心城市设计 |
3.2.2 城市群推动城市一体化——昆山开发区站前商务区城市设计 |
3.2.3 国内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
4.1 宏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
4.1.1 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
4.1.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4.1.3 遵从上位规划的规划控制 |
4.2 中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
4.2.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土地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
4.2.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城市功能定位 |
4.2.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的交通组织设计 |
4.2.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空间形态设计 |
4.3 微观视角下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 |
4.3.1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空间设计策略 |
4.3.2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街道空间设计策略 |
4.3.3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建筑风貌控制 |
4.3.4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4.3.5 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照明设计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涪陵区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 |
5.1 宏观涪陵区李渡组团泛CBD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条件 |
5.1.1 长江经济带与成渝城市群的提出为涪陵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
5.1.2 李渡片区与涪陵区其他城市区域的空间关系探讨 |
5.2 涪陵北站站前区城市设计问题提出与分析 |
5.2.1 城市设计前期对涪陵城市区的调查研究 |
5.2.2 机遇与挑战并存:从上位规划解读李渡组团泛CBD区域 |
5.2.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前期场地调查研究 |
5.2.4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相关设计问题的提出 |
5.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城市设计定位目标 |
5.3.1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定位分析 |
5.3.2 涪陵高铁站站前区的功能定位 |
5.3.3 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形象定位 |
5.4 问题与目标并行的李渡组团泛CBD区域的城市设计 |
5.4.1 城市设计理念 |
5.4.2 城市设计策略 |
5.4.3 城市设计方案 |
5.4.4 城市设计总体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不足 |
6.2.2 展望 |
6.3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
C.涪陵李渡组团高铁站站前区部分图则 |
D.学位论文数据采集 |
致谢 |
(9)“岭南—北部湾”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机理与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现实问题 |
1.1.2 理论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图 |
1.3.2 内容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方法论 |
1.4.2 运用方法 |
1.5 边际贡献 |
2 文献综述 |
2.1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脉络 |
2.1.1 空间经济自组织 |
2.1.2 协同学 |
2.1.3 分工与专业化 |
2.1.4 梯度理论 |
2.2 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2.2.1 其他区域经济关系 |
2.2.2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2.3 本章小结 |
3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概念辨析与量化探讨 |
3.1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内涵 |
3.1.1 区域经济关系 |
3.1.2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定义和特征 |
3.2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序参量识别 |
3.2.1 分工体系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物质基础 |
3.2.2 分工体系的序参量地位和支配原理 |
3.2.3 分工体系扩张与升级的自组织原理 |
3.3 基于哈肯模型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测度方法 |
3.3.1 “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局限性 |
3.3.2 哈肯模型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测度的五个维度 |
3.4 本章小结 |
4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理的建模和检验:效应、条件和特征 |
4.1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机理:经济效应 |
4.1.1 理论论述 |
4.1.2 数理模型 |
4.1.3 实证分析 |
4.2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触发机理:初始条件 |
4.2.1 理论论述 |
4.2.2 数理模型 |
4.3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运动机理:路径依赖特征 |
4.3.1 理论论述 |
4.3.2 数理模型 |
4.3.3 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岭南—北部湾地区的经济协同特点及区域合作最优圈层研判 |
5.1 地区总概 |
5.1.1 范围界定与特点 |
5.1.2 发展基础与现状 |
5.2 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特点 |
5.2.1 静态分布 |
5.2.2 动态蔓延 |
5.2.3 所有制差异 |
5.3 实证分析:区域合作的处理效应与最优圈层 |
5.3.1 模型和变量 |
5.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岭南—北部湾地区的分工体系失衡与双重协同困境 |
6.1 协同效应失败与地区发展瓶颈 |
6.1.1 岭南—北部湾地区在发展中的问题 |
6.1.2 岭南—北部湾地区的瓶颈在于区域协同 |
6.2 分工体系失衡与双重区域协同困境 |
6.2.1 岭南—北部湾地区的分工体系失衡 |
6.2.2 岭南—北部湾地区的双重区域经济协同困境 |
6.3 实证分析:失衡的分工体系战略是否产生了协同效应? |
6.3.1 研究对象与变量选择 |
6.3.2 实证结果显示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岭南—北部湾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调控原理与对策思考 |
7.1 政府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当中的角色 |
7.1.1 区域经济系统的路径依赖特征是政府调控的基本依据 |
7.1.2 岭南—北部湾地区的特殊性加重了分工体系重构成本 |
7.2 岭南—北部湾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与相机决策 |
7.2.1 协同路径: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 |
7.2.2 相机决策:不同阶段,不同调控模式 |
7.2.3 “梯度对接”与分工体系重构 |
7.3 岭南—北部湾地区协同发展的对策思考 |
7.3.1 初始条件的他组织更改其一:提升交易效率 |
7.3.2 初始条件的他组织更改其二:培育耦合的产业竞争优势 |
7.3.3 路径依赖的破除与序参量的重构:内外分工体系的再平衡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下集约化转变的新诉求 |
0.1.2 我国铁路客站高速发展与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新契机 |
0.1.3 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问题 |
0.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相关概念界定 |
0.3 研究的基本内容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章节安排 |
0.3.3 实证研究对象选择 |
0.4 研究目标与意义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意义 |
0.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0.5.1 研究方法 |
0.5.2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综述 |
1.1 与站域空间发展相关的四个城市发展理论基础 |
1.1.1 城市触媒理论(Urban Catalysts) |
1.1.2 精明增长(Smart Growth) |
1.1.3 公共交通导向发展 (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
1.1.4 城市·建筑一体化(Holistic Design on Urban Architecture) |
1.1.5 四个城市发展理论研究的综述 |
1.2 站域空间发展的三个空间模型归纳 |
1.2.1 交通枢纽地区的圈层结构模型(“3-Ring”spatial structure Modelling) |
1.2.2“节点—场所”结构模型(Node-Place Modelling) |
1.2.3“点—轴”发展结构模型(“Pole-Axis”Spatial Modelling) |
1.2.4 三个站域空间发展模型的综述 |
1.3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理论概述 |
1.3.1 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理论 |
1.3.2 城市土地利用的模式理论 |
1.3.3 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关系 |
1.3.4 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影响 |
1.4 国内外铁路客站及区域空间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区域层面:高铁及客站对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的影响 |
1.4.2 城市层面:高铁及客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1.4.3 站域层面:客站对周边地区空间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影响 |
1.4.4 国内有关站域空间发展的研究 |
1.4.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总结 |
1.5 国内外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差异性分析 |
1.5.1 站域空间发展所处城市阶段的差异性 |
1.5.2 不同城市发展阶段下站域区位选择和产业功能的差异 |
1.5.3 国内外大型铁路客站对城市空间影响的特征差异 |
1.5.4 城市发展阶段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 |
1.5.5 高铁和铁路客站发展速度的差异 |
1.5.6 体制的差异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主导现象与问题 |
2.1 国内外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历程与总体特征 |
2.1.1 国外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历程与城市角色变迁 |
2.1.2 我国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历程与城市角色变迁 |
2.1.3 国内外站域空间发展的总体趋势与特征 |
2.2 我国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的问题总结 |
2.2.1 我国站域空间建设现状对比分析 |
2.2.2 制约城市中心区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问题 |
2.2.3 制约城市边缘区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问题 |
2.2.4 制约城市远郊区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问题 |
2.3 限制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原因 |
2.3.1 政府强势主导下的快速郊区化进程 |
2.3.2 出于成本和收益衡量,中小城市话语权的缺乏 |
2.3.3 铁路客站站区建设投资、运营管理的体制的复杂性 |
2.3.4 城市发展阶段的不确定性和发展模式的过渡竞争性 |
2.3.5 影响我国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其它因素 |
2.4 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
2.4.1 国情决定了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模式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 |
2.4.2 政府迫切需要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解决资金困境 |
2.4.3 政策激励为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提供了内部机会 |
2.5 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适宜性分析 |
2.5.1 城市层面:对于我国城市层面问题的解决对策 |
2.5.2 站域层面:对于我国站域空间效率活力的提升 |
2.5.3 政府层面:获得收益,促进客站建设可持续发展 |
2.5.4 旅客层面:方便旅客的出行,提高生活和交通的效率 |
2.5.5 社会层面:低碳环保,提升站域公共空间活力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分析框架 |
3.1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的形成与边界分析 |
3.1.1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的形成 |
3.1.2 理论研究与数值模型确定的站域空间边界 |
3.1.3 基于旅客交通活动特征分析的站域空间范围 |
3.1.4 考虑实际边界的站域空间范围 |
3.1.5 多因素综合的站域空间边界分析 |
3.2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公共空间整体性发展理论及框架 |
3.2.1 整体性的概念 |
3.2.2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理论分析 |
3.2.3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公共空间整体性发展的本质问题 |
3.2.4 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理论框架模型 |
3.2.5 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分析框架 |
3.3 站域空间发展属性特征分析:基于节点与场所模型 |
3.4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整合要素分析 |
3.4.1 限定性要素:交通组织 |
3.4.2 互馈性要素:土地利用 |
3.4.3 整合性要素:公共空间 |
3.4.4 激活性要素:物质形态 |
3.5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类型研究 |
3.5.1 类型一:位于建成区中心区域,强化既有城市中心的集中式发展 |
3.5.2 类型二:位于城市边缘,作为城市新区及副中心 |
3.5.3 类型三:位于城市远郊区,作为区域接驳的综合交通枢纽 |
3.5.4 类型四:位于新城、卫星城,作为城市的通勤交通枢纽 |
第四章 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演化发展特征分析 |
4.1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
4.1.1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的城市职能 |
4.1.2 大型铁路客站对城市空间利用的廊道效应 |
4.1.3 大型铁路客站对城市空间价值的外部效应 |
4.1.4 大型铁路客站对城市空间利用的集聚效应 |
4.1.5 大型铁路客站对城市空间经济的极化效应 |
4.2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与城市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机制 |
4.2.1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馈关系 |
4.2.2 大型铁路客站的规划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
4.2.3 城市土地利用对大型铁路客站规划建设的影响 |
4.2.4 大型铁路客站规划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
4.3 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机制 |
4.3.1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的关联 |
4.3.2 交通方式对城市空间演化的限制 |
4.3.3 交通运行速度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4.3.4 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演化的耦合关系 |
4.4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与城市空间演化的时空特征 |
4.4.1 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的时空特征 |
4.4.2 城市初建期的空间集聚与客站发展 |
4.4.3 快速城市化时期的空间扩张与客站发展 |
4.4.4 城市化平稳发展时期的空间刚性[]与客站发展 |
4.4.5 区域一体化时期的空间重构与客站发展 |
4.4.6 城市空间发展阶段的建设时机选择与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途径研究 |
5.1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发展的整体性视角:三个尺度七种模式 |
5.1.1 整体性思维对站域空间发展的适用性 |
5.1.2 客站与城市空间整体性发展的三个尺度七种模式 |
5.2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可操作模式研究 |
5.2.1 面层面:以客站为核心的区域一体化发展 |
5.2.2 线层面:站线一体化发展 |
5.2.3 点层面:以客站为核心的站域空间一体化发展 |
5.2.4 立体网络:站域地上、地面和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发展 |
5.3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模式特征分析 |
5.3.1 都市圈区域一体化模式发展特征 |
5.3.2 城市网络化环状枢纽体系模式发展特征 |
5.3.3 站线一体化发展模式特征 |
5.3.4 客站综合体模式发展特征 |
5.3.5 城市综合体模式发展特征 |
5.3.6 客站社区模式发展特征 |
5.3.7 站域地下空间综合发展模式特征 |
5.4 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实证研究 |
5.4.1 区域一体化——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区域一体化 |
5.4.2 城市网络化环状枢纽体系——客站对东京都多中心体系的引导和优化 |
5.4.3 站线一体化开发——多摩田园都市线 |
5.4.4 客站本体的综合发展——新横滨站(Cubic Plaza) |
5.4.5 客站与相邻建筑的一体化发展——KTX龙山站 |
5.4.6 站域的综合开发——日本大阪站城 |
5.4.7 站域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东京站 |
5.5 我国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可行途径研究 |
5.5.1 规划的整合——铁路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整合 |
5.5.2 开发的整合——铁道部分与房地产的联合开发 |
5.5.3 设计的整合——客站站域空间的整体性设计 |
5.5.4 管理的整合——对客站、建筑、城市环境的统一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策略研究 |
6.1 启示:国内外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 |
6.1.1 香港——沿线站点一体化经营+站域的整体规划和开发 |
6.1.2 日本——土地经营和铁道经营同时进行 |
6.1.3 哥本哈根——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整合 |
6.1.4 不同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借鉴与启示 |
6.2 面层面:增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
6.2.1 区域一体化的优化策略 |
6.2.2 城市网络化环状枢纽体系优化策略 |
6.3 线层面:提升站域沿线价值创造的策略 |
6.3.1 土地取得机制的建立是站线一体化开发的重要保障 |
6.3.2 沿线价值创造与高品质社区环境营造 |
6.3.3 站域社区基础设施的系统化整体性开发 |
6.3.4 通过公交整合扩展站点社区开发区域 |
6.3.5 增加逆向需求提升线路逆行效率 |
6.3.6 职住平衡提升站点社区内部就业机会 |
6.4 点层面:激发站域内核活力的策略 |
6.4.1 触媒激发,建构站域空间的紧凑城市结构 |
6.4.2 功能集聚,激发区域空间系统活力 |
6.4.3 步行缝合,加强区域资源网络链接 |
6.5 网层面:推动站域立体网络建立的策略 |
6.5.1 以城市规划为基础,促进地上地下和地面空间统一规划 |
6.5.2 以客站为基础,进行地下空间网络化开发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证研究:京沪线站域空间演化特征与价值评价 |
7.1 京沪线沿线站域空间发展类型划分 |
7.1.1 城市能级对站域空间发展的制约 |
7.1.2 区位选择对站域空间发展的影响 |
7.1.3 站域发展阶段性特征对站域空间发展的影响 |
7.1.4 京沪线铁路客站站域空间类型划分 |
7.2 京沪线沿线站域空间发展演化特征分析 |
7.2.1 A1C1P2类型站域空间演化特征 |
7.2.2 A1C2P1类型站域空间演化特征 |
7.2.3 A1C3P1类型站域空间演化特征 |
7.2.4 A2C3P1类型站域空间演化特征 |
7.2.5 A2C2P1类型站域空间演化特征 |
7.3 京沪线沿线站域空间发展案例分析 |
7.3.1 A1C1P2类型典型案例分析:北京南站 |
7.3.2 A1C2P1类型典型案例分析:济南西站 |
7.3.3 A1C3P1类型典型案例分析:无锡东站 |
7.3.4 A2C3P1类型典型案例分析:宿州站 |
7.3.5 A2C2P1类型典型案例分析:蚌埠南站 |
7.4 京沪线沿线站域空间发展问题探讨 |
7.4.1 A1C1P2类站域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
7.4.2 A1C2P1类站域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
7.4.3 A1C3P1类站域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
7.4.4 A2C3P1类站域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
7.4.5 A2C2P1类站域空间发展问题分析 |
7.5 典型类型站域空间发展优化策略探讨 |
7.5.1 A1C1P2类:大城市中心区城市更新模式下的站域空间再生 |
7.5.2 A1C2P1类:大城市边缘区增长极模式下的城市核培育 |
7.5.3 A1C3P1类:大城市远郊区交通疏解模式下的站域功能均衡 |
7.5.4 A2C3P1类:中小城市远郊区高铁带动模式下的站域空间发展 |
7.5.5 A2C2P1类:中小城市边缘型亟待发展模式下的站域发展 |
7.6 基于节点和场所模型的京沪线站域空间价值评价 |
7.6.1 基于节点和场所模型的站域空间类型 |
7.6.2 节点和场所价值的测算方法 |
7.6.3 京沪线站域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测算 |
7.6.4 京沪线站域的节点—场所价值评价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专(译)着[M] |
学位论文[D] |
期刊论文[J] |
电子文献[EB/OL] |
报纸文献[N] |
标准技术[S] |
研究报告[R] |
有ISBN号的论文集[C] |
图表索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在读期间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在读期间参加工程实践小结 |
致谢 |
四、催化华南 经济圈繁荣(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英国霸权与香港地区[D]. 张玉倩. 外交学院, 2021
- [3]三一重机企业营销策略研究[D]. 程吉军.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4]典型源排放NOx的氮同位素组成及其在渤海PM2.5溯源中的应用[D]. 孙泽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5]城市触媒理论下历史城镇大庄镇保护与发展规划设计研究[D]. 黄娜.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城市触媒理论下的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D]. 郭天泽. 西南大学, 2021(01)
- [7]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研究 ——基于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D]. 伍倩颖.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8]中小型高铁站站前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以重庆涪陵高铁站为例[D]. 颜阿茵. 重庆大学, 2019(02)
- [9]“岭南—北部湾”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机理与调控[D]. 欧阳慧. 广西大学, 2019(06)
- [10]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途径研究[D]. 桂汪洋. 东南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