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崔培强,郑松松,屈庆余[1](2021)在《高性能直投式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直投式PE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的影响,分析直投式PE改性剂在工程应用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探究直投式PE改性剂在高速公路中应用的可行性,文章结合室内试验及工程应用,系统研究了直投式PE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并测算其在工程应用中所具备的节能、减排等效益。结果表明:直投式PE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并且相对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其高温性能有明显改善,同时铺设的直投式PE改性沥青路面具备良好的路用性能。直投式PE改性剂的节能、减排效果显着,有利于环境保护。因此直投式PE改性剂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王海成,金娇,刘帅,高玉超,李锐,冯明珠,熊剑平,LIUPengfei[2](2021)在《环境友好型绿色道路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经济建设的先行者,是中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道路领域绿色、高效发展,对国内外绿色道路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综述,并对绿色道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从多学科交叉以提高道路性能入手,系统归纳现阶段不同类型功能型道路的材料组成、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着重阐述自调温道路、自愈合道路以及自俘能道路的应用机理、方式和现状;基于再循环利用理念,介绍再生沥青混合料(RAP)、建筑固废和废塑料等材料在道路中的应用技术及方式方法,阐述大宗工业固废在道路应用中的影响因素,针对目前大宗工业固废路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方法和建议;对冷补、温拌和清洁化等绿色道路施工工艺与技术从工艺、实施角度等方面进行总结与评估。本综述可为绿色道路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道路工程绿色化的创新与发展。
柴潮[3](2021)在《季冻区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文中指出由多孔沥青混合料铺筑的透水路面具有很多优点,例如雨天迅速排水、提高行车安全,更好的吸声降噪性,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等。然而,由于其独特的大空隙结构,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强度要小于传统的密级配混合料。通过加入适当的改性材料提升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提高其适用性。此外,路面在服役过程中面临着日益增加的交通荷载以及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可能出现因耐久性不足而引起早期破坏。尤其对于北方的季冻区,四季气候鲜明,夏季高温多雨,容易出现城市内涝,在适当的区域采用透水路面可以大大缓解内涝问题。但冬季寒冷,春季容易出现冻融现象,因此,针对季冻区多孔沥青混合料进行全面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严寒地区生态绿色透水路面材料研究与应用”,首先对钢渣开展了系统的研究,探究了其作为多孔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适用性;接着基于响应曲面设计法和马歇尔击实成型方式制备了橡胶粉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CM-PAC)试件,对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优化;接着通过力学性能、粘弹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对优化后的CM-PAC进行了综合评估;最后,通过低温劈裂试验、常温压缩试验、静态蠕变试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研究了水-中高温作用以及冻融循环作用对CM-PAC的力学性能、粘弹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本文具体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1)借助高清相机以及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钢渣的表面形态进行了宏观及微观尺度上的研究,通过针片状含量试验对粗钢渣的形状特征进行了研究,评价了钢渣与沥青间的粘附性;另外,对钢渣的物化性能做出了试验研究,包括密度、吸水性、化学成分组成以及高温稳定性;此外,研究了钢渣的工程力学特性,包括体积膨胀性、抗压耐磨性以及与沥青间的粘附性,综合判定了钢渣作为集料的适用性。(2)基于响应曲面设计方法对CM-PAC的配合比进行了优化设计,建立了自变量(橡胶粉用量、玄武岩纤维用量、油石比)与响应值(马歇尔参数、飞散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方差分析、F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计算模型及参数进行了显着性分析,最终确定了自变量的最佳用量;进一步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3)通过路用性能试验对优化后的CM-PAC进行了高低温、水稳定性的性能评价,进而借助自制的常水头渗透系数测定仪对CM-PAC的透水性能做出评价;基于基本粘弹性能理论,结合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对CM-PAC的静态粘弹性力学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Burgers模型对其蠕变行为做出了参数化解释;基于间接拉伸疲劳试验以及疲劳理论对CM-PAC的抗疲劳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以上试验揭示了橡胶粉和玄武岩纤维的增强机理。(4)采用低温劈裂试验、常温压缩试验,结合声发射技术对CM-PAC在水-中高温作用下的耐久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强度、模量、应变等力学指标的变化评价了水-中高温的耦合作用对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声发射参数对混合料的受力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并根据划分阶段的变化评价了水-中高温作用对CM-PAC的耐久性影响。借助Burgers模型参数探讨了CM-PAC在水-中高温作用下抗变形能力的变化;通过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及疲劳方程参数探讨了CM-PAC在水-中高温作用下抗疲劳性能变化。(5)针对于季冻区独特的气候特点,对CM-PAC的抗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对CM-PAC试件进行了不同次数、不同水饱和冰冻高度的冻融循环处理,采用低温劈裂试验、常温压缩试验,结合声发射技术研究了冻融循环对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Burgers参数E1、E2、η1、η2、τ探讨了多孔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高温抗变形能力的变化;通过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及疲劳方程参数探讨了多孔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抗疲劳性能变化。
云天[4](2021)在《基于水发泡技术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公路建设高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养护与维修问题日益突出。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可以将大量废旧路面材料回收利用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基于水发泡的冷再生技术因节能环保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道路建设者的重视,在甘肃省内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结合甘肃省内的材料特点,优化沥青发泡质量,开展室内试验,探究不同材料组成对基于振动成型的冷再生混合料的三轴抗剪性能与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指导。首先,选用甘肃省内常用的SK90#和克炼90#沥青进行发泡试验,分析发泡机理和评价指标,选用膨胀率和半衰期作为评价沥青发泡质量的指标;探究沥青发泡质量与发泡温度、发泡用水量、沥青种类之间的相关性和显着性。使用显着性差异分析方法对比发泡温度、发泡用水量与不同沥青发泡质量的显着性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发泡用水量对发泡质量影响最为显着,发泡温度次之。同时,确定了两种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其次,对RAP料中的旧沥青和级配特征进行研究,设计了三个不同的配合比,通过室内重型击实试验得到不同级配混合料的最佳拌和用水量,利用干湿劈裂强度作为评价指标确定了各个级配的最佳泡沫沥青用量。采用冻融劈裂强度和车辙试验对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进行验证,设计级配路用性能满足规范要求。然后,通过室内试验探究沥青用量、水泥用量和沥青种类等关键因素对基于振动成型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三轴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不同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对冷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规律。选用发泡质量优异的沥青、合理的沥青用量、适当的水泥用量可以得到三轴抗剪性能和水稳定性能优异的冷再生混合料。添加适当的水泥,增大了冷再生混合料的内摩擦角,提高了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和水稳定性。最后,通过泡沫沥青冷再生试验路的拌和、摊铺、压实和养生,明确试验路的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流程和控制指标。现场观测及试验结果表明,泡沫沥青冷再生试验路的性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符合预期的效果。对比分析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经济效益,泡沫沥青冷再生可以节约一半的费用,能够有效的缓解甘肃省经费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展现出巨大的环保效益。
冯伟伦[5](2021)在《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在隧道路面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公路行业的迅速发展,长大隧道工程越来越多。由于隧道内空间狭小,内部沥青路面施工后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有害气体及可吸入颗粒,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沥青具有易燃性,将其应用与隧道路面中易出现火灾。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在对原有技术体系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及效益分析评价方法,以期获得具有良好路用性能且能降低环境污染、保护人身健康、安全可靠性的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首先分析了隧道沥青路面质量影响因素、温拌剂阻燃剂的作用机理,介绍了温拌剂、阻燃剂的种类,通过三大指标、沥青布氏粘度试验、极限氧指数试验等对比了不同温拌剂、阻燃剂的性能,确定了性能更优的温拌剂、阻燃剂类型,分析了阻燃剂及阻燃剂对温拌阻燃沥青技术性能的影响。然后根据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的特点对配合比进行设计,并采用试验对相关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对配合比进行优选,并得出了该配合比下的沥青最佳掺量;为确定温拌剂和阻燃剂的最佳掺量,本文设计了正交试验并采用极差分析法对沥青掺加温拌剂和阻燃剂之后的性能变化展开研究,对沥青高低温性能、粘度以及阻燃性能随温拌剂、阻燃剂掺量增加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最终确定推荐掺量下得到的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及压实温度宜为150℃~160℃和140℃~145℃。其次按照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以及推荐的温拌剂和阻燃剂掺量,制备马歇尔试件,并对其高低温性能、水稳性能、抗疲劳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依据结果,改性后的沥青混合料在低温性能、抗水损能力等方面有所改善,并显着提升其疲劳寿命。经研究可知,阻燃剂可以提高沥青的阻燃能力,且掺加阻燃剂的沥青混合料经过燃烧后依旧能够保持较好的性能。最后,对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施工的工艺原理与工艺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从环境、经济、施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的优势。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6](2020)在《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与路面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实际路面工程中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面工程7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智能环保路面技术、先进路面材料、先进施工技术、路面养护技术、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及路面再生技术等。可为路面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赵品然[7](2020)在《冷补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优化与生产应用》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道路里程的日益加大,道路维修与养护工作日渐增多。我国对道路的观念不断变化,从初期的“以建代养”到“建养并重”的转变,再到现在“养护优先”的观念,逐步加大了道路维修与养护的地位。道路上坑槽病害尤为常见,这种局部破坏如果不及时修补,后期道路破坏呈加速加深的破坏状态。针对此类情况,冷补料作为一种即取即用的道路修补材料,对于路面上这类小面积的坑槽病害的情况显示了其优越性。尤其是在东北的秋、冬季节,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受到限制,冷补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冷补液的成分和冷补液加工工艺是影响冷补液性能的两部分。本文通过试验方法这两部分进行确定,如:添加剂的种类与计量、添加顺序、搅拌转速和搅拌温度做了详细的筛选。本文确定了冷补液的筛选条件,从冷补液自身性能和冷补料的性能这两方面对冷补液进行筛选,最终得到最优冷补液和生产工艺各参数。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分为初始强度和成型强度两个阶段,冷补料强度随稀释剂的挥发逐渐提高。通过对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分析,确定了骨架密实结构作为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类型。冷补料最佳油石比的确定采用经验公式初步确定、马歇尔试验确定及纸迹试验检测的方案。要建立冷补料级配优化模型就要进行冷补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通过冷补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冻融劈裂试验)和低温抗裂性路用性能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级配优化模型,通过多模型比选,得出最优级配优化模型。对优化级配的冷补沥青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预测,通过预测数据与试验数据对比,表明预测模型达到预测效果。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论述冷补料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要点。依托工程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检测,得出此类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平整度、抗滑性能、渗水性能等在使用阶段满足规范要求。从而确定了该冷补料应用的可行性。
聂思宇[8](2020)在《速生草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环境与经济成本研究》文中提出为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采用速生草植物制备速生草纤维替代木质素纤维,既有利于节约森林资源,还可减少速生草植物的浪费与焚烧后产生的CO2排放。本文采用毛竹与芦苇两种速生草制备速生草纤维并与采用杉木为原料制备的木质素纤维作对比,通过测试木质素纤维、竹纤维、芦苇纤维的物理性能、微观结构及纤维沥青胶浆的物理性能及热性能,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与微观结构,分析了三种纤维对沥青胶浆及沥青混合料的增强机理。采用比较法研究了木质素纤维与竹纤维从原材料生产到沥青路面铺筑过程的环境与经济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物理法制得的毛竹纤维与芦苇纤维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木质素纤维的热稳定性优于竹纤维与芦苇纤维。三种纤维对沥青胶浆的热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提升效果为芦苇纤维<竹纤维<木质素纤维。竹纤维的低温柔性和弹性优于木质素纤维和芦苇纤维,其沥青胶浆的低温抗裂性能最优。2)确定了三种路用植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纤维最佳掺量(0.4%)和最佳油石比(SMA-13:木质素纤维5.9%、竹纤维6.5%、芦苇纤维6.2%;AC-13:木质素纤维5.0%、竹纤维5.3%、芦苇纤维5.0%)。3)测定了木质素纤维、竹纤维、芦苇纤维的SMA-13与AC-13两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发现路用植物纤维可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竹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老化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优;木质素纤维对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和高温稳定性的改善效果最优。4)三种植物纤维及其纤维沥青混合料的SEM微观测试结果表明,木质素纤维末梢的绒毛状突起可在沥青混合料中提供更强的加筋作用,竹纤维对沥青的吸附作用强于木质素纤维和芦苇纤维,芦苇纤维表面沟壑不平的结构可增强沥青混合料的内摩擦力。5)木质素纤维与竹纤维沥青路面建设期环境与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毛竹林的环境效益优于杉木林,而两种纤维沥青混合料建设期环境危害差距极小。毛竹林两个轮伐期内的经济效益比杉木林高49.3%,竹纤维的制备成本仅为木质素纤维的34.3%,木质素纤维沥青路面的建设期成本高于竹纤维沥青路面6.6%左右。采用速生草制备路用植物纤维不仅有利于降低森林资源的消耗与工程造价,还可拓宽沥青路面用植物纤维取材范围,对提高我国沥青路面铺装性能、降低工程造价、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宁升华[9](2020)在《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回收设备及混溶状态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沥青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了路面损害,面临着严峻的翻修、改建工作,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旧沥青混凝土,据调查每年我国有大量的旧沥青混凝土废弃物无法得到应用而被抛弃堆积或者掩埋在土壤之中。为了解决我国养护过程中所产生废弃沥青混凝土,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本文在课题组赵世景的分层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基础上再深入研究,主要从分层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混溶状态、回收工艺及回收设备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能更定性表现再生沥青混合料混溶状态的差异性,根据旧沥青参与再生方式来区分再生混合料的部分混溶与完全混溶,拟选用抽提沥青与新沥青混溶调和来表达完全混溶状态,人工分离的RAP料与新沥青加热拌和来表达部分混溶状态,通过对比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混溶程度,分析混溶状态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新旧沥青混溶程度是导致再生混合料性能差异主要原因,随着RAP掺量的增加,较于部分混溶混合料,上面层完全混溶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最大提升率可达到2.2%,下面层可达到4.5%。虽然性能稳定、变异性少的完全混溶再生料在原材料成本上具有优势,但是在整体生产成本、社会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上仍存在差异,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2)分析回收方式对旧沥青混凝土的破损程度影响,比较人工分离与机械破碎两种回收方式对旧集料级配通过率的差异,试验发现上下层位旧料级配通过率最大变化筛孔尺寸都集中在4.75~9.5mm之间,其差异值分别为8.1%、22.7%,说明旧料中大粒径集料出现“细化”现象,严重影响了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级配确定,基于此,结合当前旧沥青混凝土的回收工艺,提出旧料的铣刨和破碎的优化回收设备模型。(3)通过正交试验对新旧沥青混溶程度的拌和因素进行显着性分析,根据DOB试验分析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预热温度等拌和因素对新旧沥青混溶程度的影响规律,不同影响因素的主次排序为:拌和时间>预热温度>预热时间>拌和温度,并且得出拌和时间90s、预热温度110℃、预热时间4h、拌和温度180℃的最优拌和组合的拌和工艺对新旧沥青混溶程度的提高最佳。(4)选用Superpave设计法对部分混溶状态下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新旧沥青混溶程度量化表征试验,通过对不同RAP掺量(20%、30%、40%)、旧料源层位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在最优拌和条件下进行新旧沥青DOB量化表征,研究表明上面层再生料的混溶程度分别为91%、84%、79%,下面层分别为95%、88%、82%,均不能达到完全混溶程度,验证了工艺中实际再生沥青混合料混溶状态为部分混溶,因此,本文建议对RAP料进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时应考虑旧沥青混溶的有效系数。
万玉花[10](2019)在《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方式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沥青混合料在施工建筑中广泛应用,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而在沥青混合料应用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与影响。通过温拌技术手段合理的控制沥青混合料在生产中产生的污染毒害物质,可以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以及压实温度,而不会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具有较为显着的环保特性。基于此,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简单的分析论述。
二、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直投式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直投式PE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 |
2.1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2.2 混合料性能分析 |
2.2.1 水稳定性能试验 |
2.2.2 高低温性能试验 |
2.2.3 抗疲劳性能验证 |
3 直投式PE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施工工艺 |
3.1 供料、拌和 |
3.2 沥青混合料运输与摊铺 |
3.3 沥青路面压实 |
3.4 开放交通及其他 |
4 试验段铺筑与测试 |
5 社会环保效益 |
5.1 节能效益 |
5.1.1 上面层应用节能效益 |
5.1.2 中面层应用节能效益 |
5.2 环保效益分析 |
5.2.1 减少排放 |
5.2.2 回收农膜 |
6 结语 |
(2)环境友好型绿色道路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功能型道路技术 |
1.1 自调温道路 |
1.1.1 相变调温道路 |
1.1.2 热反射道路 |
1.1.3 热阻式道路 |
1.1.4 保水道路 |
1.1.5 自调温道路发展前景 |
1.2 自愈合道路 |
1.2.1 基于感应加热技术的自愈合道路 |
1.2.2 基于微胶囊技术的自愈合道路 |
1.2.3 纳米黏土改性沥青路面材料 |
1.2.4 自愈合道路发展展望 |
1.3 自俘能道路 |
1.3.1 压电集能道路 |
1.3.2 光伏发电道路 |
1.3.3 热电集能道路 |
1.3.4 自俘能道路发展前景 |
1.4 其他功能型道路 |
1.4.1 光催化道路 |
1.4.2 主动除冰雪道路 |
1.4.3 降噪道路 |
1.4.4 自发光道路 |
2 资源再利用技术 |
2.1 路面再生 |
2.1.1 热再生技术 |
2.1.2 冷再生技术 |
2.2 工业固废 |
2.2.1 钢渣 |
2.2.2 铜渣 |
2.2.3 赤泥 |
2.2.4 煤矸石 |
2.2.5 粉煤灰 |
2.3 建筑固废 |
2.3.1 建筑固废集料再生 |
2.3.2 建筑固废再生微粉 |
2.4 废轮胎 |
2.5 生物沥青 |
2.6 废塑料 |
3 绿色施工技术 |
3.1 冷补施工工艺 |
3.2 温拌施工工艺 |
3.2.1 发泡降黏温拌技术 |
3.2.2 有机添加剂降黏温拌技术 |
3.2.3 化学添加剂降黏温拌技术 |
3.3 清洁化施工工艺 |
4 结论及展望 |
(3)季冻区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孔沥青混合料基本性能及改性研究现状 |
1.2.2 多孔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研究 |
1.2.3 多孔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复合改性多孔沥青混合料中钢渣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钢渣的外观及形态特性 |
2.2.1 钢渣外观 |
2.2.2 钢渣表面的微观研究 |
2.2.3 钢渣的针片状含量 |
2.3 钢渣的物化特性 |
2.3.1 钢渣的密度和吸水率 |
2.3.2 钢渣的化学组成分析 |
2.3.3 钢渣的高温稳定性 |
2.4 钢渣的工程特性 |
2.4.1 钢渣的体积膨胀性 |
2.4.2 钢渣的压碎值和磨耗值 |
2.4.3 钢渣与沥青的粘附性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2.1 原材料 |
3.2.2 级配设计 |
3.3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优化配比设计及结果分析 |
3.3.1 变量设置 |
3.3.2 试件制作与试验 |
3.4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试验结果分析 |
3.4.1 试验结果 |
3.4.2 统计分析与讨论 |
3.5 参数优化及模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4.2.1 马歇尔试验 |
4.2.2 车辙试验 |
4.2.3 低温劈裂试验 |
4.2.4 冻融劈裂试验 |
4.2.5 透水系数试验 |
4.2.6 飞散试验 |
4.3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研究 |
4.3.1 基本粘弹性理论 |
4.3.2 单轴压缩静态蠕变试验 |
4.4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 |
4.4.1 间接拉伸疲劳试验 |
4.4.2 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疲劳破坏模式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中高温作用下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性能衰变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件处理 |
5.3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试验与声发射参数分析 |
5.3.1 声发射技术介绍及试验过程 |
5.3.2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试验分析 |
5.3.3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声发射参数分析 |
5.4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常温压缩试验与声发射参数分析 |
5.4.1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常温压缩试验分析 |
5.4.2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压缩试验声发射参数分析 |
5.5 水-中高温作用下复合改性多孔沥青混合料高温粘弹性研究 |
5.5.1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单轴静态蠕变试验 |
5.5.2 粘弹性模型拟合及参数分析 |
5.6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研究 |
5.6.1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疲劳试验 |
5.6.2 水-中高温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疲劳方程及参数变化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冻融循环作用下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性能衰变研究 |
6.1 引言 |
6.2 冻融循环过程 |
6.3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试验与声发射参数分析 |
6.3.1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试验分析 |
6.3.2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低温劈裂声发射参数分析 |
6.4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常温压缩试验与声发射参数分析 |
6.4.1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常温压缩试验分析 |
6.4.2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压缩试验声发射参数分析 |
6.5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高温粘弹性研究 |
6.5.1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单轴静态蠕变试验 |
6.5.2 粘弹性模型拟合及参数分析 |
6.6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研究 |
6.6.1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疲劳试验 |
6.6.2 冻融循环作用下多孔沥青混合料疲劳方程及参数变化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1.作者简介 |
2.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术论文 |
专利 |
3.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课题 |
致谢 |
(4)基于水发泡技术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泡沫沥青冷再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应用概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沥青发泡及影响因素研究 |
2.1 沥青发泡机理及评价指标 |
2.1.1 沥青发泡机理 |
2.1.2 评价指标 |
2.2 沥青发泡 |
2.2.1 材料 |
2.2.2 试验方案 |
2.2.3 试验结果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沥青种类 |
2.3.2 发泡温度 |
2.3.3 发泡用水量 |
2.3.4 沥青发泡影响因素显着性分析 |
2.4 最佳发泡条件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水发泡技术的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 |
3.1 RAP旧料特性分析 |
3.1.1 旧沥青特性分析 |
3.1.2 旧料级配特性分析 |
3.2 配合比设计过程 |
3.2.1 设计指标 |
3.2.2 配合比设计步骤 |
3.3 矿料的技术指标 |
3.4 矿料级配设计 |
3.5 确定最佳拌和用水量 |
3.6 确定最佳泡沫沥青用量 |
3.7 冷再生混合料性能验证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水发泡技术的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
4.1 冷再生混合料的三轴抗剪性能研究 |
4.1.1 机理分析 |
4.1.2 试验方案 |
4.1.3 数据分析方法 |
4.1.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冷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研究 |
4.2.1 试验方案 |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水发泡技术的冷再生应用研究 |
5.1 试验路工程概况 |
5.2 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
5.2.1 原材料选择 |
5.2.2 施工工艺 |
5.2.3 质量控制 |
5.3 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试验数据 |
(5)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在隧道路面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温拌阻燃沥青技术性能对比研究 |
2.1 隧道沥青路面质量影响因素 |
2.1.1 隧道沥青路面的特点 |
2.1.2 沥青性能对长大隧道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 |
2.2 温拌阻燃沥青路面特点及机理 |
2.2.1 温拌阻燃沥青路面特点 |
2.2.2 温拌剂作用机理 |
2.2.3 阻燃剂作用机理 |
2.3 温拌沥青性能试验及温拌剂确定 |
2.3.1 温拌剂种类 |
2.3.2 温拌沥青三大指标试验对比分析 |
2.3.3 温拌沥青布氏粘度试验对比分析 |
2.3.4 温拌剂综合比选确定 |
2.4 阻燃沥青性能试验及阻燃剂确定 |
2.4.1 阻燃剂种类 |
2.4.2 阻燃沥青三大指标试验对比分析 |
2.4.3 阻燃剂改性沥青极限氧指数试验分析 |
2.4.4 阻燃剂综合比选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分析 |
3.2 原材料性能检测 |
3.2.1 沥青 |
3.2.2 集料 |
3.2.3 矿粉 |
3.2.4 温拌剂 |
3.2.5 阻燃剂 |
3.3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3.1 温拌剂、阻燃剂最佳掺量确定 |
3.3.2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设计 |
3.3.3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
3.4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拌合与压实温度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4.1 高温稳定性能 |
4.1.1 高温稳定性试验方法 |
4.1.2 高温稳定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低温抗裂性能 |
4.2.1 低温抗裂性试验方法 |
4.2.2 低温抗裂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水稳定性 |
4.3.1 水稳定性试验方法 |
4.3.2 水稳定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抗疲劳性能 |
4.4.1 抗疲劳性能试验方法 |
4.4.2 抗疲劳性能结果与分析 |
4.5 阻燃性能分析 |
4.5.1 阻燃实验设计 |
4.5.2 燃烧时间分析 |
4.5.3 质量损失变化 |
4.5.4 稳定度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隧道温拌阻燃沥青路面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
5.1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施工控制要点 |
5.1.1 工艺原理 |
5.1.2 温度控制 |
5.1.3 温拌剂、阻燃剂储存与投放 |
5.2 施工各阶段具体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5.2.1 混合料拌合过程 |
5.2.2 混合料运输过程 |
5.2.3 混合料摊铺过程 |
5.2.4 混合料碾压过程 |
5.3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要点 |
5.3.1 阻燃剂、温拌剂的添加 |
5.3.2 拌和温度控制 |
5.3.3 摊铺温度控制 |
5.3.4 碾压温度控制 |
5.3.5 生产质量控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效益分析评价 |
6.1 环境效益分析评价 |
6.1.1 温拌技术环境效益分析 |
6.1.2 阻燃技术环境效益分析 |
6.2 经济效益分析评价 |
6.2.1 燃烧消耗分析 |
6.2.2 工程造价分析 |
6.3 施工效益分析 |
6.4 社会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 引言(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智能环保路面技术 |
1.1 自净化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1.1 光催化技术 |
1.1.2 自清洁技术 |
1.1.3 其他自净化技术 |
1.1.4 自净化路面技术发展展望 |
1.2 凉爽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2.1 路面热反射技术 |
1.2.2 相变调温技术 |
1.2.3 其他路面调温技术 |
1.2.4 凉爽路面技术发展前景 |
1.3 自感知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3.1 基于外部手段的感知技术 |
1.3.2 基于感知元件的感知技术 |
1.3.3 基于自感知功能材料的感知技术 |
1.3.4 自感知技术发展前景 |
1.4 主动除冰雪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1.4.1 自应力弹性铺装路面 |
1.4.2 低冰点路面 |
1.4.3 能量转化型路面 |
1.4.4 相变材料融冰雪路面 |
1.4.5 主动融冰雪路面研究前景 |
1.5 自供能路面技术(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1.5.1 道路压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2 道路热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3 光伏路面能量采集技术 |
1.5.4 路域能量采集技术发展前景 |
1.6 透水降噪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6.1 透水降噪路面材料组成设计 |
1.6.2 路面材料性能与功能 |
1.6.3 路面功能衰变与恢复 |
1.6.4 透水降噪路面发展前景 |
2先进路面材料 |
2.1 自愈合路面材料(由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2.1.1 基于诱导加热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2 基于微胶囊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3 其他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4 自愈合路面材料发展展望 |
2.2 聚氨酯混合料(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2.2.1 聚氨酯硬质混合料 |
2.2.2 聚氨酯弹性混合料 |
2.2.3 多孔聚氨酯混合料 |
2.2.4 聚氨酯桥面铺装材料 |
2.2.5 聚氨酯混合料的服役性能 |
2.2.6 聚氨酯混合料发展前景 |
2.3 纤维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3.1 碳纤维 |
2.3.2 玻璃纤维 |
2.3.3 玄武岩纤维 |
2.3.4 合成纤维和木质纤维 |
2.3.5 纤维改性沥青发展前景 |
2.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4.1 多聚磷酸改性剂的制备与生产 |
2.4.2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性能 |
2.4.3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 |
2.4.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改性机理 |
2.4.5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与传统聚合物改性沥青对比分析 |
2.4.6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技术发展展望 |
2.5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2.5.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
2.5.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
2.5.3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相关规范 |
2.5.4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发展前景 |
2.6 桥面铺装材料(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2.6.1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
2.6.2 环氧沥青混凝土 |
2.6.3 桥面铺装材料发展前景 |
3先进施工技术 |
3.1 装配式路面(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1.1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 |
3.1.2 地毯式柔性铺面 |
3.1.3 装配式路面发展前景 |
3.2 智能压实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3.1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理念 |
3.3.2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要点 |
3.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发展前景 |
3.4 大温差路面修筑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3.4.1 大温差作用下沥青路面性能劣化行为 |
3.4.2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要点 |
3.4.3 大温差地区路面设计控制 |
3.4.4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发展前景 |
4路面养护技术 |
4.1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1.1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病害识别 |
4.1.2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表面构造分析 |
4.1.3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
4.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智能养护(北京工业大学侯越老师提供初稿) |
4.3 功能性/高性能预防性养护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3.1 裂缝处治 |
4.3.2 雾封层 |
4.3.3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 |
4.3.4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 |
4.3.5 薄层罩面和超薄罩面 |
4.3.6 预防性养护技术发展趋势 |
4.4 超薄磨耗层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4.4.1 国内外超薄磨耗层发展历史 |
4.4.2 国内外常见超薄磨耗层技术简介 |
4.4.3 超薄磨耗层材料与级配设计 |
4.4.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5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 |
5.1 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5.1.1 基于有限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2 基于离散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3 未来展望 |
5.2 路面多尺度力学试验与仿真(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2.1 基于纳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2 基于细微观结构观测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3 未来展望 |
5.3 微观力学分析(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3.1 分析微观力学模型 |
5.3.2 数值微观力学模型 |
5.3.3 未来展望 |
5.4 长寿命路面结构(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6固废综合利用技术 |
6.1 工业废渣(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1.1 钢渣再利用 |
6.1.2 其他工业废渣 |
6.1.3 粉煤灰再利用 |
6.2 建筑垃圾(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2.1 建筑固废再生骨料 |
6.2.2 建筑固废再生微粉 |
6.3 生物油沥青(长安大学张久鹏老师提供初稿) |
6.3.1 生物沥青制备工艺 |
6.3.2 生物沥青改性机理 |
6.3.3 生物沥青抗老化性能 |
6.3.4 生物沥青再生性能 |
6.3.5 生物沥青其他应用 |
6.3.6 生物沥青发展前景 |
6.4 废轮胎 |
6.4.1 大掺量胶粉改性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6.4.2 SBS/胶粉复合高黏高弹改性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6.4.3 温拌橡胶沥青(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7路面再生技术 |
7.1 热再生技术(北京工业大学郭猛老师提供初稿) |
7.1.1 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 |
7.1.2 温拌再生技术 |
7.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洁净化技术 |
7.1.4 热再生技术未来展望 |
7.2 高性能冷再生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7.2.1 强度机理研究 |
7.2.2 路用性能研究 |
7.2.3 微细观结构研究 |
7.2.4 发展前景 |
(7)冷补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优化与生产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方案 |
2 冷补液制备 |
2.1 冷补液组成 |
2.2 冷补液制备 |
2.2.1 冷补液成分用量 |
2.2.2 冷补液生产工艺 |
2.3 本章小结 |
3 冷补沥青混合料特点及油石比确定 |
3.1 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特性 |
3.1.1 储存性能 |
3.1.2 冷补料分散性和整体粘性 |
3.2 SMA冷补料结构特点 |
3.3 冷补料的强度成型特点 |
3.3.1 冷补料初始强度 |
3.3.2 冷补料成型强度 |
3.4 冷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4.1 级配设计 |
3.4.2 冷补液用量确定 |
3.4.3 冷补料粉胶比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冷补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实验 |
4.1 冷补料高温性能试验 |
4.2 冷补料低温性能试验 |
4.2.1 路面裂缝 |
4.2.2 低温性能实验 |
4.3 冷补料水稳定性试验 |
4.3.1 水损害破坏原理 |
4.3.2 冻融劈裂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5 级配优化设计 |
5.1 分形理论 |
5.1.1 分形理论概述 |
5.1.2 分形特性 |
5.1.3 级配分形 |
5.1.4 分形维数计算 |
5.2 冷补料级配优化模型 |
5.2.1 高温级配优化模型 |
5.2.2 低温级配优化模型 |
5.2.3 水稳定性级配优化模型 |
5.3 模型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冷补沥青混合料应用 |
6.1 冷补沥青混合料生产 |
6.1.1 冷补料生产材料 |
6.1.2 冷补料生产机械及流程 |
6.2 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流程 |
6.2.1 应急修补的施工 |
6.2.2 非应急修补的施工 |
6.3 冷补沥青混合料应用效果 |
6.3.1 冷补料平整度检测 |
6.3.2 冷补料构造深度检测 |
6.3.3 冷补料渗水性能检测 |
6.3.4 抗滑性能检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工作和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速生草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环境与经济成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路用植物纤维的选择、制备与性能表征 |
2.1 路用速生草纤维原材料筛选 |
2.2 路用植物纤维制备工艺 |
2.3 路用植物纤维的技术要求 |
2.4 路用植物纤维及其沥青胶浆的性能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3 路用植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
3.1 路用植物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2 力学性能 |
3.3 高温稳定性 |
3.4 水稳定性 |
3.5 低温抗裂性 |
3.6 老化性能 |
3.7 微观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路用植物纤维的环境与成本对比研究 |
4.1 环境成本分析 |
4.2 经济成本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拟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回收设备及混溶状态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状况 |
1.2.1 国外应用概况 |
1.2.2 国内应用概况 |
1.2.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旧沥青不同参与方式的最佳沥青用量及路用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2.2.1 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2.2.2 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级配的确定 |
2.2.3 旧沥青参与方式的选择 |
2.3 再生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2.3.1 再生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的估算 |
2.3.2 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2.3.3 目标级配的最佳配合比的试验结果 |
2.3.4 不同混溶状态再生混合料中的沥青用量分析 |
2.4 RAP料中旧沥青不同参与再生方式的路用性能比较 |
2.4.1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 |
2.4.2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
2.4.3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 |
2.5 基于混溶状态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效益分析 |
2.5.1 再生混合料的直接经济效益 |
2.5.2 社会和环境效益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RAP料低损伤分离解体设备的研发 |
3.1 引言 |
3.2 设备研制思路 |
3.2.1 旧沥青参与再生方式的理论研究 |
3.2.2 RAP预处理工艺流程与质量控制 |
3.2.3 旧沥青路面材料的破碎和筛分工艺分析 |
3.2.4 旧沥青路面回收集料的检验分析 |
3.3 回收设备的研究 |
3.3.1 回收设备的选择和改进 |
3.3.2 铣刨设备原理和模型 |
3.3.3 破碎设备原理和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解体RAP料裹覆沥青的混溶状态影响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新旧沥青混溶状态的测试方法 |
4.2.1 混溶状态的测试方法比选 |
4.2.2 新旧沥青混溶程度量化表征的试验方案 |
4.3 基于DOB的新旧沥青混溶状态的影响研究 |
4.3.1 拌和工艺的影响分析 |
4.3.2 再生剂的影响分析 |
4.3.3 RAP料掺量的影响分析 |
4.4 高混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优化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10)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方式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温拌沥青混合料环保特性 |
(一)减少能耗 |
(二)减少有毒气体 |
(三)降低作业气温 |
二、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 |
(一)泡沫沥青温拌方法 |
(二)乳化沥青通拌方法 |
(三)有机外加剂方法 |
(四)中温沥青混合料 |
(五)保利同TM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方式 |
四、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直投式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J]. 崔培强,郑松松,屈庆余.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21(04)
- [2]环境友好型绿色道路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王海成,金娇,刘帅,高玉超,李锐,冯明珠,熊剑平,LIUPengfei.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7)
- [3]季冻区复合改性多孔钢渣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D]. 柴潮.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基于水发泡技术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D]. 云天.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5]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在隧道路面中的应用研究[D]. 冯伟伦. 长安大学, 2021
- [6]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J].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 中国公路学报, 2020(10)
- [7]冷补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优化与生产应用[D]. 赵品然.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8]速生草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环境与经济成本研究[D]. 聂思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 [9]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回收设备及混溶状态影响因素研究[D]. 宁升华. 湘潭大学, 2020(02)
- [10]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方式之研究[J]. 万玉花. 天工,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