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汽车业:重组催生3+6新格局(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1](2021)在《奔驰中国电动车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巴斯[2](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对伊朗汽车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伊朗是中国历史上“丝绸之路”经济贸易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中国和伊朗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经济和贸易关系。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伊朗成为将亚洲和欧洲三大洲联系在一起的一个重要国家。作为伊朗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在制造业方面有者巨大的能源需求和比较优势,为中国汽车出口伊朗市场创造了历史性的贸易和投资机会。本文以中国汽车出口伊朗的现状作为研究对象,以伊朗本土的人文地域特点与汽车销售市场的相关需求为依据,运用文献查阅和综合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汽车出口伊朗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系统地归纳出中国汽车出口伊朗市场所面临的几个问题,并根据伊朗的地域特点、民族文化传统、进口来源的国家、汽车发展的现状等方面,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对中国汽车出口伊朗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结合伊朗的实际提出了进一步改善现状的合理化建议,以求能更加完善中国汽车出口伊朗市场,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中国汽车出口伊朗的市场。
张晓朋[3](2018)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文中研究说明虽然中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走出去”战略,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际发展却是从中国加入WTO后真正起步。尤其是2008年经济危机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态势。以“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为代表的对外经贸合作的新举措和新模式,标志着中国对外经贸投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投资方面的制度性安排和风险防范的系统性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就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评估进行了很多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涉及重点风险类别、风险决定因素、风险评估方法以及不同经济体的情况比较。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大多是局限于某一种或几种统计方法及其计算结果的静态呈现,很难做到随时跟踪数据的更新变化,并根据模型进行多种模型拟合,得出及时的评估结果。这就是众多评估机构大多发布年度报告,季度和月度评估较少的原因。对外投资活动,是一个随时需要关注最新风险变化的综合性决策行为,当查看一个月、半年甚至一年前的风险评估结果时,很容易因为情势变迁而参考价值大降。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人工智能的进展,使FDI投资风险评估领域的突破提升成为可能。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统计模型和分析工具的复合创新,实现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动态评估。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框架性和理论性的创新探索:1、在梳理有关国家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等方面文献的基础上,找出经论证的、常用的风险评估因素,并进行本文模型方法下的筛选和应用;2、在模型选择、创新和应用方面,进行复合型创新,在筛选风险评估因素时用 PLS-PM模型、决策树模型(Decision Tree Model)、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在选定因素和计算权重(weight)的基础上,应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egressor)、SVR和贝叶斯岭回归(BayesianRidge)复合的人工智能模型(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得出最终的评估结果;3、除了用其他研究机构应用传统风险分析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作为参考对比之外,本文还专门应用了单纯的人工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PLS-PM和复合人工智能模型分别得出的结果进行横向对比,在总结不同模型和算法及其结果优劣的基础上,确定本文创新模型和研究方法;4、在风险因素的考量上,除了宏观因素之外,还试图在考量中观层面的产业因素、微观层面的企业因素方面,做一些方法上的探索和尝试;5、结合中国面临的经贸投资大背景,结合国内的政治和经济体制运行特征,提出FDI风险防范机制构建的基本观点。本文进行的工具探索和创新尝试,努力在理论和方法上有足够的支撑,并能有所创新和拓展。
李永康[4](2015)在《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中部地区是中国的“腰”,用占全国10.7%的土地,承载了全国28.1%的人口,是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2006年4月,党中央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确立了中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战略地位。2012年8月,又进一步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托骨干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汽车等装备制造业升级和发展,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5年4月,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要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引导武汉、长沙、南昌、襄阳、九江、株洲、湘潭、景德镇等地开展汽车产业合作与企业重组,建立汽车产业联盟,共同研发汽车关键技术和节能、环保、安全新产品,构建配套协作、体系完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汽车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的特点。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规模突破2300万辆,连续六年蝉联世界汽车产销量第一。经测算,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约为4.22%,与相关产业的就业比例是1:7,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合计超过2000万。晋、湘、徽、鄂、豫、赣六省在各自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全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要大力发展汽车产业,新常态下的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不仅正当其时而且迫在眉睫。论文在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对策建议三个层面探讨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首先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介绍了产业发展理论、创新理论、优势理论、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和低碳经济理论等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以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为例研究了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论文研究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空间分布、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新常态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特征:从消费需求看,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汽车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汽车消费渐成主流;从投资需求看,传统的汽车产业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凸显,但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从出口情况看,过去中国汽车产业以小规模、低水平走出去为主,新常态下要实现大规模“走出去”和“优进优出”并举;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环境已经从供不应求到结构性的产能过剩,汽车产业的落后产能加快淘汰,产业加速集聚和集群化发展,产业间的跨界与融合,区域间的开放与合作等趋势将不可逆转;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发展汽车产业的要素禀赋丰裕度较高,部分要素具有比较优势,现在的发展要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科技创新所推动的产业结构优化来实现;从市场竞争特点看,汽车产业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区域壁垒和产业进入门槛将进一步破除,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将进一步加剧;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发展汽车产业的资源环境回旋余地相对较大,现在随着民众诉求的倒逼和国家政策的收紧,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不断加剧;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产能过剩、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产业安全等过去较少考虑的隐性风险正逐步显现;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市场将成为各种要素配置的决定性力量,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促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上将更多依靠法治手段。这九大特征是新常态的理论分析视角下中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样也适用于中部地区。论文对中国汽车产业结构以及中部六省的汽车产业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运用GIS方法对中部、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汽车产业的空间结构要素进行了研究。在对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作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认为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大而不强且产能有结构性过剩的风险,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产业集聚度偏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远不及预期,零部件产业与整车产业的发展不协调。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创新驱动力不足,国家汽车产业政策,产业宏观调控手段,中部地区地方壁垒,重“整”轻“零”思想观念和中部地区汽车企业自身的原因。论文在研究新常态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根据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比较优势,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六个维度的目标:合理化、高度化、国际化、低碳化、服务化和智能化。在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要推动消费需求结构合理化,要使产业内关系合理化,要使产业间关系合理化。在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方面,要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要实现技术结构高度化,要实现劳动力结构高度化。在实现产业结构国际化方面,要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要优化国际产业要素的引进结构。在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方面,要靠科技创新的力量,在改造传统能源汽车的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政府要恰当作为,出台合理的政策法规;做好消费观念的引导,树立民众低碳化意识。在实现产业结构服务化方面,要加快汽车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融合,大力发展汽车后市场,鼓励服务类新业态的创新。在实现产业结构智能化方面,要加快中部地区智能汽车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图的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汽车产业智能制造装备和核心零部件,推进汽车产业制造过程智能化,加快推动实施智能汽车试点示范运行项目。这六维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提出,不仅契合经济学理论,还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以及“十三五”规划的要求,符合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实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行性。论文最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就国家层面而言,主要是:第一,要进一步健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法律法规。其中包括:要完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管理办法;要在汽车产业领域更严格地执行《反垄断法》;要通过完善汽车品牌管理办法来激活汽车市场。第二,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汽车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用政府的“减法”换市场的“加法”,这也是新常态下,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第三,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把该管好的管好,恰当作为。要制定合理的汽车产业强国发展战略;加大对自主品牌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汽车消费金融业;着力改进重点国企的用人机制和考核体系。就产业层面而言,主要是:第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汽车产业结构优化。这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驱动力,要高度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性作用;要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改造传统能源汽车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第二,要进一步加强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的集聚。要在充分认识中部地区汽车产业集聚的急迫性基础上,大力推进国有大型企业的整合,从而带动新一轮的汽车产业集聚。第三,要理顺零整关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要通过建立紧密的双赢战略联盟理顺零整关系,政府要积极引导并加大扶持力度。第四,要站上互联网+、大数据等“风口”,促进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制定促进汽车产业智能化的国家专项规划和政策,积极扶持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推动通信、互联网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发展。第五,要发挥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在汽车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关键作用。要重视汽车产业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加大校企合作培养的力度;要大力倡导汽车产业的创新教育。就区域层面而言,主要是:第一,要抓住“一带一路”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契机加快推进汽车产业结构国际化。要抓紧机遇实现大规模“走出去”和“优进优出”并举;要加大对海外先进技术的收购力度。第二,加强中部地区与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的产业合作。加强中部地区对东部地区的产业承接,加强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的产业合作,加大中部地区对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上这些对策建议是一个措施链,实施的过程中要采取综合施策、统筹兼顾的办法。只有这样,方能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推进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助力实现中部地区的战略性崛起。
李倩[5](2015)在《结构,行为还是绩效: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新媒体产业作为一种新生的产业形态,在短短二十年的发展时间里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一方面产业高速发展并快速向其他行业渗透;另一方面在“新常态”经济运行模式下,新媒体产业被列入国家支柱产业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新媒体产业自身发展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指导工具,其经济行为的发生多是本能、自发、尝试性的,风险极高且易出现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新媒体产业结构,行为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和逻辑的分析,在理论层面上找出指导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理论工具,并在实践层面为新媒体产业发展提供战略,策略建议。本研究选择了产业组织理论经典理论范式——哈佛学派SCP范式和芝加哥学派PCS范式做研究工具。开创于上世纪30-50年代的SCP理论范式作为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美国九个主要传统产业进行深入实证研究,构建了(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半世纪以来,SCP以及相关和修正观点,一直引导着美国产业的发展并为政府反垄断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指导。该理论及相关理论从上市80年代其进入中国后,各产业领域都曾出现一批研究成果,新媒体产业也不例外。但大部分成果并未对新媒体产业实践产生实质影响,更没有提出创新理论或方法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西方理论权威的盲目迷信,假设西方理论先天的正确性,其研究目的看似是利用西方理论研究本国问题,实则只是变相找方法印证这些理论;另一方面是对中国新媒体产业的本质、特点、创新、发展、趋势等预估不足,尤其考虑到新媒体产业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没有实践经验的学者确实有可能缺乏理论建构上的难度。鉴于此,本研究即便在确定对SCP理论使用的前提下,仍对该理论的研究适用性做了很大的保留。而研究结果证明了笔者的推断:运用哈佛SCP理论和芝加哥学派的PCS理论解释新媒体产业时,均出现了预热和结果不符合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笔者调整了预设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一方面积极考察理论解释力不足的原因;另一方面,尝试对传统经典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本研究的逻辑如下:第一部分做资料整理收集,基本了解我国新媒体产业研究目前的现状和不足,确定本研究目标对象的范畴,研究立足点,研究成果在理论和现实层面上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进而确定研究思路,框架,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等。研究的第二部分对我们新媒体产业的整体现状,其结构,行为和绩效做了系统,全面的梳理;第三部分则指出传统产业理论在新研究对象情况下,解释力不足以及不足的原因;第四部分则提出新的研究范式并通过实际案例对范式进行推导;第五部分,用新的理论范式来检验新媒体产业的六大子行业,验证范式的合理性。在二零一五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战略将新媒体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其将以互联网为底层平台的新媒体产业和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产业生态,这种生态涉及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两个层面,是一种本质上的产业升级换代。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合理的理论,模型了解新媒体产业,知道其在行为,绩效,产业结构甚至和其他相关行业和传统行业的关系,并基于此为国家宏观政策和企业实际操作提供理论依据就当务之急。本研究的建构目的正是如此。
舒纪铭[6](2012)在《科技创新促进长沙经济发展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十分突出的实践问题。本文将长沙作为个案研究,分析了科技创新与长沙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提出了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和策略,正是基于实践性的要求,力图为长沙乃至相关城市加快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行探索。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计量研究、实证研究以及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长沙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主要研究的问题有: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长沙科技创新与经济的相关性;长沙科技进步贡献率;长沙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与问题;长沙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本文认为:长沙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近13年来,平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9%,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长沙科技创新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有创新体系不够健全,科技人才有待优化,重点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科技资源难以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不足等。本文通过对典型城市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提出了长沙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主要是:以倡导“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促进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围绕重点产业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以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本文提出的实现科技创新促进长沙经济发展途径的政策建议是:以制度创新和政策环境优化为基础,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引导社会科技投入提升为保障,以系统化高水平的科技平台建设为支撑,以多层次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着力点。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之一是站在单一城市的角度,进行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微观层面的研究,并提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建议,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另一创新点是本文通过对长沙科技贡献率的深入研究,发现科技贡献率的计算会受到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非正常波动的影响,从而本文提出了科技贡献率在某一时段的平均值比较符合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际的观点。
熊曼辰[7](2010)在《基于概念设计的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国际企业对中国的技术转移,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国际企业技术转移本身的商业目的和其延长技术生命周期、扩大技术效用或寻找出路战略,导致其给中国企业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使得中国产业技术主要源自国外,技术依赖情况严重;中国企业难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缓慢;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的难度加大;给中国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造成传统知名品牌的消失等。所以中国企业应当对国际企业的技术转移进行有效的控制。本论文通过对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目的的分析和研究,以及研析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的技术转移的目的和历程,主要完成了以下创新性工作:1、综合分析了技术转移以及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相关理论,从中发现其缺少过程控制实施的引导。2、运用概念设计对接受国际企业的技术转移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统一集成的资源环境下的运行,避开因只考虑单一的技术、制造、管理等因素,难以综合评价,无法有效控制技术转移。3、创新地提出概念设计下技术转移控制模式应包括三个层次结构:即技术控制层、转化控制层和执行控制层。以三层控制模式实现对过程的控制,从选择技术、选择对接企业一直到引进技术真正的市场化,以实现市场利润。4、在三层模式下,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选择,涉及技术、经济两个方面。选择合适对接的企业接受技术,一方面依标准筛选对接企业,同时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统一选择适宜的技术。5、为有效地实现技术转移,应充分应用组合贸易。论文共分七章,全面论述了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控制过程中的问题,并对概念设计下技术转移的三层控制理论和其间的活动和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论述全面详尽,阐述相应的理论及应用,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更具有操作性。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技术转移控制。
张伟琦[8](2007)在《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年,随着我国的汽车产业进入了有史以来最长的增长期,吉林省汽车产业也得到飞速发展,成为吉林省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完全是巨大的国内市场积累需求得到释放所产生的结果。从产业组织角度和全球产业价值链上所处的位置来看,吉林汽车产业尚存在两大问题:1、从产业组织和集群角度来看,区域产业布局散乱,整车与零部件的分工配合不合理,整车企业的市场份额和产业集中度都较低,难以实现规模经济。2、从价值链来看,汽车产业组织模式尚未跟上全球汽车产业组织模式的转变,再加上整个产业研发和营销能力薄弱,吉林汽车产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品牌较少,导致吉林汽车产业在全球产业价值增值链上有落入低附加值陷阱的危险,无法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域汽车产业。上述问题严重削弱了吉林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本文试图从产业组织和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分析这两大问题,运用SWOT分析模型探索吉林汽车产业发展目标,通过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吉林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升吉林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郭利平[9](2005)在《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更加突出和明显,人们据此曾大胆预言世界产业布局将更加分散和均衡,但世界经济的布局并没有均衡化发展。相反,经济重心更趋向于地理集中,出现了产业更加集聚的空间现象——产业群落。产业群落是指基于一定的区域文化、制度背景,围绕某一特定产业的大量企业和相关机构通过竞争和合作关系,以专业化分工基本生产方式大量集聚于某一特定地区的产业空间组织。产业群落最显着的特征就是空间集聚性和产业关联性,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模式,它是一种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自组织复杂适应性系统。它不仅主导了当今世界的经济地图,而且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引擎,成为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是世界经济地图财富与权力的聚集高地。 作为有效的空间组织模式,产业群落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动力源和创新中心。产业群落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不仅广发分布于发达国家,而且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大量存在。尽管产业群落很早就已经出现,但直到最近二十年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目前产业群落已成为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和战略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同时,也引起决策部门和规划部门的极大关注。总体而言,当前国内外关于产业群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群落的机理、技术创新、群落学习、社会资本、经济增长与产业群落的关系以及基于产业群落的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等方面。从现有文献看,产业群落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理论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中,但产业群落还属于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时间较短,研究的方法和工具还欠缺,因此目前的研究仍有些缺陷与不足。特别是对产业群落成长机制和空间演化模式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内生性产业群落受到学术界的追捧,而外生性产业群落尽管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却往往被研究产业群落的学者们所忽视;空间一直被主流经济学家所忽视,最近克鲁格曼和波特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空间的重要性,但产业群落的空间演进和空间产出机制却没有引起学者们更多的兴趣,产业群落的自组织演化模式研究还很薄弱。因此,研究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另辟蹊径,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产业群落进行了新的探索:一是将空间研究重新纳入产业群落研究的重点,将产业演化和空间演化相结合,明确提出了产业群落空间演化的三种模式:阶段渐进式、突变式和回旋式,并提出所有产业群落的空间演进都经历四个阶段:创生阶段、自增强阶段、
田春华[10](2005)在《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经济地图上有很多成功的区域都是依赖于集群而获得竞争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所显现的竞争优势备受关注,并成为企业、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集群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集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产业集群具有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创新优势,而且产业集群本身就具有一种集群的优势,这种集群的优势能够转化成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表现出来的强劲竞争力引起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在中心的还是外围的区域公共政策制定者为了模仿有高度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区,纷纷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公共政策发挥作用的一个新领域。产业集群所具有的优势体现了公共政策参与产业集群战略的重要性,产业集群所具有的优势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重点内容。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中性,根植性,弹性专精,拥有相关的支持机构,本地化网络,创新性等特征。产业集群形成是在自然资源和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外部性,相关延伸产业的支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家精神、制度与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下,通过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形成过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基本上是一个由下至上、市场诱发和市场引导的过程。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些成功的产业集群区都经历了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发展),那种企图在很短时间内创立和发展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想法是不现实也是极不可取的,在这里,“耐心”也许应该成为那些想利用产业集群发展地方经济的地方政府首先必备的条件。本文在上述背景及思路的基础上,主要以国内外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产业集群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公共政策理论为理论工具,对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的主要创新观点:1. 全面论述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并对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分析研究。建立了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2. 提出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意义在于扶持,而不是创造产业集群。公共政策的重点是对处丁萌芽状态的产业集群进行培育。3. 提出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基于生产率提高、收入弹性、企业关联度和自然资源、国际直接投资等因素,所以这些因素都是产业集群导向公共政策制定的基准。4. 提出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不应忽视外部性这个因素,以及由外部性所产生的递增收益、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即,政府部门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考虑到产业发展的外部性问题而不应只重视其自身的发展或生产率水平。例如大学研究具有溢出效应,除了其自身的直接效应外,还有非常重要的间接效应,大学研究与产业的R&D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政府部门可通过改进大学研究体系来促进产业R&D能力的增强、创新水平的提高及相应2的生产率增长。 5.提出根据外部经济进行的公共政策干预与单纯保护寡头垄断市场为目的的政策干预不同,它并不一定损害贸易方的利益,那么,这种政策遭贸易伙伴报复的可能性也就较小。 6.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经济优势和创新优势,是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治理内容,公共政策应该有利于维护集群优势并克服其劣势。 7.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图在很短时间内创立和发展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想法是不现实也是极不可取的。关键词:产业集群,公共政策,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竞争优势之
二、中国汽车业:重组催生3+6新格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汽车业:重组催生3+6新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2)“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对伊朗汽车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 |
1.2.2 国内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手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比较优势 |
2.2 区域合作 |
第3章 中国对伊朗汽车贸易的现状 |
3.1 伊朗汽车发展现状 |
3.1.1 伊朗汽车市场概况 |
3.1.2 伊朗本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及产量 |
3.1.3 伊朗汽车产业问题与发展机遇 |
3.1.4 伊朗汽车进口数量及情况 |
3.1.5 与外国厂商的合作 |
3.2 中国汽车产业对伊朗的比较优势 |
3.2.1 中国汽车产业的优势 |
3.2.2 中国汽车企业的优势 |
3.2.3 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的优势 |
3.2.4 伊朗进口中国汽车可以实现互利互惠 |
3.3 中国对伊朗汽车贸易的现状 |
3.3.1 中国汽车出口伊朗的发展历程 |
3.3.2 中国汽车出口伊朗的规模 |
3.3.3 中国汽车出口伊朗的结构 |
3.3.4 中国汽车出口伊朗的价格 |
3.3.5 中国汽车出口伊朗的营销体系 |
3.3.6 中国汽车出口伊朗主要品牌和车型 |
3.3.7 中国汽车出口伊朗的售后服务 |
第4章 中国对伊朗汽车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来自伊朗国内的历史和现实挑战 |
4.1.1 伊朗汽车业发展自身逻辑带来的挑战 |
4.1.2 伊朗国内汽车企业发展引发的竞争加剧 |
4.2 第三国汽车业巨头的冲击 |
4.3 中国汽车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
4.3.1 对外投资效果不佳 |
4.3.2 缺乏品牌建设意识 |
4.3.3 销售渠道狭窄,资金有限 |
第5章 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中国对伊朗汽车贸易的建议 |
5.1 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带来的战略机遇 |
5.2 深入了解并尊重伊朗国情发展汽车贸易 |
5.2.1 伊朗的人文地域特点与经贸产品 |
5.2.2 根据伊朗国情灵活采用销售方式 |
5.3 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中国自有品牌打造竞争优势 |
5.3.1 提高质量、品牌管理与售后服务 |
5.3.2 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
5.3.3 培养复合型人才 |
5.3.4 树立优质的服务意识 |
5.3.5 拓宽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范围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范围限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框架与结构安排 |
第四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及其风险的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有关发展中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
二、有关新兴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
三、关于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OFDI风险指标及其评估的研究文献 |
一、有关风险因素和指标的文献 |
二、有关风险评估方法的文献 |
第三节 本文的拓展:理论分析 |
一、风险的传导机制 |
二、指标体系的分层 |
第三章 OFDI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OFDI风险的构成 |
一、OFDI的主要风险:风险类别视角 |
二、OFDI的主要风险:投资方式视角 |
三、OFDI的主要风险:投资目的导向视角 |
第二节 OFDI风险评估指标的设立 |
一、其他机构设立的指标 |
二、OFDI风险的行业影响因素 |
三、OFDI不同类型主体的风险影响因素 |
四、本文提出的OFDI指标体系构建 |
小结 |
第四章 OFDI风险分析方法及拓展 |
第一节 风险分析的主要方法 |
一、风险分析方法的总体概述 |
二、风险评估和分析方法的机理阐释 |
第二节 风险评估模型和训练方法的构建:本文的拓展 |
一、整体框架和思路 |
二、模型构建和训练方法 |
第五章 OFDI风险评估模型及其运行和分析结果 |
第一节 PLS-PM模型及数据代入结果 |
一、PLS-PM模型 |
二、数据说明及其PLS-PM处理 |
第二节 基于聚类算法的因素特征重要性分析 |
一、聚类模型的因素特征重要性 |
二、聚类算法的分类结果 |
第三节 基于复合模型的预测分析 |
一、决策树模型的实现过程和分析结果 |
二、BP神经网络的实现过程和模型结果 |
三、复合人工智能网络分析结果 |
四、PLS-PM与复合人工智能网络的结合运行及其结果 |
五、聚类分析与复合人工智能网络的结合计算结果 |
第三节 关于结论的比较和分析 |
一、有关风险因素的特征重要性和相关性的比较 |
二、复合人工智能算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OFDI的风险防范 |
第一节 国内外环境变化对中国OFDI的影响 |
一、全球经贸规则重构带来的不确定性 |
二、不同区域和经济体的风险差异 |
第二节 中国OFDI风险防范的主要战略和机制构建 |
一、中国OFDI风险防范的主要战略 |
二、中国OFDI风险防范的机制构建 |
三、中国OFDI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一节 本文的结论 |
第二节 未来的研究与展望 |
一、本文的不足 |
二、后续研究展望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附录一 PLS-PM的第一次计算具体参数细节 |
附录二 PLS-PM的第二次计算具体参数细节 |
附录三 PLS-PM模型的二次计算详细结果 |
附件四 SVR模型的支持向量 |
附录五 决策树的python运行代码 |
附录六 BP神经网络的python运行代码 |
附录七 复合人工智能模型的python运行代码 |
附录八 PLS-PM与复合人工智能模型的python运行代码 |
附录九 聚类分析与复合人工智能模型的python运行代码 |
附件十 加入投资主体性质区分特征值的复合人工智能模型的python运行代码 |
致谢 |
(4)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创新点和不足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概念 |
一、产业与产业结构 |
二、汽车产业结构优化 |
第二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 |
一、产业发展理论 |
二、创新理论 |
三、优势理论 |
四、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
五、低碳经济理论 |
第三章 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
第一节 美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美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结构优化措施 |
二、美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第二节 德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德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结构优化措施 |
二、德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结构优化措施 |
二、日本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第四节 韩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韩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结构优化措施 |
二、韩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启示 |
第四章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作用、现状和特征 |
第一节 中国汽车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地位 |
二、中国汽车产业的作用 |
第二节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
三、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现状 |
第三节 新常态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汽车消费渐成主流 |
二、新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
三、大规模“走出去”和“优进优出”并举 |
四、产能过剩和产业集聚并存 |
五、科技创新成为发展新引擎 |
六、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
七、资源环境的硬约束不断加剧 |
八、各种隐性风险正逐步显现 |
九、资源配置模式更多依靠市场和法治 |
第五章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的现状、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分析 |
一、产业集群发展 |
二、区域合作发展 |
三、龙头企业发展 |
第二节 中部六省汽车产业结构的具体分析 |
一、湖北省汽车产业结构 |
二、安徽省汽车产业结构 |
三、湖南省汽车产业结构 |
四、河南省汽车产业结构 |
五、江西省汽车产业结构 |
六、山西省汽车产业结构 |
第三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集聚度比较分析 |
一、计量方法与数据说明 |
二、计量结果的分区域分析 |
第四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大而不强且产能有结构性过剩的风险 |
二、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 |
三、产业集聚度偏低 |
四、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
五、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 |
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远不及预期 |
七、零部件产业与整车产业的发展不协调 |
第五节 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创新驱动力不足 |
二、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原因 |
三、产业宏观调控手段的原因 |
四、中部地区地方壁垒 |
五、重“整”轻“零”思想观念 |
六、中部地区汽车企业自身的原因 |
第六章 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目标 |
第一节 新常态的基本理论 |
一、新常态理论的提出 |
二、新常态理论的内涵 |
三、新常态理论与产业结构优化 |
第二节 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
一、合理化 |
二、高度化 |
三、国际化 |
四、低碳化 |
五、服务化 |
六、智能化 |
第三节 各区域汽车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测度 |
一、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构建 |
二、多目标优化模型的量化分析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进一步健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法律法规 |
二、充分发挥市场在汽车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三、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 |
第二节 产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以科技创新引领汽车产业结构优化 |
二、进一步加强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的集聚 |
三、理顺零整关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
四、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促进产业智能化发展 |
五、发挥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关键作用 |
第三节 区域层面的对策建议 |
一、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契机促进产业结构国际化 |
二、加强中部地区与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的产业合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5)结构,行为还是绩效: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范畴与目标 |
1.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1.2 研究的对象与范畴 |
1.1.3 研究的主要目标 |
1.2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所使用的主要理论资源 |
1.3.1 西方新媒体和新媒体产业组织理论综述 |
1.3.2 我国新媒体和新媒体产业组织理论综述 |
1.3.3 产业组织理论中西方演进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整体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整体研究框架 |
1.5 研究力图实现的创新 |
2 我国新媒体产业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研究 |
2.1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2.1.1 市场结构分析概述 |
2.1.2 我国新媒体产业生态环境和格局研究 |
2.1.3 我国新媒体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
2.1.4 我国新媒体产业行业壁垒研究 |
2.1.5 我国新媒体产业差异化策略研究 |
2.2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
2.2.1 我国新媒体产业投融资行为研究 |
2.2.2 新媒体产业的并购行为研究 |
2.2.3 新媒体产业资本运作的特点和趋势 |
2.2.4 我国新媒体产业创新行为研究 |
2.2.5 我国新媒体产业产业融合研究 |
2.3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绩效分析 |
2.3.1 传统产业绩效研究的基本方法 |
2.3.2 传统框架下新媒体产业绩效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新媒体产业市场分析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拷问 |
3.1 SCP分析范式及其基本命题 |
3.2 从SCP到PCS |
3.3 我国新媒体产业现实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冲突 |
3.3.1 哈佛学派SCP理论在新媒体产业研究中的局限性 |
3.3.2 芝加哥学派PCS理论在新媒体产业研究中的局限性 |
3.3.3 其他学派范式在新媒体产业研究中的局限性 |
4 —种新的分析范式:行为-绩效-结构 |
4.1 新媒体产业的特征与传统分析范式的修正 |
4.1.1 新媒体经济的特征与特性 |
4.1.2 新媒体产业的特征和特性 |
4.1.3 新媒体产业发展环境的特殊性 |
4.2 新媒体产业“市场行为”的重新定义 |
4.2.1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行为”的局限性 |
4.2.2 新媒体产业中对“市场行为”的新分类 |
4.3 基于“市场行为”的市场绩效分析 |
4.3.1 新媒体企业创新行为数量和绩效具有强依附关系 |
4.3.2 新媒体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绩效具有强依附关系 |
4.4 基于“市场行为“的市场结构分析 |
4.4.1 新媒体企业行为导致改产业相对复杂垄断竞争结构 |
4.4.2 新媒体企业行为如何导致寡头垄断产业结构 |
4.4.3 创新型企业的大量涌入导致产业竞争结构 |
4.5 “行为-绩效-结构“分析范式的提出 |
4.5.1 以腾讯发展模式为例 |
4.5.2 修正后的CSP理论框架 |
5 行业分析和案例研究——运用CSP理论研究新媒体产业各子行业及案例分析 |
5.1 运用CSP理论研究互联网媒体行业 |
5.1.1 中国互联网媒体现状综述 |
5.1.2 互联网媒体行业市场行为对绩效的影响 |
5.1.3 案例对比分析:凤凰新媒体和央视新媒体CSP解释 |
5.2 运用CSP理论研究网络游戏产业 |
5.2.1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现状综述 |
5.2.2 网络游戏行业的行为对绩效,产业结构的影响 |
5.2.3 案例分析:腾讯游戏的市场行为及绩效研究 |
5.3 运用CSP理论研究在线视频业务 |
5.3.1 中国在线视频行业现状 |
5.3.2 在线视频行业行为对绩效,产业结构的影响 |
5.3.3 案例分析:爱奇艺市场行为及绩效研究 |
5.4 运用CSP理论研究电子商务 |
5.4.1 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现状综述 |
5.4.2 电子商务行业行为对绩效,产业结构的影响 |
5.4.3 阿里巴巴市场行为对绩效和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 运用CSP理论研究即时通讯 |
5.5.1 我国即时通讯行业现状概述 |
5.5.2 用CSP理论研究腾讯QQ和微信 |
6 我国新媒体产业CSP研究总结 |
6.1 CSP理论得以成立的原因 |
6.2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市场行为 |
6.3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市场绩效 |
6.4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市场结构 |
6.5 我国新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6)科技创新促进长沙经济发展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状况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
2.2.3 创新理论 |
2.2.4 科技进步贡献率理论 |
2.2.5 相关性分析理论 |
第3章 科技创新促进长沙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长沙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
3.1.1 科技资源基础方面 |
3.1.2 科技创新机制方面 |
3.1.3 科技创新体系方面 |
3.1.4 科技创新能力方面 |
3.2 科技创新与长沙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 |
3.2.1 科技创新对长沙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3.2.2 长沙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反作用 |
3.3 科技创新与长沙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3.3.1 科技创新与长沙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3.3.2 长沙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研究与分析 |
3.4 科技创新促进长沙经济发展的具体成效 |
3.4.1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壮大 |
3.4.2 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步伐加快 |
3.4.3 科技助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
3.4.4 科技助农取得一定成效 |
3.5 科技创新促进长沙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5.1 创新体系不够健全,科技人才有待优化 |
3.5.2 工业科技贡献率稍低,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
3.5.3 制度创新乏力,科技资源难以共享 |
3.5.4 科技成果转化不足,农业科技优势利用不够 |
第4章 科技创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与途径选择 |
4.1 国内外典型城市的经验借鉴 |
4.1.1 东亚创新型城市新加坡 |
4.1.2 印度硅谷班加罗尔 |
4.1.3 政治与文化中心北京 |
4.1.4 “天堂硅谷”杭州 |
4.1.5 西部科技中心成都 |
4.2 国内外典型城市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启示 |
4.3 科技创新促进长沙经济发展的途径选择 |
4.3.1 倡导“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促进城市创新能力提升 |
4.3.2 围绕重点产业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 |
4.3.3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 |
4.3.4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
第5章 实现科技创新促进长沙经济发展途径的政策建议 |
5.1 以制度创新和政策环境优化为基础 |
5.1.1 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5.1.2 建立科技资源管理协调机制 |
5.1.3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
5.2 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引导社会科技投入提升为保障 |
5.2.1 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 |
5.2.2 积极引导社会投入 |
5.2.3 加大对企业的科技创新融资支持 |
5.3 以系统化高水平的科技平台建设为支撑 |
5.3.1 技术研发平台 |
5.3.2 公共服务平台 |
5.3.3 企业孵化平台 |
5.4 以多层次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着力点 |
5.4.1 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
5.4.2 制订企业科技人才扶持政策 |
5.4.3 培养各层次人才队伍 |
5.4.4 支持大学生以创业促进就业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6.2.1 创新点 |
6.2.2 不足之处 |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 |
(7)基于概念设计的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企业接受国际技术转移历程 |
1.1.2 接受国际技术转移被控制的现状 |
1.2 文献综述 |
1.3 立题目的和意义 |
1.4 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设计的控制的理论描述 |
2.1 概念设计定义 |
2.2 CD—TTE模式的准备工作 |
2.2.1 国际企业的战略和策略分析 |
2.2.2 CD-TTE模式的客观条件 |
2.3 CD—TTE模式的基本认识框架 |
2.3.1 需要控制的因素 |
2.3.2 CD—TTE模式的理论框架 |
2.4 CD—TTE模式的基本方式描述 |
2.4.1 控制的基本方式和组合控制方式 |
2.4.2 CD—TTE模式的三层级结构 |
2.4.3 CD—TTE模式的成本费用 |
2.5 CD—TTE模式的执行要点 |
2.5.1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
2.5.2 建立计算机集成管理平台 |
2.5.3 调整价值转向 |
2.6 小结 |
第三章 CD—TTE模式中技术控制层的活动和技术 |
3.1 技术价值的控制 |
3.1.1 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动机 |
3.1.2 技术价值认定 |
3.1.3 技术期权定价 |
3.1.4 在现技术价值 |
3.2 技术因素的控制 |
3.2.1 控制技术转移的层次 |
3.2.2 控制投资的技术要素 |
3.2.3 控制项目的技术要素 |
3.3 指标体系的理论方法 |
3.3.1 原则和案例 |
3.3.2 目标和程序 |
3.4 技术控制层的指标体系 |
3.4.1 思路和说明 |
3.4.2 指标体系 |
3.5 技术控制层的模型选择 |
3.5.1 主观性指标和权重确定 |
3.5.2 模糊综合评估模型 |
3.6 小结 |
第四章 CD—TTE模式中转化控制层的活动和技术 |
4.1 CD—TTE模式的对接企业能力分析 |
4.1.1 生产能力评估 |
4.1.2 研发能力评估 |
4.1.3 企业实例 |
4.2 CD—TTE模式的对接企业能力提升 |
4.2.1 市场营销能力提升 |
4.2.2 市场理财能力提升 |
4.2.3 企业实例 |
4.3 CD-TTE模式的对接企业能力建立 |
4.3.1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
4.3.2 构建新型企业 |
4.3.3 企业实例 |
4.4 小结 |
第五章 CD—TTE模式中执行控制层的活动和技术 |
5.1 国际许可贸易 |
5.1.1 技术成果保护 |
5.1.2 技术操作规定 |
5.2 国际技术转移 |
5.2.1 途径和形式 |
5.2.2 双重征税 |
5.3 组合贸易 |
5.3.1 组合贸易的实质 |
5.3.2 组合贸易的操作 |
5.4 小结 |
第六章 案例——概念设计下的CD-TTE的实践 |
6.1 企业简介 |
6.2 概念设计下的技术控制层 |
6.3 概念设计下的转化控制层 |
6.4 概念设计下的执行控制层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8)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2.2 产业组织理论 |
2.3 产业集群理论 |
2.4 价值链理论 |
2.5 产业竞争理论 |
第三章 吉林省汽车产业外部环境分析 |
3.1 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3.2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四章 吉林省产业内部环境分析 |
4.1 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
4.2 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方向 |
5.1 基于SWOT 分析模型的吉林省汽车产业现状分析 |
5.2 制定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及依据 |
5.3 重构吉林省汽车产业链发展方向及依据 |
第六章 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
6.1 汽车产业发展基本模式 |
6.2 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及对策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9)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产业群落现象 |
2 实践的偏差 |
3 现有研究的评价和局限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结构与创新之处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产业群落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国外产业群落研究理论框架的分析 |
1 基于产业集聚视角的研究 |
2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研究 |
3 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研究 |
4 基于竞争力视角的研究 |
5 小结 |
第二节 国内产业群落研究理论框架的分析 |
1 入世前的国内产业群落研究 |
2 入世后的国内产业群落研究 |
3 台湾地区的产业群落研究 |
4 小结 |
第三章 产业群落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和分析 |
第一节 产业群落的内涵与特征 |
1 产业群落的概念辩析 |
2 产业群落的基本特征 |
3 产业群落的自组织 |
第二节 产业群落演进的动力学机制 |
1 聚集经济 |
2 专业化分工 |
3 竞合机制 |
4 创新机制 |
5 自我强化机制 |
第三节 产业群落的分类研究 |
1 国外产业群落的分类研究 |
2 中国产业群落的类型划分 |
3 产业群落类型的再划分 |
第四章 产业群落的成长机制研究 |
第一节 产业群落的生命周期 |
1 起源期(the initial phase) |
2 增长期(the growth phase) |
3 成熟期(the maturity phase) |
4 衰退期(the petrify phase) |
第二节 产业群落的生成条件 |
1 必要条件—经济学的分析 |
2 充分条件—社会学的分析 |
第三节 产业群落成长机制的自组织和演化经济学分析 |
1 产业群落的成长机制 |
2 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概述 |
3 产业群落成长机制的自组织和演化经济学分析 |
第五章 产业群落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与空间产出机制 |
第一节 国际竞争力理论体系 |
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2 “钻石”竞争理论模型 |
3 国际竞争力理论体系 |
第二节 产业群落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和作用机理 |
1 产业群落的竞争优势 |
2 产业群落和国际竞争力的耦合互动作用机理 |
3 产业群落竞争力的效应分析 |
第三节 产业群落的竞争力指标体系 |
1 产业群落竞争力的内涵 |
2 产业群落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计 |
3 产业群落竞争力评价方法 |
第四节 产业群落的空间产出机制 |
1 关于空间产出机制 |
2 产业群落的空间产出机制分析 |
第六章 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 |
第一节 区域产业群落的演化范式 |
1 内生性产业群落的演化 |
2 外生性产业群落的演化 |
第二节 区域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 |
1 产业群落的空间组织结构与组成要素 |
2 区域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作用机制 |
3 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及空间演化模式 |
第三节 中国产业群落的空间分布及培育 |
1 中国产业群落的空间分布与问题 |
2 中国产业群落的培育 |
第七章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群落空间演化模式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群落发展的现状和态势 |
1 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 长三角产业群落发展的现状与态势 |
3 长三角产业群落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昆山IT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 |
1 世界IT的发展现状与空间布局 |
2 中国IT产业的整体运行概况与分布 |
3 昆山IT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 |
第三节 上海汽车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 |
1 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格局 |
2 中国汽车产业的概况与趋势 |
3 世界汽车产业群落的发展与演化 |
4 上海汽车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 |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
1 结论 |
2 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理论创新 |
1.3.1 本文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创新 |
1.3.3 本文的不足及今后的研究展望 |
1.4 研究思路及基本内容 |
1.4.1 基本概念及研究范围 |
1.4.2 研究思路 |
1.4.3 基本内容 |
2 理论溯源 |
2.1 产业集群理论 |
2.1.1 经典理论 |
2.1.2 增长极理论及新经济地理理论 |
2.1.3 社会经济网络理论及产业集群新竞争理论 |
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2.1 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新发展 |
2.2.3 国际直接投资中的产业集群研究 |
2.3 公共政策理论 |
2.3.1 经济学中的管制理论 |
2.3.2 公共政策的理论依据 |
小结 |
3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基于经济全球化视角的分析 |
3.1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
3.1.1 产业集群一般 |
3.1.2 产业集群类型及成因 |
3.2 国际直接投资中产业集群的形成 |
3.2.1 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一般 |
3.2.2 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
3.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集群 |
3.3.1 产业集群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具体表现 |
3.3.2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促进产业的集群 |
小结 |
4 产业集群的效应分析 |
4.1 产业集群的优势 |
4.1.1 生产成本优势 |
4.1.2 区域营销优势 |
4.1.3 市场竞争优势 |
4.1.4 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 |
4.2 产业集群的潜在劣势 |
4.2.1 产业集群的潜在劣势 |
4.2.2 影响产业集群优势的因素分析 |
4.3 产业集群优势的诠释——基于产业集群功能的分析 |
4.3.1 产业集群的功能 |
4.3.2 产业集群优势的理论诊释 |
4.3.3 经济全球化下的产业集群优势 |
小结 |
5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理论及制定 |
5.1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一般 |
5.1.1 公共政策一般 |
5.1.2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理论模型 |
5.1.3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共性及要素 |
5.2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制定 |
5.2.1 政府的作用及对市场失灵的反映 |
5.2.2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内容 |
5.2.3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及方法 |
5.3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优势分析 |
5.3.1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优势 |
5.3.2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对经济的作用 |
5.3.3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对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 |
小结 |
6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实施及协调 |
6.1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边界 |
6.1.1 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组合 |
6.1.2 政府在产业集群导向公共政策中的定位 |
6.1.3 公共机构的作用 |
6.2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实施途径 |
6.2.1 产业集群市场环境的培育 |
6.2.2 产业集群目标的选择 |
6.2.3 资本的投入 |
6.3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协调 |
6.3.1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协调 |
6.3.2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更新和发展 |
6.4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实施例证——加拿大魁北克产业集群 |
6.4.1 产业集群发展目标的确立 |
6.4.2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实施 |
小结 |
7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经验研究 |
7.1 产业集群国际经验研究 |
7.1.1 美国硅谷产业集群分析 |
7.1.2 第三意大利产业集群分析 |
7.1.3 台湾硅岛产业集群分析 |
7.2 中国产业集群的经验研究 |
7.2.1 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
7.2.2 中国产业集群的成因 |
7.2.3 中国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7.3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国际比较 |
7.3.1 美国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 |
7.3.2 OECD国家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 |
7.3.3 经验研究结论和启示 |
8 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实证研究——以上海为例 |
8.1 上海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 |
8.1.1 上海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 |
8.1.2 上海产业集群发展需解决的深层次的问题 |
8.2 上海制定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优势分析 |
8.2.1 上海制定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条件优势 |
8.2.2 上海制定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作用优势 |
8.3 上海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实施及政策建议 |
8.3.1 上海产业集群发展的目标 |
8.3.2 上海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的实施 |
8.3.3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汽车业:重组催生3+6新格局(论文参考文献)
- [1]奔驰中国电动车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王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1
- [2]“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对伊朗汽车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巴斯.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6)
- [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D]. 张晓朋.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10)
- [4]中部地区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李永康. 武汉大学, 2015(01)
- [5]结构,行为还是绩效: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研究[D]. 李倩. 武汉大学, 2015(03)
- [6]科技创新促进长沙经济发展途径研究[D]. 舒纪铭. 中南大学, 2012(02)
- [7]基于概念设计的中国企业接受国际企业技术转移的控制研究[D]. 熊曼辰.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7)
- [8]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张伟琦. 吉林大学, 2007(04)
- [9]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D]. 郭利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10]产业集群导向的公共政策研究[D]. 田春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