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肠易激综合征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凯婷[1](2021)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抑郁患者用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致腹泻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SSRI)引起的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实践依据。方法:临床收集SSRI引起的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单盲原则,运用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服用痛泻要方加味;对照组50例,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及疗效变化,治疗结束后再进行4周的随访并记录复发率情况,且进行安全性指标评定,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从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来看,两种治疗方法对SSRI导致的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的各临床症状均有缓解和改善作用。但在腹痛、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胸胁胀闷等这4个症状及总症状评分上观察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而在情志抑郁、食欲不振、嗳气不舒这三个证候中两组则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从临床疗效上看,观察组临床痊愈9例,好转39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临床痊愈3例,好转34例,未愈13例,总有效率74%,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治疗SSRI引起的肝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疗效上中药观察组(痛泻要方加味)优于西药对照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从复发率看,观察组有效48例中,复发3例,复发率6.25%;对照组有效37例中,复发9例,复发率24.32%(P<0.01)。提示服用痛泻要方加味的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本次临床观察中,100位受试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此次研究表明痛泻要方加味能有效改善SSRI引起的肝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症状,并能有效减少患者复发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黄兆欣[2](2021)在《和术推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和术推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和术推拿治疗,对照组予腹部推拿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1周6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IBS-SS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证候疗效: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临床治愈1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证候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IBS-SSS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IBS-S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IBS-SSS评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和术推拿治疗IBS-C(肝郁气滞证),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上具有显着优势,值得推广。
顾洪,孔令希,王珏,王红梅,郑晓英,王新,单雪峰,邱峰[3](2020)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经济学系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系统评价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有效性及经济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和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创建至2020年3月,纳入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研究组)对比单独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对照组)治疗IBS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从医疗保健系统角度,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两种治疗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并通过成本下浮10%及治疗有效率上下浮动10%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纳入11篇文献,共1 3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18~1.30,P <0.000 01);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经济学评价结果提示,研究组方案的成本-效果比为256.52,且相对于对照组其增量成本-效果比为793.33,即当患者支付意愿≤793.33元时,对照组方案较优;当患者支付意愿> 793.33元时,研究组方案较优。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学评价结果较为稳定。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IBS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支付意愿选择是否联合用药。
董朝强[4](2020)在《温脾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与人参健脾片(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观察温脾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验证温脾贴与人参健脾片合用的疗效,并评估温脾贴的安全性,为温脾贴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临床证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GCP原则为指导,对纳入的IBS-D脾胃虚弱证患者,遵循随机对照原则,按入组顺序纳入为温脾贴组(治疗组)、人参健脾片组(对照组)、温脾贴合人参健脾片组(联合组)。分别以治疗前,治疗后2周为疗效评价点,比较中医主要症状积分(见评分细则表)、IBS-SSS评分,客观评价温脾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采用IBM SPSS 23.0软件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90例患者,温脾贴组(治疗组)30人,人参健脾片组(对照组)30人,联合组30人,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工作性质、IBS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临床疗效对比结果如下:(2)一般资料: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在性别上,男性46例(51.11%),女性44例(48.89%),男女性别比为1.05:1;在年龄上,本次纳入患者平均年龄在49.08±10.44岁;在职业差异上,IBS-D患者群体中从事脑力劳动者44例,体力劳动者46例;在病程上:IBS-D患者的病程从6月到30年不等,所纳入病例平均病程50.62±65.32月。(3)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单项症状评分,大便泄泻、腹胀腹痛、脘腹痞满、神疲懒言、肠鸣评分均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温脾贴组、对照组、联合组均能改善泄泻、腹胀腹痛、脘腹痞满、神疲懒言、肠鸣症状;但温脾贴不能改善食欲及乏力症状(P>0.05),人参健脾片组改善乏力症状效果不佳(P>0.05)。(4)治疗前后对比,三组证候总积分、IBS-SSS评分均有下降(P<0.05),提示人参健脾片组、温脾贴组、联合组均能改善病情。(5)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联合组总有效率90.0%;从整体分析,痊愈6例,显效23例,总有效率为80.00%。经检验,联合组疗效比对照组更好(P<0.05);联合组与温脾贴组、温脾贴与人参健脾片组疗效齐同(P>0.05)。(6)研究中暂未发现明确与本试验相关的不良事件。研究结论:温脾贴可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症状,两法联合应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增效作用优于人参健脾片或温脾贴单用的独效作用,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孙雪妹[5](2020)在《黄芩汤加味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黄芩汤加味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理论支持。方法:筛选出72例受试者,来自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一、二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患者,均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将72例受试者按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黄芩汤加味颗粒制剂,对照组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然后在治疗开始前,分别记录两组受试者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IBS-QOL)、症状严重程度评分(IBS-SSS)以及安全性指标。治疗4周后,再次记录以上观察指标,并密切观察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停药后随访1个月,观察复发情况。应用统计软件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总体疗效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79.41%,表明黄芩汤加味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酪酸梭菌活菌胶囊(P<0.05)。(2)中医证候总积分分析:经治疗,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表明黄芩汤加味和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均能改善中医证候,但黄芩汤加味效果更显着。(3)中医单项证候积分分析: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腹痛及腹泻次数积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便性状积分、情志异常积分、脘闷不舒积分、口干不欲饮积分、肛门灼热感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在改善中医单项证候大便性状、情志异常、脘闷不舒、口干不欲饮、肛门灼热感方面更具有优势,且治疗组改善更显着。(4)症状严重程度(IBS-SSS)积分分析:两组患者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但黄芩汤加味组下降更显着(P<0.05)。(5)生活质量(IBS-QOL)积分分析:两组患者积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黄芩汤加味组升高更显着(P<0.05)。(6)患者复发情况分析:4周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发现治疗组复发率13.64%,明显低于对照组45%,表明黄芩汤加味能显着降低复发率(P<0.05)。(7)安全性评价: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黄芩汤加味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显着,安全性高,可以使患者获益。
么玲,甘丽虹,邓峰,方念[6](2019)在《肠道微生态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及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肠道微生态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成本-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南昌市第一医院消化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0个受试者分为A、B、C、D、E组,各60例。A组患者采用肠道微生态治疗,B组为肠道微生态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组采用肠道微生态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盐酸帕罗西汀,D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E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比较5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治疗后肠道各菌群数量。结果 A组和E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组、B组、E组、A组、D组,5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C组、E组、D组、B组、A组,5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组患者肠道内各菌群数量由高到底依次为C组、B组、A组、D组、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肠道微生态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盐酸帕罗西汀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临床疗效较佳,可以显着改善患者肠道各菌群数量和不良情绪。
朱佳杰[7](2018)在《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模型探索及温肾健脾方干预CRF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排便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功能性疾病,且症状缺乏可解释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在其亚型中腹泻型(IBS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最为常见。由于其较高的发病率和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内脏敏感性的改变是IBS公认的机制之一,大部分IBS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内脏高敏感,且与应激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促肾上腺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中医药治疗IBS-D从整体观念出发,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有系统而独特的见解,通过辨证论治,可以缓解和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本病的复发,显示了良好的前景,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系统评价,均显示中医药是治疗IBS-D的有效手段。团队前期的临床研究亦表明,以四神丸为基础的温肾健脾方临床疗效显着,总体有效率达92.24%,中医证候有效率为90.52%,复发率15.79%,明显优于安慰剂。温肾健脾方的作用机制是否涉及CRF信号通路尚不得为知。此外,在动物模型上,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更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它有助于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对在更深层次探讨研究中西医理论的内在联系有重要意义。虽然近年来广大学者开展了众多关于IBS病证结合的研究,但尚无脾肾阳虚型IBS-D模型研究的报道。因此,建立符合中医特色的病证结合脾肾阳虚型IBS-D模型有着迫切的需求。研究目的以番泻叶灌胃联合慢性应激,探索病证结合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并以温肾健脾方对模型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其对CRF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及系统评价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综述中西医对本病认识与治疗的最新进展。同时采用meta分析对中医药治疗IB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纳入随机、双盲、安慰剂临床研究,对纳入文献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质量,并使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2.实验研究以高、中、低3种剂量(1.0g/mL,0.5g/mL,0.25g/mL)番泻叶灌胃4周,并观察各组大鼠腹泻、体重、饮食、肛温、握力、负重游泳、尿-17羟、血清激素及D-木糖含量等指标,探索番泻叶灌胃法建立脾肾阳虚型腹泻模型的剂量与周期。对比观察母婴分离、避水应激及直肠扩张分别联合番泻叶灌胃建立病证结合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模型,并从宏观体征、生物标志物、造模因素反推及药物反证四个维度对其进行评价,筛选出可靠的模型。以建立的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以温肾健脾方高、中、低3种剂量予以治疗,评价其疗效,并观察结肠、下丘脑CRF及其受体的表达情况,评价温肾健脾方的干预作用。研究结果1.文献综述IBS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其患病率在5.8~17.5%之间。其发病机制复杂繁多,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功能性胃肠病”的定义将受到挑战。在治疗方面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解痉剂、动力调节剂、抗精神类药物等。中医药从IBS-D的整体症状入手,依据辨证论治,将本病分为肝郁脾虚、脾虚湿盛、脾肾阳虚、脾胃湿热、寒热错杂证等,并结合针灸、穴位贴敷等特色外治疗法,疗效确切。2.中医药治疗IBS-D的meta分析最终纳入17篇文献(1667患者),合并结果显示:①总体症状缓解率:中药治疗显着优于安慰剂(RR=1.62;95%CI1.31,2.00;P<0.00001);②IBS-SSS 积分:中药治疗组较安慰剂组 IBS-SSS 积分更低 SMD=-1.05;95%CI-1.65,-0.45;Z=3.42,P=0.0006);③腹痛改善率:中药显着优于安慰剂(RR=1.95;95%CI1.61,2.35;Z=6.92,P<0.00001);④腹泻改善率:中药显着优于安慰剂(RR=1.87;95%CI 1.60,2.20;Z=7.72,P<0.00001);⑤疼痛阈值:中药能提高疼痛阈值(MD=54.53;95%CI 38.76,70.30;Z=6.78,P<0.00001);⑥排便阈值:中药与安慰剂无明显差异(MD=17.59;95%CI-4.60,39.77;Z=1.55,P=0.12);⑦生存质量:中药与安慰剂无明显差异(SMD=1.92;95%CI-10.46,14.31;Z=0.30,P=0.76)。3.脾肾阳虚型腹泻模型探索灌胃4周后:①3种剂量番泻叶均可延缓大鼠体重增加,增加排便频次、Bristol评分、饮水量,降低进食量;②中、高剂量可降低大鼠肛温、负重游泳时间、握力、血清ACTH及D-木糖含量;③仅高剂量可降低大鼠尿-17羟、血清Cortisone含量。4.脾肾阳虚型IBS-D模型探索番泻叶灌胃联合分别慢性应激(母婴分离、避水应激和直肠扩张)造模,均可增加腹泻频次、Bristol评分、饮水量,延缓体重增长,降低进食量、肛温、握力、负重游泳时间和尿17-OHCS含量,但仅番泻叶灌胃联合母婴分离(或避水应激)法可增加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及结肠CRF表达,而番泻叶灌胃联合直肠扩张无明显变化。5.温肾健脾方对脾肾阳虚型IBS-D模型大鼠CRF系统的干预作用温肾健脾方中、高剂量可减少模型大鼠排便数、增加进食量、减少饮水量,高剂量可改善内脏敏感性,高、中、低3种剂量可剂量依赖性的增加大鼠体重,因此高剂量疗效最佳。造模后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①结肠CRF、CRF-R1表达上调,CRF-R2表达下调;②结肠CRF、CRF-R1 mRNA表达上调,CRF-R2 mRNA表达下调;③下丘脑CRF、CRF-R1表达上调,CRF-R2表达下调。经治疗发现,中药温肾健脾方:①高、中、低剂量可剂量依赖性的下调结肠CRF、CRF-R1的表达,上调CRF-R2表达;②高、中、低剂量可下调结肠CRF mRNA表达,中、高剂量可剂量依赖性的下调结肠CRF-R1 mRNA的表达,上调CRF-R2mRNA表达;③高剂量可下调下丘脑CRF、CRF-R1的表达,高、中剂量可一定程度的上调下丘脑CRF-R2的表达。研究结论1.文献综述及meta分析显示,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对IBS-D具有独到的认识,中医药治疗IBS-D,在改善总体症状、腹痛、腹泻症状以及内脏敏感性等方面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2.本研究以“苦寒泻下伤阳”的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番泻叶灌胃法(10g/kg·d,4周)建立脾肾阳虚型腹泻模型;在此基础上,联合母婴分离、避水应激,建立病证结合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模型,并初步建立了“宏观体征-生物标志物-药物反证-造模因素反推”模型的四维评价体系。3.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模型结肠、下丘脑CRF、CRF-R1表达上调,CRF-R2表达下调,存在CRF-R1—CRF-R2失衡状态,从而导致了内脏高敏和肠道紊乱;而中药温肾健脾方可调整CRF系统的失衡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楚慧款,刘劲松[8](2016)在《奥替溴铵、匹维溴铵、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成本-效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奥替溴铵、匹维溴铵、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成本-效果。方法检索2000年以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符合相关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临床数据,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成本采用2016年5月的药品价格,效果数据来源于所检索文献,采用Meta分析计算总体有效率,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奥替溴铵、匹维溴铵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的4周治疗成本分别为162.4元、197.1元、162.4元;Meta分析发现,奥替溴铵、匹维溴铵和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9%、8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39);但奥替溴铵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的成本低于匹维溴铵。结论奥替溴铵、匹维溴铵和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的总体有效率无显着差异,但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考虑,奥替溴铵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的成本-效果更高。
刘洋[9](2016)在《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探讨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予枸缘酸阿尔维林胶囊治疗;对照组予匹维溴铵片治疗。持续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开展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临床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胀、直肠肛门不适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及直肠肛门不适症状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低于对照组,但观察组总有效率的C/E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腹泻、腹痛症状的最小成本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胶囊和匹维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均较可靠,其中前者具备更优的总体疗效,对腹胀及直肠肛门不适的C/E更低,后者总体疗效的C/E更低。
张崖冰,胡善联,何江江,张钰宣,梅丹,金佳,郑红淑,刘雪松,朱国兰[10](2016)在《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ACS)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全社会的角度对ACS进行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分析,并对其价格进行敏感性分析。选定Ducrotte等在2013年报道的《枸橼酸阿尔维林西甲硅油按需治疗与常规治疗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方面的比较:一项随机实用性研究的结果》为原始文献,对其数据进行本土化处理。结果:每降低1分严重程度症状评分,ACS按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所需要的成本分别是8.79元和22.94元。与常规治疗组相比,ACS按需治疗组每多降低1分IBS-SSS可以节约17.62元。每改善1分效用值ACS按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所需要的成本分别是106.03元和288.62元,ACS按需治疗组每获得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可以节约39 431.12元。当ACS的价格上调幅度在96%以下时,ICER和ICUR始终显示节约成本。当ACS的价格上调幅度达到437%时,其ICUR才触及WHO推荐的阈值上限。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ACS按需治疗具有明显的药物经济学优势。
二、肠易激综合征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肠易激综合征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抑郁患者用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致腹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一)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研究纳入标准 |
4. 研究排除标准 |
5. 退出观察标准 |
6. 脱落标准及处理 |
(二) 研究方法 |
1. 资料采集 |
2. 治疗方法 |
3. 注意事项 |
4. 疗效观察指标 |
5. 临床疗效判定 |
(三) 统计学分析 |
二、结果 |
(一) 一般资料统计分析 |
(二)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 |
(三) 临床疗效分析 |
(四) 复发率评价 |
(五) 安全性评价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 SSRIs导致的胃肠道损害机制 |
(二) 从中医角度阐述SSRI导致肝郁脾虚型泄泻 |
(三) 选方依据 |
1. 中医角度分析 |
2. 现代医学角度分析 |
(四)结果分析和讨论 |
四、问题与展望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概况 |
参考文献 |
(2)和术推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研究 |
2.2 发病机制 |
2.3 治疗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选取 |
1.2 诊断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不良事件处理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比较 |
3.2 临床结果比较 |
3.3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肝郁气滞与IBS-C的发生紧密相关 |
2 推拿治疗IBS-C的效应研究 |
3 和术推拿概述 |
3.1 命名 |
3.2 渊源 |
4 和术推拿治疗IBS-C(肝郁气滞证)的探讨 |
4.1 开督脉 |
4.2 疏肝胆 |
4.3 运脾、通腑(重局部) |
4.4 通三焦 |
5 结果分析 |
5.1 一般资料比较 |
5.2 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5.3 证候疗效比较 |
5.4 IBS-SSS评分比较 |
6 本研究的意义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 中医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和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经济学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荟萃分析(Meta分析) |
1.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1.2 文献检索策略: |
1.1.3 数据提取: |
1.1.4 文献质量评价: |
1.2 经济学评价 |
1.2.1 研究角度及目标人群: |
1.2.2 决策树模型: |
1.2.3 有效率: |
1.2.4 效果指标: |
1.2.5 成本数据: |
1.2.6 成本-效果分析: |
1.2.7 敏感性分析: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2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 总有效率: |
2.3.2 安全性: |
2.4 经济学评价结果 |
2.4.1 成本-效果分析: |
2.4.2 敏感性分析: |
3 讨论 |
(4)温脾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序言 |
1.临床研究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1.4 质量控制和保证 |
1.5 伦理要求 |
2.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分布规律 |
2.2 临床疗效分析 |
2.3 安全性分析 |
2.4 不良反应及事件 |
3.讨论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临床疗效分析 |
3.3 温脾贴的疗效分析 |
3.4 小结 |
结论 |
1 结论 |
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腹泻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随机编号及分组 |
附录2 样本量计算 |
附录3 :伦理审查批件 |
附录4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5)黄芩汤加味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基本资料 |
1.1 病例选择 |
1.2 中西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的剔除 |
1.6 病例终止和脱落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病例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内容 |
2.5 疗效评价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本资料比较 |
3.2 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
3.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4 治疗前后中医单项证候积分比较 |
3.5 治疗前后IBS-SSS量表积分比较 |
3.6 治疗前后IBS-QOL量表积分比较 |
3.7 治疗后复发情况比较 |
3.8 治疗前后安全性分析 |
4 讨论 |
4.1 古代医籍对湿热泄泻的记载 |
4.2 现代医家对脾胃湿热型IBS-D的认识 |
4.3 脾胃湿热型IBS-D的中医临床症状 |
4.4 田旭东主任医师对脾胃湿热型IBS-D病因病机的认识 |
4.5 黄芩汤加味的提出 |
4.6 黄芩汤加味组方遣药分析 |
4.7 对照药物酪酸梭菌活菌胶囊选择依据 |
4.8 生活质量、症状严重程度量表选择依据 |
4.9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1 流行病学研究 |
1.2 现代医学对IBS-D发病机制的认识 |
1.3 现代医学对IBS-D治疗方面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2.1 病名来源 |
2.2 病因认识 |
2.3 病机认识 |
2.4 中医药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肠道微生态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及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比较 |
2.2 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比较 |
2.3 治疗后肠道各菌群数量比较 |
3 讨论 |
(7)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模型探索及温肾健脾方干预CRF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
1 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 |
3 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对IBS-D的认识与治疗 |
1 中医学对IBS-D病名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IBS-D病因的认识 |
3 中医学对IBS-D病机的认识 |
4 中医学对IBS-D辨证分型的研究 |
5 中医学对IBS-D治法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IBS-D疗效评价—一项基于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模型探索及温肾健脾方干预CRF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脾肾阳虚型腹泻模型的探索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病证结合脾肾阳虚型IBS-D模型的探索 |
实验一 母婴分离联合番泻叶灌胃法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实验二 避水应激联合番泻叶灌胃法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实验三 直肠扩张联合番泻叶灌胃法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温肾健脾方对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CRF系统的干预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奥替溴铵、匹维溴铵、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成本-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1.1 文献检索 |
1.1.2 文献纳入标准 |
1.1.3 文献数据采集 |
1.2 成本-效果分析 |
1.2.1 成本 |
1.2.2效果 |
1.2.3 最小成本分析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 |
2.3 成本-效果分析 |
3 讨论 |
(9)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案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对比 |
2.2 两组总体疗效对比 |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
2.4 两组总体疗效、腹胀及直肠肛门不适的成本-疗效分析 |
2.5 两组腹痛及腹泻的最小成本分析 |
3 讨论 |
(10)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成本-效果分析和增量成本-效果分析 |
2.2 成本-效用分析和增量成本-效用分析 |
2.3 价格敏感性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四、肠易激综合征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抑郁患者用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致腹泻的临床研究[D]. 吴凯婷.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和术推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研究[D]. 黄兆欣.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经济学系统评价[J]. 顾洪,孔令希,王珏,王红梅,郑晓英,王新,单雪峰,邱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11)
- [4]温脾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评价[D]. 董朝强.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黄芩汤加味治疗脾胃湿热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孙雪妹.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6]肠道微生态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及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J]. 么玲,甘丽虹,邓峰,方念. 当代医学, 2019(27)
- [7]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模型探索及温肾健脾方干预CRF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D]. 朱佳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8]奥替溴铵、匹维溴铵、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成本-效果分析[J]. 楚慧款,刘劲松.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12)
- [9]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 刘洋. 中国医药导刊, 2016(10)
- [10]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 张崖冰,胡善联,何江江,张钰宣,梅丹,金佳,郑红淑,刘雪松,朱国兰. 中国卫生经济,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