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急性期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一、急性时相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楠[1](2021)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VD)目前被公认为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微炎症作为可以引起CVD发生并进展的甚至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被研究者所重视。各种微炎症指标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多的被研究。其中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 MHR)是应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相比较后得出的一个较新的预测因子,已经在诸多领域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是在MHD患者中研究较少。该比值具有敏感性、特异性、易获性等特点,便于指导临床医生评估患者。本研究旨在探讨MHR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同时探讨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其他敏感性指标,从而能更好地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分析。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在上海市同仁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患者,要求患者资料完整,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基线临床生化指标,严格按照制定的准入和排除标准筛选被研究患者。随访截止时间:发生心血管事件及不良事件者以发生的时间为截止,两者均未发生者则随访至研究设置的终点时间(2020年5月31日)。根据患者基线的MHR三分位数进行分组,采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当P<0.05时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使用ROC曲线比较MHR、NLR(Neutrophilic to lymphocyte ratio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三者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预测的敏感性差异。研究结果2016年1月1日2018年5月31日至共359例患者于我院定期随访,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其中327例患者最终进入研究。(1)基线时患者平均年龄63.53±13.31岁,男性212例(64.8%),糖尿病患者121例(37%),平均随访时间47个月(6-53个月)。(2)基础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占32.7%,糖尿病性肾病占25.4%,高血压性肾病占10.1%,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及糖尿病性肾病存在组间差异,P<0.05;随访期间共93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26.1%),三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存在组间差异,P<0.05。(3)与炎症指标相关性分析:MHR与白细胞计数(r=0.939 P<0.01)、MLR(r=0.936 P<0.01)、铁蛋白(r=0.303 P<0.01)单核细胞(r=0.98 P<0.01),CRP(r=0.03P<0.05)成正相关,与HDL成负相关(r=-0.97 P<0.01)。(4)以心血管事件为终点时,高MHR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中MHR组在无心血管事件中的生存期的平均值及中位数小于其他两组。校正了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钙、磷等因素后,经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发现高MHR是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93,95%CI 0.412-1.622)。另外糖尿病(OR=3.516,95%CI 2.256-5.481)、血小板计数(OR=1.003,95%CI 1.001-1.006)、肌钙蛋白(OR=1.053,95%CI 1.009-1.098)也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5)将MHR、NLR、MLR同时进行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发现MHR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95%CI:0.863-0.936,P<0.01),说明MHR诊断价值高于NLR、MLR。MHR最佳诊断值为0.542,其敏感性84.9%,特异性82.5%。研究结论1.高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是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2.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与白细胞计数、铁蛋白、单核细胞,CRP呈正相关,表明该指标是血液透析患者全身炎症的反映。3.MHR比NLR、MLR对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评估更为敏感。4.糖尿病、血小板计数、肌钙蛋白也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以上指标可以用来预测发生心血管事件。

牟宇波[2](2021)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认知障碍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检测与评估入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认知障碍患者的SAA水平与认知功能,结合临床资料,分析SAA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的全部对象均来自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认知功能评测,分为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认知障碍组,2型糖尿病肾病不合并认知障碍组。每组患者使用的降糖、降脂及降压药物均匹配。就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SAA水平、MMSE量表总分及分项得分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PSS26.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用中位数(P25-P75)描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率或百分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应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多组间比较。符合连续数据、正态分布及线性关系的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验证相关性,否则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以P<0.05认为检验的判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51例研究对象其中非认知障碍组共70例,认知障碍组81例。在本研究中,认知障碍患病率为53.64%。2.CI组的年龄水平高于NCI组,教育年限低于NCI组,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数量高于N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BMI无统计学差异(P>0.05)。CI组的Hb A1c、Scr、UAER、TC、LDL、TG均高于NCI组,CI组HDL、e GFR低于NCI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SAA水平与UAER、TC、LDL、Hb A1c、Scr、TG呈正相关,与HDL、e GRF呈负相关(P<0.05)。3.CI组SAA高于NC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CI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以及量表总分均较NCI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CKD1-2、CKD3期、CKD4-5期中CI组较NCI组SAA水平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1-2期及CKD3期CI组较NCI组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量表总得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定向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CKD4-5期CI组较NCI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量表总得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SAA水平随认知程度的下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与MMSE认知量表总分及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及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分项得分呈负相关(P<0.05)。且SAA(OR=3.037,95%CI:1.07-8.282)与认知障碍发生相关,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1.SAA是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负相关。2.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Hb A1c、Scr、UAER、TC、LDL、TG、e GRF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教育年限、HDL为保护因素。且SAA与TC、LDL、TG、Hb A1c、Scr、UAER呈正相关,与e GRF、HDL呈负相关。SAA与以上危险因素在认知障碍的发展中起协同作用。3.肾病早期主要体现在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的下降,定向力暂无明显下降。随着肾病的进展,定向力也逐渐下降,最终产生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方面的障碍。4.随着SAA水平的升高,认知障碍的程度逐渐加重。SAA水平的升高与认知功能中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下降有关。

孙玲芝[3](2020)在《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与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研究分析》文中认为[背景]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lbumin/globulin ratio,AGR)是一个将血清白蛋白和球蛋白结合起来的指标,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其在多种肿瘤及慢性病中具有预测价值。但是,AGR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预后是否有预测价值尚不明确。[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分析AGR对PD患者的预后是否具有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08.01.01-2017.12.31因终末期肾病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602名患者,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采用SPSS20.0和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AGR的中位数1.25为分界点,将所有患者划分为高AGR组和低AGR组,根据变量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检验方法比较两组的基线特征。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用来分析AGR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来比较两组之间生存率的差异。采用竞争风险模型来进一步评估在将其他与死亡存在竞争关系的结局纳入考虑后,两组患者死亡风险之间的差异。Cox回归模型用来评估AGR与P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及心血管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双侧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共有602人符合纳入标准,最终进入本研究。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糖尿病患病率、Charlson 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白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小板计数、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钙以及血磷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2.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示:AGR与年龄、CCI评分、血清总蛋白、白细胞计数、RDW、血小板计数、血钙呈负相关关系,与血清白蛋白、血磷、血肌酐、血尿素氮呈正相关关系;血清白蛋白与总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呈正相关关系,与年龄、CCI评分、RDW呈负相关关系;血清球蛋白与总蛋白、年龄、CCI评分、白细胞计数、RDW、血小板计数、血糖呈正相关关系,与血肌酐、血尿素氮呈负相关关系。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示:低AGR组的累积全因生存率(log-rank=24.84,p<0.001)和累积心血管生存率(log-rank=14.02,p<0.001)均显着低于高AGR组。4.竞争风险模型结果示:将其他与死亡存在竞争关系的结局纳入考虑后,低AGR组PD患者的死亡风险仍然显着高于高AGR组(Gray test 25.28,p<0.001);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多种可能的混杂因素后,低AGR组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HR:1.57,95%CI:1.07-2.32,p=0.022)和心血管死亡风险(HR:2.01,95%CI:1.10-3.69,p=0.023)均显着增加。[结论]1.AGR与年龄、CCI评分、血清总蛋白、白细胞计数、RDW、血小板计数、血钙呈负相关关系,与血清白蛋白、血磷、血肌酐、血尿素氮呈正相关关系;2.低AGR组PD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及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均显着增加,AGR可能是评估PD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伍小玉[4](2020)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保留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整体健康和幸福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RF的降低或丧失不仅会显着加重PD患者贫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钙磷失调和心肌肥厚等并发症,而且是心血管死亡以及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影响RRF下降的众多因素中,PD患者普遍存在的微炎症状态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微炎症状态下机体内出现大量炎性介质,这些炎症介质可能通过促进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流入、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外基质的增生、以及吸引促纤维化因子等途径介导肾脏组织损害。炎症反应是一个复杂的级联反应,涉及大量的炎性介质,因此炎症状态的诊断主要依靠检测血中炎症标志物的水平来了解肾脏微炎症反应程度。近年来,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国内外新兴的炎症反应标志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文献报道,NLR在临床中可以用于多种炎症性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及不良预后的预测,例如在2型糖尿病中预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在急性心肌梗死中预测死亡风险、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预测转移和死亡风险等。在PD患者中也有研究发现基线NLR与患者营养状况呈负相关关系,NLR与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血管钙化、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但关于PD患者的基线NLR与RRF下降速率以及丧失风险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基线NLR与PD患者RRF下降速率及丧失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是一个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选取自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珠江医院行PD置管术,且术后规律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的终末期肾病患者228例,所有患者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或达到残余肾功能丧失状态、或转为血液透析,或行肾移植,或死亡,或失访。使用本医院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在开始腹膜透析治疗后的第一个腹膜平衡实验时的人口统计学,临床和实验室数据,以及以后每3-6个月复查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人口统计学数据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读数。临床数据包括终末期肾病的原发病因,有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有无并发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有无服用ACEI/ARB药物。实验室数据包括血常规、肾功能指标、生化指标、贫血指标等。本研究主要终点为:残余肾功能的完全丧失,定义为连续两次24小时尿量<100mL。[数据分析方法]根据基线NLR的中位数2.365将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分析并比较两组CAPD患者的基线特征、RRF随时间下降的速率;Spearman相关性分析RRF下降速率与各研究因素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两组CAPD患者累积RRF保存率的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RRF丧失的危险因素。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双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高NLR组(NLR>2.365)患者的RRF下降率明显高于低NLR组(NLR≤2.365)(p=0.030);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APD患者RRF的下降速率与基线NLR水平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r=-0.212,p=0.001);3.Kaplan-Meier曲线提示,低NLR组患者的累积RRF保存率显着高于高NLR 组患者,对数秩检验(Log Rank=5.950,p=0.015);4.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在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高NLR水平对CAPD患者RRF的丧失风险具有独立预测价值(HR=1.843,95%CI:1.237-2.746,p=0.003)。[结论]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的结果显示较高的基线NLR水平与PD患者中更快的RRF下降速率和更高的RRF丧失风险显着相关。

胡军福[5](2019)在《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对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治疗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排毒汤合益肾活血方,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开始及结束时微炎症指标(hs-CRP、IL-6、TNF-α)、肾功能指标(Scr、BUN、eGFR)、Hb、ALB、血脂指标(TG、TC、LDL-C、HDL-C)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然后据此进行统计学分析和疗效分析。结果:(1)微炎症指标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6水平均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两组组间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水平均有下降,治疗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肾功能指标的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Scr、BUN水平均有下降,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Scr、BUN值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eGFR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eGFR无升高,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eGFR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b、ALB水平均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Hb值组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B水平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脂指标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降低,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组间比较,TC、TG水平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DL-C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DL-C水平明显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HDL-C水平无显着升高,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HDL-C水平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5)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降低,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率为82.6%,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率为6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可有效降低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改善微炎症状态。(2)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可改善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肾功能、血脂、贫血及营养指标,减轻慢性肾脏病并发症,从而延缓CKD进展。(3)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可有效改善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刘洁[6](2018)在《高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及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目的:研究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胰岛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2016年在我院内分泌新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403例(平均年龄50.21±13.34岁[62.5%男性])做横断面研究。将男、女性患者分别按照各自的血尿酸水平三分位分组,分别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特征、生化指标和胰岛功能指数。并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风险因素。结果:横断面研究显示:纳入实验的男性、女性患者血清尿酸平均值分别为331.05μmol/L[四分位间距:260.6,400.9 μmol/L]和 267.9μmol/L(四分位间距:204.7,331.9μmol/L)。女性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包括早时相胰岛素分泌AUCins30/glu30、总时相胰岛素分泌AUCins120/glu120及总时相胰岛素处理指数DI120均高于男性患者。除男性患者的胰岛抵抗指数之外,血清尿酸与男性及女性的胰岛功能指数均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血清尿酸水平独立影响女性患者胰岛素分泌,但是对胰岛素抵抗无明显影响。对于男性患者来说,胰岛功能同时受血清尿酸水平、年龄、体重指数(BMI)和血脂水平的影响。结论: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尿酸水平与胰岛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均呈正相关。这种相关性受性别、BMI和血脂水平的影响。因此,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治中,血清尿酸可作为胰岛功能有效的预测因子。第二部分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各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影响慢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2016年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1800例住院患者做横断面研究,年龄20-85岁,平均年龄(56.4± 11.8)岁,其中63.4%为男性。按照男性、女性各自的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将1800例研究对象分为高尿酸血症组(HUA)和正常血尿酸组(NUA)。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生化指标、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足的发病率。研究尿酸对各并发症的影响,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并发症的风险因素。结果:横断面研究显示:HUA组231人,NUA组1569人,平均病程为6.5±6.0年。HUA组患者的BMI、血压和血脂水平均高于NUA组,而肾功能指标较NUA明显较差。在已经发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尿酸与性别、BMI,血肌酐、血甘油三酯、吸烟史、饮酒史呈正相关,与空腹、餐后血糖、肾小球清除率和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负相关。HUA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病率高于NUA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尿酸是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独立风险因素,年龄、BMI、血尿酸、高血糖共同影响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尿酸与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密切相关,具有预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的价值。第三部分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特点,并探究其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选取2012-2016.年在我院住院的年龄≥60岁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845例做横断面研究(平均年龄为67.95±6.3岁,[51.8%男性])。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生化指标、糖耐量试验结果和胰岛功能指数,并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究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风险因素。结果: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与女性患者在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无明显差异,但是男性各时相胰岛素水平均低于女性。老年男性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早时相胰岛素分泌AUCins30/glu30、总胰岛素分泌AUCins120/glu120和总胰岛素处理指数DI120明显低于女性。多元回归分析提示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受到年龄、尿酸、BMI、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吸烟史多因素共同影响。在这些因素中,高水平HbAlc、长病程和吸烟史减少胰岛素分泌,高BMI和高尿酸水平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同时加重胰岛素抵抗。HDL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女性胰岛素分泌优于男性,但是胰岛素抵抗状态较男性严重。在所有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因素中,BMI、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对胰岛功能影响较大。

陈月梅,蒋洪敏[7](2012)在《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肾脏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是主要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能非常敏感的反应炎症[1]。而在肾移植排斥反应和2型糖尿病肾病等肾脏相关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均有炎症反应的存在,SAA作为机体主要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这些疾病的诊疗中发挥特殊作用。现就在肾脏相

方乐[8](2012)在《尿AAG检测在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尿α1酸性糖蛋白在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尿α1酸性糖蛋白(AAG)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T2DM患者115例,健康体检者及感染性疾病患者各40例,分别检测其尿AAG、血AAG和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T2DM患者同时留取24小时尿测定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T2DM患者按UAER分为正常尿白蛋白(NAU)组、微量尿白蛋白(MAU)组和大量尿白蛋白(MaAU)组,比较健康体检者与T2DM患者间、不同UAER分期的T2DM患者间尿AAG的差异以及血AAG水平对尿AAG检测的影响,评价尿AAG在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T2DM患者总体尿AAG水平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分组分析发现,NAU组患者尿AA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2DM患者尿AAG水平随UAER的升高有上升趋势,且NAU、MAU和MaAU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排除感染因素后,T2DM患者的血AA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血AAG升高对尿AAG的测定无明显影响。结论:尿AAG可作为T2DM患者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尤其对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对糖尿病肾病的分期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第二部分尿α1酸性糖蛋白在预测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价值目的:探讨尿α1酸性糖蛋白(AAG)在预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0名健康体检者和40名UAER在20μg/min-200μg/min之间的T2DM患者,检测其尿AAG水平并计算其相应的标准差,分别记为AAGh/SDh和AAGd/SDd。取AAGh+2SDh作为健康人群尿AAG参考范围上限,取AAGd+2SDd作为T2DM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尿AAG参考范围上限。参照UAER的分级标准,将尿AAG<AAGh+2SDh者定为尿正常AAG组(NAAGU组),将AAGh+2SDh≦尿AAG≦AAGd+2SDd者定为微量尿AAG组(MAAGU组),将尿AAG>AAGd+2SDd者定为尿大量AAG组(MaAAGU组)。在此基础上收集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T2DM患者100例,将这些患者按按尿AAG水平分为NAAGU组、MAAGU组和MaAAGU组,并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期间每6个月检测一次尿白蛋白和肌酐水平,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水平衡量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结果:健康对照组40例标本尿AAG检测值为74.58±16.17μg/ml。尿微量白蛋白组T2DM患者尿AAG检测值为116.53±28.47μg/ml。据此,我们将尿AAG<106.92μg/ml的T2DM患者归入NAAGU组,尿AAG>173.47μg/ml的T2DM患者归入MaAAGU组,尿AAG水平在上述两组之间的T2DM患者归入MAAGU组。按尿AAG水平进行的分组研究发现,NAAGU组、MAAGU组和MaAAGU组的T2DM患者在2年的随访期内,分别有7.14%、16.67%和37.5%的患者ACR发生了进展。MAAGU组有8.33%的患者的ACR水平发生了缓解,MaAAGU组的T2DM患者无一例出现ACR水平的缓解。结论:尿AAG水平越高的T2DM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进展的机率越高;相反尿AAG水平越低发生肾功能损害缓解的机率越高。尿AAG的测定对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刘力生[9](2011)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文中认为序言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着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刘力生[10](2011)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是在1999年和2005年版本基础上修订的,由高血压联盟(中国)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近百位专家,包括心内科、肾脏科、神经科、老年科和内分泌科等学科专家多次讨论编撰而成。过去几十年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态势。200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与1991年比较,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所改善,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有些社区高血压管理后的控制率超过60%。农村脑卒中死亡率呈增长态势;城市中老年人群高血压主要并发症——脑卒中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在年轻人群中却是增加的。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防治策略应当基于心血管总体危险的评估(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伴随临床疾患)。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是<140/90mm Hg(1mm Hg=0.133kPa),≥65岁的老年人降压目标是<150/90mm Hg,如果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至<140/90mm Hg;糖尿病、肾脏病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降压目标为<130/80mm Hg;对高危患者管理应个体化。生活方式的改善如限盐、戒烟、减重、限酒、增加钾摄入量及体力活动,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有意义的。5大类降压药: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固定复方制剂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选择。特殊人群高血压需特别处理,如少儿、老年、妊娠、各种心血管并发症等。由于健康医疗政策和水平的差别,在指南实施过程中,建议采用两个不同级别的推荐(标准建议和基本建议),允许主管医师作出合适的选择。

二、急性时相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时相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目前的研究趋势
    三、MHR在指导临床实践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及前景
第二章 实验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三、心血管事件及不良事件的定义
    四、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一、纳入研究的患者构成
    二、分组的基线情况
    三、MHR与炎症及血脂的关系
    四、MHR与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五、MHR与 NLR、MLR敏感性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意义
参考文献
综述 微炎症预示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不良预后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2)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认知障碍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一般资料收集
        2.2.2 临床生化检查指标采集
        2.2.3 认知功能的评测
    2.3 分组依据
    2.4 统计学分析
    2.5 技术路线
第3章 结果
    3.1 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
    3.2 2 型糖尿病肾病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的比较
        3.2.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
        3.2.2 两组研究对象临床指标的比较
        3.2.3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SAA水平的比较
        3.2.4 两组MMSE量表分数的比较
        3.2.5 CKD1-5 期各期两组研究对象血清SAA水平及MMSE评分的比较
    3.3 不同认知程度SAA水平的比较
    3.4 所有研究对象资料的相关性分析
        3.4.1 血清SAA与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3.4.2 血清SAA与 MMSE认知量表评分的相关性
    3.5 二元logistic回归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血清淀粉样蛋白 A 在炎症相关疾病认知障碍中的研究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附录

(3)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与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基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所有患者的基线特征
    3.2 AGR与PD患者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3 AGR与PD患者死亡风险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
    3.4 AGR与PD患者死亡风险的竞争风险模型
    3.5 AGR与PD患者死亡风险的Cox回归分析模型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致谢

(4)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终点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人口学特征与实验室数据
    3.2 残余肾功能下降速率与CAPD患者的各因素相关性分析
    3.3 Kaplan-Meier曲线分析低NLR组和高NLR组患者残余肾功能保存率
    3.4 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的COX回归模型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英语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致谢

(5)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对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及终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评价指标
        2.4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微炎症指标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肌酐、尿素、肾小球滤过率的比较
        3.4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的比较
        3.6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3.7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3.8 安全性指标
第二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 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概念的提出
        1.2 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机制
        1.3 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意义
        1.4 评价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常用指标
        1.5 改善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常用药物
    2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2.1 病名与病因病机
        2.2 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2.3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认识
    3 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的确立
        3.1 益肾排毒汤合益肾活血方配伍方义
        3.2 肾排毒汤合益肾活血方单味药药效分析
    4 疗效分析
    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高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及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胰岛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血尿酸对2型糖尿病多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4. 对象与方法
    5. 结果
    6. 讨论
第三部分 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胰岛功能分析及影响因素
    7. 对象与方法
    8. 结果
    9.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项目成果目录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基金项目目录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的基金项目目录
致谢

(7)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肾脏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血清淀粉样蛋白A概述
2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2.1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肾移植排斥反应
    2.2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2型糖尿病肾病
    2.3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慢性肾脏疾病
    2.4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肾癌
3 展望

(8)尿AAG检测在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尿α1 酸性糖蛋白在 T2DM 患者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实验分组
        2.1.3 试剂
        2.1.4 实验器材
        2.1.5 实验方法
        2.1.6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3章 尿α1 酸性糖蛋白在预测 T2DM 患者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价值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实验分组
        3.1.3 试剂
        3.1.4 实验器材
        3.1.5 实验方法
        3.1.6 随访的判断
    3.2 结果
    3.3 讨论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前言
1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1.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
    1.2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
    1.3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1.3.1高钠、低钾膳食
        1.3.2超重和肥胖
        1.3.3饮酒
        1.3.4精神紧张
        1.3.5其他危险因素
    1.4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2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2.1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2.2各种血压参数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2.3我国人群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关系的特点
3诊断性评估
    3.1病史
    3.2体格检查
    3.3实验室检查
    3.4血压测量
        3.4.1诊室血压
        3.4.2动态血压
        3.4.3家庭血压
    3.5评估靶器官损害
        3.5.1心脏
        3.5.2血管
        3.5.3肾脏
        3.5.4眼底
        3.5.5脑
4高血压分类与分层
    4.1按血压水平分类
    4.2按心血管风险分层
5高血压的治疗
    5.1治疗目标
        5.1.1标准目标
        5.1.2基本目标
    5.2治疗策略
        5.2.1高危、很高危患者
        5.2.2中危患者
        5.2.3低危患者
    5.3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5.3.1减少钠盐摄入
        5.3.2控制体重
        5.3.3不吸烟
        5.3.4限制饮酒
        5.3.5体育运动
        5.3.6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心理平衡
    5.4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5.4.1药物治疗的策略
        5.4.2降压治疗的临床试验证据
        5.4.3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5.4.4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和作用特点 (表8~10)
    5.5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
        5.5.1调脂治疗
        5.5.2抗血小板治疗
        5.5.3血糖控制
        5.5.4高血压并发心房颤动 (房颤) 的抗凝治疗
        5.5.5综合干预多种危险因素
    5.6高血压治疗随诊及记录
        5.6.1随诊的目的及内容
        5.6.2降压药物剂量的调整
        5.6.3危险分层的年度评估和分层与管理级别的调整
6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
    6.1老年高血压
        6.1.1流行现状
        6.1.2临床特点
        6.1.3诊断
        6.1.4治疗
    6.2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
        6.2.1血压特点和流行现状
        6.2.2诊断
        6.2.3治疗
    6.3妊娠高血压
        6.3.1患病率与定义
        6.3.2降压治疗的策略
        6.3.3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处理
        6.3.4降压药物的选择 (表16)
    6.4高血压伴脑卒中
        6.4.1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
        6.4.2急性脑卒中的血压处理
    6.5高血压伴冠心病
        6.5.1降压治疗的目标水平
        6.5.2伴稳定性心绞痛
        6.5.3伴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6.5.4伴ST段抬高心肌梗死
    6.6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6.6.1临床特点
        6.6.2降压的目标水平
        6.6.3药物选择和应用
    6.7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6.7.1高血压与肾脏疾病
        6.7.2高血压所致肾脏损害的降压治疗
        6.7.3高血压伴慢性肾脏病的降压治疗
        6.7.4终末期肾病的降压治疗
    6.8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6.8.1降压治疗的目标
        6.8.2药物的选择和应用[8, 128, 162]
    6.9代谢综合征
        6.9.1诊断标准
        6.9.2治疗原则和降压目标
    6.10外周血管病的降压治疗
    6.11难治性高血压[167-169]
        6.11.1难治性高血压原因的筛查
        6.11.2处理原则
    6.12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170, 171]
        6.12.1定义
        6.12.2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6.12.3高血压亚急症的处理
    6.13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6.13.1降压治疗的目标
        6.13.2围手术期高血压的防治
7高血压防治的对策和策略
    7.1防治对策
    7.2高血压防治的策略
        7.2.1全人群策略
        7.2.2高血压易患人群策略
8高血压的社区规范化管理
    8.1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的内容
    8.2高血压社区管理流程
    8.3随访的方式
    8.4高血压社区防治主要的效果评价指标
9继发性高血压
    9.1肾实质性高血压
    9.2内分泌性高血压
        9.2.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醛症)
        9.2.2嗜铬细胞瘤
        9.2.3库欣综合征
    9.3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的根本特征是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 导致患肾缺血,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明显增高, 引起高血压及患肾功能减退。肾动脉狭窄是引起高血压和 (或) 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患病率约占高血压人群的1%~3%[209]。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 据估计在我国占所有肾动脉狭窄的70%以上, 其次为大动脉炎 (约20%) 及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约5%) [210]。其中大动脉炎所致的主动脉及肾动脉狭窄是我国年轻人继发性血管源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 这与欧美国家有明显差别。
    9.4主动脉缩窄
    9.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
    9.6药物性高血压
10指南的推广与实施
    10.1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指南宣传推广和实施中的作用
    10.2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医疗单位和企业界在指南宣传推广中的作用
    10.3开展全国高血压医院及社区规范化管理与考核评估
编后语

(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论文提纲范文)

序 言
前 言
    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1.1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
        1.2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
        1.3 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1.3.1 高钠、低钾膳食
        1.3.2 超重和肥胖
        1.3.3 饮酒
        1.3.4 精神紧张
        1.3.5 其他危险因素
        1.4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2.1 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2.2 各种血压参数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2.3 我国人群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关系的特点
    3 诊断性评估
        3.1 病史
        3.2 体格检查
        3.3 实验室检查
        3.3.1 基本项目
        3.3.2 推荐项目
        3.3.3 选择项目
        3.4 血压测量
        3.4.1 诊室血压
        3.4.2 动态血压
        3.4.3 家庭血压
        3.5 评估靶器官损害
        3.5.1 心脏
        3.5.2 血管
        3.5.3 肾脏
        3.5.4 眼底
        3.5.5 脑
    4 高血压分类与分层
        4.1 按血压水平分类
        4.2 按心血管风险分层
    5 高血压的治疗
        5.1 治疗目标
        5.1.1 标准目标
        5.1.2 基本目标
        5.2 治疗策略
        5.2.1 高危、很高危患者
        5.2.2 中危患者
        5.2.3 低危患者
        5.3 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5.3.1 减少钠盐摄入
        5.3.2 控制体质量
        5.3.3 不吸烟
        5.3.4 限制饮酒
        5.3.5 体育运动
        5.3.6 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心理平衡
        5.4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5.4.1 药物治疗的策略
        5.4.2 降压治疗的临床试验证据 以心脑血管并发症为主要研究目标的随机对照降压治疗临床试验为高血压的治疗与管理建立了理论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数十个以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的临床试验, 大致可以分为4种类型。较早期的降压治疗试验, 主要研究积极降压治疗与安慰剂或不治疗对比是否能够明显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这些研究的结果一致显示, 通过降低血压可以明显降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这是我们治疗与管理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循证证据。
        5.4.3 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降压治疗药物应用应遵循以下4项原则, 即小剂量开始,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 联合用药及个体化。
        5.4.4 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和作用特点 (表8~10) 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抗剂、ACEI、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5类, 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此外, α受体阻滞剂或其他种类降压药有时亦可应用于某些高血压人群。
        5.4.5 降压药的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已成为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法[108]。为了达到目标血压水平, 许多高血压患者需要应用≥2种降压药物。
        5.5 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
        5.5.1 调脂治疗
        5.5.2 抗血小板治疗
        5.5.3 血糖控制
        5.5.4 高血压并发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
        5.5.5 综合干预多种危险因素
        5.6 高血压治疗随诊及记录
        5.6.1 随诊的目的及内容
        5.6.2 降压药物剂量的调整
        5.6.3 危险分层的年度评估和分层与管理级别的调整
    6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
        6.1 老年高血压
        6.1.1 流行现状
        6.1.2 临床特点
        6.1.3 诊断
        6.1.4 治疗
        6.2 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
        6.2.1 血压特点和流行现状
        6.2.2 诊断
        6.2.3 治疗
        6.3 妊娠高血压
        6.3.1 患病率与定义
        6.3.2 降压治疗的策略
        6.3.3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处理
        6.3.4 降压药物的选择 (表16)
        6.4 高血压伴脑卒中
        6.4.1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
        6.4.2 急性脑卒中的血压处理
        6.5 高血压伴冠心病
        6.6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6.6.1 临床特点
        6.6.2 降压的目标水平
        6.6.3 药物选择和应用
        6.7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6.7.1 高血压与肾脏疾病
        6.7.2 高血压所致肾脏损害的降压治疗
        6.7.3 高血压伴慢性肾脏病的降压治疗
        6.7.4 终末期肾病的降压治疗
        6.8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6.8.1 降压治疗的目标
        6.8.2 药物的选择和应用[8, 128, 162]
        6.9 代谢综合征
        6.9.1 诊断标准
        6.9.2 治疗原则和降压目标
        6.10 外周血管病的降压治疗
        6.11 难治性高血压[167-169]
        6.11.1 难治性高血压原因的筛查
        6.11.2 处理原则
        6.12 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170-171]
        6.12.1 定义
        6.12.2 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6.12.3 高血压亚急症的处理
        6.13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
        6.13.1 降压治疗的目标
        6.13.2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防治
    7 高血压防治的对策和策略
        7.1 防治对策
        7.2 高血压防治的策略
        7.2.1 全人群策略
        7.2.2 高血压易患人群策略
        7.2.3 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8 高血压的社区规范化管理
        8.1 高血压分级随访管理的内容
        8.2 高血压社区管理流程
        8.3 随访的方式
        8.4 高血压社区防治主要的效果评价指标
    9 继发性高血压
        9.1 肾实质性高血压
        9.2 内分泌性高血压
        9.2.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醛)
        9.2.2 嗜铬细胞瘤
        9.2.3 库欣综合征
        9.3 肾动脉狭窄
        9.4 主动脉缩窄
        9.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9.6 药物性高血压
    10 指南的推广与实施
        10.1 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指南宣传推广和实施中的作用
        10.2 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医疗单位和企业界在指南宣传推广中的作用
        10.3 开展全国高血压医院及社区规范化管理与考核评估
    11 编后语

四、急性时相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与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D]. 张楠.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2]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认知障碍相关性分析[D]. 牟宇波. 青海大学, 2021(01)
  • [3]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与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研究分析[D]. 孙玲芝.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4]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的相关性研究[D]. 伍小玉.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5]健脾益肾、活血泄浊法对CKD4期(脾肾气虚、瘀浊内阻型)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D]. 胡军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高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及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D]. 刘洁. 武汉大学, 2018(01)
  • [7]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肾脏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 陈月梅,蒋洪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07)
  • [8]尿AAG检测在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方乐. 南昌大学, 2012(12)
  • [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刘力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05)
  • [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刘力生.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08)

标签:;  ;  ;  ;  ;  

急性期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