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势头(论文文献综述)
潘秋晨[1](2021)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后,正面临动力转轨,而在复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之下,先前本就潜藏的矛盾更为突出,“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但创新效率低下、所有制歧视、产业分割严重等难以转变的现实,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集约型”增长模式的发展。如何找到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是政策制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中国制造业当下存在的资源错配,不仅说明产业部门包含着充分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空间,更潜藏着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要释放这一能量,就有必要在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内国际生产体系紧密联结的双循环背景下,结合中国深化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历程,考虑如何构筑更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更充分的利用好全球价值链的组织、治理结构,进而促进生产要素的内外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若能基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有的放矢的制定政策,改善不平衡、不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等不可持续的问题,就可能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文章将全球价值链与资源配置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基于全球价值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理论分析框架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特征事实,系统阐述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不同于以往大部分文献的是,本文在全面量化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内向型动能,并区分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资源错配事实的基础上,利用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以垂直深化的视角探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分工协作效应、外向集聚效应、结构升级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综述,梳理理论发展脉络并归总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一方面找到支撑本文开展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发现相关研究领域的局限和空白,以阐明本文仍需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第二,以文献综述为源点,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全面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阐明中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向更高水平的开放型市场经济转变的最终目的是使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作用,从而巩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因此,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机制应是垂直深化和由表及里的,异质性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可能经由两个端口,产生三种动能,进而通过四类机制发挥作用。一方面是单纯依靠外向型动能驱动的资源优化配置,即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主要发挥作用的要素流动和分工协作机制;另一方面是在异质性行业深化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全球价值链与国内生产体系产生深入联结后在国内市场供给侧发挥作用的机制,可分为外向集聚和结构升级。其中,外向集聚机制主要说明了内外动能的协同作用;而结构升级机制则更强调在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之后,本国产业部门自主增值能力的增强和国内大循环发挥的主体作用。第三,以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对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角色和资源配置实际进行深入探讨。一方面,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形下阐明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的资源配置情况;另一方面,克服总值贸易思维的缺陷,以垂直深化的增加值视角重新考量中国的贸易利益,进一步区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和内向型动能。第四,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程度和方向,进一步界定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第五,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路径机制。首先,构建方程检验在全球价值链嵌入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相应的影响机制发挥了什么作用;其次,若存在多种中介机制的多重影响,则进一步确定其中更为显着的中介机制;最后,进一步探讨影响机制是否存在局限性,进而可能在一定条件之下弱化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第六,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总,对如何构筑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从而打开效率提升的“黑箱”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正从一个倾向于被动接受他国中间产品的低端代工者角色,向一个倾向于为全球生产网络输送中间产品的中端分工者角色转变,且在此过程中,国际市场对中国国内循环的依存度逐渐上升。第二,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源错配,也恰好潜藏着实现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能够改善资源错配,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还将提升约13.16%,平均每年实现0.73%的增长;总产出将额外提升9.6%,平均每年实现0.53%的增长。第三,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行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内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企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进一步的行业异质性分析显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行业越来越依赖于偏向内向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动能改善资源配置。非线性分析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各类动能对资源配置均存在一定的“优化区间”。内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呈“倒U型”,当内向型动能增强到超过非线性关系的临界值之后,将发挥着可持续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这意味着,基于中国资源禀赋和产业体系构筑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确实潜藏着带动经济下一轮快速增长的巨大能量。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外协同型、外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均呈“U型”,且具备“左高右低”的非对称特征,说明外向型动能的参与确实优化了行业间资源配置,且该效应大于抑制作用,合理利用外向型动能将促使其发挥更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第四,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外资更替和再配置的要素流动效应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外资再配置的中介作用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外资再配置效应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之间呈“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由发达经济体外资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确实隐含着“纵向压榨”效应,而这一效应对东道国市场资源配置的负面影响也将阻碍外资本身的成长。并且,基于内外资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动力的差异,外资实质在这一资源协同优化的过程中获益更多,也更依赖于在东道国的资源再配置过程驱动自身的迅速成长。若这一协同优化过程无法持续,“纵向压榨”可能转变为“双向压制”,从而造成“损人不利己”和“两败俱伤”的局面。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为代表的全球价值链从属者的研发行为,实质是全球价值链参与者之间相互追赶和学习的表现,驱动了全球价值链主导者更高效率的资源再配置过程,一定程度消弭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纵向压榨”效应,“重启”了国内国际资源的协同优化路径。第五,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在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协作关系实现的就业结构横向调整和融资约束缓解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就业结构横向调整的中介作用更强。但需要注意的是,就业结构的纵向调整并未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相对于高技能劳动要素的增长,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深化反而促使制造业更多的积累了对中低技能劳动要素的偏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可能存在一定的资源优化配置“偏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虽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全球价值链嵌入壁垒驱动了制造业整体的资源优化配置,但却以“拖累”劳动要素的优化配置为代价,且低端“拖累”更为严重,由此加剧了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的“双重分割”。第六,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协同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外向集聚效应发挥了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全球价值链和国内生产体系的深化联结呈现出显着的协同优化作用。但区分“二元”嵌入模式的研究发现,不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间,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的“隔绝机制”都存在,且上游嵌入度越高,企业对核心技术等资源的保护动机越强,国内国际生产要素的流通、扩散渠道被一定程度的阻隔,个体利益和大局利益的调节失灵促使积蓄于全球生产网络和本地产业集群之下的外向集聚效应被抑制,可能导致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生产体系的“双重分割”。而同时,全球价值链下游嵌入的资源“互仿互享”机制也稳定存在,且下游嵌入度越高的企业与集群内关联企业进行优势资源互享的动机越强,外向集聚效应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亦随之强化。因此,上述两种机制相互博弈的结果一定程度决定了外向集聚效应的强弱,进而左右着内外协同型动能引导资源配置的最终效果。第七,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向型动能改善行业内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结构升级机制呈现出明显的部分中介作用。而进一步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机制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中间投入优化、国际竞争、“链中学”路径驱动了制造业结构升级。但上述全球价值链的结构升级路径存在行业异质性,进而塑造着结构升级机制下的资源配置路径: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越依赖于由中间投入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水平越低的行业则越依赖于由国际竞争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而基于“链中学”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则能够驱动所有行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且对低技术行业的作用更强。这意味着,正是由于中高技术行业的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路径依赖、中高端嵌入路径较难贯通、高端嵌入路径正向效应较弱,才造成中高技术行业难以进入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
刘洋[2](2021)在《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作为一种经济功能区,是我国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体制设计的产物。作为国家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的科技特区,高新区的发展,关键在于其管理体制。作为新旧体制碰撞与改革创新之结果的现行管理体制,经过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推动着高新区功能日益丰富完善,实现了承载的功能作用,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了—种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共生的经济、社会现象。但高新区现行管理体制也面临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境,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新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高新区已逐渐进入由“政策驱动”向“体制驱动”的转型期,正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新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中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管理体制转型,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体制支撑。新时代,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已然在此背景下悄然发生。实践探索让现阶段的行政体制改革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也产生倒逼力量,引发我们的思索。而这种思索之逻辑起点是“为什么转”?就目前学术研究上的回应而言,要么聚焦于高新区的宏大叙事,要么沉迷于管理体制的细枝末节,却不能给我们系统而清晰的答案。因此,本文试图从新时代背景切入,框定高新区这一特殊对象,研析高新区管理体制,聚焦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动态过程,以弥补高新区管理体制研究中的缺憾。全文沿着“为什么转、转什么、怎么转?”的脉络,围绕高新区管理体制这一特殊对象,确定研究的分析框架和整体脉络设计,梳理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背景及沿革,研判高新区发展阶段,总结高新区特点。回答“为什么转?”的问题后,逻辑演绎的进程自然而然地延伸出“转什么?”。通过对个案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描述分析和价值判断,发现可行性经验;通过对高新区和行政区管理体制的结构、功能、成效以及二者运行机制的深入对比、分析,结合案例研究得到一些启示;通过总结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就,分析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到了“转什么?”的答案。在“怎么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变量提取,确定转型的目标和内容,并从新时代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层面建构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最终目标。本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坚持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相结合,以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视角,用整体性政府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工具,深入分析我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探讨转型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思路与方略,以期建立起—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反映高新区发展客观规律,符合高新区自身发展状况的管理体制,为我国高新区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姜宝中[3](2020)在《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级新区作为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建设的超大规模综合性城市新区。国家级新区具有多元的战略目标,即承担着解决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中各类系统性问题,也肩负着探索区域和城市有效发展路径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国的国家级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的示范区和试验区,发挥了带动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然而,从国家级新区发展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分离、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缺乏良性互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创新要素培育与累积逐年减缓等问题。选择合适的视角和理论方法,探索国家级新区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国家级新区建设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利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国际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以及对城市创新能力促进作用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这些研究对破除国家级新区发展困境、促进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只有解决好这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才能更好的发挥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本文以城市地域空间理论、城市网络理论、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从国家级新区发展现状为出发点,详细分析国际级新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给出国家级新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研究国际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依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破解国家级新区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首先,基于2006-2018年城市经济发展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现: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发展拉大了城市之间经济增长的差距。进一步实证分析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异质性时,实证结果说明: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既存在区域异质性,也存在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发展对东部地区城市和南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着,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北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着,说明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国家级新区发展对促进直辖市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对非直辖市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不显着,说明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行政等级异质性。其次,基于2003-2016年中国3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现: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科技创新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级新区在促进城市科技创新方面同样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对东部地区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效果显着,而对中西部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显着;国家级新区对直辖市城市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对于非直辖市城市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不显着。最后,基于2005-2018年中国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量”和“质”两方面的衡量指标,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展: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级新区对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中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对东部地区城市和南方城市产业结构“量”的升级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北方城市则产业结构“质”的升级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对直辖市地区城市产业结构“量”的升级具有显着效果,但对其“质”的升级产生作用不显着。国家级新区对非直辖市城市产业结构“质”的升级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但对其“量”的升级作用不显着。综合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国家级新区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均具有促进作用。国家级新区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和行政等级异质性。同时看到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放缓,且国家级新区自身的发展和建设也面临着各种困境。为此,需要在优化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布局、促进国家级新区产业优化发展、完善国家级新区治理模式、化解国家级新区的招商引资困难,以及加强国家对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国家级新区发展难题,发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唐昕[4](2020)在《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文中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高新区启动建设以来,一直肩负推动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的使命。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载体被任命为落实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担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任。而传统以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为发展动力的“经开区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于当下高新区的发展,“重产轻城”的建设直接导致高新区难以集聚创新型人才及研发团队,因此为解决这一难题,产城融合会是大多数高新区的未来趋势。本文选取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案例研究对象,园区从镇级工业园逐步发展跃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核心园,是典型以“经开区开发模式”推动、政府主导建设的园区。发展至今,园区已经获得巨大经济成就,培育了特色产业集群和数量可观的高新技术企业,但作为新时期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之一,园区面临诸多发展困境。本文试图通过构建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框架,为此类园区寻找一条破解之道,更好地完成新时期国家赋予的重任。本文梳理了高新区的发展阶段及其阶段特征,针对新时期我国高新区创新发展中遭遇的困境,分析了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及空间响应,构建了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框架,并结合代表性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归纳出具体的规划路径。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作为实证研究的案例,结合园区发展历程、实态特征、发展阶段研判和调研访谈对园区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进行识别,并以此逻辑和路径为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产城融合是针对当前高新区创新发展瓶颈的一种响应措施,面对当前创新发展阶段高新区难以吸引、留住、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困境,产城融合可以通过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提供高品质的空间支持,从而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吸引和集聚对工作、生活、学习、休闲有较高空间品质需求的创新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产城融合促进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是从空间、产业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展开,空间上加强园区和城区在区域层面的互联互动,实现一体化发展,园区层面上推动园区创新服务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高度融合;产业上深化产业高端化与集群化发展;管理体制上实施市场化管理制度。对于创新导向下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的产城融合主要从区域协调上和空间修补两方面开展,通过狮山核心区联动佛山西站新城发展融入佛山城市发展格局;构建园区内部“科创服务中心+创新产城组团”空间格局,集聚园区各独立发展功能组团的资源,通过三旧改造的更新方式,促进狮山核心区功能融合发展。
徐长娟[5](2020)在《泰安高新区招商引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招商引资工作于改革开放后得到大力发展,实践证明,招商引资对于振兴地方经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就业、带动完善基础设施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自1988年我国建立第一家国家级高新区以来,各地政府便纷纷通过建设高新区的方式来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并把招商引资作为其主要工作,高新区取得的辉煌成就,招商引资功不可没。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等战略不断推进,高新区体制机制也全面推行改革,在此背景下,高新区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招商引资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招商工作的要求。泰安高新区自筹建以来就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实践证明,以泰安高新区政府为主导的招商引资模式,对推动招商引资发展具有显着带动作用,并使园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招商引资为泰安高新区和泰安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新形势新背景下,政府直接干预招商活动同样带来不少弊端,致使招商引资工作面临发展瓶颈:招商引资难度越来越大、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逐步弱化、各开发区之间竞争形势日益严峻等。研究如何顺应市场化招商的趋势,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转变政府职能、适应改革发展要求,对于实现高新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总结了国内外有关招商引资的理论、文献,再以泰安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招商引资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机遇,总结出招商引资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本文认为,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政府职能的错位、越位和缺位三方面。泰安高新区目前正处于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阶段,改革对转变政府职能是机遇,对招商引资而言具有多方面的有利影响,因此在体制机制改革背景下,本文提出了改革后高新区政府部门开展招商引资的正确做法,应该在制定招商政策、优化招商环境、培育招商主体、培养招商人才以及规划招商产业等方面下功夫。只有改变以往全能型政府的角色,改变“大包大揽”的形象,彻底转变政府职能,才能引领泰安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吴冲[6](2020)在《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重要意义,而大遗址作为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对建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彰显城市与区域文脉、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75%以上的大遗址位于城郊及郊野地区,这些大遗址区往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加之文物保护制度对工、农业生产实施严格控制,导致了大遗址区村庄普遍性的贫困问题,并且由于资本投入与文保限制的空间差异产生了遗址区村庄的不均衡发展,进而引发大遗址区社会冲突矛盾加剧和遗址区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反思。在全面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紧迫性。大遗址区作为一个空间相对独立、管理部门权职交错、保护与利用影响交织、利益相关者众多的复杂地域系统,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问题研究需要跳出传统的“绝对空间”思维,从社会与空间相互影响的辩证逻辑中寻求答案。“空间生产”理论既有助于解决传统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中“社会-空间”相互割裂的问题,也能够将大遗址区社会分化与空间不均衡纳入同一框架内进行讨论。因此本研究结合大遗址区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建立具体化分析框架,通过“社会-空间”辩证法从空间实践与社会变迁的交互作用中探寻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以社会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角度揭示社会空间演变机制。首先,本文将空间生产理论与大遗址区现实情况相结合,建立大遗址区空间生产理论框架。在界定大遗址区空间范围与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三元论”对大遗址区的社会空间本体划定,并论证空间生产理论在大遗址区的适用性,重点从权力、资本视角探寻遗址区“社会-空间”的辩证逻辑。其次,宏观上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特征。首先分析关中大遗址的分布特征及其自然环境特征,论证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其次梳理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分析展示利用工作对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最终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发展的普遍性特征规律。一方面借鉴哈维的三次资本循环理论大致划分出关中大遗址区发展阶段,分析资本驱动下居民实现再生产的模式与途径。另一方面,探究在空间权力让渡与分化过程对村庄居民生产方式调整的影响。这一部分研究既为具体案例地研究提供广泛的素材与依据,也在实践层面论证了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研究具备普遍适用性。然后,选取秦始皇陵、乾陵、桥陵、耀州窑、雍城五处大遗址区作为典型案例地研究,分析具体案例地村庄的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与特征。空间上,以行政村为基本统计单元,从“人-地关系”、“人-人关系”两方面入手建立指标,采取生态因子分析法、社会空间分异指数明确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特征。时间上,通过比对分析90年代、2000年、2010年、2018年四个时间段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状况,总结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提炼出5种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最后,在分析5种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中“人地关系”与“人人关系”变化特征规律基础上,进一步从资本视角分析保护利用影响下大遗址区空间资本累积过程,从权力视角解读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各种制度性框架下居民为实现再生产而对自身生计模式调整过程,从资本与权力视角解析大遗址区社会空间生产的规律并总结社会空间演变机制,提出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的优化建议。研究认为:(1)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研究具有普遍适用性,大遗址区乡村发展体现出哈维所说的三次资本循环特征,权力与资本所支配的“第三空间”影响着遗址区乡村物质环境转变与社会变迁。(2)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大多呈扇形同心圆圈层结构。并且根据其演变规律总结出旅游服务业发展型村庄、农业发展型村庄、传统农业村庄、工业化与城镇化带动村庄、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等五种演变模式。(3)“人地关系”上,村庄聚落由原本单一的居住功能衍生出生产与消费职能,最终衍生出文化服务职能;“人人关系”上,早期村民自主生产或受雇于投资企业而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期乡村空间资本价值提升,居民与外来经营户形成房屋租赁合作关系,最后由于文化资本外溢,居民与旅行社、经营户产生广泛的业务往来。综上,本研究提出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原始动力,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内生因素,政府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外部驱动。面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社会分层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选取大遗址区乡村为研究案例,探寻社会弱势群体在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如何实现自身再生产过程。在人本视角拓展了大遗址保护利用的研究广度,也进一步丰富了空间生产的微观领域研究。对我国大遗址周边地区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解析,希望借此为实现大遗址区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张红伟[7](2020)在《河北省博野县招商引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因其灵活性和收效显着的特点,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及生命线。各级地方政府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工作,通过持续不断地推介本地区的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环境、政策待遇等比较优势,争取投资者到本地区开展包括直接和间接投资在内的各类投资活动,从而获得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资源,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区域竞争力提高等发展目标。河北省博野县作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活跃程度偏低,经济影响力不足,社会组织力较弱,内生资金、管理、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比较缺乏。近年来,博野县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和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命线”,持续推进招商引资,招大引强选优,着力打造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程度高、发展质量好的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应用新公共管理理论、产业集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招商引资理论等,采用文献资料查阅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数据分析法等,对河北省博野县招商引资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全面深入探讨,并采用SWOT-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与自然等四个方面,对博野县招商引资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总结,进而确定了博野县招商引资工作最佳战略。同时,本文通过案例对比分析,总结出招商引资先进地区在营造浓厚氛围、制定高端规划、打造强大队伍、建设优良环境等方面共性典型做法。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招商引资“1+2+3”模式,为博野县等欠发达地区政府寻找合适的招商引资对策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江妙[8](2020)在《阿拉尔市政府招商引资的绩效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招商引资是各地政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城市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就业,缓解资金紧张的重要推手,招商引资绩效评估作为一种评价手段,有待于不断完善。阿拉尔市作为新疆南疆一个成立时间短、经济水平落后、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资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工作结果的评价能为当地政府提供政策依据和参考。结合兵团向南发展实施纲要,回顾新疆阿拉尔市政府招商引资历程,从引资企业、招商方式和举措、资金到位率、固定资产投资、就业率等方面分析2012-2018年招商引资现状,以及现有的绩效考核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新疆阿拉尔市的实际情况,从产业导向、投资环境、招商业绩和企业业绩四个方面选取了16个核心评价指标,构建招商引资绩效评估体系,基于熵值法确定权重,计算出新疆阿拉尔市2013-2017年招商引资绩效综合评价指数,并对其进行规律性分析,同时选取了四家典型企业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1)近年来新疆阿拉尔市主要依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二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渠道窄、融资渠道单一、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突出。(2)2013-2017年间新疆阿拉尔市招商引资绩效水平逐年呈上升趋势,发展潜力较大。这与政府不断创新引资方式,―走‖―引‖结合,大力推进援疆招商,延伸产业链招商的工作方式有关。(3)评估体系中投资环境影响绩效评估的效果明显,招商业绩体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产业导向与企业业绩对绩效的影响虽小,但不容忽视。(4)通过对选取的棉纺、化工企业的分析,印证评估体系中指标的重要性,体现出循环经济,企业业绩,环境保护对评估新疆阿拉尔市政府招商引资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最后提出进一步改善新疆阿拉尔市政府招商引资绩效评估的对策建议。
朱浩[9](2020)在《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对于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特色小镇有多种类型划分,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是其中一种。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除了壮族,还有瑶族、京族、侗族、苗族、彝族、仫佬族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因而在广西研究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是符合广西区情的。可以说,对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研究是符合时代发展背景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我国的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特色小镇培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2018年8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明确指出了要规范纠偏机制,确保特色小镇的培育数量服从于质量,淘汰变形走样异化的特色小镇,筛选具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典型案例,树立标杆,推动特色小镇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比浙江等东部发达省份,广西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占优势,但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民族地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可以成为广西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基于这样的理论出发点,本文选取了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作为主要的田野考察点,采用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这些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作为切入点,分析这些地区的特色产业开发现状,对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认清差距,进而探索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简单梳理,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并对特色小镇、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这三个概念进行了解析。第二章介绍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发展的态势,从发展目标和建设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特色小镇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罗列了当前广西特色小镇的创建数量,印证了广西特色小镇的兴起。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进展和分布特征概括了当前广西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并依据聚居的民族、主导的产业、旅游产业的地位对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进行类型划分,以便认清不同特色小镇的资源特色和产业特色。第三章对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四个典型案例逐个进行了解读,分析这四个建设的建设成效和发展模式,总结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鲜明少数民族特色的优势,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可依托这些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第四章阐述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聚焦,即明确了特色小镇应以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引领新动力培育、打造环境友好型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同时以生态维度、产业维度、创新维度、传承维度作为评价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尺度,指出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生态资源利用不充分,生态保护易受忽视;产品结构相对较单一,产业基础不够完善;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民族文化挖掘不深入,文化传承需要加强。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是因为:地方对特色小镇的理解不透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特色小镇艰涩和存在同质化现象、特色小镇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距离实现“产城融合仍存在差距”。第五章提出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首先,坚持优化服务,政府科学引导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其次,坚持规范发展,五大理念保障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再次,坚持产业立镇,优势产业驱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最后,坚持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支撑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郭书剑[10](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二、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势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势头(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 |
2.1.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沿革 |
2.1.2 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升级 |
2.1.3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量化方式与经济内涵 |
2.1.4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 |
2.2 资源错配与生产率提升的研究 |
2.3 开放视角下的资源配置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评述 |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3.1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来自国际市场进出口侧和国内市场供给侧的生产率效应 |
3.1.1 要素流动效应 |
3.1.2 分工协作效应 |
3.1.3 外向集聚效应 |
3.1.4 结构升级效应 |
3.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资源配置路径研究——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框架 |
3.2.1 生产设备和技能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2 市场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3 研发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4 创新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与资源配置的特征事实 |
4.1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角色 |
4.1.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2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 |
4.1.3 中国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特征事实 |
4.2 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2.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2.2 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 |
4.2.3 中国制造业行业间资源错配 |
4.2.4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
5.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5.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进一步的研究:还剩下多少“优化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何而起?——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的外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6.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基于内资、外资协同配置的探讨 |
6.1.1 内外资部门资源再配置效应的动态分解 |
6.1.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1.3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6.1.4 实证结果分析 |
6.1.5 进一步的研究:国内、国际资源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分工协作效应:基于劳动、资本协同配置的探讨 |
6.2.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2.2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2.4 进一步的研究:劳动、资本要素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如何存续?——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内市场供给侧的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7.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集聚效应:基于国内国际生产体系联结路径的探讨 |
7.1.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1.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7.1.3 实证结果分析 |
7.1.4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路径是否存在“战略隔绝”? |
7.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结构升级效应:基于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的探讨 |
7.2.1 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升级效果分析 |
7.2.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2.3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7.2.4 实证结果分析 |
7.2.5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是否存在不可持续性?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本文的局限性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8.3.1 本文的局限性 |
8.3.2 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基于Melitz和 Polanec(2015)方法的生产率增长分解式推导 |
附录 Ⅱ: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地位指数、前向参与指数、后向参与指数 |
附录 Ⅲ: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劳动、资本错配指数及行业间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Ⅳ: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Ⅴ: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和产出增长潜力 |
附录 Ⅵ: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结构升级指数 |
附录 Ⅶ: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2)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个案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成果评述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创新 |
四、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本研究基本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概念解读 |
一、新时代 |
二、高新区 |
三、管理体制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二节 理论工具 |
一、整体性政府理论 |
二、政府职能理论 |
三、治理理论 |
第三节 逻辑建构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动因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目标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策略 |
四、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重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与高新区设立 |
一、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
二、高新区设立背景分析 |
三、我国高新区的特点分析 |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沿革 |
一、探索初创期(1988-2000) |
二、巩固提升期(2001-2012) |
三、转型发展期(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比照 |
一、国外高新区管理体制及特点 |
二、我国高新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
三、研究启示 |
第三章 个案研究: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 |
第一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及现行管理体制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概况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现状及特点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下取得的成就 |
第二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异同分析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国家高新区的共同点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与一般高新区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探索及其价值 |
一、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的转型之路 |
二、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方式创新 |
三、常州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价值 |
第四章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比较的启示 |
第二节 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 |
一、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模式比较 |
二、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的特点解读 |
三、高新区与行政区运行机制比较的启示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的成效、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高新区管理体制取得的成效 |
二、高新区管理体制面临的困境 |
三、高新区管理体制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目标及内容 |
第一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因素分析 |
二、影响管理体制转型的变量提取 |
第二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目标确立 |
一、动力: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
二、方向:高新区行政区管理体制二合一 |
三、目标: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
第三节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内容落定 |
一、功能优化 |
二、职能转变 |
三、权力重构 |
四、机构改革 |
第六章 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的路径研究 |
第一节 转型目标 |
一、紧扣为民宗旨,实现终极目标 |
二、瞄准时代战略,提升功能定位 |
三、立足自身职能,加强兼收并蓄 |
第二节 转型策略 |
一、上下结合的“渐进式”转型 |
二、政社合作的“包容性”放权 |
三、社会治理的“开放型”共建 |
第三节 转型保障 |
一、“法治型”高新区建设的有效实施 |
二、“大部制”高新区改革的有序推进 |
三、“合作式”府际关系的有力构建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城市经济增长的研究 |
1.3.2 关于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
1.3.3 关于城市国家级新区建设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和不足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经济特区 |
2.1.2 开发区 |
2.1.3 城市新区 |
2.1.4 国家级新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市地域空间理论 |
2.2.2 城市网络理论 |
2.2.3 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理论 |
2.2.4 区域创新理论 |
2.3 国家级新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2.3.1 国家级新区推进制度创新的作用机制 |
2.3.2 国家级新区促进生产要素集聚的作用机制 |
2.3.3 国家级新区引导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 |
2.3.4 国家级新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
第3章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效分析 |
3.1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 |
3.1.1 新区设立与初步探索阶段(1992-2009年) |
3.1.2 扩大政策实验阶段(2010-2013年) |
3.1.3 进一步增设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 |
3.2 国家级新区建设成效 |
3.2.1 营商环境显着改善 |
3.2.2 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
3.2.3 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对接 |
3.2.4 逐步发展成为宜居宜业新城区 |
3.3 国家级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
3.3.1 体制机制创新面临严重制约 |
3.3.2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面临重大困难 |
3.3.3 招商引资面临巨大竞争和困难 |
3.3.4 国家给予政策支持逐渐减少 |
第4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实证分析 |
4.1 研究方法阐释 |
4.1.1 基本思想 |
4.1.2 模型设置 |
4.1.3 模型使用条件 |
4.1.4 模型检验 |
4.2 假说提出 |
4.3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
4.3.1 模型设定 |
4.3.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
4.3.3 共同趋势检验 |
4.4 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结果分析 |
4.4.1 基准回归结果 |
4.4.2 安慰剂检验 |
4.4.3 稳健性检验 |
4.5 异质性检验 |
4.5.1 区域异质性检验 |
4.5.2 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科技创新促进作用实证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变量说明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
5.2.3 共同趋势检验 |
5.3 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的影响 |
5.3.1 基准回归结果 |
5.3.2 安慰剂检验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异质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实证研究 |
6.1 假说提出 |
6.2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
6.2.1 模型设定 |
6.2.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
6.3 产业结构升级“量”的检验 |
6.3.1 基准回归结果 |
6.3.2 异质性检验 |
6.4 产业结构升级“质”的检验 |
6.4.1 基准回归结果 |
6.4.2 异质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相关政策建议 |
7.1 优化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布局 |
7.1.1 重点向主要城市群核心城市倾斜 |
7.1.2 适度照顾中西部地区大城市 |
7.1.3 新区选址应该与原城区相互衔接 |
7.2 促进国家级新区产业优化发展 |
7.2.1 全力做强做优主导产业 |
7.2.2 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
7.2.3 努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7.3 加快完善国家级新区治理模式 |
7.3.1 加快提升国家级新区的治理能力 |
7.3.2 积极探索国家级新区治理新模式 |
7.4 积极化解国家级新区的招商引资困难 |
7.4.1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
7.4.2 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
7.5 国家应该加强对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
7.5.1 扩大体制机制创新的制度空间 |
7.5.2 在重大项目布局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
7.5.3 在建设用地指标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
7.5.4 在融资方面给予更多便利条件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火炬计划”下的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地 |
1.1.2 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高新区,产城融合势在必行 |
1.2 研究问题与目的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基于Citespace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图谱分析 |
2.1.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2.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究知识图谱及特点 |
2.2 高新区的研究热点 |
2.2.1 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
2.2.2 高新区创新发展的相关研究 |
2.2.3 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 |
2.2.4 高新区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 研究评述 |
2.4 国内外产城融合促进园区创新发展的案例研究 |
2.4.1 新加坡纬壹科技城 |
2.4.2 苏州工业园 |
2.4.3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 |
2.4.4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
第三章 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构建 |
3.1 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
3.1.1 要素驱动:生产要素集聚阶段 |
3.1.2 投资驱动:产业集聚阶段 |
3.1.3 创新驱动:创新发展阶段 |
3.2 当前创新驱动下高新区发展的内在需求 |
3.2.1 发展困境:产城分离的创新环境导致创新人才难以集聚 |
3.2.2 需求特征:以吸引创新人才集聚为目标 |
3.3 产城融合:高新区创新发展空间需求的响应 |
3.3.1 产城融合的内涵:以人为本,实现产、城空间融合 |
3.3.2 产城融合通过塑造高品质空间促进创新人才的集聚 |
3.4 创新导向下高新区产城融合的路径构建 |
3.4.1 区域联动,促进城市与园区空间融合 |
3.4.2 功能完善,推动园区创新服务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高度融合 |
3.4.3 产业结构优化,深化产业高端化与集群化发展 |
3.4.4 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市场化管理制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历程与实态研究 |
4.1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
4.1.1 狮山镇的发展概况 |
4.1.2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
4.2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历程 |
4.2.1 分散发展阶段:从“农村社区工业化”到“园区工业化” |
4.2.2 整合发展阶段:从“一园多镇”到“园镇合一” |
4.3 佛高区核心园的实态特征 |
4.3.1 空间:粗放利用,功能结构失衡 |
4.3.2 产业:集聚现象较明显,粗放型与高级化并存 |
4.3.3 管理体制:“市统筹、区建设”,缺乏社会事务管理 |
4.4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阶段研判 |
4.4.1 经济成就巨大,制造业发展迅猛 |
4.4.2 产业集聚已形成,高企培育数量可观 |
4.4.3 创新引领正在进行,传统制造业产值占主导 |
4.5 基于企业访谈的佛高区核心园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识别 |
4.5.1 佛高区核心园创新环境的构建 |
4.5.2 产城脱节的园区环境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导向下佛高区核心园产城融合策略研究 |
5.1 战略谋划:从“园区”向“城区”的空间战略演进 |
5.1.1 市级层面规划:从“城市组团”到“城市副中心” |
5.1.2 区镇级层面规划:从"承接东部"到"产业中枢+交通枢纽" |
5.2 空间修补:功能补强,优化园区内部空间 |
5.2.1 重塑园区内部结构,构建“科创服务中心+创新产城组团”空间格局 |
5.2.2 集聚园区各组团资源,以三旧改造促进核心区功能融合发展 |
5.3 区域协调:核心引领,联动新城融入城市发展格局 |
5.3.1 实现空间一体化发展 |
5.3.2 融入区域生态格局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狮山镇政府访谈提纲 |
附录2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3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企业访谈记录 |
附录4 狮山镇村、社区访谈记录 |
附录5 狮山镇政府部门访谈记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泰安高新区招商引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招商引资 |
2.1.2 政府职能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
3 泰安高新区招商引资发展情况 |
3.1 泰安高新区招商引资基本情况 |
3.2 泰安高新区投资环境 |
3.2.1 区位交通 |
3.2.2 主导产业 |
3.2.3 基础配套 |
3.2.4 营商环境 |
3.3 泰安高新区政府在“双招双引”方面的做法 |
3.3.1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
3.3.2 提高行政效能 |
3.3.3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
3.3.4 招商引资措施得当 |
3.4 泰安高新区招商引资面临的发展机遇 |
3.4.1 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机遇 |
3.4.2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 |
3.4.3 位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机遇 |
4 泰安高新区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泰安高新区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 |
4.1.1 大项目招引难度大 |
4.1.2 招商引资行政化程度高 |
4.1.3 招商引资方式单一 |
4.1.4 高端专业人才紧缺 |
4.1.5 产业结构及产业聚集度有待优化提升 |
4.2 泰安高新区招商引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政府职能的错位 |
4.2.2 政府职能的越位 |
4.2.3 政府职能的缺位 |
5 完善泰安高新区招商引资的对策建议 |
5.1 苏州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经验分析 |
5.2 规划招商引资产业 |
5.2.1 扩大高新区影响力 |
5.2.2 科学制定产业规划 |
5.2.3 规划建设产业园区 |
5.2.4 加强产业链招商成效 |
5.3 培育招商引资主体 |
5.3.1 培育招商中介组织 |
5.3.2 引导企业自主招商 |
5.4 培养招商引资人才 |
5.4.1 打造专业化招商团队 |
5.4.2 推动园区人才集聚 |
5.5 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
5.5.1 优化投资硬环境 |
5.5.2 优化投资软环境 |
5.6 完善招商引资政策 |
5.6.1 合理制定招商引资政策 |
5.6.2 完善招商引资绩效考核体系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主要概念界定 |
1.1.1 大遗址与大遗址区 |
1.1.2 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 |
1.1.3 社会空间 |
1.1.4 乡村与乡村社会空间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社会空间演变相关基础研究 |
1.3.2 社会空间生产的相关研究 |
1.3.3 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空间演变研究 |
1.3.4 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研究 |
1.3.5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理论基础 |
2.1.1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价值与影响相关理论 |
2.1.2 乡村聚落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3 传统“社会-空间”二元对立分析理论 |
2.1.4 空间生产理论及其相关延伸理论 |
2.2 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研究的适用性与独特性 |
2.2.1 空间生产理论导向下大遗址区社会发展的时空观转变 |
2.2.2 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适用性 |
2.2.3 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独特性 |
2.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分析方法 |
2.3.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主体及其作用 |
2.3.2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的“社会-空间”辩证逻辑 |
2.3.3 “三元论”导向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生产特征 |
3.1 关中大遗址数量及展示利用情况在全国范围内的比较 |
3.1.1 关中大遗址的数量与分布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
3.1.2 关中大遗址展示利用工作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
3.2 关中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因素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 |
3.2.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与大遗址分布 |
3.2.2 关中大遗址类型及选址产生的大遗址区自然条件差异 |
3.2.3 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
3.3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因素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
3.3.1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与保护利用模式 |
3.3.2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对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
3.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生产特征 |
3.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本循环特征 |
3.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管理制度变迁特征 |
3.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空间实践特征 |
3.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产业变化特征 |
3.5 关中大遗址区类型划分与社会经济特征 |
3.5.1 关中不同自然条件禀赋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
3.5.2 关中不同影响力级别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
3.5.3 关中不同发展阶段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
第四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 |
4.1 案例地选取与数据获取 |
4.1.1 典型案例地选取 |
4.1.2 数据获取 |
4.2 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分析方法与步骤 |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3 空间生产理论下的指标体系 |
4.3 案例地大遗址保护利用及其大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1 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2 乾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3 桥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4 雍城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3.5 耀州窑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
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主因子及其空间分布 |
4.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 |
4.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 |
4.5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结构特征的提取 |
4.5.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共性特征 |
4.5.2 关中各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差异性特征 |
4.6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与分异过程 |
4.6.1 90年代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6.2 200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6.3 201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
4.7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规律与演变模式 |
4.7.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主因子的变化 |
4.7.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分异指数的变化 |
4.7.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 |
4.7.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的提炼与比较 |
第五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影响因素 |
5.1 人地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方式的调整 |
5.1.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1.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
5.2 人人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关系的转变 |
5.2.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2.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
5.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资本循环的逻辑解释 |
5.3.1 大遗址区乡村农业相关的资本累积 |
5.3.2 大遗址区乡村工业化或城镇化中的资本累积 |
5.3.3 大遗址区乡村旅游服务业中的资本累积 |
5.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权力关系变迁的逻辑解释 |
5.4.1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主体的利益诉求 |
5.4.2 三次资本循环中大遗址区利益主体权力的空间化 |
5.4.3 三次资本循环中管理制度调整与空间主体利益关系的互馈 |
第六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机制 |
6.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基本动因 |
6.1.1 大遗址展示利用的溢出效应 |
6.1.2 资本增殖性的内在驱动 |
6.2 大遗址区空间生产主体对乡村社会空间的作用路径 |
6.2.1 政府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
6.2.2 市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
6.2.3 地方社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
6.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6.3.1 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原始动力 |
6.3.2 居民生产关系调整转变是内生驱动 |
6.3.3 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外部动因 |
第七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建议 |
7.1 优化的原则与价值判断 |
7.1.1 保护还是发展 |
7.1.2 谁的乡村 |
7.1.3 谁的遗址 |
7.2 明确各利益主体的空间权力边界 |
7.2.1 政府的职能定位与权力边界 |
7.2.2 顺应资本循环规律的市场引入 |
7.2.3 乡村社区发展权力的赋予 |
7.3 空间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 |
7.3.1 共建共享的空间实践 |
7.3.2 开发利用共同参与的制度 |
7.3.3 基于空间公平的补偿机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村庄资料统计问卷 |
附录二 :居民家庭统计问卷 |
附录三 :文管部门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项目获奖情况 |
致谢 |
(7)河北省博野县招商引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述评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欠发达地区 |
2.1.2 政府职能 |
2.1.3 招商引资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产业集聚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三章 河北省博野县招商引资发展现状 |
3.1 博野县基本情况 |
3.1.1 人文历史情况 |
3.1.2 区位交通情况 |
3.1.3 生态环境情况 |
3.1.4 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
3.2 博野县招商引资工作现状 |
3.2.1 博野县招商引资概况 |
3.2.2 博野县招商引资组织体系 |
3.2.3 博野县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 |
3.2.4 博野县招商引资主要载体 |
3.2.5 博野县招商引资形式 |
3.2.6 博野县招商引资相关政策 |
第四章 河北省博野县招商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博野县招商引资存在主要问题 |
4.1.1 招商引资环境建设存在短板 |
4.1.2 招商引资产业层次处于“爬坡”阶段 |
4.1.3 招商引资资源要素供给不足 |
4.1.4 招商引资创新手段不够有效 |
4.2 博野县招商引资存在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
4.2.1 思想观念比较陈旧 |
4.2.2 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偏弱 |
4.2.3 政策体系不够系统 |
4.2.4 应对机制不够健全 |
第五章 河北省博野县招商引资SWOT—PEST分析 |
5.1 招商引资优势分析 |
5.2 招商引资劣势分析 |
5.3 招商引资机会分析 |
5.4 招商引资威胁分析 |
5.5 博野县招商引资工作的战略选择 |
5.5.1 优势与机会组合战略分析(SO) |
5.5.2 优势与威胁组合战略分析(ST) |
5.5.3 劣势与机会组合战略分析(WO) |
5.5.4 劣势与威胁组合战略分析(WT) |
第六章 国内先进地区招商引资经验借鉴 |
6.1 河北省威县招商引资模式 |
6.2 安徽省明光市招商引资模式 |
6.3 成都市成华区招商引资模式 |
6.4 对博野县招商引资的启示 |
第七章 河北省博野县进一步发展招商引资“1+2+3”模式 |
7.1 一个核心:更新招商理念 |
7.2 两个保障:强化规划建设和资源要素保障 |
7.2.1 强化规划建设保障 |
7.2.2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
7.3 三个优化:优化招商方式、优化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
7.3.1 优化招商方式 |
7.3.2 优化体制机制 |
7.3.3 优化营商环境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阿拉尔市政府招商引资的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对政府招商引资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对政府招商引资绩效评估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图 |
1.3.5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支撑 |
2.1 相关概念 |
2.1.1 招商引资的概念 |
2.1.2 绩效评估的概念 |
2.1.3 招商引资绩效评估 |
2.2 相关理论 |
2.2.1 政府干预理论 |
2.2.2 资源配资理论 |
2.2.3 权变管理理论 |
第3章 阿拉尔市政府招商引资的现状分析 |
3.1 阿拉尔市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
3.2 阿拉尔市政府招商引资现状 |
3.2.1 招商引资历程 |
3.2.2 招商引资概况 |
3.2.3 招商引资资金到位率 |
3.2.4 招商方式和举措 |
3.2.5 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
3.2.6 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率分析 |
3.2.7 就业率分析 |
3.3 阿拉尔市政府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 |
3.3.1 经济结构单一,资金回报率低 |
3.3.2 地理位置劣势,人才短缺严重 |
3.3.3 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缺口较大 |
3.3.4 绩效评估体系缺失,工作动力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阿拉尔市政府招商引资绩效评估 |
4.1 阿拉尔市政府招商引资绩效评估现状 |
4.1.1 绩效评估主体 |
4.1.2 绩效考核办法 |
4.1.3 绩效考核开展情况 |
4.2 阿拉尔市政府招商引资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
4.2.1 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 |
4.2.3 评价方法的选取 |
4.3 阿拉尔市政府招商引资绩效指标分析 |
4.3.1 绩效评估的数据准备和处理 |
4.3.2 绩效指标结果分析 |
4.4 阿拉尔市政府招商引资绩效评估的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阿拉尔市招商引资典型企业的绩效分析 |
5.1 典型企业选择 |
5.1.1 棉纺企业 |
5.1.2 化工企业 |
5.2 典型企业绩效分析 |
5.2.1 新疆新越丝路有限公司 |
5.2.2 阿拉尔市中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5.2.3 新疆臻泰纺织有限公司 |
5.2.4 阿拉尔市森兴纺织有限公司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融合 |
6.2.2 优化投资环境,营造便商惠商氛围 |
6.2.3 精准产业定位,严格按照产业招商 |
6.2.4 发展教育培训,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
6.2.5 转变招商引资观念,创新方式方法 |
6.2.6 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加强考核工作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9)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特色小镇 |
(二)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 |
(三)高质量发展 |
第二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发展的态势研判 |
一、广西特色小镇概况 |
(一)发展目标 |
(二)创建数量 |
(三)建设意义 |
二、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建设进展 |
(一)建设进展 |
(二)分布特征 |
三、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类型划分 |
(一)依据聚居的民族进行划分 |
(二)依据主导的产业进行划分 |
(三)依据旅游的产业地位进行划分 |
第三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典型案例解读 |
一、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 |
(一)四大优势助力小镇培育 |
(二)建立了康养产业五大支撑体系 |
(三)“瑶族文化+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 |
二、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 |
(一)具有边海民族特色的“中国最美村镇” |
(二)建设滨海宜居小镇 |
(三)“京族文化+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 |
三、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 |
(一)支撑小镇建设的特色资源 |
(二)体育赛事驱动小镇的发展 |
(三)“壮族文化+体育旅游”的发展模式 |
四、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 |
(一)“百镇建设”工程助力小镇培育 |
(二)建设“中国月柿之乡” |
(三)“瑶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 |
第四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聚焦 |
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 |
(一)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
(二)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 |
(三)优化经济发展的结构 |
(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
(五)创新引领新动力培育 |
(六)打造环境友好型经济 |
二、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对标高质量发展 |
(一)生态资源利用不充分,生态保护易受忽视 |
(二)产品结构相对较单一,产业基础不够完善 |
(三)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
(四)民族文化挖掘不深入,文化传承需要加强 |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地方对特色小镇的理解不透彻 |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 |
(三)特色小镇建设存在同质化现象 |
(四)特色小镇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
(五)距离实现“产城融合”仍存在差距 |
第五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
一、坚持优化服务,政府科学引导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完善专项政策体系 |
(二)强化小镇顶层设计 |
(三)健全发展长效机制 |
(四)科学指导建设规划 |
(五)正确处理“双向互动” |
二、坚持规范发展,五大理念保障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创新理念塑造特色业态 |
(二)协调理念营造和谐氛围 |
(三)绿色理念推动生态建设 |
(四)开放理念创建包容环境 |
(五)共享理念打造交流平台 |
三、坚持产业立镇,优势产业驱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依托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 |
(二)运营特色产业,构建服务平台 |
(三)突出产业特色,促进文旅融合 |
(四)坚持人本导向,引导产城融合 |
四、坚持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支撑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
(一)尊重民族地区现有形态,理性拆旧建新 |
(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拒绝盲目搬袭 |
(三)挖掘民族地区乡土文化,锻铸文化内核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势头(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D]. 潘秋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新时代高新区管理体制转型研究 ——基于对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分析[D]. 刘洋. 苏州大学, 2021(07)
- [3]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姜宝中. 吉林大学, 2020(01)
- [4]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D]. 唐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泰安高新区招商引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徐长娟.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6]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D]. 吴冲. 西北大学, 2020(07)
- [7]河北省博野县招商引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张红伟. 河北大学, 2020(08)
- [8]阿拉尔市政府招商引资的绩效评估研究[D]. 江妙.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9]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D]. 朱浩.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10]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