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9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异常气候事件(论文文献综述)
邓彩霞[1](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指出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路淑华[2](2020)在《北极涛动对我国霾污染影响的分析与模拟研究》文中认为瞄准异常气候对我国霾污染影响的不确定性,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常用的两套霾日数据(即基于天气现象和基于能见度+相对湿度方法)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两套数据在不同地区的时间序列相关系数均在0.7到0.9之间,总体趋势相对一致,平均值略有不同,且站点筛选以及相对湿度阈值的选择对霾日变化趋势的影响不大。基于对霾日数据的评估,采用天气现象霾日数据集分析了1961-2017年北极涛动(AO)异常对我国冬季霾的影响。结果表明,AO异常主要影响我国华北和华中地区的冬季霾污染。在AO异常偏高的年份,由于东亚大槽和西伯利亚高压的减弱等原因造成这些地区的温度上升、降水频率减少、边界层高度降低等,抑制了污染物在水平及垂直方向的传输扩散,导致冬季霾日数正距平增加;AO偏低年份,气象条件的影响弱于高值年但整体有利于霾扩散,冬季霾日负距平明显增加。进一步的机制数值模拟结果显示,AO异常对PM2.5浓度影响最明显的是华中地区,与数据分析结果一致。沉降与传输过程也受到影响,干沉降相较于湿沉降受AO影响更加明显,且受影响区域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AO异常对污染物输送通量的影响也体现在南方地区,在AO异常偏高年,华中地区的扩散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传输,导致该地区的霾污染增加。在AO偏低年,南方大部分区域的传输通量有明显的增加,整体上的扩散条件均优于AO异常偏高年的情况。
李明奎[3](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孙萌萌[4](2018)在《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文中研究说明1960-1970年代,人们对气候变化未来趋势的判断经历了从冰期到全球变暖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中,也体现在相应的科学领域。对气候变化趋势判断的转变,实际上反映的是气候变化科学的议程变化。本研究以“1960-1970年代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预测的转变”为中心,尝试回答“气候议程在这一时段如何转变”的问题,以推进对“二氧化碳气候变化研究何以获得气候研究的优势与权威地位”问题的认识。为此,本研究分五个步骤完成。第一,从1970年代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出发,以媒体报道为中心,通过与科学文本对比,确认了冰期预测的科学家信源、主要争议和相关社会议程,从而发现冰期预测是随着1970年代初粮食危机的政治议程而获得社会广泛关注的。为了回答粮食危机的相关问题,气候科学家从全球变冷和冰期预测转向全球气候模式改变。随着粮食政治从“寻找原因”到“寻求解决”的议程转变,粮食技术替代气候变化成为粮食问题中更重要的科学议题,而全球变冷所依据的理论由于预测能力的不足而在1970年代末衰落,并被全球变暖预测的新闻报道所取代。第二,从科学内部寻找冰期预测兴起与衰落的原因。冰期预测最核心的科学来源是米兰科维奇假说,对其在1960-1970年代所获进展的分析表明:首先,米兰科维奇假说的精确验证发生于1976年,在作出冰期预测时的70年代初,在科学界的接受度有限;其次,米兰科维奇假说作为气候预测存在从数据分析到理论自身的双重不确定性,且无法提供短期预测所需的精确度。第三,冰期预测之所以出现,是由于古气候学家和地质学家在气候的天文理论方面所获得的进展,更新了人们对冰期图景的认识。最后,冰期预测所受到的外来压力主要是社会对气候变化预测时间尺度的要求。随着外界对短期气候预测实用性的确认,冰期预测随之衰落,并让位于全球变暖预测。70年代中期以后,部分古气候学家接受了二氧化碳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并将冰期预测限定在“自然气候变化”范围内。第三,从“物理气候学”和数值气候模式的兴起,看二氧化碳气候学的提升。用于进行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的气候数值模式起源于以卑尔根学派气象思想与电子计算机结合而产生的数值天气预报。在美国“科学外交”政策下诞生的全球大气研究项目的最初目标,是拓展数值天气预报的预报能力。但由于洛伦兹“蝴蝶效应”的提出,这一原始目标的可行性大打折扣。随着第一阶段目标的结束,全球大气研究项目开始转向以气候数值模式为基础的气候预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气候预测与气候控制。仍然出于洛伦兹的混沌理论,气候的可预测性问题直到70年代末还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对物理机制的了解不够而带来的不确定性等。这些争议与不确定性使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被界定在虚拟实验的范畴,而不具备预测的含义。但随着美国政府的介入,在1979年末的一份以“二氧化碳的数值模式研究是否可靠”为核心问题的报告中,最终确认了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作为气候预测的可靠性。第四,从世界气象组织内部气候学议程的变化,看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从1953-1980年,世界气象组织的气候学议程经历了以下变化过程:·1953-1961:从气候学到气候变化或气候波动;·1969-1972:从气候波动到气候与环境;·1973-1976:从气候与环境到人类影响气候;·1977-1979:从人类影响气候到二氧化碳气候作用。从1969年开始的议程变化,是由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及之后的联合国环境项目基金来主导的。由对大型气象和气候学项目的资助,联合国实现了对气候学科学的议程设置。对由外部压力导致的科学议程优先级别的变化,一些科学家出于不同角度的考虑提出了不同程度的反对。但这些反对未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议程转变的形势。第五,对气候变化观念在中国同一时段情形的研究。70年代初竺可桢对中国历史气候变迁的综合性研究发表,时当气候异常与冰期预测传播至中国。竺可桢的研究遂成为反对冰期预测的依据。“历史气候是波动的,不会朝一个方向一直发展下去”曾在60年代作为竺可桢反驳国外有关全球变暖讨论的思想依据。而对“气候与社会”“气候与人类”等曾经与气候决定论关系密切、容易在意识形态管控严格的环境中引发争议的问题,竺可桢选择了回避。尽管他本人是国内环境保护的先驱,但他的气候变迁研究也同时撇开了环境议题。70年代的冰期预测中,竺可桢认识到这种宣传有其政治经济背景而未给予过多重视。竺可桢去世之后,同时随着国内外交政策和政治环境的转变,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开始更加紧密地追随联合国的科学议程,开始向一个全球气候风险框架靠拢。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结论:科学进展无法单独回答气候科学议程何以在1960-1970年代发生转变的问题;而这种转变的外部原因,也是一种政治动因,即国际环境政治对气候科学的议程设置。环境项目对大型科学项目的资助是实现议程转变的主要机制。国内的议程变化是国际环境政治全球影响的直接体现。本研究表明,政治能够影响、而且事实上已经影响了气候科学研究的内容及方向。
许文志[5](2018)在《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及适应性行为分析 ——以安徽省X原种场为例》文中指出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正在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面临的挑战。气候变暖给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环境都带来了很大影响。农业作为最古老、最传统的产业,是受到气候变化冲击最大的几个行业之一。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农业发展的几乎所有过程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气候变化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一环,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也至关重要。了解气候变化的趋势、农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气候变化对未来农业发展的影响,了解农户的行为帮助他们采取更有效地措施适应气候变化,是帮助农户避免损失、保证收益的关键。规模农业会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以安徽省蚌埠地区的小麦规模种植户为切入点,研究气候变化以及农业规模化趋势下,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和适应现状。本文共六章,前两章针对气候变化现状,农户气候变化的认知、适应性行为和二者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根据气候变化中农户认知和行为偏差,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在结合蚌埠市X原种场气候变化和农户现状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地区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对蚌埠地区的农业、气候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第二部分对农场规模户调研,了解农户的认知和行为并分析。第三部分选择典型农户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几类典型规模户的认知,采取措施所需考虑的因素,以及决策时的心理活动。根据对农场规模种植户的气候感知和行为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在气候类型上,农户对气温变化感知明显、而对降水变化感知不明显;其次在变化程度上,农户对长期缓慢的变化感知不明显,对短期剧烈的变化感知明显;再次在生长周期上,农户对作物物候期气候更关注,对其他时期不太关注。最后在行为上,农户很少主动行动,普遍采取被动行动,而且采取行动的农户大部分因为从众心理而非真正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此外农场的经营形式一定程度限制了农户采取行动。据此本文从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农户理解、提高农户适应能力和积极性、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几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帮助农户更好的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活。
瞿颖[6](2016)在《清代华北地区旱涝与冷暖时空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文献资料中所包含的大量气象信息,是用来研究长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重要的代用资料。为了研究历史时期旱涝及冷暖的状况,深入探究在时间和空间上其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本文主要结合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清代华北地区旱涝及冷暖变化进行分析,旨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多方法、多尺度、多种数据源地研究华北地区气候数据中隐含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并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子作用的物理机制。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1644-1911年华北地区旱涝等级序列的小波分析显示其具有10-11a,20-22a,45-50a,90-100a尺度的周期。对该序列进行突变检验,发现在10a时间尺度上有7个跃变点,在30a时间尺度上有4个跃变点。分析1644-1911年华北地区旱涝等级的空间分布,发现降水量从东向西呈现减小的趋势,山东地区的明显比其他地区高,这与山东地处沿海地区,有充沛的水汽条件利于降水有关。(2)对1870-1911年华北地区年旱涝等级分别与Nino3区SST指数序列、太阳黑子数序列分别进行交叉小波功率谱和小波相干谱分析,发现华北地区年旱涝等级序列和Nino3区SST指数序列在2-4a和8-12a的时间尺度上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且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相位差是不同的;年旱涝等级序列与太阳黑子数序列的交叉小波功率谱显示两者在8-14a时间尺度上有着密切关系。(3)制定了华北地区冬季冷暖等级标准,重建了 1644-1911年华北地区冬季冷暖等级指数序列,结果表明该时段内华北的冷暖变化大致可以分为2个冷期和1个暖期,冷期集中在1644-1690年和1810-1911年,暖期集中在1691-1809年。对该序列进行突变检验,发现全区共有8个突变点,其中10a上有5个,30a上有3个。(4)对重建的清代华北地区冬季冷暖等级指数序列进行小波变换,结果表明该序列具有11-15a、22-30a、38-45a、80-90a的周期性,功率谱分析表明其显着周期为2a、4a、8a以及14a。对1700-1911年华北地区冬季冷暖等级指数序列与太阳黑子数序列进行交叉小波功率谱分析,发现两者在4-12a时间尺度上有着密切关系,交叉小波相干谱分析显示两者在60-70a时间尺度上也有着强凝聚性共振周期。(5)对1644-1911年华北地区霜雪灾害发生频次进行统计,共计发生灾害1982次,轻度、中度、重度灾害各1132、708次、142次,其中秋季发生频次最多,春季次之,然后是冬季,夏季最少。依据霜雪灾害的年发生频次,可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644-1703年,第二阶段为1704-1803年,第三阶段为1804-1903年,第四阶段为1904-1911年,第2、4阶段为灾害低发时期,第1、3阶段为灾害高发阶段。(6)1644-1911年华北地区霜雪灾害年频次序列的CEEMD分解结果表明:该序列在年际尺度上的周期为:2.8a、5.3a;年代际尺度上的周期为:11.3a、22.6a、45.2a、52.0a;世纪尺度上的周期为:119.4a。华北地区霜雪灾害频次空间分布图表明:频次分布在空间上是不均匀的,河北河南发生的频次较山东山西少,其中山西省发生的频次略多。霜雪灾害等级空间分布图表明:等级与频次的分布有一定的空间一致性,其中山东、河南、河北地区主要以轻度、中度灾害为主,山西地区则主要以重度灾害为主,呈现出连片状的集中分布。
蔡群[7](2016)在《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沱江是长江上游北岸的一条重要支流,纵穿川北山地、成都平原和川中盆地丘陵等地形单元,流域地形地貌复杂,构造了沱江流域水旱灾害发生的基本场域,从而使历史时期沱江流域的水旱灾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区域性的特点。那么以沱江流域为个案进行水旱灾研究对于我们认识长江流域水旱灾害发生的时空特点和发生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为了分析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况,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为了获取基本的数据样本,笔者以沱江流域各地方志、档案史料、明清实录、近代报刊资料,以及近人的水旱灾统计资料、调查资料为基本材料进行数据统计。参考了诸如《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四川卷)、《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四川两千年洪灾史料汇编》、《四川历代自然灾害述略》、《四川清代前水旱自然灾害资料汇编》、《四川清末民国时期水利部分资料汇编》、《四川省气候历史记载的初步研究》、《四川省百年严重水旱灾害史料(1962年)》等着作。从而整理出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发生的年际序列。为了将统计资料进行量化分析,尝试通过水旱灾害被灾县份数、受灾面积、受灾人口等指标建立起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年际指数表。通过水旱灾害的发生数量可以反映出该区域的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而水旱灾害的指数差异则可以表现各县区的受灾程度差异。这些内容组成了本文的第一章内容,即“资料来源、量化和灾害指数分析”。第二章是“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则是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尺度对明清时期沱江流域的水灾和旱灾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时间上主要是王朝、年际分布、季节分布三个尺度,空间上则是县级县区、次级流域以及上中下游的分布三个区域尺度。通过时空分布的特征分析,从而对于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基本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资作该流域防灾抗灾的基本依据。第三章是对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水旱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而构成了灾害的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笔者也试图从这两个角度对沱江流域明清时期的水旱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定性分析。沱江流域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环境、气候波动等自然地理要素及其变化是水旱灾害发生的生态环境机理,我们可以称之为孕灾环境。从灾害学的角度看,灾害的发生是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的一个循环反馈过程,其中作为人类社会的承灾体对于致灾因子的抗击能力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到灾害的大小以及是否成灾,所以我们就试图从沱江流域的农业生产、仓储建设、灾害救济、祈神禳灾等角度对沱江流域的社会应对能力进行初步分析。
黄明奎,马璐[8](2016)在《试论异常气候事件对山区工程建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异常对山区工程建设与运营已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给山区工程建设与运营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分析了降雨、异常温度等异常气候对山区工程建设与运营环境造成的影响,认为异常气候将改变工程材料的结构与力学参数,以及工程的服役环境,而且异常气候对工程的耐久性、受力性能等方面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此基础上,从防灾、减灾等方面给出针对当前异常气候背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并指出工程建设在设计标准、结构物理力学参数、安全评估系统等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金大超[9](2014)在《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变化的区域性特征及重大异常事件形成机理》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使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中国596个站点及MICAPS2.0的逐日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Hadley中心气象局的逐月海温资料,系统研究了我国尤其是1050E以东地区夏季降水的区域性特征,并对中国夏季降水进行了区域划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区夏季降水异常及极端事件的影响因子及机理。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的夏季降水及其年(代)际变率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降水量及其变率均由东南向西北减少。依据夏季降水变化特征,中国大陆可以被划分出21个在统计学意义上降水变化相互独立的区域,这21个区域覆盖了中国除西部以及西南部分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除了长江中下游和河套地区外,其余区域两两相关并不显着,且这21个区域的夏季降水周期及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具有非常强的局地性。且与各区域夏季降水异常相联系的海温异常及大气遥相关型亦各不相同。(2)近50年来,110°E附近由南向北的四个区域(两广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秦岭-黄淮平原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间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存在很大差异。引起各区域夏季降水的水汽来源各不相同,且影响各个区域夏季降水异常的大气遥相关型亦存在很大差别,而与各区夏季降水相联系的海温场特征亦存在显着差异。(3)在年际时间尺度上,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偏多、年际变率较大;河套地区夏季降水偏少、年际变率较小。然而,这两个区域的夏季降水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存在显着的反相振荡现象。与这一反相振荡现象相联系的水汽主要源自西太平洋地区。这种反相振荡现象和北大西洋涛动(NAO)存在密切联系,联系的机制可归结为通过NAO激发产生的全球型遥相关(CGT)波列。(4)2013年夏季,东北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降水的大值区分别位于东北地区的北部(NNEC)和南部(SNEC)。统计结果表明,东北这两个地区降水多寡受到不同环流型和不同的水汽输送路径影响。2013年夏季,源自热带中太平洋地区和中纬度西风带中的水汽输送使得这两个地区降水偏多,同时,东北全境洪涝灾害的发生与引起NNEC和SNEC两个区域降水异常成因共同作用有关,即EUP型遥相关及海洋性大陆区域的热力异常引起NNEC地区降水偏多;CGT型遥相关、东亚夏季风及赤道东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地区的海温异常引起了SNEC地区降水偏多。(5)1985年夏季和2011年1至5月(JFMAM),长江中下游地区(MLRYR)发生了两次极端干旱事件。这两次极端干旱事件的影响因子既有相同点亦有不同点。EAP/PJ型遥相关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干旱事件影响显着;中高纬地区源自北大西洋地区的遥相关波列对长江中下游地区JFMAM期间的干旱事件的影响更为显着。这两次极端干旱事件都和海洋性大陆区域(MC)的热力强迫存在联系。
李清泉,孙丞虎,袁媛,司东,王东阡,王艳姣,郭艳君,柳艳菊,任福民,周兵,王朋岭[10](2013)在《近20年我国气候监测诊断业务技术的主要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气候监测诊断是了解气候系统变化及其成因的重要手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家气候中心建立了一套多时间、多空间尺度的气候系统监测诊断业务系统,并且在业务应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加强了关键异常信号及其对我国气候异常的影响机理的研究,在海温、冰雪、±壤温湿度、大气低频振动、北极涛动、季风、平流层异常等对我国气候影响的监测诊断等方面提出一些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在业务中得以应用。本文回顾了近20年来我国气候监测诊断业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气候监测诊断业务的技术现状,重点总结了近些年来在实时气候监测诊断业务中发展和应用的一些新技术和气候异常机理。
二、1999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异常气候事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异常气候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灾害情景分析 |
2.1.2 农牧社区 |
2.1.3 社区减灾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情景分析理论 |
2.2.2 危机管理理论 |
2.2.3 极值理论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2.3 研究设计 |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
2.3.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
3.2.1 气象致灾因子 |
3.2.2 地质致灾因子 |
3.2.3 生物致灾因子 |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
4.1.3 雪灾区域选择 |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
5.1.1 政府组织 |
5.1.2 社区组织 |
5.1.3 居民个体 |
5.1.4 社会力量 |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学术贡献 |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
附录5 |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
(2)北极涛动对我国霾污染影响的分析与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我国霾观测数据的不确定性 |
1.2.2 异常气候的表征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
1.2.3 异常气候与霾之间的联系 |
1.2.4 北极涛动异常对气候的影响作用 |
1.2.5 数值模拟研究气候异常对霾污染影响机制 |
1.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可取性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霾日数据的不确定性分析 |
2.1 数据介绍 |
2.2 分析方法 |
2.3 霾日数据的比较 |
2.3.1 站点筛选对数据的影响 |
2.3.2 能见度记录方法转变对数据的影响 |
2.3.3 相对湿度阈值对数据的影响 |
2.3.4 两种数据的比较分析 |
2.4 我国霾日的时空分布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极涛动对我国霾日的影响 |
3.1 数据与方法 |
3.2 北极涛动影响霾的可能机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极涛动对我国霾影响的数值模拟 |
4.1 数据与方案 |
4.2 模式评估 |
4.2.1 气象场评估 |
4.2.2 化学评估 |
4.3 模式结果分析 |
4.3.1 AO异常对PM_(2.5)浓度的影响 |
4.3.2 AO异常对PM_(2.5)物理过程的影响 |
4.3.3 AO对PM_(2.5)传输通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5.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
(一) 史料与史料学 |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
(四) 实物史料 |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
(六) 域外文献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主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
中篇 |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
下篇 |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
第三节 日记 |
第四节 域外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回顾 |
1.1.1 气候学的历史书写 |
1.1.2 核心问题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
1.3 材料与方法 |
第2章 粮食危机与冰期预测之涌现 |
2.1 1970年代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 |
2.1.1 “媒体塑造”说的来源 |
2.1.2 冰期预测在媒体中的呈现 |
2.2 粮食危机议程中的气候变化科学 |
2.2.1 从“全球变冷”到“气候模式改变” |
2.2.2 技术乐观主义与变冷预测的衰落 |
2.3 小结 |
第3章 冰期预测:米兰科维奇假说的复兴 |
3.1 70年代初的接受情况 |
3.1.1 寻求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
3.1.2 冰期预测面临的两种不确定性 |
3.2 冰期忧虑的来源 |
3.3 冰期预测的转变 |
3.4 小结 |
第4章 全球变暖预测:气候数值模式的兴起 |
4.1 源流:从卑尔根学派到二氧化碳气候模式 |
4.1.1 大气数值模式的起源:卑尔根学派与电子计算机项目 |
4.1.2 地球物理流体力学实验室的建立 |
4.1.3 从天气可预测性到气候可预测性 |
4.2 气候数值模式从“实验”到“预测”的转变 |
4.2.1 物理机制的未知领域 |
4.2.2 探索性的二氧化碳敏感性实验 |
4.2.3 预测“可靠性”的确立 |
4.3 小结 |
第5章 议程设置:联合国在气候科学议程变化中的作用 |
5.1 “异常天气”观念的提出 |
5.1.1 异常(unusual)、特殊(exceptional)和重要(significant)天气 |
5.1.2 “异常天气”的科学背景:统计气候学 |
5.2 环境政治的裹挟:1969- |
5.2.1 背景:气候学的实用化转向 |
5.2.2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议程设置 |
5.2.3 科学家对议程设置的异议 |
5.3 小结 |
第6章 气候议题进入中国(1961-1979) |
6.1 竺可桢与冰期预测 |
6.1.1 早期气候观念及其外来影响 |
6.1.2 《初步研究》中气候观念形成的外来影响 |
6.1.3 竺可桢对冰期预测的态度 |
6.2 议题转变:从关注变冷到关注变暖 |
6.2.1 议题转变的过程 |
6.2.2 议题转变的原因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语:气候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 |
7.1 内史解释及其局限性:议程转变的技术及理论背景 |
7.2 外史解释:议题兴衰的外部影响 |
7.2.1 粮食危机与冰期预测的兴衰 |
7.2.2 “政府报告”与气候数值模式预测目标的改变 |
7.3 联合国议程设置:气候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冰期预测报道(报纸,1970-1979)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5)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及适应性行为分析 ——以安徽省X原种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风险感知理论 |
2.1.1 内涵 |
2.1.2 影响风险感知的因素 |
2.1.3 农业生产中的风险感知 |
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1 内涵 |
2.2.2 影响因素 |
2.2.3 农业生产中计划行为的体现 |
2.2.4 理论总结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内外农户认知的研究进展 |
2.3.2 国内外农户气候适应行为的研究进展 |
2.3.3 总结与评述 |
第三章 蚌埠地区气候现状及对农业影响分析 |
3.1 蚌埠地区概况 |
3.1.1 农业发展概况 |
3.1.2 蚌埠地区气候概况 |
3.2 蚌埠地区气温、降雨量概况 |
3.2.1 气温概况 |
3.2.2 降雨量概况 |
3.2.3 农场地区气候变化总体趋势 |
3.3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3.3.1 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
3.3.2 对病虫害的影响 |
3.3.3 对产量的影响 |
第四章 原种场农户气候感知及适应性行为分析 |
4.1 农场简介 |
4.1.1 农场基本信息 |
4.1.2 农场及农户特殊性 |
4.2 数据调查说明 |
4.2.1 样本选取方法 |
4.2.2 调查表设计及内容 |
4.3 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4.3.1 农户家庭信息 |
4.3.2 农户外出务工情况 |
4.4 农户对气候的感知和行为偏好 |
4.4.1 农户对温度的感知 |
4.4.2 农户对降雨量的感知 |
4.4.3 农户对极端温度的感知 |
4.4.4 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程度及内容 |
4.4.5 农户的适应行为 |
4.5 农户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1 户主及家庭特征的影响 |
4.5.2 气候变化类型的影响 |
4.6 影响农场农户采取适应行为的因素分析 |
4.6.1 农户个体特征 |
4.6.2 信息的可获取性 |
4.6.3 其他影响因素 |
第五章 农户气候认知和适应行为案例分析 |
5.1 小麦赤霉病,良种变商品粮 |
5.1.1 贾先生基本情况 |
5.1.2 赤霉病概况 |
5.1.3 贾先生小麦经营情况 |
5.1.4 存在的问题 |
5.2 行动还是不动?决策失误,损失惨重 |
5.2.1 许先生基本情况 |
5.2.2 倒伏概况 |
5.2.3 许先生小麦经营情况 |
5.2.4 存在的问题 |
5.3 玉米“扬花”逢干旱,及时止损 |
5.3.1 王先生基本情况 |
5.3.2 玉米扬花期常遇问题 |
5.3.3 王先生玉米经营情况 |
5.3.4 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2 相关政策建议 |
6.2.1 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农户理解 |
6.2.2 提高农户适应能力和积极性 |
6.2.3 政府的指导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清代华北地区旱涝与冷暖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组织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 |
2.1 研究区域 |
2.1.1 自然地理状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历史文献中冷暖数据的处理 |
2.3.1 历史文献中的冷暖描述分类 |
2.3.2 历史文献冷暖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研究理论与方法 |
3.1 研究原理 |
3.2 研究方法 |
3.2.1 历史文献法 |
3.2.2 滑动t检验 |
3.2.3 Morlet小波分析 |
3.2.4 集合经验模态函数 |
3.2.5 功率谱分析 |
3.2.6 交叉小波变换 |
第四章 清代华北地区旱涝等级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
4.1 旱涝等级时间序列特征 |
4.1.1 年旱涝等级序列周期特征 |
4.1.2 年旱涝等级序列突变检验 |
4.2 旱涝等级空间分布特征 |
4.3 太平洋海表温和太阳黑子对华北地区旱涝情况的影响分析 |
4.3.1 太平洋海表温对华北地区旱涝情况的影响 |
4.3.2 太阳黑子对华北地区旱涝情况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代华北地区冬季冷暖序列的重建及分析 |
5.1 冬季温度等级序列的重建 |
5.1.1 冷暖等级的确定 |
5.1.2 冷暖等级序列的重建 |
5.1.3 序列的可靠性检验 |
5.2 冬季冷暖变化特征分析 |
5.2.1 冬季冷暖变化趋势分析 |
5.2.2 冬季冷暖变化的突变检验 |
5.2.3 冬季冷暖变化的周期性分析 |
5.3 冬季冷暖变化与太阳黑子的关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代华北地区霜雪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6.1 霜雪灾害等级划分 |
6.2 霜雪灾害时间分布特征 |
6.2.1 霜雪灾害频次变化 |
6.2.2 霜雪灾害季节及等级变化 |
6.2.3 霜雪灾害周期变化 |
6.3 霜雪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
6.4 冬季寒冷气候事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特色与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资料来源、量化和灾害指数分析 |
第一节 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史料的分布 |
第二节 量化方式的总结与探讨 |
第三节 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指数分析 |
第二章 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 |
第一节 水灾的时空分布 |
一、时间维度的特征分析 |
二、空间维度的特征分析 |
三、小结 |
第二节 旱灾的时空分布 |
一、时间维度的特征分析 |
二、空间维度的特征分析 |
三、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时期沱江流域的孕灾环境——水旱灾害时空分布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沱江流域孕灾的自然环境因素 |
一、地形地貌与水旱灾害 |
二、明清时期沱江流域的植被概况与水旱灾害 |
三、沱江的水文环境概况 |
四、气候变化与水旱灾害 |
第二节 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应对能力分析 |
一、明清时期灾害救治机构与救灾程序 |
二、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防”与“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试论异常气候事件对山区工程建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气候异常对工程建设影响的研究 |
1. 1 异常气候对工程设计的影响研究 |
1. 2 异常气候对山区工程灾害的影响研究 |
2 结论与建议 |
( 1) 气候异常条件下工程结构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及相关试验方法的制定与完善。 |
( 2) 气候异常条件下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评估系统。 |
( 3) 工程建设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
(9)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变化的区域性特征及重大异常事件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问题的提出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夏季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 |
3.2 夏季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 |
3.3 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因子 |
4 拟解决问题 |
5 论文结构框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近50年中国夏季降水变率的区域性特征及与其相联系的遥相关 |
1 引言 |
2 中国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 |
3 中国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型 |
3.1 REOF分析与降水年际变率的局地性 |
3.2 各区域夏季降水的独立性 |
3.3 各区夏季降水的周期 |
3.4 各区夏季降水的局地特征 |
4 与海温异常(SSTA)及大气遥相关的可能联系 |
5 结语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近50年1100E附近区域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型及可能成因 |
1 引言 |
2 资料 |
3 110°E附近区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
4 110°E附近区域4个区域夏季降水异常的特征 |
4.1 各区夏季降水的相关性 |
4.2 各区夏季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 |
4.3 各区夏季降水的周期特征 |
5 与各区夏季降水相联系的大尺度环流异常 |
5.1 水汽输送异常 |
5.2 环流场异常 |
5.3 Rossby波能量频散 |
5.4 海温场异常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长江中下游与河套地区夏季降水反相振荡现象:与NAO的关系 |
1 引言 |
2 资料 |
3 长江中下游与河套地区夏季降水的南北反相振荡现象 |
4 与南北夏季降水反相振荡相联系的环流特征 |
4.1 水汽输送 |
4.2 与NAO的关系 |
4.3 与CGT的关系 |
4.4 NAO、CGT和中国夏季降水南北反相振荡的联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2013年东北地区夏季洪涝及其形成机理 |
1 引言 |
2 资料 |
3 2013年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 |
4 成因分析 |
4.1 水汽输送 |
4.2 环流异常 |
4.3 海温异常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次极端干旱事件成因分析与比较:1985年夏与2011年冬春 |
1 引言 |
2 资料 |
3 MLRYR地区极端干旱年份的局地环流特征 |
4 环流异常特征 |
5 热带低纬地区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3 问题与展望 |
附录:主要诊断与统计方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
论文 |
参加学术会议 |
参与科研项目 |
获得奖项 |
四、1999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异常气候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2]北极涛动对我国霾污染影响的分析与模拟研究[D]. 路淑华.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0(03)
- [3]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4]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D]. 孙萌萌.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5]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及适应性行为分析 ——以安徽省X原种场为例[D]. 许文志.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6]清代华北地区旱涝与冷暖时空特征研究[D]. 瞿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05)
- [7]明清时期沱江流域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D]. 蔡群. 西南大学, 2016(02)
- [8]试论异常气候事件对山区工程建设的影响[J]. 黄明奎,马璐. 灾害学, 2016(01)
- [9]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变化的区域性特征及重大异常事件形成机理[D]. 金大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07)
- [10]近20年我国气候监测诊断业务技术的主要进展[J]. 李清泉,孙丞虎,袁媛,司东,王东阡,王艳姣,郭艳君,柳艳菊,任福民,周兵,王朋岭. 应用气象学报,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