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大地构造基本格架(论文文献综述)
王君贤[1](2021)在《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文中研究说明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发育有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等多种富有机质沉积岩,是精细分析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机制和古环境重建的的良好载体。本论文基于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有机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对大长沟盆地含油页岩系古沉积环境、古气候、有机质来源与富集机制,及沉积有机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进行了精细研究。根据岩心、露天矿剖面和测井数据,本区识别出主要沉积相类型为湖泊和三角洲相,并进一步划分为半深湖-深湖、浅湖、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4种沉积亚相和8种沉积微相,油页岩和烛藻煤发育在半深湖-深湖环境中,腐殖煤形成于三角洲平原河道间的沼泽环境。根据岩心和测井资料将八道湾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通过沉积演化分析认为层序II沉积时期物源供给方向稳定,主要物源区为盆地东北方向。厚层油页岩主要在层序II高水位体系域(HST)时期的半深湖-深湖环境中发育,烛藻煤与之共生。岩心及剖面样品所揭露油页岩具有整体较高的有机碳含量(TOC)(平均为13.0 wt.%)和生烃潜力(平均为77mg/g)。腐殖煤和烛藻煤均具有高的TOC含量(平均为51.6 wt.%),但烛藻煤的生烃潜力S1+S2(平均为242 mg/g)要高于腐殖煤(平均为178 mg/g)。油页岩与烛藻煤具有相似的氢指数(HI)(平均值分别为531和551 mg HC/g TOC),腐殖煤HI明显低于前二者(平均为268 mg HC/g TOC)。油页岩有机质类型为I型和II1型,烛藻煤为II1型,腐殖煤为II2型。Tmax(平均439℃)和Ro(0.37~0.43%)测定结果显示八道湾组有机质成熟度较低,处于未熟-低熟阶段。工业分析表明,烛藻煤具有最高的含油率(最高达24.4%,平均为18.3%),高于腐殖煤(最高为13.1%,平均为12.2%)和油页岩(最高达12.7%,平均为7.4%)。油页岩灰分(平均为75.8%)要高于两种煤(平均为36.9%)。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显微组分和有机碳同位素对油页岩、烛藻煤和腐殖煤的有机质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油页岩中有机质来源以藻类体为主,其次为内源挺水植物和陆源高等植物。烛藻煤和腐殖煤皆以高等植物为主要有机质来源,但前者具有相对较高的藻类体含量。分析认为烛藻煤中的陆源有机质经历了搬运和分选作用,使富氢组分沉积于较深水体,从而导致了烛藻煤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腐殖煤中有机质则为高等植物近源或原地沉积。通过微量元素富集系数EF、黄铁矿化度替代指标(DOPT)、生标参数植烷和姥鲛烷比值(Pr/Ph)以及重排甾烷相对含量对水体的氧化还原性进行分析,结合岩相学特征,认为八道湾组油页岩沉积环境为贫氧环境,烛藻煤沉积于贫氧-还原环境。结合Sr/Ba,Ca/Mg元素比值和伽马蜡烷指数(GI)对盐度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油页岩沉积时期水体为淡水环境,烛藻煤沉积时期水体为半咸水-咸水环境。利用元素比值C-value和Sr/Cu、有机碳同位素、孢粉和粘土矿物组成等多种古气候代用参数,认为油页岩和烛藻煤共同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下,但烛藻煤是相对湿热气候背景下的产物,较高的蒸发量使沉积环境盐度增高,同时高等植物输入量增加,有利于烛藻煤的形成。层序I和层序II的HST时期气候最为温暖湿润,致使湖泊内源生产力提升,增加了藻类输入,促进了厚层油页岩的形成。由此表明,古气候是控制层序地层格架内不同沉积时期的沉积物类型和油页岩展布特征的首要因素。长链正构烷烃(nC27,29,31)单体碳同位素的的垂向变化趋势可以较好的反映沉积时期古大气CO2浓度变化。根据C3植物碳同位素构成对环境CO2浓度的协变关系,计算了油页岩主矿层沉积时期对应的大气CO2浓度为593-2546 ppm,平均为1172 ppm(+279,-135ppm),整体较高并具有较大的波动范围。油页岩沉积初期伴随着相对较高的大气CO2浓度及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导致了大规模的湖侵,并诱发了生物生产力的提高。该阶段的大气CO2与较高的惰质体含量对应,是在高CO2浓度背景下火灾发生频率较高所致。烛藻煤与CO2高值点具有一定耦合性,即CO2浓度的升高有利于高等植物的发育,也提高了湖泊的生物生产力,促使了湖相烛藻煤的形成。
张磊[2](2020)在《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腹部,是研究中亚地区古生代增生造山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因此对其开展石炭系结构和原型盆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综合利用大量盆缘露头、盆内深钻井、二维及三维地震剖面,刻画了石炭纪盆地的平面展布特征,并结合录井分析、岩心观察和地震相等方法揭示了石炭纪盆地的物质组成和沉积充填特征。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典型石炭系断陷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分析,揭示了两期“断-坳”结构特征及断层对石炭纪断陷盆地发育过程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亚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格局的演化模型,揭示了洋盆俯冲回撤机制(roll-back)对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综合运用岩石学、年代学、古生物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将石炭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滴水泉组(C1d)、松喀尔苏组(C1s)、双井子组(C1-2s)、巴塔玛依内山组(C2b)和石钱滩组(C2sq)。其中,滴水泉组为前裂陷期(pre-rift)层序,岩性主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粗碎屑岩;松喀尔苏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水下喷发的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双井子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沉积岩;巴塔玛依内山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陆上喷发的火山岩建造;石钱滩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湖相、浅海相沉积。石炭纪断陷呈现两期“断-坳”结构,其中,C1s和C1-2s分别为第1期断陷、坳陷层序,C2b和C2sq为第2期断陷、坳陷层序。断陷的发育多为侧向生长、连接的方式,并在其内部识别出多个不整合。石炭纪末断陷普遍发生反转,上石炭统被大量剥蚀,石炭系顶部形成区域性不整合。下石炭统共识别1 14个断陷,整体呈NW-SE向展布;上石炭统共识别58个断陷,整体呈NWW-SEE向展布,早、晚石炭世两期断陷的方位发生了约15°的逆时针旋转。根据断陷的分布特征,从北向南可依次划分出4排石炭纪沉积岩、火山岩分布带:①乌伦古-野马泉、②陆梁-五彩湾-大井、③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④沙湾-阜康-博格达分布带。其中第2和第3排带发育石炭纪地层最多,第1和第4排带发育相对较少。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的地质属性包括弧前、弧内、弧后断陷/坳陷盆地、裂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等,其形成演化主要受额尔齐斯洋、卡拉麦里洋和北天山洋俯冲回撤作用控制(roll-back)。论文综合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汇聚拼贴的演化模型。在阿尔泰弧、准东多岛弧、陆梁弧、准噶尔-吐哈地块顺时针旋转拼贴的过程中,由于岛弧地体相对俯冲洋盆的旋转速率更快、旋转角度更大,导致发育在岛弧上晚石炭世断陷的方位相对于早石炭世断陷发生了逆时针迁移。
王彦君[3](2020)在《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文中指出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当量超过100亿吨的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经过70多年的勘探开发,盆地内埋深浅于4500m的中~浅层探区内油气勘探程度普遍较高,再获勘探大发现的概率越来越小。深层~超深层成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必然选择。自晚古生代以来,受控于海西~喜山期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作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垂向叠合形成了现今准噶尔大型叠合盆地;多期构造作用伴随着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改造甚至破坏的全过程,进而控制着现今油气藏的分布。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着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本次研究立足于多期构造控藏的角度,重点聚焦如下3个关键的科学和勘探问题:(1)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演化过程及不同演化阶段沉积盆地类型;(2)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宏观控制作用;(3)深层油气藏分布规律和勘探有利区带。综合最新横跨盆地二维地震和重点探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深层钻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准噶尔盆地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原型盆地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以及多期构造叠加改造控藏作用进行系统研究,(1)运用Land Mark地震资料解释系统,追踪地震反射层位,识别断层、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及生长地层,编制地层厚度图;(2)运用2D-MOVE软件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反演不同地质时期构造变形;(3)运用Basin Mod软件重建重点生烃凹陷埋藏史和热演化史。获得如下几点新认识。1)在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基础上,厘定了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自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阶段“伸展-聚敛”构造旋回。每一旋回,盆地应力体制均从早期的伸展或稳定开始,到晚期聚敛造山环境结束。基于格架地震大剖面构造解析和平衡剖面构造恢复,识别了7期明显的区域性构造变形(2期伸展,5挤压)。2期伸展变形分别与早二叠世、早侏罗世造山后应力松弛有关。早二叠世强伸展变形造成盆地内广泛发育地堑-地垒构造与半地堑构造;早侏罗世弱伸展变形主要发生在盆地南部,正断层断距和延伸长度较小,构造活动强度明显弱于早二叠世。5期挤压构造变形分别与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晚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及晚新生代区域性碰撞/增生造山事件密切相关。总体上,盆地边缘构造变形强烈,以逆冲推覆及褶皱变形为主,盆地中央变形较弱。其中晚侏罗世、晚喜山期区域构造作用分别导致盆地内强烈的褶皱和掀斜作用,整个盆地经历了剧烈调整和改造。目前,准噶尔盆内沉积地层整体呈现南厚北薄楔形几何形态和南低北高的构造格局。2)厘定了准噶尔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盆地原型及时-空域复合-叠合特征。在5阶段周期性“伸展-聚敛”区域构造作用控制下,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每一演化阶段,盆地由早期的伸展断陷或中性坳陷盆地逐渐演变为挤压性前陆或坳陷盆地;湖盆由早期水进、扩张演变为晚期水退、萎缩;每一构造-沉积旋回层下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上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反旋回。早二叠世准噶尔盆地为多个次级裂谷盆地组成的复合型盆地,中二叠世演变为裂后坳陷盆地,至晚二叠世成为挤压型坳陷盆地;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晚期转变为弱缩短坳陷和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侏罗世准噶尔盆地为弱伸展坳陷盆地,中侏罗世为中性坳陷盆地,至晚侏罗世演变为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白垩世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演变为挤压性坳陷盆地;古近系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中新世-全新世演变为陆内再生前陆盆地。不同演化阶段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纵向上叠加,形成了典型的叠合盆地。3)深化认识了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对油气成藏要素(源、储、盖、圈)、成藏过程(生、排、运、聚)及早期油藏(调整、改造及破坏)的控制作用。在多期构造-沉积旋回,多阶段多类型盆地纵向叠合背景下,准噶尔盆地内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发育多层多种类型圈闭,发育多套复合疏导体系,造就了准噶尔盆地“满盆”、全层系、多层组含油的格局;发生多期、多区生排烃作用,多期、多方向油气运移及成藏过程;晚期构造变动会调整、改造或破坏早期形成的油藏,使早期形成的油藏进一步复杂化。4)提出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以4500米作为“深层”油气勘探的深度标准,盆地西北缘、腹部和东部探区深层勘探目的层段主要集中在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中;在盆地南缘探区,“深层”勘探对象主要为白垩系吐谷鲁群区域盖层之下的侏罗系—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储集层。靠近生烃中心、位于油气运移优势路径上的深层圈闭,最有可能充注成藏。石炭、二叠系有利区带包括:(1)红车-克百-乌夏断裂带下盘断块圈闭群;(2)紧邻生烃凹陷古隆起迎烃面——如莫索湾凸起周边,夏盐-石西凸起西、南侧,白家海凸起南侧,北三台凸起西侧的构造-岩性圈闭群;(3)生烃凹陷上倾方向地层-岩性圈闭群。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深层勘探有利区带包括:(1)霍-玛-吐断裂带下盘深大构造背斜群,阜康断裂带下盘掩伏构造;(2)前缘斜坡区岩性地层圈闭群。
臧忠江[4](2020)在《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晚古生代沉积型锰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西昆仑和西南天山两个构造带的结合部,两个研究区带分列于其南北两侧,南侧的玛尔坎苏矿带呈近东西向沿着帕米尔北东缘展布,隶属于西昆仑构造带;北侧的吉根成矿区呈北北东向展布,隶属于西南天山构造带。近年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不断发现晚古生代沉积型锰矿床(点),玛尔坎苏一带有奥尔托喀讷什、玛尔坎土和穆呼等锰矿床,已成为新疆最重要的锰矿带。吉根地区的博索果嫩套、铁克列克等锰矿点呈多点带状分布,找矿潜力较大。但是,由于这些矿带发现时间不长,基础地质和矿床地质的研究程度较低,吉根地区研究程度基本属于空白。因此,开展研究区晚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研究,开展研究区容矿地层的对比以及构造格架的研究,探讨锰矿的富集机制、成矿演化及成矿规律,对于新疆克州及其周边国家锰矿资源评价与富锰矿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沉积型锰矿床,锰矿体常常以层状产出,严格受一定时代的含锰地层(下泥盆统和上石炭统)控制,含锰岩系多样,有以硅质岩为主的,还有碳酸盐岩型居多的。锰矿床形成后受后期构造改造的影响,锰矿体形态、产状发生明显变化。玛尔坎苏锰矿带内火山—沉积型锰矿床(锰质内源外成)伴有块状硫化物矿化(铜锌)。玛尔坎苏锰矿带锰矿床主要产于上石炭统喀拉阿特河组(C2k),按其岩性分为三个岩性段:(1)生物碎屑灰岩,(2)灰绿色岩屑砂岩,(3)泥质灰岩夹薄层状灰岩,是区内最主要的沉积型锰矿赋矿层位。吉根一带锰矿床(点)产于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D1s),该组为一套浅变质复理石建造,分为四个岩性段:(1)底部粗碎屑岩段,(2)下部浅变质泥岩—硅质岩—细碎屑岩段,(3)中部碳酸盐岩段,(4)上部浅变质硅质岩—泥岩—细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段。在下部硅质岩和中部碳酸盐岩中均发现锰矿体。玛尔坎苏锰矿带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床Fe/Ti比值平均为29.79;锰矿石Al/(Al+Fe+Mn)比值为0.14~0.19(平均为0.165),围岩的在0.29~0.74之间,具有热水沉积特征。矿石的Y/Ho比值平均为25.69,与深海热水流体的基本一致。含锰岩系下伏的早石炭世玄武岩锰含量在1000×10-6~1500×10-6之间,锰的背景值较高,说明锰源与深部来源有关。矿石REE总量平均为99.03×10-6,明显偏低,表明成矿过程中有热液活动。碳酸锰矿石及其顶、底板灰岩LREE/HREE比值平均为3.25。锰矿石δCe值平均为1.15;围岩δCe值平均为0.83。这可能是早石炭世地质活动频繁,海底出现基性火山岩喷发等海底火山作用引起的。矿石δEu值平均为0.95,围岩δEu值平均为0.89。均呈微弱的Eu负异常。锰矿床矿体顶、底板围岩δ13C在0.26‰~-2.73‰之间,与海相碳酸盐δ13C值相近。碳酸锰矿石δ13C在-9.47‰~-21.67‰之间,变化范围较大,说明锰成矿中存在有机物降解过程,造成碳同位素分馏。δ13CPDB值偏负,推断锰矿石的形成是有机质参与造成的。锰矿石δ18O值在-5.2‰~-11.45之间。计算的围岩温度集中在68.1~78.2℃之间;锰矿石温度范围在42.7~84.1℃之间,也说明锰矿床的形成具有热水沉积特征。吉根一带锰矿床Fe/Ti值平均为24.60;Al/(Al+Fe+Mn)值平均为0.24,REE总量平均为57.99ppm。锰矿石及其顶、底板围岩LREE/HREE比值平均为9.04。锰矿石δCe值平均为1.17,围岩δCe值平均为1.02,说明锰在沉积成岩—成矿过程中受到海底火山作用影响。矿石δEu值平均为1.09,围岩δEu值平均为0.96。显示为弱的Eu正异常,反映出岩/矿石沉淀时有海底热水作用参与。玛尔坎苏锰矿带自早石炭世起,在持续拉张的伸展环境下形成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巨厚的基性—中性火山岩。至晚石炭世火山活动基本结束,构造沉积盆地内发育一套海相碳酸盐岩组合,古地理环境属于浅海沉积盆地。锰的成矿作用分为沉积成岩期、热液改造期和表生氧化期。成矿模式为:由火山口(火山喷溢VMS)、近源(火山口)以火山—沉积为主导,到远源(火山口两侧)以化学沉积为主的锰多金属矿成矿作用演变过程。西南天山吉根周边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下部和底部对应于河口三角洲沉积环境;中部代表较深水的浅海沉积环境;而上部则是浅海沉积环境。锰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期、变质改造期和表生氧化期三个阶段,含矿岩系具有热水沉积特点,锰质来源与其关系密切,锰矿床属于热水沉积—变质成因。对研究区及其外围开展以构造要素及其对锰矿体制约(改造)为目的的野外调查研究,构建了研究区的构造格架。玛尔坎苏锰矿带穆呼—玛尔坎土一带的构造轮廓整体为一个近东西向的玛尔坎苏河复背斜,它自北向南包含玛尔坎苏河背斜—玛尔坎土倒转向斜—坦迭尔倒转背斜—玛尔坎阿塔乔库倒转背斜等次级褶皱,倒转褶皱轴面均向南倾斜,反映自南向北的推覆动力。玛尔坎土向斜是研究区主要赋矿构造。在穆呼—玛尔坎土以西,厘定了12线的石炭系构造形态,确立了坦迭尔背斜核部,其南翼向东延伸,划分出南部新的含锰岩带,拓宽了找锰矿范围。在吉根锰矿远景区确定了泥盆系构成一系列NNE向—SN向的褶皱构造,中部的艾提克复式背斜向东、西两翼均有托格买提组下段碳酸盐岩的重复出现,西侧更有托格买提组上段碎屑岩的分布,反映出一个中间老两侧新的背斜构造格局。东部与上—顶志留系塔尔特库里组接触的是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偏上层位。东部一系列以托格买提组下段为核部的向斜构造,识别出两个倒转的向斜构造,对于找锰矿是最为有利的。西昆仑和西南天山结合部沉积型锰矿床具有以下特点:(1)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锰成矿作用表现出“内源外成”特点。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海底火山喷发所引起的深源富锰含烃热液(水)喷流沉积。(2)都有热水溶液参与成矿的迹象,玛尔坎苏锰矿带属于近火山—沉积建造,含锰建造中伴有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吉根一带则属于远离火山—沉积建造,含锰建造以陆源碎屑岩类为主,偶见少量火山物质,但是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热水沉积特层。(3)容矿岩石均有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富含炭质,硅质岩中出现复杂的微量元素组合。吉根锰矿远景区北部博索果嫩套是硅质岩砂页岩容矿,南部克尔克昆果依山则是碳酸盐岩容矿。玛尔坎苏锰矿带坦迭尔锰矿点产于火山岩建造顶部的凝灰岩中。(4)锰矿石类型均为富锰矿石,但是两个成矿带矿石的矿物组合有明显差别。玛尔坎苏锰矿带以原生碳酸锰矿石为主,少量次生氧化锰矿石。矿石中菱锰矿和钙菱锰矿居多,少量肾硅锰矿和硫锰矿。而吉根锰矿远景区矿石中锰的硅酸盐相占较大比例。(5)锰矿具有成群(带)分布特点,吉根锰矿远景区可能是被动性大陆边缘的岛弧沉积岩带火山弧间洼地—弧后盆地,玛尔坎苏锰矿带为主动性大陆边缘的岛弧火山—沉积岩带,属于浅海较深水洼地。两者均属于复杂的拉张构造环境中生成的海底热水沉积型锰矿床。(6)锰矿体形成后明显受后期构造运动所改造,构造改造是矿体的结构和矿物组成由简单、完整到复杂、破损的变化过程。现存的锰矿体多定位于向斜构造的核部和两翼。(7)锰矿成矿时间均属于晚古生代,玛尔坎苏锰矿带以石炭纪为主,二叠纪次之;吉根地区锰矿的成锰时代为早泥盆世。锰的聚集具有区域同时性。对比玛尔坎苏锰矿带与吉根锰矿远景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含锰建造类型、成锰期沉积相和沉积环境,以及探明的富锰矿石资源和构造改造程度等成矿要素表明,前者具备形成大中型富锰矿床的良好条件,其中,长期大量的中基性岩浆喷发以及火山熔岩和凝灰岩与海水的水岩交换提供充足的Mn源,而火山岩建造之上的相对沉积凹陷区域起到很好的聚矿作用,以及充足的生物有机质对矿质的沉淀和固着等尤为重要,因此区域找矿潜力较大;而后者成矿条件较为复杂,在锰源、含锰建造和古地理环境、成矿后构造改造等方面对成锰矿及矿体定位的贡献较小,增大了找矿难度。根据以上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物探、化探和遥感找矿信息,在玛尔坎苏锰矿带划分出3个Ⅰ级找矿靶区和1个Ⅱ级找矿靶区。在吉根锰矿远景区提出3个值得进一步找矿区段:即Ⅰ-1靶区、Ⅰ-2靶区和Ⅱ-1靶区。
李洪奎[5](2020)在《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盆地与造山带研究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盆地的研究也是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四川盆地是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中的重要构造单元,也是经历了多旋回构造演化的克拉通内含油气叠合盆地。研究四川盆地的内部结构、不同时期的盆地类型与纵向上的叠置关系,对于四川盆地乃至扬子克拉通构造演化研究,加快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步伐,拓展四川盆地的勘探新领域,进一步扩大资源规模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四川盆地地质结构的认识已经有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基底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重磁电资料的解译,缺乏最新地震剖面的约束;盖层结构的刻画随着盆地资料精度的提高有待细化;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原型盆地性质需要深化研究;基底对盖层发展演化的影响研究比较薄弱,急需攻关,以提高对盆地的整体认识。因此,论文以四川盆地这一复杂含油气盆地为研究对象,在盆地动力学理论指导下,利用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盆地内部不同时期的建造与改造进行详细剖析,揭示四川盆地的结构与不同时期发育的盆地原型,建立盆地演化序列及叠合模式,并对盆地叠合演化的动力机制、基底对盖层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进行探讨。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如下:(1)在基底结构方面,厘定出17条呈“棋盘格式”展布的基底断裂,提出了四川盆地基底具有纵向上的三分性和横向上的三分性。纵向上由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和沉积基底组成,横向上由峨眉-成都-三台、泸州-重庆-开江和广元-南江三个磁性不同的岩块组成。同时将四川盆地基底划分为3个二级构造单元(川中基底隆起带、川西基底拗陷带和川东基底拗陷带)、7个三级构造单元(川西南、川西北、川南、川中、川北、川东南和川东北基底构造带)。(2)在盖层结构方面,识别出五个明显的区域不整合面,将盖层在纵向上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五个构造层:震旦系-志留系构造层(Z-S)、下二叠统-中三叠统构造层(P1l-T2l)、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一段-三段构造层(T3x1-T3x3)、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侏罗系构造层(T3x4-J)、白垩系-第四系构造层(K-Q)。(3)在原型盆地叠合演化方面,提出处于地壳震荡环境下的四川盆地自下而上形成了海相克拉通裂陷盆地(Z-S)、海相克拉通拗陷盆地(D-T2l)、海陆交互相断陷盆地(T3x1-T3x3)、陆相拗陷盆地(T3x4-J)、前陆盆地(K-Q)等原型盆地的有序叠合。(4)在基底对盖层的控制作用方面:(1)认为基底结构及基底深大断裂控制了盆地现今的宏观构造格局。基底在横向上的三分性和“棋盘格式”的基底断裂系统致使现今盆地呈现出具有菱形边框、西部凹陷、中部隆起和东部强烈变形的特征。(2)厘定出基底断裂及基底活动控制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发育。北东向华蓥山断裂、龙泉-通江断层以及北西向厚坝-蓬安-丰都断裂控制了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形态、展布,基底堑垒式构造差异活动导致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进一步抬升剥蚀,古隆起范围扩大。(3)认为基底断裂的分期活动控制了活动时期的沉积格局。早寒武世晚期,华蓥山断裂、齐岳山断裂、厚坝-蓬安-丰都断裂、南江-通江-开江断裂及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控制了整个四川盆地龙王庙组沉积格局;晚二叠世长兴期,南江-通江-开江断裂与昭化-碧泉-达州断裂、厚坝-蓬安-丰都断裂与遂宁-合川断裂为两对倾向相对的正断层,由于基底断裂的差异性活动,在盖层形成北西向展布的开江-梁平海槽与篷溪-武胜台凹,以及相伴的地垒构造,由此形成晚二叠世四川盆地“三隆两凹”的古地理格局,控制了这一时期的沉积格局。
徐倩[6](2020)在《新疆东、西准噶尔泥盆纪-石炭纪火山岩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准噶尔构造带与西准噶尔构造带均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漫长而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质记录。两个地区许多地质记录既有“大致类同”之地层,也有“各具特色”之建造,据此,东准噶尔与西准噶尔究竟是分属两个构造带,还是可对比的一个构造带的东、西两端?这一疑问成为地质学家们久争之命题,并使得东准噶尔与西准噶尔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探索并尝试回答这一争论,东准噶尔与西准噶尔的建造、古构造、盆地古环境等记录成为首选研究对象。其中,广泛发育的晚古生代岩浆活动,尤其是火山沉积岩系,为这一对比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记录和良好的窗口。本文依托《新疆东、西准噶尔泥盆系-石炭系典型剖面对比研究》项目,共选择了8条泥盆纪—石炭纪火山岩为主的典型剖面和数条蛇绿岩带中的火山岩,重点进行了火山岩岩石学、岩相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准确标定了火山岩的时代属性,以同时代火山岩的基本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如组合建造、系列与类型、构造环境属性、成因、源区特征)为主要对比标志,较为详细的进行了东准噶尔、西准噶尔地区综合对比。东、西准噶尔泥盆纪火山岩均以中基性岩为主,具有高铝、低钛、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弧火山岩特征。早泥盆世火山岩属钙碱(-拉斑)系列,且东准噶尔早泥盆世火山岩为典型的高铝玄武岩,为受俯冲流体交代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东准噶尔中泥盆世火山岩εHf(t)值为+4.33~+15.22,可能来自受板片流体交代的含石榴石和少量尖晶石的二辉橄榄岩亏损地幔10%~30%的部分熔融。东、西准噶尔晚泥盆世火山岩分别属钙碱-拉斑系列和中高钾钙碱系列,为受流体(及熔体)交代亏损地幔源区的产物。总体而言,泥盆纪东、西准噶尔整体处于俯冲相关的弧环境。东准噶尔早石炭世火山岩具有较高的Na2O+K2O含量和K2O/Na2O比值,显示钾玄质岩石的特征。相对富集LILE和LREE,强烈亏损HFSE,有较明显的Nb-Ta槽,显示俯冲带岩浆特征。εHf(t)值为+0.22~+13.62,较低的(Nb/La)N比值、Nb/U值、Ce/Pb值和较高的Nb含量,显示源区为交代作用富集的地幔源区,形成于后碰撞弧环境。西准噶尔早石炭世火山岩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属钙碱性系列,安山岩具高的Si O2、Al2O3、Sr和Sr/Y比值,低Mg O、Y、Yb,富钠贫钾,为典型的埃达克岩。流纹岩属于钙碱性过铝质岩石,锆石具有正高的εHf(t)=+12.57~+15.56。结合较低的相容元素Ni、Cr、Mg#、Rb/Sr和La/Ce比值,认为埃达克岩可能为俯冲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岛弧环境。西准噶尔晚石炭世火山岩为钙碱性基-中酸性火山岩。流纹岩具有高硅、低钛、高铝、富碱、贫钙的特征,属过铝质系列。球粒陨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V”字型分布,具明显的Eu负异常,较高的Ga/Al×104值,属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流纹岩εHf(t)值为+6.95~+14.89,来源于亏损地幔派生的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后碰撞环境下。对比研究发现,北部库吉拜-和布克赛尔-洪古勒愣-扎河坝-阿尔曼太蛇绿岩带和南部达尔布特-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带可连接对比。以火山岩为对比主要抓手,并结合共生岩石组合、生物化石及沉积相等因素对比分析,西准噶尔萨吾尔地层小区与东准噶尔二台地层小区较好对比,西准噶尔沙尔布尔提山地层小区-东准噶尔北塔山地层小区较好对比,西准噶尔玛依力山地层小区与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层小区总体可对比。火山岩对比信息显示,东准噶尔于早石炭世进入后碰撞阶段,而西准噶尔于晚石炭世才开始进入后碰撞阶段,洋盆自东向西呈“剪刀式”闭合模式。自北向南,萨吾尔-福海-杜拉特构造带、和什托洛盖-乌伦古-野马泉构造带、达尔布特-陆梁-卡拉麦里构造带岩浆弧在东、西向构造延长方向均具有相似的演化模式。因而,总体而言,东、西准噶尔无论是沉积建造还是构造演化上,都具有较好的可对比性。
张乙飞[7](2020)在《新疆焉耆县哈都虎拉山地区矿产特征及成矿规律》文中指出哈都虎拉山地区位于地处天山造山带与塔里木陆块交接带,北为天山造山带,南为塔里木陆块,横跨额尔宾山-库米什残余盆地、南天山-霍拉山陆缘裂谷、库鲁塔格陆缘地块三个Ⅲ级构造单元。该区经历了元古代元古亚洲洋至晚古生代南天山洋的多次开闭。古大陆边缘和沉积盆地构造类型频繁转换,碰撞期和碰撞后构造变形复杂多样,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按照成矿带划分,研究区划分为艾尔宾成矿带,阔克沙勒成矿带,以及库鲁克塔格成矿带三各成矿带。本论文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各成矿带内典型矿床的成矿条件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控矿因素与成矿的关系,划分了成矿远景区。论述了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下元古界兴地塔格岩群具有金成矿专属性。下石炭统野云沟组具有铜、金、钨成矿专属性。下石炭统野云沟组具有铜、金、钨成矿专属性。石炭纪岩体与铜、金矿化关系密切,二叠纪岩体与钨矿化关系密切。构造单元的接触部位为成矿的有利部位,南天山-霍拉山陆缘裂谷东端南侧与库鲁克塔格陆缘地块接触部位,石炭系火山碎屑岩、石灰岩与二叠纪酸性侵入体的接触交代作用下形成矽卡岩型钨矿床的有利条件。本文解剖了大山口金矿、鲍温布拉克沉积变质型铜矿、亥马沟西矽卡岩型钨矿、川乌鲁岩浆热液型铜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类比典型矿床成矿条件,总结研究区地质特征,成矿作用、矿产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等,结合地球化学异常,区内铜多金属、金矿预测类型分为: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岩浆热液型铜金矿、沉积变质岩型铜矿和矽卡岩型钨矿。圈定了 12个找矿远景区。
王国灿,张孟,张雄华,廖群安,王玮,田锦明,玄泽悠[8](2019)在《东天山北部古生代重大构造事件及其对中亚造山带演化的启示:基于1∶5万板房沟幅和小柳沟幅地质调查新证据》文中指出本文基于新疆哈密地区1∶5万板房沟幅和小柳沟幅区域地质调查新成果,对东天山北部古生代的重大构造事件以及演化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基于下志留统与奥陶系之间角度不整合、下石炭统与泥盆系之间平行不整合以及上石炭统二道沟组与下伏岩系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的确定,揭示奥陶纪与志留纪之交、泥盆纪与石炭纪之交以及晚石炭世期间存在几次重大构造事件。结合古生代不同时期沉积大地构造背景转换、岩浆活动构造环境转换以及构造变形格式转换的地质新纪录,提出奥陶纪与志留纪之交的造山事件为北部阿尔曼太洋闭合导致准噶尔—吐哈地块与阿尔泰地块碰撞的响应;泥盆纪与早石炭世之间的造陆构造事件可能是北部卡拉麦里洋盆初始汇拢碰撞的响应,其平行不整合以及下伏的志留纪—泥盆纪较稳定环境的沉积序列预示着介于卡拉麦里洋盆与南部北天山洋盆之间的准噶尔—吐哈地块为古亚洲洋盆体系中相对刚性的稳定陆块区,研究区作为准噶尔—吐哈地块的北部被动陆缘受卡拉麦里洋盆汇聚的影响较小;晚石炭世的造山事件则表现为响应卡拉麦里洋盆闭合后周缘前陆盆地的演化,是早石炭世沿卡拉麦里缝合带发生陆块碰撞以来挤压构造作用峰期的产物,其奠定了东天山北部北西-南东向构造基本格局。本文还重新界定莫钦乌拉断裂为北天山构造带(准噶尔—吐哈地块)与东准噶尔构造带的构造-地层分区界线,推断其为卡拉麦里缝合带向南东的延伸,并讨论了早石炭世受控不同构造体制的沉积和岩浆纪录的空间差异性,认为早石炭世北部莫钦乌拉山区域为与北侧卡拉麦里洋盆闭合后周缘挤压前陆盆地的发育过程,而南部博格达—哈尔里克山则总体呈现为响应南侧北天山洋盆闭合后的碰撞后伸展裂谷发育过程。
王忠伟[9](2019)在《北羌塘西南缘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沉积特征及古气候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晚三叠世中期(约225 Ma)是羌塘盆地演化的关键时期,受古特提斯洋关闭的影响,盆地逐步萎缩,在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顶部发育区域性分布的古风化壳,结束了前一轮盆地的演化。另一方面,受中特提斯洋快速扩张的影响,在羌塘盆地内部广泛发育晚三叠世诺利期—瑞替期的火山喷发—火山沉积作用,开启了新一轮盆地的演化。在此期间,沉积环境、盆地性质和古气候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受盆地萎缩的影响,在土门格拉组下部沉积了一套广泛分布的暗色泥岩,是目前羌塘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岩层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重点选取北羌塘盆地西南缘地区沉积—构造转换前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地层和转换后上三叠统那底岗日组和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地层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兼顾盆地北缘的那底岗日组地层。本次研究主要通过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岩石学和矿物学的方法重点开展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的演化特征研究。同时通过锆石U-Pb年代学和沉积学的方法限定新一轮盆地开启的时限和性质,结合前人区域构造演化研究成果探讨新一轮盆地开启的动力学机制。最后笔者针对盆地萎缩期上三叠统暗色泥岩开展古气候、古生产力、氧化还原条件、物源属性及沉积速率等研究,探讨了该套暗色泥岩形成过程中有机质的富集机理。第一,本文通过岩相、沉积构造、古生物和地球化学等指标识别和划分了土门格拉组、那底岗日组和雀莫错组的沉积相,恢复了沉积—构造转换前后(晚三叠世早期—中侏罗世早期)沉积环境的演化特征。土门格拉组地层形成于三角洲环境中,可进一步识别出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两个沉积亚相及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水道、分流间湾、分支河道和天然堤五个沉积微相;那底岗日组地层形成于陆相火山爆发—火山溢流及冲洪积环境中;雀莫错组地层形成于辫状河流、局限台地和潮坪环境中,可进一步识别辫状河道、心滩、河漫滩、泻湖、台内滩、低潮坪、中潮坪和高潮坪等八个沉积亚相。土门格拉组沉积期表现为一个向上变浅的海退沉积序列,最终隆升成陆,随后伴随着那底岗日组时期大规模的火山喷发—火山沉积作用,至雀莫错组沉积期表现为一个向上变深的海侵序列。第二,本文在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新一轮中生代羌塘盆地开启早期的沉积充填序列,限定了新一轮盆地的性质。新一轮中生代羌塘盆地开启早期的沉积充填序列为那底岗日组火山喷发相和溢流相构成的陆相火山—火山碎屑沉积序列,那底岗日组和雀莫错组一段冲洪积相及河流相构成的陆相硅质碎屑岩沉积序列和雀莫错组二、三段局限台地和潮坪相构成的海相碳酸盐岩和硅质碎屑岩沉积序列,该过程经历了从陆相到海相的沉积超覆作用,表现为一个向上变深的海侵序列,与典型裂谷盆地充填序列具有很好的相似性。那底岗日组火山—火山碎屑岩可能代表了同裂谷阶段的产物,中生代新一轮羌塘盆地的形成主要与晚三叠世班公湖—怒江洋的快速扩张有关。第三,本文通过地层的接触关系和凝灰岩锆石U-Pb年代学限定了盆地开启的时限。那底岗日组底部的底砾岩或火山/火山碎屑岩为新一轮盆地开启阶段的最初产物,其年龄最能代表盆地开启的年龄。方湖地区那底岗日组底部凝灰岩直接沉积超覆于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地层之上,自下而上可识别出3个火山喷发-沉积旋回,其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21.7±1.3 Ma,217.0±1.5 Ma和207.1±1.3 Ma。综合区域上前人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中生代裂谷盆地的初始开启年龄可能为220.4-221.7 Ma,其裂谷作用持续的时间至少为19.3 Ma(221.7-202.4 Ma)。第四,本文通过地球化学、岩石学和矿物学的方法对北羌塘盆地西南缘沃若山—方湖剖面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那底岗日组和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沉积期的古气候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重建了该地区沉积—构造转换前后(晚三叠世早期—中侏罗世早期)古气候演化规律。土门格拉组沉积期具有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且向上具有弱干旱化的趋势,表现为沉积物具有中等的化学风化指标值(CIAcorr、PIAcorr、CIW和CPA),且向上减小,发育煤线和植物化石,具有低的长石含量,部分样品中可见菱铁矿。那底岗日组和雀莫错组沉积期具有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表现为沉积物具有低的化学风化指标值,发育红层沉积(见大量的钙质结核),向上发育白云岩、泥晶灰岩、鲕粒灰岩、泥灰岩和石膏,红层具有高的长石和赤铁矿含量。气候的显着变化与晚三叠世沉积—构造转换的时间具有一致性,可能是受羌塘盆地构造演化的控制。晚三叠世早期温暖潮湿到弱干旱化的气候条件可能是受古特提斯洋关闭的影响,而晚三叠世中期—中侏罗早期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可能是受中特提斯洋快速扩张的影响。快速扩张背景下释放大量的CO2,进而使得晚三叠世中期气候变得炎热干旱,但该种形成机制需要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研究。最后,本文通过对盆地萎缩过程中形成的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下段暗色泥岩(沃若山—方湖剖面)沉积时古气候、氧化还原条件、初级生产力、物源属性及沉积速率等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暗色泥岩中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聚集模式。暗色泥岩下部黑色泥岩有机碳含量(0.71-3.29%,均值为1.67%)明显高于上部的灰色泥岩(0.54-0.88%,均值为0.64%)。暗色泥岩中等的化学风化强度(CIAcorr)指示其沉积期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相对较高的P含量指示水体具有相对较高的古生产力。Mn,U/Th,Corg/Ptot等指标指示暗色泥岩沉积时水体处于完全氧化的状态,且上部灰色泥岩处于更氧化的水体中。TiO2-Zr,Co/Th-La/Sc,La/Th-Hf及La/Yb-∑REE判别图和ω(La)N/ω(Yb)N比值揭示暗色泥岩沉积时具有大量长英质碎屑物质的输入,且具有快速的沉积速率。暗色泥岩相对较高的TOC含量主要与高的初始生产力和快的沉积速率有关,促使部分有机质在完全氧化的水体中也能够保存下来。大量长英质碎屑物输入在有机质富集过程中起着一定的稀释作用。上部灰色泥岩具有较低的TOC可能与其沉积时更氧化的水体和相对更低的古生产力有关。
李博超[10](2019)在《北山磁海大型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北山造山带位于东天山造山带南部,历经复杂的构造-岩浆-成矿事件,是我国重要的铁矿勘探远景区之一。磁海矿床是一个重要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大型铁矿,是北山地区铁找矿勘探的重要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研及室内观察、测试、分析,系统的剖析磁海铁矿,明确研究区岩浆源区及演化,探讨北山铁矿床成因机制,为今后新疆北山及东天山岩浆型铁矿找矿勘探提供新的信息。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LA-ICP-MS锆石U-Pb定年数据表明,磁海镁铁质岩体侵位于306.9±3.2 Ma;磁海铁矿矿体主要赋存于辉绿岩体中,与围岩接触界线明显,因此其成矿时代要稍晚于成岩时代。(2)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磁海辉绿岩样品具高钠低钾、高镁铁特征,归属碱性-亚碱性系列,表现了幔源的特征。此外,辉绿岩样品中K、Pb、R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HFSEs)亏损,伴随轻微的Eu异常(Eu/Eu*=0.901.11)。其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LREE轻微富集,表明幔源受早期俯冲物质影响。(3)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显示,辉绿岩具有较高的87Sr/86Sr值(0.708120.70927)和正εNd(t)值(+0.9+6.2);其锆石原位Hf同位素值εHf(t)值为+13.0+18.1,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磁海辉绿岩母源岩浆是由亏损软流圈地幔和受早期板片物质影响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形成的。(4)Fe同位素数据显示,辉绿岩和矿石的δ57Fe值分别为-0.29‰0.36‰和-0.01‰0.43‰,表明成矿物质源于岩浆。矿区磁铁矿O同位素和黄铁矿S同位素与幔源镁铁质岩O同位素和S同位素组成相似,表明成矿物质源于深部幔源。(5)晚石炭世至二叠世,北山及其邻区东天山处于碰撞后伸展伸展阶段。受俯冲流体影响的富集岩石圈地幔拆沉,触发了软流圈地幔的上升并与拆沉岩石圈地幔发生相互作用,形成镁铁质岩浆。镁铁质岩浆先侵位,受结晶分异作用影响产生的含铁矿浆贯入镁铁质岩石裂隙中成矿;其后岩浆活动生成的富铁质流体在矿区发育热液交代型矿化。
二、新疆大地构造基本格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大地构造基本格架(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及对比 |
第3章 沉积及层序地层特征 |
3.1 沉积相分析 |
3.2 层序地层分析 |
3.3 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的展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油页岩系富有机质岩特征分析 |
4.1 样品选取 |
4.2 研究手段与实验方法 |
4.3 富有机质岩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油页岩系古环境重建及有机质富集机制 |
5.1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古环境演化 |
5.2 含油页岩系有机质富集环境要素 |
5.3 油页岩与湖相烛藻煤成因机制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及古环境意义 |
6.1 有机碳同位素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机理 |
6.2 有机碳同位素重建古大气CO_2可行性分析 |
6.3 C_3植物碳同位素计算古大气CO_2浓度 |
6.4 碳同位素偏移的古环境意义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大陆造山带理论研究进展 |
1.2.2 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展 |
1.2.3 弧相关盆地研究进展 |
1.2.3.1 弧前盆地系统 |
1.2.3.2 弧内盆地 |
1.2.3.3 弧后盆地 |
1.2.4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研究现状 |
1.2.5.1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层研究进展 |
1.2.5.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
1.2.5.3 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
1.2.5.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创新性研究成果 |
2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基底 |
2.2.2 沉积盖层 |
2.3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特征 |
2.3.1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 |
2.3.2 剩余磁力异常特征 |
2.3.3 深部地质结构 |
2.3.3.1 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特征 |
2.3.3.2 天然地震转换波剖面特征 |
2.3.3.3 地壳物质磁化率成像 |
2.3.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P波速度(VP)特征 |
2.4 构造单元划分 |
2.5 盆地演化简史 |
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
3.1 石炭系地层划分与沿革 |
3.1.1 滴水泉组沿革 |
3.1.2 松喀尔苏组沿革 |
3.1.3 双井子组沿革 |
3.1.4 巴塔玛依内山组沿革 |
3.1.5 石钱滩组沿革 |
3.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特征 |
3.2.1 下石炭统 |
3.2.2 上石炭统 |
3.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
3.3.1 下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
3.3.2 上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
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3.4.1 陆梁隆起 |
3.4.2 中央坳陷 |
3.4.3 东部隆起 |
3.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震地层特征 |
3.5.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3.5.2 石炭系地震波组特征 |
3.6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综合划分 |
4 准噶尔地区构造-地层层序 |
4.1 不整合面特征 |
4.1.1 石炭系及其内部不整合 |
4.1.2 二叠系及其上不整合 |
4.2 盆地年代地层格架 |
4.3 构造-地层层序 |
5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分布特征 |
5.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对比 |
5.2 准噶尔盆地结构剖面特征 |
5.2.1 南北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
5.2.2 东西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
5.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分布 |
5.3.1 滴水泉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2 松喀尔苏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3 双井子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4 巴塔玛依内山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5 石钱滩组平面分布特征 |
6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结构与充填特征 |
6.1 乌伦古-野马泉沉积分布带 |
6.1.1 克拉美丽露头 |
6.1.2 索索泉地区 |
6.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 |
6.2.1 石西地区 |
6.2.2 三南地区 |
6.2.3 滴水泉地区 |
6.2.4 石钱滩地区 |
6.2.5 梧桐窝子地区 |
6.3 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沉积分布带 |
6.3.1 莫索湾地区 |
6.3.2 白家海地区 |
6.3.3 北三台地区 |
6.3.4 吉木萨尔地区 |
6.3.5 古城地区 |
6.4 沙湾-阜康-博格达沉积分布带 |
7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断裂系统与断陷发育过程 |
7.1 准噶尔地区断裂展布特征 |
7.1.1 下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
7.1.2 上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
7.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
7.2.1 陆梁地区 |
7.2.1.1 陆梁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2.1.2 陆梁地区石炭系断裂带特征 |
7.2.1.3 陆梁地区石炭系平面分布特征 |
7.2.1.4 三维几何学特征 |
7.2.1.5 运动学特征 |
7.2.1.6 陆梁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2.2 大井地区 |
7.2.2.1 大井地区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
7.2.2.2 大井地区不整合特征 |
7.2.2.3 大井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2.2.4 大井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2.2.5 大井地区石炭纪不同时期构造-沉积格局 |
7.3 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
7.3.1 白家海地区 |
7.3.1.1 白家海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3.1.2 白家海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3.2 阜东斜坡-北三台-吉木萨尔地区 |
7.3.2.1 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
7.3.2.2 地震剖面解释 |
7.3.2.3 三维几何学特征 |
7.3.2.4 运动学特征 |
7.3.2.5 石炭纪断陷的演化过程 |
7.4 断陷带内部断陷的生长过程 |
7.5 断陷带之间的过渡关系 |
7.5.1 平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
7.5.2 剖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
7.6 断陷反转强度分析 |
7.6.1 反转构造定量分析方法 |
7.6.2 准噶尔地区不同时期反转构造平面展布 |
8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成因机制 |
8.1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重点构造带的发育与演化 |
8.1.1 东道海子弧前盆地 |
8.1.2 陆梁弧内盆地 |
8.1.3 乌伦古弧后盆地 |
8.1.4 克拉美丽冲断带-将军庙前陆盆地 |
8.2 准噶尔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演化的时空格架 |
8.2.1 早石炭世早期(C_1d)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2 早石炭世中期(C_1s)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3 早-晚石炭世之交(C_(1-2)s)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4 晚石炭世中期(C_2b)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5 晚石炭世晚期(C_2sq)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3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
8.3.1 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形成过程 |
8.3.2 环西伯利亚俯冲拼贴增生体顺时针旋转 |
8.3.3 准噶尔及邻区主要洋盆闭合时限的讨论 |
8.3.4 博格达裂谷形成过程 |
8.3.5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
9 主要认识和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含油气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资料和关键技术 |
1.4 创新性认识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准噶尔盆地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
2.2 准噶尔盆地沉积地层 |
第三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 |
3.1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
3.2 准噶尔盆地5个构造-沉积层序叠加及旋回特征 |
3.3 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变形叠加改造作用及其演化特征 |
第四章 演化阶段及原型盆地 |
4.1 原型盆地识别标志 |
4.2 不同阶段准噶尔盆地原型及演化 |
第五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藏的宏观控制作用 |
5.1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
5.2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
5.3 晚期构造变动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复杂化 |
第六章 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方向 |
6.1 石炭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
6.2 二叠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
6.3 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勘探有利区带 |
主要结论和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晚古生代沉积型锰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锰矿研究现状 |
1.2.1 全球锰矿资源概况 |
1.2.2 锰矿床成因类型 |
1.2.3 沉积型锰矿床成因研究现状 |
1.2.4 我国锰矿研究与勘查历史 |
1.2.5 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锰矿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1 区域重力特征 |
2.3.2 区域航磁特征 |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典型锰矿床地质特征 |
3.1 西昆仑玛尔坎苏锰矿带 |
3.1.1 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床 |
3.1.2 穆呼—玛尔坎土锰矿床 |
3.2 西南天山吉根锰矿远景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4.1 玛尔坎苏锰矿带 |
4.1.1 主量元素特征 |
4.1.2 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 |
4.1.3 碳和氧同位素特征 |
4.2 吉根锰矿远景区 |
4.2.1 主量元素 |
4.2.2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锰期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
5.1 石炭系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
5.1.1 上石炭统喀拉阿特河组(C2k) |
5.1.2 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C1w) |
5.2 下泥盆统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
5.2.1 沉积相 |
5.2.2 沉积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 |
6.1 锰的物质来源 |
6.2 锰沉积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 |
6.3 锰的成矿作用 |
6.3.1 西昆仑玛尔坎苏锰矿带 |
6.3.2 西南天山吉根地区锰的成矿作用 |
6.4 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锰矿床富锰矿石形成机制 |
6.4.1 锰质供给具有多来源特点 |
6.4.2 Mn与Fe分离与富集 |
6.4.3 含炭质含锰岩系具热水沉积特征 |
6.4.4 沉积成岩—成矿过程有利的物理化学条件 |
6.4.5 小结 |
第七章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
7.1 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
7.2 锰矿床保存的构造因素——构造改造 |
7.3 锰矿床成矿规律 |
7.4 玛尔坎苏锰矿带与吉根锰矿远景区对比 |
7.5 物探、化探和遥感找矿信息 |
7.5.1 玛尔坎苏锰矿带喀拉苏勘查区 |
7.5.2 吉根远景区 |
7.6 成矿预测 |
7.6.1 预测准则 |
7.6.2 主要找矿标志 |
7.6.3 锰矿床找矿靶区预测 |
7.7 沉积型锰矿床有效的找矿方法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认识和结论 |
8.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叠合盆地研究现状 |
1.2.2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3 四川盆地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前震旦系 |
2.2.2 震旦系 |
2.2.3 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演化 |
2.3.1 扬子克拉通 |
2.3.2 秦岭造山带 |
2.3.3 龙门山构造带 |
2.3.4 松潘-甘孜褶皱带 |
第3章 四川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
3.1 盆地深部结构 |
3.1.1 航磁异常反映的深部结构 |
3.1.2 重力异常反映的深部结构 |
3.1.3 岩石圈结构 |
3.2 基底断裂分布 |
3.2.1 一级基底断裂 |
3.2.2 二级、三级基底断裂 |
3.3 盆地基底结构特征 |
3.3.1 基底的纵向分层结构 |
3.3.2 基底的横向分块结构 |
3.3.3 基底构造单元划分 |
3.4 基底结构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
第4章 四川盆地盖层结构及其叠合特征 |
4.1 地震剖面基本地质特征 |
4.2 不整合面识别与盖层结构 |
4.2.1 关键不整合面识别及其特征 |
4.2.2 构造层划分 |
4.3 不同地质时期盆地原型 |
4.3.1 震旦纪-志留纪(Z-S)盆地原型-克拉通裂陷盆地 |
4.3.2 泥盆纪-中三叠世(D-T2~l)盆地原型-克拉通拗陷盆地 |
4.3.3 晚三叠世早期(T_3x~1-T_3x~3)盆地原型-断陷盆地 |
4.3.4 晚三叠世晚期-侏罗纪(T_3x~4-J)盆地原型-拗陷盆地 |
4.3.5 白垩纪-第四纪(K-Q)盆地原型-前陆型盆地 |
4.4 盆地叠合模式 |
第5章 四川盆地基底对盖层的控制作用 |
5.1 基底控制盆地后期构造格局 |
5.1.1 基底结构控制现今盆地宏观格局 |
5.1.2 基底断裂活动控制盆内凹陷与隆起的发育 |
5.2 基底控制上覆地层的古构造演化 |
5.3 基底断裂对盖层沉积的控制作用 |
5.3.1 基底断裂对龙王庙组沉积的控制作用 |
5.3.2 基底断裂对长兴组沉积的控制作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新疆东、西准噶尔泥盆纪-石炭纪火山岩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立典剖面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火山岩研究现状 |
1.2.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已完成与论文相关的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 |
2.2.1 地层分区方案 |
2.2.2 地层概况 |
2.3 岩浆岩 |
2.3.1 火山岩 |
2.3.2 侵入岩 |
2.3.3 脉岩 |
2.4 蛇绿岩 |
2.4.1 西准噶尔蛇绿构造混杂岩 |
2.4.2 东准噶尔蛇绿构造混杂岩 |
2.5 区域构造概况 |
第三章 东、西准噶尔泥盆纪岩浆活动 |
3.1 早泥盆世火山岩地质特征 |
3.1.1 剖面及岩石学特征 |
3.1.2 年代学特征 |
3.1.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1.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
3.1.5 构造环境 |
3.2 中泥盆世火山岩地质特征 |
3.2.1 火山岩剖面及岩石学特征 |
3.2.2 年代学特征 |
3.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4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3.2.5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
3.2.6 构造环境 |
3.3 晚泥盆世火山岩地质特征 |
3.3.1 剖面及岩石学特征 |
3.3.2 年代学特征 |
3.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3.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
3.3.5 构造环境 |
第四章 东、西准噶尔石炭纪岩浆活动 |
4.1 早石炭世火山岩地质特征 |
4.1.1 剖面及岩石学特征 |
4.1.2 年代学特征 |
4.1.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4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4.1.5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
4.1.6 构造环境 |
4.2 晚石炭世火山岩地质特征 |
4.2.1 剖面及岩石学特征 |
4.2.2 年代学特征 |
4.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4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4.2.5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
4.2.6 构造环境 |
第五章 东、西准噶尔泥盆纪-石炭纪构造岩浆对比 |
5.1 东、西准噶尔蛇绿岩带火山岩对比分析 |
5.1.1 北部蛇绿岩带火山岩 |
5.1.2 南部蛇绿岩带火山岩 |
5.2 东、西准噶尔泥盆纪-石炭纪地层对比 |
5.3 东、西准噶尔泥盆纪-石炭纪火山岩对比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疆焉耆县哈都虎拉山地区矿产特征及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勘查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交通概况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3 地层 |
2.4 岩浆岩 |
2.5 构造 |
3 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 |
3.1 主要元素异常特征 |
3.2 综合异常特征及推断解释 |
4 哈都虎拉山地区成矿规律 |
4.1 区域成矿带划分 |
4.2 控矿因素、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 |
4.3 典型矿产地成因模式 |
5 研究区成矿远景区划分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东天山北部古生代重大构造事件及其对中亚造山带演化的启示:基于1∶5万板房沟幅和小柳沟幅地质调查新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地质背景 |
3 东天山北部古生代重大构造事件的地质新记录——基于1∶5万板房沟幅和小柳沟幅地质填图的新发现 |
3.1 重大构造事件的构造界面记录 |
3.1.1 下志留统与奥陶系之间角度不整合界面的确定 |
3.1.2 下石炭统与泥盆系之间平行不整合界面的确定 |
3.1.3 晚石炭世角度不整合及其构造环境的转换 |
3.2 志留纪—泥盆纪重大构造-地层分区界线的确定——莫钦乌拉断裂 |
3.2.1 莫钦乌拉断裂以南区域 |
3.2.2 莫钦乌拉断裂以北区域 |
3.3 早石炭世构造体制——空间分异的沉积岩与花岗岩 |
3.3.1 沉积岩 |
3.3.2 侵入岩 |
3.4 早古生代与晚古生代以来构造体制变革的变形记录 |
3.4.1 奥陶纪地层的南北向构造变形 |
3.4.2 晚古生代以来的北西-南东向褶皱-冲断构造 |
4 讨论 |
4.1 下志留统与奥陶系之间角度不整合的区域构造意义 |
4.2 泥盆纪—石炭纪的构造体制转换 |
5 结论 |
(9)北羌塘西南缘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沉积特征及古气候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1.2.1 中生代羌塘盆地演化及性质的研究现状 |
1.2.2 那底岗日组火山—火山碎屑岩的研究现状 |
1.2.3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古气候研究现状 |
1.2.4 富有机制泥页岩中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盆地基本格架特征 |
2.1.1 盆地大地构造位置 |
2.1.2 盆地边界及构造单元划分 |
2.1.3 盆地基底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3.1 总有机碳分析 |
3.2 薄片观察 |
3.3 全岩矿物及粘土矿物分析 |
3.4 全岩主量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
3.5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第四章 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沉积环境演化特征 |
4.1 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沉积环境特征 |
4.1.1 岩相指标 |
4.1.2 沉积构造指标 |
4.1.3 沉积环境特征 |
4.2 上三叠统那底岗日组沉积环境特征 |
4.2.1 岩相指标 |
4.2.2 沉积构造指标 |
4.2.3 沉积环境特征 |
4.3 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沉积环境特征 |
4.3.1 岩相指标 |
4.3.2 沉积构造指标 |
4.3.3 古生物及地球化学指标 |
4.3.4 沉积环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沉积充填序列与中生代盆地开启及性质 |
5.1 中生代盆地的沉积充填序列 |
5.1.1 盆地开启期沉积充填序列(阶段1) |
5.1.2 盆地初期沉积充填序列(阶段2) |
5.1.3 盆地稳定期沉积充填序列(阶段3) |
5.2 中生代裂谷盆地开启的时限 |
5.3 中生代羌塘盆地形成与古、中特提斯洋演化的联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古气候演化特征 |
6.1 地球化学证据 |
6.2 岩石学证据 |
6.3 矿物学证据 |
6.4 古气候演化特征及意义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盆地萎缩期上三叠统暗色泥岩有机质富集机理 |
7.1 暗色泥岩(烃源岩)特征 |
7.2 古风化条件与古气候 |
7.3 氧化还原条件及古生产力 |
7.3.1 氧化还原条件 |
7.3.2 古生产力 |
7.4 物源属性 |
7.5 有机质聚集模式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10)北山磁海大型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基本构造格架 |
2.2 区域地层 |
2.2.1 太古界 |
2.2.2 元古界 |
2.2.3 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岩浆作用 |
2.5 区域矿产 |
3 矿床地质概况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成分及组构 |
3.4 围岩蚀变与成矿期次 |
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 岩相学特征 |
4.2 样品采集及实验条件 |
4.2.1 LA-ICP-MS锆石U-Pb年龄 |
4.2.2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2.3 Hf同位素 |
4.2.4 全岩Sr-Nd同位素 |
4.2.5 Fe同位素 |
4.2.6 O同位素 |
4.2.7 S同位素 |
4.3 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 |
4.3.1 锆石U-Pb年龄 |
4.3.2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4.4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4.1 主量元素 |
4.4.2 微量元素 |
4.5 同位素 |
4.5.1 锆石Hf同位素 |
4.5.2 全岩Sr-Nd同位素 |
4.5.3 Fe同位素 |
4.5.4 O同位素 |
4.5.5 S同位素 |
5 矿床成因 |
5.1 成岩成矿时代 |
5.2 岩浆源区及演化 |
5.3 成矿动力学背景 |
5.4 成矿模式 |
6 结论 |
6.1 取得的主要认识 |
6.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新疆大地构造基本格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大长沟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油页岩系精细分析及古环境重建[D]. 王君贤. 吉林大学, 2021(01)
- [2]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D]. 张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3]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D]. 王彦君. 南京大学, 2020(12)
- [4]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晚古生代沉积型锰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D]. 臧忠江.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5]四川盆地地质结构及叠合特征研究[D]. 李洪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6]新疆东、西准噶尔泥盆纪-石炭纪火山岩对比研究[D]. 徐倩. 长安大学, 2020(06)
- [7]新疆焉耆县哈都虎拉山地区矿产特征及成矿规律[D]. 张乙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8]东天山北部古生代重大构造事件及其对中亚造山带演化的启示:基于1∶5万板房沟幅和小柳沟幅地质调查新证据[J]. 王国灿,张孟,张雄华,廖群安,王玮,田锦明,玄泽悠. 中国地质, 2019(05)
- [9]北羌塘西南缘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沉积特征及古气候演化研究[D]. 王忠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10]北山磁海大型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 李博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