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归脾汤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一、归脾汤在兽医临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蕾[1](2021)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今后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提供偱证医学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g 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和维普(VIP),英文数据库包括:Pub Med、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以及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各大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文献的有效资料,并对纳入文献分别使用Jadad评分和Cochranc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分析,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对提取的结局指标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以森林图形式呈现,必要时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纳入24篇文献,22篇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共1937例研究对象,其中中医药组977例,对照组960例,两组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提高PDSS评分更具优势[MD=16.50,95%CI(13.39,19.61),P<0.00001]。亚组分析显示:中药组改善患者PDSS评分优于安慰剂组[MD=13.75,95%CI(6.92,20.58),P<0.0001];中药组改善患者PDSS评分优于空白对照组[MD=20.86,95%CI(17.68,24.05),P<0.00001];中药联合西药组改善患者PDSS评分优于西药组[MD=16.33,95%CI(8.83,23.83),P<0.0001];中药联合针灸组改善患者PDSS评分优于西药组[MD=16.54,95%CI(9.10,23.98),P<0.0001]。(2)观察组降低患者ESS评分优于对照组[MD=-2.78,95%CI(-4.00,-1.56),P<0.00001]。(3)观察组降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MD=-2.68,95%CI(-2.96,-2.40),P<0.00001]。(4)在多导睡眠监测相关指标方面:中医药能够缩短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睡眠潜伏期[MD=-11.75,95%CI(-16.06,-7.43),P<0.00001];中医药能够延长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睡眠时间[SMD=0.99,95%CI(-0.11,1.87),P=0.03];中医药能够减少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夜间觉醒次数[MD=-1.29,95%CI(-2.25,-0.33),P=0.008]。(5)中医药能够降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MD=-2.81,95%CI(-3.26,-2.36),P<0.00001]。(6)观察组降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UPDRS-Ⅱ评分优于对照组[MD=-1.60,95%CI(-3.02,-0.18),P=0.03]。(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降低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的UPDRS-Ⅲ评分更具优势[MD=-4.41,95%CI(-5.32,-3.50),P<0.00001]。亚组分析显示:中药组降低患者UPDRS-Ⅲ评分优于安慰剂组[MD=-4.25,95%CI(-6.89,-1.61),P=0.002];中药组降低患者UPDRS-Ⅲ评分优于空白对照组[MD=-4.54,95%CI(-6.08,-2.99),P<0.00001];中药组降低患者UPDRS-Ⅲ评分优于西药组[[MD=-4.81,95%CI(-7.08,-2.54),P<0.0001];中药联合西药组降低患者UPDRS-Ⅲ评分优于单纯西药组[MD=-4.89,95%CI(-6.79,-2.98),P<0.00001];中药联合西药组降低患者UPDRS-Ⅲ评分优于安慰剂联合西药组[MD=-2.42,95%CI(-3.96,-0.88),P=0.002]。(8)观察组降低患者HAMD评分效果优于对照组[MD=-1.97,95%CI(-2.79,-1.14),P<0.00001]。(9)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9,95%CI(1.29,1.49),P<0.00001]。(10)在不良事件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19,95%CI(0.13,0.27),P<0.00001];在实验室检验指标和生命体征监测等其他安全性指标方面,中医药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具有相同的安全性。以上结局指标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对照组相比,中医药或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在提高患者PDS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更具优势,在降低UPDRS-Ⅱ、UPDRS-Ⅲ、PSQI、ESS、HAMD等量表评分及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方面也更有优势,并且中医药在缩短PDSD患者睡眠潜伏期、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延长总睡眠时间方面疗效更明显。在安全性方面,中医药或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导致的症状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西药组,两者在实验室指标监测和生命体征监测方面具有相同的安全性。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单纯西药疗法。本次Meta分析可以为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提供比单一的临床研究更可靠的循证学依据。但是由于本研究纳入的部分文献质量较低,后期还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验证。

马兰[2](2021)在《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方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搜集2005-2020年发表的关于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归纳并分析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遣方规律;结合数据挖掘方法进一步对文献中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探索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用药规律;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中药药对柴胡-白芍治疗乳腺癌可能作用的靶点与通路,为临床合理选方用药与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材料与方法:利用电子检索的方法,在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检索2005年—2020年之间发表的关于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方面的文献。并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下载、精读及筛选,使用EXCEL对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病证信息及用药信息进行初步的整理与统计,并结合黄煌教授的十大类方理论,从宏观上探究中药在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方面的遣方规律及特点;针对用于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中药使用的频次、药物性味及归经进行统计并分析,从整体上探究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用药规律与特点;使用SPSS18.0、SPSS Modeler18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探究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核心药物组合;此外,运用关联规则分析的方法针对临床中较常见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类围绝经期综合征、骨代谢异常及血脂异常的中药治疗处方分别进行关联分析,探求其核心药对或药物组合;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析柴胡-白芍治疗乳腺癌的相关靶点与可能的作用通路。结果:1本研究纳入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共计87篇,发表时间在2005-2020年之间。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将文献分为II级64篇,III级21篇,V级2篇,涉及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主要以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骨代谢异常、血脂异常及子宫内膜增厚为主。由于涉及中药治疗内分泌药物所导致的类围绝经期的相关文献较多,且内分泌药物引起的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制及临床表现纷繁复杂,将内分泌药物引起的类围绝经期综合征进一步细分为:以潮热盗汗为主症候群、以情志异常为主症候群、以消化道不适为主症候群及以失眠心悸为主症候群。2在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类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涉及II级文献40篇、III级16篇及V级1篇;以潮热盗汗为主症候群的治疗多以六味地黄丸、黑逍遥散、二仙汤等滋补肝肾的经典方剂加减化裁为主,结合黄煌教授的伤寒十大类方理论,此类方剂属于熟地类方;以情志异常为主症候群的治疗多以逍遥散加减化裁为主,属柴胡类方;以消化道不适为主的症候群的治疗多以四君子汤加减化裁为主,属黄芪类方;以失眠心悸为主的症候群的治疗多以归脾汤或天王补心丹加减化裁为主。3在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的骨代谢异常的临床应用方面,涉及II级文献6篇、III级1篇;治疗上多以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减化裁为主,属熟地类方。4在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疲劳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方面,涉及II级文献12篇、III级3篇及V级1篇;治疗上多以四君子汤加减化裁为主,属黄芪类方;5在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血脂异常的临床应用方面,涉及II级文献3篇。治疗上多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为主,属黄芪类方。6在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子宫内膜增厚的临床应用方面,涉及II级文献2篇,用药多在二至丸的基础上加减化裁。7在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应用文献中,患者临床分期多为II-III期,病理分型多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推测可能与临床上分期为II-III期、病理分型为浸润性导管癌的乳腺癌患者居多有关,目前尚无确切临床依据证实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疗效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具有相关性。8药物功效统计结果:总共涉及18个类别,以补虚、清热及活血化瘀药居多;对中药功效进一步分析:共涉及39个小类别,以补阳、清热解毒及补阴药居多。四气方面:寒性药最多,其次为温性药;五味方面:甘味药最多,苦味和辛味次之。归经方面:肝经的药最多,其次是肺、脾、肾经。使用频次最高的前5味中药分别是:茯苓、白术、甘草、柴胡、白芍,茯苓的使用频次最高,为57次。9对用药频次前20味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对不同类间的距离测量选用WARD法,距离指标选择欧氏距离平方,当截距为20、聚为5类时聚类效果较好。分别为:类1:知母-黄柏-仙茅-仙灵脾;类2:甘草-当归-茯苓-白术-柴胡-白芍-郁金-女贞子;类3;枸杞子;类4:山药-泽泻-山萸肉-熟地-牡丹皮;类5:黄芪-党参。10在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上针对以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类围绝经期综合征为主的中药处方进行关联分析,得出以支持度百分比为依据由高到低排列的前3位药物组合分别为:柴胡-白芍;柴胡-茯苓;白术-茯苓,支持度依次为:47.27%、47.27%及45.25%[注:支持度代表前项与后项药物同时出现的概率,如柴胡-白芍的支持度为47.27%,代表柴胡和白芍同时出现的概率为47.27%]。11在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上针对以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骨代谢异常为主的中药处方进行关联分析,得出以支持度百分比最高的2个药物组合分别为:山药-熟地黄和山药-白术,支持度都为47.27%。12在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上针对以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血脂异常为主的中药处方进行关联分析,核心药物组合为柴胡-茯苓-黄芪[注:由于样本量不足,进行关联分析得出的支持度不具备特异性,柴胡-茯苓-黄芪是根据关联分析网络图直观清晰得出的核心药物组合]。13 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示柴胡-白芍可能通过调节TNFSF15、RUNX1T1、PPARD、ELK1、EIF6等靶点,调控TNF、IL-17、HIF-1、Toll-like受体等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的进展。结论:1中药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骨代谢异常、血脂异常及子宫内膜增厚,由于介绍中药治疗内分泌药物引起的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文献数量相对较多,对其临床表现进一步可细分为以消化道不适为主的症候群,治疗上多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减;以情志异常为主的症候群,治疗上多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减;以潮热盗汗为主的症候群,治疗上多在六味地黄丸、黑逍遥散或二仙汤的基础上加减;以失眠心悸为主的症候群,治疗上多在归脾汤或天王补心丹的基础上加减;治疗疲劳综合征多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减;治疗骨代谢异常多在左归丸或右归丸的基础上加减;治疗血脂异常多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减化裁;治疗子宫内膜增厚多在二至丸的基础上加减。2基于中药四气五味理论,在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时,用药多以滋补肝肾、益气健脾兼以行气活血为主要治疗大法;此外同时配伍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中药以协助内分泌药物抑制乳腺癌的进展。3基于聚类分析挖掘出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核心药物组合 知母-黄柏-仙茅-仙灵脾:仙茅、仙灵脾合用可补肾阳,填肾精,知母、黄栢相合质润滋阴,泄肾中虚火而不伤阳。四药合用既补肾精肾阳,又滋肾阴兼清肾中虚火。该组合配伍可应用于病机中含有肾阳亏虚兼有肾中浮火的不良反应的治疗中。甘草-当归-茯苓-白术-柴胡-白芍-郁金-女贞子:茯苓、白术合用补益脾胃之气,白芍与柴胡配伍可养肝体、助肝用,白芍与当归配伍补肝血,郁金协助柴胡疏肝,女贞子补益肝肾之阴。本组药物组合健脾养血、疏肝滋阴,可用于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以情志异常为主症候群的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中。枸杞子:平补肾中阴阳,滋养肾精。配伍其他药物用于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的中药治疗中。山药-泽泻-山萸肉-熟地-牡丹皮:熟地、山萸肉、山药相合补益肝、脾、肾三阴(偏重补肾阴),泽泻泄湿浊,丹皮清相火,二药相伍可防“三补”之滋腻。可应用于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以潮热盗汗为主症候群的类围绝经期综合征及骨代谢异常的治疗中。黄芪-党参:党参善补中气偏于里,黄芪善固卫气偏于表,二药相须为用,兼顾表里,补气扶正之力更宏,可应用于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中。4基于关联规则挖掘出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核心药物组合柴胡-白芍:疏肝理气,柔肝养血,可用于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中。山药-熟地黄及山药-白术:滋肾健脾,可用于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骨代谢异常的治疗中。柴胡-茯苓-黄芪:健脾渗湿兼以疏肝,可用于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血脂异常的治疗中。6柴胡-白芍可能通过调节TNFSF15、RUNX1T1、PPARD、ELK1、EIF6等靶点,调控TNF、IL-17、HIF-1、Toll-like受体等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进展。

马常敏夫[3](2020)在《加味二仙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心脏神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与氟哌噻屯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明确加味二仙汤对心肾不交型心脏神经症临床的疗效。方法:在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门诊病历,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心肾不交型心脏神经症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二仙汤(仙茅15g,仙灵脾15g,巴戟天、益母草各15g,黄柏、知母各10g,当归、白芍、制首乌各12g,牡蛎30g(先煎久煎),桂枝6g,丹皮9g,茯苓15g远志10g琥珀超微颗粒3g(另冲服),炙甘草10g),日1剂,水煎服,分别于AM 9:00时、PM 16:00时顿服;统一由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中药房煎煮,病人每次服用1包,2包/天,AM 9:00时、PM 16:00时准时服用。对照组予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准批文号:H20171104规格:每片含氟哌噻屯0.5mg和美利曲辛10mg*20片),10.5mg(1粒),口服,2次/日;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积分(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积分(HAMD)、中医症状积分量表、心率、不良反应复发情况。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果。结果:(1)无病例脱落或终止,最终入组病例共60例,每组30例。两组间人员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心率水平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2)改善焦虑和抑郁状态的疗效评价:在HAMA减分率的比较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55.00%,两组间的疗效分布上Z=-3.257,P=0.001<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HAMD减分率的比较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55.00%,两组间疗效分布上Z=-4.414,P=0.000<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改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数据经秩和检验可知,治疗前后两组在中医症状的疗效分布上Z=-2.922,P=0.00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控制心率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后均能明显降低心率水平(P<0.01),组间比较中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指标:治疗组及对照阻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均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AST、ALT、GGT)、肾功能(BUN、Cr),结果均无明显异常。临床观察过程中,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干呕、头晕、性欲减退的不良反应,但均在可耐受范围内,未停药并顺利完成足疗程研究。(6)病情复发率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均进行15日的随访,治疗组复发1例,发生率为3.3%,对照组共复发9例,发生率为30.0%,P=0.015<0.05提示两组间复发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1)加味二仙汤能明显降低心肾不交型心脏神经症患者的HAMA、HAMD量表及中医症状积分量表总分,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2)加味二仙汤既可以降低心肾不交型心脏神经症患者的心率水平,控制心率。(3)肖长江教授经验方——加味二仙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心脏神经症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无撤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及研究。

刘畅[4](2020)在《基于“阳中求阴”法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基于“阳中求阴”法的六味地黄汤合二仙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不寐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王淑玲传承工作室就诊的门诊患者中遴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免煎颗粒,组方基于“阳中求阴”法,运用六味地黄汤合二仙汤加减而成,对照组采用中成药百乐眠胶囊,均连续治疗4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中医证候量化分级标准表进行评定。并记录不良事件。运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本研究实际完成临床观察68例,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1例,两组共计脱落2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PSQI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组间比较,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以及总PSQI评分方面,两组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在易醒、咽干口燥、心悸、汗出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梦、头晕耳鸣、健忘、潮热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烦不寐、五心烦热、腰膝酸软以及中医证候总评分方面,两组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再将两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两组的PSQI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下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临床疗效判定根据PSQI积分减分率评定:治疗组34例,治愈11例,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34例,治愈5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9.41%,两组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中医疗效判定采用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评定:治疗组34例,痊愈8例,显效22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34例,痊愈1例,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24%,两组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两组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异常。结论:(1)基于“阳中求阴”法的六味地黄汤合二仙汤加减与百乐眠胶囊均能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但基于“阳中求阴”法的六味地黄汤合二仙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的疗效优于百乐眠胶囊。(2)基于“阳中求阴”法的六味地黄汤合二仙汤加减在改善阴虚火旺型不寐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百乐眠胶囊。(3)基于“阳中求阴”法的六味地黄汤合二仙汤加减并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凌冰[5](2020)在《益气健脾化湿方对胃肠动力低下小鼠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益气健脾化湿方对脾虚胃肠动力低下小鼠疗效的影响及其在抗氧化应激信号通路方面的作用机制,为临床上使用益气健脾化湿方治疗胃肠动力低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60只小鼠,正常组、模型组各10只,莫沙必利组、益气健脾化湿方组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大黄水煎剂灌胃的方法制备成脾虚病理模型。造模成功后,莫沙必利组小鼠给予2.5mg·kg-1莫沙必利悬浊液,益气健脾化湿方组小鼠给予36.8g·kg-1益气健脾化湿方水煎液,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7d。给药结束后,莫沙必利组及益气健脾化湿方组各10只小鼠脱颈处死取材。给药结束继续普食饲养3d后,正常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及益气健脾化湿方组另10只小鼠脱颈处死取材。检测小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胃黏膜及十二指肠黏膜病理形态,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小鼠十二指肠组织中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显着增加(P<0.01),小肠推进率显着降低(P<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胃黏膜细胞水肿,有炎性细胞浸润,十二指肠组织出现肠绒毛部分断裂或细胞缺失现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十二指肠组织中Keap1的表达显着升高(P<0.01),Nrf2及HO-1的表达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小鼠胃内色素相对残留率均显着减少(P<0.01),莫沙必利组及益气健脾化湿方组小鼠小肠推进率均显着增加(P<0.01);给药结束3d后,益气健脾化湿方组小鼠小肠推进率仍显着增加(P<0.01),但莫沙必利组小鼠小肠推进率无显着差异。HE染色显示,各治疗组小鼠胃黏膜细胞及十二指肠绒毛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治疗组小鼠十二指肠组织中Keap1的表达均显着降低(P<0.01),Nrf2及HO-1的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结论:益气健脾化湿方能够从根本上改善脾虚小鼠胃肠动力低下状态,使其胃肠动力功能得以恢复且作用持久,其作用机制与激活Keap1/Nrf2/HO-1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氧化损伤有关。

范方馨[6](2020)在《脾虚模型大鼠肌肉损伤的分子机制及补中益气汤的干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脾主肌肉”是指脾脏通过运化水谷充养肌肉,以保证肌肉丰厚,运动正常。当脾运化不及时,肌肉失于濡养就会导致肌肉萎缩、身重无力、肌肉疼痛痉挛等一系列病变。现代研究表明,“脾主肌肉”在病理状态下与肌肉减少症、重症肌无力等肌肉功能减退类疾病关系密切,此类疾病机制涉及糖代谢紊乱、炎症、线粒体损伤等多个方面。本文拟从糖代谢及炎症角度,探究脾虚肌肉损伤的分子机制,同时基于中医“方证相关”理论,探查补中益气汤对脾虚模型炎症反应及糖代谢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一:脾虚模型大鼠骨骼肌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各18只,模型组用“饮食失节+游泳劳倦”法造模,对照组正常饲养。在实验第14、21、28d,各组大鼠灌服D-木糖溶液后收集尿液;实验第15d、22d、29d,麻醉处杀各组大鼠,取血、脾脏、胸腺及双侧腓肠肌。观测指标:(1)行为学:外观表征和体重、粪便含水率、饮食量、强迫负重游泳实间、抓握力;(2)脾脏和胸腺指数、肌湿重、湿重/体重;(3)实验室指标:1)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白介素-1(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尿液:尿D-木糖排泄率;3)骨骼肌:柠檬酸合酶(CS)、Ca2+-ATPase、肌糖原、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TRAF6)、IL-1β、IL-6、TNF-α、糖原合成酶激酶-3(pGSK-3β)、己糖激酶-2(HK-2)、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光镜下观察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1)脾虚证候指标:1)一般体征及体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皮肤毛发、行为状态、活跃程度、睡眠状态积分在2-4周明显升高(P<0.01),体重在1-4周明显降低(P<0.01);2)饮食量及粪便含水率: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1-4周饮食量明显下降(P<0.01),粪便含水率在2-4周明显升高(P<0.05或P<0.01);3)免疫器官指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脾脏、胸腺指数第4周均显着下降(P<0.05或P<0.01);4)实验室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GAS、MTL在第4周明显下降(P<0.01),D-木糖排泄率在2-4周显着减少(P<0.01)。(2)骨骼肌指标:1)肌肉功能形态: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游泳力竭时间及抓握力在3-4周明显下降(P<0.01),肌湿重及湿重/体重也在第4周明显下降(P<0.01);镜下观察到:对照组2-4周肌纤维整齐,无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第3-4周出现肌纤维紊乱,伴有间质充血和炎性细胞浸润;2)肌肉生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第4周CS、Ca2+-ATP、肌糖原均明显下降;3)肌肉分子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RAF6、IL-1 β、IL-6、TNF-Ⅱ在第4周明显上升(P<0.05或P<0.01),pGSK-3 β在3-4周明显上升,HK-2第4周明显上升,GLUT4第4周显着下降(P<0.01)。(3)血清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第2周IL-6、TNF-α明显升高,第 4 周 IL-1β、TNF-α 则明显下降(P<0.05 或 P<0.01)。结论:“饮食失节+游泳疲劳”法复制的脾虚大鼠模型随着造模时间延长逐渐表现出与脾虚证候相符的外观行为、脏器指数及实验室指标变化,并出现肌力减退和肌组织损伤。模型逐渐出现明显的线粒体损伤及能量供应不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而肌肉炎性因子则在3-4周明显升高,且第4周时模型出现骨骼肌葡萄糖转运及糖原合成减少。提示脾虚状态下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并伴有肌肉局部炎性损伤,脾虚骨骼肌损伤机制不仅涉及炎症反应,还与能量代谢异常及糖代谢障碍有关。研究二: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大鼠肌肉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大、小剂量组各10只。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和给药组按上述方法造模4周,高、低剂量组从第3周起每日按5.85g/kg和17.55g/kg予补中益气汤灌胃,日1次,连续14d。实验第28d时所有大鼠灌服D-木糖溶液并收集尿液,第29d麻醉处杀所有大鼠,取血、脾脏、胸腺及双侧腓肠肌。观测指标:(1)行为学:外观表征和体重、粪便含水率、饮食量、强迫负重游泳实验、抓握力;(2)脾脏和胸腺指数、肌湿重、湿重/体重(3)实验室指标:1)血清:GAS、MTL、IL-1β、IL-6、TNF-α;2)尿液:尿D-木糖排泄率;3)骨骼肌:CS、Ca2+-ATPase、肌糖原、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TRAF6、p65、p-p65、IL-1 β、IL-6、TNF-α、肌肉素(MUSCLIN)、瘦素(Lep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PI3K、Akt、pAkt、pGSK-3 β、HK-2、GLUT4,于光镜、电镜下观察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1)脾虚证候指标:1)一般体征及体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皮肤毛发、行为状态、活跃程度、睡眠状态积分2-4周明显升高,体重1-4周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剂量组第4周上述积分均明显下降,体重显着增加(P<0.05或P<0.01);2)饮食量及粪便含水率: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2-4周饮食量、粪便含水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小剂量组第4周粪便含水率明显上升,且大剂量组饮食量明显下降(P<0.01);3)游泳力竭时间: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游泳力竭时间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小剂量组游泳力竭时间显着提升(P<0.01);4)脏器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脾脏、胸腺指数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剂量组脾脏、胸腺指数均明显提升(P<0.05或P<0.01);5)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GAS、MTL、尿D-木糖排泄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小剂量组GAS、MTL、尿D-木糖排泄率均明显提升(P<0.05或P<0.01)。(2)骨骼肌指标:1)肌肉功能形态: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抓握力、肌湿重、湿重/体重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小剂量组肌湿重、湿重/体重明显提升,大剂量组抓握力、肌湿重、湿重/体重均明显上升(P<0.05或P<0.01);镜下显示,正常组肌纤维整齐,无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线粒体结构完整,模型组肌纤维紊乱,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严重,线粒体受损严重,大、小剂量组肌组织和线粒体结构均明显改善;2)肌肉生化: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CS、Ca2+-ATP、肌糖原明显下降,cleaved-caspase3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小剂量组CS、Ca2+-ATP、肌糖原显着性提升,cleaved-caspase3明显下降(P<0.05或P<0.01);3)肌肉分子指标:糖代谢通路方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I3K、Akt、pAkt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两剂量组PI3K、Akt、pAkt显着增加(P<0.05或P<0.01)。在PI3K/Akt通路上游,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eptin、IGF-1明显下降(P<0.01),MUSCLIN显着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小剂量组MUSCLIN显着下降,大剂量组Leptin和IGF-1明显上升,MUSCLIN明显下降(P<0.05或P<0.01)。在PI3K/Akt通路下游,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GSK-3β、HK-2明显增加,GLTU4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两剂量组pGSK-3 β、HK-2明显下降,且大剂量组GLUT4显着上升(P<0.05)。炎性通路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RAF6、p65和p-p65均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两剂量组p-p65显着减少,且大剂量组TRAF6显着下降(P<0.05或P<0.01)。关于炎性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IL-1β、IL-6、TNF-α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两剂量组IL-6、TNF-α均显着下降,且大剂量组IL-1 β显着降低(P<0.01)。(3)血清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IL-1β、TNF-α明显下降(P<0.01),IL-6显着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两剂量组IL-6显着下降,且大剂量组IL-1β、TNF-α明显提升(P<0.05或P<0.01)。结论:脾虚大鼠肌力减退和肌萎缩与炎性损伤、糖代谢紊乱等机制密切相关,其中炎性机制涉及TRAF6/NF-kB通路的激活,糖代谢紊乱则与PI3K/Akt通路抑制密切关联。补中益气汤在改善脾虚证的同时,对模型大鼠肌肉功能减退和病理损伤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其机制:(1)抑制TRAF6/NF-kB通路,减少炎性因子释放,保护肌细胞及线粒体结构;(2)调节LEPTIN、MUSCLIN、IGF-1含量,恢复PI3K/Akt通路正常激活,促进肌肉葡萄糖转运和肌糖原合成,以改善骨骼肌功能。本研究从炎症、糖代谢角度为中医“脾主肌肉”提供了现代病生理学机制层面的解释,部分揭示了补中益气汤健脾强肌作用机制,为其临床运用提供了一定分子药理学依据。

朱惠彬[7](2020)在《人参多糖对IEC-6细胞迁移钙离子调控相关指标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胃肠粘膜损伤是胃肠道疾病的病理基础之一;胃肠粘膜损伤修复包括早期快速修复和后续修复阶段,细胞迁移环节贯穿此两阶段。多胺在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迁移的调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cyt)是多胺调节细胞迁移的关键因素。[Ca2+].yt升高能促进细胞迁移,下调[Ca2+]cyt则抑制细胞迁移。[Ca2+]cyt来源于胞内钙库(内质网、肌质网)的释放和胞外Ca2+内流。磷脂酶C-γ1(PLC-γ1)能催化水解磷脂磷酰肌醇-(4,5)二磷酸盐(PIP2),产生肌醇(1,4,5)-三磷酸(IP3)和二酰甘油(DAG),IP3通过与胞内钙库上的IP3R受体结合,释放钙库内Ca2+,提高[Ca2+]cyt;钙库Ca2+耗竭还能诱导由钙池-操纵性钙通道(SOC)介导的容量性Ca2+内流(CCE)。Rac1能与PLC-γ1相互作用形成Racl/PLC-γ1蛋白复合体,参与调节CCE和[Ca2+]cyt。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是SOC的重要组成元件,参与了胞外Ca2+内流调控;RhoA、Cav-1能与TRPC1相互作用,形成RhoA/TRPC1和Cav-1/TRPC1蛋白复合体,促进TRPC1介导的胞外Ca2+内流。脾虚证患者可见胃肠粘膜损伤的病理改变,益气健脾中药能防治胃肠粘膜损伤。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四君子汤(君药为人参)多糖能防治吲哚美辛诱导的大鼠小肠粘膜损伤,机制研究提示其作用与影响小肠粘膜多胺和Ca2+含量有关;细胞实验则发现四君子汤、黄芪、白术的多糖提取物能促进细胞迁移,作用机制与影响细胞迁移多胺信号通路Ca2+调控有关;多糖是益气健脾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之一。研究目的观察人参多糖对吲哚美辛致小肠粘膜损伤的防治作用,细胞实验则观察人参多糖对IEC-6细胞迁移过程Ca2+调控相关机制的影响,以探讨人参促进小肠粘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为其治疗胃肠粘膜损伤的疗效机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人参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人参经水提醇沉、Sevag法去蛋白和DEAE-52纤维素层析纯化,分别得到人参多糖1、2、3样品;苯酚-硫酸法检测人参多糖三种样品的多糖含量;Folin-酚法检测“人参多糖2”样品的蛋白含量;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对“人参多糖3”样品进行纯度分析。2.细胞迁移实验与受试药筛选:在划痕法细胞迁移模型,观察人参多糖三种样品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并筛选出促进细胞迁移药效最佳的样品作为后续实验的受试药。3.人参多糖防治大鼠小肠粘膜损伤的实验:吲哚美辛5mg/kg/d皮下注射,造模4d,每日造模前1h予人参多糖(5g/kg、15g/kg)灌胃治疗;5d时处死动物,大体观察小肠粘膜损伤情况,并刮取小肠粘膜用于Ca2+含量检测。4.比色法测定大鼠小肠粘膜Ca2+含量。5.Ca2+相关调控指标检测:①Western-blot 检测 RhoA、Cav-1、TRPC1、Rac1和PLC-γ1蛋白表达;②免疫共沉淀法检测RhoA/TRPC1、Cav-1/TRPC1和Racl/PLC-γ1蛋白复合体表达;③观察Rac1活性抑制剂NSC-23766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并以Western-blot或免疫共沉淀法观察人参多糖对NSC-23766负荷下Rac1、PLC-γ1及其蛋白复合体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1.人参多糖提取、分离和纯化:①人参多糖1、2、3样品得率分别为6.50%、5.06%和2.70%。②人参多糖1、2、3样品多糖含量分别为65.25%、77.38%和97.21%,其中以“人参多糖3”多糖含量最高。2.细胞迁移实验与受试药筛选:人参多糖三种样品均能促进细胞迁移,在动物实验中,选择“人参多糖2”样品作为受试药,设置5g/kg和15g/kg(按照生药量计算)两个剂量组。在后续细胞实验中,选择“人参多糖3”样品作为受试药,设置20、40、80和160mg/L四个剂量组,部分实验设置80mg/L和160mg/L两个剂量组。3.人参多糖对吲哚美辛所致大鼠小肠粘膜损伤的影响:①能减轻大鼠小肠粘膜溃疡损伤;②提高造模大鼠小肠粘膜Ca2+含量。提示人参多糖对小肠粘膜损伤的防治作用,可能与提高粘膜Ca2+含量有关,也为从细胞水平探讨其小肠粘膜保护作用提供了研究基础。4.人参多糖对细胞迁移过程Ca2+调控相关指标的影响:①能促进细胞迁移过程RhoA、TRPC1蛋白表达,提高RhoA/TRPC1复合体表达。②能促进细胞迁移过程Cav-1蛋白表达,提高Cav-1/TRPC1复合体表达。③能促进细胞迁移过程Rac1、PLC-γ1蛋白表达,提高Rac1/PLC-γ1复合体表达。④NSC-23766能抑制细胞迁移并降低Rac1/PLC-γ1复合体表达,人参多糖能逆转NSC-23766对细胞迁移的抑制,提高Rac1、PLC-γ1蛋白和Racl/PLC-γ1复合体表达。提示人参多糖可能通过提高Ca2+调控相关蛋白及其复合体表达,增加Ca2+内流而促进细胞迁移。研究结论人参多糖能促进IEC-6细胞迁移,作用机制与其影响多胺信号通路Ca2+调控有关;人参多糖能防治吲哚美辛所致的大鼠小肠粘膜损伤,并提高小肠粘膜Ca2+含量;提示人参多糖是人参小肠粘膜损伤修复作用的药效成分之一。研究结果为探讨益气健脾中药人参胃肠粘膜保护机制提供了参考。

冯涛,张金合[8](2020)在《肉羊中草药育肥饲料添加剂组方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羊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在曲糵散和归脾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组成由党参、白术、当归、山楂、麦芽等11味中药为主的曲糵散合归脾汤加减方,通过育肥实验证实使用该方按照1.0%日采食量的用量添加可以使肉羊平均日增重达到252.11g,最高日增重可达358g;说明该方能够有效提高育肥期肉羊的增重,为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肉羊养殖中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刘宇昕[9](2020)在《参苓补益汤对免疫调节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开发一款具有提高免疫力功效的大健康产品,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对传统古方进行组合优化,以归脾汤为基础方,采用药食同源药物对其进行有效加减,优选出参苓补益汤,本研究主要开展参苓补益汤的最佳提取工艺优化及免疫活性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1.参苓补益汤的制备工艺研究: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水倍数因素,以粗多糖含量为指标,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参苓补益汤中粗多糖的含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2.参苓补益汤小鼠体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选用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本方低、中、高剂量组,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P)诱导的方法,建立免疫抑制的小鼠模型,持续灌胃30天,计算小鼠免疫器官(脾、胸腺)脏器指数、在显微镜下计数外周血白细胞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G(IgG)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凋亡率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3.参苓补益汤体外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选用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系为细胞模型,脂多糖LPS为阳性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中性红染色法测定细胞吞噬能力,一氧化氮和ELISA试剂盒分别测定细胞内NO、TNF-α、IL-1β和IL-6含量。选用小鼠脾淋巴细胞为细胞模型,刀豆蛋白ConA为阳性对照组,检测参苓补益汤的免疫调节功能,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试剂盒分别测定细胞内IFN-γ和IL-2含量。结果:1.参苓补益汤的最优提取的最佳工艺:6味药加15倍水,提取3次,每次1.5h。2.成功建立免疫抑制的小鼠模型。参苓补益汤提取物能够增加环磷酰胺导致的免疫抑制小鼠睥和胸腺的脏器指数、增添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提升肿瘤坏死因子-α、免疫球蛋白G和干扰素-γ水平、增强淋巴细胞增殖的细胞活力、抑制淋巴细胞的各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并且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3.与Control组比较,参苓补益汤能够显着促进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活性,且无细胞毒性,上调巨噬细胞中NO及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增强吞噬活性;上调脾淋巴细胞中IFN-γ和IL-2的分泌。结论:优选出参苓补益汤的最佳提取工艺。发现参苓补益汤能够全面的从固有免疫、体液免疫等方面调节环磷酰胺导致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低下作用。参苓补益汤能够提升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

孙洪生[10](2006)在《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指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身心压力增大,身体和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人们的患病率,而失眠的发生,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身心疲劳的状态。因此研究该病的发生和治疗,对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祖国医学对不寐病证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治疗不寐病证,留下了极为宝贵和丰富的文献资料。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不寐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不寐病证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并从中医学发展史的角度,研究探索其学术发展与中医学理论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于睡眠相关的中医学理论从其学术发展的背景下予以辨析。对现代医家诊治不寐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历代中医学家诊治该证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不仅为临床辨治不寐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也必将有助于开拓不寐证的研究和治疗思路。 本文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重在阐述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并对不寐证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各论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代、清代至民国时期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不寐证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不寐证相关的重要的医学文献,内容涉及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预防调护等。最后系统整理总结了现代医家关于不寐证辨证治疗的新经验和新方法。 在全面总结不寐证学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初步辨析了中医学营卫睡眠学说、阴阳睡眠学说、心神睡眠学说、魂魄睡眠学说与脑髓睡眠学说的理论实质与临床应用意义。主张以营卫统摄心神、魂魄等脏腑相关理论。对于不寐证营卫调治,在兼涉五脏六腑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当重阳明、少阴的观点,为不寐证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二、归脾汤在兽医临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归脾汤在兽医临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纳入和排除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 文献检索
        3.1 检索时间
        3.2 检索数据库
        3.3 检索策略
    4 文献筛选
    5 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
        5.1 资料提取
        5.2 质量评价
    6 数据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分析
    1 研究结果
        1.1 文献检索结果
        1.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1.3 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
    2 Meta分析结果
        2.1 主要结局指标
        2.1.1 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评分结果分析
        2.1.2 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结果分析
        2.1.3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分析
        2.1.4 多导睡眠监测睡眠进程相关指标结果分析
        2.2.5 中医证状分级量化积分结果分析
        2.2 次要结局指标
        2.2.1 统一 PD评定量表第Ⅱ部分(UPDRS-Ⅱ)评分结果分析
        2.2.2 统一PD评定量表第Ⅲ部分(UPDRS-Ⅲ)评分结果分析
        2.2.3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分析
        2.2.4 临床总有效率结果分析
        2.3 不良事件
        2.3.1 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分析
        2.3.2 其他安全性指标结果分析
        2.4 发表偏倚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讨论
        1.1 中医证型及治则探讨
        1.2 用药规律探讨
        1.2.1 单味药规律探讨
        1.2.2 中药处方规律探讨
    2 中医药治疗PDSD的 Meta分析结果讨论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4 未来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方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基于文献检索及统计探究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导致不良反应的遣方规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药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引起不良反应的用药规律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柴胡-白芍药对治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及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针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不良反应的经方及时方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加味二仙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心脏神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1 心脏神经症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1.1.1 定义及流行病学研究
        1.1.2 发病机制的研究
        1.1.3 诊断的研究
        1.1.4 治疗的相关研究
    1.2 心脏神经症的中医学研究现状
        1.2.1 病名
        1.2.2 定义
        1.2.3 病因病机
        1.2.3.1 胸痹心痛的病因
        1.2.3.2 胸痹心痛的病机:
        1.2.4 辨证分型
    1.3 总结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西医诊断标准
        2.1.3 中医诊断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剔除标准
        2.1.7 脱落标准
        2.1.8 终止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方法
        2.2.2 治疗
        2.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3.1 观察方法
        2.3.3.2 疗效指标
        2.3.3.3 安全指标
        2.2.3.4 不良事件记录处理
    2.3 疗效评价标准
    2.4 统计学处理
    2.5 统计结果
        2.5.1 试验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5.1.1 年龄分布情况比较
        2.5.1.2 病程构成情况比较
        2.5.1.3 性别分布情况比较
        2.5.1.4 治疗前HAMD评分分布情况比较
        2.5.1.5 治疗前HAMA积分分布情况比较
        2.5.1.6 治疗前心率次数的情况比较
        2.5.2 疗效结果
        2.5.2.1 治疗前后HAMA总积分的比较
        2.5.2.2 治疗前后HAMA减分率(R)的比较
        2.5.2.3 治疗前后HAMD总积分的比较
        2.5.2.4 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R)的比较
        2.5.2.7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率次数水平比较
        2.5.2.8 患者复发率的比较
        2.5.2.7 安全性指标检测结果
讨论及结论
    3.1 讨论
        3.1.1 立题背景
        3.1.2 立题依据、导师观点
        3.1.3 方药解析与现代药理研究
        3.1.3.1 方解
        3.1.3.2 二仙汤主要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3.1.4 临床疗效分析
        3.1.5 安全性分析
        3.1.6 复发情况分析
    3.2 结论
    3.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加味二仙汤的临症运用研究及心脏神经症的相关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1:一般情况及安全性指标
附表2: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附表3: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附表4:中医症状积分量表
致谢

(4)基于“阳中求阴”法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3 病例纳入标准
    4 病例排除标准
    5 终止、脱落标准
    6 研究方案
        6.1 分组方法
        6.2 治疗方法
        6.3 疗程
        6.4 观测指标
        6.4.1 疗效评价指标
        6.4.2 安全性指标
        6.4.3 不良事件记录
    7 疗效判定标准
        7.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7.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8 统计学处理和数据分析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基线数据分析
        2.1 治疗前两组PSQI各项指标和总PSQI评分比较
        2.2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治疗后两组组间数据分析
        3.1.1 治疗后两组PSQI各项指标和总PSQI评分比较
        3.1.2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2 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数据分析
        3.2.1 治疗前后两组PSQI各项指标和总PSQI评分比较
        3.2.2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4 疗效结果分析
        4.1 临床疗效分析
        4.2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5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1.1 失眠的发病机制
        1.2 失眠的临床评估
        1.3 失眠的治疗
    2 祖国医学对不寐的认识
        2.1 不寐的病因病机
        2.2 不寐的辨证分型
        2.3 阴虚火旺型不寐的认识
    3 基于“阳中求阴”法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的依据
        3.1 “阳中求阴”法的立论依据
        3.2 基于“阳中求阴”法的组方分析
        3.3 单味药的分析
    4 百乐眠胶囊的选择
    5 结果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不寐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名单
个人简历

(5)益气健脾化湿方对胃肠动力低下小鼠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中药对胃肠道神经递质的调节
    2.中药对脑-肠肽的调节
    3.中药对Cajal间质细胞的调节
    4.中药对胃肠电活动的调节
    5.中药对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
    6.结语
实验研究
    第一章 益气健脾化湿方对脾虚胃肠动力低下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所需药物
        2.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造模
        2.2 药物制备
        2.3 给药
        2.4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2.5 统计学分析
        3.实验结果
        4.小结
    第二章 益气健脾化湿方对脾虚胃肠动力低下小鼠Keap1、Nrf2、HO-1 蛋白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所需药物
        1.3 实验主要试剂
        1.4 实验主要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造模
        2.2 实验所需溶液的制备
        2.3 给药
        2.4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2.5 Western blot实验过程
        2.6 统计学分析
        3.实验结果
        4.小结
结论
讨论
    1.益气健脾化湿方促胃肠动力的理论基础
    2.益气健脾化湿方的中药和药理学研究
    3.益气健脾化湿方对Keap1、Nrf2、HO-1 蛋白的影响
    4.总结与展望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6)脾虚模型大鼠肌肉损伤的分子机制及补中益气汤的干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上篇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脾主肌肉”的研究现状
        1 脾主肌肉的中医认识
        1.1 “脾主肌肉“的生理病理内涵
        1.2 “脾主肌肉”的现代探讨
        2 脾主肌肉的临床研究
        3 脾主肌肉的实验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肌肉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1. 炎症反应
        2. 糖代谢异常
        3. 线粒体损伤
        4. 激素调节异常
        5. 神经传递异常
        6. 其他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补中益气汤防治肌肉疾病的研究
        1. 临床研究
        2. 实验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下篇: 实验研究
    前言
        参考文献
    实验一: 脾虚证模型大鼠骨骼肌损伤的分子机制
        1. 材料
        1.1 动物
        1.2 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分组处理
        2.3 样本采集
        2.4 指标检测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脾虚模型大鼠证候类指标的变化
        3.2 脾虚模型大鼠肌肉相关指标变化
        3.3 脾虚大鼠血清相关指标的变化
        4. 讨论
        4.1 脾虚证模型复制
        4.2 脾虚证模型大鼠骨骼肌的变化
        4.3 脾虚证模型大鼠骨骼肌存在糖代谢异常及炎性病理状态
        4.4 脾虚肌肉损伤的分子机制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补中益气汤对脾虚大鼠肌肉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1. 材料
        1.1 动物
        1.2 药物
        1.3 试剂
        1.4 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分组处理
        2.3 样本采集
        2.4 指标观测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补中益气汤对脾虚模型大鼠脾虚证候的影响
        3.2 补中益气汤对脾虚模型大鼠骨骼肌的影响
        3.3 补中益气汤健脾强肌作用机制的探查
        4. 讨论
        4.1 补中益气汤对脾虚证大鼠的干预作用
        4.2 脾虚大鼠骨骼肌损伤及补中益气汤的防治作用
        4.3 脾虚大鼠骨骼肌损伤的分子机制及补中益气汤的作用
        4.4 脾虚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及补中益气汤的作用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果及结论
    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1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2.2 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致谢
个人简历

(7)人参多糖对IEC-6细胞迁移钙离子调控相关指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章 胃肠粘膜损伤及修复的研究
        第一节 胃肠粘膜损伤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胃肠粘膜损伤修复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脾虚与胃肠粘膜损伤
    第二章 多胺对胃肠粘膜损伤修复的影响
        第一节 多胺对细胞迁移的影响
        第二节 多胺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第三节 多胺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第三章 益气健脾方药胃肠粘膜损伤修复的研究概况
        第一节 益气健脾方药的临床研究概况
        第二节 益气健脾方药的基础研究概况
        第三节 益气健脾中药人参的研究概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人参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对IEC-6细胞迁移的影响
        第一节 人参多糖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第二节 “人参多糖1、2、3”促进IEC-6细胞迁移的药效筛选
    第二章 人参多糖对吲哚美辛诱导小肠粘膜损伤的防治作用
        第一节 人参多糖对模型大鼠小肠粘膜溃疡损伤大体评分的影响
        第二节 人参多糖对模型大鼠小肠粘膜Ca~(2+)含量的影响
    第三章 人参多糖对细胞迁移Ca~(2+)调控相关指标的影响
        第一节 人参多糖对RhoA、TRPC1蛋白及其复合体表达的影响
        第二节 人参多糖对Cav-1、TRPC1蛋白及其复合体表达的影响
        第三节 人参多糖对Rac1、PLC-Y1蛋白及其复合体表达的影响
        第四节 人参多糖对NSC-23766负荷下Rac1、PLC-Y1及复合体表达影响
结语
    一、讨论
    二、结论
    三、创新性
    四、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8)肉羊中草药育肥饲料添加剂组方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草药育肥剂提高肉羊生产性能的理论基础
2 提高肉羊生产性能的传统方剂
3 肉羊中草药育肥方剂曲糵散合归脾汤加减方组方研究
4 曲糵散合归脾汤加减方的应用

(9)参苓补益汤对免疫调节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第一章 参苓补益汤的制备工艺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1.1 实验药材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参苓补益汤处方
        2.2 药材提取溶媒的选择
        2.3 考察指标
        2.4 粗多糖含量测定
        2.5 参苓补益汤提取方法的优化
        3 实验结果
        3.1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3.2 方法学考察
        3.3 参苓补益汤提取工艺优化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参苓补益汤对小鼠体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1 仪器与试剂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及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2.2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
        2.3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测定
        2.4 免疫器官的脏器指数的测定
        2.5 TNF-α,IFN-γ和IgG的测定
        2.6 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2.7 脾淋巴细胞凋亡试验
        2.8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参苓补益汤对小鼠碳廓清能力即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3.2 参苓补益汤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3.3 参苓补益汤对小鼠免疫器官脏器指数的影响
        3.4 参苓补益汤对小鼠TNF-α、IFN-γ和IgG水平的影响
        3.5 参苓补益汤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3.6 参苓补益汤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参苓补益汤对体外免疫活性的研究
        1 仪器与试剂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及配置
        2 实验方法
        2.1 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培养技术和方法
        2.2 RAW264.7 细胞的培养技术和方法
        2.3 CCK-8 法检测脾淋巴细胞活力
        2.4 CCK-8 法检测RAW264.7 细胞活力
        2.5 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分泌IL-2和IFN-γ的含量
        2.6 ELISA法检测RAW264.7 细胞分泌TNF-α、IL-1β和IL-6 的含量
        2.7 中性红法检测细胞吞噬能力
        2.8 检测RAW264.7 细胞释放的NO含量
        2.9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参苓补益汤对脾淋巴细胞增值的影响
        3.2 参苓补益汤对RAW264.7 细胞增值的影响
        3.3 参苓补益汤对脾淋巴细胞分泌IL-2和IFN-γ含量的影响
        3.4 参苓补益汤对RAW264.7 细胞分泌TNF-α、IL-1β和IL-6 含量的影响
        3.5 参苓补益汤对RAW264.7 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
        3.6 参苓补益汤对RAW264.7 细胞分泌NO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10)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总论
    1 不寐病名源流概述
        1.1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1.1.1 先秦至三国时期的医学文献
        1.1.1.1 马王堆汉墓医书
        1.1.1.2 《黄帝内经》
        1.1.1.3 《难经》
        1.1.1.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1.1.2 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文献
        1.1.3 宋辽金元时期的医学文献
        1.1.4 明清时期的医学文献
        1.2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名义考辨
        1.2.1 目不瞑
        1.2.2 不得眠和失眠
        1.2.3 不得睡
        1.2.4 不得卧
        1.2.5 不寐
    2 不寐病证的病因病机源流概述
        2.1 《黄帝内经》阳不入阴理论的确立
        2.2 汉唐时期神志主导睡眠理论的发挥
        2.3 宋元时期脏腑重心的变化
        2.3.1 对肝脾肾的重视
        2.3.2 受杂病病因病机学说的影响
        2.3.3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2.4 明清以来病因病机认识的多元化
        2.4.1 对传统病因病机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2.4.1.1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2.4.1.2 对脏腑神志病机的发挥
        2.4.1.3 对痰、瘀等病因病机的认识
        2.4.1.4 对体质因素的认识与发挥
        2.4.2 睡眠为脑所主病因病机理论的出现
        2.4.3 现代认识的综合融化
    3 不寐病证的辨证源流概述
        3.1 辨证分型体系的发展
        3.1.1 《诸病源候论》标志着分型体系的初步确立
        3.1.2 《儒门事亲》成为不寐独立病证体系的肇始
        3.1.3 明代以后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3.2 辨证规律的认识
        3.2.1 病证特点的认识
        3.2.2 辨证方法的认识
    4 不寐病证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4.1 治法的发展
        4.2 治方与用药的发展
        4.2.1 晋唐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4.2.2 宋元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4.2.3 明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4.2.4 清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5 不寐病证的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源流概述
        5.1 针灸疗法
        5.2 心理、精神疗法
        5.3 饮食疗法
        5.4 外治疗法
        5.5 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
    6 不寐病证若干问题的思考
        6.1 “胃不和则卧不安”辨义
        6.1.1 胃不和之“不得卧”辨义
        6.1.1.1 关于文字字义之证
        6.1.1.2 关于语源医理之证
        6.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病机辨析
        6.1.2.1 历代医家发挥
        6.1.2.2 《内经》本义考
        6.1.2.3 今人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的阐扬
        6.2 关于胆型不寐
        6.2.1 不寐证型的变化与胆型不寐的记载
        6.2.2 关于胆型不寐病机的认识
        6.2.2.1 胆病不寐病机的演化
        6.2.2.2 对胆病不寐病机内容的阐释
        6.3 血瘀型不寐源起与发展
        6.4 关于营卫阴阳、心神、魂魄、脑髓理论的思考
        6.4.1 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6.4.1.1 营卫睡眠学说
        6.4.1.2 阴阳睡眠学说
        6.4.1.3 心神睡眠学说
        6.4.1.4 魂魄睡眠学说
        6.4.1.5 脑髓睡眠学说
        6.4.2 关于几种理论的思考
        6.5 宗营卫睡眠理论,不寐当重阳明、少阴
各论
    1 先秦至三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1.1 不寐病证认识的初步形成
        1.1.1 对梦和睡眠的认识
        1.1.2 早期对睡眠障碍性疾病的记载
        1.1.3 睡眠理论的基本构建
        1.1.3.1 睡眠受昼夜节律的影响
        1.1.3.2 睡眠受到营卫之气的控制和阴阳蹻脉的调节
        1.1.4 阳不入阴与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理论
        1.1.4.1 《内经》首创阳不入阴的病机理论
        1.1.4.2 张仲景论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
        1.1.5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1.1.6 致不眠药物的发现
        1.1.7 治疗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1.1.7.1 调和阴阳的治则与半夏汤的创制
        1.1.7.2 治疗药物的记载
        1.1.7.3 初步形成的治疗理念
        1.2 先秦至三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1.2.1 梦由神示,卜知吉凶—甲骨文关于睡眠及其相关疾病的记载
        1.2.2 忧思难成眠—早期的非医学文献关于不寐病证的记载
        1.2.2.1 《诗经》
        1.2.2.2 《楚辞》
        1.2.3 马王堆汉墓医书
        1.3.3.1 对睡眠障碍的记载
        1.2.3.2 以不得卧为胃经所生病
        1.2.4 《黄帝内经》
        1.2.4.1 关于睡眠的认识
        1.2.4.2 关于不寐类病证的认识
        1.2.5 《难经》
        1.2.6 《伤寒论》
        1.2.6.1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6.2 关于病因病机认识的特点
        1.2.6.3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1.2.6.4 病名称谓趋于规范
        1.2.6.5 对于治疗学的贡献
        1.2.7 《金匮要略》
        1.2.7.1 关于不寐的发病
        1.2.7.2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7.3 不寐病证的治法治方
    2 晋唐五代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2.1 不寐病证的辨证论治体系的日益丰富
        2.1.1 脏腑辨证理论对于不寐证认识的影响
        2.1.1.1 重脏腑藏神功能
        2.1.1.2 以心胆为辨治中心
        2.1.1.3 胆冷说的形成
        2.1.1.4 风病日益受到重视
        2.1.2 药物与治方的丰富
        2.1.2.1 治诸病通用药的记载
        2.1.2.2 安神补气祛风方药的应用
        2.1.2.3 大量医方的出现
        2.1.2.4 药后食忌备受医家重视
        2.1.3 睡眠养生法的进一步完善
        2.2 晋唐五代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2.2.1 《脉经》
        2.2.1.1 寸口脉的脏腑病位诊断
        2.2.1.2 寸口脉的阴阳定位诊断
        2.2.2 《针灸甲乙经》
        2.2.2.1 阐发睡眠机理,强调阳不入阴的病理机制
        2.2.2.2 邪入六腑,身热不得眠
        2.2.2.3 进一步丰富了针灸治疗方法
        2.2.3 《小品方》
        2.2.4 《集验方》
        2.2.3.1 脏热腑寒说的学术背景
        2.2.3.2 胆冷与温胆汤之创制
        2.2.3.3 重服药食忌
        2.2.5 《华氏中藏经》
        2.2.5.1 以脏腑辨证为其学术特色
        2.2.5.2 析证以实、热、心为主
        2.2.5.3 “六腑者阳之系”与胆冷说
        2.2.6 《诸病源候论》
        2.2.6.1 详列不眠四候
        2.2.6.2 悉解致病之源
        2.2.6.3 寒食散发致不眠
        2.2.6.4 重视睡眠养生
        2.2.7 《千金方》
        2.2.7.1 重脏腑辨证,善使安魂镇魄之药
        2.2.7.2 倡风病学说,习用补气祛风之品
        2.2.7.3 求众法兼备,方富药宏治证广泛
        2.2.7.4 悉养性之道,详论睡眠养生之法
        2.2.8 《外台秘要》
        2.2.8.1 医学文献中首载失眠病名
        2.2.8.2 论宗巢氏,列治不眠方三门
        2.2.8.3 独具慧眼,散佚文献资借鉴
        2.2.8.4 用药审慎,方后食忌谨遵循
    3 宋辽金元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3.1 不寐病证理论的发展与治方的极大丰富
        3.1.1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3.1.1.1 证候鉴别与病因病机的分析
        3.1.1.2 从以心胆为中心转而重视肝脾肾
        3.1.1.3 “阳气怫郁”、“九气致病”、“阴火上干”等病机理论的出现
        3.1.3 治疗方法及方药的空前丰富与发展
        3.1.3.1 日益丰富的治疗理念
        3.1.3.2 以情相胜与汗吐下三法的应用
        3.1.3.3 食治方与择时服药法
        3.1.3.4 治疗方药的空前丰富
        3.1.4 道家与睡功
        3.2 宋辽金元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3.2.1 《太平圣惠方》
        3.2.1.1 重从风论治,主张以质重滋腻之药石为治
        3.2.1.2 滋润治劳渴,善用滋阴清热之药
        3.2.1.3 阐发胆虚不眠病机,倡心胆同治
        3.2.1.4 重食治,首载不寐食治方
        3.2.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2.2.1 虚、风、痰、热及与心相关为其主要病机特点
        3.2.2.2 香药的广泛应用
        3.2.3 《圣济总录》
        3.2.3.1 对病因病机理论的阐发
        3.2.3.2 以治神为先的治疗理念
        3.2.4 《普济本事方》
        3.2.4.1 魂魄并重,求治肝肺
        3.2.4.2 择时服药,自出机杼
        3.2.5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2.6 《针灸资生经》
        3.2.7 刘完素及其着作
        3.2.7.1 阐论火热致病的特点
        3.2.7.2 阳气怫郁理论的运用
        3.2.8 张子和与《儒门事亲》
        3.2.8.1 列不寐证,开体例之先
        3.2.8.2 汗、吐、下三法之用
        3.2.8.3 九气致病,以情相胜
        3.2.9 李东垣及其着作
        3.2.9.1 脾胃内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3.2.9.2 脾胃气虚、阴火上干的病机认识
        3.2.9.3 调理脾胃是治疗的根本所在
        3.2.9.4 善用风药的用药特色
        3.2.10 朱丹溪及其着作
        3.2.10.1 “心虚不得卧”与“胃虚不得眠”
        3.2.10.2 杂病论治法对不寐证治疗的影响
    4 明代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4.1 不寐病证认识的多元化
        4.1.1 不寐病名应用渐趋广泛
        4.1.2 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化
        4.1.2.1 阳衰病机的提出
        4.1.2.2 五脏皆致不眠的认识
        4.1.2.3 胆涎与胆火病机的认识
        4.1.2.4 病机重点认识的多元化
        4.1.3 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4.1.4 治疗方法与思路的多元化
        4.1.4.1 快脾发郁、清痰抑火与养血安神
        4.1.4.2 清心火为第一义
        4.1.4.3 实则祛邪,虚则养血安神
        4.1.4.4 外治法与食疗法的应用
        4.1.4.5 用方模式与主治方的创见
        4.1.4.6 医学理论与临床的进步对治疗思路的拓展
        4.1.5 治疗用药知识的极大丰富
        4.1.5.1 治不眠通用药的增多
        4.1.5.2 关于用药宜忌的认识
        4.1.5.3 对季节与脏腑病证相关用药的记载
        4.1.6 气功与养生着作对不寐证防治的贡献
        4.2 明代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4.2.1 戴思恭及其着作
        4.2.1.1 郁主中焦,治痰以顺气为先
        4.2.1.2 不寐分证,首载阳衰与胆涎
        4.2.2 《普济方》
        4.2.3 龚廷贤与《寿世保元》
        4.2.3.1 多从心胆论治的学术主张
        4.2.3.2 提倡侧卧蜷曲的睡法实践
        4.2.4 吴球与《活人心统》
        4.2.4.1 病机论证,重乎气、血、痰
        4.2.4.2 活套之方,妙在加减变化
        4.2.5 江瓘与《名医类案》
        4.2.6 徐春甫与《古今医统大全》
        4.2.6.1 病机以思虑痰火为主
        4.2.6.2 脉候之辨
        4.2.6.3 治分标本虚实,重在心脾两脏
        4.2.7 解桢与《医学便览》
        4.2.7.1 五脏皆致不眠而心为所主的病机理论
        4.2.7.2 脏腑气血四时模式的辨证用药
        4.2.8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4.2.8.1 对不眠及相关证的病因病机认识
        4.2.8.2 丰富了不眠通用药
        4.2.8.3 治疗方法的多样化
        4.2.8.4 “脑为元神之府”的理论价值
        4.2.9 缪希雍及其着作
        4.2.9.1 论用药宜忌,补前人之不逮
        4.2.9.2 弘治疗之法,以清心火为第一义
        4.2.10 孙志宏与《简明医彀》
        4.2.10.1 承袭阴虚血亏、阳盛痰火之论
        4.2.10.2 创养阴血、降痰火、安心神之主方
        4.2.11 汪绮石与《理虚元鉴》
        4.2.11.1 虚损证治理论对不寐虚证的临证意义
        4.2.11.2 安神必益其气,益气必补其精
        4.2.12 张介宾及其着作
        4.2.12.1 心神不安,为不寐证总病机
        4.2.12.2 虚实分证,详解不寐证致病之因
        4.2.12.3 无邪有邪,治法用药各有法度
        4.2.12.4 阴阳命门,启发后世不寐证辨治
        4.2.13 李中梓及其着作
        4.2.13.1 考究前哲,分不寐为五型
        4.2.13.2 伤寒不眠,皆属热证
        4.2.14 秦昌遇与《症因脉治》
        4.2.14.1 以火热为病机中心的认识和胆火的提出
        4.2.14.2 精详系统的辨证分型
    5 清代及民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5.1 不寐病证认识日趋完善
        5.1.1 对病名的考辨
        5.1.1.1 病名的使用趋于规范
        5.1.1.2 名义考辨
        5.1.2 关于病机理论的深刻发挥
        5.1.2.1 以阴阳水火升降统括所有病机
        5.1.2.2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5.1.2.3 对心肾不交理论阐发
        5.1.2.4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5.1.2.5 以肝肾为病机中心的认识
        5.1.2.6 对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的论说
        5.1.2.7 对阳虚病机的发挥
        5.1.2.8 对胆病病机的阐释
        5.1.3 新的生理病理学说的出现
        5.1.3.1 关于脑与不寐发生的关系
        5.1.3.2 以目为病机重点的认识
        5.1.3.3 虚损留瘀病机说的出现
        5.1.3.4 对体质因素的揭示
        5.1.4 关于辨证方法的认识
        5.1.4.1 动静辨证论
        5.1.4.2 对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的辨析
        5.1.4.3 脏腑病位的辨证方法
        5.1.4.4 系统的辨证分型
        5.1.5 对原发性与继发性不寐的区分
        5.1.6 防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5.1.6.1 对情志调摄的重视
        5.1.6.2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5.1.6.3 纯甘补虚、灵物安神的治疗经验
        5.1.6.4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法的提出
        5.1.6.5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主张
        5.1.6.6 认知与心理行为等全面丰富的防治经验
        5.2 清代及民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5.2.1 陈士铎及其着作
        5.2.1.1 对心肾不交理论的全面发挥
        5.2.1.2 心肾不交用药的创见
        5.2.1.3 心肾不交仍需析因而论
        5.2.1.4 辨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之异
        5.2.1.5 胆病不寐说新诠
        5.2.1.6 老人不寐宜补肾
        5.2.2 沈时誉与《医衡》
        5.2.3 王宏翰与《医学原始》
        5.2.3.1 寤寐含义新诠—知觉说
        5.2.3.2 寤寐知觉皆由脑所主的生理病理观
        5.2.4 张璐与《张氏医通》
        5.2.4.1 劳心思虑、喜怒惊恐的病因论
        5.2.4.2 胆寒肝热、魂不归肝的病机说
        5.2.5 冯兆张与《冯氏锦囊秘录》
        5.2.5.1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5.2.5.2 心肾神交、神寐归肾的病机论
        5.2.5.3 对一过性不寐的认识
        5.2.5.4 情志调摄与药物治疗结合的治疗观
        5.2.6 程国彭与《医学心悟》
        5.2.7 吴澄与《不居集》
        5.2.7.1 首论左右不得眠
        5.2.7.2 倡虚损积痰留瘀说,创补虚活血治法
        5.2.7.3 分述十二型不寐之病机治疗
        5.2.8 叶天士与《临证指南医案》
        5.2.9 汪文绮与《杂症会心录》
        5.2.9.1 对阳不入阴理论的深刻发挥
        5.2.9.2 对阳虚不寐病机的论述
        5.2.9.3 倡纯甘补虚、灵物安神之治
        5.2.9.4 梦悟医验,不寐证的调治要诀
        5.2.10 曹庭栋与《老老恒言》
        5.2.10.1 创不寐操纵二法
        5.2.10.2 夜坐与行千步之法
        5.2.10.3 对四季睡眠养生的不同主张
        5.2.10.4 丰富全面的睡眠卫生认识
        5.2.11 沈金鳌与《杂病源流犀烛》
        5.2.11.1 阴虚火旺、肺肾失和的病机新说
        5.2.11.2 五脏病位的辨证之法
        5.2.11.3 系统的辨证治疗方法
        5.2.12 汪必昌与《医阶辨证》
        5.2.13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5.2.13.1 重解剖研究,创“灵机记性在脑”说
        5.2.13.2 明气血之机,弘活血补气化瘀之法
        5.2.14 何其伟与《医学妙谛》
        5.2.15 《医方辨难大成》
        5.2.15.1 不寐动静辨证论
        5.2.15.2 按病因病机证分九类
        5.2.15.3 对肾阳、胆阳的重视
        5.2.15.4 对易感体质因素的认识
        5.2.16 张节与《张氏医参七种》
        5.2.16.1 以肝肾为不寐发生的根本环节
        5.2.16.2 胆、胃、心肾不交致不寐的病机亦归肝肾
        5.2.17 郑寿全及其着作
        5.2.17.1 按病机分为四类证候
        5.2.17.2 重视阳虚在不寐发病中的作用
        5.2.18 林佩琴与《类证治裁》
        5.2.19 吴尚先与《理瀹骈文》
        5.2.20 唐宗海与《血证论》
        5.2.20.1 卧寐之辨
        5.2.20.2 不得卧病在肺胃
        5.2.20.3 不寐病在心肝兼及肺胃
        5.2.21 张乃修与《张聿青医案》
        5.2.21.1 病机不离乎阴阳水火升降
        5.2.21.2 胃与肝胆为中枢
        5.2.21.3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的治疗特色
        5.2.21.4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特点
        5.2.21.5 体丰之人致发不寐
        5.2.22 王普耀与《医学体用》
        5.2.22.1 以目解不寐之机
        5.2.22.2 着意阐发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
    6 现代对不寐病证的研究
        6.1 现代医学的认识
        6.1.1 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
        6.1.2 临床表现
        6.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6.1.4 检查技术和方法
        6.1.5 治疗
        6.1.5.1 药物治疗
        6.1.5.2 非药物治疗
        6.2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6.2.1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
        6.2.1.1 情志所伤
        6.2.1.2 饮食失节
        6.2.1.3 病后、年迈、劳倦
        6.2.1.4 禀赋不足
        6.2.2 不寐证的辨证论治
        6.2.2.1 辨证要点
        6.2.2.2 分型论治
        6.2.3 对病机与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6.2.3.1 综合辨证
        6.2.3.2 从脏腑论治
        6.2.3.3 从脑论治
        6.2.3.4 从营卫论治
        6.2.3.5 从气血论治
        6.2.3.6 从阴阳论治
        6.2.3.7 从虚、火、痰、瘀论治
        6.2.3.8 从心理因素论治
        6.2.3.9 顽固性不寐的辨治
        6.2.3.10 老年和女性不寐的辨证特点的探讨
        6.2.4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不寐病证的特点与经验
        6.2.4.1 祝味菊等善用温潜
        6.2.4.2 施今墨证分九法,药善用对
        6.2.4.3 黄文东善用重镇安神、轻剂去实
        6.2.4.4 李克绍主张不寐本于阴阳,标在心肝
        6.2.4.5 方以正从瘀辨治
        6.2.4.6 干祖望辨证心法
        6.2.4.7 祝谌予辨治经验
        6.2.4.8 杨云汉润燥清热,调和阴阳
        6.2.4.9 邓铁涛重视痰、虚、瘀辨治
        6.2.4.10 朱良春遣方用药善于通权达变
        6.2.4.11 石冠卿擅从肝治
        6.2.4.12 赵绍琴妙用小柴胡
        6.2.4.13 何任辨治经验
        6.2.4.14 吴一纯注重调治胆胃
        6.2.4.15 颜德馨衡法治失眠
        6.2.4.16 董德懋重调整阴阳,重镇与滋养、化痰并用
        6.2.4.17 陈亦人综合辨治
        6.2.4.18 胡毓恒论治七法
        6.2.4.19 王翘楚从肝论治
        6.2.4.20 吉良晨重在调治脏腑
        6.2.4.21 吕同杰调整虚实阴阳治顽固性不寐
        6.2.4.22 张磊从脏阴痰火论治顽固性不寐
        6.2.4.23 田令群从火论治
        6.2.4.24 周绍华辨治经验
        6.2.4.25 郑绍周习用仲景之方
        6.2.4.26 王多让从气血论治
        6.2.4.27 唐宋辨证求因,治重神魂
        6.2.4.28 赵玉庸从痰论治顽固性不寐
        6.2.4.29 裘昌林整体辨证与调治心肝
        6.2.4.30 陈伯涛重在调整脏腑气血阴阳
        6.2.4.31 陈祖皋善疗胃不和
        6.2.4.32 徐明涟调肝治疗顽固性失眠
        6.3 不寐证的药物治疗研究
        6.3.1 治法研究
        6.3.1.1 对仲景治不寐法的总结
        6.3.1.2 综合辨治法
        6.3.1.3 安神十法
        6.3.1.4 治胃五法
        6.3.1.5 治肝六法
        6.3.1.6 疏肝理气活血法
        6.3.1.7 平肝潜阳活血安神法
        6.3.1.8 解郁安神法
        6.3.1.9 育阴(开郁)法
        6.3.1.10 辛散行气法
        6.3.1.11 益气温阳法
        6.3.1.12 升阳化湿法
        6.3.1.13 调理阴阳法
        6.3.1.14 阴阳分调法
        6.3.1.15 双向调节法
        6.3.1.16 通法
        6.3.1.17 综合疗法
        6.3.1.18 择时服药法
        6.3.2 自拟方研究
        6.3.2.1 通治方
        6.3.2.2 通治加减方
        6.3.2.3 证型用方
        6.3.2.4 对证通用方
        6.3.3 古方研究
        6.3.3.1 不寐方的加减应用
        6.3.3.2 不寐方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
        6.3.3.3 古方新用
        6.3.4 药物应用经验与单味药治疗研究
        6.3.4.1 用药经验
        6.3.4.2 单味药应用研究
        6.3.4.3 单、验方治疗
        6.3.5 常用中药非处方药治疗
        6.3.6 中西医结合治疗
        6.4 不寐证的针灸治疗
        6.4.1 针灸辨证治疗
        6.4.1.1 辨证分型治疗
        6.4.1.2 诊治经验
        6.4.2 腧穴治疗研究
        6.4.2.1 腧穴治疗
        6.4.2.2 特殊意义腧穴的研究应用
        6.4.3 针灸治法研究
        6.4.3.1 调阴阳跷法
        6.4.3.2 泻阳补阴法
        6.4.3.3 调和安神法
        6.4.3.4 交通心肾法
        6.4.3.5 子午流注纳甲法
        6.4.3.6 烧山火法
        6.4.3.7 夜针法
        6.4.3.8 浮刺法
        6.4.3.9 刺血法
        6.4.3.10 豹文刺法
        6.4.3.11 芒针透刺法
        6.4.4 头针、颈针、眼针与腕踝针治疗
        6.4.4.1 头针法
        6.4.4.2 颈三针法
        6.4.4.3 眼针法
        6.4.4.4 腕踝针
        6.4.5 耳穴贴压与耳针治疗
        6.4.5.1 耳穴贴压
        6.4.5.2 耳针
        6.4.6 穴位磁疗与磁针
        6.4.6.1 穴位磁疗
        6.4.6.2 磁极针
        6.4.6.3 磁圆针
        6.4.6.3 磁提针
        6.4.7 水针治疗
        6.4.7.1 穴位注射西药制剂
        6.4.7.2 穴位注射中药制剂
        6.4.7.3 穴位注射中西药混合剂
        6.4.8 埋线与埋针治疗
        6.4.8.1 埋线疗法
        6.4.8.2 埋针疗法
        6.4.9 电针、皮肤针与蜂针治疗
        6.4.9.1 电针
        6.4.9.2 皮肤针
        6.4.9.3 蜂针
        6.4.10 灸法治疗
        6.4.10.1 艾条灸
        6.4.10.2 艾炷灸
        6.4.10.3 温针灸
        6.4.11 综合疗法
        6.5 不寐证的按摩与气功治疗
        6.5.1 按摩治疗
        6.5.1.1 全身按摩
        6.5.1.2 足部按摩
        6.5.1.3 头部按摩
        6.5.1.4 自我按摩
        6.5.2 气功治疗
        6.5.2.1 气功治疗的临床研究
        6.5.2.2 气功治疗仪治疗
        6.5.2.3 自炼功法选介
        6.6 不寐证的其他疗法
        6.6.1 外治疗法
        6.6.1.1 贴敷
        6.6.1.2 药熏
        6.6.1.3 药浴
        6.6.1.4 药枕
        6.6.1.5 拔罐
        6.6.1.6 刮痧
        6.6.2 饮食疗法
        6.6.3 运动疗法
        6.6.4 音乐疗法
        6.6.5 沐浴疗法
        6.7 不寐证的实验研究
        6.7.1 病证特点研究
        6.7.1.1 激素水平
        6.7.1.2 经络能量变化
        6.7.2 方药研究
        6.7.2.1 单味药研究
        6.7.2.2 方剂治疗作用研究
        6.7.2.3 方剂加减与配伍比例研究
        6.8 不寐证的国外中医治疗研究
        6.8.1 方证相对治法
        6.8.1.1 诊断特点—阴阳、虚实
        6.8.1.2 分证治疗
        6.8.2 治方研究
        6.8.2.1 治验与疗效观察
        6.8.2.2 方剂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6.8.3 针灸治疗研究
        6.8.3.1 针灸疗效观察
        6.8.3.2 针灸作用机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1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的诊断标准
    2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
    3 不寐病证防治中药
    4 不寐病证防治方剂
    5 不寐病证防治OTC
    6 现代药理研究相关作用中药

四、归脾汤在兽医临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Meta分析[D]. 王蕾.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中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方药规律研究[D]. 马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3]加味二仙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心脏神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马常敏夫.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基于“阳中求阴”法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的临床观察[D]. 刘畅.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5]益气健脾化湿方对胃肠动力低下小鼠作用机制的研究[D]. 凌冰.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12)
  • [6]脾虚模型大鼠肌肉损伤的分子机制及补中益气汤的干预作用[D]. 范方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人参多糖对IEC-6细胞迁移钙离子调控相关指标影响的研究[D]. 朱惠彬.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
  • [8]肉羊中草药育肥饲料添加剂组方及应用[J]. 冯涛,张金合. 今日畜牧兽医, 2020(03)
  • [9]参苓补益汤对免疫调节的作用研究[D]. 刘宇昕.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10]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孙洪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

标签:;  ;  ;  ;  ;  

归脾汤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