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大理州召开全州首轮修志总结表彰大会(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奎[1](2019)在《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文中研究说明与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绩相比,相关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则略显滞后。简言之,目前中国环境史料的研究多集中于先秦、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段的正史、方志、档案等文献史料的讨论,而于丰富的口述、实物和图像中的环境史料的关注稍显不足;此外,学界对域外文献、田野调查资料、自然科学观测数据等特殊环境史料的利用亦不多见;至于环境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与环境史研究取得的成果相比,则更显滞后。上述环境史料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深入和本土化、国际化发展水平。鉴于此,本文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以促进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构建和相关史料的整理研究。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则对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史料类型、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为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以反映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历史文献、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的价值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和类别、鉴别相关史料的真伪并分析评论史料的思想性、倡导并践行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工作、阐述编纂环境史工具书和筹建环境史料数据库的基本设想等为学科任务,以跨学科研究、田野调查、历史文献研究法等为基本研究方法。该史料学与文献学、口述史学、人类学、民族学以及包括考古学、地质学等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外,就中国环境史的史料而言,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四大基本史料。其中,包括正史、方志、实录、档案等在内的文献以文字记录着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而传说、神话、谚语、访谈记录等口述史料则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讲述着记忆中的人与自然,遗物遗址之类的实物史料则以具体实物展现着人与自然相处的过往,至于包括壁画、岩画、绢纸画、漫画、照片等在类的图像史料则以图像透露着人与环境互动的点滴。四类史料虽有不同的形式,然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彼此互补,互相印证。从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研究需掌握基本的方法和途径,但平淡忠厚、谨小慎微的心态尤其重要。此外,做好跨学科研究、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等方面的准备亦有利于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行。第二部分则属于专题研究,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选取正史、方志、档案、实录等常见的史料进行环境信息的分析,同时尽其所知,对口述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及其搜集利用进行了初步的讨论。研究认为包括正史、方志、档案、实录在内的文献史料是研究中国环境史的基本史料,其搜集整理和利用既要结合中国古代史、思想史、方志学、档案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亦要依靠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技能,全面看待每种文献史料的价值和不足,综合利用,取长补短。而口述、实物和图像三类史料蕴含的环境信息亦极为丰富和珍贵,需要结合考古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相关环境信息的分析和解读,以最大化地发挥相关史料的价值。第三部分则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在丰富的文献史料中,除正史、方志、档案等基本环境史料外,日记、书信、报刊、文史资料、自然科学数据、域外文献等特殊环境史料蕴含的信息亦极为珍贵。其中,日记、书信和文史资料除记录了作者对天地自然和相关人事的观察、经历外,还记录了作者本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情感认知和心理态度,对于研究具体环境事件和微观环境史、环境认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域外文献则以他者的视角记录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认知和评价,尤其是其中对中国山川自然、都城建筑、农田水利、风物特产、疾病医疗、人情风俗、气候变化、灾害事件等方面的记载均透露出不少珍贵的环境信息,值得大力挖掘和利用。田野调查资料则以调查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为基础,不仅对环境史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珍贵的文献、口述、实物和图像史料,还提供了认识史料、解读史料的现场感受(实地观感)和分析视角。而自然科学数据则以严谨的方法、精准的仪器为环境史研究提供许多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动植物等方面精确的数据信息,能更好地展现环境史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总之,为促进环境史史料的研究和中国环境史的深入发展,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实有其必要。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图像、口述、实物三类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自然科学数据的利用,以及环境史料的数字化等问题均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和合作,非一人或单一学科所能完成。然从长远来看,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整理和利用刻不容缓,其相关的环境史史料学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相信,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建立和发展,必将促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在理论化和本土化方面的深入。
罗菲[2](2019)在《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与建国之初同样被列为卫生工作重点的烈性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不同,新法接生直至1985年才基本得到普及,时间跨越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若干历史时期,其中原因也远非普遍接种疫苗那样简单。因此,研究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历史过程,勾勒新法接生推行的社会图景,探究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各种因素,剖析影响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即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方法:在掌握大量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对新中国推行新法接生直至基本普及的全过程加以系统考察,从而再现新法接生推行的基本历史面貌。与此同时,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新法接生的36年间政治、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变迁,采用医疗社会史与医疗经济学研究的分析工具,在综合考察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政治运动、经济水平、人力资源和传统生育观念是影响新法接生尽早普及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新法接生率的起伏变化的命题。成果:通过分析推行新法接生的各个构成要素,诸如宣传动员、人力资源、推广方式、组织管理等,全面梳理新法接生推广的基本历史经验,客观再现新中国新法接生由推广到基本普及的历史。通过查阅、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史料,发现“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率存在虚高的成分,而“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时期农村产妇受到的医疗照顾也并不像前此论者所估计的那样少。“文革”时期许多中、高级妇幼保健人员或参加巡回医疗队,或被下放到农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地区新法接生的推广,他们培训的“在地化”初级医疗人员也为“文革”后期新法接生迅速推广并普及储备了人力资源。在构建新法接生推行历史图景的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史料,对旧产婆改造、妇幼保健员培训、助产教育等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结合社会制度变迁,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的演变轨迹进行了梳理,并剖析了其中隐含的内在逻辑。在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传统中医业者以其技术水平、庞大数量和广泛分布,受到政府关注,并被组织到新法接生推行工作之中。文中还对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行特色作了分析,并结合政策环境,提出医疗资源配置在其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在收集与分析各地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数据的基础上,生动再现新法接生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波浪式走向,借助医疗社会学、人口学等多种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影响新法接生推行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推动力量与影响因素,提出导致这种起伏变化及新法接生推广历时36年才宣告基本普及的原因,主要在于政策环境多变、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经济条件落后、传统生育观念影响等几个方面。结论:本文力求在再现新法接生普及历史面貌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新中国新法接生从开始推行到基本普及的主要成就及基本历史经验,并由此揭示出新法接生普及耗时长久的主要原因及新法接生率起伏变化背后隐藏的内外制约因素。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行以来,保护妇婴健康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中心工作,采取了团结改造己有人员,培训新生力量,大力宣传新法接生,并在城乡和厂矿广泛建立新法接生组织和机构的一系列措以施,运用点面结合、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法,在全国展开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和产妇产褥热的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妇幼保健人员的艰苦努力,新法接生于1959年在城市基本普及,此后,推行新法接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新法接生推行的过程,伴随着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构成新中国新法接生推行的独特面貌。在新法接生宣传中,除了教育民众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外,重点在通过新旧对比,激发民众对新的人民政权的认同感。在接生员培训方面,既有接生技能内容的培训,也带有土地改革、合作化、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鲜明时代特色,其中也能看到传统中医或隐或显的影响。在执业资格管理上,1949-1957年间较严格地实施专业化与证照制度;限于农村地区的各方面条件,1958年提出卫生人员都要做新法接生工作的要求,1963年正式提出只要采用了消毒接生与消毒断脐的方法,即使是家属或亲邻等实施的接生操作一样算作新法接生,事实上弱化了对接生员执业资格的管理,并使新法接生的技术要求降到了最低。1978年后,在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着重推广了1963年以后的做法,从而提高了这种低技术含量的新法接生推行的速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的质量及新法接生率的稳定性。“文革”时期虽然妇幼保健机构大量撤销,影响到新法接生推行,但由于前此“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心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以及“文革”时期包括妇产科专家在内的大批中、高级医疗卫生人员的下放,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优质资源下沉的效果,部分地区农村母婴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采取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法接生推行办法,加之农村经济逐步好转,医疗装备与专业人员基本到位,妇幼保健网基本形成,新法接生很快在全国基本普及。
李娅佳[3](2017)在《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篇博士学位论文以《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为选题,在总结近年来云南省各级档案部门开展的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做法,试图厘清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概念,梳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理论,探讨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方法和实现路径,分析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对推动当前具有云南边疆民族特色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全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前言主要介绍了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途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等内容。正文由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依据和意义、云南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方法和途径、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和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依据和意义。界定了档案信息资源、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指出了相关的理论依据:档案资源开发理论、信息资源共享理论、多元文化服务理论、档案信息化建设理论、民族档案学理论;阐明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云南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方法和途径。总结了突出普洱茶、旅游档案、医药档案以及重点、珍稀、濒危档案的开发利用、树立精品、品牌意识、注重深度挖掘和学术研究等特色;论述了汇编公布民族档案史料、编辑刊印民族档案画册图片、编辑发行民族档案信息参考、编辑出版民族档案知识读本、拍摄制作民族档案影视专题片、举办民族档案文化展览、实施民族历史记忆工程(云南民族记忆工程)、建设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系统、建立全省范围内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据库等方法;探讨了科学选题、打造品牌、引智借脑、横向联合、内外结合、加强编研、开发产品、扩大宣传、开展教育、举办活动等途径。第三部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和特点。笔者选择了8个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开发利用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重点展现了阿诗玛档案资料、爨氏石刻档案、白族档案史料、彝族档案文献、纳西族东巴档案文献、傣族历史档案、民俗文化档案、壮族档案史料开发利用取得的突出成就和丰硕成果;分析了开发利用主体多元化、开发利用客体社会化、开发利用方法手段现代化、编纂成果数量巨大,类型丰富多彩、编纂成果载体形式趋于多样化、开发利用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较多等特点。第四部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根据笔者实地走访、专家咨询和文献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分析了目前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馆藏类型单一、原生性档案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缺少科学的方法、.技术和实现路径;缺乏有效的工作模式和创新机制;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理论探讨不够,实践经验不足,相关成果稀少等。第五部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些有可行性的对策措施,如:围绕地方民族特色开展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探索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和途径、创新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机制、打造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利用体系的新模式、加强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学术研究。结语包括研究的几点启示、不足之处及展望、主要参考文献、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致谢。
吴丽[4](2014)在《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电影一直是以近乎独立的“类型片”的形式和地位而存在的。民族电影因为展示了众多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内容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独特的自然景观、优美的音乐歌舞、绚烂的民族服饰,还是鲜明的民族性格,都是中国电影史上值得骄傲的美好画面。然而,作为一种文化产业事项,当今的民族电影由于在经济价值实现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从而也使民族电影可以发挥的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推进民族平等团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等重要功能未能很好的实现。云南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富是举世公认的。然而,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从诞生以来,在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的高潮之后,几经起伏,至今仍然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应该具有的核心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显现。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面临的最大难题就在于难以在电影产业的三大属性即政治性、艺术性与经济性之间达成平衡。而这一困境的形成是与早期国产电影(含中国民族电影)在产生之初及其早期发展以及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中对这三个属性的处理一直存在失衡状态有着紧密的关联的。对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困境原因的深刻思考就必须要在对早期国产电影以及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分析中才能实现。电影这一新的艺术形式传入中国的时代正是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在清末民国时期,救亡图存是整个中国所面临的最为急迫的任务。电影成为民族解放下宣传爱国主义的重要工具,其盈利潜力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即使有人意识到了电影的发展可以带来经济利益,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一经济目的也是难以实现的。此后,从作为抗日救国情景下唤醒爱国热情的工具到担负着新中国培养各民族的国家意识的使命,从“文化大革命”时期作为政治宣传与政治斗争的工具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成为拨乱反正的表征,再到当下成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工具,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一直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也就造成了电影产业的艺术性、娱乐性和经济性虽不时地被提到,但始终未能上升到与电影产业的意识形态功能等量齐观的地位。电影产业本身各个属性之间应有的平衡关系难以达成,从而制约了中国电影、包括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产业化发展。在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中,也出现过所谓“叫好又叫座”的案例。这些电影的一个共性就在于:既契合了当时的政治语境与大众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精神需求,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艺术表达和商业回报。当下,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观念已经在国家大力发展电影产业的体制保障下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同,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也在努力地走向市场,但电影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艺术性、娱乐性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其效果也依然不尽如人意。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产业化发展应该涵盖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和后电影产品的开发、经营与管理等一系列的环节,而其中电影产品本身的开发是整个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和现实基点。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需要以差异化的产品突显比较优势、用“世界的语言”讲述民族的故事、以产业化的运作达成真正的“叫好又叫座”。具体而言,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需要将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良好的经济效益能够成为民族电影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满足人们尤其是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和交流的同时,为社会尤其是广大的少数民族群众带去实惠,增强其幸福感,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保护意识,提升国家软实力,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良好的产业化发展将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进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同时,促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的发展,也将为人类生存方式与发展方式的更多的可能性提供参考,使不同的文化持有者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丁少群[5](2006)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机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城乡社会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疾病风险管理手段、发展背景、制度根源、各地试验的不同运作模式、试点效果与问题等方面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研究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制度运行中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水平、筹资机制及经营风险控制等问题,最后较系统地提出了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分9个部分,各篇章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是:导论,主要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方法。认为深入系统地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当前国内外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不足的需要。第1章主要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理论问题。首先从疾病风险入手分析了农村疾病风险特征、经济影响及管理手段,接着重点探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性质、特征及基本经营原则,最后还讨论了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具备的理论视角。研究认为,对于广大农民来说,要有效应对疾病风险,不仅需要解决农村卫生服务供给和便利性问题,还需要解决医疗费用的支付能力问题;作为提供医疗费用补偿手段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医疗保险的一种初级形式,它与传统合作医疗、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遵循自愿参加、风险共担、以收定支、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等基本原则;深入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应具备保险与风险管理、社会保障和福利经济、社会学及卫生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视野。第2章主要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目的是探寻新农合发展的制度根源。首先考察了我国不平等的城
邵琪伟[6](2003)在《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促进云南地方志事业的繁荣发展——在云南省第五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2003年11月14日)》文中认为 在全省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刻,经省政府批准的云南省第五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了。这是云南地方志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对22年来全省第一轮修志工作的总结会,同时也是对全省第二轮地方志续修的动员会。在这次会议上,将对首轮修志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刚才徐荣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我们在今后的修志工作中要认真贯彻徐省长的讲话精神,下面我受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委托,就云南22年的首轮修志工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一、云南首轮修志的简要历史回顾云南是一个具有悠久修志历史的省份,早在东汉初年杨终作《哀牢传》,首开云南地方志之先河。此书虽已亡佚,但现流传下来的早期云南志书仍有东晋常璩的
郭其泰[7](2003)在《云南省大理州召开全州首轮修志总结表彰大会》文中研究指明
二、云南省大理州召开全州首轮修志总结表彰大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大理州召开全州首轮修志总结表彰大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回顾 |
(一) 史料与史料学的研究 |
(二)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研究 |
三、基本写作思路和框架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五、文中相关概念的解释 |
(一) 史料与史料学 |
(二) 环境史史料与中国环境史史料学 |
(三) 口述史料与口述史学 |
(四) 实物史料 |
(五) 图像史料与图像史学 |
(六) 域外文献 |
上篇 |
第一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研究对象、主题、方法和学科任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主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学科任务 |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第一节 与文献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与自然科学、人类学、民族史、图像史学等学科的关系 |
第三章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可能性和基础 |
第二节建立中国环境史史料学的必要性 |
第四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来源、类型和特点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来源 |
第二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的类型和特点 |
第五章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史料搜集整理面临的困难 |
第二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的心态 |
第三节 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
第四节 从事搜集整理中国环境史史料应有之准备 |
第六章 经史子集文献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经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二节 史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三节 子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四节 集部文献中的环境信息 |
第五节 经史子集文献中环境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利用 |
中篇 |
第七章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价值 |
第二节 正史中的环境史史料特点及其搜集利用 |
第八章 地方志中的环境史史料及其搜集利用 |
第一节 地方志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特点和局限 |
第三节 地方志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解读利用 |
第九章 实录与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及其搜集利用 |
一、实录中的环境史史料价值 |
二、实录中环境信息的搜集利用 |
第二节 档案中的环境史史料 |
一、档案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二、档案中环境史史料的搜集与利用 |
第十章 中国口述环境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中国的口述传统和口述史料遗存 |
第二节 口述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口述环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途径 |
第五节 口述史料中环境信息的提取和征实 |
第十一章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利用途径概论 |
第一节 实物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价值 |
第二节 实物史料在环境史研究中的利用途径 |
第十二章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与搜集解读概论 |
第一节 图像史料中的环境信息及其价值 |
第二节 图像史料的搜集与解读 |
下篇 |
第十三章 几种特殊的环境史史料概论 |
第一节 书信、报刊与文史资料 |
第二节 田野调查资料与自然科学观测试验数据 |
第三节 日记 |
第四节 域外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缘起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核心概念:新法接生及其演变 |
2. 前人研究述评 |
2.1 涉及“新中国新法接生”的史学着述 |
2.2 有关新中国新法接生队伍及其管理机构的研究 |
2.3 接生制度化与社会动员 |
2.4 新中国新法接生研究的多个面向 |
2.5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的范围、分期及意义 |
3.1 研究对象的范围 |
3.2 研究对象的分期 |
3.3 研究目的 |
3.4 研究意义 |
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 |
4.3 创新之处 |
5. 文献资料 |
5.1 文献来源 |
5.2 文献资料的甄选原则 |
第一章 新法接生推行的三种传统 |
1. 民国时期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
1.1 新法接生推行被纳入国家卫生行政 |
1.2 卫生试验区的工作与新法接生推行试点 |
1.3 助产教育与接生婆培训开启生育医疗化进程 |
1.4 建立妇婴卫生公共服务网络的尝试 |
1.5 免费接生实践及其经验 |
2.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推行新法接生的遗产 |
2.1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新法接生推广的理论基础 |
2.2 陕甘宁边区建立和完善妇幼卫生制度 |
2.3 开展群众性新法接生宣传 |
2.4 多样化的新法接生队伍培训 |
2.5 加强新法接生的组织管理 |
2.6 积极团结各方面力量推行新法接生工作 |
3. 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
3.1 学习苏联医学的历史选择 |
3.2 学习苏联先进的妇幼卫生组织管理经验 |
3.3 学习苏联经验改革助产教育制度 |
3.4 引进新技术,为新法接生注入时代内容 |
3.5 学习苏联经验中存在的问题 |
4. 小结 |
第二章 新中国新法接生宣传 |
1. 进行新法接生宣传的必要性 |
1.1 新生儿破伤风与产妇产褥热高发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
1.2 歧视妇女歧视助产的旧生育思想普遍存在 |
1.3 新法接生宣传是打破旧思想束缚的有力措施 |
1.4 新法接生宣传是构建“人财两旺”新社会的思想武器 |
2. 不同历史时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宣传主体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
2.2 1960年代新法接生宣传政策与实施主体 |
2.3 1970-1985年的新法接生宣传政策及其实施主体 |
3. 结合政治运动宣传新法接生理念 |
3.1 土改时期新法接生宣传 |
3.2 结合“大跃进”宣传新法接生 |
3.3 结合革命话语宣传新法接生 |
3.4 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新法接生 |
4. 综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使新法接生家喻户晓 |
4.1 利用妇幼卫生展览会等受众面广的宣传形式扩大影响面 |
4.2 利用个别谈话或小型会谈的方式专注点上深入 |
5. 宣传工作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
5.1 宣传工作的成效 |
5.2 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6. 小结 |
第三章 新法接生队伍培养与提高 |
1. 初级新法接生人员培养 |
1.1 旧产婆改造与新法接生员培训 |
1.2 妇幼保健员训练与女赤脚医生培训 |
2. 学校教育 |
2.1 新中国早期的助产士培训 |
2.2 助产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 |
2.3 助产士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
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培养 |
3.1 由学校培养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
3.2 由中级晋升而来的高级妇幼保健人员 |
3.3 高级妇幼保健人员在新法接生推广中的作用 |
4. 在职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
4.1 行政干部的培训与提高 |
4.2 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与提高 |
5. 小结 |
第四章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
1. 点面结合的新法接生推行模式 |
1.1 国家政策与各省市举措 |
1.2 各地试点区域选择与重点培养 |
1.3 由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
2. 个案分析:广东兴宁县新法接生工作的全面推广 |
2.1 兴宁县开启新法接生试点工作 |
2.2 新法接生工作全面推广 |
3. 民族地区的新法接生推广 |
3.1 党和国家有关民族地区新法接生推广的方针政策 |
3.2 新法接生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实践 |
4. 小结 |
第五章 新法接生的管理措施 |
1. 新法接生队伍的组织形式 |
1.1 群众性妇幼保健组织 |
1.2 国家举办的妇幼保健专业机构 |
2. 新法接生队伍的管理措施 |
2.1 加强党政领导,实行第一书记挂帅 |
2.2 实行劳动报酬与免费接生的双向经济驱动机制 |
2.3 建章立制,严格制度管理 |
2.4 建立妇幼保健网,实施一体化管理 |
2.5 启动评模奖优的荣誉激励机制 |
3. 小结 |
第六章 新法接生与中医 |
1. 传统中医学产科理论与实践 |
1.1 产科专着中与新法接生有关的分娩方法论述 |
1.2 产科专书以外的医书中与新法接生相关的论述 |
1.3 与产前检查及产后疾病防治有关的中医理论与实践 |
2. 产婆(接生员)接产中体现的中医理论 |
2.1 优秀产婆接生技术源于中医理论 |
2.2 接生员运用中医理论处理难产 |
3. 中医积极参与新中国新法接生推广 |
3.1 中医积极参与新法接生宣传 |
3.2 中医参与培训与辅导管理接生员队伍 |
3.3 中医理论与实践对新法接生的促进 |
4. 中医被纳入新法接生制度之中 |
第七章 推行新法接生的成就及历史经验 |
1. 新法接生推行工作的成就 |
1.1 在全国基本普及新法接生,保障母婴生命健康 |
1.2 建立起一支数量庞大的妇幼保健队伍,促进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开展 |
1.3 革除旧生育习俗,初步形成科学生育观 |
1.4 加强新法接生科学研究,推动助产学与产科学学术进步 |
1.5 保障国家建设的劳动力供给,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工业建设的发展 |
1.6 新法接生强化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
2. 普及新法接生的基本历史经验 |
2.1 党和政府的领导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根本保障 |
2.2 持续有效的宣传工作是新法接生普及的思想基础 |
2.3 接生队伍建设是普及新法接生的人力保障 |
2.4 创建制度化接生模式是新法接生普及的组织基础 |
2.5 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新法接生顺利推进的重要力量 |
2.6 合理解决接生报酬是调动新法接生队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
2.7 善用传统中医力量丰富了新法接生理论并促进其推广 |
3. 小结 |
第八章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
1. 不同历史时期新法接生率的起伏 |
1.1 作为评价标准的新法接生率 |
1.2 全国历年新法接生率呈现阶段性变化 |
2. 1958-1959年新法接生率修正 |
2.1 “大跃进”时期新法接生统计方法直接导致新法接生率过高 |
2.2 通过《人口志》等资料修正新法接生率 |
2.3 通过回顾性调查修正新法接生率 |
3. 新法接生推行中的阻滞因素分析 |
3.1 变动较大的政策环境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3.2 人力资源匮乏迟滞新法接生普及进程 |
3.3 长期经济水平低下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3.4 传统生育观念长期存在影响新法接生推行 |
4. 除旧布新非易事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法接生大事记 |
附录2 《医士、药剂士、助产士、护士、牙科技士暂行条例》摘录 |
附录3 广东省农村接生员之组织领导 |
附录4 关于普及新法接生工作的报告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3)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研究视角和内容 |
(二) 对研究现状的总结评价 |
三、研究途径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依据和意义 |
一、基本概念 |
(一) 少数民族档案 |
(二) 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 |
(三)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二、理论依据 |
(一) 档案资源开发理论 |
(二) 信息资源共享理论 |
(三) 多元文化服务理论 |
(四) 档案信息化建设理论 |
(五) 民族档案学理论 |
三、目的意义 |
(一) 目的 |
(二) 意义 |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方法和途径 |
一、特色 |
(一) 突出普洱茶档案和旅游档案的开发利用 |
(二) 深化民族医药档案文献的开发利用 |
(三) 加强重点、珍稀、濒危档案的开发利用 |
(四) 树立精品、品牌意识 |
(五) 注重深度挖掘和学术研究 |
二、方法 |
(一) 汇编公布民族档案史料 |
(二) 编辑民族档案画册图片、信息参考、知识读本 |
(三) 摄制民族档案影视专题片 |
(四) 举办民族档案文化展览 |
(五) 实施民族历史记忆工程(云南民族记忆工程) |
(六) 建设云南非遗资源数据库、历史档案数据库 |
三、途径 |
(一) 科学选题、打造品牌 |
(二) 加强编研、开发产品 |
(三) 引智借脑、横向联合、内外结合 |
(四) 扩大宣传、开展教育、举办活动 |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和特点 |
一、开发利用的成就 |
(一) 石林阿诗玛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享誉海内外 |
(二) 曲靖爨氏石刻档案的开发利用发现了新史料 |
(三) 大理白族档案史料的开发利用独树一帜 |
(四) 楚雄彝族档案文献的开发利用成就突出 |
(五) 丽江纳西族东巴档案文献的开发利用成果丰硕 |
(六) 西双版纳傣族历史档案的开发利用成效显着 |
(七) 红河民俗文化档案的开发利用全面开花 |
(八) 文山壮族档案史料的开发利用争奇斗艳 |
二、开发利用的特点 |
(一) 开发利用主体多元化 |
(二) 开发利用模式社会化 |
(三) 开发利用方法手段现代化 |
(四) 编纂成果数量巨大,类型丰富多彩 |
(五) 编纂成果的载体形式趋于多样化 |
(六) 开发利用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较多 |
第五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一、馆藏类型单一,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
二、缺少科学的方法、技术和实现路径 |
三、缺乏有效的工作模式和创新机制 |
四、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 |
五、理论探讨不够,实践经验不足,相关成果稀少 |
第六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 |
一、围绕地方民族特色开展档案开发利用工作 |
(一) 突出抓好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的开发工作 |
(二) 充分挖掘和整合民族民间丰富深厚的档案资源 |
二、探索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和途径 |
(一) 建立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规范和标准 |
(二) 提出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和技术 |
(三) 加大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开放公布的进度和力度 |
(四) 加快推进少数民族档案的网络信息查询和其他咨询服务 |
(五) 强化少数民族档案信息的资源整合与社会共享服务 |
三、创新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机制 |
(一) 资源整合机制 |
(二) 开发合作机制 |
(三) 社会共享机制 |
(四) 人才培养机制 |
(五) 资金保障机制 |
四、打造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新模式 |
(一)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模式 |
(二)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模式 |
五、加强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学术研究 |
(一) 总结实践经验,提升理论高度 |
(二)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档案利用体系 |
(三) 加强“少数民族档案开发利用”专题研究 |
结语 |
附录: 《关于推进档案文化产品开发的意见》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早期国产电影对电影产业属性的呈现(1895——1953年) |
第一节 电影产业的经济诉求 |
一、电影产业的经济属性与盈利潜能 |
二、新中国建立前中国电影的经济属性呈现 |
(一) 私营电影:利益至上 |
(二) 红色电影:不计成本 |
三、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电影的经济属性呈现 |
(一) 私营电影:市场狭窄 |
(二) 红色电影:市场开阔 |
第二节 特定时代的政治诉求 |
一、建构国家认同与社会动员 |
二、新中国建立前中国电影的政治属性呈现 |
(一) 私营电影:主张教化社会,体现时政主题 |
(二) 红色电影:鼓舞抗日热情,宣传爱国主义 |
(三) 国民政府主导的电影:倡导民族精神,动员抗日救国 |
三、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电影的政治属性呈现 |
(一) 私营电影:遵循“三反”、“三不反” |
(二) 红色电影:培养国家认同意识 |
第三节 娱乐大众的艺术体验 |
一、从大众娱乐文化到艺术 |
二、新中国建立前中国电影的艺术属性呈现 |
(一) 私营电影:“惟兴趣是尚” |
(二) 红色电影:寓教于乐 |
三、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电影的艺术属性呈现 |
(一) 私营电影:调适中的观赏性 |
(二) 红色电影:重要的娱乐方式 |
第二章 早期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国家认同建构与艺术表达(1954——1965年) |
第一节 作为培养各民族的国家意识的载体 |
一、职能定位: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媒介 |
二、为谁服务:工农兵 |
三、谁来生产:国有电影生产基地和军旅作家 |
四、生产什么:工农兵题材和民族团结主题 |
五、如何生产:国家认同主题下的边疆安全与民族团结叙事 |
(一) 以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和明确的主题强调边疆安全与民族团结 |
(二) 以简单化、模式化的叙事策略引导观众正确理解国家认同主题 |
(三) 以个性突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彰显平等与自由 |
第二节 艺术创新与对娱乐价值的彰显 |
一、对艺术形态的全新尝试 |
二、对爱情题材与叙事主题的突破 |
三、对叙事手法与叙事结构的创新 |
第三节 对经济意图的压制与隐性实现 |
一、发行放映:统购包销与追求利润 |
二、短暂的票房价值讨论:电影是否是文化商品 |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对娱乐价值的肯定以及对经济诉求的正名(1977——1999年) |
第一节 拨乱反正的表征 |
一、延续“十七年”时期边疆安全与民族团结的叙事策略,强化国家认同 |
二、反思历史与表现新时期各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宣传爱国主义 |
三、以台湾同胞在云南民族地区的见闻为题材,寓意“台湾回归祖国” |
第二节 从唯政治化到回归艺术的本性 |
一、唯政治化:“高大全”与“三突出” |
二、从否定到重新确认:娱乐本性的回归 |
第三节 从去经济性到经济意图的合理化 |
一、去经济性:不计成本与连年亏损 |
二、对经济意图合理性的积极印证 |
(一) 改革开放与国家扶持下的经营发展 |
(二) 机制改革与自负盈亏下的濒临倒闭 |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对政治性、艺术性和经济性三者平衡关系的探索(2000年以来) |
第一节 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工具 |
一、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增进民族团结 |
二、城镇数字电影公益放映:构建和谐社会 |
三、边疆民族政策叙事:提升国家认同 |
第二节 作为民族文化自觉与娱乐体验的传播媒介 |
一、以故事化的手法讲述国家的边疆民族政策,提升艺术性和娱乐性 |
二、突破宏大叙事,关注少数民族的生存状态和对自我价值的诉求 |
三、影片类型多元化,创新创作理念和艺术表现 |
四、云南本土人才及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创作,凸显民族归属感 |
第三节 政府主导与“叫好不叫座”的境遇 |
一、作为战略性产业的电影:呼唤经济属性的回归 |
二、“云南现象”:市场探索取得进展 |
(一) 政府支持:政策保障与搭建平台 |
(二) 行业摸索:产品经营意识逐渐形成 |
三、“叫好不叫座”:经济价值实现的尴尬 |
(一) 政府主导:重事业,轻产业 |
(二) 背离市场:重个人表达,轻营销策划 |
(三) “叫好不叫座”:重获奖,轻票房 |
(四) 营销短视:重注意力,轻影响力 |
第五章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实现文化表达与经济诉求的思考 |
第一节 以差异化的产品突显比较优势 |
一、突出绚丽的自然风光 |
二、立足独特的民族文化 |
第二节 用“世界的语言”讲述民族的故事 |
一、符合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和发展潮流 |
二、以独具民族特色的故事呈现人类共同珍视的价值 |
第三节 以产业化运作达成真正的“叫好又叫座” |
一、构建成熟的产业价值链 |
二、以三个属性的平衡作为评价电影的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导论 |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径 |
0.4 论文研究思路和篇章结构 |
第1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理论分析 |
1.1 农民健康与疾病风险 |
1.2 社会医疗保险与农村合作医疗 |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原则 |
1.4 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要的理论视角 |
第2章 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及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演变 |
2.1 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 |
2.2 工业化、城市化冲击传统农村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制度 |
2.3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演变 |
2.4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曲折发展的制度根源 |
第3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验:运行效果及存在问题 |
3.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征及都江堰市的初步试验 |
3.2 新农合试点运行效果及问题分析:以云南省大理州为例 |
3.3 两种流行运作模式的进一步分析:家庭帐户设立与否的实证考察——大理州两试点县不同运作模式的比较研究 |
3.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的缺陷与根源分析 |
第4章 国内外农村医疗保障模式选择的比较研究 |
4.1 当前我国各地形成的主要农村医疗保障试验模式比较 |
4.2 国外主要农村医疗保障模式比较及其启示 |
第5章 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改革取向:政府主导下的区域性多层次体系构建 |
5.1 政府主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理论依据 |
5.2 不同地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的正式制度安排 |
5.3 多形式农村补充医疗保障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
5.4 作为最后防线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
第6章可持续发展微观基础之一:新农合保障水平与筹资制度研究 |
6.1 新农合保障水平的界定及保障水平确定中存在问题 |
6.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确定的精算模型 |
6.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精算模型的应用及分析 |
6.4 补偿比的确定与补偿目标、基金分割机制的关系 |
6.5 新农合筹资制度的可持续性分析与制度改进 |
第7章 可持续发展微观基础之二:新农合道德风险与逆选择及其规避 |
7.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各参与主体的行为特点 |
7.2 新农合中道德风险与逆选择的表现及生成机理 |
7.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道德风险与逆选择的规避 |
第8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政府责任定位与政策建议 |
8.1 新农合发展中政府责任不到位与政府参与的必要性 |
8.2 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8.3 农村卫生管理体制配套改革的政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6)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促进云南地方志事业的繁荣发展——在云南省第五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2003年11月14日)(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首轮修志的简要历史回顾 |
1. 组织发动阶段(1981—1985年) |
2. 修志工作全面展开阶段(1986—1990年) |
3. 大批志书出版阶段(1991—1996年) |
4. 攻坚收尾与续修并举阶段(1997—2003) |
二、第一轮修志所取得的成绩 |
1. 志书编纂成果丰硕 |
2. 年鉴、地情书籍丰富多彩 |
3. 抢救整理地方历史文献 |
4. 方志学研究方兴未艾 |
三、修志积累的宝贵经验 |
1. 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各级地方志编委会及其办公室组织实施是正确的工作体 |
2. 领导重视,是修志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
3. 落实主编责任制是志书编纂的关键。 |
4. 严格把关是提高志书质量的保证。 |
5. 重视学术研究是深化理论认识和开展工作的基础。 |
6. 建设稳定的有较高素质的队伍是方志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
四、今后一段时期地方志工作的重点 |
1.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找准方志工作的方向。 |
2. 继续深化对修志意义的认识。 |
3. 以“创精品、修名志”为目标,稳步扎实开展第二轮修志工作。 |
4. 扩大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 |
5. 拓展地方志领域,重视年鉴编辑。 |
6. 活跃学术交流,加强理论研究,深化修志认识。 |
7. 努力工作,开拓进取,推进地方志工作法制化进程。 |
四、云南省大理州召开全州首轮修志总结表彰大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环境史史料学论纲[D]. 李明奎. 云南大学, 2019(09)
- [2]除旧布新:新中国新法接生普及的历史经验及基本问题研究[D]. 罗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李娅佳. 云南大学, 2017(05)
- [4]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研究[D]. 吴丽. 云南大学, 2014(12)
- [5]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D]. 丁少群.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6]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促进云南地方志事业的繁荣发展——在云南省第五次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2003年11月14日)[J]. 邵琪伟. 云南政报, 2003(23)
- [7]云南省大理州召开全州首轮修志总结表彰大会[J]. 郭其泰. 中国地方志,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