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是怎样上机械制图课的(论文文献综述)
林奔豪[1](2021)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思政教育要融入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因素,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思政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更要增强实施课程思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随着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深化与细化,越来越多的中职教师己经着手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然而,当前中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论文针对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以及案例实证研究。论文首先从选题的背景和价值阐明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较为全面地对国内外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了解已有的研究基础以及寻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确定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方向。然后就课程思政和思政元素的概念进行科学性解读,针对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进行阐述,本文对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梳理,着重围绕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以及探究精神等三方面要素展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同时,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育性教学理论,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时遵循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理念、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一致性理念以及主导性与主体性目标一致性理念,为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基本理念。在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调查以及教师访谈结果,整理分析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现状以及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思政内容存在局限、课程思政缺乏连续性以及课程思政方式方法单一,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发现教学内容挖掘不够深入造成课程思政内容存在局限、专业教师忽视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使得课程思政缺乏连续性以及课程思政方式方法单一,课程思政局限于课堂教学也会造成课程思政方式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笔者结合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包括深挖《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内容,认真梳理课程思政元素,着重围绕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以及探究精神三个方面整理形成三条课程思政知识主线,将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紧密结合;然后针对教学过程进行课程思政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精讲多练,讲练评相结合、合作探究教学以及课堂情境创设;此外,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课程思政教育渠道,将专业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通过相关视频或者案例的分享,组织课外专题活动以及榜样示范等方式进行与专业相关的思政教育。最后,分别就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以及探究精神三个方面设计第二课堂活动案例和教学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实践教学,通过制图练习前后测、课堂活动表现情况、学生感受的词云图分析以及教师专家点评等形式对案例进行效果分析并总结反思。经过实践结果表明,通过文中提出的相关建议与对策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德育教育的设计与实践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本研究中发现的《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为中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与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刘美佳[2](2021)在《基于工作室模式学徒制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文中提出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推动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建设一直不断进行着改革,但是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素质仍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差距,如学生毕业后社会认可度较低,就业仍存在困难。中等职业学校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为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选定了方向,本文通过梳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分析我国目前现代学徒制下课程体系的模式,总结出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下课程构建的思路。基于工作室模式学徒制课程构建的观念和要点,对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机械制图》课程进行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不能忽略“学生”这个主体,没有学生与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配合,再好的课程设计也如同纸上谈兵,仍旧难以保证教学的高质量要求。因此,本文在充分分析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诸多方面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调研问卷的方式,剖析了“教的方式”与“学的态度”存在矛盾的原因,并提出工作室模式学徒制课程体系下《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策略:(1)以师徒关系为依托,利用课程整体的环节步骤设置和单次课程的工作执行章程,使得师徒均有行为约束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学生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符合学生学习认知逻辑的项目式或任务式工作方法,将学生能力训练作为训练本位,设计课程目标。(3)设置单次课程的工作执行章程,应符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构建观念,抓住校企共同参与和突出实践特点的课程构建要点,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为出发点,以训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的的课程实操过程。(4)创新课程考核方式,规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擅长的学科考试,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和负担,注重课程工作过程中正向激励和考核,关注学生素质的提升,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完成在职业岗位方向上的成长。依托课程设计的现实依据分析对《机械制图》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具体设计,其中在进行设计时引入需要理论,从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的需要这一新视角,给出了提升学生课堂主动性,激活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措施,并在教学实践案例中进行了效果验证。
孔斌[3](2021)在《中职汽修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机械制图课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1)汽车维修专业机械制图课课时少,但需要讲授的内容很多。教师把课内大部分时间用来讲授课程知识,课堂练习的时间很少,导致基本技能训练效果差。而该课又安排在一学期内讲完,导致进度快,难度高,教师费力教,学生吃力学,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得不深刻,不扎实。
王本寰[4](2020)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融合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产业转型结构的升级,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的方向快速发展。加工制造产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这给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要,中职学校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进一步贴近现代企业岗位能力实际需求,培养满足企业岗位用人标准的新型高技能型人才。《机械制图》作为加工制造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具有核心地位。《机械制图》通过图样准确表达工程零件、机械设备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重要技术手段,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但是,由于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在教学实施中存在教学内容更新缓慢,脱离企业实际需要,忽视学生心智认知与实践经验,过分强调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忽视工程实践的训练操作,教师照本宣读、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空间想象力得不到有效激发、实践能力缺乏有效训练,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满足不了新时代智能制造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满足新时代智能制造对机械设计加工类人才能力的新需求,本文提出将三维CAD技术融入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新型融合式教学方法。该方法是将原有基于二维设计思想的传统《机械制图》课程与三维CAD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进行有机融合重组及优化创新,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满足新时代智能制造需求的新型高技能型人才。本论文从中职学生的心智规律和经验水平入手,改变先从画法几何到三视图,由二维图形到三维立体图的传统学科教学模式,通过引入学生经验世界的生活案例,顺应中职学生从具象到抽象的认知心理过程,同时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研究如何有效地将三维CAD融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构建工作过程,帮助学生容易实现“由物得图”、“由图想物”的思维转换,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改变学生不愿思考、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逐步成长为满足企业需求的具备读图、制图能力的新型技能人才。
吴雪艳[5](2020)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虚拟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以其沉浸感、交互性、构象性、多感知性的特点,为传统课堂教学提供多种可能性,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现有《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并通过教材分析、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的方式了解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现状,发现《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直观教学理论进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课堂教学设计。依据授课进度和教学实际,选择“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虚拟现实教学案例开发,运用Photoshop、solid works、Unity3D等软件,选用手机虚拟现实眼镜为教学工具,完成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资源开发。依据上述组合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实施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课堂教学。并从课堂学习风气、两个班成绩差异和教学效果调查问卷三方面的情况,分析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课堂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的“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的教学资源,可以明显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提高学生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研究发现,虚拟现实教学内容的开发和硬件设备具有重要的价值,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虚拟现实技术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程可,朱亚军,曾昌凤,周俊静,徐国平[6](2019)在《基于对分课堂模式的工程制图教改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工程制图是工科大学生必修的工程基础课,对工程类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将优化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以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主动学习。结果表明,该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讲授式教学。
郭瑞霞[7](2018)在《如何上好机械制图课》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教育事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新课改的推出也在很大范围内起到了革新教育思想、更新教学方式的重要作用。而细化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也要采用新的理念和模式完成,本文就如何上好机械制图课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机械制图课程概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上好机械制图课程的策略。
徐晓萍[8](2017)在《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学好机械制图课》文中研究说明机械制图课是高职学校中有关机械制造、机电等专业的一门理论学科,主要是针对工程制造模具等的技术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创造性,课堂上如何设计教学方法,如何引导学生上好这门课,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刘泳利[9](2017)在《浅谈高职《机械制图》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认知心理学教学模式的分析与研究,结合机械制图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需要,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房梅[10](2016)在《浅谈如何提高《汽车维修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质量》文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握课程特点,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应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二、我是怎样上机械制图课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是怎样上机械制图课的(论文提纲范文)
(1)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政策导向 |
2.社会发展的使命要求 |
3.教师职业性质的趋向性 |
4.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迫切性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二、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1.课程思政 |
2.专业课程思政元素 |
(二)理论基础 |
1.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理论依据 |
2.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 |
三、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调查研究 |
(一)调查设计分析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方法 |
4.调查内容 |
(二)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现状调查 |
1.中职学生关于《机械制图》课程的看法 |
2.思政元素在学生制图学习中的体现情况 |
(三)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现状调查 |
1.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形式 |
2.教师对机械专业课程思政的认识 |
3.机械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 |
(四)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
1.课程思政内容存在局限,没有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作用 |
2.课程思政缺乏连续性,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保持较差 |
3.课程思政方式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兴趣和注意力 |
(五)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学内容挖掘不够深入,与思政元素未形成联系 |
2.忽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与教学相脱离 |
3.课程思政限于课堂教学,未充分利用多渠道教育 |
四、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建议与对策 |
(一)深挖课程教学内容,形成课程思政知识主线 |
1.以“制图国家标准”为知识主线,提高学生的职业精神 |
2.以“图样尺寸注法”为知识主线,训练学生的工匠精神 |
3.以“图样的表达法”为知识主线,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
(二)教学过程融入思政,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合理恰当 |
1.各类情境创设,讨论交流共鸣 |
2.课堂精讲多练,讲练评相结合 |
3.合作探究教学,引导学生思考 |
(三)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课程思政渠道多样化 |
1.相关视频资源分享,交流感受陶冶情感 |
2.组织课外专题活动,参与体验提高认知 |
3.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毕业生经验分享交流 |
五、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
(一)渗透职业精神案例——以《0-1 图样的内容与作用》为例 |
1.教学内容分析 |
2.教学设计意图 |
3.教学实施过程 |
4.教学效果分析 |
5.教学实施反思 |
(二)渗透工匠精神案例——以《1-2 尺寸注法》为例 |
1.教学内容分析 |
2.教学设计意图 |
3.教学过程实施 |
4.教学效果分析 |
5.教学实施反思 |
(三)渗透探究精神案例——以《5-2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为例 |
1.教学内容分析 |
2.教学设计意图 |
3.教学过程实施 |
4.教学效果分析 |
5.教学实施反思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现状调查(学生) |
附录二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现状调查(教师) |
附录三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情况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四 组合体视图画法学习任务书 |
附录五 尺寸标注前后测题目及答案 |
附录六 尺寸标注测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
附录七 组合体视图画法测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
附录八 部分批改后学生试卷 |
附录九 教学案例实施教师评课表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2)基于工作室模式学徒制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拟创新点 |
第2章 工作室模式学徒制课程设计基本理论分析 |
2.1 工作室模式学徒制 |
2.1.1 工作室模式学徒制的概念界定 |
2.1.2 工作室模式学徒制的优势 |
2.2 课程基本理论 |
2.2.1 课程概念 |
2.2.2 工作室模式学徒制课程 |
第3章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 |
3.1.1 学生现状分析 |
3.1.2 学生特点分析 |
3.1.3 教学现状分析 |
3.2 问题分析 |
3.3 工作室模式学徒制《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策略 |
3.3.1 课程改革策略 |
3.3.2 课程改革实践场地布置 |
第4章 工作室模式学徒制《机械制图》课程设计的内容分析 |
4.1 课程整体步骤设置 |
4.1.1 需要理论的概述 |
4.1.2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需要的分析 |
4.1.3 课程整体步骤设置内容 |
4.2 课程知识目标的编写 |
4.2.1 课程知识目标方向的确定 |
4.2.2 课程技能学习目标和德育培养目标 |
4.3 课程知识点的重构 |
4.4 课程工作过程的设计 |
4.5 课程的考核方式设计 |
第5章 工作室模式学徒制《机械制图》课程设计的案例分析 |
5.1 教学案例 |
5.1.1 工作情景的引入 |
5.1.2 技能与德育目标的明确 |
5.1.3 教学过程实施 |
5.2 教学效果的评价 |
5.2.1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 |
5.2.2 效果评价 |
5.3 问题反思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Ⅰ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在校生调研问卷 |
(3)中职汽修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机械制图课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
2 教学应对策略 |
3 结语 |
(4)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融合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机械制图 |
二、三维CAD |
三、融合式教学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4MAT教学模式 |
第三章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作用与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作用 |
一、培养机械类人才技能的支撑作用 |
二、在课程体系中发挥桥梁的作用 |
第二节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一、教材选用缺乏针对性与适用性 |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 |
三、教学过程欠缺对抽象知识的具体化 |
四、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
五、教学评价忽视学生的差异发展 |
第四章 《机械制图》融入三维CAD教学的意义与可行性 |
第一节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意义 |
一、助推教学模式创新 |
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
三、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
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高 |
第二节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可行性 |
一、三维CAD软件简洁、高效、易学 |
二、融入三维CAD技术符合学科知识逻辑性 |
三、融入三维CAD技术可实现知识结构转换 |
第五章 《机械制图》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原则与方法 |
第一节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原则 |
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
二、机械制图为主,三维CAD为辅 |
第二节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融入三维CAD技术的方法 |
一、调整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
二、丰富教学手段——融入现代信息技术 |
三、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直观演示法 |
四、转变教学思维——引入三维建模思维 |
五、创新教学评价——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
第六章 《机械制图》课程与三维 CAD 技术融合教学的实践 |
第一节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教学实践 |
一、教学准备 |
二、教学实施 |
三、教学效果 |
四、教学反思 |
第二节 “球阀装配体测绘”教学实施 |
一、教学准备 |
二、教学实施 |
三、教学效果 |
四、教学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问卷提纲 |
附录三 “组合体三视图画法”教学设计 |
附录四 “球阀装配体测绘”教学设计 |
附录五 “组合体三视图画法”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六 “球阀装配体测绘”教学效果访谈提纲 |
致谢 |
(5)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 |
1.1.2 《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 |
2.1.2 虚拟现实技术 |
2.1.3 基于手机VR眼镜的虚拟现实技术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多元智力理论 |
2.2.3 直观教学 |
2.3 虚拟现实系统分类与课堂教学优势 |
2.3.1 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 |
2.3.2 虚拟现实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
3 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3.1 《机械制图》课程教材分析 |
3.2 调查实施 |
3.3 教师访谈提纲 |
3.4 学生调查问卷 |
3.5 结果分析 |
3.5.1 访谈结果分析 |
3.5.2 问卷结果分析 |
3.5.3 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4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设计 |
4.1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课堂教学目标分析 |
4.2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定 |
4.3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课堂教学流程 |
4.4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案例设计 |
4.4.1 教学案例一: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 |
4.4.2 教学案例二:识读零件图 |
5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案例开发 |
5.1 虚拟教学案例开发的总体框架 |
5.2 虚拟教学案例开发的条件 |
5.2.1 虚拟教学案例开发的软件工具 |
5.2.2 虚拟教学案例开发的硬件设备 |
5.2.3 虚拟教学案例开发的实践条件 |
5.3 虚拟教学案例开发的实现过程 |
5.3.1 组合体模型创建 |
5.3.2 组合体图纸绘制 |
5.3.3 贴图选择和场景设计 |
5.3.4 虚拟现实手机APK的制作和打包 |
5.3.5 制作组合体3D互动展示模型 |
5.4 虚拟教学案例开发的成果 |
6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实践与结果分析 |
6.1 教学实践的前期准备 |
6.2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教学实践 |
6.2.1 教学实验的设计 |
6.2.2 教学效果评估方法 |
6.2.3 教学辅助用具 |
6.2.4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教学实践的具体过程 |
6.3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教学结果 |
6.3.1 课堂学习风气的统计与分析 |
6.3.2 学生学习成绩的统计与分析 |
6.3.3 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6.4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基于对分课堂模式的工程制图教改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对分课堂 |
3 具体操作 |
1)小组内个人陈述(5分钟)。 |
2)小组讨论(10分钟)。 |
3)全班交流(15分钟)。 |
4)教师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5~10分钟)。 |
4 教学创新 |
5 效果及小结 |
(7)如何上好机械制图课(论文提纲范文)
一、机械制图课程概述 |
二、上好机械制图课程的策略 |
1. 激发学生的信心与兴趣 |
2. 营造“以人为本”的课堂气氛 |
3.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
4. 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 |
5. 强化练习是学生巩固空间想象能力 |
(8)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学好机械制图课(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好机械制图课的重要性解析 |
(一)学好机械制图课可以与时俱进 |
(二)机械制图是连接设计者和制造者之间的沟通桥梁 |
(三)机械制图可以提高人们的空间想象力,发挥思维能力 |
二、学生学习的现状分析 |
(一)学生的学习基础差 |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
(三)学生缺乏学习的纪律性,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差 |
(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思维能力差 |
三、如何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的兴趣,学好机械制图课 |
(一)给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良好氛围 |
(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三)注重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 |
(9)浅谈高职《机械制图》课教学模式的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机械制图》课教学的认知心理学教学模式 |
1.1《机械制图》课支架式教学模式 |
1.2《机械制图》课的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 |
1.3《机械制图》课的抛锚式教学模式 |
2《机械制图》课教学改革措施 |
2.1 建立《机械制图》的支架式概念 |
2.2 进行《机械制图》课的启发式教学 |
2.3 抛锚式《机械制图》课的教学 |
3 结论 |
四、我是怎样上机械制图课的(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D]. 林奔豪.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工作室模式学徒制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D]. 刘美佳.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职汽修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探索[J]. 孔斌.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1(06)
- [4]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融合式教学研究[D]. 王本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4)
- [5]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 吴雪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6]基于对分课堂模式的工程制图教改探索[J]. 程可,朱亚军,曾昌凤,周俊静,徐国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24)
- [7]如何上好机械制图课[J]. 郭瑞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8(17)
- [8]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学好机械制图课[J]. 徐晓萍. 现代职业教育, 2017(06)
- [9]浅谈高职《机械制图》课教学模式的改革[J]. 刘泳利. 内燃机与配件, 2017(03)
- [10]浅谈如何提高《汽车维修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质量[A]. 房梅. 2016智能城市与信息化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V,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