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肥胖患者示指根部静脉穿刺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曾兆琴[1](2016)在《患儿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总结了静脉留置针在患儿不同部位穿刺的方法,包括患儿无特殊情况时宜为其选用头皮静脉;四肢静脉输液末梢循环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渗透压高、刺激性强的药物宜选择相对近端较粗大静脉穿刺,如颈静脉、腋静脉和股静脉等;认为当患儿患有某些特殊疾病不宜采用外周静脉穿刺时,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时,可试用胸腹壁静脉留置针;而在抢救危重患儿时宜选择颈静脉、腋静脉、股静脉等近端部位穿刺,能为危重患儿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陈红军[2](2013)在《特殊人群静脉穿刺技术的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静脉穿刺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广泛用于静脉补液、输血、采血和给药途径等,在临床疾病的诊断、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特殊人群包括肤色、几种特殊病患者的静脉穿刺技术在临床上应予以重视。1特殊肤色棕/黑色: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广泛深入,国际交
赵丽丽[3](2013)在《局部加温对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留置静脉留置针的肢体进行局部加温,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堵管率、溶血率、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状态焦虑和口服药物等指标的变化。探讨局部加温与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的关系,为临床预防静脉留置针堵管提供理论支持,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节约经济成本。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理基地接受药物试验的志愿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于左臂肘正中静脉处穿刺静脉留置针。试验组穿刺后立即用热敷贴覆盖穿刺处,直至留置针拔除。热敷贴覆盖范围为1Ocmx13cm。采取血标本时将热敷贴取下,采血完毕将其固定于原位置。出现堵管时即去除热敷贴,停止抽取血标本,并记录去除时的时间。对照组不给予局部热敷,其余处理同试验组。两组于穿刺后即刻、0.5h、1h、1.5h、2h、2.5h、4h、6h、8h、10h和拔管时采取血标本2ml。每次采血完毕,用lml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记录堵管例数、溶血例数、堵管发生情况等指标,均于12小时后拔除静脉留置针。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平a=0.05。研究对象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值取双侧。两组志愿者堵管率和溶血率的比较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两组志愿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应用log-rank检验方法比较差异。采用状态焦虑量表对两组志愿者留置静脉留置针前后进行调查,将两组志愿者静脉留置针留置前状态焦虑水平与常模进行比较,将两组志愿者静脉留置针留置前后状态焦虑水平进行比较,将两组中不同性别志愿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后状态焦虑情况进行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17例志愿者完成试验,试验组58例(1例中途不配合试验,1例要求退出试验),对照组59例(1例要求退出试验)。各项观察指标结果如下:1一般资料:两组志愿者性别、年龄、体重、身高、身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志愿者堵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堵管率低于对照组。3两组志愿者溶血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溶血率低于对照组。4试验组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5留置前志愿者状态焦虑(S-AI)均值为45.46±9.58,高于常模;静脉留置针穿刺前两组志愿者状态焦虑比较差距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志愿者留置前后状态焦虑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留置针穿刺后不同性别志愿者状态焦虑水平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使用局部加温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堵管和溶血发生率。2使用局部加温可延长静脉留置的使用时间,降低志愿者状态焦虑水平。
谭腾波,安碧,刘芳伟,莫凤[4](2011)在《早产儿腋静脉穿刺留置静脉留置针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腋静脉穿刺留置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新生儿病房内的需静脉输液治疗的早产儿120例。按随机方法分成2组,实验组选用腋静脉60例,观察组选用颈外静脉60例。比较两组静脉输液留置的时间,通畅性及局部红肿、渗漏等发生率。结果:选用腋静脉在静脉输液留置时间、通畅性及局部红肿、渗水漏等方面均优于选用颈外静脉组。结论:早产儿应用留置针行静脉输液,宜选用腋静脉。
纪珍花,王群先,栾明霞[5](2009)在《提高婴幼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文中提出
路红[6](2008)在《股动、静脉采血在临床急救工作中的意义与操作技巧》文中提出
蓝善花[7](2008)在《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文中指出
黄丽欢[8](2005)在《我国老年病人浅静脉穿刺技术的研究现状》文中认为
费萍,张守荣,邢燕,王瑛,李其英[9](2003)在《静脉输液护理经验》文中指出
张媛,赵桂云[10](2000)在《肥胖患者示指根部静脉穿刺的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肥胖患者示指根部静脉穿刺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肥胖患者示指根部静脉穿刺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患儿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静脉留置针部位 |
2 小结 |
(3)局部加温对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的原因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提高婴幼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选择合适的血管 |
2 止血带的位置和松紧度 |
3 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穿刺方法 |
3.1 额静脉 |
3.2 耳后静脉及颞浅静脉 |
3.3 手背静脉 |
3.4 足背静脉 |
3.5 手腕桡侧及内踝静脉 |
3.6 肥胖婴儿头皮及手足静脉显露不清时可选用示指根部穿刺法[3] |
3.7 静脉穿刺回血不畅者, 可用负压原理进行穿刺[4] |
4 穿刺针的长度 |
5 妥善的固定针头 |
6 穿刺者良好的心理素质 |
(6)股动、静脉采血在临床急救工作中的意义与操作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实施对象 |
操作方法与技巧 |
讨 论 |
(8)我国老年病人浅静脉穿刺技术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血管的选择 |
2 穿刺的方法 |
2.1 穿刺部位的选择 |
2.2 快速进针的角度 |
2.3 减轻疼痛的穿刺法 |
2.4 根据生理特点选择适宜的穿刺法 |
2.5 拔针方法的改进 |
3 小结 |
(9)静脉输液护理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准备工作 |
2 排气 |
3 选血管 |
4 穿刺 |
5 静脉穿刺回血不畅方面见解 |
5.1 本人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
5.2 张惠青[13]对远端静脉穿刺回血不畅原因分析如下: |
5.2.1 输液器因素 |
5.2.2 静脉因素 |
5.2.3 人为因素 |
5.2.3.1 螺旋阀: |
5.2.3.2 止血带 |
5.2.3.3 患者体位 |
5.2.3.4 针头位置 |
6 固定 |
7 输液过程中常见问题与对策 |
8 拔针 |
8.1 拔针时机 |
8.2 按压 |
8.2.1 按压方法 |
8.2.2 按压时机 |
8.2.3 按压时间与技巧 |
(10)肥胖患者示指根部静脉穿刺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穿刺方法 |
2 体 会 |
四、肥胖患者示指根部静脉穿刺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患儿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研究进展[J]. 曾兆琴.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04)
- [2]特殊人群静脉穿刺技术的探究[A]. 陈红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年7月第31卷第4期, 2013
- [3]局部加温对预防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的影响[D]. 赵丽丽. 郑州大学, 2013(11)
- [4]早产儿腋静脉穿刺留置静脉留置针的临床研究[J]. 谭腾波,安碧,刘芳伟,莫凤.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07)
- [5]提高婴幼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J]. 纪珍花,王群先,栾明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29)
- [6]股动、静脉采血在临床急救工作中的意义与操作技巧[J]. 路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8(19)
- [7]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 蓝善花.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 [8]我国老年病人浅静脉穿刺技术的研究现状[J]. 黄丽欢. 现代护理, 2005(04)
- [9]静脉输液护理经验[J]. 费萍,张守荣,邢燕,王瑛,李其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09)
- [10]肥胖患者示指根部静脉穿刺的体会[J]. 张媛,赵桂云.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0(06)